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职称论文篇1
首先可以构造与MichaelSpence提出的关于教育信号类似的一个简单模型来解释有关职称考试的诸多问题。假定在一个企业或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简单划分为两种类型:类型一的工作能力为V1,类型二的工作能力为V2;产生条件(1):V1>V2。并且假设工作人员本身了解自身工作能力,并期望得到与工作能力相对应的工资。但单位领导是无法区分人员的工作能力的,仅仅知道类型一的人员为π,而类型二的人员为π,故得到条件(2):π1+π2=1。可以看出,领导无法支付给工作人员与其工作能力相对应的工资V。上述模型产生了两个假设条件:(1);(2)π1+π2=1。这将作为以下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二、职称考试解释的原因
模型的建立会产生矛盾:工作人员期望得到与其工作能力相对应的工资,而上级领导却无法从开始就知悉人员的工作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制定工资标准,可根据经验,根据平均质量也就是平均工作能力π1V1+π2V2作为每个工作人员的工资,这是上级领导在不了解员工情况时可以接受的工资标准,那么只要不同型式的工作人员都同意按这个工资工作,就不会出现逆选择问题,同时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能如同在完全察知人员型式的情况下一样好。
以上只是理想的模型分析。事实上,根据上节的(1)、(2)条件,可以很清楚的得出π1V1+π2V2<V1,即类型一的工作人员的回报低于他们真正的工作能力,也显然会低于他们所期望的工资。这种处境会使他们选择退出市场;或是有动机的传递信号,以表示他们更高的工作能力,并得到期望的工资,这样劳动力市场才能达到稳定。由此,可以引入传递信号的途径———职称考试,藉以证明更高的工作能力。
三、模型引入职称考试的因素
引入有关职称考试的因变量。可以假设通过职称考试所达到的水平以e来表示,未通过的设为0。则员工接受的考试成本不同类型一的工作人员通过职称考试产生的成本为C1×e,对应的类型二的就为C2×e,那么员工在通过考试并获得期望的工资后所得就可以以V-C×e来表示。工资模型中引入了职称考试成本因素后,就有了两种需求:工作人员期望通过职称考试传递信号以获得与其工作能力相对应的工资,而领导也可对不同能力的员工制定工资等级。这两种需求随之导致两种决策:员工必须对通过多少考试作出决策,而厂商则必须对向具有不同程度的员工支付多少报酬进行决策。这同样是对合理安排职称考试所进行的决策。为了便于简化下面的模型,本文将做一个极端的假设:考试所获取的知识对员工的生产率完全没有影响。
四、职称考试对应工资标准的合理安排
在一个将以通过职称考试与否作为员工能力信号的决策中,领导层会预计通过职称考试水平为e的人员是类型一的,而水平为的是类型二的员工。在竞争中,他们会给类型一的员工V1的工资,付给类型二的员工V2,这就满足了上节所需的两个需求,在经济学中,称之为达到了分离均衡。均衡的条件是领导层的预期会被员工的行为所证实。也就是类型一的员工确实能通过职称考试,而类型二的员工则会选择自身水平为0。这对e的要求可以写成:(V1-C1×e)≥V2(3),V2≧(V1-C2×e)(4)。任何一个能力高的员工都可以接受较低的工资以节省学习的费用,但条件(3)说明类型一的员工更愿意选择组合(V1,e),而不是节约教育费用来获取较低的工资。
而不等式(4)则是类型二的员工的自我选择,它说明比起传递错误信号换取工资,员工宁愿不通过考试以得到的工资。以下对上述不等式(3)、(4)进行变形,从而导出职称考试最终的合理安排。
为了更加肯定职称考试最优安排的这一模型,再来进行一下验证。参加职称考试是否有利于不能干的员工,他们的效益将是工资增***1-V2。他们的成本将是C2×e。则根据不等式(4),则V1-V2≤C2×e,效益就小于成本。因此,不能干的员工将发现不参加职称考试时他的最优选择。那么,参加职称考试对能干的员工有利与否,效益超过成本的条件是V1-V2≥C1×e,恰好符合不等式(3),所以这个条件也成立。因此职称考试的上述模型(5)的确是一种均衡:如果每个能干的员工都选择参加考试,每个不能干的员工都选择不参加,那么员工就没有理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了。由于关于成本差别所作的假设,所以在均衡状态下,人员获得的职称可以充作不同工作能力的信号。这种型式的信号均衡在经济学中就称为达到了分离均衡,因为在这种均衡中,每种型式的员工都可以作为时他同其他型式的人员分离开来的选择。这也就成为了使职称考试达到合理安排的均衡状态。
五、职称考试的经济学反思
职称考试作为工资评定标准揭示了职称考试的存在必须达到一种分离均衡,而这种均衡促进了我国人才职称评审制度的建立,从而打破了同工同酬的不良局面。然而并不能忽略模型是建立在一个极端的假设,即职称所达到的水平对员工的工作效率完全没有影响。这使得职称考试的存在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是低效率的。在上述模型中,高素质员工投资于昂贵的考试,以区分自己和低工作能力的员工。这种分离均衡情况下的工作效率同完全没有信号情况下是一样的。在该模型中,职称的获得从社会的角度看完全是一种浪费,它与完全信息的经济相比,反而存在过度教育。现实中,这个极端的假设情况也是存在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低效率的性质仍然值得考虑。因此,参加职称考试。这种投资虽然没有社会效益,但却存在着个人效益,而且模型中的极端假设在真实的社会是不真实的,职称考试中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都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考虑的各种因素,职称考试制度不仅存在个人效益,而且随着职称考试的专业性愈来愈广,愈来愈多地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将构成我国经济走向国际化专业化的强大源动力。
经济学职称论文篇2
【论文摘 要】从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视角审视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建设的状况和进展,指出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高职院校重构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原则。
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被称为21世纪经济学***的先声。这场由法国学生率先发起的请愿得到法国一些教授、法国***乃至英国、美国一些学生和教授的声援,引起世界性反响。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的兴起对新古典主流经济学意味着一次深刻而广泛的挑战。本文试从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视角探讨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建设问题。
一、研究综述
国内学界直接讨论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教学内容建设的学术文献比较少,以下对有关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以探求本文研究之方向。
在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方面,刘记红主张经济学教学内容应尽量简单明了,根据学生专业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模块式整合,不同专业的经济学教学内容应各有侧重,把握经济学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关系。金春良主张按照“必须、够用”原则整合经济学教学内容,既综合考虑理论宽度和深度,又保证理论系统的完整性,根据课程目标、专业需要以及学生接受能力阐述原理、原理运用和***策分析。姚晴霞主张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要以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既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刘记红以经贸类专业为例,主张经济学教学内容应包含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原理、均衡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和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理论、凯恩斯的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宏观财******策与货币***策。金春良主张,经济学教学内容应以微观经济理论为主,以宏观经济理论为辅,微观经济学主要介绍供求理论、弹性理论、效用理论、产量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宏观经济学介绍总供求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姚晴霞主张微观经济学应主要介绍价格论、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市场论,宏观经济学应着重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以上分析表明,国内学界有关高职院校选择经济学内容的研究,选择的原则倾向于强调应用,强调对教育对象的能力培养,选择的内容主要限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本文将在前人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在更广泛的视野中观察、探讨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教学内容建设问题,关注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对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教学内容建设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建设的现状与反思
目前,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诸多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下面从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视角审视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建设问题。
(一)现状调查
笔者对近年来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建设状况进行抽样统计调查,以把握该课程建设的现状。调查采用列表统计方式进行。调查范围为高职类经济学基础教材和精品课程网站,涉及公开出版发行的高职类经济学基础教材18部、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网站11个。教材发表和网站建设的时间均在2004年至2010年期间。调查内容设计有作品类别、作品名称、作者、作品来源、时间、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研究方法、课时、特色等几个方面。调查结果如下:
第一,在作品名称方面,被调查的18部教材中,12部称为“经济学基础”,4部称为“经济学原理”,2部称为“经济学”,11个精品课程网站均称为“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网站”。
第二,在教学内容方面,被调查的18部教材和11个精品课程网站的教学内容均选择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的篇章设置在6至9章之间,以设置7章或8章居多,均介绍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一部分作品还介绍生产要素理论、微观经济***策理论。宏观经济学部分的篇章设置在2至7章之间,情况比较复杂,比较多的是介绍宏观经济变量、短期宏观经济波动(一些作品分解为失业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策、经济增长、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少数教材列有专章介绍一些比较高深的宏观经济模型供使用者选学。
