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专业论文10篇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篇1

关键词:建筑施工协调管理工程技术施工管理

现代建筑无论是民用住宅、工业厂房,还是其它建筑物的建设,都有一个专业协调的问题。要建造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产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各专业协调的好坏不仅影响施工进度更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与品质。

在很多建筑物建设中,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在理论上都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却不能尽如人意。由于各专业在施工中不能很好的配合,往往出现、误工、返工等问题。并因此影响工期,影响建筑物质量,造成工程投资的浪费,严重的甚至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可见,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很重要,同时也很必要。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在工程的设计阶段以及施工过程中,应该如何做好这项管理工作呢?

一、出现和产生问题的原因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说很多,牵涉到从设计到施工,从业主到项目承包人到各专业队伍、监理等多个技术工种、单位部门的方方面面,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从技术质量的角度分析

由于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多,有通风、消防、对讲、监控、电视、电话、宽带网等等。同时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它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全面充分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如果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

再者,由于现代建筑的个性化,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殊的产品。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少有类同,这也就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各种问题。

2.从管理的角度分析

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中,施工单位的专业分包现象普遍存在。专业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的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

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存在着人员责任不明确,或者是专业人员思想***,认为这么大的工程项目,出现一些小问题,返返工是正常的,没什么大不了,反正以后总有办法补救处理,加之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都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再者,由于各专业的分工协调不尽人意,每一个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对其它专业的工作、工序以及技术、质量要求很难全面了解和掌握,有的虽然是本专业的问题,但由于是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对其性能与施工工序不太熟悉,这也就无疑给协调工作带来更多的问题。

二、做好协调工作的方法

从理论上讲,协调工作并不十分复杂,只要我们在施工中能严格按规范要求做好每一道工序,并及时进行工序交接。也许就不会出现上面所说的矛盾,至少会大大减少问题的出现。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上述人为的、技术上、管理上的因素,各专业之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非常突出且非常琐碎,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呢?

1.充分认识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从设计、监理到施工的各专业班主首先要从对业主、用户负责的角度认识问题,要从履行合同中自己的责任义务的角度,认真对待协调问题。同时,从提高行业标准,做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是十分重要的。2.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这里所强调的加强管理,是指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上、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三、加强协调管理的具体措施

1.技术协调

提高设计***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设计***纸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纸会签又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纸上加以解决。同时,***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再从***纸上解决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2.管理协调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业主、监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业主管理人员、监理人员,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和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

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此时的工作已从***纸阶段进入实物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也更加形象与直观,问题更容易发现,同时也最容易解决和补救。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少到最小。

3.组织协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业主、监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各专业施工单位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不论是会签、会审还是隐蔽验收,所有制定的制度决不能是一个形式,而应是实实在在,或者说所有的技术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签名应承担相关责任。这些只有在统一的领导基础下,设立相关的奖罚措施,才有可能一级一级落到实处。

4.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

建筑产品质量的好坏与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在做好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新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施工中不遗琐碎,不留后患。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施工新技术与新产品的日益更新发展,施工中协调工作的牵涉面越来越广,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对施工的重要显突出,我们只有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把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质量,从而得到最好的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项目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篇2

1.1.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专业分类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4年9月了《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173—2014(以下简称设计标准),要求全省2015年1月1日起所有新建民用建筑设计必须满足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设计标准在执行国家新修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以下简称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了江苏省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特点及适宜性技术,按满足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设计评价目标编制。设计标准主要有八章,分别是建筑策划、场地规划、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暖通空调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及景观环境设计等专业。各专业的设计指标要求对应了评价标准的各项分类控制项和评分项的指标要求。对应评价标准分类指标中的控制项条款,设计标准采用了强制性类似条文,评分项则以一星级的获取分数值为底限。

1.2.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编制的时段性

设计标准在项目立项和绿色目标定位的前期阶段,首先提出了“绿色建筑策划及设计文件要求”,将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的编制分为以下时段。

1.2.1.绿色建筑策划。绿色建筑策划包括绿色建筑的总体目标和分项指标、编制绿色建筑策划书。策划书主要内容有前期调研,项目定位分析,绿色设计概念方案与实施策略分析以及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等。项目立项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设绿色设计专篇,通过绿色建筑策划论证项目选址、功能定位、绿色目标的合理性,并对当地区域的控规和详规提出反馈意见。

1.2.2.项目的方案设计。项目的方案设计报批应根据招标文件编写绿色设计专篇,对绿色建筑策划中提出的绿色建筑目标进行方案技术论证。方案论证一般以规划建筑专业为主体,结构、园林景观、室内装修、暖、智能化设计和经济都应有分析论证。项目负责人和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在方案比选中优化绿色设计指标。

1.2.3.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规划主管行***部门对方案报批的审查意见进行设计,各专业在深化论证的基础上落实绿色指标中的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区域规划和城市设计中的土地空间利用,绿色交通规划,绿色能源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固体废弃物利用规划等各项规划目标。

1.2.4.施工***设计阶段。施工***设计阶段是绿色建筑工程设计蓝***的全面表达,也是完成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的系统编制。各专业通过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而实现绿色建筑评价目标。对绿色建筑评价中的控制项和评分项条款,设计专业按各专业属性有分工和协作完成文件的编制。除各专业蓝***外,在设计说明中应有绿色设计专篇,该专篇应由建筑专业综合协调,分各专业(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景观园林、电气智能化等)进行说明。在专篇中还需说明各专业对绿色施工与项目运营管理的技术要求。

1.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中有关设计评价有5类指标。分别是节地与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和室内环境质量。在每类指标中设有控制项和评分项。如“节地与室外环境”中有4方面共15条。结合前面设计标准的章节编排可以看出,评价标准的指标是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四节一环保分类的,对每一类指标的设计达标都需要多专业的技术组合才能实现,如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是要求建筑、结构、水、电、暖、景观园林、室内装修都必须执行的技术指标。节材也无法作为一个***的设计专业在设计标准中列出。从时段性来讲,绿色设计评价虽然要求在施工***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开始,但分类指标的技术要求却从项目的绿色策划就开始了,这一时段性在“节地与室外环境”的评价中表现突出,且具有不可逆反性,或者说如果从项目策划时没有确立绿色目标违反了绿色评价标准中的控制项条款,则该项目将不满足绿色评价标准,不会评价为绿色建筑设计。

2.“节地与室外环境”设计评价的时段性和专业内容

2.1.控制项设计评价的时段性和专业内容

2.1.1评价标准4.1.1条“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建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依照《城乡规划法》绿色建筑策划阶段应根据城市、乡镇的控制性详规核实项目选址的合法合理性。《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草案)的修改送审稿,从立法的高度保证绿色建筑的全面推行和发展。其中第十条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编制本行***区域绿色建筑、能源综合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绿色交通等专项规划……。应当将专项规划的相关要求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很显然“条例”的颁布实施将保证项目在绿色策划阶段落实设计评价的控制性指标。在项目绿色策划调研中应有基本农田保护,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化

2.1.2.评价标准4.1.2条场地安全要求:“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该控制项要求项目策划、选址中应委托环境保护部门及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勘测,完成地块的安全评价和灾害防治报告,编制项目环境评估报告,在建筑方案设计中根据确定的建筑功能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1.3.控制项4.1.3条“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该条是对绿色建筑自身污染排放的要求,建筑方案完成后确定了建筑规模和功能,环境评价报告应对排污治理提出标准限值以及防治处理技术措施,设计中的对应专业应在后阶段的文件编制中完成技术设计,以满足该条款的要求。

