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文章10篇

大学生活文章篇1

关键词:概念***;中职英语阅读;读前活动

中***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121-03

很多中职学生抱怨生词是造成其理解文章最大的障碍。依据***式理论,读者丰富的背景知识可以弥补其低层次的字面解码能力不足。也就是说,如果中职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联系自身的背景知识,那么,词汇对于理解的影响将大大降低。鉴于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在阅读课堂中,用于激活背景知识的读前活动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何有效开展中职英语阅读读前活动,应当成为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

中职阅读课堂读前活动的现状分析

读前活动有两个任务:一是激活背景知识;二是提前学习新词。据笔者观察,中职阅读读前活动是根据读前活动的两个任务进行的。首先,由教师向学生介绍生词,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或向学生提出问题,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对文章内容进行猜测。

但是,这样做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学生阅读时,词汇对文章理解的影响依旧很大,学生难以理解文章。究其原因如下:(1)中职学生词汇匮乏,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不仅生词对其理解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其原有词汇的匮乏也不利于理解。因此,教师仅处理生词的做法,并没有真正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的语言障碍。(2)背景知识没有系统的建构与激活,教师让学生根据题目或提出的问题激活学生背景知识的做法,可能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学生被激活的背景知识比较零散,不够完整,不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猜测。二是学生缺乏理解文章所需的背景知识,难以从文章题目或问题中猜测内容。因此,教师仅依据标题或某些问题来建构和激活背景知识的做法是欠妥的。

由于目前阅读读前活动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有必要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读前活动的有效性。

概念***定义及结构形式

(一)概念***的定义

概念***最初是由约瑟夫·D·诺瓦克(Joseph D Novak)和他的同事于1970年在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提出的。诺瓦克把概念***定义为: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实用工具,是一种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从而把所有的基本概念有机联系起来的空间网络结构***。很多学者认为概念***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示法。

(二)概念***的组成要素及结构形式

概念***主要由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要素组成。概念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命题是对事物现象、结构和规则的陈述;交叉连接表示不同知识领域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层级结构是概念的展现方式,一般情况下,最一般、最概括的概念置于概念***的最上层,从属的概念则在下层。

概念***的结构包括节点、连线和连接词,概念***由概念节点和带有标签的连线组成。概念***的***表形式是概念放置于方框或圆圈中,用连线连接两个概念,用联系词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用于中职阅读读前活动的意义

随着对概念***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者发现概念***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功能。概念***已从最早的评价工具逐步拓展到作为新的教学技能及策略加以应用。将概念***作为教学策略运用到阅读读前活动的意义如下。

(一)概念***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动机是一种驱使人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只有当外部刺激和个体需要相结合时,才能产生活动的动机。教师让学生依据文章的话题绘制概念***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到“What do I know?”同时,这项活动又激发学生思考 “What do I want to know in the text?”也就是说,概念***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内在需要,加上文章蕴涵着学生期望知晓的内容,两者相互作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动机。

(二)概念***能有效激活和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人们头脑中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结构形式,但是这种结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高度抽象的。概念***是人脑中储存的关于某一主题知识结构的一种***式表征形式。换句话说,概念***用直观形象的***表形式将高度抽象的内容表现出来。概念***的制作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思考与话题有关内容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大脑中背景知识被激活的过程。概念***将背景知识可视化后,可以随时为学生理解文章提供支持。

(三)概念***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扫清阅读时的语言障碍

中职学生阅读的语言障碍主要是词汇。不仅生词对学生理解文章产生障碍,其原有词汇的匮乏也是一大问题。教师在考虑如何解决词汇问题时,应当首先考虑中职学生原有词汇的激活及巩固。根据词汇提取的各种表现,研究者们很早就认识到大脑词库中关于某一主题的相关词汇是存放在一起的。依据概念***可以将某一命题或知识结构用***表表现出来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概念***激活及巩固学生原有词汇。

安德森和保尔(Anderson & Bower)认为:如果新信息能够很恰当地嵌入到已有的***式中,则这种信息比无法嵌入的信息更容易理解、学习和保持。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讲授生词时,若教师能将生词合理嵌入原有词汇的概念***中去,将更有利于学生对生词的理解。也就是说,概念***可以提高生词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扫清阅读时的语言障碍。

综上所述,概念***作为一种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激活及提供学生理解文章所需要的背景知识,有效地帮助学生扫清阅读时的语言障碍,从而达到读前活动的目的。

概念***在中职英语阅读读前活动的应用

英国著名学者卢姆哈特的相互作用模式表明:读者的阅读能力由语言***式、内容***式及形式***式来决定。语言***式指读者对阅读材料的掌握程度,如语音、词汇等。内容***式指有关阅读材料的话题、背景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形式***式指关于文章体裁方面的知识。语言***式是理解文章的基础,内容***式是理解文章的依据,而形式***式是掌握全文结构的途径,三者缺一不可。在读前活动中,若能从这三个方面有效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将大大降低学生理解文章的难度。但是,***式是高度抽象的,又具有个体差异性,在教学中很难把握。鉴于概念***能够用直观形象的方式来表达知识结构,能有效呈现思考过程及知识关联,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教师可从三个***式的角度出发,运用概念***策略有效设计英语阅读读前活动。

(一)语言***式的激活

语言***式的激活分为两部分:一是激活及巩固学生原有词汇;二是在原有词汇的基础上教授生词。这样既解决了中职学生词汇量不足难以理解文章的问题,又解决了生词对学生理解的障碍。

利用概念***归类学生被激活的单词 教师可以利用与阅读文章相关的***片、话题等引入某个单词,让学生对这个单词进行“头脑风暴”。之后,教师根据学生被激活的单词,对单词进行分类,绘制概念***。通过合作学习所建构的概念***的词汇量远远大于学生的个人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概念***不仅解决了阅读的困难,并且帮助其扩大了词汇量,夯实了基础。

将生词合理嵌入被激活单词的概念***中 教师可以根据概念***中的词汇所表达的话题,通过对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等方式呈现生词,并将生词归类至概念***中。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生词的理解,加速学生对生词的吸收。

(二)内容***式的激活

掌握语言文字并不一定能理解文章,关键在于是否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背景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知的理解文章所需的相关背景知识;另一类是未知的背景知识。针对两类不同的背景知识,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帮助学生激活及建构。

利用概念***激活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 教师先向学生提供一张关于某话题背景的***表,***表中不包含具体信息。之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关于话题背景方面的内容。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逐步激活***表中所需的具体信息。利用概念***能够系统地激活背景知识,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利用概念***建构新背景知识 教师向学生提供某一话题,让学生围绕话题进行“头脑风暴”,思考想知晓的内容,随后,学生向教师提问。当教师回答完问题之后,向学生提供一张关于话题的***表,让学生依据***表要求,利用刚刚获取的信息完成***表。这张概念***不仅解决了学生因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而难以理解文章的问题,且将新获取的知识结构化,更利于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

