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散(Dispersion of light)指的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牛顿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把白色的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从而让人们认识到白色的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1.设计并进行三棱镜实验
牛顿从笛卡儿的棱镜实验得到启发,又借鉴胡克和玻意耳的分光实验:胡克用一只充满水的烧瓶代替棱镜,光屏距离折射位置大约为60cm,玻意耳把三棱镜散射的光投到1m多高的天花板上,而牛顿则将距离扩大为6~7m,从室外由洞口进入的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直接投射到对面的墙上.这样,他就获得了展开的光谱,而前面几位的实验只看到两侧带颜色的光斑.
2.牛顿提出解释光谱的理论
那么,如何正确地解释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光谱的现象呢?经过一番思考,牛顿得出以下结论:白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玻璃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当白光通过棱镜时,各色光以不同角度折射,结果就被分开成颜色光谱.白光通过棱镜时,向棱镜的底边偏折,紫光偏折最大,红光偏折最小.
3.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理论的正确性
牛顿的这一科学论断是和当时已经传了上千年的观念格格不入的.他预料会遭到科学界的反对,于是又做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验,牛顿把这个实验称为“判决性试验”.首先,牛顿将房间的百叶窗放下,房间顿时暗了下来.百叶窗上有一个事先挖好的小洞,外面的阳光透过这个小孔投射在三棱镜上,透过三棱镜后,色散成一条彩带投射在牛顿设置的屏幕上.屏幕中间开有一个垂直的狭缝,牛顿随后将三棱镜不断地转动,使光谱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条色带,依次投射到狭缝上.在屏幕的后面,牛顿又设置了一道三棱镜,这样,七色光一次透过第一道屏幕狭缝,再经过第二道三棱镜,最后投射到第二道屏幕上.这时奇异的现象出现了,第二道屏幕上只出现单一的色光,却不再出现七色光谱.被第一块三棱镜折射最厉害的紫光,经过第二块三棱镜也偏折得最多.由此可见,白光能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这些光已是单色的了,棱镜不能再分解它们.
然而牛顿并没有因此止步,他回到实验室,用一只很大的凸透镜代替了第二个三棱镜.结果,经过第一个三棱镜色散后的光谱投射到凸透镜上,所有七种颜色的光会聚成一束白光!这个实验无可争辩地证实:白光是由这些色光混合而成的.
4.牛顿对光的色散研究成果
牛顿通过一系列的色散实验和理论研究,把结果归纳为几条,其要点如下:
①光线随着它的折射率不同而颜色各异.颜色不是光的变样,而是光线本来就固有的性质.
②同一颜色属于同一折射率,反之亦然.
③颜色的种类和折射的程度为光线所固有,不因折射、反射和其他任何原因而变化.
④必须区别本来单纯的颜色和由它们复合而成的颜色.
⑤不存在自身为白色的光线.白色是由一切颜色的光线适当混合而产生的.事实上,可以进行把光谱的颜色重新合成而得到白光的实验.
⑥根据以上各条,可以解释三棱镜使光产生颜色的原因与形成虹的原理等.
⑦不发光物体的颜色是由于该物质对某种光线反射得多,而对其他光线反射得少的原因.
⑧由此可知,颜色是光(各种射线)的质,因而光线本身不可能是质.因为颜色这样的质起源于光之中,所以现在有充分的根据认为光是实体.
以上可看出牛顿在对光的色散研究中,采用了实验归纳——假说理论——实验检验的典型的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并渗透着分析的方法(把白光分解为单色光研究)和综合的方法(把单色光复合为白光)等物理学研究的方法.
光的色散现象的发现是17世纪的事情,这在当时并无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是牛顿的那些实验却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重要领域——光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