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关于学习论文10篇

语文关于学习论文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学生主体 能力培养

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传授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灌输式和绝对化的课堂教学阻碍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它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它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使学习过程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并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建立语文教学的自主教育观,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明确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使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因此,“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教育学认为,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不仅要接受教育,同时还要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语文教学应确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上彻底转变指导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确立自主学习的地位。因为,这才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

二、教给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要授之以方法。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能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知道运用已有的条件去寻找解决问题、认识新事物、产生积极联想的途径,以此教给他们一生受用的财富。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了多少;教师加以指导,让学生去探索思考;教师能给予一点启示,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拓展知识;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地去实践运用。比如:揣摩关键词语的方法或联系上下文意思理解文章内容等,学生积累了这些学习的方法,对课文学习,可以先总体泛读,然后择其重点段精读,品词、析句领悟审美;可以从审题入手,通过设疑直奔中心,有的可读后存疑,通过查找资料,上网获取信息,阅读课外书来提高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和随笔等。总之,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

三、要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激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语文教师要创设具有“人文”特色的课堂硬环境,语文学科知识的人文性和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很强,其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语文课堂学习环境的优化。语文教师还要营造“人性化”的课堂软环境,要摒弃传统教育观所一贯主张的“师道尊严”,应重新定位师生角色,进行角色转换,构建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四、要循序渐进,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语文教学的难易度应处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无论是掌握知识还是领会方法,都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正确的规律和方法,而且要有一个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逐步积累的过程,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建立恰当的目标。教学生学会学习,切不可脱离具体的教学过程,单纯地、教条式地讲授思维方法,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探索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动脑思维,自己领悟,逐步体会其中的乐趣。

五、要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但是让学生带着什么问题学,问题由谁提出来,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教学中较多的问题是由老师提出来的,如果老师提出的思考题只是让学生从课文找出答案来,那么,学生的思路就只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老师设计的框框里转,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就受到束缚。因此,要从学生学习过程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不清楚的,然后让大家带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学。问题来自于学生,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思考的空间就比较大,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中学生往往是从不同的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问题的。有的是表面的、肤浅的;有的是比较有深度、有广度的。教师要加以梳理、组织,分别对待,逐个解决。因此,问题无论是老师提出的还是学生提出的,教师都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和养成***思考的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打破学生学习上的被动局面,才能为自主学习开拓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语文关于学习论文篇2

[关键词]语言习得;认知过程;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学转向

20世纪80年代,基于普遍语法的研究在诸多二语习得理论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学派以研究人类语言习得的内在机制为其主要目标,试***解释第二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20世纪90年代以后,二语习得领域出现了新的研究路径,人们开始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探索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如以lantolf为代表的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和以watson-gegeo为代表的语言社会化理论(language socializationparadigm)。这两种理论模式相辅相成,不仅体现了将语言系统复归于社会系统的认识观,同时也反映出了当下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趋势。本文拟从其理论基础和主要观点等方面对这两个理论模式进行简要评述。

一、理论基础

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均侧重研究学习者如何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来发展语言认知能力,但其理论基础并不完全相同。社会文化理论基于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对儿童心理与认知发展的研究,认为语言符号具有社会属性,语言学习就是社会活动和认知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文化现象。儿童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借助语言符号的中介作用不断重构自己的心理结构。因此,在vygotskv看来,语言学习过程就是连接社会语言和心理语言的支架,学习者则是在复杂的社会认知任务中的积极参与者。vygotsky关于调节、活动、支架和最近发展区等概念的论述形成了社会文化理论的基本内核。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lantolf为代表的一些研究者将vygotsky的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进行了不断的解读,并尝试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揭示二语学习者的自我建构过程。

语言社会化理论最早是由人类学研究者schieffelin和ochs提出的,后来被watson-gegeo等一批学者广泛应用于二语习得研究。根据schieffelin和ochs的研究,将语言社会化定义为儿童或初学者通过语言形式的学习实现其社会化的过程,其间包括接受相应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社会习俗。其概念的形成可追溯到早期人类学家sapir和who等人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论述,即认为儿童在获得语言的同时亦形成了自己观察世界的视角。然而从其心理学基础看,语言社会化理论同样受到了vygotsky的学习理论影响,即强调交际活动中的语言运用在心智功能发展中所起的核心作用。另外,生态语言学的整体论思想也为语言社会化研究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为此,学界有人主张从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出发分析和研究语言,把语言的学习和社会文化的适应看作同一过程,即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作为二语习得领域的两大新兴流派,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均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前者的理论来源为认知心理学,后者则主要源于语言人类学的研究;社会文化理论着眼于社会心理的互动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语言社会化理论则把儿童对语言、文化和社会行为的学习看作三位一体的连续性的过程。

二、主要观点

在语言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背景下,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从不同侧面对语言习得现象进行了解释,两者虽有一些重叠的地方,但仍不难看出其观点上的差异。根据社会文化理论,人类独特的高级认知功能需要借助语言这一辅助工具的调节才能得以发展起来。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儿童或不成熟的个体总是离不开父母、老师等他人的指导或调节,所以儿童的语言主要经历了从社会言语、自我中心言语、自我言语到内在言语的发展路径。其中,自我言语是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的一种常见形式,儿童的这种自我话语不是针对外在的谈话伙伴,而是有意或无意的自言自语。儿童常用的自我话语形式包括模仿、重复等,在交互作用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可以作为语言发展从外部转向内部的过渡阶段。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这种自我言语对第二语言习得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后进行的针对成人二语学习者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学习者的自我言语能够帮助他们进行自我纠正,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程度。

除了调节理论和自我言语之外,社会文化理论还阐述了活动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社会文化学派的研究者将活动定义为心理发展得以实现的社会实践,包括主体、客体、行动和操作的集合。对语言习得而言,活动的意义在于为学习者提供增进语言规则内化的社会文化背景。目前,活动理论在二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包括主体性研究、词汇学习、交互活动分析等。

另外,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的作用在于协调社会互动和更高层次的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为揭示二语学习者可能达到的心理表征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解决问题时的实际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kinginer从技能、支架和元语言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最近发展区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就技能习得而言,kinginer认为,就是在语言课堂中,学习者通过参与各种类型的交际活动,发展其语言使用的技能。而所谓支架就是能在最近发展区内,帮助儿童通过他人调节的方式完成原本无法***完成的任务,获得新的知识技能的一种辅助物。kinginer提出了支架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两种途径,即rif(激发一反应一反馈)模式和ire(激发一反应一评价)模式。ellis的研究认为,支架对第二语言学习具有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的促进作用。初学者由于语言能力有限,如果缺少教师交互性的反馈,就很难在课堂上获得提高语言技能的机会。 

与社会文化理论相似的是,语言社会化理论同样着眼于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关系,但其关注的焦点是学习者如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语言社会化理论认为,语言的学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学习者所参与的社会交互过程密切相关。在儿童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许多社会文化信息,如社会习俗和规范、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等都是通过语言的习得内化为学习者的知识系统的。因此,在儿童母语习得中,认知能力的建立与儿童的环境体验和社会交际密切相关,语言习得过程与儿童个体的社会化属于同一过程。由此可见,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治环境必然会制约儿童所接触的语言形式,同时也对儿童如何使用语言产生影响。由于语言集中反映了文化,语言中蕴含的知识、规范与观念必然对掌握这种语言的个体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句法、语义和语篇能力的习得对儿童构建其语言与文化知识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基于上述思考,一些学者(watson-gegeo和neilsen,zuengler和cole等)指出,语言社会化理论不仅适用于儿童母语习得研究,而且也能解释第二语言习得现象。因为语言学习总是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各种社会、文化和***治因素直接影响所教语言的具体形式以及语言的表征方式。就课堂学习环境而言,其中蕴含的语言社会化过程也是不容忽视的。第二语言课堂虽然无法复制外界的真实社会环境,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种不同于母语文化的全新文化体系,有助于儿童和成人克服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促进语言社会化的进程。把语言社会化概念引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使语言、学习和认知等概念获得了新的解释。与传统的语言习得观不同,语言社会化理论不再把语言看作单一、孤立、理想化的系统,而是把语言和社会文化行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二语习得研究摆脱了模块化的语言观。

虽然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对语言习得的解释不尽相同,但两者均认为,语言与文化的习得以及认知水平的发展均取决于特定社会历史情境下的社会互动,这与过去基于普遍语法的二语习得流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普遍语法为导向的研究剥离了语言的社会属性,着重研究语言内在的原则与参数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体现了人们对语言属性本质的再认识。

三、简要评价

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出现的社会学转向并不是偶然的,这与长期以来人们对语言习得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有关。从二语习得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普遍语法学派的影响由来已久。根据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简称ug),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有着某些共同的语言原则和尚未定值的语言参数,由于每个人的语言认知体系中都有ug知识系统,而ug体现了每个人的心脑语言机制,因而ug由一套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广义规则和原则构成。20世纪80-90年代的二语习得研究大都是在上述ug的框架里进行,并成为当时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流派。基于语言普遍性的观点,也有学者(如anderson,kasper等)主张把二语习得纳入认知科学的领域进行研究,认为习得一门语言意味着建立一套新的知识结构,应该在认知科学的框架内解释二语习得现象,社会文化在语言习得研究中则仅仅起着辅助l生的作用。

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vygotsky的认知心理学观点,因此,两者都不否认认知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但与传统的普遍语法学派和认知学派观点明显不同。语言社会化理论强调认知源于人的社会交互作用,因此,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社会文化理论则把语言学习看作社会活动与认知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文化现象。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不仅展现了这一问题的多维视角,而且也是对语言习得认知过程复杂性的全新解读。

不过,无论是社会文化理论还是语言社会化理论,还都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就前者而言,有的学者指出,社会文化理论没有将语言本质作为一个系统做出深入细致的研究,难以回答一些涉及语言本体习得方面的问题。例如,二语初学者在习得英语过去式时,可能会将不规则动词(如go)误用为规则动词形式(goed),这种不正确的用法显然是学习者错误推论的结果,单从社会文化因素的角度很难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另外,也有学者批评说,社会文化理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与krashen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i+1”)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很难在实际研究中确定最近发展区的内涵。针对这一点,社会文化学派的研究者解释说,最近发展区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协同活动,krashen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则涉及被动性的接受过程。lantol也曾辩护说,把最近发展区等同于krashen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完全是一个误解。不过笔者认为,人们对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批评是有一定道理的,无论是在实证研究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中都难以准确把握最近发展区的边界,这也使得人们把对krashen的批评指向了社会文化理论。

作为一个新兴的流派,语言社会化理论也存在概念解释不清的问题。就语言社会化这一概念本身而言,大多数研究者依然沿用schieffelin和ochs在人类学早期研究中所下的定义。其实,正如zuengler和cole所指出的那样,这一定义并没有揭示语言社会化概念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从广义上说,语言社会化是一个伴随人们终身的过程,不是仅限于儿童时期。因此,学者们在把语言社会化概念引入二语习得研究时,应该对其涉及的各种关系和因素进行明确界定,否则,就会由于概念的模糊而导致实证研究的解释力被削弱。其次,二语习得领域的语言社会化研究起步较晚,许多基础性的研究比较薄弱,这一点也得到了语言社会化研究者(如watson-gegeo和neilsen)的承认。另外,从研究方法来说,语言社会化研究不仅需要对学习者的语料进行微观的分析,发现语言认知的细微变化,而且还要研究宏观的社会文化结构对语言认知的影响。而如何将这两方面的影响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四、结语

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说明这一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多学科融合的趋势。虽然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对二语习得作出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其遵循的路线是一致的,即从社会情景互动的视角考察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为认识二语习得的过程和规律提供新的视角。同时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教学方面的启示。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社会文化理论对支架概念的论述,在课堂中组织合作学习,开展同伴互评作文等。同样,我们也可以把语言社会化的概念引入课堂,通过分析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课堂交际,发现课堂话语所蕴含的认知价值倾向,进而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实现第二语言的社会化。因此,在社会学转向的背景下如何将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应用于课堂实践,是二语习得研究者和语言教师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lantolfjp,thorne sl.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the gebesis of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2]watson k a,neilsen s.language socialization in sla[m]//doughty c j,long m h th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blackwell,2003.

