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员论文10篇

审计员论文篇1

关键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评价

1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1.1对经济责任审计认识不够

不同部门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不同,客观上造成经济责任审计难以开展。从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定位上看,有人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监管中发挥有限的作用,既是经济监督又是行***监督,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行为受多方面行为规范的制约,由此形成道德、***治、经济等各方面公共责任与控制有机结合的监督体系,各种责任交织一起,很难把握准经济责任审计的地位。但社会大众及有关部门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定位过高,而将审计结果的运用简单化、绝对化,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

1.2审计时间不足。审计力量有限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时间跨度大、工作量重、时限紧迫的综合性审计工作。由于很难预测组织、人事部门委托审计的时间,不能列入审计工作计划内,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范围较广,而审计时间要求往往比较紧,要准确界定领导干部的责任,实事求是地评价干部的工作业绩,在有限的时间内就很难达到目的。还有一些审计工作是临时交办的,审计时间与会计决算期也不一致,基层审计人员任务繁重,加上目前高素质的审计人员较少,这使审计力量受到限制。

1.3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经济责任审计的高要求、高难度与审计人员素质要求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审计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资料的占有和对宏观经济形势下领导干部行为的判断。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而我们相当审计人员的素质还达不到这个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化知识、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偏低,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巧,但需要审计的项目众多,往往在审计委托书下达后临时组建审计小组,很难保证审计人员的质量。

1.4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难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核心内容是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评价的准确、恰当、公正、客观与否,直接关系到审计质量和风险。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它包含了财务、法纪和绩效等各方面的内容,综合性很强。审计评价的内容、目的、要求不明确,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随意性和伸缩性,使审计评价难度增加。

1.5审计结果运用较差。重视不够

审计结果运用主要是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部门的工作范围,客观上造成了审计与结果运用的分离。审计机关要应付过多的审计项目,没有运用好审计结果,虽然工作上付出很多,但是收效甚微。经济责任审计在结果运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审计结果的利用率低,“先离任后审计”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审计结果报告滞后于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用人和审计脱节;******府及其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对审计结果的态度,多年的审计实践已充分证明,若得不到当地***府及其相关部门领导干部的重视,审计结果很难以得到有效运用;审计结果的不公开不透明,审计结果运用缺乏标准,对审计结果的有效运用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2改善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2.1提高认识,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要搞好经济责任审计,提高认识是关键,必须加强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经济责任审计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营造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氛围,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中央及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经济责任审计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一些新的制度、规定和办法。对审计结果运用中各机关的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建立和完善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运用反馈和检查制度、运用情况督查制度,以有效地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2.2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策性和专业性极强的审计工作。实践证明,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前提是提高审计人员的***治素质和业务素,加强对审计人员自身执***能力的培养。各级单位部门要选派那些经验丰富,具备相应的技术资格和业务能力的审计人员充实审计队伍,还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与培训,使审计人员形成一种基本的职业意识,这种职业意识应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职业化规范的健全而逐步强化,将审计人员从行为的强化延伸到思想意识上的强化,保证审计的***性。

2.3合理利用审计力量

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量较大、时间要求紧,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必须合理运用审计力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共同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和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是开展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本保证。其次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计划性,妥善处理工作任务较重与审计力量有限的矛盾,合理安排、统一组织。再次要对审计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的作用,提高审计质量。

2.4规范审计评价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但要考虑到目前审计机关的工作量,并围绕审计目标、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和不同单位或部门财***财务收支活动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实施。要做好审计评价工作,必须坚持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要的是在进行审计时,要遵守***和国家制定的各种法规、经济***策、规章制度等,也要遵循从事经济活动处理经济信息的各种理论上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以及社会公认的一般惯例以及科学上、职业上的规则等。审计评价必须突出重点,结论要恰当、准确,不至于引起误解。

2.5重视审计结果运用

审计员论文篇2

论文摘要:针对现阶段县级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方法对现有在职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培养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审计人员,为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府的执***能力,为***府行***体制改革和公共财***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服务。

一、县级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现状

县级审计机关是最基层的审计组织。目前我国的县级审计机关的主要任务是行使法律规定的职能,即上级审计机关统一安排的指令性任务、本级***府安排的任务和临时安排的任务。这些任务通常要求县级审计机关人员按时保质完成。目前县级审计人员的现状是知识结构单一,没有掌握现代审计手段,审计方式严重落后,审计质量很难快速提高,国家的方针***策、法律法规和审计业务知识培训刻不容缓。具体表现为:

1.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宏观意识。现阶段,基层审计机关工作人员大多是财会类专业出身,通晓财会知识,而对宏观经济运行管理、统筹发展等相关知识缺乏,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缺少训练有素、能运用绩效审计知识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例如我县审计局现有人员14人,会计类职称7人,占50%,工程预算员1人,只占7.14%,严重缺少既懂经济又懂管理的综合性人才。

2.审计人员没有掌握现代审计手段,审计方式落后。当前县级审计人员掌握的计算机技术知识严重缺乏,利用计算机开展审计还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现代审计手段和技术明显滞后,审计效率低下,缺少一批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审计业务的复合人才,审计信息化水平较低。计算机运用能力成了提高审计业务水平发展的“瓶颈”,制约和阻碍着审计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县级审计局疲于应付繁重的***府交办的审计任务和上级部门安排的审计项目,这就使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加之对审计基础理论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不能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现代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审计的效力得不到提高。

3.审计人员年龄渐趋老化。多年以来,由于编制和专业的限制,原来的人渐渐老化,想进入的人调不进来,人员几乎是一潭死水,难以及时补充新鲜血液。以我县为例,全局现有工作人员14人,35岁以下仅2人,占14.3%,35岁至40岁4人,占28.6%,40岁至45岁5人,占35.7%,45岁以上3人,占21.4%。审计年龄大了就求安稳,接受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差,习惯按经验、按传统模式做事,一夜之间要提高业务素质,难度可想而知。

4.审计人员审计理念滞后。县级审计局人少任务重,平时忙于应付,重点不够突出。长期以来,财***财务收支审计都是重在揭露问题,查处违纪违规行为。而在理论上的探索工作没有跟上。多数审计人员习惯于从财务收支报表和凭证中获取信息,发现个别的、微观的经济问题。传统的审计思维、审计模式、审计思路狭窄,现代的审计观念上跟不上也打不开,总以为审计就是“查账”,就是发现会计的财务问题,没有审计转型的现念。审计工作习惯停留在发现问题上,对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没有思考习惯,久而久之也缺乏思考能力。更谈不上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从宏观角度在完善管理机制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

二、如何提高县级审计人员的素质

如何提高县级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一个客观存在、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为了摆脱过去封闭式的审计模式,县级审计机关应该结合审计署提出的“审计转型”理念,采取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审计队伍综合素质,牢固树立“人才强审、质量第一”的科学意识,继续拓展现代审计方式,转变工作方法,提高审计质量,为此提出了以下具体措施。

