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
编剧:鲁晓
人物:老子,儿子(10岁左右)
时间:下午
地点:客厅
道具:家具数件,摆放美观即可
儿子(做在沙发上看书,读):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在春秋战国时期更是群星闪耀,诸子百家以各自的学说在社会上纵横捭阖,一颗颗巨星在历史的天空中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如:老子,孔子,孙子……
老子(上):你在说什么老子,孙子的!
儿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孙子是古代著名的***事家,你这都不知道。怎么做人家的老子的啊?
老子(过去坐下):还怕我不知道孙子是一个***事家,我还盼着我有一个孙子也能成***事家呢。你还知道什么?
儿子:他的一个后人叫孙膑,是一个残疾人。
老子(怜悯):那不是挺可怜的!
儿子:可怜,孙膑也是一个***事家!不和你说了,说也没有意思!
老子:没有意思,老子好歹是一个中文系毕业的,看你是怎么说话的!你看的是什么书?
儿子:三十六计。
老子:三十六计,好书也。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知道我刚才用了什么计了吗?
儿子:我怎么知道,我还正看序言呢,你就参合进来了!
老子:我是想给你上一课!
儿子:上一课,那你就上吧!
老子:我刚才用的是三十六计之十七计,名叫抛砖引玉!
儿子:抛砖引玉,这名字倒是不错!
老子:三十六计每一计可都是有典故的。
儿子:我明白了。
老子:你明白了什么?
儿子:典故嘛,就是词语来源的故事。
老子:孺子可教矣!你当然不知道这抛砖引玉的典故。
儿子:不就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富人被人抛砖砸了头,恼火之极,于是呼把身上的玉也掷去打那人了!不就是抛砖引玉了!
老子:这是什么典故啊,这是胡编乱造!
儿子:那是怎么一回事?
老子:抛砖引玉,是一个比喻,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抛出砖,把别人的玉给引出来。
儿子(不服):那不是和我说的一样。
老子:你那种说法的话,你一砖砸了别人的头,还不把人跟砸晕了,还引玉呢,那叫谋财害命,和杀人掠货没什么分别?
儿子(不满):我那也比喻啊。
老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你那差得太远了!
儿子:算了,算了。儿子和老子辩论,肯定都是老子有理的。
老子:还满倔。你想想那有拿玉去还击别人的。那人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儿子:就有这样的傻子,这样才是典故嘛。
老子:还说呢,那是寓言了!
儿子:我服了你就是了!
老子:口服心不服!我要是老师,你的那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就是0分了。
儿子:你说你那一百分的典故嘛,听了我的0分“胡编”就死得瞑目了。
老子: 抛砖引玉,出自《传灯录》。相传唐代诗人常建,听说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为了请赵嘏作诗,常建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赵嘏见到后,立刻提笔续写了两句,而且比前两句写得好。后来文人称常建的这种作法为“抛砖引玉”。
儿子:是这样啊!
老子:抛砖引玉,作为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作为一个计策它是诱惑别人,使可打击这种受我诱惑的愚蒙之人。原书应该是这样说的:“类以诱之,击蒙也。” 你的0分死得瞑目了吧。
儿子:我的0分是获得重生了。
老子(莫名地):重生了?还变成蝴蝶飞了呢!
儿子:告诉你吧,我的0分也是一块砖。
老子(疑惑地):砖?
儿子(古人般晃着脑):你中我的计也。
老子(恍然大悟):好小子,我被你的砖给砸中了头!
儿子(慌脑):是也,是也。
老子:你把我的玉引出来了!
儿子(慌脑):是也,是也!
老子(哭丧地):我成傻子了。
儿子(自豪地):是我聪明而已。
老子:是我的玉死了,你的0分复活了,我的100分死得瞑目!
儿子(稍停,翻一页书,伸个懒腰站起):吃饭时间到了!
老子(站起):走,到外面吃去,奖你一顿你爱吃是大餐!
儿子:我要的大餐是你给我买一套诸子百家的书。
老子(爽快地):好!
(一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