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社会学论文篇1
1.注重医德教育。
英国的医德教育发展至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德教育体系,英国的医德教育是必须建立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并且注重多学科相互交流,在专业学科中融入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另一特色就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慢慢感悟。同时,它的网络共享资源非常丰富,医德教育的老师都是具有丰富专业经验和人文素养的教师。1978年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正式把医学伦理学列为医学院必修课程,使之成为一门包含哲学和伦理学的新兴学科。虽然说美国的医德教育深受英国的影响,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的医德教育快速发展,医德教育模式不断成熟,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医德教育模式。美国的医德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就比较注重人文教育,并注意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以问题为中心编写教材,把医德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并设立医学道德奖对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进行奖励。美国的医德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另外,更多的医德教育是在校外实践中完成的,例如:医院实习、社会志愿服务、义工等形式。
2.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相互渗透。
英、美两国的医德教育模式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校内学习教育,二是校外实践教育。校内学习教育主要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一些讲座、会议、报告会等,校外实践教育主要是在附属医院或社区医院见习、实习、义工等。英、美两国都将医德教育融入医学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同时,更加注重校外实践活动进行医德教育。第一,校内学习模式。英国的医德教育注重学生的法律和伦理知识的培养,法律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伦理学是英国医学院校的必修课,医德教育课程的编写由一个包括教师、医生、律师、哲学家在内的19人小组完成的,学校、家庭、社会广泛参与。同时,注重跨学科交流,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中都要进行伦理教育。在妇产科、儿科、全科医学与社区医疗等课程中穿插医学伦理教学。师资队伍强大,有专门的医德教育研究室,教师都是有医学背景并接受过医学人文培训的综合型人才。美国采取的是一种通识教育,在医学院学习后进入医院仍要进行医德教育,人文课程不仅在临床早期开设,而且贯穿临床实践的全过程。美国的人文课程主要包括:哲学、文学、历史、艺术、宗教、法律和伦理学,到1995年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医学伦理学。每一所医学院校都拥有一支专业化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是开展医德教育的专门机构,由负责德育工作的一名副校长牵头,下辖24人的工作小组,部门院校还开设了专门的医德教育奖学金。除了课程学习之外,学校也会聘请一些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开展道德教育讲座。第二,校外实践教育。英国医德教育的校外实践主要是通过在医院见习或者实习来完成的,成立有专门的医德教辅机构,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见习、实习的医学生进行医学伦理教育,并对在临床实践中出现的案例进行剖析,以增强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另外,在校医学生或者医院的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网络创办的“道德教育社区”对各类医疗道德事件进行讨论,通过相互交流增强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美国的校外实践模式除了在医院实习、见习外,社会上还有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也会提供一些医德教育课程,并且有稳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再加上一些讲座和研讨会使得医德教育形式多样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机会。
二、我国医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德教育不单单是医学院校的任务,家庭和社会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就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对我国医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
1.学校教育方面。
第一,对医德教育不够重视,重专业轻医德。“医乃仁术”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拥有高超的专业技术更要拥有良好的医德。然而,较多的医学院校对于医德的重视程度不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追求专业技术上面,对医德教育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完全处于松散状态。尤其是在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完全处于真空状态,实习阶段可以说是医德教育的关键阶段,实践中的一些小小的社会现象就有可能改变医学生原有的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医院和医学院校相互推诿,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处于瘫痪状态。第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陈旧。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课程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阶段,学习内容主要以“两课”为主,95%的课程为医学专业课程,医德教育占有学时过少,这样的课程设置根本不能引起学生对医德教育的重视。在实习和毕业阶段,医德教育几乎没有,医学生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提高专业技术上面。选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比较传统的教材,根本没有根据医学的专业特点进行教材的编写,没有把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有的都是泛泛之词,内容空洞、乏味。进入医学院校的学生大多属于理科生,再加上课程设置的不均衡,导致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就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浅表层面上。第三,师资队伍匮乏,教育方法陈旧。我国的医德教育课程一般是由思***教师或者辅导员担任,没有专门的医德教育研究机构。思***教师或者辅导员的医学专业背景不是很充分,他们大多是根据自己对医德教育的了解进行一些有限的研究。而专业课教师只是负责医学专业的教育,没有把医德教育渗透其中,实习阶段的带教老师更是对医德教育不管不问。在教育方法上,主要是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以简单的说教为主,根本没有联系实际,没有考虑当代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按照传统的“灌输”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反抗情绪,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2.社会教育方面。
第一,医患矛盾频发,对医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目前,社会上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专门的医闹群体相应而生,在医院摆花圈、设灵堂等现象在社会上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作为未来的医生,大多数医学生表示不敢从事医生行业,为自己的安全担忧。甚至社会上的一些媒体,为了博得大家的眼球,故意扭曲事实、捏造真相,再加上一些患者对医疗行业了解甚少,就会跟着煽风点火,以讹传讹。社会民众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信任危机在客观上也使得医学生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存在不安全感。第二,医疗行业的歪风邪气颠覆医学生的价值观。现实中,部分医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确实存在着收取病人红包、吃回扣、过度医疗等现象。一些医生缺少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理念,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对患者缺少关心,言语冷漠,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耐心的解答。医学生在现实中所见到的与自己在书本上所学的大相径庭,由此产生对书本知识的怀疑,在学校建立的价值观可能被医疗行业的歪风邪气所颠覆。
3.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终身性决定了在医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的错误观念一直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家长在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参加各种培训班、奥数班等,为了孩子将来能考个好的大学,毕业以后能找个好的工作,家长们形成了只有学习成绩、考试分数才是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却忽视了做人准则的培养,功利主义和竞争意识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三、构建“三位一体”医德教育模式的建议
科学的教育应该是立体的,单单依靠学校撑起教育的大厦是完全不可能的,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更需要社会、家庭的广泛参与,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力量,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
1.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大环境。
良好的文化环境会对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全社会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温馨的大环境。首先,学校要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各个部门都要积极参与,立足长远,通过开展人文讲座、演讲比赛、各类体育文化活动等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其次,要净化社会环境,对医疗行业内部的不良风气进行严厉打击,对社会上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奢靡之风”等腐朽思想进行批判,对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优良风尚进行表扬,通过参观纪念馆、博物馆、***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最后,家庭教育是基础,要改变以分数论人才的错误思想,把子女的道德培养作为第一要义,不能过分的溺爱,要培养子女的***生活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家规家风。
2.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医德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向导,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摆正医德教育的重要位置。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特征和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认识到医德信念和医德素养在自身的专业技能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医学院校领导和广大师生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训练技能的传统模式,把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成立专门的医德教育机构,建立一支技术过硬、道德高尚的师资队伍,定期进行跨学科的学术交流。转变教育观念不仅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都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错误思想,把道德作为评价一个人的第一准则。
3.完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
借鉴英美的医德教育课程,建议我国的医德教育课程内容应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除“两课”外,还应包括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二是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主要有: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三是由学科综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主要有:生态与环境、人与自然、社区卫生保健、卫生事业管理、人口学等。以上三个层面的课程要相互依托、联系紧密。另外,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现代学生的特点,创新教育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人文课程与医学专业课相融合,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进行医德教育,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的网络进行医德教育,建立网络教育新高地。我们要善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4.注重社会实践,保持医德教育的持续性。
对于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于医德教育的重要性。部分医学院校和一些医院对于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相互推诿,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复习考研放弃了实习,使学校教育在向社会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出现断层。我国的医德教育应该对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充分抓住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对在现实中遇到的医疗纠纷问题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实习带教老师也要深入医院,定期听取大家的汇报,展开讨论。医院的医生更要在巡视患者时对实习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树立榜样,把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运用于实践,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医德教育的效果,确保医德教育的持续性。
5.深化医疗体制改革。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社会大众对医疗行业存在的愤恨,导致社会大众对医生丧失了社会信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体制问题,公立医院形成垄断,以营利为目的。按照现有的体制,医生的劳动和收入不成正比,就造成医生通过药品提成和灰色收入来提升经济收入,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致使医疗纠纷不断涌现。因此,必须要深化医疗体制改革,重新确定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公立医院是***府为了实现特定的***策性目标而出资举办的……公立医院确立的目标应当是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而不能允许公立医院根据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确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收入中,***府补贴达到70%,发展中国家这个比例是40%,而在我国大部分省市不足10%。因此,我国***府要加大财***补贴,这样才不至于公立医院过度的注重经济效益,医生也不至于通过开大处方、药品回扣等增加收入,医生满足了自己的应有价值,自然就会回归到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上面,医患关系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改善。
6.完善相关法律,加强监督管理。
医学社会学论文篇2
一、医学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的内容和模式分析
(一)医学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的内容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主要是根据学生所学医学专业的特点,为医院患者或者社区群众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和卫生诊疗服务等,从而提高学生将自身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能力,以便为社会和群众提供更多的服务。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的内容主要为围绕医学知识宣讲和医疗服务等方面开展。
