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言
从古至今,母亲就是中外文学里经久不衰的一个文学母题。母亲在各国文化中都是一个被歌颂的形象,人们用各种方式颂扬着母亲的伟大,由此产生出了非常多的文学作品。80年代,中国刚刚走出的阴影,可谓是百废待兴,文学事业也逐渐复苏,女性文学在这样的一个特定背景下发展并开始显露出蓬勃的生机。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大批女性作家,譬如方方、池莉、张抗抗、王安忆等。池莉作为80年代“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小说构造了一种吸引读者、活在当下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将现世生活中的甜酸苦辣、喜怒哀乐,都看作是世俗人生中无法回避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和基本内容。读者可以从她的作品中体验人生的意味,领悟人生的真谛。池莉作品中母亲的形象有多种面貌并且大多是极其世俗的“小市民”形象。她对母亲形象的塑造,源于她在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自己为人母之后的心得,这都反映了她的作品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思考。
池莉的小说中母亲形象很多,那么她笔下的母亲形象有哪些呢?综观她的作品,我们选取其中两个来分析一下,这两位母亲分别是《你是一条河》中一生含辛茹苦、命运坎坷的辣辣;《太阳出世》中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李小兰。
(一) 辣辣:艰难母亲的代表
池莉的《你是一条河》这篇作品,是以辣辣为女主人公的故事。作者起了“辣辣”这样一个名字是有深意的。辣即是性格中泼辣的一面,辣辣守寡后,如果她没有这种泼辣的性格,面对动荡的局势和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她要带着七个孩子生活下去实在并非易事。
小说开始,辣辣就亲眼目睹了丈夫的惨死,三十岁她便成了寡妇。她成了八个孩子的母亲,最大的孩子才十几岁,最小的孩子尚未出生。那个时代的家庭,男人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辣辣却失去了依靠,要养活七个孩子的她,负担可想而知。在乡亲们帮王贤木办丧事的时候,她偷跑出去跳襄河自杀。好在女儿冬儿机敏,她终于没能死掉。没有死掉的她要活下去就要有寄托,灵姑给了她希望。当她通过灵姑和阴间的丈夫互诉衷肠后,灵姑劝慰“寡是守得苦,可也守得出女人的志气”。辣辣积郁在胸的生生作疼的闷气消解了,此时她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一个女人艰难生活的故事就此展开了:
生活上,辣辣绝对是勤劳的表率。分析好形势后,她毅然选择了垛莲子、搓麻绳、拣猪毛这三种活来赚钱养家,并且十分聪明的在子女间实施按劳分配原则,自此她们家的日子比丈夫在世时还滋润些。一个人照顾八个孩子的饮食起居确实有点困难,为了让家庭条件宽裕些,到最后她不得不去老朱头那里卖血。这期间,她与老朱头有染也是为了方便她卖血赚钱。这样的行为在王贤木没去世时也已经发生过。在贫困的家庭和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辣辣只想顺应社会现实。她的越轨行为被冬儿恨了许久。温馨的是:若干年后,冬儿自己为人母时理解了母亲,终于体察了母爱的艰难与伟大,从而谅解了母亲。这也是一种认同,对现实的认同。(P118刘川鄂)
感情问题上,作为一个八个孩子的寡母,除了为了物质奋斗以外,她也需要精神上的寄托,辣辣对爱情也是有向往的。可能她连小学都没读过,不能理解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的含义。身边的小叔子肩不能抗,手不能提,不能给她带来物质上的东西,所以小叔子的情书没有给她带来丝毫的感动。当小叔提前退休再次追求她时,“辣辣见小叔子依旧是一盆温吞水,就有心逼他粗犷地实在一下,叔嫂两又开始了新的一轮老调重弹”。细微的心理描写说明辣辣是需要情感抚慰的,但是这个日子之上的女人因为小叔子没法给他经济上的帮助,终究没有选择小叔子。
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辣辣可能给人的感觉是鄙俗粗糙,是为了活下去什么都不顾的母亲。但是细想一下,那都是生活所迫。
(二)李小兰:成长中觉醒女性的代表
《太阳出世》中池莉塑造的李小兰形象,我们将其定位为一个逐渐成熟并觉醒、展示女性价值的代表。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小说的标题:初生的太阳--朝阳。这里的“太阳”毫无疑问的指代的是赵胜天的女儿赵朝阳,在小说中也有一段关于她出生后的描写:李小兰幸福的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被缓缓推出产房,走廊里阳光明丽,正是早上的好时光。这时候,一个名字跳了出来――朝阳。照亮她、温暖她、把她从苦海里拯救出来的、第一个见到她的是朝阳。女儿出生后,李小兰的生活开始有了变化,即使这当中有困难,但最终她一一克服,变的成熟,也迎来了她最幸福的家庭生活。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李小兰的一个蜕变。