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前沿论文篇1
室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建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课程实用性强,与专业紧密相关。长期以来,由于课程理论部分涉及的各类材料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较差,学生普遍感到枯燥乏味并因此对课程失去兴趣,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1]。由于这门课实践性极强,因此,合理安排课内实践环节可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由于以往该课程的实验多是验证性的,且学时少,无课程实习,所以教学效果较差[2]。为此,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应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其适应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并以此目标构建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体系。
1.改善理论教学体系
1.1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土木工程材料是以高等数学、建筑力学、化学等课程为基础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又与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工程经济等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土木工程材料的教学肩负着使学生具备常用建筑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为在建筑工程实践中具有合理选择与使用建筑工程材料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的使命[3]。结合我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办学方针,要求学生掌握适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为适应未来就业环境和自主创业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土木工程材料这门课程应兼顾理论知识与实验验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改革创新,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内容,创新实验方法。
1.2 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构建理论教学体系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内容庞杂,毗邻知识多。如何根据课程特点,组织好教学内容,使主线分明,简洁明了,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是精选教学内容首先考虑的问题。虽然每一种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各异,但相互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此,每堂课所教的内容不是孤立的,前后教学都会有一定的关联,授课时必须考虑内容的过渡与衔接,应与本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有机地结合,使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点面结合。
1.2.1 突出重点、删繁就简
根据专业性质,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分清主次,哪些是必须讲深讲透的,哪些是适合学生自学的,哪些内容应该删减,哪些内容必须更新;各章讲授时必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系统讲授“基本理论”。精选内容的原则是既要保证学生学到最必需的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又要有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去***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课程教学内容还要有一定的广度,避免过窄,使教学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建材知识面。应该突出两个重点,即材料的基本性质与结构材料。材料的基本性质是研究材料具有的共性的问题,通过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材料的各种性质来满足建筑物各部位的要求,对这部分内容应较详尽讲授材料的微观结构、物理性质与力学性质,不仅要清楚基本概念,还要把这些概念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打下理论基础。结构材料能否正确使用,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应围绕当前土木工程中应用最普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方面考虑,把水泥、混凝土及钢材三章列为重点。同时,将土木工程中使用较少的材料、叙述性的部分以及先后课程重叠覆盖部分的内容删减,或安排自学。如木材、装饰材料等。
1.2.2 加强理论
土木工程材料是建立在相关专业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就整个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而言,物理、化学、数学、力学等都是它的基本理论,各类材料又有各自的基本理论。在教学中,可以以材料科学的观点去充实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在重点章节中,应尽可能以基本理论为纲领,覆盖全章内容,深入浅出地阐明问题,为学生认识和掌握材料性质及应用的途径和方法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完善知识结构,丰富文化底蕴,加快知识更新,储备丰富的有关材料研究和应用的实例,是精选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1.2.3 追踪前沿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发展方向,必须深化课程内容设置,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对当前大量使用的传统材料,要介绍其成熟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经验;对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的研究成果要有选择地及时向学生介绍。首先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求新,就是将最新的材料方面的科技信息安排在教学内容中,如近年来高性能混凝土发展迅速,在讲述混凝土这一章时,就应增加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使用性能及国内外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现状等内容;再如节能建筑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高等级公路使用的新型路面材料等,以使学生对国内外的材料发展动态有个基本的了解,以保证教学始终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其次要及时地将教学研究和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老师的科研情况及成果,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第三是注重前后内容的衔接,就是处理好课程内容中基础知识与前沿知识的内在关系;处理好经典理论知识与现论的关系;处理好课程内容的详略安排。在授课时将相关知识理成一条主线:即各种土木工程材料的制备—→各种土木工程材料的组成—→各种土木工程材料的建筑性能—→各种土木工程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贯穿始终。采用这条主线编排教学内容,使之章节分明,详略得当,具有系统性。要求学生了解前沿知识,并及时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其特点,与基础知识联系起来,理解其理论上的发展和应用上的创新,同时要求学生用掌握的专业知识来分析解决相关问题[4]。
1.3 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土木工程前沿论文篇2
(一)教材内容狭隘
尽管土力学课程涉及多个工程领域,但是国内现行绝大多数教学大纲和相关教材仍然泾渭分明,使得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不懂交通土建,交通土建专业的学生不懂建筑工程,难以满足大土木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需求。此外,为与国际接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已列为中国目前正在推行的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因此,如何结合中国注册工程师制度,调整教材内容,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创造条件,也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教学及教材内容滞后