(二)医学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的模式
1.参观教育模式。学校组织医学生到一些大型的医院中进行参观,主要包括医生的诊治过程、手术过程等观察,让医学生充分认识到医疗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广大医学生的敬业精神。
2.服务奉献模式。组织广大医学生深入敬老院、福利院、孤儿院、儿童聋哑学校等社会福利组织中,为这些人群开展各项医疗和卫生服务工作,从而帮助他们切身感受到这些特殊人群生活的疾苦,不断提高医学生的道德素养。
3.专题调研模式。在导师的带领下,将医学生划分成若干专题研究小组,主要进行对医学的研讨和社会调查活动等等,主要是为了培养广大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1]。4.其他模式。医学类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模式还包括送药、送医以及送卫生知识下乡等。
二、医学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单一
当前医学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模式相对单一,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个别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不高;二是个别医学院还不能充分意识到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并缺乏针对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考核体系,不能在医学生中产生较大的教育意义。
(二)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脱离实际
从当前个别医学院开展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来看,很多都是根据教学课程安排的需要,缺乏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跟实际有效结合起来。
(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专业性不强
个别医学院的组织者在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过程中不能有效将活动内容跟学生的专业、社会热点的话题充分结合起来。
三、提高医学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区的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宣传工作
作为医学院,要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加强对医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从而帮助社会及时了解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重要性,进一步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创造良好的氛围。另外,医学院还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校园网、宣传栏、广播等宣传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表现突出的团体和个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丰富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模式
由于低年级的医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有限,业余时间少,学校在组织这部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时应该进一步创新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模式,在充分整合社会和校园的各方资源的基础上,为其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医学生实践基地,并建立起具有医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特色的创新机制,充分培养医学生的组织、协调以及沟通能力[2]。
(三)加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制度建设
组织广大医学类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不但可以帮其深入基层、了解社会,还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因此医学院应该进一步加强医学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的制度建设,争取从动员——申报立项——时间团队资料审批——实践团长安全教育整个过程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指导,提高医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的效果。
总结
医学社会学论文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医学生 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梁杰芳(1979- ),女,广东顺德人,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治教育。(广东 广州 51018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广东省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通识教育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1A065)
[中***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094-02
医学生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其就业情况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因此,如何对医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成为医学院校教育工作值得思考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医学生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野下探讨医学生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从学校教育、社会实践、社会扶持等多维层面提出医学生职业教育的对策,以此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使他们保持平衡的良好心态,积极学习,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奋斗。
一、医学生职业教育引导的重要性
1.医学生职业教育引导的成效可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大矛盾的全面和谐的社会。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是人自身和谐,人自身和谐发展的必然前提是一个人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够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很好地融入社会。而医学生职业教育首先强调的是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它有利于医学生正确地去看待职业和社会的关系,特别在现今医学人才分布不合理、医患关系异常紧张的环境下,职业教育引导有助于医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问题,端正职业定位,更好地融入社会,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2.医学生职业教育引导有利于医学生自身发展。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视野探讨职业教育引导对策,体现出医学生个性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医学生自身更全面发展。医学生职业教育引导是医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通过职业教育引导有助于医学生全面认识自我,促进医学生自身发展,从而达到职业教育引导的目的和要求,符合社会需求。因此,医学生职业教育引导有利于医学生自身发展。
3.医学生职业教育引导有利于促进社会医疗体制的发展。医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对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有助于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医学生对社会医疗体制改革的正确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让他们能主动积极深入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工作,这对社会医疗体制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二、医学生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人学理论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体现了医学生职业教育引导的“价值特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它的基本内涵体现在人的需要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充分体现医学生职业教育的价值和本质,如果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技能而没有职业素养,只谈利益而缺乏高尚的医德,那么我们的高等医学教育存在重大的缺陷。因此,在职业教育引导过程中应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丰富和发展社会关系,培养高尚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掘自己的优点,更好地适应社会,满足多变的社会需求。所以,医学院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根据每个医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合他们自身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引导。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有利于我们理解医学生职业教育引导对象的本质属性,增强职业教育的实效性。马克思指出:“人始终是主体。”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属性。在《矛盾论》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由此可见,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只是外部条件,只有通过受教育者“接收―反映―内化―行动”的自我教育过程才能体现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在医学生职业教育引导过程中,要了解医学生自身需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激发学生的自觉能动性,有利于医学生对职业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达到医学生职业教育引导的根本目的。
3.人的本质理论揭示的内容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分析和看待医学生自身特点发展与职业教育引导关系,便于医学生职业教育引导工作的实施。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从这种意义上说,医学生自身特点的发展与职业教育引导关系应体现社会性。医学生自身特点发展脱离了社会,就不能体现价值,更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不同的社会舆论、社会***策、社会导向对医学生价值观、就业方向的选择、是非判断的标准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社会舆论、社会***策和社会导向对医学生职业观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在医学生职业教育和引导中,教育者必须结合社会发展形势,针对医学生特点,使医学生职业教育具有更深刻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角下医学生职业教育的启示
1.加强医学生的职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促进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医学院校应该把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于整个医学生职业教育引导过程中。在医学生职业教育引导中,向不同年级的医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缓解医学生各种各样的就业压力,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如对低年级学生,在就业指导方面应根据当前的形势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二、三年级,学校举办就业规划讨论会,邀请成功校友和企业家与在校生面对面交流,让医学生对当前社会需求的情况更清楚更全面了解;对高年级的学生,帮助他们了解求职就业的程序和技巧,定期开展就业咨询服务和就业形势与***策的宣讲教育,为他们创造就业实践机会和见习机会,并重点指导他们处理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掌握应聘技巧等实用性知识,让他们找到正确的职业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同时,医学院校应注重医学生的专业基础、实践操作、医学职业素养,以及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能力培养,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社团和社会实践的活动,如临床技能大赛、模拟面试大赛、简历设计大赛、创业大赛等,以帮助医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求职能力。
2.发挥医学生自主能动性,提升职业能力。在职业教育引导过程中,首先,我们要注意引导医学生要辩证地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对自己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长短不足等方面有着充分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拓宽自己职业选择的范围和领域,适当考虑农村、中小卫生医疗机构、非公有制卫生医疗机构就业、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等。其次,我们要尊重个人特点,提升医学生的自身素质。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曾经指出,医学生除了拥有高尚的医德外,还必须要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才可以治病救人。在教育中,我们可以发挥医学生的专业特点,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学校开展“三下乡”服务活动和志愿者活动,鼓励学生定期到社会福利院、社区进行按摩、义诊服务;深入农村为群众服务、开展常见病预防和***的宣传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小朋友义教。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发挥专长的平台,有助于他们提高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以及差异性能力;有助于他们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掌握了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等。最后,现今社会越来越关注医德问题,职业教育应强调专业知识和人文关怀相结合,特别是责任感和关怀意识的培养。而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除了依靠两课教育外,还应延伸到专业教育,让学生了解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与医德、医学专业水平,医学资源分布不均,医学生就业观念偏差存在一定的关系,在职业教育引导中鼓励他们去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中工作,深入了解群众对医疗方面的真正需求,自觉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
3.加大基本医疗卫生建设的投入,为医学生的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根据笔者对广东省5所医学院校(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药学院和广州医学院)的1100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显示(详见文末表),各专业学生在求职准备过程中,就业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压力,其次才是父母及亲人的期望。因此***府应该加强基层医疗单位的硬件建设,对愿意到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工作的医学生给予优厚的人事待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完善落实“三支一扶”和“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各项优惠***策,为医学生到基层、西部就业创造合适渠道和良好环境。同时,***府可以采取出台一系列帮助医学生就业的优惠***策,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大力倡导医学生把握就业机会,适应艰苦环境,磨炼意志,树立奉献精神,从而鼓励他们深入基层;联系企事业单位,建立医学生实习基地和就业见习岗位,帮助医学生提升就业技能,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为医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公益性的岗位帮助,这样才能为医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文选:第3卷[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黄理泰,王华生,农乐颁.“以人为本”的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思维方式[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1).