婚前李小兰是个直率,潇洒天真的姑娘。赵胜天的眼里她一度是个娇小活泼,用黄金首饰就可以蒙住她心眼的憨妮。直到他们欢欢喜喜的准备去重庆度蜜月的时候,这个美好计划被李小兰怀孕的消息打破了。面对突如其来的消息,他们商量之后决定做人工流产,李小兰的眼睛就没关过“水龙头”。此时,她已经是一个母亲了,但她没能体会到这个小生命给她带来的欢乐。作为一个母亲,她是自私的、不合格的,这一切都是她还不成熟的缘故。直到在手术台上,她思绪混乱的想了一通,终于决定还是要这个孩子。她开始憧憬自己肚子里的这个新生命,她面泛桃色,迈着母亲的稳重步态走出了人流室。是啊,全世界困难重重,可婴儿仍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困难算什么!她要做一个母亲了,殊不知怀胎十月的艰辛才刚刚开始。孕中的她脾气喜怒无常,瘦的如非洲饥民般。忽然间她却适应了孕中的状态,变的能吃能睡能干活。她做事清醒,有条不紊。出于母性的本能,她在置办婴儿用具时生出了求实和创造的精神;她开始爱书本,表现出极好的接受力和脚踏实地过日子的思想。赵胜天被她的改变折服了,她由一个大大咧咧娇里娇气的女孩变成了一个稳重的母亲。一番苦的煎熬后,她的太阳出世了。细细碎碎的家务事将李小兰造就的十分清醒,她为她的孩子和丈夫,为这个家庭劳心劳力,顽皮的小姑娘的影子从她身上彻底消失了。对于她的婆婆,她依旧没有改变率直的性格,婆婆给孙女的钱她毫不忌讳的拒绝,然而婆婆住院时她却主动关心婆婆,怀着一颗真诚的孝心。
太阳出世后的她不愿被家庭琐事束缚,她要求进步。她开始主动接触公园这个新天地,她认识了好朋友周琳娜和玉珏, 从她们的身上她看到了有主见有志气。面对兴趣相投的好友,聊家庭,聊音乐,交流厨艺,交流生活之道。此时李小兰的人生又有了新的希望,她的生活重新燃起了火焰,她追求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韵味。当她再一次走上工作岗位时,她微笑着和叶烨打招呼,这个微笑不仅是她对叶烨的微笑,也是她由心底里对生活的微笑。连她自己都知道自己变了,变的成熟了,知性了,在世俗中找到了她自己的定位。
李小兰因为有了小“太阳”,隐藏在身体里的母性也逐渐升腾,对于儿子出生的期盼伴随着她逐渐成熟起来,懂得了为人母的责任,也懂得了在家庭中互助互谅的重要性。她是一个比较幸福的母亲,也是池莉小说中比较幸福的母亲代表。
二、母亲形象的价值意义
(一)是对当时现实的真实反映
20世纪80年代前,中有太多的“假、大、空”,人们渴望摆脱这些虚幻的欺骗。恰逢改革开放时期市场经济在中国蓬勃发展,市场经济因素渗透进了当代作家的思想中。此时中国文化正经历一个从乌托邦的理想主义形态转向实用主义,形而上的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和未来主义被一种形而下的实用理性原则和现世主义所取代。这种转变要求作家对世俗化背景下个体生命的各种欲望和生存感受进行深入细致的勘探。(P99女性文学)
不同于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在冰心的“爱的哲学”影响下的作品中的母亲大多数都是慈母,他们被赋予了宽容善良的心,伟大无私的爱。 从三四十年代开始,逐渐开始有些“反传统”的母亲形象出现。池莉作品中的母亲不仅有伟大的爱,更有生活琐事的纠缠。池莉以她特有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描写,展现女性在生活中最真实而又各异的真实面貌。
(二)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继续前进
刘川鄂在作品评价池莉说:“在一个普遍媚俗的时代里,本来就媚俗的大众‘媚’上了特会媚俗的作家,是自然而然的。”我们不否认池莉作品中有大量世俗社会的描写,也可能像有的批评者所说的,池莉过于注重小说的内容,小说的深度和内涵需要拔高。但这确实是作者在生活中所看到的,池莉有权力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纳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文学作品本来便源自生活,反映着生活。如果单纯的批评她是一个“特会媚俗”的作家是不是有点偏激了呢?我认为池莉笔下的各种人物形象,社会风貌是尊重社会现实的,并不是完全消极,毫无积极意义可言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具有不同的社会阅历,处在不同社会阶层的读者读池莉的作品的感受也是因人而异。作为读者读完池莉的作品,我们稍加想象就可以讲作品还原成脑海中的电影,此时我们可以看到作品中那些“世俗”的母亲,她们或粗俗,或自私,但哪个不是深爱着自己的子女自己的家庭呢?女人一旦做了母亲,便有不顾一切保护自己幼仔的使命感,任何语言都无法描述。也许是因它没有道理,也许因它就是道理本身?。她的作品受到读者的欢迎就一定有她的优点可言,所以我们应该宽容的对待作者,客观的评价作品。
结语:
巴尔扎克说过:母爱是女人心中简单、自然、丰硕、永不衰竭的东西,就像是生命的一大要素。 母亲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池莉笔下也是如此,无论这种爱是否世俗,都饱含着一个母亲的深情厚爱。引用席慕容的话来说: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世俗表现下隐藏的真实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