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工作论文篇1
1.***和国家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的十把“立德树人”写入报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切实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十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充分体现了***和国家对人才培养工作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学校德育工作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正当其时。
2.海南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期许。中共海南省委六届四次全会和六届五次全会拉开了海南新一轮改革创新的大幕,为加快推进海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不仅为包括学校德育在内的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对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海南庆祝第30个教师节大会上,省委书记罗保铭、时任省长蒋定之寄语全省教师,要“以德正行、以身立教,当好学生的表率,真正守住学校这个道德高地,维护好教育这片精神净土”,勉励大家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当好海南“梦之队”的筑梦人,努力培养更多的国家栋梁、宝岛人才。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势在必行。
3.海南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中共海南省委关于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从七个方面明确了全省教育深层次、关键性问题的改革方向,吹响了全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号角,海南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海南省教育厅制定的改革实施方案,首要任务就是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在未来五年,着力从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改进和完善德育课程体系、改革德育方式、探索构建学生品德发展及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完善德育工作保障机制等六个方面,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改革,构建海南中小学德育工作新体系。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已迫在眉睫。
二、保持清醒认识袁正视发展差距袁直面新形势下海南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海南省各级教育行***部门和中小学校,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实施纲要》,紧紧围绕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应对教育综合改革新要求,积极适应中小学生身心成长新情况、新特点,努力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省中小学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德育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育人、校园文化育人、实践活动育人、服务管理育人、心理健康教育等,全方位育人各项工作进一步推进,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在充分肯定德育工作已有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严重地制约了德育的科学性、实效性。这对新时期的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需要海南全体德育工作者不断总结经验,在已有基础上有所突破。
三、把握关键袁统筹协调袁不断提升海南中小学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德育工作是一项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整体工作,也是一个牵涉方方面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有许多需要认真思考、正确处置的关系。在新形势下,加强海南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着重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防止四种倾向。
一是要处理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在防止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要防止忽视教师主体性的倾向。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学生既是客体,也是主体。学生愿不愿意接受教育,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认同和接受教育,往往取决于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因素,德育的效果归根到底依赖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当前,海南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大多只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既定的道德规范,学生很大程度上只能唯命是从,成为“被塑造”的客体,其结果必然是大大降低德育的效果。当然,强调学生主体性,并不是要教师片面地去迎合学生,忽视甚至否定教师的教育主体地位。教师是学校德育的具体实施者,如果没有教师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德育工作也就根本无从谈起。因此,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海南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体性的辩证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要以“引导”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为依托,通过启发引导,把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引发和调动起来。同时,要以各类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辨别和思考什么是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在中小学德育过程中尊重和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就是要求全体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坚持言传与身教并举,通过在学识、品格、能力、教学艺术等方面做出榜样,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二是要处理好教育管理与能力建设的关系,在防止忽视督促指导的同时,也要防止忽视提升工作能力的倾向。加强教育管理是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小学德育工作成为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又对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基本遵循。海南各级教育行***部门要花大力气加强对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检查、指导,狠抓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一方面,全省各级教育行***部门要想方设法,积极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宣传格局,加大对中央、***和海南省有关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文件精神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认知认同,积极动员家庭和社会,形成共识,凝聚合力;另一方面,全省各级教育行***部门也要积极推动******府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关心和领导,要主动向******府分管领导请示汇报,同时要加强与共青团、妇联、公安、文化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打开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要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在防止忽视当下重点工作的同时,也要防止忽视构建德育工作长效机制的倾向。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中小学德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抓好这项重点工作,就要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治》等德育课程,以及其他各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德育在行动”,引导学生将“三个倡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同时,各级教育行***部门要指导中小学校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建设德育工作长效机制,首先是各校要制定核心价值观融入工作实施方案,并建立考评制度,每学期进行评价。其次是各校要健全完善校长负责,班主任为骨干,教职员工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队伍,并按上级部门的部署安排开展专项师资培训。第三是各校要按标准配备专职德育课程教师,带动学校德育课程建设。
第四是各级教育行***部门要设立中小学德育工作专项经费,纳入教育经费年度预算,保持稳定增长;同时,要把德育工作纳入教育教学督导评估指导体系中,作为学校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这些举措既有监督,又有考核与评价,还与学校实际利益挂钩,如果能落到实处,相信可以保证核心价值观融入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也能够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永续发展。四是要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在防止忽视探索创新的同时,也要防止忽视总结历史经验的倾向。德育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创新的过程。新形势下,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推进德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出路所在。德育创新可以体现在工作机制上、学科理论上、活动内容上、质量管理上、队伍培训上等方面。然而在强调创新的同时,也要注意,切不可把创新与继承相互割裂或对立。因为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真正的创新从来都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在推进海南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既要及时总结已经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也要不断总结之前工作的不足,做到在继承中创新,在继承中扬弃。
中学德育工作论文篇2
一、德育工作抓什么
我们许多的学校德育干部从接受学校德育工作任务开始,就常常延续上任德育干部的做法,一开始就忙碌于各种活动方案的设计及活动的准备,而对于德育工作到底抓哪些,怎样抓,却没有更多地去理会和思考。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的教育方针,主动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要组织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这段话从三个方面非常明确地回答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首先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是德育环境,分秒都是德育时间的大德育观;其次,要把实践体验作为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第三,要以让学生学会做人作为德育工作的目标;第四,德育工作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分阶段逐步实施。显然,如果我们把德育工作简单地看成是搞活动是不够的。
