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毕业生论文篇1
【关键词】高职学生;毕业论文;注意;语言运用
一、语言的含义和作用
语言是人类社会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意义结合的系统,是用来表现思想感情的材料和工具。只有了解语言特点,过好语言关,是写好毕业论文的重要一环。
二、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各类文章虽文体不同,各具特点,但对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共同的,这就是准确、简练、生动。毕业论文的语言表达同样要求做到简捷、明快、形象、生动、准确、科学。
(一)语言要准确、科学。撰写毕业论文首先要求语言准确。准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做到没有差错。“准确”是从总体上要求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要使语言准确无误必须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用词要做到准确、无误,合乎事实。用词准确的途径主要有两个:
1、要注意辨析词义,要仔细区别近义、同义词在含义上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别。我们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必须认真推敲每一个词,并在反复精选的基础上,使用最恰当的词语。汉语中的近义词、同义词很多,有些近义词粗看起来,意思区别不大,但若仔细地分析,就会发现完全不同。
2、要注意区别词语的感彩,在选词、用词上注意掌握“分寸感”。在汉语词汇中,除了很大一部分“中性词”以外,还有一些词语是通过其特定的含义体现出鲜明、精妙的感彩的。当然,我们在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在没有搞清词义之前,决不能轻易落笔,力求做到对每一个词都来一番推敲,以保证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准确性。
(二)造句要合乎语法法则。论文的语言最基本的就是谴词造句的问题。如果造句能够文从字顺各司其职,那么论文的语言就达到最起码的要求了。句子结构是不是正确,取决于合不合语法规则,用词不当、词序不妥、句子成分残缺、语言不合逻辑,就会使意思含糊不清。所以造句时要注意:
1、句子成分要完整。构成一个句子最基本的成分是主语、谓语和宾语。在比较复杂的句子里,还有宾语、补语和状语等连带成分。在一般情况下,句子成分,特别主干部分是不能随意省掉的。如果省掉了不该省略的成分,句子就残缺不全,意思就不能表达清楚。
2、词语要搭配得当,词序要有条理。在句子中,词与词的互相搭配以及词序的安排都是有条件的,否则就会犯搭配不当和不合语法规则的错误。
3、事理要合乎规则。有些句子,从语法形式上看,成分不缺,搭配也得当,但仍不准确。原因是反映的事理不合逻辑,不合思维规则。
三、语言要简捷明快
(一)简捷就是造句干净利落。用语“贵乎精要”,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做到“文约而事丰,言简而意赅”。语言要想简洁必须做到:思想明确,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
(二)提取最精粹的词语。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若要使语言简练,最要紧的是尽量节约用字。少用字,同时还要把意思表达完善,就必须在写作时注意选择提取那些经过千锤百炼的最精粹的词语。这个提炼工作,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节约用字。能少说一句就少说一句,能少用一个字就少用一个字。同样的内容,用很少的文字就可以表达出来,不仅节约用字,使语言更加简练,而且还会使文章避免平铺直叙,富有艺术魅力。
2、删繁就简。把一切与表达主题不太相干的多余部分删去,特别是那些不必要的重复和解释。例如:“社会主义国家要保持物价稳定,不能随意提高物价,也不能乱涨价。”这里,“随意提高物价”和乱涨价是同一个意思,结果是同一个意思重复地说了两遍。另外论文要达到语言简练,就不必在那些已被人们熟知的事实或事件上过分展开。
总之,我们这里强调语言要精练,是以能否清楚地表达思想为准。毕业论文该长则长,该短则短。从实际出发,在准确、全面、深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基础上,力争做到语言简练。
四、语言要生动形象
毕业论文在具备观点正确、鲜明、语言准确、简练的前提下,还要力求做到语言生动,让人读起来不枯燥乏味。“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是不表达出来,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是怎样的好呢?可见要把论文写好,光语言准确、简练还不够,还要生动感人。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够使毕业论文生动形象呢?
(一)要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学术论文的特点之一,是语言的抽象性。但是任何抽象的概念都是来自具体的事实。如果我们在写作时,能把理论的概括同形象的描述恰当地结合起来,就会有助于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并使理论易于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例如:同志在写“***八股”的罪状之五时,就直接用“甲乙丙丁,开中药铺”来形象概括;写***内团结和同志间互助的必要性,则用“荷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等生动语言来形象说明,把深刻的道理写得明白易懂,生动活泼。
(二)用词要新。我们在用词时,应当刻求新意,努力使语言新鲜、生动些。如果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总是在老套子里打转,语言就不会生动。要不断挖掘和发现词语中新的含义、新的用法,即不断发现事物的新意,并给这些事物以最准确、贴切、新鲜的表现。例如:著名作家王蒙写“事实”,“事实就是宇宙,就像地球、华山、黄河、水、土、氢、氧、钛、铀一样,既不像想象的那样温柔,也不像想象的那么冷酷。”这一连串的比喻就比“铁一般的事实不容置辩”一类的句子新鲜有趣的多。
(三)要使用多样化的语言。毕业论文的选词和造句,都要有适当的变化,切忌反复使用,这也是语言生动的一个重要条件。若能按照主题的需要把叙述、议论、设问、比喻、举例、解释交叉起来使用,相错成文,这样,文章就会显得变化多,读起来有兴味。
(四)要重修辞。修辞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在行文中,总是一种句式,缺乏变化,难免使语言平庸单调。应当学会根据文章体裁的特点和表现主题的需要,运用多种修辞手段,使句子的表现方式丰富多采,增加语言的生动性。用修辞和其他形式使句式富于变法的方法很多,比如层递、反复、对照、粘连、叠字、倒装等等。另外,在论文中,如能把语言声调的平仄、句式的长短、语气的缓急灵活地搭配起来,适当地交错使用,就可以产生一种节奏感,读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发挥出语言在形式上的强大表现力。还有如果我们运用一些排比、对偶等句式把语句搞得长短适度,大体相称,语言在音节的和谐上就又增加了一份美。
【参考文献】
[1]刘晓红.高职院校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思考[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3).
[2]杨亚丽,秦静远.高职生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6).
语文毕业生论文篇2
关键词:毕业论文改革;英语师范生;从师技能
1 引言
传统看来,英语师范生的毕业论文主要以理论综述为主,即学生就英语教学中的某一理论为写作对象,陈述其概念,分析其特点,研究其使用环境。因此,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同时查阅现成的文献成为学生论文写作的主要思想来源。长期以来,学生的选题不但没有新意,更与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现状严重脱节,学生的论文写作对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未能起到指导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某高校英语教育专业自2015年起,实施了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强化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两年以来,从2015届和2016届毕业生的论文写作情况来看,本次改革达到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指导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目的。
2 改革前后师范生毕业论文的对比
改革后的师范生毕业论文与传统毕业论文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论文的选题、论文结构、论文写作手段等方面。
2.1 论文选题的对比
对于英语师范生来说,论文的选题往往与英语教学相关。从论文的选题来看,改革前后两年的论文题目虽然都一定程度上与英语教学有关,但其中也不难看出改革后论文选题的变化。如表一。
从表一的论文选题上看,2013年和2014年的毕业论文选题主要体现在某一理论或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或影响,学生的论文主要研究该理论或方法的概念、特征等问题,偏重理论性。而2015年和2016年的论文普遍是英语教学现状调查类的论文,即学生须对现实中的基础阶段英语教学进行深入观察后方可获得写作素材,注重教学实践。
2.2 论文结构的对比
改革前后的论文结构也有着极大的区别。以改革前后两篇有关英语学习情感动机的论文为例进行比较,来看两者的区别。如表二。
从表二所反映的论文结构上不难看出,改革前的毕业论文要求学生从某一理论或方法的概念入手,分析其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最后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而改革后的论文从结构上看,要求学生就某一英语教学中的现象展开调查研究,不但要确定研究计划,还要搜集相关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总而言之,改革前毕业论文写作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梳理和归纳;而改革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加强了学生深入教学一线进行实际调研的能力。
2.3 论文写作手段的对比
通过表一与表二的对比内容可以看出,改革前毕业论文写作重理论轻实践,因此,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须要阅读相关书籍,并对理论内容进行梳理。改革后学生要想完成论文的写作,就必须深入到教学一线,通过问卷或访谈等调查手段获取第一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因此,改革前学生论文写作的手段主要是文献综述,而改革后学生论文写作手段主要是调查研究。通过论文写作手段的对比更能反映出从重视学生理论学习到强调学生从师技能实践的变化。
3 毕业论文改革对学生从师技能训练的促进作用
作为毕业前的最后一个作品,论文写作得到学生的普遍重视。为了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学生进行长期的准备。而改革前后对毕业论文写作要求的变化,也给师范生指明了准备的方向。从原来的只要学好英语教学理论,稍作整理就能完成论文写作,变成熟悉英语教学各因素内容,制定详尽的调研计划,深入教学一线,才能使论文写作成为可能。因此,毕业论文改革对师范生从师技能的训练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一,促进学生转变观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加重视英语从师技能的训练。通过与某些用人单位沟通,大学毕业生在走入社会后普遍存在理论素养好,但是从师技能相对薄弱的现象。通过本次毕业论文改革,学生选题的来源一定出自教学实际,需要学生对一线的英语教学有全面的了解,从客观上强迫学生将从师技能的训练作为重点,这样才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英语教学实践。
