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桥梁论文10篇

土木工程桥梁论文篇1

关键词:土木工程;道桥方向;课程体系;实际工程;整合优化

中***分类号: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4008103

1996年国家教委进行改革,把建筑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道路与铁路工程4个专业合并成为一个大专业,称为“土木工程专业”。一般高校在土木工程专业上设置建筑工程和道桥两个方向。如何保证学生在学习了大量为拓宽就业口径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后,还能保质保量完成主攻方向的专业课程,既对大土木“通”又对小方向“精”,是许多高校力争解决的一个难题。如何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社会需求制定适合的课程体系,是高校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需解决的另一个难题。土木工程专业平台课程的拓宽是可能的,但拓宽的方向和步伐需考虑国内目前

的情况,取决于社会需求的迫切感和校内条件的创造[1]。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的实践性极强,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然而多数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偏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文章立足于面向实际工程的课程体系建设思想,以道桥工程课程体系作为对象,着力于研究实际工程与课程体系的有机结合;对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力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期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一、 道桥工程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不同高校相同专业课程设置略有不同,不同教学目标下的课程教学内容也有一定差异。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土木工程专业下的道桥专业课程体系包含8门课程,即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桥梁施工、桥梁电算、路基路面工程、道路CAD、道路施工和道路勘测设计。8门课程之间联系紧密,均属于知识链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包含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以及桥梁方向毕业设计、道路方向毕业设计。

二、道桥工程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文章列举部分主干课程的改革措施,研究其与土木工程专业其他方向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相互关联和渗透关系。

(一)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课程改革措施

1.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课程特点

桥梁工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桥梁工程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桥梁施工、桥梁电算等课程的基础,具有知识点多、教学难度大的特点[2];还需兼顾由于大土木平台课未顾及到的相关桥梁知识点,如桥梁设计荷载等课程本身需要在知识点设置上结合工程实际来安排;还需要考虑与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及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相关知识点的回顾、搭接和深化。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大跨度桥梁的追求,预应力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课程内容就显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该课程有其***的知识体系,然而在其知识构成里,部分内容与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基础专业课程)重复,课程安排上与桥梁工程产生矛盾: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应在桥梁工程之后开设,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却需要预应力

混凝土桥梁结构的知识才能完成,而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可能由于受到教学学时安排限制并未开设或未学完。

因此,需要对以上课程进行系统的内容整合,在遵循科学的专业教学体系完整性和连贯性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形成完善的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体系。

2.教学内容改革措施

为提高教学效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课时内教授更多的专业知识,避免出现多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交叉和重复,学校在新版人才培养计划中,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并入桥梁工程,课时由“56+32”并为72学时,使其在教学内容和学时分布上更合理,不同课程分工明确,形成稳定的教学体系。

同时,对桥梁工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增加课内实践环节,如在简支梁桥相关内容介绍完后,增加简支梁桥施工***识***环节,为学生提供工程实际案例的施工***纸或标准***集,使其能够看懂***纸,提高识***能力,并了解施工***的规范布局和制***标准;在连续梁桥理论知识讲解完后,增加连续梁施工***识***环节,向学生展示不同施工方法下的连续梁桥施工***纸,使其熟悉不同施工方法下的连续梁钢筋构造的区别,通过识***的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增加实践经验,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性,通过引入实际工程案例教学、事故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等丰富的教学手段,使专业知识立体化呈现给学生。

为增强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在新构建的教学体系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真正实现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3]。除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外,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在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中,穿行课堂外教学,例如结合学校“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基地”的桥梁结构实体模型进行现场讲解,结合施工***纸让学生了解连续梁桥采用悬臂施工法的构造和配筋特点、熟悉预应力材料及设备等,甚至让学生亲自体验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

有如亲临施工现场,有助于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当前一些部级、省级及高校组织举办的结构模型竞赛活动对专业课教学有促进作用,可以作为桥梁工程教学中一种开放的实践环节[4]。学校每年定期举办结构模型设计竞赛,并多次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中南地区结构设计竞赛。在2015年举办的“中辰杯”中南地区第四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由学生***设计计算并制作的桥梁结构模型承受住了荷载考验,获得二等奖。类似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亦有促进作用。

(二)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改革措施

路基路面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路桥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设有理论教学、实验和上机三大环节,特点是知识点繁杂、难度大,与前期多门专业基础课联系紧密,同时对后期的施工课程有重要影响。

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除了对理论教学环节进行知识点梳理以外,重点对实验环节进行改革,以实验室为基地,加强实验大纲要求中的基础实验部分教学,并通过增加新型演示性实验内容,丰富学生的工程实践观。研究该课程的考试环节,建立适应课程需要的新型考试形式。

该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尤其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多数院校将教学内容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制作可视化操作模型,并辅之以***片、视频等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时中尽可能地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5]。然而看似立体的***片和视频展示,却不能完全达到路基路面实体结构带给学生的视觉冲击。为此,学校在土木工程专业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下的“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时,特开辟路基路面工程专区,设置一批与施工现场高度一致的路基路面模型和材料设备,提供给学生参观学习。

(三)桥梁施工、道路施工和桥梁电算、道路CAD课程改革措施

这些课程分别为以施工企业和设计企业为就业去向的学生设置,致力于提高其专业核心能力中的“设计基本能力”和“施工基本能力”。前者偏重施工,仅靠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不足以满足学生对施工知识的学习要求,需进行教学方法、手段上的改进。施工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以工程实例和施工***纸为载体,理论知识由实际案例引出,加强学生识***能力培养的同时,让其积累工程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后者以纬地、桥梁博士和MIDAS等市场上常用的设计软件为工具,以建成的各类型道路、桥梁实际设计案例为向导,使学生具备常规道桥设计软件应用能力。

(四)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改革措施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教学环节仅流于形式,毕业设计质量急剧下滑,学生未能通过毕业设计真正提高实践能力,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6]。

为解决这一共性问题,利用学校所在城市拥有多家大型设计、施工企业这一有利条件,将企业的实际工程引入设计环节,真题真做,突出面向工程实际的主旨。

同时,本环节还致力于使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形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关联体,改变原来实践环节***分离的局面。以桥梁方向为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按“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简支体系―连续体系”两种方案进行关联性规划。

另外,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还要忙于考研或就业实习等工作,难以专心做设计。若能将课程设计作为毕业设计的演练,按毕业设计的深度来要求课程设计,则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由于对设计内容已十分熟悉,论文质量上有所保障,不至于因时间不足而降低标准。

为提供更好的毕业设计指导,2013年初,学校已建成功能全面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网站,涵盖结构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三方向。网站内容包括相关专业技术规范、设计指导书、优秀范例等,并设置互动师生平台、网上答疑等功能。该网站已用于学校近两届学生的毕业设计,符合毕业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效果良好。

三、 结语

通过一系列的整合优化措施,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建立面向工程实际的道桥课程体系,使其与社会需求和就业趋势挂钩;优化实践环节,在实践中加强理论基础教学,围绕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能力中的“设计基本能力”和“施工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一方面顺应国家“大土木”的方针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另一方面培养和锻炼专业教师队伍,提高其专业素养,适应高校对“双师型”人才的需求。参考文献:

[1]陈以一.需要与可能:土木工程专业平台课程的宽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2):19-22.

[2]汪时机,李贤,蒋运忠.《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2):273-276.

[3] 金生吉,白泉,徐金花,鲍文博.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2):109-113.

[4] 林春姣.浅谈桥梁结构模型竞赛对桥梁工程教学的促进[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34-35.