(三)结构***式的激活

有了语言知识,也有了相关背景知识,对于文章理解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但要提高阅读的速度必须具备篇章知识。读者对文章结构越熟悉,阅读时就越容易把握思路、层次,对文章的框架结构和各段落的组织排列及文章的逻辑关系也就越清楚。也就是说,在学生阅读文章前,如果能够提供文章的框架及段落组织形式,将更有利于学生迅速找到想要获取的信息。

对于激活篇章层次的结构,可以按文章通常的组织方式,把握文章脉络。一般来说,文章由三大部分构成:开篇、正文及结尾。由于学生对于篇章结构较为熟悉,教师只需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学生便能够绘制关于篇章结构的概念***(如***1所示)。

文章段落的扩展方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过程顺序及例证法、定义法、因果法、归纳法、演绎法等。因此,段落组织结构比篇章结构要复杂。这就需要教师向学生提供不同类型段落扩展方式的概念***,帮助学生激活或建构段落的组织方式。例如,若段落是以时间顺序或过程顺序组织的,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表示一连串事件的序列***(如***2所示);用于表述某一复杂问题的原因及各个因素之间关系的鱼刺***或因果***(如下页***3所示),可以表示以因果法组织的段落结构。概念***不仅能够简化学生对段落组织的认识过程,并且能够让学生把握段落中重要信息的位置。

语言、内容及结构方面的背景知识是学生理解文章的关键。英语阅读读前活动设计应当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利用概念***策略有效提高读前活动的质量,达到读前活动的目的。

笔者探讨了概念***用于中职英语阅读读前活动的意义及如何利用概念***有效激活中职阅读读前活动。探讨的角度是从教师出发,由教师向学生提供概念***。本文并未涉及教授学生如何建构概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教会学生利用概念***进行有效学习将是须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David Nunan.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王立君.概念***在促进认知和评估知识结构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3]胡小勇.概念***教学实训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董艳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6]郭亨杰.心理学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大学生活文章篇2

一、科学分层,有效衔接

学校通过调研,在全面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分为四个层级,螺旋上升式地设置不同级别、不同内容的章目,把中队意识、自理能力、公民意识、创新意识等作为逐层推进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切人点的有效形式,以此构建了“人与自我”“人与生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评价体系,逐步丰富每一阶段在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教育。下表为我们学校本学期的争章章目设置。

二、常态运作,突显特色

1.争章机制常态化

通过常态化的雏鹰争章活动把实践体验的目标更加阶段化、具体化、活动化,把抽象的目标变成少年儿童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具体要求,为所有的孩子创造了展示空间和实践机会。

(1)定章。期初,各班少先队员在辅导员(班主任)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照学校少先队大队制定的争章体系来确定自己在本学期内的争章目标。各班辅导员老师依据学生确定的争章目标进行汇总,填写进《班级工作计划》“争章”一栏中。

(2)争章。各班少先队员在学校大队部、中队辅导员和同学的帮助下,通过参加争章活动,取得明显进步的实践过程。这一实践过程通过学校开展的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得以考验和实现,并记载进各中队的《班干部自主管理》手册中。

(3)考章。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队会课上,各中队按照获章标准由中队辅导员、家长、队员通过争章活动取得的技能和进步进行考察、认定。考章过程记载进各中队的《班级活动记录》中。

(4)颁章。经过考评达到获章标准的队员由年段辅导员在各中队人手一张的“奖章带我去飞翔”争章表上印上相应的奖章。每学期末,学生的《奖章带我去飞翔》争章表作为孩子一学期以来道德品质发展情况的评价方式之一随学生的成长评价手册一起发放给家长。

(5)护章。要求我校少先队员要珍爱自己所获得的雏鹰奖章。并用这些奖章激励自己刻苦学习,努力实践,以获得更多的雏鹰奖章。

2.争章过程特色化

学校的雏鹰争章活动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面向全体少先队员,二是重视队员的个性发展。孩子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向中队建议增设适合自己的特色章,申请考章、颁章。从以上的常态管理运作中,可以体现出学校“雏鹰争章”活动的四大特色:

(1)奖章体系阶梯化。雏鹰奖章分为基础奖章和特色奖章,根据每个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分别设置不同的争章目标,形成由易到难的阶梯状争章体系。

(2)奖章设置特色化。除了全国少工委选定的基础奖章外,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立足乡土特色,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每学期增设校级特色章,如,古诗文章、绿色作业章、感恩章、闽南语章、阳光体育章等。同时允许各中队结合自己的实际,创设一枚班级特色章。

(3)操作程序简便化。简化操作程序,申请争章章目、定好争章计划、考评奖章均由各中队依据大队争章方案及本班实际自主实行,颁章由年段辅导员执行,并每月向大队部上交一张本年段的争章汇总表。大队辅导员每学期汇总全校各中队争章情况,表彰获得五枚及以上奖章的少先队员。

(4)评价体系持续化。每月一考评,每学期一总评,并将争章情况填入学生成绩报告单,作为学生一学期成长的评价标准之一。同时作为学生评先评优的依据之一。

三、品牌助阵,载体丰富

1.“雏鹰争章”与课程改革同行

新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理念、教育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设置等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学校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引入争章的激励机制,发挥雏鹰奖章的激励作用,倡导“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争章”,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雏鹰与课改同行”活动:结合音乐课,开展了“让红歌照亮童心”争章活动;结合体育课,开展了“沿着***的历程前进”“阳光体育大课间”趣味争章活动;结合乡土课,开展了“闽南语文化进校园”争章活动等,这些活动无不体现了雏鹰奖章与新课程的有机衔接,在常态化活动中迁移进时尚元素,吸引了更多队员的喜爱、激励了更多队员乐于参与,为孩子们的可持续学习注入了生机与动力,所达到的育人效果也更加显著。

2.“雏鹰争章”与热点问题相伴

各种节庆日、纪念日是开展传统教育的有效契机。多年来,学校将热点活动与“争章”活动紧密相伴,紧扣2008北京奥运,开展了“阳光体育,喜迎奥运”综合游戏活动比赛,争评阳光体育章;抓住建国60周年这一教育契机,开展“心手相牵同祝福,祖国发展我成长”系列活动,争评感恩章、民族精神章;结合建队周年举行了“红领巾绽放红十月”“时尚低碳,绿色中国”等主题实践活动,争评入队章、环保章;立足每年“六一”儿童节,开展了“创和谐校园享多彩童年”校园文体科技艺术节活动,争评艺术章、科技章;面对灾情,踊跃组织“手拉手,我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募捐活动、“心系灾区”文艺汇演等,争评手拉手章等。结合***的贺信及第六次全国少代会的精神,开展了争当“四好少年”活动,争评爱国章、诚信章、岗位责任章等。

3.“雏鹰争章”与品牌活动共舞

“心手相牵”“少年***校”“红领巾银行”是学校的德育校本课程,也是我校的三大德育品牌活动,它们也成了我们“争章活动”的良好载体,在精彩纷呈的活动中,我们引导队员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争章。

