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管理论文10篇

学校德育管理论文篇1

一、了解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背景是做好德育管理工作的前提

1.社会环境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1)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消极的双重效应。当前居民学生对职工下岗的困惑、农村学生对蚕茧价格的调控,学生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新行为规范的认识有不少差距。如何以社会主义为导向,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法制观念和行为规范对他们施以正确教育,防止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侵入思想道德领域,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不至于论为鼠目寸光,见利忘义的金钱拜物教徒。

(2)***治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治生活日趋完善和透明,经济、文化生活己以“三个有利于”来判别,学生对民主要求和参与意识大大增强,对***治教育的选择明显增强。我们既要鼓励发展青少年的民主意识、***思考意识,又要提高他们的***治判断能力,增强法制观念。

(3)文化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社会文化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五颜六色纷繁复杂的。如何探求学生道德成长与文化环境的本质联系,给他们以正确的价值观,进行道德选择,将新思想、新观念与封建渣滓,外来污毒区别开来,成为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4)其他环境变化的影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社会心理环境、生活、消费方式变化,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就业方式和职业结构的变化,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方式变化,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2.教育对象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1)思想开放、道德取向多样化。现在学生思想活跃、思路开阔。敢想敢说,求新求异、不崇拜权威,评人论事不拘一格,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人生价值、道德取向出现了多样化、多层次的新特点。他们希望拥有一切,但不懂要为他人作奉献或牺牲:渴望得到别人理解,但不懂得体谅别人:只知受爱不知爱人。经济意识增强,理想观念趋于现实化,追求实惠,择业取向偏重个人的经济利益。他们在思维方式上由求同转向求新求异,在思想观念上由接受灌输转向***思考;平等探讨:在集体生活中由被动追随到主动参与;在审美需求上,从他择转向自择;在家庭生活中不再把父母教导奉为行为指南,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办。他们思想言语的***与行动有较大的反差,***意识和***行为不一致,顺利时的***性与挫折时的软弱性、依赖性很明显。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意志力的脆弱,心理发展不成熟。

3.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

当前社会影响因素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相对上升,大环境消极影响增多,学校德育的可控性明显减弱。信息化时代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同步接受信息,几乎没有提前量,教师对学生接受信息内容和反馈方式又难于把握手口预测,使教育和指导指导增加了许多因难。

二、建立良好的德育管理机制是德育管理的组织保证

建立良好的德育机制主要是解决德育运行中谁来管、管什么、怎样管的题,是把德育目标决策付诸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保证。

1.要健全完善学校的德育管理组织。要建立权丸责任编制、控制层次,控制幅度,信息传输的稳定结构,其中所有的要素都能在其位,行其事,当前学校的***、团组织,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德育教师就是一个完整配套的德育组织系统,它既有决策指挥层,又有具体的执行层,职责范围明确合理,较适合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新特点的要求、能接德育规律办事。

2.健全完善德育常规管理。上级行***部门,教委颁布的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内一日常规,外生活常规,学习常规,活动常规等,可以用来约束和调节学生的品德行为,在这里既有国家立法、***策、法令、条例等宏观内容,又有校内制定的规章制度等微观内容。这些管理制度具有基础性、***策性、强制性、可操作性特点。没有德育常规管理,学校的德工作就无章可循,无矩可守。

3.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管理方法。德育管理方法是达到德盲目标,实现德育管理职能所应遵守的活动方式,是取得德育成效的精神工具和手段。它主要有德育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前看是要正确反映客观实际进行德育的决策,后者是控制和协调德育组织内的组成要素,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手段。在实践方法上(一)是可积极采取行***方法和法律方法,它可以直接组织指挥调节德育管理对象,通过权威和服从关系。直接对管理对象发生影响,(二)是可采取动机激励法,设置大、中、小、远,中、近具体目标,激发师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广泛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要让学生参与管理,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三)可以采取自我管理的办法,通过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实施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驾驭,要引导学生开展行为方式的训练,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逐步行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构建德育网络是德育管理的必要手段

1.构建校内德育网络。当前各校据上级领导部门均有较完整的校园网络,学校要利用网络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德育作用,寓德育于教学的全过程,(1)从各学科特点出发,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内在德育因素,将知识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结合点”找得好,学生爱听,育人也就落到实处(2)在各教学环节中注意点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品格(3)结合学科特点,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和兴趣、能力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发展,使教育活动和各科教育得到有机结合,使课内教育得到延伸和升华,从而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开辟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所谓校内德育网络应包括校级、中层及基层的代表,有条件的学校要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学校德育管理论文篇2

师德的基本要求

在师德的问题上,美国的学校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学生”。这一要求的提出与现代社会美国学校的发展以及教育对儿童研究的重视并把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育上有密切的联系。19世纪后期,被称为“美国进步教育之父”的美国教育家帕克在“昆西教育改革运动”中,就提出了教育应当“使学校适应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应学校”的主张,在教育观念和师德内容上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在他看来,儿童或者学生应当成为学校的中心,教师应当尊重儿童,关注儿童的需要、兴趣,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进步教育运动的进一步的发展,美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直接参与了这一运动,并阐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杜威认为,儿童应当成为“教育的起点”和“中心”,“教师在学校中并不是要给儿童强加某种概念,或形成某种习惯,而是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来选择对于儿童起作用的影响,并帮助儿童对这些影响作出适当的反应[1]。”20世纪以来,“尊重学生”的思想已经成为美国学校教育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现代美国学校教育中,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反对教师对学生进行粗暴的教育和管理。在美国学校教育中,有许多对教师行为的具体要求。如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对学生要和蔼,禁止教师对学生进行言语伤害和身体伤害等。如果有教师对学生管教过严的,甚至任何对教师的不满,都可能构成学生或家长对教师的诉讼。这使得教师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在管理上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美国学校被誉为儿童的“天堂”。

二是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能因为强调知识学习的重要而增加学生的负担,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在美国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十分注意活跃课堂的气氛,强调学生应当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课外,美国教师很少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在他们看来,如果学生在课后花许多时间来完成家庭作业,就有可能占用从事其他活动和游戏的时间,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是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美国许多学校都有明确的校规来保证学生在校所应享受的权利。如美国俄亥俄州某学校的校规规定:学生在学校里“应当获得可能的最好的教育”;学生“作为一个个人而得到公平的对待”;学生“可以通过个人或者学校的代表组织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如果有违法纪律的问题,应被事先警告通知[2]。”……同样,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教师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喜爱某些学生,而厌恶另一些学生。

四是要求教师在道德行为和品质上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如美国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曾经针对教师的道德为提出一些要求。如教师应具有好奇心、耐心、诚实、正直、尊重多样性、重视文化差异等品质;教师应当具有推断能力、从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创造和冒险的能力、持一种实验性的和问题解决取向的能力等等。这个委员会认为,教师具有这些能力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3]。

总之,美国学校在师德问题上提出的关于教师“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反映了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即“尊重学生”是教师进行教育和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充分尊重学生,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较好的氛围,才有利于教育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教学与师德

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总是与教学工作分不开。在教学中,教师如何传授知识,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等等,都与教师个人对教学的认知有密切的联系。在美国教师看来,教师对教学的认知、努力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师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20世纪初期,美国教育家杜威就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努力必须同儿童不依赖于教师而***发展结合起来,否则,教师的努力就会变成外部的阴力,束缚儿童的发展。这样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育[4]。在当代,美国教育家认为,在教学上,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应当以真诚,无知和谦虚的态度帮助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追求者,使学生成为在学习上不依赖于别人的人。

美国教师的这种教学上强调“无知”的态度是继承西方教育传统的结果。古代希腊教育中的“苏格拉底方法”不仅提出了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想,也提出了教师在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的“无知”态度。苏格拉底认为,教学过程不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与学生进行对话,共同探寻真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抱有一种真诚的“无知”态度,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帮助学生获取真理。在苏格拉底来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如果没有真诚的“无知”态度,即指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提出问题,却不回答这些问题,从而把学习变成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同时,教师坚持“无知”态度,也可以使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同等的地位。教师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炫耀者,也不是学生的训导者;教师是与学生一样的知识探求者。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在教学上促进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和推动力[5]。