二、要把为学生服务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我们经常说要提高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许多德育工作者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有益地探索。我觉得,要真正提高德育工作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必须要把为学生服务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只有我们的学校做到一切为学生服务,为一切学生服务,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这里要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为学生服务什么,也就是说学生有什么需要;二是怎样服务学生?也就是说我们学校怎样满足学生的需要。
需要是社会运动的第一动力,是一切行动的生命线。德育工作只有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才能有生命力。老子说:“德者,得也”,朱熹说:“正其义则利自在,明其道则功自在”,这些都说明需要是德育的目的和指向,德育是满足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的途径和方法。
(一)学生有什么需要
1.爱的需要
社会的急剧变化给学生的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影响以及当今社会就业矛盾的日渐突出,许多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为了好的成绩,家长对孩子的物质予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而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却关心的较少,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家中看父母的冷面孔,在校受到同学的嘲讽,教师的不满,难以得到心灵上的关心,造成学生心理上负担过重。另一方面,部分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理想的工具,强迫孩子学习兴趣不高的各种技能,如:书法、钢琴、绘画、奥数等,造成孩子身心疲惫,得不到应有的关爱。第三,离异家庭数量剧增,这种家庭的孩子,很多得不到父爱、母爱,贫困家庭的孩子因父母忙于生活奔波难以得到物质、精神上的关心,富裕家庭父母同样忙于财富奔波,得不到应有的心灵沟通。
2.自我发展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想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别人看的愿望。有些学生因经常犯错误、经历失败,自己本人有摆脱过失走出阴影的强烈需要,而家长和老师往往不究原因,简单地将这些学生列入坏学生、后进生的行列,使他们承受较多的责难,难以摆脱失败的阴影。现行的学生评价机制和对人才认识上的偏差,文化科成绩好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明显高于其他学生,而对于其他方面的素质,往往被错误地看成是“闲活”,使许多学生产生成长的困惑,无法满足自我发展的需求,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3.娱乐和运动的需要
喜欢娱乐和运动是孩子的天性,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的娱乐和运动需要愈加旺盛。学校过重的课业负担加之社会、家庭造成的过重升学压力,使学生忙于学业,平时娱乐和运动的时间很少。许多家长不但不提倡学生参加必要的娱乐和运动,相反以各种理由,千方百计地限制学生正常的娱乐和运动,造成学生体质差,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甚至出现畸形的娱乐观。
4.社会交往的需要
大多数学生喜欢与同学或同龄人交往,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种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求日益加剧。而许多家长以孩子交往过多影响学习为由限制孩子之间的交往,使许多孩子难以感受真正的友谊,陷入孤独。5.人格***的需求
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上辈对孩子呵护有加,以避免孩子闪失为由,对孩子处处不放心,事事过问。学校以安全为由,处处限制学生在校的各种活动,对一些玩皮的学生甚至不顾及学生的自尊,讽刺挖苦学生,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人格的***,造成学生人格不健全或是过分地依赖父母和老师,缺乏***生存的能力。
(二)怎样满足学生的需求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把我们的学生当作活生生、有思想的人来对待。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忽视了学生个体的需求,忽视了应按人性本身发展的规律进行德育,对学生的要求往往是划一的,德育的方式是强迫式、命令式的“我说你做”,用事先设计好的道德规范将学生塑造成学校和老师心目中的理想模型,造成德育低效,甚至无效。德育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切高、空、虚的德育要求最终都是无法真正落实的。德育只有在学生正确地满足自己个体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最终达到用学生自己的行为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
2.设置德育情境诱发德育情感。良好的德育情境是产生良好德育情感的必要条件,有了良好的德育情感,道德认知才有可能转化为道德信念,升华为道德行为。德育情境包括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家庭文化环境。一方面,学校要尽力优化学校的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净化环境,绿化校园,放置雕塑,布置“小品”,美化墙体,倡导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校园人际关系和校园舆论氛围等等;另一方面,要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通过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整合社会的教育资源,优化社会的育人环境,通过开办家长学校,不断提高家长的素质,改善家庭的文化环境。
3.实践体验。学生有着强烈的实践欲望,他们想通过实践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更想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实践是学生获得道德感知的最直接路径,通过实践,能够让学生在理想与现实的强烈碰撞中,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我们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校外德育基地、社区资源,广泛开展“雏鹰假日小队”、“青年志愿者”、“手拉手”等实践活动;“当一天家”、“当一天校长”、“消防警的一天”等角色体验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选探究项目、自定探究课题、自己开展调查研究、自己撰写实验报告等研究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接触生产劳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发展、在发展中满足、在满足中完善自己,最终形成道德品质。
三、德育过程中的几点注意
(一)正确处理学校需要与学生需要的矛盾
一所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安全问题是所有行***领导、教师关注的头等大事。学校为了学生的安全,尽量减少学生的活动,减少学生出校门的次数,甚至规定学生在校内不准奔跑。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学生有运动和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的强烈需求。调查显示,目前学生对学校最不满的地方是学校管的太紧,希望能增加实践的机会。我想这对矛盾不解决,我们的德育工作会始终难以解脱束缚。怎么解决?
1.给学校松绑
加强学校安全事故的立法工作,明确学校安全事故的责任,不能把所有的责任压在学校身上。要完善现行的学生安全事故责任险,把学生安全事故的责任一部分由社会来承担。如果是学校疏于管理造成的,学校自然难逃责任,如果非学校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则应由社会来承担责任,由作为学生第一监护人的家长和社会保险机构来承担责任。
2.给老师松绑
学校要通过建章立制,加各自的职责,不能一味地将压力转移给教师。确实是因为教师原因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教师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如果不是教师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则教师可以完全不负责任。
3.加强宣传力度,为学校创设健康的舆论环境
要加大舆论宣传的力度,使社会、家长能正确对待、处理学生校园安全事故,让家长清楚地认识到学校不是学生的第一监护人,还学校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学校并非一味地想推卸责任,而是希望社会、家长理解学校管理的难处,不要把一些无辜的责任强加于学校,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步履维艰。
(二)学校要求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学校对于学生的道德要求往往是用一把尺衡量,现行的学生评价体系就是很好的见证。自然,学校的要求有其正面的作用,他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道德要求平台,学生在攀登这个平台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以达到我们所期望的要求。但相反也有其负面的影响,它很难正确处理全体与个体,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1.全体性。承认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就意味着在学校道德教育中,不但要保障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权力,而且还应创造条件,给学生予均等的机会,促使学生在道德教育中不断提高道德素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公平、民主、人人成功等观念已深入人心,并成为衡强对教师的管理,在安全问题上要明确量教育改革成败的重要依据。有些国家甚至主张:“***府决策的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适合于所有人的学校,而不仅仅是让所有的学生上学读书。每一个人,无论其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如何,都需要并有权享受好的教育。这同时也意味着学习不好的学生应获得‘成功’。”可见,那种只抓少数尖子学生而放弃多数学生的精英主义教育的做法,已被世界教育改革大潮所唾弃。
2.整体性。整体性是指学生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全面、和谐发展,形成较为合理的道德素质结构。之所以强调整体性,是因为完善人格的培养“不仅限于给学习者坚实的知识和培养他们对继续学习的兴趣,它还应该培养人的行为品行并深入精神生活之中,包括明智、责任感、宽容或敏锐、自立精神在内的行为与包括洞察实质、确切概括、区分目的和手段、确定原因与决策的智能同样重要。”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往往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知道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为什么这是真理;知道为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应当怎么去做,知道怎么做不等于愿意并真正去做。”在道德教育中过分强调某方面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势必使人的整体发展受损。