[3]vygotsky l s. mind in society[m].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 pre%1978.

[4]俞洪亮《口头话语分析与第二语言习得》导读[m]//boxer d,cohenad口头话语分析与第二语言习得北京:世界***书出版公司,2007.

[5]高一虹,周燕习得社会心理研究:心理学派与社会文化学派[j].外语学刊,2009(1):123-128.

[6]schieffelinb,ochse language socialization[j].annualreviewofanthropology,1986(15):163-169.

[7]bronerm,taronee is it fun?language play in fifth gradespanishimmersion classroom[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1,85(3):363-379.

[8]k1nginerc,defining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rnent in us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j].applied linguistics,2002,23(2):240-261

[9]ellis r.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nity press,2003.

[10]watson—gegeo k a mind,language and.epistemology:towards alanguage socialization paradigm for sla[c]//plenary address presentedat pacslrf,honolulu,october,2001.

[11]zuenglerj,cole k language soclalizatio and second languagelearning lm]// hinkel e handbook of research m secondlanguageteachingandlearning.maha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5.

[12]chomskyn,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m].dordrecht:foils,1981.

[13]anderson j.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m].mass: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83.

[14]kasper g“a”stands for acquisition:a response to firth and wagner[j].themodemlanguagejournm,1997,81(3):307-312.

[15]李霞,兰英基于社会文化学派理论的第二语言学习观及其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7(2):54-61.

语文关于学习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文化合流;阐释学;交往行为理论

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主要研究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与学习规律,是一门跨学科的理论。在语言获得的研究中,经历了从“教”到“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重心的转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教”放在主导地位,重视语言教学理论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才开始受到应有的关注,第二语言的学习理论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理论和假说。其中舒曼(Schu—mann)的“文化合流理论”是最具影响力的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理论之一,它享有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假说、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假说、塞林格的“中介语”理论等着名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模式同等重要的地位。但与这些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不同,舒曼把“文化认同”作为第二语言获得的着力点,认为这一因素对第二语言的获得极其重要。文化合流的第二语言获得理论顺应了当前全球化的趋势,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为此,非常有必要在更深的层次上探讨这一理论。此外,由于文化合流是在心理语言学背景下诞生的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环境和个人的心理因素的心理学实证研究出发来研究文化合流理论。本文从阐释学这一角度论述这一获得理论的合理性,并且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出***述良好的交往环境能促进第二语言获得的研究。

一、对文化合流理论的争议与反思

舒曼在1978年提出了文化合流理论。文化合流是指一种逐渐适应新的文化的过程。这一模式的中心命题是:第二语言的获得是文化合流的一个方面,一个人能将自己的文化与第二文化合流多少决定了一个人获得第二语言的成败,也就是说,文化合流理论强调的是第二语言获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及心理距离所决定的——距离越近,学习者的学习愈成功,反之亦然。文化合流理论力***说明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中,对第二文化的认同感对于语言获得的关键作用。第二语言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如果学习者对于第二文化有崇拜感、亲近感和认同感,他就越容易获得第二语言。

自文化合流语言获得理论提出以来,尽管其实践效果和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争议也是颇多的。例如,有的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驳斥了这一理论,认为其并没有说明第二语言规则是如何在大脑内部建立的,学习者综合各种语言信息的机制是如何运作的,也就是说,该理论未能进一步解释第二语言知识是怎样在“黑箱”中被内化和吸收的,即输入是怎样变成摄入的,然后又是怎样进入学习者现存的中介语系统而改变中介语知识结构的。诚然,文化合流理论缺乏对大脑的语言学习规则的深入的实证研究,但文化合流理论避开这一复杂心理现象的说明是有客观理由的。

心理学是植根于经验和假设的实证研究,尽管实证研究极其重要,但实证研究往往是带着某种先人为主的理论指导的研究,或以验证某种假设为目的的研究,不仅如此,其结果常常与理论并不相符或与假设并不相关,使研究陷入困境。例如,关于双语者的语言是如何在大脑中表征的探讨,就遇到类似的困难。问题就在于实证研究是基于一些自以为是“不言自明的理论和假设”而操作的,而这些理论恰恰最值得反思。也许舒曼正是意识到用实证的方式来研究大脑的运行规则会有诸多的“未知”,毕竟这些关于人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规则是不可感的,即使是可感的,你也无法确认你的可感是否与他人相同。所以,对于文化合流是如何通过大脑的规则运行影响第二语言学习及学习者如何综合语言信息,舒曼并未作出任何阐述。他的这一做法给予人们的启示是某些研究,尤其是关于大脑的心理学问题也许是无法从实证科学研究中得到确切的结果的,或许某些人文科学的问题如文化合流的问题,可以应用人文科学的方法即寻求元理论性的问题得到深刻的揭示。

除此之外,与第二语言学习更为密切相关的是,有些学者指出它不适于课堂学习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是一种强调学习者深入到第二国自然习得第二语言的模式,而非本国的课堂教学.不可否认,对于与第二语言文化的心理距离,当然是深入到第二语言学习的国家而能够更加的接近。但这种学习语言的条件并非所有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都能够实现,所以只能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尽量创设这一条件。许多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文化的导入无疑比拒绝渗入任何第二语言文化去学习语言要有效的多,尽管没有深入第二语言国家学习语言有效。正像舒曼所指出的那样,心理距离决定了第二语言学习的成功与否,只要是能够让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距离趋近,就能够有效地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并非只能通过深入第二语言国家才能实现文化合流。为此,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课堂要尽量导入相关的文化因素,建构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第二语言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合流,更好地取得第二语言学习的效果。

可以看出,对于文化合流理论的争议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其一,是针对文化合流的理论问题:如果不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模式进行论证,人文科学的方法是否能够迎难而上?其二,文化合流理论的适用范围问题:如果没有条件深入到第二语言国家内学习语言,文化合流是否可能?其三,如果文化合流可能,如何才能加强文化合流,从而能更好地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以下就这3个相互关联的方面进行论述。

二、文化合流的元理论建构:阐释学视角

对于第一个争议的问题,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化合流理论的深层次问题似乎要轻松得多。因为语言和人文学科关系密切,语言对于人文学科来说具有本源性的意义,一切人文学科的问题都要到语言里去寻求答案,反过来,人文学科又为研究语言提供方法。阐释学就是一门与语言联系紧密的学科。很多人认为阐释学与语言的联系是在语言学转向之后的事,然而阐释学从来都是与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阐释学的演变尽管历史久远并数易其貌,但始终与语言相伴而行。施莱尔马赫曾指出,在阐释学中所预设的一切问题都是语言的问题。第二语言获得与语言,或者更确切地说,与语言的理解是分不开的,研究它当然离不开阐释学。阐释学为研究文化合流理论的合理性提供了极强的元理论支撑。

首先,第二语言的获得离不开理解,因为理解的可能性为第二语言的获得提供了信心。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语言是思想符号,虽然语言存在差异,但是所有思想是一致的,理解还是可能的。到了中世纪,人们认为具有一种普遍的,***于任何语言外壳的思维内核“精神语言”。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为了反驳怀疑论者皮罗的“一切都可以怀疑”的观点,提出至少“我活着,我存在,我理解”还是不能怀疑的。即使是现今,也不乏持这种观点的人,最为典型的就是着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这些观点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世界文化合流及人类的相互理解提供了理论上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阐释学是一种理解世界(把世界作为一个篇章进行理解)的理论。阐释学提出理解不是一种认识模式,也不是一种行动模式,而是此在的原始性的实在形式和根本活动,人的一生就是以理解这一方式生活的。所以说它是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说,阐释学的原则对于人类的各个方面普遍适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阐释学原则也适合于研究在第二语言获得中有什么样的理解活动发生以及如何促进这种理解活动。

阐释学认为,人是理解的动物,只要活着,就会拥有一定的自我理解和理解世界的能力,缩小间距,即人具有去远、定位、去陌生化、把世界周围化的,从而把自己融入一个更大的世界中去的能力。所谓“间距”,其本质是指理解者与对象之间的差异。如果没有差异,理解就成为不必要——差异产生理解。间距是一切理解的前提,因为间距的存在,理解才成为需要。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当中,间距主要表现为心理间距、语言间距、文化间距。从根本上说,这些间距的存在使第二语言的获得成为必要,但是同时也成为第二语言获得的障碍。从这一意义上说,第二语言获得也属于“在世之在”——人的理解活动的一种形式,为此,理解中所发生的一切基本活动,必然也发生在第二语言获得当中。

那么在第二语言的获得中,发生了什么样的理解活动,间距是如何被缩小的呢?正像海德格尔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常常是已经归属于特定的“传统”,因而被抛入到一定的成见之中。无论怎样的理解都总是以成见为立足点,都以成见开始。但是面向未来,我们一面筹划自己存在的可能性,一面以过去为现在的媒介,自觉地跨越间距,将过去的“真理要求”适用于现在的修正。这就是伽达默尔提出的“视域融合”——即将过去的视野和现在的视野相融合,结合事件的真理会在更高的层次实现。视域融合对于经验是开放的,也说明理解是具有创造性的。通过这种视域融合,并不一定最终能够到达“绝对真理”。根据每一次的历史状况,自我理性的完结性会不断地被打破,这是理解的不尽源泉。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视域融合,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接触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文化合流与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相伴相随,即使没有深入到第二语言国家,文化合流同样也是可能的。理解作为此在的根本存在方式,不管学习者是否意识到,理解活动确实在发生;而第二语言初学者又必然是带着本国文化“成见”的人,所以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中即理解过程中,本族文化是敞开的,第二语言文化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本国文化成见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形成新的“成见”,在新一轮的交流学习中充当理解的立脚点。此时的状况又会成为新一轮学习的源泉,即语言的基础。如此这般,视域融合不断发生,理解不断循环,即第二语言学习者以及所在国成员的成见都发生了改变。经过这样的视域融合,第二语言学习者实现了本族文化和第二语言文化的合流。这是第二语言学习和获得的必然趋势,即使在课堂教学上,文化合流也不可避免。

可见,从阐释学的角度出发,文化合流理论的元理论问题得到深刻的剖析:第二语言学习同时是理解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第一语言文化与第二语言文化不断发生视域融合,文化合流必然发生,为此,即使是非第二语言国家,文化合流也是可能的,这是第二语言学习的起点也是归宿。