在现代美国学校教育中,苏格拉底的这种“无知”态度和教学模式正为美国的教师所继承和发扬,它演化为一种教师追求“不知道”的教学模式。如在教学中,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有疑问时,一些教师便经常反问学生:“你自己是怎么想的?”有时候,教师面对学生的提问会直言相告:“我也不知道。”甚至转而向教室的其他学生询问:“你们谁知道这一问题?”结果在课堂上虽然教师没有回答问题,却使得学生们有了畅所欲言的机会[6]。

美国教师追求这种“不知道”的教学模式也反映在其他课程上。如在一些技能课上,美国教师不是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操作要领,也不是教学生一些理论和方法,而是介绍完工具及其他注意事项后,就让学生自己做。如果有学生还继续让教师介绍技巧和效果时,教师就会对学生说:“我不能告诉你,我知道的也有限,不如你自己试试看怎样才能制造出效果来。”如果再继续问,教师可能会抛出一个问题反问学生,或者列出几种可能性,但并不确切指出哪一种最好,而在于是让学生自己做出选择。在一些以知识为主的课上,美国教师也不只是讲课本,而是把课文内容分派给各个小组,小组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一份任务,最后由每个小组各选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所读的内容。

可见,美国教师这种追求“不知道”教学模式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要求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地完成学习。在美国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这种做法是得到社会肯定的,如美国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曾经提出过评价成功教师的5项标准,其中第一条就是:一个好教师能告诉他的学生关于许多问题的答案。但是最好的教师能够不说话,而是帮助他的学生自己去思考出答案[7]。

应当指出,美国教师之所以追求这种“不知道”的教学模式,并不是他们不知道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和渴望,也并不是他们对教学和学生不负责,而是反映出他们对现代教育和教学的一种独特的理解。在美国教师看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虽然许多已知的知识已经代替了未知的知识,但仍有许多未知的东西在向已知挑战。仅仅给学生已知的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培养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已知和未知。教育应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思考来充实自己的头脑,而不是依赖别人的头脑。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使学生善于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判断,并得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否则学生学到的东西再多,也是别人的死的东西,不能够继续丰富与创新。

美国教师追求这种“不知道”的教学模式,也反映了现代科学精神对美国学校教育及教师行为的影响。美国现代物理学家费曼指出:科学家总是与疑难和不确定性打交道的。当一个科学家不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时,他就是不知道;当他有了大概的猜测时,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即使他对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时,他也会级质疑留有余地。对科学家来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的结论留有被质疑的余地,是科学发展所必须的。在科学知识体系中,只有具有不同可信度的知识,而没有哪个理论具有绝对的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对于科学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了不确定性才有疑问,才会从新的角度寻找新的解决方法。科学发展的速度不仅仅是指一个人进行多少实验,获得了多少实验数据,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多少供人们检验的新思想和新观念[8]。

总之,美国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师德是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密切联系的。在教学中,一个教师如何处理教学内容,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基本上反映了教师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教育理念。从美国教育家关于师德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学校教育对“教书育人”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们虽然强调教师对教学和学生应当具有责任心,但并不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一切学习行为全面负责。在他们看来,教师对学生提供细心周到的帮助,并不意味着这位教育就是一个好教师,相反,这种帮助可能会毁掉一个学生。

教师的人格与师德

美国许多教育家强调,教师不仅应当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要对自身人格有更高的追求。这种人格的追求不仅是品德的修养和思想的净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中的公正和正义的追求。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影响使学生也成为一个追求正义的人。美国学校教育中关于师德的这一思想与西方的教育传统有密切的联系。

在西方教育传统中,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对“德即知识”的阐述及其自身的所作所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苏格拉底来看,德行是关于善的知识。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的,必须会行善;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情是好的但又不去实现,则是自相矛盾的,这说明,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知道这件事的好处。苏格拉底强调“德即知识”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当一个人认识的真理和正义以后,就应当义无返顾地去追求,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在这方面,苏格拉底本人就是一个典范。当他被判以极型后,他有多次逃生的选择:他可以交付一笔赎金以换取生命,他的朋友也愿意代他交付赎金;他还可以把妻子和孩子带上法庭求情,用情感化陪审团;另外,在临型之前,朋友又为他安排逃走的道路。但他认为这些行为都是与法律相抵触的不正义的行为。他在知道什么是正义之后就不能再做不正义的事情。苏格拉底追求正义和真理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这一行为成为西方师德教育中的重要范例之一。

在现代美国学校教育中,教师虽然不至于像苏格拉底那样为追求自己的信仰而献出生命,但为了追求教育的正义,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在美国教育中就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一次自然课上,两个初中男生由于课题汇报的内容与任课女教师的观点不合而与她发生冲突。这位女教师很快将此事向学校进行了报告,并要求对他们实行“停学”的处分。这件事情引起了另一位男教师的关注,他决定介入此事,但他同时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从通常情况来看,学校的教育都应站在学校的立场上,为自己的同事说话;学校的领导也应站在教师一边,替自己的职员说话;这位男教育又是与学校签有合同的,他应当是为学校工作的;况且,在一般人看来,教师工作只是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这位男教师没有必要为了保护学生而丢掉自己的工作。因此,这两个学生开始并没有对这位男教师的参与抱有任何幻想,但是这位男教师在听了两个学生的陈述以后,经过思考,分别向校长助理和校长写了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位男教师认为,这两个学生虽然有些调皮,但他们绝不是坏孩子,他们是坦诚和学习努力的。最终,学校接受了这位男教师的建议,没有处分这两个学生。事情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同时也给两个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生看来,这位男教师是一个不顾个人得失,主持正义的人,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教书育人的好教师[9]。

总之,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现代社会里,任何一个人都是从属于一定的组织的,都是受一定角色制约的,教师也不例外。但上面的例子却说明,作为现代教育,不仅需要对一定组织负责,受一定角色制约,更重要的还有对组织中正义的追求。这种追求可能要暂时打破组织、角色对自我的约束,可能意味着失去许多东西,但正是这种使学生懂得了什么是正义,并激励学生勇敢地去追求正义。可以说,这位教师对正义的不懈追求及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深远的。正像上面其中有的一个学生所说:“那个男教师不只是教社会研究课,他还教会了我一个男子汉能做什么[10]。”

通过上述分析和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学校教育中“师德”内涵的基本特征和追求。应当指出,美国学校教育中“师德”的这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首先,“尊重学生”是进行教育的前提,没有对学生的尊重,一切所谓的教育都不能称之为教育;其次,“培养学生的***性”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的,教学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才可能有以学生***性的培养;只为传授知识、而忽视学生***性发展的教学只是一个低级的教学;第三,“培养学生对正义的追求”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的培养学生***性方面的最高追求,它是建立社会和确保教育公正的需要。总之,这三个方面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性,为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美国学校教育关于师德问题的观点对我们认识现代学校的师德建设是有一定意义的。教育是以培养人为主主要特色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人,而其中又以学生为重。学校教育必须对教师的言行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它是保证学生发展的基本条件。另外,只有具有***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性的学生。因此,应当鼓励教师敢于向学校教育中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或规则挑战,当然这种挑战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保护学生的健康发展。从我国教育改革的现实来看,强调教师对教育正义的追求是非常必须的,它是现代教育制度创新的需要,更是寻求社会公正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当教师去追求社会正义或教育正义时,其行为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是无限的和终生的。

参考文献:

[1]杜威,我的教育信条,引自《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王承绪等编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

[2]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131

[3]叶谰等著,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93

[4]杜威,我的教育信条,引自《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王承绪等编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5]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6