1.牢固树立“人才强审”意识,切实提高审计队伍综合素质。县级审计机关要加快人才培养,搞好现有在职人员培训工作,使审计人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审计工作业务知识以及其他综合知识的学习培训,加快自身人才的培养;更新知识,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合理搭配审计力量,发挥整体优势。调整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培养更多适合审计转型的复合型人才,形成技术创新团队,促进审计人员增强分析问题、创造性开展审计工作的能力;实行较大的审计项目打破科室界限,打破专业分工,集中调配力量,发挥规模优势效应,积极探索利用内审、社会审计力量,逐渐形成审计资源成果共享的路子。每年安排好审计项目的计划,争取每年有一个以上的优秀审计项目得到县领导、上级审计机关及群众认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也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县级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的提高工作,真正承担起对县级审计机关的人员培训工作,坚持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有计划、分步骤地安排一线审计人员到上级培训基地和相关院校参加学习,积极鼓励审计人员参加多个在职学历教育。同时,要积极向县里争取,有计划地招收综合素质好的各种专业人员进审计队伍,以适应现代审计工作的需要。

2.牢固树立创新意识,继续拓展现代审计方式方法。信息化的发展对计算机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县级审计机关要针对审计干部计算机运用能力较差的问题,领导要压担子、创机会、花大力气组织培训,努力提高现有审计人员运用计算机审计的能力。同时,引进既懂计算机又懂审计的专业人员,以推动计算机审计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全面推行以运用计算机管理为特征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和审计管理系统,把现代化、信息化的最新成果引入审计管理,依靠信息化手段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审计人员要切实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审计创新水平,审计工作除了要在审计理念、审计手段、审计方式方法上创新外,对审计报告的形式也要进行创新。依据审计反映的问题,区分不同对象,确定不同的角度,有针对性地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提供不同形式的审计结果报告,以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率。按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积极探索县级部门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中采用绩效评估审计,树立“一把手”的正确***绩观。要稳步推进审计公告制,逐步提高审计透明度。审计公告既要发挥审计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合力作用,又要对审计人员具备高素质提出更新要求。要创新方式,充分发挥好审计公告这一“双刃剑”的作用。适时公告一些***府和群众关注的审计项目,提高审计公信力。

3.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摆脱封闭式的审计模式。县级审计机关除了按审计法、审计规程、准则等规定程序审计外,还要重点开好“四个会”,突破过去封闭式的审计模式,不断提高审计质量。一是要开好审前调查会。审计前要先走访有关单位,请教相关业内人士,确定审计重点,拟定有针对性的审计方案。二是要开好审计进点会。要求分管副局长带队与审计组人员一起进点,到被审单位召开进点会。20人以下的单位要求全体人员参会,20人以上单位要求单位中层以上人员参加会议。会上讲清审计的目的、方法、步骤等,要求有关人员提供资料、线索,以便相互监督。三是要开好整理汇报会。审计项目实施工作基本结束后,审计组人员要向局领导汇报审计情况,一起整理、分析,形成审计报告框架。四是要开好沟通反馈会。审计报告初步形成之后,到被审单位征求意见,要求和进点会一样的参会范围,开好沟通反馈会,便于查漏补缺,使被审单位干部共享审计成果。在开好“四个会”,突出抓好审计质量的同时,逐步深化绩效审计。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趋势,是审计转型的重要标志,也是审计人员主动适应发展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服务理念的具体实践。审计人员在审计掌握第一手材料后,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将有情况分析、有对策建议的成果和信息及时提供给县领导,督促有关部门及时纠正与整改并不断规范。要把上级审计机关以及县委、县***府交办的审计项目,从审计服务的角度,尽可能使上级审计机关、县领导、被审计单位对我们的审计报告满意,逐步提高绩效审计能力。

4.牢固树立“审计转型”意识,挣脱传统的审计模式。县级审计机关要提高审计质量,做服务对象满意的审计。常言道: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氛围中,审计转型既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基层审计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加快审计转型,才能使审计工作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深刻变革,更好地为改革和发展大局服务,为***的十七大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执***能力服务,为***府行***管理体制改革和公共财***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服务。因此,审计转型“倒逼”基层审计机关更加关注宏观层面的审计监督,更加关注全部***府性资金的审计监督,更加关注提高绩效审计的水平,从而全力加快审计转型,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转型审计就“进不了门、打不开账”,不转型就要被审计队伍淘汰。全体审计干部都要思考怎么加快转型、自己在加快转型中如何开展审计工作。要引导审计干部跳出审计看审计,突破过去“封闭式”的审计模式,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要围绕加快审计转型目标,理清工作思路,确定审计重点,制定相应措施,确保审计转型工作落到实处。要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结合审计工作加快转型的要求,对以前的内部管理考核制度进行梳理,参照上级审计机关的考核办法,结合本地的工作实际,制定相应的加快审计转型的综合考核办法。从认识到体制上初步“洗脑”,促使加快审计转型。

通过以上几项措施,切实增加县级审计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充分发挥基层审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荣恩.主编.内部控制案例——审计与内部控制系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审计员论文篇3

(二)部分会计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了企业内部会计审计工作的优劣,企业对内所编制的会计审计管理制度用来约束员工的行为,同时所有制度也都由企业内部相关人员定制,因此企业会计审计制度的执行效果受到相关会计审计人员素质高低的影响。随着我国大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逐渐认识到会计人员对企业的重要性。虽然加大了对会计审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力度,但大多数企业对人员的培训采用速成的方式,这并不利于全面提高会计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除此之外,会计工作实施过程中,部分企业仍以滞后的做账、报账为主,甚至部分担任会计审计职责的人员并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证书,因此致使企业内部会计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以及职业素质参差不齐。

(三)会计监管审计不严格

对于我国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管理的实施,部分会计核算人员不习惯使用,甚至明知在颁布了新会计标准的前提下,仍沿用以往的标准,这种现象的产生,导致企业会计的核算工作不精确,并出现混乱的局面。就目前而言,会计监管标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实现统一管理,不同地区的会计监管制度难免又存在一些差异,因此无法保证我国企业资产核算质量。不利于企业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结合所出现的问题可以看出,会计监管制度是必须要建立和完善的。资产流失问题是当下我国部分企业普遍遇到的状况。在这些企业中,出现的非法挪用公款、超支、等现象,是企业资产流失最主要的因素,这会对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不良影响。

二、改善企业会计审计的有效途径

(一)提升企业会计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增强

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会计审计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会计审计这项工作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技术,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才能有效提高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的利用率,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增强会计审计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因此,企业应加强对会计审计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专业、有针对性的相关培训,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审计人员自身要增强职业素养与技能意识,通过规范的相关程序拿到相关证件,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与专业水平。此外,现代企业应根据当今经济发展的形式创新会计审计方法,提高会计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

(二)促进企业会计的职业化发展

通过对国外企业会计管理的举措来看,可以成立相关的管理机构,比如由学术专家、商界人士组成的管理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的成立,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在实施阶段出现的问题,还间接推动了管理会计人员在企业中身份的尊重以及地位的提高,而且对完善管理会计理论具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管理会计师协会的成立促进了相关学术研究与实务操作之间的密切联系,避免了理论不符合实践或实践缺乏可靠理论支撑的巨变,两者相互协调、相互支撑,因此为先进的技术提供了得以实践的平台,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探讨和总结,保证的相关理论的指导价值和指导意义。因此,我国应该有选择的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措施,在符合本民族本企业的基础上进行革新,成立属于本国的管理会计师协会。在成立之初可以聘用国外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以及相关丰富经验的专业性人员进行指导工作,与此同时加强本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实现管理会计的职业化、科学化发展。在实际运用中及时做好相关记录,总结经验,提高财务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把管理会计的价值及意义最大化,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管理。

