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师论文篇1
关键词:医师;说明义务;法律责任
中***分类号:D9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59-02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加剧,据统计我国的医疗纠纷60%以上是由于医生对患者的***措施和愈后情形不告知造成的[1],我国没有专门规定医师说明义务的法律,相关法律法规虽有提及,却存在诸多弊端。《侵权责任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之前的矛盾,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补充与明确,完善医师说明义务制度,对其展开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医师说明义务之基本理论研究
(一)医师说明义务之基本问题
医师说明义务由“Informed Consent”理论发展而来,总结国内外学者观点可知,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将与患者病情有关的医疗信息向患者说明的义务。该义务具有法定性和契约性的双重特征。任何法律义务总是从属于法律权利而存在的,脱离法律权利而***存在的法律义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2]。因而,医师说明义务和患者知情同意权相对应,课以医师说明义务是为了保障患者知情权和有效同意权的实现。
英美法系中,医师说明义务从美国判例中产生,20世纪初,首次被运用于一起脊椎手术致残案件中。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通过判例将说明义务作为医师基本义务予以确定,并建立理性医师标准和理性病人标准。1972年美国医院协会制定《病人权利典章》,以成文法形式明确规定医师说明义务和患者知情同意权。1990年《病人自我决定法案》将患者对医疗诊疗知晓和自我决定权利作为一项重要内容[3]。之后,美国各州陆续制定病人权利法案。
大陆法系中,德国联邦法院早已在司法实践中运用说明义务理论判决医疗损害案件[4],现行民法明确医师具有说明义务。1965年德国医师说明义务理论传播到日本,1971年“***癌切除手术案”第一次明确肯定医师说明义务的法律地位,是日本最初采纳医师说明义务的判例[5]。1997年“耶和华证人”不同意输血案表明日本确立医方违反说明义务应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法律规则。
所以医师说明义务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对于患者,是民法意思自治原则的要求,使患者在充分知晓相关信息后基于内心真实意愿做出效力无瑕疵的医疗选择;对于医师,是民法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诚实不欺,充分告知;对于医患双方关系,是平等和公平原则的要求,弥补医患双方掌握医疗信息的不对称,合理分配医疗风险责任。
(二)医师说明义务之构成
本文从说明主体、对象、标准及内容方面分析构成。
说明义务主体,学术观点分为两类,一是医疗机构;二是医师。本文认为,第一种混淆了说明主体和责任主体,机构是义务违反致损的责任主体,说明主体是医师。但对医师内涵要做适当的扩大解释,不仅指主治医师,部分医疗辅助人员如放射师、B超技师、麻醉师、药剂师等也应对各自进行的医疗行为说明。
准确定位说明对象是判断医师是否正确履行说明义务的重要条件。医师说明目的是取得患者的有效同意,说明对象即有效同意主体。本文认为,患者理应是首要说明对象,只在患者无有效同意能力的特殊情况下才向患者近亲属等说明,结合我国实践,根据患者具体情形可做如下区分:一是患者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本人为说明的对象;二是患者为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因认识判断能力缺陷,不能行使有效的自主决定权,所以监护人为说明的对象,但患者为有一定认知能力的限制行为能力人时,告知监护人时,可酌情告知患者适当信息,使其配合***;三是患者暂时失去意识或因病情特别严重不宜告知患者的,其近亲属为说明对象;四是患者或其监护人、近亲属不愿、不能同意时,可委托人决策,有书面委托授权书的前提下,可向人说明。
说明义务标准在理论上主要有四种,即合理医师说、合理患者说、具体患者说、折衷说。我国法律对此并无规定。本文认为,标准的确定是医患之间利益衡量的问题,“合理患者说”和“具体患者说”的折衷说较适合我国实践,其中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具体补充。因目前我国国民文化水平总体不高,尤其对高专业化的医学知识更知之甚少,以及医疗告知成本与医疗资源的限制,“合理医师说”和“具体患者说”都不可行。因此,医师必须将一般患者在相同或相似情形下需要了解的信息予以说明,以一般患者所能理解的方式语言说明,与患者持续沟通,尽量多了解患者特殊情况,再进行相应补充说明。
各国依据不同标准将内容划为不同的类型。结合我国《侵权责任法》和医疗实践,本文认为说明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医疗费用、转诊就医、出院后注意事项。我国立法规定仍拘泥于传统医疗信息,然纵览国际立法,尤其美国,已通过判例法将非医疗信息纳入了说明范围,如医师身份、身体健康、经验、利益冲突、金钱刺激信息[6]。本文认为,医师个人信息涉及医师隐私权,不能一味倾斜保护患者利益却忽视医师隐私权保护,医师一般不需向患者主动全面透露个人信息,若患者主动询问,医师应告知。经济利益指研究利益、药品回扣。法律鼓励医师从事医学研究,但医师为科研目的借助患者进行研究时,必须确保患者充分知悉,并征得其同意。虽然法律禁止药品回扣,但在医疗界却普遍存在,严重损害患者利益和医疗秩序。本文认为,药品回扣是如何在实践中有效禁止而非说明范围的问题。
二、说明义务违反之法律责任
义务履行需由责任承担来约束,违反义务必须承担责任。医师说明义务具有契约性和法定性双重特征,所以当该义务违反时,会发生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基于更有利于患者的角度考虑,一般会择优选择侵权之诉请求赔偿。
(一)医师说明义务违反的形态
本文对实践中最常见的违反说明义务的行为进行总结,包括未履行说明义务、瑕疵履行说明义务、错误履行说明义务。除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可以免除医师的说明义务外,医师理应说明却没有或未充分向患者说明对其进行医疗选择有重要影响的信息,根据《侵权责任法》,构成医疗理论损害责任,直接推定医师过失,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责任[7]。
(二)免责事由
纵观各国立法及实践,既严格规定医师具有说明义务,又规定免除该义务的某些例外情形。《侵权责任法》第56条便是对在急需救治患者生命的重大紧急情况下免除医生说明义务的规定,除此之外,本文认为还应包括其他情形。第一,当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为了保护公共利益,法律会规定在一些特别情形下,可以免除医师的说明义务和取得患者同意的义务,赋予医师强制***的权限,例如***时期,对拒绝或逃脱的***及疑似***患者采取的强制隔离***措施。第二,出于信赖医师、自己不能充分理解医疗信息或者不愿为复杂的医疗信息和病情所累等原因,患者可能明确表示放弃自己的知情权,把自己交给医师处理,这也是患者行使自主决定权的一种表现,此时医师也可不履行说明义务。第三,对于正常人基于生活经验能够了解的常识,比如打针会疼痛、口服清热解毒药片会致腹泻、感冒药可能产生瞌睡等,便可免去医师的说明义务。再者,有些医疗行为的伤害程度特别轻微且发生危险的概率也特别小时,医师不说明也无须承担责任,否则会适得其反,无谓增加患者的焦虑和担心。
(三)责任承担
一直以来,我国立法对说明义务违反的法律后果都未涉及,直至《侵权责任法》不仅将说明义务作为医师的一项法定义务予以单独确定,重要的是明确了说明义务违反时医院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使医师说明义务违反侵权客观化、***化,一改之前的宣示性条款,对于医师说明义务的立法和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保护都具有实质性进步。但是根据第55条,对于医师未尽到说明义务造成的“损害”,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应该包括单纯知情同意权的损害、人身损害及依附于人身损害之上的精神损害、财产损害,也就是说不管医疗行为有没有过错、有没有给患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只要未尽到说明义务,并给患者造成精神上的痛苦,就因侵犯知情同意权而需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这种精神损害应该是有别于因为人身受到损害而延伸出来的精神损害的。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由医疗机构承担医师违反说明义务时的损害赔偿责任,从责任者的赔偿能力角度考虑,该规定十分合理,确保患者损害能够得到赔偿。
目前立法对该责任承担的方式规定得过于笼统和单一,结合说明义务违反的不同情形可以规定四种责任承担方式。第一,停止侵害适用于医师向患者隐瞒、遗漏、不充分说明病情等医疗信息,拒绝提供、隐藏、销毁、篡改病历资料。第二,消除危险,当因医师未履行、不充分履行、迟延履行、履行方式不合法、错误履行说明义务,有给患者造成进一步的损害的危险时,医师必须消除危险,立刻补充说明、完善说明,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害。第三,赔礼道歉,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这一人格权受到侵害不仅是赔偿就能解决问题的,有些情况下对于患者遭受的精神痛苦医师必须赔礼道歉。第四,赔偿损失,主要针对说明义务违反给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精神损害、财产损害,不仅包括直接损失,还有间接损失。
医师正确履行说明义务能有效减少频发的医患纠纷。对该义务的研究既不是要限制医师的自由裁量权,干涉医疗行为的实施,也不是过度偏袒患者,不顾一切地实现患者最大利益,而是针对当前医疗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平衡医患之间的利益,使形式评上的医患双方真正实现实质平等,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本文在分析医师说明义务的基本问题后,深入剖析说明义务的主体、说明义务的对象、说明义务的标准以及说明的内容,最后基于更有利于患者的考虑,主要分析医师违反说明义务应承担的侵权责任。
我国立法对医师说明义务的关注比西方晚,相关内容只是散见于相关法律法规中,且有很多不足,难以指导纷繁复杂的医疗实践。为维护和谐的医疗关系,对该义务的理论研究和立法完善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崔书克.履行告知义务维护患者知情权一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浅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5):453.