3、因材性。是指在承认道德素质教育全体性和整体性的同时,还应承认道德素质教育的差异性。关于差异性的深刻的认识,这里不作阐述。
中学德育工作论文篇3
【关键词】新形势学校德育工作
一、必须把持之以恒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许多新思想、新问题不断出现,社会的负面影响抵消了学校德育的正面教育。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德修养。这就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学的德育工作。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和部分人心目中的德育定位落后于社会变革中的学生的教育要求。长期以来,部分人的心目中,德育工作被视为“虚功”,可有可无,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致使德育工作投入多而产出少。开放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当代中学生在社会、家庭环境中耳闻目睹的是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而在学校接受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前途教育,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受到的是愉悦的道德情操的熏陶。因此,当学生一旦接触社会或走向社会时,他们就会深深地感到学校和老师灌输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学校苦心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在社会现实面前显得那么单薄和脆弱,这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持之以恒,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二、要求和道德行为重合成为现实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首要的地位。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德育的外延扩大了,德育与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更密切了,但如果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单纯地理解为搞一些活动,进而用这种所谓的“素质教育”取代学校德育工作,那么,学校德育就有可能被淡化。德育教育是中学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用科学的原理分析,道德知觉就是人们对道德的整体认识。这种知觉的结果表现为道德意识的形成。它不仅包括一定的道德知识、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同时还包括对于道德精神的理解以及道德感情和道德习惯。道德知觉是引导行为道德化的心理机制的基础,具有内在驱动力和行为指向的双重功能,道德知觉的形成是遵循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道德反映过程。道德倚同,即随着道德知觉的深化而产生内心确信。道德倚同表明了道德目标和价值,已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从而使道德的知觉变成人们内在驱动力,并从道德的目标和价值实现中而获得满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提高中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目标价值的认同感,增强中学生实践道德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强化中学生道德同化过程。要使中学生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道德规范,并将其纳入自身价值的组成部分,作为指导、协调、评价行为的客观依据,从而使中学生思想行为与道德要求和道德行为重合成为现实。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在活动中,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没有各项活动,学校德育就只剩下了空洞的说教,根本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爱因斯坦这样认为。所以,必须重视并切实组织好各项活动。开展各项活动,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有可行的计划和步骤,凡是学生自己能***完成的,要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最好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活动。活动后,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赋予新义、避免流于形式、长期坚持下去。成功的学校德育,必须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学校德育工作要相机寓教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融会贯通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学科教学离开了德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学科教学也就不可能真正搞好。脱离了各科教学这一土壤,德育工作就丧失了根基,成了空中建楼阁。优秀的教师,总是把教书和育人和谐地统一、融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学科知识,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治素质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
、推动中学德育教育向纵深发展
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是教师自身道德的建设。我们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以加强师德建设为前提,必须长抓不懈。一方面,教师队伍在不断的送旧迎新,新同志有待加强师德建设,另一方面,中老年同志有不少也在师德方面程度不同的存在着不能同历史发展相适应的地方。这两方面,我地近两年来是有深刻的教训作佐证的,而且,随着目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师德建设的内涵和标准也在不断升华。
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道德教育融于中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落实在中学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去,从而增强道德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具体说,一是道德教育要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每个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德育观,把传授知识作为德育的载体,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道德因素,掌握德育教育的方法,寓德育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二是德育教育要与人格教育相结合。人格是人的性格、气度、能力等特征的总和。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的特点,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要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三是德育教育要与道德实践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各种道德实践活动的教育引导作用,不断改进德育教育工作方式,采取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德育教育的时代感、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德育教育更加生动活泼。要把德育教育软任务硬指标化,建立健全一整套德育教育和道德实践的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中学德育教育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春.加强德育教育构建和谐校园[J].黑龙江教育,2006.
中学德育工作论文篇4
1.论大学德育的文化属性——基于工具性和价值性的层次视角
2.大学德育功利化的危害及其超越
3.中国与新加坡当代大学德育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4.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
5.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有效衔接研究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工作研究
7.论大学德育生态环境之建构
8.中美大学德育比较
9.红色资源开发在大学德育中的运用研究
10.论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的有效衔接
11. 论美育对大学德育的促进作用
12.美国大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启示
13.论大学德育中道德批判力的缺失
14.当代中国大学德育现状和趋势分析及实施路径研究
15.大学德育功利化的危害和根源
16.文化视域中的大学德育——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德育的一种反思
17.建国五十年大学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8. 构建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的有效机制
19.创新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大学德育
20.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德育
21.古典儒家“大学之道”与当代中国大学德育 优先出版
22.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的大学德育文化取向研究
23.基于创新人才培养下的大学德育改革发展
24.应用型大学德育工作新途径探究
25.儒家思想对韩国大学德育的影响启示
26.孔子教育思想与大学德育的“生活世界”回归
27.大学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
28.浅谈大学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29.浅谈大学德育
30.基于沈阳农业大学大学生信仰现状的调查
31.大学德育中对红色资源开发的运用探索
32.生命叙事:让大学德育回归人的情感真实的路径
33.基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的比较性分析
34.道德关怀教育在大学德育中的实践与创新
35.大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6.基于文化哲学的大学德育内容体系构建
37.大学德育生活化改革动因及策略选择
38.自媒体视野下大学德育的挑战与机遇
39.职业倦怠:大学德育教师的困惑与对策
40.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
41.浅析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42.“志功”思想与大学德育
43.朱光潜“人生艺术化”思想对大学德育的启示
44.大学德育的诗情意
45.张伯苓大学德育思想的当代意蕴
46.从博雅教育维度审视大学德育:目标、方法及途径
47.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德育意蕴解读
48.从教育“三个面向”谈大学德育的发展方向
49.古代书院的道德教化功能对当今大学德育建设的启示
50.基于德育生态现状的大学德育困境思考
51.责任教育:一个大学德育主题的再阐释
52.信息时代的大学德育工作
53.论互联网时代下大学德育教育工作
54.古之《大学》对今之大学德育教育的启示
55.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和改进大学德育
56.大学德育的落差困境及理性反思
57.大学德育教学改革初探
58.古典文学和大学德育中的美学思想
59.大学生德育教育思考
60.《大学》中的道德教育
61.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4篇
62.大学个人德育总结
63.大学生德育自我鉴定
64《大学德育自评》_精选优秀范文十篇
65.大学德育分真有那么重要吗!!
