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性、社会的深入思考。本文以分析威廉姆・布雷克的诗歌作品作为研究的入手点,通过词句的全面解析,进一步揭示其作品中富含的那些人性光辉。
关键词:威廉姆・布雷克 诗歌 人性
引言
威廉姆・布雷克是18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一生极其简单,作品却颇有建树。他的诗歌作品影响了英国文学的发展。威廉姆・布雷克早期作品风格以简洁为主,随着创作的发展中后期作品趋向晦涩,带有暗含的神秘色彩。布雷克被后人广为流传的诗歌作品包括:《擦烟囱的少年》《保姆之歌》《老虎的赞美诗》等,诗歌中饱含着作家天真的想象与恢弘壮丽的语言场景,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威廉姆・布雷克不同时期诗歌作品的对比,可以深入了解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以及对自由追求的关注与探讨。
一、天真与经验――诗人对美好本性的追求
《天真与经验之歌》是威廉姆・布莱克的诗集作品,由于在风格与主旨思想上的差异,诗集又被分为《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其中《天真之歌》创作于1789年,《经验之歌》创作于1794年。
《天真之歌》蕴含了威廉姆・布莱克对信仰的虔诚与追求,在这部诗集中他肯定了生活与人性的美好,在用词上较为跳跃活泼。例如,《天真之歌》中的《小男孩的迷失》就有这样的一段:“爸爸,爸爸,你上哪儿?啊,别走那么快吧”,“漆黑的夜里,不见了爸爸,露水淋湿了小孩,泥沼又深,小孩流泪。”在这首诗歌中,威廉姆・布雷克重点突出了孩子的迷茫。在作家生活的社会中,出现了很多个对人生产生迷茫的“孩子”,他们该如何找到回家的路呢?而在《天真之歌・小男孩的寻获》中,诗人以理想作为指引:“丢失在荒凉泥地的小孩,跟在摇晃不定的灯光后面哭了起来,救赎者穿着白衣就像爸爸出现”。这里救赎者的形象是模糊的,但他却是布雷克内心的依托。作家在这首诗歌中反映的思想观念值得当今读者们深思,我们应该真诚地对待孩子的那一份纯真,不要用成人世俗的观念强加于儿童的纯真之上,这样反而会造成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困惑。
而在《经验之歌》中,威廉姆・布雷克心中的人生理想形象虽然得以具化,为那些真正迷茫的人们指引了未来的道路。代表作《经验之歌・一个小男孩的迷失》中的主人公小男孩带有天真的态度与内心独白的话语,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的创作仅隔五年,将孩子们带回父母身边转变为深山洞里的猛兽,差异不仅体现在威廉姆・布雷克的思想上,还体现在诗歌风格上,《经验之歌》的文笔风格较为讽刺,语句之间充满了困惑与苦涩,正面揭露了社会的不公。
创作后期布雷克的思想与认识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但依然可以从《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中看到诗人对于下层人民的同情,对于人类纯真天性的向往。他用“迷失的孩子”作为诗歌的主线,将童年时期看作是人生的中心,因为孩子的本性中充满了人性的善良与美好,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之初的美好本性将会逐渐失去。威廉姆・布雷克在内心呼唤那种善良、纯真的本性,《天真之歌》记录了他对美好的怀念,而《经验之歌》凸显了他对人性苦涩的质疑,失去了爱的成年人将残缺无爱的情感强加于孩子身上,这更是社会的悲剧。
在《爱情的花园》与《给得撒》中分别有这样的诗句:“用荆棘捆住我欲念的欢乐”“与我血肉相连的母亲,把我的鼻孔、眼睛、耳朵束缚”。其中《爱情的花园》中让可爱花朵走向坟墓的是“穿黑袍的牧师”,而《给得撒》中则是残酷的母亲禁锢了孩子的意志。威廉姆・布雷克的思想值得当今社会深思――每个人都应该真诚地对待孩子,真诚地对待那一份纯真,不要妄***将复杂的思想观念强加于纯真之上,这样反而会造成人性的泯灭。由此,通过对作家诗歌作品的解读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关于纯真理念的思索。
二、水晶与幻象――诗人对女性形象的解读
威廉姆・布雷克在自己的多篇诗作中都描绘过女性的形象,并且从更深的角度探寻了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他的短诗《水晶屋》中就有这样一位完美的女性,布雷克被这个美丽的姑娘关进了小屋中,同时也被她的魅力所征服:“快乐使我震颤心慌!我的心如烈火癫狂;竟然得到三重亲吻。情在燃烧手在发烫”,但那小屋却突然塌陷,作者又回到了现实的世界,姑娘已经不在身边。这里作者描绘的女性过于理想化,“美丽的姑娘”是作者臆想的躯壳,女性形象没有自我意识的一面,被男性的形象所弱化而成为爱情的对象。布雷克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了对女性的同情,例如在《阿尔别恩的女儿们的幻想》中,布雷克就突出了一个美貌却悲惨的女性人物奥斯恩。奥斯恩深爱着正义感极强的塞特恩,却被布罗明强迫。而塞特恩对传统观念有着根深蒂固的执念,更歧视失去了思想的奥斯恩,不再与她接触。与此同时,布罗明也厌恶了奥斯恩,奥斯恩只能沦落为观念的牺牲品,饱受他人的唾弃。诗人布雷克用这首诗歌反映了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没有自己的权利,她们的人性被忽视,只是被动活着的对象。
