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管理管理学论文10篇

有效管理管理学论文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管理;方法和策略

初中数学理念的树立,是实施科学化教学设计,并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重要前提与基础。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学生对于学习的认知与学生的自我心理感受非常重要,因此,有效初中课堂教学实现的关键是指数学教学过程的具体操作,也就是开展有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就教学策略而言,主要指的是教师想要实现教学目标选择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对于教师而言,其在教学中,要加强对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出学生实施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让学生能够自己管理自己,明确自己在数学课堂中所发挥的主体地位,并且树立自尊和自信与自强的思想意识。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表现主体性和***性与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只是被管理对象,同时,还是自我管理的管理人员,数学教师在课堂中是组织者和指导者与督促者以及评价者的身份。如果学生具备比较高的自我意识,与此同时,受到课堂管理的影响,也就会形成自律的意识,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自身的责任心对问题进行解决,进而促进自我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师非常有必要加入学习中,多注重教师权威以及学生服从的理念的改变,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和管理理念。由强调监督与控制学生的管理理念向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激励进行转变,由过分注重师生间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向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进行转变,进而强调民主管理。此外,教师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师自身的威信不是从对于学生的专制而来的,更多的是在教和学的交往中学生对于教师的承认以及敬仰。因此,教师应该在和谐平等的条件下,引导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如此一来,才可以让学生欣然地接受教师自身道德与知识的影响,进而产生敬重之意。教师的权威应该在受支持的前提下进行,但是缺乏平等的数学教师则没有办法走进学生的世界。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进一步对自身的课堂教学与管理方式仔细反思,把课堂教学与管理理念更好地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去。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进行有效结合,认真地对教育知识进行反思和检验以及批判,将其内化成自身的思想。

三、引导学生认真听讲

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利用学生有效的听讲进行实现的,其一,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要和学生本身的思维方式相符合,如此一来,可以吸引学生本身的注意力,促进课堂效率不断提高;其二,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对注意力进行主动提高,认真听讲。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才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听讲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对学生的声音进行有效倾听,做到态度和蔼和友好,予以肯定。此外,教师还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支持,让学生主动进行探讨和争论,利用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方式进行了解,建立较好的师生情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激励学生高效提问

可以运用师生间对话和学生间对话的策略,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彰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对课堂气氛进行活跃,初中数学教师要注意对启发性问题的设计,注重问题本身的层次性与针对性,把重点和难点放在提问中,能够让学生具备足够的时间去讨论,还要并注意所收集的学生信息,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分析。

五、营造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

有效管理管理学论文篇2

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我们一个最大的启示就是这个时代需要创新。创新不仅仅体现在科技方面,还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方面,而教育更需要创新。如何实现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应首先从管理形式上入手。采取“扬弃”的态度,保留传统管理形式中优秀的成分,去除其中包含的糟粕,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增添前卫的思想、手段等,从而使管理形式适合教育的发展,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效率。学校教育中创新无处不在,管理形式需要创新,教学形式也需要创新。目前,各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例如“杜郎口模式”等。为了能够有效管理,能够使学生快乐学习,必须进行创新式的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创造轻松快乐、团结合作的学习氛围,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再者,必须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使教育也跟上时展的步伐,能够使学生借助设备上的便利,更好更轻松地进行学习活动。

2.提高教师的意识

教师是学校教育中的主要力量,教师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教学的质量高低。要想实现对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应当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教师的意识上。首先,教师应当拥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学校应当任用高素质的老师,在应对各种情况时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学校应该在教师的选择上进行严格的把关,使同学们接受优秀教育者的教导。同时,学校应该定期开展对教师的培训活动,针对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开展有关这方面的培训课程,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定期开展宣传活动,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此外,还应当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开展各种活动,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协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更加亲密的伙伴关系,从而使双方都能因此受益。

3.创建和谐民主的校园环境

学校一方应该努力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要想使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所处的成长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一定要积极地投入到校园建设中,一方面,应当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加强对校园的安全设施的建设,在教学楼中配备好学生学习所需要的硬件设施、电子白板等,注意饮水器等设施的配备,以及对设施定期的检修,从而方便学生们的生活,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构建民主和谐的校园环境,学生只有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更好地学习。前面说到“育人”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对小学生品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和良好人格的形成,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助益的人,那么和谐民主的校园环境就尤为重要了。学校必须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抵制歪风邪气,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学校必须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习环境得到了保障,有效地管理小学教育教学也自然得到了保障。

4.加强制度建设

当代注重法律的建设,我国更是一个法治的国家,国家尚且需要依法治国,所以,无论什么,都必须要尊重法律,法律是约束我们行为规范的最重要的因素。学校办学更加离不开法律的制约,从“义务教育”到各种教育法的不断推出,都表现出国家对教育管理的重视。如何有效管理小学教育教学,就必须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国家制定相关的教育法来约束学校管理者的行为,学校应当在内部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例如完善评教系统,让每一位学生对老师进行公正的评判,从而使教师完善优秀的方面,改进不好的方面。学校内部对老师及老师们所带领的班级进行评比,使教师团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关系,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管理班级。还有教师进修制度,对教师进行考核,安排老师进修,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最后要建立一套班级考核制度,对每个班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实行量化分制度,对班级的表现进行打分,从而约束学生们的行为,使得教育者更好地进行管理。

5.完善学校内部的管理层

如何领导出一个优秀的团队,管理者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学校的管理也不例外,应当抓好学校内部管理。首先应当细化分工,分配好每个部门的任务,使学校能够合理有效的运转,使得每个部门每个岗位上的教育者能够各司其职。其次应当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打压不正之风,使每一位管理者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清正廉洁,为教育工作而尽心尽力。最后各个部门之间应当形成良好的关系网,建立起良好的联系,不能使每一个环节有脱节的状况,而要使学校每个进程能够顺利完成。

6.结语

有效管理管理学论文篇3

 

1.引言

 

Z理论由美国管理学者威廉·大内于1981年提出,他认为美国的企业应结合本国的特点,向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学习,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其精髓在于组织的成功离不开信任、微妙性和亲密关系,因此完全可以实行以坦白、开放、沟通为基本原则的参与式管理。在***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Z理论能够为其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新的理念和方法,有助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然而,目前Z理论的应用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缺乏对Z理论的认识程度,缺乏有效的员工互动和交流,难以全面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缺乏有效的文化建设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Z理论在***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本文正是在对***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Z理论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进而完善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Z理论在***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Z理论的认识

 

当前,Z理论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确定了较大的成效。而***学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并没有有效的应用Z理论,其首要的问题就是对Z理论的认识不足。一方面,很多***的管理层将Z理论视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方法,而与***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太大的关系,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注重采用Z理论的相关方法和理念进行相关的管理。另一方面,当前Z理论主要应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很少有学者对其在***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其实际的应用经验较少,***学院在对其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难以借鉴相关的经验,因此使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Z理论的应用价值,具体的应用也处于探索阶段,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2.2缺乏有效的员工互动交流

 

Z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过程中,要求企业必须要加强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力,进而不断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目前,***学院在应用Z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还缺乏与员工间的互动交流,使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一方面,***学院领导层与一般教师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上下级关系,基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能及时传达到领导层,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很多基层教育工作者的不满情绪较高,对整个人力资源管理造成了较大的难度。另一方面,在仅有的沟通中,沟通渠道流于形式化,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难以得到必要的采纳,而且整个过程缺乏必要的反馈机制,使得Z理论在***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其存在的难度依旧较大。

 

2.3没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Z理论主要是从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建立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目前,很多***学院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还没有真正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此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方面,***学院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管理的形式化,没有真正从***学院发展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等方面出发,使其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流于形式化,而Z理论的相关理念得不到有效的践行。另一方面,Z理论具有宏观的指导价值,在围观层面需要***学院根据现实情况而定,当前在实施Z理论的***学院中,大部分只是在形式上采用了Z理论的相关理念,而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大多数还是沿袭着传统的模式,没有全面综合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2.4缺乏有效的文化建设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具有完善的企业文化作为保证。当前,***学院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还缺乏完善的文化作为保障。一方面,很多***学院由于发展的压力较大,其将主要的精力集中于办学规模和扩大发展等方面,因此疏于在人力资源管理文化方面的建设,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违背了Z理论的相关要求,进而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目前在***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应用Z理论的成功经验较少,其对文化建设的需求较高,因此使得***学院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其传统的管理文化已经不适应Z理论的需求,所以其应用的难度较大。

 

3.Z理论在***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应用的对策建议

 

3.1提升对Z理论的认识度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理念和方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从现代商业企业的成功经验来看,要想实施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要首先更新相关的理念和方法,以此来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因此,***学院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提升对Z理论的认识程度。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学院的领导层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Z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并使其在实际的工作中强化对Z理论的应用,营造出完善的Z理论应用氛围,以此完善其人力资源管理。另一方面,要充分吸收和借鉴一些成功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Z理论的经验,并充分结合***学院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修正和完善,使其能够成为指导***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理论和思想,以此完善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2加强与员工的互动交流

 

Z理论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就是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强化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以此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质量。因此,***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在应用Z理论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加强与员工的互动交流。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机制,使得广大教师和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能够顺利传达到领导层,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对关键性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采纳,采取群策群力的形式逐步提升对Z理论的应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以双向沟通的形式提升上下级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教师和广大员工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交流关系,避免出现管理者的个人独断行为,保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长久有效性,提升对Z理论的全面应用能力。

 

