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10篇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篇1

关键词: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 学生能力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要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教师是“伯乐”,伯乐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的马,教师却必须培养每一个学生。因此,现代教育不是选拔最优秀儿童,而是要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意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知识

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众所周知,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能温故知新融会贯通,也消除了课堂上的五小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知道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人类关于数学方面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事例中看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这两者不可偏废,都是衡量学生是否具备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物中发现数量关系的能力;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已具有的能力,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已学法定教法。这样教学,容易切入、层次多、要求灵活,适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二、努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我们知道,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时所具备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正确认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智力潜能。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大问题。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例题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就还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要经过若干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内化。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反应出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学生学习时说出自己的方法,表面上看课堂教学缺乏统一性,但教师从学生的不同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哪些学生处于较高的理解层面,哪些学生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或不够准确,并从中调整了一步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恰当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相反地,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虽然这样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惰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的知识、理解所学的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不断提高。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无师似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一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回忆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若干心得来。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老师讲的例题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要研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等。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篇2

“学校的教育搞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学校毕业的学生素质高不高,能力强不强。我们构建的教育基地,如果培养出的学生既有考入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的,又有考入中美、北体等一流艺体院校的,还有运动员、飞行员、工程师和高级技工,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地。这是我们推进学校特色化、优质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张局长,您好!我们了解到,您在遂宁市最边远的乡村学校当过老师,在基层教育的每个岗位都工作过,也主管过区县农业、财***等工作,如今走到遂宁市的教育管理岗位。历经这些行业看教育,您有怎样的感想?

张永福:无论从事哪个行业的工作,都要树立全局观念,做事前都要进行系统的思考,先谋定,再行动。教育与其他行业有不同的地方,比如说教育与工业。工业生产线上的零部件,哪个部分出了问题,可以重返生产线进行改造、再加工。教育不是工业,不能追求速度批量生产。教育是在培育人,我们培养孩子,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们不可能重新来过。教育与其他行业也有相通的地方,比如说教育与农业。农民想要什么农作物,他在培育的初期就会针对这种农作物的生长特点来进行耕作,玉米和水稻的耕作方式完全不同。农民想要玉米,就要选择合适的土地,播玉米的种子,根据玉米的生长特点来慢慢培育,喜阳还是喜阴、何时播种、用哪种肥料、何时除草、何时收割,等等。这样最后收获的才是成熟的高产玉米。如果所有农作物都用统一模式来耕作,辛苦一年可能什么也收不到。教育与农业相似,是一种慢的功夫,学生的潜力不同,我们要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育,因材施教,我们的教育要为孩子量身定做发展之路,这样学生才会收获成长。

就教师而言,不能就课堂而谈课堂,而是要进行学科的整体构建,要有学科专业性思考。首先要有宏观把握,然后再进行微观操作,也就是说先把握住学科培养的最终目标,然后再在每一堂课上进行精心化操作,将学生带到最终的培养目标上来。不能走弯路,甚至是歪路。

:《遂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中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西部教育强市、人力资源强市和西部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有着怎样的规划?

张永福:首先,我们要转观念,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意识,培养出具有遂宁特质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将这一观念和目标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从“片面教书”到“全面育人”。

其次,我们要创特色,提升德育工作专业化水平。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壮大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实现全员育人,加强对德育工作队伍的培养。二是改革创新,注重德育活动“三化”发展。

一方面注重德育活动序列化发展。我们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除坚持传统的德育工作方法、手段和途径外,更加突出环境育人、特色育人、内涵育人,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途径综合育人的模式。自2010年起,我市全面深入推进校园“六化”(校园生态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食堂文化、寝室文化、厕所文化)建设,形成了处处育人、时时育人、人人育人的德育大环境。城北小学以绿色德育理念大力营造校园环境,确定环境育人的办学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我们组织各级各类学校统一开展创建特色学校、优质学校活动,以“农村学校创建特色、城市学校提升品质”为取向,实现“校校提升”的目标。

学校的教育搞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学校毕业的学生素质高不高,能力强不强。我们构建的教育基地,如果培养出的学生既有考入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的,又有考入中美、北体等一流艺体院校的,还有运动员、飞行员、工程师和高级技工,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地。这是我们推进学校特色化、优质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就是要给每个学生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我们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教育,为孩子们量身定做发展之路。

另一方面注重德育活动课程化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而不仅仅是追求一张漂亮的高考成绩单,这是我们遂宁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在遂宁教育人的眼里,分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挖掘自身的潜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成才的途径。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建立了重点教育内容的课程化机制。加强了思想***治专门课程的实施与管理考核,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地方课程,拓展思想***治教育渠道。如地方课程《可爱的四川》,结合遂宁的“五创”联动,将环保教育、安全教育、爱国卫生教育、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等课程化。

我们还以课程优化、高效课堂、多元人才培养体系为抓手,在37所学校整体展开“创新育人模式、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例如,遂宁中学全面实施“重视差异,多元发展”的办学策略,根据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因材施教。对个别有特长潜质和学业优秀的学生,采用“一生一策、一带一”的方式进行培养,不断提高学校的综合育人效能和水平。

第三方面将地方文化融入德育工作中。遂宁教育,源远流长;九宗书院,千古流芳。从唐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创办学宫以来,已有1300多年官办教育历史。钟灵毓秀遂州山水,孕育了陈子昂、张船山、张鹏翮等历史名人,培育出一大批国之栋梁。我们既要推陈出新,更要承继千百年积淀下的厚重历史文化,培育出具有国际视野、民族情怀,独具遂宁特质的学生。遂宁的观音文化、慈善之都、子昂文化都很好地融入了校本课程,贯穿于学校整个育人过程中。蓬溪书法、射洪诗酒、船山九宗国学文化等地方文化课程化建设和系统化教育也在稳步开展,大力提升了师生的人文素养。

最后,我们要聚优力,创新素质教育实施的载体。

一是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网络体系。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相对复杂、宏大的工程。学校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充分聚合社会上丰富的文化、物质和人力资源,为全市师生搭建起一个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闭门造车,没法让素质教育理念真正落地。

二是巧借社会力量,实施教育改革。紧紧围绕“改体制、纳民资、革旧制、调布局、求质量”五方面做文章。一方面创新教育发展机制,办学主体实现了多元化。另一方面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对接发展”模式,实施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建设教学共同体、特优教育创建联合体等教学机制建设。借社会力量,推动教育不断发展。

:立德树人是整个教育的根本任务,十报告也要求“着力提高教育质量”,长期以来,教育质量却被异化为忽视师生根本利益和发展需要的“升学率”“学业成绩”和“行***绩效”。对此,您怎么看?遂宁采取哪些举措来提升教育质量?

张永福:过去我们讲教育质量,没有联系学生的成长状况、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来认识,就教书说质量,这是观念的落后。抓质量主要还是从行***化监管的视角来安排措施,事实上是事不半而功不倍,质量提升的步伐慢,学校变优的力度不足,学生择校比例加大。我们围绕研究解决“名优学校少”这个问题从四个方面来安排提高质量的机制办法。

一是分析学生现状,从德智体美几个方面去找出倾向性的问题,限期落实强制性整改措施。采取征询家长和社会意见、加强督导评估、组织巡视抽查等方式发现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落实整改责任到校,抓好整改的跟踪验收。

二是从激发学校竞相努力的角度去想办法,引领学校创优。各县区都要开展特色、优质学校,名校、示范校等创建活动,明确授予的荣誉、奖励及支持的具体办法。一些校长、一些学校必然朝前跑,跟随的就会增多,一个区域的教育质量自然提高。同时,还要建设、培引名校,引进优质学校,将这些学校作为创优对象。强化自身是基础,“拿来主义”也是创优的有效办法。

三是从提高专业化水平的角度增添措施。教师队伍,教书育人的模式、机制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如何抓队伍,教师是基础,校长是关键。过去我们抓质量,主要停留在表面化地要求教师抓好教材上好每堂课,效果不好;现在抓质量,就是要研究教书育人的组织体系机制,具体就是要抓一个学校育人体系的构建、一个学科的课程体系创设。变平面教学为立体教学,变教教材为教书育人。抓好学校育人体系的规划设计和学科课程体系的开发优化。

四是加强普职学校和幼儿园质量统一综合评价,依据结果强化优绩优酬激励,各县区都研究出完善绩效工资实施的机制办法,探索校长聘任、教师评聘新办法。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能带出一批好的教师,能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在您看来,现代校长应有怎样的专业理念和方法?