三、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的建构:交往行为理论视角

如前所述,文化合流贯穿了整个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舒曼提出,文化合流程度的大小有赖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自身对第二语言文化归附动机的强弱,更详细地说,第二语言获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及心理距离所决定的,距离越近,第二语言越易获得。可见,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社会距离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决定社会距离的各种社会因素可以影响学习者的动机、对目的语及其社团的态度、目的语输入的品质和数量以及总体学习环境的优劣。能带来“优质的”学习环境以及质和量均合乎要求的目的语输入的社会因素应具有以下特征“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互视社会平等,并均希望前者被后者同化;两社团自我封闭性小;学习者社团规模不大且缺乏凝聚性;两社团的文化冲突不大;两社团对彼此有好感;学习者社团打算在目的语地区长期居留。若上述各社会变量呈现出相反的特征,如当学习者社团自视社会地位优越或低贱时,“劣质的”学习环境便会产生,从而对文化适应和语言获得构成障碍。

同时,舒曼特别提出,在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要强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主要是在社会距离难以确定,即社会因素对文化适应不构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时才发挥作用。所以,在外语教育环境下,学习者不能与目的语社团直接接触,反映两社团关系的社会因素对文化适应的作用变得模糊,学习者个人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心理感受,即心理距离的作用可能变得更加突出。这时,如何帮助学习者克服语言和文化震惊,选择合适的学习动机,跨越语言自我的心理屏障便成为外语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从以上的论述中不难看出,自然习得第二语言也好,课堂学习第二语言也好,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的建构是可以缩短社会距离和改变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不良的心理因素的关键,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主观和客观上的优越条件,增进了文化合流,对第二语言的获得起着关键作用。

当代西方着名思想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提出,交往是以言语为媒介,通过对话即“话语民主”达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与“一致”的行为。从这一表述中可以看到,他把交往的最终目的归结为“理解”,他所说的“话语民主”的含义就是指人们展开自由、平等的辩论、对话、商讨并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同时,哈贝马斯认为,真理由共识构成,而共识是人们在没有内外压力和制约下的理想情境中通过交往达成的。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会追求一种平等而真诚的人际关系,对这种道德理想的追求先验地存在于语言使用的过程中。所以,他进一步指出,对话必须是基于对话双方的平等、真诚,参与愿望和切合情境的意向性,表达清晰的基础上。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构建良好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争辩(对话)双方必须具有沟通的真诚愿望,这是进一步争辩的立足点。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第二语言学习者与所在国成员对相互文化的认同,希望互相借鉴交流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心理准备。参与对话双方必须是平等、自由的,这样的对话才是民主的,才能真正进行下去。参与对话的双方必须能够相互抗衡,因此第二语言学习者应该团结一致,统一起来,让所在国成员与之对话成为需要。对话双方的表达必须是清晰的,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与所在国成员的文化相差太远,表达无法清晰顺畅进行,将为平等顺利对话带来障碍。

可以看出,哈贝马斯的语言交往行为理论为如何促进文化合流提供了理论指导:建构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能有效缩短第二语言学习的社会距离和改变学习者的不良心理因素,促进文化合流,进而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四、结语

文化合流理论是一种顺应世界文化大合流时代的第二语言学习模式,它提出,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它有着诸多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合理性,对第二语言获得的动力机制以及获得过程中的洋泾浜化现象作出了独到的解释,为习得理论的深入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尽管如此,文化合流理论也不乏值得商榷的地方。

例如,“社会距离”缺乏客观的测量手段。因为文化合流理论没有规定一个可以衡量社会距离及各社会因素的可信尺度,围绕该理论所进行的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往往大相径庭,甚至互相矛盾。研究发现,社会距离与第二语言获得水平之间联系紧密,舒曼模式理论中所列出的社会因素中绝大部分与第二语言获得水平成负相关。按所起作用大小顺序排列,这些因素分别是:社团的态度、社会阶级、凝聚性、打算居留时限、第二语言社团规模、社团的封闭性、对地位的感觉。但也有一些研究得出的结论与舒曼的理论相互冲突。有的研究发现,在社会距离较大时,心理距离与高水平的获得相关,也有的研究发现社会距离与获得发展没有关系。可见由于没有一个可靠的标准,文化合流理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效果检验就显得不够客观。

语文关于学习论文篇4

关键词:英语学习;学习策略;研究

中***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318-01

随着外语教学与研究的不断发展和理论的逐渐完善,国内外语言教学界开始认识到掌握相关的学习策略对学习的重要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内外的学者主要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发现学习策略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文秋芳(1996:11)说过“有关外语教学的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英语学习策略的差异对成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近30年来,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十分全面并且不断深入。

学习策略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研究外语学习策略的有Rubin(1975),Naiman et al.(1978),Wong-Fillmore(1976)以及Sterm(1983)等。J.Rubin是早期语言学习策略最有影响的研究者之一。她主要是对成功外语学习者(good language learners)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以及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手段调查成功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继Rubin之后,N. Naiman等人的研究可以说是学习策略研究的第一个重大发展。1978年Naiman等人出版了他们的经典专著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 (Naiman et al,1978,1996)。与以前的研究相比,Naiman等人的研究在深度、广度及研究方法等方面有较大的改进。

1990年O'Malley和Chamot出版的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和Oxford出版的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基本上反映了80年代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成果,也代表了80年代学习策略研究的水平。

进入90年代以来,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继续发展,而且出现三个新的趋势:

(一)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与自主学习的研究结合起来,Wenden于1991年出版的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就是主要探讨外语学习者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二)语言学习策略的培训成为学习策略研究的重点,1998年Cohen出版的语言学习策略的另一部重要专著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的第五章“The impact of strategies-based in struction on speaking a foreign language”专门论述了以学习策略为基础的外语教学模式对外语学习(特别是口语能力的培养)的影响;(三)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学习策略与文化的关系。代表这一研究趋势的有Oxford 1996年编辑出版的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round the Worl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该书收集了有关世界各地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重要论文。其中专门有一章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我国外语学习者与其他国家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策略方面的异同。

如果说,国外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兴盛于八九十年代,在国内外语学习策略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兴盛于90年代后期。

1984年,广州外国语学院黄小华在香港中文大学完成的以“An investig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oral communication that Chinese EFL learners in China employ”为题的硕士论文标志着中国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开端。文秋芳也在1991年就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进入90年代后,我国外语界对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策略展开了更广泛的研究,发表了大量论文。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者有刘润清(1993;2000),文秋芳(1995;1996)等。他们主要研究中国学生对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策略,并且局限于英语专业的本科学生。1996年,我国出版了第一部专门论述外语学习策略的著作,即文秋芳的《英语学习策略论—献给立志学好英语的朋友》。该书以国内外学习策略研究的成果为基础,概括了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框架,而且从实际出发介绍了各种学习策略的培训方法。既有理论研究意义,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程晓堂,郑敏于2002年出版了《英语学习策略》一书,该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介绍了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背景、定义、分类、听说读写以及训练方法等重要内容,满足了广大一线教师的需要。2003年和2004,文秋芳、王立非编著了《中国当代英语学习与策略研究丛书》,该丛书包括学习策略理论研究,学习策略实证研究,英语写作研究及英语口语研究与测试。这套丛书汇集了当前中国外语学习策略的重要研究及成果。2006年,刘振前,肖德法出版了《外语学习策略研究》,该书是一个部级学习策略项目的论文集,其中很多研究填补了国内的空白,研究对象均为在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国内研究者主要是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进行研究。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词汇学习策略是研究重点,研究结果表明词汇学习策略对外语学习有显著影响(王文宇,1998;吴霞等,1998,张萍,2001;陈辉,2001;林敏,2003;张烨等,2003)。其次,交际策略引起学习者一定程度的重视。如高海虹(2000)以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的研究表明,学习者较多地使用检索策略,而非成就策略。谭雪梅等(2002)也对非英语专业学生交际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过研究。再次,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文秋芳,1995;文秋芳、王海啸,1996;江晓红,2003)。最后,策略使用的变化和影响策略使用的因素也被纳入了研究范围之内(文秋芳1996b;江晓红2003)。

关于听力学习策略的研究,代表性的有王笃勤2002年的文献《英语教学策略论》对听力教学策略进行研究,认为听力教学策略指有助于培养学生听力能力的课堂操作模式和技巧。苏远连2003年发表在现代外语上的的《论听力学习策略的可教性——一项基于中国外语初学者的实验研究》,通过调查听力学习策略训练对中国外语初学者,尤其是成功的学习者和不成功的学习者,在传达式听力理解成绩,策略使用意识,学习信心等方面的影响,证实了中国外语课堂环境下听力学习策略的可教性。冯建岭等(2006)探讨听力策略的运用在高职听力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有效性;王振永(2007)对职业院校听力策略训练的有效性以及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钱亦裵(2008)阐述了在听力教学中对学生渗透语用策略的应用;马玲玲(2008)研究了元认知策略培训对对于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影响;蔡洁(2007)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上而下”的听力技能训练来了解其对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影响;曹慧芳(2007)对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的性别差异也做了研究。

参考文献:

\[1\]O'Malley,J.M,&Chamot,A.U.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14-128.

语文关于学习论文篇5

关键词:外语教学;学习理论;认知论;社会文化论;比较研究

一、引言

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分类,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甚至有的研究者提出了52种学习理论。其中三分法的赞同者居多。多数专家认为,语言习得理论大致可分为外在论、内在论和社会文化论。内在论是这三大理论流派中最庞大的一个,主要分为两大流派──先天论和认知论。认知论又包括信息处理模式、连接主义论、信息竞争模式等理论。三大理论流派中,社会文化论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它主要包括新近出现的对话论、活动论、实践共同体等理论。早年研究者多对内在论和外在论进行了比较研究,但内在论尤其是认知论与社会文化论方面的比较研究并不多见,本文试从这一角度对其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对外语教学和研究有所启示。

一、认知论与社会文化论的主要观点

1.认知论的主要观点。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二语习得研究对象从单纯的语言开始转向学习过程中学习的主体等因素,在研究学习者外部因素时,开始对曾经被视为是"黑箱"的学习过程进行了全面探讨。

认知论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二语知识系统的发展和在交际中的使用。从认知的角度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把语言等同于一般性的知识,把学习一般知识的方法应用于语言学习之中。认知论包括信息竞争理论、信息处理论和其他多种理论。无论哪种理论都认为:第二语言学习是对一种复杂认知技能的习得。学习一种外语,就是学习一种技能。把语言习得等同为一般的认知过程,认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就是一个语言信息在大脑中输入、加工、处理,新旧信息各个阶段的重组和连接直至自动化的过程;试***以人类学习一般知识的过程为依据来认识第二语言习得,只要经过最初的机械练习,以及不断的信息处理和加工,通过掌握语言规则,就可以逐渐达到信息处理的程序化和自动化。

2.社会文化论的主要观点。

社会文化论综合了理解人类行为的多个学术领域,发展出超越了个体与环境的二元论的概念。人类通过能动地作用于外部世界而变革外部世界,进而变革自身,在这种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使客体的心理表象得以表征与具体化。借助心理表象的中介,主体与客体世界的关系得以实现,从而说明人类受外部客体的制约,特别是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因此,二语习得同样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社会文化论强调二语习得中社会文化的作用,强调学习者的内在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互动,从而丰富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也为研究第二语言习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4]。维果茨基狭义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社会关系和文化制品在组织人类特有的思维中扮演主要角色,并提供了一个不孤立于社会环境而可以系统研究认知的框架。

