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护理论文篇1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医治的350例肝癌患者,其中死亡40例,占比11.43%。40例死亡病人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1.5~82岁,平均年龄55岁。
1.2方法
我院医护人员从医学、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对40例临终患者提供全面、周到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症状护理、基础护理等。用科学的心理疏导方法、高超的床边护理技术,最大限度地减轻临终者的心理和躯体的痛苦,帮助他们在人生旅程的最后阶段,在充满人性温暖的气氛中充实地、安详地、尊严地离开人间。
2结果
对40例肝癌晚期病人实施临终关怀与护理能有效解除病人的疼痛,使临终病人安详地走过人生最后旅程,同时对临终病人家属给予适当的安慰和指导,能使其早日从悲伤中解脱,从而达到患者能善终,留者能善留。
3讨论
临终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状态,是每一位晚期癌症患者必须面对的过程,临终关怀是特殊的护理,会因不同的病种、不同年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性情而有所变化。临终病人的护理一般包括心理护理、症状护理、基础护理等。
3.1心理护理
3.1.1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
临终病人的心理一般分为焦虑心理,忧郁心理,极端否认心理,认可心理。对于焦虑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赢应加强同患者的沟通交流,耐心的听取患者的诉说,运用合适的口语安慰患者,尤其是在生活上加强对患者的关心和照顾,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到安慰,稳定。忧郁心理的的病人,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病人遭受到外界的刺激,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使其环境活跃,以便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尽量避免在患者的面前提及病情加重、恶化、转移等刺激性的词汇。认可心理的病者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多抽时间陪伴患者在身边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帮助与鼓励,尤其是为临终的患者给予心理上的安慰。积极开展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外的一些国家死亡的教育较为普遍,甚至还为大、中、小学生开设了死亡的课堂教育。死亡这个现象已经被他们普遍的接受,死亡作为生命循环中较为有意义的连贯性,也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必然性。对于死亡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在于帮助即将临终的患者树立其正确的死亡观,降低对死亡的不安以及恐惧,一定要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从而达到使生命“活得庄严,死得尊严”,“如春之灿烂,死如秋之静美。”只要能使患者清楚死亡是人生无法避免的必然结果,那么与其现在这么的痛苦,还不如顺应自然的生理现象,这样才能使患者真正的安心,从而消除了患者心中焦躁、恐惧、不安的心理,安心的接受“安乐死”。
3.1.2家属的心理安慰
护理人员不仅要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还要为患者的家属提供一些帮助,主要是为了开导和安慰他们,稳定家属激动的情绪,如实的将患者的病情告知家属,并指导他们进行一些护理,以便他们能在患者的最后时间好好的陪伴他。
3.2症状护理
3.2.1护理临终患者的疼痛
对与肝癌晚期的患者他们在生理上的表现主要是生命体征的紊乱(呼吸、血压、心率变化),体内器官单个或者是多个的功能衰竭。通过情况下表现为:患病部位疼痛不安、烦躁、姿势异常、面容较为痛苦;胃肠的蠕动减缓或者是停止,患者的食欲降低,恶心、呕吐,便秘等;呼吸功能衰竭,通常出现鼻翼、潮式、间歇呼吸等;血液循环衰竭,四肢发绀;意识较为模糊,出现知觉障碍灯;患者的肌肉张力减退,大小便出现失禁,不能自主活动等。出现的症状中,疼痛是较为明显的。目前,控制疼痛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控制和非药物控制,此外催眠术和皮肤按摩术也有一定效果。
3.2.2临终病人的呼吸困难扩理
护理重点应放在指导并协助病人去除或减少诱发因素,如避免痰液过于粘稠,并配合医生给予药物及非药物***,可根据需求给予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指导病人做有效呼吸及有效咳痰的锻炼。
临终护理论文篇2
[关键词]细节优化护理;常规临终护理;恶性肿瘤;临终前生存质量
[中***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5)22-81-03
恶性肿瘤临终患者的干预性研究一直较受临床重视,其中关于此类患者临终前生存质量的研究尤为多见,而这也是此类患者***及护理干预的重点方面。而护理作为对患者干预更为全面的方式,对其模式的选取尤其应引起重视。细节优化护理模式是近年来在多种患者中应用较好的一类护理模式,但是对其在恶性肿瘤临终前的应用价值研究却十分不足。本研究就细节优化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前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进行***的40例恶性肿瘤临终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临终护理组)20例和观察组(细节优化护理组)20例。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2~81岁,平均年龄(65.3±6.8)岁,疾病种类:胃癌8例,肺癌6例,食管癌4例,其他2例;文化程度:小学和初中11例,初中以上9例。观察组的20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23~81岁,平均年龄(65.5±6.7)岁,疾病种类:胃癌7例,肺癌6例,食管癌4例,其他3例;文化程度:小学和初中11例,初中以上9例。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的基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两组均为预期存活期在1个月以上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同意,且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的临床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包括给予患者提供清洁安静的***环境、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及积极的心理疏导,另外指导家属进行相关基础护理及心理疏导。观察组则以细节优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即将各个护理程序进行进一步的细致处理,且对各个细节进行质量方面的提升,首先进行心理疏导方法及内容的制定和实施,制定之前首先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情绪心理量表进行评估,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针对每位患者不同的心理情绪问题进行针对性措施的制定,另在评估、制定及实施的过程中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及配合,采取患者接受最佳的方式进行沟通及心理疏导,另外,对于患者的基础生活护理及其他方面的护理也采用此种方法干预,将每项护理项目均进行细节拆分,对于患者要求及需求最高的方面进行更为细致的处理及质量提升,并在护理实施后征求家属及患者意见,并对效果进行评估,然后综合上述因素进行改进,以期达到最好的护理效果。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1周及4周的QLQ-C30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
1.3评价标准
患者的生存质量采用QLQ-C30量表进行评估,本量表包括5个功能量表、3个症状量表及1个整体生活质量量表,其中功能量表主要对躯体、情绪、认知、社会及角色功能进行评估,症状量表则主要对疼痛、疲乏及恶心呕吐进行评估,以功能量表、整体生活质量量表得分越高及症状量表得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析分别采用软件spss15.0,t检验和x2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功能量表评估结果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功能量表5个方面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护理后1周观察组功能量表5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6.242,6.308,6.157,5.464,5.703,护理后4周观察组评分也均高于对照组,t=6.181,5.875,6.204,6.351,5.946,P均<0.05,详细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症状量表及整体生活量表评估结果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症状量表3个方面评分及整体生活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护理后1周观察组症状量表3个方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整体生活量表评分则高于对照组,t=5.737,6.246,6.007,5.852,护理后4周观察组症状量表评分也均低于对照组,整体生活量表评分也高于对照组,t=5.973,5.884,6.167,6.642,P均<0.05,详细见表2。
3讨论
临终护理论文篇3
[关键词]临终关怀;护生;态度;影响因素
临终关怀是指以临终患者和家属为中心,以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的实践,主要内容包括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精神及社会支持等[1]。中国已经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5亿,占总人口的18.1%;65岁及以上人口达1.76亿,占总人口的12.6%[2]。2019年国家卫健委在《关于开展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和规范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目前我国有4000万左右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3]。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快和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大的严峻形势下,临终关怀工作也逐渐受到更多关注。护士在临终关怀工作中起到很大作用,护士的临终关怀态度和死亡态度将影响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国临床护士和在校护生对临终关怀的认知较低,临终关怀教育存在不足[4],应当在大学阶段切实加强临终关怀教育[5]。本研究旨在调查在校本科护生的临终关怀态度和死亡态度,积极探索影响临终关怀态度的相关因素,为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20年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某医学院校护理学院随机抽取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本研究以死亡态度量表(包含条目最多)为依据来估算样本量,该量表共有32个条目,取其条目数量的10倍,并且考虑可能存在无效问卷,因此将样本量定为400。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1)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护理学专业;(3)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
1.2研究工具