(三)落实现代化会计审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加大了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应重视风险基础审计机制,并结合现代化的企业审计方法,例如把抽样审计和详细审计相互融合等,从组织内部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往以随机抽样作为样本量的审计方式会使审计的数据信息缺乏准确性,并存在一定的风险。在实际工作中要引入现代审计手段,降低风险的发生率,保证企业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继而推动和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的执行与建设。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会计审计应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计算机相关的设计软件改进审计模式,通过计算机的高速信息化,实现审计人员的业务责任制,注重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企业内部审计环境,充分发挥会计审计工作的积极作用。

三、结束语

审计员论文篇4

[关键词]司法会计;文证审查;探索

司法会计主要分成司法会计鉴定(以下简称为“鉴定”)与协助两大块工作内容。司法会计文证审查(以下简称为“文证审查”),则是协助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因以往司法会计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了查账方面,使其不论在理论还是实务方面,都围绕着司法会计文证审查概念这一最基础的问题,产生了诸多困惑,因而长期处于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亟待在理论上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文证审查的对象

文证审查的对象问题。至少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文证审查对象来源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文证审查的对象应当仅限于来自本单位外的涉案会计事实证明。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文证审查的对象还应包括来自本单位的涉案会计事实证明。

其次是文证审查对象的形式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文证审查的对象应当是成文的涉案会计事实证明结论文书(以下简称为“结论文书”)。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证审查的对象应包括不成文的涉案会计事实证明材料(以下简称为“证明材料”),譬如仅在案卷中列示的发票等原始凭证,甚至还可以包括与之相关的相应材料,譬如反映调取证明材料过程的笔录等。

本文认为,文证审查的对象应以来自本单位外的结论文书为宜。第一,办案人员对于本单位的司法会计人员较熟悉,对于由他们提供的结论文书,难懂或商榷之处应该就近沟通,完全可以省去另请他人或送出去审查的麻烦。第二,文证审查,顾名思义是对“文”的审查。第三,之所以证明材料未成文,一般的原因是其较简单易懂,且数量少,因而也就没有再审的必要了。即便有难懂之处,也可以通过向司法会计人员咨询予以解决。

二、文证审查的依据

文证审查的对象既然是结论文书。那么,就应当包括鉴定结论与各类查账报告(包括司法会计查账、审计查账或法务会计查账报告等,下同),而鉴定结论与查账报告所依据的技术标准或准则又各不相同,审查时该依据什么作为标准呢?

有一种意见认为,鉴定反映了涉案会计事实证明的最高要求,文证审查就应当以鉴定技术标准作为依据。另一种意见认为,既然对象中既有鉴定结论,又有查账报告,就应当按照各自的技术标准或准则审查。

本文认为。文证审查的依据应当是适用性原则。第一,不是所有的案件都需要鉴定的,有的尽管涉案会计事实量大,但或技术上并不复杂,或不存在争议,或结论文书在整个案件证据链中的地位也并非很重要,因而较适用于查账报告。只有超出这些情况时,开展鉴定才是比较合理的。因而倘若完全按照鉴定技术要求审查的话,客观上必然会无视查账报告对证明案件事实的适用性,等于将查账报告排斥在了涉案会计事实证明体系之外。第二,也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具备了鉴定条件。有些案件虽然需要鉴定,但涉案会计资料可能有缺损,而通过查账报告形式能够证明一部分案件事实,或因案件简单,查账报告也足以适用了。因而倘若完全按照鉴定技术标准审的话,势必会浪费这部分结论文书的作用。第三,倘若对查账报告完全按照查账相关准则审查的话,可能会出现查账报告是合格的,但对于证明案件事实没有作用的情况,也就等于是文证审查失去了意义。

当然。如何才算是适用的?实践中确也是较难把握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程度。一般对于鉴定结论按照鉴定技术标准审是较为合理的;对于查账结论,可以参照鉴定技术标准,再适当放低一些要求。因为鉴定技术标准体现了诉讼证据规则的要求。凡是符合诉讼证据规则要求的涉案会计事实证明,对于证明案件事实也应该是适用的。

三、文证审查的方法

有一种意见认为,文证审查应当仅从书面上对结论文书的逻辑思维和用词等方面进行审查。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证审查应当逐笔复查结论文书中的每一项事实依据。

本文认为,文证审查的方法应当是立足于书面,对结论文书内容进行形式性和程序性审查。第一,文证审查不是对结论文书形成过程的重复。也不是复核。因而没有必要再重复司法会计人员原已完成的工作。第二,结论文书必须有充足的依据支撑,所涉范围也应仅限于本专业,因而对于逻辑思维和用词等方面的审查是必需的。第三。涉案会计事实证明活动的启动、司法会计人员的主体资格、涉案会计资料的来源、涉案会计资料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涉案会计资料检验过程与结论的联系等方面,对于结论文书的可采性往往是很关键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因而对于这些方面在文字上进行程序性审查更是必需的。

当然,为了便于具体操作和统一规范,除了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外,这一方法还应转化成一份表格为宜。既可以针对鉴定结论文书与查账报告文书分别制定表格。也可以二台为一。放在一份表格中(参见本文所附样式表);还可以转化成电子表格格式。无论是哪一种形式。表格中既要有必审内容,又要有选审内容;既要有体现合法性等证据规则要求的内容,又要有体现关联性等证据规则要求的内容;既要有原结论文书意见,又要有文证审查意见及其理由,还要有具体建议等。

四、文证审查的性质

有一种意见认为,文证审查是司法会计人员代办案人员为之的审查活动,其意见只能是参考性质的。另一种意见认为,实践中确有将文证审查意见在检委会或审委会讨论中作为依据使用的情况,因而其意见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本文认为,文证审查是一种代位的诉讼活动,其意见仅供办案人员参考。第一,依据现行法律规定,对结论文书进行审查是办案人员的法定义务,但交司法会计人员审查则不是他们的法定义务。第二,之所以将结论文书交司法会计人员进行审查,一般的原因是所涉问题已明显超越了办案人员的能力范围。反过来说,未超越能力范围的话,办案人员也可以自己审查,实践中这类情况也是很多的。因而一旦采纳,可以将此类由司法会计人员代替办案人员做出的审查意见,视作是办案人员自己的意见。第三,文证审查毕竟不是对结论文书形成过程的重复,或重新改造,而仅是形式性和程序性审查,因而尚未最大限度地排除一些不确定因素。

五、文证审查的主体

按一般的默认值,文证审查的主体是检察机关内部具有鉴定资质的司法会计人员。这一意见的理由是:第一,文证审查的目的是严格***,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本质也是严格***,因而最需要文证审查的是检察机关。第二,司法会计的起步始于检察机关,实务探索与理论研究又比较集中于检察机关,而且从便捷与保密

角度考虑,检察机关的司法会计人员更适合于承担这一工作。第三,鉴定反映了涉案会计事实证明的最高要求,因而惟有具备鉴定资质的人员才适合承担这一工作。

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证审查主体既可以是任一司法机关的司法会计人员,也可以是社会中介机构的司法会计人员。第一。既然司法会计工作并不局限于检察机关,文证审查的主体也不应仅局限于检察机关。第二。文证审查的目的是严格***,但严格***并非仅在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中才有体现。第三,审判机关是诉讼证据采信的最后关口,因而更需要文证审查。然而,依据现行法律规定,审判机关不能设立鉴定机构,因而其司法会计人员就不可能具有鉴定资质。将鉴定资质作为主体的限定条件之一,势必会削弱审判机关的文证审查工作。

