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读陶渊明,既要从“静穆”中理解“金刚怒目”的局限,也要从“金刚怒目”中来理解“静穆”中的反抗因素。从“金刚怒目”思想斗争的胜利到“只有父子无君臣”的理想社会的描写而折射出社会现实,怎一个“静穆”所能了得?由怨而不怒到愤而归隐,是屈服与反抗的本质较量,其人文内涵意义久远。
关键词:反抗 解脱 人文丰碑
一般说来,任何时代进步作家的世界观中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反映在其行动和作品中,自然会出现一些复杂的矛盾现象。透过那些复杂的矛盾现象,就会发现他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有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内在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金刚怒目”和“静穆”看起来很矛盾,但事实上,他们的涵义属于内容和风格的范畴,这就必然和作者的生活道路、***治态度以及在阶级教养,特别是时代影响下所形成的品格、作风有着密切的联系。
反抗因素既然是陶渊明归隐原因的主要方面,那么他能写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是很自然的。同时又因为他***治上的反抗性,是通过带有消极因素的归隐来表现,并从而受到一定的局限。反映到作品上,“金刚怒目”的东西就不会更多;那为数不多的“金刚怒目”,也难以孤立地予以更多的评价。同样理由,对“静穆”一类的作品,既要从“静穆”中理解“金刚怒目”部分所受到的消极因素的局限,也要从“金刚怒目”中来理解“静穆”部分中所含有的反抗因素。
从这样的角度来考究陶渊明“静穆”部分的作品,实在是不够“静穆”。以《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诗并记》以及《饮酒?结庐在人境》三篇具有“静穆”代表性的作品加以论证,看看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归去来兮辞》当为陶渊明在思想斗争胜利后谢绝仕途生活的宣言。那么就可以这样理解:其中乡村景物的优美,闲适心情的酣畅之所以写得十分突出,一方面是因为他刚刚脱离仕途,乡村的朴素生活对他来说,是何等自由!这是两种不同境遇比较下所得到的真实感受。另一方面是由于他反抗因素的作用,自觉不自觉地极尽抒发对自由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从而更加印证了他对仕途黑暗的厌恶程度。爱憎之情溢于言表,非“静穆”二字所能概括得了的。
《桃花源诗并记》表现了陶渊明对虽有父子但无君臣那样一种没有阶级剥削与压迫的社会的憧憬,实际上也是对现实社会的折射。其中对桃花源中人物生活之所以表现出如醉如痴的向往,同时也是有《归去来兮辞》的作用。这是对当时***治态度和社会理解最为人文化的表白,当然也不是“静穆”二字所能概括得了的。
《饮酒?结庐在人境》似乎成了“问题”,这里不妨将原作抄录如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古今学者解此诗,无论肯定或批判,似乎都没有着重就全诗作具体分析,因而也就不容易使论点符合原作的宗要。其实这首诗的意思也没有什么更玄虚的地方:开头四句是说隐居的心情,“心远地自偏”虽然说得委婉,但是那种无视官场名利的态度仍然表现得非常明显,其中反抗的因素与归隐本身并无二致。也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感情基础上,通过采菊见南山的线索,进一步写出活泼、自由的自然景象,并从中体现出具有道家意味的纯自然哲理,将自由***的心情融于其中,创造性地显示出景、理、情三者高度融合的特色。究竟哪是景、哪是理、哪是情,已经难以区别,于是生发出“忘言”之乐的境界。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饮酒?结庐在人境》中确有反抗的积极因素,决不是“静穆”二字所能概括得了的。
通过上述三篇代表作的论析,可见陶集中“静穆”只是他的外表。即便是外表“静穆”,又有什么不可以赞美的呢!因为他不是为“静穆”而静穆,而是以“怒目”为体,着“静穆”之衣。如果非要直白其义,干脆写篇议论文了事。
因此,只有对陶集“静穆”部分的作品有了真正的理解,才能较深体会“金刚怒目”部分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了解他很难孤立落实的原因及其所受到的局限。这种局限有外界的,更多的是来自于自身――中国知识分子一向以怨而不怒为立身准则。身为一介书生,没有像绝大多数的文人那样无奈地苟且偷生,而是归隐仙野,为自由***而“静穆”放歌,其精神何其可贵!
陶渊明所描绘的社会理想,构建了不可替代的人文丰碑,润泽了千百年来探索者和奋斗者的心田,是中华民族巨大精神江河的渊源之一。深入挖掘中华先贤的智慧宝藏,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此外,陶渊明创造的意境美和环境美,以及反璞归真的美学意义,融其社会理想于田园牧歌之中,其深层的人文精神宛如丰碑,永远屹立。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徐建融,编著.中国美术史标准教程[M].上海:上海书画社,1992.
[3]吴小如,等.韩魏六朝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任为,男,长春艺术设计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教育)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读陶渊明之“静穆”中的“金刚怒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