3.3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不管是企业还是***学院,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而这也是Z理论的重要要求之一。因此在***学院应用Z理论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方面,要本着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学院健康发展目标,对其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避免出现讳疾忌医的问题,全面审视各项管理措施,从事实出发进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要从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出发,有效分析Z理论的相关要求和理念,根据***学院未来的发展前景,从教师和广大工作者的现实需求出发,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充分发挥对其管理和激励作用,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以此通过Z理论的应用来完善***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4加强管理文化建设

 

Z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需要有完善的文化作为基础和保障。因此,***学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Z理论的过程中要全面加强管理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在***学院内部营造出Z理论应用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对广大教师和工作者进行Z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相关培训和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Z理论的重要性,提升对Z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应用的接受度,为其应用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文化来提升对Z理论的应用,通过在教师及员工招聘、选拔、激励、薪酬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建立其文化层面的保障,逐步建设***学院独有的管理文化,形成良性的管理循环机制,以此完善Z理论在***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总结

 

Z理论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建立其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必须要综合应用Z理论的相关理念和方法,但是目前***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应用Z理论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必须要从提升对Z理论的认识程度、加强与员工的互动交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出发,在***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应用Z理论,以此完善***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进***学院的健康长期发展。

有效管理管理学论文篇4

关键词:管理理论;管理实践;管理结构;管理方法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潮流扑面而来。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知识要素为主要驱动因素,以网络为基本工具的网络经济,正在改变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网络经济中的全球化特点,正在改变着全球的经济贸易方式,同时也在影响着有关组织的种种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环境给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试从以下方面讨论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发展变化。

一、管理理论及实践内容趋向多元化

一直以来,管理理论的内容多数是针对企业这个组织而言的,管理实践更多的也是关注企业这个组织,两者的主题大多是围绕企业内部外部资源的利用发展情况这个中心。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知识、技能、人力资本和信息等无形资产的产生和应用,这使得每个国家都把发展教育、加快科技进步、加强无形资产管理、保护知识产权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位置。而管理理论和实践也从当时局限于企业的管理和实践拓展到其他任何组织和单位的发展,从重视企业资源的硬件资源到重视企业的软件资源,从重视物的有效利用到以人为本,从围绕组织自身的单独发展到重视组织与社会、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和谐发展。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组织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致胜的关键已经不再是仅取决于各个组织的先进的设备、厂房等有形硬件资产,更多的是依靠商誉、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而在管理实践中重视无形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就理所当然。与之相适应,围绕无形资产管理进行创新也就成为现代组织管理创新的一种必然趋势。尤其是知识管理将会成为一个大主流,知识管理涉及了许多的相关研究领域;但它并不只是一种管理理论,而是涉及到从技术到管理再到哲学等多个层面。未来,知识管理这个课题将日趋重要;同时,在管理实践中,组织将会努力建立一套有效、循环运转的知识管理系统,在一些企业内部,企业甚至有类似知识主管等职位出现。

无论是在管理理论的进程还是在管理实践的发展过程中,组织的文化建设一直是一个讨论主题。以往的组织文化,如企业文化建设在2世纪以前多数是围绕本土化运转的。在网络经济新时代,由于时空限制被打破,像企业文化界流行的“欧美以‘法’,东亚以‘情理’的企业文化界限将不那么泾渭分明了。由于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开始对各自组织文化尤其是企业文化开始进行反思、研究、整合。因此。在未来,各个组织文化的建设将会摈弃各种限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融合,这也会成为一个趋势。

二、管理结构变化多元化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威力引领着我们走向网络经济新时代。这种网络经济,促使着现代管理结构向灵活化的趋势发展,而这种趋势的发展正影响并改变着一直以来的主流组织结构——传统经济环境下的“直线制和“金字塔的组织结构。当现代组织结构形成灵活化新趋势之后,世界许多先进组织尤其是企业管理者都着手研究以虚实结合的领导控制体系、职能整合的灵活机制和动态调整应变的管理思路来保证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不断显现出动态化、灵活化的特点。就设立现代企业组织结构而言,建立起一流的领导控制体系,实现组织结构的虚实结合,要求企业内部设置一个由类似总经理职位直接授权的调控机构,在企业内部中层管理部门和上下管理层次之间进行协调,使组织结构既能形成一个网络,同时又兼具经济性和灵活性,这就保证了组织结构弹性、灵活性的空间。营造灵活性机制,对组织结构实行职能整合,要求企业对关键职能部门进行适度有效的集中,而对非关键部门则按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逐步进行科学合理的细化和分散,以期完成企业的目标。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结构另一个巨大的改变就是,在组织内部对于职位的设置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改变。以前的职位设置多数是依据发展组织硬件环境这个要求来设定的,因而职位的设置多数是类似“生产部“营销部、“业务部等这些部门;而现在,组织同样关心软性环境的发展甚至有些组织把发展“软环境放在首位,当然这要视组织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而笔者认为最好是能“两手都抓,并且两方面的发展都要保质保量的进行。现在,很多组织在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组织的“软资源,如何建设一流的有特色的组织文化,如何提高组织成员的“能源效率,如何提高组织成员的自我学习能力等,这样在组织内部可能会增设关于提高组织成员学习能力、研究组织成员身心状况、研究人力资源、研究组织与社会和环境关系、研究组织道德与商业伦理等的职位,如“人力资源研究部、“学习部、“员工心灵之家等部门职位,而这些行动将会对组织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管理方法多元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已拓展到***治、经济、文化、***事、科技等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一直以来,管理的理论、思想、方法和实践多是以现代化大生产的工业社会为背景产生的,可以预见的是信息技术社会给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带来的将会是***性和全方位的影响,并且这可能会涉及2世纪管理学关注的所有主题:管理者与管理、组织与人力资源、组织战略与竞争、管理创新与组织变革、组织道德与商业伦理等。

管理方法的创新和以前的相比将会更加倾向于依靠计算机技术手段,解决决策问题和综合问题的管理方法将不断增多。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已经且正在快速地改变我们这个世界。随着2世纪信息社会的全面到来,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管理手段已经越来越多地依靠计算机了。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管理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为管理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从而实现了很多在没有计算机时管理者所想象不到的管理目标。在现代管理实践中尤其在企业管理中,可以预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方法的创新将会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由于更加重视知识的“整合、“集成等,所以,许多新的方法的出现,都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某一个专业管理的问题,更多地是为了解决在管理实践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或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因而可以说的是在未来,解决综合性问题的管理方法创新的研究课题和管理实践也将会增多。转贴于

同时,管理方法也围绕“以人为本这个主题向人性管理迈进更大一步。未来的管理实践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除了依靠计算机技术来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也将会更多地注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管理实践中,组织可能会通过适时地举行员工联谊会,设立高层领导和基层员工互换岗位活动,设立高层领导接见日等等这些人性化措施来补充单纯依靠技术解决问题引起的不足。在未来的历史发展中,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都将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对管理方法不断进行创新。

四、管理理论研究对象及实践主体多元化

无论是“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还是管理过程学派创始人法约尔的管理科学,他们的理论研究大多是针对企业这个组织进行的,而缺少对其他组织的研究,如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假设人为经济人,研究主题也主要是围绕提高生产作业效率这个主题,法约尔则侧重于组织高层管理理论研究。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范围的拓展,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改变,它们也进***除企业外的其他组织,开拓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另一片天地。

就学校、医院等这种担任社会公共产品需求的组织而言,它们也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理论。关于教育管理理论、医院管理理论等理论著作,人们经常可以看见类似“深化教育管理理论研究推动教育改革实践、“公共改革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发展、“医学理论与实践等的文章见诸媒体。这些学校、医院等组织又根据这些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更新完善这些管理理论,人们常在生活中体验各种教育、医学研究新成果在应用实践中的推广应用,因为追求人类社会各组织的和谐发展,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升组织的运作效率是每一个组织在市场经济中都应该奉行的原则和标准。

银行、保险等这类兼具公共性和市场性产品需求的金融组织,在早期,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基本上也是很少触及这些课题的。现在,关于这些金融组织的管理理论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管理实践也越来越丰富。因为这些组织是担任社会信用中介具有金融性质的角色,因此,它们的管理理论在实践中更具特色。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实践家关注行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工商管理、物业管理、地产管理等等,相信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理论都会越来越完备,实践也将会越来越丰富,这都将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五、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影响多元化

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一直以来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关系,管理理论指导管理实践的发展,管理实践充实管理理论的发展。每一次管理实践的成就都推动管理实践向前迈进一步,而每一次管理理论的创新都引起管理实践新的飞跃。

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除了两者间相互影响,相互发展外,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历史上经典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如木桶定律、马太效应都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早期,管理实践很多是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没有整理成系统的管理理论,尤其是古代的中国。古代的中国有很多著名的伟大工程:长城,兵马俑……,但是,能够称为系统“管理理论的著作不多或者说基本上没有,只是有很多类似记传、纪实类的文学作品出现。但是不管怎样,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影响并没有因为没有系统的文字记录而消失。相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影响可以说是有非常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一般有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心理效果、***治效果、文化效果等等。但是以往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效果研究多是侧重经济效果,即研究在管理实践中管理理论的应用效果可以提高各项经济指标百分比多少,提高生产效率百分之几等等来计量;如泰罗著名的铁锹试验,在这个试验中他甚至非常精确地计算出他的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效果:每个工人每天的工作量从原来的6吨提高到59吨。但是对于,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对社会其他方面的影响却没有进行研究。因此,未来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效果将会在社会的各个层面表现出来。

就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社会效果而言,在未来,组织的行动效果衡量如果有社会效果社会效益这个指标,它们的行动将会更具有全局性,就以盈利为为目的的企业而言,它们会更加注意企业的行为对自然环境、人类社会长远利益的影响,目前很多企业都开始或已经在执行国家制定的各项环保***策任务。如果组织将更加注重人性管理,把组织成员的各项心理指标也纳入组织管理绩效考核中,那么因为组织成员受到关注而身心发展将会变得更加健康,进而在组织中可以形成一个较为良好的活动氛围,这就是心理效果。而不管是心理效果还是社会效果、***治效果等,这最终都会影响组织的经济效果并用最直接的数字量化表现出来,这对组织的发展无疑是会有触动的。在未来,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影响将会更加多元化,而对这个课题的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从而推动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组织的完善,管理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发展将会更加多元化,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管理学第7版.[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管理经济学第4版. [美].克雷格.彼得森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组织行为学第0版.[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有效管理管理学论文篇5

【Abstract】 The western classical management theory that was birth at the beginning of twentieth century still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assical management theory and management statu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al methods to enhance the management.