66.大学德育概念
67.浅谈大学德育
68.大学生毕业德育总结2015
69.大学德育工作计划
70.当代大学德育走向
71.2016年大学德育上半年个人总结范文
72.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73.大学生德育教育
74.大学德育有效才是硬道理
75.新编大学德育
76.大学德育总结
77.大学德育文坛
78.浅谈当代大学德育教育
79.大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0.大学德育研究_购买大学德育研究相关商品
81.大学德育环境及建设
82.树立现代大学德育理念
83.班主任德育的时代境遇与突破路径
84.大学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
85.大学德育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86.2014年英语六级作文预测
87.大学德育教程
88.从一个案例看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
89.大学德育学
90.大学德育的落差困境及理性反思
91.大学德育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92.《当代大学德育走向》
93.大学德育价值和德育目标
94.论大学德育的文化属性
95.e时代的大学德育
96.大学德育:如何走向首要位置
97.《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
98.大学德育个人工作总结
中学德育工作论文篇5
学校德育工作,在平日里的日常性工作都有,比如:学生和老师值日检查工作;学生佩戴红领巾;各班打扫清洁区;各班办黑板报;检查眼保健操、课间操;学生仪表仪容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学校德育工作的范畴。“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小学德育工作要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准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的德育工作中,首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别进行“四讲”“五爱”为中心的社会常识和社会公德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各种正确的行为习惯,使之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操,树立纪律、法制观念。我们应该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重要精神为指南,做到有序不紊地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具体体的做法是:
一、注重爱国情操的培养
利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坚持每周举行升国旗和降国旗的活动,执行学校领导轮流进行国旗下的讲话。通过每周升降国旗以及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他们爱我中华、爱我家乡,进一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除此之外,在学科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正如教育家加里宁所说:“我没有看到一门不能教育青年热爱祖国,并培养他们具有最好的公民情感的科目。”教育家赫巴特也认为:教学的最高目的、最后的目的就是要在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能机械地把它分离出来。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学习《难忘的启蒙》时,让学生了解到“我”的启蒙老师们在面对国家的沦陷,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表现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上。针对学生普遍重外文轻国文的现象讨论,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又该如何对待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呢?给学生以启示,教育学生爱国并非空洞遥远,而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这就是爱国的行动。又如在教授《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先让学生充分体会五位战士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感动氛围的基础上,再启发引导学生:那么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还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以及该如何去做才是爱国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片。
二、不拘泥于形式开展德育工作,制定好开展德育活动的计划
利用班会、队会、学校的集会、以及一些有益活动进行教育,做到时时抓、处处抓,充分利用黑板报和少先队广播室进行宣传,弘扬真善美,揭露假丑恶,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开学就应该做好整个学期的活动计划,如(1)开展一场纪念会(三五学***日、四五祭扫******墓、五一劳动日、六一儿童节、十一建国节、十三建队节、元旦、在延安文艺会上的讲话纪念活动等等。)(2)如开展一场安全防范教育动员大会(防控***、防控手足口病、接种麻疹、防地震、防暴风雨、防交通安全等教育大会,举行疏散演练。)(3)如开展一场捐资献爱心活动,开展一场***传统教育大会、法制教育大会。(4)如举办一场书画展览活动、优秀作文展览活动、举办一场文艺汇演活动。(5)如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6)举行一次庄严的升旗仪式,等等,以上这些活动都是属于德育活动的范畴,需要负责德育工作的领导在学期初提前通盘考虑,制定好活动计划,安排好活动的时间,确定好组织者和参加人员,要确定好活动的教育目的。制定德育活动计划,要结合上级文件精神,要结合教育局的工作意见,要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制定计划。
三、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每个班的教室黑板正上方,做到每班有国旗,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和警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等,每个月进行一次班刊评比,班刊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方法、好人好事等。低年级的班级利用黑板报进行宣传,高年级的班级可以组织队员创办队刊《幼苗》。《幼苗》刊物主要介绍“优秀班级”的事迹,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中获奖班级和个人的优秀日记等,以简报的形式准确、及时地报道少先队员新的动向、先进事迹、生活百科、学习方法等。除此之外,每周进行l―2次行为习惯大检查,进行卫生流动红旗评比,纪律行为习惯星级评比,在学生中树立典范,以此带动学生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通过活动的评比和参与使学生逐步形成热爱班集体、热爱祖国的观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四、注重优化德育的社会环境,加强家庭德育教育,家庭学校相结合。
社会环境是教育的载体,具有客观的教育力量。通过打造德育舆论,净化社会环境、组织社区教育、办好家长学校等途径,形成关心、爱护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好风尚。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样的,家庭德育教育对孩子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庭学校德育合力。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庭学校定期实行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做到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
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
中学德育工作论文篇6
1.浅谈高校毕业生德育教育
2.德育答辩在医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的价值探索——以云南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为例
3.关于在本科毕业生中开展德育答辩的思考
4.毕业生就业多元化视野下高校德育工作初探
5.茂名卫生学校毕业生职业发展德育调研分析与对策
6.将德育工作融入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去
7.从就业角度谈高校毕业生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8.德育答辩:毕业生走向成熟的良方
9.从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表现反观高校德育环境的社会化
10.实行“德育一票否决权”和对毕业生实行“三包”的效果分析
11.德育为先,实践为重,通专合一——论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
12.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导向 以“德育素质档案”为抓手 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色化发展
13.发挥德育功能 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14.浅谈高校毕业生择业向市场机制转轨对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15.将德育工作和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
16.教育教学一体化的作法——在毕业生中开展德育答辩工作
17.从苏医毕业生情况反馈看我院教学和德育工作成效及改进思路
18.优化德育环境,营造德育氛围——实现毕业生平稳过渡
19.当前高中毕业生人生价值观的误区与大学德育对策
20.高职高专院校德育教育的外延模式探讨
21.德育答辩: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2.论德育教育与就业指导的相互结合
23.渗透式法律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24.构建高校大学生***员“三大德育答辩”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5.落实中央精神 再创广州市学校德育工作新优势
26.以德育为重 育“四有”新人——茂名广播电视大学德育工作走出新路子
28.“德育教师专业化”的逻辑理路及其悖论
29.转型时期的中国学校德育
30.德育视野中的道德信仰教育
31.多学科视角下对德育本质的反思
3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的内在联系
33.现代德育理念与高校德育创新
34.置疑“德育生活化”
35.德育目标应有的要求:民族精神与世界精神统一
36.学校德育内容衔接的困境与出路
37.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38.德育研究主题嬗变30年轨迹扫描——教育学视野下的叙事研究
39.高校网络德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40.关于网络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思考
41.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兼论由“民本”思想影响的德育到“人本”德育的历史性发展
42.论德育实效测评的困境与出路
43.西方著名德育思想家的德育模式探讨
44.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
45.学科德育:一种有效的德育模式
46.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探索
47.主体性德育——欣赏型德育模式论要
48.德育叙事之“阻隔”问题探究
49.我国青少年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50.对德育实效性的辩证和理性解析