审计员论文篇5

一、计委员会设立目的

国外在很早之前就开始重视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治理效率问题,经过这几年学术和实践相辅相成的发展,这个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晰,相关的制度建设也越来越完善。对于审计委员会制度学者们首先讨论的是设立动机问题,即哪些因素会影响公司自愿成立审计委员会的决策。Marrian(1988)在其一份关于英国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只是受到别的公司的影响而已,换言之,Marrian认为审计委员会在公司内部只是一个装点门面的饰品。但Adams(1997)运用新西兰保险公司的数据资料,分析影响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因素,结果发现样本公司规模越大、面临的财务风险越高、监督成本越高的情况下越有动机设置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存文献数量有限且观点不一。杨忠莲、徐振旦(2004)利用200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来研究审计委员会设立目的影响因素,在选取的十个变量中他们发现,我国成立审计委员会的动机和初衷与国外的并不一致,我国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没有提高财务报表质量的动机,大股东、企业规模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质量与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的关系都不显著,结果只有董事会人数和外部***董事的比例显著。因此作者推测我国成立审计委员会的动机也许只是独董这些外力推动下的结果。夏文贤(2007)以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冲突为视角,认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实现绝对控股时,为了便于侵占小股东利益,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意愿明显下降。王咏梅、任飞(2011)利用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并根据控制权的不同进行样本分类(如国企、私企、央企),研究这些不同企业性质的样本公司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动机是否一致,有无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国家控制的企业相比于私企来说,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的意愿更加的强烈,并且相比于直接控股的国有企业,***府间接控股的国企更愿意设立审计委员会。

二、审计委员会的职责

审计委员会的设计动机决定了审计委员会的相关职责范围。简言之,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大致可以分为对内和对外两方面。对内,审计委员会一方面对公司的财务报告生成过程的各个部分进行监督检查,包括与报告生成相关的内部控制的制度与环境,并将工作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向董事会进行反馈和报告(Zahra and Pearce,1989);对外,审计委员会负责与外部审计师直接沟通关于公司审计的相关事宜,并对外部审计的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在某种程度上了遏制了管理层与外部审计师进行串通欺骗公司所有者的事件发生(Rittenberg andNair,1993a)。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学术界还是实务界亦或是***策制定者对于审计委员的 职责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是审计委员会如何更好的完成其对内和对外两方面的监督职责的讨论仍然是这个领域的主旋律。

三、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

在国外,关于审计委员会有效性讨论,各方力量并未形成一种合力,观点不一。有学者认为即使公司设立了审计委员会,也无法确保其在履行上文提到的职责方面的有效性。实务中也不乏即使设立了审计委员会,同样出现财报舞弊事件的公司的案例。尽管有许多的相关机构例如SEC、NYSE等对于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持赞成的态度,但是没有一套统一清晰的操作指南,这种制度安排想要达到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并不能完全的打消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于公司财报的真实可靠性方面的疑虑。Kalbers and Fogarty(1993)认为审计委员会要想有效的发挥其职能,必须考虑其成员的相关教育背景、专业技能、任职资格、薪酬和地位等。如若审计委员会的成员不具备相关的资格要求,不懂得具体财务报告生成过程中相关会计问题的操作流程和运行规则,而只是简单粗暴的对董事会的相关行为进行行***管理阻碍,那么审计委员会也将难以达到其预期的公司治理的效果。这一个阶段的研究为后续的相关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即审计委员会成员应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才能有效的发挥公司治理的效应,有无一个统一的可以参考的标准?后续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这个话题展开。

四、审计委员会特征对财务报告质量和审计费用影响

从审计委员会的特征对财务报告质量影响角度来看,已经有大量的研究结论显示具有财务专长的审计委员会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是成正相关关系的。Krishnan and Visvanathan

和 Dhaliwal et al.(2010)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中财务专家能提高会计的稳健性和公司的应计质量。杨雪 (2012)利用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出审计委员会的财务专长有助于改善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吴国萍等(2012)将是否受到证监会的处罚作为评判财务报告质量高低的标准,研究了审计委员会的***性、财务专长和规模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这几个方面的特征与财务报告质量成正相关关系。

关于审计委员会特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现有文献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Carcello 等(2002a)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在***性、专业性和勤勉度方面越是有效率,公司的审计费用越高。周兰(2011)选取了审计委员会 的***性、财务专长和活跃性三方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性、财务专长能够增强内部控制的质量,而内控质量的提高降低了审计风险,因此审计委员会的***性和财务专长与审计收费负相关。

五、文献评述

根据上文的综述,我们发现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委员的设立目的和相关特征上,至于审计委员会特征的相关研究,又都集中在审计委员成员的专业性、***性、权威性、勤勉度等方面。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也大都集中于此,但对于审计委员会专业性对于公司财报质量的影响,现存文献只涉及到审计委员会的财务专长和法律专长,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商业经验(即行业专长)鲜有涉及,本文以此为突破口,认为审计委员会的行业专长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质量,而在风险导向审计下,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又会降低审计收费。以下是详细的文献评述过程:最早讨论的审计委员会设立动机问题至今并没有一个权威统一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是为了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作为董事会下设的***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一方面对公司的内部运行环境和相关制度进行监督,为财务报告生成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的软环境,并且在监督的过程中,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向董事会报告,因此审计委员会在提高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方面是有效的。但是反驳的声音认为,由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存在,有无审计委员会成为财务报告质量高低的代名词,这就造成有些单位为了向外界传递高质量财务报告的信号,而在形式上设立审计委员会。

审计员论文篇6

摘要: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要作用是***、客观地评估银行活动,维持或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他们这样做的可靠性评估的有效性,充分性,以及会计,操作,和管理控制。下面笔者就从内部审计的程序来谈一谈内部审计。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报告

一、内部审计程序

一个国家银行的内部审计程序包括***策管理内部审计功能的程序,包括风险审计程序和内部审计外包工作,如适用。而小银行的审计程序可能未发现的那些更正式,更复杂的银行,所有有效的审计程序应包括一个使命陈述或审计章程,风险评估,全面审计计划,审计周期,审计工作程序,抽样方法和技术,审计报告,跟踪活动,专业开发项目,和质量保证程序。

二、使命陈述或审计章程

使命陈述或审计章程应轮廓的目的,目标,组织,部门,和内部审计经理,审计部,审计人员和审计委员会的职责。特别是,合同应授予审计部门直接访问任何记录,文件的主动性和授权,或数据(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和板/委员会分钟)需要有效地检测任何银行的活动或实体。授权还应包括访问和通信与该银行的任何职员。审计部门应制定章程,定期审查它的任何必要的改变。审计委员会应当批准或确认审计章程和章程,应当在银行。

三、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应该文件银行的重要业务活动及其相关的风险。这些风险评价的结果指导审计计划和审计周期和***审计程序的范围和目标的发展。“风险评估和风险基础审计”一节,这本小册子提供风险评估的进一步细节。