土木工程桥梁论文篇2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现象和教育方式,“慕课”课程体系的研究尚处于初始的探索阶段。文章以土木类专业的通识性课程桥梁工程导论为例,开展了桥梁工程导论慕课课程建设框架研究,建立了包括课程内容、授课方式、互动方式和考核方式四方面的课程建设框架。研究表明:理论知识浅显化和教学方式富媒体的特点有助于课程的大范围推广使用;教学、互动和考核均包含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将有助于发扬传统和新兴教育方式的优点,实现学生能力全面和均衡的发展。

关键词:慕课;桥梁工程导论;课程体系;***教学;离线教学

中***分类号:G6420;TU9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06804

“慕课”(MOOC)是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首字母缩写,直译就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1]。慕课这一概念由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于2008年第一次提出。截至2014年,全球的慕课平台已经超过了40家,仅在中国大陆上线的就有3家慕课平台[2]。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慕课的兴起和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对于慕课***和线下教育的建立和完善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3-6]。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慕课课程体系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弥补传统教育方式在开放性和富媒体方面的不足,是慕课课程体系研究所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针对医学、电气等专业课程,目前已经开展了基于慕课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7-10]。而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通识性课程,桥梁工程导论由于其零基础性和弱前修性,可以对非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开放讲授。同时,其内容的趣味性和科普性也容易融入大量的富媒体,能够满足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要求。本文以土木类专业的通识性课程桥梁工程导论为例,开展了桥梁工程导论慕课课程建设框架研究,建立了包括课程内容、授课方式、互动方式和考核方式四方面内容的课程建设框架。相关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慕课课程体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一、桥梁工程导论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桥梁工程导论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桥梁的发展历史,熟悉古代、近

代和现代桥梁的代表性桥型及其美学内涵,掌握桥梁工程设计的基本力学知识和桥梁基本结构构成,掌握桥梁工程建造的基本工艺,了解桥梁在运营过程中的养护管理和健康监测的基本理念。

相比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桥梁工程,桥梁工程导论具有理论知识浅显化和教学方式富媒体的特点。对土木类专业的学生为专业基础课;对非土木类专业的学生为公共基础课。将该课程进行重新编排后,还可作为工程学习资料供相关从业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作为科普性质课程面向专业知识零基础的社会民众。然而,现有的桥梁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未注意区分其与普通专业性课程的差异性,延续了专业性课程以口述、板书加***片的授课方式,讲课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和互动性,课堂授课方式难以将视***交互和实验互动进行有机组合,需要借助与慕课授课方式进行提升和改进。桥梁工程导论慕课课程总体设计思路如***1所示。

二、桥梁工程导论课程建设框架

(一) 课程内容

桥梁工程导论课程主要围绕桥梁工程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的讲授展开,在课程编排上分为两个篇章,即人文桥梁篇和科技桥梁篇,课程内容设计思路如***2所示。

上篇“人文桥梁”主要从桥梁发展历史和桥梁造型美学两个方面介绍桥梁的人文知识。第一章“桥之史”主要介绍桥梁的发展史,包括中外古代桥梁、近代桥梁和现代桥梁的发展历程。第二章“桥之美”主要介绍桥梁的造型美学知识,包括美学在东西方的哲学基础、美学在桥梁中的反映方式和古代、近代和现代桥梁中具有较强美学代表性的桥梁案例。

下篇“科技桥梁”主要从桥梁设计计算、施工工艺和管理养护等三个方面介绍桥梁的科技知识。第三章“桥之构”主要围绕力学性能和桥梁设计的关键要素介绍桥梁结构的构成原因。第四章“桥之造”侧重于介绍桥梁建造的基本过程。第五章“桥之护”主要介绍桥梁在运营期间的养护管理和健康监测的基本理念。

(二)授课方式

桥梁工程导论课程教学主要根据知识点的特点,分别采用单个或多个授课方式融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具体的授课方式主要有***授课和离线授课两大类,其中***授课包括课堂授课、实验视频、案例视频和虚拟仿真等四种,离线授课包括课堂辅导和线下实验两种,授课方式设计思路如***3所示。

1.***授课

课堂授课:主要通过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直接向学生灌输人文桥梁和科技桥梁的基本知识点,对应的知识点具有指向明确和逻辑简单等特点。

实验视频:主要针对桥梁的受力特点和结构构造课程内容的讲解,对应的知识点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

案例视频:主要穿插于桥梁发展史、桥梁美学、桥梁结构、桥梁施工和桥梁养护课程内容的讲解中,对应的知识点具有经验性和直观性等特点。

虚拟仿真:主要穿插于桥梁结构、桥梁施工和桥梁养护课程内容的讲解中,对应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形象性等特点。

2.离线授课

课堂辅导:以专业或地区为单位定期开展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对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差异性的补课,对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督促其学习进度,掌握学生对***授课的意见,为改进***授课质量提供参考。

线下实验:主要通过***课程演示或直接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离线状态下***或协作完成力学、结构方面的结构模型制作和加载等实验,通过***实验报告或离线督查的方式完成对学生实验的检查和督促,对应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形象性等特点。(三) 互动方式

桥梁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根据知识点的特点,提供了***互动和离线互动两类互动方式,用于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其中,***互动包括过程提问、邮件问答和专题论坛三种方式;离线互动包括定期答疑和实验(践)督导两种方式(***4)。

1.***互动

过程提问:主要用于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单向互动,通过该方式教师预先设置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向学生提问,提问方式以选择题为主。

邮件问答:主要用于单元结束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通过该方式学生可以针对课程单元中的疑难问题向教师提问;教师收到问题后进行文字回复和解答。

专题论坛:主要用于课下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多向***互动。以课程的章节建立包括多个专题版块的论坛系统,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提问和解答、提供相关作业答疑和考试信息等。

2.离线互动

定期答疑:主要用于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堂多向互动。以地区或学校为单位,开展课程教学的定期答疑,课程的相关学习信息和资料,以及交流学习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

实验(践)督导:主要用于实验(践)教学环节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多向互动。以地区或学校为单位,开展教师在场的实验(践)活动,学生***或协作完成实验(践)活动的全部内容;教师定期监促完成进度,并对活动过程中的错误和疑惑给予纠正和指导。

(四) 考核方式

桥梁工程导论课程的考核方式由单元测验、单元作业、实验实践、课程讨论和课程考试五个部分组成。其中单元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15%,单元作业成绩占15%,实验实践成绩占20%,课程讨论的成绩占15%,课程考试成绩占35%(***5)。

考核方式I:单元测试在每章结束之后对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测试。测试体量在30道题以内,全部为客观题,多次提交后以最高值为最后得分。

考核方式II:单元作业不少于10次,作业以学生随机互评和教师主审为主。

考核方式III:实验实践共设置不少于3次线下实验和实践作业,实验实践以教师主审为主。

考核方式IV:课程讨论按发贴内容数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评分。

考核方式V:课程考试均为客观题,不少于50题,与单元测试和作业的重复率低于70%。

(五) 预期目标

针对桥梁工程导论课程传统授课方式在演示实验和互动方面存在的不足,开展慕课课程体系建设,有望在以下方面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是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桥梁工程学习的兴趣性,为学生进入桥梁工程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二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桥梁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效果,能够缩短桥梁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课时,提升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的课时效率和学习深度;

三是通过网络化方式,能够推进互联网+在传统的土木与建筑工程中的融合,为未来专业性慕课课程的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三、结语

本文以土木类通识性课程桥梁工程导论为例,开展了桥梁工程导论慕课课程建设框架研究,建立了包括课程内容、授课方式、互动方式和考核方式四方面内容的课程教学框架。主要结论如下:

(1)相比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桥梁工程,桥梁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内容更侧重于桥梁基本知识和概念的阐述,体现了理论知识浅显化和教学方式富媒体的特点,有助于扩大慕课的受众群范围,便于在更大范围内推广采用。

(2)采用***和离线两种方式进行授课和教学互动。***授课主要用于知识点的讲解和传输,离线授课主要针对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的辅导和学生课下的自主实验环节。***互动方式主要针对***授课时章节知识点的分散答疑,离线互动方式主要针对阶段性知识点的集中答疑,以及课下学生自主实验和实践环节的督导。

(3)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慕课的考核方式应同时包含线上和线下的多项内容。除了完成作业、测试和考试外,还应当将学生线下开展的自主实验成绩纳入最终考核成绩。该课程教学目前正处于建设和研究阶段,本文提出的考核方式和比例还将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焦建利. 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我们从中学到些什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7-18.