1.2.1一般情况调查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预调查后调整并编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户籍所在地、是否有亲人离世等。1.2.2死亡态度量表(DAP-R量表)DAP-R量表由Wong等[6]于1994年编制,由唐鲁等[7]修订,共包含32个条目、5个维度,分别为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趋近接受、逃离接受。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计为1~5分,每个维度分数越高,表示该维度的死亡态度越偏向积极,各维度的得分为该维度条目得分之和。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5。1.2.3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ATCOD-B量表)FATCOD量表由Frommelt[8]于1989年编制,由王丽萍[9]汉化形成中文版FATCOD-B量表,该量表共有29个条目,6个维度,总分为145分,使用Likert5级评分,包括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计为5、4、3、2、1分,负性问题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说明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越积极。本研究中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97。
1.3调查方法将编制好的问卷在问卷星平台制
作成网络问卷,生成链接及二维码,说明问卷填写注意事项后,将问卷发给护生,护生自愿填写,回收的问卷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共提交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84份,有16份问卷所有答案一致视为作废,问卷有效回收率96.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表示,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生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调查护生384人,年龄17~25岁,平均(20.39±1.42)岁,其中女生304人,占79.2%;低年级(指本科一、二年级)173人,占45.1%;农村人口301人,占78.4%;367人无,占95.6%;44人有失去亲人经历,占11.5%;63人有照顾终末期患者经历,占16.4%;91人避免谈论死亡,占23.7%;72人家中谈论死亡情况很公开,占18.8%;184人无实习或见***历,占47.9%;56人从未接触过临终关怀或死亡教育的知识,占14.6%。
2.2护生FATCOD-B量表得分情况
FATCOD-B量表总分为(94.68±8.12)分,得分最高的条目是“家属应关心和帮助临终患者让其更好地度过生命剩余的时光”,得分最低的条目是“当患者快去世时,应让家属多陪伴她/他”,各维度得分见表1。
2.3护生DAP-R量表得分情况
护生DAP-R量表总分为(93.78±14.68)分。各维度中死亡恐惧(19.60±4.87)分,死亡逃避(14.39±3.51)分,自然接受(19.07±3.32)分,趋近接受(27.54±5.75)分,逃离接受(13.18±4.01)分。
2.4影响护生对患者临终关怀态度的单因素分析
年级高低、是否避免谈论死亡、家中谈论死亡情况、实习或见***历和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情况在护生FATCOD-B量表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5护生FATCOD-B量表总分和DAP-R量表总分及各维度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护生FATCOD-B量表总分与自然接受维度呈正相关(r=0.329,P<0.01),与DAP-R量表总分、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趋近接受、逃离接受得分呈负相关(r=-0.234、-0.275、-0.225、-0.238、-0.257,P<0.01)。
2.6护生临终关怀态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FATCOD-B量表总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相关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建立回归模型。赋值情况如下,年级高低:高年级=0,低年级=1;是否避免谈论死亡:是=0,否=1;临终关怀教育:有=0,无=1;实习或见***历:有=0,无=1;家中谈论死亡情况;公开谈论=0,避免或不谈论=1。结果显示自然接受、DAP-R量表总分、临终关怀教育情况和谈论死亡情况是护生临终关怀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3讨论
3.1护生FATCOD-B量表得分较低
本研究中护生FATCOD-B量表总分为(94.68±8.12)分,低于杨柳等[10]、郭奕嫱等[11]的研究结果。本研究针对在校护生,不包括实习年级,47.9%的学生没有临床实习、见***历,因此FATCOD-B量表总分较低,而杨柳等的研究是针对实习护生开展或样本中包括实习生。实习护生有临床实践经验,接触过死亡教育及临终关怀教育,拥有更加完善的死亡观。目前我国的护理教育中只有在其他课程学习中略有涉及,主要是简单学习临终关怀的概念、发展和基本知识,内容不够全面、深入;在临床实践阶段,很少有临终关怀相关的实践课程,在今后应该加大临终关怀教育力度,注重护生临终关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3.2一般人口学资料对护生临终关怀态度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级高低、有无实习或见***历是护生临终关怀态度的影响因素,与汤寅滢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有实习、见***历的护生FATCOD-B量表总分为(95.66±8.33)分,高于没有实习、见***历护生。高年级护生经过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实习、见习,提升了临终关怀态度,能更加坦然地接受死亡。家庭谈论死亡的情况较为公开的护生和不避免谈论死亡的护生临终关怀态度更加积极。这说明家庭环境有助于养成积极的死亡观,拥有健康积极死亡观的护生更能接受、理解临终患者,提示我们在临终关怀教育中,死亡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过临终关怀教育的护生比未接受过的护生FATCOD-B量表总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汤寅滢等[12]、王丽萍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与临终关怀教育使得护生对临终关怀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入,说明开展临终关怀教育能提高护生的临终关怀态度。
3.3护生死亡态度对临终关怀态度的影响
临终护理论文篇4
【关键词】 藏传佛教;生死观;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是一种指专注于患者在死亡前一段较短时间内,通过适当的医院或家庭医疗及护理等措施减轻患者疾病症状、痛苦及焦虑等,并延缓疾病发展。而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与传统思想的承接密切相关,尤其是藏传佛教的思想,藏传佛教注重对生与死进行深入探究与思考,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这些理论对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藏传佛教生死观的内容
早期佛教生死观理论有“十二因缘说”,大乘佛教时期继续发展了生死轮回理论,后期提出了活佛转世理论。
世间一切生命,从无始劫以来,生与死不断轮回,都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本性真实、清净且光明,所以才对事物生起妄想、贪念。因无法认清真实相,才有轮回。三世即前世、今生和来生。前世是指今生以前的生命阶段,佛教认为灵魂不灭,生命的终结只是躯体坏死,灵魂会附着在新形成的躯体,前一具躯体和灵魂的结合就是前世。今生是指当前的生命阶段,是我们正在进行和正在感知的人生过程,是唯一真实的、可被生命主体感知的阶段。来生是指在当前生命阶段走到终结以后的未来生命阶段。两重因果即过去因形成现在果和现在因形成未来果。
1、大乘佛教时期生死轮回观
大乘佛教在初期的因果说和小乘佛教的轮回说基础之上,建立了其理论体系,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涅与尘世没有区别是其不同的观点,解脱并非指绝对的死亡,也不是指离开人世间,而是使人的精神思维得到修行,在活着的时候,远离我执,到达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无我认知,认清生命的实相,放下执念,到达无常的境界,心绪不被琐事牵绊,实现自由,便是解脱的真正意义。不像小乘佛教所追求的,为了脱离轮回之苦而解脱,而是开悟正觉之后,超越法的执取,再继续新的生命,新的生命不是如众人一般随前世的业报而生,而是带着佛不舍众生的慈悲心而生,履行了大乘心愿,同时也成就了无上功德,这便是大乘佛教所提出的生死一如。
2、活佛转世理论
活佛转世理论是轮回说与灵魂不灭说结合的产物,是藏传佛教最独特的标志,是在佛教的轮回说和三身说的理论基础上,为了更好地解决首领继承的问题而创立的。该理论的首创者是噶举派,13世纪中期便开始盛行。
活佛转世是指具有一定名望的大喇嘛或开悟正觉的佛,在今生的躯体坏死后,也就是到了生命的终结(佛语称之为“圆寂”)时,灵魂会脱离肉体,继续寻找来生的躯体,然后开始新的人生阶段。活佛被认为是取得了至高无上的成就后又回到人间普度众生,人们在其圆寂后会不断寻找其来生的躯体,并且辨别出某些预兆作为寻找的依据,藏传佛教生死观能产生极大的心理暗示作用,能抚慰人的心灵,与临终关怀的内容有相契合之处。正是由于这种文化观念与临终关怀在意识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相通,所以,在当代人们无法接受临终关怀的理念时,藏传佛教生死观能够作为一种过渡的文化载体。
二、临终关怀的内容
临终关怀本是在80年代后期从西方引入我国的新概念,而这个概念的兴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英国一位长期从事于晚期肿瘤医院的护士,在目睹了晚期病患的痛苦之后,决心要改变这样的状况,于是,她在1967年创办了临终机构,为了使生命垂危陷于病痛折磨的病患得到舒适的照顾,加强他们的心理满足感,随后,世界多国多地展开了对临终关怀的研究和实践。
1、临终关怀的含义
临终关怀包括三种类型的关怀,分别是身关怀、心关怀、灵性关怀。身关怀,是指在医护人员对病患身体上的照顾,减轻病患身体上因病痛产生的不适。心关怀,是指在精神上安抚病患对于死亡的恐惧和不安、对亲人的牵挂和不舍、对琐事的焦虑和担忧等负面的情绪,使他们保持一个平和、安详的积极心态,减缓其在精神上的痛苦和不适。灵性关怀(佛教称之为“道业关怀”),是指通过使病患回顾此生来引导病患对生病的参悟,在生命的临终之际重新理解生命,使其认识到生命的无常以及死后灵魂脱离肉体进入下一个轮回,带有一定宗教色彩地使其重建生命价值观。
临终关怀以照料为主。到了临终阶段,意味着无法治愈和生命即将走向终结,唯一能帮助临终者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对他们进行细心的照料,使他们感受到温暖,而且临终者最需要的是身体的舒适、对疼痛的控制、生活的护理和心理上的安抚和支持。同样维护个人尊严。个人尊严不是随着生命的减弱而递减,个人尊严依然是人的基本权利,尤其是对临终者而言,心理更加脆弱,更需要维护其个人尊严。提高人的临终生活质量的关怀。面对死亡,会有消极的心态,也可以有积极的心态。消极的心态可能会使余下的时间变成等待死亡,心情也会愈渐低下,失去对生活的期待,世界变得灰暗、绝望。临终关怀从积极的方面引导和感染临终者,使临终者在余下不多的生命里以最好的状态度过,提高临终者对生活的热情。
临终关怀让人直面死亡。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坎坷,许多生活琐事便会让人烦恼,但这些生活小烦恼与生死比起来,都无足轻重,可见生与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但生与死却都是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并无可怕之处。临终者对死亡产生负面情绪,只是并未真正认识到直面死亡其实是带给我们生的积极意义,在短暂的人生中学会珍惜生命,利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价值。
2、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现状
临终关怀起源于英国,70年代后期传入美国,80年代后期才传入中国,因此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相对来说较为缓慢,目前在我国大中城市也相继建立了临终关怀机构,但这些机构依然存在着机构少、护理质量低下、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在思想上,由于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于生命的歌颂,对于死亡的恐惧和避而不谈,使临终关怀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在传统文化中,死亡是不祥的、不吉利的,从古至今对死亡就多有避讳。临终者家属从医生处了解到病情后,常常会为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独自面对死亡带来的别离之苦而“好心”拜托医生一起向患者隐瞒病情;患者也常常为了不让亲人担心,佯装成不知情或乐观的样子,自己独自承受面对死亡的孤独、恐惧之苦。因此,医生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得临终关怀无从着手,但精神上带来的折磨不亚于生理上的痛苦,因此传统文化的束缚是制约临终关怀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经济上,由于资金来源有限、资金短缺,这将直接影响着临终关怀机构的规模和运营受限。临终关怀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患者家属支付、社会慈善捐款和***府拨款。***府拨款少,社会慈善捐助也有限,患者家属面临巨大数额的费用也有经济压力。机构少、设备差是缺少资金所面临的窘境,也制约和阻碍了临终关怀机构的发展。