[3].矛盾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4]王洪.“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医学生医德教育问题[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3).
医学社会学论文篇4
随着生物医学向生物医学-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近年来诸多医学社会问题的出现,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医学院校的深入研讨。国外医学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起步早,成效显著,他们在教育理念、途径、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经验,对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更好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1注重医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医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这就决定了医学不仅要关注人的肌体生理层面,而且还要关注人的心理精神层面,使生理与心理有机结合。国外许多高等医学院校在医学教育中十分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率先对医学课程进行改革,强调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整个医学生培养教育全过程;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1978年已建议把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法学等学科列入医学院必修课计划。从20世纪80年代起,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各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强劲趋势。1982年,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CME)在《医学教育未来方向》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到1995年几乎所有的医学院都开设了人文学课程,并得到联邦基金特别是国家人文科学基金的支持。法国也提出把人文教育与医学各科专业结合起来,培养“不受任何学科界线限制的人”。目前,国外仍然在提高人文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美国已达到20%,许多国家确立了人文医学的主干课程[1]。国外医学院校不仅增加人文课的比重,而且在课程内容方面也表现出横向的“关联性”,即人文课程与自然科学、医学、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呈现出交叉性。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法学、医学与文学等学科课程被大量开设,并彼此融汇一体,与医学内容紧密结合。同时,还逐步开设了一些以现实问题联系比较紧密的有关人文社科专题课程,如有关***病、安乐死、家庭暴力的主题等。上述情况表明,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已经成为国外医学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而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开设比重偏低,存在着用***治理论课代替人文社科课程;理论讲授多,结合案例、医疗纠纷等实际问题讲授少;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缺乏连续性(大学一、二年级开设)、现实感和针对性等普遍问题。因此,我国医学教育必须摒弃传统的文理分训、条块分割、单科办学的医学教育观。医学院校要适当地压缩专业课,提高人文课比重,根据教学需要整合教学内容,使医学专业课教学人文课教学内容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得益彰,实现医学与人文的有机统一。
2注重课堂研讨和社会实践
课堂上学到人文知识并不等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人文精神,需要把人文知识与医学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气质、修养,内化为人文精神。国外医学院校非常重视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转化,没有把人文素质教育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和书本里,而是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德国有些医学院校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形式,一般由1~15名学生和1~2名教师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相关材料,上网或到***书馆查阅文献,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导师(tutor),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教学组织上,国外注重各种专业人员的协作,往往采取各专业、各学科人员自愿组成各种教学小组,广泛参与协作的方式,使得教学方法更具有灵活性。同时,国外医学院在人文课程教学中始终注重当前医学领域的人文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调查、研究、分析和提出解决办法。例如,美国哈佛医学院基础课程中有一门必修课为《行为科学》(Behavioralscience),内容包括行为现象学社会心理学、心理病理学、性心理学、社会医学和医学发展理论等,并紧密联系地域实际,讨论各种由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行为问题,例如上瘾、车祸、青少年自杀、等等。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在耳闻目睹中去感受和体验人生,注重把人文知识内化为热爱人生、尊重生命、终极人文关怀的人文精神。美国医学院校注重把课堂医学教育应用于实际,实现课堂理论教育与医疗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走进医院,接触病人,开展“关爱生命”义工活动,深入到医院为病人提供一些基本的护理,培养医学生的道德情感[2]。一些医学院校还通过网络创办“道德教育社区”,收集一些医疗道德事件,让学生自由讨论对事件的真实想法,使道德教育更具开放性和互动性,从而大大增强了道德教育的效果。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绝大多数还停留在书本里和课堂上,注重理论教育多,关注实践养成少。应该依据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对对医学社会问题进行广泛研讨,加深对医学社会问题的认识,引发强烈的思想共鸣。同时,要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学生深入社会,通过参加基层医疗服务工作,使医学生了解群众疾苦,了解基层卫生状况,唤起他们的责任意识与人文情怀,进一步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尤其注重加强在医学教育的见习、实习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联系接触的典型实例,进行医学人文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将医学人文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学会从医学、道德、法律、***治等不同角度去解决医疗问题。
3注重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国外医学院校认为担任人文社科的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医学实践经验,主要由医学人文系教师、临床医生和社会与医疗卫生事业有关的人员三部分构社科教师队伍。以美国为例,大学医学院的医学人文科学的每门课均有3~7名教师参加教学,其中1~3名教师为负责人,教师均有博士学位。有些教师不仅是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而且也是医学专家。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医患关系教育贯穿前2年半的课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讨论有关医患关系的内容。授课教师中,50%为内科医师,22%为精神科医师,19.5%为儿科医师,2.4%为外科医师。有些教师既是医学助教,或临床讲师,甚至医学教授、主任医师,也是医学伦理学教授,或社会医学教授,或社会工作者,他们在不同学科领域均有成就。当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还仅仅局限在由人文学科教师来担任。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一般由马列主义教研室的教师承担,有的学校由包含德育、管理、心理咨询等人文社科系承担,目前教师的知识研室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3]。从事医学人文科学教学的教师无论是学历层次、还是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学人文的医学知识欠缺,学医学的人文知识不足,缺乏医学与人文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师资结构与水平差异性成为制约我国医学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依据国外医学人文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我国医学人文教师队伍要从三个方面加强建设。一是对现有从事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师应加强知识储备,弥补知识的空白点,学医的要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学文的要多懂一点医学知识。二是要切实加强研究生培养,在医学研究生当中培养更多医学人文教师,在培养方向上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更多地选择跨学科的研究课题,向医学人文靠拢,下大力气,进行文史哲基本功训练,从而具备比较扎实的人文知识基础。三是加强学术交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可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而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可提高教师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教师视野的扩大有助于其人文素质的提高。#p#分页标题#e#
4注重营造人文教育的文化氛围
医学社会学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医学教育 人文精神
一、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和科学教育相融合是新时期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既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同时指出,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促进文理交融”。就医学院校来说,学生从进校的那天起,就基本上泡在医学专业课程里学习,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科类课程学得很少。然而医学教育的本质不是把人塑造成知识的载体和工具,而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的品质。只懂专业技术而缺乏哲学思维和艺术气质的人,只能成为“工匠”而难以成为“大师”。一个合格的高水平的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要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远大的世界眼光,要能够以哲学、伦理、道德、法律的观念为指导开展医疗服务和医疗实践,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和人际关系。因此,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至关重要。
2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和科学教育相融合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2l世纪的医学模式从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主张从整体性上来认识人、理解人,也就是不仅仅把人当做生物体来看待,而是要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来全面分析和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这就对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医生,只见疾病,不见患病的人,只重视人的生物学属性,把病人看成没有血性的生物学个体,而忽视人的社会学属性,不能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多视角看待病人、看待病症。这种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意愿不相符合。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医学也由过去的以病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因此,我国的医学教育应积极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体现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相互交融。
3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和科学教育相融合是医学工作者职业属性的内在要求。首先,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科技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出现了一系列医学科学本身无法解决的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但是,这些医学高科技犹如一柄双刃剑,既能为人类带来福祉,也可能使人类遭受巨大灾祸。在研究和应用它们的时候,如果没有高度的医学人文精神来引领,医学就很难保证完全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其次,医生以人为服务对象,担负着保护人类健康的神圣使命。职业的崇商陛要求医务人员自身必须是一个具有丰富人文底蕴和人文精神的人,否则,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救死扶伤、实行***的人道主义会因人文精神的缺乏而化为空谈。