[2] Class Central. MOOCs providers [EB/OL]. 2015-02-02. https:///providers.

[3]蔡文璇, 汪琼. MOOC2012大事记[J]. 中国教育网络, 2013(4):31-34.

[4]陈肖庚,王顶明. 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5-10.

[5]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3):31-36.

[6]顾小清,胡艺龄,蔡慧英. MOOCs的本土化诉求及其应对[J].远程教育杂志,2013(5):3-11.

[7]谢娜. 《电路分析基础》慕课课程建设初探. 电脑知识与技术[J]. 2015(21):123-124.

[8]朱现平, 冯键, 邹黎. 国内外慕课发展及武汉市属高校慕课建设研究. 江汉学术[J]. 2015(12):74-81.

土木工程桥梁论文篇3

论文摘要:现代土木工程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创造崭新的物质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土木工程的涵义、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引言

纵观人类文明史,土木工程建设在和自然斗争中不断地前进和发展。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土木工程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功能、造型和相应的建筑技术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和多样化,所采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新的结构技术和施工技术日新月异,节能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生态技术等日益与建筑相结合,建筑业和建筑物本身正在成为许多新技术的复合载体。而超高层和超大跨度建筑、特大跨度桥梁及作为大型复杂结构核心的现代结构技术则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在土木工程中越来越体现了技术与创新的作用,谁能在世纪之交把握住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谁就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创土木工程学科的新纪元。

一、土木工程的涵义

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的含义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层含义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局坝水电和水利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工程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土木工程的实践和研究己取得显著成就,无论是结构的力学分析,还是结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结构的施工手段,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特别是近若干年,在高层、大跨结构和钢结构方面成绩尤其惊人。但展望未来,土木工程领域中仍然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二、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直没有停过,且发展很快,尤其在近年来,发展极为迅猛,几乎整个中国成了一个大的建设工地。新的高楼大厦、展览中心、铁路、公路、桥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之快,数量之巨,令世界各国惊叹不已。

截止2000年底,我国铁路运营路程已达6.78万公里,居世界第4位,亚洲之首。铁路朝着城市轻轨和地铁两方而发展。同时,我国也在积极建造高速铁路,武汉至广州的高速铁路运营时间仅需4小时。此外,磁悬浮列车也在发展。桥梁工程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伴随着桥梁类型的不断翻新,主跨跨度一再突破。杨浦大桥、南浦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等大跨桥梁的建成都标志着我国的大跨结构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己跨入世界水平先进行列。目前,我国己建成千米以上大桥3座、800m以上大桥8座、600m以上大桥15座、400m以上大桥40座,重庆万县单孔跨度达420m的钢筋混凝上拱桥更引起世界同行的莫大兴趣。在水利建设方面,50年间全国兴建大中小水库8.6万座,水库总蓄水量4580亿立方米。建设和整修大江大河堤防25万公里,目前防洪工程发挥的经济效益达7000多亿元。在大坝建设方面,我国先后建成了青海龙羊峡大坝、贵州鸟江渡大坝、四川二滩大坝等水利工程。

三、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一)高性能材料的发展

钢材将朝着高强、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方向发展。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把屈服点为700N/mm2以上的钢材列人了规范;如何合理利用高强度钢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它复合材料也将向着轻质、高强、良好的韧性和工作性方面发展。

(二)计算机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和结构计算理论日益完善,计算结果将更能反映实际情况,从而更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并保证结构的安全。人们将会设计出更为优化的方案进行土木工程建设,以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

(三)环境工程

环境问题特别是气候变异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土木工程与环境工程融为一体。城市综合症、海水上升、水污染、沙漠化等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又无一不与土木工程有关。较大工程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乃至建设过程中的振动、噪声等都将成为土木工程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四)建筑工业化

建筑长期以来停留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上。***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推动了建筑业机械化的进程,特别是在重点工程建设和大城市中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总的来说落后于其他工业部门,所以建筑业的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正确理解建筑产品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尽量实现标准化生产;要建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科学管理体制,采用专业化、联合化、区域化的施工组织形式,同时还要不断推进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

(五)空间站、海底建筑、地下建筑

早在1984年,美籍华裔林铜柱博士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即在月球上利用它上面的岩石生产水泥并预制混凝土构件来组装太空试验站。这也表明土木工程的活动场所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超出地球的范围。随着地上空间的减少,人类把注意力也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地下空间,21世纪的土木工程将包括海底的世界。实际上东京地铁已达地下三层:除在青函海底隧道的中部设置了车站外,还建设了博物馆。

(六)结构形式

计算理论和计算手段的进步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为结构形式的革新提供了有利条件。空间结构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不同受力形式的结构融为一体,结构形式将更趋于合理和安全。

(七)新能源和能源多极化

能源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问题,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和能源多极化的要求是21世纪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也对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此外,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发达,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在基本建设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并且在土木工程的各项专业活动中,都应考虑可持续发展。这些专业活动包括:建筑物、公路、铁路、桥梁、机场等工程的建设,海洋、水、能源的利用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

参考文献:

[1]段树金.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土木工程桥梁论文篇4

关键词: 工程应用能力 教学模式 实践 改革 桥梁工程

1.引言

一个地区的发展和建设离不开当地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地方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和服务地方的建设至关重要,尤其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方面,要结合本地区的特色和特殊性做出及时的调整和适应。地方高等院校各个专业的发展与服务地方的关系,影响其健康持续发展,这个问题应引起高等院校自身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2,4,5]。从服务地方来看,大部分高校没有合理调整各个专业内容的设置,及时应对当地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出现脱离当地建设的实际、针对性不强等一系列问题。

我校作为一所传统的工科院校,近几年来一直将服务地方策略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重要依据,努力把学校建设成服务地方发展和建设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自2010年开始,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开始准备住建部专业评估,土木工程学院启动工程应用能力为主,结合地方建设为特色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工作。作为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桥梁方向,《桥梁工程》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业务课程,是一门要求工程实践能力很强的专业课程,与工程实际关系十分密切。因此,通过一定的工程实际锻炼,能用已学的知识理论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将关系到学生专业能力素质。结合多年的桥梁工程教学,笔者对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进行探讨和思考。

2.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桥梁工程》课程继土木工程制***、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桥涵水文、道路勘测设计等课程学完之后,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进一步运用力学知识和综合专业基础知识,解决桥梁实际工程问题。

近些年桥梁工程建设的增多,使得道路桥梁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层次要求产生了变化,我校桥梁工程课程理论教学增加到目前的88学时,注重了这门课教学的整体完整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改进之处。目前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1)由于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不够扎实,一些专业基础课程设计未能按要求完成,且往往基础课和专业课由不同老师讲授,导致桥梁工程学习中运用到已学过的知识理解新的概念、理论时不能及时掌握,随着课程的推进,新的知识点出现越来越多,学生学起来就感觉到困难,致使掌握程度浮于表面,甚至只是应付上课;(2)由于课程相对密集的原因,没有更多的时间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践和运用,不能把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有效结合,导致接下来的课程设计环节无法进行,甚至失去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3)考核方式多为结合平时上课出勤情况,书本上理论知识点的期末试卷考核,这种评价体系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无法全面对综合运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因此不能很好地培养具备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应用能力的人才,与目前倡导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大相径庭。