张永福:校长既是行***化的,更是专业化的。既要抬起头来看天空,确立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育人追求,并使之成为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又要俯下身来抓课堂、进课堂,亲临课堂第一线。既做指挥员,又做排头兵,及时掌握信息,改进教学思想,激活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思路,作出行之有效的指导性决策,还要静下心来搞研究、勤反思,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督查和分析,提高指导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现代学校管理,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用,没有固定的道路可走,只有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完善,才可能把自己塑造成高素质的名校长,才可能真正打造出高水平的品牌学校。

我认为当下个别校长专业化水平不适应学校创新发展要求,“校长不专”是教育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提升校长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是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篇3

周村二中创建于1979年,原址在周村张家胡同,由明朝商人班质斋、史乐亭创建,原名灵峰学舍。1984年8月,学校由张家胡同迁入现在的校址丝绸路58号。

光阴荏苒,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周村二中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学校有2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00余人,教职工125人,任职资格达标率100%,学历达标率100%,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初中学校。

近年来,学校每年为高中输送大量的优秀学生,有近千名学子深造后又走进了大学殿堂,成绩斐然。学校先后获得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艺术特色示范校等几十项荣誉或奖励。

这里环境优美,格调高雅。学校虽然不大,但却很精致,园林化布局,一棵花,一株藤,都蕴含诗意;幽曲的长廊,秀气的小亭,错落有致的山水,无不透露古朴与典雅。置身其中,你会为学校的书香、儒雅之气而感染;耳濡目染间,你能品味到学校的文化底蕴。

翻开周村二中的办学历史,总会发现,她的每一步都与“书香墨韵、陶情励志、成就精彩”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最初的创办者班质斋先生到现在的校长王永奎,他们在此无怨无悔地默默耕耘,为实现教育的真正目标,努力为师生创造“学习的乐园、精神的家园,幸福的校园”。

一、云蒸霞蔚虹方起——建设充满个性魅力的幸福文化

一所名校的发展,凝聚着几代人的智慧,在继承与发展中,学校文化是代代相传的血脉。“云蒸霞蔚虹方起”——清晨第一缕霞光透过淡淡的云层,照耀着静美的校园。朗朗的书声、淡雅的书香,像一股清泉滋润着校园的一草一木。内化于心,无言即大美;外显于形,平凡即至雅。文化的精彩也彰显在师生的举手投足间,一颦一笑,足见文化的身影:

建设幸福的精神家园,是周村二中为师生努力打造的工程,也是学校永恒的追求。

1.学校理念文化建设

长期实践中,学校形成了以“知礼、尚德、求真、创新”为校风,“精益求精、以生为本”为教风和“戒骄戒躁,勇于探索”为学风的一系列理念文化。学校始终继承和发扬“科学育人、特色立校、质量取胜”的办学理念,秉承“志存高远”的校训,以“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坚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培养祖国需要的人才,成就师生一生的幸福”的办学追求,致力于“建设师生学习的乐园,精神的家园,幸福的校园”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周村二中的特色理念文化。

2.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为每一位老师搭建成长的舞台”,制度建设是保障。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精细化管理的进程中,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按先急后缓的原则,首先完善了学校《章程》《教师手册》和《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将国家的教育法规与学校的规章制度传送到每位教师手中。其次,围绕立德树人,智慧教育,出台了《周村二中学生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周村二中级部工作评价实施办法》《周村二中学科组评价办法》《周村二中教师研修学分制管理办法》《周村二中班主任工作管理评价实施办法》《周村二中公物财物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维护了师生合法权益,激发了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学校环境文化建设

一树一景皆文化,世事洞明皆学问。走进二中,你会被这里赏心悦目的景色所吸引,被经过独具匠心之人的巧妙布局栽植的花草所迷倒。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成为育人的天然资源。

学校结合实际,对各功能区进行系统设计规划。确定主题,进行全面文化氛围的营造。包括楼前美化,楼外、走廊、教室内部、办公室、宿舍及功能室的文化布置;在学校适当位置分别设立校训、校风、教风及学风传达界面,与学校物质景观相协调,前后呼应,达到层层递进、移步易景的连贯效果;利用办公楼前面两侧建立高标准的展板等形式增加历史性、知识性、意境性内容,为常规教育与课程教育提供丰富资源,达到“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有自己的语言”的教育目的。

同时,注重班级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建设,形成愉悦、明快的班级氛围,营造团结、友善的宿舍人文生活环境,创建整洁、有序的师生就餐环境。建设沁园和“博雅聚”教师书吧,为教师专业成长和提升教师修养提供高雅、温馨的环境,使教师在书香中研修专业、浸润心灵、感悟人生,感受到学校浓浓的人文关怀。设定学校“温馨办公室”评选条件,每学期评选两次。使老师们在整洁、健康、高雅的场所办公、学习,提升教师形象和教师修养。

4学校活动文化建设

学校注重利用具有教育意义的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开展社团活动。开展“我自信、我能行”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打造信心二中,争星创优,提升师生的文明素质,积极创建学校特色文化。利用校报《中华星》,为师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及时信息,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积极开展“先进集体”“优秀社团”“书香班级”“温馨宿舍”评比活动。引导全体学生争星级、创文明,争做文明学生,营造整洁舒适、温馨雅致的学习环境,倾心打造二中学子的文明形象。

二、务实高效抓质量——打造常态化的幸福课堂

朱永新曾说过,“教育的真谛是帮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帮助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个人的独特性发挥到极致,从而为民族,为人类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打造幸福的课堂,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态度,是周村二中一直进行的课堂改革。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室的主人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课堂也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课堂上老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处境、倾听学生的声音,和着学生的心跳想事情、做事情,教室里到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学会放手,学会少对学生说“不”。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对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成长中的事情需要靠自己学习,如果老师不给学生这样的机会,最终,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学习,成为一台不堪重负的“考试机器”。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就要用欣赏和肯定的目光鼓励学生自我成长,自我解决问题。面对学生的失误,也要给予微笑和鼓励!放手是打开幸福课堂的一把钥匙。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是学校幸福课堂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的中心思想是给所有学生提供一个平等而有意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学校生活中发展自己,完善自我,最终成为独特而成功的自我。面对不同的学生,怎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学生们无论是知识、行为还是文化,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用一个教案、一种教法、一种评价标准,显然是不对的。这就需要老师课下下功夫,学会“量身定做”,有时甚至是“私人订制”。

幸福课堂的另一个特色是高效。“高效”概括地说就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课堂上要体现“三高”即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三动”即身动、心动、神动;“三量”即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三学”即肯学、想学、学会;“减负”即轻负担、高质量。课堂的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为此,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四二一”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可支配的时间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的时间为30分钟。课堂上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开心,师生负担明显减轻。教师让出“舞台”,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由过去的“自编自导自演”退居二线,专门做好“编”和“导”。“编”就是教学设计,“导”就是上课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点拨、指导。现在,课堂面貌和教学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教”的课堂变成了“学”的课堂,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习惯、兴趣获得了大大提升,学习负担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融洽了,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吸取知识、愉悦成长的地方。

苏霍姆林斯基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所以,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关注人一生的幸福。学校为学生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三、立德树人育栋梁——培养文明儒雅的幸福少年

***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被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袁贵仁部长讲中国教育梦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人人成才”。这要求学校必须实行个性化教育,给学生成长提供多元化选择。学校坚信——有道德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

1.深入开展“综艺满园星”活动

学校每年举办一届“综艺满园星”活动,以“扬帆中国梦,汇聚正能量”为主题,号召青少年应树立远大理想,承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综艺满园星”活动的开展,旨在多一把评价的尺子,为学生打造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每位学生在不同位置都能找到自信。

2.大力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广泛开展社团活动

结合实际,学校共成立了文学类、科技类、体育类、文艺类、实践类等十几门学校课程和社团组织,为学校实现育人目标,增加了多元化发展空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开展系列德育主题活动

在全校通过各种途径开展“牢记使命,履行责任”“我自信,我能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争做美丽少年”“做文明儒雅人,树知礼尚德风”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教处和团委的相互配合下,开展了主题班会、黑板报、手抄报评选及征文、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4.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是每学期初都严格落实行为习惯养成月与学法指导月活动。二是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校园督察员制度,坚持每周一次校园卫生大扫除与卫生大检查。每学期初组织全体校园督察员进行上岗培训,教师指导,保证学校的校园督察质量。三是引导各班制定班级公约,启发学生自主能动性。四是落实“上楼即静,入室即学”,强化自主学习。