【P键词】古典管理; 中小企业 ;企业管理

【Keywords】classical managemen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enterprise management

【中***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23-02

1 古典管理理论的突出特点

20世纪初到30年代,是管理理论的最初形成阶段。泰罗、法约尔、马克斯・韦伯三位典型代表人物对管理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对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奠定了基础,法约尔提出了经营六职能、管理五要素和十四条原则的学说。马克斯・韦伯则把管理系统分成了几个层次并建立了“理想的行***组织体系”。后代管理学者对这三位的管理理论研究和传播,并加以系统化,总结出了其作用:突出了管理中采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指出坚持学习会不断地改善工作方法;确定了在组织有效运作中的许多重要原则;强调了薪金作为激励因素的潜在重要性。

①科学性。管理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企业管理中,把整个管理系统细分成一种原则,程序和规律,使管理成为规范化的理。明确的管理方案,在有规律的管理下办事,提高管理效率。人们又把系统化的管理理论应用到管理实践中去,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再以管理活动的效果来检验管理过程所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行之有效,是否正确,从而使管理理论和方法得到不断丰富与发展。

②实用性。效率主义是古典管理最强劲的主旋律。古典管理诞生之初,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当现实,就是通过寻找和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全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社会必要劳动量。无论是泰罗及其追随者,还是法约尔和韦伯,尽管理论视野各有侧重,学术观点也有差异,但他们皆视科学管理为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和手段。

③基础性。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运作效率不断增强,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要树立企业形象,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现代企业讲管理就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以获取最大的效益。但最基础的管理功能还是增强企业的运作效率。古典管理理论是随着企业发展而形成的,不仅其理论具有基础性,解决的问题也是企业最基础的需求。古典的管理理论建立了一套有关管理理论的原理、原则、方法等理论。古典管理理论提出了一些管理的原则、管理职能和管理方法,并且主张这些原则和职能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对企业管理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也为总结管理思想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2 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

我国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企业间管理水平差距很大,最先进的管理形态和最原始的管理形态并存。一些大型企业形成了规范的管理模式,企业资源的利用实现了科学化,企业已进入了科学管理阶段;一些跨国公司和极少数优秀企业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同时,更注重企业文化,提倡文化管理,已进入了现代管理阶段;但大多数中小企业基本上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或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过渡阶段。

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还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管理特点,主要有:企业老板拥有全部或大部分资产所有权,拥有绝对企业决策权;关键管理点控制在老板或其亲属朋友手中,直接控制企业运行;企业管理以“人治”为主;员工普遍认为是“打工者”,对企业没有认同感。

2.1 管理规范性差,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对企业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决策主要依靠资产所有人,即便是其他管理者也不明白企业发展方向;管理意识不强,认为企业管理无非就是“产供销”“人财物”,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随意性强,企业多是被动反应,随着新问题的出现,随意制定制度。很多企业,没有组织架构,没有明确分工,没有管理制度,企业的管理全靠亲情关系的自觉性来维持,命令或指挥充斥企业管理全过程,企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无法发展到壮大。

2.2 员工素质低,流动性强

很多中小企业的员工大多是招聘“农民工”,既不重视选拔,也不重视培训,员工复杂,流动性大。员工社会地位低、工资福利待遇低、人员素质低、人文关怀少,被合称为“三低一少”。由于新人的经验技能不足,会增高产品的不良率。人员流动过大,企业的凝聚力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抵御竞争风险的能力也比较低。

2.3 组织体系不清晰,不能有效发挥团队效率

企业经营者本人的领导权威影响极大,甚至到了对其决策无人置疑的程度。虽然在一定的时期,这种集权在许多时候是有效的,特别是一些中小企I就是靠抓住机遇,果断行动,敢打敢拼,机动灵活,获得了最初的成功与原始积累。但面对未来多变复杂的环境,仅靠个人,将很难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企业普遍缺乏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缺乏管理层分工、激励机制,从而导致管理层的积极性无法调动,团队效率无法体现。

3 古典管理理论对现代中小企业的管理启示

分析认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仍处于“家长式”“经验型”为主的传统管理阶段,发展较快的企业在向科学管理过渡,借鉴古典管理理论,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从企业所处的环境看,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时代正是西方国家经济起飞阶段时期。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五阶段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传统阶段、起飞前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和高消费阶段。在这一时期,几乎整个经济都在快速地增长,从而使具有经济现代化观念的人战胜坚持传统社会观念的人,在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取得胜利。当年,正是因应起飞阶段的经济发展需要,古典管理理论破土而出。

②注重效率。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企业首要任务就是要调动生产要素的积极性,让企业获得最大效益。古典管理理论的科学性深入研究了企业流水线,强调标准化,从而提升效率。因此,对企业的操作进行标准化,可以快速提升效率,这也是中小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共同追求。

③组织授权。扭转家族式管理,进行合理分工、适度授权,是提升企业管理的迫切需要。对管理过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进行分析,构建起责、权、利统一的组织体系,进而建立起规范的制度,企业才能逐步走向规范化。

④合理激励。现在许多企业已在感慨:现在越来越难留住人了。不仅是留人,招聘新员工也越来越难。没有很好的激励机制,员工没有归属感,企业只招“农民工”,中小企业终将无法壮大。仅有物质激励,缺乏系统培养,仅仅采取应急式、被动式培训,企业无法建立员工与企业间的归属关系。

有效管理管理学论文篇6

关键词:行***效率;古典行***学;新公共行***学;***府创新;行***文化

一、古典行***学关于行***效率理论的发展

19世纪下半叶,在企业管理运动的鼓励与影响下,学者们试***借助于科学管理来增进***府的行***效率。“这个运动的主要倡导人之一伍德罗·威尔逊早在1885年,以后又在许多场合,发出了争取提高***府效率的口号。”[1]1887年,威尔逊在其著名的《行***学研究》一文中,将提高行***效率作为行***学的根本任务。他说:“行***学研究的目标在于理解:首先,***府能够适当地和成功地进行什么工作。其次,***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费用或能源方面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在这两个问题上,我们显然更需要得到启示,只有认真进行研究才能提供这种启示。”[2]1自此以后,行***学便围绕着“行***效率问题”展开了不懈的研究。

几乎同时,在西方管理学史上兴起了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领导的科学管理运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不仅开辟了关于效率研究的新领域,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促成了西方行***管理学对行***效率问题研究的深入。因此,“正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才促成西方行***学的形成和兴盛,而对于这场科学管理运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影响的,乃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3]泰勒认为,高效率取决于形成一个健全的组织,因此,科学管理的本质在于设计合理的职能组织。正是在科学管理运动兴起之后,一些行***学家便开始重视通过科学管理来寻求***府行***的有效性。曾经担任美国全国办公室管理协会会长的威廉·享·莱芬韦尔是第一个把泰勒的科学管理原则运用于机关办公室管理工作中并取得成功的人;美国著名行***学家纳德·D·怀特则进一步用科学管理理论研究***府行***管理,促进了***府工作的改进,提高了行***效率。他认为,“科学管理运动在促进改良处理公共事务方法上,已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从弗雷德里克·泰勒倡导这一开创性工作开始,这一运动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兴趣,并终于建立了完整的社会改良哲学的原则。”“由科学管理在一些工业企业中所造成的巨大进步,已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府中是否可以同样实行这种改进方法?对这个问题无论有什么样的解答,无疑的是:科学管理的成就,已引起了对许多公共机关所习惯的旧法的大量不满。”[2]53随着公共行***管理实践的发展与行***学理论研究的深化,人们对行***效率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入。在行***学发展的早期,思想家对行***管理的理解主要视为对行***组织内部的管理,因此,管理效率的获得主要取决于对行***组织内部各要素的高度利用。而行***组织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究竟应该发挥哪个要素以及如何发挥这个要素的管理效率,各个理论学派持有不同的观点。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则把提高行***效率的着眼点放在行***组织内各部门、各成员的协力与合作上,而要处理好组织内的合作问题,其关键在于明确各机构与成员之间的权责关系。以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为代表的功能学派则认为,行***管理是由一系列相互衔接和相互联系的活动环节组成的,只有当每个环节都承担了特定的职责,实现了相应的功能时,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可以说,西方古典行***学理论在思考提高行***效率的问题时,着眼点是放在行***组织中非人要素的管理效率上,明显忽略了行***活动中人的要素,而稍后的行为主义理论对此进行了全面的纠正。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著名的霍桑试验中,发现了人员的心理对于工作效率提高的重要意义,由此拉开了行为主义***的新序幕。