3.以应用能力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其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毕业后能够运用到实践工程工作中,在工作中遇到新的问题如何运用已学的知识去处理和解决。因此,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要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建立合理的教学课程体系,培养和锻炼学生具备工程应用能力,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至关重要。

3.1理论课程学习模式的改革

桥梁工程课程的学习,一般学生常规的学习方式是进课堂集中听专业老师灌输式的讲授,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切实体现工程特色,突出实践,强化应用。我校桥梁工程课程理论教学88课时,通过加大课时量,做到教学内容完全体现深化桥梁理论知识学习,加强工程实际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大部分章节以桥梁工程案例为依托,做到从工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中,增加学生工程意识和思维方式。建立了一套工程信息资料数据库,如BIM建模与应用模块,实际桥梁工程施工、设计、监理、造价及管理资料模块,桥梁工程视频、动画模块,与桥梁工程有关的微信(筑龙路桥等)、论坛精品资料模块、实验室实践学习模块、工程软件学习实践模块,产学研实习模块等,将其穿插应用于理论教学的始终,突出课程教学的工程特色。通过结合学校周边近几年大型桥梁工程建设,激发学生的学习桥梁工程课程的兴趣和爱好。

3.2课程实践训练环节模式的转变

以往我校的桥梁工程课程实践环节主要是通过虚拟一课题完成课程设计或大作业,进行设计一座预应力梁式桥或拱桥,并给出计算书和设计***纸。通过对几届学生完成情况的观察,在两周的时间内,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参考设计计算实例完成,只是依葫芦画瓢地照搬参考书上实例进行计算画***,没有真正理解体会的完成一座桥梁的设计计算。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和与学生互相交流得知,导致这种情况是集中教学模式,加之实践中其他课程和实践环节过多,只有无暇应付,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和认真去做。因此,最近几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变上述的状况。

3.3建立课程工程应用能力考核机制

强度工程应用能力,并不是放弃量化的指标考核,建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进行综合评价一个学生的评价考核体系,使学生能够知道想学什么,要学什么,必须学什么。在考核中强度多元化的评价,如桥梁工程知识点的比赛,定期学生上台讲课汇报情况让学生自己解决同组或本班其他学生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加强平时考核,加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量的测评,加强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评价。总之,好的评价考核体系能够真正区分和识别谁是最好的学生。

4.结语

工程应用能力是工程师核心的竞争力,也是高等院校工程教育的薄弱环节。高校中开设的专业课程要理论知识结合实践训练,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教师要不断增强工程意识,做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意识、参与到工程实践中。学校、地方企业等参与到整个培养的过程中,为教学提供支撑条件,为能够培养出更好的卓越工程师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喻梅,周水兴.《桥梁工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20):306-307.

[2]冯丽.基于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探讨――以桥梁工程教学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9):89-91.

[3]吴鸣,熊光晶.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桥梁工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109-113.

土木工程桥梁论文篇5

关键词:土木工程 现状 发展趋势 

引言

纵观人类文明史,土木工程建设在和自然斗争中不断地前进和发展。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土木工程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功能、造型和相应的建筑技术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和多样化,所采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新的结构技术和施工技术日新月异,节能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生态技术等日益与建筑相结合,建筑业和建筑物本身正在成为许多新技术的复合载体。而超高层和超大跨度建筑、特大跨度桥梁及作为大型复杂结构核心的现代结构技术则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在土木工程中越来越体现了技术与创新的作用,谁能在世纪之交把握住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谁就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创土木工程学科的新纪元。

一、土木工程的涵义

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的含义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层含义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局坝水电和水利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工程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土木工程的实践和研究己取得显著成就,无论是结构的力学分析,还是结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结构的施工手段,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特别是近若干年,在高层、大跨结构和钢结构方面成绩尤其惊人。但展望未来,土木工程领域中仍然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二、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直没有停过,且发展很快,尤其在近年来,发展极为迅猛,几乎整个中国成了一个大的建设工地。新的高楼大厦、展览中心、铁路、公路、桥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之快,数量之巨,令世界各国惊叹不已。

截止2000年底,我国铁路运营路程已达6.78万公里,居世界第4位,亚洲之首。铁路朝着城市轻轨和地铁两方而发展。同时,我国也在积极建造高速铁路,武汉至广州的高速铁路运营时间仅需4小时。此外,磁悬浮列车也在发展。桥梁工程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伴随着桥梁类型的不断翻新,主跨跨度一再突破。杨浦大桥、南浦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等大跨桥梁的建成都标志着我国的大跨结构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己跨入世界水平先进行列。目前,我国己建成千米以上大桥3座、800m以上大桥8座、600m以上大桥15座、400m以上大桥40座,重庆万县单孔跨度达420m的钢筋混凝上拱桥更引起世界同行的莫大兴趣。在水利建设方面,50年间全国兴建大中小水库8.6万座,水库总蓄水量4580亿立方米。建设和整修大江大河堤防25万公里,目前防洪工程发挥的经济效益达7000多亿元。在大坝建设方面,我国先后建成了青海龙羊峡大坝、贵州鸟江渡大坝、四川二滩大坝等水利工程。

三、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一)高性能材料的发展

钢材将朝着高强、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方向发展。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把屈服点为700N/mm2以上的钢材列人了规范;如何合理利用高强度钢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它复合材料也将向着轻质、高强、良好的韧性和工作性方面发展。 (二)计算机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和结构计算理论日益完善,计算结果将更能反映实际情况,从而更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并保证结构的安全。人们将会设计出更为优化的方案进行土木工程建设,以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

(三)环境工程

环境问题特别是气候变异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土木工程与环境工程融为一体。城市综合症、海水上升、水污染、沙漠化等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又无一不与土木工程有关。较大工程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乃至建设过程中的振动、噪声等都将成为土木工程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四)建筑工业化

建筑长期以来停留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上。***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推动了建筑业机械化的进程,特别是在重点工程建设和大城市中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总的来说落后于其他工业部门,所以建筑业的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正确理解建筑产品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尽量实现标准化生产;要建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科学管理体制,采用专业化、联合化、区域化的施工组织形式,同时还要不断推进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

(五)空间站、海底建筑、地下建筑

早在1984年,美籍华裔林铜柱博士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即在月球上利用它上面的岩石生产水泥并预制混凝土构件来组装太空试验站。这也表明土木工程的活动场所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超出地球的范围。随着地上空间的减少,人类把注意力也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地下空间,21世纪的土木工程将包括海底的世界。实际上东京地铁已达地下三层:除在青函海底隧道的中部设置了车站外,还建设了博物馆。

(六)结构形式

计算理论和计算手段的进步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为结构形式的革新提供了有利条件。空间结构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不同受力形式的结构融为一体,结构形式将更趋于合理和安全。

(七)新能源和能源多极化

能源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问题,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和能源多极化的要求是21世纪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也对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此外,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发达,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在基本建设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并且在土木工程的各项专业活动中,都应考虑可持续发展。这些专业活动包括:建筑物、公路、铁路、桥梁、机场等工程的建设,海洋、水、能源的利用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

参考文献:

