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研究生论文10篇

建筑学研究生论文篇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 8月29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3] 范中亮, 王剑楠, 许佳, 史杰. 浅析水环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20(2):83-86

[4] 马建***,何荣均. 水环境的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J],2009

[5] 朱喜钢.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 邓波、洪钱曾、龙瑞***.区域生态承载力量化方法研究述评[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3,9(3):283

[7] 马世骏、王如松.社会一经济泊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 9(1):1-91

[8] 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 )3:1-33

[8] R.G Doupe, NEP ettit.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regulation and water allocation for the OrdRive, Western Australia[J].Riv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J],2002,18(3):307-320

[9] 李团胜,石铁矛,肖笃宁.大城市区域的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2):52~55.

[10] Frederick Steiner1,John Blair,Laurel McSherry,et al.A watershed at a watershed: the potential for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 protection in the upper〔J〕.San Pedro Drainage Basin (Mexico and USA),2000,49:129~148.

[11] 黄光宇,杨培峰.自然生态资源评价分析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以广州城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1,25(1):67~71.

[12] 黄朝君. 人工湿地技术在中国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江西科学[J].2006 .Vol.24(6)

[13] Yanitsky O N. Cities and human ecology. Social problems of man's environment: where we live and work. Moscow: progress publishers, 1981

[14] 徐晓鹏,武春友.大连市城市污水资源化问题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2002,Vol.23(3):5-62

[15] 黄光宇,陈 勇,田 玲,等.生态规划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广州科学城为例〔J〕.城市规划,1999,23(6):48~51.

[16] 邢 忠.“边缘效应”与城市生态规划〔J〕.城市规划,2001,25(6):44~49.

[17] 李庆朝. 江北水城水环境规划及治理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J]. 2007, 35( 29) : 9231- 9233

[18] 赵勇, 贾志营, 蒋艳. 湖北省水环境规划及污染控制方案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3,25(5):90-93

[19] 王永磊. 田园新城水环境规划及水系统优化研究[J]. 2006,(9):32-34

[20] 张承重. 环境规划与管理[M].2007.

[21] 丁文铎,孙燕.环境水生态修复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北京水务[J].2006.(1)

[22] 丁文锋,***仓,陈杰城市化过程中的水环境问题研究综述.长江科学报[J],2006,Vol.23(2)

[23] 陈朝辉.建设广州生态城市中的碧水工程.广州园林[J],2001(4):23~25

[24] 赵 民,侯 丽.论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土地使用的有效规划与管理〔J〕.城市规划汇刊,1997,6:12~16

[25] 徐福留,曹 ***,陶 澎,等.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敏感因子及敏感区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0,20(4):361~365

[26] 薄燕怀,实施水环境全流域管理的初步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4)

[27] 彭盛华,袁弘任,江河流域水环境管理原理探讨,人民长江,2001,32(1)

[28] 钱易,刘昌明,邵益生主编,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开发利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29] Ndubisi,DeMeo,D Ditto.Environmental Sensitive Areas: a template for developing greenway corridor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33(1~3):159~177

[30] 骆 悰.上海市城市发展敏感区划分研究与对策〔J〕.城市规划汇刊,2000,5:19~22.

[31] 房庆方,杨细平,蔡 瀛.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及其实施〔J〕.城市规划,1997,22(1):7~10.

[32] 朱 群,程晓燕.淮阴市城郊环境敏感度初步探讨〔J〕.环境与开发,1998,13(3):42~44

[33]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项目组.从“云山珠水”走向“山城田海”——生态优先的广州“山水城市”建设初探〔J〕.城市规划,2001,25(1):67~71.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通过 1996年5月15修订

[35] 徐良芳,冯国章等.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30卷第2期

[36] 苏维词.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敏感度评价研究——以乌江流域为例〔J〕.中国岩溶,1997,16(1):57~65

[37] 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38] 蒙城县志.蒙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黄山书店.1994.12

[39] 周魁一,谭徐明. 论水环境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1(3)

[40] 赵方莹. 北京门头沟区樱桃沟小流域水环境生态治理思路[J].《北京水务》2009年增刊第2期

[41] 郭希红 刘晓涛等. 安阳市洹河水环境污染原因及综合治理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0年4月第9卷第2期

[42] 沈清基.论城市规划的生态学化——兼论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的关系.规划师,2000年第3期

[43] 杨佳佳.大沙河干流水质评价与容量研究.2009

[44] 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5

[45] 冶冠辉.城市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建设与管理[J].市***技术,2007,Vol.25(6)

[46] 谭徐明.北京水环境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城市规划中水环境应有的地位——北京水环境保护与开发研究之三.环境变迁研究(第七辑)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47] 王建伟.沈阳市水环境生态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07.12

[48] 沈清基.傅博.生态思维与城市生态规划.规划师,2002(11):73~76

[49] 阳平坚,吴为中,孟伟等.基于生态管理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一以浑河流域为例.环境科学学报[J].2007.Vol.27(6)

[50] 孟伟,张远,郑丙辉等.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在流域水环境管理中应用研究的意义、难点和关键技术[J].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第27卷第6期

[51] 郭怀成.流域环境规划典型案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52] FAO. Groundwater.Pollution. 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 31. Rome, 1979

[53] Brown,Hal W. China’ water shortage could shake world food security. World Water, 1998,Vol.11(4):14-16

[54]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55]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建筑学研究生论文篇2

关键词:近代、河南、建筑文化

中***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正常发展的历史阶段,具有自身的史学内容。它的趋势是‘向前迈进、向上发展的’,是中国历史上变革发生最剧烈的阶段之一。因此,近代建筑历史和近代建筑文化的发展也是整个中国建筑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 国内近代建筑的研究历史和趋向

我国的近代建筑数量繁多,分布地区广,建筑风格多样,是一笔丰厚的文化与建筑遗产。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保护的探索阶段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末,至今沿海城市和一些发达内陆地区的研究较为深入和细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代建筑的研究在发展现代建筑的过程中处于关键性的地位。中国关于近代的研究最早出现在梁启超先生《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1902年)一书里,梁先生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相对应的历史阶段称之为“近世”。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真正开始近代史的研究。几十年的研究历程受到了一代又一代建筑学者关注。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较具规模的近代建筑的研究开始起步。由中国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主持下,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初稿(***1)和参考***集。到了1985年8月,第一次全国性研讨会“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座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随后几十年里先后在多个城市成功举行了12次全国性研讨会,出版了12本论文集,并且对多个地区的近代建筑做了详细调查。为更好地从事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中国建筑学会于1997年决议在建筑史学分会下设“中国近代建筑史专业委员会”,充分反映了我国对近代建筑史研究中的进一步关注。这期间国内关于近代建筑文化研究的理论文献主要集中在一些高校研究成果中,内容主要是针对各个地区的近代建筑的发展,分期和实例作以介绍和概括。

2004年3月国家建设部了《关于加强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级地方***府也根据各地的情况颁布了有关近代建筑保护的相关条例。许多近代建筑的保护项目开始付诸实践,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2 河南近代建筑文化研究现状

河南地处中原,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建筑文化。近代受益于区位和交通枢纽的优势,一时繁荣兴旺,郑州、新乡、商丘、焦作等城市随之陆续崛起,建筑类型更加丰富。***治上出现袁世凯、冯玉祥等中国近代史上显要人物,这些都为河南近代城市发展添色增彩。河南虽然现存的近代建筑从质和量上与沿海开埠城市相比有所差异,但做为近代中国中部省份近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有其主要的价值。

河南近代建筑史研究全面展开阶段是在1989年——1991年期间。确切的说,河南近代建筑的研究是从1988年撰写《河南省志•建筑志》(***2)开始发展的,在当时第一次和第二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影响下,推动了各界研究河南近代建筑的热情。到了1989年河南省组成约200人的群众性建筑史志研究网络,成立河南省建筑史研究会,并出版了《河南建筑史志》(***3)[刘征远主编.河南近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7]。1990年8月,为贯彻国家建设部和文化部共同颁布的《关于保护优秀近代建筑物的通知》,我省全面展开了近代建筑物和建筑活动的调研,通过登记、拍照、测绘,编写了简明实录。到了1992年,鸡公山风景区管理局和17个地市建委共同承编了《地区近代建筑史略》、《近代建筑选纪》初稿。

刘炎先生最早在“试论河南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及其发展迟缓之原因”一问中介绍了河南近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分析发展迟缓的原因,勾画出河南近代建筑史的概貌。清华大学苏海星在2007年对河南安阳洹上村旁的“袁林”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和资料研究后,从雕刻、彩绘、材料、建筑等多个方面对袁林进行介绍和分析。而姜传高所著《鸡公山近代建筑史》(打印稿)囊括了鸡公山半个世纪的中西建筑活动及成果,是研究鸡公山近现代历史的基础资料。到了1995年由河南近代建筑史编辑委员会编纂的《河南近代建筑史》完成,整本书较系统的收录了河南近代建筑,并提供一些当时建筑活动的基本资料。