第二,促进学生转变方法,使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同时,更加重视英语从师技能的提高。传统的论文写作只需学生对已有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不须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改革后的论文写作要求学生在自身从师技能的训练过程中来寻找恰当的切入点,进行论文的调研与写作。因此,学生须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如了解英语新课标的具体内容;具备分析教材的能力;能够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善于观察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表现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恰恰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完善。
语文毕业生论文篇3
关键词:毕业论文;写作规范;组织能力;目的
中***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87-02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一个必经环节。它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衡量自考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相同专业的学历水平的依据。毕业论文的撰写目的在于培养自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
论文的写作不能简单地被看成是由句——段——篇的一个连接过程。指导本科英语专业自考生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引导学生增强毕业论文写作规范意识,努力达到论文写作规范的过程。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多数学生缺乏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所以他们对于毕业论文的完成就会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从而不知该如何下笔。因此,对本科专业自考生的毕业论文撰写进行必要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针对较多学生学习中所面临的论文写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初步建议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培养本科英语专业自考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我们可以分两个步骤进行,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一、选择课题
选择课题,就是要确定所撰写论文的题目,它也是撰写论文最重要的一步;通过选题来限定论文的选材范围,以防出现文不对题、论题范围太窄或太泛现象;选题必须要选择有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及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选择具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科研论文既是一种研究形式,也是一种写作形式。有效地写作取决于选题具有科研价值,以及具有现实意义;本科自考生的毕业论文撰写应该从现实的学习中选题,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理论上,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学习中有待解决的问题;选题应具有新颖性,要具备独具慧眼的能力和超前意识去思考、去发现、去研究。结合自己所搜寻的资料从前人已提出的研究课题中寻找出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对此进行补充和完善,这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语文毕业生论文篇4
1.引言
当电子计算机1946年问世的时候,人们就提出了机器翻译的想法,并且在1954年进行了第一次机器翻译试验。然而与后来的各种语言信息处理研究和应用(语言信息检索、文本自动分类、自动文摘、信息提取等等)相比,机器翻译却是进展最慢的。学者们倾其大半生精力、商家投入为数可观的资金,经历五十多年不懈的研究和开发,得到的成果或者产品却常常不能令人满意。
原因是什么呢?从语言研究的角度来说,机器翻译系统分析、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能力都还不到位,处理不了的语言现象很多:有的是句子结构层次弄错了,有的是结构关系弄错了,有的是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弄错了,有的是词义辨识错了,还有的错误是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对比差异造成的。下面是机器翻译处理汉语动结式不成功的几个例子(来自三个机器翻译系统)。
先看生成的情况,机器翻译目前还很难生成汉语的动结式,所以我们很少在汉语译文里见到含有动结式的句子。对于下面这个英译汉的例子,三个系统都不能翻译成“他把地扫干净了”:
Hesweptthefloorclean.
*他干净地扫地了。
*他清扫清洁的地板。
*他清扫地板干净。
再看汉语动结式翻译成英语的例子,它们可以说明目前机器翻译系统分析和理解汉语动结式的能力:
他踢坏了三双鞋。*Heplaysthreepairsofevilshoes.
*Hekickedthreepairsofshoesbad.
*Himkickspoil***airsofshoes.
这段路把妈妈走累了。*Thewaymakemothertiredafterthewalk.
*Thissectionofwaywaswalkedmothertired(ly).
*Thisroadmotherwalktired.
大家吃腻了剩菜。*Everybodyhasfeddedupwiththeleftovers.
*Thateverybodyategreasy(ly)surplusvegetable.
*Alleat,isloathetoleavevegetable.
下面我们只讨论动结式的生成问题,其中不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补语用“得”字连接的;2)补语虚化的,如:“抓住”、“买着”、“看完”、“办成”等;3)补语和动结式的宾语有固定搭配关系的,如:“说走了板”、“看愣了神”、“苦出了头”等等。
2.机器翻译中的动结式问题
为了说明机器翻译如何处理动结式述语结构,我们需要先看看机器翻译的过程。下***说明了机器翻译的原理,也是机器翻译的整个过程。
附***
***1机器翻译的过程
显然,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机器翻译过程。从S到I再到T的过程是中介语言的翻译策略,中介语言通常是某种***于源语和目标语的逻辑表达式。如果是英译汉,对英语的分析和理解要从表层深入到底层,得到描述句子意义的中介语言逻辑表达式。同样地,汉语也要从底层到表层一步一步生成。分析时从表层到底层走得越深,生成时从底层回到表层的过程也就越复杂。因此,需要分别对这两种语言的句法和语义系统作深入的研究。实际上目前大部分机器翻译系统都作不到这个程度,常见的翻译策略是直接法或转换法,或直接和转换相结合的混合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英译汉的例子对直接法、转换法和中介语言法这三种翻译策略作一个比较:
Yougetgoodreceptiononyourradio.(摘自某产品说明书)
译句1你得到好的接收在你的收音机上。
译句2你用你的收音机得到好的接收。
译句3你的收音机接收情况良好。
在机器翻译系统中,用直接法可以得到译句1;用基于句法的转换法,再加上一些语义关系的分析,能得到译句2;译句3是基于理解的,用中介语言法有可能作到。显然,前一节关于动结式英译汉和汉译英的例子,都不是基于理解的翻译。
动结式的结构形式简洁,语义关系复杂,在汉语里是很有特点的一种结构。吕叔湘先生(1986)曾用它说明汉语句法的灵活性。人们在从各种角度论述动结式述补结构的时候,常常会提到它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是个难点。同样,在机器翻译中它也是个难题。在汉语翻译成外语的系统里,难的是如何分析和理解动结式述补结构。在外语翻译成汉语的系统里,难的是如何生成含有动结式的句子。
我们在这里只讨论生成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源语(例如英语)往往没有相当于汉语动结式的结构形式,也很难用转换规则把英语的某些结构形式与汉语动结式联系起来。所以除非用个别处理的办法,采用直接法和转换法翻译策略的系统很难生成汉语的动结式译文。要让系统有生成动结式的能力,就要按中介语言法的思路,增加分析的深度,理解源语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各个成分的概念意义、成分之间的关系意义,句子的句式意义,等等),然后根据意义表达的需要,选择动结式的一种结构形式,再生成表层的句子。目前我们对汉语的研究还不足以支持这样的生成过程。所以在现有的机器翻译系统输出的汉语译文当中,很难找到地道的含有动结式述补结构的句子。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译文:
Hehasmadethequestioncomplicated.他已使问题复杂化。(他把问题搞复杂了。)
Thechildrenhavehadenoughtoeat.孩子们已吃了足够。(孩子们吃饱了。)
这样的译文对机器翻译来说就算不错了,只是念起来有些别扭,有点“机器味儿”。
3.动结式的生成过程
机器翻译译文生成的任务是从要表达的意义出发,经过选择词语、确定词语间的语义关系、确定目标语句子的句法结构等步骤,最终输出与源语言句子在意义上等价的表层字符串。对于动结式的生成,有以下几步:
(一)确定要表达的意思(四)整合语义结构
(二)选择词语、分派语义角色(五)选择句法表现形式
(三)判断合法性(六)处理表层词语
3.1制定要表达的意思
汉语动结式述语结构表达的是一种“动作—结果”事件。比如要生成的意思是:小王读了这篇文章,结果小王懂了这篇文章。在汉语生成开始之前,机器翻译系统用中介语言逻辑表达式表示要生成的译文是什么意思。一般来说,如果这个表达式里面有两个谓词结构,并且二者之间有“动作—结果”关系,就可以进入汉语动结式的生成过程。
中介语言逻辑表达式是从源语(譬如英语)分析得到的,源语中的述谓结构和“动作—结果”关系会在表达式中有所体现。但这并不是判断能否生成汉语动结式的惟一依据。我们在上一节提到,英语往往没有相当于汉语动结式的结构形式,也很难用转换规则把英语的某些结构形式与汉语动结式联系起来,这是就句法结构来说的。实际上,由于英、汉语之间在“动作—结果”关系表达上的差异,(注:戴浩一(2002)指出:“动作—结果”基模虽然在汉、英语中都存在,但是在汉语中占主导地位,而在英语中占次要甚至边缘地位。而且,这个基模在两个语言对客观情况的构建上也因经验的概念化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形式。)在从源语分析得来的语义表达式里,可以用汉语动结式生成的“动作—结果”关系有时是隐含的,与此相关的述谓关系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
英语对动作对象的描写在汉语中有时可以表达成动作的结果:
Shemarriedthewrongperson.她嫁错了人。
Heenteredthewrongdoor.他进错了门。
汉语中动词的结果补语在英语中有时是说明动作的状态和程度的成分:
电视看久了。towatchTVforaverylongtime.
我英语学晚了。ItwasverylatewhenIstartedtolearnEnglish.
还有,致使“动作—结果”事件发生的某些因素在汉语里常常可以充当动结式的一个论元角色,(注:袁毓林(2001)称其为外来的致事。)而在英语里它们往往充当其他成分:
那场可怕的暴风雪冻死了不少人。Manypeoplefrozetodeathintheterriblesnowstorm.
沙发把你坐懒了。Youarebecominglazyonthesofa.