[6]陈燕妮辑,出国遭遇,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185~188

[7]奥恩斯坦著,美国教育学基础,刘付忱等译.人教社,1984.326

[8]李亚宁,费曼谈科学的价值,大众科技报,2001年9月16日

学校德育管理论文篇3

对学校来说,评价指标实际上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导向仪,是学校德育水平的测量仪,是发扬成绩、纠正偏差的校正仪。可见,德育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策性很强的指导方案。

因此,设计制定学校德育评价指标是一件责任重大、十分严肃的工作,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既要遵循德育的规律,依据教育的理论,使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基础上,又要考虑本地区教育的特殊情况。所以,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有关精神,制定学校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努力把握德育评价中诸指标因素的内涵、作用、结构及相关关系。

一、指标要素构成

我们把中小学德育要素分为五大类25种,简列如下:

(一)决策因素德育目标

工作计划。

领导机构

│队伍建设

(二)条件因素│素质建设

│制度建设

时间和经费。

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国际主义教育

(三)内容内素│理想教育

│道德教育

│劳动教育

│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

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

管理育人的示范性教育

│***治(思品)课的系统性教育

│学科教学的渗透性教育

(四)方式方法因素│学科班级的常规性教育

│校园环境的感染性教育

│团(队)学生会的自主性教育

校内外“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

思想***治素养

(五)效果因素│校纪校风

德育科研成果。

二、指标因素分析

(一)决策因素

德育决策是德育目标的确定和德育方案的选择。决策是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关系到德育全局的方向和整个部署,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成败。因而,我们必须遵循规律,尊重实际,科学决策。

1.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德育工作的归宿,并指导、调节、控制着整个德育过程。确立德育目标,就是科学决策的第一步,是整个决策的基础。有了明确的德育目标,就能研究并拟订出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优工作方案。德育目标充分体现出导向性和针对性,它包括空间体系和时间体系两个方面。空间体系是由一组德育目标项目构成的整体,能反映出一所学校的任务和德育目标的相互关系,对德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时间体系是指长、中、短期,如由三年规划、一年目标、学期计划建立起来的目标时序网络,主要反映目标随时序变化的规律和要求,起到使目标相互衔接和按时序控制的作用,因此,学校要有德育的长远规划,目标明确,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切合校情。中小学都要有六年培养目标,分段要求,且做到师生员工清楚明白。

2.德育计划

德育计划是把德育目标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活动进程。学校年度德育计划是实现长远规划的阶段性任务,必须与远景规划一致贯彻执行。有关部门工作计划与学校德育计划衔接配套,如***、***、工、团、少等部门及班主任都应根据学校德育计划制定与之相关的细则和安排,切实保证学校德育计划的落实。

(二)条件因素

完备的德育条件是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计划的重要保证。学校要在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制度规范及时间、经费上创造必要的组织保证和物质条件,确保德育工作正常运转。

1.领导机构

学校领导班子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德育根本,是一个坚持正确办学指导思想的领导核心,为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应健全德育领导体系,形成三级管理网络。

(1)校级德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有书记、主管校长、工会***、团委书记、***教主任、年级组长、***治教研组长、家长代表参加,统筹和协调全校德育工作,并拟订***、***、工、团、民等各自的德育岗位责任。每学期德育专题研究不少于三次。

(2)年级设有一名专管学生工作的年级组长,负责全年级德育工作。

(3)班级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任课教师为组员的班级领导小组。这样就保证学校德育层层到位,步步落实。

2.队伍建设

学校德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德育队伍的素质。学校要挑选最好的干部组建***教处,挑选最好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这既能保证德育队伍的素质,又能体现德育工作者的光荣感,使德育队伍具有吸引力。

3.素质建设

学校以德育规律为指导,有具体的班主任进修培训计划和学习研究制度,有完善的德育教研体系,既要有“双纲意识”(教学大纲和德育大纲)、二种风格(教书风格和育人风格),又要有二种教研(学科教研和德育教研)、二种考核(成绩考核和品德考核),保证整体育人水平不断提高。

4.制度建设

学校德育工作月有计划、周有安排、期未有总结。升国旗、唱国歌、呼号、国旗下的讲话制度规范化。学校有班主任工作管理条例和评估考核指标,定期评比、表彰、奖励先进德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使班主任的责权利统一,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5.时间和经费

按国家大纲要求,开足开齐***治(思品)课;时事教育课高中1节/周,初中1次/半月;团队活动8次/学期;班会8次/学期;活动时间和班主任下班时间落实。

学校经费预算中,有德育专项经费,并占一定比例。备有音响、摄影等活动器械。

(三)、内容因素

德育内容指的是用什么样的道德规范、***治思想和世界观来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问题,它是德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只有通过与德育目标相应的德育内容的教育,目标才能落到实处并得以体现。否则,德育目标就成为空话。评价学校德育内容的选择和实施,应注重以下三点:

1.德育内容的导向性

《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大纲》和《纲要》所规定的德育内容体现了***和国家对中小学生品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应该成为学校德育中最经常、最普遍性的内容。

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了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中国***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的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等十个方面。

初中德育的基本内容是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等七个方面。

高中阶段的基本德育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等八个方面。

2.德育内容的序列性

各级学校都有相应的德育内容,但任何一项内容都不是由单一的一个层面而是由深浅不同的多层次构成。受教育者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其所能接受的内容层次的高低、深浅和广度也就迥然差异,因此,确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一定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德育内容配列,使之互相衔接、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只有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有层次地把内容组成相适应的配列结构,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则即使内容正确无误,如果内容的深浅、广度脱离了受教育者的发展实际,不论是过高还是过低,过深还是过浅,其结果必然是收效甚徽,或者“零效益”,甚至“负效益”。这就要求学校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做到层次性与系统性的统一,使德育内容形成一个序列的整体。

3.德育内容的时代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深圳特区肩负着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迎接“九七”香港回归的历史使命。由于社会经济体制和***治体制中某些环节的调整,也要求德育内容作相应的改变,或者赋予原有内容以新的含义,或者去掉一些不适应的过时内容,或者增加某些新内容,使学校德育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所以,特区中小学德育内容可作某些强化和更新的尝试。

──创业意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本身就是一项开创性事业。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精神和开拓能力,是现代教育目标应有的组成的部分,是21世纪国民素质必备条件。深圳的今天正是无数劳动者艰苦创业的结果,而深圳的明天需要未来的劳动者继续开拓。

──开放意识。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性经济。当代中小学生处在中华民族最开放的历史新时代,特别是九七年后,深港之间不设“边防”,面对国际化大都市,深圳未来的建设者既需要大胆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又需要坚决抵制一切腐朽消极的东西。

──风险意识。在市场竞争中,机遇与风险同在,成功与失败伴行。而当代中小学生缺乏风险意识,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哪怕是一次考试失败,情绪也会一落千丈。所以也应把培养学生敢闯、敢冒险精神列入德育内容中。

还有像“公关意识”、“法制意识”、“科技意识”、“效益意识”等许多时代赋予开创新世纪的必备的素质。

(四)方式方法因素

实施学校德育大纲(纲要),不能单靠班主任孤***作战。在开放的社会里,学生置身于多种群体的人际关系中,时刻受到各种群体形象的影响。因而德育的途径要多层面、多角度,其方式与方法更应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教育就必须触及到学生的全部生活中,让学生在整个时空内能受到良好的熏陶。所以学校要协调多种教育途径,明确学校、家庭、社会不同的德育责任,形成全员育人、全民育人的德育网络,以发挥德育的综合功能,提高整体效益。

1.管理育人的示范性教育

学校领导应成为德育行家,要在管理育人的岗位上率先落实职责,要有校级干部的年级负责制、思想教育宣讲制、中层以上干部的德育蹲点包班制和每周一次的干部值日制等。

2.***治(思品)课的系统性教育

***治课讲授要准确、系统、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思品课讲授要目标明确、说理透彻、一课一得。***治(思品)课教师经常深入班级参加活动,了解学生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3.学科教学的渗透性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生德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学科教师要通过教学内容、师德形象、教育艺术来实现教书育人,并自觉紧扣教学大纲和德育大纲,努力挖掘教材的思想性,依据各科教学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学校要有学科德育的纲要和教案。