四、总体审计计划

审核计划应包括内部审计的预算和计划过程,应说明审计目标,计划,编制,报。审计计划通常包括:整体和个人的审计目标,总结风险评估和合规问题的每个审核区或商业活动,时间和计划的内部审计工作频率,和资源预算(预算人员的工作时间)。审计委员会应当正式批准的总体审计计划至少每年一次。内部审计师应该提出任何更新的审计计划,审计委员会定期按照既定***策(虽然季度是典型的)。更新的审计计划应该比较实际的工作进行计划的审计和审计时间和解释的差异从批准的计划。

五、审计周期

审核周期应确定审计的频率。审计的频率通常是由风险评估的业务活动或领域需要审核和员工和可利用的时间。它通常是不实际审核每一个地区或业务活动每年。高风险领域,如资金,贷款,或投资/金融业务,通常比低风险的领域如银行担保的处所审核更频繁。此外,审计人员必须考虑的监管要求和指南。

六、审计工作方案

每个审计领域审计工作程序应建立范围和审计程序的时间,程度测试(包括选择要测试的项目标准),和结论的基础上。工作计划应详细,覆盖了银行经营的所有领域,并引导信息采集的审计师,记录程序执行,到达的结论,并出具审计报告。通过完成审计工作程序,内部审计师应该能够达到满足内部审计目标的结论。工作程序通常包括程序:适当的突击审计;控制选择审计记录;审查和评价的***策,程序,和控制系统;风险和控制评估;审查法律,法规,和裁决;样本选择方法和结果;验证选定的交易或平衡通过证明/总账明细记录相关的总帐/控制记录,检查文档,直接确认和适当的后续行动等。

七、抽样方法和技巧

抽样方法和技术来选择,验证,和测试交易,控制,和帐户结余被审核期间。审计工作计划应确定测试目标,达到目标的程序,并审查多少项目(即,所有项目在一组或一个项目的样品)。当审计师选择抽样审查,他们必须决定是否使用统计或统计抽样方法。审计人员经常使用统计抽样的小的人群时,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它是不符合成本效益的使用统计抽样。使用的审计统计抽样方法在量化是适当的,他们想推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精度,样品的特性是表示整个人口。在这两种情况下,审核员确定基于相关因素的样本大小,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运用审计程序,评估的结果,与文献的结论。没有硬性规定,关于“代表性的样本大小适当。”表提供统计样本的基础上所需的精度和可靠性水平。当评估审计抽样过程,考官将审查审计有关的文件的采样目标,包括程序:建立采样目标,定义人口和审查的特点,确定样本大小,选取样本的方法,和评价样本结果/结果。

八、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应向董事会和管理是否一个部门,部门,或活动坚持的***策,程序,和适用的法律或法规,是否操作流程和内部控制是有效的,什么样的纠正行动的银行已经或必须采取。审计师必须以适当的方沟通的调查结果和建议和分发审核报告实际情况尽快完成相关工作。审计工作底稿应充分的文档和支持这些报告。通常有两种类型的审计报告如下。

审计活动的个体内部审计报告的结构应符合银行的内部审计职能的需要与被审核的部门。报告通常包含以下信息:的主要结果和结论的总结,包括对重大缺陷的根本原因识别;审计的范围和目标;详细审计结果,包括任何整体分配审计评级;建议,如果有,包括得到好处;管理的承诺,正确的材料的弱点。一般来说,个体的内部审计报告应立足于讨论审计问题;建立的标准是什么;目前存在什么问题;任何指出问题的根源;什么问题的影响或可能,和

建议纠正问题。

完成审核后,内部审计师通常与部门经理讨论草案的审核报告,纠正任何不准确的信息,达到管理层的承诺和行动的协议。最终的审计报告,再分发给管理人员有责任和权力实施所有建议的纠正行动。据审计委员会的报告,应准备的内部审计经理的常规部分(OCC建议至少每季度)和与审计委员会讨论报告。执行总结报告或审计信息包可能包括:会议的年度审计计划状态;在完成审核的方法;活动报告,并推迟或取消;招聘或培训报告;讨论重大会计问题和监管报告和结果;总结它和消费者的合规性审计;风险评估或总结的方法;跟踪优秀审计和控制问题的报告;和其他信息审计委员会或内部审计师认为适当的。

九、后续活动

跟踪活动应允许内部审计师在确定任何商定的行动和关注未来的审计活动的新领域的配置。审核员应执行后续活动的及时和结果报告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跟进一般包括第一获取和审查管理的响应并确定纠正措施是及时和有效的。

十、专业发展计划

这些程序应提供银行的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机会和职业发展方向,内部培训,外部培(例如,正式或自学课程,由行业协会,提供专业协会,或其他供应商)。

十一、质量保证计划

在这样的程序,内部和外部定期评估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来帮助提高审计业务和银行提供的价值。审计或审计部门的业绩通常是与银行建立的标准来衡量,审计章程或使命声明,和任何其他标准确定适当的内部审计职能。(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郑志刚,2004,“公司治理机制理论研究文献综述”,《南开经济研究》第5期。

[2]王光远,2005,“关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若干基本问题(代前言)”,载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中国内部审计规范》,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审计员论文篇7

西方审计委员会制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纽交所针对当时发生的商业丑闻和诈骗案,提出应当设置审计委员会。而我国21世纪初才开始发展,落后于西方。

目前为止,大多数学者集中研究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然而对审计委员会特征征和会计信息可比性,由于计量难度较大而鲜有文献研究。该篇文章试***通过有关的文献回顾,为探究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会计信息可比性关联度奠定一定的理论和文献基础。本文先是梳理了审计委员会特征,然后对审计委员会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回顾。

二、审计委员会的特征研究

现有关于审计委员会特征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审计委员会的***性、专业性、活跃性、规模特征,我们将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和述评。

(1)审计委员会的***性

审计委员会***性是审计委员会的灵魂,用***董事的百分比计量。对于审计委员会***性的研究,集中在对公司治理和会计师事务所选择及会计师变更等方面的影响。

武俊(2000)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性能够强化公司监督职能。Carcello等(2003)发现,***性越高,公司越不愿意更换审计师。Lee等(2004)Lennox等(2007)发现审计委员会***性与审计质量正相关。翟华云(2007)发现审计委员会***性和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大小正相关。

(2)审计委员会的专业性

专业性是对审计委员会成员工作能力方面的要求。审计委员会的专业性一般以财务专家的比例计量。对专业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专家参与的必要性以及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DeZoort等(2001)研究表明,财务专家在审计委员会中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刘焱等(2014)实证检验了专业性对内部控制的监控效力。

(3)审计委员会的活跃性

审计委员会活跃性用开会次数计量。现有研究集中在审计委员会的重要性、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以及审计收费等方面。

吴溪等(2011)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活跃性可以反映公司治理功能。翟华云(2007)发现审计委员会活跃性和选取会计师事务所大小正相关。周兰(2010)发现审计委员会活跃性与审计收费正相关。

(4)审计委员会的规模

审计委员会规模用审计委员会人数计量。对审计委员会规模的研究集中在外部审计师更换及内部控制等方面。deZoort等(2001)得出审计委员会规模负相关于不正常替换外部审计师的可能性。董卉娜等(2012)发现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规模和内部控制正相关。

上述研究成果为探讨审计委员会特征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奠定了丰富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当前主要从信息的披露质量、盈余质量、虚假财务报告、财务重述等几个角度,对审计委员会特征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关联性进行探讨。