第三,在研究方法方面,由于被调查的18部教材和11个精品课程网站选择的教学内容均为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因此,作品中介绍的经济学基本分析方法也主要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比如供求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法。
第四,在作品特色方面,被调查的18部教材和11个精品课程网站最大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强调应用,强调对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应用。一些作品还强调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如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网站(省级)就主张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实践项目化、教学资源立体化作为经济学基础课程设计的主题与贯穿始终的创新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中不同模块的设计作为后续专业课衔接的主要依据和实践基础。
(二)进展
上述对高职类经济学基础教材和精品课程网站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建设取得一些值得肯定的进展:
第一,一批高职类经济学基础教材的出版为高职类学生学习理论经济学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载体,一批高职类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推动高职类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交流和学科建设。
第二,高职类经济学基础教材和精品课程网站在与实践结合的方向上大大向前迈进一步,为经济学课程摆脱抽象、枯燥的教学作出努力。高职类经济学基础教材和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由于不受理论推理的束缚,反而能够在活跃经济学教学方面表现得尤其出色。
第三,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介绍市场经济基本理论,促进市场经济理论的普及,极大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三)存在问题
站在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的高度审视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发现,现有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第一,以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为蓝本的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先天不足。调查显示,被调查高职院校的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属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实践史、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表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正受到严重的冲击,处于分崩离析的境地。20世纪,经济学发展出许多新学派、新理论、新观点,如交易费用经济学、博弈理论、产权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家庭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新***治学等。因此,以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为蓝本的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自然先天不足。
第二,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中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没有统一的理论基础。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以个体理性作为微观部分的一个基本假设,主张消费者以追求效用最大化为基本目标,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基本目标,由此还发展出一系列观点和理论,如显示偏好、跨期选择、风险选择、交易成本、产权、x效率、资产组合、资产定价、合同或契约、非对称信息、次优、对偶性等。宏观部分却以市场失灵作为起点论证***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没有统一的理论基础。
第三,一些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有关企业功能的论述有较大缺陷。由于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的教学侧重在应用方面,尤其是面向微观单位的应用,因此有关厂商行为的内容在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占较大的比重。但是,一些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在阐述企业功能时,只关注企业的经济功能,而忽视企业的其他功能。在一些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中,有关企业性质方面的探讨甚至被完全忽略。在这种教育中,受教育者也必然只关注企业的经济功能,天然地把企业当做赢利的工具,而不能完整把握企业的功能,在意识中构建正确、全面的企业观念。
第四,忽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研究生产关系,不能完整地讨论生产方式。在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中,教学内容一边倒向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教学中只教授供求论、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市场结构论、要素论、市场失灵论等微观经济学内容,以及国民收入核算、总供求模型、失业、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策、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宏观经济学内容。可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第五,一些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跟不上经济实践的步伐,不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多年来,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建设经过努力,在反映经济现实上取得不少进展,但相对于快速变化的经济实践而言,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设仍然显得滞后。重基本理论、轻分析方法、弱经济学派介绍的教学内容设置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建设虽取得一些进展,但同时又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予以重视。
三、高职院校重构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原则
针对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中亟待改进的问题,以下主要探讨高职院校重构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应当遵循的一些原则。从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的视角审视经济学学科,重构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应当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第一,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结合原则。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设应当面向经济实践,既要面向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更要面向我国的经济实践。经济理论来源于经济实践,经济理论的发展也要依赖于经济实践的推动。在我国,经济理论更要回答我国经济实践中产生的现实问题。经济实践是检验经济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建设应当面向经济实践尤其是我国经济实践,回答经济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并在解决经济问题中提炼经济思想。
第二,保留与克服结合原则。虽然实践的发展和思想的冲突向西方现代主流经济学提出了挑战,但应该看到,西方现代主流经济学经过长期的演进,已经发展出许多值得继承发扬的思想和方法。因此,既应清晰地认识新古典主流学的局限性,也应注意新古典经济学的优秀成果,吸收西方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有益成分是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选择教学内容的内在要求。同时,还应探究异端经济学各流派,关注经济学多元主义的发展,吸收非主流经济学学派的思想。在对待古今中外经济思想发展成果上,应全面、完整地理解各流派、各种方法的发展成果,不能只看到某一个派别而忽略其他学派,应做到既保留其积极部分,又克服其消极部分。
第三,共性与个性结合原则。经济系统的运行是一个客观的过程,经济系统运行的一般规律反映一定条件下各国经济运行的共性,因此,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充分、准确体现这种共性。此外,任何经济系统的运行都依存于特定国家和特定时期,而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国情,因此理论经济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体现个性原则。在我国,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应面向我国国情。国情是历史选择的起点。无论西方现代主流经济学,还是非主流经济学,其在我国的适用性,都要接受我国经济实践的检验。应结合我国经济改革实践和深含于经济改革实践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构造理论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因此,在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建设中,应结合我国经济的现实问题来选择和发展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本文从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角度探讨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设,审视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建设的状况、进展和存在问题,进一步讨论高职院校重构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三项原则。本文对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重构提出的只是初步设想,也未及探讨实施有关设想的具体对策,这些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paul.a.samuelson,william.d.