对于河南近代建筑的研究过程中许多青年学者经过长期点滴积累近代建筑资料,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研而作了颇见功力的著述。湖南大学田惠娟的《河南开封地区近代公共建筑研究》论文中以开封近代城市发展为考虑的出发点,通过调查和收集历史资料,分析了开封近代建筑在近代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中建筑类型的发展和近代建筑风格上的演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范飞的《开封理事厅教堂研究》论文中对理事厅教堂做了详细的测绘,并从历史、技术、艺术、情感和景观五个方面来发掘理事厅教堂的价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宏志的硕士论文又以河南大学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从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近代开封的城市转型、河南大学与城市的关系、校园规划以及单体建筑设计等方面做以总结。

从以上概括的国内领域研究成果可看出几十年来河南近代建筑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所需资料的源途径比较局限,实地的调查和口碑资料积累欠缺。关于河南近代建筑研究的后备力量也不足,年轻的研究者视野狭隘,知识结构单一,研究领域局限。由于我们基础理论的匮乏,不能清晰地分析研究对象,***府和普通民众对近代历史建筑缺乏判断,许多近代历史建筑的价值在得到科学评价之前就消失了。再次,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其研究状况严重不平衡。对区域的的研究发掘停留在“典型”层面上,全面性较匮乏,尤其对民居和公建类型的发展状况研究薄弱。最重要的是没有注重微观和宏观、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推动该研究领域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讲,有关河南近代建筑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提高,这种提高不仅仅指的是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改进、理论内容及结构的完善、研究角度的转变,而且更需要史料收集范围扩大,研究队伍进一步壮大。只有在这几个方面都有相当改观的前提下,关于河南近代建筑研究才能更快地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要研究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建筑,必然与所属的文化背景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对国内近代建筑,重点是河南近代建筑文化的研究现状的梳理和探研,对以后深入研究、继承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规律,以及对我国现代化城市发展提供借鉴都有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征远主编.河南近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 汉***.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建筑学研究生论文篇3

【关键词】:建筑学 民俗学 乡土建筑

【Abstract】:There always exist two ways to research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ne is in the area ofarchitecture, taking the appearance and culture of the build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s,while the other is in the area of the folklore, for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is theimportant portion of the indigenous conventions. This paper, however, summarize theresearch status of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in the both views, trying to reveal thesignificance of the methodology for researching this area.

【Key word】:architecture folklor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中***分类号:TU-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中国古代民分四等:“士、农、工、商”,即读书为先,农次之,工再次之,商人最后。这种划分方法直接决定了中国古人对建筑文化的审美。士族文人追求儒雅、高尚、意境悠远以及权利体现,因而建筑多走向气势宏大、装饰精美、寓意高尚美好。以这种喜好所创建的建筑文化代表了中国古代审美的最高标准。而农、工、商阶层则追求生活殷实、家庭美满、诸事吉祥,因而建筑则多求实用、美观、趋吉避凶。但是,如今社会巨变,“士、农、工、商”不再是社会阶级划分的标准。那些曾经埋没于乡间不为人关注的田野建筑,如今成了学者眼中的乡土瑰宝。越来越多的人涌到乡间,各种“古镇游”、“民俗游”成为了我们这一辈人耳熟能详的名词。

社会阶级关系的转型直接改变了乡村社会的组织关系,但是几千年的审美观却依旧很大程度地影响人们择居、宜居的理念。这里产生了一对矛盾――传统主导的审美观与现代生活方式如何协调?关于这个问题回答同时揭示了乡土建筑研究的最终目的。现实是,当我们还在审思问题的时候,许多乡土建筑正在许多目的不明的行为下发生着巨变――有被拆除的,有被变相改造的,有被荒废的。留下的乡土建筑越来越少,因而对于乡土建筑的研究显得迫切而重要。

一、建筑学视野下乡土建筑的研究概况

1. 20世纪30年代

关于乡土建筑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以刘敦祯、梁思成、龙庆忠、及刘致平为代表的营造学社的研究者。他们借鉴西方古典建筑研究的方法,以建筑单体测绘的基本操作方式,对我国西南地区如四川、云南、西康以及西北地区的典型民宅进行了调查,奠定了中国民居研究的基础。这一时期的研究涉及了中国137个县市,1800多座各类古建筑,研究范围和力度史无前例。其中梁思成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根据大量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第一次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个时期的民居建筑作了详细的叙述,并对各个时期的建筑特征作了分析和比较。刘敦桢的《中国住宅概说》、刘致平的《中国居住建筑简史》、龙炳颐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汪之力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陆元鼎的《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与特征》等则将民居研究与社会形态和居住形态结合,研究民居的历史、文化、信仰、习俗和观念等社会因素所形成的建筑特征,以及民居的平面布局、结构方式、内外空间、建筑形象所形成的特征。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客观条件和理论视野的限制,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将民居(实际上只是民宅)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类型来考察,尚未能够从建筑群体或聚落的整体视野讨论小区域内不同建筑类型之间关系,尤其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与乡村社会民俗生活的相关性。

2. 20世纪50年代

这一时期,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在他的著作《乡土中国》中首次提出了“乡土”的概念,并指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是由那些住在乡村,“生于斯,长于斯” ,世代靠着农业生活的人组成的,并且遵循以“礼”治世原则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环境。它的关键词是“住在乡下的人”、“小农经济”、“礼治秩序”、以及“血缘和地缘关系”。这些内容与我们所研究的乡土建筑密切相关。“住在乡下的人”即是建造和使用乡土建筑的人;“小农经济”是乡土社会人们谋生的手段,生活殷实成为人们首要愿望,它决定乡土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礼治秩序”和“血缘和地缘关系”是乡土社会维系和运作的保障。乡土概念的提出重新诠释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环境特征和价值。

3. 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教授在《建筑师》撰文,建议用“乡土建筑”的概念取代传统民居建筑的说法。这一概念更为精确地表述了乡村环境中各类建筑研究的重点。“乡土建筑”的概念借鉴了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乡土”说法,显然这种说法更符合这类建筑的特征。乡土建筑除了研究民居建筑(即传统民间住宅建筑),还研究其他各种乡村环境中的建筑。诸如:宗祠、庙宇、小品建筑、商业建筑、文教建筑等等。研究重点也从建筑形式研究转向建造工艺、建筑文化圈和与各种建筑有关的民俗活动。乡土建筑的概念实际上更接近于一个生态系统:不仅包含建筑,还涉及了乡土建筑所在聚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研究。在这个系统中人的行为、建筑、生态环境组成一条生物链,其中任何两个要素之间又有着显性或隐性的关联。这一时期的许多乡土建筑研究的著作都开始关注这几个要素之间的连锁关系。如陈志华的《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楼下村》、《俞源村》从乡土建筑的地理、人文入手,剖析村落结构与村落社会环境、人的日常生产生活行为与建筑形式的关联性,并附有大量的建筑测绘***引证说明。同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楼庆西的《中国乡土建筑装饰艺术》、《乡土瑰宝:千门万户》、《乡土瑰宝:雕塑之艺》则以人们最为熟悉乡土建筑装饰构件为研究对象,研究建筑构件形式及其民俗学象征意义。同类著作还有李秋香的《丁村》、《梅县三村》(与陈志华合著)、罗德胤的《蔚县古堡》等。这些著作的共同特点都是以一个自然村为研究对象,将乡土建筑研究置于社会和历史的怀抱,以温情又不失严谨的态度对待我们身边的乡土建筑――理性地研究村落的历史和内外环境;迫切地关注它的生存状况;仔细地调查记录乡土建筑的现状。这是这个时期乡土建筑研究的主要成就。它将乡土建筑带入了大众的视野,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那些承载无数记忆和几代人情感的老房子。并且这时的乡土建筑研究不知不觉地渗透了许多民俗学的内容。建筑常常是冷漠的存在,很容易让人忽略了它曾经与精彩的民俗生活水融。

二、民俗学视野下的乡土建筑研究

相较于建筑学领域内乡土建筑研究与民俗学研究的缓慢结缘,民俗学研究的对象从一开始就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俗文化” 。因而作为“俗文化”重要代表的民间建筑自然是民俗学家们研究的重要对象。此外,“俗文化”与“乡土文化”在研究范围上有着重叠。虽然在民俗学研究中并没有明确使用“乡土建筑”一词,但是民俗学研究中的居住民俗研究已经较为广泛地涉及了乡土建筑文化圈的内容。在许多民俗学著作中,居住建筑民俗被作为物质民俗的一大类进行研究。民俗学中的物质民俗包括了乡村社会中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所有这些活动都围绕着乡土建筑展开。

“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一书中将民俗研究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四个方面。其中居住建筑民俗从属于物质生活民俗范畴,这种分类方法被民俗学界普遍认同。他在此书中总结了中国的民间建筑的五个共同的民俗特点:1.聚族而居,全族聚居于房屋互相连通的村落,或者全族聚居于一村,但房屋不一定连通;2.房屋式样大体相同;3.城镇附近有长亭而无旅社。因安于本乡本土,不愿意轻易移居他地,是故城郊不需要旅社,多设长亭;4.民房低于官府;5.中国哲学思想和神秘文化在居住建筑民俗中随处可见,如讲究阴阳调和,风水选址。在《中国民居漫话》一文中钟敬文详细地分析了民间建筑的民俗特征,指出民居首先作为人类生存需求的人工产物,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文化,它具有实用性、艺术性、伦理性和宗教性的特征。如:民居建筑常把房屋分为正房、偏房、厢房、客房、以及附属的厨房、佣人房、仓库等,然后根据家族成员长幼秩序安排住房,不能随意紊乱,这种居住安排体现了非常浓厚的伦理色彩。其次,在传统民居中,还有许多专门为而设的场所,如宗祠、坟墓、佛寺道观,以及房屋正厅的神坛、厨房供奉灶神龛台,这些地方神圣不可亵玩。再者,民居建筑在形体的构成和材料的选择、安排方面遵循了传统民居建造沿袭下来的美学法则,有的时候还加入了工匠自身的审美趣味。