18世纪末处于社会文化与制度压迫下的女性并没有失去对获得自由与人生理想追求***的渴望,在布雷克的作品《经验之歌・啊!向日葵》中有这样的诗句:“啊!向日葵厌烦了时间,把太阳的步伐计算;寻找美丽的金色地点,作为旅行者旅程的终点。青年们为愿望而憔悴,苍白的处子埋在雪堆,他们从坟墓中跃起,渴望我的向日葵的目的地!”这首诗歌中的向日葵其实代表的是希腊神话中一个迷恋太阳神阿波罗的美丽少女――克里提,她每天从早到晚都跪在地上,深情凝视着阿波罗的马车飞驰而过,虽然阿波罗并没有注意到她,但是克里提的感情却始终不移。最后众神感动于她的痴情,将克里提变成一朵追逐着太阳的金色向日葵。在布雷克生活的时代,女子被社会漠视,很多女性在婚姻与人生的选择上并没有自。而布雷克在《啊!向日葵》中通过“他们从坟墓中跃起,渴望我的向日葵的目的地”等诗句体现了女性对自由与人生追求的渴望,这里的女性形象显得更加鲜明,女性的人格变得更加完整***,从幻想与水晶城堡中走向了真实,不再受到男性形象的干扰。布雷克肯定了女性与男性在地位上的平等,他的诗词既反映了对当时社会女性形象、人权的思索与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女性***运动,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历史价值与社会价值。
三、诗人布雷克的创作主题探析
18世纪末期布雷克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们受到重重压迫,文学成为人们抒发意见的载体。无论是威廉姆・布雷克的早期诗歌作品《天真之歌》,还是他的晚期作品《弥尔顿》和《耶路撒冷》都反映了诗人对于时代的批判态度,以及对社会矛盾的种种揭露。例如:布雷克早期诗歌作品就彻底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作者走过每一条大街,映入作者眼里的并不是欢笑,而是每个人脸上的虚弱与哀伤,徘徊在作者耳中的是:“在每个人的每一声呼喊之中,在每个婴儿害怕的哭声里,在一声一响,道道禁令中,我听到精神之枷锁的碰击:扫烟囱的孩子的哭叫多么使每一个阴森的教堂惧怕,还有那不幸的士兵的叹息化成了鲜血从官墙上淌下。更不堪的是在夜半大街上年轻人瘟***般的咒骂,它吞噬了新生婴儿的哭声,把结婚喜榻变成了灵柩。”他们的精神、人性被这个可怕的社会禁锢。整个社会背景下生活中的美好消失殆尽,不再是自由翱翔的天空,反而更像是每日在煎熬。
在布雷克的诗歌《经验之歌・一个小男孩的迷失》中进一步揭露了当时的虚伪与黑暗的创作背景。诗中借小男孩之口质疑道:“没有人爱别人像爱自己,也更谈不上尊重别人。比思想本身知道得更多,对思想来说也不可能。”“父亲啊,我怎能更加爱你,或者更爱我的兄弟?我爱你就像小小的鸟雀,在门前啄食面包的碎屑。”虽然童言无忌,但是男孩的话语确是对当时成人的反驳,给读者带来思考。布雷克在这首诗歌的开端提出了对爱、思想的本质的思考,用小男孩的口吻说出了自己对爱与思想的理解:爱是自私的,人们最爱的人还是自己;思想不可能比思想本身知道得更多。而小男孩的想法违背了传统的思想观念,这首诗歌描述的故事并非杜撰。
利用诗歌来批判是威廉姆・布雷克对于自由与人类理想的又一深刻认识,他用讽刺的语句、直白的叙事手法突出了一个思想,那就是一切敢于打破陈规的行为都是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布雷克关注的是人类精神的彻底***、渴望人人都能获得自由,个人理想的实现途径不再受到漠视。
结语
威廉姆・布雷克作为18世纪末期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其诗歌作品蕴含了诗人对18世纪所处的社会背景的批判,在他的诗歌作品中,人们既能看到独树一帜的个性与才华,也能看到其复杂的思想情感。从其作品的语句中可以看出诗人渴望人人平等、自由***的社会,追求美好纯真的人性与互相关爱的情感。威廉姆・布雷克对于人性的重视与肯定是其诗歌作品的主旨思想,并直接影响了英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创作的发展。语
参考文献
[1]杨晓君.空间理论观照下的梅尔维尔小说《比利・巴德》解读[J].语文建设,2015(02).
[2]张瑾,王晶.布莱克早期诗歌中女性性意识的对立性[J].外国语文,2013(01).
[3]侯霞.威廉・布莱克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03).
[4]李宾.论英国作家麦克尤恩《赎罪》中主人公的忏悔与救赎[J].语文建设,2014(35).
[5]袁滔.浅析英国儿童文学中的文学传播历程及其品格贡献[J].语文建设,2014(11).
[6]贺琳.探讨威廉布莱克诗中父母与孩子意象的矛盾性[J].考试周刊,2012(57).
[7]谢倩.黑暗中的呐喊与挣扎――威廉・布莱克《伦敦》评析[J].青年文学家,2014(0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解读威廉姆·布雷克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