4.学校班级的常规性教育

(1)每学期精心组织一次全校性的侧重于***治思想教育的专题活动,计划周密,措施具体,形式新颖。

(2)有全面实施德育工作状况的五类检查记载:

a、学科德育教学的备课、听课检查;b、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执行状况检查;c、班主任工作检查(班主任工作手册、主题班会、家访、个别教育、班刊、班级管理);d师德检查;e、兴趣小组活动、校刊、广播等情况检查。

(3)学校加强学生品德评定的领导和管理,制定学生品德评价标准,检查班主任所写的学生评语。学校检查班级评语分别达60─100%。

(4)班主任有健全的常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并有记载。如班级考勤、课堂常规、文明公约、清洁卫生、养成教育的训练制度。

(5)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做到每学期与每一个学生谈话一次,有实效,有记载。

(6)班主任耐心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干部,有成果、有教案、有跟踪记载。

(7)班级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主题班会。形式新颖,质量较高,学生欢迎。

(8)班主任每月召开一次由全体任课教师参加的班级教导会,研究班级学生思想***治工作,解决具体问题,有记载,有实效。

5.校园环境的感染性教育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

(1)学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阅览室、荣誉室、团队活动室),并能发挥作用。

(2)学校有统一的校风、校歌、校服、校徽,广大学生行为规范,心理健康。

(3)校园生活丰富多彩,15个教学班以上的学校,校级学生社团或课外兴趣小组应有10个,班级课外兴趣小组至少每班一个,参加活动的学生不少于50%,做到时间、地点、内容、辅导员落实。

(4)定期举办读书心得、影视评论的交流和文艺汇演,作品展览等活动。

6.团队组织的自主性教育

学生是学校德育的主体。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组织又是学校德育工作中最有生气的力量,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性和自主性。学校高度重视团队工作,培养学生骨干,定期表彰优秀学生。每学期团(队)、学生会组织好1~2次主题班会活动,内容健康有益,生动活泼、学生喜爱。

7.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是学生德育的又一重要阵地,是校内全员育人渠道的补充和延伸,只有沟通校内外两条渠道,才能实现学生德育目标的一致性。

(1)建立家访登记簿,每学期家访人数不少于班级人数的1/2;

(2)家长会每学期不少于两次,会前有准备,会后有记载;

(3)办好“家长学校”,对新生的家长轮训一次,不少于二个单元时间;

(4)“社区教育”活动要有计划、有校外辅导员、有教育基地及教材,并有效地开展活动,全体学生到活动基地2次/学期;

(5)国防教育、***事训练列为初中、高中新生入学和小学高年级教育内容,每年开展一次活动,达到6~8学时,效果较好。

(五)效果因素

学校德育的效果孕育于德育过程的精神活动创造中,是一种动态的质量表现。由于德育是包含***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心理素质的综合教育,必然落实于实体对象的品德表现上。所以德育效果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率,是预期目标的到达度和完成率。凡是符合德育目标任务的有价值的,有效度、信度的信息和事实依据,都可以视为德育效果。

1.思想***治素养

学校德育必须讲求实效,必须落实到人才的素质结构中。提出德育目标,创设德育条件,优化德育途径,这仅仅只是手段,而落实的情况,最终要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折射出来。学生的道德行为就如一面镜子,能真实反映学生德育的得失程度。所以学校德育就应该追求实实在在地影响学生的品德行为上。

(1)***治(思品)课、时事教育合格率,分别达到80─95%,高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1~2次/学期。

(2)初中以上学生学会用阶段分析观点、辩证唯物观点观察社会,能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小学生初步具有辨别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90%以上学生符合要求。

(3)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的教育有成效。关心国家大事,理解***的基本路线,懂得为什么热爱中国***的道理。小学生要爱国旗、队旗,爱家乡、学校和班级集体。90%以上符合要求。

(4)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中学生要逐步认识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并用实际行动勤奋学习。小学生要明确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并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60─80%以上的学生符合要求。

(5)学生要求进步的人数逐年增加,进步率达30─50%。

(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热心为集体服务,积极面分别为60─80%以上。

(7)中学生能知法、守法,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小学生基本无偷盗行为。

(8)基本养成劳动习惯,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全体学生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乐意参加公益劳动的学生为90%以上。

(9)学校公物完好率达到95%以上,无浪费水电、丢弃早点、乱撕本子、乱涂乱画的现象。

2.校风校纪

(1)校园绿化、美化、净化。

(2)学生文明礼貌好,穿着朴素整洁、文雅大方,无奇装、烫发,遵规守纪,举止文明,无打骂现象,集合站队秩序井然。

(3)形成良好的班集体,80%班级已形成活泼、积极向上、尊师守纪、学习空气浓厚的良好班风。无乱班。

(4)无随意停学生课,无体罚,无流失学生,无重大事故,考试无作弊等现象。

(5)无违背国家教委关于中学纠“片追”和“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十条规定的作法。

(6)课外兴趣小组在全国、省、市各项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3.德育研究

学校德育既是一项艰苦工作,又是一门科学的理论,随着德育改革的进展,仍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深入探讨,必须组织学校各方力量共同研究,协作攻关。只有德育工作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才可避免由于盲目和失误造成“德育负效应”,使德育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1)德育科研有领导,有规划,有经费,有交流,有奖励。

学校德育管理论文篇4

一、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于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变革和深化,有促进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在这种经济体制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效益意识、时间观念、平等竞争思想等等,不仅反映了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样也符合人类进步、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都有利于学校德育能更贴近现实生活,使德育自身更具有时代精神。同时也应看到,市场经济意识与学校德育在价值取向上,还有相悖的一面。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成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机制,是以经济利益为其驱动力的,市场交换的双方都以自己的利益作为行为的出发点。正常的市场行为虽然是一种互利的行为,但是这种互利首先还是建立在利己的基础上,一个个人或单位不从利己出发也就不可能产生市场行为。这就是说,在价值取向上,市场经济会导致强烈的趋利性和利己性。社会主义社会学校的德育是建立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基础上的,因而在引导学生处理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时,就只能以利他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而不是以市场经济的利己原则作为准则。当然,社会主义道德行为不排除互利,但这种互利是以利他主义为前提和逻辑起点的,是一种必要时牺牲自我的互利,同市场经济法则中的那种互利有着本质的区别。再者,道德行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亦不以获取行为主体的经济利益为驱动力,而受主体的道德意识和社会的道德舆论的策动和制约,主体从道德行为获得的往往是一种精神的满足。这些特征都是与市场意识根本不同的。

二、学校德育价值取向的正确定位。

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必然要求形成某种特定的价值观念。在现阶段,学校德育所坚持的价值观不能简单地以市场经济内涵为转移,而要充实新的内容,注入新的内涵,从而使之与新的社会经济状况相适应,并对后者产生积极的反作用。

1.学校德育不能以市场为唯一取向。

复杂的社会整体存在着不同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各具有其特有的运行机制,不同运行机制,在运行的主体、动力、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为促使社会的整体发展,需要各种不同的运行机制协调发展。对整个社会正常运行来说,它们是缺一不可的,不能互相取代,更不能把某一种运行机制作为整个社会唯一的运行机制。建国以来,在这个问题上是有教训的。如将适用于***治领导的运行模式扩大到各个社会领域,搞成***治泛化。今天同样也不能将适用于经济领域的运行机制推及到其它一切领域,搞成市场泛化。选择市场经济作为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是完全正确的,经济是社会的基础,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育事业,要按其本身的法则通过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以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就德育来说,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掌握和遵循社会不同的领域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在现阶段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具有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需要的全面、完善的道德品质和人格。这些行为准则、思想规范往往与市场经济所遵循的不一致,甚至是相背离的。如果把当前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得只限于市场经济或者仅仅是对某些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意识与行为的培养与强化,那么就在德育价值取得上陷入了误区,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学校德育应倡导高于现实的道德理想。