5.依托“四大节”,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组织好校园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等项目的应用创新活动,落实阳光体育大课间,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快乐、阳光的成长环境,建设幸福校园。

6.注重德育科研工作

将德育融入课堂教学,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有针对性地做好德育课题研究工作,积极探索适合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增强德育实效。定期组织班主任论坛,依托家庭、学校、社区的共育功能,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德育助推力,为学生创设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通过多种渠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志存高远求卓越——构建“精而美”的和谐幸福学校

1.依托标准化学校建设,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给学生成长提供多元化选择,着眼于学生的一生发展,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生长点,是学校重要的办学思想。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二中负债较大,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学校发展。面对困难,学校强抓机遇,多方筹集资金,先后投资300多万元,为每个班级配备了白板、投影、实物展台,实现班班通;进行校园改造;加固实验楼,对教学楼、办公室进行内外整修,使二中的校园逐步有了灵气、汇聚了人气,内外兼修,内涵发展逐渐得到社会认可。

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化是基础,提高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是关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突破,实现学生个性化和优质发展是核心。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精细管理,构建和谐校园。近年来,学校又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契机,加大投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升学校品味,建设和谐校园,向“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目标不断迈进。

2提升人文管理情怀,让教师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一支高素质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才能办出品牌学校。在严格落实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必须加强人文关怀,引导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学校充分尊重、信任、赏识教师,以民主的作风创设出一种和谐、宽松的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和睦共处,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学校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让教师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的责任。

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一是关注教师心灵,以正确的职业操守汇聚正能量。工会牵头编印《我们共同走过》文集。文集记述学校发生的感人故事以触动教师的工作情感,砥砺教师的工作意志。二是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每年组织教师查体,安排老中医进行健康咨询,逐步增加文体活动器材,每天拿出一定时间让教师活动,定期开展凝聚人心、增加人气的集体活动,开展的“1+1竞赛活动”深受老师们喜欢。三是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学校从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人手,引导教师进行“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师个性化研修”,积极通过教师论坛、网络教研、教师读书、专家报告、外出学习、文章发表等途径,构建学习型组织,向专业化迈进。四是尊重教师话语权,畅通教师表达诉求的渠道。在制定制度、举行重大活动时,让教师积极参与意见,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五是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教师业余生活。组织教师课余学习励志操、快乐健身操,利用三八节、五一节、老年节、元旦等节日,开展文艺活动,组织体育比赛,教师愉悦身心同时,增强了使命感与责任感。六是扬正风、树正气,坚持正确思想引导人,高尚品格熏陶人,实干精神带动人,优秀典型感染人。制定出台《周村二中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办法》,进一步激励学校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教学管理中做出突出成绩,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3.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教育,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学校落实安全“一岗双责”和责任追究制度,学期初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共制定安全应急预案12个。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坚持每周一次安全检查,一月一次彻底检查。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安全应急演练2次,提高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安全教育,新学期初进行安全教育第一课,学期末,发放《安全教育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加强门卫管理,落实关严门,看好人,先联系,后放人;加强领导干部值班和巡视校园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加强“三防一制”建设,2013年,投资1万多元新增加物防器械,增设7个红外线摄像头和硬盘存储机。2013年5月份,学校承办了省市人防民防对我区检查的学校现场,省市领导对学校的安全工作给予充分肯定。2013年10月份,学校通过市区两级平安和谐校园验收。

4.加强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营造智慧型环境

学校以信息化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为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增加无线网络接入设备,建成云架构的微机室和多媒体录播教室,建立了数字***书馆、教学资源库,更新门户网站,组建班级QQ群,为教育教学和“三结合”教育提供服务平台。“装配促进提升,应用引领发展”,学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信息化高效课堂比赛、教师微课比赛、电子白板应用比赛等形式,落实以生为本,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利用信息化平台,积极组织科技社团活动,开展“敏特英语”教学创新,组织师生参加全国NOC比赛,高质量完成教师远程研修。在省第四届初中学生创新实验大赛中,学校获得一等奖。

***提出了“中国梦”,它凝聚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正确的把握教育变革的方向,学校应有自己的教育梦想,并逐步转化为学校成功的教育实践。“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培养祖国需要的人才,成就师生一生幸福”是二中人永恒的追求。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篇4

一、借鉴国外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

发达国家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虽然各发达国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存在差异,但都面临着经济环境对人力资源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他们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有许多长处值得我们借鉴。

1.加强基础教育,进行课程改革

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普通文化水平的提高,强化普通文化科目的学习,并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而不单单偏重技能的掌握。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知识性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学生毕业后就业不一定对口。为使学生具有广泛的职业适应性,为其升学或就业两种选择提供条件,学生可以在各学科之间跨科选修,而且将相近学科合并为一个综合性学科。

2.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将职业教育定义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IVET),在培养学生能力时“强调培养创业能力、创造性、集体合作和交流的能力。”突出培养“创业”能力。包括培养工作中的自我谋职技能、创业态度、创造性和革新能力,把握和创造机会的能力等。美国、英国、瑞士和日本等国家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超前培训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践能力。

3.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层次

“技术与职业教育应融入终身教育之中,必须更有效地与中等、高等及成人教育相结合。”中等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结构、层次的多样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给从业人员文化基础、科学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提供了需要和可能。如日本专修学校中的专门学校、加拿大的技术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已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这就意味着今后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将逐渐转向中等以上的教育阶段,不仅办本科专业,而且还办研究生层次的专业,以构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立交桥,适应科技与经济发展对各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4.抓好职业指导

一些发达国家中的职业教育强调基础职业教育,使学生掌握基础职业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社会职业,培养职业意识,做好就业准备,进入职业角色。学校十分重视广为学生提供职业信息,培养学生对社会职业的兴趣以及***选择职业的能力。一般按照各年级不同的发展阶段,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指导,各年级有不同的指导主题。

二、改进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针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发展的状况,我们应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中职教育办出特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开展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要想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在整体上改革那些影响创新人才成长的要素,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创新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育人环境,而这又源自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中职教育必须超越现行的教育观念与体制,从狭隘的管理模式中***出来,由注重共性教育向尊重个性教育发展,由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学生创造力和实践力的培养转变。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先进的课程设置办法和模式,走学校与社会联合办学的道路,模拟试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就业环境。

2.实施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务求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它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

3.注重中职学生未来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一,要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来临的新形势,每个社会成员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求得生存与发展,如果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致使个人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情操,那他的才能也就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创新成果更不会造福于社会。

第二,终身教育的思想要让学生掌握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就业技能,这就要求加强基础知识学习,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需要厚基础、宽口径、活模块的课程改革,既可增强学生社会知识性,又能为学生将来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篇5

关键词:教学管理 ,创新, 人才培养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make train high-level innovative talents in China's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Theref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update education conception, optimize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to establish knowledge economy era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need teach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fostering applied for the innovative talents to create a good education environment.

Keywords: teaching management, innovation, cultivation of talents

中***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应用型创新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欢迎,在基础研究较为先进的西方发达国家,具有量大面广特点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相比而言,我国现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历史任务。笔者认为就地方高校而言,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与时展相适应的教育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具有适应变化、适应环境、具有创造性应用的能力、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地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要树立与时展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层次、类型,紧密围绕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找准在人才市场中的位置,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确定办学指导思想,包括办学方向、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学科专业结构、办学特色、服务面向等。依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与培养方案,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育方法等,造就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专业技术操作技能等相关技术综合能力,又善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培养适应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兼顾学生长远发展和就业的现实需要,按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三个层次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教学计划拓展为由专业教学计划、素质拓展计划、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和辅修计划四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方案,统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贯彻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之中,努力为学生构建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把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精心设计课外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改革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拓宽和加强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专业在内的基础教育,减少专深的专业课程。加强文理融合课程,创立跨学科、边缘学科课程,同时增加选修课比重,增加课程多样性,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后,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点组织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第二、加强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明确实践教学的要求,在基本保持学时总量的前提下,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适当提高实践课课时比重,构建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创新实践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按课程内容、***实验课程、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第二课堂等模块,不断完善本科实践教学培养模式。通过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落实改进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统筹考虑、整体设计课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充实课外活动内容,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学术氛围,给学生以***思考、大胆实践、创新发展的时间和舞台。