随着土木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和新理论不断涌现。与其他很多课程一样,目前国内大多数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材的内容及相关教学大纲偏于陈旧,更新程度远远落后于学科的发展。通过网上调研,发现国外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的教学及教材内容紧跟学科发展,能够反映该学科较为前沿的研究成果,如临界状态土力学、非饱和土力学等。而在国内,这部分内容大多作为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高等土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本科教材和教学大纲中极为少见[3]。
(三)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尽管许多学校已将多媒体、讨论课等引入课堂,教学模式趋于多元化,但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仍然是目前主要的教学模式,因人施教、个性化教学的开展还很不理想。
二、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整合并及时更新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的相关内容,减少指定教材的局限性,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解决教材内容狭隘、滞后以及内容多课时少等问题。模块化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建筑工程应用(如浅基础、桩基础设计等)、交通土建应用(如沉井基础设计、路基设计等)、石油特色(如储罐基础设计)、专题讲座(如非饱和土、土动力学等)、注册师考试等多个模块。在共同学习基础理论模块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相应的模块进行学习,并且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精点讲解、专题设计、课题研究等为主,考试时将该部分的学习情况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总分。与此同时,为适应大土木的要求,学校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做了相应的改革,最突出的一点是大三下学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未来的职业意向,自主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向(如建筑结构方向、地下工程方向、岩土工程方向、交通土建方向等),每个方向都开设了相当数量的选修课程。
(二)构建多元化、个性化教学模式
在进一步完善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对课后作业和实验教学内容的分类、建立网络互动平台、组建大学生创新团队等措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以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个性化教学。
1.教学手段及方法多元化
在现有教学课件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模块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多媒体课件;通过工程案例录像、动态仿真等手段介绍课程研究对象及内容;建立教师与学生网络互动平台。互动平台主要包括教学资源、土工试验、课程设计、工程实例、前沿专题、解惑释疑等模块。其中,教学资源模块主要包括教学课件、作业习题、参考资料等内容;工程实例模块主要包括设计工程案例、相关规范、施工***纸等;前沿专题模块主要包括环境岩土、土动力学、非饱和土、科技引导等专题,主要介绍一些新的技术、新的理论、有价值的论文、该领域的热点问题等,学生也可通过此模块选择与学科有关的创新课题;解惑释疑模块主要通过网络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类与课程、考研、就业、注册工程师考试等有关的问题,学生也可参与解答。在教学方法方面,除了传统的教师讲解以外,逐渐改变教学观念,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辅以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研究性实验和课题设计等。特别是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实现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师生课下交流等多元化教学。
2.因人施教的个性化教学
(1)增加课后作业量,对课后作业进行分类。考虑到学生层次的差异,将课后作业分为必交作业、习题作业和不必交作业三类[3]。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做作业。其中,习题作业为课程各知识点的典型习题,是课堂例题的补充,一般1个例题配3-5个习题作业,由学生自己批改作业,教师给出详细的解答过程,以供学生参考;不必交作业主要是考研和注册工程师考试等方面的典型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未来就业的方向以及考研方向等自主选择。(2)实验教学分类。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的基本理论、公式等主要来源于实践和实验,实验教学是该课程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将实验教学分为常规试验、研究试验和观摩试验三类。常规试验为教学大纲要求本科阶段必须掌握的基本土工试验,如固结实验、直剪试验等,以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为目的,学生必须选修,且要求按照教师的讲解及规范规定的步骤进行;研究试验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前沿课题提出实验项目及实施方案,并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旨在强化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学生自行设计的纤维土强度试验等;观摩试验是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学生观摩现场试验或现场实验录像,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现场实施能力,由教师指导完成。(3)组建大学生创新型团队。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和网络互动平台,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结合石油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组建大学生创新团队,鼓励学生直接参与科研,增强其创新意识。目前该课程已组建3个创新团队,有设计纤维土、垃圾土等多个研究课题。(4)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鉴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会直接就业,加之该学科实践性很强,因此,教师常常通过网络平台,传递一些工程资料,与学生探讨设计、施工过程中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办法,解答现行规范中的疑问,为学生***工作奠定基础。3.推进考核方式的改革基于过程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多元化原则和能力性原则,逐步推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改变一次性结课考试的考核形式,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查和学生能力的评价,形成课程最终成绩=过程考核成绩(课堂考核成绩+综合考核成绩)+期末考核成绩的考核方式。其中,期末考核成绩所占比例不超过50%。考核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
土木工程前沿论文篇3
【Abstract】 For further discussion the erection technolog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echanical calculation, com
bined with the support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astinplace box beam of the bridge at alternative ramp B of double estuary in W5 section of expressway along Yangtze River in Chongqing, the erection scheme and the mechanical calculation process of the support in B3 section were analyzed. The general technology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support erection were concluded.