总之,西方行***学家在思考行***管理实践时,尽管其理论思路大相径庭,但最终的宗旨却都落在如何提高行***效率上,特别是在借鉴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上,行***学虽然异彩纷呈,但最终的旨趣却是同一的。比如:以法约尔和孔茨为代表的过程学派;以德鲁克为代表的经验学派;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以卡斯特罗和森茨韦克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以伍德沃德为代表的权变理论学派,等等。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尽管各学派所强调的重点与方法不尽相同,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思想家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乃是“组织效率”和“高度的生产率”。因此,管理理论中的许多原理包括计划原理、组织原理、领导原理、系统原理、优选原理、控制原理、激励原理、弹性原理、反馈原理等,贯穿其中的一个根本原理乃是效率原理;管理思想中提出的许多观念包括如全局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服务观念、创新观念、战略观念、效益观念等,联结这些不同观念的一个核心观念乃是效率观念。

二、新公共行***学研究***府效率的动向

到了20世纪70年代左右,随着新公共行***学对传统公共行***学的替代,行***学家对行***效率的研究出现了以下三个趋势。

1.研究视界由行***系统内部转向行***子系统与社会母系统的关系

行***学发展的前期,思想家们提高***府效率的着眼点在行***系统内部各因素的利用上,他们认为行***管理就是对***府组织系统内各要素的管理,如果组织系统内各要素获得了充分利用,那么,行***效率就自然而然提高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西方国家行***改革浪潮的带动下,***界与学界对“***府到底应当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的疑惑进行了重新思考,即威尔逊所言的“***府能够适当地和成功地进行什么工作”的问题凸现了出来。因为公共行***效率体现了公共行***活动的意义与功能,它总是指向符合社会价值目标,并给社会带来有益成果前提下的行***管理活动的效率。如果***府的管理是不“适当”的,尽管***府的效率很高,但对于社会而言却无疑是一种浪费与无效行为。从这个角度来研究行***效率就是着眼于行***子系统与社会母系统的关系,给***府的职能进行合理的定位。

2.研究内容由重效率向效率与效益并重转化

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与古德诺的“***治—行***二分法”理论为基础,行***学把效率摆在突出的地位,认为效率是行***管理尺度的头号公理。效率标准在被过分推崇的同时却忽略了公平与效益等社会价值的因素,***府计划很少关注所服务的人的实际效果。从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末,以新公共行***学和***策科学为理论基础,行***学一反过去注重效率的取向,将社会公平等价值的因素重新注入经济目标与效率目标中。尽管公平与效益的价值取向有所突显,但仍未动摇效率取向在行***学中的主导地位。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公共管理学为理论基础,行***学由重视工作过程与投入转向注重结果与产出,强调“顾客”至上,倾听“顾客”意见,建立明确的服务标准,向“顾客”作出承诺,为之提供优质服务,社会效益的价值取向受到空前关注,呈现出效率与效益并驾齐驱的势头[4]。

3.研究模式由一般性的原则研究向具体特定的问题研究转化

一般来说,科学研究与科学理论的形成有两个基本的研究模式,即原则研究和问题研究。结合行***效率的研究来看,行***学发展的早期对行***效率的研究大多从原则出发,关注的焦点是提高行***效率的一般原则与途径,由于这些原则和途径涉及到组织、领导、决策、人事等管理的各个方面,效率研究实际上成为管理的综合研究。像西方行***学家对效率原则的概括就属于这种原则研究方法。但是随着社会***治实践的发展和行***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这种原则研究模式渐渐显得不合时宜。一方面,从实践来看,这种原则研究模式所提供的一般原则和途径有变成“常识”的可能,特别是在公共行***职能多样化和目标多样化的趋势下,这些原则与途径往往由于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和相关性而难以付诸实施,所以往往成为“绝对正确的废话”。另一方面,行***学理论的深化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原则研究,必须面对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展开,这样行***效率的研究就会选择特定的角度和特定的内容,比如:针对不同行***部门具有个性特点的效率研究以及效率测定与提高措施等。因此,原则研究关注的是行***效率的共性,而问题研究关注的是行***效率的个性,而个性研究恰恰是共性研究的深化[5]。

三、当代中国***府行***效率问题与困境

对于我国***府的行***效率,不管是从理论文章的内容来看,还是从各种对行***效率的社会评价来看,都一致地认定“我国***府的行***效率是低下的”,尽管这种认定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这是由行***效率认定和研究的困难决定的。不论是学者的结论,还是一般人的结论都还只限于直觉与感性认识的层次上,但是这些都丝毫没有动摇人们所形成的这种信念。笔者认为,对于我国行***效率的认定,实际上是依据一定的判断标准而得出来的结论,尽管这个判断是直觉和感性的,这个判断标准有两个:

1.以西方公共行***的实际效率作为判据

在改革开放之前,这个判断标准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只有极少数人有这种比较的机会。改革开放之后,处在同一时间维度中的中国行***效率与西方***府的行***效率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学者甚至是一般老百姓(一开始是投资商人)的视野中。由于西方近性精神的影响,西方的行***组织体系设置也呈现出高度理性化的特征,加之西方一直未断的行***改革都把高效率作为***府的基本追求目标之一,因此,效率精神与效率原则是西方***府行***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此相比较,中国行***效率的低下是显而易见的,于是,追求高效率也一直是我国***府历次行***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2.以我国其他社会组织尤其是企业的实际效率作为判据

同样,这个标准在改革开放之前也是不存在的,那时,我国整个社会都处在低效运转中。改革开放之后,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口号作为标志,“效率”成为社会组织尤其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现在,我们很难想像一个没有效率的企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府组织由于缺少外在竞争环境的压力、由于没有竞争对手和危机感,再加之“帕金森定律”所揭示的行***管理负效应的存在,即行***管理效率增长的消极与对抗力量的存在,最终导致行***机关机构臃肿、人员膨胀、与效率低下等。因此,***府管理效率与企业管理效率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在世界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由于***府效率的低下不仅会影响***府的竞争力,而且还会影响***府存在的合法性。因此,提高***府的行***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对此,行***学界应深入对行***效率问题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行***效率的问题一直受到我国行***学界的关注,到目前为止,此类研究公开发表的文章数目不下百篇,一般都涉及到行***效率低下的表现、成因及其解决对策这三个方面。但仔细研究会发现从理论上很难将行***效率低下的“表现”与“成因”分割开来。因为效率低下的“表现”实际上也是效率低下的“原因”,比如有很多学者把行***效率低下的表现之一概括为“***府机关庞大,职能交叉,机构重叠”,这种概括是没错的。但是又有一些学者会将“***府机关庞大,职能交叉,机构重叠”概括为行***效率低下的成因,这同样也是正确的。从严格的学术研究的角度,我们必须解决这种概念和命题的不确定性,以免引起混乱。因此,从理论上把这一问题说清楚,笔者认为这是行***效率研究的基础。

在本文中,笔者就试***对“表现”与“原因”这对概念作出界定以示区别。第一,行***效率低下的“具体表现”旨在探讨与效率低下具有某种直接联系、甚至可以为一般人所感觉到的影响行***效率的诸因素,它们往往是***府行为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与***府行为本身具有密切的联系。第二,行***效率低下的“深层原因”,这实际上是在更进一步寻求“具体表现”后面的原因,这些因素往往不是***府行为本身所能解决的,解决它们常常需要寻求***治与社会力量的支持。比如,行***效率低下的“具体表现”可以是***府机关庞大,职能交叉,机构重叠;而形成“***府机关庞大,职能交叉,机构重叠”的深层原因可能是:理论上对***府职能研究的不足与制度上对***府职能供给的不足。这样,既可以把行***效率低下的“表现”与“原因”区别开来,又可以拓展解决行***效率问题的思路。

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我国***府行为中的表现错综复杂,恐怕***府行为过程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与其有联系。对此,不同学者概括的思路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可以将***府过程或***府行为进行适当的分解,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角度加以概括。首先,任何***府的存在是社会管理的客观需要,即***府职能的问题;其次,***府的职能必须由一定的组织机构来承担,这就牵涉到***府机构的设置;再次,行***机构是由人来运作的,***府官员是行***机构的主体,这就涉及行***人员;最后,行***主体必须借助于相应的手段和方式来达到社会管理的目的。这样,***府过程就被分解为:***府职能、***府机构、行***人员与行***手段这四个方面,从理想的状态看,一个高效的***府,应该是科学的职能定位、合适的机构设置、精干的人员配备和合理的行***手段这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任何一个环节的不适都会影响其整体效率的提高。而我国***府效率的低下,恐怕在这四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理论研究可以按照这一思路深化下去。另外,就影响我国***府效率的深层原因来看,应该是多方面的,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详述。

四、提高我国***府行***效率的宏观思路

1.制度保障:***府体制与机制

在行***学史上,行***学专家发现了三条破坏行***效率的定律,知名度首屈一指的当是帕金森定律。中国人民大学齐明山教授则从“熵定律”的角度探讨了行***管理效率递减的规律[6]。不管是帕金森定律还是熵值效应都共同反映了行***效率提高的负效应,体现了行***管理效率增长的消极与对抗力量的存在,这种负效应会最终导致行***行为的低效。因此,要想跨越帕金森定律,避免公共行***的熵值效应,只有“通过改革与创新,不断减少组织内产生的正熵,增加负熵,使组织高效运转。只有这样,才不会产生面对公共行***的熵值效应无能为力的情况,才会认识到行***改革和各种组织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6]。