三、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的更新改革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要从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出发,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充实现代科技发展的新动态,增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新思想、新发展,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开阔思路;增加一些带有探讨性、启发性的教学内容,尽量多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习兴趣,活跃其心智,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教学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选择性、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指导学生学习为中心”;课堂教学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增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教育提倡采用“问题导向学习”、“协作参与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布置大作业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一门课程综合性的问题或综合几门课程知识的问题,结合其他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和数学知识,从资料收集、提出解决、选择最佳方案到最终实现方案等一系列过程的实践,锻炼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开展丰富的课外科技活动,为学生设立“创新能力培养训练”项目,教师吸收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等途径,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篇6

[关键词]柳州创造;高职教育;

[作者简介]张映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学高级教师,广西柳州545005

[中***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8―0185―04

一、“柳州创造"对高职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由“柳州制造”推进到“柳州创造”是促进柳州工业优化升级的关键,而实施“柳州创造”关键是人才。高职教育的大力发展,为全面实施这一战略提供人力资源上的保障,但高职教育也面临三大挑战。

1.“柳州创造”需要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

目前世界上各国的竞争实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本质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实力的竞争又是人才实力的竞争,人才实力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的人才,永远赶不上发达国家,也就不可能实现民族复兴。创新人才培养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高职教育可以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知识、技能水平,同时,可以培养创新人才。柳州有大型企业如柳州钢铁厂、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有中小型企业如欧维姆、一汽柳特、两面针等;有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的企业等;还有新高科技开发区、官塘创业园、阳和工业新区、柳北、柳江、鹿寨等县区的工业园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组织形式,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有很明显差异,对人才专业知识和技术要求也不同。实践证明,柳州经济建设既需要高层次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也需要大量一线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技能型、创造型人才。高级人才既可以培养,也可以引进,但大量的一线技能型、创造型人才则主要依靠柳州自己培养,大量引进既不现实,在经济上也无法承受。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正是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2.高职教育为“柳州创造”提供再就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要实现从“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的跃进,还有许多难题有待破解。眼下,柳州企业纷纷走上了重新定位技术创新总目标的道路,由模仿跟随向自主创新开发转变等。一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面临转型,而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智力密集的产业及新兴产业正在兴起,这对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知识、技能的更新已是当务之急。同时,随着“柳州创造”的深入,各企业都在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这需要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岗位综合素质,让他们不断接受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然而作为企业本身,它很难实现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任务,这就要求高职教育机构与各个企业加强合作,让高职教育机构来承担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任务,从而满足柳州从“制造”向“创造”迈进的技术门槛。

3.高职教育机构成为“柳州创造”的重要技术创新基地

“柳州创造”,就是要致力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生产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自主创新不是简单的产品发明创造,或者是技术创造,而是一个从发明到生产、到经营、到市场、到社会实践的全过程。高职教育作为一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技能、高素质的一线人才的教育机构,本身也具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即高职教育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及技术创新的基地。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为社会技术进步提供资源,更好推动“柳州创造”的深入;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可以根据“柳州创造”发展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之更符合柳州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充分利用人才优势,接受“柳州创造”中的企业的委托,或者直接主动地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使学院和企业科技人才相互渗透,推进企业的发展,促进“柳州制造”转为“柳州创造”。

4.“柳州创造”对高职教育提出三大挑战

挑战之一: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单一,缺乏活力。目前柳州市高职教育还未完全走出传统封闭式办学模式,只能满足“柳州制造”的需要,而不能适应向“柳州创造”的转变。高职院校未能真正构建与市场经济相接轨的职教模式。一方面,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严重短缺,广大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与社会需求有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发展又面临诸多困难,办学条件差,办学机制不灵活,培养的人才数量、质量、结构不能满足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挑战之二: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差,特色不突出。当前高职教育尚未完全按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群)及技术领域需要去设置专业,名牌专业、重点专业、精品专业寥若晨星,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跟不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的需要,不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变化进行及时改革创新。专业建设基础差,实训基地设备、仪器等较少并且落后,实训环境也较差,技术无法代表现代生产的前沿性技术。专业特色不突出,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知识技能的转化、职业行为能力、创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方面措施乏力。市场化程度低,横向联合不够,教育资源分散使用,未能形成集团优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明显。

挑战之三:高职教育师资力量薄弱。高职院校的师资创新思想意识不强、专业知识更新较慢、综合素质较差,大部分是从学校来到学校,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欠缺;“双师型”教师有一定比例,但多数是以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留下或转过来的,从中专到大专教育,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实践能力都欠缺,难以做到对学生进行零距离的实训教学,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实训教师更是极为匮乏。

二、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服务“柳州创造”

“柳州创造”对高职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客观上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转变观念,优化结构,扩大规模,实施多样化的办学体制,以更好地服务于“柳州创造”。

1.转变教育思想。依托城市办学

高职教育要更好地服务于“柳州创造”,就要求教师不断努力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明确高职教育方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实现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教学导向向创业导向转变。并从思想上逐步完成从“传统封闭式办学模式”向“面向社会和市场开放式办学模式”的转变,从“理论型教育”向“技能型教育”的转变,从“课堂教学模式”向“产学

研结合教学模式”的转变。真正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树立培养高技能、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观念,逐步树立起“质量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凝炼成“依托柳州,产学研相结合,以产养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形成符合“柳州创造”需要的办学思想。

2.加大改革力度。把高职教育做大做强

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把高职教育做大做强。根据柳州市“十一五”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和行动纲领,对高职教育资源进行战略重组,调整布局结构,优化资产配置,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高职教育的新路子,在办学机制上走出一条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的办学路子,使高职教育在“柳州创造”中不断发展壮大。按“柳州创造”的需要,就要加快高职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步伐,引入市场机制办校育人,积极调整学院管理模式。其一,借鉴现代企业运行模式,把高职院校当作企业来经营。学院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运行可仿效现代企业的作法:明确产品开发(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原材料(学院招生)、产品的生产(教育教学过程)、产品的监控(教学评价体系)、产品的营销(毕业生就业)、产品售后服务(毕业生毕业的信息反馈)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增强高职院校与市场的粘合力。其二,引入企业文化建设的CI理论,开展高职院校的形象设计,从办学理念、行为准则、内涵要求、学院标识等方面建设校园文化,塑造柳州高职教育良好的公众形象。

3.构建适应“柳州创造”的多样化办学体制

在实施“柳州创造”中,会创造出许多新职业,淘汰一批旧的职业。主要表现在:职业种类不断增加和更新,职业内容越来越具有智能化,职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职业综合化趋势明显。故社会对人才需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从需求操作型向智能型转换,二是从需求单一型向复合型转换,三是从需求职业型向社会型转换。因此高职教育就要紧紧围绕“柳州创造”,开拓创新。在办学体制上,可以改变过去由***府统包的办法,改为***府积极引导、扶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以参与、合资等方式投资兴办高职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国内外著名学校来柳州办学,形成以***府办学为主,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在办学模式上,可以采用与上海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两面针集团公司、柳钢企业集团、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联合办学的模式,也可采用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相结合,实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实现大众化、多样化和社会化的办学形式。

4.构建教育“立交桥”。力求在规模、层次上有新的突破

要构建一个创新型城市或者说要达到“柳州创造”的目标,高职教育必须***思想,开拓创新。要依据柳州市经济结构调整和汽车、机械、冶金三大支柱产业的特征,实行办学层次和教育目标多元化,在搞好正常的高职教育的基础上,扩展职业培训教育。要深入推广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把高职教育真正办成集人才培养、技术研究、技术创新、技术运用、技术培训、信息服务于一身的综合服务的机构,使之更符合柳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以就业为导向,依据“柳州创造”的特点,创造条件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教育。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一个品牌”(树立品牌意识)、“两个服务”(为地方经济提供人才产品和物质产品服务)、“三个适应”(学院专业设置与企业人才需求相适应,学生技能训练与企业岗位要求相适应,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适应)、“四个满意”(***府、企业、家长、学生四方满意)等为基础,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先后与柳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上海通用五菱公司等十余家大型企业合作,共开设“订单培养”专业班26个,为企业培养专门人才1000多人,为实现“柳州创造”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

三、提高质量提高效益。促进“柳州创造”

实施“柳州创造”,高职教育要有创新意识,打破陈规,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新观点、新方法、新模式去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柳州创造”。