在技术人员上,专业人员还缺乏一定的培训。目前许多临终关怀机构的护理人员很少接触相关领域的知识,仅仅只具备基础的护理能力。专业人员缺乏对临终关怀理论的了解和研究,对临终关怀事业的认知也较为片面,不能从生理和精神上给予全面的护理。相关专业护理人员忽视精神层面的安抚,同样有碍临终关怀的发展。
三、藏传佛教生死观对临终关怀的影响
藏传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临终关怀的实践具有双重性的影响意义,即具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我们应该站在辩证的科学的角度来对待,并且采取相应的客观的态度,对于藏传佛教中积极的方面,我们应该借鉴、吸收,并融入到实践中,促进实践的发展;对于藏传佛教中消极的方面,我们应该摒弃,尽量在实践中避免消极因素的阻碍作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理论与实践能够更好地相互吸取彼此的优点而发展。
1、积极影响
(1)“十二因缘论”通过重视生命正视死亡促使临终者坦然面对死亡。藏传佛教以生与死为研究的核心,提倡人们改变两种对待死亡不正确的心理。有一部分人认为死亡无意义,不过是毁灭和失去一切,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提到相关的字眼都认为是招来不幸;另一部分人则抱着轻率的态度来看待死亡,轻易地认为自己对死亡没有任何问题,可以毫无担忧,并且想着死没什么大不了,每个人都会死,我不会有什么问题。客观地、公正地正视死亡,坦然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感觉,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承认自己对待死亡的负面情绪,找到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最后达成对死亡的客观的正确的认知。
(2)“三世两重因果”轮回说从心理关怀方面缓解临终者的内心痛苦。藏传佛教是精神上的一种,是对人的意识和精神的深入探究,同时宗教也很容易从精神上安抚人们的情绪。“三世两重因果”轮回学说和灵魂不灭说,虽带有一定唯心主义色彩,但却能够从心理上安抚临终者的不良情绪。
生死观认为要消除无明,即消除一切烦恼,才能保持一颗不受污染的心灵,最终达到涅的境界。消除烦恼是保持内心的安定和平和的前提,临终者心里总是被恐惧、担忧、痛苦等情绪占据,会使身心都倍受煎熬,也并不能避免死亡或改变现状。
(3)灵性关怀给予临终者身心照顾使其保持积极心态。藏传佛教生死观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真正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灵魂会一直轮回,一个轮回便是一段生命,而今生不过是无尽生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可以将临终者的注意力从一次躯体的坏死转移到灵魂的轮回中,避免临终者将死亡的恐惧不断放大,反之,将死亡放在轮回的大循环中来看,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使临终者能够认识到死亡的本质,消除内心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世事的不舍与牵挂,重新建立起积极的乐观的平和的心态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藏传佛教中的道业关怀与临终关怀有共通之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临终关怀的发展。
2、消极影响
(1)三世轮回带有鲜明的唯心主义色彩。藏传佛教生死观从性质来说是佛教,是一种宗教,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理论从意识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根本观点出发,夸大了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对人的精神意识具有强大的控制力。三世轮回说,相信人在死亡以后还有来生,这是无法被科学所证实的,实质只是给人们心理上带来安慰。由于宗教对人的精神控制很强,若宗教宣传不利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思想,将对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
(2)重视死亡的宁静容易导致消极对待***。藏传佛教生死观认为要消除无明,才能避免受轮回之苦而达到真正的涅之境。通过精神思想上的修行,摒除一切烦恼,使世间的万事万物不影响到内心的宁静。这样追求纯粹的心的宁静,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顺其自然以及非人力可改,容易导致临终者产生对***的消极情绪,甚至产生对死亡、对永生、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向往。
藏传佛教生死观在过度追求内心的宁静过程中,不仅会对临终者产生消极的影响,对其亲属同样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在藏族地区,人们在死后实行“天葬”,亲人将逝者的尸体交给天葬师,在天葬台由天葬师对尸体进行特殊切割,只取出亲人所要求留下的骨头,剩余的躯体喂食秃鹫,而在这过程中,亲人的神情都十分平静。摒除内心的杂念的同时,也淡化了人的情感,使亲属对亲人的离去显得过于淡然,这样的心理也容易使临终者的家属对临终者的***过程产生消极影响。
四、藏传佛教对完善我国临终关怀机构的积极意义
1、正视死亡是促进我国临终关怀机构发展的思想前提
从我国临终关怀机构的发展现状来看,发展缓慢的状况有一部分原因是人们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传统文化中死亡意味着不详,提及死亡可能会引来灾祸,因此人们对死亡没有正确的认识,也很少主动思考死亡,甚至对死亡避而不谈。佛教生死观提倡让人们认真思考生与死,坦然面对死亡,因此,正视死亡是促进我国临终关怀机构发展的思想前提。
主动思考生与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临终关怀的理念,从而促进我国临终关怀机构的发展。对临终者而言,一部分人认为每个人都会生老病死,我也一定可以坦然面对,一部分人认为死亡是毁灭和不祥,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没有意义。前者对死亡过于轻视,大多会产生余下的生命用来狂欢的念头,后者对死亡过于回避,大多会产生等待死亡的消极念头,二者皆因未正确认识死亡,所以忽视临终关怀的必要。只有认真思考死亡,临终者才能亲自意会为何需要相应的生理关怀和正确的精神引导,因此才能积极配合临终关怀机构专业人员的帮助。只有主动思考和正确认识死亡,临终者家属才能理解临终关怀是对临终者身体的医护和精神的正面引导,从而重视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对临终者的临终关怀。患者及其家属正视死亡,对临终关怀事业的认同和配合,是促进我国临终关怀机构发展的思想前提。
2、重视人的心理是促进我国临终关怀机构发展的基础
从我国临终关怀机构的发展现状来看,发展还受到社会大众意识和心理的约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和提高,人们生活在现代的快节奏中,人们忙碌地生活着,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精神思想的发展。藏传佛教生死观提倡人们应该放慢脚步,多关注人的精神思想。
临终者家属要重视临终者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只有更多地关注临终者的精神和心理,才能理解临终者面对死亡所产生的复杂情绪,从而更能重视临终关怀对临终者的帮助,进而推动我国临终关怀机构的发展。只要临终者家属重视临终者的精神状态,就会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对临终者进行临终关怀。
不仅家属要重视临终者的心理,临终关怀医护人员同样要注重患者的心理,只有更细心地观察临终者的精神和心理,才能给予临终者更多的精神引导,从而更好地提升临终关怀的医护质量,进而推动我国临终关怀机构的发展。只要相关医护人员提高对视临终者的精神和心理的重视,就会兼顾身体关怀和心灵关怀的双重护理,提升临终关怀的医护质量。
3、带动医学、精神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发展是促进我国临终关怀机构发展的学科准备
从我国临终关怀机构的发展现状来看,发展还受到相关学科知识发展的约束。临终关怀机构的发展和运营,需要有相关的专业学科知识作为理论支撑,由于临终关怀的概念源自于国外,所以我国临终关怀相关的专业学科知识发展速度缓慢、不完善。
临终关怀是一门新兴学科,同时又是一门边缘叉学科,涉及医学、护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我们要树立对待文化的正确观念,对于藏传佛教生死观中消极的影响,我们在建设和完善临终关怀时要尽量减少受其影响;对于藏传佛教生死观中积极的影响,我们要乐于接受并好好利用其文化的精粹来促进我国临终关怀相关学科知识的完善,同时推动我国临终关怀机构的实践发展。
【参考文献】
[1] 岳林,张雷.我国临终关怀的特点及其发展展望[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7-119.
[2] 王尧.藏学概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194.
[3] 苗欣宇,马辉.仓央嘉措诗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12.
临终护理论文篇5
论文摘要:临终关怀,一种理性照护生命终端的方式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开展,而在中国推广却是步履维艰。传统孝道观以及医务人员的现有医道观等是阻碍其推广的主要因素,由此社偿日仑理环境的改变足破解临终关怀开展困境的必由之路。
临终关怀是一种舶来品,是一种处置终极生命的方式,提倡对生命不可逆转的患者,转变延长无谓“生命”长度的***,转向关注患者在有限时序里生命质量的提高,使患者在最后的短暂时间里身心幸福并且有尊严地走完余生。
面对生命即将走到终端的老人、艾滋病人以及恶性肿瘤患者等,照护他们的终期生命,临终关怀应该成为一种理性和道德的选择方式。在西方很多国家,临终关怀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得到普遍支持,并且也被认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在中国,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由于我国老龄化步伐加剧,临终关怀逐渐被人们关注,但在现实推行中,却表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境况。笔者近期走访了上海、南京、武汉以及合肥等多家开展了临终关怀的医院或科室,这些地方确实是门庭冷落,甚至有的地方已经转变了临终关怀的服务方式,临终关怀的开展处于尴尬和窘迫的境地。
1临终关怀开展受阻的重要因素:传统伦理思想
我国推行临终关怀步履维艰,是移植过程中理论理解的偏差还是技术操作层面出了问题,还是我国根本就不需要临终关怀这种方式呢?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普遍存在着过度***终期患者的现实,无不强烈呼求一种更为理性的对待方式出场。二十多年来,内地志向于临终关怀的学者也大量介绍了西方有关这方面的情况,理论上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展临终关怀的条件,但是临终关J坏被移植到我国后,它与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适应度决定了它的生存状态。解决临终关怀推行艰难的难题,必须探求其与传统伦理思想的抵触点所在。
1. 1传统死亡伦理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我国实践中受阻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大众固守的传统死亡伦理观。在中国,一谈到“临终”二字,往往认为是生命即将消失,死亡的降临是对人的彻底毁灭,死亡是极力回避和忌讳的字眼,伦理观念上把死亡看作是最大的“恶”,所以面对临终关怀活动,国人从概念上就会拒斥,这其实反映出中国大众整体死亡态度为“重生忌死”。笔者在安徽中医学院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对此问题设计过问卷,其中对问题“您酬尺遥远的死亡问题一A有过思考;B从未思考过;C不愿思考;D忌讳思考”进行随树由取568人调查时,数据显示选择B, C. D的答案占到52%,之所以有这种情况,折射出把死亡价值看作是最大的“恶”仍然左右我们的思想,也就是传统“忌死”文化观还在起着强大的作用,因而临终关坏受到排斥。
1. 2传统“孝”道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我国推行艰难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认为它是违背“孝”道观的。临终关怀在西方操作上一般是把临终患者送到专门的医院或科室,进行舒缓***和关爱,使患者在医院或临终关怀科室里走完人生最后时一光。这样给人的印象仿佛是当老人即将临终时,家人或亲属把老人送到外面,然后撒手不管,在中国人看来这是违背了传统“孝”道观的。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在老人即将谢世时必须床前守护,方可显示孝心。
1. 3传统医道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现实推广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医护人员面对临终患者的无意识。这种无意识表现为医护人员对生命无法逆转患者的救治还是按照传统的救治方式来进行,总是设法使用现代医学技术和药物来延缓患者的无谓生命,至于用“关注护理而非***”的临终关怀理念来指导医疗实践,医护人员往往是措手不及,认为这样做是与医学坚持的传统医道观一一救死扶伤有悖的。