[1]段树金.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土木工程桥梁论文篇6

关键词:波折腹板;组合结构桥梁;毕业设计;探讨

中***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186-02

一、引言

毕业设计有助于学生熟练所学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使用软件、树立正确的工程意识,是实现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阶段,是衡量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评价内容。本科生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的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有着重大的意义。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作为仅次于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的第三种结构形式,利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以达到充分利用材料特性的目的。桥梁工程课群组本科生系统地学习钢与组合结构桥梁基本知识,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有着重要的工程意义。

二、波折钢腹板组合桥梁

为了减轻下部结构、地基和基础的负担,减小桥梁结构自重,提高桥梁结构受力性能,解决混凝土箱梁顶底板的温差及其腹板的干燥收缩、徐变等引起的应力集中问题,法国工程界提出用弯成波折形状的钢板代替混凝土腹板,与混凝土顶底板形成组合箱梁体系新型结构,由混凝土顶底板、波折钢腹板、横隔板、体内外预应力钢筋或钢索等构成,如***1所示。

波折钢腹板组合箱梁主要利用波折钢腹板较高的抗剪承载性能抵抗截面剪力,混凝土顶、底板单独承担截面弯矩;通过波折钢板的自由伸缩变形减小预应力施加量。波折钢腹板箱梁恰当地将钢、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结合起来,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强度及材料的使用效率,在国内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是因为这种结构具有许多优越性:(1)波折钢板充当腹板,使得箱梁自重大为降低,大约可以减轻20%-30%,从而可以增大跨径、减少基础用量;(2)波折钢腹板纵向刚度较低,因此对上、下混凝土板的徐变、干燥收缩变形不起约束作用,避免预加力向钢腹板的转移,大幅度提高施加预应力的效率;(3)波折钢板具有较高的抗剪屈曲能力,因而可以做得很薄,且无需纵横向加劲;(4)波折钢腹板制作可以实行工厂化,并且伴随着自重减轻,架设施工容易;(5)波折钢腹板使桥梁具有较强的美感,易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是山区、风景区较好的桥型选择;(6)采用体外预应力筋方式,可免除在混凝土腹板内预埋管道的烦杂工序,缩短工期,使施工更加方便,利用传统的施工设备和方法就能完成桥梁架设,对于因工期受到制约的地区,施工非常有效。

随着我国钢桥和组合结构桥梁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波折腹板组合结构桥梁应用于工程实际。对于即将进入设计、施工工作岗位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通过毕业设计初步了解这种新型组合结构桥梁的特点,基本掌握该类型桥梁的设计、计算流程,为今后该新型桥梁的大力推广奠定基础。

三、现存问题分析

1.结构新颖,设计难度较大。波折钢腹板组合箱梁桥在国外获得了工程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与创新也是方兴未艾。我国对于波折钢腹板组合箱梁桥的研究起步不久,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波折腹板组合箱梁在受力机理、构造措施和设计、新型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仍需要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来逐步解决,本科生进行波折腹板组合结构桥梁毕业设计,难度较一般混凝土桥梁设计大。

2.学生对组合结构力学知识了解较少。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在土木大类基础课程中,进行了《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和《钢结构基本原理》的学习,对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知识了解较少,基础知识不扎实、牢靠。

四、改进方法

1.弥补学生组合结构知识。在进行波折腹板组合结构桥梁设计之前,通过波折腹板桥梁的***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新型桥梁的设计特点以及细节构造等进行介绍,使学生从感性角度认识与了解这种桥型的特点、优点以及与常规桥梁的不同点。其次通过现场参观实际工程,设计与施工代表现场讲解加深学生对波折腹板桥梁设计流程与施工方法的认识。最后结合讲座学习、答疑为辅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组合结构连接件的类型,学习波折腹板桥梁的剪切性能、弯曲性能、扭转性能、长期性能、动力性能及连接性能,掌握焊钉连接件及开孔板连接件极限承载力以及抗剪刚度计算方法,为波折腹板桥梁的毕业设计打下理论基础。

2.规范设计思路。通过介绍国内外波折腹板组合桥梁的设计规范,包括美国AASHTO规范、欧洲EC4规范、日本波折钢腹板组合结构桥梁设计指南,以及我国目前正在修订的波折腹板组合桥梁设计指南,熟悉该新型桥梁的设计流程以及设计相关内容。综合各规范与指南的相关规定,将波折腹板组合结构桥梁设计分为混凝土构件设计、波折腹板设计和连接件设计三部分,指导学生从桥跨布置、方案必选、混凝土构件尺寸拟定、波折腹板尺寸拟定、连接件布置设计、施工阶段力学性能验算、成桥阶段力学性能验算分步进行,对学生进行阶段辅导和检查。

3.鼓励学生创新。波折钢板不仅局限于替代混凝土腹板应用在组合箱梁结构,而且具有新的应用价值,通过为学生讲解及剖析波折腹板与管状翼缘I-型梁,波折钢腹板钢管混凝土梁,波折钢腹板钢管混凝土拱,波折钢腹板悬臂挑梁的钢-混凝土组合脊骨梁,蜂窝组合结构梁等工程创新实例,开发学生大脑,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4.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指导学生运用桥梁博士、Midas、ANSYS等桥梁结构计算软件,与企业合作,让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实际工程的设计,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互相协作能力,提高学生***钻研和学习的能力。

毕业设计有助于学生熟练所学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使用软件、树立正确的工程意识,是实现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阶段,是衡量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评价内容。应进一步通过探讨波折腹板钢与组合结构桥梁理论与毕业设计内容的结合,并融入相关工程背景,鼓励学生多思考,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

参考文献:

[1]童乐为,张伟平,刘匀等.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提升与创新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3).

[2]刘玉擎.组合结构桥梁[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刘玉擎,辛灏辉.钢与组合结构桥梁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土木工程桥梁论文篇7

关键词:土木工程;状况;发展

中***分类号:TU39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展望人类文明历史,土木工程建设在跟大自然进行斗争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当中,土木工程逐渐变成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性能、外形及对应的建筑科技的不断改变,所使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新的结构技术和施工技术日新月异,节能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生态技术等日益与建筑相结合,建筑业和建筑物本身正在成为许多新技术的复合载体。而超高层和超大跨度建筑、特大跨度桥梁及作为大型复杂结构核心的现代结构技术则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这些都预示着土木工程逐渐展现了科技与革新的作用,只要掌握好土木工程的未来发展,就能够在知识经济下创造涂抹工程学的新纪元。

一、土木工程的涵义

土木工程指的是创建各种工程设施的学科、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的含义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层含义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局坝水电和水利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工程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

历经这几年的发展,当下土木工程的现实状况和探究也逐渐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不管是在结合构造的力学浅析,还是结合构造规划理念及办法或者结合构造施工方法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这几年,在高层、大跨结构和钢结构方面成绩尤其惊人。但展望未来,土木工程领域中仍然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二、土木工程的发展状况

我们国家的土木工程建设从上个世纪开始就在不停的发展,并且速度是非常快的,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发展极为迅速,几乎整个中国成了一个大的建设工地。新的高楼大厦、展览中心、铁路、公路、桥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之快,数量之巨,令世界各国惊叹不已。

截止2000年底,我国铁路运营路程已达6.78万公里,居世界第4位,亚洲之首。铁路朝着城市轻轨和地铁两方而发展。同时,我国也在积极建造高速铁路,武汉至广州的高速铁路运营时间仅需4小时。此外,磁悬浮列车也在发展。桥梁工程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伴随着桥梁类型的不断翻新,主跨跨度一再突破。杨浦大桥、南浦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等大跨桥梁的建成都标志着我国的大跨结构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己跨入世界水平先进行列。目前,我国己建成千米以上大桥3座、800m以上大桥8座、600m以上大桥15座、400m以上大桥40座,重庆万县单孔跨度达420m的钢筋混凝上拱桥更引起世界同行的莫大兴趣。在水利建设方面,50年间全国兴建大中小水库8.6万座,水库总蓄水量4580亿立方米。建设和整修大江大河堤防25万公里,目前防洪工程发挥的经济效益达7000多亿元。在大坝建设方面,我国先后建成了青海龙羊峡大坝、贵州鸟江渡大坝、四川二滩大坝等水利工程。

