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竞价排名仍是百度的核心商业模式,百度就永远摆脱不了层出不穷的被质疑和被曝光。
在中国的互联网上,“有问题,上百度”,已经成为不少网民的网络习惯。然而,正是这样一扇让网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却在无形之中为我们的每一次搜索带上了“有色眼镜”,让它也因此陷入一场广泛的争议之中。
从华尔街宠儿到千夫所指
2000年,从美国硅谷回来的李彦宏携风险资金来到中关村,创建了百度。当时的百度,几乎是以黑马的姿态闯入了中国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市场,正如李彦宏自己所说,“我们就是要站在朝阳产业的潮头,甚至体验一回‘领跑’的滋味。”经过短短三年的时间,百度就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2005年,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上市首日股价冲破100美元,股价涨幅高达354%,市值达到39.58亿美元,市盈率一度高达2450倍,成为华尔街万人追捧的绩优股。截至今年第三季度,百度的营收仍未受金融危机影响,而且较去年同期增长了85%,超过9.19亿元人民币。
从表面上看,百度的发展似乎一直都是顺风顺水。但事实上,在百度快速成长和巨大的成绩的背后,却是不断引发的对其商业模式的争议。
今年10月31日,遭百度“封杀”的河北一家网站委托北京律师李长青将一份厚达91页的《反垄断调查申请书》送交国家工商总局反垄断处,申请对百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进行调查,并请求处以1.7444亿元人民币的罚款。“中国网络反垄断第一案”就此诞生。
随后,央视的曝光,让百度再一次以并不光彩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在报道中,百度的竞价排名系统被指过多地人工干涉搜索结果,引发垃圾信息,引导公众误读甚至上当受骗。例如,由于愿意出较高价格购买关键词,一些非法医疗网站在百度搜索结果中的排名位列推荐位置,而一些网站由于没有资金购买关键词惨遭屏蔽。
尽管李彦宏及时道歉,并进行相关整改,但是事情远没有因此结束。12月,法易网CEO王丰昌开始组织律师团针对百度进行大规模。据他透露,目前已有50多家企业和中小网站加入集体行列,预计两周左右便可超过100家,届时将正式提交大规模。
成也竞价,败也竞价
曝光过后,李彦宏马上整改举措,第一时间下线相关关键词,处罚相关责任人,对医疗机构、药品类等竞价排名客户资质进行全面审核等等,并进一步解释:“这是对销售运营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系统的投入,未重视商业模式的优化,未重视对销售队伍的培训造成的,百度对此进行了深刻反省。”
但业内人士认为,百度的反省并不“深刻”,事情的原因也并不是销售运营如此简单,真正的导火索正是百度赖以生存、成长的核心商业模式竞价排名本身。百度在本土的成功,得益于它曾经提供更佳的用户搜索体验,同时还在于其创建了一套竞价排名的收费模式。
自诞生以来,竞价排名就几乎以一种如印钞机般的挣钱方式为百度盈利:任何企业和个人只要交纳一定的推广费,就能获得相应的网站搜索结果排名位置,付的钱越多,排名越靠前,获得的点击率可能也就越高。近年来,百度总收入中约有80%来自于竞价排名,2008年百度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以竞价排名为核心的网络营销收入占百度总收入的95%以上。
左手是公众对搜索结果公正性的巨大需求,右手是固有商业利益之弊,现在的百度,似乎很难平衡金钱和公正之间的关系。如果说百度是运动场上的裁判员,那么大大小小的企业就是参赛的运动员。运动员想要在赛场上取得好的名次,本应该是凭借自己的真本事,但是因为有了“竞价排名”,不论有没有资格参赛,运动员都可以用红包贿赂裁判员,从而提高自己的名次。如此炮制出来的排名结果,自然是不真实的,不客观的。