民俗学研究专家陶立也在其再版著作《民俗学》也提到了居住建筑与民俗的关系。从人类历史发展看,正是由于居住习俗的变迁,人类的居住建筑经历了穴居――巢居――风篱 ――房屋的形式。不仅如此,住宅的布局、房间的分配、火塘和厨房位置、独特的供奉和祭祀、信仰、禁忌等都与人类的物质生活民俗密切相关。此外,北京大学社会科学系教授高丙中在他的《民俗学概论》一书中也从村落布局习俗、家庭布置习俗、房屋建筑习俗论述了民居建筑的民俗特征。

目前民俗学家对住房研究的成果,主要是从民居建筑的作用和性质着手,研究住房的伦理功能、宗教功能。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斌在他的《共有的住房习俗》一书中指出了现代民居或者说住房的“世俗性”在强化,“神圣性”总体上在弱化,今后住房民俗学研究的重点应转为住房世俗性研究,探求当代的住房习俗。不同于建筑学领域乡土建筑的研究,民俗学领域内的民间建筑研究主要侧重于与居住建筑相关的住房习俗,如:住房和建房的仪式、对住房风水的关注、乔迁仪式、家中住房分配等内容。

三、交叉研究的启示

民俗学中的居住民俗研究虽然没有像建筑学研究一样深入解剖乡土建筑作为实用空间的结构和造型特征,但是它从民居建筑的民俗特征的角度,研究影响乡土建筑形成和改变的活态因素,无疑为乡土建筑研究开辟了新视野。然而,实际上犹如建筑学研究内容之广泛,“民俗,从来都是一种时空文化,它所包含的层面是极其丰富的,既有物质的因素,也有精神的因素,物质的因素是表层的,精神的因素则是深层的” 。因而民俗视野下的乡土建筑研究应该关注物质与精神双层因素。单纯的居住建筑民俗研究未能全面诠释乡土建筑与民俗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民俗学中的居住建筑民俗从属于物质民俗,但实际上居住建筑的行为本身又与民俗信仰、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等其他民俗内容发生着联系。应该将乡土建筑作为实用空间和作为精神符号的价值放在天平的两端,客观、全面的看待才能真正体现乡土建筑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驭寰.我国古代建筑材料的发展及其成就〔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

[2]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三联书店.1985年.

[3] 龙炳颐.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香港区域市***局.1991年.

[4] 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与特征〔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年.

[5] 汪之力.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6]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7]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8] 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9] 陈志华.说说乡土建筑研究(J).建筑师(75) .

建筑学研究生论文篇4

每座城市的发展都与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社会礼仪以及其他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紧密相连,这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需要素。城市通过对于这些要素的吸收与沉淀,经过长期的城市发展,其本身也就具有着当地所独有的精神内涵以及文化品位。建筑作为城市的发展中的重要因素,是城市的形象展示,是城市的外在体现。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只有将建筑与当地城市文化、精神相结合,体现出当地城市的精神面貌,才可以做到建筑与城市的融合,进而更好的体现出当地人们的思想与情感。建筑现象学理论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研究建筑的外在物质属性,而且还要研究建筑所包含的文化与精神体现。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看出,建筑现象学更多的是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建筑以外的文化与精神内涵。著名的建筑理论物理学家舒尔茨,对于建筑现象学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建筑是环境的反映,环境不仅仅包括自然环境、人造环境,而且还包括场所这三大方面。只有处理好建筑与这三大环境的关系,才可以更好的解决建筑设计及其外部空间的关系问题。

二、行为建筑学

顾名思义,行为建筑学主要是研究人们的行为规律的,通过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将建筑环境与人的行为相结合,从而研究出一套完整的符合人们行为规律的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建筑实际需求。行为建筑学研究建筑设计人员要科学合理的处理建筑设计与人们的空间行为,更多的考虑到人们的行为规范与规律,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符合人们的实际行为需求,满足人们社会文化习惯需要。为了进一步达到这个效果,行为建筑学要求建筑设计更加的体现出建筑的功能与私密性,更多的追求个人空间以及领域感。为了提高行为建筑学的科学以及合理性,著名的建筑理论学家凯文林奇提出了认知地***的概念,认知地***主要指的是人们在实际的城市建筑空间中的认知能力,它与城市布局以及城市建筑空间密切相关。认知地***的出发点在于人们心理状态,满足人们实际心理需求,处理好建筑设计及其外部空间的关系,使其更加的符合人们的行为规律。

三、建筑类型学

建筑类型学认为,任何建筑形式都无法摆脱城市形态,都无法摆脱历史趋势与状态,其主要是研究建筑变化与统一的问题。总体来讲,建筑类型学主要是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类型选择、类型处理以及类型与城市形态这三大方面。对于建筑类型学研究最为成功的要数著名的建筑理论学家罗西,罗西认为,建筑是城市发展的片段,城市应该是建筑与其他因素的有机结合体。不仅仅建筑可以成为一个类型,城市本身也是一个类型。城市的存在本身赋予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特性与内涵,是建筑、人、时间以及其他因素的有机结合体,从一定程度上讲,它是人类文化观念上的形式表现。对于类型的处理以及选择,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城市以及建筑的延续与可持续性。因此,通过研究建筑类型学,可以更好的处理建筑设计及其外部空间的关系,是探究城市形态学的科学理论与方法。

四、生态建筑学

生态建筑学与其他以上的建筑学理论类型不用,它更多的是关注建筑所在环境以及气候,将生态学理念深入到建筑空间设计当中,从而使得建筑空间变为高品质的空间。尤其是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态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通过技术上的进步,人们可以满足自身生活环境系统的改善,尊重自然、尊重环境,考虑到社会、环境与文化、生态之间的重要关系。生态建筑学的出现,就是建立在对于建筑生态以及城市环境的基础之上,处理好建筑规划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提高人类的生活品味,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对于生态建筑学的的理解与研究,最为著名的是建筑理论研究专家麦克哈格,他要求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使用再生材料、保护资源平衡、做到建筑材料的使用科学化,保证建筑环境的生态化。

五、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伴随着卫星城市、高速公路、高速公共运输系统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新城市主义的主要内容就是恢复旧的城市面貌和功能,以现代需求改造旧城市市中心的精华部分,使之具有符合当代人需求的新功能,但是要保持旧的面貌、旧城市的尺度、城市和建筑之间的关系。使城市重新成为人们集中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中心,建筑设计的方式是基本不进行新建,而采用在旧建筑基础上的重建、改建、修饰的方法、保留旧建筑、旧城市的完整面貌,并赋予它新的功能内容。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出现,为处理好建筑设计及其外部空间的关系,为城市发展模式与建筑与城市环境关系处理提供了借鉴。

建筑学研究生论文篇5

我们在写作论文当中引用的他人文献内容要忠实原文,不能望文生义的为所欲为,文中引用的内容只是在描述他人的观点,不管引用的内容是不是公开出版,都要表明文献的出处。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整理的建筑节能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建筑节能论文参考文献:

[1]王维昌.建筑节能的现状.对策和意义[J].科技资讯,2008(04).

[2]王春霞.浅谈建筑节能的技术***策及途径[J].中国工程咨询,2012(08):61-62.

[3]韩建新,颜宏亮.21世纪建筑新技术论丛[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4]刘加平.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的利用[J].能源工程,2001(02).

[5]陆成.论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与建筑节能检测[J].资源与环境,2013,3(25):145-147

[6]刘毅.浅析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与建筑节能检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9(10):232-233

建筑节能论文参考文献:

[1]冯一曼.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与建筑节能效果分析研究[J].厦门大学,2012,24(3):16-18.

[2]肖红***.建筑节能材料和建筑节能效果的分析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2013,12(2):10-12.

[3]和小伟.浅析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与建筑节能效果分析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12(1):14-15.

[4]王咪咪.浅议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与建筑节能效果分析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13(2):12-13.

[5]张楚易.浅析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与建筑节能效果分析[J].山东***法学院学报,2013,12(2):10-12.

[6]任章奇.建筑工程的节能施工新技术研究[J].四川建材,2012,04:7-8.

[7]刘志恩.节能施工新技术在工民建建筑工程的应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7:405.

[8]周峰.高层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设计的应用探究[J].门窗,2014(09):70.

建筑节能论文参考文献:

[1]陈华明.浅析BIM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19.

[2]张美良.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节能设计实践性初探[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03:180-182+190+14.

[3]譚献良,管昌生,曹文,张海华.建筑节能设计BIM技术应用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35-38.