三、土木工程的发展走向

(一)高性能材料的发展

钢材将朝着高强、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方向发展。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把屈服点为700N/mm2以上的钢材列人了规范;如何合理利用高强度钢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它复合材料也将向着轻质、高强、良好的韧性和工作性方面发展。

(二)计算机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和结构计算理论日益完善,计算结果将更能反映实际情况,从而更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并保证结构的安全。人们将会设计出更为优化的方案进行土木工程建设,以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

(三)环境工程

环境问题特别是气候变异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土木工程与环境工程融为一体。城市综合症、海水上升、水污染、沙漠化等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又无一不与土木工程有关。较大工程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乃至建设过程中的振动、噪声等都将成为土木工程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四)建筑工业化

建筑长期以来停留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上。***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推动了建筑业机械化的进程,特别是在重点工程建设和大城市中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总的来说落后于其他工业部门,所以建筑业的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走向。要正确理解建筑产品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尽量实现标准化生产;要建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科学管理体制,采用专业化、联合化、区域化的施工组织形式,同时还要不断推进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

(五)空间站、海底建筑、地下建筑

早在1984年,美籍华裔林铜柱博士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即在月球上利用它上面的岩石生产水泥并预制混凝土构件来组装太空试验站。这也表明土木工程的活动场所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超出地球的范围。随着地上空间的减少,人类把注意力也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地下空间,21世纪的土木工程将包括海底的世界。实际上东京地铁已达地下三层:除在青函海底隧道的中部设置了车站外,还建设了博物馆。

(六)结构形式

计算理论和计算手段的进步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为结构形式的革新提供了有利条件。空间结构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不同受力形式的结构融为一体,结构形式将更趋于合理和安全。

(七)新能源和能源多极化

能源问题是目前整个世界都非常关注的热点,寻找全新的替代能源和能源多极化的准求必将成为21世纪人类需要处理的重大性问题。这也会对土木工程提出全新的准求,应该加以特别的关注。

结束语:

因为我们国家是一个发展国家,经济不是特别的发达,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此,在基础建设上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同时在土木工程的每一项活动上,都应当兼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树金.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土木工程桥梁论文篇8

关键字:桥梁;施工支架;承载力;分析

Abstract: through the stents to have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need minimum bearing capacity, the corresponding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some experience.

Key word: bridge; Construction stents; Bearing capacity; analysis

中***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桥梁的施工长使用支架现浇施工方法,施工的过程中,支架需要承受各种荷载,为了保证桥梁支架施工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充分认识到桥梁施工中的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一般可采用简化的计算方法实现桥梁支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计算,而简化的计算方法往往与实际施工中的受力状况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施工中事故的发生。通过对有限元方法对桥梁的支架施工分析,并根据计算的结果实现了对支架稳定性的分析,对类似的桥梁支架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的计算和确定提供了实际的参考。

一、桥梁施工工程概况

某大桥为长48m的简支架桥梁,共有6孔,其中有5孔留在河滩上。桥梁的上部结构为48m的预应力混凝土的简支架箱梁。高4.05m,宽4.9m。底面宽度大约为3.0-3.3m。顶板厚度为27.3cm,厚度为25cm。由于对相应桥梁的吊装困难,由此在河滩处的箱梁采用支架原位的现浇注方法进行施工。

桥梁处从地面向下0-0.5m为黄土,承载能力为150kPa,黄土以下0.5-5m为砂砾,承载力为350kPa,砂砾层以下为泥岩夹砂层,承载能力为500-2000kPa。河滩相对较宽且平顺,为支架先浇注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支架可采用轮扣式的钢管脚手架,支架的基础经过了平整的碾压,而后在其上铺上一层塑料防水层进行防水。在防水层的边上防止枕木,而后在枕木上搭设支架。支架处于桥梁跨中40.5m的区域内,顺桥向之间的间距大约为0.9m。竖杆克采用轮扣钢管对插,钢管的上下都可采用可调节型的U托进行支撑。每根竖杆都采用短的钢管进行连接扣紧,支架的高度可估计为12m,支架顶托上沿着桥梁横向铺上10JHJ槽钢,梁箱底板范围沿着桥向铺设方木,方木之间的间距为0.3m。在方木上铺设18mm的胶合板作为梁箱的底模。两侧使用槽钢布置纵向上的轨道,并且防止梁箱实体模型。桥梁施工支架都应根据搭设的高度配置普通钢管的剪刀撑。

二、桥梁施工支架承载力和稳定性计算

组成施工支架的各个配件之间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刚度,通过对桥梁施工规范以及施工经验的总结和分析,从而能得出桥梁施工支架中各个构件的最大内力范围,同时还应按照容许应力的方法计算得出支架构件的最大应力,由此通过计算的结果的分析明确了支架构件的承载力和安全性的确定,建立在计算数据基础之上,也可进行支架反力的计算,从而对地基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进行评价。

按照桥梁施工支架设计的***纸,使用有限元分析的软件,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实现对支架承载能力的计算。施工支架通过有限元分析的软件模拟出来,槽钢、方木通过梁单元模拟,支架底端为固结。同时在软件计算过程中将箱梁自身重量、内部模板重量、胶合板重量、混凝土施工倾倒所产生的荷载、混凝土振捣施工荷载以及施工人员等荷载均匀得分摊在12根方木上。

三、施工支架分析

1、方木的承载力分析

根据计算的结果克了解到,方木的最大弯矩为.559kN.m。最大的剪力为5.328kN。最大的位移为1.617mm。由于支架方木处于弹性范围内工作,根据材料动力学,方木的应力为:

而当方木最大方向上的位移为:

2、槽钢承载力分析

根据桥梁施工支架槽钢相关数据计算得知,10JHJ槽钢的最大弯矩为1.10kN.m,而最大剪力为12.1kN。最大的位移为向下1.7mm,最大的正应力为28.5MPa。根据10JHJ槽钢的截面特性,可求解出其惯性矩I为198 ×104mm4,抵抗矩W为39.7 ×103mm3,截面积A为1274.8mm2。

3、支架的稳定性分析

为了实现施工过程中的支架荷载稳定性分析,根据支架结构所受到的荷载数据分析,从而能计算处支架在恒定荷载以及施工荷载、风荷载作用下的支架整体的稳定性分析。通过对支架的屈曲分析,从而求解出了支架的十个模态。根据屈曲分析,而后可得出整个支架在不同模态状况下的临界荷载的值,再根据支架的实际荷载,实现支架在桥梁施工中稳定性分析。根据实际的支架模态所对应的荷载系数为10.09可知,相应的临界荷载为157kN/m,远远超过支架的实际荷载,由此可知支架是稳定的。

4、支架杆立杆的稳定性分析

支架杆的构件为受压构件,为达到整个支架的整体上的稳定性,应对支架立杆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计算,根据计算克得出支架立杆所承受的最大轴力为18.1kN。立杆步矩为1.25m时,其临界荷载为29.2kN。立杆所受到的轴力也远远小于其临界荷载,由此可知立杆也是稳定的。