二、认知论与社会文化论的区别

1.强调语言习得模式中的不同环节。

这两大理论都承认语言习得模式是输入(或环境或刺激) 语言习得内部机制输出(或习得的知识,或行为)。但认知论更关注语言习得的内部机制;而社会文化论则更重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二者的关系。

2.与心理语言过程的关系。

社会文化理论与包括认知论在内的其他语言学习理论的根本区别是社会环境和心理语言过程不再被看成是两个分开的现象,社会化和语言习得不从产生它们的语言交互环境中剥离出来。对二语习得者来说,语言发展产生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在社会交往中二语学习者积极参与意义建构,并通过该过程习得第二语言。

3.运用发展法来分析学习者语言习得时的隐喻不同。

认知论的隐喻是习得,即学习者接受语言输入,习得语言并储存在头脑中,在需要的时候输出。社会文化研究方法的隐喻是参与,个人在学习中起一定的作用,但个人最终能***完成的能力必须在社会交往中以协作的方式获得。社会文化理论因此为语言学习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视角,认为个人和社会融为一体,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不可分离[7]。

4.二语习得领域的相关研究方法。

以临近发展区为例,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微观发生领域,即在逐句的话语交际中来认识学习者第二语言的内化。社会文化理论的微观发生研究从认为交互导致语言学习,转向认为交互是语言学习发生的场所,从而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方法选择。

5.对于语言输入、输出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的探讨。

Krashen的输入假说与Swain的输出假说对语言输入与输出活动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持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认识论并未对这一矛盾提出解释。但运用社会文化理论探讨语言输入与输出活动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时,他们的分歧可以得到解决。维果茨基认为人类高级思维功能建构于社会、文化、历史和教育的环境中。而这个环境是一个由社会相互交流编织成的网,一个由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辩证统一体。所以,语言输入与输出活动的相互作用引起第二语言的发展。

6.相互交流中参与谈话者的作用的不同理解。

受认知论启发而提出的相互作用假说对于在帮助学习者理解以及被理解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与社会文化论有着不同观点。其主要区别在于对个人认知过程的强调不同。相互作用假说强调学习者头脑中的个人认知过程。相互作用通过给予学习者需要的输入来加速内在的过程,最终使那些认知过程成为可能。社会文化论者认为,通过社会的相互交流而发生的学习过程中,交流会话更重要,他们认为,随着社会活动中知识的内化,人们借助中介控制和重组他们的认知过程。

三、认知论与社会文化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认知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内在论强调学习者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建构,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认知学习论为现今的外语教学带来了一场新的***。该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时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加工过程是决定学习结果和学习效率的直接原因,教材、教法等一切外部条件虽然重要,但都只是影响学习的间接因素。这种观点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有许多启发。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采用现代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对学习材料的深入思考,提高对新学知识的解释、推理、运用能力,树立教学目标的新观念。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教学目标比使学生成为***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更为重要。所谓***,是指学生离开老师,甚至离开学校之后还能继续学习;所谓自主,就是让学生去主宰、支配学习内容,而不是由学习内容来支配、控制学生,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教师在创设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时,必须以学生头脑中的认知规律为前提。这些外部条件指能激起学生努力去从事思考和记忆等心理活动的事件。外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抛弃"一言堂"的传授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重视学生内在认知动机的作用,这里的内在认知动机是指由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所引起的学习动机。

2.社会文化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社会文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不仅应该考虑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要考虑儿童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水平。只有当教育走在发展之前时,才是好的教育,他主张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的最佳期限,不应盲目拔高或迟滞,以免错过最近发展区。据此,可以得到以下启示:①学生是自主积极的学徒式学习者。②学生的学习受背景影响。③教学应向学生提供挑战性认知任务和有效支架。④教学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最近发展区对学习英语的启示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背景,倾听学生需要;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创设有效支架;创设活动情境,增强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特长,体验成功乐趣;提倡合作学习,享受合作成果等。

四、结语

不管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主流认知论还是研究的新热点社会文化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都有可以兼容的部分。正像Zuengler和Miller文章的标题"认知和社会文化: 两个平行的二语习得视角?"所预示的一样,社会文化视角可能是在原有的世界之外开创了另一个新天地。如Yoric所倡导的,假如我们能为学生多建几座桥梁让他们从中选择的话,相信他们到达终点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只是这众多"桥梁"中的一座。

【参考文献】

[1] 焦俊峰.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多角度透视[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1):71-74.

[2] 刘绯.国外著名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综述[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2-75.

[3] 贾冠杰.二语习得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语文关于学习论文篇6

关键词:语言自主学习;国外;回顾

中***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3)01-0015-0006

自1981年Holec通过专著《自主性与外语学习》将自主学习概念真正引入外语教学领域以来,语言自主学习已成为外语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对语言自主学习实践与研究的兴趣更是与日俱增。一方面,世界上很多国家已明确地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语言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关于语言自主学习的研究越来越多,内容不断拓宽、深化,研究方法也更加多样化。

鉴于此,本文回顾了30多年来国外语言自主学习领域的重要研究,通过分析其研究概况以及研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帮助读者清晰地把握它的发展脉络。最后,在分析国外现有研究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本文展望了语言自主学习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对我国的外语自主学习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1 研究概况

1.1SSCI期刊论文、专著和论文集等出版物

笔者仔细查阅了Applied Linguistics、LanguageTeaching等9种语言教学方面的SSCI期刊,发现从1981年至2011年间登载了119篇以语言自主学习为主题的论文。其中,System和ELT Journal是推广语言自主学习理念的主要窗口,它们刊登的论文数量以49篇和27篇分别居第一、第二位。当我们以10年为时间段统计论文数量时,笔者注意到这三个阶段发表的论文数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以2001―2011年间刊登的57篇最多(见表1)。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1981―2011年间在国外出版了127本以英语为媒介的语言自主学习专著(如Benson,2011a)和45本以语言自主学习为主题的论文集(如Pemberton et al.,2009)。同时,外语教育领域的各类出版物中也包含自主学习的内容,如为语言教学提供总体指导以及专门论述语言教学某一领域的专著或论文集(Kumaravadivelu,2003;Thombury,2005等)。

1.2国际性学术会议

以语言自主学习为主题的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召开也促使自主学习思想日渐得到研究者的关注。从1994年至2012年间,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中国等国家先后召开了12次国际学术会议。

除主题会议外,近几年的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也把语言自主学习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例如,2005年在美国麦迪逊召开的第14界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上,有来自18个国家的36个报告是关于语言自主学习的。又如,2011年在北京召开的第16界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分别设立了1个语言自主学习的专题讨论会、3个工作坊及22个小组发言。

1.3国际性学术组织

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国际性学术组织主要有四个:①发源于新西兰的***学习协会(The IndependentLearning Association);②世界应用语言学协会自主学习研究分会(AILA Research Network on Learner Auton―omy);③国际外语教育协会学习者自主特别兴趣组;④日本教师协会学习者发展特别兴趣小组(JALT Learner Development SIG)。

总之,SSCI期刊论文、专著和论文集、国际性学术会议以及国际性学术组织都是我们了解国外语言自主学习研究发展历程的重要渠道。

2 研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本文将国外语言自主学习研究按当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萌芽和初步发展阶段(1981―1990);进一步发展阶段(1991―2000);深化发展及反思阶段(2001―2011)。需要强调的是,这几个阶段并不完全彼此***、界限分明,而是紧密关联、互相交融。

2.1萌芽和初步发展阶段(1981―1990)

Holec(1981:3)在语言教学领域首次提出了“自主”概念并将其定义为“能掌控自己学习的能力”。该术语的正式提出掀起了语言教学研究从事者对自主学习的概念及内涵的热烈讨论,这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后续研究的基础,因此笔者将此作为国外自主学习研究在语言教学领域兴起的标志。在这一时期,研究者主要用思辨的方法对语言自主学习概念进行理论探讨。大多数学者赞同Holec的“能力说”,但也有学者用它来指代学习者在传统课堂外进行自我定向学习的情形(如Dickinson,1987)。

自我定向学习(self-direction)、个性化及***这三个概念在这一阶段的自主学习文献中占重要地位。自我定向学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所持的一种态度,即“负责自己的学习,但不一定要***地承担与学习有关的全部任务”(Dickinson,1987:11)。学习者在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学习被视为是一种帮助实现自我定向学习的方式。虽然研究者们已经认识到,为了发展自主,学习者需要从他人的指导和控制中***出来,但是在自我定向学习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上没有形成一致意见。个性化注重满足学习者个人的需求,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心的自我定向学习是个性化的一种学习方式,程序化学习(programmed learning)是个性化的另一种形式,即学习者通过老师准备好的材料依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方式学习,但程序化学习剥夺了学习者在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很重要的选择自由(Riley,1986)。

早期的语言自主学习实验主要是为那些不一定有时间、不愿意或没有机会参加课堂学习的成人所设计,因此,这一阶段的语言自主学习理论以个性化的自我定向学习的实践为框架。正如hllwright(1988:35)所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习者自主的概念是与“语言教学法的彻底改革联系在一起”,即“拒绝传统的课堂,引进全新的学习方式”。简而言之,在80年代,语言自主学习被看成是学习者***的学习。这种把“***”等同于“自主”的观点忽略了自主学习的社会性特征,而且这一阶段的研究者显然还未认识到自主学习概念的复杂性。

2.2进一步发展阶段(1991-2000)

进入90年代以后,学者们除了进一步讨论自主学习的概念之外,还对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等问题进行了大量探讨。System在1995年出版了一期语言自主学习研究专刊,大大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总体说来,这一阶段的研究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深化对自主学习概念的理解

这一时期自主学习的理论性文章都在尝试回答一个重要问题:究竟什么是语言自主学习最重要的组成要素?研究者们虽然没有找到确定、一致的答案,但基本上都认可两个观点。第一、自主学习者的“行为可以表现为多种不同形式,这取决于他们的年龄、学习进展程度、他们对自己当前学习需求的认识等等”(Little,1991:4)。Littlewood(1996)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即要区分学习者在通常情况下的自主性(general autono-my)和在某一特定任务中所表现出的自主性(task-spe―cific aspect of autonomy)。Benson(1997)则从“技术性”、“心理性”和“***治性”三个层面来描写语言教育领域不同类型的自主。第二,自主不是一个“完全自主或没有自主”的概念,它有“程度区别”,“完全的自主学习者只能是一种理想,而不可能是现实”(Nunan,1997:192―193)。Nunan(1997:195)以语言学习理论为框架,提出了一个包含五个层次“学习者行为”的自主模型:意识、参与、干预、创造及超越。这指明了语言教科书中以学习者发展为目的的活动的先后顺序。大约在同一时期,Littlewood(1997:81)提出了自主学习程度的三阶段模型,涵盖语言习得、课堂组织和个人发展三个方面;Macaro(1997:170―172)也提出了一个三维度自主学习模型,包括语言能力自主、语言学习能力自主和学习者选择自主。90年代末期,Little―wood(1999:75)又进一步把自主学习的程度概括为前瞻性自主(proactive autonomy)和反应性自主(reactiveautonomy)。前者指学习者参与学习方向的制定并进行自主学习,后者指学习者在教师确立学习方向之后自动组织相应资源从事自主学习活动。虽然学者们提出的模型不同,但每个模型都暗示了从较低程度自主到较高程度自主发展的可能。