(1)审计委员会特征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王雄元等(2006)发现审计委员会***性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活跃性负相关于信息披露质量。Krishnan(2005)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中财务专家比例越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

(2)审计委员会特征和会计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颜志元( 2006) DeZoort 等(2003)Anderson等(2004)发现审计委员会的活跃性与会计盈余信息含量正相关。翟华云(2006)以及Sierra等(2012)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的规模与可操作性盈余呈负相关。

(3)审计委员会特征和虚假财务报告的相关性研究

Beasley(1996)Beasley等(2001)发现***性越强,虚假财务报告的发生率越低。Cohen等(2012)得出审计委员会专业性可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4)审计委员会特征和财务重述的相关性研究

Abbott等(2004)杨忠莲等(2006)李斌等(2006)研究表明,专业性、***性及活跃性负相关于财务报表重述。

审计员论文篇8

(一)高校内部的制度文化。高校内部的制度文化在审计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紧密相连,是正常开展审计工作、规范审计行为、履行审计职能的关键。建设高校内部审计文化,最核心且基本的是加强审计制度文化建设。(二)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养。1.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内部审计文化的发展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过硬的审计专业素养,审计人员加强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对于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促进审计团队的成长都很重要。内部审计人员掌握先进的专业技术,且懂得经济管理等相关知识,对于提高审计活动质量和效率具有重大的意义。2.内部审计人员的道德素养。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人的建设,内部审计人员的道德修养建设是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IIA的职业道德规范对内部审计人员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作了明确的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守诚信、客观、保密和胜任的原则,并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和正直的职业态度。3.内部审计人员的精神风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精神风貌,拥有客观、公正的职业素养和端正、积极、努力的工作态度,具备创新意识,并勇于承担风险和责任。(三)高校内部审计价值观。审计价值观是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形成的,在正确的组织目标和愿景下,逐步形成的群体意识,审计价值观体现了审计整体的目标。与影响高校内部审计文化的其他因素相比,其处于支配地位。审计的价值观一般由民主***治观、公平观、***观、诚信价值观等组成。同时,高校应该考虑审计价值观的时代性、历史性和开放性,确立新时期审计核心价值观。(四)高校内部审计组织结构。构建以人为本的学习型组织,进行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可让内部审计人员了解高校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提高其责任心,也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高校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成果。构建学习型组织要注重培养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而不应仅局限于学习专业知识。建设高效、有活力的审计团队是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五)高校内部审计业务的管理。加强内部审计业务程序的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是高校内部审计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审计成果的分析利用和审计制度的建设,以及审计项目科学评估制度的完善来管理高校内部审计业务。也可建立审计项目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来加强审计质量管理。同时,通过注重审计成本控制,提高审计资金使用效益。

高校内部审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部门的***性差。多数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并行而立,使得内部审计的***性难以实现。同时,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易受本单位领导和其社会关系的影响,内部审计部门是在学校领导层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审计的进程必然受到领导层的制约,这就限制了审计的***性,从而导致审计权威性差、不受重视,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性也受到影响。(二)缺少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目前,我国高校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配备较少,知识结构和业务素养尚且不足。专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缺乏,会导致审计信息披露不足,降低了审计的效率,且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最终不能充分满足高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三)高校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我国多数高校的审计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立了相应的内部审计制度,然而有些制度可行性差,且未得到真正的实施,制度实施效果没有得到监督和反馈,且未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适时改变。(四)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范围狭窄。审计工作范围狭窄主要体现在工作思路和领域上,更多是通过事后控制进行审计,缺乏事前和事中控制;主要是对高校教育经费等的常规审计,并且很少主动开展工作。(五)对审计结果重视不够。高校内部审计未建立审计监督的长效机制,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往往是查出问题却不进行及时处理,经济责任审计往往在人事变动之后才进行,并且本单位领导往往在下达审计工作后,不再关心审计实施的效果,审计结果只是流于形式,审计的功效未能实现。

构建高校内部审计文化的途径

审计员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一、引言

随着安然、世通、帕马拉特以及“银广夏”事件的出现,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受到了国内外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为关注。近年来,国际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公司面临的风险日益加剧,能否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决定了其在风险导向审计方面的重要地位。无论是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还是中国的内部审计准则都强调了内部审计在公司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外学者开始关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的研究,国内学者陈毓圭(2004)在分析了国外职业界以及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改进的历史后,提出了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审计业务的需要,急需修改的观点。目前,西方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都已经进入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阶段。但是,在中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其框架和具体实施方法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争议和困难。

因此,本文将从相关文献的回顾入手,在了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构建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体系提出几点建议财务论文,以进一步完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框架。

二、相关文献的回顾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有很多学者开始关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方面的研究,严晖(2004)从管理学角度出发,认为战略管理理论的出现,促进了内部审计由管理导向迈向风险导向阶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深受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战略管理理论以及迈克尔·哈默及詹姆斯·钱皮的企业再造理论的影响。并从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对风险、内部审计等相关概念的定义出发,构筑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结构框架。

王晓霞、孙坤、张宜霞(2004)通过从内部审计的定义,首席审计师的概念以及剩余风险3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国际内部审计协会2001年版《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新变化,指出了2001年版本始终贯穿着风险审计的主导思想,并在研究了风险管理的目标、原则、步骤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程序。

徐德(2005)立足于COSO委员会提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通过分析风险的特征以及多种分类模式,提出内部审计的开展要与经营风险管理的要求,与公司各级风险管理组织相配合,并且要全过程参与风险审查,进而研究了规避和减少风险的措施与决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对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控制方法。

孟焰、潘秀丽(2006)分析了风险的实质和分类以及风险管理的内涵,认为对公司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是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结果,风险管理审计的目标取决于对公司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公司风险管理过程的审查和评价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并指出对公司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是现在公司内部审计的一个新的领域免费论文。

路媛媛、袁洋(2008)从COSO委员会提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产生的背景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产生动因出发,阐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ERM的互动关系,指出公司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以及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并且从4个方面提出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措施。

邸丛枝、于富生(2009)梳理了国际和国内有关内部审计定义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关系,认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确认和咨询的对象。并且从内部审计的目标、服务对象、职能、方法等6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的框架。

国内学者们历年来的这些研究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中国的实施和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文献的梳理过程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文献比较重视对风险和风险管理的研究,比较关注风险导向审计目标、内容和程序的分析,很少有文献对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两者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也很少出现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实际运用中遇到的问题的探讨,以及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措施的研究。

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审计模式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4个阶段的发展(胡春元,2009)。现代社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高度膨胀的经营风险,促进了风险导向审计的进一步发展。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的变化财务论文,经营风险的大大增加,同时,对公司内部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维持公司可持续发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这种有效和灵活的审计模式便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一)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意义

为了适合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被广泛运用到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去。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不仅能全面关注公司的经营情况,充分识别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又能有效配置公司的资源,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而传统内部审计模式只关注公司报表的错报风险,忽视了对公司经营环境与经营风险的评估,已不能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

其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能适应公司目标的多样化,它能对公司的这些目标进行风险评估,了解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从而提出防范措施和改进意见,使公司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在事后,对这些风险进行后续评估,可以了解到防范措施的有效程度,有利于公司将来对这些风险进行规避。