[2]付子堂.法理学进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37.
[3]罗秀,蒲川,王轶.紧急医疗时说明义务的履行[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4.
[4]段匡,何湘渝.医生的告知义务和患者的承诺[C]//梁慧星,编.民商***丛:第1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58-172.
[5]施晓莉.论医方告知义务[D].上海:复旦大学,2010.
主任医师论文篇2
一般为三年,因疾病等特殊原因可延长至四年;其后可根据本人意愿及用人单位要求可进一步参加亚专科培训,亚专科培训年限根据各专科要求决定。
二、培训方法
1、上岗前需参加岗前培训一周。在医院培训期间,由管理办公室统一布置培训工作。 2、在专科医师培训管理办公室和指导小组的直接指导下,做到专科理论、临床诊治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相结合,基础培训和专科培训相结合。 3、培训人员培训实行科室主任负责制,指导老师负责制和学分制。 4、按照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细则,实行二级专科轮转。
三、培训内容
1、参见卫生部各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 2、相关学科临床理论进展和新技术;相关学科临床操作技能及常见病、疑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方法。了解危重病人的抢救和处理措施;在科室统一安排下参加临床教学工作。 3、临床科研方法,科研论文、临床研究课题申报写作方法,文献检索方法,卫生统计学。 4、专业英语:相关学科外文专著和文献、专业杂志,英语论文写作。 四、综合素质要求 1、严谨、求实、规范、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2、高尚的医德医风和救死扶伤的敬业精神。 3、医患沟通艺术和能力。 4、国家有关方针***策和法律法规。
四、理论课程:
按照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细则》要求的本专业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巩固大学理论知识,阅读本学科经典著作。
五、考试、考核:
1、出勤考核:培训人员实行24小时负责制。病、事假三天以内(含两天)由本人书面申请,指导老师和科室主任签字后生效,并在考核表上记录;三天以上者,需由专科医师管理办公室签字后生效。请假情况如实记录于培训手册。
2、轮科考核:按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进行。由该科培养指导小组负责进行,并将考核结果记录与培训手册,科室主任和指导老师签字。
主任医师论文篇3
博士学位、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
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整形美容中心主任,现任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癌学组全国委员、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委、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委、整形再造外科杂志编委。
主持和参加研究的课题曾获卫生部、中国医学科学院和整形外科医院科研基金多项。在国内外发表文章66篇,主编美容系列从书一套(共5本),副主编专著一部,参加编写和翻译专著8部;3篇论文被中华医学会评为优秀论文;两项研究工作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科研成果三等奖;2篇论文获得整形外科医院第一届科学年会三等奖。
郑志忠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市皮肤性病学会主任委员。曾赴法国进修皮肤细胞生物学和银屑病。在色素性皮肤病和银屑病等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方面有较深造诣。
国内领先的自体表皮移植***白癜风获得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奖,领衔完成的异体黑素细胞移植***白癜风通过了上海市科委和***的成果鉴定,并获得上海市优秀发明一等奖。在各类核心期刊和权威杂志上30余篇,还参与编写《现代皮肤病学》、《银屑病的基础与临床》、《皮肤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等专著。
武淑英
副主任医师,业务专长:生殖健康及计划生育
女,汉族,山西省黎城县人。1978年8月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分配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1998年6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多年来从事生殖健康、优生优育、计划生育、妇女保健的临床工作;参加了药物抗早孕的“八五”攻关课题;参与编写《妇产科***常规》一书。1993年获北京市计划生育手术万例无事故先进个人奖,1994年获国家计生委、卫生部计划生育万例手术无事故先进个人奖,1997年获国家计生委“八五”科技攻关二等奖。
现为中华医学会会员。
李辉
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1990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优生科学学会理事,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发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实用医药杂志》、《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等编委。
主任医师论文篇4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基本理论知识
全面掌握神经病学知识和理论,深入了解神经解剖学、临床神经生理学、临床神经病例学及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包括脑电***,在有条件的单位工作者,还包括肌电***及诱发电位);掌握颅内血流生理及病例生理学,神经影像学(包括头颅及脊柱X线平片、脑血管造影及CT)的基本理论,在有条件的医院工作者,还须掌握MRI有关技能;掌握神经系统症状学(包括头面痛、惊阙、瘫痪、颅内压增高、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复视、肢体痛、失语、昏迷)的理论、机电及鉴别诊断;掌握神经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精神病学、小儿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老年神经病学、心脏病学及呼吸内科学、内分泌学与神经病学有关的基本知识。
(二)相关理论知识
1、掌握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免***学、神经流行病学、神经遗传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眼科、耳鼻喉科及骨科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的理论知识。
(三)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病房及门诊)部少于40周。
2、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对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癫痫、脱髓鞘疾病、变性病、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周围神经病、肌瘤、遗传代谢性神经系统疾病一级椎体外疾病)的诊断、***机预防等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常见症状(包括:头面痛、眩晕、瘫痪、感觉障碍、惊阙、痴呆、晕阙、昏迷)有深入的认识并能作出正确地分型或病因诊断;对神经内科疾病的预防、诊断及***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承担院内会诊,能承担神经内科二线值班、门诊咨询等工作;有一定的病房、门诊医疗组织、管理的能力。
3、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熟练掌握神经系统各部位(包括:大脑半球、丘脑及小丘脑、脑干、脊髓、周围神经)综合症至少30个。对其它系统疾病的神经系统合并症(包括:肝性脑病、门脉性脑病、肾性脑病、透析性病、瘤性神经系合并症、心肺功能障碍的神经系统合并症)有深入的了解。担任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诊治本专科病人至少300例,主管或负责主治的病例确诊符合率、治愈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
(二)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住院医师或协助指导1名研究生的经历。
(三)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主任医师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基本理论知识
在副主任医师所具备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掌握神经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对本专业某一领域有所专长。
(二)相关理论知识
在达到所规定的神经内科专业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熟悉与其专业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三)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医疗
1、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
2、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神经内科疾病的预防、诊断及***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正确、熟练地组织、指导、抢救、***专科危重病人,有解决疑难病及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能承担院内外疑难复杂病例会诊;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备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3、应承担的技术工作机工作量:
担任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诊治神经内科病人至少150例,其中疑难危重病例不少于40%,医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二)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或协助培养研究生至少1名的经历。
主任医师论文篇5
1.1实践教学
医院里有大量的先进医疗设备,工程技术人员对这些设备相对熟悉,因此,除了承担传统的课堂教学外,医院的医学工程部门可以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承担许多实践性教学工作。