纵观从古到今的各种不同社会,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倡导过不同的社会道德理想以及理想的道德人格。尽管道德的优越性就在于它总是引导人们去做对一般人来说难以做到的事。道德教育具有高于现实的特性,过去我们常常不加思索地把历史上存在的这种理想与现实的不符归结为剥削阶级的谎言或欺骗,而对当今社会宣扬的道德理想又一概斥之为脱离实际的“假大空”,这种简单化的、非历史的态度,正是当今社会产生理想迷惘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说高于现实的道德理想的产生与倡导是合乎规律的呢?主要原因是:道德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虽然扎根于现实的经济生活,但它却不直接反映这种现实。它对人们的经济与物质要求的反映是十分曲折的,其中有许多中介环节。道德更直接反映的是人们精神需要和追求,高于现实去追求美好的理想,这是进步人类的一种本质的属性。

在这个精神领域中“物欲”已经不是启动人生活和行动的至上力量,而为人民服务、爱护公物、遵纪守法、勤奋学习、文明礼貌、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等精神,才是灵魂的最高境界,引导、弘扬这种理想道德、理想人格应当成为当今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取向。如果我们把道德教育仅仅定位于市场意识的强化等所谓现实的取向上,就会脱离当今青年学生和广大群众心中所蕴含着的强烈的精神追求,也无以体现当代社会主义的时代风貌。否定德育对道德理想的倡导与教育,不仅违反了人类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也违反了道德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学校德育管理论文篇5

(一)来自学校外部环境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家庭、社会与学校共同构成了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整体环境,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不可缺少。这三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家庭与社会上的不良因素都会对孩子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产生负面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很难通过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消除。也正是因为这样,家庭与社会往往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产生严重的制约。现在社会上审美意识的错位,再加上家长对孩子的纵容与溺爱,让孩子养成了很多错误的习惯,例如小小年纪就开始追星、沉迷于上网、玩游戏等,有的甚至还不会尊重父母,认为父母都必须围着他(她)转才是正确的。这样发展的结果是让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逐渐的下降甚至是导致以后的犯罪。同时还有很多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很少在家对孩子进行管教,而在家对孩子进行管教的一般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一辈的,他们大都对孩子很溺爱,这又无形之中助长了孩子的负面思想品质。

(二)原有的德育评价机制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学生

在小学阶段,一个人会初步的形成对这个社会和世界的观感,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个雏形,当人长大之后,这个世界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对他们产生严重的影响。然而很多的学校只是将分数作为了评判教育水平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德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而且有很多的学校评三好生、优秀学生都是只看学习成绩。虽然现在的小学生中存在着很多不良的习惯,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还有着比较良好的思想品德,例如环保意识,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平等、***、宽容等等。但是在很多时候孩子们通过行动所表现出来的民主意识、平等、***,在家长眼中就成了不尊重长辈、桀骜不驯。这些都是因为人们还在用传统的品德标准来进行衡量而造成的。因此建立起新的品德衡量标准已经势在必行。

(三)对德育观念的漠视

有的学校在工作上虽然接受“五育并举,德育为首”,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出现“德育让位”的现象,这样就造成了学校领导对德育的不重视,那么教师也就不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开展,这样只能造成德育观念淡化、学生德育水平不高等不良后果。在小学,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排课的时候,学生的德育课程都往后排而且课时也很少,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德育要求;德育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要脱节;德育教育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相脱离;德育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等等,这些都是德育观念淡化出现的原因,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

二、对改善当前学校德育管理现状的思考

(一)以校园文化为基点减少外部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是学校教育的必然产物。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是最能体现校园文化的本质内容。校园文化具有互动性,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可以引导学生往好的方面进行发展。校园文化具有渗透性,象和熙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通过良好的校园风气来最大可能的降低社会所带来的各种负面的影响。

(二)更新德育评判标准,提高教师与家长的德育水平

在传统的观念中认为孩子只要听话、学习成绩好就是一个好学生,在现在这个社会上衡量学生品德的好坏并不仅仅是只有这两方面,而且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民主意识只是希望与长辈进行合理的沟通,应该进行鼓励。同时在小学德育开展中,教师和家长的德育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都知道教师是“为人师表”的典范,特别是在小学,教师的言行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而家长对小学生的德育也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家长是小学生仿效较多的对象,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重要的影响。总之,只有教师和家长的德育水平提高了,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下,使学生尽量避免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促进小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三)在教育教学的目标中要凸显德育目的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教学目标的构建过程中凸显了德育目标,新课程明确提出了三维课程教学目标,指出课程价值观应是“育人观”,强调各学科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注重实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使学生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新课程教学中的德育要求,还充分体现在教材、教与学、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过程中。

学校德育管理论文篇6

     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重点从德育建立机制,健全学校德育管理机制,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方面收集了精选了99篇论文题目可供大家参选。

1.现代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

2.当前学校德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

3.美国学校德育途径方法借鉴研究

4.转型时期的中国学校德育

5.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体系问题研究

6.学校德育生态研究

7.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有效性研究

8.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

9.学校德育内容衔接的困境与出路

10.论儒家德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的价值

11.当前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误区及其应对

12.浅议21世纪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

1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4.学校德育管理的制度安排

15.学校德育模式改进与策略研究

16.中国、新加坡学校德育比较

17.日语语言学与日语教育

18.略论网络文化与学校德育

19.伯恩斯坦的“表意性秩序”理论及启示

20.浅谈日语语言学术语翻译标准化问题理论与实践

21.学校德育回归生活的研究

22.中美学校德育的比较及对中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23.西方学校德育的基本特征及其变革趋向

24.学校德育困境及其消解的自身探究

25.现代中小学学校德育的困境及其超越

26.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性问题研究

27.论追求本色的学校德育

28.我国学校德育制度分析

29.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0.学校德育中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建构

31.学校德育与学生个性发展可能性研究

32.人文关怀:当代学校德育的逻辑起点

33.生本教育视角下学校德育模式建构的研究

34.中国学校德育使命的历史演变与当代走向

35.中职学校德育新教材的评价与实施

36.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德育

37.德育目的与学校德育实效性引发的思考

38.美国学校德育的特点及启示

39.转型期中国学校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40.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制度研究

41.中英学校德育方法比较研究

42.学校德育的制度支持探析

43.以“互联网+”促进学校德育变革

44.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45.我国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的历程及其思考

46.儒家思想对中韩学校德育的价值及启示

47.学校德育有效性的现实考察及其评价

48.当前我国学校德育课堂中灌输的症结及其消解

49.德育生命化:学校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的缺失与重建

50.现代日语语言学丛书:文化语言学

51.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的优化

52.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意义和实践

53.制度资源·制度瓶颈·制度创新

54.国内外学校德育目标趋同现象的研究

55.学校德育变革30年:困境与突破

56.回归生活的学校德育

57.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研究

58.论人本管理理念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的运用

59.学校德育

60.论人本管理理念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的运用

61.网络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研究

62.从德育功能看学校德育的有限性

63.学校德育的“经典缺位”及其表现

64.我国学校德育制度问题反思与探讨

65.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

66.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

67.整体建构学校德育体系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

68.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研究

69.从学校德育教育的衔接与深化看德育体系的构建

70.学校德育模式的内涵解读及现代转向

71.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72.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现实挑战和理论反思

7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

74.学校德育工作联动机制的新思考

75.试析我国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的内在原因

76.学校德育的有效性问题初探

77.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低效的成因及应对

78.学校德育实践:技术路线与儿童想象

79.感恩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切入口

80.开展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研究的意义

81.论学校德育模式及其现代转向

82.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83. 美国和新加坡两国学校德育环境建设及其启示

84.中国与新加坡学校德育比较研究及启示

85.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缺失

86.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研究

87.新时期学校德育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88.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89.学校德育制度论

90.网络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91.论现代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性