【关键词】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支架搭设;力学计算
【Key words】 castinplace box beam; support construction method; support erection; mechanical calculation
中***分类号:U445.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0-033X(2012)01-0072-03
0 引言
随着当代桥梁建设技术的发展,在桥梁上部结构现浇箱梁的施工中,满堂支架法因为材料易得及搭、拆方便等而得到普遍应用。但同时满堂支架法也是目前桥梁建设中发生事故频率较高的。如何提高满堂支架法施工现浇箱梁的安全性,防止出现质量安全事故,是值得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思考的问题。本文以重庆沿江高速W5标段双河口互通B匝道桥首件工程第三联为研究对象,对满堂支架搭设方法和支架力学计算过程进行探讨,期望能够为其他使用满堂支架法施工现浇箱梁的工程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该桥位于重庆沿江高速W5标段双河口枢纽互通区B匝道桥上。桥墩位于沟谷地段,沟底覆盖层较厚,下伏基岩,完整性较好,桥址区无不良地质现象。通往桥址区便道条件较好,有利于各种材料的运输和堆放。
该桥上部结构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全桥共6联,梁高1.4 m,第一联至第三联变宽。根据原定施工方案,选取施工相对复杂的B匝道桥第三联现浇箱梁(B3联)作为首件工程施工段。本文即以此联为对象,对现浇箱梁施工中满堂支架搭设方案进行计算。根据施工***纸,第三联共有4跨,每跨长20 m,幅宽从18.007 m渐变至23.358 m。经计算可得第三联箱梁混凝计1 136.19 m3。
2 基础处理
满堂支架基础准备是满堂支架搭设施工的关键一步,对后续满堂支架的安全和沉降量大小有直接影响。
2.1 基础准备工序
(1) 清除表层腐殖质土等软弱土层。
(2) 回填泥岩和砂岩等可用料,并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当回填的厚度过大时,应分层进行回填压实。在片石上填筑路砂性土填料,并碾压至压实度不小于96%。
(3) 在整平后的场地上浇筑15 cm厚C20混凝土,然后找平封面。桥梁处在半山坡上的地方,先将山体坡面挖成台阶状,再用块石码砌成台阶,随后用C20混凝土封面。
(4) 考虑到工程所在地雨水比较多,沿着支架地基范围的纵向两侧开挖排水沟,以防止下雨时雨水流入支架地基范围内,降低地基的承载力。
2.2 注意事项
(1) 在浇筑垫层混凝土封面前对处理后地基承载力进行测定,测定值不小于支架计算时所取的地基承载力理论值。
(2) 在浇筑基础封面混凝土时,对顶面高程进行控制,高程变化不应过大,否则会影响支架搭设。
(3) 保证封面混凝土的厚度不小于15 cm,以免产生裂缝,导致雨水灌入地基或发生脆性破坏,影响支架的安全。
3 支架搭设
由于碗扣式钢管支架受力明确、材料易得、经济合理,故在本工程中采用碗扣式钢管搭设满堂支架。
3.1 搭设方案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以往工地的成熟经验,确定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如下。
(1) 匝道桥墩柱两侧各2 m范围内按照60 cm×90 cm布置立杆,现浇箱梁腹板下立杆按60 cm×90 cm布置,其余范围按照90 cm×90 cm布置。水平横杆底部与顶部各两层均按60 cm步距布置,其余按照120 cm步距布置。
(2) 底部设纵、横向扫地杆(距地面距离不大于30 cm),顶部设置纵、横向水平剪刀撑(距顶部方木距离不大于50 cm),中间每隔4.8 m设置水平剪刀撑。满堂架中间纵横向每4.5 m在横断面设置连续剪刀撑,两外侧面及端面分别设置剪刀撑。
(3) 立杆上可调顶托上垫两层10 cm×10 cm方木,纵、横向交错布置,纵向10 cm×10 cm方木按支架间距固定在支架顶托上,横向10 cm×10 cm方木进行单面刨光,按照间隔30 cm铺设;方木接头采用蚂蝗钉连接。底模、侧模均采用1.5 cm厚大块覆膜竹胶板。
3.2 注意事项
(1) 在碗扣式钢管的搭设过程中,应保证立杆的垂直度,使立杆的受力特性与力学计算理论相符。
(2) 应采用国标钢管,管壁厚度和管径应符合要求。不应使用锈蚀严重、已经变形或失去钢性的钢管。
(3) 立杆下部顶托应放置于平铺在基础封面上的方木上,在基础顶面高程有起伏的地方,应在铺设方木前先在混凝土封面上铺粗砂找平。为防止底部方木下粗砂被雨水冲刷流失,可以在砂中掺入少量水泥,起固结作用。
4 支架力学计算
4.1 碗扣式支架的特性
碗扣或支架钢管为Φ48×3.5 mm,每延米质量为3.84 kg。立杆容许荷载如表1所示。
4.2 顶部10 cm×10 cm木方验算
10 cm×10 cm方木采用的木材为A-2类,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1],得其容许应力[s]=13 MPa,弹性模量E=1×104 MPa。
经计算得10 cm×10 cm方木的截面抵抗矩W=166.7 cm3,惯性矩I=833.3 cm4。
由于在腹板部位,纵向方木受力最为不利,因此只需验算方木在腹板位置的受力情况即可。
作用在方木上的荷载有混凝土自重、施工荷载、混凝土振捣产生的荷载、模板及方木自重。由于模板及方木自重很小,在这里忽略不计。取混凝土密度D=2.6 t?m-3,则腹板部位产生的面荷载Q=36.4 kN?m-2。
立杆纵向间距为90 cm,横向分配梁间距为30 cm,纵向方木上的受力如***1所示。
4.2.1 纵向方木受力P的计算
在腹板下部,支架加密,按照60 cm×90 cm进行搭设,纵向方木承受的面荷载面积可按0.6 m×0.9 m考虑。根据施工***纸可知,腹板厚度为15 cm,因此纵向方木受力的最不利组合为沿横向方木方向上15 cm宽度上承受的荷载为腹板的面荷载,即Q=36.4 kN?m-2,其余45 cm宽度上承受的荷载为箱梁上下底板自重产生的面荷载之和Q。为了计算的方便和更加安全,这里取
Q=F/S=23.5 kN?m-2(1)
式中:F――箱梁混凝土总重;
S――箱梁主梁底面积。
则在最不利组合下
P=(F+F+F+F)×0.9/3=5.5 kN(2)
式中:F――腹板混凝土在15 cm宽度上产生的沿纵向方木方向上的线荷载,即F=0.15Q;
F――箱梁上下底板在45 cm宽度上产生的沿纵向方木方向上的线荷载,即F=0.45Q;
F――施工在纵向方木方向产生的线荷载,最不利组合下取F=1.2 kN;
F――混凝土振捣在纵向方木方向产生的线荷载,最不利组合下取F=1.2 kN。
4.2.2 强度和挠度验算
经计算,顶部方木应力s=8.58 MPa
纵梁与横梁为相同材料、相同尺寸,纵梁满足要求,横梁也一定满足要求,不需验算。
4.3 立杆计算
(1) 箱梁普通段支架验算。按照全联4跨计算,首先计算出主梁区钢筋混凝土质量为2 642.1 t,然后计算主梁钢筋混凝土产生的面荷载为21.0 kN?m-2。支架中每个格构体系由4根立杆支撑,步距为120 cm,碗扣式架杆单根竖向允许承载力为3.0 t。则单根立杆实际承受荷载为20.25 kN,可以满足要求。
(2) 横梁处支架验算。桥墩顶部横梁处为箱梁荷载集中处,应对该处支架单独验算。该处支架采用0.6 m×0.9 m的加密格构体系。验算选用第三联横梁一。根据施工***纸,可计算出横梁自重产生的面荷载为36.4 kN?m-2,则单根立杆实际承受荷载为21.82 kN,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5 地基承载力计算
经现场测定,地基处理后承载力可达到300 kPa;15 cm混凝土罩面硬化,上垫10 cm×10 cm方木,根据力的扩散原则,计算原状土层荷载。根据以上计算可知,单根立杆最大荷载为21.82 kN,立杆底托面积为0.022 5 m2;应力按45°扩散,取C20混凝土封面密度为24 kN?m-3,则100 cm回填土上层的实际承载力为111.4 kPa<300 kPa,满足施工要求。经测定,回填土层密度为13 kN?m-3,由设计地勘报告可知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50 kPa。应力按45°扩散计算,则天然地基的实际承载力为20.2 kPa<150 kPa,满足施工要求。
6 支架预压
6.1 预压方案
(1) 根据设计要求,在模板支撑加固好后,在底模上按本跨恒载的110%进行全断面预压。通过预压前后对模板上各控制点进行高程测量,可以了解支架的变形及下沉量。为了抵消将来的下沉,在拼装底模时将高程上调5 mm作为预留。
(2) 预压采取在蛇皮袋里装沙子进行。事先对箱梁预压截面进行计算,计算出每平方米质量,以保证对底板、翼板进行110%的预压。预压袋采用1 m×1 m×1 m沙袋,沙袋装满后进行抽样称重,称重后采用吊车调入。砂袋按顺桥向进行码放,首先预压第三联第一跨和第二跨,预压完成后再进行第三跨和第四跨预压。在预压前、预压中,对模板多次进行定点观测,将观测数据对比,判断沉落量是否均匀,直到沉落量不再出现,趋于稳定后,开始减压。完全卸载后再进行1~2次观测,利用可调顶托,将沉降量较大已超出要求的地方调整至设计高程。
6.2 预压计算
主梁钢筋钢筋混凝土自重产生的面荷载为2.104 t?m-2。根据***纸可计算出第三联第一跨、第二跨面积为576.8 m2,则第一跨、第二跨应施加预压重量为1 335 t。根据***纸可计算出第三联第三跨、第四跨面积为681.8 m2,则第三跨、第四跨应施加预压质量为1 578 t。
6.3 注意事项
(1)平台搭设好以后必须采用加重法预压,以消除支架非弹性变形和地基沉降,在预压中同时进行荷载变形试验观测。
(2) 加设荷载为梁体自重的110%,加载后观测平台的变形情况,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3) 在每跨的跨中及1/4跨各设5个观测点,即每跨设15个观测点。
(4) 在预压前先测出每点的标高并记录,预压过程中,荷载加至30%、70%时应测量沉降值直至无明显沉降时再继续施压。待预压荷载全部加满后再继续观测,当连续三次测量的沉降值无变化时,说明沉降已稳定,记录最后沉降稳定的标高后可以卸载。
(5) 卸载完后再测定各点的标高,得出卸载后的回弹量。预压完成后需重新调整平台,底模高程按设计高程加回弹量控制。
7 结语
经计算,采用本文中所论述的碗扣式支架搭设方案可以满足本工程现浇箱梁施工的需要。从目前现场的施工情况来看,实际效果比较理想。这可为以后类似项目的施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土木工程前沿论文篇4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巧