此外,强调自主的社会性特征是这一时期对自主学习理论理解深化的又一具体表现。Kohonen(1992:19)曾明确指出“自主包含相互依赖的观点”。Little(1996:210)也强调学习者自主是相互依存的产物,因为“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社会交往、互助合作与积极互赖实现能力内化的过程”。对自主社会性的关注还能从实践地点的转变上体现出来,即从自我定向学习转向基于课堂和课程的学习,如,体验式学习(Kohonen,1992)。

(2)研究范围逐渐拓宽,实证研究逐渐增多

学者们除了继续对自主学习概念进行理论探讨外,逐渐开始使用实证研究方法来探讨和自主学习相关的更多问题,如影响学习者自主的因素、如何促进学习者自主、自主性课堂中的语言习得等。其中学习者发展、教师自主及自主学习的文化适应性是三个比较突出的研究主题。

“学习者发展”是自主学习文献中颇为常见的一个概念。学习者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习者成为好的语言学习者,而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被视作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关于学习者发展的主要内容,尽管学者的观点不太一致,但都十分重视元认知知识和学习策略的训练。元认知知识和学习者自主之间关系密切。正确的元认知知识会促进学习者自主,而错误的元认知知识则会阻碍学习者自主的发展(Victori&Lockhart,1995)。虽然绝大多数学者(如Wenden,1995)认为策略训练能促进学习者自主,但也有研究者(如Murayama,1996)指出策略培训可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一定会得到相应提高。

随着对如何促进学习者自主的进一步探讨,学者们开始关注自主环境下教师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自主在第二语言教育领域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和其他概念一样,在教师自主概念发展初期,研究者侧重理论探讨,而且研究视角比较单一。直到这个阶段末,McGrath(2000)指出教师自主应该既包括自我导向的专业行为和发展,也包括一种专业自由。这种对教师自主概念的多侧面认识具有转折性意义。在着重讨论教师自主概念的同时,学者们也关注了教师自主和学习者自主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教师自主两大问题。虽然大家普遍认同教师自主和学习者自主相互依存,但在实际阐述过程中还是偏重以学习者自主为中心,认为教师自主是提高学习者自主的先决条件,而忽略了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如何能促进教师自主这一问题的讨论。

另一个突出主题是自主学习的文化适应性。很多学者(如Jones,1995;Yang,1998)对作为西方社会文化产物的自主学习理念和实践模式在东方文化背景下是否适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Jones等学者认为学习者自主不适合东方文化。但这一观点不仅在理论上遭到了驳斥,也被实证调查结果证明不令人信服(如Yang,1998;Littlewood,2000)。实证研究结果不仅表明在东方文化环境中同样可以培养学习者自主,更证明了Sinclair(1997)等学者的观点,即在不同文化中自主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必须指出的是上述研究讨论的文化都是指国家或民族文化,如“西方文化”、“东方文化”或“中国文化”等。而Holliday(1999)认为不能以民族文化为框架来争论哪些教学法是否合适。他区分了“大文化”(国家或民族文化)和“小文化”,并倡导要采用“小文化”视角来讨论文化和自主的关系。他所指的“小文化”是指任何有凝聚力的社会群体所形成的文化,而这种文化不一定和整个民族或种族的文化一致。

(3)基于自主学习中心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同时自主学习的应用环境开始发生变化

一方面,随着90年代自主学习中心的激增和计算机辅助学习的兴起,许多学者围绕自主学习中心的筹建、实施、管理及有效性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90年代早期对自主学习中心及自主学习项目进行总体介绍的理论性文献较多,研究手段多为记录和描述性质;90年代中后期的研究更多涉及自主学习中心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而且出现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如O'Dell,1997)。早期的实证研究多采用单一的问卷调查来收集数据,而后期研究则通常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记录等多种方式来获取研究数据。

另一方面,自主学习也开始朝着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方向发展。其中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是Dam(1995)和她的同事在丹麦的一所中学建立的基于课堂和课程协商的自主模式。它对后来出现的以课程设置为基础探讨课堂自主的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如Cotteral](2000)探讨促进自主的课程设计原则等等。这些研究促进了课堂自主学习领域的发展,也将自主学习研究的重点推向合作和协商。

2.3深化发展及反思阶段(2001―2011)

进入21世纪之后的自主学习研究进入了空前繁荣阶段。近些年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都设有自主学习专题讨论,而且自主学习文献还渗透到了外语教学的各种出版物中,所有这些都足以证明“自2000年后,自主学习已成为第二语言教育文献中的核心话题”(Pemberton et al.,2009:4)。下面笔者从研究方法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在研究方法上,理论文献数量大大减少,实证研究比例不断上升。在上一阶段的实证研究中,由于对学习策略、元认知和学习者信念等问题的关注,定量研究相对较多。进入21世纪之后,相关实证研究越来越表现出以小规模定性研究为主的趋势,研究者使用了质性研究的很多方法如行动研究、人种志研究、叙事法、自传及生活史等讨论教师自主以及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身份、动机等问题(如Reinders et al.,2011)。此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采用(如Hyland,2004;Bhattacharya et al.,2010)。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自主学习的社会文化内涵、教师自主、课堂自主学习及新兴科技环境下的语言自主学习。首先,社会文化理论在语言自主学习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自主学习的社会文化内涵较为系统地体现在Oxford(2003)的学习者自主模型中。Oxford在Benson(1997)的三层次自主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社会文化”视角:“社会文化Ⅰ”和“社会文化Ⅱ”。前者基于维果斯基的二语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一方面是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间发生在由特定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另一方面是通过在特定的环境中学习者和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之间的动态互动获得。后者基于“实践社群”、“投资”和“想像社群”等理论,认为社群参与比个体参与更重要,强调“自主的环境而不是实行自主的个体”Oxford(2003:87)。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反对自主文献中忽略环境的个人主义倾向。

其次,随着自主学习研究转向关注课堂,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师在课堂中推动自主的努力往往受制于一些不完全受他们控制的因素,因此调查有哪些限制因素以及探讨教师该如何协调这些因素成了这一时期教师自主研究的鲜明主题之一(如Benson,2010)。此外,研究者们继续在教师自主概念、教师自主与学习者自主的关系以及如何发展教师自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例如,受McGrath(2000)研究的启发,Smith(2003)提出了一个包括教师的专业行为(教学)和专业发展(学习)两个维度的教师自主模型,从而扩大了语言教学领域内教师自主概念的内涵。再如,大量研究证明行动研究和反思性实践对促进教师自主至关重要,但也有学者(Allwright,2003)对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并将目光转向教师发展领域的探索性实践。但目前对探索性实践与教师自主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关于探索性实践能否弥补行动研究和反思性实践的缺陷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自主的发展值得大家更多的思考和研究。

这一阶段围绕课堂自主的研究更是空前繁荣,涉及课堂教学的很多层面,主要包括:以提高学习者自主为目标的课堂学习任务(Loewen,2005);和自主相关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原则(Sercu,2002);语言课程中引进的各种促进学习者自主的改革项目及其效果,例如把学习者日志(Kemp,2010)和语言档案袋(Lit-tle,2009)作为促进学习者自主的工具,以及课堂小组合作对学习者自主的作用(Chang,2007)等。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对新兴科技环境下的语言自主学习研究也日益增多。如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Abraham et al.,2011)、串联学习(stickler&Lew―is,2008)等。总体来说,新兴科技正在根本性地改变语言自主学习的前景,正如Benson(2011b)所说,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新科技为学习者提供了接触语言和学习语言机会的观点,因为以后的研究重点会从教育科技作为学习内容的提供者转向如何设计技术先进的自主学习环境方面。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早期的文献对于语言自主学习理念多持支持态度,而进入21世纪之后学者们开始持批判性的态度反思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如Ben,son,2009),并尝试结合其它领域的理论,如复杂理论(Larsen-Freeman&Cameron,2008)、符号学理论(van

Lier,2004)等进行相关研究,使整个研究领域呈现出深化发展及反思性的鲜明特征。

3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尽管30多年来国外语言自主学习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难免存在一些不足。

(1)周期较短的静态研究较多,缺乏周期较长的动态研究。

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然而,现有研究大多是静态研究,而且周期较短,通常为一个学期。而周期短的干预性研究结果往往不太令人信服,更何况很多教学改革或其他干预性研究都是采用的即时综合评价,缺乏后续跟踪调查,其有效性也有待进一步检验。因此未来研究应该鼓励用动态研究视角跟踪并记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变化规律。

(2)研究成果趋于“同质化”,缺乏对不同社会、文化、学校教育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实证研究。

随着自主作为一个全球化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自主学习研究和实践体现了更多共性内容,即“同质化”趋势,而很少涉及将共性特征结合具体语言、文化环境的研究成果。另外,目前研究缺乏对不同社会、文化、学校教育环境下自主学习的研究。因此未来研究应该结合自主学习概念的社会文化视角及个体差异理论,加强自主学习的本土化研究和不同环境下的对比研究。如Dang(2010)从资源、教学措施和学生特点三个方面讨论了在越南EFL学习中推行自主学习的有利和阻碍条件,并结合这些情况给出具体建议,这是一个很好的自主学习研究情境化、本土化的例子。

(3)进一步开展课堂自主学习研究,同时要加强课堂外自主学习的研究。

尽管课堂自主学习研究的成果比较丰富,但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细化。如探讨听、说、读、写等不同语言技能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很有意义,因为依照Gardner&Miller(1999)的观点,既然学习者的自主性有程度区别,那么同一个学习者在不同语言技能方面的自主性也可能有差异。我们还可以将自主学习理论和语言研究领域的其他理论相结合,以拓宽研究视角,如课堂互动和教师教育。另外,尽管课堂话语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但关于自主性课堂中教师指导性话语(discourse of counseling)的研究却相当匮乏,结合课堂话语分析理论对其进行细致分析并进行实证研究应该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Benson(2007)指出,在进行周期较长的动态研究时,我们应该调查学习者在其语言学习生涯中,如何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转换学习方法以及他们的知识和身份如何发生变化。这自然涉及课堂外的学习,特别是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兴起,英语学习不再仅限于课堂,而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生(Hyland,2004)。因此,课堂外的自主学习应该成为未来研究的关注点。而且,由于课堂外的世界由许多不同的环境组成,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对课堂外自主学习的研究必然比课堂内自主学习研究更重视不同环境的性质以及这些环境所支持的各种自主学习过程。

语文关于学习论文篇7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课程教学;改革模式

中***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262-02

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既是我们跨文化教学的理论研究课题,也是我们跨文化教学的一个实践过程。如何把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理论研究和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是我们本次研究的重点。根据本次研究的重点,我们确定了这样的研究和阐释思路,即本文分两部分进行研究和阐释。一部分是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研究,一部分是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探索。下边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自己多年相关工作的反思,在参考其他研究者著述的基础上,对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及其相关问题阐释如下:

一、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理论研究

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问题:跨文化能力培养、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对跨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现状的思考以及对跨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所需要的教育教学理论。