(1)“心手相牵”,两代人共成长。惠安实验小学是“心手相牵”国际项目福建省实验学校。近年来,学校又对该活动进行深化、拓展,立足乡土,注重科研,开展了“入队仪式”我与父母共见证、“我是海西小主人”“心手相牵同祝福、品味快乐共长”等系列活动,架起孩子与家长间的情感之桥。一枚枚“感恩章”在这些活动中产生。

(2)“少年***校”,亮丽的风景线。与武警8714、空***94659部队签订共建协议,探索出一条德育与智育、训练与学习两不误的新路,使少年***校不仅成为惠安实验小学的德育品牌,更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和亮丽的校本课程。“国防章”“民族精神章”成为这项品

牌活动的宠儿。

(3)“红领巾银行”,奉献与爱心同行。对“红领巾银行”进行扩张,促使操作模式进一步完善,活动领域不断拓宽,银行的内涵进一步扩大。“红领巾银行”,下设三个分行,分别是:道德银行、绿色银行、爱心银行。道德银行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绿色银行敦促学生争做环保小卫士、爱心银行则倡导奉献与爱心。“红领巾银行”,敦促队员争当快乐的道德富翁。“环保章”“文明章”在这项活动中大放异彩。

四、拓宽渠道,评价多元

1.创新课程,让“雏鹰争章”拥有崭新的平台

树立全员德育理念,与学校教导处强强联手,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创新课程设置,不仅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还让“雏鹰争章”活动拥有崭新的平台。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坚持“确定内容――生成主题――开发资源――形成教材”的过程。先后开发了《惠安实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用书),促进了我校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开发《书法》《经典诵读》,传承祖国悠久历史文化,丰富课程内涵;开发《有趣的生活游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技能。

推行“快乐星期五”,将每周五下午的课程全部调整为活动类课程,包括班队课、书法课和棋类课,给学生创设一个愉快轻松的“周末”。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内容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至今已连续开展三届。活动中坚持做到100%学生参与,100%学生有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培养。于是,一枚枚校级特色章在这些课程活动找到合适的土壤,生根发芽。

2.走进社区,让“雏鹰争章”拥有广阔的空间

“雏鹰争章”活动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完善了少先队活动体系,促进了少先队教育的本土化、生活化、系统化,使素质教育的手臂得到延伸。丰富多彩的奖章引导孩子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一枚枚小奖章如同一根根纽带,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参与到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舞台中来。社区成为队员们活动的一片崭新的天地,是孩子们假日活动的新舞台。这里蕴藏着各行各业的“能人”,都是优秀的校外辅导员,是孩子们活动的最佳组织者,引领者。依托社会与社区的力量,我们的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崇武沙滩保护计划”“寻该家乡有趣的地名”“惠女与惠雕”“中新社区是我家”等一个个有趣鲜活的社区争章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许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

3.评价多元,让“雏鹰争章”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为了让活动能体现出实效,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学校制定了全方位的评价激励机制。

一是及时评价。一年段每一位同学人手一册《雏鹰争章手册》,二至六年段,人手一张《奖章带我去飞翔》争章表,争章表由各小队队长统一管理,以便每月的填写、颁章、汇总统计。

大学生活文章篇3

论文摘要: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英语阅读教学多采用整体阅读教学法,即阅读教学的开展包括“读前活动”(before-reading)、“阅读活动”(while-reading)和“读后活动”(after-reading)。“读前活动”为阅读的导入阶段。作者认为阅读课导入内容应包括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语篇篇章结构三个方面。有效地设计阅读课导入内容,可以提高英语阅读课效率。

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是学生积累语言知识、锻炼语言技能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我国历来各阶段英语教学都非常重视英语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上海二期课改英语学科课程标准也要求高中阶段应当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兼顾听、说和写的能力的提高。但是,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课效率却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笔者认为有效地设计英语阅读课导入内容可以作为提高英语阅读课效率的一种尝试。

一 英语阅读课导入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中的导入犹如歌剧的序曲。歌剧序曲必须起着暗示剧情和引导听众进入戏剧的作用,精彩的序曲决定了歌剧的成功。导入要求教师能迅速地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意***,进入新的教学情境,激发并加深学生听课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一堂课要获得成功,必须从导入开始。目前,我国的英语阅读教学多采用整体阅读教学法,即阅读教学的开展包括“读前活动”(before-reading)、“阅读活动”(while-reading)和“读后活动”(after-reading)。“读前活动”为阅读的导入阶段。英语阅读课的导入阶段也是同样道理,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教师要通过导入,运用各种活动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从而在阅读时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大量的研究表明,阅读者的背景知识会影响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激活阅读者的背景知识会大大提高阅读理解与阅读技巧。

二 对阅读课导入内容的思考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够娴熟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制作课件,尤其是在教学的导入阶段,激发学生的愉快情感、兴趣和求知欲。不仅导入的形式绚烂多彩,导入的方法也多得不计奇数,如趣味性表现法、提问法、介绍背景法、卡通导入法等。上导入课的课堂也往往是场面最热闹的,被视为是最能展现师生语言技能的场合,也常常被教师用来做教学公开课或展示课。

但是,在热闹的背后,导入的内容是否真正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动机,是否激活并提供了学生必要的阅读背景知识,是否为进一步阅读解决了理解上的语言障碍?要有效地设计导入内容,提高英语阅读课的效率,就必须认真思考研究这些问题。

neil j. anderson把导入阶段的“背景知识”定义为“读者为理解文本内容而调动起来的所有相关经历:生活经历、教育经历以及相关知识:文章的组织结构、母语应用知识、第二语言的应用知识及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为了实现通过导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这一目标,我认为阅读课导入内容应该包括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语篇篇章结构三个方面。

1.语言知识的导入

在外语阅读中,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之间的重要关系不言而喻。如williams(1986)认为,语言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alderson(1984)认为,成功运用阅读技巧和方法必须具有最低限度的语言能力。所以,语言知识是阅读课导入阶段的必备内容。在设计导入内容时,教师需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预测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可能会对其理解造成障碍的词汇或表达,进而在导入时帮助学生扫清障碍。当然,导入阶段的语言知识并不是解释所有的生词,而仅仅是针对可能会影响阅读理解的词汇。以上海新世纪版英语教材为例,高一年级第二学期unit 6“stunts in movies”这篇文章在导入时至少要向学生解释stunt(“特技”)和martial arts(“武术”)这两个单词的意思,否则学生可能无法了解这篇文章的大意。同时也要注意,导入阶段的语言知识不需要过分拓展词汇。比如高一年级第一学期unit 1“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这篇文章讲述了教师、外科医生、秘书和模特四种职业,设计导入时如要拓展有关职业的词汇,只需常见的职业词汇即可。