2.1.4.控制项4.1.4条是建筑设计日照标准要求,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列为强制性条文。建筑设计咨询单位都有成熟的民用建筑日照标准模拟计算机计算软件。在建筑规划布局和方案设计中日照模拟演算可以优化建筑布局并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建筑日照标准是规划许可审批的控制性条件,也是从建筑方案设计开始设计文件编制的控制性技术指标。

2.2.评分项设计评价的时段性和专业内容

2.2.1.“土地利用”方面评价标准从建筑容积率、人均居住用地指标、绿地率设计及地下空间设计三方面给出不同达标的得分值,对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施工***文件设计来讲,这些指标在建筑方案设计中就已经确定了。而且一般公建和居住建筑的容积率、绿地率是作为规划设计要点列入土地出让条件的,地下空间的开发也会列入规划要点,但也有建筑方案设计的技术合理性要求。土地利用方面的经济技术指标在施工***设计文件编制中应该有表达,而施工***设计文件的审查是对规划设计方案阶段的核实和再确认。

2.2.2.“室外环境”方面评价标准制定光、声、风、热四个物理环境质量指标,4.2.4条要求建筑护结构装饰采用玻璃幕墙时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规定。本条在建筑专业、景观环境专业、电气照明专业的方案设计中得以落实,在施工***设计文件中应明确选材的技术指标。为鼓励建筑不用玻璃幕墙和夜间照明,本条规定非幕墙建筑和不设室外照明(论证合理)可直接得分。4.2.5条“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关规定”。本条在项目前期策划环境评估时对项目场地周边的噪声现状进行检测,在建筑设计方案完成后对项目环境噪声进行预测,且应在项目环境评价报告中完成。文件中应对环境噪声的控制指标通过选材和技术措施来实现。4.2.6条的风环境控制是在建筑规划布局和方案设计中得以实现的,在建筑方案比选论证时,应进行风环境模拟计算,调整建筑规划布置和建筑空间设计,从而优化室内外环境和建筑自然通风条件。建筑风环境优化设计应在建筑规划和方案设计中完成,并在施工***设计文件中表达,这也是绿色建筑中建筑气候设计、建筑节能设计的被动式技术之一。评价标准4.2.7条“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提出室外活动场地遮阴面积10%、20%,道路路面及建筑屋面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的指标要求,本条由建筑专业和景观环境专业在方案设计中完成,并在施工***设计文件中表达。

2.2.3.“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共有4条指标,其中场地公共交通设计及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应该在城市区域详细规划中完成。在土地出让和规划设计要点中应有条文说明。场地人行通道无障碍设计及停车场设计由建筑专业、景观环境专业在施工***设计中给以***文表达。公共服务建筑,包括居住建筑的公共服务配套建筑在空间利用资源共享设计等方面应由建筑专业在方案设计阶段完成,在施工***设计文件中表达。

2.2.4.“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方面,地形地貌现状利用设计,雨水基础设计及专项规划设计,绿地及透水地面设计,地表及屋面雨水径流规划,植物配置及覆层绿化,居住建筑绿地乔木配置及公共建筑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等指标,需要建筑规划专业、建筑专业、给排水专业、景观环境专业进行协作设计,当有室外地下工程时,结构及室外综合管线应有提资文件。“场地设计和场地生态”在项目绿色策划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各专业应在绿色专篇中有文字说明和***纸表达。《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在景观环境设计一章中提出了设计指标。场地雨水专项规划和场地径流设计宜由建筑规划、园林设计专业提资,由给排水专业落实量化技术指标。

3.绿色建筑施工***设计文件审查

3.1.建筑施工***设计文件审查的专业设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2008年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在2003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在各专业各阶段设计文件编制中增加了建筑节能的内容,“规定”中没有单独列出景观园林设计和室内装修设计。在“总平面”中提到了绿化和景观环境的控制性要求,室内装修的内容在“建筑”专业中描述。“规定”在设计时段中没有编入“项目策划”的内容,设计文件编制是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设计三个阶段展开的。目前的建筑施工***设计文件审查部门的专业设置和“规定”的专业编写是一致的,即设置了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和电气五个专业。经济概算作为专项审查,景观园林、室内装修一般由园林管理和消防管理审查。2001年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后,江苏省各地市施工***审查部门增加了“建筑节能设计专项审查”。

3.2.绿色建筑施工***设计文件审查的专业需求

从本文前面对设计标准和评价标准的时段性和专业属性分析可以知道,绿色建筑设计评价中“节地与室外环境”的控制性指标是在项目策划及方案设计阶段就应确定的。在评分项中“土地利用”,“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也是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和方案设计中确定的技术指标,所以这些指标的审查应在施工***设计文件编制之前由规划审批部门组织审查。为此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了《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审查要点》弥补了绿色建筑施工***设计文件审查某些技术指标在时段上的滞后的问题。另外,在专业设置上,除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五个常规专业外,要逐步纳入景观园林、室内装修、智能化系统等专业设置,这样将和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编制的时段性和专业内容相一致,也便于实现评价标准分类指标的专业分工和技术指标的系统集成。江苏省在颁布《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同时,组织编制了《江苏省绿色建筑施工***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江苏省绿色建筑施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江苏省民用建筑施工***绿色设计专篇参考样式》三个技术文件,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绿色建筑设计中提供了指导和方便。

4.结论和建议

4.1.绿色城市示范区专项规划是发展绿色建筑的保障措施

从上文“节地与室外环境”的设计评价分析中可以得知,虽然设计评价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但有部分的技术指标在项目的策划阶段就基本确定了,还有部分指标是在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落实的,这些指标是要在规划审查阶段把关绿色建筑工程是否满足评价标准的技术指标要求,许多指标的不合理性是很难逆转的,如场地安全、绿色交通、能源综合利用、日照标准及建筑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等。如果忽视了项目策划和方案设计阶段的绿色技术指标审查就会造成项目的合理性缺憾,而大的设计变动亦会造成人力和材料的浪费及时间耽误,这些都不是绿色建筑设计目标的初衷。江苏省住建厅组织编写了《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审查要点》完善了施工***前期绿色建筑技术指标的审查。但前期绿色指标的专业性很强,还需要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参与配合。江苏省近几年开展了“绿色城市示范区”工程,在《绿色城市示范区实施方案》中设有专项规划,包括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绿色交通发展规划,土地空间利用发展规划,能源综合利用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规划等。当这些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时绿色项目的前期策划指标就有了技术保证,把专项规划的绿色指标列入土地出让条件中,有利于规划部门审查落实项目策划和项目方案设计的绿色技术指标。所以开展绿色城市示范区专项规划是深入发展绿色建筑的保障性措施。

4.2.完善专业编制是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编制的系统化要求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篇3

【关键词】施工***设计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中***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47-01

在国内建筑学系,技术类的理论课程如何与建筑设计课程相互促进,实现学以致用,是一个经常会引起讨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与方式,以国内建筑高校众多的教改案例来看,可以说是相当丰富的。对仍沿用传统教学体系的众多新建本科院校而言,以笔者之观察和体会,如果能在“生产实习(又称为建筑设计院实习)”之前安排“建筑施工***设计”教学环节,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建筑制***能力,也可以成为激发学生思考和落实“学以致用”最有效的手段。建筑施工***设计的教学理应按照生产企业(设计院)的工作模式和要求进行结构有序的“教学设计”,在理论知识和制***要求等方面均有大量的内容需要讲授和***示示范。笔者以近两年在三江学院建筑系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拟对建筑施工***设计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做一梳理和归纳。