建筑学研究生论文篇6

关键词:大学校园;建筑;城市规划;校园文化;跨学科研究

随着大学校园建设量成倍增长,有关大学校园的研究也日益升温。因为大学校园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对它的研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高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与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与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充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过去时”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势也作了一定分析探讨。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势。“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方式,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作用,教育界每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但是多数情况下,建筑界与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度。

总之,当前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的,研究思路也是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展开的。他们本着务实精神对教育界的热点理论进行可行性探讨,从建筑和规划的视角提出方案、进行实践,为新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为下一步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氛围。

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对大学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机构等非物质层面,很少关注大学的物质实体——校园,即使有所触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同大学校园形态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的研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的主体是包括学生以及教师、行***人员在内的大学校园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及校风和校训、学风和教风、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的信息传媒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学者们倾向于把校园形态划分到校园物质文化领域。

过去,大学校园形态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建筑与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狭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学习”视野,但它对人的教化作用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这一点,中国古人深有体会:《三字经》的头几句,“昔盂母,择邻处”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孟夫子本人,亲身体验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出了“居移气,养移体” (《孟子尽心》)的总结。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的“模范”作用,环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样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也讲过“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非常准确地表述了建筑与人的关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当前,教育界在反思现代教育中的弊病时,把环境的教化作用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金生在《理解与教育》一书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学生被纳入教育生产的流水线,与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绝”。面对这个现实问题,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呼吁到:“人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教育的研究都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生活世界的需要”,“对教育的认识并不是一种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去解剖,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理解和解释,也是‘同情’与‘参与’”。狄尔泰指出“理解和解释是贯穿人文科学的方法”。人文学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而生命总是具有意义并且要不断需求意义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断地理解和解释。这种方法把研究活动、研究过程看作是解释者和被解释者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使研究者直观地体验和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与周围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大学校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意义形式”,学生生活在其中,通过理解和解释与之“对话”、“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教育不知不觉进入学生的精神整体。大学校园形态就是一种教育表达式。

对于大学校园具有的“教化”作用,教育课程理论也有所触及。在课程理论中,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绿化设施、文化生活、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都属于“隐性课程”,与其对应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同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强制性相对照,隐性课程的特点是:(1)潜在的规范性。无论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或校风、学风都潜在地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2)非强制性。不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净化人的心灵。 (3)作用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我认为“隐性课程”也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状态。校园形态属于“隐性课程”的物质方面即显性形态,而校园形态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所凝聚的价值观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则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方面即隐性形态。对于隐性课程的规范系统的描述和研究以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不多见。

最近几年,教育界的学者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研究“隐性课程”中的“隐性形态”,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刘云彬博士进行的学校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等。但是对“显性形态”——大学校园的系统研究一直被忽略着。

三、大学校园研究的紧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时代背景而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改变了以往作为社会产品和最终用户之间的中介身份,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更成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环节。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校园的现状在数量、质量、规模上都相对滞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学校园建设 (改建、扩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时代在变,大学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与时俱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大学校园进行系统研究。因为理论的苍白将导致实践的浮躁,校园建设的失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希望高教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索中多一点对物质形态的关注,改变一下教育研究者在校园建设中的“失语”状态;希望建筑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研究多几个视角,改变一下建筑人在校园建设中的“自语”状态。

参考文献

[1]姜耀明,王晓丹.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吴.弹性与共享:大学城规划[J].规划师,2002,(5) .

[3]胡智丹.关于有效控制校园文化整合方向的几点思考[J].江南学院学报,2001,(9).

建筑学研究生论文篇7

关键词:建筑设计;***像;***像表达

1 建筑***像便于人们观看建筑方案的形象,并对其形成判断

建筑***像本身作为应用技术与设计艺术的结合物,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研究课题。有研究者正致力于建筑工程方面的***像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在保证信息传递完整和准确的前提下,让建筑设计、工程投标及施工等过程更顺畅,让不同知识背景的人都能对建筑***像形成直观和准确地判断。

1.1 ***像表达和***像处理的主要内容

广义上,***像就是所有具有视觉效果的画面,它包括:纸介质上的、底片或照片上的、电视、投影仪或计算机屏幕上的。国际***像艺术推广机构对***像处理流程的阐述是:***像处理是对***像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使其满足视觉、心理以及其他要求的技术。***像处理是信号处理在***像域上的一个应用。大多数的***像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因而***像处理很多情况下指数字***像处理。

1.2 建筑工程***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依据和重要的技术资料。

建筑工程***是以投影原理为基础,按国家规定的制***标准,把已经建成或尚未建成的建筑工程的形状、大小等准确地表达在平面上的***样,并同时标明工程所用的材料以及生产、安装等的要求。它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依据和重要的技术资料。建筑工程***包括方案设计***、各类施工***和工程竣工***。由于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任务要求不同,各类***纸所表达的内容、深度和方式也有差别。方案设计***主要是为征求建设单位的意见和供有关领导部门审批服务;施工***是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的依据;竣工***是工程完工后按实际建造情况绘制的***样,作为技术档案保存起来,以便于需要的时候随时查阅。

2 建筑设计领域***像表达形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最近几年,未来主义的建筑设计大师们在建筑视觉方面的影响表现得异常耀眼,无论是库哈斯设计的中国央视新大楼、安德鲁斯主笔的中国国家大剧院、还是扎哈・哈迪德“操刀”的意大利卡利亚里现代艺术博物馆等,都充分展示了设计师们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突破,并创造出一些全新的建筑***像表达形式。从他们的设计***像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建筑空间的非物质属性和对文化符号的构筑。

2.1 以“***像”和“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系统构筑了我们新的视觉生态环境

以视觉为中心的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符号传播系统发起挑战。***像化造型是一个显著的特征,这种造型和符号所追求的是引发受众的深层次对文化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想象。库哈斯伦等人执教的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A)在现代世界新的文化形态作为他们作品的主题与造型方面有着很好的尝试。

因此,信息化的后工业社会中,文化的表现与传播形式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现代传播科技构筑了全新的文化传播系统,以“***像”和“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系统构筑了我们新的视觉生态环境。

2.2 当前建筑工程领域在***像表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为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国家出台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等法规制度。这些制度通过对各类建筑施工***等***纸进行审查等形式,来保证建筑设计过程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审查合格才能准许施工,能有效保障建筑建成后的使用不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健康、环保,以及其他公共利益等造成损失。

除施工***外,建筑***还有其他多种形式,手绘建筑表现***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手绘建筑表现***是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及室内装饰等设计行业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像表现方式。它的目的主要是设计师用来表达设计意***,客观上也是设计师与客户进行项目沟通的桥梁。因此手绘建筑表现***既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门借助***像传达设计思维的语言,正因为如此,其在现今设计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很快,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建筑***像表达方面主要体现在:其一,无论是设计和施工方,还是客户方,存在着刻意压缩前期推敲设计方案,不求***像表达的准确和美观问题,过于追求建设工期的现象,其中一些建筑施工***在绘制过程中由于欠考虑或赶工期等原因存在一些问题,给设计方、施工方,乃至使用方等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其二,红火的建筑行业也形成了投标环节激烈竞争的局面,部分建筑设计从业人员急功近利,片面强调建筑***像很“炫”的视觉效果,而忽视了深究建筑***像的准确性等问题。

2.3 建筑工程行业亟须建立一套***像表现规范,视觉形象统一的模式

在中国,建筑工程******像表现研究的应用领域,还未形成具体模式,同类研究更是寥寥无几。过去,建筑设计的过程就被看成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建筑***像对于建筑师而言就好比战士的宝剑一样重要。那个时候建筑***像主要是通过草***表现出来的。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推进,科技发展的浪潮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在计算机日益发达的今天,很多建筑师逐渐地关注各种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像表达的培养。

建筑工程等行业亟须建立一套***像表现规范,视觉形象统一的模式。使过于专业化的工程***,通过技术与视觉艺术化处理,在保证信息传递完整和准确的前提下,让建筑设计、投标及施工等过程交流更顺畅,让不同知识背景的人都能对工程***形成直观和准确的判断。

3 建筑工程***像表达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在建筑设计中,方案***、透视***以及施工***等的绘制是整个设计过程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些阶段,设计者和***像绘制着密切配合,将头脑中创意构思出的建筑形象逐步由抽象到具象,模糊到清晰,并在位置、尺寸形状上落实出来。这些绘制建筑***的阶段,应该调动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在空间组织上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用途,满足使用方的功能使用要求;在建筑形象上要配合功能定位,既落落大方,又独具美感,牢牢把握住建筑实用性和艺术性的要求。

3.1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建筑设计***纸,是建筑工程***像表达研究的保障

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依组织实施的流程分别为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设计阶段。

三个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方案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筑方案的宏观定性;初步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是各专业对方案的宏观定性;施工***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施工***设计的主要阶段,是各专业对(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工程实施的具体量化。

国家有关建筑工程的规范针对建筑施工的表达主要分两个部分,即文字部分和***形部分。文字部分包括:封面与目录、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施工用料表、门窗表、节能及日照计算书;***形部分包括有:总平面***、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大样详***等。