作为公司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于公司的经营管理部分,而且非常了解公司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流程。由他们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展开审查,而且还可以深入到公司经营中极其细微的环节,及时了解公司日常管理中的缺陷,更有利于公司管理体系的完善,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增加公司价值。因此,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中国公司里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发展现状

早在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就开始强调内部审计要参与工地风险管理过程,这对促进和推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公司经营环境的扩大,经营内容的日趋复杂。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活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更加突出对风险的识别、计量和预测。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公司风险管理过程,对公司面临或者将要面临的各种经营风险更了解,就更有利于公司健康快速地发展,实现公司的经济效益。

目前,已经有不少公司在日常经营中推进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但还是出现了不少的困难。不同经营范围,不同规模的公司,其所推行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应是有差异的财务论文,其所负担的成本也是有差异的。因为不同的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是不同,其内部审计人员对经营风险的划分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是不同的,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也是不同的,公司所能负担成本的能力也是不同的。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即需要具备较高的风险识别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而大多数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很难充分识别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并对其进行防范。大多数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很难配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缺乏风险识别知识,不具备指导管理的意识。

另一方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还处于发展阶段,缺少完善的理论体系的支撑,也没有配套的全面的运作模式。虽然很多公司已经大力推广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运用,但审计方法并没有跟上,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审计方法上,也没有学习国际上有关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不能完全发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作用。

四、对在中国实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策建议

近几十年来,中国市场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推动了中国很多公司开始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和公司内部的需求。由于这种审计模式还处于发展阶段,且其与传统的审计模式在技术、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公司要全面实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要注意很多问题。

(一)全面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重视内部审计的***性

公司应在全面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同时,重视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性免费论文。***性是对开展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最低要求。没有***性,就没有任何审计质量可言。

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于公司经营管理部门之外开展审计工作,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前提。只有在***于公司其他部门的情况下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才能全面参与公司的日常运作,客观地对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公司管理体系的漏洞,有效地提出改善建议,降低公司的风险,完善公司的管理体系,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内部审计人员是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主体,只有内部审计人员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满足风险导向审计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公司才能有效地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因此财务论文,公司应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胜任能力。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不同于传统的审计模式,对风险识别和公司治理领域等相关知识有很高的要求。只有内部审计人员拥有较高的风险识别能力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识别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及时提出防范措施。只有内部审计人员具备公司治理相关领域的知识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参与到公司日常运作中,发现公司管理体系的漏洞,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三)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审计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审计的***性和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还取决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开展主要是对公司所面临的所有风险进行评估,进而提出防范措施。因此,要有效地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就要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只有公司拥有比较健全的内部治理机制,才能明确每个审计人员的工作范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降低公司的成本。只有公司拥有比较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内部审计人员才能全面参与到公司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去,及时地发现风险,提高公司价值。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国外对其理论研究与实践也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公司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比西方国家要晚很多,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理论与实践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其理论体系和实际应用将得到完善。

责任编辑:

参考文献

(1)蔡春、赵莎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

(2)胡春元:《风险导向审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张坤、李嘉明、周和生等:《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北京工业出版社,2004年。

(4)陈毓圭:《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由来及其发展的认识》,《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5)陈武朝:《内部审计有效性与持续性改进》,《审计研究》,2010年第3期。

(6)邸丛枝、于富生:《内部审计的新发展——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财会通讯》,2009年第12期。

(7)高伟、李晓慧:《风险导向审计与***审计准则的运用》,《审计研究》,2004年第3期。

(8)刘峰、许菲:《风险导向型审计·法律风险·审计质量──兼论“五大”在我国审计市场的行为》,《会计研究》,2002年第2期。

(9)黎志刚:《提高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质量的对策》,《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年第8期。

(10)孟焰、潘秀丽:《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研究》,《审计研究》,2006年第3期。

(11)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背景分析与框架建构》,《财会通讯》,2004年第6期。

(12)王咏梅、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发展及运用研究》,《审计研究》,2005年第6期。

(13)王晓霞、孙坤、张宜霞:《论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研究》,2004年第2期。

(14)汪月祥、杨文蔚:《金融危机下的风险导向审计对策》,《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年第11期。

(15)徐德:《论现代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控制方法》,《审计研究》,2005年第2期。

(16)殷丽丽、李媛媛:《经济危机下的内部审计战略》,《审计研究》,2010年第1期。

审计员论文篇10

关键词:内部审计;问题;职能

我国内部审计正在积极推进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内部控制为主线、以增加价值为目标、以完善治理为目的的风险导向审计。内部审计的职能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为主,逐步向控制导向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扩大和发展,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控制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内部审计工作已经成为公司治理极具价值的资源,内部审计已经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一、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明确,***性与客观性欠缺

(一)在机构设置上缺乏***性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审查公司的内控制度。”美国纽约证交所要求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中***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且至少应有一名***董事是会计专业人士。审计委员会协调指导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该公司是集团公司的二级法人,集团公司虽然设有审计委员会,但其基本上是满足海外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求而设立的一个机构,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工作,且和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联系不够,内部审计部门无法通过与审计委员会的沟通来实现其***性。

(二)职权的授予与行使难以统一

内部审计被授予较为宽泛的监督权,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都可以监督,但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原因,未能实现内部审计的相对***,内部审计的权力有时难以行使。

内审部门面临着“同级审”的难题。同级审即单位的审计部门对处于同一层级的财务、建设等部门进行审计并向公司领导汇报,尽管企业及企业的人事管理已打破了级别的概念,审计部门也已经被授权,但无论是机制还是观念都使同级审变得很困难,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仍然存在着由上到下的等级制度。

(三)利益的关联性影响审计客观性

在公司内部多种内部利益关联性使得审计客观性受到影响。

人事关系的关联性。在公司中,审计人员的个人考评及岗位评定是由管理层决定,而不是取决于***的审计委员会。审计人员业绩的考核权抓在被审计对象的手中,审计查出的问题越多就越容易得罪人,难免会对审计的客观性带来影响。

物质利益的关联性。在公司内部,员工个人的薪酬有工资、各种绩效奖、职工福利和培训等多种形式,由于审计人员身处其中,有时不知不觉中也成了违纪违规的既得利益者,当审计人员面对企业以及与之相关的切身利益时,何去何从确实是一个两难的决择。

二、审计内容较为狭窄,与国际内审标杆差距明显

(一)内部审计面较为狭窄

目前该公司的内部审计仍局限于财务会计方面的审查和工程结算的审核,审计面较窄,审计层次也不高,审计工作很少触及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域,在财务审计工作中由于主要关注会计核算的准确与规范,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变成了财务会计的自审过程,审计的作用和影响都受到限制。在工程审计中,审计部门集中力量开展了工程结算的审计,效果虽然非常明显,但工作的层次较低,随着施工市场的不断规范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工程结算审计的工作量会逐步下降或可以采取外包的方式以提高效率。

(二)内部审计参与度不够

目前公司内审部门对本单位中心工作介入不够、审计工作与中心工作关联不紧,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单位领导认识不足,不知道如何运用审计手段来加强企业管理,出问题了才想起应该审计,平时总认为审计工作可有可无;二是审计部门的知情权不够,企业的重大决策、重要经营活动的过程及存在问题审计部门不了解,相关的文件审计人员看不到,审计部门的日常工作游离于企业中心工作之外;三是审计人员的数量和业务素质满足不了全方位审计的要求,大多数审计人员都是由财务人员转变而来,对财务会计以外的领域审计人员难以开展审计。