nordhaus.economics(18th edition) [m].mcgraw-hill press house,2005
[2]姚晴霞.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
[3]刘记红.高职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7(8)
[4]金春良.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4)
[5][英]爱德华·富布鲁克.经济学的危机: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最初600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贾根良,徐尚.“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钱津.国际金融危机对现代经济学的挑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经济学职称论文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分类号】G715.1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既属于高等教育,又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它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千千万万既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同时更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线产业大***。 在中国目前教育体制中,培养高标准产业大***的使命自然就落在高职院校肩上。要培养出合格的一线产业大***,需要既懂“教育”艺术, 又懂“职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成了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又是亮点, 也是张显高职教育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双师型”教师内涵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冶金专科学校王义澄老师在《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中介绍了上海冶金专科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一些具体做法经验,在这篇文章中王老第一次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
1995年原国家教育工作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开展建设示范型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中第一次***在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
1997年原国家教育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在会上指出:师资工作“以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为重点”。为下一步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2000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对“双师型”教师在内涵上作了一定的阐述。指出“双师型”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可见,当时***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界定是“双证书”。
2004年4月12日***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3)近五年主持或者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至此,***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界定更详细,除了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之外,对于另一“师”的要求更宽泛,更实际,不再仅仅要求技术职称,可以是一线的实际工作经历,或者有技术成果。
二.新形势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分析
1.从世界各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全局看: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德国之所以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成为受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是因为其优良的制造业。金融危机后各国都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英国提出了“高价值制造业战略”,法国提出了“新工业法国”。各个国家都把制造业的振兴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而支撑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千千万万在生产一线实际操作的产业工人, 对这些产业工人的培养考验着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
2从我国目前的经济战略***策看:
***指出: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2015年5月8日***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 分三步走,到建国一百年时,中国将发展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制造强国。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建立一支高效优良,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懂专业实际操作,知晓生产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
1.“双师型教师”素质不高,数量不足。由于教书育人责任心强,工作量大,社会地位低,使得很多优秀人才不愿意从事教育工作,很多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一线工作实践的“双师型”人才不愿走上教师岗位。
2.各种不合理制度的限制,使得师资来源渠道单一。很多高职院校的招聘过分强调高学历,教师大多来自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没有机会进入生产实践中,缺乏企业技能实践经验。
3.企业不愿配合,产教结合不紧。因为要考虑企业效益,和产品质量,关键技术和关键岗位不放心教师来做。
4.职称评审的导向作用不明显,现行的职称评审中对高职院校的教师和普通高校的教师没有区别对待,对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仍然偏重于学术科研论文,而对技能考核没有要求,导致老师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学习培训主动性不高。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路
1.建立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制度。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 些发达国家的做法来建立完善我国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制度。例如,德国职业院校理论课教师的职前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学教育阶段的理论学习。获得大学入学资格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在与所学专业相同行业的企业至少实习一年,进入大学以后经过4年严格的理论学习后,经过考试,才能进入各州所设的教育研究班和职业学校进行为期两年的教学实习。
2.改革我国僵死的高校人事体制,取消高校人事制度中的“编制”制度,让人才不仅能进能出,而且愿进愿出。现在的体制是一朝进入“编制”内一生稳定无忧。这样使得很多在“编制”内混久了的教师,即使自己知识陈旧,也缺乏社会实践也懒得培训更新。 因此改革人事制度,吸引各行各业优秀专业人才成为“双师型”教师,投身高等职业教育事业。
3.制定并实施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双师型”教师职称评聘办法,对于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制定不同的职称评聘制度。对于职业院校老师来说,大力推广职业院校专兼职教师各个层次的职业技能大赛,以公平公开公正的大赛成绩作为职业院校从业教师职称晋级评审的重要依据,不能偏重于论文课题等研究性工作。
4.制定更具体、更严格的“双师型”教师任职资格标准, 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进入门槛,建立规范的任职资格评审机制。在德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获得博士学位,且有在企业至少5年的专业实践。丹麦职业技术学校对职教师资的基本要求是,完成了第三级职业教育、具备专业技能并拥有5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
参考文献:
1.齐晓鸿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8 (4)
经济学职称论文篇4
一、现行职称评审制度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职称评审方式是年确定的。从确立之初至今起到了拨乱反正、促进学术繁荣、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吸引人才、盘活人力资源等积极作用。但职称评审制度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对于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由于受学历、地域、所有制、行业、岗位、系列等因素的限制,职称评审制度及标准也不一样。以目前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专业技术人员的初、中级职称资格由企业的评审机构来确定,符合有关文件规定的基本上都能通过,职数基本上不受限制,需要达到的条件也不算苛刻,此阶段虽有竞争,但不激烈。真正的竞争在副高或相当于副高以上职称的评定上。后者和前者的区别在于,企业的高级职称职数主要根据企业的人员规模,按一定的比例来确定聘数,由聘的数量决定评的数量。由于受每年人员变化的影响,每年的聘数大都不一样,但总量基本上是个定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聘职数正在趋于饱和。另外,高级职称和初、中级职称在待遇等方面的差别很大,所以这一阶段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职称评审制度作为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部分,它使职称评审制度及过程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成为一项有章可循、易于操作的日常工作。然而也带来了一些弊病,据笔者观察,近年来这些弊病主要表现:
1.在职称的非学术化倾向。其中包括:(1)州评审范围过宽、过滥,使得职称原有的学术化指向逐渐淡化;(2)远离了它的学术背景,成了个人分享社会资源的一种依据,成为一种年资或阅历的自然积累;(3)职称的评定逐步演变成了对一个人的综合评价或行***性评价。
2.评聘不分,以评代聘。评上了就等于聘上了,从此就端上了铁饭碗,其结果是不公平的人才竞争环境,人才素质的下降,职称的贬值等等。