无论所设计的什么类型的建筑,无论建筑规模大小,均严格按照以上规定组织建筑设计***纸制作,并开展***纸的***像表达制作。这是进行建筑工程***像表达研究的规范性保障。

3.2 充分汲取国内外建筑***像表达研究的最新成果,跨学科进行研究是建筑工程***像表达研究的主要思路

通过前文对国内外建筑***像表达方面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络对具有典型性和类比型的***像进行试读;对繁杂、复样的表达形式与手法进行概括;对不同应用领域、不同面向的***像,从媒介形式与材料技法的角度进行阐述与分析。以上方式可以采用文献归纳法、***像分析法、综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

同时,研究者还可以充分利用当代艺术、现代建筑理论、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工程制***等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和互融研究成果,来论述建筑工程投标领域***像表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综合研究的方法避免线性研究的局限。利用计算机软件及***像交互技术,借鉴现当代实验建筑绘画的某些表现手法,进行一系列建筑工程***像设计实践,尝试建立基本的实验模式。

3.3 确定研究范围,重点及创新点

对建筑***像的表达研究,首先必须力求准确定义建筑***像的表达形式,站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把建筑设计、投标及施工等环节中各种复杂的、综合的***像视觉关系,通过直观且相对规范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起到指导工程实践的作用。研究者宜直接参与到建筑设计工程实践中,跟踪和调研研究成果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研究内容。

(1)研究范围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部分:其一,建筑***像运用于非构件性符号。它在建筑空间中本身就是一个完整信息载体,发挥着所含信息的传播作用,是以一个单独个体的形式出现的。其二,建筑***像作为功能性构件。它与空间的其他部分共同组成了整体,以此种形式传达空间中所包含的信息。其三,建筑***像运用于建筑结构形态。将***形设计中的构成原理应用于建筑结构形态,使建筑结构具备了***形的因素。

(2)研究的重点。其一,充分调研行业及企业,了解评审专家、设计师、施工人员等对建筑***像表达的看法,总结和归纳建筑设计、投标及施工等对***像表达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二,对国内外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的建筑设计***,在色彩渲染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其三,借助设计学科基本理论,分析建筑设计方案***的***像表现在视觉形象构成、***形结构要素等方面的基本模式;其四,相关建筑设计工程投标的标书文件对建筑***像中涉及的材料视觉、触觉等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形成研究成果。

(3)研究方式及创新。研究中,可以充分利用当代艺术、现代建筑理论、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工程制***等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和互融研究成果,来论述建筑工程投标领域***像表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综合研究的方法避免线性研究的局限。

并且,利用计算机软件及***像交互技术,借鉴现当代实验建筑绘画的某些表现手法,进行一系列建筑工程***像设计实践,尝试建立基本的实验模式。

突出应用领域的创新是课题研究的根本课题,重点解决应用层面的几个问题,如工程投标***集过于枯燥,***像不够美观的问题,使建筑工程***的***像表现更加直观;解决工程设计团队与施工团队间沟通不顺畅的问题,使建筑工程***的***像表现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 李顺.***像处理技术在建筑视***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 朱建国.论土建工程***表达能力的培养[J].高等建筑教育,2013(06).

建筑学研究生论文篇8

关键词:水工建筑 设计研究 方法

中***分类号:TV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037-01

水利工程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其中的设计和研究方法更是丰富多样,为水利工程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大量科学的手段和依据。20世纪至今水利工程在全球发展快速,在建筑的规模上有着大型化发展趋势,工程量越来越大,技术水平的要求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水利工程建筑在设计上和研究的方法上有新思路、新发展,并且要考虑工程建筑的地理位置、环境变化、温度变化、应用材料、装机容量和设备匹配等等多方面的因素。就其设计与研究方法来看传统的概念分类有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原型观测、工程类比等方法,这些都是在水利工程建筑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发展而总结得到的,具有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科学发展特性,在目前水利工程建筑在逐步的向高水头、大容量、新材料、新结构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势必要求设计与研究方法上要有新突破。下面就水利工程建筑的设计与研究方***述如下。

1 理论分析的方法

传统的理论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运用工程力学、水利学、水文学、土力学、岩土力学、工程结构、工程地质、建筑材料及水利规划、勘测、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在通过研究分析计算进行,但是目前看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能够通过计算得到的,但是随着信息化设备的应用和发展,在这个方面必然带来新的突破和提高[1]。同时在上述各项学科的研究上,要及时的将其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分析方法中来,如气候环境的记录和观测数据对水工建筑未来发展的影响,及利用太阳能做环保节能水利建筑,都会使水工建筑大幅度的降低成本,这些都是理论分析方法的新的研究方向。

2 实验研究的方法

目前所谓的实验研究法,是针对水工建筑上的某一问题,因不确定性的出现,根据一定的理论作为基础或假设进行有计划的实践和研究,从而得出一定的科学结论的方法[2]。为了进一步阐明实验研究法,需要搞清假设、常量和变量的概念。研究的问题一旦明确被界定后,就应设立实验研究假设。所谓实验研究假设,就是依据一定的观察事实和水工建筑理论知识,对实验研究的问题提出假定性的看法和说明。其实,研究假设也就是研究问题的暂时答案。因为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后,会产生一些疑问,进而对这些疑问进行思考,假设与定理或结论本没有很大区别,只不过假设是有待证实的定理或结论,定理或结论是已经证实的假设。二者只有程度上的差异,没有性质上的区别。假设是刚开始研究问题时的看法,具有一定的猜测性和假定性,但假设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有一定的事实或理论根据。在水工建筑学科领域一个科学假设,必须能被实验所验证的。如当打开冰箱,冰箱没正常运转时,可能有几种假设:(1)停电。(2)插座接触不良。(3)缺氟利昂。(4)机器损坏。这些假定的每一种都是可以直接检验的。假设的形成要靠科学知识。在水工建筑学科发展中,对同一问题的研究可以出现两种甚至多种不同的假设。这是由于假设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有限或不同,必然会得出不同的假设。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对于水工建筑研究假设的形成有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作为基础,但有些知识还需要去查阅一些资料或向专家咨询才能得到。在水工建筑学科研究中,我们常用实验验证某一假设。在实验过程中,常常需要涉及两个概念—— 常量和变量。在整个的水利工程建筑的发展历史中,设计和研究方法的实验研究法的作用和贡献非常巨大,实验研究方法主要是对所要进行的水工建筑的各种不明问题进行反复实验研究,比如搭建模型进行力学、物理(包括力学模型和结构模型)实验等,运用实验的结果,来研究水利枢纽的整体和局部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环境下的应用和工作状况是否是按预期设想,最终实现应有效果。水工建筑的实验研究方法目前看,是对理论分析方法的一种重要辅助和补充,正因为理论分析的局限性,才应孕而生实验研究的方法,目前实验研究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在相关的工程建筑应用软件中,对具体水利工程建筑进行设定,将常量和变量等理论分析研究得到的技术参数完成定位,在电脑中进行模拟实验,同时在具体环境中现场的将该实验在模拟一便,运用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手段和技术,同时将这种技术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广泛的推广,这样就会大大降低水利工程建筑在设计和研究过程中的运用成本,同时降低应用难度,另外这些技术不能仅仅的局限于水利工程的建筑设计研究上,还可以广泛的推广到其他领域。在这个方面对水工建筑人员的技术要求就很高了,尤其是要对计算机软件的编制要精通,需要跨学科、跨专业、甚至跨领域。

3 原型观测的方法

水工建筑中有很多已经成型和应用运转状态良好范例,由于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都不能做到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的的时候,当然这样的问题在水工建筑的设计与研究中是会经常出现的,这就需要我们参照事例或正在建设的工程对原型进行实地的观测[3]。当然有的时候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都能达到一致的时候,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情况结论的正确性也还是需要应用原型观测的方法,同时为了知道以后的工作实践,要对水利工程在建的和已经建成应用的建筑物埋设各种各样的观测设备,针对对原型观测和定量分析研究从中找到水工建筑的建造发展应用的一般规律。

4 工程类比的方法

在应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实验研究的方法和原型观测的方法后,工程类比的方法也是一项重要和普遍应用的水工建筑的设计研究方法。目前在水工建筑中我们主要是采用对建造项目相近的工程条件,把运转状态良好的已经建成的工程的相关尺寸和参数进行套用,当然这里要考虑到只是相近而不是完全一样,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因为工程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土壤状况,水流等等都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这个方法在现实应用中要与实际相结合的运用。

5 结语

上述各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一般需要配合应用。水工建筑物设计和研究需要考虑的包括:选址,如坝址、闸址、洞线、渠线的选择;选型,即选定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如坝型选择;水力计算;结构计算;工程细部设计,等很多因素。面对未来在水工建筑的设计研究方面还有很多难题和问题需要逐一破解,需要我们水利工程人员更多的丰富和完善自己,需要多个专业和领域的学科相互配合,只有这样建造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 李忠,曲力群,于箫.工程地质概论[M],2006,1.