现在园林工程的规模日趋大型化,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将园林工程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委托给不同单位建造,因此在工程衔接及施工配合上常常存在问题。另外由于某此工程的特殊需要,植物在非栽植季节栽植的情况经常发生。因此在进行绿化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本文就是阐述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技巧。
一、原有树木的保存
原有树木经确定需要保存,在土建施工以前,应采取措施暂时围起来,以避免由于踏实、焚烧造成损伤。为了防止机械损伤树干、树皮,应用草袋保护。特别是行道树,有时由于更换便道板或树穴板,需要做垫层,石灰和水泥都会造成土壤碱化,危害树木正常生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先将树穴用土护起,做成高30厘米以下的土丘,避免石灰侵入。如果垫层需要浇水养护,应及时将树穴围起,或将水导向别处,禁止向树穴内浇含有石灰、水泥的水。
二、表土的采取和复原
土壤是花草树木生长的基础,土壤中的土粒最好是构成团粒结构。适宜植物生长的团粒大小为1至5毫米,小于0.01毫米的孔隙,根毛不能侵入。一般情况下,表土具有大量养料和有用的土壤团粒结构,而在改造地形时,往往剥去表土,这样不能确保植物有良好的生长条件,因此应保存原有表土,在栽植时予以有效利用。在表土的采取及其复原过程中,为了防止重型机械进入现场压实土壤,避免团粒结构遭到破坏,最好使用倒退铲车掘取表土,并按照一个方向进行,表土最好直接平铺在预定栽植的场地,不要临时堆放,防止地表固结。掘取、平铺表土作业不能在雨后进行,施工时的地面状况应该十分干燥,机械不得反复碾压。为了避免在复原的地面形成滞水层,平铺时要很好地耕耘。
三、绿化地的整理
绿化地的整理不只是简单的清掉垃圾,拔掉杂草,该作业的重要性在于为树木等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保证根部能够充分伸长,维持活力,吸收养料和水分。因此在施工中不得使用重型机械碾压地面。首先要确保根域层应有利于根系的伸长平衡。一般来说,草坪、地被根域层生存的最低厚度为15厘米,小灌木为30厘米,大灌木为45厘米,浅根性乔木为60厘米,深根性乔木为90厘米;而植物培育的最低厚度在生存最低厚度基础上草坪地被、灌木各增加15厘米,浅根性乔木增加30厘米,深根性乔木增加60厘米。第二确保适当的土壤硬度。土壤硬度适当可以保证根系充分伸长和维持良好的通气性和透水性,避免土壤板结。第三确保排水性和透水性。所以填方整地时要确保团粒结构良好,必要时可设置暗渠等排水设施。第四确保适当的PH值。为了保证花草树木的良好生长,土壤PH值最好控制在5.5至7.0范围内或根据所栽植物对酸碱度的喜好而做调整。第五确保养分。适宜植物生长的最佳土壤是矿物质45%,有机质5%,空气20%,水30%。
四、非栽植季节树木的栽植
树木的最佳移植时期一般是从休眠期到春天萌芽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工期限制或其他特殊要求,非栽植季节植树的情况进有发生。为了保证树木成活,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落叶树反季节栽植则需带土坨,土坨直径为胸径的6至10倍不等,除带土坨外,浇水次数要较正常栽植增多,枝叶视品种进行不同程度的短截。通过喷洒发芽抑制剂和蒸发抑制剂,抑制发芽减少叶面蒸发水分。灌水时可混入发根促进剂,促进发根,而超过壮年的老树、贵重的大树或生长不太好的树,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做断根处理。最理想的是第一年春季断根,第二年春季、第三年春季移植。断根后减少枝叶数量,增加断根处须根数量,促进成活,移植时间在阴天或遮光条件下有利成活。
五、土建与绿化交叉施工容易出现的问题
由于赶工期或其他原因,土建与绿化由不同单位交叉施工时非常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在砌筑路沿石、植物护框等细小环节上。路沿石一般使用石材或预制混凝土制品,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按要求在路沿石内侧(即绿地内)接缝处用混凝土加固,保持稳定。但混凝土的形状和尺寸在达到稳定的前提下应加以控制,能够使草坪或色块等植物在正常生长后达到郁闭,不出现缺苗现象。路沿石还应向栽植地面引导雨水,要注意周围部分的排水坡度和约束能力,提前设置导水假接缝等。植树护框在制作过程中基础不要超过设计标准,以免缩小栽植面积,植树护框内混凝土及碎石在栽植前要及时清除。而有坐凳功能的植树护框,因高度多在地面0.5米左右,影响到植物的栽植深度,必须严格按照先做护框后植树的施工顺序,避免因树木栽植过深造成死亡。已有树木护框或树穴边缘石需要更换时,应结合树木根系的生长情况,确定护框大小和地下深度,不要为了护框美观而砍断侧根,发生风雨过后树木倾斜甚至连根拔起的现象,使绿化成果毁于一旦。
参考文献:
[1]于晓***. 城市园林绿化问题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2]李运远. 试论园林材料的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 2006 .
土木工程前沿论文篇5
关键词:土木工程;砌体结构;教学改革
中***分类号:TU-4;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6007303砌体结构是砖砌体、砌块砌体、石砌体建造的结构的统称。对房屋而言,砌体结构是指以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大多数民用房屋的竖向承重结构是由砌体材料砌筑而成的承重墙体,而屋盖和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建造,这种房屋称为混合结构房屋[1]。砌体结构在中国应用广泛,这是因为它容易就地取材,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及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保温隔热性能好,且水泥、钢材、木材价格便宜。
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是三大结构课程。其中,砌体结构课程所占课时较少,且学校一般不安排做砌体结构房屋的课程设计,因此容易引起学生对砌体结构课程不够重要的误解。实际上,砌体结构是土木工程重要的一门专业课,课程不但理论性强,而且与实践联系紧密。在较少的学时下,只有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能设计、懂施工、会管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有用人才。
笔者结合实践就砌体结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一、教学内容改革
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综合能力,需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由于砌体结构是由块体和砂浆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非均质材料组成,其设计方法建立在试验分析和经验基础上,理论推导较少。从某种程度上讲,砌体结构房屋、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比计算更为重要[2]。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学时数所限,教师只讲授砌体力学性能和构件承载力计算等基本知识,较少涉及构造措施等内容。笔者建议适当压缩原教学内容的学时数,补充砌体结构抗震设计内容。在课堂上应讲解结构的震害分析与概念设计,以及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另一方面,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紧密结合现行规范,分析工程结构设计实例,比较新旧规范的区别,对教材的内容予以拓宽和加深。这一点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中强调得比较多[3],砌体结构课程也应如此。笔者建议在绪论课上补充新规范[4]简介:新规范增添了成熟的可推广应用的新型材料;修订了部分砌体强度的取值并对砌体强度调整方法进行了简化;增加了提高砌体耐久性的有关规定;完善了砌体结构的构造要求;增补了防止或减少墙体开裂的措施;扩大了配筋砌块砌体结构的应用范围;完善了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新规范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强,比2001版规范[5]更全面、科学,对推广砌体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提高砌体结构设计水平,增强砌体结构防灾能力,保证砌体结构建设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科视野,使学生认识到现代砌体结构设计的丰富内容和先进技术,从而促使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二、教学方法改革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李璟砌体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方式。教学方法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重要纽带,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笔者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以下适用于砌体结构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引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6]。