2.背景知识的导入

文章的意义不仅存在于文字表面上,读者的背景知识也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这里的“背景知识”包括读者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知识和文章背景内容。在设计导入内容时,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活动来激活学生为了读懂文章所需要的背景知识。比如上海新世纪版教材高一年级第一学期unit 4“holidays and festivals in the united kingdom”这篇课文介绍了复活节和圣诞节。学生们对圣诞节相对更熟悉一些,但是对复活节可能就知之甚少。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教师就有必要先介绍有关复活节的信息,如复活节起源、复活节习俗等,也可以设计一些参与活动,让学生有一定的亲身体验,如画复活节彩蛋。这样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培养跨文化意识。高一年级第二学期unit 1“traveling around china”这篇课文介绍了五种在中国旅行的交通方式,即坐火车、乘船、坐飞机、坐汽车和骑自行车,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对于这五种常见的交通方式,学生们可能都能谈出一些自己的体会,所以在设计这篇文章的导入时,可以请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点评各交通方式的优缺点,从而更容易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高二年级第二学期unit 7“oliver wants more”这篇文章是节选并改编自英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著名长篇小说《雾都孤儿》。这篇文学作品的内容距离现代社会比较遥远,如果缺乏相关的文章背景知识,恐怕很难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及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教师如果在设计这篇文章的导入内容时,介绍一些关于作者查尔斯•狄更斯的个人经历和故事发生的时代的信息,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作品本身的理解。和设计语言知识一样,在激活背景知识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分拓展,应该以与课文内容相关为原则。过多的无关信息也会降低阅读课效率。

3.语篇篇章结构的导入

研究表明,读者对语篇篇章结构相关知识的了解也会影响阅读理解。carrel和connor在1991年进行了一项针对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阅读说明文、议论文和记叙文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文章结构的相关背景知识会影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单句的理解能力较强,对文章整体理解能力较弱,可见让学生了解英语语篇基本结构,包括语篇组织模式和语篇思维模式,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语言学家们认为英语中常见的语篇组织模式是“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solution pattern)、“一般-特殊模式”(general-particular pattern)、“主张-反应模式”(claim-response pattern)、“机会-获取模式”(opportunity-taking pattern)和“提问-回答模式”(question-answer pattern)。英语语篇思维模式是英语族人思想表达或语篇生成方面约定俗成的抽象结构模型。根据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理论,读者一旦借助于语篇标志词,认出篇章的语篇思维模式,就可以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sotiriou把英语语篇思维模式归纳为七种:原因结果型(pattern of cause-effect),该语篇思维模式的常见语篇标志词有as a result、thus、because、therefore、hence等;定义型(pattern of definition);事件顺序型(pattern of sequence of events),其常见的语篇标志词有first、second、and so on、last、now、later、before、next等;空间地理型(spatial geographic pattern),常见的语篇标志词有south、north、across、up、above、below、inward等;主题例证型(pattern of thesis-example),也称为一般特殊型(general-particular pattern),常见的语篇标志词有for example、especially、namely、for one thing、for another、such as、in fact等;比较对照型(pattern of comparison-contrast),用于说明相同点的语篇标志词有as、like、exactly like、simila等,用于说明不同点的语篇标志词有but、in contrast、while、different from等;描写型(pattern of description)。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要加强语篇分析的内容,培养语篇意识,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总体结构来理解课文,突出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重视语篇承接语、句子交际功能的标识词以及代词的指代和照应等。

三 在设计导入内容时,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阅读课的导入部分不宜占用过长的上课时间。毕竟导入环节只是阅读前的热身活动,是为阅读文章做准备,占用时间过长,会导致学生难以把握教学重点,降低阅读课效率。

第二,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二者是可以有机结合的。比如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想一些可能会出现在文章中的词汇,这个活动既可以解决词汇问题,也能激发学生已有的、关于文章内容的背景知识。

第三,在设计导入部分的背景知识时,要认识到其原则是使学生们意识到他们并非对文章内容一无所知。每个人对他所读的文章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了解,如果他们不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需要帮助他们建立相关的背景知识,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信息来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下,背景知识也可能妨碍阅读理解。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必须纠正他们错误的背景信息。

四 结束语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得当的课堂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提高课堂效率。英语阅读课中的导入环节,除了要形式多样外,更要重视导入的内容,从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语篇篇章结构三个方面来有效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文章,提高阅读课效率。

参考文献:

[1]佟敏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74~122

大学生活文章篇4

    论文摘要: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英语阅读教学多采用整体阅读教学法,即阅读教学的开展包括“读前活动”(before-reading)、“阅读活动”(while-reading)和“读后活动”(after-reading)。“读前活动”为阅读的导入阶段。作者认为阅读课导入内容应包括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语篇篇章结构三个方面。有效地设计阅读课导入内容,可以提高英语阅读课效率。 

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是学生积累语言知识、锻炼语言技能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我国历来各阶段英语教学都非常重视英语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上海二期课改英语学科课程标准也要求高中阶段应当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兼顾听、说和写的能力的提高。但是,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课效率却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笔者认为有效地设计英语阅读课导入内容可以作为提高英语阅读课效率的一种尝试。 

一 英语阅读课导入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中的导入犹如歌剧的序曲。歌剧序曲必须起着暗示剧情和引导听众进入戏剧的作用,精彩的序曲决定了歌剧的成功。导入要求教师能迅速地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意***,进入新的教学情境,激发并加深学生听课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一堂课要获得成功,必须从导入开始。目前,我国的英语阅读教学多采用整体阅读教学法,即阅读教学的开展包括“读前活动”(before-reading)、“阅读活动”(while-reading)和“读后活动”(after-reading)。“读前活动”为阅读的导入阶段。英语阅读课的导入阶段也是同样道理,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教师要通过导入,运用各种活动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从而在阅读时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大量的研究表明,阅读者的背景知识会影响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激活阅读者的背景知识会大大提高阅读理解与阅读技巧。 

二 对阅读课导入内容的思考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够娴熟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制作课件,尤其是在教学的导入阶段,激发学生的愉快情感、兴趣和求知欲。不仅导入的形式绚烂多彩,导入的方法也多得不计奇数,如趣味性表现法、提问法、介绍背景法、卡通导入法等。上导入课的课堂也往往是场面最热闹的,被视为是最能展现师生语言技能的场合,也常常被教师用来做教学公开课或展示课。 

但是,在热闹的背后,导入的内容是否真正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动机,是否激活并提供了学生必要的阅读背景知识,是否为进一步阅读解决了理解上的语言障碍?要有效地设计导入内容,提高英语阅读课的效率,就必须认真思考研究这些问题。 

neil j. anderson把导入阶段的“背景知识”定义为“读者为理解文本内容而调动起来的所有相关经历:生活经历、教育经历以及相关知识:文章的组织结构、母语应用知识、第二语言的应用知识及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为了实现通过导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这一目标,我认为阅读课导入内容应该包括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语篇篇章结构三个方面。 