3.对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实行申报指标和条件的双向控制。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制度限制,评聘不能彻底分开,所以升职称既控制职数又控制条件或水平,不能实行条件或水平的单向控制。
4.岗位设置或岗位聘用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严重脱钩,岗位设置不科学及比例失调。人事部门一纸同意聘任的文件一经下发,有职称的人员便和一般的员工区别大了区别仅仅是相应工资、福利待遇。持专业技术资格聘书干岗位工作,岗位人才积压,岗位又缺人。哪些岗位需要哪些专业职称,需要哪一级的职称,这些人员应该占多大比例,很多单位不得而知。甚至有些单位根本没有制定各类、各级专业技术岗位的职责、权限及聘任条件。
5.重条件轻能力的倾向严重。比如,外语、计算机、论文、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一些行业或企业成为所有人员申报职称的先决条件。尤其是申报副高级以上的职称更是如此。评审条件缺乏实事求是、分类指导、按岗区别对待的灵活性。由此带来的是替人写论文、逼论文、抄论文、替考混证、混文凭、买文凭、造假文凭、窃他人成果等不正之风。
评审的服务范围过窄。受身份、地域、所有制、学历、岗位、系列等因素的限制,许多人长期或终生拿不到职称,只能望“职”兴叹。
现行的职称评定方式,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由于其与工资、福利待遇挂钩而且评与聘基本不分离,从而使职称的评定演变成了一种利益之争。
二、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加入丁和市场经济的确立,各行各业对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对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更是迫在眉睫。职称改革作为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的一个有效措施巫待深化。为此,笔者从推动职称改革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议:
1.职称评定应逐步向社会化过渡。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其好处在于评定的标准是“***”的,而且与原单位无关,摒弃了评审的条块分割以及职称与待遇直接挂钩等因素。***相同的标准,给同一领域的科技人才提供了一个“同台竞技”的平台,也给人才市场提供了一个统一而且权威的参照系。
2.评聘分开。评聘分开是当前职称改革中一项必须而且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二者的分开,疏远了职称与经济利益的直接联系,从而减少了学术以外的干扰,有利于保证评审的公正性。对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逐步实行放开申报,改申报指标和条件的双向控制为条件或水平的单向控制。在聘任上打破铁饭碗,引入竞争机制,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全员竞争上岗,实行动态化管理。逐步推行人事制度,实现人事关系管理与人员使用相分离。
3.推行执业资格制度。按照统筹规划、科学论证、急需先建、逐步推开的原则,***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应抓紧制定执业资格制度及相关法规文件。
推行执业资格制度有利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也淡化了职称的概念。今后我国应逐步扩大执业资格制度的实施专业范围,尽快形成比较完整的执业资格体系。
经济学职称论文篇5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高等教育;影响
一、关于信息不对称
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美国三位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 kerlor)、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同获殊荣。他们运用信息理论经过30多年对市场交易行为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所谓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是指市场交易中参与交易的双方在掌握信息上的不平衡状态,即参与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从而便有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欺骗的动机。人们对经济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已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但信息不对称现象不仅存在于经济关系中,高等教育由于其产业属性,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本文试***就高等教育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来追溯其原因,进而提出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二、高校教育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表现及危害
各类高等院校是高等教育的专门机构,它们担负着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发展科学和社会服务的社会职能。在教学与科研活动中,作为教育主体的各级领导、教师、学生等会因自己的工作性质、工作能力、个人知识等原因导致各自掌握的信息不等,形成信息不对称。
(一)各院系与学校行***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高等院校的各院系是具体负责教学与科研职能的单位。其日常活动与学校中的其他各级行***部门联系密切。但各院系的主要职能是教学,而行***部门主要职能是管理与服务。各院系掌握了比行***部门更多的教学方面的知识、技能,而各行***部门则掌握了比各院系更多的管理方面的信息,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对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容易造成学校的管理不科学、不全面,缺乏创新。
(二)各院系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各院系专业方向不同,很容易产生信息不对称。主讲计算机课程的教师未必懂得生命科学方面的知识,主讲生命科学方面课程的教师也未必懂得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所以,社会分工带来了社会文明,同时也加剧了信息不对称。各院系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使院系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困难,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
(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高等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活动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高校教师不仅是专家、学者,同时也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学生在高校中不仅是受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高校教育的主体。学生的知识主要依靠教师传授,而在课堂之外教师又很难观测到学生的具体活动,因此二者之间更是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教师由于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其所掌握的更多的专业知识,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损害了教师群体在社会中的形象。同时,由于教师的时间、精力所限,不能完全掌握学生在课下的学习活动情况,学生也可能因此产生各种道德风险问题,如照抄作业、课堂缺勤等,这也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教学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不仅会造成部门之间的***策相互矛盾,部门与管理者相互扯皮,大大的降低教学管理效率,同时也会影响教学管理科学决策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必须规避和控制高等院校信息不对称现象。
三、规避和控制高等院校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建议
(一)通过市场建立高等院校良好的信誉机制
在经济活动中,信誉机制是规避市场中信息不对称风险的主要手段,高等院校的良好信誉一般是通过学生的口碑来传播的。同时,高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表现也是该校向社会所反映的信息。为了保证高等教育得到发展,首先必须向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同时要树立教职员工、学生对学校的感情,使他们反馈给社会的信息客观、全面,从而控制高等教育中的信息不对称。
(二)发挥***府在控制高等教育信息不对称问题中的强制作用
***府可以通过各级机构直接向社会大众自己所拥有的信息或者强制性地要求高等院校向社会公布有关数据和质量信息, 另外***府有关部门还可以制定和实施有关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师职业资格制度来规避***府与高等院校、学生与学校、社会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三)建立有效的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
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在规避和控制高等教育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时具有节约成本的制度优势,一般认为,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节约规避和控制的成本:一是减少规避和控制的信息费用。二是降低规避和控制的制定费用。三是节约规避和控制的实施费用。四是减少规避和控制的监督费用。建立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对确保高等学校办学自的实现,形成自我约束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四)加强学校内部信息的沟通,使学生与教职工、教职工与行***领导之间达到信息的完全通畅
完善学校内部各级机构的信息沟通渠道, 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使广大教职工和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信息对称”的益处和“信息不对称”的弊端,提高学校全体成员对信息沟通的重视。学校内部要达到信息的沟通, 还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一方面对有优秀工作业绩的教职工和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嘉奖,另一方面也要不定期的对教职工的工作或者学生的表现加强督导。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维持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
参考文献:
[1]沈小玲.略论信息不对称.现代情报[J].2003( 8)
[2]曾国安.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与经济后果.经济学动态[J].1999( 11)
[3]乌家培,谢康,王明明.信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教高(2007)1号.