三、内部审计力量不足,难以满足审计发展需要

目前公司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素质偏低,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主要表现在:

(一)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素质有待提高

一是内部审计人员不足,由于竞争激烈,在人员配备上必然会向业务拓展方向倾斜,客观上导致了内部审计部门人员长期配备不足,多少会对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产生不利影响;二是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阅历、判断力、偏好等将直接影响审计方法的运用。公司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掌握会计、审计知识,而且要求审计人员熟悉管理知识、精通金融业务、具备审计人员独特的敏锐性和判断力。

(二)人员的知识老化,不能及时更新

低的流动率不利于审计部门和其它业务部门的知识交流,也不利于审计部门加快对新技术新业务的消化和吸收。从审计的业务要求来看,审计人员需要掌握多专业多工种的业务知识,同时应及时了解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变化,否则审计的质量和效果都会受到影响。

四、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

(一)高管层缺少审计知识的培训

目前公司各级领导的知识储备中普遍缺乏审计业务知识,各种领导岗位的培训课程中审计培训内容安排得也很少,公司现职领导大多是由工程技术岗位或市场部门提拔,几乎没有审计岗位的工作背景,由于缺少审计工作经历及必要的培训,所以对内审的责职、方法、重要性等认识不足。

(二)对内审工作认识的几个误区

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仍有少数单位领导认为内部审计的设置是主管部门要求的,它是代表国家和上级部门来监督自己的,认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限制了自己的经营自,削弱了自己的权威,而不是将内部审计看成是自己的参谋和助手,所以对内审工作不关心、不支持。

(三)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制度层面

相当多的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认为,审计应是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的事,这是制度规定,企业无须再行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门人员。所以,内部审计的自觉自愿性不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内部审计的重心将由事后评价控制转向事前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关注风险、关注危机,促进企业全方位构建风险防范模式,是时代赋予内部审计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李井.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建立和运作[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200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审计员论文10篇

学习

证券投资实验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证券投资实验论文10篇,内容包括证券投资论文模板,证券投资分析实验报告范文。金融专业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实验由于其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已成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模拟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

学习

科学投资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科学投资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投资论文参考文献最新,投资论文参考文献100篇。例如,2008年1月1日到2009年3月19日之间,微软在全部联邦地区法院卷入各类法律诉讼156件,其中知识产权诉讼119件;摩托罗拉总共卷入各类法律诉讼69件,其中知

学习

股权投资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股权投资论文10篇,内容包括长期股权投资论文10篇,长期股权投资论文5000字。1.3***府资金间接股权投资模式分析所谓***府资金间接股权投资是指***府资金不直接投入项目企业,而是与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PE/VC),再

学习

投资研究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投资研究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个人投资研究论文提纲,投资分析报告毕业论文。二、含交易费用和无风险证券的投资组合模型设一个投资者在最初投资于种股票,同时也有一种无风险的证券供选择(本文只考虑一种无风险证券事合理的,因若在

学习

风险投资案例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风险投资案例论文10篇,内容包括项目风险投资论文,风险投资案例1000字。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也称作创业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纵观全球,美国、英国、日

学习

证券投资基金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证券投资基金论文10篇,内容包括证券投资基金2000字论文,证券投资基金论文怎么写范文。我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新兴市场,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所占比例偏低,实践表明,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代表具有专业理财优势、理性投资行为

学习

公司投资论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投资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公司投资案例分析的论文,投资方案论文怎么写。要对公司转投资行为进行法律规制,首先应当明确界定公司转投资行为。对此,学者们有不同论述。有人认为,公司转投资是指公司成为其他公司之股东。[1]有人

学习

对外直接投资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对外直接投资论文10篇,内容包括对外直接投资论文,跟对外直接投资有关的论文选题。(二)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拥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全部资源,都会遇到资源约束问题。世界经

学习

投资项目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投资项目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项目投资评估与管理论文选题。就是要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设计。限额设计要切实解决技术与经济关系的问题,

学习

银行贷款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贷款论文10篇,内容包括银行贷款论文,个人贷款论文内容摘要。研究关系合同的嵌入性新视角“嵌入性”概念最早由经济史学家KarlPolanyi(1957)在“作为制度过程的经济”一文中提出,他认为所谓嵌入性就是“人类经济嵌入并缠

学习

审计目标论文10篇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目标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审计目标论文,审计目标及实现过程论文。就***府审计而言,“***府审计也考虑***府组织是否达到了批准项目和筹集资金所期望的目的,工作是否经济,是否有效率,是否遵循现行法规。”①据此,确定的经济性和

学习

发审计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发审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内部审计论文,审计论文范文。目前世界范围内存在立法型、司法型、行***型、***型四种国家审计体制模式。我国审计实行的是行***模式,审计机关隶属于国家行***序列,审计署在******领导下,地方审计机关受

学习

企业风险管理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风险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高项风险管理论文范例,软考风险管理论文范文。违规风险是指企业所发生的行为违背了现行法律法规,所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从实际来看,企业违规风险主要表现在:(1)企业设立风险。如企业设立不符合

学习

投资环境分析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投资环境分析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投资分析报告参考文献论文,投资前景分析报告范文。(一)环境投资决策与传统投资决策的本质相同进行投资活动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这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学习

证券投资实验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证券投资实验论文10篇,内容包括证券投资论文模板,证券投资分析实验报告范文。金融专业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实验由于其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已成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模拟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

学习

科学投资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科学投资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投资论文参考文献最新,投资论文参考文献100篇。例如,2008年1月1日到2009年3月19日之间,微软在全部联邦地区法院卷入各类法律诉讼156件,其中知识产权诉讼119件;摩托罗拉总共卷入各类法律诉讼69件,其中知

学习

股权投资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股权投资论文10篇,内容包括长期股权投资论文10篇,长期股权投资论文5000字。1.3***府资金间接股权投资模式分析所谓***府资金间接股权投资是指***府资金不直接投入项目企业,而是与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PE/VC),再

学习

投资研究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投资研究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个人投资研究论文提纲,投资分析报告毕业论文。二、含交易费用和无风险证券的投资组合模型设一个投资者在最初投资于种股票,同时也有一种无风险的证券供选择(本文只考虑一种无风险证券事合理的,因若在

学习

风险投资案例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风险投资案例论文10篇,内容包括项目风险投资论文,风险投资案例1000字。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也称作创业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纵观全球,美国、英国、日

学习

证券投资基金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证券投资基金论文10篇,内容包括证券投资基金2000字论文,证券投资基金论文怎么写范文。我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新兴市场,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所占比例偏低,实践表明,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代表具有专业理财优势、理性投资行为

学习

公司投资论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投资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公司投资案例分析的论文,投资方案论文怎么写。要对公司转投资行为进行法律规制,首先应当明确界定公司转投资行为。对此,学者们有不同论述。有人认为,公司转投资是指公司成为其他公司之股东。[1]有人

学习

长期投资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长期投资论文10篇,内容包括长期投资评估的论文,长期投资的发展趋势论文。对于此项投资,投资成本是46000元,现账面价值是48000元(46000+4000-6000/3)。因投资成本低于账面价值,应按投资成本划转,差额计入投资损失。甲企业会计处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