摘要:资金,是企业日常经营中的血液,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资金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集团公司,要不断根据自身结构,成员企业特质,资金需求,地域分布,确定资金管理战略,建立有效的资金集中管理平台,控制财务风险,促进资金优化配置,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本文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内容和目标,突出了集团企业建立资金集中管理平台的重要性,再又通过传统的资金管理模式和跨国企业的实践,并结合我国资金管理的操作环境,分析了适合我国集团企业操作的资金管理平台。
关键词:企业集团;资金管理;资金集中管理;跨国公司;资金管理模式
一、资金集中管理概述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基本含义是将整个集团的资金集中到集团总部,由总部统一调度、管理和运用。通过资金的集中管理,企业集团可以实现整个集团内的资金资源整合与宏观调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降低金融风险。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内容可概括为资金账户集中管理和融资风险统一管控。一是集中管理闲置资金和银行账户,即集团公司依托财务公司或者单独成立结算中心,通过银行网络对子公司的可利用资金进行归集,并有计划地调剂给需要资金的集团内其它公司使用;二是集中管理融资,即集团公司将子公司银行贷款、融资权和对外担保权进行统一管理,有效控制资金风险。
二、资金集中管理目标
资金集中管理所要达成的目标是:通过建立资金管理中心,加强对集团所属企业资金的宏观调控,盘活存量资金,调剂资金余缺,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财务费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资金管理中心是在集团公司财务部门内部设立的、办理内部成员单位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的专门机构,其将银行的结算、信贷、风险控制机制引到入企业内部,加上企业自身的资金预算,从而形成企业自己的资金管理平台。资金管理平台是企业内控中的重中之重,集团企业通过资金管理平台可以对成员企业的银行账户实时监控,也可以把成员单位的资金归集至平台上,还可以统一结算、内部调剂等。资金管理平台可以与财务系统或ERP做接口,从而实现业务流、财务流、资金流、银行一体化的平台,充分体现出资金管理的集中性、有效性、综合收益性。
三、传统资金管理模式
1.统收统支模式
该模式是指企业的一切现金收付活动都集中在企业的财务部门,各分支机构不单独设立账号,现金收支的批准权高度集中在经营者。
2.拨付备用金模式
拨付备用金模式是集团总部按照一定的期限统拨给所属成员单位一定数额的现金,以备其使用。各成员单位发生现金支出,持有关凭证到母公司财务部报销以补足备用金。
3.结算中心模式
结算中心通常设立于集团总部的财务部内,是一个***运行的职能机构,负责办理内部各下属企业的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
4.内部银行模式
集团公司内部银行是在结算中心基上发展起来的,又增加了内部融资信贷职能,实质是开放式的结算中心。它将“企业管理”、“会计核算”、“金融信贷”三者融为一体,一般是将企业自有资金和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统筹运作,在内部银行统一调剂、融通运用,通过吸纳企业下属单位闲散资金,调剂余缺,减少资金占用,活化与加速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设立内部银行是把一种模拟的银企关系引人到集团内部的资金管理中,各子公司与集团是一种贷款管理关系,是企业内部的一个资金管理机构。
5.财务公司模式
财务公司模式通过在企业集团内部进行转账结算,加速了资金周转。通过为集团成员公司提供担保、信息服务、资信调查、投资咨询等来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为企业闲置资金寻找投资机会,提高剩余资金的投资收益,使资金运用效率最大化;同时也为企业集团开辟融资渠道,充当企业集团的融资中心,为企业集团成员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务。
我国企业集团在实践中,由于统收统支和拨付备用金模式受限于企业组织形式,不适用于拥有总分公司、母子公司多种组织形式的大型集团。结算中心模式,比较适合企业集团组建初、规模小、需要集中控制的阶段,由于把握资金流通过程中的个别环节,我国许多企业在集团组建的初期采用结算中心模式时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内部银行模式受限于我国的专属法律法规还不成熟,操作时要高度关重相关的法律法规。而财务公司模式的门槛比较高,多是集团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人民银行批准,***的法人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随着我国企业集团的日益壮大,若企业可以以财务结算中心作为一个雏形,适时的根据企业集团中下属企业各自的行业特性、业务类型,对资金的不同需求,借助金融工具,搭建起适合和促进自身发展成熟的资金管理体系。
四、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发展