92.学校德育环境及其优化

93.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创新问题研究

94.学校德育的范式转换

95.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96.威尔逊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97.当前青少年流行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学校德育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中等职校;德育管理干部;专业能力;发展路径;规章制度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2009年***等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9〕11号)中,要求大力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干部和共青团干部、班主任、德育课教师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学校******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负责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组织、协调和实施;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1]在此,我们将中等职业学校******干部称为学校德育管理干部,拟探索如何通过制定学校规章制度促进德育管理干部专业能力发展。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在***和***府的教育方针***策、法律法规等指引下,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提升学校德育管理水平,为经济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而由学校******管理干部组成的德育管理干部队伍是职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班主任业务能力,实现全员化育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切实加强德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德育管理干部专业能力发展,创新学校德育工作过程,树立职校德育工作品牌,打造中等职校德育工作特色。实践中,中等职业学校为加强德育工作,需要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或面向广大学生,或面向班主任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而中等职业学校能否制定一系列符合国家方针***策,切合学校自身管理实际,贴近广大学生现状的规章制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以德育管理干部为主体的学校管理者各方面智慧、阅历和功底。因此,我们可以从促进职校德育管理干部专业能力发展的角度,引导德育管理干部以制定、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入手,彰显德育管理工作特色,修炼德育管理能力,增长德育管理智慧,促进德育专业能力发展。

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对德育管理干部专业能力发展的要求

1.广阔的法律***策视野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方针***策,制定或完善了有关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比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200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2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3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年)、《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2010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2010年)等等。这些方针***策、规范性文件,是体现了国家办学思想,对依法治校、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促进职业教育优化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广大中等职校德育管理干部要主动学习这些方针***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规范性文件,提高自己的***策法律素养,夯实制定规章制度的知识功底、认识功底和理论功底。

2.敏锐的方针***策动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面向教育、职业教育也不断制定出台新的方针***策。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行具体部署,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比如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保险问题,在当前我国大力倡导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需要高度重视顶岗实习学生的生产安全、人身安全问题,及时规范保险责任操作要求,同时要加强学生生产安全教育,切实维护好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化解学校办学风险,提高学生维权意识。因此,敏锐的方针***策动觉,是职校德育管理干部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体现。广大德育管理干部要将各项方针***策主动地物化为学校的规章制度,切实促进自身德育专业能力发展。

3.前瞻的立德树人理念

中等职校要坚持立德树人,而如何立德树人是考验广大德育管理干部的重要杠杆,立德树人要求广大德育管理干部主动思考“为什么育人”“如何育人”“育成什么人”。因此,广大中等职校德育管理干部要主动思考,广泛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树立前瞻性的育人理念。近年来,我国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但一段时间以来,人们过于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发展,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缺乏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育,造成职业教育“短板”效应明显。因此,在新时期立德树人,德育管理干部要切实注重学生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培育,将其融入学生规章制度中去,如学生评价制度中的优秀学生评比、“三好学生”评比、“综合素质优秀学生”评比等学校规章制度。

4.积极的学习提升态度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中等职校德育管理干部要切实加强***策理论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参观借鉴学习,明确学习的意义和目的,树立良好的学习提升态度,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规章制度奠定基础,最终促进自身德育专业能力的发展。一是以积极的学习提升态度,形成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中等职校德育管理干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规章制度,必须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读专著、学理论是必然之路。既要学校国内的教育理论专著,也要学习国外的教育理论专著。然后融会贯通,驾轻就熟,融入制定的学校规章制度中去,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德育专业能力,实现德育专业能力发展。二要以积极的学习提升态度,形成自觉的观摩借鉴愿景。中等职校德育管理干部制定学校规章制度要主动向兄弟院校学习,主动借鉴成功的育人经验、管理思想、育人理念,或现场观摩学习兄弟院校制度文化、管理特色、办学理念,或借鉴参考兄弟院校制度文本。

5.扎实的文字写作功底

中等职校德育管理干部制定学校规章制度要有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制定的规章制度要可阅读性、可理解性强,行文自然流畅,语义精练准确,便于执行、操作、实施,而不是语义含混、理解费劲的文字堆砌。所以,中等职校德育管理干部可以通过制定学校规章制度提升自身德育专业能力,实现德育专业能力提升。中等职校德育管理干部要形成扎实的文字写作功底,不仅要加强教育理论、方针***策的学习,而且要切实加强实践行动。认真研读已经成文的制度文本,寻找需要修订、完善的点点滴滴。而且要加强写作规范的学习提升,比如使用规范化用语,甚至包括标点符号的使用。

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对德育管理干部专业能力发展的作用

1.促进法律法规知识的增长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构建民主法制国家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行动。因此,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必须符合法律制度规范要求,中等职校德育管理干部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必须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因此,中等职校德育管理干部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有利于增长法律法规知识,促进德育专业能力的提升。

2.促进教书育人理念的提升

学校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校规章制度彰显学校教书育人理念,广大德育管理干部通过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将办学思想、育人理念融入学校的规章制度,全面提高教书育人理念。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2]中等职校制定规章需要融入立德树人、服务发展的教书育人理念。

3.促进依法治校能力的提升

当前,我国不断加强***治、经济、社会领域治理,努力提高致力能力。中等职校制定科学、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有利于提高依法治校能力,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也充分展示了学校管理队伍的综合能力、业务素质。德育工作是中等职校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三大支柱之一,职校德育管理干部通过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可以切实提高依法治校能力。[3]

学校德育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高职院校 德育管理

一、引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种情况,基本条件都相近的单位或地区,发展水平却各有不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管理。无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管理得法能使一个衰败的单位兴旺起来,管理不得法则会使一个兴旺的单位衰败下去。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得法”管理能使一定量的人力物力增效,能造成一种“新的力量”。这就是管理出效益。学校德育管理是根据现代管理基本原理及德育过程基本规律进行的。本文主要研究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希望为高职院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参考。

二、“以人为本”进行高职德育管理的意义

1.是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必然需要

如今,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主要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技能劳动者。社会竞争的日臻激烈对高职人才的职业道德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希望高职院校培养出具备扎实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和高尚思想品德的复合型人才。但期望与实践之间往往存在着差距,把要求变为实践活动,需要学校的德育管理跟上去,以科学管理促使社会对学校的要求逐步落到实处,指导学生反复实践,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思想***治素质及道德素质。如果德育管理落后,将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德育软弱无力,无法实现德育目标、任务。

2.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

当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治思想品德教育薄弱,不能适应社会改革、开放的需要和新时期高职生的思想特点。为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德育管理,通过科学管理,合理组织人力、物力,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既重视发挥德育对其他各育的定向作用和动力作用,又协调德育与智、体各育的关系,使学校各育得到全面提高。

3.是促进学校整体改革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高职教改由单科改革、局部性改革趋向整体改革。德育是整体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没有德育改革,就谈不上整体改革。德育改革必须抓德育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切地说,德育管理是德育改革和发展创新的关键和基础,也是学校整体改革成功与否之所在。所以,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应把加强德育管理放在重要位置。

三、“以人为本”进行高职德育管理的建议

1.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

科教兴国战略已经深入人心,高职院校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成为符合四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必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处于主导地位,坚持德育居首位的观点并处理好德智体之间的关系,使之互相渗透,协调发展,才有真正全面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

2.创设全员管德育的格局

高职院校的***支部、校长、教导主任、辅导员、班主任、科任教师、共青团及其他职工都应关注高职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关心学生***治思想、道德品质及个性心理的健康成长。***支部书记管思想品德,校长管教学,班主任管思想,科任教师管教课等观点都是片面的。高职院校是按照一定教育目标和质量规格造就人、培养人的场所,学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育人的责任,虽然各人在德育管理中负担的任务和管理的方式、角度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是学校教育整体功能的组合因素,如果他们之中一部分不管德育,忽视德育,这个教育整体功能就不能很好发挥,必定削弱教育力量。

3.重视对高职生的养成教育

高职院校德育管理的指导思想是重视对高职生的养成教育,即在说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锻炼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检验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否合乎规范,是否言行一致。为此,学校在德育管理活动中要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变单纯理论说教为理论实践相结合,变学生被动管理为学生主动参与管理。对高职生的养成教育,不仅是学校单方面的活动,而且要考虑学生自我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自律能力,这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今,微博、微信、QQ、论坛等网络平台已经在高职生群体中有了很高的普及度,德育工作者要利用这些平台与学生交流,打开学生心扉,制定有针对性的德育对策,使高职生获得健康成长。

四、结语

高职德育要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就要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德育本身规律,在实践中按规律办事,实现德育科学化。而实现德育科学化,首先要加强以人为本的德育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运用各种条件,协调各种力量,制订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不断总结、检查,以德育管理的科学化促进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和人性化。显而易见,德育管理在高职院校各项管理工作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不能懈怠,要为促进高职生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东莉,王杰康.学生辅导员的人文关怀素养[J].当代青年研究,2009(12).