对于该门课程中需要理解的内容,学生应该先理解再记忆,只有知道了“为什么”,才能牢牢地记住和掌握。例如,当砌体结构沿着水平方向弯曲时,可能出现两种破坏形式——沿齿缝截面和沿竖向灰缝截面,相应的弯曲抗拉强度分别为f1和f2。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在这种情况下,砌体结构的弯曲抗拉强度怎样确定?学生往往会回答:对于材料强度,宁愿保守地估计其值,所以取min{f1,f2}。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列表达式来理解,设砌体结构最大应力为σmax,要避免发生沿齿缝截面的破坏,需满足σmax≤f1;要避免发生沿竖向灰缝截面的破坏,则σmax≤f2。这时候学生知道两个条件需同时满足,所以σmax≤min{f1,f2}。接着教师可以采用混凝土结构课程的例子让学生思考:一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已知其截面尺寸、配筋情况及加载方式,如何确定其承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认识到:这根梁既可能发生弯曲破坏,又可能发生剪切破坏,所以应首先确定两个承载力——受弯承载力PM和受剪承载力PV。学生还会想到:由于在结构试验中荷载是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所以肯定先达到两个承载力中较小的一个值而使试件破坏,试件的实际承载力就是min{PM,PV},而砌体结构也是同样道理。通过这种启发式教学,学生从三个角度全面理解了为什么对于砌体结构弯曲抗拉强度应取两种强度较小的进行计算。
(二)类比法教学
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其结论必须由实验来检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
例如,当跨度较大的梁支承于砖墙上时,为了减小砌体局部受压应力,往往在梁支座处设置混凝土垫块,它需要满足刚性垫块的构造要求,其中学生较难理解的是垫块的面积应该大还是小才好,为什么要限制自梁边算起的垫块挑出长度?教师可以采用类比法进行讲解:考虑一个重物下面垫上木板放置在土壤里,参照刚性垫块的构造要求,我们对木板的挑出长度进行限制。在重力作用下,土壤受到压缩,由于木板的挑出长度小,所以其刚度大、弯曲变形小。土壤就像一列弹簧,在受力过程中起支承作用,由于木板上各点的沉降量大体一致,相应的弹簧力——土反力之间的差异也很小,因此这块木板下的土反力可看作均匀分布。这样学生就明白满足刚性垫块的构造要求能使下部砌体结构受到的局压应力沿着梁的横向均匀分布。
(三)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讲解
例如,砌体一般作为受压构件,即通常所说的柱子,根据力学性能有短柱和长柱之分。但是,对短柱和长柱的概念没有讲清楚,也没有提及如何判定柱子类型。笔者查阅了文献、资料,向学生讲解砌体柱子类型的划分方法和基本特点:当柱子高厚比β≤3时为短柱,可不考虑构件纵向弯曲对承载力的影响;当330时为细长柱,此时高厚比很大,会发生失稳破坏,工程上应避免使用此类柱子。接着教师可以讲解计算方法:《砌体规范》[5]对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无论是轴心受压或偏心受压,还是短柱或长柱,给出了统一的承载力设计计算公式。
另一方面,基本原理的讲解也很重要。例如,要解释为什么砌体的抗压强度远小于块体的强度等级,应从单砖在砌体中受力状态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砌体中单砖处于压、弯、剪复合受力状态;(2)砌体中砖与砂浆的交互作用使砖承受水平拉应力;(3)竖向灰缝处应力集中使砖处于不利受力状态。又如,在讲授砌体局部受压计算时,应该突出局压工作原理:由于未直接受压的周围砌体对直接受压砌体的约束作用以及力的扩散作用,使砌体的局部抗压强度有所提高,提高的程度大小,取决于四周的约束情况。
(四)注意课程前后知识的联系
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掌握了构件受压承载力和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但由于没有认识到前后知识的联系,容易造成分析、计算不够全面。对此,笔者设计了一道作业题:已知柱子截面尺寸、柱高、材料强度等级和柱顶承受的轴向压力,试验算该柱的承载力。从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看,很多学生只做了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完整的解答应该是进行柱顶截面的局部受压和柱底截面的轴心受压两个承载力的验算。
又如,在讲解砌体受拉、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时,应抓住砌体结构和材料力学的联系,从材料力学公式入手,经过简单推导就可得出砌体受弯构件的抗弯和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可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保持概念清晰,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实际工程分析与设计能力。
(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理解、掌握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讲解砌体材料时,应该让学生对国家最新行业规定有所知晓。如从2000年开始,实心粘土砖就因其对能源的耗费、土地的破坏等原因被国家禁止。***2005年9月《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要求,2010年底,所有城市都要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全国实心粘土砖年产量控制在4 000亿块以下。在此背景下,国家***鼓励各地积极发展和推广替代实心粘土砖的优质新型墙体材料,逐步淘汰粘土制品。考虑到工程实际应用,教师可以选择蒸压灰砂砖砌体结构进行讲解:蒸压灰砂砖是一种技术成熟、性能优良又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它适用于多层混合结构建筑的承重墙体、各类民用建筑、公用建筑和工业厂房的内、外墙,以及房屋的基础;砖的规格尺寸与普通实心粘土砖完全一致,可以直接代替实心粘土砖;蒸压砖是国家大力发展、应用的新型墙体材料。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结构体系、结构布置、结构方案设计的能力。例如:通过对“5·12”汶川大地震大量砌体结构房屋严重破坏和倒塌的工程实例进行分析[7],将理论知识与构造措施结合讲解,提高学习针对性,让学生明白:坚持抗震的概念设计,加强抗震构造措施,严格按抗震规范设计,控制施工质量,砖混结构同样可以有很好的抗震能力。
三、结语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对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等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应该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争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基础、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岱新,等.砌体结构[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李永梅,孙国富,张勇波.砌体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4):77-79.
[3] 任凤鸣,袁兵.“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探讨[J].文史博览:理论,2008(8):64-65.
[4] GB 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 GB 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土木工程前沿论文篇6
关键词: 公路建设;景观绿化设计;设计原则、保护措施
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shall be i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based on combining garden, ecology principle, the use of landform landscape, also the life the green channel. Therefore, must use the road of natural plant communities, combined with the highway environment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rtificial plant communities, the disabled scene, such as which landscape, multi-level and moved to create landscape. Through the vegetation changes to the division of the foil of the vegetation of the road contour lines, thus forming a green scenery line. This article from the environ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landscape design, protection measures are analysed in the paper.