二、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功利主义教育观妨碍了医学院校推进人文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相融合。教育理念是办学模式的灵魂,一定的办学模式是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和生动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其负面影响则导致急功近利成为人们追求的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反映在大学教育中就是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大学教育几乎成为清一色的职业培训机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功利化的思想从各个方面对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形成强烈冲击。一方面,由于激烈的竞争和社会上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医学院校必须把办学精力主要集中在培养医学生的医学知识和医学技能上,存在着重视医学技术教育、轻视人文社科素质教育的倾向。另一方面,医学生也同样存在着重视医学专业知识和医学技能的学习、轻视人文社科课程学习的问题,认为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助于自己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有助于自己今后在竞争激烈的工作岗位上站稳脚跟,而人文社科知识的多少、人文素养的高低似乎并不直接影响今后的就业以及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放松了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2 片面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构阻滞了医学院校推进人文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相融合。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认识上的偏差,当今我国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有着明显的缺陷。本科生的人文社科类课程除了公共***治理论课和医学伦理学作为必修课开设外,其他人文社科类课程均为选修课,而选修课基本上是依据教师的个人兴趣开设的,缺乏学科的整体性规划。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呈现出设置偏少、学时偏少、投入偏少的“三少”现状,各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且以思想***治理论课为主。而在国外,医学院校开设人文社科课程非常普遍。西方国家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大致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三大类组成,其中人文医学课程占总学时的比重,美国、德国多达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社会学等成为人文医学课程的主干课程。可见,人文社科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相结合是世界医学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
3 高素质师资的匮乏限制了医学院校推进人文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相融合。受应试教育和传统学科范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各医学院校承担人文社科课程教学的教师,普遍对医学基础、临床***、医学科研知之不多,即使是从事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的教师,情况也并不乐观,而医学课程的教师则缺乏比较深厚的人文素养,造成了科学与人文的***。同时,人文社科课程的教师缺少通晓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公关学、医学美学等多学科知识的通才,视野比较狭隘和局限,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和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素质的“单向度”成为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推进医学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优化融合的对策
1 大力倡导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相融合的理念,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实施素质教育。医学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相互融合是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这要求我们在教育培养学生过程中必须将提高人文修养和增强科学精神有机融合起来。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疾病不仅与人的生理因素有关,而且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仅仅从生物学的视角来认识和看待疾病是很不充分的,还必须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以及三者的结合上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医学教育必须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彻底摒弃过去单一的医学专业教育观,大力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既培养其科学精神,又培养其人文精神,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互交融,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积极构建有利于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教学体系。(1)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有计划地进行学科整合,建立多层次、多学科的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体系。主要是加大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比重,将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作为必修课开设;注重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把医学人文教育以及与医学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交叉学科课程,如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患沟通技巧等纳入到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加强人文社科选修课程建设,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设哲学、文学、音乐、美术、美学、管理等门类丰富的选修课,满足学生求知和全面发展的需要。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和优化设置,教育和引导医学生确立符合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的医学观念,正确认识医学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增强关爱生命、关心病人、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2)强化实践训练环节。要打破原有医学教育中基础与临床脱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尽早进入临床,使他们在与病人接触和沟通的体验中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同时,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街道、乡镇,开展义诊、医疗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基层医疗卫生现状调查等丰富多彩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增长才干,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3)鼓励科研创新。为促进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唤起他们从事科学的热情,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在医学生专业教育中,应鼓励和帮助医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可建立“医学生创新平台”,将学校所有研究型实验室向学生开放,使他们能够较早接触实验室。启动“医学生科研基金”,由学生组成团队申报课题,经答辩后可以拿到项目的资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接受选题、文献调研、开题报告、实验操作、数据处理、撰写论文、论文答辩等一系列科研训练。(4)改革考试制度,完善考评体系。改变一卷定优劣、分数定优劣的做法,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入考核内容,使考试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平台。
医学社会学论文篇6
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
早期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为经验医学,生物医学模式强调医学技术的进步与突破。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不否认生物医学研究对主流医学进步的巨大贡献同时,强调病人的经验以及不同时代或文化对身体和疾病认知的差异。
1.1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一元论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既考虑到疾病的生物学因素,也要考虑到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将所有这些因素都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1.1.1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凸显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类的病因谱、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在发达国家主要的健康问题是急性疾病。急性疾病经常由环境中的疾病因素引起,起病快、病程发展快或迅速导致死亡,这些致病因素可以对所有个体进行攻击而不论其年龄、性别、种族或社会地位;全体人口的各个部分本质上都面临同等风险。在现代工业社会这些疾病已经明显减少,但是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它们仍然构成了主要的健康威胁。到20世纪中期,发达国家的急性病发病率下降,慢性病和功能退化逐渐成为主要的健康问题。这一转变得益于居住条件和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上述改善导致的人口“老化”又进一步强化了慢性病的主导模式。
1.1.2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逐渐深入一些医疗效果的不足并不是因为缺乏适当的技术干预措施,而是因为观念上的思考不够。随着人们对保护健康、防治疾病的经验积累,认识也有了深刻的变化,对疾病的发生和变化由生物层次深入到心理与社会层次;对健康的思维也日趋全方位、多层次。20世纪开始,医学的主要模式是疾病的医疗模式。二战前人们相信这种医疗模式会使各种造成大部分死亡的流行病被消除。但由于急性疾病的重要性衰减,与生活方式、遗传甚至心理状态有关的慢性疾病和退化性疾病越来越重要,上述医学模式逐渐失去意义。健康与疾病之间以及身体完好与生病之间的界限并不那么明确、明晰,因为他们还混杂有文化、社会和心理方面的考虑。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出了新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这一概念体现了医学转换的基本精神。
1.2医学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完成了从经验到技术到科学的转型医学最早阶段带有明显的巫术的性质,被归属于巫术;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时代,它与哲学水融;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医学被视为自然哲学;17世纪、18世纪,医学被认为一种“妙手回春”的技术;在生物医学模式主导时期,医学被自然而然看作是自然科学。随着自然科学的长足进步,特别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形成和应用于医学,它逐步完成了从技术到科学的转型。
1.2.1自然科学的理论成就推动基础医学的发展古代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哲学思辨,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相关。近代以来,物理、化学的发展不仅是推动工业社会发展的杠杆,这些领域的理论成就应用于医学直接推动生理、生化、病理的研究,特别是从生物角度深入研究人的生命活动,从细胞到分子到基因,人类逐渐认识到生命的本质。20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的广泛渗透和应用使得基础医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临床医学形成***的专业体系、为临床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2技术***的成就推动医学技术的进步历次技术***的成就为医学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日益复杂化的医学实验技术和实验设备,日益发达的临床检测技术,日益精密的***仪器,生物医学工程、影像学等新兴学科的出现,直至器官移植等高难度医学技术。实践证明,医学越是要发展越要更深入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越是需要技术的支持。
1.2.3科学方***的发展推动了医学方法变革医学成为一门科学得益于科学方***的应用,医学方法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移植其他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方法并改造和发展。数学方法成为医学的常规方法;生理、病理的各种定量测量大多是以物理学、化学为基础发展;医学的实验方法的应用和发展得力于自然科学;20世纪社会学在医学领域的强力渗透,社会科学兴起了颇为瞩目的研究方法。在现代条件下,科学技术的新方法以日益增快的速度向医学渗透,改变着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治的面貌。