[2]朱小蔓,刘次林.转型时期的中国学校德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

[3]王岩龙.浅谈中学德育工作[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04).

学校德育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德育 管理体系

[中***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2-0177-02

德育是国家重要的教育方针之一,***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思想品质以及***治觉悟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所处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高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难度随之增大,这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时期德育环境背景的前提下,提出建立系统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的设想。

一、构建横纵向结合的管理组织架构

合理的组织架构是保证高校德育管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保持稳固关系,相互顺利合作的基础。由于各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受教育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以及教育手段和教育信息内容的多种多样,这就要求高校德育管理的组织架构必须是多层次立体式的结构,而且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目前的德育工作者由包括******领导、***团干部、思想***治理论课教师、班级辅导员等在内的多种人员构成,各高校一般采取纵向组织架构,所设立的部门包括***、团委、学生会、学生处、学工部、思想***治理论课教学部门、马列主义教研室、德育教研室、思想***治教研室等。一些高校存在着***、***、工、团机构设置不合理,分工不明确,缺乏配合,人员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最终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甚至一些工作没有做到位,没有达到预定的整体目标。

纵向的组织架构是各个高校通用的管理组织架构,具有一定的优势所在,不能够轻易打破,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通过引入虚拟横向架构的方法,结合各个学校教育者、被教育者、教育信息等因素的独特性,将组织架构进行二次优化组合。在管理学中横向管理是一种以特定项目或任务为主线,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进行的组织管理,是消除各部门之间障碍,增强沟通协作的一种有效手段。就高校德育管理而言,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是主要任务,整体任务下面又可以分为若干子任务,以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为例,两者就涉及多个部门的分工与协作,那么就可以以这样一个子任务或更下级的子任务为主线,明确各个部门的分工,齐抓共管,并且责任到人,打破各***、***、工、团部门的局限性,以学生为本,在满足整体目标的前提下更有效率的完成各项任务。在实际操作上可以单独设立协调部门,统筹安排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创建一体化的德育环境

由于高校德育管理系统的开放性以及当前社会与家庭环境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单方面的进行学校德育环境的建设很难满足高校德育工作的整体目标要求,必须要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高校环境看作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统筹建设。创建一体化的高校德育环境一定要明晰各个子系统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家庭环境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有三大特点,亲情性、启蒙性和长期性。从孩子的诞生到走向社会,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庭环境下度过的,这段时间的思想道德培育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家长是孩子的终身德育导师,由于至亲的关系,对孩子的德育管理很容易出现偏激,过分溺爱或者过分要求,所以家长应摆正心态,言传身教。另外,还应注意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融洽的家庭德育环境。社会环境具有复杂性的特点,社会上形形的人与事复杂多样,学生在认识社会的过程中很容易误入歧途,而又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与范围很大,极大的增加了对学生德育工作的管理难度。学校环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与组织性,高校的德育管理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校园社区环境内,有组织、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培养,可控性较强,但应注意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学校与家庭之间应打通定期沟通的渠道并制定重大问题应急方案,学生家长应该经常与学校辅导员沟通,将学生的生活习惯、家庭情况等方面信息通知校方人员,学校方面也应把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反馈给家长,当学生身心有重大变动时,双方应及时商讨应对方案,避免严重事件的发生;学校与社会之间应建立***治思想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互动平台,促进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知与行的高度统一;若干个家庭构成了社会,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家庭在营造各自温馨环境的同时也有义务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另外还应发挥社区居委会等中间部门的纽带作用,便于家长及时获得学生在社会上的行为反馈。

三、推行多元化的德育方式

(一)思想***治理论课程

高校的思想***治理论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是提高其思想***治觉悟与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要打破传统的枯燥乏味的思想***治课授课方式,引入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结合高科技信息化手段创新授课形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课上内容吸收率,同时,引导学生课下能够积极的自我学习。思想道德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思想理论课上,还应与其他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渗透内容与思想。教师是编排课程内容以及课上讲解的主要执行者,所以对教师的要求很严格,既要有过硬的思想***治素质,丰富的授课经验,还要讲究师德师风,以身作则。

(二)实践活动

***治思想理论教育最终的目的是指引学生的实际行为,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加社会阅历,并且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深刻的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高校德育管理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社会活动,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把握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结合***和国家的最新指示,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素材。

目前传统的实践活动主要是以学校为主要的组织者,由相关教师带领学生简单的做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浅层次的接触社会。传统模式下,由于学校的职能范围以及资源调配是有限的,无法为学生创造深入的接触社会机会,简单的实践活动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学校应联合家庭、社区、民间组织、企业、***府,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各类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创新实践项目、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深层次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可以更投入的体会认知的过程,更深入的挖掘实践活动的主题,使实践活动真正成为推动德育工作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心理辅导

高校学习阶段是学生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很多学生一直在家庭的呵护中长大,对于突然的改变,生活上无法适应,思想上也很难转变,这个阶段很容易出现情感上或思想上的障碍。

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在尊重教育公平原则,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应重视心理活动对道德行为的影响。高校应把德育工作引入人心,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实际工作中应尽可能的丰富心理辅导的形式与内涵,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与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应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精神等多方面进行专业辅导,通过开设心理咨询室、咨询热线、网络咨询、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使其更加全面准确的了解自己,克服成长中的心理障碍。

(四)文化宣传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办学理念、宗旨与精神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它并不是在一个短时期内可以形成的,是经过长期的创造与积淀而最终形成的师生普遍认同的集体价值观。学生在校期间时时刻刻沉浸在校园文化的渲染之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所以深入的文化宣传工作可以有效的促进高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在进行高校文化宣传,营造和谐高校文化氛围的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主流文化与学生反叛文化、另类文化等个别极端文化的冲突,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传播的范围与速度都大大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大大增加了文化宣传治理工作的难度,这就要求高校的文化宣传工作者应更加丰富文化宣传手段,加强宣传内容的感染力与思想渗透力,使得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主流文化能够深入人心。另外还应注意校园文化应是领导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的集合,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应符合师生的共同发展需要,师生共建和谐校园。

[ 参 考 文 献 ]

[1] 张静芳,陈进华.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环境的挑战及其对策[J].道德与文明,2012(6):115-119.

[2] ***平.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 薛桂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德育生态观及其价值选择[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4):102-104.