1.打造“名校”“名专业”双品牌,实施品牌带动发展战略

要紧紧围绕“柳州创造”的需要,创建一批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示范型品牌学校。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借鉴发达国家已发展成熟的各种职教模式,如“逆向设计法”、“项目工作法”等模式,确定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整合课程设置,形成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方向或专业特色限选课、专业拓展任选课、素质拓展任选课五大课程基本模块。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突出学院办学特点,实现学院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网络化,发挥其教育资源的优势和辐射功能,带动和促进全市高职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使柳州成为广西区域性高职教育中心。

要以优质专业建设为契机,创建一批品牌专业。以“优质专业认定试点案例研究”为课题,专业建设与研究一齐抓,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步伐,突出高职教育专业的特色,淘汰一些岗位消失的专业,赋予一些传统专业新的内涵,增加一批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新兴专业。重点建设好汽车运用与维修、机械制造、数控技术、电子技术等优质专业,打造优质专业品牌,使其成为柳州市乃至全区高职教育的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并充分发挥优质专业的辐射和示范效应,建立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优质回报的良性机制,提高专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把高职教育做大做强,服务“柳州创造”。

2.打造“名师”品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品牌学院必须有品牌专业,品牌专业必须要有品牌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因此,要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在保证师资队伍各项指标满足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水平优秀指标的基础上,按《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的要求,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教师进修培训机制,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在学术水平上,有一批站在专业前沿的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教学第一线上,有一大批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在实践能力上,有一批动手能力强的双师型素质教师;在兼职教师中,有一批知名专家和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要通过加强教师全员培训、建立师资培训基地等措施,提高专职教师的业务素质,同时要拓宽高职院校教师渠道,积极聘请来自企业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走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道路,逐渐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3.优化课程体系。实施创新教育

紧紧抓住“柳州创造”对创新人才的特殊要求,进一步转变办学指导思想。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方向,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和职业指导,理论联系实际,使创业教育成为高职院校的特色和标志。在优化课程体系上,要加强课程建设,重点加强主干课程特别是技能课程的建设力度。按***对精品课程评审标准,有计划地建设院级、省级、部级的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在教学中,积极开展现代课程的模块化、综合化、功能化,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训紧密结合起来,提倡使用“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及“操作示范教学法”等,以适应学生的就业升学、创业能力、个性特长发展等多样化。在教材建设上,要推进课程教材的改革,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时引入课堂,让学生学习现代专业知识和技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的需要。在课程设计上,采用模块式教学,夯实基础,拓宽层面,既“活模块、晚分流”(二年级后再细分专业)。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提高综合素质,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适应程度,更好地为“柳州创造”服务。

4.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完善质量监控机制

高职教育要积极采用适应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需要的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和运用教育现代化教学课件,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有机组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现代化水平及信息化程度。同时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学管理网络化、办公管理自动化,提高教学管理质量与效率,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技能训练,实验室、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施实践性教育的场所。加强校内外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场地、仪器、设备等方面的配置都应与专业相适应,并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科学性,确保学生人人能动手。强调职业的基础能力、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培养,以突出技能训练为主,将实践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形成以提高素质为核心,以传授知识为手段,以培养创新能力和掌握技术为重点,以发展个性为特色的高职教育模式。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篇7

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张,许多高职院校根据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纷纷提出了加强人文教育的思想,时至今日,人文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已经在高职教育界达成了基本的共识。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对于人文教育仍然存在着学术争论与社会争议。主要体现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问题———即哪个是主导的问题:一些高职教育工作者把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对立起来,认为专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应用技术能力强的人才,如果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再搞文化素质教育,必然会削弱专业教育,这种线性的二元对立的简单化思维,实际上走入了高职教育认识的误区;还有一些人片面理解“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思想,一直以来,高职院校所确立的评价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应该说,这是符合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对促进高职教育整体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某些片面的理解,也导致了一些高职院校和教育工作者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忽视。

二、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中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人为中心的时代,是注重个性化、多样化的时代,这个时代要求社会成员的素质必须得到全面的提升。我国的高职教育目前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多种需求与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差距,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过时的人才培养模式,陈旧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手段的不对称,形成了目前高职教育的人文素质缺失的特有现状。具体表现为:注重专业、技术教育,忽视人文教育;注重单纯的技术、技能培训,忽视综合职业能力提升;教育过程的工具化倾向较严重、功利主义至上,缺乏人文关爱。

(二)原因分析

由于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冲击,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以学历标准衡量人的社会现实,加之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使现代高职教育越来越趋向于商品化、市场化、技术化,人才培养演化成了单纯的就业教育,高职院校功利主义的办学思想越来越严重,有的高职院校甚至已“异化”成为实用人才的加工厂,现代工匠的培训中心,创收的摇钱树,学生成了教学工厂装配线上的产品,教师则沦为这一装配线上的装配工人。一些高职院校只重视专业技能、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这种工具化、功利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训练出一批缺乏人文情怀的“经济人”和功利型的“技术工匠”,磨灭了师生鲜活的个性和生生不息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里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浪潮和市场经济左右,导致了人才培养偏离素质教育的目标,学生社会适应性较弱,且缺乏时代所需要的诚信、修养、目光、爱敬业岗、技能高超、富有创新创业能力及管理能力。高职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因此,培养适应工业化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除专业教育外,还必须加强人文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针对以上问题,从适应经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必须强化人文教育思想,注意研究人文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注重学生“迁移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文素质以使学生能够适应迅速流变的职业社会,并促进高职院校以及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文教育的涵义

人文教育是一种同人的发展和经济、科技发展需要相联系,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职业素养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在这一概念中,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以及西方人文主义的教育理论。这两个理论一方面强调人的多方面潜能的挖掘与培养,另一方面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个性特征。概括地讲,人文教育是以全面教育、全体教育、个性教育和创新教育为特征的教育,从技术教学与专业教学、应试教育转向职业能力、综合能力培养,旨在促使个体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并使个体能适应社会,进而与社会有效的互动。这集中体现了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马克思在谈到个体能力的发展时通常是从智力和体力两个方面来论述的,他在《资本论》中明确的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者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2]。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开设适应科技、经济发展的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彻人文教育思想、使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以启迪学生心灵、培训学生思维、增进知识、开阔视野、***思想、升华境界、提升综合素质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引导学生在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建构技术知识结构,塑造完善人格。知识经济时代的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技术性、开放性、国际性,人文性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人文教育就是泛指一切提高个体适应性的教育,高校的一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与职业适应性的教育都可以称为素质教育,而这正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质”。[3]高职院校专业中的人文教育主要体现在适应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适应受教育者个体求职发展需要的综合职业素质。研究高职院校专业中的人文教育,必须考虑经济、科技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及个人发展对高职人才素质结构培养的需求。就目前高职教育而言,人文教育是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人文素质、品德养成具体缺失而言的,强调人文教育主要是弥补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这种不足,弥补个体在成长中的偏差,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现代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社会职业动态发展,大大增加了对高职院校人才的弹性要求和从业者的灵活性、适应性要求。因此,教育的技术是“照料树木花草使之开花结果的圆丁的技术”。“他(园丁)对于树木的成长与开花的特性,不作任何加工。”

四、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思想研究

(一)树立大职业教育观

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同志“七一”讲话中都明确提出,我国的教育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行普及教育,使更广大的受教育者享有充分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的序言(《致意读者》)中说,“我敢于应许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5]高职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它的最终目标是使组成社会的每一个国民的素质尽可能得到提高,从而促使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对于人文教育而言,必须尊重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一味的强调共性,抹杀个性,必然导致素质教育的失败,也必然埋没一大批具有较高的个人天赋的人才。[6]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以转化人文素质弱的学生为重点进行改革实验,教师应按照“全体、全面、注重差异”的要求构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模式,教师必须通过每节课教学、每一个技术操作环节、每一个实验环节,让所有的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尽可能多的创造符合于每一个学生职业发展的认知条件和教学氛围,让社会适应性弱的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努力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打好文化基础,突出职业技能技巧的培养,使每个学生都受到平等的教育和训练。人文教育具有全面性,所以它与终身教育是可以统一的,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要努力创设终身教育的环境和条件,更多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当前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的多种需求,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提高整体公民的素质教育理想。