2临终关怀顺利开展的路径:传统伦理思想的突破
临终关怀在我国实施与我们固守的一些传统伦理思想有诸多抵触,所以顺利开展临终关怀必须放弃、拓展或突破不利于临终关怀“生长”的伦理思想,营造出适合临终关怀“生长”的伦理环境。
2. 1颠覆死亡是最大“恶”的观念
开展临终关怀首先要颠覆死亡是最大“恶”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受着深层伦理文化影响,认识死亡必须回归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来解读。一般来说,生死是自然生理现象,本没有伦理评价的意义。但由于它关涉人生的两个终极问题,对它们的考量反映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把握以及形成行动的指导,这时人们对其探求就赋予了伦理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占据主流趋势的是儒家文化思想,儒家文化对待生死考量上,由于一味重视“生”的价值,忽略了对“死”的价值认识,甚至是排斥思考死亡的意义,以至于形成一种民族心理文化定式一一“重生忌死”。儒家思想发展脉络清晰呈现出这一点,我们知道自从孔子提出“未知生,焉知死”开始,就奠定了传统思想中“重生忌死”的生死文化基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更把“生”的意义规约在“仁”的范畴之下,“生”的意义变成了对道德的追求。孟子也有“夭寿不贰,修身以侯之,所以立命也。”就是看到了生死有别,强调通过道德修养来延长“生”的长度。其实都反映出传统思想着重于“生”的价值探讨,赋予“生”有积极意义,而缺少了对死亡价值意义的探求。这在现实中也确实是这样,因为死亡给人的表象就是一切现实的消逝,是对所有现存的彻底毁灭,“生死两茫茫|”、“死去元知万事空”等都是对死亡价值的消极认识表现,因而死亡被认为是最大的“恶”,人们因此过分贪恋生而不愿去思考死。这种生死观对临终关怀的推行产生了巨大的阻碍。
改变这种现状,要对死亡价值进行再认识,也就是对死亡是最大的“恶”的观念进行颠覆。伦理学上的“恶”其实就是对行为或事物存在的价值以否定的评价,或称为其与客观“应然”的相悖,按照黑格尔的意思就是“恶即是它与客观实在的不同。”按照这种思路来看待死亡的存在可以发现,死亡其实不能被看作最大的恶,因为它是与自然的符合并且也有着终极的价值意义。首先死亡是自然安排而无法逃越的现象,以自然观来看这是符合自然伦理的,也就是死亡是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发生的事物不应从恶的角度来评价。相反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要积极看待死亡的价值,比如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早就有这样的思想,“老年时的死亡是成熟后的自然现象。我认为,接近死亡的‘成熟’阶段非常可爱。越接近死亡,我越觉得,我好像是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旅程,最后见到了陆地,我乘坐的船就要在我的故乡的港口靠岸了”其次死亡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机制是新陈代谢,也就是新的事物的出生必然有陈旧事物的消亡,社会以此来达到平衡,才能发展。死亡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社会的动力系统,丧失了死亡也就无所谓发展,因此死亡现象具有维护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再次死亡的存在是人完善的需要。人的一生包括生死两端,生与死是人生必须思考的两大问题,有死亡的存在,它会时刻警醒着人们对“生”的珍视,所以人们才会在有限的生存时间里奋进。丧失了死亡存在的人生,也就是对死亡不去思考的人生其实是麻木的存在,也就会没有目的意义的生存。只有死亡才是敲打人前进的最好武器,死亡在促进人完善方面也有最高价值。当然改变死亡观认识不是简单的说教可以完成的,但理论认识上的准备是必须的,接下去的任务是我们国家应该像西方一样,尽快开展全民死亡观教育,营造积极看待死亡价值的氛围,更应该宣传儒家文化思想外的一些超越认识死亡的思想,消解对死亡恐惧的心理。死亡价值观的改变才能使大众接受临终关怀这一事物。
2. 2摒弃临终关怀有悖“孝道”的观念
我们知道中国几千年来就是一个伦理型文化国度,伦理在维系国家发展和家庭延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孝”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孝”一开始就是作为至要德性被认知的,《孝经》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把“孝”上升为衍生一切善性的根基。孔子更有“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从而把“孝”凝固为贯通天地的要德以及人间的道德法则,“孝”成为检视和评判行为的标准。传统社会中,“孝”主要以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功能来表现,它是调节家庭和社会关系中不可随意违背的天理。众所周知,传统中国是农耕文化为主,这就要求形成以血缘关系的家庭单位来协作劳动,为了维系家庭的延续,使劳作不至于因缺乏劳动力而停止,生育后代来传宗接代成为晚辈必须尽的责任,并且上升为“孝”的要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然,孝道观在家庭伦理中的意义要求作为晚辈不仅仅完成族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必须服从长辈和奉养长辈,因为晚辈“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并且“三年而免于父母之怀”,这就要求晚辈在长辈老年时要在跟前赡养老人直到老人去世,甚至在老人去世后也要在坟前守上三年,《论语》中即有“父母在,不能远游”、“孝始于事亲”等,以此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而显示“孝道”。“孝”成为传统中国人在家庭以及社会生活中最核心的伦理基础。
那么临终关怀是不是违背孝道观呢?其实要把临终关怀要义理解清楚,临终关怀在西方最早产生的原因是临终关怀先行者看到临终患者要么是受到过度的医疗救治,要么是在家庭里不能得到应有的护理,患者不仅要忍受躯体的折磨,更主要是心灵的痛苦不能去除,从而不能有尊严、幸福地走完人生,对待临终患者往往是过多关注“生”的救治而忽视了“死”的照护,所以提倡成立专门的临终护理机构,用伦理关怀来对患者短暂的最后时光进行“身、心、灵”的关爱。这其实是不违背孝道的,孔子曾有“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十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把传统“孝道”内涵表征为不仅仅是能给亲人吃好穿好就是“孝”了,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亲人的挂念和尊重,考虑如何使老年人在精神上感到幸福和尊严,“孝”应是一种心里的敬仰反映。那么现在我们在老年人面前怎么才算上“孝”呢?现在中国家庭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即“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形成,传统尽“孝”基础的丧失要求我们对“孝”的观念进行重新认识,不是说把老人放在眼前亲自照护,能够吃好、住好就是“孝”。现实中对于一对夫妇要供养四位或更多的老人,为每位老人的去世而在床前尽“孝”或老人去世后要守“孝”三年现在己经不大现实,家庭照护老人的方式可以说己经呈现出不能承载现实状况的重压。把临终老年送入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让他们在那里得到充分的照护,其实对老人可以接受到家庭中不能完成的照护,这并不与“孝道”相悖。其实质只不过是把家庭照护转移到社会机构来进行的方式上的转变。
2. 3去除医“死”违背“医道”的观念
顺利开展临终关怀,作为临终关怀主要实施者医护人员的认识观念也要澄清,也就是面对临终患者,医护人员采取的舒缓照护方式违背医道吗?
我们知道,现代医学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能够对生命终极的两端“生、死”进行干预,或制造“生”(代孕、克隆人)、或延迟“死”(当然很多状况下,是以过度医疗延缓无价值生命的长度)。不可否认,医学的发展为人类生命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道的问题更显突出。临终关怀的首倡者桑德斯就曾说过:“垂死病人往往被迫在医院病床卜度过最后一段日子,身上插满了管子,并与家人隔绝。他们亦很少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照顾。”罗斯博士也曾说:“他(垂死病人)可能迫切需要得到休息、宁静、尊严。但他得到的是输血、输液、心脏机或气管切口术。”这都是医务人员在传统医道坚守下把医学使命狭窄化的结果。
临终护理论文篇6
论文摘要:临终关怀,一种理性照护生命终端的方式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开展,而在中国推广却是步履维艰。传统孝道观以及医务人员的现有医道观等是阻碍其推广的主要因素,由此社偿日仑理的改变足破解临终关怀开展困境的必由之路。
临终关怀是一种舶来品,是一种处置终极生命的方式,提倡对生命不可逆转的患者,转变延长无谓“生命”长度的***,转向关注患者在有限时序里生命质量的提高,使患者在最后的短暂时间里身心幸福并且有尊严地走完余生。
面对生命即将走到终端的老人、艾滋病人以及恶性肿瘤患者等,照护他们的终期生命,临终关怀应该成为一种理性和的选择方式。在西方很多国家,临终关怀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得到普遍支持,并且也被认为是文明进步的体现。在中国,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由于我国老龄化步伐加剧,临终关怀逐渐被人们关注,但在现实推行中,却表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境况。笔者近期走访了上海、南京、武汉以及合肥等多家开展了临终关怀的医院或科室,这些地方确实是门庭冷落,甚至有的地方已经转变了临终关怀的服务方式,临终关怀的开展处于尴尬和窘迫的境地。
1临终关怀开展受阻的重要因素:传统思想
我国推行临终关怀步履维艰,是移植过程中理论理解的偏差还是技术操作层面出了问题,还是我国根本就不需要临终关怀这种方式呢?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普遍存在着过度***终期患者的现实,无不强烈呼求一种更为理性的对待方式出场。二十多年来,内地志向于临终关怀的学者也大量介绍了西方有关这方面的情况,理论上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展临终关怀的条件,但是临终关J坏被移植到我国后,它与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适应度决定了它的生存状态。解决临终关怀推行艰难的难题,必须探求其与传统伦理思想的抵触点所在。
1. 1传统死亡伦理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我国实践中受阻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大众固守的传统死亡伦理观。在中国,一谈到“临终”二字,往往认为是生命即将消失,死亡的降临是对人的彻底毁灭,死亡是极力回避和忌讳的字眼,伦理观念上把死亡看作是最大的“恶”,所以面对临终关怀活动,国人从概念上就会拒斥,这其实反映出中国大众整体死亡态度为“重生忌死”。笔者在安徽学院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对此问题设计过问卷,其中对问题“您酬尺遥远的死亡问题一A有过思考;B从未思考过;C不愿思考;D忌讳思考”进行随树由取568人时,数据显示选择B, C. D的答案占到52%,之所以有这种情况,折射出把死亡价值看作是最大的“恶”仍然左右我们的思想,也就是传统“忌死”观还在起着强大的作用,因而临终关坏受到排斥。
临终关怀在我国推行艰难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认为它是违背“孝”道观的。临终关怀在西方操作上一般是把临终患者送到专门的医院或科室,进行舒缓***和关爱,使患者在医院或临终关怀科室里走完人生最后时一光。这样给人的印象仿佛是当老人即将临终时,家人或亲属把老人送到外面,然后撒手不管,在中国人看来这是违背了传统“孝”道观的。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在老人即将谢世时必须床前守护,方可显示孝心。
1. 3传统医道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现实推广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医护人员面对临终患者的无意识。这种无意识表现为医护人员对生命无法逆转患者的救治还是按照传统的救治方式来进行,总是设法使用现代技术和物来延缓患者的无谓生命,至于用“关注护理而非***”的临终关怀理念来医疗实践,医护人员往往是措手不及,认为这样做是与医学坚持的传统医道观一一救死扶伤有悖的。
2临终关怀顺利开展的路径:传统伦理思想的突破
临终关怀在我国实施与我们固守的一些传统伦理思想有诸多抵触,所以顺利开展临终关怀必须放弃、拓展或突破不利于临终关怀“生长”的伦理思想,营造出适合临终关怀“生长”的伦理环境。
2. 1颠覆死亡是最大“恶”的观念