1.语言知识的导入 

在外语阅读中,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之间的重要关系不言而喻。如williams(1986)认为,语言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alderson(1984)认为,成功运用阅读技巧和方法必须具有最低限度的语言能力。所以,语言知识是阅读课导入阶段的必备内容。在设计导入内容时,教师需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预测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可能会对其理解造成障碍的词汇或表达,进而在导入时帮助学生扫清障碍。当然,导入阶段的语言知识并不是解释所有的生词,而仅仅是针对可能会影响阅读理解的词汇。以上海新世纪版英语教材为例,高一年级第二学期unit 6“stunts in movies”这篇文章在导入时至少要向学生解释stunt(“特技”)和martial arts(“武术”)这两个单词的意思,否则学生可能无法了解这篇文章的大意。同时也要注意,导入阶段的语言知识不需要过分拓展词汇。比如高一年级第一学期unit 1“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这篇文章讲述了教师、外科医生、秘书和模特四种职业,设计导入时如要拓展有关职业的词汇,只需常见的职业词汇即可。 

2.背景知识的导入 

文章的意义不仅存在于文字表面上,读者的背景知识也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这里的“背景知识”包括读者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知识和文章背景内容。在设计导入内容时,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活动来激活学生为了读懂文章所需要的背景知识。比如上海新世纪版教材高一年级第一学期unit 4“holidays and festivals in the united kingdom”这篇课文介绍了复活节和圣诞节。学生们对圣诞节相对更熟悉一些,但是对复活节可能就知之甚少。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教师就有必要先介绍有关复活节的信息,如复活节起源、复活节习俗等,也可以设计一些参与活动,让学生有一定的亲身体验,如画复活节彩蛋。这样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培养跨文化意识。高一年级第二学期unit 1“traveling around china”这篇课文介绍了五种在中国旅行的交通方式,即坐火车、乘船、坐飞机、坐汽车和骑自行车,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对于这五种常见的交通方式,学生们可能都能谈出一些自己的体会,所以在设计这篇文章的导入时,可以请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点评各交通方式的优缺点,从而更容易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高二年级第二学期unit 7“oliver wants more”这篇文章是节选并改编自英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著名长篇小说《雾都孤儿》。这篇文学作品的内容距离现代社会比较遥远,如果缺乏相关的文章背景知识,恐怕很难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及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教师如果在设计这篇文章的导入内容时,介绍一些关于作者查尔斯•狄更斯的个人经历和故事发生的时代的信息,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作品本身的理解。和设计语言知识一样,在激活背景知识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分拓展,应该以与课文内容相关为原则。过多的无关信息也会降低阅读课效率。 

3.语篇篇章结构的导入 

研究表明,读者对语篇篇章结构相关知识的了解也会影响阅读理解。carrel和connor在1991年进行了一项针对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阅读说明文、议论文和记叙文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文章结构的相关背景知识会影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单句的理解能力较强,对文章整体理解能力较弱,可见让学生了解英语语篇基本结构,包括语篇组织模式和语篇思维模式,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语言学家们认为英语中常见的语篇组织模式是“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solution pattern)、“一般-特殊模式”(general-particular pattern)、“主张-反应模式”(claim-response pattern)、“机会-获取模式”(opportunity-taking pattern)和“提问-回答模式”(question-answer pattern)。英语语篇思维模式是英语族人思想表达或语篇生成方面约定俗成的抽象结构模型。根据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理论,读者一旦借助于语篇标志词,认出篇章的语篇思维模式,就可以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sotiriou把英语语篇思维模式归纳为七种:原因结果型(pattern of cause-effect),该语篇思维模式的常见语篇标志词有as a result、thus、because、therefore、hence等;定义型(pattern of definition);事件顺序型(pattern of sequence of events),其常见的语篇标志词有first、second、and so on、last、now、later、before、next等;空间地理型(spatial geographic pattern),常见的语篇标志词有south、north、across、up、above、below、inward等;主题例证型(pattern of thesis-example),也称为一般特殊型(general-particular pattern),常见的语篇标志词有for example、especially、namely、for one thing、for another、such as、in fact等;比较对照型(pattern of comparison-contrast),用于说明相同点的语篇标志词有as、like、exactly like、simila等,用于说明不同点的语篇标志词有but、in contrast、while、different from等;描写型(pattern of description)。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要加强语篇分析的内容,培养语篇意识,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总体结构来理解课文,突出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重视语篇承接语、句子交际功能的标识词以及代词的指代和照应等。 

三 在设计导入内容时,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阅读课的导入部分不宜占用过长的上课时间。毕竟导入环节只是阅读前的热身活动,是为阅读文章做准备,占用时间过长,会导致学生难以把握教学重点,降低阅读课效率。 

第二,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二者是可以有机结合的。比如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想一些可能会出现在文章中的词汇,这个活动既可以解决词汇问题,也能激发学生已有的、关于文章内容的背景知识。 

第三,在设计导入部分的背景知识时,要认识到其原则是使学生们意识到他们并非对文章内容一无所知。每个人对他所读的文章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了解,如果他们不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需要帮助他们建立相关的背景知识,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信息来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下,背景知识也可能妨碍阅读理解。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必须纠正他们错误的背景信息。 

四 结束语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得当的课堂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提高课堂效率。英语阅读课中的导入环节,除了要形式多样外,更要重视导入的内容,从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语篇篇章结构三个方面来有效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文章,提高阅读课效率。 

参考文献:

[1]佟敏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74~122 

大学生活文章篇5

读;观察;训练

〔中***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9(B)―0088―01

小学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因此,如何让学生写出思想明确、条理清楚、语言精炼的好文章,一直是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本人坚持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大量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大量阅读,既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知识,又能提高运用已掌握词汇组织篇章的能力。在课内无论是学习精讲篇目还是阅读篇目,我都让学生反复阅读,我只适时进行引导或设计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探索,寻求答案,并留出时间让学生背诵课文中精彩的句子和优美的段落。在课余,我还让学生大量阅读名著、科普文章、童话、小说、史地知识、新闻通讯、人物传记等,使学生在拓宽视野的同时,从中收集写作素材。在阅读时,我要求学生注意文章是如何遣词造句的,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注意文章的结构层次和顺序是如何安排的,结构层次是线条式还是网状式,文章顺序是顺叙、倒叙还是插叙。在写作时运用不同的结构层次和顺序,能使文章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多层面观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才能写出有灵气的好文章来。为此,在教学中,我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启发学生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时写下来。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观察的:一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的事情,不论大小轻重,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如,上学时,学生的书包里都装有苹果,我让他们通过看、闻、摸、尝来了解苹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然后进行写作练习。对此,学生们观察得兴趣盎然,写作时也得心应手。二是从四季景物的变化中观察。一年四季,景物各有特色,抓住这些特色引导学生观察、写作,能使学生在感受大自然气息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三是从天气变化中观察。风、霜、雨、雪各有特点,随着天气的变化生物的活动也会有所变化。如,下雨前,燕子低飞;冬天,梅花凌寒开放等。四是从活动中观察。我在学校举办活动时让学生进行观察,观察参加活动的人物以及活动的内容等。然后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写以《记一次××活动》为题的作文,同学们都写得有声有色。