Key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 Landscape design; The design principle,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中***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
1)植被的破坏
公路本身所占植被的破坏是永久的, 这一部分的损失是必然的; 另外, 在建设过程中对公路沿线及对公路两侧的取土、弃土也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2)地形地貌的改变
严格来说, 地形地貌的改变带来的并不一定都是有害的环境影响, 但这种改变是永久性的, 所以应该特别慎重。
3)水土流失
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大面积填土、取土、弃土对水土流失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使土壤肥力下降, 淤积河流、水库、鱼塘等, 使水质变差, 农田生产力下降等。
4)废水污染
施工期废水可对水环境产生污染, 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为水土流失对水体的污染, 其二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运营期的废水可以有多种来源, 其一是来自车辆的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及大气颗粒物沉降于公路的表面, 其后随降雨通过路面径流进入水体; 其二主要是由机动车的机油系统的泄漏所引起的; 其三是由突发性事故引起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这些污染对沿线水环境会造成影响。
5)大气环境污染
施工期的沥青烟是公路建设中可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的污染因素, 运营期的汽车尾气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运营期的大气污染还来自由汽车引起的扬尘。
二、 环境保护的措施
2.1 选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路线
在公路线位布设与方案比较时灵活采用公路的平纵面技术指标, 合理利用地形, 就势布线, 尽量与周围地形贴切、吻合, 避免强填生挖, 以减少对天然植被和自然地表的破坏,尽量减少填挖、减少废方和借方, 借方和农田改造相结合, 把公路建设变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促进因素。路线布设在确保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尽量避开环境敏感区, 并结合沿线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合理布置路线, 使公路工程和沿线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2.2 利用地形, 选用合理的路基横断面型式
为了使借方和农田改造相结合, 把公路建设变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促进因素, 在局部岗地低填方、挖方段采用沿线取土, 把路基低填方变高、把挖方变成填方, 把岗地变成更适于耕种的良田。
2.3 做好取土、弃土场设计
不良的取土弃土方式, 将会严重破坏公路沿线的环境和景观, 并影响沿线人民生产生活, 应高度重视取土方式的研究。采用集中取土方式, 利用岗地和劣质土地取土, 同时将取土和农田改造相结合。无论沿线取土和集中取土, 均预先剥离表层耕种土, 集中堆放, 取土完成后用于恢复植被。
2.4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在招标阶段就将环境保护有关规定提出明确要求, 在施工完成验收时, 应按照设计文件复耕的有关要求检查是否充分落实, 把取土场临时占地的地主签字作为施工验收的一个环节, 确保复耕落实。规定施工车辆的行驶路线和方向, 本着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原则, 防止车辆随意行驶, 造成现场植被的破坏。
2.5 做好防噪音设计
路线在布设时, 尽量离开环境敏感点远些, 例如村庄、学校等, 采取绕避措施。对于容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堆放场地要进行覆盖; 对于易于产生扬尘的工地适当洒水; 施工车辆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尾气排放标准。施工营地和场地要远离环境敏感区, 严禁高噪声施工。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生产、生活污水、废水和垃圾等应按照环保要求妥善处理, 防止污染水土。
2.6 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
施工时还要注意尽量保护好公路用地以外的天然植被,减少对原有自然环境的破坏, 做到文明施工。对于临时便道和施工场地, 在完工后要及时清理场地, 及时恢复植被或者复耕。
三、景观绿化设计
3.1 路基边坡及公路两侧景观绿化设计
路基边坡防护绿化, 在保证路基安全、边坡稳定的前提下, 尽可能采用经济适用的植草或者拱形骨架植草等防护措施, 在冲刷条件允许的条件下, 在河滩地路段和桥头锥坡上,尽可能采用空心混凝土六棱块植草的方式, 不仅增大绿化面积, 绿化美化环境, 改善路容景观, 而且满足了高速公路对环境保护绿化、景观及乘坐舒适、消除驾驶员疲劳及调节道路使用者视觉情绪等多方面的要求。在公路沿线的路基坡口或者坡脚以外至公路用地界限以内采用乔木、灌木和植草混合种植措施, 以形成立体种植, 充分美化绿化环境。在乔木及灌木树种、草本植物的选择上, 考虑多采用本地品种。
3.2 中央分隔带景观绿化设计
中央分隔带即具有安全运营功能, 又具有创造景观的功能。由于位于中央, 种植土较浅, 常年处于高速行驶的车流中, 风速大, 污染严重, 植物生长环境恶劣。因此, 中央分隔带景观绿化设计要结合公路断面形式, 充分利用可用的宽度范围, 尽可能的采用形式多样、高低错落的植被来分隔空间、变换过渡、美化路容和遮光防眩。中央分隔带的景观绿化设计首先要考虑安全运行功能,保证防眩遮光效果, 达到环境设计要求; 其次考虑一次性投资与日后管理养护的经济性原则; 在保证前两项功能的基础上, 尽可能的运用景观设计手法, 创造最好的景观效果。
3.3 互通式立交景观绿化设计
互通立交是高速公路重要的景观节点, 就像镶嵌在公路主线这条项链上的一颗明珠, 对提高高速公路整体景观效果至关重要。景观设计在注重互通区主线最大效果的同时, 也必须注重匝道上减速行驶的视觉效果。同时互通区的植物配置应达到两个目的: 一是引导司机判断路线走向; 二是绿化美化环境。在互通式立交范围内的空地植草绿化, 同时种植灌木;在匝道和主线的分、合流连接部附近的三角地带只采用植草绿化, 以更好地引导视线; 主线、匝道和被交道的坡口、坡脚至用地界内的绿化则同主线段, 采用草、乔木和灌木混合种植, 以更好的改善环境; 主线和匝道的平曲线内侧不得种植乔木。匝道护坡道混合种植灌木和植草防护。
3.4服务区景观绿化设计
服务区景观设计是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反映当地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服务区是高速公路特有的服务项目, 它主要解决车辆的休息、加油、修理以及司乘人员的食宿。服务区的景观绿化应首先满足其功能要求, 在停车区周围栽植高大乔木, 为停靠休息的车辆和人员提供阴凉, 在面积较大的绿地或重点地段可建亭榭、花坛等园林小品, 供司乘人员休息和观赏, 以解除他们的旅途疲劳。在树种选择上, 可采用一些较高档的植物材料和常绿树种, 其设计与一般公共绿化相同。
3.5 附属设施景观设计
主要针对道路沿线的景观小品、广告牌、指示牌进行设计。通过设置形式新颖,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景观小品反映该处的历史文化, 合理布置广告牌和指示牌, 满足功能要求。
3.6 取土场景观设计
对于沿线大型土场, 根据环境保护要求, 予以复垦或植树。对于弃土堆, 在工程完工后给予植树, 以利于环境保护。设计中充分重视腐殖土的保护。永久占地和临时用地,都应将表层种植土剥离集中堆放, 以备将来地表回填, 恢复植被。
四、 设计原则