开展临终关怀首先要颠覆死亡是最大“恶”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受着深层伦理文化影响,认识死亡必须回归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来解读。一般来说,生死是自然生理现象,本没有伦理评价的意义。但由于它关涉人生的两个终极问题,对它们的考量反映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把握以及形成行动的指导,这时人们对其探求就赋予了伦理意义。中国中始终占据主流趋势的是文化思想,儒家文化对待生死考量上,由于一味重视“生”的价值,忽略了对“死”的价值认识,甚至是排斥思考死亡的意义,以至于形成一种文化定式一一“重生忌死”。儒家思想发展脉络清晰呈现出这一点,我们知道自从提出“未知生,焉知死”开始,就奠定了传统思想中“重生忌死”的生死文化基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更把“生”的意义规约在“仁”的范畴之下,“生”的意义变成了对道德的追求。孟子也有“夭寿不贰,修身以侯之,所以立命也。”就是看到了生死有别,强调通过道德修养来延长“生”的长度。其实都反映出传统思想着重于“生”的价值探讨,赋予“生”有积极意义,而缺少了对死亡价值意义的探求。这在现实中也确实是这样,因为死亡给人的表象就是一切现实的消逝,是对所有现存的彻底毁灭,“生死两茫茫|”、“死去元知万事空”等都是对死亡价值的消极认识表现,因而死亡被认为是最大的“恶”,人们因此过分贪恋生而不愿去思考死。这种生死观对临终关怀的推行产生了巨大的阻碍。
改变这种现状,要对死亡价值进行再认识,也就是对死亡是最大的“恶”的观念进行颠覆。伦上的“恶”其实就是对行为或事物存在的价值以否定的评价,或称为其与客观“应然”的相悖,按照黑格尔的意思就是“恶即是它与客观实在的不同。”按照这种思路来看待死亡的存在可以发现,死亡其实不能被看作最大的恶,因为它是与自然的符合并且也有着终极的价值意义。首先死亡是自然安排而无法逃越的现象,以自然观来看这是符合自然伦理的,也就是死亡是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发生的事物不应从恶的角度来评价。相反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要积极看待死亡的价值,比如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早就有这样的思想,“老年时的死亡是成熟后的自然现象。我认为,接近死亡的‘成熟’阶段非常可爱。越接近死亡,我越觉得,我好像是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旅程,最后见到了陆地,我乘坐的船就要在我的故乡的港口靠岸了”其次死亡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机制是新陈代谢,也就是新的事物的出生必然有陈旧事物的消亡,社会以此来达到平衡,才能发展。死亡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社会的动力系统,丧失了死亡也就无所谓发展,因此死亡现象具有维护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再次死亡的存在是人完善的需要。人的一生包括生死两端,生与死是人生必须思考的两大问题,有死亡的存在,它会时刻警醒着人们对“生”的珍视,所以人们才会在有限的生存时间里奋进。丧失了死亡存在的人生,也就是对死亡不去思考的人生其实是麻木的存在,也就会没有目的意义的生存。只有死亡才是敲打人前进的最好武器,死亡在促进人完善方面也有最高价值。当然改变死亡观认识不是简单的说教可以完成的,但理论认识上的准备是必须的,接下去的任务是我们国家应该像西方一样,尽快开展全民死亡观,营造积极看待死亡价值的氛围,更应该宣传儒家文化思想外的一些超越认识死亡的思想,消解对死亡恐惧的心理。死亡价值观的改变才能使大众接受临终关怀这一事物。
[1]
2. 2摒弃临终关怀有悖“孝道”的观念
我们知道中国几千年来就是一个型国度,伦理在维系国家发展和家庭延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孝”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孝”一开始就是作为至要德性被认知的,《孝经》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把“孝”上升为衍生一切善性的根基。更有“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从而把“孝”凝固为贯通天地的要德以及人间的法则,“孝”成为检视和评判行为的标准。传统中,“孝”主要以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功能来表现,它是调节家庭和社会关系中不可随意违背的天理。众所周知,传统中国是农耕文化为主,这就要求形成以血缘关系的家庭单位来协作劳动,为了维系家庭的延续,使劳作不至于因缺乏劳动力而停止,生育后代来传宗接代成为晚辈必须尽的责任,并且上升为“孝”的要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然,孝道观在家庭伦理中的意义要求作为晚辈不仅仅完成族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必须服从长辈和奉养长辈,因为晚辈“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并且“三年而免于父母之怀”,这就要求晚辈在长辈老年时要在跟前赡养老人直到老人去世,甚至在老人去世后也要在坟前守上三年,《论语》中即有“父母在,不能远游”、“孝始于事亲”等,以此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而显示“孝道”。“孝”成为传统中国人在家庭以及社会生活中最核心的伦理基础。
那么临终关怀是不是违背孝道观呢?其实要把临终关怀要义理解清楚,临终关怀在西方最早产生的原因是临终关怀先行者看到临终患者要么是受到过度的医疗救治,要么是在家庭里不能得到应有的护理,患者不仅要忍受躯体的折磨,更主要是心灵的痛苦不能去除,从而不能有尊严、幸福地走完人生,对待临终患者往往是过多关注“生”的救治而忽视了“死”的照护,所以提倡成立专门的临终护理机构,用伦理关怀来对患者短暂的最后时光进行“身、心、灵”的关爱。这其实是不违背孝道的,孔子曾有“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十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把传统“孝道”内涵表征为不仅仅是能给亲人吃好穿好就是“孝”了,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亲人的挂念和尊重,考虑如何使老年人在精神上感到幸福和尊严,“孝”应是一种心里的敬仰反映。那么现在我们在老年人面前怎么才算上“孝”呢?现在中国家庭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即“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形成,传统尽“孝”基础的丧失要求我们对“孝”的观念进行重新认识,不是说把老人放在眼前亲自照护,能够吃好、住好就是“孝”。现实中对于一对夫妇要供养四位或更多的老人,为每位老人的去世而在床前尽“孝”或老人去世后要守“孝”三年现在己经不大现实,家庭照护老人的方式可以说己经呈现出不能承载现实状况的重压。把临终老年送入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让他们在那里得到充分的照护,其实对老人可以接受到家庭中不能完成的照护,这并不与“孝道”相悖。其实质只不过是把家庭照护转移到社会机构来进行的方式上的转变。
2. 3去除医“死”违背“医道”的观念
顺利开展临终关怀,作为临终关怀主要实施者医护人员的认识观念也要澄清,也就是面对临终患者,医护人员采取的舒缓照护方式违背医道吗?
我们知道,现代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能够对生命终极的两端“生、死”进行干预,或制造“生”(代孕、克隆人)、或延迟“死”(当然很多状况下,是以过度医疗延缓无价值生命的长度)。不可否认,医学的发展为人类生命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道的问题更显突出。临终关怀的首倡者桑德斯就曾说过:“垂死病人往往被迫在医院病床卜度过最后一段日子,身上插满了管子,并与家人隔绝。他们亦很少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照顾。”罗斯博士也曾说:“他(垂死病人)可能迫切需要得到休息、宁静、尊严。但他得到的是输血、输液、心脏机或气管切口术。”这都是医务人员在传统医道坚守下把医学使命狭窄化的结果。
人的生命阶段包括生和死两个阶段,疾病和死亡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必须承认,医学技术面对自然的死亡现象是无能为力的,虽然它可以干预死亡进程,但却无法最终战胜死亡,医学使命面对必然的死亡不是使生命灰烬在闪烁,而是考虑如何使生命之火在最后阶段燃烧得最旺盛。也就是医学不能单纯靠技术来延缓生命,把患者阻挡在死亡的门槛上,而是考虑如何使患者死得有尊严和幸福。这样医学的全部使命可以理解为:不但要看护“生”也要看护“死”。所以,当面对临终患者时,医学的职责不是用现有高科技来无谓延缓患者的生命,延缓患者的生命长度可以说就是延缓患者的痛苦,而此时患者最需要的不是医疗技术的过度使用,需要的是医学如何应用来减轻患者心灵的痛苦,也就是使患者在余下时光如何过的尊严和幸福,所以医学目光触及到如何照顾临终患者“死”是符合医道的。由此可见,医务人员传统医道观的拓展是临终关怀顺利开展的重要环。
临终护理论文篇7
急诊医学(emergencymedicine)是应社会需要和医学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跨学科的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种急性疾病、各种疾病的急危重阶段的临床医学,它涵盖了各临床科室的急症、危重病、危重症监护、院外各种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护、灾害和灾难医学、创伤及中毒医学、急诊医学管理等。急诊医学具有全科医学的性质,涵盖临床各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践技能要求较高,专长于急、危、重症以及应急能力方面[2]。一个合格的急诊医生不但要有广博的医学知识和扎实的急救技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关系学、心理学和法律知识。因此,急诊医学教育必须适应急诊医学的发展,突出急、危、全的特点,着重培养急救理念,同时兼顾人文、社会心理学和法律知识的培训。急诊医学科不但要承担繁重的临床救治工作,还肩负着教学与科研的重要任务。教学的对象主要包括轮转的临床各专科医师、急诊住院医师、进修医师以及各级实习医师。由于他们知识水平不一,临床经验及社会背景不同,以致在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方面均表现出参差不齐。刚进临床的医师求之欲望强,动手积极性高,但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足够训练;而部分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师,则因知识更新滞后,陋习缠身,临床工作往往力不从心。因此,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均齐化的急诊临床医师,就必须设立专职的带教老师因材施教,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既往的教学常注重临床技能与操作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人文关怀方面的引导。由于急诊患者大多罹患病症而表现出痛苦、焦虑、不安、恐惧甚至精神异常,家属也有不同程度的焦躁甚至言行失控;此外,急诊医学科还常面对患者的“生、伤、死”,患者、家属甚至部分医护人员面对“生死抉择”、“生离死别”时,往往情绪失控、茫然无助,在这样特殊教学氛围中,医学人文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而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常被忽略的生死观教育显得更加突出而重要。
2生死观教育在急诊医学中的重要性
2.1生死观教育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医学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关怀是指在医护过程中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3]。患者就诊时,往往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对伤痛往往顾虑重重,在诊疗过程中,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不亚于医疗技术的服务。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医务人员不重视与病患的沟通交流,甚至过分考虑经济效益,医学人文关怀往往被忽略。尤其是在当今医疗领域市场化导向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往往被医院和医务人员当做“肉体物质”或“机器”,出现“重病轻人、重利轻义、重亲轻疏”的现象。在诊治过程中,往往不注重沟通交流,甚至出现未看病人,仅凭检查结果来判断、***的现象。医生和患者之间只有经济利益关系和权责明确的医疗关系,医学人文关怀几乎缺失。在这种关系下,医院和医生缺乏对患者医疗权利和生命、人格的尊重,“以患者为中心”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要切实培养医护人员的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应当对医护人员进行补课教育,尤其是通过生死观教育,使他们将“生命价值论”、“生命神圣论”等观念根植于心底;教育和引导医护人员对生命的重视和理解,充分认识到患者首先是人,是有生命尊严和价值的人,而不仅仅看到疾病本身,从而真正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医护工作者尤其是急诊医学科的医护工作者,要面对患者的“生、伤、死”,其中“死亡”是常有的事,如此频繁和近距离的接近“死亡”是任何职业的工作者都无法相比的。可以说,医务工作者既是人生开始的第一个见证者,也是人生结束的最后一个送别者;他们在***和护理临终患者中,一方面要自身树立科学、健康的死亡观,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识的克服不利于临终患者的不恰当态度和行为,同时还要给予临终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照护,并对家属进行悲伤辅导。对医护人员进行生死观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对死亡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树立健康、科学的生命观和死亡观,同时掌握调适处理死亡事件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临终患者的照护者、指导者和教育者,担当起人类生命的指引者、守护者。此外,对医护人员进行生死观教育,也有助于他们自我调适,尤其是在临床实践中接触大量死亡病例后能自我缓解因此而造成的心理冲击和挫败感,减轻自身的心理压力。