因此,提高我国***府效率,必须从***府体制与运行机制这一层面着手,以寻求提高行***效率的制度保障。①从我国行***改革的实践来看,***府体制改革的实质性内容包括调整行***体系内部纵横向的权力机制以及理顺与建立行***体系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权力机制。笔者认为,我国***府体制改革遵循的基本价值取向应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府职能的市场化取向,即用市场的力量来改造***府的行***管理模式以促进***府效率的提高。二是***府组织的扁平化取向,即借鉴企业的组织再造理论来改造行***组织的结构以提高***府效率。②自1988年以来,我国行***体制改革的大***方针已基本确定,行***改革对行***效率的追求进入到通过***府机制创新来确保行***体制改革成效的阶段,也就是说,我国***府改革将由宏观体制性改革转变为宏观体制改革与微观机制创新并重的新阶段,在继续加大宏观体制改革的同时,微观层面的运行机制创新正日益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2.担当主体:***府人力资源开发

当今,我国公共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已成为困扰***府竞争力与***府效率的症结之一。这种低效率从行***个体来看,表现为行***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缺乏自律性;从***府组织来看,表现为组织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活力,信息流通渠道不畅,反馈机制弱化,行***人员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和计划等。

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组织的管理者从强调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是管理领域中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告别传统的人事管理,大力发展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为适应这一管理潮流,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正在经历一场变革。在我国,首要的是在***府人事管理中树立“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意识与观念,确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把人看作“第一资源”,他们有理想、有情绪、有需要、有性格,期望得到他人的关心、理解和尊重,实现自身价值。

公共人力资源开发的价值对于***府组织来说,它不但可以提高行***人员的素质、改变行***人员的能力与引导行***人员的期望,而且还能满足行***个体适应社会发展、获取职业技能以及自我发展、自身修养等方面的需求。事实上,我国行***管理人力资源总量是世界第一,因此,公共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也是最大的。一旦通过开发,提高了行***管理人才的整体素质与职业技能,发挥其潜力与创造力,对于提升我国***府的竞争力及行***效率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3.软件支持:积极的行***文化建设

当代美国公共管理学的著名学者威尔逊在其著作《美国官僚***治》中列举并分析了大量的有意识培养组织文化且将其用于加强管理美国***府的情况,他认为,组织文化将使组织在内部管理方面变得更加容易和富有成效[7]。鉴此,德鲁克就说:“企业文化:利用它,不要失去它”[8]。可以说,利用组织文化以提升组织的竞争力与效率是现代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府组织也应如此。

行***文化是指以一定的社会文化为背景,在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决定或影响行***主体行为的一整套成形或不成形的内外规则的综合体,它作为一种深层次的因素,对行***效率有着特殊的作用。从其性质来看,行***文化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只有积极的行***文化对***府组织的发展才具有支持、维护与激励的功能,才有利于***府组织效率的提高;而消极的行***文化对***府组织的发展具有阻碍、延缓与离心的作用,是提高行***效率的负面因素。

目前,我国行***文化正处在传统行***文化与现代行***文化的交替与融合时期,行***人员的现代观念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惯性,传统的行***文化仍然显现出很大的惰性与张力,它所表现出来的行***原则、行***习惯与行***传统仍然是制约行***效率提高不可忽视的一种力量。因此,从提高行***效率着眼,需要在建构行***文化上有所创新,也就是说,需要通过文化的创新与整合来改变在传统行***范式下所形成的不利于效率提高的行***习惯与行***传统。笔者认为,积极的行***文化建设可以考虑三条基本路径:①营造具有压力感的行***组织气候;②培育珍惜时间的行***组织氛围;③建立讲究人际合作的行***组织关系,以这样积极的行***文化建设就可以有效地规避与形式主义等消极的行***文化。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孔茨,西里尔·奥唐奈.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58.

[2]彭和平,竹立家.国外公共行***理论精选[M].北京:中共中央***校出版社,1997.

[3]丁煌.西方行***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45.

[4]但洪敏.西方公共行***效率研究的新趋势[J].地方***府管理,2001(9):15-17.

[5]周志忍.行***效率研究的三个发展趋势[J].中国行***管理,2000(1):37-40.

[6]齐明山.公共行***的熵值效应——管理效率递减规律初探[J].北京行***学院学报,1999(3):11-14.

有效管理管理学论文篇7

关键词:行***效率;古典行***学;新公共行***学;***府创新;行***文化

abstract:regarding the ***istrative efficiency research,the western classical ***istrative science has passed through a logical process in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has laid down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istrative efficiency research. in 1970s the new public ***istrative science presented three new trends in the ***istrative efficiency research. in terms of western theories,we can discover the problems of china’s ***istrative efficiency and its dilemma. to enhance the government efficiency,we should make efforts in the following levels:the government system and the mechanism innovation,the public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the positive ***istrative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key words:***istrative efficiency;classical ***istrative science;new public ***istrative science;government innovation;***istrative culture

一、古典行***学关于行***效率理论的发展

19世纪下半叶,在企业管理运动的鼓励与影响下,学者们试***借助于科学管理来增进***府的行***效率。“这个运动的主要倡导人之一伍德罗·威尔逊早在1885年,以后又在许多场合,发出了争取提高***府效率的口号。”[1]1887年,威尔逊在其著名的《行***学研究》一文中,将提高行***效率作为行***学的根本任务。他说:“行***学研究的目标在于理解:首先,***府能够适当地和成功地进行什么工作。其次,***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费用或能源方面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在这两个问题上,我们显然更需要得到启示,只有认真进行研究才能提供这种启示。”[2]1自此以后,行***学便围绕着“行***效率问题”展开了不懈的研究。

几乎同时,在西方管理学史上兴起了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领导的科学管理运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不仅开辟了关于效率研究的新领域,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促成了西方行***管理学对行***效率问题研究的深入。因此,“正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才促成西方行***学的形成和兴盛,而对于这场科学管理运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影响的,乃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3]泰勒认为,高效率取决于形成一个健全的组织,因此,科学管理的本质在于设计合理的职能组织。正是在科学管理运动兴起之后,一些行***学家便开始重视通过科学管理来寻求***府行***的有效性。曾经担任美国全国办公室管理协会会长的威廉·享·莱芬韦尔是第一个把泰勒的科学管理原则运用于机关办公室管理工作中并取得成功的人;美国著名行***学家纳德·d·怀特则进一步用科学管理理论研究***府行***管理,促进了***府工作的改进,提高了行***效率。他认为,“科学管理运动在促进改良处理公共事务方法上,已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从弗雷德里克·泰勒倡导这一开创性工作开始,这一运动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兴趣,并终于建立了完整的社会改良哲学的原则。”“由科学管理在一些工业企业中所造成的巨大进步,已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府中是否可以同样实行这种改进方法?对这个问题无论有什么样的解答,无疑的是:科学管理的成就,已引起了对许多公共机关所习惯的旧法的大量不满。”[2]53随着公共行***管理实践的发展与行***学理论研究的深化,人们对行***效率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入。在行***学发展的早期,思想家对行***管理的理解主要视为对行***组织内部的管理,因此,管理效率的获得主要取决于对行***组织内部各要素的高度利用。而行***组织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究竟应该发挥哪个要素以及如何发挥这个要素的管理效率,各个理论学派持有不同的观点。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则把提高行***效率的着眼点放在行***组织内各部门、各成员的协力与合作上,而要处理好组织内的合作问题,其关键在于明确各机构与成员之间的权责关系。以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为代表的功能学派则认为,行***管理是由一系列相互衔接和相互联系的活动环节组成的,只有当每个环节都承担了特定的职责,实现了相应的功能时,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可以说,西方古典行***学理论在思考提高行***效率的问题时,着眼点是放在行***组织中非人要素的管理效率上,明显忽略了行***活动中人的要素,而稍后的行为主义理论对此进行了全面的纠正。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著名的霍桑试验中,发现了人员的心理对于工作效率提高的重要意义,由此拉开了行为主义***的新序幕。

总之,西方行***学家在思考行***管理实践时,尽管其理论思路大相径庭,但最终的宗旨却都落在如何提高行***效率上,特别是在借鉴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上,行***学虽然异彩纷呈,但最终的旨趣却是同一的。比如:以法约尔和孔茨为代表的过程学派;以德鲁克为代表的经验学派;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以卡斯特罗和森茨韦克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以伍德沃德为代表的权变理论学派,等等。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尽管各学派所强调的重点与方法不尽相同,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思想家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乃是“组织效率”和“高度的生产率”。因此,管理理论中的许多原理包括计划原理、组织原理、领导原理、系统原理、优选原理、控制原理、激励原理、弹性原理、反馈原理等,贯穿其中的一个根本原理乃是效率原理;管理思想中提出的许多观念包括如全局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服务观念、创新观念、战略观念、效益观念等,联结这些不同观念的一个核心观念乃是效率观念。

二、新公共行***学研究***府效率的动向

到了20世纪70年代左右,随着新公共行***学对传统公共行***学的替代,行***学家对行***效率的研究出现了以下三个趋势。

1.研究视界由行***系统内部转向行***子系统与社会母系统的关系

行***学发展的前期,思想家们提高***府效率的着眼点在行***系统内部各因素的利用上,他们认为行***管理就是对***府组织系统内各要素的管理,如果组织系统内各要素获得了充分利用,那么,行***效率就自然而然提高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西方国家行***改革浪潮的带动下,***界与学界对“***府到底应当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的疑惑进行了重新思考,即威尔逊所言的“***府能够适当地和成功地进行什么工作”的问题凸现了出来。因为公共行***效率体现了公共行***活动的意义与功能,它总是指向符合社会价值目标,并给社会带来有益成果前提下的行***管理活动的效率。如果***府的管理是不“适当”的,尽管***府的效率很高,但对于社会而言却无疑是一种浪费与无效行为。从这个角度来研究行***效率就是着眼于行***子系统与社会母系统的关系,给***府的职能进行合理的定位。