严格遵守各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 保障交通系统的根本功能; 落实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报告书的各项措施要求, 充分体现环境保护设计的“三同时”制度, 协调好环境保护工程设计与公路总体设计的关系。绿地植物的选择在充分考虑沿线的气候、土壤的基础上, 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植物配置上同时考虑其功能性和景观性, 尽量做到常绿树与落叶树结合、快长树与慢长树结合, 乔、灌、草相结合。注意选用季相不同的植物, 利用叶、花、果、枝条形成色彩对比强烈、层次丰富的景观, 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4.1 综合性原则
以高速公路景观为基本范围, 同时考虑视线所及景观、相关风景旅游资源、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高速公路之间的关系, 确保高速公路景观建设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4.2 安全舒适原则
高速公路景观规划首先应满足高速公路行车安全要求,通过景观规划改善行车视觉环境, 减少司机疲劳, 创造舒适柔和的行车环境, 提高安全标准。视觉安全是公路景观设计的特殊要求, 公路景观设计可以结合和借鉴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 但要注重严格区分公路景观设计和城市园林设计的不同, 公路景观要更加注重自然、宏伟、大气, 在视觉要求上注重远景和宏观视觉, 不能过分分散驾驶人员的注意力影响驾驶安全。
4.3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
高速公路景观选择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 做到“宜绿则绿, 重点突出”, 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地物, 利用自然条件创造景观。植物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 突出当地植物的景观特色, 同时也可以降低养护难度, 提高树木成活率, 减少工程造价。
4.4 追求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
设计的出发点并不只是构建一个新的景观带, 而意在将高速公路融于当地的乡村的环境中去, 整体风格追求自然,体现自然环境的原有特点。
4.5 环境保护原则
景观工程必须与生态性工程、环保工程同步协调, 发挥工程投资的综合效益,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发挥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土木工程前沿论文篇7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中***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成败,在对园林景观进行建设的时候,如何保证其在建设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何确保其符合当前时展的潮流,这边需要在动工前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规划。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中,应用合理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苗木成活率,保证工程质量,对完整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各项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园林绿化建设施工组织与质量安全管理
1.1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概述
园林绿化建设工程进度控制,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施工组织协调与现场管理,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施工生产要素管理,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施工组织,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施工后期管理;包括质量管理概述,园林绿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园林绿化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园林绿化建设工程主要材料的质量管理,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竣工验收与备案等内容。
1.2施工组织与安全
包括质量管理,园林绿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园林绿化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园林绿化建设工程主要材料的质量管理,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竣工验收与备案包括质量管理概述,园林绿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园林绿化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园林绿化建设工程主要材料的质量管理,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竣工验收与备案。
2.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2.1定点放线
对于自由曲线形块状乔、灌木种植放样时,首先沿林缘线放样,以避免出现锯齿状林缘线,片植花灌木根据设计种植密度,采用品字形种植,整齐美观。点植苗木根据实地情况,结合所进苗木的蓬径适当调整间距,以美观为最终原则。定点放线使用的工具:钢尺、轻便卷尺、量角器、角规、小木桩、木桩、花杆和绳子。位置确定后用木桩等做出明显标志,线圈内钉上木桩,写明树种,坑穴尺寸。定点与种植时树种和数量必须符合***纸要求。树种位置及配置注意层次,切忌呆板,宜中心高边缘低或呈由高渐低倾斜林冠线,邻近的几颗不要定成机械的几何***形或一条直线。
2.2挖种植穴
苗木栽植前以所定的灰点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坑,坑之大小依土球规格及根系情况而定。栽植带土球植物时坑比土球大16~20cm,坑的深度比土球高度稍深(10~20cm),坑的形状为圆形,必须保证上下口大小一致。
种植穴(坑)的挖掘的质量,对植株以后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除按设计确定位置外,还根据根系或泥球大小,土质情况来确定穴径大小。(一般较根盘或泥团大0.5-1米),根据树种根系类别,确定穴(坑)的深浅(一般较根系长度或泥团厚度深0.2-0.4米)。乔木坑至少深1000mm,乔木坑比土球直径大800mm;灌木坑有足够的深度,灌木坑比土球直径大400mm,灌木土球离坑底至少有150mm。
采用手工挖掘种植穴(坑)。以定点标记为园心,以规定的穴(坑)直径先在地上划圆,沿圆的四周向下垂直挖掘到规定的深度。然后将坑底挖(刨)松后在中央堆个小土丘,以利树根舒展。土质不好的,就加大坑(穴)的规格,并将杂物筛出清走,遇到石灰渣、石板、沥青等对树木生长不利的物质。
绿地内挖树木栽植穴中发现严重影响操作的地下障碍物时,挖除地下障碍物或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适当移动位置。表土铺设厚度达到草坪30cm、灌木50cm、乔木90cm以上的要求,当表土过分潮湿或不利于铺设时,停止进行铺设。表土铺设完成后,用机具进行滚压,其要求符合设计要求的线型、坡度、边坡,并符合排水的需要。
2.3 栽植
2.3.1 种植材料和播种材料