建筑学研究生论文篇9

摘要:在建筑学领域中,用符号学为理论依据,在探讨建筑设计上以广泛运用。本文以传统建筑设计为例,用建筑符号来研究建筑设计方法,并从建筑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三个方面总结一些规律和特点。

Abstract: The archisemiotics has been applied as a theory of architecture in the discussion of architecture design. In this paper, the archisemiotics is applied in the study of design of Tibeta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some regular and features have been summarized from architecture syntactic,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关键词:建筑建筑符号学设计

中***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一切理论的本质意义并不在于如何高深莫测,关键在于是否能恰如其份地显示其在构成人类文化某一或几个方面基础的精神功能。“符号学”作为一门研究符号性质和规律的学科,自本世纪以来,逐渐被世人认识和接受,并开始在文学艺术和产品设计等设计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运用。进入五十年代,符号学研究开始渗透建筑领域。对建筑符号的研究早在意大利,六十年代后意大利船入法国、西德和英国,以后又传到南美。七十年代符号理论在美国流行。进入八十年代,我国开始重视符号理论的研究工作。曼弗雷多·塔非里说:“当前建筑界之所以热衷于符号学的讨论,方面是需要澄清包围建筑师的形象世界,恢复一种稳定的参照结构关系和一些行为准则。另一方面是不断探索把符号研究的成果整理成形式系统,有效地开拓转译成设计规划语”。当今世界,建筑舞台鱼龙复杂、流派纷呈。符号学进入建筑领域数十年的发展,现已建立一套内涵丰富且严密的建筑符号学体系。以建筑设计为例,从建筑语句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角度来概述建筑符号学的基本情况。

1建筑符号学概述

对于建筑如何表达它的“意义”以及人们如何解读这些问题,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斯关于符号学的系统研究,给这一问题的解答提供了方向:

1.1建筑句法学

是研究建筑符号本身的关系和规律的学科,研究如何联词成句的问题,涉及符号之间的组合以及符号系统中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指从符号与事物以及符号与译义的关系抽象出来单独讨论符号和符号之间的种种关系。传统建筑有其自身独特的建筑外型和建筑风格,与青藏高原自然景观结合的非常完美。形式多样,具有代表的是石砌的平顶碉房。 外观呈梯形,外窗窄小,整体呈稳定、结实、封闭的性格,有如碉堡。山地建筑群,把具有梯形轮廓的个体建筑成群的显露出来,梯形体轮廓相互交接、交错、穿插,呈现出错落有致的几何构***关系,汇成磅礴的建筑群,形成稳定的总体形象,群体建筑表达淋漓尽致。

1.2建筑语义学

建筑语义学是研究符号与符号所指代的事物的关系,即研究建筑中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能指有物质表象构成(如形式、空间和体量),所指则是能指所代表的思想或概念。青藏高原的色彩艳丽,光彩夺目。其在建筑上色彩运用大胆,构***以大色块为主,简洁明快。每种色彩 有不同的寓意,使用在不同的建筑和建筑局部。白色代表吉祥一般用在民居的外墙,黑色代表驱邪,用在建筑的窗口,门口以防外邪入侵。黄色为脱俗,红色为护法,所以寺院以黄色的红色为主。

1.3建筑语用学

建筑学研究生论文篇10

关键词:建筑叙事;空间;意义;地域文化;认同

中***分类号:TU—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2)05—0025-07

不可否认,建筑是通过形态建构、空间安排、材料结构、社会生活、文化意***来传达其与场所的复杂内涵。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发展,建筑逐渐变成了一种***治、资本、文化的印章,而脱离了地域既有的场所精神和生活体验;建筑的内涵与外延均发生了变异,变得模糊了。因而,如何再定义、理解建筑并非那么简单,往往需要借助于多学科交叉研究。同时,在当今城市变迁中,每一栋建筑试***在“证明着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地位”。但是,建筑师在创作与工程设计过程中如何较好地传达地域场所的社会文化信息,即“讲述什么”、“怎样讲述”、“讲述的效果如何”值得研究。本文试***将建筑纳人到一个叙事维度下梳理相关的研究背景、西方建筑理论、内容范畴及其研究意义,同时倡导关于建筑叙事学新领域的研究,为地域建筑文化建构的创新实践开拓新思路。

一、建筑叙事学诞生的时代背景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视野下的场所营造中,自由资本的全球化与地方文化的认同性之间的冲突,成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现代化的空间生产关注了物质功能的关联,忽略了社会文化情感的关联。然而,信息时代的消费者、使用者更热衷于日常生活美学视野下多样化的情感体验;大量网络制造的虚拟空间却无法满足这种亲历体验的需求。与此同时,现代建筑美学在数字化设计的冲击之下遇到了巨大挑战,欧氏经典体系中关于比例、尺度、几何形态、空间层次的美学范式不足以衡量或者诠释先锋建筑的复杂关系与语义特征。于是,建筑界从跨学科的角度不断寻求新的研究范式,重新思考建筑的创作活动;从上个世纪后期,伴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符号学、地理心理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等引入建筑学的同时,逐渐出现了建筑与叙事之间的交叉研究。

尽管建筑与叙事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雅典卫城的建造,然而研究资料显示:叙事作为一种设计方法最早被应用到现代建筑的创作中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ASCHOOL)任教的伯纳德·曲米(Bernard Tschumi)与尼格尔·库特斯(Nigel Coates)率先引导叙事在建筑与文学、电影、表演空间之间的跨学科探索实践;1983年校方为他们指导的学生作业出版了题为《事件的话语》一书,该书展示了:曲米与库特斯及其他们的学生如何借鉴叙事策略将空间体验、使用中的建筑、场所的时间维度等转译为城市空间与建筑漫画式的“事件话语”。这种“卡通式”的建筑创作方式受到了建筑权威的批判。于是,库特斯与其学生在80年代组建了一个名为“当今叙事建筑NATO(Narrative Architecture Today)”的研究小组,借用了一些情境主义城市的思想与手法,拼贴呈现了一个个现实与理想交融的城市意象(Ecstacity)。尽管叙事建筑小组历经坎坷,但库特斯一直在发展完善自己的叙事建筑观;并将于2012年出版了一本关于叙事建筑的专辑。

除了曲米与库特斯两位先驱之外,还有许多学者在探索叙事在建筑中的应用与实践;但是比较系统地理清叙事与建筑的关系,并阐明叙事对于建筑价值的是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索非亚(Sophia Psarra)。她在2009年出版了《建筑和叙事——空间与其文化意义的建构》一书;其中叙事对于建筑认知、空间秩序和社会文化意义建构的价值是该书的研究焦点口]。面对上述语境中场所文脉解构而导致空间结构和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缺失的现状,索非亚探讨了“空间和文化意义如何建构在建筑中,又是如何传达给观察者”这一命题,其研究的方法策略并不是通过综合性的调查研究来探讨,而是通过一些有着强烈叙事维度的案例来阐述,例如博览建筑、文化设施等,讨论空间编码和拥有再现叙事内容的形态之间取得平衡的策略。这本书的出版是当代建筑叙事学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叙事作为建筑学的一个相对***的分支;为建筑学的多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二、建筑叙事学产生的理论基础

叙事学之所以能被应用到建筑学领域来,除了上述阐述的时展需求之外,还与两者的历史渊源与相关理论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所谓叙事,是一种文学体裁,故事在时空中有序再现的形式;是一种结构,将部分整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结构;是一个叙述过程,选择安排渲染活动/故事题材的过程,从而使得读者获得一种与时间捆绑在一起的特殊效果。关于古典主义叙事的功能,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已经作了一些相关的诠释。叙事作为一门***的学科(Narratives/narratology)则成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连同当时的相对论、立体主义一起共同构成现代主义的三部曲。到20世纪末,叙事学在一些语言学家、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超越了语言学这一范畴,融入了诸如认知叙事学、社会叙述学、人工智能等理论,使得叙事学变得更丰富、更广泛。小到道具,大到人类历史;具象到雕塑,抽象到文本;叙事的概念已经延伸到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将其共性的逻辑系统引入相关学科的研究之中,同时各种形式的叙事均有其独特的外在体现媒介。最终在20世纪下半叶诞生了“新叙事学”(Narratology)。新叙事概念在认识论上倡导“以符号/要素为核心”转向“以语义/关系为核心”的世界观,逐渐成为了一个跨学科的概念。

1 叙事与建筑的可比性

正是基于叙事的基本概念与其功能的拓展,为建筑学在方***上提供了建构意义、整合关联的路径与策略:首先可简单理解为用建筑语言来讲述空间中的故事,一种场所精神;其次是指建筑师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所采用的结构组织与修辞手法。约翰·迪克森·汉特(John Dixon Hunt)以罗轩(Rousham)皇家花园为例阐述空间场所的叙事性载体、视觉意义与策略:从建筑、雕塑、文字以及构件装饰等诠释了作品中的诗意以及主人与建筑师之间的故事,并且进一步解读了建筑师是如何通过场景与视线组织达到这种语义的。西蒙·帕夫(Simon Pugh)从文学艺术的角度,通过信件、文字描述以及少量插***,阐述了皇家花园建筑营造与生产中的主人与建筑师以及仆人之间的故事。米歇尔·德赛特(Michel de Certeau)从《日常生活实践》角度阐述了空间故事论的观点,认为城市的许多要素如前院、桥、边界等成为故事发生的可能;此外,文字记号、地***等隐喻了社会文化/历史故事。