2.2生死观教育可以让患者正确认识生命的自然规律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人从一出生就开始走向死亡。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病人或家属常忌讳谈论死亡,面对即将到来或突然而至的“死亡”往往出现回避、忽视、冷漠或恐慌的态度[4]。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当代社会,死亡的观念甚至被人们从头脑中驱逐出“境”:只有临终病人而没有临终者;只有逝去的病人,而没有老死者;无疾而终、自然而死已经被社会认为是不正常的、不存在的。这意味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已让人类产生了“生死的狂妄”(把正常死亡驱逐出人类视野了)。这种“狂妄”一方面造成了人们意识不到生命的脆弱,不思考死亡也不知道死亡,从而在人生当中迷失了方向,无法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这种“狂妄”也导致了人们对死亡的无知,而一旦真正面对死亡时,往往会表现出痛苦万分、惊慌失措,直至心有不甘、无法瞑目,更不用谈“超越生死”获得“不朽”与“永生”了。由于没有正确的生死观,临终者往往无法释怀,总纠结于诸如“当今医学科技如此发达,为什么自己的病就治不好呢”这种问题,甚至认为自己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死亡是不应该的,死亡的伤悲也就更大了;而临终者家属也往往觉得是自己没有照护好死者,没有及时发现亲人的病痛,没有让亲人接受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师***,于是不管患者得到多好的***,只要没达到患者及家属的预期,患者不得不走向死途时,那绝对是心有不甘的,内心之愧疚和痛苦就更深;当患者死亡后,家属也往往把怒火集中投向医生、医院,根本无法接受“不治身亡”这一事实,医患关系也就空前地紧张起来。因此,一定要让世人(包括医生自己)明白医生可以治“病”,但不能治“命”。“生、老、病、死”乃自然之规律,任何人都改变不了,所谓“永生、不死”是任何医学科学都办不到的。通过对患者进行生死观教育,可使患者勇敢地正视死亡,加深对死亡的认识,使其意识到时间的有限,并逐渐接受死亡的现实,进而更加珍惜剩余的时光,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使自己的余生过得更为健康和有意义,让家人、朋友及社会放心、安心。同时通过生死观教育,让患者树立健康、科学的生死观,了解医学的局限性,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2.3生死观教育可以让患者家属以及社会正确对待生命,从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人是社会之子,但首先是自然之子。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生命,生命的存在是智慧、力量和其他一切美好情感的基础,什么名利、地位、权势、金钱等,一旦生命逝去,将毫无意义。因此,要提高生命质量,维护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体现生命的神圣。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不是生命,而是善的生命,才有价值。”对于个体而言,生命显得如此弱小而单薄,极其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珍爱生命、怜悯生命。但不可否认,生命终有一天会结束,只是人们在接受死亡这个问题上,是泰然处之,还是焦虑恐惧。人们接受这个问题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死亡的态度:是自然之死还是因疾而终。如果我们能够把“走向死亡”看作是自然的一个过程时,对死亡的接受也就能默然处之,焦虑与恐惧也就大大减轻,因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之必然。但若无法正视死亡,视所有临终皆因病所致,是因自己疏忽造成,是因医学科技不发达所致,那就难以接受死亡,强烈的恐惧与痛苦就会如影随形。因为无法接受死亡,也就视之为非自然,当然也就非必然,对此不必然的结局(尤其是死亡)不甘心、不安心,于是矛头都指向“没有尽心尽责”的医院和医生———这即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根源。所以,解决紧张的医患关系仅靠技术医学是不行的,必须要从人文、宗教与哲学等角度来解决,要教育和引导患者及家属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而医师除了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之外,还应具备一流的人文医学素养;医院也不应仅是治病救人的地方,还应是生死观教育的基地。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知道生命之可逝,让家属或社会明白死乃生命之自然。只有通过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世人才会理解死者应优逝、医疗有局限,和谐的医患关系才会真正建立。
2.4生死观教育是新医学模式的内在需求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医学的目的是预防疾病、控制疾病,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使医学集科学性、艺术性、道德性于一体的本来面目充分显现[1]。传统的医学模式在诊治过程中仅把病人当做一个生物体,而新医学模式的建立不但要考虑病人的生物因素,还要重视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全面分析把握,做到身、心兼治,内、外兼顾,这就要求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中,必须教会医务人员既要懂得分析患者的病理生理,也要懂得分析患者的心理、生活工作的因素。而生死观教育是此项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了正确的生死观,医护人员更容易对患者产生共情,更加注重与患者沟通、交流、深入了解,真正的病因也就更容易找到。医护人员在具体的医疗实践中要时刻遵循“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疗原则,既要运用自己精湛的医疗技术去解除患者的病痛,也要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的精神去安慰、帮助患者,以尽量缓解、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新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接受生死观教育,也只有这样医务人员才会更尊重患者的生命,关注患者的心理,尽一切可能促进患者康复。由于医务人员职业特性,每天都要面对病患的病痛甚至死亡,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人文关怀的理念,没有正确的死亡观(尤其是优逝的意识),就会对临终病人漠然置之而没有共鸣(同情)沟通,或对临危前的处置机械傲慢而缺乏人文关怀,使病人在无望、恐惧和痛苦中死去,无法真正做到尊重生命、尊重死亡。因此,对医务工作者开展生死观教育及医学人文培养是新医学模式的内在需求,必将深远影响其医护职业生涯。
3生死观教育的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生死观教育在医疗活动过程中有着深刻的意义,那么如何开展生死观教育呢。首先我们要结合医疗工作明确教育的对象,要对医护人员加强生死观教育。由于医护人员常面对“生、伤、死”,特别是经常近距离接触死亡,对死亡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正确的死亡观,是开展医疗救护和临终关怀的基础;其次还要在全社会开展生死观教育。生死观教育,尤其是临终关怀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仅局限于对医护人员进行生死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生死观尤其是临终关怀的知识普及、宣传教育,使生死观教育尤其是临终关怀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全社会了解、支持临终关怀事业[5]。结合急诊医学科的特点,生死观教育可以采取如下形式:
(1)坚持理论教育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周期性教育。在理论学习阶段,可以让医护人员学习、了解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文化与知识,包括死亡恐惧、类型、心理、禁忌等。而在临床实践阶段则侧重于教授临终关怀服务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如病情告知技巧、与临终病人沟通技巧、丧亲心理调适、悲伤辅导、自杀干预、器官(遗体)捐献及与死亡相关的习俗、仪式等。
(2)坚持多学科融合教育。生死观的课题不仅涉及医学,同时涉及哲学、宗教、社会学、心理学、文学、艺术、法学、伦理学等,这就要求在开展生死观教育时,要广博开放、多学科融合贯通。
(3)坚持生死观教育的知行相长,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育。如死亡人数较多的重大灾难发生、死亡标准界定、安乐死讨论、癌症终末期***的选择、临终关怀、濒死(或死亡)病例都是进行死亡教育的良好时机,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临终护理论文篇8
关键词:终末质控;护理文书;质量控制
【中***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53-01
护理文书作为患者住院过程的医疗信息资料,记录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全部***过程、护理程序的全部思维和行为,是临床护理观察和护理实践的记录总结,也是衡量医院护理质量和护士业务理论水平的重要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抽查我院 2011年1月护理归档病历711份和2012年1月589份护理归档病历。
1.2 方法:质控人员对出院归档的护理文书进行全面检查 ,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 (一般患者和危重患者 )及手术护理记录单等。专职人员每天将护理文书存在的缺陷进行登记,并反馈至相关科室指导其改正。
1.3 评价标准:根据广东省制定的《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标准,质控员对每份出院护理文书进行终末质检。
2 结果
2011年1月护理归档病历711份中,30份存在护理缺陷,缺陷率为0.04%,和2012年1月589份护理归档病历中,8份存在护理缺陷,缺陷率为0.01%。
护理文书缺陷数目及百分比见表1。
3 存在问题
3.1 护理记录内容有的不完整、不规范、缺乏连续性。记录内容前后不一致,不能体现病情变化的动态过程,对观察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记录过少或漏记。
3.2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写错别字,字迹潦草,不清晰等。
3.3 护理文书书写错误时未能使用正确的涂改方法,有些护士在文书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别字采用刀片刮,未按正确的修改方法,在错字上画双斜线,签名。
3.4 医嘱单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有临时医嘱执行未签字、过敏试验无结果或未签字、有铅笔签名等。
3.5 体温单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有出入量登记错误,漏填眉栏、手术时间、血压、体重、大便次数等。
3.6 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主要缺陷有眉栏漏填、缺项、洗手护士或巡回护士漏签名等。
4 管理措施
4.1 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高度重视护理记录单的填写,确保护理安全,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不断对表格式护理记录单进行调整,让护理人员进行学习,根据临床使用情况,对存在和提出的问题及时召开文书小组成员讨论,形成统一的书写标准。在质控中对存在的共性问题每周在院周会上反馈,对各科室存在的问题通过电话或医院内部OA网及时反馈给各科室护士长。