一、课程概况

三江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学制五年。现行的教学计划按《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的教学内容设置,把“生产实习”安排在五年级第一学期进行。2013版的专业规范对生产实习环节的实践技能点、要求和学时均列出了基本的要求,其中对“完成工程设计***(施工***)”的要求为“掌握”。为提高学生到实习单位后的快速上手能力,结合多数设计院以居住区规划和住宅建筑设计为主要业务的现实考虑,三江学院建筑系四年级第二学期的《建筑设计》课程内容是先做“居住小区规划”,再做“高层住宅建筑施工***设计”。在教学方式上意***以一个完整项目的形式展开教学。

二、教学设计

三江学院建筑系目前的建筑施工***设计教学安排学时7周,要求在完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选择规划小区内的一栋二类高层住宅,完成建筑施工***的设计和表达。

为力求接近实战的训练效果,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的设计和表达要求完成相对完整的***纸内容,包括:目录、设计说明、总平面***、各层平面***(含地下室和屋顶)、立面***、剖面***、户型大样、楼电梯大样、坡道大样、墙身大样及其节点详***、门窗大样及门窗表。考虑到学时的限制,仅要求学生绘制墙身大样不少于两处,并放大檐口、勒脚部位的节点详***。

根据出***内容和学时的安排,笔者在进度上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步骤:

第1周,布置教学任务,公布教学进程表。讲解施工***设计基本要求。布置研习相关设计规范,并根据规范调整和优化小区规划和住宅单体的设计。

第2-3周,讲解总平面***和平面***的编制深度规定,细化并基本完成建筑平面***和总平面***的绘制。其中应强调地下、首层、屋顶三个特殊平面的设计和表达要求。

第4周,讲解立面、剖面***的编制深度规定,细化并基本完成建筑立面、剖面***的绘制。

第5-6周,讲解各类大样***的编制深度规定,细化并基本完成大样***的绘制。

第7周,讲解目录、设计说明、门窗大样及门窗表的编制深度规定,完成目录、说明、门窗大样及门窗表的编制。全面复核建筑***纸,完成全套建筑施工***。

三、教学重点

由于目前教学上缺乏结构、水暖电等专业的配合,课堂上的建筑施工***设计的教学重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基于本专业规范,落实符合编制深度规定的建筑施工***设计与表达”。即,通过查阅和研习与本专业相关的设计规范,使住宅本身满足设计标准,再在制***规范和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等的要求下画出一系列***样。“规范”、“编制深度”、“表达”,成为教学重点的关键词。

四、教学难点

建筑施工***设计教学由于涉及到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和建筑制***等方方面面,故而教学的难点很多。但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三个问题――什么样的建筑设计符合使用要求和工程标准?建筑施工***设计要解决哪些问题?建筑施工***要表达(画)到什么程度?回答好这三个问题,成为检验教学成效的主要依据。

对于第一个问题,首先要向学生明确的一个基本认识是:建筑施工***设计绝不只是深化***纸和标尺寸这么简单。通常在设计师拿到扩初或方案***后,首先需要明确各部分的设计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标准或规范的要求,是否切实可行,是否满足其它各专业的要求。因此研究和学习规范成为最终施工***设计成果表达(画***前)的必要条件。

如果说,建筑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重心是解决想做什么或想做成什么样的问题,那么施工***设计阶段的工作重心则在于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建筑施工***设计犹如纸上盖房子,是一项相对微观,着力解决定位、定量和实施性的工作,因此必须处处有交代,事事有依据。这就要求学生除了思考功能、空间、形式等大的关系外,必须对建筑构配件的材料、尺寸和构造做法,以及与结构、设备、施工等的相互关系要有相当的熟悉和了解。对这些前置课程知识的综合与运用,恰恰是学生捉襟见肘的所在,也是教学真正的难点所在。

对于第三个问题,可以说是众多讨论施工***设计的教材或论文重点着墨之处。这些参考资料对建筑施工***表达的内容和深度均有详尽的描述,多数还附有示例,故无需在此赘言复述。即便如此,笔者还是发现模仿这些范***和示例只能求得形似,想要画得一套“耐看”的施工***并不容易。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上述两大难点尚未解决,另一方面,最本质的,是因为学生对施工***设计的逻辑性缺乏认识。依葫芦画瓢往往导致施工***深度不一、前后矛盾、错漏百出。因此,必须通过结构有序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其表达逻辑性的基础上进行工作。

五、结语

建筑施工***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最后阶段,是实现建筑师创作意***的关键。同时,施工***设计也是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学习内容,也是执业建筑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因此,掌握建筑施工***设计是迈向职业建筑师的重要一步。虽然建筑施工***设计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施工***的表达模式和深度要求,但同时也要向学生传达一个基本的职业理念――建筑施工***设计要解决的绝不仅仅是画好一套***的问题,建筑施工***设计反映和呈现的应该是一整套服务的思想。

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建筑施工***设计存在着缺少结构、水暖电等工种配合,完整性程度欠缺,出***成本较高等问题。因此,从设计院施工***设计的程序来看,我们教学中的建筑施工******纸可能称之为“建筑专业条件***”更为恰当。但这并不妨碍“建筑施工***设计”的教学意义!相反,这些问题与不足恰恰反过来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建筑技术理论课程如何促进“建筑设计”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篇4

关键词 智能建筑;机电安装;质量监控

中***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7-0132-01

智能建筑是科技进步的标志,融入了人文关怀和现代潮流,是建筑发展的趋势。智能建筑的智能化前提是机电设备的运用,因此,机电设备的安装关系到智能建筑的质量。对智能建筑机电安装质量进行监测,可以保证智能建筑的质量。

1 加强施工过程的工作协调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智能建筑安装过程中,必须要将安全放在首位,从细节着手,避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智能建筑安装工程复杂,每个人有不同的分工,在各自范围内进行,往往只注重负责范围内的施工,忽视了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实际上,每个环节之间都具有一定的联系,如果缺乏必要的协调,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将很难注意到细节问题,从而产生许多安全隐患。因此,施工单位之间要保持必要的协调,共同完成施工任务,保证施工质量。

1)明确专业施工界面。明确专业施工界面,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避免重复施工。在智能建筑安装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专业施工界面迷糊的问题,尤其涉及到电压问题,更要小心谨慎,明确专业施工界面,如果分辨不清,则很容易按照设计***纸的方式进行施工,如果不符合要求还要修改或重新施工,耽误施工进度。

2)交错施工。如果施工跨专业,那么就要在提前进行安排,协调好各部分的关系,配合开展工作。对重要的工序认真检查。各部分的交错施工通过检查与落实后,不仅能够有序开展施工,还能够提高效率,确保施工质量。

2 严格把控关键设备的安装质量关

机电安装与智能建筑质量密切相关,与电气工程亦有一定的联系。当机电设备安装出现问题时,将会大大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这与电气工程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有关,因此对于质量的要求很高。在智能建筑机电安装质量监测中,要明确和落实责任,做好统筹规划,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严格把关质量。