1.1.1认识实习认识实习课程一般安排在学生完成了基础课程以后,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是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过渡课程。这门课可以分成2个阶段:第1阶段采取课堂讲座形式,以科普知识和深度讲述的形式介绍医院主要医疗仪器(如CT、DR、彩超仪、监护仪等)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结构框***等;第2阶段采取实地参观形式,由仪器操作人员利用实物给学生讲解仪器的主要结构、部件,仪器的操作步骤、参数设置,临床应用等。这门课程学生一般不参与仪器的操作,目的是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为系统学习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做准备。
1.1.2生产实习生产实习课程一般安排在学生学完相关专业课程以后,进入毕业设计之前,是课堂理论学习和毕业设计之间的一个学习环节。这门课也可以分成2个阶段:第1阶段安排在仪器使用部门,由于已掌握了仪器的工作原理、结构部件等,因此,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参与诸如患者摆位、参数设置、仪器操作等,当然,这些工作一定要得到带教老师的肯定后才能完成;第2阶段安排在仪器维修管理部门,在掌握了仪器一般工作状态及基本操作的前提下,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医疗仪器的维修、保养工作,有条件的可进一步参与仪器的质控工作。这门课程学生的参与度提高,目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进一步熟悉医疗仪器,为毕业设计做准备。
1.1.3社会实践有些学校的课程设计中有社会实践环节,医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里,给学生的选题可涵盖围绕医疗仪器的各个方面,包括医疗仪器的配置、采购、物流、使用、维修、质控、不良事件监测、应用质量分析等。
1.2毕业设计
在完成了所有课堂学习任务后,理工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需要完成毕业设计环节,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是综合检验学生课程学习的一个环节。与学校实验室相比,医院能提供给学生做毕业设计的课题更接近实际应用。医院能提供的选题非常多,如:医疗设备的技术革新、医疗仪器的质量控制、医疗设备管理数据库等,这些选题可能就是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这类课题更具有实用性。
1.3工程硕士教学
1997年,为增强我国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经***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工程硕士(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一般为在职攻读,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为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序列里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这为我国医院的医学工程人员提供了一个边工作、边深造的机会。根据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一般均采用“双导师制”,正导师主要负责工程硕士的课程学习、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的指导,并对学位论文的质量负责。副导师主要负责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培养、论文选题及论文实践部分的指导,协助学生获得工程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因此,聘任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及一定科研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副导师,可在动手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上对研究生进行全面细致的指导。
1.4继续教育
除了承担学校的教学任务外,医院医学工程部门还可以开展继续教育活动,为广大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重点,注重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医学工程方面可供选择的选题有:医学工程技术最新进展、大型医疗设备维修技术、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技术、临床医学工程科研项目、医疗设备管理技术等。
2医院开展医学工程教学的实践
2.1教学模式及设计就目前我国医院医学工程部门承担的高校教学任务来看,充分利用医院的硬、软件而进行的实践性教学(包括实习、毕业设计等)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更能体现医院工程技术人员承担教学工作的优势。(1)成立由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和带教老师组成的实习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由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具体负责实施,选拔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任带教老师。(2)在实习环节,安排学生到放射影像科、检验科、ICU、手术室等医疗设备较集中的科室轮转,掌握医院常用仪器设备(如放射设备、检验设备、超声设备、监护设备、手术室设备等)的操作、保养和简单故障排除,若条件允许,还可以开展部分质控工作。(3)在毕业设计环节,秉承“医用导向型”培养模式,坚持“医工结合、贴近临床、注重创新”的发展思路,由带教老师按学生数量的120%组织课题,最后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各位学生的导师。通过把握好“选题”(创新性和难易度评定、双向选择)、“过程”(开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及实现、论文写作)“、答辩”等几个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质量。(4)组织学生参加科室的业务学习,若条件允许,还可组织参加由各级学术团体及厂家开展的各类相关学术活动、新产品介绍等,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
2.2教学经验(1)在整个实习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加强学生的“听”(学术讲座、专业会议)、“说”(开题报告、论文答辩)“、读”(科技论文阅读)、“写”(学位论文、学术论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2)利用报废设备,组织学生进行拆装,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未来就业。(3)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医疗设备维修的较多,好的工作思路和习惯的传承也非常重要。(4)实习和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这个阶段除了完成上述教学任务外,学生还面临找工作或考研,部分同学还要参加积欠考试,因此,合理安排时间也非常重要。
2.3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医院承担教学任务固然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1)由于带教老师的学识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导致被带教学生(如一对一的毕业设计带教)能力培养存在较大差异。(2)教学属于带教老师本职工作以外的额外任务,有时会由于本职工作的繁忙而耽误了带教工作。针对上述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解决:(1)根据带教老师的情况,可组成若干带教小组,由小组集体带教,避免一对一带教带来的差异问题。同时,也让初级职称人员加入到带教队伍中,使他们能迅速成长起来。(2)适当减轻承担教学任务人员的工作量,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
3结语
主任医师论文篇6
[主题词]传记;针灸师;杨甲三
杨甲三(1919―2001)教授1919年1月2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自幼耽嗜医学,13岁时因慕吴中名医吴秉森之名,遂执师徒大礼,受业于吴氏门下。3年师满,旋又师从于针灸大家承淡安先生,专修中医针灸,于1936年毕业于无锡针灸传习班。其后,即于江苏县悬壶济世。复受岳翁华庆云先生亲传,悉承衣钵。60多年来精勤不辍,殚精竭虑,探微索奥,尊求古训,博览群书,致力发展针灸学术,创三边三间取穴法、毫针单手压式进针法,深得穴理,精于临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根植临床,勤奋耕耘60多年,至80高龄仍亲历亲为,以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杨甲三教授生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系首任系主任,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荣誉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国家科委医学专业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针灸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腧穴组组长,中国国际针灸考试中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香港中国针灸协会顾问等职。历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协委员,第五届全国***协会议***团成员。自1993年9月,笔者有幸拜师学习,对杨甲三教授的从医经历,渐有了解,现略述于后,希冀对针灸后学者有所启迪。
1 少年立志,拜师从医
杨甲三教授自幼耽嗜医学,立志从医,为民解痛,造福乡里。13岁时,拜吴中杏坛宿学吴秉森为师,自此每日栖宿师宅,潜心医道,开始了他的医学生涯。随师初期,从基础开始,系统学习了《黄帝内经》《注解伤寒论》《金匮要略心典》《神农本草经》《难经集注》等中医学经典著作,以及《濒湖脉学》《药性赋》《医学三字经》等中医基础书籍。吴秉森乃当地名医,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甚严,杨甲三每日除按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日常学习内容外,还必须秉烛夜读,背诵中医经典原文,夜以继日,不敢懈怠。杨甲三天资甚高,又刻苦勤奋,深得吴师的器重,每每另加指点,杨甲三也因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至于在此后的临床中,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即随师临诊,并学习临床课程,这一期间,得以系统学习了内、外、妇、儿各科。涉及《外台秘要》《千金要方》《医宗金鉴》以及金元明清诸家,逐步掌握了诊治疾病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在随师临诊的过程中,细心揣摩,精于思考,将所学理论联系于临床,渐得个中奥妙。杨甲三白日随师临诊,入夜秉烛苦读,往来寒暑,转眼3年师满,医业初成。在学习的过程中,杨甲三深感中医医理深奥,博大精深,非短时可穷尽,因此3年师满后,旋又从师针灸大家承淡安先生,专修中医针灸,系统学习了针灸的基础理论,学习仍从经典人手,涉猎经络、腧穴、针灸手法、针灸临证诊治等。承淡安先生曾游学日本,思想开放,对中医针灸学的发展开始了新的思考,开始接受并运用近代科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不但重视传统中医学思想,而且注重近代科学思想的影响,不但开设传统针灸课程,而且也开设了解剖、生理等西医课程,常常教育学生应当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中医针灸、研究针灸。承淡安先生的学术思想对杨甲三影响深远,在以后的中医针灸实践中,杨甲三学习运用传统中医,但毫不排斥西医以及其他现代科学思维与方法,并因此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杨甲三于1936年毕业于无锡针灸传习班,拜承淡安先生为师虽然只有短短的1年,但杨甲三觉得收获甚大,思路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同时坚定了学习、研究针灸的信念,以至于终身以发展针灸学术为己任,这为以后从业打下了更加宽广深厚的基础。自无锡毕业后,即回到故里,在江苏县等地悬壶济世,此时杨甲三年仅17岁。虽然青春年少,但他以精湛的医术,很快赢得了病人的信任,名声鹊起。此一阶段,常州名中医华庆云先生(尤擅内、妇科)也渐闻杨甲三的名声,感其为人敦厚,聪颖勤奋,遂纳为婿,亲传衣钵,教泽殊深。就这样,杨甲三经过4年系统的中医针灸学习,并长期受其岳翁的指点教诲,医业精进,为很多疑难病患者解除了病痛。