1.3哲学与科学的对立统一医学模式是在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中诞生,医学观是在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科学观的指导下对医学深入研究并与其结合。纵观医学发展史,一些西方哲学思想和方法如希波克拉底古代哲学、笛卡尔推理、演绎方法,培根经验主义、归纳法,以及波普尔和皮尔士抽象主义、反绎思考的方法等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医学的每次飞跃与历史上几次文艺运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1.3.1现代哲学的认识论、方***与医学的发展系统理论提供了概念性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提出的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概念,也用于研究作为相互关联进程的疾病和医学护理。由于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所有水平都在层次结构关系上相互联系,以至于一个的改变就会影响其他的变化,采用它作为一种科学方法是以减轻整体-还原二分法和改善跨科学学科的联系。更整体和全面的健康和疾病概念的主要方法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方法和精神分析,以及阿道夫•迈耶的反应-生活-应激途径和心理生物学的概念和方法。心身医学术语本身是一个二元论的痕迹,它成为一个媒介,借此生物和社会心理这两个平行但***的医学体系之间的间隔被连结。
1.3.2历史上的文艺运动与医学的发展①文艺复兴运动。中世纪末文艺复兴运动席卷整个欧洲。人文主义者提倡人性、尊重知识、主张研究、认识自然和人体自身,将被禁锢了千余年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从宗教神学的枷锁下***出来。1543年比利时学者维萨里解剖学名著《人体之构造》出版,对近代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医学科学发现不断涌现,呈现出医学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繁荣局面。病因学、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取得了重要进展,医学进入多学科发展阶段。②科学主义思潮。文艺复兴“人的发现”之后,科学和理性继续在科学技术昌明、现代工业崛起的时代潮流中出演主角。19世纪中叶,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思想揭示生命的本质。随着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物理学***和电力应用及内燃机的使用为主的技术形态的动力***,科学主义思潮风起云涌。推崇自然科学,主张哲学应当效仿科学,哲学由此成为对科学进行分析的认识论和方***。③科学人文主义思潮运动。20世纪以来,生物医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还原论,基本方法是还原方法。医学呈现技术主义倾向发展的势头,学术界批评蜂起,但收效甚微。由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尼采的强权意志论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所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潮有力地冲击着思想界。人本主义思潮以人和社会问题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关注人的生存、人的本质等,关注生存环境、社会环境等社会问题。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医学人文精神不断升温,人们开始对医学科学技术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对峙进行反思,医学仅仅关注生物人的局面正在为对病人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的整体关怀所替代。
2启示
恩格尔提出:“为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达到合理***和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也应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由社会决定去对付疾病的破坏性效应的补充系统,那就是,医生的作用和健康护理系统”。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及发展为护理模式的理论构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护理曾经是临床医学学科群的子成员,在我国目前已成为一级学科,不仅需要有***的理论体系,更需要体现自身学科的特色。借鉴医学发展之路,护理学科从哲学指导思想到具体研究方法,都应该在更宽阔的领域中学习、领会、吸收、融合,最后形成护理学独特的研究模式和路径。
2.1下设二级学科,注重基础护理的研究有学者提出,在将护理学设置为一级学科后还需要设置若干培养方向明确、研究方法成熟、社会需求量大的二级学科。护理学二级学科的设立有利于护理专科化发展及各领域专家的培养,形成护理学学科体系;有利于在特定领域重点方向上取得突破,提高学术研究的自主创新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在生物医学的肥沃土壤里开出了人文之花。基础医学的深入研究为临床实践创造了科学可行的条件。护理学学科建设也要注重基础护理深入、细化的研究,保持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为临床护理在技术、生理层面保驾护航。
2.2学习先进的科学方法,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医学本身是理论要素、经验要素、技术要素综合而成的体系。护理学同医学一样属于“异质综合体”,这种复杂性决定了人们对它的认识难免产生众多分歧,需要把握多重属性才能逐渐逼近其本来面目。医学发展是综合各时代科学技术的成果,自然科学先进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方法是医学得以发展并走上科学之路的基石。护理学要注重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交叉,形成立体网络结构,吸取其他学科的先进方法、先进成果发展自我理论和实践。
医学社会学论文篇7
【关键词】医学院校;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
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承担着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医学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有别于其他综合院校,其学生群体具有特殊性,医学生不仅要具有高超的医术,更重要的是要具有高尚的医德和坚定的***治立场。所以医学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在帮助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个中心思想的指导下,还要兼顾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探析医学院校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就很有必要。
首先,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治教育,积极推进思***课的实践性教学是***中央,***从***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国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府十分重视并始终强调要加强思想***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2005]5号)(简称 05方案),强调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中共中央、***《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意见》 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治教育的主渠道。”这对思想***治理论课作出了明确的定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等重要文件,也都重点突出和明确了实践教学在思想***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这说明***中央已下定决心,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加强思想***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这给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研究指明了方向。
其次,在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条件下,来自社会各方面特别是现代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对医学生影响增大。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社会的急剧转轨变型以及当代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学生自然会受到这些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强烈吸引和广泛影响,特别是医学生单调的学业与相对匮乏的人文素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医学这门学科相对其他学科来说,专业知识单一,学习任务繁重,医学生除了要花大量的时间用来记忆数不清的分子、细胞、组织、神经等外,还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做实验、见习、实习,巨大专业学习压力挤压了医学生留给补充自己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时间。长期下来,就会造成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匮乏,从而愈发感到教材生涩,难以理解,对于教师的讲课难以产生共鸣,对思想***治理论课的兴趣越来越淡漠,更没有精力来参与到实践性教学中来,加之阅历浅,缺乏鉴别力,往往把错误的东西当成新鲜事物,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有的还会被一些流行看法所左右,尤其是“红包”、“回扣”现象层出不穷的今天,一些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了扭曲,陷入了个人主义的泥潭当中;再加上现实中某些价值导向如在人才评价、招聘时重才轻德等大大影响了人们的观念,理论与现实出现巨大反差,影响医学生对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信度、兴趣、说服力,最终也失去了其应有的效果,影响了他们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如何把社会现实和书本教学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对教师的讲课产生共鸣,对思想***治理论课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提升思想***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以真正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增强医学生的道德感受性,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构建健康的职业观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并具备医学人文精神的医务工作者培养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是我们思***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再次,医学院校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机制构建任重道远。长期以来,医学院校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把理论学习和假期社会实践相结合,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形成了一些很好的经验。比如通过各种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社会等一系列活动,对于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把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治理论课的一种教学组织方式,还仅仅局限于利用寒假暑假时间,而且还是选拔性参与。让大学生到基层接近人民群众,直面社会生活,不仅能适应大学生学习掌握思想***治理论的需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治素质,而且能够真正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所以,建立和完善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保障机制、组织管理机制、效果评价机制和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尤其是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探讨医学院校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独特模式,使思***课实践性教学活动真正贯穿于医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全部过程,是摆在所有思***课教师眼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最后,学校职能部门对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还缺乏深刻认识。大部分高校领导对思想***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尤其是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性教学环节对提高思想***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意义,实践教学是医学院校思***课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教学,既可以巩固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还可以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多被列人教学计划的实践性教学的学时都是虚列的,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流于形式。教学环节的实施大纲、教学学时都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诚然,医学院校思***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不如理论教学容易操控,学生的安全、经费保障等都是难题,这些都有待在实践中慢慢克服。由于认识不到位,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还只是纸上谈兵,难以推行真正推行。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治理论课的意见[R]1,社科***[2005]5号,2005.
[2]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R].教社科[2008]5号.
[3] 张红.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5):157.
[4] 申群喜.提高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效果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5):39.
[5] 黄焕初.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界定[J].江南大学学报,2005(6).