4.2 定期到临床对运行病历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与各科室质控员联系沟通,一起探讨,寻求解决方法,如对新入院病人医护观察记录的专科体征不统一,为了和医生的记录一致,护士经常反复抄写护理记录,浪费时间,经讨论后决定应根据患者入院时的实际情况和医生多沟通,如有意见不一致,应和医生一起到患者床头再次核实,据实记录。
4.3 使用表格式护理记录单,采用表格记录的方式,有责任护士负责实时书写。调整护理文书书写时间,应当体现护理记录实时性,即在完成护理观察、评估或措施后立即书写。调整护理文书书写的场所和方式,护理文书书写的场所应当随着流动护理工作站,前移到病房或任何护理工作的场所。护士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记录,随时观察、评估,随时记录。
4.4 各科室成立三级质控网,护士长、专业组长及责任护士组成护理文书书写质控组,制定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三级质控制度,以保证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书写护士每日自查,责任组长每周检查,护士长不定期抽查,出院时护士长或科质控员再次检查,对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进行分层负责,层层把关,发现缺陷,立即整改,保证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每月护理部轮流带着各科室质控员对临床运行病历进行抽查评比,每年底从检查结果中评出前三名给予奖励,提高护士书写护理记录的积极性,保证护理记录的真实性。
5 效果
通过努力,不断学习护理文书书写规范,2011年有10-20%左右的返修率降为2012年1-2%的返修率,护理病历合格率达100%,减少了临床护士的脱班现象,保证了护理记录的客观性、准确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
6 小结
医院的发展,质量是保证。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护理文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文书书写的质量,可起到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临终护理论文篇9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中日两国医科大学医学专业老年临终医疗的教学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基础资料,以期对今后临终关怀教育提出参考意见。方法 2007年8月,对中国135所医学院校中、西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负责人发送了问卷调查表,内容包含教学计划中是否包含临终期医学、是否有老年人临终关怀、课程内容、讲授形式、成绩评定方法、教科书等。结果 问卷回收48份(回收率36%)。有临终期医疗教育12校,7校为必修,讲授形式几乎全部是课堂讲授,10校采用闭卷笔试进行成绩评定,有相关教科书的仅4校。最后与日本类似调查资料进行对比。结论 目前我国医科大学医学专业教学大纲需要从多方面、多领域进行充实,以实施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教育,并充实完善标准版教科书。
【关键词】 临终关怀;教育;医学院校;中国;日本
临终关怀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一般医务工作者多对这门学科缺少科学的认知,缺乏临终关怀的专业技术与知识,不适应临终关怀工作的需要。如果不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与知识更新,而任其固守传统医学模式,依靠传统技术与经验去进行临终关怀或办临终关怀医院,其结果势必与普通医院并无差异,而不能体现对临终者的关怀。因此,要对从事临终关怀的医务工作者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习一定的法律常识,尊重和保护临终患者的各种权利,学习多方面的技能,帮助患者转移思维方式,缓解临终焦虑和恐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被临终患者痛苦垂丧的情绪所影响,要以热爱生活的满腔热情去护理患者。对老年人而言,如何提供高质量的临终期医疗、护理服务是我们要面临的工作,作为未来的医生,怎样充实现阶段对医学生这方面的教育。这个问题已经开始渐渐为人们所认识。国外发达国家的医科大学教育计划中,有进行临终期医疗、护理教育课程的大学增加的趋势。临终关怀受人们生活社会的历史、文化、社会等背景影响,国外的这些具体情况不一定适用于我国,但结合我们国内的实际情况看,有必要对临终期医疗、护理教育进行研究观察。本研究通过对中日两国医科大学医学专业老年临终医疗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得出基础资料,目的在于对我国医学教育今后临终关怀教育提出参考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7年9月以全国135所本科医学院、医科大学和中医学院教育工作者为对象,发送问卷调查表,调查表中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计划中有无老年人临终关怀的内容,对几年级学生进行,选修还是必修,课程内容是否包含有老年人临终关怀的内容,授课内容(临终关怀的专业词汇、临终关怀医疗的历史背景、临终关怀的相关法律福利制度、临终关怀的国内外现状、临终关怀医疗中患者的自主权力、和患者沟通的技巧、临终期相关的疾病和症状、临终期的***、与临终期相关的社会伦理问题、临终期对患者的心理援助、临终期对家属的心理援助等)、授课老师所属部门及课时数,授课方式(有课堂讲授、模拟情景教学、与患者对话、看录像、小组讨论、病例研讨、临床实习等供选择),如何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自我评价、闭卷考试、实际操作考试、撰写心得报告等供选择),有无关于临终关怀医疗的教科书包含书名、出版社名称等。
1.2 方法
问卷回收后与日本名古屋大学大学院医学系研究科老年科学平川仁尚、葛谷雅文等〔1〕2005年进行的全日本79所医科大学及110所大学护理专业的“医科大学临床医疗专业、护理专业临终期教育调查”的结果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tatview5.0J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老年临终关怀课程开设情况
国内135所本科医学院、医科大学共回收问卷48份(西医院校42份和中医院校6份),回收率36%。有临终期医疗教育的大学为12所(占25%),开设必修课7校(占58%)。另外临终期医疗教育涉及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有7校(占58%)。
2.2 临终期医疗教育的内容
从现行教育内容看,终期医疗教育的内容依次为历史背景;国内外现状;社会、伦理问题;相关法律;病症及症状;***;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援助。
2.3 授课方式及成绩评定
目前国内授课方式主要以课堂讲授(12/12,100%)为主,成绩评定多为闭卷考试(10/12,83%),仅2所(17%)学校提出需撰写心得报告。
2.4 临终关怀教育相关教科书及入学后何时开设临终关怀课程时间
4所学校(33.3%)有教科书,7所学校(58.3%)无教科书,采用自编教材,1所(8.4%)未回答。国内开设课程时间8所学校(67%)在入学后第三年,1所(8%)在入学第二年;2所(1%)在入学第四年,1所(8%)在入学第五年。
2.5 中日两国临终关怀相关教育情况比较
与日本“医科大学临床医疗专业、护理专业临终期教育调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表3。因为考虑到在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中,中医学院有其独特之处,所以将其单列,未与日本的医科大学进行直接比较。表1 中日两国临终关怀相关教育课程的有无,表2 中日两国临终关怀授课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表3 中日两国医学专业临终关怀教育内容(略)。
3 讨论
以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1.12亿以上的人要面对死亡的胁迫,若仍以每人5个亲属、10个朋友计,则中国每年约有6亿和12 亿人口受到间接的死亡问题的困扰。其实,人到老年时,都会不同程度地接近临终的体验,心理上的恐惧和健康质量的每况愈下,都是临终阶段的特点。现在,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社会卫生保健体系中应该包括3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组成部分,即:预防、***、临终关怀。无病则防,有病则治,治不好则临终关怀。可以预见,临终关怀在我国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世界卫生组织(WHO) 指出,临终关怀是对无治愈希望病患的积极与整体性的照顾;其目的在于确保病患及其家属最佳的生活品质;临终关怀以控制疼痛、缓解其他相关症状,以及解除患者心理、社会与灵性层面的痛苦为重点;强调的是通过服务者为患者提供保守性的***和支持性的照顾,尽可能地使病患有尊严地达至安详的死亡。与此同时向患者家属提供支持系统与哀伤辅导。
本次问卷调查的回收率并不算高,或许并不能完全反映全国临终关怀教育的真实面貌,但是,作为一个国内的先行调查,我们可以认为取得了这个领域的宝贵的数据资料。
首先,我们高兴地看到国内的医学教育工作者对临终关怀教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英、美等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医学专业都开展了与临终关怀有关的课程〔2〕,日本此次调查显示其开设临终关怀教育课程率在67.5%。相比之下,我们国家对临终关怀的普及教育远远不够。我们认为应将“临终关怀学”作为医学院校的必修课,对在职医务人员也应进行临终关怀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及继续教育。这样不但能普及和发展我国的临终关怀教育,而且可以奠定为临终病人服务的基础。
从学习时间来看,日本的增田等〔3〕认为在六年制医科大学中至少要保证30个学时。******白求恩***医学院的李惠云等〔4〕根据实践经验指出,对于大、中专医学生可进行10学时的学习。对本科医学生,尤其是专门研究“临终关怀”者,应设立此门课程,讲授时间应在30学时以上为宜。如何保证学习时间并与其他学科学习保持平衡是我们将来要面临的问题之一。
关于在校时期何时进行学习,从目前国外的经验看,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有认为新生直接面对死亡的机会和经验少,对待死亡没有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应该在此时开设这一课程。也有人认为临终关怀涉及医学、护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内容,学习中要结合临床教学、临床实习、病案讨论等来进行,只有高年级学生才具备这些条件。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应该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在学习内容方面,国内与国外在内容方面有一些不同〔3〕,我国主要内容为:历史背景、国内外现状、社会、伦理问题、相关法律、病症及症状、***等。国外的内容在上述基础上比我们多一些已经完善了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患者的自主权利、与患者沟通技巧、专业术语、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援助等内容。
关于教育方法和成绩评价,目前国内外的学校几乎都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与日本的同类调查比较,我国采用体验型教学的诸如情景模拟、临床实习、小组讨论会等的形式比较少。从国外开展这门课的经验看,体验型教学对于真正面对临终期经验极少的青年学生而言,较为有实际价值。对于学习结果的评价方法,日本采用闭卷考试的学校很少,基本以论述、小论文、自我评定、实际操作等为主。国内的大学几乎全部是采取笔试,实际操作几乎没有。我们认为,临终关怀不仅仅只是知识的应用,它不可缺少与患者面对沟通的技巧和态度;与其他学科相比,临终关怀更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大学科。是否掌握了这些知识,从笔试的角度看,是有一定局限的。这些又有待于今后对教学方法评价的改进。
在此次调查的国内135所医学院校中,中医学院有25所,回收问卷6份,占中医学院的24%。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中医药院校有其特殊的地位和贡献。中医专业是否有必要开展老年临终关怀教育?其实我们可以在老年人临终期发现中医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我们认为中医药在老年临终关怀领域里可以大有作为。只要结合中医特色,在中医学院也完全可以开设老年临终关怀的课程。
从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关于教科书的回答中,都比较无法让人满意,这是因为目前我们国内还没有临终关怀的统一教材,教科书的有无,可以反映临终关怀教育的现状。好的教材是提高临终关怀质量的信息源。美国的调查〔2〕也显示,在医学院校尚无学生容易使用的、有充实内容的临终关怀方面的教科书。这个结果提示我们编写一本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教科书,将有极大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平川仁尚,益田雄一郎,葛谷雅文,他.全国の医学科、看護学科における終末期医療、看護教育の実態調査〔J〕.日本老年医学会雑誌,2005;42(5):5415.