作者简介:
经济学职称论文篇6
一直以来,经济法被学界戏称为“大杂烩”。法学部门的划分,一个主流的标准就是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而经济法作为一个***的法律部门,它和其他学科存在一定承担的交叉,比如经济法主体包括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经营主体、消费主体和社会中间层,其中国家经济管理机关涉及行***法内容,作为经营主体的公司涉及商法内容,作为经营主体的合伙企业涉及民法内容。而作为经济法重要内容的劳动法又与社会保障相重合。经济法作为国家调整经济运行的法律规范,其内容十分庞杂,包括总论、经济主体法、市场规则法、宏观调控法和社会保障法,且不像民法、商法那样法规集中,仅作为土地、水、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土地部分就包括《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于经济法课程本身的特性,不同专业的教师应当对经济法的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做到与专业相呼应,有的放矢。以笔者为例,笔者在给法律专业的学生讲授经济法时,必须做到紧扣司法考试,面面俱到。由于法律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民法和商法基础,所以经济主体法重点讲授社会中间层,社会保障部分重点讲授劳动法,其他内容简单介绍一带而过,市场规则法重点讲授,宏观调控法选择讲授。而笔者给会计专业的学生讲授经济法时,往往围绕会计职称考试内容,主要集中介绍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合同法、金融法、税法等内容。
二、会计专业学***济法课程的问题
笔者作为专职老师长期活动在教学第一线,为我校医事法律专业的学生讲授经济法。笔者曾受邀给其他院校的专业比如会计专业教授过经济法,在讲授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
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其所有的课堂设置都应当围绕着专业本身来建设。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要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专业设置了什么课程,课程在不同学期具体安排,所设课程对这个专业有什么意义,这门课程要达到什么目的、取得什么教学效果,都应当是学校预设好的。所以,在讲授前首先应当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当根据其培养目标设计合理的授课内容。而一些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并不明确,笔者在受到一次民营学院的教学邀请时,为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向其教务部门详细询问授课专业、授课学时、相关课程,而其教务部门觉得奇怪,他们认为只要是同一课程内容应该是一样的。
2.法律基础欠缺
笔者受邀给其他院校的会计专业教授经济法时发现,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十分陌生。过去高等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是分别设置的,《法律基础》在高等院校中的时间安排一般是30-40学时,而2006年按照***的要求,各大高等院校将这两门课合二为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据统计授课时间还是30-40学时,以我校为例,总学时48学时,但理论课时仅有32学时,而法律基础部分一般是8-10学时,类似基本的普法教育,所以学生大都只了解一些皮毛,对专业法律知识所知甚少,没有积累法律语言,更没有形成法律思维。笔者在讲授经济法时发现,学生对课堂上老师所提到的法律名词十分陌生,光介绍一些基本的法律名词就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教学时间十分紧张。
三、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安排
笔者认为,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基于专业的特殊性,在经济法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
1.确定教学内容
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经济法是工具,学生应当灵活掌握未来职业过程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了解基本的规范,处理相关的问题。与此同时,经济法是开启未来职业资格的“敲门砖”。我国对会计职业资格有一定的要求,无论是初级会计职称还是中级会计职称,甚至高级会计职称、高标准的注册会计师等,经济法都是其中必考科目之一,不容回避。比如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需要考两门,其中一门就是经济法基础。由于学时有限,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安排较为紧张,整个课程围绕会计职称考试内容,以在章节中介绍重要知识点的形式进行,通过真题和练习题的辅助加深记忆。在教授中按照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大纲安排章节内容,今天包括总论、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合同法、金融法、税法、反垄断等内容。
2.明确教学目标
经济学职称论文篇7
地方***府拿出官职招引博士,被称为“大手笔”。昆明市全球公选40名经济学博士担任副县级官员,就是最近的“大手笔”。
在中国,一切被称为“大手笔”的事情,无论城建、工程还是人才引进,都类似于好莱坞之大片,重在视听效果,形成所谓“视听盛宴”。昆明市以官职招引经济学博士40名,说好说坏,关注度总是有的,这就是说,视听效果不错。
不能肯定以官职招引博士必然就能发展经济,也不能说必然不能。能不能发展经济,这要以后才能看到。然而,以官引博所反映的某些治理理念的模糊之处,则已然可见,也不会因“经济发展了”这种实际效果而改变。
“全球公选40名经济学博士担任副县级官员”,这个说法气派十足,主要在于“全球”。另一个有意思的说法是“公选”。“公选”,这是一个缩略的说法,此处为“公开选拔”。文字经过缩略,能够产生奇妙的效果。例如公开选拔,可以缩略为“公选”;公开选举,也可以缩略为“公选”。选拔与选举,不是一码事,但都缩略为“选”,再加上个“公”字,就能引着你恍恍惚惚地朝“现代***治”的方向去想。
很多人在议论昆明以官招博的事情,道理各不相同。有的说只招经济学博士不好,体现了经济学帝国主义,应当广招人才,不限专业;有的说一个昆明市用得着那么多经济学博士吗,不要浪费了人才;有的说不要仅仅以官职招人才,关键还是为人才提供各种用武之地;有的说博士可以招去做储备,锻炼锻炼,再做官。各种议论,没有一个是觉得“公选”、也就是“公开选拔”这个做法有什么毛病的。
但这不免还是让人有些困惑,一个地方的行***官员职位,为什么可以就这么被“公开选拔”了。一个地方的行***职位,不同于一个企业的岗位。对一个企业来说,董事会一决定,总裁、副总裁可以当即换掉。但任何一个地方,权力属于当地的人民,行***首长需要民意机关投票,***府组成人员需要由行***首长提名经过民意机关批准。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行***职位的获得理当来自于实绩而非身份。以博士学位而得官,这算是一种怎样的选拔标准呢?难道今日之博士,类同于科举时代之进士,可以一登龙门而为天子门生?
