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感觉先生对中国乡土社会研究分析得特别透彻,尤其是其中的“熟人社会”,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先生用“差序格局”来形象说明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就像把石头丢入水中,被波纹所推及的就产生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互相联系起来,构成以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一张张关系网。
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家庭关系的放大与延伸,首先是父子,然后是近亲,继而是远亲、朋友,远至同学、战友、老乡都可以拉入这个圈子,成为“自家人”。
中国传统社会以农立国,“安土重迁”,血缘、亲缘与地缘关系交织互补,使之得到进一步强化,人们不需要也没有机会和陌生人发生往来,圈内人全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亲朋好友。
当需要扩充这个圈子时,最便捷和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先把“外人”变成“熟人”,进而变成“自家人”。古时候,效仿桃园三结义,就是改变人际关系的有效方式之一。现在,则先是喝酒,酒酣耳热之际,再一起去唱歌,然后再去洗浴,几个程序下来,就由生而熟了。
在“熟人社会”里,人们交往喜欢找关系,取人情而舍法理,浓烈的亲朋关系溶化了冷冰冰的法律规则,特殊主义原则消解了正义和理性。在这种社会环境里,如果你一味坚持依法办事,维护正义与公平,反而会被一些人视为不通人情世故。
“熟人好办事”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根深蒂固的。许多人犯了事,要打官司,冒出的第一个想法不是怎么打官司,而是“我在法院有熟人吗”。即使是孩子上幼儿园这样简单的事,也要想尽办法找关系,非得把孩子弄进最好的幼儿园不可……
从看医生、生孩子,到评职称、打官司,很多人一遇到难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关系。尽管有些事情既不复杂,也不违规,但找不到“熟人”总觉得不保险,“找到关系就没有关系,找不到关系就大有关系”,成为很多人的关系哲学。
“熟人社会”有诸多益处,比如抱团发展的商会。但它也带来很多弊端,它的一些运行规则,大大弱化了法治的功能,以“关系”代替“规则”,使社会公平正义的天平在“人情”的左右中常常倾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熟人社会”的交往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