2 Dickinson GE,Field D.Teaching endoflife issues:current status in United Kingdom and United States medical schools〔J〕.Am J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2002;19:1816.
临终护理论文篇10
[中***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295-01
临终关怀是一门以临终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相关的医学、护理、社会、伦理等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新兴交叉学科。临终关怀护理是随临终关怀运动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方式。
1 研究现状 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临终关怀护理应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临终关怀护理应包括恶性肿瘤患者及非恶性疾病患者[1],如(1)心力衰竭患者。(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肝功能衰竭患者。(4)慢性肾衰竭患者。(5)神经系统疾病患者。(6)晚期艾滋病患者(HIV/AIDS)。(7)晚期糖尿病患者。(8)其他。如亨廷顿舞蹈症患者、临终儿童等。
1.1 恶性肿瘤患者 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关于此类报告:周玲君[2]等认为: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症状多样、复杂,部分症状可作为预测生存期的指标。李雪红[3]等通过在恶性血液病的临终关怀护理措施认为临终关怀护理能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可以减轻患者部分不适症状,有利于患者及家通过临终关怀护理,有88.9%能有效地减轻疼痛。
1.2 非恶性疾病患者
1.2.1 晚期艾滋病患者 晚期艾滋病患者姑息护理的研究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陈爱珍,王琦认为:对于艾滋病的姑息护理应正确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时进行心理调整是关键,为患者提供了一种符合人性的、科学的护理。
1.2.2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神经系统疾病临终患者多是老年人,认知功能不良,生理功能丧失,生活不能自理。钟月桂[4]等对41例脑梗死临终患者的临终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等后认为通过设置临终病房、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尸体料理、悲伤护理等能改善患者临终前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1.2.3 慢性肾衰竭患者 慢性肾衰竭患者是一种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它不仅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生理伤害,同时也在心理上带来严重创伤。慢性肾衰竭患者本身也伴有很多的精神症状,故雷延兰[5]认为建立以人为本的生命价值观,将***技术与人文关怀巧妙结合,配合良好的心理护理技巧,解决尿毒症患者因长期***而造成的情绪和行为异常,有助于他们树立战胜疾病和对生的信心,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
1.2.4 临终儿童 周玲君[6]等认为大约有25%的癌症儿童将面临死亡,当目前的***措施对疾病没有任何帮助时,儿童、家属、癌症***专家将面对巨大的医疗、心理、精神上的挑战。儿童的临终关怀作为医护人员工作的一部分,不仅包括改善患儿生活质量、保持尊严、缓解症状,而且把患儿及家属看作一个整体,在死亡前后进行生理、社会、心理以及精神的支持。对患儿、家属需求的评估以及现实目标和希望的分析,既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临终护理,也可以增加医疗工作者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2 国内外临终关怀情况比较
2.1 中日临终关怀情况比较 日本其老龄化率达到19%,被认定的需要服务机构照顾的65岁以上老年人超过350万人。康凤英,金川克子[7]等通过中日社区护理体系和课题的比较发现,日本的社区护理由公共卫生护理和居家护理体系构成并统和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诊疗、照护功能。而我国社区护理面临着确立法律保障,开发公共卫生护理事业,完善体制构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扩展服务对象,充实服务内容,改革专业教育等需要完善的方面。
2.2 中美临终关怀情况比较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人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学者Leininger博士则认为护理的本质是关怀。美国的临终关怀有许多是值得我国借鉴的:如:(1)美国的临终关怀医院有不同的类型,大多数属于非赢利机构。(2)美国的临终关怀已经走上制度化道路,临终关怀服务大部分纳入到医疗保险之中,从而扩大了临终关怀服务的覆盖面。(3)美国的临终关怀发展过程还表明,仅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是不够的,临终关怀的推广需要人们在观念上进行一场***。
其他国家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一些***策,例如英国和爱尔兰出台了详细的***策,鼓励社区建立整体性的、有效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体制;澳大利亚要求全科医生加强包括姑息护理在内的多学科的小组制照护知识[8]。
3 当前临终关怀模式及临终关怀服务机构
3.1 当前临终关怀模式 黄天士1988年于天津医学院在成立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后,具体实施的模式比较公认的有施榕的“施氏模式”和PDS模式。“施氏模式”主要着眼点在乡村,其核心是家庭临终照护,他认为中国临终关怀事业应该在广大农村发展。PDS模式以解除患者的病痛为中心;坚持临终关怀医院、社区临终关怀服务与家庭临终关怀相结合;坚持国家、集体、民营相结合;坚持国家、集体、社会相结合。
3.2 当前常见的临终关怀服务机构
3.2.1 专业的临终关怀医院 如我国北京松堂医院、英国的圣克里斯多福临终关怀院等。在这些专业性医院中,一般设备先进,人员配备齐全,***服务性强。但因其设施要求较高,费用要求亦高,只宜少量逐步建立。
3.2.2 综合性医院的附设病房 这种形式较为多见,既可节省人力物力,又有利于医护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再学习、再提高,有利于普及临终关怀知识。同时在费用上可以减轻部分病人的负担。
3.2.3 家庭临终关怀 是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的临终关怀。可为临终关怀的发展提供基础。
3.2.4 养老院专设病房 这种形式首先在发达国家中逐渐开展。如美国现在每年大约有25%的老年人于养老院中临终。
4 目前我国临终关怀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临终服务机构较少 目前我国的临终关怀机构较少且规模不大。因此我国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临终病人得到最后的护理。
4.2 工作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工作大多数没有经过相应的培训。而在发达国家,从事临终关怀的团队中除了医护人员外,还包括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神职人员和庞大的志愿者队伍。
4.3 服务模式较单一 目前我国相当多的医务人员对临终病人的服务仍以治愈为目的,从而忽视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造成临终病人的医疗费用过高及医疗资源的浪费。
4.4 医保***策支持不足 临终关怀服务除了基础护理外,还要给予心理护理,护士每天要尽量满足临终病人的愿望,同时还要对病人和家属进行死亡教育,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心理护理是一项劳务付出极多的服务,而目前并未纳入医保。
4.5 缺乏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 临终关怀服务需要由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和志愿者等组成团队,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人性化的服务。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志愿者仍较少。
4.6 服务项目收费不明确 目前我国对临终关怀对象的收治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临终关怀服务项目的收费缺乏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一些弱势群体很难得到帮助,从而影响临终关怀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5 临终关怀基本内容
5.1 创造舒适、安静、人性化的生活环境 病室应整洁、安静、阳光充足、温湿度合适;室内色彩柔和;允许患者亲友陪伴;医院环境应安静,绿化面积足够。
5.2 控制症状 临终患者常见的症状有疼痛、食欲减退或厌食、便秘、口干或口渴、恶心呕吐、吞咽困难、意识不清和褥疮等。其中疼痛是最普遍的一种症状,它严重影响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疼痛可采取以下措施:①正确评估疼痛程度;②学习并遵循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原则,提供定时、定量、个体化***,并依据疼痛情况不断予以调整;③积极采取非药物止痛方法;④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关疼痛***的教育。
5.3 完善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核心是激发临终患者潜在的生存意识,积极配合诊断***,正视现实,战胜自我,正确对待死亡。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比较复杂。美国精神科医师KublerRoss曾提出临终心理五阶段说:即否认、愤怒、交易、忧郁、接受。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应学习把握患者的心理分期和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护理。
5.4 加强死亡教育 临终关怀却使死亡在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之间公开化。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性格、职业、家庭背景,因人而异地展开死亡教育,帮助患者实现心理上的解脱。
5.5 对临终者家属的心理支持 医护人员应学习与病人家属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告诉家属病人的病情进展;医护人员对患者家属应给予同情、理解和帮助;指导其正确面对现实。
5.6 精神关护 提供条件使患者能够与他的亲朋好友道别,使其获得心灵上的安慰。与患者谈论其人生观、价值观,尊重患者的信仰,协助探寻生与死的意义,获得心灵安宁。
5.7 善终与善后 对生命即将结束的临终者,医护人员必须严肃、诚挚与同情,尊重家属的习俗,协助患者交付好未尽事宜;通知临终者的亲属、好友,使其陪伴在身边,做好尸体护理,令其有尊严的离开人间。
6 临终关怀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在威胁生命健康的疾病谱中跃居前列,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实际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临终患者急剧增多,虽然临终关怀在我国发展过程中仍然受到医疗***策和专业人员不足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和限制,但随着该领域研究工作的不断开展,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的解决。我们应该加大对临终关怀的宣传力度,加大对临终关怀法律规范的制定;加大对临终关怀***方式的研究,加强临终关怀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培训。总之,临终关怀是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卫生服务方式,我们应该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世正,徐燕,袁长蓉.非恶性疾病姑息护理研究和实践的进展[J].护理杂志,2009,26(2B):43-45.
[2] 周玲君,沈伟,赵继***.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症状特点及与生存期的关系[J].护理学杂志,2009,24(6):6-8.
[3] 李雪红.90例恶性血液病的姑息护理措施及体会[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4(2):221-222.
[4] 钟月桂,刘凌云,唐小丽等.脑梗死患者临床临终关怀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9,16(3):233-234.
[5] 雷延兰,高小玲.尿毒症患者的护理伦理道德思考和人文关怀[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6(9):4045-4046.
[6] 周玲君,赵继***.癌症儿童的临终关怀[J].现代护理,2006,12(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