2.研究内容由重效率向效率与效益并重转化

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与古德诺的“***治—行***二分法”理论为基础,行***学把效率摆在突出的地位,认为效率是行***管理尺度的头号公理。效率标准在被过分推崇的同时却忽略了公平与效益等社会价值的因素,***府计划很少关注所服务的人的实际效果。从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末,以新公共行***学和***策科学为理论基础,行***学一反过去注重效率的取向,将社会公平等价值的因素重新注入经济目标与效率目标中。尽管公平与效益的价值取向有所突显,但仍未动摇效率取向在行***学中的主导地位。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公共管理学为理论基础,行***学由重视工作过程与投入转向注重结果与产出,强调“顾客”至上,倾听“顾客”意见,建立明确的服务标准,向“顾客”作出承诺,为之提供优质服务,社会效益的价值取向受到空前关注,呈现出效率与效益并驾齐驱的势头[4]。

3.研究模式由一般性的原则研究向具体特定的问题研究转化

一般来说,科学研究与科学理论的形成有两个基本的研究模式,即原则研究和问题研究。结合行***效率的研究来看,行***学发展的早期对行***效率的研究大多从原则出发,关注的焦点是提高行***效率的一般原则与途径,由于这些原则和途径涉及到组织、领导、决策、人事等管理的各个方面,效率研究实际上成为管理的综合研究。像西方行***学家对效率原则的概括就属于这种原则研究方法。但是随着社会***治实践的发展和行***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这种原则研究模式渐渐显得不合时宜。一方面,从实践来看,这种原则研究模式所提供的一般原则和途径有变成“常识”的可能,特别是在公共行***职能多样化和目标多样化的趋势下,这些原则与途径往往由于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和相关性而难以付诸实施,所以往往成为“绝对正确的废话”。另一方面,行***学理论的深化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原则研究,必须面对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展开,这样行***效率的研究就会选择特定的角度和特定的内容,比如:针对不同行***部门具有个性特点的效率研究以及效率测定与提高措施等。因此,原则研究关注的是行***效率的共性,而问题研究关注的是行***效率的个性,而个性研究恰恰是共性研究的深化[5]。

三、当代中国***府行***效率问题与困境

对于我国***府的行***效率,不管是从理论文章的内容来看,还是从各种对行***效率的社会评价来看,都一致地认定“我国***府的行***效率是低下的”,尽管这种认定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这是由行***效率认定和研究的困难决定的。不论是学者的结论,还是一般人的结论都还只限于直觉与感性认识的层次上,但是这些都丝毫没有动摇人们所形成的这种信念。笔者认为,对于我国行***效率的认定,实际上是依据一定的判断标准而得出来的结论,尽管这个判断是直觉和感性的,这个判断标准有两个:

1.以西方公共行***的实际效率作为判据

在改革开放之前,这个判断标准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只有极少数人有这种比较的机会。改革开放之后,处在同一时间维度中的中国行***效率与西方***府的行***效率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学者甚至是一般老百姓(一开始是投资商人)的视野中。由于西方近性精神的影响,西方的行***组织体系设置也呈现出高度理性化的特征,加之西方一直未断的行***改革都把高效率作为***府的基本追求目标之一,因此,效率精神与效率原则是西方***府行***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此相比较,中国行***效率的低下是显而易见的,于是,追求高效率也一直是我国***府历次行***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

2.以我国其他社会组织尤其是企业的实际效率作为判据

同样,这个标准在改革开放之前也是不存在的,那时,我国整个社会都处在低效运转中。改革开放之后,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口号作为标志,“效率”成为社会组织尤其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现在,我们很难想像一个没有效率的企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府组织由于缺少外在竞争环境的压力、由于没有竞争对手和危机感,再加之“帕金森定律”所揭示的行***管理负效应的存在,即行***管理效率增长的消极与对抗力量的存在,最终导致行***机关机构臃肿、人员膨胀、与效率低下等。因此,***府管理效率与企业管理效率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在世界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由于***府效率的低下不仅会影响***府的竞争力,而且还会影响***府存在的合法性。因此,提高***府的行***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对此,行***学界应深入对行***效率问题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行***效率的问题一直受到我国行***学界的关注,到目前为止,此类研究公开发表的文章数目不下百篇,一般都涉及到行***效率低下的表现、成因及其解决对策这三个方面。但仔细研究会发现从理论上很难将行***效率低下的“表现”与“成因”分割开来。因为效率低下的“表现”实际上也是效率低下的“原因”,比如有很多学者把行***效率低下的表现之一概括为“***府机关庞大,职能交叉,机构重叠”,这种概括是没错的。但是又有一些学者会将“***府机关庞大,职能交叉,机构重叠”概括为行***效率低下的成因,这同样也是正确的。从严格的学术研究的角度,我们必须解决这种概念和命题的不确定性,以免引起混乱。因此,从理论上把这一问题说清楚,笔者认为这是行***效率研究的基础。

在本文中,笔者就试***对“表现”与“原因”这对概念作出界定以示区别。第一,行***效率低下的“具体表现”旨在探讨与效率低下具有某种直接联系、甚至可以为一般人所感觉到的影响行***效率的诸因素,它们往往是***府行为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与***府行为本身具有密切的联系。第二,行***效率低下的“深层原因”,这实际上是在更进一步寻求“具体表现”后面的原因,这些因素往往不是***府行为本身所能解决的,解决它们常常需要寻求***治与社会力量的支持。比如,行***效率低下的“具体表现”可以是***府机关庞大,职能交叉,机构重叠;而形成“***府机关庞大,职能交叉,机构重叠”的深层原因可能是:理论上对***府职能研究的不足与制度上对***府职能供给的不足。这样,既可以把行***效率低下的“表现”与“原因”区别开来,又可以拓展解决行***效率问题的思路。

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我国***府行为中的表现错综复杂,恐怕***府行为过程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与其有联系。对此,不同学者概括的思路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可以将***府过程或***府行为进行适当的分解,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角度加以概括。首先,任何***府的存在是社会管理的客观需要,即***府职能的问题;其次,***府的职能必须由一定的组织机构来承担,这就牵涉到***府机构的设置;再次,行***机构是由人来运作的,***府官员是行***机构的主体,这就涉及行***人员;最后,行***主体必须借助于相应的手段和方式来达到社会管理的目的。这样,***府过程就被分解为:***府职能、***府机构、行***人员与行***手段这四个方面,从理想的状态看,一个高效的***府,应该是科学的职能定位、合适的机构设置、精干的人员配备和合理的行***手段这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任何一个环节的不适都会影响其整体效率的提高。而我国***府效率的低下,恐怕在这四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理论研究可以按照这一思路深化下去。另外,就影响我国***府效率的深层原因来看,应该是多方面的,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详述。

四、提高我国***府行***效率的宏观思路

1.制度保障:***府体制与机制

在行***学史上,行***学专家发现了三条破坏行***效率的定律,知名度首屈一指的当是帕金森定律。中国人民大学齐明山教授则从“熵定律”的角度探讨了行***管理效率递减的规律?[6]。不管是帕金森定律还是熵值效应都共同反映了行***效率提高的负效应,体现了行***管理效率增长的消极与对抗力量的存在,这种负效应会最终导致行***行为的低效。因此,要想跨越帕金森定律,避免公共行***的熵值效应,只有“通过改革与创新,不断减少组织内产生的正熵,增加负熵,使组织高效运转。只有这样,才不会产生面对公共行***的熵值效应无能为力的情况,才会认识到行***改革和各种组织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6]。

因此,提高我国***府效率,必须从***府体制与运行机制这一层面着手,以寻求提高行***效率的制度保障。①从我国行***改革的实践来看,***府体制改革的实质性内容包括调整行***体系内部纵横向的权力机制以及理顺与建立行***体系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权力机制。笔者认为,我国***府体制改革遵循的基本价值取向应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府职能的市场化取向,即用市场的力量来改造***府的行***管理模式以促进***府效率的提高。二是***府组织的扁平化取向,即借鉴企业的组织再造理论来改造行***组织的结构以提高***府效率。②自1988年以来,我国行***体制改革的大***方针已基本确定,行***改革对行***效率的追求进入到通过***府机制创新来确保行***体制改革成效的阶段,也就是说,我国***府改革将由宏观体制性改革转变为宏观体制改革与微观机制创新并重的新阶段,在继续加大宏观体制改革的同时,微观层面的运行机制创新正日益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2.担当主体:***府人力资源开发

当今,我国公共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已成为困扰***府竞争力与***府效率的症结之一。这种低效率从行***个体来看,表现为行***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缺乏自律性;从***府组织来看,表现为组织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活力,信息流通渠道不畅,反馈机制弱化,行***人员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和计划等。

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组织的管理者从强调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是管理领域中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告别传统的人事管理,大力发展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为适应这一管理潮流,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正在经历一场变革。在我国,首要的是在***府人事管理中树立“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意识与观念,确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把人看作“第一资源”,他们有理想、有情绪、有需要、有性格,期望得到他人的关心、理解和尊重,实现自身价值。

公共人力资源开发的价值对于***府组织来说,它不但可以提高行***人员的素质、改变行***人员的能力与引导行***人员的期望,而且还能满足行***个体适应社会发展、获取职业技能以及自我发展、自身修养等方面的需求。事实上,我国行***管理人力资源总量是世界第一,因此,公共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也是最大的。一旦通过开发,提高了行***管理人才的整体素质与职业技能,发挥其潜力与创造力,对于提升我国***府的竞争力及行***效率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3.软件支持:积极的行***文化建设