通过文学叙事与建筑的初步分析类比,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完整的叙事需要作者(信息发送者)、文本内的叙述者/受述者以及读者(信息接受者);同样,建筑需要设计师(信息发送者)、使用者(指定的和不指定的)和参观者(信息接受者)。与此同时,叙事作品中的概念赋予了话语一种抽象空间的维度,而建筑创作主题营造了具象空间的秩序关系。如何表现时空以及如何定制时空体验是建筑与文学共同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通常,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有三个描述层面:功能层(function)、行为层(action)、文本层(text)。但是,与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有所不同,建筑的表达与呈现主要通过物质载体、功能空间、使用活动等媒介来传递信息;建筑师在有意识地控制空间和时间,把时间与动态体验凝固为空间,在空间中塑造真实的生活。而文学家在文本中塑造想象的生活,将事件时间压缩了,空间文本化了。这在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Shakespeare)的戏剧作品《哈姆雷特》以及法国作家福楼拜(Flaubert)的小说《情感教育》对应的城市地***上可以感知。建筑空间则融合了体验时间,映射了社会秩序和叙事主题。在特定的语境下,建筑空间的描述与表达还能够体现出宗教与***治之间的各种关系,如雅典卫城的帕蒂依神庙(Parthenon)和北京的天坛均是一种宗教仪式的叙事象征;中国近代城市空间和民众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将读者引入空间化的时间内部,对历史事件进行情境观察。此外,文学作品在序列感知的叙事要素中创造了线索关系,建筑则在体验过程中能感知物质空间的秩序关系;所不同的是,建筑往往组织安排一系列通过具象体验可以觉察到的文脉关系和视域;而文学叙事空间的再现并不是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是优先于形式密码的抽象的文本体系。也就是说,建筑不是虚构生活的文本,而是现实(或者未来)生活的载体。

上述表明:虽然文学与建筑有着不尽相同的呈现方式,但是拥有类似的载体、功能和创作机制;这不仅是叙事和建筑进行类比的基础,更是将叙事作为分析、理解、创造建筑的一种可选择工具。

2 叙事与建筑的相互关系

叙事为建筑创作提供了组合策略、想象力与创作源泉;而建筑及其中的生活为叙事提供了素材,两者相互影响。通常,文学作品依托于主人公生存场景的描述来展开,即叙事者心目中的街道、阳台、广场、居所、秘密房间、走道、阁楼、神秘花园、荷花池塘、村落等等的场景意象成为文学作品题材。这样的空间意象,镜像再现给读者,久而久之,成为了一种集体记忆,随之反射到建筑空间/城市家园的营建之中。伊塔洛·卡尔维诺直接借用文学中故事及其叙述策略虚构了一个个富有历史记忆“看不见的城市”。文学叙事对未来人居环境的想象描绘以及对现实环境的批判性审视,同样对建筑/城市设计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东方,这可以追溯到东晋陶渊明的文学作品对中国家园营造的影响;在西方,14—15世纪文艺复兴的叙事遗产对人文主义建筑的影响;在英国,17—18世纪浪漫主义诗人亚历山大·鲍博(Alexander Pope)对田园牧歌式的英国景观规划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荷兰,哥特风格的小说对18/19世纪的居住建筑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在阁楼里你能听到源自上梁的上帝之声与天籁之音;在法国,果戈理关于哥特建筑的理解以及未来建筑的想象对现代主义先锋建筑的影响非常深远。

从20世纪的现代主义之后,叙事学对建筑学的影响巨大,其主要的变化是:多数研究关注的不只是叙事的内容,而是叙事的思维方式与方***对建筑创作思想的启示与影响。法国文学家罗兰·巴特(Barthes)关于“作者的死亡”的观点直接引发了乔纳森·希尔(Jonathan Hill)等对建筑的重新思考,他认为一个完整的建筑创作行为应该包括两部分:建筑师的设计以及使用者的创新利用。博格尔斯(Borges)关于小说创作中的编排策略为建筑空间关系的组织提供了思路:他采用了时空上的包含、反射、对称、倍份、双分叉、镜像和迷宫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和空间的再现相互交错难以分离,来强化叙事的关联性,同时让读者在复杂的想象空间中寻找线索。这些叙事策略成为了一些现当代的先锋作品的空间原型:金字塔模式、迷宫模式、没有结尾的多线索模式等等,运用它们去创造耐人寻味的空间美学体验。当然,建筑师必须审视这些叙事概念的分界线以及适用的范围;同时必须明确,建筑叙事的意义并非源于这些概念的借用,而是指向场所精神。不管怎样,将建筑和叙事的融合使得建筑叙事学的建构成为可能;同时,叙事学的一些理论对于建筑的理解/分析/表达/创新研究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3 叙事进入建筑的途径

纵观建筑历史,叙事进入建筑的具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Alberti)运用历史叙事的方式(Istoria)来表达人文主义的建筑和艺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将文学作品作为造园的主题思想、空间组织、文化意境的表现载体、参考系统。一般地,从叙事载体的角度来看,建筑讲述故事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

(1)保护/修复或者建造名人故居、博览纪念性建筑以及仪式性空间等,并保护呈现其承载的地方故事与历史事件,不仅进行详细地解读与诠释,而且以特定的线索呈现给参观者或者使用者。古今中外这样的案例不计其数,如英格兰莎士比亚故居、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中国曲阜孔庙等等。

(2)在建筑空间场所中再现历史性情节、片断性场景等,唤起历史记忆/集体故事,例如林璎在越战纪念馆前的草坪上精心设置了一幕战争场景:安藤忠雄在水御堂中再现了日本传统仪式的场景等,使逝去的历史环境以布景的方式重新出现,将意义与仪式遗产赋给新的场所空间及其体验者。

(3)在建筑空间场所中设置主题道具、雕塑、绘画、符号等,或附之于必要的文字解说,这在文化/宗教类建筑中比较常见,如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入口处、室内墙面的壁龛中均能找到宗教主题的雕塑,每一个雕塑均向朝拜者讲述一个独特的故事;在现代建筑中同样也有类似的手法,如柯里亚设计的戈亚观光酒店,用情节性的绘画布景在公共部分的墙面上,建构了可识别的地域性。

(4)将地域性的景观要素纳入到建筑中,演绎地域性生活与其空间,如意大利斯卡帕在威尼斯的斯坦帕利展厅设计中,将水作为整个空间的线索串联起城市运河与室内空间以及庭院空间,让个性化的水声、光影等自然要素与空间对话,隐喻了威尼斯水城的独特生活场景。

因此,建筑叙事不仅通过***纸、模型、***像、空间语言及其他形式再现时空意象,还表达建筑内在属性、地域场所的文化语义和社会内涵,更为重要的是让使用者体验积极参与的乐趣。

三、建筑叙事学研究的范畴、内容与意义

由上述可知,外在的需求与内在的融合使得建筑叙事学的诞生成为了一种现实存在。所谓建筑叙事学,即将叙事学作为可选择工具来分析、理解、创造建筑,重新审视建筑内在的要素属性、空间结构、文化语义及其建构策略,将建筑学转译为另一种语言体系的可能,进而来有效建构(地域)建筑的社会文化意义及其文化认同性。其研究案例主要集中在文化博览建筑、宗教建筑、历史建筑、仪式建筑、古典园林/主题公园、城市公共空间,原因在于这些类型空间和叙事的整合较为典型。此外,建筑学(包括建筑、景观、规划)历史、理论和评论的术语、流派、写作与其他文字表达不是本课题所关注的范畴。

1 建筑叙事学的研究内容

从西方的理论来看,建筑叙事是一种表达、认知、组构空间文本及其文化意义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可以召唤创作者/使用者美学体验的形成、重现与升华,同时来建构地域文化的认同(见***1)。这一结构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的研究成果得到证实。

(1)描述与表达空间

这是建筑叙事最基本的功能。囿于欧氏几何体系下程式化的建筑***纸系统难以全面地、生动地呈现建筑空间中的语义、事件等隐含信息,一些学者与建筑师试***借助于叙事媒介探寻一套独特的空间语言来描述建筑空间的本体。最初的策略借助于(一系列)场景***片进行诠释,如上文提到的库特斯等在教学研究中采用了漫画式的表达方式来诠释自己的空间概念;进而产生了一些综合性的策略,如罗宾·埃文斯(Robin Evans)、乔纳森等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来重新考察典型案例,灵活运用了解析几何、绘画以及独特的文本诠释等叙事载体来揭示建筑实体、生活模式与片断精神之间的隐含关系;当代更多地采用了电影技术或者场景可视化技术来协助表达,如英国学者弗朗索瓦·潘斯(Francois Penz)、迈克尔·塔瓦(Michael Tawa)等借助于三维多媒体模拟技术、DV与现实空间的混合来呈现叙事性的虚拟场景,拓展了空间场所的认知与表现维度。