(二)以适应未来社会需求为中心,启迪学生心灵、培养技术、塑造人格

这是由教育活动的特点所决定的,即在学校的教育设施、教育环境、教材、教师等等因素当中,教师是最基本、最具能动作用的,因而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说教师是教育的主导。[7]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从学生的知识与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重视个性差异,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以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社会需要高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人只有在心理、智力和体力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职业潜力。从高职院校的内部环境看,把注意力仅集中在为每个个体的发展提供各种物质条件是不够的,高职院校还应精心设计有利于主体职业发展的各种活动,使个体通过活动来实现发展,教师则通过职业实践活动的指导、影响个体的发展。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认识、研究个体的发展壮况;了解个体的特质和已有发展水平,以成熟的程序为依据,安排培养的目标与顺序。教育依赖于精神世界的原始生活,教育不能***,它要服务于精神生活的传承,这种生活在人们的行为举止中直接表现出来,然后成为他对在的关注和国家的现实态度,并在掌握创造性的精神作品中得到高扬.在我们的时代,精神命运必然决定教育的内涵。[8]高职院校必须面向职业生活实际,个体的素质培养必须是从职业性出发,兼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学术性)。此外,活动应能激发个体的动机,形成内涵力并提高其自主性,让每个个体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三)培养个体创新精神,开发创新能力

同志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和创新的历史,就是人类在不停地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身,从而不断获得进步和自由的历史。”[10]高职院校培养的是能够直接从事某种职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均在生产的第一线,直接从事着生产劳动和实际管理。如果高职院校培养不出具有创造性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生产就谈不上创新和发展,更谈不上开拓新的产品,产生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事实上,由于经济与技术的迅速变化,各企业和各部门都迫切需要增强劳动力素质。按照常规办事的做法和通过模仿取得资格变得不太可行。知识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正如同志所指出的:“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1]高职教育正是要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技术性人才。

五、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方法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教育将成为社会化的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为此,高职院校应结合培养目标与学生的特点,在人文教育中着重五个方面的改革。

(一)着重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教育是在保证和谐社会发展主流价值取向的同时,促使学生形成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习惯,达到一定职业道德境界,养成忠于职守,敬业乐业;业务精通,优质服务;协同合作,团结守纪;公平正当,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规范。

(二)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人才培养转向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为主的教育。高职院校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人交往,合作的精神和社会责任;着重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将培养***思维能力置于人才培养活动的中心,突出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引导学生学会预测、预见、构想未来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速度,增强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有效的实现通识教育,以增强学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此,需要拓宽专业设置,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强那些概括性强、适应面广、具有扎实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增强学生对技术新发展的反应能力、吸收能力,创新能力。

(三)因材施教。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学习的自和教学制度的灵活性,运用新的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案例式、现场式、讨论式教学。通过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将工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形成更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第二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在产学研结合中加强人文教育。改变封闭式的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开放办学的新思想。高职院校应通过教学、科研和不同形式的社会服务,参与区域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引导学生提高对技术实践环节的认识,加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团活动等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创业大赛等具体方式,其最根本的措施是要进行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改革与学制结构调整。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必须通过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阶段。这就是说,凭借这个过程,首先明确地给出每个意识表象本身,然后同其他类似的已知表象偶然地结合,这种结合进一步赋予严整的逻辑关系,最后能够自由地将这种富有逻辑的系统化知识应用于个别的场合。在这里,新表象完全被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达到人格的多样的统一。[12]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篇8

关键词 职业教育;创新教育;社会价值;现实意义

一、创新的价值观:开展创新教育的基础

创新教育的实施,首先的一条,就是要使创造力的伟大价值融入每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乃至每位公民的心理,创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创造力是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是个人成才的坚实基础。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创造力应是核心的要素,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力愈显重要。但是,在今天这一伟大变革的时代,创造的价值观还必须要重新定位。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未来的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劳动者。毫无疑问,他们是经济建设的主力***,从这一意义上去考察,创新教育于职业教育中,价值尤为重要。

正因如此,在职业教育中,我们一定要引进创新教育。而实施这一教育的关键,就是要使师生树立良好的创造价值观,认识到创造对人生、社会的重大作用与实践意义。于教师而言,要认识到开发人的创造力是教室的天职,如果让富有创造潜力的因素埋没,如果在教学中不充分启动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漠不关心,就是教师的渎职。于学校而言,如果在制定教学计划、设定教学方案过程中,不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果没有形成挖掘学生创造力的气氛和适应创造力发展的环境,就是一所失败的学校。对国家而言,如果认识不到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发人的创造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的首要任务,不能认识到创新教育对培养现代劳动者的重要意义,这个国家就一定不会有进步。

总之,要开展创新教育,端正对创造价值观的认识是重要的前提,有了正确的认识,我们就会在教育的实施中引进创新的机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劳动人才。

二、创新的知识观:开展创新教育的关键

所谓创新的知识观是指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对所传播的知识要一种创新观念。也就是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突破过去人类传统的思维模式,要有新的标准与原则。近10多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教育的内容虽然有一些更新与调整,但整体来说,还是墨守成规,局限于固有的僵化格式,这与时代前进的步伐是极不合拍的。人们常说,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这不仅仅是指科学技术日趋尖端化,而且还包含有技术技能更换的日新月异的含义。的确如此,现代社会的知识呈现出于过去任何时代都不相同的特点,尤其是更新快,联系广的特点使人们不得不经常性地接受职业教育,接受新的技术技能,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关于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课程体系的变革,另一方面则是各类课程内容比值的调整。

创新的知识观对职业教育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没有这种新的知识观,职业教育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终是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三、创新的教育观:开展创新教育的保证

要开展创新教育,有了创新的价值观与知识观之后,根本的问题就在于要确定创新教育观。尽管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但是关键在教室。正如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云:“儿童将找到通向文化修养和通向完善的道路呢?还是一切东西都将归于毁灭呢?责任在教师身上,一切决定与教师。”一位教师、一个教育机构的领导群,如果不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创新教育的实施则是一句空话。

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我们认为,其创新教育观应该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知识传播的开放性。(2)对所学知识运用的实践性。(3)对时代步伐的敏感性。(4)对学生“三心”的激发性。“三心”是指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5)对失败价值的关注性。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关于创新教育,尽管是一个新的话题,理论的研究、教学的实践都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我们坚信,创新教育,势在必行;没有创新,就没有新的生命力。哲人有言: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职业教育只有贯彻创新教育,才能培养现代社会合格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第121页,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

[2]亚伯拉罕・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第97页,1949.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篇9

【关键词】教育 创造力教学 难点 对策

从科举制度的开始,我国就开始了一考定终生的现象,这个一直影响着我国学子的创造热情,只是一味的追求高分数,一直在尾随着分数转,而不是开发自己的创造力水平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赢得一份自己的位置。在接受完学校教育的学生都有很强的书本知识,而在创造力方面却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他们具有很强的创造力潜力,因而使得很好的资源得到浪费,这个严重阻碍了我国创造力开发和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创造力没有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只有通过初高等教育中创造力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促进学生的创造热情,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教育的影响力,使我国从教育大国迅速发展成为教育强国。

一、国外的创造力教育发展

美国:美国是创造力教育的发源地,早在1941年,美国就产生了创造力教育的浪潮,并且对于创造力教育的投入开始增多,在非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就广泛接触创新的知识,创新的热情高涨,很快创造力教育成为美国学生的必修课程,一些公司声称凡是没有接受过创造力教育的学生,必须补修完该课程才能成为该公司的职员,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受益,在接受过创造力教育后,人们的创造力水平明显提高,申请的专利数量更是越来越多,从而导致美国科技在前几十年的迅猛发展。在美国,每年有数以10万计的在在职职工以及大部分的学生接受创造力教育,美国IBM、美国无线电、微软、通用汽车等大型公司均设立了自己的创造力训练部门,从而保证公司能够一直有旺盛的创造能力。

日本:日本的创造力起步比较晚,而日本的创造力教育的口号是“全民皆创”,这样使得日本的创造力教育的发展很快,为了能够使日本能迅速的崛起,在科技上得到迅速发展,日本专门设立了发明设想的专题节目来广泛的发动和推进发明设想运动,激发学生和社会大众的创造力热情。并且设立了每年4月10日的发明节,在这一天表彰成绩卓越的发明人。为了鼓励学生的“小”发明,对于新的专利发明进行奖励并给予高度的重视,从而使得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面使得日本成为发明大国,专利数量稳居世界第一,同样日本也在学生非高等教育阶段广泛的开展创造力教育。