2 悬壶济世,仁术活人
1936年,学成出师的杨甲三开始***行医。他曾经给学生们讲过,在他们那个时代,学医出师时,老师会送给学生两件礼物,一件是马灯,一件是雨伞,此两件礼物寓意深刻,即要求学生不论白天黑夜,也不管刮风下雨,只要病人需要,就要以自己的所学为其服务,解除病者痛苦。杨甲三深负老师的教诲,时刻激励自己。由于他功底深厚,待人诚恳,又得名师真传,开业不久即患者盈门,疗效甚佳,将一个个患者从病痛中解救出来。杨甲三善于针药并用,其方皆有出处,配伍精当,疗效独特,其针穴理清晰,配穴精妙,针法纯熟,加之收费低廉,颇受百姓欢迎。但是少年杨甲三并没有沾沾自喜,满足于良好的开端与病人的赞誉,而是遵循老师的教诲,白日临诊,***病人,到了夜晚,即将白天所诊治的病案反复揣摩,查阅古籍,校对方药,思忖取穴用针,一丝不苟,尤其是第一次见到的疑难病例,更是自觉放心不下,每每彻夜难安,直到看到病人有了转机,才觉放心。杨-甲三也曾教导学生们:病人将自己的性命交给我们,我们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去解除他们的病痛,前提是我们必须用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直至80高龄,仍然保持着这样的信念,用他的一生实践着自己的诺言。“江南多名医”,在当时的环境下,以17岁少年之身,能够立足,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但是杨甲三凭着自己深厚的功力与不懈的努力,很快脱颖而出。20世纪50年代,因其出色的医术与仁厚的德行,被抽调到南京中医药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从事针灸教学工作,并积极响应***府的号召,到江苏省各市、县开展针灸巡回医疗工作与针灸普及工作,每到一地,不论条件多么艰苦,他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为病人诊治,白天看病,晚间讲课,为培养初级针灸医生付出了很大的心血,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因工作认真,成绩突出,于1957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担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和附属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主任,从事针灸基础及临床教学工作。1982年,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正式成立,他即担任第一任系主任,为北
京中医学院的创建、发展,以及针灸学科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身上的担子重了,任务多了,但是杨甲三一心为民的心没有变,始终心系病人,坚持在临床第一线,有时是刚开完会议,有时是刚从国外回来,就马上回到医院,回到诊治病人的第一线,直到生命的终点。杨甲三一生以孙思邈“大医精诚”的为医之道为准则,在杨甲三的病人中,不仅有***、、彭真等一大批国家高级领导人,有***队的高级将领,有苏加诺等外国***,更多的是普通百姓。他从来都是一视同仁,从不以病人的外貌、地位、金钱作取舍,宅心仁厚,善解病者痛,活人无算。从17岁正式***悬壶行医,六十五载风雨寒暑,杨甲三始终如一地实践着他仁术活人、振兴中医针灸事业的伟大夙愿。
3 严谨治学,经典铸基
杨甲三行医、执教六十五载,学验俱丰,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治学经验。他的治学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根植《内经》《难经》,经典为先
杨甲三精研《内经》《难经》,造诣颇深,临床圆机活法,每每信手拈来。杨甲三十分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认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必须探明医理之奥妙,必须深究医理之根源,只有这样,方能以理论指导临床实践,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良医”“上工”,若仅以方药、针术的技巧或临床经验,虽可取效,但终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他同时认为中医针灸的源泉在于《内经》《难经》,虽然后世有了极大的发挥,但医理之存,首在《内经》《难经》,尤其是针灸理论,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配穴处方、临床应用,《内经》皆有精辟的论述,古人也因此称《灵枢》为《针经》,足见其重要。杨甲三提出学习《内经》《难经》分3个阶段(或3个步骤):第1阶段,熟读原文,背诵重要段落,在这一阶段,要以原文为主,通读全篇,而非节选或释文,以了解掌握它们的全貌,避免断章取义,对于初学者尤为重要;第2阶段,条分缕析,详细分析经文的精神实质,将相类的内容归纳整理,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如经脉体系、络脉体系、奇经体系、腧穴体系、针灸方法体系、腧穴配方体系、临床***体系等,在此阶段可参考后世医家的注释与发挥,更深地领会原文的精髓;第3阶段,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中医针灸临床,在这一阶段,需要反复进行理论一临床一再理论一再临床的过程。经过这3个阶段的学习与应用,才能真正消化,将《内经》《难经》的医理及方法变成自己的学问,成为日常临床工作的指导。杨甲三强调“针灸之理在《内经》《难经》,针灸之法在明清”,也就是说,在针灸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内经》《难经》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而明清时期的医家创制了许多有价值的针灸实用技术,学习的过程应有先后,不可存法废理或重法轻理。杨甲三同时强调,学习《内经》《难经》是一名医生终生的过程,因为在他不同的实践阶段,其知识结构、学习与理解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以及个人的需求都是有所不同的,所谓温故而知新。
3.2 理论实践,密切结合
杨甲三注重实践,他认为,研究任何一门学问,都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对于针灸也不例外。中医针灸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临床实践,而临床实践又检验着中医针灸理论,使其进一步完善,钻研理论与反复实践是治学上辨证依存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针对针灸教学中教材与实际脱离、理论与实践脱离以及容易偏重理论的现象,他多次指出,中医针灸本为一体,理论与实践不可分离,如果没有临床经验支撑,经络就会变成空虚的“线”,腧穴就会变成机械的“点”,丢掉了临床就失去了根本,但也不能由于工作紧张等缘故,长期忽视理论的学习与提高,只顾看病扎针。他也曾多次指出,理论的提高是一名合格医生必须重视的。在他诸多成功的案例中,无不体现着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奇思妙想,体现着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治学思想。直到80高龄,他依然保持着白天临诊夜读书的习惯,他曾多次教导学生们,中医针灸博大精深,非短时可以参透,要不断学习,终生学习,这就是中医针灸的职业特点。此话出自一位成名老人之口,除了体会到他的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感人精神之外,更感觉到了一种震撼。
3.3 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在中医针灸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受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每个学术流派及各流派中的每一位医家都有自己的学术风格和临床特点。杨甲三认为,这些各具特色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既是对自身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不断认识的概括,也是人类防治疾病的经验总结;既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又是对中医针灸学的丰富和发展。认真阅读他们的学术著作,研究其学术思想和独特的临床经验,汲取各家之长,既是不断完善自己的学术思想、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捷径,又是搞好学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在数十年的学术研究生涯中,他一贯摒弃门户之见,始终恪守博采众长的原则,除特别重视《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外,还十分重视研读历代医家的著作,伤寒温病、本草方脉、内外妇儿、医论医案,无不涉猎。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由于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才使他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得心应手于中医针灸临床、教学与研究。他曾教导学生:针灸医生应当是最高级的医生,因为他不但要精通针灸,还要明确中西医各科诊断与常规***,因此就要求针灸医生必须广泛涉猎中西医各门知识,就必须打好宽厚的基础,否则只能是个“针匠”,只能一条腿走路,不但临床效果难以提高,教学、科研也缺乏基础,也搞不好。在他主编的《杨甲三取穴经验》《腧穴学》《针灸学(教参)》等著作中,不但内容丰富,引典准确,而且论述精深,语言简练。他临证***,灵活多变,既宗《内经》《难经》之旨,又及历代诸家,辨证准确,立法明晰,方药针灸,无不契合。临床遇一病人,年仅19岁,因疲劳、饮酒致头痛剧烈,杨甲三初诊后嘱其立即做CT检查,示局灶性脑梗,用《千金要方》续命汤及针灸治之,1周而愈。学生大为不解。他引《内经》《金匮》之论,认为该患者因卫外不固,风邪人中,阻闭脑络所致,故应首先祛风通络,此为外风所致,与《千金要方》续命契合,因而有效。中风(脑血管意外),后世认为以内风为主,但外风所致者也间或有之,不可偏废。我们从中可以领略他古今中西融会贯通、临证灵活博采众长的独特风格。
3.4 习古不泥,力求创新
杨甲三在继承前人宝贵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同时,丝毫也没有忽视发展与创新。他既重视继承前人的丰富理论与经验,又注重研究吸收现代医学知识,尤其重视引用现代科学方法与手段,对传统中医针灸进行整理、研究、提高。他在承淡安无锡针灸传习班时就已经学习了解剖、生理、病理等近现代西医知识,之后,即注意不断学习、借鉴现代医学的新知识、新方法。临床上,他诊病问疾,不但按中医四诊八纲进行论治,还总是详细了解病人的现代西