(一)跨文化能力培养

所谓的跨文化能力培养主要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根据所教知识内容和具体的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跨文化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包括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学生的跨文化的语言习得能力等诸多能力培养。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主要应该突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语言的习得能力。前者,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是对学生所学外语知识的检验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培养。学习的目的就是应用,外语学习的目的更是应用。如果一个学生学习了某个外语后,不能进行跨文化交际,即达不到具体运用的目的,那么这种学习是一种失败的学习,一种毫无意义的学习。从另一个方面讲,即从教的角度讲,学生这样的学习结果,标志着我们教学的失败。即,在具体的外语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因而导致了学生学习上的失败。其次,外语学习的另一个目的是跨文化的语言习得能力。所谓跨文化的语言习得能力,是指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另一种文化现象――外语学习时的语言习得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掌握具体的学习规律,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把这种规律运用于学习其它语言的能力,即某一个学生在学习某一个语言时所获得的能力,他可以运用这个能力快速、高效地学习其它语言,即第二外语、第三外语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的能力,应该主要以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和跨文化的语言习得能力为主。前者是我们学习外语的基本目的,后者是我们学习外语时主要目的。因为两种能力对学生的学习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

所谓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研究一种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模式。在这种课程改革精神的影响下,新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老师更加突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加突出对学生跨文化的语言习得能力的培养;其次,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研究与传统教育背景下教学模式第二点的不同在于,两种教学模式建立的理论根据是不同的。前者,即传统教育背景下建立教学模式所依据的理论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建立教学模式的理论是处于不同的教育发展阶段和背景下的教学理论。后者相对于前者而言,不仅处于一个教育教学理论高度发展的阶段,而且,后者更加关注学生,更加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关注,既使我们的教学更加贴近于学生的发展,而且这种关注也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及思考

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研究处于这样的现状:首先,我们在知网上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2010年相关的论文为2166篇,2011年的论文为2302篇,2012年的相关论文为3096篇。论文数目这种递增的趋势说明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中,外语老师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的关注度是相当高的。这种高度的关注,一方面说明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新的课程改革对当前的外语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关注,更对当前的外语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次,在***次数统计的结果中,***次数的论文分别为:祖晓梅的《跨文化能力与文化教学目标》和高兆金的《浅议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能力培养》以及吴卫平等人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维度及评价量表分析》等文章。这里的列举虽然不是穷尽式的,但从这几篇***次数较多的论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外语教学研究者,不仅关注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从理论的层面对学生这种跨文化能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特别是吴卫平等人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维度及评价量表分析》这篇文章,便值得我们在研究学生跨能力培养时给予特别的关注。

(四)跨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所需要的教育教学理论

每一种教学模式的建立都需要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作为理论支撑。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外语教学模式的建立一样也需要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特别是大家熟知的建构主义理论,对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建立影响最大。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我们的教学方法选择要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且,我们布置的作业习题也要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仅影响我们怎么样教授学生知识,而且它还决定我们怎么样去巩固学生的所学内容。即通过什么样的习题,利用什么样的作业形式去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而且还要考虑利用哪些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评价方式去检查我们布置的课后作业。其次,外语教学过程,是我们老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一个实践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外语老师要采取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因而,在外语课堂的教学上,我们老师就不能采用传统教学中的灌输方式,就不能采用不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要适合帮助学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建构新的知识。再次,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合作、探究的过程。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我们应该根据这个理论,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的合作,强调学生与学生的合作。通过合作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探究方式,完成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这种既注重结果,又注重学习过程的学习方式得益于建构主义理论对课程改革的指导。最后,建构主义的理论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不仅涉及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还涉及到对学生的评价。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比较注重单一的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具体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单一的评价方式既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又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使我们的评价既照顾到具体的学习过程,又照顾到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教学评价不仅会对教学过程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实际,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内容,正确而客观、公正地对学生作出评价。

综上所述,我们跨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需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主的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作为研究基础。

二、对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探索

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探索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建立以及建立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一)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建立

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建立既需要相关的理论研究,又需要相关的教学实践。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推动教学的发展。根据具体的外语教学内容,建立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需要以下具体教学实践:首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具体教学过程所需要的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步骤,教学步骤要适合教学内容。只有两者和谐地统一于教学实践,我们的外语教学才能取得成功。其次,探索教学的一般规律。根据一般的教学规律确定教学的方法,作业布置的形式。最后,建立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然后在具体评价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改进教学中的不足。

(二)建立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一个教学模式的建立,一定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一个方面是对传统教学的创新。前者决定了新的教学模式不能凭空产生;后者决定了新教学模式之所以为新的原因。因此,在建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两方面的问题。

总之,研究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既涉及到相应的理论研究,又涉及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只有在研究者的过程中把两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才可能推动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力生,孙淑女.跨文化能力递进―交互培养模式构建[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语文关于学习论文篇8

关键词:日本事情教育;文化差异论;他者理解;文化文本

本文试在理论层面上从以下三个角度对日语教育中的异文化理解进行讨论。首先是在文化独自性的质疑声中,探讨文化类型化和文化差异论是否妥当的问题;其次是针对语言习得是文化习得的观点展开讨论;最后是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念出发,探讨文化文本与读者的关系问题。

一、日语教育中异文化理解的理论基础

1.文化固有性和文化差异论存在的问题。日本关于日本事情教育的研究,涉及了上世纪70、80年代日本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独自性持肯定态度的相关分析;传统的创造和虚构性;作为日本文化比照物的美国社会存在等等内容(小川.1996)。其中许多研究阐述了日本文化独自性观念的危害性和复杂性。日语教育不仅与日语、日本文化相关联,对语言、文化的本质,包括其形成进行历时性考察至关重要。若要对相关研究领域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考察,一定要涉及到已形成的文化和语言,这样作为非常不安定的文化就显得更加突出了。因此,对待语言文化不仅需要慎重处理,还要对把文化类型化来分析其差异性的做法的妥当性提出质疑。下面,对在异文化理解教育中经常用到的差异论问题,援引吉野(1997)和江原(1985)等人的观点,对其进行批判性分析。

随着关于文化差异知识的异文化间交际出版物的不断增加,让人们更加忽视了与外国人的共通性,留下了更深刻的文化差异印象。结果,“原来以消除异文化间交际障碍为目的出版物,不但没有达到预定目的,反而成为了一道文化屏障”(吉野.1997)。当日本人和外国人在交际中出现困难时,则容易将其归咎于文化,说外国人不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等等。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虽不能说文化差异论的提出者、传播者、接受者均为民族主义者,但是可以说明“异文化间交际和文化民族主义是内外一体的关系”。因此,这就警示我们要时刻关注文化民族主义扩散的可能性。

理解差异的确有助于问题解决的观点或许过于片面化了,如果考虑到真正的共感是理解达成的基础,我们就不得不对运用差异作为材料来进行异文化理解的做法抱有疑问。作为文化类型化中间媒介的日语教师,应该事先意识到“因差异化而被类型化的文化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差异化了”。差别问题阻碍了理解的共生,“讨论差异无助于差别的消解”(吉野.1997)。日本著名社会学者江原由美子认为:差别是一种非对称性的东西(江原.1985),拘泥于文化差异的争论无助于差别的解决。

2.文化固有性和文化差异论对异文化理解的负面影响。在此,我们不是将差别看作是心理上的或是认同上的问题,而是强调把握其形式侧面的重要性,不要忽视了问题的本质部分。关于差别和差异,正是因为“被差别者”也同样被置于“差别”事实的面前,所以其情形是多样的,从而也说明“差别”不是以“差异”为根据的。在日本事情教育中我们有过这种经验:当我们和某个“被差异”集团的成员开始交往,后来发现对方是归属某个集团的一员,有时便会带有一种意外感。相反,当我们事先知道某人是属于某个集团的成员而继续和他交往,直到后来双方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同时注意到那人原来是属于怎样的集团的。差异和差别的理论存在于个体当中,正是讨论差异的要求导致了“差别”理论的产生。就是说,运用差别理论解决问题就如同解决“差别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差异”认识一样于事无补。

差别是一种从本质上的排除行为。从差别者对被差别者毫不关注的日常经验来看,可以说差别的排除性是内附的一种东西。因为差别者将被差别者排除在外,所以也不想去考虑差别者带有何种差异。也就是说,差别是非对称的。所以对差异的指出及评价,反而可能会强化这种差异,从而说明使之差别化的论据是不成立的。因此,江原认为“差别就是让人们不要看到这种差别存在的一种装置”(江原.1985)。

非对称性的原因是由于差别者一方面设定范畴,将自己与被差别者的界限设定。一方是无目的的,而另一方带有目的性,所以,提示差别的责任由被差别者承担。然而,原先因差别者的范围划分而导致的被差别者的差别提示,就从这种装置出发而又回归到这个装置,成为了装置本身的一种行为。另一方被划定范围的人,当被问到“你是属于哪个范围”的时候,也是无法回答的。这就是说,被差别者被镶嵌在差别的构***之中。即便说:“不是将你差别开来,我们对谁都一样”,被差别者要从这个构***中脱身出来也并非易事,从而对自身感到愤怒,带有一种焦燥感。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的“差别理论”不是对“差异”的实体性把握,或是如江原所说的感情、***的印象之类的问题,而是“差别理论”形式上的论述,不过是种高明的自我记述的小把戏而已。差别不是差异的根据,如果按照希望者那样创造出差别理论的话,讨论差异就成为了差异的再生产。关于***的印象,江原认为将“***的印象”语言化是确实很重要的,但是,这种努力同样应该放在揭露“差别理论”的把戏和增强“反差别”的理论上去(江原.1985)。江原指出了“差别理论”的脆弱性。异文化理解和多文化主义就是文化容许、承认差异、谋求共生的行为。这种理解警示我们要以一种“与人为善”的方式与人交往,并需要反省、批判究竟是什么制造了这种差异?

关于差异,对以某个范畴而划分的N个个体或集体来讨论差异问题,是以特定的个人或集体自身的标准来将之范畴化的,因而会导致如下情况:一是恣意引入的范围界限标准模糊;二是无视个人之间、集体之间的活跃的交流交涉;三是从时空上以固定的模式来把握对象。由此看来,讨论差异是毫无意义的。不仅是毫无意义,而且讨论差异(范围化)就是重蹈差别论的覆辙。

以上,通过援引吉野(1997)和江原(1985)的观点对文化的固有性和差异论的观点进行批判,使我们认识到“异文化理解”本质上就是如何构建个体间关系的自他双方的相互理解问题。异文化理解的理论基础就是建立在对文化固有性和文化差异论的批判之上的。

二、对“语言习得即为文化习得”理论的质疑

在日语教育领域中,认为语言学习就是文化的学习的大有人在。一般认为:日语习得和日本文化习得难以分开。认为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观点,从日语、日本事情教育这种名称就能体现出来,也容易让人联想到前者是语言教育,后者则为文化教育。

如前所述,对日本文化带有独自性疑问的主张对日语的独自性也因同样的理论而存在异议。诸如日本文化是因与他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观点一样,日语也是因差异化而产生的。欲讨论日语习得即为文化习得的观点,最好先思考一下日语、日本文化独自性本身存在的疑问。

关于语言和文化是否关联这个问题,在日语教育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本文在此不予涉及。我们想讨论的是在认为两者相关联的前提下,探讨一下日语教育对日语教育研究的影响问题。

首先,与当前日语的普及程度相比,若剔除文化因素,日语是否有更广泛被使用的可能性?其次,研究者不对日语和日本文化的关联持有疑议,并以此为前提来观察语言现象时,如果认为那是与某种文化事象相关联而武断地做出结论,就容易犯让自己轻易下结论的毛病。

