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项目开发与成果管理处 湖北省 武汉市?430072)
摘 要:学术团队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作用已经形成共识,学术团队建设作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的一个突破口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现代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团队建设的一些分析,为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创新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学术团队;组织模式;人才队伍;评价激励;学术环境;国际影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个体性的惯性是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普遍现象[1]。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性研究力量有限,视野狭窄,无法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弊端日渐显露出来。现状表明,学术团队对建设现代大学的重要作用已经形成共识,学术团队建设作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的一个突破口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因此,要切实从人文社科研究实际出发,结合人文和社科的不同学科特点,多措并举,努力提升学术团队建设质量,重点推动以实质性合作为主导的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以学术领***人物为核心的人才队伍建设、以重大领域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合作研究,不断优化学术环境,加快促进团队合作为目标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改革,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创新力和国际影响力。
(一)、以实质团队合作为主导,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创新
目前,学术团队未形成实质合作、流于表面、成效不佳的情况大量存在,亟待深入改进。具体分析而言,实体科研机构与重大项目课题组因其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任务,更容易形成实质性合作,***策扶持的学术团队也因其较强的***策纽带作用对队伍成长起到了相当的助推作用。
近年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在科研组织体系方面,以重点研究基地、校部(省)共建机构、协同创新中心、重点智库等形式建立的实体科研机构,形成了传统学院之外、以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为主要任务的科研组织体系,在科研创新与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因此,要继续加强以跨学科平台为载体的实体科研机构建设,推动在若干重大领域形成相对稳定的跨学科协作群;积极引导重大项目课题组的建立与运行;继续通过各类学术团队建设计划,进行***策扶持与示范引领,着力引导青年学者的学术碰撞和交流(人文学科更倾向于此种模式)、鼓励支持实质性合作;真正做到扬个体研究和团队研究各自之长, 避各自之短, 深化问题研究范式, 逐步形成以相对稳定的学科型组织、跨学科实体科研平台和灵活、自由的项目牵引式科研团队三种形式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的科研组织体系。
(二)、以学术领***人物为重点,加强学术团队人才队伍建设
“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过程中,人的建设,队伍的建设,都应当始终摆在首要的、核心的位置。[2]”学术团队建设首先也是人的建设,人的建设又首先是团队带头人的建设。理想的团队带头人,往往“被赋予学术精神与志趣的象征意义” [2] ,并以之为凝聚纽带形成学术共同体。此外,学术团队一般带有较强的个性化甚至个人化色彩,甚至相当程度上基于带头人的威信、声望或师承关系,团队相对自主运行,其组织架设、机制安排、价值取向、内部文化均主要取决于带头人的个人风格。因此,要充分尊重团队领导人的创造性,要认真培养、遴选、引进既有较高学术素养,又有较强引领能力的学术领***人物,形成一支由“战略科学家[2]”组成的团队领导人队伍,进而汇聚研究力量、开辟学术新领域、带动和激发团队创新活力,实现团队的共同发展。重视发挥各类人才在学术团队建设中的作用,支持青年拔尖人才组建团队、承担重点课题、加快成长为学术领***。
(三)、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不断深化跨学科合作研究
跨学科研究组织是当今大学科研组织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 2004年, 美国促进跨学科研究委员会发表了长达300多页的《促进跨学科研究》报告[4]。在美国,“大学已不同程度地设立了各类跨学科研究组织。麻省理工学院的跨学科研究组织已超过64个,在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大学,普遍设立了‘合作基金’或建立了‘跨学科专家委员会’等机构,以推动学校跨学科研究的发展”[5]。聚焦人类社会重大问题,深入拓展跨学科合作研究,成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支点。
跨学科合作团队仍需努力摒除学科芥蒂,强化以重大领域凝聚队伍,学校层面,要从制度层面帮助破解各类实际障碍,如通过建立科研共享知识平台,建立跨学科研究人才培养机制等举措,推动在学科交叉结合处实现原始创新。
(四)、以质量与公平为导向,积极推动评价激励制度创新
要进一步改进成果评价机制,突破以学科为基点的学术评价标准, 探索适合于问题研究的学术评价方法,建立有利于跨学科合作、团队协同攻关,有利于体现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不同特点的分类评价体系。对于在书斋里花费 20年时间写成的宏篇巨著, 和200 人用一年时间完成的一份不足万字的同样高水平的咨询报告, 应该有不同的评价办法。对以国家使命为导向的科研基地或团队,建立中长期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同行评价机制,拓宽学术团体、***企单位、社会公众参与评价的渠道,切实避免评价过多过繁和“一刀切”的现象。
完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既重视单个成员的评价,也重视团队的整体评价;既要看指标数量的评价,更要看内容质量的评价;既注重成果产出的评价,也注重人才队伍成长状况的评价。在对团队负责人给予大力支持的同时,关切团队成员的公平待遇与学术梯队的整体成长,充分体现团队成员的共同贡献,让业绩、收入、晋升与实际贡献挂钩,让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五)、以开放、宽松为原则,不断优化学术环境
学术探索需要有宽松的外部环境,各类学术团队相较于单个学者,受到更多制度、***策的限制,更加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
要I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坚持宪法和法律约束下的各项自由,反对用行***手段干预学术自由,消除管理中存在的“行***化”和“官本位”弊端[3],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给学术团队的学术志趣与学术个性提供空间。一方面,大力培植有利于领***人物脱颖而出和蓬勃发展的***策土壤,在遵循国家制度框架前提下,尽可能扩大团队负责人在科研立项、人财物管理、科研方向选择、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自,逐步推广以项目负责人制为核心的、灵活自主的科研管理模式[3]。另一方面,为团队发展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搭建学术团队交流平台,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加快知识的流动与碰撞,为增进学科互动打通渠道。
(六)、以提升国际影响为目标,大力推进国际科研合作
在对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团队进行比较时,分析认为我国人文社科团队建设数量与国际差异不大,但团队实质性协作和团队科研成效显著性方面国内外差异巨大,这说明,我们在学习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学术团队建设方面,目前更多是在数量与形式上的效仿与追赶,而我们的团队效率、集体效能方面还处于非常落后的水平。
“在全球化境遇中,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要有国际方位感”[2],如何以开放的胸怀与国际学者展开学术对话,以多种语言向世界诠释中国文化、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为诸多全球性问题的应对发表中国见解,贡献中国智慧,同样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的艰巨任务。就学术团队建设而言,通过共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力争在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取得实质性进展。
参考文献
[1]庄怀平. 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组织模式的转换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2008.
[2] 沈壮海. 当前中国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观念与路径-基于全国50所高校的调查[J].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8):89.
[3] ***办公厅. ***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_[J].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报, 2016, (3): 21-25.
[4] Committee on 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M].Washington,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4.
[5] 文少保. 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变迁与运行治理研究_文少保[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11.
作者简介:曾彦,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项目开发与成果管理处,副主任秘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现代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团队建设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