医学社会学论文篇8
经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医学生都存在着重医轻文、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倾向。分析其原因不外乎两方面:其一,医学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内容艰深庞杂,学制相比国外医学教育又总体偏短,所以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医学生的学习任务更重,压力更大,学习时间大多是用于专业课或实验课,基本无暇顾及思***课学习,只是到考试时才会突击应付;其二,由于思想***治教育本身功效的隐性化、长期性,一些医学生会产生功利和实用思想,认为思***课枯燥无味,内容空洞,和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没有多大关系。在他们看来,精湛的医术比高尚的医德显得更为重要,还无法认识到思***课的教育意义。即使有些学生愿意去学,也是从考研的需求出发,从根本上并没有认识到思***课的重要性。相反,他们认为专业知识、外语和计算机等课程教学则能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更有利于将来就业。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到医学生学习思***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对此,有意识地引导和帮助医学生澄清对思***课的认识误区,搞清医学专业与思想***治理论学习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1.1充分肯定医学生对医学专业的重视
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一名优秀的医生应当具备高超精湛的医术。这对于医学生来讲,只有认真学好专业知识,打好基础,掌握娴熟的医学技能与技巧,才可能为人类的医学事业上作出贡献。
1.2端正医学生对思***课的学习态度
鼓励医学生对重视对专业的学习,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思***课的学习。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系统学习思想***治理论知识,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三观”,对人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对于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的医学生来讲更为重要。
1.3澄清医学生对医学学科的性质
认识医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科学。从医学的起源来说,医学首先是仁术,然后才是技艺与科学。医学既不专属自然科学,亦非社会科学,而是兼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属性的综合性科学¨J。因此与普通高校相比,医学院校的思***课教学显得更为重要。一名的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需要有有高尚的医德和高度的责任心与奉献精神。同时,医学发展的历史也证明,没有良好而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就不可能有医学的卓越成就,而高尚的医德、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以及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储备都与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以及医学院校思***课的教学效果密切相关。
2丰富教学内容,体现医学教育特色
在医学院校这个特殊环境中,思***课承载着特殊的使命,当然也不可避免地会被打上当代医学特色的烙印。所以要求思***课的教学内容要结合医学专业和医学生特点,准确恰当地涉及医疗理论和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如医疗改革、医患关系、安乐死、卫生资源分配等,充分体现医学教育特色。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在讲我国医疗卫生思想时,可以结合、***等领导人的卫生思想。如民主***时期,就卫生队伍的思想建设曾提出了“救死扶伤,实行***的人道主义”和“学医治病,全心全意为全体***民服务”的宗旨,同时还树立了白求恩的光辉榜样,要求广大医务工作者向白求恩学习,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另外,还确立了预防为主的具体卫生工作方针,并指明了我国卫生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等。这些都对我国现在卫生事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必须贯彻落实***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使人人都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可以结合历史上一些伟大人物如孙中山、鲁迅、章太炎、郭沫若等都曾有过学医的经历,让学生了解他们是如何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何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奉献自己毕生精力和心血,从而使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启迪;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教师可联系医学辩证法、医学科技前沿动态讲授哲学原理,如在历史观一章,针对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可以通过对克隆人的讨论,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运用医学中的技术。这种结合医学专业来讲授思想***治理论课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医学生的思想***治素质和辩证思维能力,帮助他们自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从而让学生摆脱“思想***治理论课无用”的错误认识。
3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思***课教学要克服传统教学机械、死板、说教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可以通过讨论、演讲、辩论、案例分析、模拟再现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1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其主体地位
参与意识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学生没有参与意识,课堂气氛就无法活跃起来,学生积极性和兴趣也必然下降。对此,教师应鼓励医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思***课的教学过程,可以适当减少课堂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时间和活动空间,采用各种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并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针对社会上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或医学生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如开展医术与医德何为重、先收钱还是先救人等问题的辩论,让学生运用学过的一些理论知识并结合自己的专业辩论,通过辩论活动丰富学生的思想道德知识,从而把思***课从空洞、抽象的说教中***出来。并在这种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3.2加强师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向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交流不足也是制约思***课教学效果提升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大部分医学院校的思***课教学都采用的是大班授课制,教师往往上的是一百多名乃至更多学生的大课,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成了很大的问题,课堂上教师不可能顾及每一个学生,因此很难了解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实际。即使有些教师利用课间10分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范围也非常有限。教师与学生交流少,心理距离就会拉大,这种师生之间的生疏感也会导致课堂气氛的不融洽和不活跃,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对此,要求思***课教师除了和学生课堂课间交流外,还可以在课后参与学生组织开展的一些活动,或者借助现代媒体工具加强交流,如通过开设博客、QQ聊天或发邮件、发短信等方式与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交流,以便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效果更佳。
3.3重视并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2008年年底,***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了首届全国高校思***课案例教学研讨会,各省教育厅纷纷发文征集高校思***课的优秀案例;2009年12月,为进一步推进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课教学中的运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又召开了北京高校思***课案例教学研讨会。如今,案例教学法越来越受到思***课教师的青睐和肯定,也无疑将成为提高思***课教学实效的一.个突破口。但是,案例教学绝不是简单的举例教学。要求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必须精心挑选,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职业特点,挖掘和收集最典型、最具说服力并有重要教育意义的医学案例。另外,还要求教师要有善于组织并驾驭学生辩论活动进程的能力,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如在基础课中,可用当代医学家如钟南山、桂希恩、***、“草原曼巴”王万青、林巧稚、赵雪芳、陈晓兰等这些优秀医生的先进事迹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在感动的同时去思考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应该具备哪些道德品质,应该遵守哪些职业道德以及如何理解医乃仁术等等问题。
4重视社会实践。强化教学效果
社会实践是思***课教学中最富有生活性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思***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可以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及其心理成熟的过程J。对此,探索出了一套富有医学院校特色、并为广大医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教学模式。
4.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
学校可以结合传统节Et、重大纪念日等,加强学生的爱国爱校、优良民族传统教育,引导学生参加思***课的教学实践活动。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校举办了爱我中华主题风采大赛,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充分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学校还开展了“科学发展观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系列活动;2011年,为庆祝***90周年,学校组织部组织师生开展了“***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宣传部以“光辉的历程,伟大的成就”为主题,举办了庆祝***90周年***史***片展,学校各基层组织师生开展了“歌颂***,歌颂祖国”红歌演唱会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激情澎湃,充分表达了对***和祖国的热爱。BasicMedicalEducation。Jan.2012,Vo1.14No.1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思***课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大学校园有各种各样的社团,如心愿爱心社、法律协会、自强自立协会、纵横哲学社、心理健康协会等。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有效的资源,指导学生社团开展一些与思想***治教育相关的主题活动,培养医学生服务奉献精神和综合能力素质。如2011年4月、6月,学校社团联合会举办了以“喜迎***90周年,创先争优跟***走,山医社团展风采”为主题口号的社团活动月开闭幕式暨爱国传旗启动仪式,激发了学生“学***史,知***情,跟***走”的爱国主义理念和坚决跟***走的坚定信心。通过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有效丰富了校园文化,又将思想***治教育渗透校园文化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良好***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4.2开展名师专家讲坛,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
为更好地发挥思***课主渠道的作用,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之外开展了名师讲坛系列活动。2009年,在建校90周年之际,学校邀请我校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德五、赵荣瑞教授分别为全校师生作了《使命与责任》、《科教生涯五十年的人生感悟》等学术讲座。从这些名师的言谈中,学生充分感悟到名师们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和他们淡泊名利、潜心耕耘、执着奋斗、甘于奉献,大仁大爱的人格魅力,感受到他们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和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很好的教育和洗礼,并进一步认识到面对新的时代应如何去学习、思考、寻找人生的意义与价值。2011年5月,在学校首届以“走近医学人文,重新审视医学”为主题的医学人文周活动期间,开展了医学人文论坛、经典医学人文影片展播、医学人文画展(画布上的医学)和医学人文对话等系列活动。邀请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王一方教授、大连医科大学赵明杰教授分别为全校师生作了《重申医学》、《画布上的医学》、《医师誓言——基于我们的职责》等学术报告。两位教授以生动的案例、智慧的语言,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精彩讲述,进一步加深了师生对医学人文的思考;医学人文主题画展也别具匠心,让学生透过国际大师的30幅画作,感悟生命真谛,提升医学认知;专题讨论别具一格,培育了学生对医学人文探究的浓厚兴趣。之后又邀请广西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熊云新教授开展了《人文艺术教育在提高医学生整体素质中的作用》的人文讲座等。良好的人文氛围使学生在润物无声的环境中,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到陶冶、素质上得以提高、精神上得以升华。