请不要被“开拓创新”、“锐意改革”等旗号所蒙蔽,请不要被“博士”、“学识”、“有利于发展”等招牌所忽悠。很简单的道理是权力应当来源于谁,为什么被授予――权力来源于它所服务的民众,权力因为它实际已经展现出来的服务能力、服务意愿和提供更好服务的可能而被授予。
博士授宫,本质上与科举授宫一样,而现代***治需要权力建基于民众的同意。
随想
不可否认,发展经济是地方的重要工作,但搞经济却不是***府的唯一任务。之前曾有不少为追求GDP,不惜牺牲环境的例子,还有的地方为招商引资,给所有干部下任务指标。过分青睐经济学博士,过分强调经济学思维,很容易陷入“不科学发展”的漩涡。
经济学职称论文篇8
困惑一:评审主体困惑。高校成立学科组对申报高级职称者进行评审,评审者与申评者同属一个专业,评审标准可以做到同一尺度。而出版在高校只算得上一个小学科,出版方向的专家并不多,因此往往是由出版与***书、学报、档案方向的正高职称者组成联合评审组,申报出版高级职称者就与***书、学报、档案等专业申报者一起接受评审。由于申评者与评审者学科不完全匹配,给评审组坚持同一尺度评定参评人员的申报条件带来困难,最后的投票表决并不是建立在对申评者全面认识的基础上,自然无法达成评审的初衷。而且,***书、学报、档案等申评人员,其平常科研考核要求就比较高,他们进行学术研究的固有条件比起天天考虑市场的出版社人员自然要好得多,出版社人员与他们在一起竞争,在科研成果上往往落后一步。
困惑二:评审标准困惑。各省(市)都制定了出版高级职称评审的标准与办法,高校在组织评审过程中也会一一对照标准,但是在坚持标准的同时还会设置通过率,参评人员即便已经符合出版高级职称评审条件,高校这一关也不一定能够通过。这个困惑,实际上是标准执行问题:在高校评了高级职称的人员,其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等便随之上调,因此高校要设置一定的通过率;大学社是企业,评聘分离,员工评上高级职称也不意味着其待遇就会有明显提高,而且出版社员工的工资、奖金等全部由企业负担,在评审中设置通过率限制,是不合情理的。
困惑三:评审制度困惑。大学社已经改制,但仍处处留有高校事业单位管理的印迹,如出版社领导主要由学校委派而较少从出版社提拔,两种编制人员实行工资两条线,职称评审费两种人员两个标准,评审参照高校职称评审办法,等等。现在全国的出版社高级职称申评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即为大学社以外的其他出版社,由单位组织材料审核与上报,由省(市)出版局组织遴选全省(市)的出版领域专家成立评审组进行评审,这种评审的评审者、申评者都属于同一领域,申评者机会平等,因此较为合理。另外一类就是大学社,先由大学社进行材料审核上报,然后学校组织成立学科组和高评委对申评者进行资格评审,这种评审对出版社参评者较为不利,如果再考虑高校学科建设对高级职称的要求以及出版社人员管理社会化,大学社的人员在大学体制内申报高级职称便更处劣势。而这正是大学社聘用制人员中高级职称者少于其他出版社的根本原因。出版社所属学校级别越高,其高级职称评审要求也越高,申评高级职称也就越难。
随着大学社原事业编制人员逐步退休,聘用制人员将逐步成为出版社发展的主要力量,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大学社只有社长、总编和财务总监来自学校,所谓的身份问题也就不再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所以,出版社目前对聘用制人员的培养与高级职称群体所占的比例必将对出版社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笔者认为,高校在解决大学出版社聘用制人员高级职称评审问题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出版社也要在员工职业发展和评价机制上进行改革。
思考一:高校改变经营单位管理思路。经营单位的所有权归学校,但是高校应该按照企业的发展规律给予出版社充分的发展空间与自由,并给予配套***策。对出版高级职称评审,高校可以有两个思路:一是改革思路,即将出版专业高级职称评审纳入省市出版局评审体系,高校作为出版社的主办单位,只负责对申报出版高级职称者的材料真实性进行核验,然后出具委托评审函,由出版局组织评审,这样大学社人员与其他出版社人员就能面对同一标准,较为公平。二为改良思路,即高校仍成立评审组对申报者的材料进行评审,但是只从条件满足情况上进行评定,不设置通过率,只要符合条件即给出评审意见,并出具委托评审函,由省市出版局再组织评审,这种办法从形式上和内容上保证了申评材料的真实性和资格条件的符合率,同时又保证了大学社申评者能与其他出版社人员适用相同的评审标准。
思考二:出版单位建立发展激励机制。职称评审既是对工作能力的检验,也是工作取得业绩的证明,它可以成为单位评聘员工的参考。出版社作为人力资源的使用者,可以将职称评定与岗位级别晋升等进行一定程度的挂钩,以便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从机制上促进员工提高业务水平与能力,积极参与职称评审。同时,出版社要制定人才发展目标,以提升编辑综合素质、使编辑获得全面发展为基本点,促使编辑自觉地学习提高,多出研究成果,从而反过来为出版社更好地服务。①在具体实施中,可以设置一定的奖项,如重大***书(出版)奖、引进项目和资金、重大出版项目立项、出版科研等,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建立理论和实践能力综合提升的长效机制。
思考三:员工加强自身修炼,注重积累。高校改革职称评审办法、出版社制定激励措施只是为职称申评提供更好的评审条件,申评者自己是否达到评审标准才是关键。在评审中,高级职称申报者的短板往往是业绩成果和论文,特别是教辅出版所占比重较大的大学社,能记到个人头上的“高大上”选题和***书较少,如果申评者平日不留意工作中的问题,不积极思考解决的办法,自然也就找不到课题申报与论文写作之源。因此,申评者一方面应当了解拟申报职称所需要的条件,将指标要求分解到日常的工作中,注重工作业绩的日积月累而不是临时突击拼凑;另一方面,应该经常阅读出版类报刊,关注与自身工作相关的出版动态,了解该领域的出版趋势与状况,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进之处,参考已有研究分析问题的存在背景与现状,结合工作实践思考解决的办法,并形成文字。长期积累之后,发现问题的意识与写作的能力自然能够得到提高。
经济学职称论文篇9
1***工职称———传统评价的局限性
不可否认,***工职称在诞生之初对稳定干部队伍、保障干部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工职称评定的初衷是“力***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确立思想***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是一门专业,促使***工干部刻苦钻研业务,进行思想***治工作科学化的探索和研究”[1]。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职工职称已慢慢演变成一些干部凭“胡子”、“面子”、“票子”换来的职称[2]。在我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工干部应具备过硬的***治素质、高尚的品德素质、精深的专业素质、丰足的综合素质、良好的作风素质、丰富的心理素质[3]。以宁夏农林科学院为例,2001年开始进行科研体制改革,经过结构调整、机制转换、人员分流后,形成了由10个非营利机构、3个参股的股份制科技企业和4个国有独资企业组成的新体制格局。事业编制由原来的1981个减少到398个。10年过去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从以前的动荡不定到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单位体制、配套运行机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10年年底,宁夏农林科学院全院共有在职职工1023人,其中,非营利机构事业编制人员共有356人,科技人员240人,占在编人员的67%,***工人员(包括***工管理岗位“双肩挑”干部及具备***工师职称人员)约50人,占在编人员的14%。