医检查诊断结果,以帮助认识疾病与变化,并大胆结合西医的***手段及药物以提高疗效。他对针灸、中医药的研究与应用,也始终贯穿着这一思想。上个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初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腧穴挂***》《经络挂***》《针灸临床取解》等专著中,就已经大量吸收了现代解剖学的知识;70年代著成的《杨甲三取穴经验》更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大胆运用现代解剖学知识。创立“三边三间取穴法”。《标幽赋》云:“大抵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分肉。”《流注指微赋》也说:“孔窍详于筋骨肉分。”《行针总要歌》说:“有筋有骨傍针去,无骨无筋须透之。”从这些古代歌诀的记述中可见注重筋骨肉,且于筋骨旁、肉分处取穴的思想为历代医家所认识。杨甲三认为筋骨肉不仅是人体解剖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明显的标志,熟悉这些体表标志,根据“三边”“三间”(骨边、筋边、肉边,骨间、筋间、肉间为取穴标志)的规律,结合纵向骨度分寸,就可准确地进行取穴定位。正因为此法既继承了古人的经验,符合中医针灸的基本理论与论述,又发挥了西医解剖直观明了的特点,此法一出,即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不但至今仍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教学当中,而且在海外也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被翻译成日文、英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广泛发行于海外。这充分显示了杨甲三破除门户之见、博采众家之长、锐意求新的治学思想。
做学问就要积累资料,掌握学科发展动态,古往今来概莫能外。杨甲三提倡多看书,多记录,所以他在一生中积累了大量资料,至今保存完好。他认为“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平时多积累,用时才方便。教导学生要脑勤、手勤,要多进***书馆,多做阅读摘录,以类为聚,分门别类;不仅要收集古代的资料,也要注意现代医学有关的资料,注意现代研究动态,跟上学科发展。但是也不能不辨真伪,要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近几十年来的中医药针灸文献数不胜数,对有些临床报道及经验介绍,乃至实验研究,都应当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绝不能人云亦云。有些问题,一时难下结论,可存疑待考。总之,要勤于积累资料,又要沙里淘金,属精华的,要继承发扬,属糟粕的,要扬弃纠正。
4 教书育人,桃李芬芳
杨甲三教授在潜心学问的同时,特别注重人才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1957年奉调进京参加北京中医学院的组建并担任针灸基础及临床教学工作。在本科班教学之外,1958年参加卫生部外事局举办的苏联针灸班的教学。1960~1961年参加卫生部主办的东欧针灸班的教学,同时在协和医院带教东欧留学生临床教学。20世纪60年代,他多次参加朝鲜、越南针灸进修班的教学工作,深受好评。70年代后期以后,中医针灸向西方开放,他一直担任外国留学生、进修生的基础及临床教学工作。1978年晋升为正教授,80年代开始在国内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7年开始培养针灸专业博士研究生。1982年参加北京中医学院针灸系的组建工作并担任第一任系主任。在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针灸系、附院针灸科的组建过程中呕心沥血,为临床和教学先后编写出版了《腧穴挂***》《经络挂***》《针灸临床取解》《杨甲三取穴经验》《腧穴学》高校教材、《针灸腧穴学》《针灸学》教参等一大批高质量教学用书,摄制完成了教学影片《针灸取穴法》,在国内外中医针灸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杨甲三培养的大批国内外针灸专门人才,在各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的外籍研究生曾担任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执行委员会委员,新加坡中医学院院长、副院长等。他培养的硕士、博士毕业后均已成为各自单位的学术骨干,并担任了不同的行***职务,他们正在国内外为宏扬中医针灸文化、发展针灸事业做着不懈的努力。
5 平实无华,高风亮节
杨甲三教授不仅培养了大批的中医针灸人才,发表和出版了大量针灸科研论文及书籍,而且在国内外医疗保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62年1月-1963年,他先后5次赴印度尼西亚参加医疗保健工作,期间曾施用针灸、中药为当时的印尼总统苏加诺治愈顽疾,同时为当地的***府官员及华侨诊治疾病,深得好评。为此,1963年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亲自授予杨甲三“四级好男儿”国家勋章。1963年他跟随******、外长出访东南亚4国,并担任医疗保健工作,工作卓有成效。1974―1975年期间,他先后3次参加医疗小组赴斯里兰卡、朝鲜、罗马尼亚,为外国领导人诊治疾病。20世纪70年代先后参加了美国总统尼克松、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墨西哥总统来华访问时的医疗保健小组。特别是日本自民***访华期间,他曾为十几位自民***员治病,取得满意疗效,影响很大。80年代又参、加菲律宾、法国医疗小组为外国领导人诊治疾病,为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和高超的医术为中国的传统医学在世界上扩大了影响,为中医和针灸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从60年代初期开始,杨甲三就一直参加中央高级领导人和***队高级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正是由于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于1990年获得中共中央保健委员会的表彰奖励。曾多次获得北京中医学院、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员”等荣誉称号。在荣誉面前,在国内外赞誉面前,在与国内外高级领导人的接触过程当中,杨甲三始终如一,敦厚朴实,从不谋求私利,几十年如一日,将《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箴言,将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的教诲融入到自己的血液里,体现在1日常的实践中,以一颗平常之心实践着自己一生的诺言。
主任医师论文篇7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2.006
魏丽:女,43岁,护理博士,中国、美国、澳洲三国注册护士,中国副主任护理职称。2014年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博士学位毕业,2013年西澳大利亚大学医学院教育研究助理,目前在澳洲的昆士兰州从事临床、研究和教育工作。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临床知识,扎实的研究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护理教育、质性研究、老年护理和替代补充医学的保健。
世界医学发展到今日,在医院患者服务中,有一个明确的共识就是任何一位患者的诊疗服务过程都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专业人员能完成的,而安全有效的医疗依靠医疗团队成员间可靠、完整的沟通,沟通障碍是造成医疗伤害的主要原因[1]。有研究发现,护士和医师的有效沟通对患者的安全有重要影响[1]。医院被称为知识最密集、合作性最强的专业,而医师与护士的合作又是最密切的两个即***又互不可分的专业,无论从三分治七分养的角度,还是医师精湛的***都需要高水平护士精细护理,医护之间周密合作永远是患者疗效与良好就医体验的保证,缺一不可。随着2014年优质护理评价标准的完善,以患者为中心的团队合作模式引起高度重视,很多医院都开启了医护合作交接患者及医护合作查房,至此,撰写本文为开展多维度团队合作模式进行探索,为提升患者就医感受提供参考。
1护士在“团队合作模式”中的角色
医疗服务是由诊断、***、护理、康复和服务5个部分组成,在医疗团队合作中,护士是观察患者健康问题反应的眼睛。医师的职能是判断和推断处理健康问题,护士的职责是判断和处理健康问题的反应,而非健康问题本身。优质护理赋予护士整体护理的职责,而整体护理也正是护理工作的原初意义所在[2]。在患者患病过程中,护士接触到的是患者健康问题的反应,如头晕、心慌、恶心呕吐、脉搏加快等。护士首先观察到患者的不良症状,进一步判断发生这些症状的原因及可能疾病,然后及时将观察到的问题反应给医师,并将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也告诉给医师供参考。对于住院患者护士有效及时地观察与报告,为医师进一步检查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护士发现健康问题的反应在先,医师依据健康问题鉴别诊断在后[3],所以对于任何患者早期发现健康问题反应及医护沟通,对于医师早期安全正确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也就是说“任何疾病的诊治,均以发现反应为前提”。这就是医师与护士之间的协作关系。在***疾病的过程中,专业护士要高度关注患者,观察判断处理疾病的反应,尽量满足和缓解疾病和***过程给患者在情感、心理、功能等整体方面带来的个性化的需求和改变[2]。
再如护士与康复师的合作中,护士是患者康复训练的启蒙者。护士既要掌握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知识,又要掌握手术后康复活动的要领,如果护士没有及时督促患者训练或没有正确规律地指导患者康复活动,就会使得患者康复期减缓。在患者康复训练指导中,护士还要处理好基础护理与患者自理能力之间的关系,患者能自己做的事情一定鼓励自己做,因为这是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环节。自理能力与功能训练之间的协调关系中,护士与康复师密切合作是保证各类各级护理患者早期活动、康复效果的保证[3]。
2患者诊疗护理重要环节的医护合作
医护合作中的重要环节包括晨会交班、患者床边交班、医疗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执行医嘱、危重及意外患者抢救、夜间值班、科室业务学习。在这些环节中医师护士的团队合作程度,直接影响着科室管理质量、患者安全、***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本文列举几个医护合作重要环节操作,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2.1医护一体床边交接患者传统患者床边交接是医师、护士分开进行,医师以交接病情及***为主,护士以患者安全风险如压疮、跌倒防范为主,医师注意***及手术效果,护士关注正在实施的***护理措施,互相不沟通,医师对护理不满意却没有指导,护士工作未能满足医疗需要,自己却不知道。结果不只是占用双倍的时间,更不利于对患者连续整体***及护理。由于护士对疾病发生发展没有系统的理解,甚至没有患者及家属了解的多,导致只注重执行医嘱及技能操作,缺乏对患者病情细致观察及判断能力,护理措施及效果不能达到医疗需要,影响患者***效果及医疗质量。也因护士专业群体的特点,在未能深入了解每位患者疾病发展***过程的理论支持,容易只重视患者***措施,忽视对健康问题反应发生原因的分析,对疾病相关知识学习意识淡漠,专科业务能力很难适应医疗发展需要。
开展医护一体床边交接患者:站位为交班医师、交班护士位于患者床头右侧,接班医师及接班护士位于交班者对侧,科主任、护士长(或主治医、责任组长)位于床尾或患者床头右侧。由护士首先介绍患者在本班的病情变化、处理及效果,正在进行***措施情况。再由值班医师补充***给药、检查化验结果,以及需要下班继续完成及观察工作。科主任观察了解患者情况,及时询问医师护士,与患者沟通,对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及提出要求,护士长根据患者情况对护理提出要求及指导。医护一体交接患者重要的意义在于医护之间互补,全面观察交接患者,上级医师及护士长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医师护士进行指导要求,使患者获得全面观察及医疗护理指导,提高了***护理的整体性及安全性,感受到一个医疗团队对他的重视与专业的关怀。