1)严格控制配电装置质量。配电装置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气工程质量,也将影响到智能建筑的质量,因此,要严格控制配电装置质量。首先,从配电设备着手,从选择到安装调试,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埋下质量隐患。一些配电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如开关、变压器等设备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如果不注意把关质量,那么在使用过程中就可能会发生故障,甚至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必须要严格把关配电装置质量,认真验收,及时检查,将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2)确保电缆铺设质量。电缆铺设是电气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电缆承担着运送电能的任务,因此对于质量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一旦质量不过关,可能会发生火灾等事故。目前,铺设的电缆大部分的规格是三芯到五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将电缆进行各种各样的铺设和缠绕,而且多为一次性铺设,如果施工人员不了解电缆规格,或者专业知识有限,经验不足,在工作中漫不经心,就很容易在铺设中埋下安全隐患,一旦没有认真铺设,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将电缆烧坏,造成事故。不同的电缆型号不同,如果没有对型号进行认真检查,马虎大意,就会降低电缆的防火标准和使用性能,继而发生事故。除此之外,还会大大影响智能建筑的质量。因此,电缆铺设的质量必须要高度重视。

3)检查配电箱。配电箱在电气工程中起到了控制器的作用,主要是在电能的接受与分配方面进行控制,维持系统正常运行,协调各方面的工作顺利开展。配电箱在智能建筑工程中通常数量较多,而且型号和原理十分复杂。由于施工队伍的人员涉及到工程诸多环节,专业不一致,资质参差不齐,因此设计中会受到多方面的困扰,如修改的部分较多,基于配电箱的复杂,修改时会涉及到许多方面,加大了设计修改的难度。如果不考虑到实际情况,一味按照***纸施工,不进行严格的技术审核,可能就会出现专业功能得不到满足的局面。因此,不管是业主还是监理,对于配电箱的修改通知单要进行一一核对。由于电气工程对于设备要求质量非常严格,因此必须要保证配电箱符合技术要求,否则很容易埋下安全隐患,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4)确保弱电设备安装质量。弱点设备在智能建筑中所需数量较大,铺设时有着严格的质量要求,需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安装调试,确保弱电设备的安装质量。在质量监控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工作人员对智能系统并不能做到完全了解,因此,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要对设备的功能有所了解,并进行重点监控。如今,通常采取招标的方式进行关键设备的安装,许多施工队伍在招标之前往往承诺的很到位,在确保关键设备安装质量的前提下,还会满足更多的功能。这就导致一些智能建筑安装市场变得鱼目混珠,许多并不专业的企业浑水摸鱼,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去掉一些功能而降低成本,招标之前的诚信荡然无存,最重要的是,这会对智能建筑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

3 结束语

建筑离不开城市,城市亦离不开建筑。智能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标志,集技术和人文关怀与一体,确保智能建筑质量,就要进行有效监控,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才能使智能建筑受到好评。

参考文献

[1]陈鹏,纪晔.监理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的作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

[2]余应厚.智能建筑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

[3]林序,马冬梅.转变观念提高智能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质量[A].2000年晋冀鲁豫鄂蒙六省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0.

[4]康琰.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探讨[A].2002年晋冀鲁豫鄂蒙川沪云贵甘十一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2.

[5]王赞.浅谈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设计[A].河南省金属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篇5

关键词:建筑专业制*** “1+3”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教材建设

中***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185-01

建筑制***课程是一门技术和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不仅要求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读***和绘***的技能,读***技能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后面专业课的学习。在前期研究中笔者将建筑制***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划分为画法几何、制***基础、土建设计常识、专业制***、计算机绘***和课程实训六个模块,具体内容见文献[1]。其中画法几何、制***基础、土建设计常识为基础理论性质的教学内容,是读***的理论基础;专业制***模块是介绍应用基础理论知识去读懂建筑专业***的关键部分,是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课程实训模块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平台。本文专门研究专业制***模块和课程实训模块下教学方法和思路。

1 建筑专业制***部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制***课程是建筑类学科学生必修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是后续课程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基础。而建筑专业制***部分(包括专业制***模块和课程实训模块)是整个课程内容的核心,也是学生能否真正掌握读***方法和技巧的关键部分。但在现阶段建筑专业制***部分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仍旧按传统方式来授课,就是按教材内容,由前到后逐章逐节教授。对于专业制***部分,一般教材都按施工***的种类,分设成如下章节,包括建筑施工***,结构施工***,建筑装修施工***和设备施工***。各章节是分别***的系统,各章节都有***的概述和背景介绍,因此,按章节授课势必会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也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事实上,由于学时有限,教师的授课只能针对相对重点的知识讲授,忽略了许多细节知识点,造成课堂效率低。这样也容易导致学生不能系统掌握各章节的知识点,学习目标不明确,对重点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无从下手等问题。

第二,课程教材的内容与设计实践脱节。比如平面整体标注法,很多教材都没有介绍或介绍很少,而实际设计中绝大多数都采用此法标注。再比如国家规范不断更新,但教材却需要延迟数年后才能作出相应的修改,导致学生将来不能零距离就业。

2 关于“1+3”教学模式[2]

2.1 “1+3”教学模式

1--指基本工程实例,该实例要有代表性。3--指同基本工程实例紧密结合的教学三方面,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三方面。“1+3”教学模式是以基本工程实例为主线,围绕工程实例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三方面,使之有机结合,从而构建出完善的教学模式。基本工程实例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它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紧密结合。

2.2 “1+3”教学模式的特点

首先,“1+3”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逆向原理,先选择实例,再使用任务分解法,建立新的教学顺序;其次,以实现基本工程实例的任务为驱动来完成教学内容,使得学生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转化为任务驱动下的主动学习;再次,由于首先建立了基本工程实例形象,而且原本分散的理论知识被穿插在完整的基本工程实例中教授,这样就增强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另一方面,教授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例要解决的问题相对应,使得学生自动理解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由于学习驱动性大大增强,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而有趣,同时理论知识直接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也解决了学生在处理实问题时,无从下手的情况。

3 “1+3”模式下的建筑专业制***教学改革

根据建筑专业制***部分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笔者采用“1+3”教学模式的思路,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三方面作了具体的研究。

3.1 理论教学

(1)选择有代表性的实例。第一,要求这个实例在校区内真实存在,或者通过计算机建模构造出工程实例的形象,该实例是可以看得见或摸得着的;第二,要求实例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比如:可以选择框架结构的教学楼。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基本工程实例的工程形象。(2)提出任务。以实现该基本工程实例施工***的阅读和绘制作为任务,并将其分解,具体可以按施工***的种类分为建筑施工***,结构施工***,装修施工***和设备施工***等,这恰与一般教材的各章节理论内容相对应,这样各个任务就与各章节理论相挂钩了。(3)针对提出的任务,教授理论。将理论知识的教授融于实例中,对于学生是为了完成工程实例的任务而学习理论内容。

3.2 实践教学

理论知识学习之后,需要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设计了课程实训环节。课程实训环节也要紧紧围绕着基本工程实例而展开,具体实训任务可包括抄绘和补绘基本工程实例的各类***纸,还可单独选取楼梯部分,进行测绘楼梯平面***和补绘楼梯剖面***等实训练习。实训结束后,还要将所完成的实训任务与基本工程实例相比较。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它是一个学习再思考的过程,能让学到的理论知识重新升华沉淀,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的读***能力逐渐提升,从而转化为一种职业技能。

3.3 教材建设

具有与基本工程实例配套的教材,是保证“1+3”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设计教材编写大纲时,应以基本工程实例为主线,以对基本工程实例提出的任务和问题为主要出发点,紧密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来进行。在教材的具体编写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注意与建筑设计的实践相结合,比如采用最新的规范和平面整体表示法等方面;第二,注意结合本校专业设置方向和学生特点[3]。建议针对建筑专业制***部分编写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具有更新周期快,与实践紧密结合,针对性强的特点,所以更适合“1+3”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使用。