关于前者,以英语为例来说明一下就容易明白。英语是世界上相当广泛传播的一种语言,但却将其文化性看得很淡薄。也就是说,语言的普及与语言即文化这样的模式存在矛盾。关于后者,在日语研究中,根据不对日本文化论采取批判的态度,研究者采纳的文化中会不自觉地步入自己“客观”发现的的语言现象的后尘,并采用文化的概念,又让本应该加强分析的文化论成为讨论的依据。许多学者对此也提出了批判。

因此,不要在语言即文化的模式中自我完结,要将它们作为研究者自身的问题,置于个体的水平上来将这一切联系起来是很重要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对日本事情中文化的处理需要从将文化看作是集体性的观点转变为个体性的观点,转变为自己和他者之间的关系来把握。

三、朝向学习者中心观、文本观和教师观的异文化理解新转向

关于文化的议论中,终始于日本人论的文本批判对接受者、消费者的分析很缺乏。社会学者指出:区分文化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很重要的。要摆脱文化是总体性、综合性的观点,转向关注个体的受容方式,其中作为个体的文化消费观点也和日本事情中的文化观点的变化相关联。

将生产和消费分开指的是:在说明日本人论现象时,对总体论式的日本人论进行批判的研究者本身也会对自己拘泥于对总体论式的知性文化状况进行重新思考。也就是说,担当文化生产的知识分子、文化精英没有将一般的文化论消费群体考虑进去,只是凭自己周边的情况擅自联系,妄下结论,从而导致了诸多弊端。不过,我们也可以将这两者的关系比作是教育中的教材或教师和学习者的关系。文化论一旦作为文本引入到日语教育,消费者就是读者、听者等学习者。在文化学习中,从能动的听众、读者中心的观点出发,有观点认为唯有读者可以制约文本和读者的关系。从这两者的非对称性出发而夹在其中的“他者性”的关系不一定是处于优先的位置,相反,它需要学习者一方的同意且处于不得不从属于学习者任意选择的弱势地位(柄谷.1997)。

在日语教育中,也有论及阅读是如何进行的。站在上述立场之上,“阅读”就是把文本作为媒介,读者在心中书写另一个自我的文本。读者按照其任意的阅读方法,对阅读文本重新建构成自己的不同文本,是一种积极能动的相互对话行为。各种各样的学习者以文本为线索任意驰骋自己的想象,将文本作为引发新创造的契机来把握文本。这种将文化、文学的游戏性引入视野的文本观,要求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有一定的灵活性,或者说要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发展。

按照文化符号学的观点,对于同一文本不同学习者所表现的理解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学习者的文化认识常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即使不能直接理解,也仍需要继续与文本的“对话”活动。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点来考虑的话,说到底是作为异文化的文本或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对话,这使我们又回到了要抛弃总体的、综合性的文化,转向为把文化作为个体的异文化,教师和学习者是相互对等的关系把握上了。

四、结语

本文在理论层面通过对日语教育中文化固有性和文化差异论的批判探讨了异文化理解的理论基础;围绕语言和文化的关联性对语言习得是文化习得的观点提出了质疑;通过对文化文本与读者的关系阐述探讨了日语教育中异文化理解的新转向。对“类型化日本文化的学习”进行了批判性论述。通过考察得出了如下结论:即文化学习终究是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自他双方相互理解的问题。文章从开始就明确了日本事情要从类型化的总体性文化观转向作为个体问题的异文化理解,是对日本文化理解上的根本性修正。由文本是什么而引发的对学习者中心观的再思考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总之,日语和日本事情教育要从自己诞生的土壤和文化的狭小文本中抽身出来,朝一种更具普遍性的方向发展。意识到这点将具有崭新的意义。由于我们不能对学习者寄予太多的期望,所以教师应该承担的使命更加重大。双语教育学者J・卡明哲认为:教育者自身是在一般的社会权力关系中定义和认同自己的作用的。作用定义这一概念的提出,主张教育者自觉、意识化的重要性。教育的成败最直接的因素在于教师,教师对自身认识的缺乏,必须引起关注。以上研究涉及了许多对学习者的讨论,但是对于教师,尤其是对教师内部相关的教育研究很是缺乏,我们意识到了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意义,将在以后的课题中进一步加以探讨。

参考文献:

[1] 小川贵士.『日本事情教育の一座としての日本人『ICU日本教育研究センタ要国际基督教大学日语研究教育中心,1996.

[2] 吉野耕作.『文化ナショナリズムの社会学[M].名古屋大学出版社,1997.

[3] 江原由美子.『女性***という思想[M].劲草书房,1985.

语文关于学习论文篇9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商务英语;写作课程

中***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50(2016)01-0195-04

商务英语写作作为国际商务往来经常使用的书面沟通方式,是开展国际交流和商务活动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写作尤其是商务英语写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商务英语写作既涉及英语写作知识与技能,又涉及一定的商务知识与技能,还与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沟通、国际商务礼仪等有一定联系。无疑,商务英语写作这种跨学科性、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必然加大该门课程的教学难度。目前我国商务英语写作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实施评价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从事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共同努力,探寻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社会文化理论从人类社会文化历史和人际交流互动等视角,对语言学习尤其是二语/外语的学习提出全新的诠释。同样,该理论也为创新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改革带来了全新的非常重要的启示。本文基于社会文化理论所倡导的语言观、学习观和评估观,对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目标、教学实施及评估作了全面系统的探究。

一、社会文化理论概述

“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theory),也叫维果茨基文化心理学或文化———历史心理学,在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领域常被称为社会文化理论。该理论因强调个体心智发展的社会来源和文化中介而得名。社会文化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十八九世纪的德国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学、经济学,但主要由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社会文化理论包含了维果茨基本人的思想及其同事在他去世后对其理论的发展,以及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引入西方后所形成的体系。社会文化理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文化理论包含维果茨基文化心理学、语言社会化、情景学习理论、批判话语和社会关联理论等。狭义的社会文化理论主要是指维果茨基的文化心理学。社会文化理论主要包含中介(mediation)、控制(regul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支架(scaffo1ding)、私语(privatespeech)/内语(innerspeech)、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以及心理发展研究方法(ge-neticmethod)等核心概念和思想。其中,与语言学习(含二语/外语学习)密切相关的概念有中介、内化、最近发展区、支架、活动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认为语言的学习是由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决定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语言学习过程中,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互动的重要性。这为语言习得(含二语/外语学习)及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非同寻常的理论视角。

二、社会文化理论语言观与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目标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包含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信息,语言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相互渗透,互为一体,无法分离。每个国家、民族、地区都有其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特色,这些文化特色都与其对应的语言息息相关。另外,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存在于社会交际活动中,人类语言的认知与学习是他们和自身所处的环境,尤其是社会文化历史环境通过中介持续不断互动的结果。因此,中介在人类语言的认知与学习以及社会环境交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介一般通过调节工具如文化制品、概念和活动等发挥作用,文化制品含物质工具如笔、电脑和心理工具/符号如语言等,其中语言是最重要的心理工具。社会文化理论学者指出,物质工具和符号工具如语言的使用本身就是“活动”。据此,他们提出了“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活动理论强调社会活动是人的认知学习和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形式。中介和活动理论告诉我们,语言的认知与学习的本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语言学习者(二语/外语学习者)借助中介工具展开的认识外部物质世界和调节内部心理世界的一系列活动及过程。中介和活动理论在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学习之间建立一种内在的联系。传统的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目标通常为:培养商务背景下学生五项语言技能中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商务英语写作字词句段篇以及商务文体的写作规范,在国际商务背景下运用英语成功进行书面沟通的能力。显然,该目标背后的理据是传统的结构主义学派的语言观。结构主义学派认为语言是由语音、词汇、短语、句子、段落、篇章等语言结构单位组成的一套符号系统,认为各语言结构单位互为基础,呈层级关系,是抽象的,静止不变的。结构主义学派把语言当作一套由不同层级结构组成的符号系统有其合理之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便于教师开展教学。但是,随着人类对语言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语言并不完全是由一套脱离社会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的抽象的符号系统组成,语言是活生生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存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之中,语言是具体的,会不断发生变化。由此,根据社会文化理论,按下述来确立商务英语写作课程似乎更为科学合理:商务英语写作是以商务书面英语为中介,以国际商务活动为载体,主要培养学生撰写语词准确、格式规范、结构清晰的商务英语文书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跨文化商务环境中运用英语成功进行书面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商务英语写作过程中关注写作对象的商业心理和心理接受程度的思想意识。

三、社会文化理论学习观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

社会文化理论学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心理内化的过程,Lantolf(2006)将学习定义为:“社区成员通过交际活动获得交际需要的符号工具,继而转化为心理活动工具,作为心理活动中介的过程”。Lantolf指出内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人际交流(Interpsychological),即学习者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与社会各成员的互动习得社会文化符号工具———主要是语言;第二阶段为人内交流(Intra-psychological),即学习者通过自身探索学习,将社会文化符号工具如语言转换为个人内部心理交流的工具。Swain(2006)认为语言产出是人内交流活动与人际交流活动的接口,是促进语言学习者思维发展,帮助他们理解复杂概念的重要媒介。也就是说,语言产出使得语言学习者个人内部的心理与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相联系,这一联系主要通过中介和活动(包括个人内部心理活动和与外部社会文化互动的活动)进行。由此可见,语言产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中,写作属于语言产出技能,是一项能够反映出语言学习者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输出技能。写作是一项高级思维活动,是写作者内部心理和外部社会文化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通过写作,语言学习者把内部活动与人际交流联系起来,并达到向他人传达自己意***的目的。商务英语写作主要是在跨文化商务环境中,结合相关商务知识和商务礼仪,在掌握和了解对方商业心理情况下开展的一项书面沟通方式。纵观目前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过于注重单项写作技能如词句选择、句子仿写、段落重构等写作基础知识讲解与训练,写作任务设置脱离真实社会文化语境,写作课堂成了教师一言堂,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很少甚至近乎没有。鉴于此,有必要以社会文化理论为依据,改革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理念,创新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基于任务驱动开展教学从社会文化理论可知,商务英语写作既是学习的对象也是学习的工具。而任务型教学法倡导通过用语言做事,在完成相关任务过程中掌握习得语言技巧,即“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因此,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虚拟真实商务环境,布置相关英语写作任务,要求小组合作完成。这样,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过程中、在与他人讨论协商过程中、在与他人不断互动过程中,学会商务英语写作技能。2.基于案例分析开展教学商务英语写作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书面英语在涉外商务环境下与国外客商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处理国际商务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把跨国公司或涉外企业真实的写作案例,作为写作教学素材分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总结案例内容,撰写出相关商务英语写作作品。案例分析过程本质就是个人与外部社会环境、个人与自身内部心理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这一点与社会文化理论所倡导的语言学习观不谋而合。3.基于网络平台创设学习情境如前所述,商务英语写作既涉及语言又涉及商务,还与跨文化交际、商务沟通与务礼仪等有一定联系。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各种商务环境下熟练使用英语成功进行书面沟通的能力,商务英语写作跨学科性、实践性和情景性的特点需要教师模拟或创设真实商务文化情景和国际商务工作环境。基于网络平台的数字化资源如网络课程、微课视频等可为教师模拟或创设真实商务文化背景和国际商务环境。另外,教师还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仿真商务工作场景,培养学生商务英语写作能力。