51.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
52.为生活德育论辩护——与冯文全教授商榷
53.论西方主知型德育模式的问题及其理论修正——兼谈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54.建国五十年大学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55.大学德育路径生活化
56.关于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视角:德育生活化
57.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环境的挑战及其对策
58.德育的真正基础: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论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地位
59.德育创新不能背离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德育的基本原理——与高德胜教授商榷
60.论德育的功能
61.充分发挥高校***书馆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辅助功能
62.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中职德育工作——基于河北省唐海县职教中心的实践
63.整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高校德育理念研究述评
64.试论在青少年德育中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5.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构建与程序设计
66.心理契约:德育提升的支点
67.德育本质研究与反思
68.“看的德育”:在场的缺席——一项普通初中教师德育观念的质性研究
69.论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70.论青少年家庭德育环境的优化
71.论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的回归——现代德育困境研究
72.高校主体性德育与大学生德育自我教育
73.我国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的历程及其思考
74.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
75.论高校微信德育平台的构建
76.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77.德育理念研究综述
78.加拿大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中德育内容的分析与启示
79.主体性德育模式初探
80.高校德育课程问题与德育实效性研究
81.德育生活化——一种开放式德育
82.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
83.体验式教材:德育教材新样态
84.对“大德育体系”的思考
85.德育生活化理论探源
86.国外德育发展趋势及我们的立足点
87.德育环境论
88.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分析
89.美国大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启示
90.当代中国德育目标的解构和重建——基于传统德育理念的思考
91.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创新的路径探索
92.在超越中适应: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由之路
93.聚焦“德育目标”
94.家庭环境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其优化措施
95.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
96.德育过程的文化解读
97.从知识德育走向生活德育
98.改革开放30年来德育目标的研究与反思
99.小学德育教材中儿童德育境遇的转变及其伦理困境
100.中国传统人性论对德育价值取向的预制及其批判
101.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探析
102.德育评估:现状、问题及成因
103.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
104.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区高校德育教育
105.制度: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有力杠杆
106.试论学科德育的问题与出路
107.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08.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尤·布朗芬布伦纳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启示
109.整体构建大学德育途径体系刍议
110.生态德育:国外的发展走向与中国的未来趋势
111.生态体验德育的实践形态
112.德育生活化路径新探
113.功利主义: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归因诊治
114.论传统德育方***思想的现代价值
115.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116.论新时期高校隐性德育的强化
117.大学德育中的“学校人”与“社会人”——当代大学的德育目标辨析
118.学科德育:“渗透”“融入”还是“体现”
119.简论思想***治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兼评“德育非***治化”的观点
120.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育人的德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121.德育评价应超越量化取向
122.创新德育模式 提高学生素质——安徽中职德育教育管理模式探寻
123.自由美丽人格的培育—蔡元培德育思想解读
124.试析我国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的内在原因
125.当代德育模式分类研究与评价
126.寻找公共德育与学科德育相结合的大学德育新路径——以艺术类大学生德育为例
中学德育工作论文篇7
随着科技的进度和发展,面临德育教学的研究,教师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目前传统的德育工作中简单目标,提高处理科技目的的能力,充分处理好人与社会可以自然和谐的发展的新理念、新构想。以“新理念、新思路、新文化、新教学”为主要教学目的培养中职学校在德育上的教学研究。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建立
要培养可以再德育工作上教学的教师需要其自身有一定的教学素质。具有较为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有丰富的品德教学知识,熟悉我国的历史,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热爱祖国,有高度的民族使命感,把个人的人生理想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发扬民族精神,以国家的经济利益为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利益,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了解国家***治局势,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拥有这些素质的教师才能胜任德育工作的教学与研究。
(二)德育工作的一体化理论
将德育工作的研究以对学生培养自身的价值理论和价值观点、自觉的遵守社会公共品德建设、将社会的公德、职业的准则、环境保护道德、国家法律规定相结合,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国家、学校之间的关系,热爱为人们服务,有较高的精神理论思想,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崇尚合作教学,培养良好的人际处理关系,热爱自然资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可以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紧密的结合起来,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态度理论基础来学习。
(三)德育工作对于创新教育的双重影响
在德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开发处理好事宜的教学研究环境,大力培养创新精神,使其可以有较开阔的视野,较高的改革处理观念和急迫的创新欲望,对于已有的传统道德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可以了解学习,***思考其主要优缺点,面对现代社会的不适应性有哪些,对已有的德育理论进行研究和突破,研究其理论意义,开拓知识改革,提高创新意识,增强竞争进取机制,敢于突破旧有的陈规,探索真理,不拘一格的创新人格理论思想,加强学生面对挫折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抗压性、挫折性的能力,提高其坚定的创新素质。
(四)引导学生德育上的自主学习理论
德育教学工作的宗旨是要激发学生在品德上的自我认识,自我总结和自我规划,这有利于其自我能力的培养和面对复杂的社会影响思路,能够很好的处理和判断,选择合适的处理办法,学习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品质,抵制腐朽的思想,抵制不了的诱惑,将进步的道德理论知识和合理的行为规范相结合,处理好自我学习,自我培养、自我发展的最终目标,这有益于人格的塑造和愿望的实际要求,坚持处理好在实际社会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实践其学习到的品德思想,抵制和处理好自我品德的优化和提升。
二、创新德育工作中的教学形式
教导者需要按照社会规律的发展需要,结合实际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德育上建立新的目标和新的发展思路,将发扬民族的传统道德品质外还需要与先进的文明精神相结合,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现代社会的改革和文化的创新带给学生的独有的带有民族色彩的,生活化的创新精神理论基础和内容体系。
(一)结合统一化的国内外德育创新方法
通过对已有的本国品德教育的研究,学习世界各文明的优秀道德成果,二者相互融合,形成适合目前科技进度下,新社会、新世代的发展。我国的道德理论是经过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形成完善的体系,通过大量的诗词文献、生活杂记、人物传记等流传下来,被后世学习和推崇,在强烈的民资精神、民族自豪感的启迪下,结合世界优秀的道德理论,使之成为符合我国国情的新的民族现代道德理论,从当今的优秀民族精神中寻找其溯源,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影响着创新思想的成长,道德教育的创新,需要汲取优秀的国外思想,结合本国原有的思路和新的发展进程,加以整合和发展,形成可以适应本国发展的有特色的新的优良传统道德体制,这有益于新形势下,新思路下我国社会道德的合理发展。
(二)从实际出发、突破旧有框架
结合实际,构建社会的道德内容和教学质量,了解学生们的个人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将道德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构建适合的、有特色的优质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内容,将德育内容落实到社会生活中,真正的发挥其可能带给人们的人生精神、人生认知、人生肯定和发展的提高。
(三)系统化德育工作的发展
系统化的德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是建立在一个开放性的合理性的稳定系统中的,我们不断的从经济变化中汲取创新的思路和创新的教训,结合学生自主的创新个性,在保证其总体德育发展规程的前提下,发展其特有的个性品质。
三、创新德育工作中的教学方法
中学德育工作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高校;德育;诚信;素质拓展;德育论文