前苏联:前苏联***府十分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开发,鼓励创造发明,奖励发明创造,并将鼓励发明创造载入苏联的宪法当中,苏联***府尤其重视学生的创造力教育,在一些重点学校开设了“科学创造原理”、“技术创造原理”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多学校都建立了“设计局”和各种的科技联合组织,为学生的创造力开发提供条件,据报道,1985年苏联就有高达10万学生参加设计局,1982年参加科研计划活动的学生就高达260万,占全日制学生总数的85%,单是指导科研计划的老师就高达33.4万。据统计,苏联在第十个五年计划(1976-1980)期间,学生发表的论文高达10万余篇,获得创造证书8774份,由学生参加完成、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科研项目就高达7.7万项,有51.8万毕业设计和论文被专家教授推荐使用,现在的俄罗斯仍然沿袭这一做法。

其他国家:在美国,日本,前苏联的创造里教育都开展的非常成功的同时,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在渐渐的意思到创造力教育的重要性,并纷纷开展创造力教育,德国在1983年创办了德国第一个从事创造力开发的咨询公司,才开始了自己的创造力教育。韩国在近些年认识到创造力教育的重要性,大力提倡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韩国把每年的5月19日定为韩国发明日,这大大激发了国民从事发明创造的热情。并且鼓励发明创造。

在发达国家的创造力教育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时候,我国的创造力的发展还是不尽人意,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二、我国的教育中创造力教育的难点

1.人们的思维被定格了。从恢复高考到现在30几十年的时间里面,人们的普遍看法是:只要好好学习,考试考高分就可以了。为此很多学校把分数高的同学广泛宣传,认为成绩好就可以在以后毕业以后找到好的工作。从而使得在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时候无法接受创造力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原本可以被开发的有创造力潜力的头脑而被搁置。社会上对于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能力也处于怀疑状态,不认为在学生阶段能进行发明创造活动,而对于高学历的人群给予厚望,他们没有认识到从事发明创造并非只有高学历的人才可以做到的。

2.学生创造力意识不强。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怎么样才能使自己更好的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社会,学生自己没有意识去提高自己的创造力水平,使得自己缺乏竞争的主动性,大部分学生在很长的时间没有经历过创造力教育,从而对于创造力的教育在很短的时间内难以接受。

3.学校的教育方式一成不变。在很长时间以来,学校的工作就被定格为教书育人,教书本知识,教怎么样的做人,年年如此,对于创造力的教育还没有被写进学校的职责范围之内,学校也不会自觉的增加自己的负担来推广创造力的教育,在现在的所崇尚的升学率,大部分学校和以前一样还是一直只追求高的升学率,而对于创造力的教育就如同素质教育一样很难推广。

4.短时间无法检验创造力教育的成果。在国内无论哪一门课程结束后都是得进行考试考核的,而对于创造力教育是很难进行考核的,国外都是以申请专利并获得专利的数量来衡量的,但由于专利申请是有一个阶段的,并且也不是只要接受了创造力教育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进行发明创造了,所以这个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知道结果的。

5.创造力教育的资金筹措困难。为了更好的进行创造力教育,必须结合国外创造力教育的经验以及做法来进行国内的创造力教育,由于创造力教育不像其他课程可以在很快就得到体会的,因而他的发展在国内相对比较慢,而创造力教育的资金只能靠着国家的科研经费,在刚刚开始创造学教育的我国,还很难把这个课程推广到大型企业。

6.国内创造力教育没有专业的人才,发展缓慢。我国的创造力教育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在开始只是被翻译的国外有关创造力教育的有关书籍,并没有专门的人才来研究创造力教育的发展,当人们渐渐认识到国外的创造力教育的优越性后,我国的创造力教育才渐渐的发展,但是没有专业的人才。就现在而言,能够进行创造力教育教学的教师事非常少,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这样使得创造力教育在全国的大部分的学校都没有开设。

三、促进教育中创造力教育的对策研究

1.教育行***部门需要认识到创造力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行***部门的认识度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科的发展,创造力教育能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全国掀起发明的热潮,决定于***门,因此***门和学校都得认识到创造力教育的重要性,才能使更多的人参与创造发明,来推进我国的科技的腾飞。建立创造发明的平台,让具有发明潜力人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在这个平上的基础上,建立一整套的规范性做法。

2.教育行***部门和学校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发明创造的活动,设定发明节日等推动创造力教育的节日,引导学生和社会大众参与。***门作为教育的调控机关,有其特殊的优势,通过发挥其基本的职能,借助于学校的配合,能很快推广开创造力教育。在教育行***部门、学校、学生之间搭建创造力教育的平台,能够事学生在创造力教育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学生能在这个平台上发挥创造性的思维。 转贴于

3.为了使创造力教育能够迅速的发展,各级***门应该建立各级成立创造力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为了能够适应各个地方,不同地区的教育差别,各级***门应该建立适合该地区的创造力教育的研究机构,适应本地区的学生状况制定创造力的教学的具体方式与方法,各地区的创造力教学研究机构相互探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经验,以及时的对各区的发展调整。

教育教学研究在最终的教学过程中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由于我国地域广,所以应该建立各级的教育教学研究机构。

4.创造力教育教学的最终执行者是学校,学校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很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执行创造力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善于改革创新,在创造力教育教学中提高自己学校的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水平。

学校与学生之间在创造力教育方面还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发掘创造性人才,加以培养,鼓励学生申请专利,从事发明创造活动,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从现在创造力教育发展的比较好的国家看,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奖励发明的制度,对于收入低的人群,还进行创造发明的减免专利申请费,如果获得专利还进行经济奖励。

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过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对于学生来讲,申请专利的费用是很高的,并且在短时间内没有回报,所以必须建立健全完整的奖励学生发明制度,鼓励在校学生从事发明创造,推动我国科技的发展,这就需要为他们的发明创造提供经济保障,使他们在从事发明创造的过程中有足够的资金保障。

6.学生申请的专利对于学生本人和社会都是一笔财富,如何将这个财富使更多的人受益,这就要把这个财富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在实际的转化中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来保障这个转化的进行,这就要求教育行***部门和学校为这个转化的顺利进行提供经济保障,教育行***部门需要建立一个学生专利与转化的一个平台,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来推广学生的专利,使得学生能通过这个平台把专利转化成为实际的产品,推广到社会上去。

7.进行创造力教育教学就要求造就一大批接受过创造力教育系统教育过的教师,建立一支宏大的教师队伍,形成创造力教育体系,并且加强这个体系的建设,只有接受过专门的教师才能更好的教学生进行创造力开发的教育。

为此教育行***部门应该选拔优秀的教师去国外创造力教育推广较好的国家进行学习,系统学习外国创造力教育教学经验,在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出适合我国创造力教育教学发展之道路,使得我国的创造力教育发展更上一层楼,促使我国科技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庄寿强.普通行为创造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如齐.创造性才能靠创造性教育培养.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篇10

关键词:教育环境 管理机制 素质教育

近年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端先进技术已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需要一大批具有高技能的人才,改变现阶段我国人才培养的模式,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教育,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课题。改革是教育的根本出路。在这改革转变的大潮中,笔者认为技工院校在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以实施创造教育为突破口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持续的繁荣发展将靠人们不断地创新和创造精神来实现。由此,未来社会的竞争将主要是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竞争,这将是素质教育的内涵。要营造鼓励创新、人人参与的舆论环境。学者们认为:创造的本质是人们作为社会成员的劳动过程。在创造过程中,人的精神活动达到最高境界,创造与人的才能、智慧、意志、情感、道德及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创造才能表现在各个方面。

学校要形成有利于创造的教育环境。首先教师要转变现行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素质教育主张教师运用教育教学设施和方法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促使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基本素质的综合提高,使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技术人才。技工院校教育的目标是与前者相统一的,学生在校学习,只是其成长过程的一个阶段,此阶段学校的主要任务在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会学习的能力,特别是***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过程是在教师的辅导下由学生来完成的,从本质上讲是学生的认识和探索的过程。教学是一种认识过程,如果学生这一认识没有主观上的能动性,那么认识就无法有效地进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逐步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对于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体性思维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前提,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必须要遵守的发展客观规律。从这点出发,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为核心,重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把探究新知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要。人们的心理要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结合体。它们共同作用着人的心理因素和行为规范。我们在过去的教育实践工作中,大多是片面强调了智力因素作用而忽视非智力因素作用,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塑造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注重培养智力因素的同时绝不能忽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培养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方面花大力气,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共同培养,促进学生创造力和潜能的开发,以达到其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其次,要形成新的以促进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的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评价是教育实践中的重要环节,新的教育评价指标的建设是实现教育转变、形成有利于创造的技工学校教育教学环境的关键。要以创造为教育突破口,推进技工院校素质教育的转轨,必须下大力气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