5、地基的承载力分析

支架立杆所支撑在连续铺设的枕木基础之上,为了防止枕木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不被压入地基,由此应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计算。枕木的受力面积A= 5×0.22m= 1.1(m2)。箱梁端3.9m的范围内支架立杆的间距为60×60cm。若是横向单排的立杆为9.3根,那么地基所承受的全部荷载为P= 18.2×9.3=169.3kN,那么地基的承载力为169.3/1.1= 153.9kPa。在梁两端3.9m范围之外,立杆的间距为90×90cm,计算横向单排立杆为6.5根。那么根据实际的计算可得知,相应的地基承载力应达到250kPa。

参考文献:

土木工程桥梁论文篇9

关键词:复合材料;土木工程;应用措施

在工业领域,复合材料主要指的是在物理技术及化学技术的作用下,将一些具有不同性质的材料制作成一种在宏观或微观领域具有一定新特点的新型工业材料的过程。对不同材料的自身优点的发挥,是这一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要特点。在20世纪50年代,针对当时新中国所面临的百废待兴的局面,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我国学者开始对复合材料问题进行了探究。在20世纪80年代,混凝土结构外贴玻璃纤维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让土木工程的防腐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随着土木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对土木工程中的桥梁工程等问题的优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对与复合材料有关的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这一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

一、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合材料已经在工业生产中的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汽车工业中汽车车身的制作工艺离不开复合材料的支持。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复印机和打印机,也对这一材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在对这一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这一材料在土木工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进行探究。从这一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现状来看,结构加固补强作用,是这一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领域所发挥出来的主要作用。在笔者看来,这种结构加固补强作用主要指的是对土木工程项目自身的受力性能进行强化的一种有效方式。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严重地震灾害以后,有关部门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就对这种复合材料进行了应用,从这一技术的应用效果来看,它对地震中受损的建筑物的加固修复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从土木建筑工程的发展现状来看,

二、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主要应用

(一)复合材料筋索与混凝土结构

复合材料筋索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是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主要表现。通过对这种筋索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材料在土木工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耐腐蚀性,可以让其成为土木工程中传统钢筋的替代品。这一材料的应用,对土木工程施工成本的降低,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我国东北地区及东部沿海地区,这一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对工程的抗寒能力和抗盐蚀能力的提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早在20世纪90年代,这一技术就开始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应用,在北京地区的人民大会堂加固改造工程和民族文化宫加固改造工程中,这种基于复合材料的混凝土结构就得到了应用。以民族文化宫加固改造工程为例,在改造修复技术应用过程中所使用的赛柏斯结晶防水混凝土和预制多功能吸声板等材料的应用,就是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一种表现。从这一材料的应用现状来看,建立在这一结构的技术上的复合材料、混凝土、钢管组合构建技术,是土木工程建筑材料的利用率进行提升的有效方式。

(二)全复合材料结构

在对复合性材料的力学性质进行探究以后,我们可以发现,强度高是这一材料在力学领域所表现出的一种主要特点。从这一材料在实际应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来看,耐腐蚀性和可设计性是这种材料所表现出的一种主要特点。从这一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表现来看,全复合材料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桥梁工程中有着较为普遍的应用。例如复合材料桥梁的快速架设技术的出现,就可以被看作是将全复合材料结构应用于土木工程的一种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地震、火灾、洪涝灾害(泥石流)或台风(飓风)灾害发生以后,这一技术会在灾害救援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得到应用。在战争环境或***事演习项目中,工程兵部队所进行的桥梁架设作业,也可以被看做是桥梁应急快速架设措施的一种表现。不论是在灾害环境下还是在战争环境下,桥梁的应急架设工作都会对桥梁机动性和标准化问题提出较为严格的要求。由于复合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轻量化的特点,这就使得这种材料的应用问题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从这一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服务于***事领域,是这一技术的研究工作所表现出的主要特点。从这一技术的应用前景来看,随着一些***事领域的新型科研成果的问世,***队中的工程兵部队在实战环境下的桥梁架设能力会得到有效提升。

三、结论

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可以让工程的施工工作更好地满足所在地区的建筑环境。在土木工程领域中,与复合材料有关的建筑技术就会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赵李艳.关于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5,21:266-267.

[2]常生学.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6,04:268.

土木工程桥梁论文篇10

关键词:土木工程;发展现状;趋势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detai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 type, new building materials, design theor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nd improvement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rend

中***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的建设也取得了进一步的进展。在现代化建设中,已经成为了土木工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土木工程的不断发展中,土木工程在研究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无论是结构设计理论、结构施工方法、还是结构力学分析方面,尤其是钢结构和大跨结构方面,都已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一、土木工程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仅高层建筑的数量变的越来越多,高度也变的越来越高。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20层以上高楼建筑已经建成了10000多栋,超过500多栋的高层建筑都在100m的高度以上,超过300m的则有20多栋。目前,上海浦东金茂大厦是我国最高的高层建筑,其高420.5m,地上拥有88层,地下拥有3层,这样的高度在世界最高建筑物中排在第3位,具备钢构架混合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下表列举了高度在世界前四位的高层建筑物。

排序 建筑物名称 高度(m) 建筑类型

1 台北101大楼 508 钢结构

2 吉隆坡是由双塔大楼 452 钢结构

3 芝加哥西尔斯大厦 442 钢结构

4 上海金茂大厦 420.5 钢结构

随着铁路和公路的飞速发展,在我国已建成约为160万km的公路,其中2.5万km的公路为高速公路。在2010年,高速公路的长度在我国已经达成了3万km。我国的青藏铁路,从青海格尔木起,至的拉萨就长达1118km,其中有600km的冻土地段,海拔在4000m的路段也有960km,已成为世界上最长、海拔最高的的高原铁路。此外,在桥梁工程方面,也得到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在桥梁类型不断翻新的情况下,实现了主跨跨度的进一步突破;桥梁工程中的斜拉挢工程也有着比较辉煌的成绩,其中在世界上被公认的桥梁代表建筑有:1991m的日本的时石海峡大桥(悬索桥)、1624m的丹麦海带桥(悬索桥)、890m的多多罗大桥(斜拉桥)、856m的法国诺曼底桥(斜拉桥)等。我国的标志性大跨桥梁建筑有南京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等,而这些桥梁建筑在水平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已逐步的跨入了世界先进的行列。

二、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一)指导理论的发展

对土木工程而言,力学仍是它的技术理论核心,而其中的新数值处理方法和新分析方法都会给土木工程的力学带来巨大的突破。在进行流体介质、复杂结构的受力和分析中,现存的方法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就应该不断地进行专门化的数学的研究,来解决土木工程技术中遇到的一些复杂数值问题的处理。此外,电子计算机的逐步应用,就更容易让人们对复杂情况的模拟进行处理和把握。这样一来,也可以得到力学宏观框架的突破向微观进行逐渐的发展,虚拟现实、控制论等先进技术也会对土木工程的力学造成良好的影响。另外,土木工程学科将得到广泛的发散,使之与城市规划、机械、电子信息、化学、环境、材料、建筑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形成相互的服务与支持。在土木工程内部中,次级学科也将得到新学科的发展,如城市地下空间的应用和发展。其中还会实现不同次级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如类似桥梁的悬索结构在大型体育场馆中的应用。

(二)工程的实现

建设出合乎设计要求的建筑物是土木建筑的最终目的,其中从设计到成果的实现,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也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组成。也可以说是土木工程的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如果只有好的设计和理论,但没有一个良好的工程实践,建筑物的建设也就得不到突破性的进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的观念和技术都会对土木工程造成必然的影响。并未这一传学科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其中包括:经济理论、环境工程、新材料、施工技术、控制理论等。