***于2005年9月1日正式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德育工作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问题,深入研究和探讨高校德育工作的问题与措施,对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意见》,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德育是维系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重要手段,是培育人才、促使个人发展,塑造国民素质特别是思想***治素质的根本途径。就高校而言,德育是坚持办学方向,全面实现大学生培养目标的保证;就个人而言,她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及素质的提高起方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在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曾经有过“重智轻德”的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们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人生价值有所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辨别力......”。2001年,在韩国召开的“21世纪文明社会与大学道德教育”学术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与会学者申明:①面对人类的道德危机,大学教育应当有所作为,不应成为“职业训练所”;②新一代大学生应当成为“有德性”的人才,他们的重要使命之一,是改变人类的现代愚昧,建设2l世纪的新文明;③2l世纪的大学教育,更多地思考自身传承文明与道德教养的功能,并在办学理念、课程结构、评价体系等方面有所体现;④大学要设计道德教养课程体系、大学生道义实践的途径与环境,以及结合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等闭。可见,高等院校不应成为单一的“知识发送站”、“职业训练所”、“准就业机构”,而应该融专研学问、积累教养、准备就业三种功能为一体,培养一代有德行的高等人才。这种人才观不仅是高等院校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也是2l世纪世界高等院校发展的新定位、新趋势。
三、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l、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德育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高创造性与现实德育队伍状况错位:高校德育是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要传授科学的德育理论,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而且要从根本上转变人的思想,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完美人格。要实现德育目标的高难度,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高水平素质,要真正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目前,从总体上看德育工作队伍是较好的,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成才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德育工作队伍思想不稳定,信心不足,对德育工作的价值认识不够;不少辅导员、班主任精力投入不够,没有把德育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少数辅导员、班主任人格形象欠佳,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生工作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欠缺,不能很好的解决学生的思想***治问题;工作效果达不到要求。
(2)德育方法机械、呆板、缺乏灵活性: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缺乏有效的方法,在现实的德育教育中,往往满足于一些道德理论、价值观念的讲授,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这就阻碍了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实践转化,从而导致实践中出现了德育考试高分而实际表现却不如人意的双重人格现象。
(3)德育途径和手段单一:在德育工作中,往往存在着只注重课堂教学的作用,而忽视隐性课程在德育中的特殊作用的现象。所谓隐性课程,一般指以“课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的教育影响因素”。隐性课程发挥的作用是间接的、潜在的、隐蔽的能起到显现课程难以发挥的作用。在实际德育工作中,往往对隐性课程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能在各学科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全面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育人观念,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班集体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从而使德育手段和途径陈旧、单一。
2、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原因:许多大学生获得的信息,并不完全来源于课堂,而是来源于大众传播媒体,但学生已形成的基本观点以及仅有的生活经验,并不具备处理众多信息的本领,特别是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太少,这是当代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贫血病”。
(2)社会及历史原因:我国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放松了对青年的道德教育,导致了“一手硬一手软”,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教育重至于轻德育,造成了教育实践中德育不到位、不落实的现象;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其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承认个人对利益的追求带来了社会进步,由于对利益追求合理性的承认,青年对金钱、义利等重大问题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成就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效率意识逐步形成。但注重个人奋斗,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过于讲究实惠功利等消极现象也随之产生;以及社会上的大众媒体、不良社会风气、网络等都对大学生产生着负面影响。
(3)家庭原因:现在的青年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寄托了父母的全部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使许多家庭过分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做人”方面的道德品质教育,家长对孩子的奖惩也是重物质奖励轻精神鼓励,使孩子产生道德方面的错觉。
四、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措施
高校教育正承担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重任,能否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与时俱进,培养出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是当今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问题。
1、加强管理队伍
康德说:“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只有人才能教育人。换言之,即只有自身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教育人”。作为德育主体的辅导员、班主任必须时时、刻刻、处处加强学习德育理论,使自己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和优良德行。
2、创新德育内容
德育创新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工作的必然选择,也是德育具有实际意义并不断发展,走向科学化的本质要求。德育内容要创新就要作到四个转变:由重灌输向灌输与渗透并重转变;由主观的生硬说教向民主说服引导转变;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由传统式向现代化试转变。
3、优化德育环境
大学德育工作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他必然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良好的德育环境既是一种客观的教育力量,又是德育工作富有成效的前提条件,所以要不断加强对德育环境的预测、分析和研究;努力营造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建设科学、健康、高雅的育人涵义和科学、人文精神深厚的校园文化;强化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教育。
4、充分合理利用网络技术
由于网络隐蔽性的特点,他是大学生真实道德水平的主要表现场所,也更是大学生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和重要方法之——慎独的重要处境。因此网络提供了道德修养和道德训练的新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加大网络文化建设,如网络上论坛、QQ、博客、E-mail等。
并通过网络文化的建设引导大学生磨练道德意志,进而形成道德行为,真正实现知行统一,实现美好的道德理想。
5、建立德育论文答辩制度
为能较好的改变目前许多高校“重理论教育轻德育教育”的现状,可以在以往毕业论文的同时要求大学毕业生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出认真的回顾和分析,并形成个人总结德育论文,将大学几年来的成长历程在德育答辩中进行自我陈述,如“大学中我最难忘的是遇到的第一个挫折”;“我最大的一次失败是什么?”;“我最无法忘怀的是那次考试有一门功课''''挂''''了”;“在我取得的这些成绩中,我最享受的是大家一起参加比赛时的过程”......通过德育论文答辩可以全面考核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情况,进一步提高思想***治工作的实效性,不断完善高校德育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从2003年起开始启动毕业生德育答辩,每个毕业生结合自己的大学经历撰写3000至5000字的德育答辩论文,回顾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人生感悟、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学院负责人、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答辩委员会,为每个学生的答辩进行评判。德育答辩的最终成绩由现实表现、书面总结、同学互评以及交流答辩等几部分成绩组成,分为优、合格和待考察,成绩评定为待考察的同学还有二次答辩的机会,每名学生德育答辩的最终成绩将记入学生成绩单。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目前正在酝酿将北理工的经验在全市推广,合适的时候在全市高校中实施。
6、实施素质拓展学分制
素质拓展学分制目前在一些高校已开始实施。把德育工作纳入学分制,赋予德育情况一定的学分并与毕业证挂钩。也可以使大学生自觉的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行为。
总之,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共同做好高校的德育工作,使大学生能真正的在德、智、体、美、劳中全面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刘利才。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6):107.''''
