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东晋诗人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的开山鼻祖,其田园诗回归自然的真淳、平淡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从诗中表现出来的诗人回归自然的内心世界对后世有着永恒、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诗 回归 自然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中国文学史上颇具个性的大诗人。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田园诗,其艺术魅力在于其中寄托着诗人远大的人生理想。退居田园,自耕自食,但却拥有***的精神人格,面对大自然的真实、静穆,诗人无不表现出陶然自乐的生活情趣,更加尽情抒写自己的生活感受,追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歌咏理想。
一.回归自然的真淳――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田园诗的独特意义在于:他从自己“躬耕自资”的生活实践出发,选取了前代诗人从未采用的题材,从田园生活这个独特的角度抒写了他对于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不同流俗、情操高洁的诗人的自我形象。
其一:在这类诗中,诗人描绘了恬静的乡村风光,歌唱了自然淳朴的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恬淡、旷远的襟怀。如《归园田居》其一,是诗人从彭泽归隐后第二年春天写的,这时隐居的决心已定,新的生活安顿下来了,诗人对比往事,越发珍惜眼前的一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①。
诗中开头几句,追述往来,不胜懊悔。他把官场比作“尘网”,把自己比作“羁鸟”和“池鱼”回到“旧林”和“故渊”。“开荒南野际”以下写归隐之后的生活,在诗人的眼里,故园里的一切是那么熟悉,又那么新鲜。田亩、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常的景物,一经诗人的点化,都添了无穷的情趣。“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远一近一幅素描***画,极形象地表现了田园的幽美和宁静。“狗吠”、“鸡鸣”二句以动写静,如见其姿、如闻其声最后四句总结全诗,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诗人以幽美的田园风光与黑暗的官场生活作了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污浊的社会现实的憎恶。
其二:他的一些田园诗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描写了劳动的愉快。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归园田居》其三:真切地抒写了自己参加劳动的感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带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而归的劳动者的形象。诗以“晨兴”、“带月”两句,概括了一天的辛苦劳动。没有历述细节,而是由归途所见抒发诗意,表达他的体验和愿望,在诗的结尾处流露了对官场仕途的厌恶。
其三:反映农村凋敝,农民生活的痛苦和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归园田居》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棒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知。薪者向我言,岁后无复余。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诗人通过对荒墟、丘垄、井灶以及“桑竹残朽株”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农村遭受战祸***之后的荒芜残破的悲凉景象。这首诗的感情有些伤感,却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真实情况。然而,日趋窘迫的生活,没有改变诗人要在大自然中实现自我的追求,更没有改变诗人对诗意人生的向往,却促使诗人进一步提出了自己“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的否定和批判。
二.回归自然的平淡――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钟蝾在《诗品》中有“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这分别对应了陶诗朴素的语言特色,反朴归真的思想倾向及所采用的兴寄手法。前代论者虽然对陶渊明的田园诗品评各异,但有一个共识:陶渊明的田园诗质朴自然,平淡清新。
首先,陶渊明的田园诗是自然平淡与淳美浑厚的统一,平淡中追求自然,淳厚中突出品味。他大多诗篇的主要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闲适的农村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诗人又恰如其分的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真正感到从“胸中自然流出,毫无雕琢痕迹”。如“霭霭堂前林,中夏贮清荫”,“贮”字虽只是一个平常的字眼,但用到这里却很形象很新鲜,中夏清幽凉爽的林荫好象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瓮清泉,平淡中有醇味,朴素中见奇趣。这些是只有经过亲身体验与深切感受之后才能写出的诗句。苏轼说陶诗“似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就说明了这个特点。
其次,陶渊明的田园诗是情、景、理的统一,意境浑融,理趣盎然,情理交辉。诗人常常将自己的感情,人生理想融化在景物中,在形似与神似高度统一的前提下,以写意为主,达到人格化的境界,含有深厚的理趣。将情、景、理融为一体。如《归园田居五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简单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使整个画面显出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
概而言之,这种淡而厚,癯而腴,质而绮的矛盾统一,便构成了陶渊明田园诗特有的艺术风格。
三.回归自然的永恒――陶渊明田园诗的深远影响
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那光明峻伟的胸襟、刚正不阿的人格、直率的生活态度、热爱劳动和田园生活的情操,成为历代无数具有进步思想的作家、知识分子的榜样。田园诗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田园诗是陶渊明的独创,在诗中常常把田园和官场对立起来,以田园的美好比衬官场的丑恶,从而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陶渊明的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之大,在中国诗人中是无可比拟的。
叹尘世中诗人的诗文,品性独树一帜,如出水芙蓉,超凡脱俗,无怪乎沈德潜曾感叹陶渊明是“六朝的第一流人物”,到今天,以其诗歌逾久弥新的魅力和深远影响,与我国屈指可数的伟大诗人屈原、李白、杜甫等并列一堂,也毫不逊色。总之,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取得了高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的影响恰如他描绘的静穆、悠远的自然,余味无穷。
参考文献:
[1]张郁钦.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色[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2]郭令原.枯而实腴 浅而实深――谈陶渊明田园诗的感情内涵[J].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5期。
[3]曹福刚 陈学文.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1 月第18卷第6期。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2010JK076)。
花妮娜,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