大学生活文章篇6

这种教学方式以气氛烘托,感情渲染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达到最好的课堂效果。但现实中初中语文文言文情境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函待解决。文章将对文言文情景教学的现状,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言文情景教学的问题分析

1.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文言文不仅在初中语文中占着极大的比重,还在考试中占分较高。因此在初中语文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都很重视文言文教学。但正因为教师极其重视文言文,这就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向学生讲解重点~句的含义翻译并让学生背诵默写课文,课堂基本由老师主导,学生自主性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文章的背景和人物形象的讲解,这使得学生极易产生厌倦感,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因为教师课上所讲知识繁多,造成了学生在课下忙于翻译与背诵,加重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恶,对文言文深恶痛绝。初中文言文教学方式急需创新。

2.学生自主意识较低

老师全面讲解,学生低头记笔记,已经成为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常态。老师们唯恐自己的学生对课文理解不深,在讲课之中唯恐落下一点儿知识,造成学生疲于做笔记,而没有精力思考。学生因在课堂上无法自抒己见,从而逐渐变得不屑于思考,这又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长此以往让学生养成了懒于思考分析的坏习惯。这个习惯的影响贯穿人的一生,自主思考能力丢失容易,而再养成会很困难。

二、情景教学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实施

1.编排剧本,重视朗读

在进行文言文授课时,教师可以选取如《桃花源》和《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样的故事性较强的片段和文章或者《论语》中的对话,以情景剧的形式,将课文中的内容让学生演出来。

朗读文言文有益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但是不能只是机械的朗读。例如在《晏子使楚》一文中,“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国”一句,文中主人公晏子在讲这句话时面对齐王的质疑蔑视表现得不卑不亢,因此在朗读时,学生也应该表现得不卑不亢。现在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朗读要求不高,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课文并没有进入脑中,往往朗读一遍后学生内心毫无体会领悟。在老师讲解后学生能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在多遍的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词句间的韵律和内涵深意,利用朗读的过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

2.情境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在运用情景教学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应该采用实际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在文章与现实生活中找到相似之处,从而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文言文是我国古人记录表达的一种方式,它所叙述的内容来源于古人的实际生活,是古人对生活中道理的感悟表现,这其中的道理在今天仍然适用。

比如《塞翁失马》一文,这篇文章中的典故已经是人人皆知,“塞文失马,焉知非福”,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与这个道理相一致的事情发生。老师可以让学生举出自己生活中的例子或者国内外的新闻,让学生从生活出发去思考文章所蕴含的道理。文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也能够使枯燥的文言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相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借助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根据所教授文章内容,在网络上选取文章相关的视频和资料,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将之展示给学生。这既可以使学生在枯燥的文言文学习中感到好奇与吸引,又可以将文章内容拓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

比如在学习《小石潭记》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竹林溪涧的***片和播放与文章意境相近的音乐,以此来营造清新悠远的氛围,使学生可以体会到小石潭的动态美。又比如在学习《口技》时,学生大多没有见过口技表演,所以对文章的理解就不到位,老师可以在网络上找一些口技表演的视频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能够在了解口技这项民间技艺的情况下进行文章的学习。因此老师应重视多媒体的运用,更好地将多媒体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大学生活文章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兴趣爱好,合理选择教学手段,设计教学内容,通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听说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并全面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实效性。

1.多元解读,激活阅读思维

教师不仅要成为阅读的读者和感悟者,还要作为一个引路者,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并深刻体悟课本思想。教师首先要从自己的视角感受课本内涵,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明晰作者创作课文的意***,同时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阅读课文,有一个新的感悟和体会,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为学生解决在阅读课文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采用游戏阅读教学法,在游戏中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体会课文的内涵。

比如,《两只小狮子》的教学,教师首先要奠定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做好游戏课件,上课开始时播放多媒体课件。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加上有趣味性的***片,一下子就能够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再引入“一***打四鸟”的游戏,通过这个游戏活跃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双手与大脑的协调性,之后传授新知识。在这些环节之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起来,思维更加活跃,对新知识的认知效果自然会更好。

2.从整体出发,树立整体阅读意识

所谓从整体出发,树立整体阅读意识,是指不能够根据课文中一些片面的词语、语句就揣测课文的真正含义,而是应该整体把握文章,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展开细读。另外,文章的内容方面也是文章的重点,内容表明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想要反映的一些社会现状或者一些热点话题和民生问题,不论是什么内容,都需要从整体把握,这样就不至于断章取义。

比如,《鸟的天堂》一文阅读教学中,一般的阅读教学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总体结构,然后阅读“描写大榕树”的段落,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大榕树的壮观与美感。学生对于“鸟的天堂”的理解,只局限于概念上的美与热闹,不能对文章含义进行理解。而一位执教多年的教师,以另外一种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文本思路梳理。首先,从大榕树为鸟儿们营造的环境开始入手:“安静―安全―安逸”,在这样的思路引导下,将“鸟的天堂”一步步展现在学生面前,以画面再现的主线,对文章进行深入咀嚼,然后再对词句进行细化分析。

3.关注细,找准细读的关键点

第一,品味关键词句。关键词句,顾名思义就是文章中必不可少的词句,这些词句往往在文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安塞腰鼓》一文中,有一个句式从头用到尾,文章通篇可见,这句就是“好一个……”。“好一个”很明显是褒义词,在文章中多次出现,就表明作者对安塞腰鼓的喜欢和热爱之情。

第二,挖掘课文的深意。有些文章可能读起来很简单,但是其中却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内容,这个时候就需要读者根据作者的生活背景、生活的状态以及文章创作的时间来分析文章隐藏的深层次的内容。这时需要读者有一定的耐心和毅力。对于老师来说,就更应该细致地研究文章的内涵,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文章,明白其中所隐藏的深意。

第三,在疑惑之处发问。有些文章特意设置一两处的疑惑之问,刚读一遍文章,你会疑惑,为何要如此问话,为何要如此表达,这一切究竟是为何。当你多读几遍,对文章的大概意思有了一定的把握时,你就会豁然开朗,往往这些地方才是文章真正表达感情的地方,通过这种手段,更能清晰婉转地表达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更好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确保教学实效性,奠定小学生语文学习基础的同时,又能够拓展他们的语文思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更加积极地去研究阅读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够充分提升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施 莉.艺术点拨,让阅读教学走上高效之路[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16(28).