4 结语

建筑制***课程的教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课时中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本文从“1+3”教学模式的思路出发,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三个方面对建筑专业制***部分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春柳,金喜平,李冰心,等.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职技高师土木工程制***教学——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25(4):67-70.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文化;构建

0.引言

工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发展一般往往呈现出校园人文背景的欠缺性。而这种人文的欠缺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上的表现显得尤为突出。目前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不论在课程设计、设置、模式,未来课程的发展趋势以及课程间的关系均处在不断改革和探索阶段中。而“课程文化”往往是处于从属或忽略的地位。其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文”与“建筑工程”的关系认识不足

“建筑工程”指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扩展到建设工程又可以包括路桥、水利等构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人文”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那么“人文”在建筑工程方面的解释就是:人们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风格独特、光辉灿烂的丰厚的建筑文化。人文的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要解决的问题是:“人’是做什么的,“人”为什么话着,什么是美,什么是善。高等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目前高职的大学教育指导思想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工具性和功利性,这导致高职教育沦为职业培养场所,直接影响到建筑类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不科学。建筑工程类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回归,人文主义培养在建工类学生中的教育重要性显而易见。这点上,与纯粹人文教育的思想体系是一致的。

目前建工类专业课程,由于对人文教育认识较少,甚至一味的盲目追求工学结合,设置上极少甚至不考虑这块,在学生人格培养方面显得投入不够。

2.课程改革中的文化研究投入不够

这块主要表现在:

(1)对建筑工程整体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严重不足。文化与课程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没有文化就没有课程,文化滋养着课程,为课程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文化又制约课程,制约着人对课程的价值的追求,影响着人们对课程的选择和实施。课程则又以一种特定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表达文化,再现文化,传承和创造文化。任何一种课程都根植于特定的文化之中,课程与文化是一体同构的。因此,课程改革的发动,新课程的设计等都有其文化的动因和要求。建筑工程类部分课程的设置虽然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部分课程的改革力度也较大,但人文研究的力度始终不够,使得改革后的课程依然显得苍白,人文关怀不足。

(2)对课程实施层面的文化研究不足。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要看在实施中对新的课程计划的贯彻实效如何。课程设计的再好、再完美,如果在实践中得不到实施,那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此,课程实施领域是制约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环节,对课程实施领域的研究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建工类部分新课程也实施了一些新探索,但在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适宜的学校文化、教师文化,以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上便显得力不从心了,在课程评价体系建设中文化指标基本为零。

另外课程培养目标中除了能力目标方面,关于文化涵养方面也存在缺失。

3.人文意识淡漠

建筑工程类专业属于理工科类专业,这类专业,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似乎只与理论、技术、工程应用、实践能力、岗位适应性等联系上,而人文应该与文科类专业有关。这固然与我国历史发展背景不无关系,正就是这个原因,建筑工程类专业关于文化内涵建设少人提及,甚至在建筑文化的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空白,即使存在,也是建筑史等报告类,专题类,如蜻蜓点水式在教室里讲授的介绍类课程,其评价体系也非常低,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与完善作用也不明显。

人文教育不仅仅在于课堂灌输式教学,人文教育应该更多的存在于实际行动。基于目前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可以说,不论在单门课程还是在整个课程体系,课程文化的思想以及课程文化内涵基本没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学生关于课程学习的前后因果并不十分清晰,任课教师关于课程的文化挖掘力不够,课程实践性不强,导致师生对于课程文化体验不深刻。

由此,建筑工程类课程体系文化构建以及不同建筑文化对于课程文化适应性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以建筑文化为例,从秦砖汉瓦到钢筋水泥,从古希腊建筑到拉丁美洲风格建筑,建筑文化一经产生便在不断的变迁中,不同的建筑文化碰撞在一起,必然导致文化模式的变化,例如中西合璧式建筑。这便产生了建筑文化的适应性问题,而不同课程内容在建筑工程类课程文化体系构架下的文化适应性问题的解决,便顺理成章地必然是文化体系构架课题研究的必经之路。

4.课程体系文化构建的理念和思路

高校工科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职能:一是科技知识教育,二是科学思维(思想)教育,三是科学方法教育,四是科学精神教育,这四方面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因此建工技术课程体系文化构建的理念和思路应坚持人文和科学的融合。

从理论和实践上规划课程文化构建改革思路:(1)让学生获得胜任的工作岗位并掌握适应当代社会建筑工程职业生活所必须的基本技能、习惯和态度;(2)让学生从建筑工程主导文化典型的道德、理智、精神和艺术的资源中习得核心的知识、传统和价值,以作为职业生活的指路明灯;(3)让学生根据自我的兴趣进行学习,以便发展个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并了解感情的自我和精神的自我,即发展自我的精神;(4)培养积极、灵活并具有主见的思想者,这样的思想者知道通过研究他们周围的环境,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习来全面构建自己的知识;(5)学习并真实地体会参与和保持一个建筑工程业从业者所需要的思考能力、知识、信念和价值观;(6)对那些限制自我和他人不合理性进行考察,并向它们提出挑战,同时培养能动地改造职业环境(建筑工程行业环境)所需的信念和能力。

由此改革所培养学生的最高境界将是“师”,而不单单是“匠”。一个有富有思想的建工类技术人员。 [科]

【参考文献】

[1]季羡林.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J].北京: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1).

[2]张文海.加强高等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的思考[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8(03).

[3]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4]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篇7

关键词:建筑设备 教学改革 建筑工程施工 优化教学

建筑设备课程是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重点课程。课程中涉及的内容既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针对建筑设备课程的教学现状,我们必须对建筑设备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一、建筑设备课程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中的重要地位

(一)建筑设备课的教学内容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

建筑设备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简单来讲就是对房屋建筑中的水、电、暖三个方面的知识。建筑设备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建筑的基本理论和建筑学中需要掌握的水、电、暖的设计要点。同时,建筑设备安装属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中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是与建筑各工种联系性很强的课程,是从事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和工程监理都需要学习的一门专业的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将来从事的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建筑设备课程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学习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二)建筑设备课程有很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

建筑设备课程教授的主要内容是建筑中会遇到的水、电、暖等的设计和安装的课程,具有很强的技术型和专业性,这也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所具备的特征。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要培养的就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应变能力的人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具备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够面对不同的建筑情况进行设备安装服务。因此开设建筑设备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便每一个学生都具备设备安装的能力。另外,建筑设备课程还是进行建筑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学好这门课是每一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必须做到的事情。

二、建筑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聘用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授课

建筑设备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主要涉及到的学习内容包括水、电、暖三个方面的内容,因此从事建筑设备课程教学的教师应该具备较全的专业技能,最好讲授新知识点时能同时兼顾三者内容之间的联系,这样能够利于学生的融会贯通。除了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之外,教师还应该有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作经验,能够将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另外,学校在选择教师时可以选择一些有着丰富建筑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从事教学工作,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选择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教材

建筑设备课程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中有着重要地位,因此针对建筑设备课程所编写的教材也不在少数,为了推进教学改革的进行,我们应该注意选择一些专业性和针对性较强的教材。另外,建筑设备更新很快,教材内容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所以在选择建筑设备课程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注意建筑设备教材与建筑业的发展同步,在教材中应该收录一些专业的工程实例,让学生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接触到一些建筑工程的实例,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三)采用先进的授课方式