2.2医护联合专科业务查房患者查房是最重要的的医疗活动,而查房的唯一重心是患者。医疗护理查房是医院管理中重要的核心制度,无论工作怎样忙,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的查房指导都不能停止和改变。患者查房包括教学查房、个案查房、专科查房3个类型,日常医护联合查房主要形式主要为专科医疗护理查房。这种查房形式以查看患者,了解患者现存健康问题及健康问题反应,了解***措施及护理措施的效果,了解患者需求及问题,并对医师、护士、患者进行指导。时间一般不超过20 min为宜。常规管理临床科室医师、护士各自查房,医师的三级查房执行的很严格,有利于患者疗效及医师成长,而护理的业务查房存在着被动执行及不够规范的现象。也因为这一点,青年医师在上级医师持续不断的督促指导下,学习意识及业务能力提高的很快,护理查房存在着被动落实及重检查提问、轻患者护理效果,查房者业务指导能力不足的问题。因为医护各自查房,相互沟通不畅,护士不完全了解及理解***及医疗对护理的要求,护士注重操作完成处置,较少关注用药原因及需要观察的细节,使得护理业务查房难以满足***与医师的需要,使得医师感觉护士专业能力不理想,而医护合作查房模式可较好的规避以上缺欠。
医护合作查房程序:首先是站位,上级医师及护士长位于患者床头右侧,管床医师及同组医师位于患者床头的左侧,责任护士位于管床医师同侧,一名辅助护士或同组护士位于床尾负责查房车及传递物品。首先查房者问候患者及说明查房意义,然后管床医师报告患者目前动态病情(新入院报告病情),责任护士协助管床医师传递病历及资料,补充患者问题及相关数据。科主任与患者沟通,进行以专科为主的查体。查体中随时与患者及管床医师、责任护士沟通,查体后总结告知体格检查问题,对管床医师***及效果进行评估指导,询问护士护理情况,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不适及疑问,针对患者存在问题现场进行交流及提问,对医疗及护理问题提出要求及指导。护士长根据主任提出的问题,提出护理措施及指导。查房结束,上级医师及护士长对患者道别。可以说医护联合查房仍然是科主任主导的专科业务查房。
医护合作查房优点:(1)提升患者满意度。医护合作查房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关心,患者面对医师护士介绍的真实可信的病情,以及现场得到医护一致的关怀指导,使患者及家属安心放心。(2)加强了医护沟通,护士在科主任为主的业务查房中,得到了更多、更深入、个性化的疾病相关知识学习指导,扩展了视野、训练了发散型思维能力,在查房中受到启发后能主动翻阅病历,主动查阅书籍,大幅度提升了护士主动学业务的积极性,快速提升护士专业能力。(3)医师护士可以在同一个时段、同一个平台报告思考患者***护理问题,同时得到主任、护士长的指导,使护士能依据医师***的需要制定患者护理措施,掌握疾病观察重点及对患者观察更加细致。(4)使护士对医疗用药及处理措施更理解,更能有效地执行医师的***方案,并做到知其然更知所以然,也统一了健康宣教内容,避免一人一种说法的尴尬局面,让健康指导更实用更个性化。(5)使医师更直接的了解护理,并将医疗对护理的需要及不足及时告诉护士,医疗质量及水平得到了提高,更加有利于提高疗效及。(6)使团队协作增强,密切了医护患关系,医师不再抱怨护士无知、护士不再抱怨医师医嘱繁琐,互相理解友善沟通,及时发现及纠正医疗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及缺陷,共同保证质量与安全,形成了一种为患者而努力学习、为安全而和谐沟通的良好氛围。而这一切的关键建立在科主任与护士长的有效沟通之上。
2.3患者抢救环节的医护合作危重患者抢救及患者病情发生紧急变化的应急处理,是检验一个医护团队专业合作能力的最关键时刻,抢救效果与医护团队的高度配合有直接关系,即使有高水平的医疗专家,没有好的医护团队配合,也会失去很多抢救良机,造成抢救遗憾及不理想的结果,所以在抢救生命的危机时刻,抢救无序,医师护士业务能力差,是科主任最烦恼的事情,也是护士长最不专业的表现。
在患者病情发生紧急变化时,首先医师及护士应掌握国际通用的危机信息沟通标准格式SBAR,即:S沟通处境,B沟通背景,A评估,R建议[4]。我们护士很容易只掌握了S或B,很少用到A,更少用到R,通过医护合作查房会逐步培养护士提出护理建议能力,也使医师欢迎护士提出自己的建议。既能提高护士能力,也能帮助医师思考。在抢救及护理危重患者的特殊情况下,患者病情危急,变化无常,人很容易被局限在一个特定的思维中,而失去大局观,如注重了呼吸,忽略了局部出血;重视了血压、忽略了反射减弱等,所以医师与护士之间交叉监察、沟通表达、闭环沟通都是保证抢救团队信息共享的关键环节。
在培养共享模型的抢救配合中,首先医师要做到值班护士随叫随到,如果离开必须留下通讯方式,每位医师都应发现问题并承认自己能力的局限性,无论医师或护士有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在抢救的时候要将等级观念降到最小化,任何人都有提出处理意见的权利。抢救中共享心智模型重在为了挽救生命的共同信念和有效沟通的渠道,同时要在抢救过程中定期召开简报短会,使重要的***及用药得到团队成员的预见和审查,分析患者风险、明确每个人角色职责、避免差错发生;开要开展闭环沟通,就是在抢救中护士常常要执行口头医嘱,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中,必须要复述一遍,这时要培养医师重复一遍的习惯,护士再复述一遍确认正确性或提出疑问纠正后再用药,这种闭环沟通是保证口头医嘱在忙中不错的有效措施。要鼓励对重要用药及错误进行二次疑问。例如,给窒息儿童吸痰的患儿更换体位,确认重要的药可能没给或给错剂量,互相疑及问确认才是保证给药安全及措施安全的保证。
在抢救中站位与分工定位是保证抢救有序进行的基础,当班护士发现患者状况不好,立即评估病情,呼叫一线医师和同班护士,对患者进行初步处置,协助医师查找病因;同班护士接到呼叫迅速赶到现场,与医师沟通确定是否呼叫护士长及上一级医师参加抢救,当参与抢救护士达到3人以上时高年资护士就要依据值班情况进行合理分工。按照熟悉物品的护士做巡视护士,高年资护士进行各种技能操作和处置,护士负责抢救记录等;护士长到场后查阅病历及抢救记录,与护士及医师沟通,机动调配其他人员参加抢救,维持抢救秩序。一线值班医师及时到场,准确判断及诊治,根据急救需要及时呼叫二线、三线班。
抢救中要分工明确,熟知角色职责,缩短抢救时间。抢救时医护灵活互相提醒,确保病情变化信息及时反馈,指导下步诊断与***。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理念,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告知,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每次抢救后要及时总结分析,对本次抢救中优点及缺欠及时总结改进,培训医护人员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自信灵活判断及分析问题,呼救反应迅速,能用熟练技能技巧,沉着果断配合抢救及护理。这一切也需要护士长与科主任有效沟通和谐配合。
2.4医护合作的疑难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是医疗团队的宝贵经验与传统,通过对疑难病例的讨论,提高青年医师认真研究病历、努力学习业务、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听取上级医师的意见及经验,发挥跨专业医疗团队的作用,不但锻炼病例整理、语言表达、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也在病例讨论中不断学习增长才干。
医护合作疑难病例讨论,是根据科室业务管理需要选择的科内疑难复杂及疗效不理想的病例、疑难患者手术、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病例、科室内死亡病例而开展的医师护士共同参加的病例讨论。讨论流程;(1)科主任主持说明讨论病例主题及意义,首先由管床医师报告患者一般资料病史,抢救***情况及时间,提出难点及***难题,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再由责任护士报告疾病动态护理中效果及问题。与会者在熟悉患者病情,了解抢救经过基础上围绕主题发言。(2)科主任将病例难点给大家总结,请大家对患者***护理提出建议。(3)在发言中按照由低到高的年资顺序发言,请跨专业人员发言,并请护士及护士长发言。(4)科室高年资高职称医师发言。(5)主持主任进行案例讨论总结,从医疗护理角度分析问题, 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测提示,对管床医师及相关医师提出指导建议,对护理需要注意问题及要求进行指导,达到预警问题,提高能力,统一认识的目的。
疑难病例讨论是一种医护共同讨论和学习的过程,也是业务学习的最好形式:(1)年轻护士从年长的医师那里学到丰富的病理生理、疾病诊断和***技能和经验,年轻的医师从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那里学到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及操作的技能。(2)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及运用,使年轻的医护人员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调动了主动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3)利于医护人员总结经验教训,医护互补,提高抢救水平,构建和谐医护团队,扩展护理工作深度和广度,拓展护士工作职能,形成多学科合作模式,由患者跟着医师走,到医师跟着患者走,护士跟着患者及医嘱走,避免医护工作的脱节。医护一体化更多体现在医护协作沟通,患者得到更好的疗效和就医感受,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3加强多环节医护合作,提升医疗护理质量
医护间的沟通不良是对患者造成无意伤害的主要原因,沟通不良包括信息不足、交流障碍、信息模糊或不明确、信息没有及时有效地沟通、来源于个人、人际和系统等环节。有学者研究发现,针对六所医院加护单位医师与护理人员调查结果,73%的医师自认为与护理人员间沟通合作关系非常高,但是,只有33%的护理人员与医师保持同样看法,护理人员认为当出现看法不同或是无法同意时很难向医师充分表达,同时,护士门所提的建议和很少被接受,以致医疗决策过程中缺乏参与感[5]。
4小结
本文针对医护合作的关键环节、医护合作患者床边交接、医护合作查房、医护合作抢救、医护合作疑难病例讨论进行了介绍,在临床科室医疗工作中,还包括专科业务学习方式,科内业务学习医师和护士共同学习,授课老师对医疗知识和护理知识都要讲解,使医师了解护理,护理了解医疗,培训专科医疗团队的医师与护士配套培养。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的合作,护士与药剂师、营养师、心理医师的合作等环节,护士同样承担着患者医疗服务的的多重角色;与麻醉师合作对手术患者访视评估保证患者手术过程顺利;与药剂师合作,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及疗效;与康复师合作,避免手术患者在术后第1天的康复训练到病情稳定之间的康复空档期,与营养师合作,指导督促患者按照疾病及个体需要进食保证营养均衡;与心理医师合作,观察患者心理反应,为心理医师的诊断***提供依据,为患者做心理护理。在医护合作各环节中,都需要护士提供患者的连续的动态信息,需要护士主动观察患者病情,准确评估患者现存及潜在护理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还要求护士广泛查阅文献,了解本领域本病种、本病例的最新发展情况,跟踪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这样,医护联合查房从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具体实践应用到跟踪最新学术发展等方面,督促临床护理人员提高自己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Sutcliffe KM,Lewton E,Rosenthal MM.Communicationfailures:anin-sidiouscontributortomedicalmishaps[J].AcademicMedicine,2004,79(2):186-194.