学校德育管理论文篇10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教学改革

一、引言

德育课作为中职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然而,目前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从现实情况看,很大程度上是成人化的标准,课堂化的教学形式。在这种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主导下,中职德育课教学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文章就此分析了当前农村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不足,然后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工作建议。

二、农村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不足

1.德育教师对自身工作的认识不够

在农村职业学校,相当一部分德育教师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态。有些德育教师骨子里没有真正把学生的思想***治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对待,而是将其看作一种过渡性职业,从事这一工作的出路就是以此为跳板去转行;更有甚者认为从事思想***治工作是白白浪费自己的青春,到头来自己所学的专业根本用不上,很不值得。正是因为存在上述种种错误的认识,许多农村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师工作上不积极,短期行为严重,不能勇敢地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挑战去努力开创农村职业学校思想***治教育的新局面。

2.德育教师配备严重不足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人数呈急骤上升的趋势。因为种种原因,许多农村职业学校未能严格按照学生总人数以一定的比例配齐配足德育教师。由于德育工作人员配备的严重不足,许多农村职业学校的思想***治教育就流于形式,呈现出较为突出的粗放式管理倾向。在一般情况下,紧缩学校编制,不会减少专业教师的人数,实际上很多学校对德育人员完全没有定人核编。这种情况无疑加剧了农村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剧增与德育工作人员缩编之间的矛盾,导致德育工作人员人员严重缺失,人手不够,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时间、工作精力无法得到保证。

3.领导淡化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由于农村传统思想的束缚,学校领导从校长到主任,从支部书记到工会***,均视教学为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和重点,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倾向非常明显,大会小会几乎都是围绕教学而开,德育摆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地位,至于德育方面的管理给人没有太深的印象。应该说很多农村学校也做了不少德育方面的工作,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学校也很少对此进行过认真务实的专门讨论和研究,多数情况都是因为某个运动或某个问题出现之后才临时强调而已。

4.德育内容不能体现

农村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方面因为没有作严格的要求,是否有很难说清楚。实际上就是班主任的事情。至于目标方面,主要抓学生的行为习惯,抓班级纪律。德育教育大多是流于形式,大而空,缺少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很多时候因为种种理由而不能实现。

三、农村职业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方式

1.学校领导要重视

学校德育事关教育事业发展大局,青少年成才大局。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反对重智轻德,尤其反对把德育与智育对立起来的观点,理清办学思路,扎扎实实抓好德育工作。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领导重视了,全体教职工才重视。学校领导要通过多种形式,如开会、印发材料、请专家来学校讲座等,把学习规定为制度,努力提高全体教职工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共同做好学校德育工作。

学校要对班主任工作要定期进行检查、培训、指导,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另外,还要协调与教务处、总务处的配合,指导并促进各科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2.多方面合力共同进行教育

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并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德育任务,狠抓学科教学尤其思想***治课的教学。学科教师要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组织和建设好班集体,形成良好班风。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远足,进行社会调查、参加社会服务和***训以及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等,使学生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增强明辨是非能力。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活动,成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和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在德育队伍上,德育工作实效如何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德育工作管理队伍。作为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治方向,坚决拥护***的路线、方针、***策,在***治、思想和行动上与***中央保持一致。具有扎实的德育理论基础和与德育有关的知识,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学生的思想实际并予以正确解答和处理,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德育工作,关爱学生,具有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用自身的行动表现提高德育工作在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地位。

学校领导要把那些综合素质好的教职工及时吸纳到学校德育管理队伍中来,对从事德育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老师要严格把关,认真挑选,本着对学校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组建一支高素质,经得起锤炼的德育工作队伍,同时在评聘晋职评优等方面给他们以适当倾斜,让他们感觉到从事德育工作光荣、神圣、有责任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4.加强农村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德育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的心理环境和组织氛围,是学校教学、行***、生活、精神的系统整体,它在学校的德育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学校的本质特征。因此,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的领导和管理,提高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加强对校园文化的正确导向,坚持正确的***治方向,要把错误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加强学校的学术文化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和指导学生文化生活的能力,加强学校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总之,要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和因素,努力培育优美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目前农村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了农村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方式的一些建议,以期对当前农村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走出困惑,走向健康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赖树林.试论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J].文教资料,2008,(2下):109-110.

[2]王必闩.当前农村高中德育管理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学校德育管理论文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学校德育管理论文10篇

学习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教育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发表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初中教育教学论文3000字。(二)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存在弊端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由以往的“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所转变,也就是说,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学习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成人教育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报的成人教育毕业论文怎么写,成人教育学校毕业论文范文。同时,我也要感谢本论文所引用的各位学者的专著,如果没有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启发和帮助,我将无法完成本篇论文的最终写作。至此,我也要感

学习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人文素质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素质教育的论文,人文素质教育论文的评语。2.1国外的情况根据调查,护理学的课程在国外大部分都由护理学,社会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这三类构成。护理学的课程在所有课程中有25%到30%的比重,人文社

学习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素质教育问题论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素质教育优秀论文,素质教育论文中小学教师。1.3缺乏适当的评价体系。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使得学生、教师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反映问题,提出自

学习

教育教育教学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教育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教学论文最新文章,关于教育教学的论文怎么写。教学改革需要根据实际,走学生的角度出发,因材施教,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自主学习力。努力鼓励其积极的思考,培养创新能力,学校的学生基本都具备了

学习

小学家庭教育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家庭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家庭教育论文2000字,关于家庭教育小论文。我们想通过调查,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2、调查的对象: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共发

学习

中学德育工作论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德育工作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学德育论文范文大全最新,德育工作的论文范文。3.海南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中共海南省委关于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从七个方面明确了全省教育深层次、

学习

学生德育教育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德育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德育教育方面的论文。在网络社会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里,主体的行为往往是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下进行的。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隐形怪杰”,其身

学习

教育信息技术论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信息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0篇,信息科技教育教学论文题目大全。1.1.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1.1.3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

学习

中国应试教育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应试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应试教育的必要性的论文1000字,应试教育的利与弊论文。换个角度想想,那些对奥数兴趣的孩子是不是同时遭到了对天赋的扼杀?这就好比一个生性温和的人被抬着去学武术,这是对本性最大的扭曲/奥数的

学习

传统文化教育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传统文化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大全,传统文化教育论文1500字。以梁漱溟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者,认为西方文明并不适应中国的教育,不能给予学生中国社会需要的能力,要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整合西方的思想,不能盲目照

学习

学前科学教育论文10篇

阅读(44)

(二)当代声乐科学体系逻辑严密、结构性强当代声乐科学体系理论通过其特定的划分依据及存在形式,将其内部表现为本体内部交叉学科和本体形态交叉学科,在本体内部交叉学科中,又分为支柱学科、基础学科、辅助学科、传播学科。在纵向构展的同时,又

学习

教育哲学课程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哲学课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哲学1200字论文,教育哲学论文参考范文。在知网核心期刊中共搜得“课程哲学”相关论文三十六篇。各年分布情况为:06年5篇,07年13篇,08年0篇,09年8篇,10年10篇,11年0篇。研究维度主要分为课程与哲

学习

教育教学经验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教学经验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教学优秀论文,教育论文范文100篇。二、努力实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1.制定规划。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矗基于这一点,我校制订了总体办学规划和

学习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教育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发表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初中教育教学论文3000字。(二)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存在弊端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由以往的“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所转变,也就是说,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学习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成人教育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报的成人教育毕业论文怎么写,成人教育学校毕业论文范文。同时,我也要感谢本论文所引用的各位学者的专著,如果没有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启发和帮助,我将无法完成本篇论文的最终写作。至此,我也要感

学习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人文素质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素质教育的论文,人文素质教育论文的评语。2.1国外的情况根据调查,护理学的课程在国外大部分都由护理学,社会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这三类构成。护理学的课程在所有课程中有25%到30%的比重,人文社

学习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素质教育问题论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素质教育优秀论文,素质教育论文中小学教师。1.3缺乏适当的评价体系。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使得学生、教师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反映问题,提出自

学习

教育教育教学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教育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教学论文最新文章,关于教育教学的论文怎么写。教学改革需要根据实际,走学生的角度出发,因材施教,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自主学习力。努力鼓励其积极的思考,培养创新能力,学校的学生基本都具备了

学习

小学家庭教育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家庭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家庭教育论文2000字,关于家庭教育小论文。我们想通过调查,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2、调查的对象: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共发

学习

中学德育工作论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德育工作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学德育论文范文大全最新,德育工作的论文范文。3.海南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中共海南省委关于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从七个方面明确了全省教育深层次、

学习

教育管理方向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管理方向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管理方向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怎么写。1新时期大学生教育出现的新问题1.1独生子女问题由于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独生子女逐渐发展为现代大学生的主要群体。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家长们都纷纷创造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