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刘禹锡与白居易同岁,他们交谊深厚,晚年在洛阳经常唱酬应和,并称“刘白”。
刘禹锡诗风雄浑洒脱,豪情洋溢,在诗歌创作上获得了许多成就。白居易对刘禹锡十分推崇,称其为“诗豪”。他曾辑录刘诗,并为之作序说:“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梦得文之神妙,莫先于诗,若妙与神,则吾岂敢?如梦得‘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句之类,真谓神妙矣。” 刘禹锡对白居易也极为佩服,称其诗为“精绝百炼金”。他将自己和白居易的唱和诗合编为《刘白唱和集》。
刘禹锡能诗善文,才华横溢,又具有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怀古诗、抒情诗、***治讽刺诗。他为人正直孤傲,不善巴结奉承,因而得罪了不少权贵,屡遭贬谪。他因参与王叔文倡导的***治改革,谋求***治上的进步遭到失败,而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在朗州呆了十年才被召回长安。他虽遭受十年贬谪,斗争的意志却丝毫没有减退,仍以犀利的笔锋刺向顽固的官僚们,写下了著名的《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他的***敌们读到这首诗后大为恼怒,继续对他加以迫害,将他贬至更远的播州(今贵州遵义)去做刺史。十三年后,他再次被召回长安,在朝廷中做了个小官。虽然历经生活的无数艰辛和坎坷,他的作品中依然回响着战斗的号角声,讽刺更加辛辣。他写下了著名的《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白居易与刘禹锡的遭遇颇为相似,都是几经挫折。刘白二人仕途都不够顺畅,又同样文采过人,自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宝历二年,任和州刺史的刘禹锡返回洛阳,白居易也正好从苏州回洛阳,两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即席赋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有幸相逢格外兴奋,白居易自然要“为我引杯添酒饮”,并且要“与君把箸击盘歌”了。他对刘禹锡的才华由衷钦佩,说他“诗称国手”绝非吹捧之词。然而“诗称国手徒为尔”,其遭遇竟是这般的不幸,真是“命压人头不奈何”啊!虽然他一直以为官禄终将被才名所折损,但一贬就是二十三年,这折磨也实在是太深重了。对朋友的钦佩、赞扬、同情、叹惜之情溢于言表。
刘禹锡读了此诗后,感慨万分,想起自己遭贬谪时的种种不如意,写下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追述自己“二十三年”来的贬谪生活,说明让自己遭受如此不幸的并非什么“命”,委婉地回应了白居易对他的关切之情,然后借用两个典故表明自己被贬时的心境。“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有名的警句,表明自己虽长期遭受贬谪,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处境艰难,但并不消沉悲观的人生态度。以“沉舟”“病树”作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出诗人乐观面对仕途坎坷、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诗句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扬州相逢后,两人一同北上,一路上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后两人仕途依然坎坷,常常千里寄书互相安慰鼓励。到了晚年,两位大诗人都职闲身轻,幽居洛阳,于是频繁往来,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白居易在《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中,感慨两人以67岁高龄仍把酒论诗,展望重阳佳节两人能“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美好***景,令人悠然神往。
刘禹锡71岁时逝世,白居易写了《哭刘尚书梦得二首》,其一为:“四海声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贤豪虽没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诗中回顾了两人多年来的交情,赞美了刘禹锡的才华和操守,最后又联想到另一位早逝的朋友元稹,希望自己最好的两位朋友能在另一世界结伴同行。诗歌充分反映出元刘二人在白居易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