[2]张中南.唤醒医疗[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51-52.
[3]祁丽.康复***师及医护联合查房的运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6): 122-123.
[4]徐双燕,姚梅琪,周海燕.标准化沟通方式在医护间沟通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48.
[5]熊昕,刘胜林,吴汉曦.医疗环境下的团队合作与患者安全[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10):33-35.
主任医师论文篇8
关键词:内分泌学科;教学;临床轮转医师
中***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276-02
临床教学医院承担着研究生医师、本科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及部分留学生的带教任务。而临床教学医院往往是大型或较大型的三甲医院,病员量巨大,临床工作繁重。而内分泌学科作为内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普通内科所具备的复杂性、普遍性特点外,还有其独特的复杂性、专业性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临床轮转医师包括轮转研究生医师、本科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及部分留学生,在临床中面临以下问题。
1.承担起了繁重的文书书写、管理病人、值班等工作,但大部分轮转医生临床经验缺乏,往往给人印象“出力不出功”。
2.除临床工作外,还承担一些学校、科室或导师等所组织的一些科研工作、会议或其他活动等,时间及精力有限,严重影响临床轮转期间学习质量。
3.学生如缺乏积极学习、总结的意识,上述临床轮转医师或学生在短暂的科室轮转期间,往往会沦为“干活的工具”而无明显的专业收获,这对于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是极其不利的。面对此种现状,结合本人的一些带教经验,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带教老师的责任意识
带教医师承担着为国家、社会培养合格医生的崇高任务,也承担着为学生本人负责的义务,就应该具备充分的责任意识,发扬积极主动、甘为人梯的精神,做一名合格的、配得起学生口中“老师”这一尊称的带教者。带教老师应充分意识到,在临床教学工作的教-学互动中,扮演着核心、带动、支配的角色,这一角色就赋予了老师很多的责任、义务。带教老师也应该充分意识到,学生在自己所在科室的学习、进修工作,可能终身只有一次,机会难得,学生应珍惜,带教老师更应站在更高的视野,加以珍惜。
提高带教老师的责任意识,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这对带教老师提出了道德要求,应严把老师的准入关,选拔责任心强、富于奉献精神的医师承担教学工作;应在工作中,加强对相关老师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其“主动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应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机制,提高带教老师的“被动责任”意识。
二、以身作则,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一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生本人、学校、教师、社会、就业前景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带教老师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带教老师应当是一名敬畏生命、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传道者,也应是一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授业、解惑者,通过自己兢兢业业的工作,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主动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表率、榜样的力量往往是无穷的,带教老师应善于利用这一力量。
(一)有针对性、主次分明的教学
在临床教学工作中,应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内分泌代谢疾病中,糖尿病、甲亢是多发病、常见病,也是其他科室就诊患者常见的问题,故应作为重点,从理论、实践两方面重点加以讲授。临床教学工作也应有针对性。针对病房收治的某种少见病,可让学生复习教科书,查阅文献,并采取病例汇报、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教学应以点带面、举一反三
内分泌总论部分较为抽象,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但总论又很重要,在对整个内分泌疾病的认识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充分掌握总论,可以对理解具体疾病的发病机制、诊疗方案带来很大裨益。而对某一具体疾病的学习,又可以具体事例,提高对总论的把握,形成总―分―总―分互相促进、逐步提高的良性循环。带教老师应充分认识、把握这一特点,在临床带教工作中,善于引导学生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如在临床中遇到原发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患者,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加深对原发性/继发性/三发性这一组概念的理解,提高对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调节与反馈这一重要知识点,并进而推广至胰岛素―血糖、甲状旁腺激素―血钙等其他调节―反馈环的认识,并对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准段原则、腺体功能减退的***方法等有一整体把握。又如,面对皮质醇增多症的带教,应重点提高学生对动态试验重要性的认识,并对激素分泌特点/测定方法等有所掌握。
(三)加强考核及督促,保证带教质量
在临床带教工作中,除充分调动教―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外,还应形成一套有效的机制,加强考核及督促,以保证带教质量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在带教及考核工作中,应摒弃目前形式主义的考核方式及片面以出科考试为主的评价体系,而代之以平素表现、临床能力、出科考核并重的体系。应通过各种方式,有效的考核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学习效果。如要求学生预习相关内容,查房或授课时针对相关内容提问;当学生收治某一病种的患者后,要求其针对这一病种查阅文献,制作幻灯片,并组织讲座进行病例汇报、讲解;重视对学生询问病史、查体等临床基本工作能力的测评等。根据上述表现,通过某种方式计出平时成绩,出科考核计为考试成绩,两者占比各为50%,最终汇总为学生的出科成绩。
(四)提高带教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是带教工作的灵魂,但只强调奉献、付出往往会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假大空的精神说教与道德绑架,也注定是难以持久的。而适当的物质刺激与奖励却可以有效的加强、固化精神力量。所以,在劳务分配中,应对临床带教工作予以充分考虑,并形成奖惩机制,引导带教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及重视实际效果的意识。
以上是在内分泌科实际临床带教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体而言,在临床带教工作中,带教老师起到主体、核心地位,应严把准入关,筛选责任心强的医师承担带教工作,并不断的在工作中提高责任意识、丰富带教经验、改进带教效果。应形成有效机制,加强对教―学两方面的考核,切实督促、提高临床带教及学生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文香兰,李善花,金英锦,文永植,张宏绪.葡萄糖酸铬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胰岛影响的免***组织化学观察[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0,(03).
[2]魏建华,罗劲,冀黎明,齐荣祥,陈培英.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8种必需微量元素水平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0,(08).
[3]冯炜权.运动时物质代谢动力学──运动生物化学动态之一[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02).
[4]贾伟平,项坤三,陆俊茜,陈蕾,唐峻岭.中国人糖耐量异常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02).
[5]邓尚平,吴桐,陈树,张梅,王汝莲,梁亚明,胡茂清,张学***,李伟.2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及糖尿病患者亲属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的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0,(02).
[6]李明子,纪立农,郑修霞,毛腾淑.中等强度急性运动对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05).