二、完善教学管理体制

科学的教学管理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技工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市场的需要,因而教学管理更需要不断完善与提高。改进工作的薄弱环节,消除各种问题和矛盾,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是技工院校进行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现代管理者J为:明智的决策不在于减少人的短处与不足,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和优势。不断建立、充实和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技工院校从根本上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为此,教学工作必须建立有效的教学指挥系统,加强对教学计划的管理,坚持以教学督促常规管理的运行机制;加强对教学计划的管理,促进教师的现代教学观的形成、知识的更新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坚持竞争机制的合理应用,健全督促指导文件,调动起广大教师努力工作的热情,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有力地保证各项计划的落实和目标的完成,促进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学校各级领导包括教学校长领导下的教务处长、教学工作部门负责人在内组成教学指挥网络。其中教务处是这一网络中教学工作的信息、决策、调控、监督、评价的中心,在教学管理系统中起着中枢作用。

三、修订教学计划,精简合并教材,加大实习力度

修订教学计划,精简合并教材,加大实习力度是技工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当前世界上职业教育较成功的模式。它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理论教学中用什么学什么,实用观点较强,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动手查阅有关数据资料,至于公式的来历、推导,一概不问;每周用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操作学习,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外国的模式,但是他们的教学思路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体现了学校对教学、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严格完成教学计划是教学、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技工学校目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对教学计划、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进行必要改革,才能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理论课教学改革应进一步调整优化课程结构,精简、合并、更新教材内容。课程结构要从实际出发,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有助于人才的培养。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从实用观点出发,突出技工院校教育的实际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现行教材进行修订,根据培养目标应达到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要求来确定课程结构和教材内容。实习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关键性教学,要根据专业特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因此,实际时间、场所、设备条件、指导教师教学能力等环节必须要有一个更加合理的结构。

总之,学校适应市场,教师适应专业,学生适应社会是当前技工院校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技工院校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应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制定学校的发展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陈以鸣,陈利梅.高职高专院校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J].科技信息,2012(12).

[2]陈洪星.浅谈技工院校实施“可选择素质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5(5).

[3]闫素青.技工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践[J].才智,2009(3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10篇

学习

我的季节我做主10篇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季节我做主10篇,内容包括我的季节我做主感悟100字,我的季节我做主作文。是啊,那也是我的季节,畏惧不会在这一刻萌生。此刻的我已蓄势待发。迎着春风绽放吧,挺直腰杆在天际划过最美丽的弧线吧。怒放的生命在春季,无限的希望

学习

端午节温馨祝福语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端午节温馨祝福语10篇,内容包括端午节送给老师同学的温馨祝福语,端午节问候语和祝福语。3.端午节朋友的祝福悄然送至,愿你事业像龙舟一样快进,家庭像香包一样温馨,个性像粽叶一样飘逸,气势像雄黄一样劲霸,快乐像糯米一样粘上就不

学习

毕业生个人小结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生个人小结10篇,内容包括毕业生个人总结范文,毕业生登记表自我小结。一、我的旅游接待工作旅游接待主要环节是熟悉经营业务和接待服务。在竞争激烈的旅游服务行业,价格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更重要。下面

学习

学生会工作总结范文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会工作总结范文10篇,内容包括学生会工作总结范文集锦10篇,学生会工作总结300字。二、校园文化方面:由体育部具体组织,成功的承办了首届“理想杯”篮球联赛,从中增强了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宣传部组织承办了“现

学习

投资计划书范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投资计划书范文10篇,内容包括项目投资资金计划书的范文,民宿项目投资计划书。魔***变画灯箱是一种新颖的画面可以变化的广告灯箱,它可以动态展示多达3幅不同的画面,画面变换时间仅0.1秒,其效果如同放大的等离子电视,自然、顺畅,

学习

庆典活动方案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庆典活动方案10篇,内容包括企业20周年庆典活动方案,庆典活动方案活动内容怎么写。二、成立庆典领导组组长:董事长、***书记、总经理副组长:各副总经理成员:公司各处室负责人三、主要工作任务(一)召开周年庆典及电厂投产仪式。

学习

作文责任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作文责任10篇,内容包括责任作文集锦10篇,责任的作文合集十篇。4、鲁迅学会了负责,他知道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就有责任为国家效力,在国家危难之时,他毅然放弃了学了许久的医学,而从事文学方面,成为伟大的***家,思想家和文学

学习

春天在哪里作文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春天在哪里作文10篇,内容包括春天在哪里作文400个字,写春天的作文二年级。小诗歌:(自己作的)春天栖息在草躺上,春天玩霎在花丛中,春天游戏在小溪里,春天梦寐在阳光的细逢间。——By滋润万物!可爱的春天,I拉乌U!(另附:纯属乱七八糟。请

学习

战争与和平的作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战争与和平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战争与和平的作文通用篇,战争与和平作文800字5篇。法国著名小说家福楼拜写信给屠格涅夫说:感谢您,您使我有机会读到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第一流的东西啊!多么了不起的艺术家,

学习

我的不完美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不完美10篇,内容包括我不完美的文案,不完美的独特大概内容。大平说得若无其事:依依,我今天买了件橙红色套头T恤,和一条带褶皱的仔裤,很酷的。明明不爱了,为何此时还要如此拖沓?我恨极了这种拖泥带水的男人,便直截了当地说,我们

学习

119消防知识10篇

阅读(150)

本文为您介绍119消防知识10篇,内容包括119消防宣传日知识测试题,119消防宣传日学习消防安全知识。今天光临现场的观众除了物业中心员工外,还有…………对你们的到来,我们同样表示深深的感谢!!下面请物业中心×××为本次竞赛致开幕词。听了

学习

成长的烦恼英语作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成长的烦恼英语作文10篇,内容包括成长的烦恼英语作文范文,成长的烦恼作文500个字。Timelikewaterflowinginahurry,unconsciously,Ispentfourteenspring,summer,autumnandwinter,hasgrowngradually,a

学习

我的小发明作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小发明作文10篇,内容包括我的小发明作文1200个字以上,我的小发明优秀作文。4、这就是我自己发明的降落伞。我很喜欢看一些有关科学发明创造的书,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发明出更多的东西来。(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我发现了蜗牛的秘密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我发现了蜗牛的秘密10篇,内容包括我发现了蜗牛的秘密300字作文,我发现了蜗牛的秘密。发现了蜗牛的秘密让我感到很开心,因为从中让我知道:只要对事情有信心,有耐心,那么就可以从中发现很多秘密。

学习

学生会工作总结范文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会工作总结范文10篇,内容包括学生会工作总结范文集锦10篇,学生会工作总结300字。二、校园文化方面:由体育部具体组织,成功的承办了首届“理想杯”篮球联赛,从中增强了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宣传部组织承办了“现

学习

小学生活动作文10篇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活动作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活动作文题目大全,小学生活动美篇范文。1.巩固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成果。大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应实现从时间的保证到质量的提升的转变。编制区学校体育三年

学习

中学生安全教育教案10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生安全教育教案10篇,内容包括小班安全教育教案20篇,幼儿园生命安全教育教案。通过生命安全专题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家长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尊重他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阳光自己每一刻,关爱他人每一天,健

学习

小学生创新作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创新作文10篇,内容包括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小学生创新作文期刊。一、强化知识积累,挖掘创新源泉学生作文有没有创意,取决于他们知识面的宽窄以及生活经验的丰富程度。针对学生的作文贵在有真知灼见、贵在有自己的思考。

学习

大学生服务员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服务员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服务员毕业设计总结,大学生服务员毕业实习报告。一、跟进学生,了解学生的信息需要高校***书馆的工作人员,必须及时了解当前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信息需求特点及文献信息素质现状,这样在平时

学习

小学生家庭教育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家庭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家庭教育小论文,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方面的论文。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6~12岁的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孩子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

学习

大学生就业安全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就业安全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如何提高就业安全800字论文,大学生如何保证就业安全论文。[收稿日期]2010-03-17[基金项目]国家航空基金项目(2009ZG55021);河南省***府招标课题(B457);郑州市科技局软科学课题(7-1);

学习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就业观1200字论文,大学生就业现状论文总结。“任何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竞争力都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的体现,围绕产品竞争力做文章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产品竞争力是由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