百度的病根
百度竞价排名之所以被众人所诟病,真正的要害在于:没有区分好基础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关系。搜索功能本应是一种基础服务,且不论搜索引擎的服务方式是否付费,它本身都不应偏离用户快速、准确、方便查找信息的轨道。可竞价排名的业务,是通过技术干涉搜索结果来获取利润,其做法无异于强迫甚至欺骗用户接受捆绑服务,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虚假、有害或是对用户无效的信息来破坏搜索的公正、有序性。
百度排列信息的标准,主要是与广告主的现金挂钩,而不是与信息本身的有效性挂钩。随着参与竞价排名的厂商越来越多,用户查找需要的信息将变得越来越难。在业内流传着这样一个冷笑话:许多用户在百度上搜索数据时,会直接点到最后一页,然后往前倒过来查看搜索结果,因为第一页几乎全是竞价排名的结果。
举个例子,在百度输入“餐饮”查询,会显示约五千万篇相关网页。仔细看的话,排在前面的***带有“推广”字样,然后才出现标示“网页快照”的***。带有“推广”网页的便是百度的广告客户,“网页快照”则是自然搜索的结果。但是恐怕很少人会知道这中间的区别,这是因为百度的广告和非广告区域混杂在一起。当记者以相同关键词进入Google、雅虎中国时,虽然都会显示广告,但两者的广告链接都以明显色差和自然搜索结果进行区别,Google还对广告明确标示为“赞助商链接”字样。
百度这种在搜索基本服务中“隐藏”广告的排序方式,可能产生诸多消极的后果:一是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误以为那是自然排序结果;二是可能导致无效的点击,使得参与竞价排名的客户多花冤枉钱;三是由于竞价排名涉及营收,搜索引擎公司难免有“作恶”的念头,例如将非广告客户的网站相关链接排在千里之外,甚至于屏蔽。
百度在最近的整改计划中,屡次提及新的广告系统“凤巢”。有趣的是,百度一方面声称“凤巢”将改变竞价排名带来的搜索结果与广告混淆的现状,另一方面却一再强调百度没有放弃“竞价排名”。这本身就自相矛盾的“凤巢”,恐怕改动的只是皮毛。解铃还需系铃人,百度危机的真正制造者是百度自身,能否走出危机,取决于百度是否摆正位置,看清问题的本质。只要竞价排名仍然是百度的核心商业模式,它就永远摆脱不了层出不穷的被质疑和被曝光。
在早期的发展中,搜索引擎中裁判员和运动员不分是正常的。现在发展到产业化阶段,如果不处理好基本业务与增值业务的关系,带来的只会是无休止的争议,甚至使得整个搜索行业的秩序更加混乱。2002年QQ的“收费风波”就是典型的例子,当时的QQ收费的误会曾导致不少QQ用户的流失,其竞争对手新浪UC、网易泡泡等则趁机迅速崛起。
如果搜索引擎要向产业的方向发展,自然要建立一套规范的市场秩序与完善的产业标准。目前的互联网上,狠搜、百狗、百谷虎等多合一的山寨搜索引擎不断涌现。如果不建立起完整的市场体系和标准,搜索引擎最终很有可能成为像电子邮箱一样的超级应用――只是一个基于搜索的平台,却无法架构更多有效的增值服务。换句话说,搜索引擎虽然死不了,但是如果想要达到更大的目标,就很难办到了。
搜索的新机会
搜索引擎正在出现巨大的市场危机,这一点毫无疑问。我们还需要深入探讨的是,百度乃至搜索引擎的出路在哪里?搜索引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否定一个方向,就是竞价排名。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在《搜索引擎的机会将向哪个方向分布》一文曾指出,搜索引擎并不能锁定用户。一旦按厂商的钱搞搜索排序,它会成为下一个“推”技术。我们已经预言到了“推”技术的衰亡,因为其与互联网的本性不合。互联网本质上是“拉”技术,不是“推”技术。是个人媒体,不是大众媒体。不合规律的东西,长久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