(三)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作为我国新时期的奋斗目标,进行信息化建设,并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已成为重要的内容。信息化建设,即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进行对土木工程施工的改造和创新,其能够有效地对土木工程的施工效率进行提高,并降低施工的成本。,也是一个通过工程保养和维护、设备维护、物流监控、物业管理、勘测、设计施工、信息化覆盖规划实现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一个全过程。在土木工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一些传统手段不能解决处理的问题进行新的解决和处理,如三维空间管线布局、数据采集和沉降观测、建筑物的爆破、整体模具的爬升、高层建筑垂直度的控制、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大型脚手架的安装和提升、幕墙的加工和生产等。

(四)地下空间的利用

目前,位于日本东京的八重洲地下街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街。在我国,地铁系统的规划和实施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我国的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注浆法、冻结法、沉管法、盾构法、盖挖法、暗挖法、明挖法等多种方法,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步接近了国际的先进水平,也促进了地下空间的有效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也越来越快,空间资源也就变得紧张起来,而地下空间的开发,则为土地资源紧张和当前空间的利用率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平台和依据。在21世纪,地下空间的开发在城市发展中主要呈现以下一些趋势:1.综合化,这是国外地下空间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一种地下综合体的具体实现,也是大城市拥有现代化象征建筑类型的实现途径。综合化一般主要表现在地下交通换乘枢纽、地下综合体、高速道路系统、地下快速轨道系统、步行道系统之间的结合,也表现了地下空间功能的区分和协调发展。2.深层化与分层化、逐步进行地下空间的深层开发,才能实现地下空间资源的综合利用。如加拿大的地下车库,总面积为72324平方米,深度拥有多达14层的深度。3.城市交通之间的地下化以及盾构和掘进机的联合对地下隧道的快速开挖。4.微型隧道工程的发展。其直径为25-30cm,应用遥控进行开挖,在名胜古迹、高层建筑、高速公路等管道的安装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应用。目前,用此技术修建的微型隧道长达5000公里。5.应用数字化掘进加强钻爆法的掘进趋势。6.市***公用隧道的广泛应用及其发展。7.地铁隧道呈现低成本、小截面的现象。8.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卫星全球定位系统也会逐渐的应用到地下空间的开发中。

结束语

相比国外的建筑发展而言,我国土木工程的理论研究、施工设计等方面还是有着相对的滞后性,因此,只有加强新型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和理论探索,才能够更好地展望未来,实现土木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岳祖润,土木工程信息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3,(2).

[2] 方从严,粱有峰,吴庆,土木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综述[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5,13:(2).

[3] 项海帆,2l世纪世界桥梁工程的展望[J].土木工程学报,2000,33(3):l-6.

土木工程桥梁论文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土木工程桥梁论文10篇

学习

地质专业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地质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地质专业的毕业论文,地质专业论文题目大全。1.回归工科教育,加强地质基本功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地质类专业首先应回归工科教育,即应该从学校、院系和教师多个层面认真思考地质类专业的定位、特色与学

学习

土木工程设计研究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设计研究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设计研究,土木工程研究思路及方法。1.1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前,苏联模式是我国高校主要采取的教学模式,注重自然科学与各专业基础知识,忽视研究性发展成果,对工程

学习

矿山地质论文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矿山地质论文10篇,内容包括矿山地质论文,智慧矿山论文。1.3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紧迫性众所周知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是一项极其紧迫的工作,这主要是由于这一工作的进行能够为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较为科学的基础性依据,并且能够

学习

土木建筑专业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建筑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建筑毕业论文怎么简单介绍,关于土木建筑类的论文范文。[1]佘睿,巩学梅.土木工程概论类课程教学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06).[2]吴萱,董俊.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

学习

地质硕士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地质硕士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地质毕业论文范文大全,地质硕士论文。(1)***策法规方面的不断改善。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与实践是随着创新教育思潮的产生而产生,并逐步通过各项法律、***策、文件深入开展,国家出台了多项*

学习

建筑学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学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建筑学硕士论文怎么写,建筑学核心期刊论文发表。[4]马建***,何荣均.水环境的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J],2009[5]朱喜钢.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邓波、洪钱

学习

土木工程前沿论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前沿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的前沿技术论文,土木工程发展前沿课程论文3000字。1.1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土木工程材料是以高等数学、建筑力学、化学等课程为基础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又与建筑学、建筑结构

学习

土木建筑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建筑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建筑毕业论文怎么简单介绍,土木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1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随着当代建筑业的飞速发展,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建筑随处可见,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参加或从事框架结构设计

学习

建筑业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业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建筑行业毕业论文,建筑工程毕业论文8000字范例。感谢朱赛鸿教授、舒平教授、孔俊婷教授、袁景玉教授、赵晓峰教授、刘磊副教授、任彬彬副教授、李建华副教授、魏广龙副教授在学习中给予的有益教

学习

地质矿产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地质矿产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地质矿产论文,核心期刊地质矿产论文如何写。地质矿产经济发展一、加强和重视地质矿产工作,确立矿业生产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一个地区经济

学习

地质大学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地质大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地质论文发表期刊,地质学生毕业论文题目大全。一、评选范围《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刊发的全部论文(共计119篇)。二、评选数量共评选10篇优秀论文。三、评选标准1.论文选题探讨的是本

学习

土木工程博士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博士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博士后论文范文,土木工程系博士论文。(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水利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水利论文10篇,内容包括水利方面的论文模板,水利论文。1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现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全国已建有水库约8.6万座,总库容4000多亿m3;万亩以上的灌溉区5200多km,总灌溉面积0.44

学习

土木工程设计论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设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设计论文,电大土木工程论文选题。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在设计过程上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结构方案阶段、结构测算阶段、施工***设计阶段。在结构方案阶段中,主要是根据要施工的地区

学习

地质专业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地质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地质专业的毕业论文,地质专业论文题目大全。1.回归工科教育,加强地质基本功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地质类专业首先应回归工科教育,即应该从学校、院系和教师多个层面认真思考地质类专业的定位、特色与学

学习

土木工程设计研究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设计研究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设计研究,土木工程研究思路及方法。1.1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前,苏联模式是我国高校主要采取的教学模式,注重自然科学与各专业基础知识,忽视研究性发展成果,对工程

学习

矿山地质论文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矿山地质论文10篇,内容包括矿山地质论文,智慧矿山论文。1.3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紧迫性众所周知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是一项极其紧迫的工作,这主要是由于这一工作的进行能够为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较为科学的基础性依据,并且能够

学习

土木建筑专业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建筑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建筑毕业论文怎么简单介绍,关于土木建筑类的论文范文。[1]佘睿,巩学梅.土木工程概论类课程教学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06).[2]吴萱,董俊.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

学习

地质硕士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地质硕士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地质毕业论文范文大全,地质硕士论文。(1)***策法规方面的不断改善。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与实践是随着创新教育思潮的产生而产生,并逐步通过各项法律、***策、文件深入开展,国家出台了多项*

学习

建筑学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学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建筑学硕士论文怎么写,建筑学核心期刊论文发表。[4]马建***,何荣均.水环境的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J],2009[5]朱喜钢.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邓波、洪钱

学习

土木工程前沿论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前沿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的前沿技术论文,土木工程发展前沿课程论文3000字。1.1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土木工程材料是以高等数学、建筑力学、化学等课程为基础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又与建筑学、建筑结构

学习

矿山测量技术论文10篇

阅读(70)

本文为您介绍矿山测量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矿山测量技术论文,矿山测量技术总结怎么写。1矿山测量与矿山测量技术1.1矿山测量矿山资源开采是我国获取矿产资源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矿产品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矿山开采工作也随之深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