4.3深入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联系医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开展义诊咨询、医疗保健、***策宣传等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引导学生服务社会。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实践检验真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奉献社会的热情。如在每年的l2月1日,我校“关艾志愿者联盟”和省城其他高校的“关艾工程”志愿者都会深入社会开展“预防艾滋病,共建美好家园”防艾宣传活动,并与艾滋病人零距离接触,让学生更加明白医学生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神圣使命;另外,每年暑假学校都会组织医学生到贫困偏远的地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如2008年暑假,学校共组织了21支志愿服务队,390余名师生,分赴我省8个地市、18个县及四川省雅安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传统***策宣讲、文艺演出、医疗服务、法律援助、支教支农等项目的基础上,重点组织了博硕士志愿者服务团、四川省雅安市援助服务队、大学生改革开放成就宣讲服务团、大学生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团、大学生医疗卫生服务团等多支重点团队。同时,还组织了新农村合作医疗调查、儿童健康营养状况调查、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农村医疗状况调查等多项课题调研实践队。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大学生的爱国理念和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激发了大学生成长进步、奋发进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同学们学我所需、用我所学,发挥专业特长,在奉献社会的同时,增长了才干,积累了经验,全方位地提高了自身素质,为以后更好地融人社会、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学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自从开展以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连续19年受到、国家***、团中央、全国学联的表彰,也受到在校学生和服务地区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在服务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促进地方卫生工作的开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医学社会学论文篇9
1引言
1.1医学模式的历史演变
医学模式,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医学的理念构架、人们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理念构架及人类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关于医学的理念构架,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医学及医疗医药活动的根本看法,即医学本体论;人们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理论构架,是指医学本身发展中的认知范式,即医学认识论;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从事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医务人员从事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即医学方***。作为一种模式,上述三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具有特定性、稳定性、结构性、系统性等特征。其中,医学本体论是其医学模式的核心部分,即医学哲学观对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及医学思想方法、医学思维方式、医学实践方式、医学行为范式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治、文化、科学技术尤其是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我们认为,在医学史上,医学模式大体经历了远古时代巫术医学模式、古代自然医学模式、中世纪神学医学模式、近代生物学医学模式和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GeorgeL.Engel)正式提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概念bio-psycho-socialmedicalmodel。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实现了对生物医学模式的超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是以人类的疾病谱以及健康观念的变化为依据的。这一模式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不只是生物因素,而且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因而***方法除了传统的生物学方法以外,还应当包括社会科学法和心理学方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研究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还要研究人的状态和人所处的环境。医学必须建立在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基础上,改善人的生存状态,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治病、防病和促进健康。
1.3当今世界的医学模式
现今时代是生物医学模式和心理医学模式交替的时期。生物医学模式的最基本概念就是把人看作为单纯的生物或生物机器。机器是由另部件一个个组装起来的;反之,也可以一个个拆开还原;因此,作为生物机器的人体同样可以用物理化学的概念还原为物理化学的单体。生物医学模式最根本的观点是要求任何疾病都要有生物学上的证据,即要求任何疾病都可以在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上找到可以检测的形态变化或生理生化上的异常。此即莫干尼所说的,凡病均有“病灶”。生物医学的疾病概念强调的就是病灶。而心理医学模式的最基本概念和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人”字。也即生物医学注重的是“病”,心理医学注重的是“人”。心理医学注重的是心身统一的整体和心身统一的社会实体的人。心理医学的健康概念包括以下内容:(1)生物机体是完好的;(2)心理是健全的;(3)与社会是协调的。其中尤以后两条更为重要。心理医学认为,心理上的失常是最重要的不健康,对社会的不适应是心理失常的最大原因;所以,根据这一健康概念,心理症(neurosis的另一种命名)将是临床心理医学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和重要的防治疾病,心理卫生是预防医学的重要内容。
1.4现代医学面临的新挑战
1.4.1时代信息化,心理负荷加重20世纪以来,信息量骤增。有人称这个时代为信息时代。信息时代距离和时间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竞争意识激烈,抢时间、抢速度,意味着经济效益和利益;意味着进步和前途;甚至意味着“生存”。这既是社会的进步、社会的文明和物质财富的巨大创造和积累,但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心理和社会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成为心因性疾病的致病原因。因此,如何稳定心态,如何诊治心理上的的疾病和保护心理健康以及开展心理卫生工作,如何认识心理的物化和人体潜力、潜能的本质,如何进一步探索、研究、讨论这一系列原来是很少有人关注的问题,现在却成为现代医学及其重要的课题。
1.4.2人口老龄化问题世界将进入老年社会,这是医学又一个面临的不容忽视的新问题。老年既有生理上特点的问题如:衰老和抗衰老问题,更有特殊的以往很少关注过的老年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老年的心理问题与社会问题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心理衰老(也即精神衰老)是促进、加速生理衰老的重要原因,而心理衰老则与社会问题(主要是社会矛盾)有重要的关系。生物医学所研究和解决的衰老问题其重点往往放在生物学上的生理衰老,而很少甚至从来还没有考虑心理衰老的问题。现在,与生理衰老密切相关的心理与社会问题将成为医学的崭新课题。
1.4.3病谱及病谱顺位变化近现代的高科学技术对生物性、体因性疾病的防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生物性的致病因子在大量高效药物及先进预防措施的干预下,得到明显的控制;好多曾经吞噬过成千上万人类生命的烈性传染病,有的已经消灭,有的也近乎绝迹;一般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也已明显减少,死亡率显著下降。但是,另一方面,在与心理社会因素明显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心理症和精神疾患却在不断上升。因此,整个人群的疾病谱和病谱顺位发生了深刻的、根本性的变化。曾经有很高发病率的结核病已被排在第十位以后,而心血管病、肿瘤却上升到第一、第二位;在某些地区、某些年龄阶段的心理症和精神疾患则几乎被列为首位而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面对这种情况,单纯生物模式医学的诊治手段和药物几乎已难以为力。
1.4.4医学观念更新存在决定意识。观念总是带有时代特征。当医学的现状发生变化时,人们不得不检查一下原有的原理、理论、学说、观点是否还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一般说来,观念总是滞后于现实发展,它的惰性相对较大;当时代已经大踏步向前、新事物大量涌现时,人们这时才思考(不得不思考)原有的东西需要更新;这时,新观念方随之出现。新医学模式的诞生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客观的事实存在所决定。
2分析与策略
2.1我国医科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p#分页标题#e#
信息时代最大的特征是“人本位”概念,一切以人为本。人本位贯穿在所有领域。医学更不能例外。医学是人的医学,更突出人本位的重要。只看到“病灶”和“病”,而忽略人,或不重视人,这个医学就是个落伍于时代的医学。当前的生物医学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此,所存在的问题、矛盾的根源也在于此。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医学越来越多地干预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医学的最大负面影响就表现在它导致医学生不重视甚至忽略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属性。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往往把病人看作是疾病载体,而不是看作一个生了病的人,对人身上的疾病非常重视,全部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思考诊断疾病和***疾病之中,对病人则持冷漠的无所谓态度,即所谓“见病不见人”。加之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的不断增强,市场经济带来了利益格局的多样化、分散化,使得我国社会生活领域中出现了多种价值观、道德观相互交错、相互摩擦碰撞的局面。这种道德观念的交错与摩擦,正是造成社会道德失范的思想根源。而且这对于需要复杂,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崇尚个性而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差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一些青年从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观、道德观出发去选择自己的行为,对社会所提倡的共同价值观采取否定态度,从而为医学高校人文教育的开展及强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以恩格尔等人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既要看到“自然的人”,又要看到“社会的人”,对待健康和疾病问题不应只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认识,还要从社会科学特别是心理学和人文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从而对提高医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向我们表明,不应该把对医学生的其它素质教育看成是医学知识之外的额外要求,它们应该是医学教育本身极其重要的内容,把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是医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不应是医学院校的附属,而应成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医学的本质是以社会的人为研究对象,救死扶伤是医生的神圣使命,然而现代医学院缺乏的正是宝贵的人文精神,现代医生中有不少因缺乏人文素质而不懂得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病人。因此,医学院校不能再继续只教给学生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应该赶快补上医学渗透交叉的医学人文科学,我们培养的医学生不应该只是学到专门医学知识去诊治“疾病”的医学技师,而更应该是富于人文素养,慈祥可爱的白衣天使。
2.2医学高校人文教育呈边缘化倾向
我国长期以来医学高等教育实行的是过窄的专业教育,片面强调大学生专业素质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认识自我。其中包含了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我国的医学院校学生,除了能够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之外,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接触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和接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笔者认为我国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弱化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点:(1)人文学科的选修课比例不适当;(2)不能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3)我国医学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克隆技术的出现及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单纯的医学科学技术问题,但绝对不能应用于人类社会,因为它是缺乏人文导向的反伦理、***现象。