四、社会文化理论评估观与商务英语写作评价

社会文化理论学者指出,影响学习者认知能力发展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是社会文化环境和人际间的动态互动;认为人的语言认知与发展的过程实质就是他们与社会互动的动态历程,学习障碍学习者是社会互动环境不佳所致,经由教学介入与引导,可予以克服。由此,社会文化理论倡导者对语言学习效果评价提出动态评估观。动态评估观核心思想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论和“支架论”。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经验的成年人指引下或与能力高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潜在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个体的最近发展区。“支架”,是指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在父母、老师或有经验的同伴引导下不断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随着自身经验的逐步积累,他人给予的协助便越来越少,直至儿童最终形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主要以课堂小测、期中(期末)考试、水平测试(考证)如BEC资格证书等静态性评价为主。这种评价存在着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标准机械、评价环境脱真、评价主体一元、评价结果不科学等弊端。另外,这种静态性评价因过份强调写作结果、过份关注学生写作能力在其群体中所处的水平,忽略了学生的写作学习过程,忽略了学生在写作学习过程中认知行为和内部心理方面的变化,一直以来广受诟病。因此,有必要依据社会文化理论动态评估观,改革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第一,评价内容要全面。依据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目标,商务英语写作课程评价内包含对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评价。(1)知识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商务英语写作知识如商务词汇、基本句型、段落篇章等掌握情况进行评价。(2)能力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商务英语写作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评价。(3)素质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学习态度、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团队精神、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评价。第二,评价主体多元化。商务英语写作评价主体除写作专任教师外,还必须含有学生本人、教学督导、学生家长、企业人士、第三方专业写作评价机构等。在评价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发挥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效果服务。第三,寓评于教,评教相融。社会文化理论评估观认为评估与教学是一个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任务的辩证统一体。换而言之,教学即评估,评估即教学,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各种反应,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评估,必要时给他们提供帮助。

五、结语

语文关于学习论文篇10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长时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实现;课堂或者课后的语文训练不够科学甚至比较老套,那些传统的练习方式很单一,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由于对于语文学科训练的有效性问题注视程度还不够,语文界还没有形成普遍认可的可行的语文训练有效性实现的理论。所以,笔者想借此机会进行一番探索,发现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同时,在此过程中能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的素养。钱梦龙老师也曾经说过“要不断提高教学理论修养。特别要重视成功课例的研究。观摩优秀教师上课,研究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的实录,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理论依据

(一)儿童心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

主要理论依据是: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关于初中阶段的孩子的理论研究。

2.维果斯基的发展观,“最近发展区“中也有对于中学阶段的人的研究。

3.卡拉什的理论和教学方法中关于语言获得的理论研究。

(二)学习心理学

1.布卢姆的学习分类法,中得到的启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关于学习的产生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认知心理)学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关于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的论述。奥苏贝尔关于接受学习的理论。学生学习动机,关于集中注意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几种不同的的学习类型有关学习策略的介绍。

(三)《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三、课题研究方法

①观察法 ②调查法 ③案例分析法

四、课题研究内容

关于训练有效性的问题,笔者先浅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在笔者看来,语文训练的有效性问题关乎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研究语文训练的有效性问题有助于帮助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向着更加科学的方向迈进,因为教改源于实践,又要用于实践。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有效经验将能直接指导一些可行的教学实践,而有效训练是在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正式解读之前,我先大概介绍一下我的研究过程,我对这位老师进行了断断续续近一学期也就是半年的研究,期间我通过琐碎的时间尽可能的收集材料,收集的材料最后整理出来大体分为三类:课堂录音,学生笔记及板书,学生的作业。

一、两个议论文阅读教学案例实录的解读

首先笔者先呈现两份关于议论文阅读的学生的笔记,来说明问题。

这份笔记展现了毛老师在讲解议论文阅读的知识点时,体现出的精彩之处主要是这位老师的讲课思路以及呈现笔记的方式,具有系统化和逐层细化的特点。这种特点符合了奥苏贝尔有义的接受学习的形式。

研读这两份笔记,笔者发现了几点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

二、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感性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既然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那么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特点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学生的学习特点,只有科学的掌握学生学习特点,才能对症下药。训练的过程也是教学的过程,科学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进行训练有效的教学。以学生学习的特点,通常是从学习现有的经验、理论、结论开始。

三、保证了学生操作性、知识性强化过程技能,才能达成语文训练有效性

通过观察毛老师的笔记,笔者曾提出了一个问题,都初三的学生了,议论文的三要素还用讲吗?根据学习策略的原理,训练中有效性的达成是需要具备和实行过程性知识的认知策略的。

首先,对于第一个障碍,工作记忆存储量的限制,毛瑛老师的解决方式非常的巧妙,口诀记忆。

因此,笔者认为,想实现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性,就要针对语文阅读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认知策略。在语文训练过程中,如果学生缺失阅读的操作性技能,教师有必要将操作要领传授给学生。如果学生有关阅读训练的陈述性知识薄弱,那么教师也有必要加强和重复一些有关阅读的知识点。回过头来,再回答那个关于议论文三要素的问题,在教学当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有学生已经不能回答议论文三要素是什么,的时候,老师做出相应的补习和解释还是很有必要的。

笔者分析和分享了毛老师进行有效训练的的实现过程,以及经验成果,对语文阅读有效训练的内容的掌握情况有了一些深入的体会。笔者认为,一些教师在语文阅读训练课当中,往往不能较科学的传授给学生操作性知识。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有以下主要点。第一、新教师和一些老教师,他们自身还缺乏正确进行语文训练的方法,自己还不能弄清楚语文训练有哪些关键点。因此,这就导致了,学生也不能准确的获得有效操作方法。第二、一些教师即使熟悉了阅读训练的操作过程,但是,他们大多数是不善于做出主动地创新和改善,一套方法用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现象很多,因此,死板僵硬的教学和老套的阅读方法造成了语文阅读训练没有效果,这位老师善于总结和创新这点很值得我们分享。第三、教师不能顾及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将新的训练内容与学生的旧有知识点不能挂钩。弄得学生只能之其然而不懂所以然,也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有效训练的内容。因此,笔者认为这位老师能时刻照顾学生的水平和知识储备这一点很重要。

语文关于学习论文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语文关于学习论文10篇

学习

审计管理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管理10篇,内容包括审计管理建议书,审计流程管理的案例。(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县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为审计工作立足点和着力点。在今年的审计工作中,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府的中心工作,以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理念,积

学习

毕业论文思路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论文思路10篇,内容包括毕业论文思路图模板,硕士毕业论文思路。同时,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其它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整个的论文写作中,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积极的帮助我查资料和提供有利于论文写作的建议

学习

有关语文教学论文10篇

阅读(131)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语文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论文怎么写,关于语文教学论文的题目。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审美教育提倡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渗入,是近年来小学语文改革的内容之一,但由于老师专业水平的差异,对语文

学习

毕业论文流程10篇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论文流程10篇,内容包括自考毕业论文申请流程,毕业论文课题提交流程。3、提问与答辩: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般为3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

学习

本科金融的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本科金融的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金融的本科论文5000字,本科金融简单的论文题目。1.家庭经济环境较好,但学习基础薄弱***学院的学生具备了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越,家庭收入能够承担比普通高校高两三倍的学费。

学习

英文自我介绍面试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英文自我介绍面试10篇,内容包括英文自我介绍面试教师,外企面试自我介绍英文。该放弃呢?还是坚持到最后一关?我思忖着,仔细分析了一下所面临的处境:其一、我所应聘的职位是办公室文员,说英语的机会应该不多,没理由考难度大的专业类

学习

信息检索相关论文10篇

阅读(62)

本文为您介绍信息检索相关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信息检索的论文5000字,信息检索与推荐必读论文10篇。从本世纪80年代起认知科学一直处于为世人瞩目的学科前沿,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认知科学进入语言学领域产生了认知语言学,而在认知语言

学习

早期教育的论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早期教育的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早期教育的论文题目参考,早期教育小论文范文。中***分类号:G64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4-0041-06收稿日期:2014-01-17作者简介:吴自选(1969-),男,山东临沂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学习

怎么写教学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怎么写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学论文范文大全精选10篇,新教师教学论文十篇。我很赞赏《中国音乐教育》上的一段话:写作音乐教学论文要:口子小,点子新,挖掘深。过去有些人老抱怨发不了文章,他们殊不知自己的文章要么漫天撒

学习

有关小学数学的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小学数学的论文10篇,内容包括有关小学数学的论文主题,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小论文。3.巧妙设计课堂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掌握课堂问题的设计技巧,在授课之前应该设计好生动、有趣的各类问题,并将之引入课堂,这样能够让学生

学习

审计理论与实务论文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理论与实务论文10篇,内容包括初级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归纳总结。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经济管理科学、财务管理理论、会计及审计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企业事业行***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

学习

论企业投资风险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论企业投资风险论文10篇,内容包括论财务风险与防范论文,论投资风险与规避论文。(一)风险投资项目中风险的识别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有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构成。系统风险又称不可分散风险,也就是不能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它

学习

教学论文评价怎么写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教学论文评价怎么写10篇,内容包括教学论文经验总结怎么写,教学评价论文题目推荐。――要回答这个思考题,就要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和理解那些数据背后的内涵,而这些内涵都明确地指向了谈迁在编写《国榷》时的种种表现,指向了他

学习

农业化的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农业化的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农业现代化方面的论文,农业推广论文范文。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违约问题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来,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我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幅

学习

毕业论文思路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论文思路10篇,内容包括毕业论文思路图模板,硕士毕业论文思路。同时,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其它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整个的论文写作中,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积极的帮助我查资料和提供有利于论文写作的建议

学习

有关语文教学论文10篇

阅读(131)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语文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论文怎么写,关于语文教学论文的题目。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审美教育提倡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渗入,是近年来小学语文改革的内容之一,但由于老师专业水平的差异,对语文

学习

毕业论文流程10篇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论文流程10篇,内容包括自考毕业论文申请流程,毕业论文课题提交流程。3、提问与答辩: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般为3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

学习

本科金融的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本科金融的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金融的本科论文5000字,本科金融简单的论文题目。1.家庭经济环境较好,但学习基础薄弱***学院的学生具备了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越,家庭收入能够承担比普通高校高两三倍的学费。

学习

信息检索相关论文10篇

阅读(62)

本文为您介绍信息检索相关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信息检索的论文5000字,信息检索与推荐必读论文10篇。从本世纪80年代起认知科学一直处于为世人瞩目的学科前沿,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认知科学进入语言学领域产生了认知语言学,而在认知语言

学习

金融与经济论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与经济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与经济论文,金融论文发表的网站。第一,农村各种条件的改善需要大批量资金,但是基层***府财***困难,无力支撑。我国城镇的发展经历了20多年,这期间中央、省市等各级***策和资金都集中在城镇发展

学习

写毕业论文的步骤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写毕业论文的步骤10篇,内容包括本科毕业论文流程步骤,毕业论文快速写作步骤。1、论题要大小适中。题目不要太大,尽量"小题大做"。一般来说题目大小要适宜,或小点好驾驭,容易写得丰满。但也不要小到像本单位的工作总结,或意见建

学习

金融学毕业论文选题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学毕业论文选题10篇,内容包括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10篇,毕业论文选题金融学专业。1.选题空、大、泛的现象较突出学生在选题上过分追求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选题的难度和深度把握不足,难以从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出发,所选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