随着科学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使用多媒体设备等一些先进的技术辅助课堂授课。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授课方式有很多的区别,传统授课方式下学生的积极性差,不容易进行思考,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建筑设备安装的过程,并且展示一些***片和工程的实例,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对于学生学习建筑设备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运用多媒体设备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能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四)运用实例教学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改革的要求下,学习建筑设备课程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还应该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入一定的实例进行教学,给学生留下深刻影响,使他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实践课应该保持30%以上的比例,教师要特别注意强调建筑设备安装和建筑各专业工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优化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

很多中职学校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都将“水、暖、电”三部分合成一本教材让同一位教师授课,但是每位教师的专业不同,很容易导致三部分教学内容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课程的教学计划上,学校可尝试将“水”“暖”“电”三门课程***开来,适当增加课时,并集中在同一学期进行授课,由水、暖、电专业对口的教师讲授。这样一来,既可以大大优化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全面、更专业的知识。

三、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是当前的一个热门专业,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学习建筑工程施工,如何让这些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建筑设备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重视其实用性,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学生走向社会之后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志勇,刘畅荣,王汉青,寇广孝.地方教学型大学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4).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篇8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构建;建筑施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中***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中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地位

1.1***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教职成厅[2012]5号)(2) 实训实习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训实习包含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多种实训实习形式。实训实习应明确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及其必备设备等实训实习环境要求,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

1.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强调,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1.3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职业岗位的职业性高等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该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强调人才的应用性和技能性,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中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要求。为此,教学模式决定其教学内容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

1.4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进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把实践教学作为沟通理论与技能之间的桥梁,使学生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技能上都能得到发展,这对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在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实践教学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迈向社会的桥梁。可以说,没有实践教学,也就没有中等职业教育。

2 我校建筑施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实践基地建设问题。教学实践基地包括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建筑施工专业校内实验基地大多现有建筑材料试验室、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室、计算机CAD等。但由于设备陈旧、部分实验器材不配套,校外实训基地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使得目前实践教学条件难于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2.2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明确,组织管理跟不上,实训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认识实习效果不好,课程实习及毕业实习,与课程的衔接不紧凑,针对性不强。

2.3实践教学的考核问题。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的严格。期末考试以理论考核为主,不能充分体现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

2.4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多数教师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部分教师认为组织理论教学容易,组织实践教学难度较大,从思想上、心理上存在畏难情绪。

2.5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还较薄弱,“双师”素质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仍显不足。中职学校培养的是技能人才,其师资队伍应该是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是一支“一专多能”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目前建筑施工专业教师的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来源还是直接分配入校的大学毕业生,这些教师大都“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一线的具体工作经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聘任的兼职教师主要是为了弥补专任教师数量不够,而没有真正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部分兼职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缺乏深入了解,对教学内容钻研不深,教与学相脱节,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兼职教师与学校没有隶属关系,学校对兼职教师的管理督导机制不完善,因此实践教学难于实施。 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原因,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训练效果不佳,甚至有些关键的实践项目仅停留在“认识状态”,而没有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掌握”。

3 构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

3.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建筑施工专业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在具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建筑施工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技全面发展的较高素质技能应用性人才。

3.2深入国家大、中型建筑工程公司、监理公司等企业,对从业人员现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专业知识、能力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建筑施工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对就业岗位进行分析,当然也不可忽视有市场优势的小型企业,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岗位,围绕能力培养把专业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大块。

3.3 注重顶岗实习的效果,实现“双证制”,加强职业能力考核。在加大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实践教学体系中引入“双证制”,即在获取文化素质证书(含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证)的前提下,学生毕业前还应获取土建施工员、土建造价员、材料员、质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和钢筋工、混凝土工、抹灰工建筑技能上岗证书。为毕业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并且在较短时间内能够顶岗打下良好的基础。

4 构建建筑施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把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五大部分,即认识实习、基本技能训练、课程设计、工种操作训练、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等,彻底改变原有理论为主的培养模式。

4.1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是建筑施工专业学生进入学校后的第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增强学生对建筑物构造组成及施工过程感性认识的重要环节,是丰富学生实践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认识实习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有助于学好专业课,同时对后续专业课学习的重点有所了解。

4.2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土力学等课程的验证性试验和建筑工程测量等课程的仪器操作,通过试验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3课程设计。主要包括民用建筑课程设计、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建筑工程预算与报价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清单报价编制等内容。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际工程结合起来。课程设计应单独开设,单独考核。在考核上尽可能与企业接轨,聘请企业专业学者,尤其是高级技师参与到考核中来,以企业用人的标准衡量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4.4工种操作训练。工种操作实训是学生在部分专业课结束后,即将全面进入专业课教学之前进行的一次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砌筑工、抹灰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模板工等主要工种实训。学生到工种实训现场,以实际操作为主,掌握各工种的施工操作程序步骤、操作要领,为回到课堂进行专业课学习和毕业实践以及毕业后从事施工一线技术及管理岗位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5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学生综合提高的关键环节。针对不同的学生按照其发展方向安排顶岗实习的岗位,要学生带着任务出去,带着成果返校。实习单位要有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作为校外指导老师,校内指导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和对新知识、新问题的掌握情况,有必要派专业老师到施工企业和学生一起学习。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开阔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完成职业岗位工作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迅速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创造条件。

5 全面实施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途径

5.1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充实完善建筑材料实验室、土工实验室,完善后,可完成建筑材料基本性质实验、水泥实验、砂、石筛分析实验、混凝土实验、沥青实验、土的基本性质指标实验、土的液、塑限测定实验、土的压缩、固结实验等;充实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训室,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是建筑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测量实训通过模拟建筑工程的定位、放线、抄平、变形观测等工作,培养学生建筑施工测量和变形观测的能力,以适应顶岗实习及就业岗位的要求。

5.2建立“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完善综合实践与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制定校企合作教育互利互惠***策,制定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实习安全管理等系列文件,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约束校企双方的行为。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企业实践阶段的教学计划,要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综合实践与顶岗实习,使学生学习到在学校学不到或不容易学会的专业知识,掌握在学校不容易掌握的专业综合能力,真正感受在学校的“情境”中不容易感受到的企业生产和文化氛围,最终实现“零距离”就业的目的。

5.3制定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实践课程标准。结合理论教学大纲和专业技术技能的要求及专业技能的认知规律,制订实践课程标准,指导实践性教学。

5.4完善并规范实践性课程教学的考试考核办法及教学管理办法,使考试和考核真正达到考出水平,考出技能的水准,且严格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的实现和提高。

5.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派出进修,引进等多种形式,提高专职教师队伍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鼓励在职专业教师通过参与产学研究、专业实践能力培训,参加注册执业资格考试等形式,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深入施工现场,每年在施工企业锻炼最少保证达到两个月。

5.6建设一支学术造诣高又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承担学校部分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兼职教师主要来源于施工企业、相关院校、规划、设计单位等,聘请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

6 建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监控 为提高实验、实训课教学质量,应制定出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监控办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控:

6.1检查专业课教师制定的授课计划,看是否在授课计划中安排实验、实训项目,时间上能否保证。

6.2通过教研会论证实验、实训课题能否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学生就业岗位,是否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6.3要求任课教师在每次上实验实训课之前,以书面形式报告给教研室和系教务科,以便教研室教师和系领导进行监督、检查。

6.4通过开展技能竞赛,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一种或几种实践操作技能。

6.5教学管理人员和组织人员要不间断对实践教学进行巡视督察,注重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发现不良问题,及时调整解决。

总之,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对技术应用性、实用性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岗位技能的训练,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紧贴行业发展趋势,抓住机遇,谋求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献奇.谈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15期.

[2]苏莲萍.建筑工程专业实训环节建设模式的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年,第6卷,第04期.