2.3在医学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一位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毕业后足不出户,沉浸在做实验、练技术的追求之中,为了练习娴熟的手法竟到了忘我的境界。按理说,这个医学生的精神值得赞赏,但是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单纯追求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技术素质固然是一位医生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但无论技术有多好,也只能成为局限于本专业狭窄领域的单向型专家。而要成为专业技术素质和人文素质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学者型人才,在教学理念与教学环节上,注重人文修养与人文环境熏陶至关重要。***治课不是说教课,应与时俱进,根据现实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为医学生搭建培养人文关怀情感的教学整体环境,弥补他们在人文关怀情感上的缺失。医学专业最早把人当器物研究,包括对各种疾病的研究,后来发展到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人作为社会人、整体人来看,人的疾病不单纯是机体因素,还有环境、工作压力、情绪使然,新型的疾病被称为心身疾病。以治病为对象,只诊病不看人,桎梏了医学的整体发展,当前强化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非常紧迫。在掌握预防、诊断、***疾病的自然科学技术方法的同时掌握人文科学方法,是未来医学教育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强医学人文科学教育。首先,要加强对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的研究和宣传;其次,加快医学教育改革的步伐,体现医学人文科学性质和强化医学教育,人文底蕴应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最后,还要加强医学人文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2.4关于医学院校开设人文教育学科的几点构想
医学院校人文教学的学科设置,一般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医学哲学、医学史为代表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医学观、认识论和方***,为其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医学科学家提供支持。二是以医学伦理学为代表的学科,其中包括生命伦理、高新技术应用中的伦理、生态伦理等,主要任务是帮助医学生如何做一个好医生。三是以医学社会学为主的学科,其中包括医生与病人、医学与法、卫生保健***策、卫生经济学、医患沟通技巧等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医学生处理好医疗保健服务中的种种社会问题。根据这一设想,当前我国医学高校宜以以下七门学科为主要人文学科: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卫生经济管理学、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技巧,此外还应该包括音乐、美术、文学、美学、历史、哲学、语言学等方面的课程。课程只是载体,通过课程来实现培养目标,塑造人文精神。课程设置要坚持采取必修课、选修课和公选课相结合的形式。重视人文课程是必要的,但人文精神的培育绝不是单纯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的,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同样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人文精神培育尤为重要。要把人文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将人文关怀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传授医学知识与传播人文精神结合起来。许多医生在工作初期大都胸怀任爱之心,恻隐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医生对病人的关爱逐渐淡化,道德观念和价值伦理偏离。应该看到带教老师的语言、行为、仪表、态度、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人文教育不单纯是培养高素质医学生的需要,还应成为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的内容之一。#p#分页标题#e#
3结论
医学社会学论文篇10
摘要:本文提出,在中医药院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指导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医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医药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渊源;实践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医学生 教育路径
医学生是未来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其核心价值观的构成不仅关系到医学生的品格、修养、医德、学术水平和医疗技能,也直接影响祖国医药卫生事业整体水平和质量。当代社会正处于剧烈转型的时期,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冲击着医学生脆弱的价值观。如何使医学生保持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取向,是中医药院校教育的必要内容。因此,在中医药院校中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是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一、医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医德教育作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载体,其内容涵盖医德规范教育、医学伦理学教育,医事法教育等多方面,具有规模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特点。目前我国中医院院校普遍开设有医德教育相关课程,为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效平台。
1.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
中医药院校学生是中医药卫生事业的未来人才,医德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当前的情况下,在医疗职业道德建设中,我们应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医学伦理学学科的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观念来统领、支配、影响医务人员的医德价值观。
医学生对医学伦理的认知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积累的过程,应贯穿于医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虽然人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尺度和标准,但都有一个对最高价值的根本判断的准则,即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价值取向的基本方向和道德判断依据,也对其他价值观的属性有着重要影响,一个人他所有的价值观取向总是体现着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据于此,必须对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取向施以积极教育引导,使他们在医疗实践中时时刻刻以核心价值观作为判断依据和动力。中医药院校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伦理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医学伦理学中的道德指向与伦理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融合,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医学核心价值观。
2.加强医学生个人品德教育
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只有被个体的道德体系吸收认同,逐渐培养起道德情感,才能在道德行为中以坚定的道德意志自制、进取,以达到更好按照这些原则和规范调整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目的。个人品德还体现了现实个体对特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认同,有助于提高社会道德规范在社会中践行的实效性。由此可见,个人品德是核心价值观的创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医德规范的全部内容,最终无一不指向从事医疗卫生行业个体的个人品德。个人对核心价值观具有主观能动性,他可以选择所践行的社会道德准则并将其转化为道德实践。保持医疗卫生行业价值观始终处于一个高水准的稳定状态,需要通过加强个人品德教育,通过提高自我修养来达到自我约束,自觉践行医德规范所要求的内容,从而保证医学实践始终处于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之下。
二、中医药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渊源
1.中医药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资源
中医文化循中国传统文化的轨迹发展而来,蕴藏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其深刻的哲理性、科学性和伦理观,横跨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以此为底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各家学说和诊断技术无不闪耀着智慧和东方思维的光辉。中医药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药传统文化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既是一门***的医学体系,又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烙印,融合了文、史、哲、艺术等多学科综合知识,是中医药文化的精神标识,是中医药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资源。中医药传统文化中的“人命至贵,有贵千金”,“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思想即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本质要求,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一脉相承之处,是其民族化、传统化的表现形式。
2.中医药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借助中医药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从过去到现在,甚至是将来,外来文化都不能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文化。外来文化只能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结合适应社会和时展的要求,其优秀内容才能在核心价值观。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必须由中医药传统文化支撑,才能够保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因而,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医药传统文化融会贯通起来,源于中医药传统文化又符合当代医学进步,才能保证中医药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时代鲜明,又不失历史文化底蕴;既是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练,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
三、实践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医学生建立核心价值观并有效指导医德实践。实践教学是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由理论转变为现实的最有效载体。个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积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既是社会成员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和感悟真理的过程,又是社会成员通过实践活动在头脑中不断进行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过程,是引导医学生从理论知识走向具体行为的必经之路。在实践中,医学生真切感知医德规范、获得道德体验,对自己的价值观不断修正、充实、完善。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有益于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和途径,而医德实践能够弥补当前道德教育注重知识传播而较少涉及情感培养和行为训练的这一缺憾。在思想***治理论课堂中,通过利用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医务工作者的权利、义务、责任与行为规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在专业实习中,门诊导医、临床陪护、危机干预等经历使医学生零距离接触病患,感受到疾病背后的道德内核,使他们对生命的价值、人性的尊严、伦理道德有了全新而深刻的感悟,进一步升华了个人品德修养,建立起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四、小结
当下,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正在经历剧烈的转型时期,医患纠纷、暴力袭医、天价药费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逐渐深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因此,加强中医药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们责无旁贷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李恩昌,徐玉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医学伦理学[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
[2]刘红艳.转型社会中的个人品德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3]张建中,金芷君.中医与文化漫谈[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医学社会学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