所以我们需要一组规则,在要生成的语义表达式里判断有没有应该用汉语动结式表达的述谓关系。在这组规则里,除了两个谓词结构及其显性的“动作—结果”关系符合判断条件以外,还应该有能够识别和提取隐含的“动作—结果”关系及其述谓结构的条件。这就需要研究英语和汉语在表达“动作—结果”关系时的差异。这种差异有时在某种类别下表现出来,有时又很个性化,只跟具体词语有关。目前机器翻译系统还没有找到这样的规则。所以我们就暂时只能看到“她嫁给了错误的人”和“他进了错误的门”这样的译文。
3.2选择词语
选择词语需要有一部用于信息处理的汉语词典,告诉我们词语
和它们的意义,以及它们的用法(比如,谓词的配价结构及其论元的限制条件)。对于前面的例子,需要先在词典里选出“小王”、“读”、“懂”、“文章”这些词,然后根据词语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为它们分派语义角色。这些词在中介语言逻辑表达式里是实体和谓词。“了”、“结果”、“这”等是算子或关系,把它们转成词汇形式还需要另外的分析和处理。词语选择和语义角色分派的结果可以表示成树形***或特征集合等形式。
附***
***2词语选择和角色分派的结果
Agen表示施事,Pred表示谓词,Pati表示受事,Cont表示内容,Expe表示经验者(当事)。
即使有一部详尽的词典,要让机器根据意义选择词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经常需要在几个同义词或近义词当中进行取舍。比如,汉语的“看”有read的意思,用它来表达我们要生成的意思比“读”更地道。根据什么样的规则选择“看”,不选择“读”?目前汉语词汇和语义的研究还不能形式化地回答这个问题。机器翻译系统只好先根据词语搭配的优先关系来判断。一种作法是,借助描写词语概念的语义词典,用统计语言模型计算语义相似度,让计算机学会表示和比较词语搭配的优先关系。但是,用这种工程化的方法并不能绕过汉语研究的作用,因为一个统计语言模型能否达到比较好的处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语言学知识作为参数。
3.3判断合法性
经过词语选择和角色分派,得到了***2表示的两个谓词结构。这一步的任务是,判断能不能用动结式述语结构表示这两个谓词结构及其关系。具体说就是,“看”和“懂”能不能合成“看懂”,并且表示中介语言逻辑表达式要求的“动作—结果”关系。因此合法性的问题关系到哪些动词和哪些形容词(或动词)能够组合成符合汉语习惯的动结式。
如果给机器翻译系统提供一个词表,列出一批动结式的词语,而“看懂”又刚好在这个词表里,那么判断这件事情就比较容易。譬如,在动词“学”的两个义项(“学习”和“模仿”)下面,《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孟琮等,1999)列举了8个动结式实例,《中国语补语例解》(侯精一等,2001)列举了12个。这两部词典是面向人的,如果给机器翻译用就还需要收录更多的实例。比如“学懂”、“学腻”,等等(我们在本文的第四部分列举了“学”下面84个可能需要生成的动结式实例)。实际上,词表只适用于小范围的实验型翻译系统。动结式述语是一种自由结构,是根据说话的需要临时造出来的,因此应该是不胜枚举的。
我们可以这样想,“学”是一种认知行为,“懂”、“明白”等词语表示认知活动的效果,因此可以当“学”的结果补语。但人们也常说“这孩子学歪了”、“把身体学垮了”。“歪”和“垮”又根据什么是“学”的结果补语呢?这些补语该用什么条件来生成?我们将在第四部分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如果这一步判断的结果是不能生成合法的动结式,那么就需要回到上一步,重新选择词语,直到找不到符合预定的语义要求的词语为止。
3.4整合语义结构
作为一个述谓性的结构整体,动结式有自己语义上的支配成分,包括论元成分和附加成分,我们把这些语义关系的和统称为语义结构。在这一步,我们需要根据动词和补语各自的语义结构,确定动结式整体的语义结构,主要是配价结构(价语的数量和性质)。
动结式的配价结构不等于其构件(动词或补语)的配价结构,也不简单地等于二者之和。动结式的配价与其构件的配价之间有没有对应关系?如何从动词和补语各自的配价结构得到动结式的配价结构?袁毓林(2001)、郭锐(1995)和王红旗(1995)都曾经作过研究,在解释成因的同时,寻找动结式对其构件原有的论元进行选择的控制规则。在一定范围内应用这些规则,我们可以从动词和补语的配价结构推算出动结式的配价结构。包括价语的数量:动结式是一价的、二价的,还是三价的;以及价语的性质:动结式述语结构中各个论元的语义角色是什么(主要分为主体格(主论元)、客体格(宾论元))。对于前面的例句,我们就可以得到,动结式“看懂”是二价的,它的两个论元是“他”(主体格)和“文章”(客体格)。价语的数量和性质是下一步选择句法结构的主要依据。在动结式生成的整个过程中,汉语语法学者提出的论元整合规则是可以直接影响生成算法的规则,这样的结论在目前的汉语语法研究中还为数甚少。机器翻译十分重视这一组规则的作用,也期待着对它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完善。(注:譬如,袁毓林(2001)提出的准入规则在论元整合结果为等价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也是可操作的,对增价的情况虽然有处理的规则,但是计算机不大容易操作,对减价的情况还没有提出有效的处理办法。)
3.5选择句法表现形式
这一步要做的是,选择什么样的句法手段去表现动结式的语义结构。动结式有很多表层结构类型,李临定(1986,181-204页)曾归纳了五类句型:
(1)N[,1]VC妈妈急哭了
(2)N[,1]VN[,2]VC他走路走累了
(3)N[,1]VCN[,2]我点亮了油灯
(4)N[,1]VN[,2]VCN[,3]他拍桌子拍疼了手
(5)N[,1]把N[,2]VCN[,3]火把他的衣服烧穿了几个洞
前四类还各有四种可能的表层变换形式(“把”、“被”、“得”字句及其他)。到底应该选取哪一种生成我们的句子呢?这是如何在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之间寻找对应关系的问题,我们打算在第五部分就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讨论。
3.6处理表层词语
选定了句子的表层结构和语序以后,剩下的事是用词汇手段表达某些句法或语义范畴。比如:时、体、否定、指代、有定、数量,等等。然后输出最后生成的结果。对于我们的例子就是:“他看懂了这篇文章”。句子里的“了”、“这”和“篇”是在这一步生成的。
机器翻译生成汉语动结式时,在句子表层要处理的问题很多,每一个问题也都很复杂,比如时体成分、否定成分的语序等,需要作专门的研究。
3.7操作过程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各个步骤的操作并不是无条件依次进行的。当在某一步无法得到确定的结论时,应该中止动结式的生成过程。
4.动词和结果补语的组合关系
动词和结果补语的组合应该是基于语义的。要想离开词表的限制,判断哪些动词和哪些形容词(或动词)可以组合成符合汉语习惯的动结式,就需要从语义上研究动补之间的组合类型和规则。显然,这件事情不是机器翻译力所能及的。在这里我们只能先从个例入手,看看单音节动词和单音节形容词作动词“学”的结果补语的情况,或许能够从中看到这个问题的困难所在。
动词“学”的意思是“学习”或“模仿”。在《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注:由北京大学研制的用于信息处理的电子词典,其中有按义项收录的14479个动词,2856个形容词。通过检索每个词的属性,我们可以知道哪些动词可以带结果补语,哪些形容词、动词可以作结果补语。)(俞士汶,1998,以下称《语法信息词典》)中,列出了可以作结果补语的单音节形容词204个,(注:马真等(1997)列出了可以作结果补语的单音节形容词153个。)单音节动词112个。经过一一搭配测试,其中有54个形容词和30个动词能作“学”的结果补语。这样我们就从《语法信息词典》中一共得到了84个可能的动结式实例。然后按照《知网》(注: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知识系统,由董振东等研制。以从大量词语中提取出来的“义原”为基本描述单位,采用一种结构化的描述语言来描述概念与概念之间,以及概念的属性与属性之间的关系,包括上下位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对义关系、部件与整体关系、材料和成品关系、属性和宿主关系,以及属性值和属性的指向关系、时间和角色关系。互联网***:)(董振东等,2001)的定义为每一个实例的补语作语义类别标注,再作聚类分析,整理出“学”的结果补语的六个语义类别。其中A、E、F三类作补语的是形容词,B、C、D三类作补语的是动词,分别列在下面(括号里面是《知网》定义的义原)。
A.人的客观属性(智能、举止、年龄、外貌、品性、经济状况)
A1.[智能]学笨了学昏了学蒙了学痴了学蠢了学土了学呆了学木了学乖了学傻了
A2.[举止]学刁了学歪了学贼了学油了学浮了学狠了学犟了学俗了学倔了学皮了学酸了学混了学抠了
A3.[年龄]学老了
A4.[经济状况]学富了学穷了
A5.[品性]学差了学废了学好了学黑了学坏了学糟了
A6.[外貌]学俏了
B.人的主观感受(态度、感知)
B1.[态度]学烦了学够了学惯了学迷了学恼了学腻了学怕了
B2.[感知]学懂了学乏了学会了学累了学通了学忘了
C.人的状态和行为(状态、行动)
C1.[状态]学病了学成了学疯了学垮了学亏了学蔫了学瘸了学死了学瘫了学哑了学晕了
C2.[行动]学哭了学跑了学散了学走了
D.事物的状态(状态)
学丢了学没了
E.事物的特性(特性)
学反了学活了学偏了学浅了学深了学杂了学窄了学足了
F.事
件的特性(特性)
学遍了学迟了学重了学错了学对了学多了学久了学滥了学全了学少了学透了学晚了学早了
可以看出,“学”和它的结果补语之间在概念意义的组合上遵循一定的规律。能否根据这些规律,用计算机可操作的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判断词表以外的动结式实例是否合法?比如,《语法信息词典》没有把“精”列入可作结果补语的形容词当中,但是“学精了”是个合法的动结式实例。计算机可以这样来确认它的合法性:根据《知网》,“精”的定义是[智能>灵](“>”的右部是左部的下位概念。下同),在A1类[智能>愚/讷/智/灵](“/”表示“或”的意思。下同。)的范围内。同样,与“精”定义相同的“鬼”、“灵”、“巧”,虽然也没有被《语法信息词典》指明可作结果补语,但计算机仍然能够判定“学鬼了”、“学灵了”和“学巧了”是合法的动结式实例。
对于动补之间的语义组合,结果补语的概念意义是在动词概念意义的制约下起作用的。我们再来看与“学”有对义关系(Converse)的动词“教”。“学”和“教”都表示认知行为,前者是使自我认知,后者是使他人认知。因此有可能要求相似的结果补语。实际上,“学”的结果补语基本上都可以作“教”的结果补语。(注:尽管各自的语义指向可能不同,比如:“学笨了”和“教笨了”。这与动词的配价结构有关。在机器翻译生成动结式的过程中,由“整合语义结构”这一步处理。)它们或者表示认知行为对其主体(“学”的施事、“教”的与事)产生的效果:改变主体的客观属性(智能、举止、年龄、外貌、品性、经济状况)、主观感受(态度、感知)、状态和行为;或者表示认知行为对其涉及的事物产生的效果:改变涉及对象的状态、性质(长短、宽窄、深浅、多少、正反、美丑);或者表示认知行为本身的特性(度量、频率、程度)。不同的“动作—结果”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动补组合关系,要把它们研究清楚,整理成规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即使有了基于词语概念意义的规则,也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在《知网》中,与“懂”有相同定义的单音节动词还有“认”、“审”、“识”、“通”、“悉”、“晓”、“知”。除了“通”以外,其余的都不能作“学”的结果补语。与“精”定义相同的双音节形容词“聪明”、“机灵”、“伶俐”、“乖巧”可以作“学”的结果补语,而同样定义的“聪颖”、“聪慧”却不行。这说明影响动词和结果补语组合关系的因素不仅仅是词语的概念意义。那么,到底还有哪些因素可以作为判断动结式合法与否的条件?如何把这些条件变成计算机可以操作的规则?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
5.从语义结构到句法表现形式
在动结式的整个生成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句法手段来表现其语义结构是比较复杂的一步。人们常说,汉语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或者说句法成分和语义成分的配位很灵活,一种结构形式经常表示多种意义,一种语义内容也可以用多种结构形式来表示。这就给机器翻译的汉语生成带来很大的困难。对于动结式表层句法结构的选择,我们目前能用到的条件非常有限,所以能生成的句型也很有限。
5.1使生成目标受限
通过整合语义结构我们得到了动结式的配价结构,价语的数量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句型。如果动结式是一价的,选择有一个体词性成分出现的句型;是二价的,选择包含两个体词性成分的句型。至于在同属一类句型的多个表层结构形式中间应该选择哪一个,还需要更细致的条件和规则。下面讨论如何把动结式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作为选择的条件。
为了简化讨论的过程,我们在这里只考虑二价动结式的情况(略去“妈妈急哭了”、“他看书看花了眼”、“他扔进屋一块石头”等)。这样,讨论的范围就限制在只含有两个体词性成分的表层结构形式里面。吕叔湘(1986)曾经按照补语跟主语或宾语的语义关系,把动结式述补结构分成15类(略去“得”字句等),其中有两个体词性论元成分出现的共9类(包括用“把”和“被的句子),分属以下三种语义关系格式,其中S是V的主体格。(注:在本节讨论的范围内,主体格包括施事、当事;客体格包括受事、内容。)