我国企业集团在注重自己发展的同时还需纵观跨国公司的发展经历。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发展伴随着我们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他们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高额回报,同时带来了先进技术与管理理念。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指出,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相比,最大的进步之一就是集中化管理,特别是财务的集中化管理。据相关统计,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的企业实现了财务的集中化管理,有三分之二的公司采取了资金集中控制的模式。在欧美国家,资金的集中管理是目前跨国公司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跨国公司通常采用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有:
1.区域财务中心
跨国公司的资金管理中心大多采取区域财务中心的形式,其可以内部银行的形式出现,也可以采用分享服务中心或再开票中心形式,根据本公司的业务分布,在全球不同地区设立若干个区域财务中心。区域财务中心的模式可为集团提供了全方位、全过程、全球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各下属机构资金、外汇交易的需求。
2.净额清算管理
又可以称为应收应付款项冲销管理,就是将各成员公司之间应收和应付款项定期进行集中轧差、就不能抵消的净额部分通过银行支付的内部结算方式。跨国公司利用多边净额结算矩阵,通过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将分布于各个国家的子公司之间的债权债务进行相互抵消,不能抵消的部分在通过银行支付。净额交易能压缩了成员公司之间资金调拨次数和流量,使整个集团与银行交易量最小。
3.委托贷款模式
跨国公司的核心公司及下属公司,即所有参与资金集中管理结构的公司共同签署基于委托贷款的主协议,并在银行开立经常项目账户和资本金账户,核心公司开立单独的委托贷款账户作为母账户,下属公司开立对应的委托贷款专户作为子账户,共用于委托贷款的核算。银行将在母账户与子账户之间建立一对一双向委托贷款关系。日终时,以母账户向子账户发放或归还委托贷款方式,将资金从核心公司下划到成员公司对应账户弥补日间透支,或将成员公司的多余资金上拨到核心公司的母账户以归集资金。委托贷款仅在母账户与子账户之间发生,不同成员单位之间不建立直接的委托贷在这种模式下,将集团法人和企业之间的资金通过委托贷款方式进行调配。通过这种模式,将集团存贷差的大部分留在集团内,从而有效降低财务成本。
4.现金池模式,也称现金总库
最早是由跨国公司的财务公司与国际银行联手开发的资金管理模式,以统一调拨集团的全球资金,最大限度地降低集团持有的净头寸。
现金池业务主要包括的事项有成员单位账户余额上划、成员企业日间透支、主动拨付与收款、成员企业之间委托借贷以及成员企业向集团总部的上存、下借分别计息等。
根据现金池是否真正发生物理转移可以将现金池模式分为:资金集合模式和名义现金池模式。资金集合模式,这是国外跨国公司资金管理通常选择的模式。它原则上要求总部及其子公司在同一家银行网点分级开立实际账户,每日终了时将子公司账户资金全部或超限额部分归至地区总部账户,实现子公司账户资金领域化管理或限额管理。名义现金池模式,所谓名义现金池,是指集团内部成员单位的银行账户资金虚拟集中到一起(不发生资金物理转移),由集团总部资金管理者对集中后的现金头寸进行统一管理。换句话说,在名义现金池安排中,资金没有被实际划转,而是由银行来冲销参与账户中的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以便计算现金池的净利息头寸,银行再根据该净利息头寸向集团支付存款利息或收取透支利息。
五、适合我国集团企业操作的资金管理平台分析
对于中国集团企业,在借鉴跨国企业集团管理经验同时,无论是跨国经营,还是国内发展,要实现资金集中的有效管理,首先,是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搭建统一的资金管理平台,信息集中共享,交易集中实现,权力集中受控;其次,资金集中管理方式的借鉴,企业集团可以根据自身资金流转的特点和集权程度,选择适合自身的集中方式和方法。对于结构相对松散或行业跨度较大的集团企业,选择名义现金池安排,不涉及到账户间资金的实际划转,有效降低集团的整体转账费用与人工成本,也不会涉及无贸易项下资金转移的法律问题,也更容易被成员单位接受。另外必须注意的是,要了解当地资金管理面临的操作环境。就拿净额结算模式来说,有些国家禁止净额结算,有些则需要获得当地金融当局的许可。因此,实际操作中,需要熟悉所涉及国家的有关规定。在我国,外汇和银行管制严格规定了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账户项下的资金收支范围,严格禁止企业间直接融资(不论他们是否是集团所属公司),因此,集团企业只能够通过集团委托贷款进行内部融资。
六、总结
总而言之,企业集团由于其自身结构的特殊性,成员企业众多,地域分布广泛,在资金集中管理上的问题尤其突出。身处激烈竞争环境的集团公司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资金管理问题上,必须以开放和发展的眼光,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资金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谷 良:现金池:集团内部资本运作利器.新理财.2007年l0期.
[2]陈平安: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初探.集体经济2009年11期.
[3]肖 波:资金集中管理与集团财务控制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