目前,全院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要求通过优化人岗匹配,达到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使学历、职称的整体水平逐渐提高,人员的思想日益活跃且具有独特性。从全国农业科研单位整体情况来看,近年来在层层波澜的改革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学历、科研能力等综合水平日益提升。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农业科研单位的思想***治工作无疑需要紧跟时代步伐,而处于新时代的***工职称旧模式更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1.1传统评价模式已经“失灵”在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工系列的机制以及评价标准与时代的要求已经大相径庭。在运用传统方式评定出的拥有***工职称的人员中,真正懂得经济工作、***策法规,又善于对适合工作对象做思想***治工作的***工干部寥寥无几。既未真正实现思想***治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也未真正达到思想***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结合、“形神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思想***治工作方式必然会出现某种程度上的“失灵”、“失误”,甚至“缺席”。
1.2单一的工作方式效率不高由于长期以来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使得很多***工人员开展工作依然固守“文件传达、形势教育、***治学习”等的务虚型模式。他们衍生出一种服从文化,要求下级组织的工作思维与上级指令等同,具体体现为“文件落实文件,会议传达会议”的工作模式,方法守旧不活,形式缺乏创新,不能体现时代特征,往往造成对方被动,不愿真心表露思想,甚至产生一定逆反心理。总而言之,在农业科研单位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不断变化的今天,***工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必将伴随着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科研单位转型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其生存环境、发展空间、责任义务理应尽快顺应事业变革的需求。在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相对集中的农业科研单位,做好思想工作是一门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治工作能否卓有成效地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治工作干部的自身素养[4]。***工职称必须向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等职称进行过渡和转变,工作方式必须符合时代气息,改灌输式为渗透式,与现代人力资源工作相辅相成,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真正使思想***治工作转化为生产力。
2改良之道———呼唤职能转型
长期以来,如何选拔或招聘合适的人从事合适的工作,或者通过适当培养与培训将适当的人塑造成某种“人才”,是人才学的重要目的和研究重点[4]。处在改革浪潮中的***工职称应如何改良,关键要分析***工人员的职能如何转型。对于宁夏农林科学院这类处于转轨时期的农业科研单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理念之一———胜任素质理论对于其***工职能的转型、制度建设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1“胜任力模型”对***工职称的启发“胜任素质”
理念自197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麦克里兰发表《测验胜任素质而不是测量智力》论文后,在国际上开始盛行。目前,国内诸多企事业单位纷纷采用“胜任力模型”构建人才开发、培训、选拔、任用、评价、薪酬等体系,应用十分广泛。“胜任力模型”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即针对特定职位要求结合起来的胜任特征结构[5]。具体从知识、技能、特质、自我概念、社会角色、动机等六大方面构建,强调优化人岗匹配。一个详细的“胜任力模型”应包括三个要素:胜任特征名称、胜任特征描述和行为指标等级的操作性说明[6]。针对***工职称中存在的问题,引入“胜任力模型”进行改良,可为其提供一套可遵循的操作方法,这一理论也有助于确定***工人员高效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资格条件,便于评价考核及对其职业发展的指导。要构建一个岗位群体的“胜任力模型”,工作分析是前提。在农业科研单位,科研人员是主体,思想***治工作主要围绕科研人员开展。伴随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各种利益调整和矛盾冲突,科研人员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及思想感情等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工人员要进行职能转型,就要进行工作分析,就要掌握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
2.2农业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的思想特点
(1)科研人员具有强烈的被尊重和被认同的期望。目前,宁夏农林科学院在职的356名农业科研在编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有140人,高级职称的人员有138人,均约占39%。学历层次、业务素质水平较高是该队伍的显著特点。他们对***的创新理论和国家的方针***策普遍关注,90%以上的科研人员认为***的***策和国家的发展进步与自己从事的科研工作关系很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自己的科研工作关系密切,而且他们认为自己对科技兴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负有重要责任,自己从事的科研工作对于促进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希望通过农业科研事业发展的工作实现自身价值[5]。科技人员这种强烈的价值感和社会使命感需要思想***治工作者运用高度的敏感性和技巧性去捕捉和把握。
(2)科研人员思想活跃,善于思考,个性鲜明。当遇到问题时,大部分科研人员表现出不盲从领导,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和认识的思想特征,他们希望得到新鲜的和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在加以分析后得出自己的判断。