[3]赵景利.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初探[J].职业时空,2007年,第20期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篇9

关键词: 高职高专建工专业 岗位能力 联动实训模式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功,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向“平民化”方向发展,较好地满足了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高职培养的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中实训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的实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机械的,教师是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灌输式教学中实训内容的确定,实训方法、实训步骤的制定,实训场地的选择,实训准备等都由学校或教师完成,实训时学生只需按规定的步骤机械操作即可。

以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实训以建筑材料试验、单项技能实训(课程实训)、综合技能实训、仿真实训为主,缺乏系统性、真实性,和施工现场差距较大,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帮助不大,不能满足高职学生零距离就业的要求,名为实训,其实还是停留在实习的阶段。训的程度、内容和深度都达不到就业单位的要求,企业缺乏认同感,更谈不上感兴趣了。综上所述,目前高职高专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包括偏离企业实际、忽略岗位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就业心理落差较大、企业岗位责任不清、团队意识不强等特点。

1.高职高专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岗位能力分析

建筑工程专业的就业岗位可分为内业和外业,内业岗位主要包括造价员、材料员、资料员、设计员等,外业岗位主要包括测量员、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监理员等。根据高校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专家访谈和社会调研,可以将建筑工程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划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1.1一般职业的能力

一般职业的能力是指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正确认识社会,判别真伪、美丑与善恶的基本能力,较好的团结协作、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及其他从事职业活动普遍需要的各项能力。一般职业能力可以通过***治理论课、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公选课、课程教学实施、实践性教学、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培养。

1.2专业的能力

专业的能力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建筑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具备现代工程核心意识,能将工程实际问题置于科学、经济、***治、文化、法律、伦理道德和自然环境下仔细思考和缜密处理;具备熟悉和审核建筑工程施工***纸和施工技术相关文件,组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和指导现场施工的初步专业能力;能够编制施工阻止技术方案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能力;能够编制建筑工程概预算和施工现场的预算、决算、具备工程项目招投标报价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预防、分析处理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能力;具备管理工程施工合同、编制工程招标方案投标文件和施工索赔的能力;具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具备建筑工程建筑与结构设计的初步能力;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和用计算机处理文字表格的能力。专业能力培养主要通过课程的一般教学、课内实训、现场操作及校外的生产实训等环节进行。

1.3综合职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指目前国际上注重培养的“关键能力”,指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培养、方法能力培养、社会能力培养和个人能力培养等。

职业综合能力无法通过单纯的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实现,主要通过日常的思想教育和管理、良好的班风校风建设、丰富的课外社团活动、适宜的心理辅导、三育人活动的开展,结合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促进职业综合能力的养成,通过改革考评方法,特别是日常行为和思想品德实践的量化考核,对综合职业能力进行量化测评,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

2.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实训联动模式的构建

实践课程是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课程的设置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就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制订实践课程时应充分考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结合当前建筑行业相关企业的岗位设置和对从业人员的核心职业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实践课程,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笔者从三大课堂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多方位联动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即第一课堂指以教师授课的形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第二课堂主要指以学生课外活动为载体所进行的各项比赛竞赛等;而第三课堂主要是指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实践为主的实习活动。

2.1第一实践课堂

第一课堂的实践教学指配合理论授课展开的一系列实践训练,包括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汇报、情景模拟及借助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的实训,还包括课程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该课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同时,通过前面对该专业职业岗位和核心能力的分析可以看出,第一课堂的任务包含对学生分项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两部分。根据在建筑施工企业调研反馈的信息,建设行业涉及的相关规范、手册等内容很多,企业多数以此作为施工质量监控、技术管理的依据。但在实际的理论体系课程教学中,学生很少接触这方面的内容,理论知识偏多,可操作性知识偏少,学生在实际顶岗实习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应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增加适用性内容的讲授,完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在理论课程体系中适当安排实践环节,充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和使用工具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第二实践课堂

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主要由学生社团、学生会、学科技能竞赛与科技活动,各类考证指导及培训及校内实践等部分组成。这是第一课堂的延伸,这给学生将第一课堂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学以致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这个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策划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以学生自我实践为主体,但要求教师也参与进来。

就学科技能竞赛而言,教师可以以帮助学生联系项目、赛前指导、比赛活动点评等形式参与其中,既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又能使比赛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第二课堂的专业比赛和竞赛等活动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和专业技能。建筑施工一线岗位中操作性环节较多,要求入岗人员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强化实践环节,多给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

2.3第三实践课堂

第三课堂则主要指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实践为主的实习活动,包括学生到企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也包括校企合作开展的订单培养、产学研合作教育等形式。该课堂是提高学生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业务技能的重要实践环节。其中,企业见习是学生到企业实际观摩工作的业务流程,可以对工作岗位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顶岗实习是指让学生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中实际操作,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提高和锻炼专业技能;而毕业实习则是一段比较长时间的顶岗实习,是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一个过渡。

高职院校应满足建筑企业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和学校发展的第三实践课堂体系,建立单项和综合联动实训模块。抓好单项实训,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如建筑材料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测量实习、建筑制***(包括CAD绘***)、施工现场操作工艺等。重视综合实训,学生完成单项技能实训后,进行施工生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通过到企业生产实习,使学生熟悉了建筑施工的过程,并感受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流程,为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总之,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和技能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认知实践开始了解建筑企业,增加感性认识;校内实训时边学边练,掌握基本技能;跟踪实践时逐步熟悉工程,掌握工作过程;仿真实践时综合模拟,全面提升岗位能力;顶岗实习时真实体验职业。高职院校应重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认知实践、校内实训、跟踪实践、仿真实践、顶岗实习环节,建立认知实践时的学校主导,到校内实训、跟踪实践时的工学交替,仿真实践时的校企共管,顶岗实习时的企业主导的多层次联动实训教学模式,从而真正全面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林存文.就业导向下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2]史美东.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建工特色专业建设[J].科技信息,2012,14.

[3]张云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3,2.

[4]邵英秀.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0.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建筑施工行业

建筑施工行业领域目前的状况复杂多变,不仅要面对外部的激烈竞争,同时更要面对的是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问题。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日常工作和发展中的首要部分,一个企业发展是否顺利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其财务状况,良好的财务状况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活力。而建筑施工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通常会需要大量的资金流转,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更加的合理并更加的严谨。而就我国目前的建筑施工行业的现状来看,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并且有着极大的风险存在,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建筑施工企业的环境制约

1、建筑施工行业外部环境

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是由于建筑施工行业大环境的影响。由于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发展中阶段,无论是***治环境、文化环境还是经济环境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发展***治文化、经济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大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所以,很多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施工企业在面对大型的工程时,都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就导致了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极度不平衡,有些小型的建筑施工企业得不到良好的保障。另一方面,国家缺少建筑施工专业型人才,导致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较低,而又缺少国家的扶持,很多小型的建筑施工企业就会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

2、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原因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除了外部的宏观原因,还有企业内部的原因。而造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状况主要由于两点原因:一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层过度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企业的财***状况疏于管理,在进行财务决策和管理的过程中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使企业的财务状况陷入不合理的管理机制之中,久而久之,就会使企业的财务出现危机;二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日常工作中,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通常缺乏责任心;同时,也缺乏专业性,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都不是很高,导致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错误,错误的财务数据在日积月累的工程中形成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二) 建筑施工企业资金利用不合理