大学生活文章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活力课堂 诵读 积累

中***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15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直感敏锐的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显现出来的一个核心指标。语感的培养与长期的阅读积累有关,长期的阅读积累可以让学生形成对于语言情感敏感、领悟快速的能力。语感能力强的学生不仅能够在阅读时能够快速准确的明白文章真意,还能在自己表述或者是写文时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或者情感。因此,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主要任务,培养学生的语感,需要老师创造出具有活力的课堂,让学生养成多读的学习习惯。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工作中对于培养学生语感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

一、创造活力课堂

语感是由于文字语言活动引发出人们复杂的内心活动以认知情感的过程,一个有活力的课堂在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活力的课堂可以创造出有活力的思想,一个“死气沉沉”的课堂,学生不仅学习提不起劲,更觉得语文学习乏味无趣,文章内容沉闷无聊,便也培养不起好的语感。教师在讲课时语言要简短、精炼,讲解时要善于运用语言引起学生与文章两者之间的共鸣。比如在讲到朱自清的《春》一课时,作者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将春天来临时所见到的小草、太阳、野花、春雨等景象描写得活灵活现,那么老师就要运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仿佛“活”的春天景色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让他们与文章描述的活泼场景形成共鸣,让学生自己感受到自己仿佛就是置身于作者描述的这样的春天的景色之中。那么学生对于作者描写出春天的感受便会喷发而出,从而达到学生对语言情感的文字运用的训练目的。让学生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让自己体会到的意象更加丰满灵动,感受到语言文字运用那无法言说的魅力。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笔下的春天景象是多么的灵动,还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描写出来的生动的春天景象是要表达什么含义,体会作者寄托到文章更深处的情感表达。不仅仅是讲解文字表面表达的东西,更是要让学生学会联系文章背景去揣摩作者的更深层次的情感。比如《春》这篇文章,当时作者正处于事业婚姻双丰收的时期,可以说春风得意,但是当时中国依旧处于旧社会之中,所以该文章的主题思想就是作者对自由的向往。虽然作者处于旧中国之中,但是他的内心依旧保持着一片纯净,依旧热凵活,对未来心生美好的向往,作者把这些美好的感情用他的文字寄托到了他的文章之中,为我们描述了一片由于春天到来而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所以教师在讲解时要有意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体会到个中深意。当老师讲解完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描述自己体会到的春天。最终,这样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对学生运用文字的表达能力进行了锤炼。这样的讲解具有思维灵活性,使得学生从中受益良多,学习质量也大大的提高了。

二、培养学生语感的敏感性

要培养学生语感的敏感性,那么就要让学生多多诵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让学生多读,充分的读,读出感情,读出韵律。只有让学生多读,在读时感知整体,在读的时候培养语感。会读,既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训练学生语感的基础方式,更能通过读更好的感受语言,受到文章蕴含的情感的熏陶。读,不仅仅是让学生一字一句的简单的读,认识文章或者句子里面的每一个字,准确的断句、停顿,更重要的是要读得富有感情,读得自然,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如此的读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读”的好学生的语感自然会好。比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文中描述了济南冬天时的场景,也描写出了济南的冬天在作者心中的印象,其中蕴含了作者许多情感在里边。学生在读时,首先老师要要求第一遍“预读”,让学生将文中的句子读顺、读通,在预读之后进行通读,在通读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到底是什么印象,是喜欢?还是讨厌?然后再细读,将通读时体会到的情感代入其中,通过语言的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去读。读能够以声传情,当学生多读之后,对文章表达的情感理解起来也会更加容易。读时能够与作者同悲同喜,产生共鸣,学生就会对文章产生强烈的兴趣,让那一个个字符组成的文章在学生的心中“活”起来,那么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表达也会更加敏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优秀的讲解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故而要想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语感,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多多理解、体会。

三、积累阅读量

大学生活文章篇9

1.阅读前的活动

阅读前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猜测

a.利用标题

好的标题常包含文章的中心思想。不论学生的猜测正确与否,但最终都会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b.利用***片

新教材每一课都有生动的***片,学生可以根据所给***片猜测文章的大概内容。

(2)背景知识介绍

在讲课文之前,教师应对与文章有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作一些介绍。让学生了解讲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这些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是十分必要的。

(3)头脑风暴

在讲授新课文前,首先给出课文的关键词,然后让学生就所给的词说出他们已知的与其相关联的其他单词或词组。

总之,每篇文章的阅读不可能都用到以上提到的这些策略与方法,但恰到好处地使用其中一两个,不仅可以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式,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可使他们的阅读有方向性,做到事半功倍。

2.阅读中活动

阅读中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取详细的篇章信息,了解文章的一些语言现象。包括以下几种活动:

(1)略读

略读可以运用下列技巧:a.要利用印刷细节,如书或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斜体词、黑体词、脚注、标点符号等,对书和文章进行预测略读。b.以一般阅读速度,阅读文章开头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大意,背景情况,作者的文章风格,口吻或语气等。c.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d.注意转折词和序列词。e.若无需要,不必阅读细节。

(2)跳读

为了有效地进行跳读,读者应运用下列技巧。a.利用材料的编排形式。b.利用章节标题和说明。看看文章标题或章节标题,确定文章是否包含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或者哪一部分包含哪些材料,这样可以直接翻到那个部分,进行寻找。c.抓提示词。读者找到包含所需信息的章节,准备寻读。

(3)推论

阅读中的推论指的是利用文中事实或暗示来获取信息的过程。他是一项非常有用的技能,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充分地欣赏文章,但是推论必须合情合理,应学会领会并思索字里行间的意思,分析文章所给的信息,确定作者措辞的理由。

3.阅读后活动

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力,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大学生活文章篇10

1 作文要真实

首先,要求学生写作必须真实,说实实在在的话,只有感动自己的文章,才能去感动别人。人云亦云的假话、大话、空话只能让人产生“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谈不上“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学做真人,学说真话。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整理好思路,组织好语言如实地写下来,这就是写作的主要任务。也许,有不尽人意之处,但难能可贵的是真实,是作者的自我剖析,需要在不断地习作过程中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一名学生在写家乡的小河时,本来小河早已干枯了,他却写成“原来清凌凌的河水变浑浊了,美丽的小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白色垃圾随波逐流”。这样写的目的是突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

2 写作要有真情

俗话说“文章不是无情物”。有些文章之所以感人,其突出特点是一个“情”字。我们要求学生写真话,目的是让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如我们学过的《再见了,亲人》一课,著名作家巍巍以亲人的口吻真实的向我们再现了志愿***和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突出表现了一种国际主义的鱼水情。读起来朗朗上口,震撼人心,感人肺腑,令人回味无穷。经典的美丽突出一个“情”字,没有真情,就写不出感人的文章来。

3 写文章要有真知

我说的真知源于“实践出真知”,意思是作文来源于生活,要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捕捉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处处留心皆学问”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你学问多了,写作还会难吗?因此,观察时要细心、用心、留心,要做到下马观花,不能走马观花,否则,观察就会不准确,写作时不具体。如有的同学写秋景时总是写:“庄稼熟了”,“草枯黄了”,“树叶落下来了”,“秋天真美丽”,“农民伯伯丰收了”等空洞的话来概括,谈不上生动具体。理想的观察应该伴随着联想,否则观察到的事物是平面的,没有生机和活力。把观察到的事物和联想及时记录下来,就是日记。天长日久,写作水平自然就会提升。