附***
综合上述各种情况可以看出,二价动结式的六种语义结构可以用以下五种表层结构形式来表达。下面的讨论将在这个范围以内进行:
表层结构1:SVCO
表层结构2:S“把”OVC
表层结构3:O“把”SVC
表层结构4:O“被”SVC
表层结构5:S“被”OVC
我们注意到,同时与二价动结式的六种语义结构有对应关系的只有表层结构1(SVCO),所以可以把它当作生成动结式表层的首选。可是进一步观察就会发现,在用表层结构1表
达某些语义结构时会受到限制。譬如语义结构Ⅱ,我们可以说“大家吃腻了剩菜”,却不能说“我丢怕了钱包”,也不能说“他看傻了那幅画”。能说与不能说应该有条件来控制,O和C之间的语义关系可能是一个控制条件,但是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规则可用。
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先避开表层结构1,选择2和3。经过初步实验我们看到,就表达命题意义来说,用表层结构3表达语义结构Ⅱ,用表层结构2表达语义结构Ⅰ、Ⅲ、Ⅳ、Ⅴ、Ⅵ,受到的限制最少。这样,讨论的范围又缩小到了两种表层结构形式。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找到用这两种句法形式表达六种语义关系格式的控制条件。我们把这种逐步缩小问题范围的做法叫作使生成目标受限,实际上这是对复杂问题的一种妥协。也就是对二价动结式,放弃生成所有的表层句式,寻找尽可能简单和有效的控制条件,先用部分表层结构形式表达其多种语义格式。
5.2生成表层结构的控制条件
从语义结构生成表层结构的主要控制条件是动结式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对于二价动结式的组成成分S、O、V、C,如果S是V的主体格,而且:
(一)如果S、O、V、C相互之间满足下列五个条件之一,则可以用表层结构2表达:
1.(O是V的客体格)且(O是C的主体格)且(C是一价的)
2.(S是C的主体格)且(O是V的客体格)且(O是C的客体格)
3.(O是C的主体格)且(V和C都是一价的)
4.(S是C的主体格)且(O是C的客体格)且(V是一价的)
5.(O是V的客体格)且(C是V的修饰成分)
(二)如果S、O、V、C相互之间满足条件6,则可以用表层结构3表达:
6.(O是V的客体格)且(S是C的主体格)且(C是一价的)
表层结构2和3都是“把”字句。关于“把”字句,很多学者从各种角度作过研究。张伯江(2000)曾根据句式语法的观点指出,除了组成成分的作用以外,“把”字句的整体意义当中还有句式意义的作用。因此,生成的时候还应当考虑上述控制条件能否符合“把”字句句式意义的要求。我们注意到,动结式与“把”字句似乎有一种自然的联系。“把”字句中V的“处置”意义、C是“把”后面宾语产生的变化等句式意义与动结式的句式意义基本相似。(注:在动结式的表层结构2中,宾语是O;在表层结构3中,宾语是S。)另外,为了体现“把”字句里动作过程的完整性,我们在生成过程的最后一步(处理表层词语)规定,“把”字后面排斥否定谓语形式。根据我们的观察和实验,在二价动结式述语结构的五种表层形式中,“把”字句在语义表达的适应性上比较好,常常能够包容除语义关系之外的其他一些选择控制因素。譬如,补语是双音节的动结式一般不宜选择表层结构SVCO,但“把”字句不受这个限制。再如,用“把”字句来表达“你把坑挖浅了”这一类含有动结式的句子,正好能够表示其偏离预期结果的意思,比用其他表层结构更合适一些。“把”字句在动结式生成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这不是机器翻译能够解释的问题。
现在再来看我们要生成的例句:“小王读了这篇文章,结果小王懂了这篇文章”。经过“动作—结果”述谓关系的判断、词语选择、合法性判定和语义结构整合,我们得知,它可以生成一个二价的动结式述补结构,其中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是:
SVO&SCO
这种语义结构符合控制条件2(S是V和C的主体格,而且O是V和C的客体格)。因此为它选择的表层句法形式是:
S“把”OVC
再经过表层词语的处理,最后生成:
小王把这篇文章看懂了。
6.余论
戴浩一(2002)在论述汉语语法的哲学基础时指出,语法现象是概念系统概念化的结果。他从宏观角度提出了从概念结构到汉语句法和词汇形式的过程,说明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是汉语的概念化原则。应该说,机器翻译从中介语言逻辑表达式生成动结式译文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实例。从“动作—结果”述谓关系的判断、词语选择、合法性判定、语义结构整合、直到句法形式选择和表层词语处理,我们需要的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句法化、词汇化的原则和规则,这样才能从生成机制上找到动结式的构成条件。多年来,汉语语法一直比较重视动结式述语结构的研究,在结构层次、结构关系、句法功能、语义关系、配价结构,还有组成成分的特征和性质等问题上有许多论述。只是研究结论多数是面向人的,能为汉语信息处理和机器翻译所用的还不多。比如,关于动结式是如何形成的,人们大多从历时的角度,指出它的来源是古代汉语的使动用法。而机器翻译需要的是从共时的角度找到动结式形成的控制条件,告诉计算机,在什么情况下,哪些动词和哪些形容词(或动词)可以组合成、以及怎么组合成符合汉语习惯的动结式述语结构。还有,如何从要生成的句子意思里找到“动作—结果”关系及其述谓结构?如何根据要表达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如何从动词和补语的配价结构推算出动结式的配价结构?如何从动结式的语义结构选择它的句法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在句子表层处理时体成分、否定成分、指代关系、数量关系?在没有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规则以前,机器翻译系统还只能采用某些权宜之计来生成汉语的动结式。
在强调规则的作用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统计语言模型的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语言工程中,出现了基于实例的和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系统。在人们对语言和翻译的机制还缺乏系统的了解,还没有一种适合信息处理的语言理论可以应用的时候,统计语言模型可能会起到某种依靠“量”来获取“质”的作用。它的前提是,大量语言现象的统计规律能够确切地反映语句的构造规律和言语过程的认知规律。而实际上,这还是有待证明的观点。更何况统计语言模型需要建立在语言学知识的基础上,一个语言模型能否达到比较好的处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为它提供什么样的语言学知识作为参数。计算的任务是获取参数之间的统计学规律,参数才是建立模型的根本。目前统计模型方法在机器翻译系统中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应该不是模型本身的计算能力有限,而是能够提供给模型的关于机器翻译的知识太少。汉语语法研究目前还没有发掘出足够的这一类知识,或者是还没有把它们系统地、结构化地组织起来。这一点对基于规则的方法来说,同样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机器翻译系统总体设计的角度说,汉语动结式的生成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根据哪些语言知识来生成,这与汉语研究有密切关系;另一个是怎样实现生成的过程,这是把问题形式化和设计算法的事情。我们讨论的内容只涉及第一个方面,目的是通过对动结式生成过程的描述,看看它需要哪些语言学知识的支持。实际上,我们谈到的生成过程还相当粗略,提出的问题也仅仅是一小部分。曾经有人(白硕,1996)说过,继说本族语言的人和说非本族语言的人之后,计算机的出现给语言研究带来了一个新的参照物。它将帮助人们认识到一些在旧的参照物下很难揭示出来的语言现象和规律。希望我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也能成为这样的一种“参照”。
【参考文献】】
1白硕1996《语言研究中的实用主义》,《计算机时代的汉语和汉字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戴浩一2002《概念结构与非自主性语法:汉语语法概念系统初探》,《当代语言学》第1期。
3董振东等2001《知网和汉语研究》,《当代语言学》第1期。
4郭锐1995《述结式的配价结构与成分的整合》,《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沈阳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5侯精一等2001《中国语补语例解》(日文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6黄昌宁等主编2001《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7Hutchins,W.J.1993《机器翻译:过去、现在、未来》,台湾,致文有限公司。
8李临定1986《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
9——1980《动补格句式》,《中国语文》第2期。
10陆俭明1990《“VA了”述补结构的语义分析》,《汉语学习》第1期。
11吕叔湘1986《汉语句法的灵活性》,《中国语文》第1期。
12马希文1987《与动结式动词有关的句式》,《中国语文》第6期。
13马真等1997《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汉语学习》第1期。
14孟琮等1999《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15王红旗1995《动结式述补结构配价研究》,《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沈阳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6翁富良等1998《计算语言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7俞士汶1998《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清华大学出版社。
语文毕业生论文篇5
关键词: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创新性;研究
对于英语专业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要想顺利获取学士学位证书,其毕业论文就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特色,展现其专业水平。进行毕业论文题目的设计不仅能够反映出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的掌握情况,还能够体现出毕业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而当下许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时,不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考虑,这也主要表现在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时没有创新性。因此,研究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创新性十分有必要。
一、英语专业在毕业论文选题方面缺乏创造性的原因
根据调查表明,许多高校的英语专业在毕业论文选题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毕业论文的题目和英语专业没有直接的联系。例如,“得体的礼貌”、“日本的茶文化”等。第二,选题的题材过于单一和传统。大多数的学生多是选择文学类的题材作为自身选题的主要方向,尤其是对文学名著的分析,在毕业论文中更是十分普遍。例如,关于世界名著《呼啸山庄》,英语专业的学生就只是简单地将题目设计为《呼啸山庄人物分析》或是《呼啸山庄人物性格特点分析》。借用别人的毕业论文题目进行局部修改,再次套用,缺乏自身的思想和观点。第三,题目设计没有立足于实际,过于空、大。
二、提升英语专业在毕业论文选题创新性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