当代美国公共管理学的著名学者威尔逊在其著作《美国官僚***治》中列举并分析了大量的有意识培养组织文化且将其用于加强管理美国***府的情况,他认为,组织文化将使组织在内部管理方面变得更加容易和富有成效[7]。鉴此,德鲁克就说:“企业文化:利用它,不要失去它”[8]。可以说,利用组织文化以提升组织的竞争力与效率是现代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府组织也应如此。

行***文化是指以一定的社会文化为背景,在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决定或影响行***主体行为的一整套成形或不成形的内外规则的综合体,它作为一种深层次的因素,对行***效率有着特殊的作用。从其性质来看,行***文化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只有积极的行***文化对***府组织的发展才具有支持、维护与激励的功能,才有利于***府组织效率的提高;而消极的行***文化对***府组织的发展具有阻碍、延缓与离心的作用,是提高行***效率的负面因素。

目前,我国行***文化正处在传统行***文化与现代行***文化的交替与融合时期,行***人员的现代观念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惯性,传统的行***文化仍然显现出很大的惰性与张力,它所表现出来的行***原则、行***习惯与行***传统仍然是制约行***效率提高不可忽视的一种力量。因此,从提高行***效率着眼,需要在建构行***文化上有所创新,也就是说,需要通过文化的创新与整合来改变在传统行***范式下所形成的不利于效率提高的行***习惯与行***传统。笔者认为,积极的行***文化建设可以考虑三条基本路径:①营造具有压力感的行***组织气候;②培育珍惜时间的行***组织氛围;③建立讲究人际合作的行***组织关系,以这样积极的行***文化建设就可以有效地规避与形式主义等消极的行***文化。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孔茨,西里尔·奥唐奈.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58.

[2]彭和平,竹立家.国外公共行***理论精选[m].北京:中共中央***校出版社,1997.

[3]丁煌.西方行***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45.

[4]但洪敏.西方公共行***效率研究的新趋势[j].地方***府管理,2001(9):15-17.

[5]周志忍.行***效率研究的三个发展趋势[j].中国行***管理,2000(1):37-40.

[6]齐明山.公共行***的熵值效应——管理效率递减规律初探[j].北京行***学院学报,1999(3):11-14.

有效管理管理学论文篇8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视角下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与实践

质量代表着一种品质和效应,从商业角度看,对于质量的优化控制和管理已成为一种管理态度和管理意识,质量上的“零缺陷”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质量管理哲学[1]。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内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阶段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目的是培养适应新形势下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要。毕业论文(设计)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三大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深入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可以有意识、系统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并使之在写作过程中巩固专业知识、领悟研究方法,锻炼科研能力。国家***办公厅曾明文指出,毕业论文(设计)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高校部分领导、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有人还认为应该取消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管理过程不规范、不严格,缺乏一套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导致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问题凸显,质量呈现下滑的趋势。因此,探索本科应用型人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高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企业质量管理理论引入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改革中,探索寻求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教学思路,以适应外部需求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成为本科应用型人才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与实践的目的所在。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由美国管理专家米兰·菲根鲍姆首先提出的,是基于传统的质量管理办法和程序逐渐发展完善而成的一种有效的现代质量管理新观念和新模式。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质量是顾客对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感知的优良程度”;质量评价的主体是“顾客”;“企业依存于‘顾客’”,企业管理的重要外在功能是向“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通过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能够使企业和社会均受益,从而保证企业获得成功与持续发展[2]。

质量管理的过程是目标实施建立的过程,不仅是对于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一种管理方式,而且是意味着一种从上到下的系统结构:质量管理过程是与质量目标相挂钩的,并且关注生产领域质量的结果;质量管理是对产品质量价值长时间的追加过程;质量管理赋予高层领导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确定权,同时提供培训;质量管理过程包括对于实际中产品的反馈及其信息收集,以改进目前的管理水平;质量管理过程强调顾客满意度;质量管理的过程建立在活动组织、产品、服务和文化全方位视野之上[3]。

作为一种组织战略,全面质量管理模式被世界各行各业推崇,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广泛引入这一理论。它的核心观点有两个:顾客导向和持续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标准是让顾客满意。顾客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前者包括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府等外部接受产品或服务的组织和个人,而按照“下一道工序就是顾客”的原则,学生、教师以及其他在学校内部依次接受产品或服务的部门和人员都是内部顾客,其中学生是最重要的[4]。

二、普通本科院校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面临市场竞争和挑战,普通本科院校必然要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求。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围绕“做”的目标,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1]: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做”,满足生产和服务的“做”和各部分有效协调、提高质量的“做”。这一理论贯穿于教学系统中的所有活动,涉及到学校中的全体参与人员,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最终目标是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5]。普通本科院校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通过整体调控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环节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管理过程。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中,质量管理目的是培养具有科研意识、实际动手能力强的“产品”,使之更好地适应企业内大环境中的具体要求,实现高校与企业零距离接轨。因此,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实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全面质量管理,依托一个有效的领导团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毕业论文(设计)过程进行有效的全程监控和管理,对于不同阶段的质量或教学效果进行反馈,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实现高校质量和效益最优化非常有必要的。

三、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有效管理管理学论文篇9

论文名称:浅析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学院:会计学院

专业: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

学生姓名:

一、论文选题的动因(背景或意义)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企业集团作为若干企业组成的经济联合体,最重要的联结纽带是资金。在企业集团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的情况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具有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由于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都可以综合地反映在资金运动中,有效合理地组织资金活动,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只有加强资金管理,合理组织资金供应、降低资金成本、加快资金周转、优化资金控制和监督机制,才能促进企业现金流的良性循环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现代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方面选择适当的资金管理模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

二、论文拟阐明的主要问题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问题与模式,以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论文的构思建立在现代企业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的理解基础上,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探讨企业资金管理的内容和作用,指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再着重分析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多种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并对它们的适用性和现实中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试***提出作者自己对于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建议。

本论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逻辑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分析、数据分析、***表分析进行了论证。本文的基本观点是选择合适的资金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集团的资金配置效率,有利于解决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三、论文提纲

一、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概述

1.企业集团的概念与特征;

2.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内容;

3.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目标;

4.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原则。

二、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分析基于***表

1.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常见模式

2.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优劣分析

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所面临的常见问题分析基于案例和数据分析

1.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下;

2.监管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严格监督;

3.信息失真,难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解决企业集团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1.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现金池先进管理技术介绍

2.探索多种监督方式,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3.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减少人为因素,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序号论文各阶段内容时间节点

1、20xx.9.10选题

2、20xx.10.5确定论文题目

3、20xx.10.10开始写开题报告

4、20xx.11.1开始写论文初稿

5、20xx.2.28完成论文初稿

6、20xx.3.30论文定稿

7、20xx.5.15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

[2]伍柏麟。中国企业集团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3]袁琳。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会计之友》,2000年第9期。

[4]马学然。树立资金管理的三个理念。[M],《经济师》,2015年第1期。

[5]赵东方。集团结算中心结算系统的构建。[J],《财会月刊》,2015年第19期。

[6]任勇。财务结算中心:集团公司集中管理内部资金的有效方式。[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5年第13期。

[7]于增彪、梁文涛。现代公司预算编制起点。[J],《会计研究》,2002年第8期。

[8]张芳。论企业集团的未来财务管理模式。[J],《上海会计》,2001年第4期。

[9]陆正飞。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财会通讯》,2000年第9期。

[10]CharlesT.Horngren,GaryL.Sundem.WilliamO.Stratton.IntroductiontoManagementAccounting,PrenticeHall,12thEdition

六、指导教师意见

有效管理管理学论文篇10

[关键词]高等学校;管理学;学生宿舍管理

[中***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182-02

管理学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偏重于用一些工具和方法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高校学生宿舍是当今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娱乐、休息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更是高校进行德育实践教育的重要基地。[1]学生宿舍管理是当今高校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途径。维护学生宿舍生活秩序,推动思想***治教育进宿舍,充分发挥学生宿舍是学生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对高校学生思想***治教育具有战略性意义。

一、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体系的概念以及管理现状[2] [3] [4]

1.宿舍文化管理体系是指辅导员在宿舍管理中及学生在宿舍生活中,以宿舍为载体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它既包括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师生的价值观念、群体心态、校园舆论等。

现阶段,多数高校将宿舍文化管理停留在活动、表彰、奖励的层面,并没有深层次把握宿舍文化的真实内涵而采用合理的管理方法。真正的宿舍文化管理应以宿舍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围绕宿舍成员的价值准则、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公共行为和学习生活习惯开展管理活动。

2.宿舍卫生管理体系是辅导员在宿舍管理中,对学生宿舍进行制度性约束,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实现学生宿舍卫生标准化建设,从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集体观念。目前,各高校投入大量精力抓宿舍卫生建设,但是大学生宿舍内务卫生差几乎成为了困扰各高校宿舍卫生管理建设的长期问题。

现阶段,高校宿舍卫生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制度、校院两级学生组织共管制度、宿舍卫生评比制度、流动红旗管理制度、免检寝室制度等的实施,仍然不能彻底解决学生宿舍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无法真正建立宿舍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

3.宿舍安全管理体系是指辅导员在宿舍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财产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疾病安全、突发性打架事件、人际交往安全、网络安全等多方面进行管理,确保大学生在宿舍中健康的休息、成长和学习,为学生在校园内的成长成才提供坚实有力的基础。

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宿舍安全管理体系已基本建立,但是由于影响学生宿舍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稳定的,所以学生宿舍安全管理问题仍然是高校应该长期关注的首要问题。