中学德育工作论文篇9
论文摘 要: 网络环境下,高校的德育建设面临新的问题——网络德育建设。高校网络德育建设应该坚持“三贴近”原则,建设专门的德育网站,培养网络德育专业工作者队伍,加强思想***治理论精品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加强网络管理,把握正确导向,使高校德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网络环境下,信息消除了地域和国界,各种各样的言论和观点铺天盖地。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世界,往往无所适从;面对网上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困惑。这就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网络德育建设。
一般认为网络德育就是指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所开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与现行德育相比,它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趣味性、预见性、能动性和超时空性等特点。网络德育活动必须围绕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来开展,它与学校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校德育的延伸,也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探索网络德育教育的新方法就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高校网络德育应坚持“三贴近”原则
1.贴近实际。
网络德育在内容上应当是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网络德育的中心任务应当是立足实际回答和解决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关心国内外大事和社会生活。因此,网络德育必须密切关注时事***治,紧跟时展的步伐,始终坚持***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应现阶段国际国内经济、***治、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要求,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出现的矛盾,都会引起大学生的普遍关注。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了解研究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做出合情合理的判断,帮助大学生认清形势,澄清模糊认识,解除思想困惑。
2.贴近生活。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建设不是要求我们脱离生活实际,反而要求我们更加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尤其是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调查实际情况,发现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正确引导。大学生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德育工作者应当善于从中挖掘生动事例和感人事迹,通过网络加大宣传,以此激励大学生乐观向上,奋发***强,使网络德育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
3.贴近学生。
高校网络德育贴近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大学生的意愿,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更好地促进他们成才。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以关爱学生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的境界、实现学生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时时处处体现“育人为本”的思想。网络德育的本质要求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思想***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纪教育。在网络世界中,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得尤为充分,因此要特别注意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贴近学生,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实现学生的切身利益,高校的所有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要始终着眼于为学生服务,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校网络德育的方法探索
1.建设专门的德育网站。
在校园网络建设中,应该为德育设置专区,把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各项内容都充分地体现其中。德育网站既是网络思想工作者的教育手段,又是网络德育的教育工具,因此,高校领导及思想工作者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不断更新完善,使其功能充分发挥,收到理想的效果。
德育网站应该功能齐全,这就需要学校动用各种相关资源,给予相应的技术支持,开发有校园特色的网站板块,努力把“两课”教育融入网络,发挥网络的开放性、传播性等优势,在网上传播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但是过于单调的思想***治宣传往往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要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就要探索网络德育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实施道德教育,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疏导讨论的方法,使网络德育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所喜爱的方式,以达到预期教育目标。
另外,我们还应该加强高校间的联系,学习比较成熟的德育网站的经验,比如像“清华红色网站”这样的专门宣传***理论的网站,还有像“北大***”、“北大青年”这样的既坚持正确导向又能体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时代精神的网站,它们的成功经验都可以为其他高校学习和交流。如果能够进一步突破技术限制,形成全国各高校互联互通的德育网络系统,则既能体现地方特色,又能实现资源共享,那么将会更大地发挥网络德育的作用。
2.培养网络德育专业工作者队伍。
高校德育网站建设外在形式固然很重要,但是网络德育工作绝不是单纯性的技术性管理,而是集思想***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综合性工作。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针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及过程的新变化,尽快培养出一支***治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的“专家型”高校网络德育专业人才队伍,使他们成为当前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专业的网络德育工作者必须成长为一名“专家”,才有可能胜任日益繁重、复杂、艰巨、高标准的德育理论研究和日常实践活动,才能保证德育工作的先进性和时效性。
高校应加强对网络德育专业工作者的培养。目前大学德育队伍经过学习和培训,大部分已能够利用网络进行日常的德育工作,但开发德育软件、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建设德育网站等更深层的德育工作还有一定困难。所以对网络德育人才队伍的培训要具有针对性,使德育工作者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网络知识技能,才可能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采用声、文、***、像的综合表现形式来表达教育内容,增加教育信息容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提高大学德育的时效性。
3.加强思想***治理论精品课程建设。
高校的思想***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当顺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将思想***治理论课延伸到网络上。目前不少高校已开始建立思想***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网站,但建设速度还比较缓慢,内容还比较简单,往往只是上传了各门思想***治理论课的教学大纲、教材、练习题,也有的高校上传了部分讲课录像。为了发挥网络在大学生学习思想***治理论方面的作用,应当加强思想***治理论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挑选理论水平高、表达能力强的老师讲授网络思想***治理论课,使大学生享受优质教学资源;要上传丰富的参考书、参考资料,以满足有网上阅读习惯的学生的需要;要定期开展网上答疑,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思想***治理论课提供***辅导。另外,还应该展示有关内容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增强思想理论课的文化含量。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网络德育不是单向的宣传教育,而且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一切工作都是无效的。所以我们还应该采取各项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进来,发挥主体作用。例如,***团组织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都可以利用德育网络,学生活动社区还可以在网上建立“社区管理模式”,让学生尝试参与社区管理。还可以开展“网页设计”、“虚拟家庭”等活动,激发广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使德育网站成为学生网上的精神家园。另外,还可以在网络上设置电子意见信箱,倾听学生对学校日常管理和对老师在教学方法、内容上的一些意见和要求,使德育网络成为学生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的阵地,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5.加强网络管理,把握正确导向。
网络德育具有较强***治性和导向性,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慎重对待,防止出现***治错误和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网络德育工作者在网上开展丰富的思想教育活动时,要加强对网上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管理:对于有益的信息,要积极推介,扩大影响;对于不同的声音,要进行甄别、分析,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有害的信息,要坚决予以删除,决不允许其流传、泛滥。
从学生角度来讲,由于网上行为具有隐蔽性、匿名性的特点,加之目前网络监控技术还不成熟,他们在其他网络上仍然可以看到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现象,所以我们在网络德育教学中还应增加“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网民”等相关内容,在网上与大学生开展网络道德大讨论等活动,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使他们能够依靠自身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依靠发挥自身内在的人格力量来抵制有害信息的腐蚀。另外,加强网络管理还需要建立网络德育工作管理制度,以保证网络德育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领导、部门主管、网络信息员的岗位责任。
网络环境下呼唤的是开放的德育观念,为了适应网络条件下的社会,德育教育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创新和改进。高校网络德育教育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又要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考的能力;既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肖光荣.论虚拟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3).
[2]尚元东.大学生网络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教育探索,2008,(6).