英语专业作为一个大的专业方向,不仅有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还有英语技能的掌握,有着非常多的英语语言学习方向。例如,英语语言学专业、英语文学专业、英语翻译学专业、旅游英语专业、科技英语专业等。所以,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之前,要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方向,并运用自身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对写作材料进行收集。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就要有创新意识,对相关资料进行全面综合地收集,不可只局限于文学方面。当前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方面没有创新性,主要是由于大部分的学生将文学方面的题材作为最重要的一个选题方向。除了一些学生偏爱文学题材以外,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文学资料相较于其它的资料,方便查找和理解,可供参考的文献也比较多。所以,许多学生认为选择文学类选题更好进行毕业论文的创作。针对这种情况,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立足所学专业,根据自身的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料收集,同时,还要勤于观察和思考,着眼于大处,着手于小处。例如,英语语言学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时,就可以将落脚点放在语言方面,针对我国公民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情况进行论文创作。而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将旅游和英语有机结合,针对旅游和英语的关系进行论文创作,而不必要将选题局限于文学方面。
(二)专业知识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
将专业知识结合日常生活,就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总的来说,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在选题方面有许多的素材。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速度加快,英语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商务英语;英语教育;英语电影、英语歌曲等都可以作为论文题目。当然,理论来自于实践,应当为实践服务。因此,英语毕业论文选题的创新性必须要建立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只有具备了实用性,方可谈创新性。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时,要选择那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还要考虑其是否具有理论价值和认识价值,是否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是否能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和综合认识。对于那些与实际生活相脱离、过分咬文嚼字、追求时髦没有意义的题目,要果断摒弃。除了将专业知识结合日常生活以外,还可以将专业知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社会热点问题就是指那些在社会上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人们都高度关注的问题。而且对于学生来说进行这方面的论文创作,其好处在于,第一,在一定的时间里,各种媒体都会对该事件进行跟踪报导,资料便于收集。第二,在现实生活中,关于这类问题有着自身的切身感受,更加容易找到切入点。第三,由于许多人都关注这类问题,更加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共鸣。通过把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更加能够体现出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锻炼。例如,有一段时间里,美国***击平民案件经常见诸报纸,引起了我国公民的广泛关注,不少人都在讨论这些问题。结合这种现象,英语专业的学生就可以把“美国***支文化”当做毕业论文的题目进行相关的论文创作,以此,做到题目上的创新,独具一格,吸引老师的眼球。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知道,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设计的选题方面,其创造性还有待加强。本文简单地对一些方法进行了介绍。但是,对于强化毕业设计选题的创新性还有许多方法,需要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和创新,从而更好地提出问题进行毕业论文的创作。
作者:王连双 单位: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语文毕业生论文篇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它既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也是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过程,同时还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检验。为了进一步做好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加强毕业论文管理,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章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和时间安排
第二条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实行学院教务处和教学系(二级学院)两级管理的制度。各教学系(二级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领导负责本二级单位各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计划的审定、开题指导、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的配备、中期检查、评阅教师的安排,成绩考核、答辩、推荐优秀论文等工作。
第三条各教学单位应在第7学期结束前1个月,将毕业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姓名、指导范围、指导学生数张榜公布,可以由指导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也可以由教研室根据学生所报的论文选题,统一安排指导老师,确定指导关系,并指导学生借阅参考书目。
第四条指导教师应在第8学期第3周前向学生下达的毕业论文任务书,任务书包括就选题的意义、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并对研究的内容及要求提出建议,安排学生的写作进度,提供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条学生应根据指导教师所下任务,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论文开题报告,并于第8学期第3周前向指导教师递交书面的开题报告,经导师同意后确定论文撰写提纲。
第六条各教学系(二级学院)办公室负责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后勤保障、成绩登记及存档工作。毕业班学生毕业论文成绩不及格者作结业论处,在结业一年之后、四年之内回校申请,补写毕业论文,成绩及格者可申请换发毕业证书。
第七条为确保毕业论文的顺利组织,确保学生具有毕业论文撰写能力,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各教学系(二级学院)最迟应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相应的写作课程,同时根据各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照本专业现行课程体系,增开大纲中明确规定、目前尚未开设的课程。
第八条学院教务处负责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的进度检查、质量抽查、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和汇编等工作。学校其它各有关单位、部门对毕业论文工作也应积极支持、主动配合。
第九条各二级学院可在第8学期为学生安排2至3周时间专门撰写毕业论
文,毕业论文工作须在6月初全部结束。
第十条各二级学院应在第8学期结束前,将优秀毕业论文(占各专业毕业生总数的5%)光盘交教务处,以便编辑出版《优秀毕业论文集》。
第三章毕业论文的选题
第十一条毕业论文课题的选择,必须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与所授学位一致;选题要有新意,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自选题目,但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提倡有一定开拓性,鼓励有学术价值的题目。
第十二条选题要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水平,选题不宜过于宽泛,应是学生在短期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或者可以相对***地做出阶段性成果的课题。
第十三条外文翻译不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对象。
第十四条各教学系(二级学院)可以自行确定选题范围,公布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与兴趣选定,课题也可由学生自己提出。应鼓励和支持少数优秀学生选做创新性强或与学校的科研项目紧密结合的课题。
第十五条毕业论文一般为一人一题。如课题需要有两人或以上合作完成,须由指导教师提出,经院(系)领导批准,但每个学生必须***承担合作论文相关部分的撰写工作。
第四章毕业论文的指导
第十六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一般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含副高)、有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的教师或者讲师(要求至少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2篇论文)担任。
第十七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职责如下:
1.根据自身的教学与科研实际,结合学生的专业、专业方向和学习兴趣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指导学生选题,向学生讲清课题的意义,提出明确要求。
2.向学生介绍相关参考书目,进行文献检索指导;审阅学生的社会调查计划和实验设计方案;指导学生书写开题报告、拟订并审查论文写作提纲及论文设计工作日程安排。
3.对学生撰写论文进行指导,一般不少于4次,并要有指导记录,每次指导的具体情况须及时记录在“毕业论文工作情况记载表”的相应栏目,并由指导教师和学生签字;在指导过程中重视教书育人,注重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
4.对所指导的论文提出评阅意见,写出评语初稿,给出评定分数,推荐优秀论文。
第十八条每名教师同时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数不得超过10篇。
第十九条如确有需要,经所在教学系(二级学院)负责人审核批准,学生到校外科研单位做毕业论文,可聘请该单位相当于讲师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进行指导,教研室应派专人联系,定期了解情况。
第五章毕业论文的开题、撰写、评阅和答辩
第二十条毕业论文的开题
1.学生必须首先进行毕业论文开题,方能进入论文的正式撰写阶段。
2.论文开题由各教学单位自行组织,一般由指导教师把关。
3.学生在开题报告中应阐明选题的原因、该选题的意义、题目来源、相关资料的收集情况及论文提纲。
4.题目来源包括学生自选题目和教学系(二级学院)备选题目两种。
5.学生须向指导教师递交书面的开题报告,经导师同意后将开题报告填写在《四川外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情况记载表》的第3页。
第二十一条毕业论文的格式
1.第一页为论文封面,采用学院统一的封面格式,内容包括毕业论文题目(中外文)、系别、专业、年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及毕业论文结稿日期。
2.第二页为论文题目页,包括论文题目、论文摘要(200宇左右)和关键词(3—5个)。
3.第三页为论文目录页。
4.第四页起为论文正文。正文内容一般包括前言、论文主体、结论;正文后应附注释(引语、必要的专用名等)和参考书目(一般应不少于4本),参考书目应详细列明书名、作者、出版地点、出版社和出版日期。
5.论文的具体撰写与装订格式见《四川外语学院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和《四川外语学院非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日语专业及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分别遵照《东方语学院日语系关于毕业论文写作的补充规定》和《新闻传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执行)。
