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国舞蹈界的建设上,吴晓邦、戴爱莲两位大师功不可没。如今,这两个名字依附于符号性的象征意义。是他们为如今欣欣向荣的中国舞蹈事业打下根基;是他们用亲力亲为的行动告诉我们真正艺术家的意义和精神品格。现如今,我们追忆他们,从他们的过往中自省和审视。在她们的点击之路上走出真正属于中国的舞蹈之路。
关键词:吴晓邦;戴爱莲;舞蹈;爱国
中***分类号:J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076-01
在中国的舞蹈界,吴晓邦和戴爱莲这两个名字不仅仅是耳熟能详,他们对舞蹈对祖国的热爱与执着,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放眼t望今日的中国舞蹈,如果没有这些先辈们打下的坚实基础,就不会呈现现在的百花齐放。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还要不断的缅怀两位老人的过往,他们那样的坚持,超常的毅力和追求完美艺术的纯洁是今人很难做到的。我们可以说他们是伟大的艺术家和爱国者,但我觉得最贴切的则是作为我们的心灵导师,他们如明灯一般赋予我们力量和目标。
下面我们分别来谈一下两位大师共同的历史功绩。虽然他们努力的方向创作的作品不同,但他们却有着共通的精神目标并为之做出了实践功绩。
首先,两位大师都有着炙热的爱国之心。我们常常说历史造就英雄,一个英雄的诞生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实力,环境起到很大的作用。进入现代时期的中国就是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当然社会的***不仅可以造就英雄,更是检验个人的好时机。吴晓邦先生虽为继养,但家庭条件优越,从可供他到日本留学就可见一斑。但受到了战争和舞蹈的双重影响,吴晓邦先生励志用舞蹈去振奋国民之心。也许我们从文字中难以体会到当时的场景,但是想象自己身在此景,则油然而生对吴晓邦先生的崇敬之情。作为一名非专业的舞者,吴先生看到了舞蹈特有的魅力,他相信通过自己的作品可以鼓舞中国大陆的人民一起反抗敌人并取得最终的胜利。当然他通过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同样国难当头毅然回国的还有戴爱莲先生。从小自国外长大,对于中国大陆是那样的陌生,但当祖国面临危险,戴先生毅然回国,并由澳门转而进入大陆,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用一位艺术家的操守发出了对强权侵略反对的声音。在民国时期,吴晓邦先生和戴爱莲先生还立志于舞蹈教育事业,创作了大量喜闻乐见少儿舞蹈,对民国时期舞蹈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两位艺术家不畏强权、奋不顾身的将从海外所学带回中国,不仅凭自己的真情实感创作作品鼓舞民心,更让中国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第二,对中国本土艺术的探索与挖掘。我们从舞蹈历史的进程中可以知晓,经过盛唐舞蹈的繁荣之后,宋代舞蹈艺术开始向戏曲、戏剧转变,从而纯舞蹈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生机顽强的民族民间舞蹈却一直流传下来,只不过不再是人们生活的主流。动荡不安的年代,人民时时受到生与死的抉择,对于讲究感情和意境的纯舞蹈艺术的追求自不会太高,从而也影响了舞蹈在人们生活中的总体地位。提出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明了抗战时期文艺的发展方向,从而开启了延安秧歌运动,揭开了舞蹈向民间学习的第一次浪潮。戴爱莲先生自然也从中受到启发,并在《兄妹开荒》的启发之下创作了《哑巴背疯》并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从小在国外长大的戴先生自然对中国本土的艺术十分陌生,但是要创作适合中国人民的艺术作品,深入了解这些民间艺术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戴先生不畏艰辛亲自下到边远地区亲自向当地老乡学习地道民间舞。我们现在依然不能想象当时学习环境的艰辛,但是戴老师有着别人所没有的对舞蹈艺术的热忱,对她来讲这不是苦,而是吹散宝藏浮土的甜。随后,在昆明、重庆等城市举办舞蹈专场演出,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从而丰富了当时中国的艺术舞台,让人民更加近距离的观赏属于本国的艺术作品,体会最原汁原味的艺术魅力。戴先生的这种行为带动了全国舞蹈工作者向基层学习的热情。直至今日,我们也很难看到我们的舞蹈工作者吃在村中住在村中去体会真真正正的民间艺术事迹。由此我深深体会到戴先生有着一颗如此纯洁的心灵。同样的,吴晓邦先生在现代舞创作的基础之上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建国以后,吴晓邦先生创办了天马舞蹈工作室,追求更新更全面的现代舞训练方法和舞蹈作品。他大胆的将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舞相结合,创作了《梅花三弄》等优秀作品,可以说这就是现代舞中国化的第一次尝试,但是由于***治问题,天马工作室不幸解体,吴先生的现代舞中国化的尝试也由此夭折。现在我们的现代舞也在不断的探求中国化的问题,我们不得不佩服吴先生的高瞻远瞩,以及对中国舞蹈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和探索的责任心。
第三,对中国舞蹈理论事业的贡献。吴晓邦先生的《舞蹈艺术概论》,戴爱莲先生初步用拉班舞谱记述民间舞蹈。这些先进的舞蹈知识,对中国舞蹈科学快速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通读两位大师的事迹,我们不得不佩服两位大师惊人的毅力和精力,在实践、创新、理论等各个方面都勇做人前,真真切切的将中国舞蹈的发展和自身努力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他们不仅是伟大的艺术家,更是我们心灵的导师人生的榜样。
参考文献:
[1]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1949-2000)[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2]王克芬,隆荫培.舞蹈发展史(1840-1996) [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吴晓邦和戴爱莲的历史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