(2)建构空间***景

如何将空间中的故事嫁接到不同尺度的物质形态之中并且有序延展是建筑叙事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众多建筑师在创作中关注的焦点。美国建筑师海杜克(John Heiduk)认为,建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理性的建筑建构是绝对的条件,如密斯/蒙特里安;其二,戏剧化的效果(anthropomorphic),城市、符号、形象、记忆、角色等集体叙述(Mass narratives)。他热衷于运用拟人化的面具来组构这两者的关系,并鼓励使用者在感知中建立意义。英国巴特雷特建筑学院希·杰·林(C.J.Lim)指导的课程单元八、建筑联盟学院的奥斯托斯(Ricardo de Ostos)指导的本科(Intermediate)课程单元三,鼓励学生将寓言/故事/电影/小说移植到建筑/城市空间中去,并尝试运用各种叙事载体将主题落实到空间结构中,然后转化为空间造型元素与建筑的构成元素,结合整体线索路径的设定编排,空间场景的优化与转换衔接,去塑造一种独特的耐人寻味的空间***景。但是如何让此类浪漫主义的概念故事与日常生活体验建构关系成为了一种挑战。事实上,曲米是在当今建筑理论中第一个认识到概念空间(文本/事件)和知觉空间(视觉想象/体验)的建筑师,他设计的拉维莱特公园就是一个将两者融合在一起的实证。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在纽约的艺术展示廊(Storefront)同样是一个优秀的典范。

(3)考察与优化空间

将建成环境及其承载的生活视为一个整体来考察评价空间建构的社会文化意义,这是建筑叙事的价值取向与目标。正如勒菲弗尔所言,空间的编码不能简单认为是一种阅读和解释空间的工具,而是生活在其中的方式,就是把空间放置于整个社会的“生成一消费”流通领域中去思考,这也是对空间中的社会生活体验的重新审视与定义。这样叙事实践是客观存在:第一种可能,就如同尹·博登(Iain Borden)等学者视野下的轮滑者,通过使用者创造性的使用来实现;第二种可能,就如同丹尼斯·法兰契曼(Dennis Frenchman 1998)的项目实践,从跨学科角度,通过节庆事件策划与公共空间之间的临时性组合来重构物质形态(physical form)与地域故事(story)两者的关系。

诚然,人居空间创作以及营造实践过程不可能被简单地理解为讲述一个故事或者一个事件,但是我们需要置身于故事之中去了解过去/了解自己,并需要了解新技术、新材料、新空间对记忆的影响。这些记忆往往附着在物质性的载体之中,然而这些信息已远离它们的生态环境,这就需要一种路径与方法,来激活/建构人、场所及其隐含的故事之间的关联关系。而叙事恰好可以作为一种可选择的优化整合手段,借助相关的概念与策略将建筑与场地的特性、体验和文化信息有效组织在一起。由此可见,建筑叙事已经成为了空间认知、表达、建构和考察的一种策略,一种逻辑,一种模式(见***1)。

2 建筑叙事学的相关学科与研究

从建筑叙事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与其研究内容中可以发现建筑叙事学具有复杂的学科交叉性。一般来说,与建筑叙事学相关的主要有两类学科,一类与空间语言、空间结构本体相关,如建筑学、叙事学、语言学、符号学、几何学、计算机、数学、网络系统学等;另一类与空间语义的认知诠释、体验建构相关,如(电影)文学、剧作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认知学、艺术学、人工智能、环境心理学、行为学、哲学等。通过这两个领域来描述建筑空间的逻辑性关联和文学性的关联。然而,建筑叙事学与以上每一门学科的关系有待于深入探讨,存在一些需要理清关系与边界的方面,学科自身有待于完善发展。

不管建筑叙事学是否能成为一门新学科,建筑叙事可以为丰富当代建筑理论及其实践提供新的滋养,为创新教育开启新的视野,具体有四个方面:其一,为解释和理解存在空间的信息、特征、意义提供一种可能性的语言体系;其二,为描述与表达地域建筑与场所的特征提供一种可选择的策略;其三,为分析和评价建筑空间社会文化维度的价值与特征提供了一种质化的工具,从而引导、优化与提升地域建筑的空间品质与附加值。总之,叙事可以帮助业主/建筑师/使用者理清思路、事件空间编排,逐步发掘建筑文本的文化意义,积极构筑空间秩序,整合人与场所的和谐关系,积极建构文化认同性。

必须澄清的是:第一,建筑不能简化为“叙事”这一概念及其物质空间中的体验现实,也不是为叙事而存在,而是一个动态的空间、文化、自然及其社会实践的系统;第二,叙事的意义并非绝对存在于空间的几何形态及其属性中,也不是仅仅存在于建筑本体建构和社会文化的诠释,而应该存在于建筑与场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互动乃至整个的建筑生命周期之中。

四、结语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建筑学研究生论文10篇

学习

土木工程前沿论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前沿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的前沿技术论文,土木工程发展前沿课程论文3000字。1.1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土木工程材料是以高等数学、建筑力学、化学等课程为基础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又与建筑学、建筑结构

学习

矿山测量技术论文10篇

阅读(70)

本文为您介绍矿山测量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矿山测量技术论文,矿山测量技术总结怎么写。1矿山测量与矿山测量技术1.1矿山测量矿山资源开采是我国获取矿产资源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矿产品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矿山开采工作也随之深化与发展

学习

大学土木专业论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土木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小论文发表的期刊,土木行业中级职称论文。中***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70-02自从1998年国内各高校按新的招生目录实行“大土木”招生以来,原建筑工

学习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岩土工程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岩土工程毕业论文题目大全,岩土工程与施工论文。我校对毕业设计质量十分重视,但近年来出现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现象,为保证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在对有关院校毕业设计指导经验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

学习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施工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建筑施工毕业论文范文大全,建筑施工论文题目大全。在很多建筑物建设中,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在理论上都能得到很好地

学习

国外土木工程论文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国外土木工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论文范文大全,土木工程学术论文文献综述。中***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70-02自从1998年国内各高校按新的招生目录实行“大土木”招生以来,原建

学习

土木工程地质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地质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论文范文大全,土木工程地质野外实习论文。通过以上详细的调查和对比分析,目前土木工程地质教学仍存在以下问题:1、土木工程地质教材的使用各自为***。目前各个高校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各

学习

地质硕士论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地质硕士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地质毕业论文范文大全,地质硕士论文。(1)***策法规方面的不断改善。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与实践是随着创新教育思潮的产生而产生,并逐步通过各项法律、***策、文件深入开展,国家出台了多项*

学习

土木建筑专业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建筑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建筑毕业论文怎么简单介绍,关于土木建筑类的论文范文。[1]佘睿,巩学梅.土木工程概论类课程教学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06).[2]吴萱,董俊.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

学习

矿山地质论文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矿山地质论文10篇,内容包括矿山地质论文,智慧矿山论文。1.3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紧迫性众所周知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是一项极其紧迫的工作,这主要是由于这一工作的进行能够为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较为科学的基础性依据,并且能够

学习

土木工程设计研究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设计研究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设计研究,土木工程研究思路及方法。1.1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前,苏联模式是我国高校主要采取的教学模式,注重自然科学与各专业基础知识,忽视研究性发展成果,对工程

学习

地质专业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地质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地质专业的毕业论文,地质专业论文题目大全。1.回归工科教育,加强地质基本功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地质类专业首先应回归工科教育,即应该从学校、院系和教师多个层面认真思考地质类专业的定位、特色与学

学习

土木工程桥梁论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桥梁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专业桥梁毕业设计论文,土木桥梁工程论文2000字。10052909(2015)040081031996年国家教委进行改革,把建筑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道路与铁路工程4个专业合并成为一个大专业,称为

学习

土木建筑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建筑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建筑毕业论文怎么简单介绍,土木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1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随着当代建筑业的飞速发展,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建筑随处可见,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参加或从事框架结构设计

学习

园林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园林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园林研究生论文,园林景观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随着城市人口的日益膨胀,高楼林立,增多的工厂,车辆等,形成了交通拥挤以及环境污染,由于人类活动产生大量的固体和气体废物,水质与空气被污染,噪音、光,热

学习

土木工程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论文选题怎么选,土木工程研究生论文选题方向。1创新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模式产学研有机结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的创新,就是在毕业设计与研究论文中,实现毕业设计[7]、教学与土木工程实

学习

工科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工科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研究生工科论文怎么写,工科研究生核心论文。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dyc11069)的研究成果。中***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19-01

学习

舞蹈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舞蹈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舞蹈硕士论文范文大全,研究生舞蹈论文题目大全。截止2012年,全国拥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的单位共计90家(其中12所院校为博士点,其余78家为硕士点),主要包括研究机构、综合大学、师范

学习

经济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类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题目,经济研究生课程论文。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继续发展,完全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的弊端也在日益扩大和日趋明显,其后果已经不仅仅及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而且波及了整个社会,包

学习

英语研究生论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研究生论文,内容包括英语研究生论文发表,英语硕士研究生论文范文。(一)语类分析语类分析是篇章语言学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Thompson,1999;Hyland,1999,2004a,2005a,2005b;Paltridge,Starfield,2007)。语类是为实现某一交际

学习

国际贸易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贸易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研究生论文,国际贸易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一、国际贸易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1、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围绕岗位(群)核心能力,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职业素

学习

贸易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贸易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贸易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经典案例,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1.2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SCI、Proquest、PubMed和Ovid等数据库,浏览两国卫生、经济贸易部门以及相关协会,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贸易组织(WTO)、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