中学德育工作论文篇10
关键词:德育能力;素质模型;德育实效
中***分类号:C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014-02
德育是教师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德”的发展是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德育研究者对制约德育实效的教师德育能力关注得比较少,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者,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也关注不够。
一、目前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状况
笔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是指教师在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胜任德育工作,有效达成德育目的的能力。目前,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的状况非常不乐观,主要表现在:
1.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深度不够
国内外大多教师教育***策都强调教师教育应该包含培养教师德育能力的相关课程,但是,多数国家的教师职业人职标准、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等均没有对教师德育能力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于是,教师德育能力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培养教师德育能力等问题,往往取决于教师教育机构对教师德育能力的个性化理解和他们自身的教育条件。这样,既不利于教师德育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提高德育实效。
另外,“教师德育能力(素质)”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为大部分研究者所认同的概念。就内涵而言,研究者所持观点差异较大。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是教师的一种心理倾向;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是教师的德育“技术”运用并达到德育目标的能力。就外延而言,研究者分歧也不小。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的德育能力应该包括教师本身的基本文化素养、良好的人格特征、道德和科学素质及对学生和德育工作的热爱;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的德育能力素质应该包括道德与文化素养、科学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有的研究者认为,德育能力应包括思想教育工作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德育教学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德育科研能力。凡此种种,均反映了当前教师德育能力研究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亟待加强和深入。
2.研究的科学性不强
为了向中小学教师提供德育能力发展参照标准,帮助,中小学教师迅速提升德育能力,部分中小学教师根据个人的德育经验,提出某些德育能力发展的内容和办法。因此,当前有大量的关于教师德育工作经验方面的书籍不断出版,这些书籍包括本土著作和译著。例如《班主任兵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给年青班主任的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优秀班主任99个成功的教育细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青教师的五项修炼》(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优秀教师是这样炼成的》(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等等。这些书籍大多是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创作的,多针对教师的日常教育(德育)工作总结的大量经验,这些书籍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些研究由于缺乏客观性和普适性,无法真正改变教师德育能力发展莫衷一是的混乱局面。而且,由于这些经验没有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受具体情景的局限,很难在更大范围内指导教育实践和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因此其指导作用受到较大限制。
3.缺乏基础理论支撑,系统性和完整性欠缺
当前国内外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不多,在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更多地是从“职业需要”的角度来论述的,导致其研究缺乏系统性,或者因脱离德育特质来论述而缺乏完整性,这都是缺乏基础理论支持的表现。
苏联教育家涅德巴耶娃在谈及“教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的问题时认为,教师应该具备12种能力,在这些能力中,尽管她没有直接指出哪些能力是教师的德育能力,但是,绝大部分能力都是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时所必须的能力。只是这些能力之间区分的标准不明确,各种能力之间的关系也相当松散,没有构成相对系统的德育能力结构。之后,英国教育家赫斯特(P.H.Hirst)、哈里斯(Alan Harris)对德育教学教师的德育能力提出了道德知识方面的要求,道尼(M.Downey)和凯利(A.V.Kelly)提出教师要熟悉学生道德发展心理的德育能力,但这些研究是比较零散的和不成系统的。相对较为系统的研究,是美国的教育研究者莱茵(Kevin Ryan)对德育教师提出的7种能力要求,但这些要求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过程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和学生心理过程对教师德育素质的要求。
在国内,汪刘生从班主任认知过程、意向和个性特征三个方面讨论了班主任的能力素质,这是我国早期对班主任德育能力进行探讨的文献之一。但是,这篇论文显然是仅仅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论述的,缺乏多学科的视角,对德育特质掌握得不够全面,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某些观点的偏颇,而且论文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班主任,不符合当前德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戴锐认为,德育能力素质包括教育者自身的思想道德认识能力和践行能力,把握德育内容的能力,掌握德育规律、灵活运用德育方法的能力,德育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了解并正确评价德育对象的心理品质和操行的能力,控制德育环境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他是基于德育过程的角度来展开论述的,但是他忽视了教师德育能力的心理结构,使得这些能力之间缺乏严密的逻辑,更缺乏能力发展的合理的心理学基础和解释。段洪和张兴认为,德育工作者的素养包括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括若干点具体内容,这是相对比较系统的研究。但是,研究者忽视了德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特征把握的能力和相关知识,同时,两位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的事实也缺乏考虑。戚万学和唐汉卫认为,德育教师应该是道德哲学家、道德心理学家和教育艺术家。但是,书中此部分的内容缺乏详细推理,有对德育教师要求过高之嫌。2007年第4期的《教育研究》刊登了《德育专业化问题笔谈》,数位研究者参与了笔谈,有个别研究者试***参照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提出教师德育专业化标准。在这些标准中,有些没有反映教学能力与德育能力的差异,有些没有突破德育教学的限制,成了仅仅探讨教师的德育教学能力,而且,这些探讨可能局限于“笔谈”这种形式,也没有系统的对教师德育能力结构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
二、研究教师德育能力的意义
1.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前提和基础
德育实效问题是一直困扰我国教育界的难题,很多研究者对这个问题都进行了研究,他们主要从德育目的、德育
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评价等角度对当前学校德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反思。但是,作为制约德育实效的另一个因素――教师德育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研究。
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的缺乏,源于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的欠缺。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缺乏客观标准和方向,制约了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德育师资无法满足德育的发展,最终导致德育低效。我们只有对教师德育能力有了比较全面、客观和正确的认识,才能很好地把握提高教师德育能力的规律,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从而为提高教师德育实效打下师资方面的基础。
2.能推动教师教育理论的科学化
教师德育能力理论从学科归属的角度讲,属于教师教育理论范畴。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比较零散和不成系统等现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师教育理论的科学化。
教师德育能力研究应对影响教师德育能力的因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形成相对系统的教师德育能力理论,拓宽和加深教师德育能力理论;推动教师教育理论科学化。
3.能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科学化
教师德育能力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教师德育能力理论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的不足,造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缺陷,也无法推动教师(德育能力)的专业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加深和拓宽教师德育能力理论,将有力于推动教师(德育方面的)专业发展的科学化。
三、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的初步设想
对教师德育能力的研究,笔者提出下面几点设想:
1.确定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社会文化是德育的背景和前提,它既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德育任务,又是德育工作开展的条件。因此,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教师的德育能力的要求会有所差别。只有对当前我国社会文化进行分析,我们才能明确社会文化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2.分析确定当前学校德育任务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人的活动步骤、过程、方式以及对活动主体的要求都是活动目的的反映。因此,对学校德育任务进行分析,能对教师德育能力要求有比较明晰的认识。
3.分析德育特质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我们不得不承认,引起研究者对教师德育能力认识产生较大分歧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对德育本质认识的分歧。而德育本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为它涉及“德”的本质属性和教育的本质属性。因此,研究者应该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四个学科的不同视角,对德育的特质进行分析,然后确定符合德育特质的教师德育能力的基本内容。
4.调查当前德育实践中各个主体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和认识
为了提高对教师德育能力认识的普适性,扩大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的指导范围,研究者应该尽量避免教师德育能力理论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因此,研究者应该对那些德育工作实效较高的教师、学生和德育管理者进行调查,总结他们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共同认识和方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学德育工作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