第二十二条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
1.思想内容健康,观点明确。一般按科研论文体例撰写。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也可有专题调查、读书报告等体例。
2.论据充实,数据可靠,对所论述的问题有归纳总结,有分析批评,有个人观点和见解。
3.行文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语言准确、简练、流畅,字迹工整。
4.非外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正文以6000字左右为宜;外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须用外语撰写,正文不少于4000单词(日语为6000字左右)。
5.毕业论文一般要求用A4纸宋体(日语为“明朝体”,英语等外语用“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字打印,标题用四号加粗,并由各教学系(二级学院)
汇总磁盘存入光盘,并将纸质材料装订成册。
第二十三条毕业论文的评阅
1.评阅教师资格:毕业论文的评阅教师一般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含副高)、有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的教师或者讲师(要求至少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2篇论文)担任,由各教学系(二级学院)统一安排,每篇论文至少要有1名评阅教师。
2.评阅标准:评阅教师应根据我院《本科毕业论文评分参考标准》写出评阅意见和评阅得分。
3.评阅时间:论文评阅应在毕业论文答辩前一周结束。
4.每名教师同时评阅的毕业论文数不得超过12篇。
第二十四条毕业论文的答辩
1.所有毕业论文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论文答辩由各教学系(二级学院)自行组织,各教学系(二级学院)应提前两周通知参加论文答辩的老师与学生。
2.论文答辩小组至少应由3位教师组成。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不超过3 0分钟。
3.答辩小组应在论文答辩结束以后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书写评语,并给出论文答辩分数。
第六章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
第二十五条毕业论文的成绩由指导教师成绩、评阅教师成绩和论文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指导教师成绩占总分的40%,评阅教师成绩占20%,论文答辩成绩占40%。
第二十六条各指导教师应按照我院《本科毕业论文评分参考标准》写出评语和分数,把好毕业论文质量关。
第二十七条各教学系(二级学院)至少应组织1名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评阅。评阅教师也应根据我院《本科毕业论文评分参考标准》写出评阅意见和评阅得分。
第二十八条毕业论文评分统一采用百分制(百分制与等级制对应换算如下: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各单项小分以及论文的总成绩填入《四川外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情况记载表》的最后一页。
语文毕业生论文篇7
【关键词】地区经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论文选题
中***分类号:G64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14-02
我校作为全国少数几所开设有法语专业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之一,在应用型法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外语听说能力、(经贸、翻译)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受到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校法语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论文的选题环节上较易出现问题。研究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对于提高法语毕业论文质量,优化课程设置,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为更好地开展研究,笔者整理并分析了近三年(2014-2016届)法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并于2013年和2014年在本校111名毕业班学生和224名非毕业班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及改善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范围过宽
与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相比,学士学位论文因其篇幅和学生研究水平所限,其选题应当尽量从小处切入,选取专业领域中的某一个特定范围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纵观近三年的法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我们发现,尽管在毕业论文动员阶段和导师指导过程中再三强调了选题范围不宜过宽,但在实际选题过程中,学生仍然未能很好地把握好“切入点”的大小程度,因而不可避免地选择了范围较大的题目,如《中法家庭关系比较研究》《浅析法国人的生活艺术》等。
(二)选题方向单一,与地区经济脱节
对于应用型法语人才的本科论文而言,其选题方向除了法语语言文学以外,更多的应该涉及法语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中国和法语国家在经济文化层面的交流,能反映和解决语言在服务于地区经济中遇到的问题。然而,在近三年毕业论文选题中,有关法语国家和地区社会文化的所占比例为40%,而与经济相关的论题比例却是逐年下降,仅占18%、10%和8.5%,其中取材或应用于地区经济的论题更是屈指可数,仅有《中法购物网站的比较》《分析中法裘皮服装业发展现状》等寥寥数篇。
(三)选题缺乏创新性、理论和实践意义不大
根据对近三年毕业论文选题的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学校有着毕业论文三年重复率不超过5%的硬性要求,法语专业学生的论文选题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虽然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紧跟时代潮流、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论题,如《中东难民潮对法国及欧洲的影响》,但如拿破仑、戴高乐、路易十四之类的法国历史名人,法国的奢侈品、时装、香水和咖啡文化,中法两国的饮食文化、社交礼仪、教育现状、养老问题、女性地位仍然是许多法语专业学生偏好的研究内容。这类论题经过前人的反复研究,已经不具备必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此外,大多数毕业论文选题均与社会文化相关,和法语专业毕业生在经贸领域的实习和就业关联度不大,这与学校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够契合。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
(一)学生的主观原因及对策
1.对毕业论文及其选题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不清
尽管在问卷调查中,75%的毕业生和67%的非毕业生都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很有必要或有些必要,且绝大多数学生肯定了毕业论文选题对于论文写作的关键性作用,但对于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31%的毕业生和35%的非毕业生认为写毕业论文仅仅是为了满足“完成学业”的要求。由此可见,毕业论文在检验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经贸或翻译领域的专业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在新生入学之际、大三下学期和大四开学之初分阶段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动员,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毕业论文及其选题的重要意义。
2.论文选题方式单一、用时过短,缺乏平时积累
对于论文选题方式,86%的毕业生和67%的非毕业生表示已经或打算自主选题。当被问到论文选题用时这一问题,64%的毕业生表示仅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便选定了自己的论文题目。在这短短的一周时间里,学生经过了盲目空想、搜索网络、查找文献、师生商量等一系列环节,为自己未来几个月的论文撰写匆忙选定了方向,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连参考文献是否充足、论文写作是否可行都未尽做考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学习和实习中缺乏问题意识和思考自觉。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在一、二年级基础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拓宽知识面,增加对法语国家与地区文化的输入;在三、四年级的经贸、翻译方向教学中,采用支架式、问题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从点滴积累中自然地产生对某一领域的探究欲望。
3.查找参考文献和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不够
据调查,49.5%的毕业生表示在毕业论文选题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资料不够,78.3%的毕业生主要通过网络资源取得论文参考资料,56%的毕业生较少或从不利用学校***书馆资料室查阅文献资料。此外,非毕业班学生中打算利用网络资源取得参考资料的比例高达69.2%。以上数据表明,我校法语专业学生查找参考文献的途径单一、***书馆藏资源利用率低、通过网络查找法文文献的能力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完善对***书资料及其检索工具的建设,结合主干课程及《经贸法语》《法语高级应用文写作》等方向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查找相关***书资料,并教会学生充分掌握搜索和获得法文文献的能力。
(二)教师、学校的客观原因及对策
除了以上主观原因,论文指导教师和学校制度监控方面的客观因素也影响了高质量毕业论文选题的产生。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我校法语专业的办学历史尚短,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与老牌的本科院校相较存在明显差距,且绝大部分教师不具备在经贸领域服务的经验,再加上学生人数居高不下,在指导学生论文选题时难免会有些力不从心。为此,我们需要在不断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同时,充分利用兼职专家教授的学术资源,让青年教师尽快明确专业研究所长,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有计划选派教师下企业挂职调研,将实践所得用于课程教学和论文指导。在学校层面,首先,加强法语专业在长三角地区尤其是浙江省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法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紧扣专业培养目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有力保障。其次,建立完善的毕业论文选题监督和评价机制能够从制度上保证法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继文.高等院校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范例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7.