(3)科研人员对待***治理论学习态度普遍淡漠。农业科研单位以科研工作为中心,大多数科研人员认为目前所承担的科研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对单位组织的各类***治理论学习和培训的态度表现比较淡漠,甚至一部分人员表示出厌烦情绪。这种情况给思想***治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带来一定的阻力。面对这样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工作对象,要深入开展思想***治工作,农业科研单位的***工人员需要主动实现工作模式、工作职能的转变。
2.3构建适应新型职能的“胜任力模型”
按照“胜任力”理念和模型,现代农业科研单位的***工人员评价需要从“冰山模型”(“洋葱模型”)中科学筛选出胜任素质指标,针对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需求进行系统评价构建。这样的评价模式能真正让广大***工干部改进工作方式,使思想***治工作渗透时代气息,培养出让广大科技人员心悦诚服的***工干部。事实上,宁夏农林科学院的一部分***工岗位上的干部,不只是纯粹地处理日常的思想***治工作,他们还兼任着某个专业方面的技术工作或具备着某种专业技术资格。这样,他们的角色就不仅是基层的支部书记,而且还拥有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资格,是具备科研实践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即事业单位中的“双肩挑”人员。如此,他们有资格成为广大科技人员心理定位上的信服者。在这样的基础上,十分有利于做好思想***治工作,但真正做好思想***治工作并不是完全依赖于这个前提就能完成的,每个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包括管理诊断、行为事件访谈(BEI)、词频统计与主题分析编码、研发专家小组头脑风暴法等[7]。这些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找到***工岗位应该具备的胜任素质;找到***工岗位各项胜任素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维度、多层次地进行分析设定。农业科研单位***工职称亟待针对其服务对象的特点,按照科学步骤对***工干部进行“胜任力模型”构建,完善***工系列的职称评定模式。
3激励之策———基于“胜任力模型”建立激励模式
如果继续沿用以***工职称的高低来决定***工干部的薪酬、职位,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极易进入一个与时代严重不符的价值取向误区,对***工干部的职业发展方向将产生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针对这个群体,必须基于“胜任力模型”建立其独特的激励模式。
3.1沟通激励法尊重和沟通是激励的基础。受人尊重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特别是来自领导者的尊重,更能产生愉快的心理满足感,于是便会以百倍的热情去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以求得感情的补偿[8]。时下“***工师”职称荣耀不再,不少***工人员感到自己在科研单位的地位日趋下降。在这个转型期,农业科研单位首先要能给予其充分理解,并适时与其沟通,沟通是事业前进的“剂”,有效的沟通是尊重的体现,更是激励的方法之一。
3.2危机激励法经济人假设认为,人们基本是受经济性刺激物激励的,但激励并非完全是鼓励,还包括负面激励措施[9]。危机激励法是基于“胜任力”理论的激励核心方法。危机是重新点燃激情的“火把”,要不断地向***工人员灌输危机观念,使其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激励他们自发的努力工作。事实上,令每一个干部职工永保危机意识是一个组织发展的强劲动力。
3.3竞争激励法时下,唤醒***工干部的竞争意识非常必要,有竞争才会有发展。通过竞争上岗,根据***工干部自身的特长、能力、素质和工作意向将其安排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再由单位提出适当的努力目标和考核办法,可以促进***工干部采取适当的工作态度、适当的行为方式和努力程度开展工作。3.4绩效激励法“胜任力模型”构建后,由于其评价标准相对科学客观,对于***工人员可采用与科研人员相同的绩效薪酬办法。当然,对***工干部进行绩效指标量化是不现实的,这个绩效标准可在“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基础上,采用如360度的考评方法来进行衡量。只有在这样一整套科学的评价机制下,实施和科研人员待遇相同的绩效制度,才不会使广大科研人员产生***工人员“搭便车”的不公平感觉。
经济学职称论文篇10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每所幼儿园的发展过程中,园长就像火车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称职的园长应该是一个融多“家”于一身的“杂家”。
称职的园长首先应是法学家。做为一园之长应知法、懂法,依法开办幼儿园、管理幼儿园。应按法律法规和各级规范性文件指导和规范幼儿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遵循幼儿身心特点和幼儿教育规律组织教育教学工作。
称职的园长应是教育家。园长为使自己不做一个外行的管理老,就要“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因为教师这一行,独具特色的是以人格塑造人格、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知识丰富知识,建立一系列适合时代特色,具有创新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教学策略。可见,一个有知识、有才能、有道德的园长,才能让广大家长以及教职工对她产生信任和敬佩感,才能促进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称职的园长应是心理学家。园长要善于观察员工的思想动态,了解她们的需求,要以尊重、平等、宽容、理解的态度关心爱护每一位员工。针对出现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力争做到既是领导又是朋友,既讲原则又讲方法。总之,园长在实际工作中,要明心情、通人情、重感情,变“官”为民,放下架子;变“硬”为软,灵活变通;与人为善,多看他人的长处,努力做到:容人之长,超过自己;容忍之异,求同存异:容人之过,合作共事。
称职的园长应是指挥家。幼儿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孩子、家长、教师、保育员、炊事员……仿佛就是一个交响乐队,每个人的能力和作用各不相同,只有园长的指挥得当,教师、孩子和家长才能一起奏出和谐优雅、悦耳动听的乐章。
称职的园长应是外交家。幼儿园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事业单位,与社会、家长和各级行***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幼儿园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各方的支持、配合,一个好园长就要学会协调各方关系,搞好“内联外交”工作。同时,为扩大幼儿园的影响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经济学职称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