二、基于管理学理论的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体系构建

笔者结合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实际,将管理学原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系统理论

1.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高校辅导员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要清楚宿舍管理效能的发挥不等于各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往往要大于各个部分功能的总和。全方位地分析多个变量因素及其内在联系,并制订针对不同宿舍的管理目标与管理方案,应成为每一个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2.能级原理是指由于学生之间、学生宿舍之间存在着差异,为了实施有效的管理,必须在宿舍管理中建立一个合理的能级管理结构,并按一定的制度和要求,将不同学生宿舍置于相应的能级结构中。按照宿舍系统中各要素的特性把学生宿舍划分为男生宿舍、女生宿舍、楼层宿舍、班级宿舍、***员宿舍、干部宿舍、贫困生宿舍、特长生宿舍、差生宿舍、优秀生宿舍10个能级结构,并按照宿舍管理标准,将管理的对象置于相应的等级中进行管理。

3.责任原理是指在管理工作中,应该建立一套或者几套管理监督班子。必须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相关部门和个人应承担的相应责任,以实现高效的管理。例如学生处标准化宿舍验收、校级学生会抽检、院级学生会常规检查、辅导员、班主任、班长、寝室长、值日生负责制等。注意在管理过程中,各班子职责界限要清楚、内容要具体,出现问题及时落实到责任人并及时整改。

(二)动态理论

1.动态原理。动态是指管理的对象、目标都是在发展变化的,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它们。特别是作为学生宿舍管理对象的学生,其自身及其生活环境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学生宿舍的安全只是暂时的,其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隐患,要将其看作是个动态的过程,密切关注跟踪,采用具有弹性的工作方法。

2.权变原理。权变原理是指管理者根据组织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来确定其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以实现有效管理。学生宿舍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复杂性的、具有一定规律又存在突发因素的工作。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学生宿舍管理中应根据学生自身内部、外部情况的变化,注意及时调节,保持充分的弹性,有效地实现权变管理,从而解决学生宿舍管理中的种种突发问题。

(三)激励理论

1.激励原理是对被管理者物质或者精神上的欲望给予满足,从而强化其要获得满足就必须付出努力的心理动机,从而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宿舍管理中,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激励尤为重要,对表现好的个人或集体要在精神上或物质上给予正奖励,树立典型,引领示范,鼓舞士气;对表现不好的给予负激励,及时处理并设立底线,以儆效尤。

2.竞争原理是指在宿舍管理中引用竞争机制,通过客观、公平、合理的竞争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开拓创新的能力。同时要强化协作机制,避免过度竞争引发的不良后果。例如:在宿舍管理的三大体系内可以适应性地规划、组织一些有创新意义的活动,以此来引导学生良性竞争,不断追求新高度,寻求宿舍管理的真谛。

(四)目标理论

1.目标原理是指在宿舍管理中既要给整体宿舍制定目标,又要给宿舍中的每一个学生设定目标。目标要具有引导作用、动力作用和支柱作用。有目标的组织和个人才有发展的方向和动力。集体的目标和个人的目标一致时才有责任感和归属感。例如辅导员在学生宿舍文化、卫生、安全管理中要对班级、宿舍中不同类别的学生通过讨论设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并且使得其方向趋于一致,向整个宿舍管理体系的总目标靠拢,这样才能建立宿舍管理长效机制。

2.效益原理是指辅导员在宿舍管理中要把实现有效性、追求高效益作为目标的一项管理原理。例如辅导员在宿舍卫生和安全管理体系中,在考虑管理目标和方法的同时,一定要将效益最大化作为制订方案和策略的前提,要以尽量少的人力投入、时间投入、资金投入,最大限度地提高宿舍卫生、安全管理效率和效果。

(五)人本理论

人本理论就是以人为本的原理。[5]辅导员在宿舍管理中要一切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权利为根本,要以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出发点,力求实现学生在宿舍的全面、自由、健康发展。要将传统的说教式管理方式向服务式管理方式转变,在宿舍制度管理的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人文关怀,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调动学生在宿舍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以宿舍为家,积极、主动的维护好宿舍秩序,这实质就是充分肯定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三、基于管理学理论的宿舍管理新体系

综上所述,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其工作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学生教育的成功与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6]辅导员等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将系统论的观念贯穿于宿舍管理三大体系之中,以人本原理为核心,以目标原理、激励原理为方法,在文化管理体系中倾向于应用竞争原理,在卫生管理体系中倾向于应用能级、责任、动态原理,在安全管理体系中倾向于应用责任、动态、权变原理,建立多维度,横向、纵向交错的具有科学行、客观性、合理性、实际性的宿舍管理新体系。

另外,将管理学理论应用到宿舍管理体系当中,把学生宿舍文化、卫生、安全管理的特点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家、学校的管理***策,细化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在提升管理者的认识水平、管理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宿舍的思想认识、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生活习惯、安全意识的养成。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德章.关于高校辅导员如何加强学生宿舍管理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3(29):220-221.

[2] 李媛,李树茂.论辅导员与高校宿舍管理[J].科协论坛,2010(4下):182.

[3] 支俊敏,赵金玉.现阶段我国高校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7):127-128.

[4] 王明,王周瑜,谢振荣.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中的反思[J].宜春学院学报,2011(1):80-81.

有效管理管理学论文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有效管理管理学论文10篇

学习

本科工商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本科工商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工商管理本科论文范文,工商管理论文题目推荐。3.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4.江苏省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体系调研与创新研究5.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创新篇6.创新工商

学习

安全整治方案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整治方案,内容包括安全整治三年行动总结9篇,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方案怎么写。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努力使乡的寻衅滋事、强买强卖、收保护费、强揽工程、“两抢一盗”、严重经济犯罪、霸湖霸港等突出违法

学习

施工员个人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施工员个人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施工员工作总结模板,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模板大全。施工前的准备:熟悉施工***纸---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设计要求及细部、节点做法---相关技术资料---工程质量要求等。其次要熟悉施工

学习

工商管理本科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工商管理本科论文10篇,内容包括工商管理本科论文题目和提纲,工商管理论文范文大全。3.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4.江苏省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体系调研与创新研究5.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创新篇6.创

学习

工商管理学位论文10篇

阅读(61)

本文为您介绍工商管理学位论文10篇,内容包括工商管理学位论文完整版,工商管理学位论文名字。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体系跨度大,涉及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及技术、信息技术、系统工程

学习

专科工商管理论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专科工商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专科工商管理简单的论文题目,大专工商管理论文10000字完整版。1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及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最初起源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在牛津大学的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学者们研究发现牛津大学本

学习

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属于工商管理的毕业论文,研究生工商管理毕业论文。1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及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最初起源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在牛津大学的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学者们研究发现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

学习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内容包括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10篇,小学数学面试教案万能模板。3、学习目标的设定总体上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可评价性;4、教学流程都能够做到比较详实、具体,符合学情;5、大多数教师能够及时就教学实

学习

工商管理方向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工商管理方向论文10篇,内容包括工商管理方向论文,工商管理方向毕业论文。方向是展开事业的指路明灯,确定好工商管理理论的方向,就能更加明确其目标。航船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可能迷失方向,理论研究如果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就偏离了研

学习

八年下历史知识点总结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八年下历史知识点总结,内容包括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口诀。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第一届***治协商会议(筹备建国)1、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2、内容:(1)通过了《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学习

安全研讨会工作计划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研讨会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安全研讨会发言材料,作战训练安全研讨会。1、营造一支团结协作,齐心向上的教师队伍,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每位老师各方面的能力。注意塑造教师的良好形象。2、努力以教育研究、以班级特色推动幼儿的发

学习

八年级信息技术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八年级信息技术,内容包括八年级信息技术考试word版本,八年级信息技术考试答案。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

学习

六年级班主任计划模板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六年级班主任计划模板,内容包括六年级班主任计划模板参考十篇,六年级班主任上学期计划参考十篇。二、工作目标:1.学习落实《小学生守则》,争做一名优秀的毕业生。2.结合“加强未成年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精神,培养学生“自

学习

本科工商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本科工商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工商管理本科论文范文,工商管理论文题目推荐。3.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4.江苏省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体系调研与创新研究5.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创新篇6.创新工商

学习

工商管理本科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工商管理本科论文10篇,内容包括工商管理本科论文题目和提纲,工商管理论文范文大全。3.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4.江苏省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体系调研与创新研究5.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创新篇6.创

学习

工商管理学位论文10篇

阅读(61)

本文为您介绍工商管理学位论文10篇,内容包括工商管理学位论文完整版,工商管理学位论文名字。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体系跨度大,涉及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及技术、信息技术、系统工程

学习

专科工商管理论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专科工商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专科工商管理简单的论文题目,大专工商管理论文10000字完整版。1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及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最初起源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在牛津大学的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学者们研究发现牛津大学本

学习

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属于工商管理的毕业论文,研究生工商管理毕业论文。1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及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最初起源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在牛津大学的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学者们研究发现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

学习

工商管理博士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工商管理博士论文10篇,内容包括工商管理博士论文杂志推荐,工商管理学博士论文评级。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学习年限为三年;经济学院、财经研究所、金融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统

学习

工商管理系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工商管理系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大全,工商管理系毕业论文电子档。上个世纪中叶发明的计算机技术给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一方面计算机辅助技术极大地提高产品设计与制造的技术,使得劳动生产率持续地成

学习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管理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企业管理学论文范文参考8000字,工商企业管理论文大全。从黄冈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原来的企业管理课程教材注重理论,内容枯燥,缺少针对数控专业所需的管理知识与实例,为此,本教研组教师通过对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