由于现在的建筑施工行业中的竞争极为激烈,许多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获得施工工程而明争暗斗,形成了一种恶性的竞争状态,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都形成"跟风"的状态,做出不科学、不严谨、不合理的财务决策。有些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为了不使施工项目落入其他建筑施工企业之手,往往会将施工项目的价格盲目地抬高,使企业的成本大量的浪费。而且由于企业的管理层缺乏长远的目光,只能看到一些眼前的小利益,并且在进行财***决策时不计成本,导致企业的资金投资失败,造成企业严重的财务风险。

(三)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存在弊端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中的弊端也是使建筑施工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存在着极大的弊端,首先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很多管理条例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界限较为模糊,不便进行更加细致的管理;其次是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疏松而从中谋取利益,尤其是建筑施工行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经常会出现做假账目、贪污企业投资资金和贪污建筑材料费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会使建筑施工企业陷入财务风险,还会使我国的建筑设施失去质量的保障。

二、 应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对策

(一)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外部环境的建设

造成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要改善建筑施工行业这种财务风险,首先要先进行外部环境的改革。国家对于建筑施工行业要采取扶持的***策,大力支持中小型的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杜绝建筑施工行业内的不良竞争状态,为建筑施工行业注入更多的发展动力,促进建筑施工行业快速、优质的发展。,要多培养建筑施工专业型人才,在全国的范围内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建筑施工行业领域的人才严。

(二) 建筑施工企业合理利用投资资金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投资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但是,在进行投资之前,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层应该充分考虑到投资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利益,理性地分析投资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然后再进行投资的决策,决不能盲目地进行投资,而忽略企业的财***状况。理性投资需要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层以及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共同努力,首先由企业的财务部门对投资的利弊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再由管理层对投资进行决策;同时,也要量力而行,对于数目较大的投资更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谨慎思考,再进行决策。

(三) 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机制

由于现在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都不是十分完善,所以,会出现企业员工贪污的现象。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体系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的流程来管理企业的财务,避免企业内的员工或管理层权力过大的现象,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员工素质,多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员工组织专业培训,并为企业的财务部门人员提供财务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从而有效地避免员工贪污受贿的现象。与此同时,还要对建筑的材料和资金进行检查以及不定期的抽查,防止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

结语: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成熟的今天,建筑施工行业也需要尽快步入正轨,而使建筑施工行业步入正轨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建筑施工行业的财务制度建设,完善建筑施工行业的财务运行机制,从而提高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水平,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经济、文化、***治的发展水平,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罗智.浅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J].商,2013(23).

[2]王庆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J].金融经济,2014(06).

[3]刘毅.浅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4(0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10篇

学习

国外土木工程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国外土木工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论文范文大全,土木工程学术论文文献综述。中***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70-02自从1998年国内各高校按新的招生目录实行“大土木”招生以来,原建

学习

土木工程地质论文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地质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论文范文大全,土木工程地质野外实习论文。通过以上详细的调查和对比分析,目前土木工程地质教学仍存在以下问题:1、土木工程地质教材的使用各自为***。目前各个高校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各

学习

土木工程师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师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论文范文大全,土木小论文发表的期刊。(1)适应性的教学管理工作改革建立教学管三方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新机制,努力开发和利用人的创造力,给教师和学生充分的教学管理决策权、监督权,实现教、

学习

土木施工技术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施工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论文1000字范文,土木行业中级职称论文。3完善管理体制实现技术创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要在完善的管理体制下才能够实现,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能够促进土木工程技术创新,实现土

学习

土木工程隧道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隧道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隧道施工毕业论文答辩ppt,土木工程隧道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因此,深入研究软土盾构隧道纵向变形对隧道结构影响及考虑纵向变形的衬砌结构纵向设计理论是解决软土盾构隧道现存问题的关键

学习

建筑专业中级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专业中级论文10篇,内容包括建筑中级论文怎么发表,建筑学中级职称论文论题。建筑学专业具有物质技术及文化、意识形态的双重需求,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并重,涉及理、工、文、艺诸多领域的综合

学习

勘察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勘察论文10篇,内容包括勘察设计论文范文大全,勘察道路专业论文题目大全。岩土工程勘察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在体制还是在勘察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勘察报告编制等各方面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还在在不断优化中。岩

学习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岩土工程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岩土工程毕业论文题目大全,岩土工程与施工论文。我校对毕业设计质量十分重视,但近年来出现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现象,为保证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在对有关院校毕业设计指导经验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

学习

大学土木专业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土木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小论文发表的期刊,土木行业中级职称论文。中***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70-02自从1998年国内各高校按新的招生目录实行“大土木”招生以来,原建筑工

学习

矿山测量技术论文10篇

阅读(61)

本文为您介绍矿山测量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矿山测量技术论文,矿山测量技术总结怎么写。1矿山测量与矿山测量技术1.1矿山测量矿山资源开采是我国获取矿产资源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矿产品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矿山开采工作也随之深化与发展

学习

土木工程前沿论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前沿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的前沿技术论文,土木工程发展前沿课程论文3000字。1.1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土木工程材料是以高等数学、建筑力学、化学等课程为基础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又与建筑学、建筑结构

学习

建筑学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学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建筑学硕士论文怎么写,建筑学核心期刊论文发表。[4]马建***,何荣均.水环境的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J],2009[5]朱喜钢.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邓波、洪钱

学习

地质硕士论文10篇

阅读(10)

本文为您介绍地质硕士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地质毕业论文范文大全,地质硕士论文。(1)***策法规方面的不断改善。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与实践是随着创新教育思潮的产生而产生,并逐步通过各项法律、***策、文件深入开展,国家出台了多项*

学习

土木建筑专业论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建筑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建筑毕业论文怎么简单介绍,关于土木建筑类的论文范文。[1]佘睿,巩学梅.土木工程概论类课程教学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06).[2]吴萱,董俊.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

学习

国外土木工程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国外土木工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论文范文大全,土木工程学术论文文献综述。中***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70-02自从1998年国内各高校按新的招生目录实行“大土木”招生以来,原建

学习

土木工程地质论文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地质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论文范文大全,土木工程地质野外实习论文。通过以上详细的调查和对比分析,目前土木工程地质教学仍存在以下问题:1、土木工程地质教材的使用各自为***。目前各个高校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各

学习

土木工程师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师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论文范文大全,土木小论文发表的期刊。(1)适应性的教学管理工作改革建立教学管三方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新机制,努力开发和利用人的创造力,给教师和学生充分的教学管理决策权、监督权,实现教、

学习

土木施工技术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施工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论文1000字范文,土木行业中级职称论文。3完善管理体制实现技术创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要在完善的管理体制下才能够实现,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能够促进土木工程技术创新,实现土

学习

土木工程隧道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隧道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隧道施工毕业论文答辩ppt,土木工程隧道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因此,深入研究软土盾构隧道纵向变形对隧道结构影响及考虑纵向变形的衬砌结构纵向设计理论是解决软土盾构隧道现存问题的关键

学习

建筑专业中级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专业中级论文10篇,内容包括建筑中级论文怎么发表,建筑学中级职称论文论题。建筑学专业具有物质技术及文化、意识形态的双重需求,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并重,涉及理、工、文、艺诸多领域的综合

学习

勘察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勘察论文10篇,内容包括勘察设计论文范文大全,勘察道路专业论文题目大全。岩土工程勘察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在体制还是在勘察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勘察报告编制等各方面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还在在不断优化中。岩

学习

标准化基础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标准化基础论文10篇,内容包括标准化基础知识论文,标准化论文发表。为了响应国家建立标准化体系的要求,我国很多标准化体系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市场不断对会计信息的标准化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做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任务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