[2]田贵森,段晓英.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王炜,马继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选题存在问题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1).
[4]吴文珊.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分析[J].新课程研究,2009(2).
[5]许秀梅,王秀华.对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深入思考[J].山东纺织经济,2009(3).
[6]郑秀恋.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5).
语文毕业生论文篇8
【关键词】过程管理 实施细则 审核 责任预警
【中***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113-01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现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的重要环节。2000年颁布并在全国高等院校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指出:“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对学生而言,毕业论文是检验其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学术能力的标准之一。而对学校,毕业论文的质量是衡量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检验学校行***能力的良好手段。因此,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高等院校的行***管理部门都需对毕业论文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一 制定适合本专业特点的毕业论文实施细则,全局宏观把控毕业论文写作
在《大纲》中,明确了“毕业论文一般应用英语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见解。”这一要求仅仅只明确了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字数、撰写语言和纲领性要求。而毕业论文究竟应该怎么写、写什么,学生还需要更为具体的细则来作为准绳。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而言,每个学校的毕业论文实施细则就是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的详细指南。毕业论文实施细则一般要求各专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列明论文进度安排、选题范围和要求、撰写语言、最低参考文献数量等部分。一旦细则出台并能严格执行,学生可从中了解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的详细步骤和要求,学校也能从宏观上根据细则把控毕业论文写作的进度和质量。
以进度安排为例,毕业论文作为学术论文的一种,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由于本科生的研究深度欠缺,因此本科毕业论文需要学生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大量阅读前人理论、研究和著作之上。英语毕业论文除中文文献之外,还需要学生阅览大量的外文文献。这一过程是集翻译、理解、分析、归纳、总结的一个综合过程。所以在制定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的进度安排时如能把整个论文进度提前,将有益于学生的研究。同样,选题作为论文的重头戏,一旦选定研究方向,切入点找得好,学生论文自然写得也顺畅,不会出现写不下去、需要重新选题的情况。所以在制定进度安排时也可以适当延长选题的时间,让学生能找准切入点,有时间将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做充分,从而从源头上提高论文质量。
二 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毕业论文审核及责任预警机制,实时调控毕业论文质量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浙教高教〔2004〕137号)中指出:“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各校教学水平、进行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各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毕业论文的质量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专业知识的联系和运用上,同时也体现在导师的指导和学校的监管上。只有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协作,从整体上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毕业论文审核及责任预警机制就成为了提高论文质量最好的助推剂。
在选题和结构方面,可以建立从论文指导老师到论文小组再到专业的三层审核工作,层层汇报、层层负责的预警机制,充分运用专业老师的学术严谨性和权威性,而学校作为管理单位可以起到总体监督、避免重复选题的作用。而在语言严谨性和格式规范性方面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审能力,在专业和学校给出一定要求和参考模板的前提下,激发学生自查和互查的能力,互相取长补短有所学习和借鉴,从源头上做好质量的保证,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专业导师在语言和格式方面的后续审查效率。学校管理层面以表格工具的形式走程序化管理线路,做到所有重要质量监控环节执行情况都有据可查。
三 充分调动、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更好的环境
语文毕业生论文篇9
关键词:本科 毕业论文 质量
毕业论文写作是高等院校本科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与工科院校的其他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学生的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毕业,更是对四年来所学知识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高低的检验。笔者通过抽样,对近年所指导、评阅的汉语言文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调查研究发现, 从论题的选择、观点的提出, 到论据的运用、文字的表述, 问题多多, 不一而足。在毕业论文写作水平不断下降的今天,研究这个课题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南京林业大学2003——200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情况,针对毕业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一、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选题缺乏创新,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
与大多数高校相同,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专业的选题也是由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科目和研究方向,向学生提供选题的范围,然后教研室根据学号随机平均分配给指导教师。学生的选题主要侧重在新闻、公关、秘书、语言、文学、广告、文化等方面。2003——2008届论文共396篇,其中新闻类选题25篇,占6.3%;文化类选题23篇,占5.8%;广告类选题12篇,占3%;秘书类选题70篇,占18%;语言类选题38篇,占9.5%;文学类选题220篇,占56%;其他8篇,占1.4%。论文选题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结合秘书专业实际的很少。有的选题大而空,比如《周国平散文研究》、《浅析海岩小说的创作》、《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关于中国民营企业道德伦理的探讨》、《当代秘书素质要论》、《秘书美学浅谈》等,对于本科生来说,这些问题很难在8000字左右的文章中论述全面而深刻。有的选题虽有新意,比如《中国饮食类广告的文化内涵及其表现》、《秘书学研究现象新探》、《论秘书工作的管理效应》、《公共关系在企业秘书中的运用》等,但由于时间紧迫、资料查找困难、缺乏实践感性认识、投入写作精力不足等原因,泛泛而谈,缺乏说服力,影响了论文的写作质量。
2. 投入精力不足,抄袭现象严重
从六届学生的写作情况来看,因为选题陈旧,缺乏创新性,加上精力投入不足,每一届都有相当部分的学生的初稿抄袭已有的论文,而且屡禁不止。原文照抄的学生较少,大多学生将别人已发表的成果进行剪切粘贴、注水,拼凑为不少于8000字的论文。这些论文在指导老师的严格把关下大部分都被退回重写,如《浅论现当代文学创作中语言的突破创新与规范化》、《论李白诗歌中的送别情感》、《论中美文化下的姚木兰与郝思嘉》、《对解梦文化的思考》、《浅谈文学美与服饰美》、《试论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等。
3.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
规范的论文格式也是合格的毕业论文的要求,论文的标题、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注释、文献综述、致谢等的撰写都要符合规范。比如《浅论古典诗词与阳羡茶文化》,这个标题有歧义,实际上作者主要论述的是阳羡茶文化在古诗词中的表现,标题可改为《从古典诗词透析阳羡茶文化》;英文摘要中语法、拼写错误很多;中文摘要中“本文”、“笔者”、“我”比比皆是,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残缺不全;有的正文通篇都用第一人称“我认为”,有的地方论述缺乏逻辑性与严密性,层次紊乱;错别字、病句较多;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注释不规范;小标题的序号标注欠规范、口语化严重;文献综述只是已有成果的综合,缺少评述等等。
4.口头表达能力欠缺
答辩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论文的熟悉程度,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每届的答辩中,总有一些学生论文写得不错,但表达能力欠佳,影响了毕业论文的成绩。有的照本宣科;有的回答问题的时候抓不住重点,不能做到言简意赅;有的甚至因紧张而憋得满脸通红说不出话等等。这些对于文秘专业的同学来说,都是表达能力欠缺的表现。
二、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1.传统的选题方式缺乏科学性
传统的选题方式剥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他们将毕业论文写作等同于被动完成作业。另一方面,这种选题方式经常会使指导老师感到力不从心。比如研究外国文学的老师可能对武侠小说了解不是很深,研究文学的老师可能在语言学论文的指导方面也有困难,研究广告的老师对公关、秘书等领域也不一定有深入研究等等。
2.学生重视不够
从近几年来的写作实际来看,大部分文秘专业的学生不将毕业论文的写作当成毕业前的一个重要学习环节,他们不以为然,觉得写得好与不好都能毕业。有的学生甚至在写论文前没有进过***书馆,没有查阅过期刊;有的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主动与指导老师联系;有的学生在交稿前几天才匆匆忙忙赶论文;有的学生认为答辩就是走过场,念念提要和目录,随便回答几句就行了。
3.就业、考研、考公务员与写作论文冲突
因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安排在大四,与学生实习、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在时间上发生冲突,部分文秘专业的学生将毕业论文看作就业、考研、实习的绊脚石,产生抵触的情绪。比如有的指导老师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催交论文时,有的学生竟然拒绝:“老师,我在外地,两周后才会学校。到时再说吧。”更有甚者给老师发短信:“我最讨厌做的就是这件事。”
4.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不扎实
毕业论文的写作在人称、标题、摘要、关键词、标点、文献综述、序号标注、注释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缺少理论知识的指导和写作实践能力低。答辩过程中的结结巴巴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论文研究与写作的过程不熟悉,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不高。
5.缺乏严厉有效的论文质量监控机制
对于不按时完成毕业论文或有严重抄袭现象的学生,学校应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处罚教育,否则会导致不良风气的盛行。事实上,很多学校考虑到学生的就业率和学生的前途,对学生采取过分宽容的态度。
三、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1.改革选题方式,将写作时间安排在大三