4 写文章要有真悟

写文章的真悟分两个方面:从文章中感悟;从生活中感悟。我们学习的每篇文章都是作者在和我们在对话、在交流、在沟通,因此我们需用心感悟教材的篇章结构、写作特点、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感悟多了,积累多了,自会“下笔如有神”。生活像七彩的虹,我们用真心、真情去领悟其美好,意境也会别具一格。如同去野游,有的同学这样写:“树林里有草,还有一股味”。有的同学这样写“密密层层的树林里长满了迷人的芳草,这些草嫩嫩的、绿绿的,用鼻子闻一闻,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泥土气息,多生动的一幅画面啊!”真心的感悟,就有了丰厚的积淀,心里就有好多话要说,感到不吐不快。

5 写文章要有真意

文章立意既要创新,更要真。我们确定好文章的题目,就涉及到选材、技巧来反映主题。如写《爱劳动的妈妈》这篇文章,就应想到通过典型具体的事例,通过描写妈妈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突出妈妈爱劳动的品质。而文章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就属于布局。至于如何使文章设计的匠心独具,依然体现一个真字,即“此中有真意,成竹在我胸”。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学生活文章10篇

学习

三个月工作总结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三个月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三个月工作总结内容,入职三个月工作总结范文。一、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上班伊始,我认真学习了公司《员工手册》及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做到了无迟到、早退、违规现象。二、主动学习、尽

学习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0篇,内容包括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百度文库六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六年级共有4个教学班,280多名学生。经过三年半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

学习

仰望大树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仰望大树10篇,内容包括仰望大树优美的句子,仰望大树日记。大树令我感动,它生前为人类绿化空气,而黑心的伐木工却一颗一颗地把它们杀死,只留下光秃秃的树桩子,但它们却无怨无悔,大树死后,仞是栋梁之材。中国人不就是需要大树这样的

学习

培训销售总结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培训销售总结10篇,内容包括培训心得简短总结销售,销售培训总结与收获范文。一、销售培训工作内容市场部全年根据地域,组织进行了9次销售培训,具体见下表:序号培训主题培训时间培训地点人数1固定机内部培训XX年.1.21—1.22厦门1

学习

名人名言学习10篇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名人名言学习10篇,内容包括名人名言十篇,名人名言作文集锦十篇。青年同志们必须记住,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要知道,在这条路上克服困难,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

学习

意向书范本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意向书范本10篇,内容包括意向书的经典范文精选5篇,意向书怎样写。甲方与乙方经友好协商,就有关股权收购的事宜达成以下意向书:一、收购目标公司概况1、昆山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12月31日,住所地昆山开发区,注册资本为20xx万元

学习

开发区工作总结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开发区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开发区工作总结和计划,开发区工作现状汇报。二、抓调查研究,夯实工会组建与会员发展的工作基础。开发区内的企业绝大多数为非公有制企业。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既没有以往成熟

学习

论语读后感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论语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论语读后感摘抄,论语十则读后感。人生,就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而这些,却是

学习

油菜花的作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油菜花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油菜花作文三年级,油菜花的样子作文。油菜花花粉多,常常看见蜜蜂在油菜的花丛里飞呀飞呀,采呀采呀。它们用金黄色的菜花粉酿造出无比甜美的菜花蜜油;菜籽可以榨油;菜籽荚可以做很好的饲料,肥料等。现在

学习

小学英语教研组计划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英语教研组计划10篇,内容包括初中英语教研组第二学期教研计划,英语教研组活动记录内容。以__市教研室、学校和教导处教学计划为依据;继续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新课程理念、课程纲要指导教研教学,反思和总结在课程实施过程

学习

销售培训总结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销售培训总结10篇,内容包括销售十大心态培训总结,销售课程培训总结范文。一、销售培训工作内容市场部全年根据地域,组织进行了9次销售培训,具体见下表:序号培训主题培训时间培训地点人数1固定机内部培训XX年.1.21—1.22厦门122

学习

支部年终工作总结10篇

阅读(258)

本文为您介绍支部年终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农村支部年终工作总结,支部年终工作总结2021。今年我支部的工作中心就是在日常工作中求新、求变,利用现有资源丰富团活动的内容,并且强调“一次活动要有一次活动的效果,向一切走形式的活动说‘不

学习

业务员总结报告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业务员总结报告10篇,内容包括业务员拜访客户总结报告,业务员每日总结个人。一、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上班伊始,我认真学习了公司《员工手册》及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做到了无迟到、早退、违规现象。二、主动学***快适

学习

村务公开工作汇报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村务公开工作汇报10篇,内容包括如何做好村务监督工作汇报,村务监督委员工作汇报。在省委、省***府,市委、市***府,郊区工委、郊区工作办公室的领导下,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深刻领会“立***为公、执***为

学习

节能环保文章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节能环保文章10篇,内容包括关于节能环保的文章范文,提倡节能环保的文章。一、TPP中可能涉及环境内容的分析与判断目前尽管TPP文本对外保密,无法获得具体详细的信息,但是据美国USTR2014年1月15日的公告,美国在TPP谈判中环境保护

学习

小学生科普文章10篇

阅读(181)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科普文章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科普文章,小学生科普精选100篇。由于儿童时期是人类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每天除了吸收课堂上的知识外,也应该经常阅读课外读物,养成阅读的习惯。根据台湾南投地区小学4、5、6年级的调查统计,有

学习

校园生活文章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校园生活文章10篇,内容包括校园生活美篇文章,校园生活文章100篇。(二)学生管理的内涵学生管理是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通过各种手段,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旨在维护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的

学习

幼儿园中班育儿文章范文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中班育儿文章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幼儿园中班上学期育儿知识10篇,育儿手抄报中班幼儿园。幼儿园中班育儿文章篇1我班的孩子进入幼儿园已是第三个年头了,耳边仿佛还是孩子们刚入园时的哭闹声,两年半的集体生活,让他们学会了

学习

夫子庙小吃做出大文章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夫子庙小吃做出大文章,内容包括夫子庙小吃做法大全,夫子庙附近美食小吃有哪些。一、华商会菜单(秦淮风情晚宴)冷碟:金陵盐水鸭、什锦素菜、干切牛肉、洋花萝卜。开味碟:菱角、莲子。热菜:百合菊叶、芦蒿香干。小吃:雨花茶、五香

学习

信手拈来皆文章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信手拈来皆文章,内容包括信手拈来是什么意思,信手拈来皆是诗。作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想使学生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一个学期单凭课本上每单

学习

浅谈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阅读(33)

景物描写在记叙类文章中是不可或缺的,除了专门描写景物的文章外,作者在一篇文章中描写山川景色、自然风光并不单纯是为写景而写景。中学生在写作文时,也常常进行景物描写,但由于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明确景物描写是在文章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因此“

学习

文章结尾常考查,把握规律巧解答

阅读(30)

好的文章,肯定有不俗的收尾。在近几年的高考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中,各省市的试卷都十分重视对结尾的考查,因此,我们在进行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时,也必须对高考试卷的设题方式及答案加以归纳,理清此类问题的答题思路。关键词:高考结尾主旨结构思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