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反观现时的城市发展状况,美好的城市环境暂成是一纸空文。针对上海世博会提出的“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了解到城市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动态发展的城市发挥本身的优势,从科技、文化、生态等方面去和谐地搭建我们人类所需的、所追求的理想家园。
Abstract: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it's hard to achieve a city with welfare . From the idea ‘Better City, Better Life’proposed for the Shanghai World Expo, we have learned that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life: The cities play their advantages to build the ideal homes in harmony from the technological, cultural, ecological and other aspects.
关键字:城市,生活,理想,和谐
中***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背景和疑惑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口号是 “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与往年的世博会不一样的是,前几届的综合性的世博会都是提出与自然相关的标语,而这届上海世博会提出一个中国、乃至全世界现有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是城市与人们的关系、城市与生活的关系等的问题。
历史背景:上海2010年正直是城市快速发展的阶段,不难发现上海CBD地区高层林立,这种人造的石屎森林(即由混凝土构件的现代城市)也在这片神州大地之上火热地建造起来。与此同时,高速的城市发展带给我们的生活种种问题,比如交通堵塞、大气污染、房价高、生活成本高等等,让生活质量下降。人们恨不得逃离大城市,甚至有部分极端的人们提出回归自然想法。那么,人类创造了城市,城市又创造了什么?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出于对建筑设计的关注,世博会中琳琅满目的场馆,都在探讨自己国家的未来城市发展趋势,并且围绕“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的观点,提出好多新的构思。在这一场豪华盛宴落幕之后,除了多个“最”,带给我们建筑学生一个怎样的思考呢?
二、未来美好生活,人们的需求
对“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主题的构想。首先需要了解在未来生活中,人们都需要一些什么。同时不能忽视,根据马斯洛理论,人们的需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演变历程,所以人们对生活品质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那么,我们可以参考道式的未来聚居的预测,预测未来人们的需求,一般有以下五大方面的原则:
1)交往机会最大原则;
2)联系费用最省原则;(故要求:密度高,人们尽可能接近)
3)安全性最优原则;(故要求:密度不能过高,与第二条原则有矛盾点)
4)人与其他要素间关系最优原则;
5)和以上的其他要素体系最优原则
前面五点中,有互相制约之处。所以城市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其发展方向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在几大原则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最大效率地平衡大部分人们的所需。德国馆的设计理念“和谐城市balancity”中,提及到未来城市应该多个因素平衡而非单个因素平衡。
三、城市,和谐发展
理想的城市中,发展的方向应该怎么扬长避短去实现“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这一理念呢?回顾世博,给我不少的体会:不论是参观群众,还是行业的设计师,都被世博会的盛会所吸引。同时,作为一名建筑人士,更希望从建筑设计的微观角度,再从宏观角度的探讨未来城市。
首先对世博会中的德国馆进行整体的研究,理解其 “和谐城市”的口号。德国馆的设计主要从这几方面考虑:技术、公共城市空间、多元文化、生态等等。这些因子是共同制约、促进城市的发展的。
根据自身对和谐的未来城市的一些理论的理解,对上述的五点关系有一下自己的观点:现时,城市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而自然扩大,到未来的一定规模后,理想的城市与城市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形成一个动态的、和谐的系统。这系统里面,科技、公共空间、多元文化、生态这四点的因子是城市不断发展的动力,同时也使城市趋向复杂化的原因。四者的关系不仅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地达到人们享有美好生活的目的。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我理解下,未来城市,就是实现这一美好生活的一种途径。不同于现实很多城市规划,单一将城市的功能空间均质分布。我希望未来城市的复杂性,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满足感。此时的城市不仅有高密度的建筑,同时伴随着更多的功能区域,从而人们可以满足自身对各种的居住、生活、工作的各种需求。
四、中国城市的未来发展的构想
由希腊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得到启发,针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个工业化、城市化的一个问题,大家进入城市中寻求的是更好的生活,起初紧紧是为了物质上面的生活。那么当一定的需求满足,城市应该从更多的方面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城市可以主要是从空间、时间的四维度上去演绎城市生活,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城市因居民而更加美好。在中国很多的城市发展中,小至很多规划、建筑设计,大至城市的经济、***策等的设计,都容易忽视居民才是城市的主体。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略城市的社会、民生问题,那么城市建设只是面子工程,最终劳民伤财。
城市因自然而美好。以株洲这工业城市的演变过程为例,过往城市规划、监管的缺乏严谨的法律规章,导致城市的河流污染严重,山地被大量开挖。随着对城市自然生态的重视,逐渐开展保护湘江、绿化的工作。在此看来未来城市,人们重视生活中的自然生态环境。我们希望生态绿地可以密布城市,或是将在连绵的城市区域中嵌入很多散状的绿地,人们可以很方便地享有绿化。
城市因科学技术发展而更加美好。19世纪的工业***时代,西方城市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城市的新技术改革,也将会根本地颠覆人们的衣食住行的方式。当然科技也会给城市带来弊端。在“黑镜子”一剧中,导演也对未来城市进行勾画,试***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滥用先进科技的社会生活现象。所以,未来城市中,科技进步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人们更好、更方便对进行交流。城市才会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变得美好。
城市因文化的多元化而更加美好。这是我认为城市最吸引人之处。在芒福德的《城市的文化》中,他指出了正是优秀的建筑物创造了城市生活的多样性,正是欧洲城市中的教堂、宫殿和公园中那种难以模仿的美,使得它们的城市中心历经几个世纪仍然不减其历史价值;而糟糕的城市设计——就像那些为穷人设计的、毫无创造性的塔式住宅楼一样——则恰恰相反,常常引发病态的城市生活状态。未来的城市代表了各种多元化之间的平衡,也是由许多不同的历史内容,空间、功能和环境所组成的。人们来到城市追求多元的生活,那么当城市使这些因子和谐共处时,也让生活更加美好。
总之,在许多城市中,自然和天然的风景正在渐渐地以它们特有的方式进入城市。在株洲的现代规划中,城市和乡村、自然和人工,工业和环境这些在历史上曾被分开的部分,正在朝着同一个和谐的有机体发展。所以,未来的城市也应该以此为鉴,由此产生的趋向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型生活方式的意识和决心,引领着时代走向自然、城市和建筑理念相融合的方向,城市真正地让人们生活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2]芒福德,城市的文化,1938年
[3]胡新燕,世博会建筑与现代建筑发展的相互作用研究,大连,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