主任医师论文篇9
随着生物医学向生物医学-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近年来诸多医学社会问题的出现,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医学院校的深入研讨。国外医学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起步早,成效显著,他们在教育理念、途径、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经验,对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更好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1注重医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医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这就决定了医学不仅要关注人的肌体生理层面,而且还要关注人的心理精神层面,使生理与心理有机结合。国外许多高等医学院校在医学教育中十分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率先对医学课程进行改革,强调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整个医学生培养教育全过程;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1978年已建议把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法学等学科列入医学院必修课计划。从20世纪80年代起,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各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强劲趋势。1982年,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CME)在《医学教育未来方向》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到1995年几乎所有的医学院都开设了人文学课程,并得到联邦基金特别是国家人文科学基金的支持。法国也提出把人文教育与医学各科专业结合起来,培养“不受任何学科界线限制的人”。目前,国外仍然在提高人文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美国已达到20%,许多国家确立了人文医学的主干课程[1]。国外医学院校不仅增加人文课的比重,而且在课程内容方面也表现出横向的“关联性”,即人文课程与自然科学、医学、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呈现出交叉性。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法学、医学与文学等学科课程被大量开设,并彼此融汇一体,与医学内容紧密结合。同时,还逐步开设了一些以现实问题联系比较紧密的有关人文社科专题课程,如有关***病、安乐死、家庭暴力的主题等。上述情况表明,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已经成为国外医学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而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开设比重偏低,存在着用***治理论课代替人文社科课程;理论讲授多,结合案例、医疗纠纷等实际问题讲授少;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缺乏连续性(大学一、二年级开设)、现实感和针对性等普遍问题。因此,我国医学教育必须摒弃传统的文理分训、条块分割、单科办学的医学教育观。医学院校要适当地压缩专业课,提高人文课比重,根据教学需要整合教学内容,使医学专业课教学人文课教学内容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得益彰,实现医学与人文的有机统一。
2注重课堂研讨和社会实践
课堂上学到人文知识并不等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人文精神,需要把人文知识与医学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气质、修养,内化为人文精神。国外医学院校非常重视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转化,没有把人文素质教育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和书本里,而是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德国有些医学院校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形式,一般由1~15名学生和1~2名教师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相关材料,上网或到***书馆查阅文献,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导师(tutor),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教学组织上,国外注重各种专业人员的协作,往往采取各专业、各学科人员自愿组成各种教学小组,广泛参与协作的方式,使得教学方法更具有灵活性。同时,国外医学院在人文课程教学中始终注重当前医学领域的人文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调查、研究、分析和提出解决办法。例如,美国哈佛医学院基础课程中有一门必修课为《行为科学》(Behavioralscience),内容包括行为现象学社会心理学、心理病理学、性心理学、社会医学和医学发展理论等,并紧密联系地域实际,讨论各种由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行为问题,例如上瘾、车祸、青少年自杀、等等。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在耳闻目睹中去感受和体验人生,注重把人文知识内化为热爱人生、尊重生命、终极人文关怀的人文精神。美国医学院校注重把课堂医学教育应用于实际,实现课堂理论教育与医疗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走进医院,接触病人,开展“关爱生命”义工活动,深入到医院为病人提供一些基本的护理,培养医学生的道德情感[2]。一些医学院校还通过网络创办“道德教育社区”,收集一些医疗道德事件,让学生自由讨论对事件的真实想法,使道德教育更具开放性和互动性,从而大大增强了道德教育的效果。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绝大多数还停留在书本里和课堂上,注重理论教育多,关注实践养成少。应该依据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对对医学社会问题进行广泛研讨,加深对医学社会问题的认识,引发强烈的思想共鸣。同时,要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学生深入社会,通过参加基层医疗服务工作,使医学生了解群众疾苦,了解基层卫生状况,唤起他们的责任意识与人文情怀,进一步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尤其注重加强在医学教育的见习、实习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联系接触的典型实例,进行医学人文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将医学人文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学会从医学、道德、法律、***治等不同角度去解决医疗问题。
3注重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国外医学院校认为担任人文社科的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医学实践经验,主要由医学人文系教师、临床医生和社会与医疗卫生事业有关的人员三部分构社科教师队伍。以美国为例,大学医学院的医学人文科学的每门课均有3~7名教师参加教学,其中1~3名教师为负责人,教师均有博士学位。有些教师不仅是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而且也是医学专家。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医患关系教育贯穿前2年半的课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讨论有关医患关系的内容。授课教师中,50%为内科医师,22%为精神科医师,19.5%为儿科医师,2.4%为外科医师。有些教师既是医学助教,或临床讲师,甚至医学教授、主任医师,也是医学伦理学教授,或社会医学教授,或社会工作者,他们在不同学科领域均有成就。当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还仅仅局限在由人文学科教师来担任。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一般由马列主义教研室的教师承担,有的学校由包含德育、管理、心理咨询等人文社科系承担,目前教师的知识研室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3]。从事医学人文科学教学的教师无论是学历层次、还是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学人文的医学知识欠缺,学医学的人文知识不足,缺乏医学与人文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师资结构与水平差异性成为制约我国医学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依据国外医学人文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我国医学人文教师队伍要从三个方面加强建设。一是对现有从事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师应加强知识储备,弥补知识的空白点,学医的要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学文的要多懂一点医学知识。二是要切实加强研究生培养,在医学研究生当中培养更多医学人文教师,在培养方向上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更多地选择跨学科的研究课题,向医学人文靠拢,下大力气,进行文史哲基本功训练,从而具备比较扎实的人文知识基础。三是加强学术交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可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而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可提高教师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教师视野的扩大有助于其人文素质的提高。#p#分页标题#e#
4注重营造人文教育的文化氛围
主任医师论文篇10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专业所特有的教育阶段,是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重要措施,也是完善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我院从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改进,使这项工作不断完善,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模式。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1.1健全机构是做好培训工作的保障 我院成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办公室,负责制定住院医师培训细则和组织阶段考试,以及住院医师培训工作的管理、协调。为了适应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围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出台了多项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为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
1.2制定可行性培训细则:住院医师培训一定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适应医学教育的特点。我院在实践中借鉴了国内、外经验,制定出医师培训方式,形成了以临床能力为主的全面素质培训的模式。不仅对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专业理论和研究能力诸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还在病例、病种、手术例数和轮转时间上更加突出我院的特色和水平,同时具有可操作性和量化标准,使之更趋于科学合理,便于实施。
1.3建立健全带教导师责任制:为确保轮转住院医师在科室轮转期间完成规定的病种、技能操作或手术例数等培训任务,掌握该学科要求的临床知识,我院进一步强化科室带教老师的责任意识,尝试实施住院医师带教导师制度,明确导师的责任与义务,督促导师协调科内教学资源,确保培训质量。同时建立健全配套导师激励机制,考虑在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策支持,提高其参与并专心于教学管理的热情。
2细化内容,全面培训
2.1高尚医德及责任意识的培养:医德观念模糊影响医生的进步及行业发展,即损害了卫生行业的形象,还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问题。而医生的技术水平与其责任心呈正比,没有责任心的医生不可能用心观察病人、处理病人,故其技术水平也不会很高,甚至引发医疗纠纷。我院在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强化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的培养,督促带教老师以身作则树榜样,潜移默化感染规范化培训医师,同时带教老师需结合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讨论,抓住典型,深入剖析,培养规范化培训医师抵制非道德行为的坚决性和长期性。
2.2强化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融洽的医患关系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而沟通障碍是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和医务人员信任度下降的重要因素,也是引发医疗纠纷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我们在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提倡“多作换位思考,真诚关心患者”。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动作可以换来病人高度的信任,比如查房时与病人握握手,晚上查房时帮病人掖一下被角等。规范化培训医师要从细微之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这对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3参与临床研究,开拓科研思维:我院作为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住院医师全面素质训练细则中还增加了临床科研能力培训和专业外语阅读项目,要求规范化培训人员在接受培训期间参加科里科研工作,从中培养研究思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阅读专业外语论著和外文文献,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早期就有明确要求,目的是让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以及新知识、新技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为此对每个规范化培训医师都有撰写论文和综述的要求。
3住院医师砚范化培训方式
(1)住院医师必须参加为期一周的岗前教育。(2)基础理论培训以集中授课为主,每月定期召开住院医师例会,并请医院外出进修回来的医、技师授课一次。(3)临床实践培训,住院医师深入科室后实行科室主任负责制,也可由科主任指定副高以上职称的指导教师负责,实行指导教师与上级医师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4考试和考核
4.1加强培训监控、评估和考核体系的研究:加强培训的全程监控,建立、实施质量评估及考核制度,包括培训质量及组织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评估、检查,认真组织出科考核、中期考核及年终考核。评估、考核的目的是对临床医师参加培训的情况进行检验,同时也能发现培训中存在的不足,使之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根据培训大纲对医师知识、技能、态度方面的要求,建立科学、完整的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评估、考核体系。
4.2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考试登记册(简称培训登记册),住院医师人手一册,必须认真填写,以其作为全面培训、年度考核与阶段考核的重要依据。考核分为三阶段:住院医师在培训的第一阶段,应该报名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第一阶段考核成绩将参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第二阶段综合考核由医务科组织,内容以“三基训练”为主,另外考核操作技能和外语,“三基训练”、操作技能和外语分别占考核总成绩的60%、25%和15%。
4.3严格考核流程,强化绩效激励:在培训对象轮转结束之前,人事科进一步明确内科、外科、医技科室等各科室的具体缺岗用人指标(如有必要还可拟定岗位条件);科教科组织对培训对象进行评分、汇总,按成绩高低排序,由培训对象自主选择学科。用人学科的科主任要事先提出对定科培训对象的基本要求,一旦培训对象选定科室之后,非特殊情况不再作额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