选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将兴趣与专业相结合,尽量与指导教师的科研方向结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选题,教研室再根据学生选题方向确定指导老师。要选择可行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题目,尤其要结合文秘专业的实践。本科毕业论文之所以成为大学毕业生的负担,主要原因是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的安排不尽合理。多数学校都把毕业论文选题安排在大四第一个学期期末,把中期检查放在大四第二个学期也就是四月中旬左右,把答辩时间安排在五月底或六月初,而这一段时间正是毕业生实习或急于找工作的时间。面临当前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根本无暇顾及毕业论文; 就算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也正忙于复试, 根本没有太多的精力写毕业论文。为避免写作时间与就业、实习、考研相冲突,将论文写作在大三即第五学期布置,在第六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任务书和计划书和论文初稿,大四主要完成论文的修改。这样错开时间就能避免写论文和找工作在时间上的直接冲突。毕竟大四第一个学期初的招聘会还比较少,毕业生还没有完全开始找工作,如果指导教师严格要求的话,毕业论文应该能够发挥它在锻炼学生能力方面应有的作用。
2.开设专门的论文写作课
文秘专业开设的写作课程主要有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新闻写作、广告文案写作,平均只有32课时。建议在大二增设毕业论文写作课与实习课,学时32,理论和实践各16学时,在学生理解论文写作理论的基础上锻炼学生论文写作实践能力,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训练,切实提高论文书面表达能力。在写作实践课上,可以通过演讲、主持、辩论、模拟答辩、模拟法庭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面试、答辩中能够从容面对,游刃有余。
3.完善论文质量监控机制
从大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使他们明白为人为文都要诚实,这是道德的底线。让学生知道论文的剽窃与考试作弊一样会受到严重的处罚,并与学士学位的授予挂钩。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和学校教务部门要严格把好选题关、论文写作进度关、内容关、格式关,让学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论文完稿后可以借鉴南京其他高校的做法,利用***书馆论文过滤系统,如抄袭超过40%,论文即为不合格。尤其对初评为校优秀的论文,也应进行过滤,抄袭不能超过10%。对答辩中表现极差的学生要求二次答辩,如仍不合格,推迟毕业。
4.端正师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在毕业论文工作开展前,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端正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确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毕业前学习的最后一关,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不少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接受实际工作,面临具体写作任务时,往往手足无措;甚至有些学生以高分考取研究生,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时,连内容摘要、关键词、文献综述等都不会写,更谈不上内容的创新了,这些情况都与其大学阶段缺乏科学系统和实际的写作训练、忽视毕业论文写作环节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要让教师明确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是自己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从富有创造性的学生身上,教师也能学到一些知识和技能,教学相长。
写作能力的高低对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目前高校毕业论文整体水平下降的趋势下,结合各校专业实际,寻求解决的措施和有效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语文毕业生论文篇10
每逢毕业,大学生最头痛的问题之一莫过于毕业论文,很多商务英语专业的同学都期望学校取消毕业论文。然而,毕业论文能帮助学生掌握商务英语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初步研究能力,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毕业论文(设计)是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本科生进行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入门阶段,是对四年大学专业学习的一个成果展现。因而,毕业论文或设计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商务英语专业的选题方向是什么?在毕业论文开题意见和成绩评定表中往往会有这么一条: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对于培养目标《商务英语国家标准》规定,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的规则和惯例,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从培养定位来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以文学、语言学作为选题对象肯定是不怡当的,选题的核心还应是商务英语。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来说,由于***已经将这类院校定义为应用型高校,选题的重点还应放在商务英语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上。
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甚至是指导老师都不清楚什么是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到底该研究什么。无法明确这一点,就会导致论文选题不符合专业培养方案、笼统空泛、与社会实践脱节等问题。
(一)选题不符合专业培养方案
要符合专业培养方案,除了熟悉***的商务英语专业介绍外,还一定要明确什么是商务英语。对于商务英语的定义,Hutchinson和Waters称:商务英语是ESP的一个分支,是以英语作为语言媒介、以商务知识为核心的一种ESP。从其定义可以看出,商务英语可以根据实际用途来界定,其范围涉及到许多不同行业和领域,所以商务英语涵盖了各个相关领域的专业英语,如经贸英语、金融英语、会计英语、法律英语、物流英语、广告英语等。因此,商务英语的一般定义是一切与商业相关领域的英语。
这样看来,符合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选题范围相当广泛,只要涉及与商务相关的专业英语领域即可,例如“合同英语中赘述现象的语用分析’、“物流英语语篇的语法衔接研究”、“从张家界景点的翻译看旅游英语的翻译策略”等均是相当不错的商务英语选题。但是,脱离了商务界定的选题就很可能不符合专业培养方案,例如“文化因素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快乐大本营》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探析’、“从英汉句法差异看长难句的翻译”等选题就明显不符合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
(二)选题笼统、空乏、单一陈旧
由于缺乏对商务英语研究领域的系统了解,学生的选题往往笼统空乏,很多同学感觉无题可选,纷纷借助网络,从而产生选题陈旧、雷同等问题。在对几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商务英语毕业论文选题的调查发现,毕业设计的形式比较单一,全部是采用传统的学术研究性毕业论文模式,居然没有学生采用调查报告或策划方案。就毕业论文选题的领域而言,写商标和广告的占40%以上;写商务英语语言特点的也占到30%以上;只有一到两篇涉及到新闻、法律方面;研究金融、管理、保险、物流等方面的基本没有。
(三)选题与社会实践脱节,无实际价值
理论结合实际一直是需要解决的基本社会问题,也是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然而很多商务英语选题脱离社会实践,缺乏新意,无实际意义。有些选题不像是研究论文,更像是教课书里的内容,例如像“商务英语信函的语言特点”和“国际商务谈判的语言特点”这样的选题可以在相关教课书上发现完全一样的内容。另外,有些研究是已经没有必要进行的,例如,随着高等教育的全民化,进出口行业从业人员一般都已具备直接阅读和撰写外贸函电的能力。因此,没必要研究类似“英汉外贸函电翻译”和“论商务函电翻译”的选题,而且之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
三、原因分析
(一)商务英语研究氛围
根据叶兴国教授对中国商务英语研究现状与趋势的研究,发表过的商务英语论文从研究领域看,笼统地研究商务英语的论文多,研究英语广告和商标的论文多,深入研究国际商务具体领域专门用途英语的论文少。另外,据统计,过去30年总共发表了约5000篇商务英语论文,其中,研究广告英语和英语商标、品牌的论文约占总数的31%。由于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主要文献来源是中国期刊网,这一现状无疑对学生的选题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
(二)往届学生论文选题倾向
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的时候都没有进行过相关的实践调查,因而很多同学就直接上网搜索现成的选题,似乎写起来有更多资料可查。这样一来,往届学生论文的选题,尤其是其他院校上传到网上的选题就成为很多毕业生使用“拿来主义”的对象,这也是学生选题单一的原因。
(三)管理和指导理念落后
造成学生毕业论文诸多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师指导理念落后、学生英语水平不高、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管理过程不规范等造成的。现在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毕业设计仍然坚持按照传统的学术论文模式进行,基本脱离社会生产实践。论文指导的管理机制也不合理,例如写作指导的时间安排不妥当,往往与找工作、考研时间相冲突;选择指导教师的机制不科学、不合理,根本没有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进行选择,常常出现研究文学或教学法的教师指导商务英语选题学生的情况;指导老师的指导理念落后,单一要求用理论解释现实问题,忽视了商务英语的社会调查和商务英语的实证性研究。
四、解决方案
(一)熟悉商务英语研究理论
理论联系实际是论文写作最常见的模式,要想写好这类论文,首先要熟悉相关领域的理论。在进行论文写作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系统地学习商务英语理论,并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例如,王立非教授针对商务英语语言理论体系,提出了商务英语词汇学、商务语用学、商务话语分析、商务翻译学、商务对比语言学、商务社会语言学、英语经济学等十二种研究理论和商务英语研究方法。
(二)扩大商务英语研究范围
掌握好了商务英语理论,接下来就是明确要指导的实际问题。由于商务英语涵盖了与商务有关的各个领域,商务英语研究的范围也随之非常广泛。研究内容可涉及商务英语语言、广告、商标、函电、经贸、谈判、合同、标识语、公示语、法律、外宣、司名、旅游等,还可包括金融、会计、会展、物流、涉外礼仪、电影、产品说明、公司宣传、证券、电子商务等领域所使用的英语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
(三)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
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毕业论文(设计)要求选题有价值、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文字通顺,并有一定的***见解。商务英语专业应鼓励学生采用市场调研报告、商业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种形式,长度与毕业论文长度大体相等,用英语写作。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质量和格式外,还应把创新思维和应用价值作为重要依据。因而,除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型论文写作外,还可以采用实践性毕业论文形式。论文的内容可围绕商务英语专业相关岗位进行选题,以解决具体职业岗位的具体问题。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历,针对工作过程,用英语写一份完整的工作程序汇报;或者是为某项促销活动写一份详细的策划案;也可以就某个行业的一个突出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完成市场调查报告;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市场调查,写一份创业计划书等等。
五、结语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语文毕业生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