植物材料直接影响绿化的效果和成活率,除了符合设计要求的干径、树冠造型以外,还必须选择根系发达、树形美观、无病虫害的植物材料,从而保证绿化工程质量。种植露地花卉、根据其类别不同,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如一、二年草花,要求植株高度、冠径、分枝不少于规定数,卅簇丰满花色鲜艳。宿根花卉与球根花卉,要求根系茁壮,根径及幼芽不得少于规定数,观叶植物要求叶簇丰满茁壮。水生植物类别很多,各类水生植物都要求根系发达,具地下横茎的,如荷花则要求根茎健壮。铺栽草坪的草块和草卷要求规格划一,便于运输和施工,要求不含杂草。草种及花卉的种子要求纯净度和发芽率高,以保播种后,达到预期观赏效果,因此.在播种前要求做发芽率试验。
2.3.2 种植前土壤处理
土壤是园林植物生长的基础,含有害物质及杂物必须清除,达到植物生长的条件。因此,在绿化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土壤化验,对不合格土壤,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园林植物按其类型划分为草坪、地被、露地花卉,灌木、小乔木、乔木。最低土层厚度,是指园林植物生长的最低根系发育空间。城市人口密集,因各种构筑物、地面、地下管网的施工,导致城市土壤大多数失去自然性质,并且由于地区不同,有的土壤含酸,碱、盐等有害成分,有的土壤为重粘土、沙土,均不符合园林植物生长。凡不符合种植的土壤均应按照设计要求采取改良土壤,为植物生长创造条件。按照设计形成绿地的地形构筑及种植草坪、花卉前的施肥、翻地、平整等均为绿化工程的土壤整理工序。
2.3.3栽植前的修剪
树冠的修剪:对于植篱的灌木不多剪,对于花灌木及生长较缓慢的树木进行疏枝、短截,去除枯病枝、过密枝,对于过长的枝条剪去1/3~1/2。
根系的修剪:主要是将断根、劈裂根、病虫根和过长的根剪去。
2.3.4树木的栽植
绿化施工时,首先要选择无病虫害的健康苗木,且规格要达到要求的胸径、蓬型和树高,种植时,种植土要保证50CM以上。栽种前全部清除地面的建筑垃圾、杂草、树根等残留物。根据设计标高,翻整土地,加填客土,翻土深度达到30cm以上,并清除杂物。散苗速度做到与栽苗速度相适应,边散边栽,散毕栽完,尽量减少树根暴露时间。 根据具体苗木,确定好栽植和苗木朝向,根部用土塞实后方可将泥球的包扎物自下向上,小心解除。树木起掘后,做到不暴晒或失水,若不能及时种植,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如覆盖、假植等。在栽植过程中,若遇气温骤降或遇大风大雨等特殊情况时,立即暂停种植,并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如覆盖假植等。树木栽植槽穴规格的大小深浅,必须按植株的根盘或土球直径适当放大,使根盘能充分舒展。高燥地植穴宜稍深,低地可稍浅。栽植时要选丰满完整的树冠面向主要视线。孤植树木更要注意冠幅完整,群植树木须按设计要求组合。藤本植物栽在靠近建筑物或支架的基部,枝蔓根据长势整理,分散固定于墙面或支架上。带土球树木的栽植,应先将植株放在栽植槽穴内,定好方向。在扶正时宜移动土球,忌摇动树干。土球经初步覆土塞实后将土球包扎物自下而上小心解除。若泥球有松碎时,下压包扎物可剪断,不宜取出。随后继续填土,分层捣实,待填土达土球深度的2/3时,浇足第一次水,经渗透后继续填土至与地面持平时再浇第二次水,待不再向下渗透为度。树木栽植后,沿栽植槽的外缘做好水穴,高度约为10—20cm左右,以便于灌溉,防水土流失。栽植后,做到在三日内再复水一次,复水后若发现泥土下沉,就在根际补充栽培土。
2.3.5支撑绑扎
苗木栽植后,乔木均需立即支撑绑扎。对于大乔木(如香樟、榉树、银杏等),应采用钢丝吊桩的方法,用钢丝绳斜拉桩固定大树,树干绑扎处垫软物质,使树干正直,钢丝绳与地下预埋的三角铁固定,其中一根撑杆(绳)必须在主风向上位,打桩固定后用草绳绕杆。对于高大花灌木,如桂花,则采用十字扁担桩支撑。对于不杀梢片植毛竹,可采用十字绑扎,上下两层加固连成一体,以增强抗倒伏能力。
3.工程验收
绿化工程施工环节较多,为了保证工作质量,做到预防为主,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必须加强施工材料(种植材料、种植土、肥料)的验收。必须强调中间工序验收的重要性,因为有的工序属于隐蔽性质。如挖种植穴、换土、施肥等,待工程完工后已无法进行检验,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进行施工资料整理,作出技术总结,提供有关文件,于一周前向验收部门提请验收
4.结语
总之,施工队伍的技术能力,是否按照要求进行合理的施工,是决定园林景观施工质量和能否符合人们需要的重要前提。其水平的高低会对竣工后的园林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施工的时候,不仅仅要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化,同时还要具备优秀的施工队伍。
参考文献:
[1]蒙士斋. 绿化工程施工方法设计理论探究(一)[D].河北农业大学,2011(5)
土木工程前沿论文篇8
关键词:绿化工程;施工组织程序;乔木种植;成活率
中***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048-03
1 引言
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乔木的种植施工,是绿化工程成本效益和景观效果最关键施工环。如何在施工过程中确保乔木有较高成活率,满足建成绿化质量达到最好设计景观效果,需要在施工前期做好充分组织准备和在施工过程中掌握科学施工方法,才能建成满意景观效果和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经长期施工的总结,按施工的组织流程,掌握好以下施工环节的措施方法,可提高乔木种植的成活率。
2 选苗
在绿化工程施工准备阶段,首要是选苗,要掌握和区分乔木移载成活的难易分类和分析,成活率较低的乔木如有:扁桃、白玉兰、树菠萝等这类乔木,除了要选择较合适季节种植外,同时尽可能选择假植苗或断根成活苗。这类苗木虽然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但成活率高,限期内容易取得较好景观效果,相对选用地苗,成活率较低,限期内难以达到理想景观效果,时间、成本和最终收益,无法与假植成活苗无法相比。
特别是在秋冬季节的乔木种植时,应尽可能选用袋苗或假植成活苗。在工程的限定工期内能确保苗木的成活,并可达到理想景观效果。
有时候,绿化工程所需的苗木往往受市场供求关系和区域限制,在施工期限内所需的苗木规格、数量以及苗木质量的要求,往往无法找到相应质量的假植苗成活苗,须选择地苗,选地苗时坚持以下原则。
(1)选择排水良好或干旱的苗地生长的苗木。如生长土地水分充足,苗木移植后,极容易造成水分供应失衡至使恢复生长期较长或失水枯萎,使施工质量没能达到设计效果。
(2)选择主杆生长均匀、光照良好苗木。光照充足、生长均匀的苗木,生命力较强,苗木迁移后较容易适应不同生长环境,苗木种植成活率较高。
(3)选择健康无病虫害苗木。在异地选购苗木时,苗木容易携带病虫害而造成后期病虫危害。特别是刺桐树、椰子树等苗木,其如携带病虫害所造成后果是品种毁灭性的破坏,在选苗时须作认真检验,避免病虫害的随苗木携带而造成危害和损失。
3 苗木起苗和运输
在苗木选购工作完成后,随着工程进度计划,通知苗场起苗和组织运输。苗木的起苗和运输,亦对苗木成活起到关键性作用。根据苗木进场计划,要做好以下组织措施。
(1)起苗前保水措施。假植成活苗起苗前,提前1d对苗木淋足一次水;如地苗在挖苗前,提前2d对苗木淋足一次水,使苗木在起挖起前吸饱足够水分,确保苗木在运输过程自身水分过量蒸发而造成脱水,同时亦确保土球开挖时坚实完整。
(2)苗木起挖时,要确保土球大小与树茎合理比例,土球直径是树茎的6~10倍,难成活苗木选择大比例尺寸或根据现场土质适当加大土球开挖。开挖完成的土球要确保完整密实,并用草绳包扎结实且不松散(***1),必要时使用钢网包搅扎箍实,确保苗木在运输过程中土球不被损坏而影响苗木成活。
(3)在夏季高温条件和远距离运输苗木时,要做好防晒措施,采取毡布遮挡防止直接暴晒和洒水处理,在长距离运输前要对苗木喷洒水分蒸发抑制济,防止树身水分过度蒸发脱水枯萎死亡。
(4)在选择地苗种植,起挖前提前对树冠枝叶的修剪或除冠处理,亦明显提高了乔木成活率。
2009年6月,在东坡荔园十二生肖广场环境整治的绿化的施工中,分别进行两批大叶紫薇地苗的移植比较,一批是提前5~7 d进行对枝叶修剪、除冠而不断根处理,待种植时即挖即种,成活率高达100%。另一批苗木不提前减冠和断根,即挖即种,成活率只有70%左右。通过两批苗木采取不同措施办法,提前5~7 d减冠、不断根处理,苗木成活率提高了30%。
根据实践比较,可初步得出的结论:乔木经提前5~7 d进行修剪、除冠而不断根的处理,这样可使苗木不失水分而进行休眠和进行树杆内生长素的稀释调节,可确保苗木更容易成活,大大提高苗木成活率。
4 对特殊土质的环境,苗木种植时的对树穴开挖要采取必要的方法
苗木种植的土质环境,是苗木生长根本保证,因此,土质的pH值的酸碱性、砾石土以及粘土等土质,种植苗木前要设计选好与环境相适应生长的苗木同时,还要对树穴土质局部改造或更换种植土处理,确保植物种植成活。
在绿化工程施工中,容易遇到的以下3种极端土质环境,采取以下树穴开挖的处理措施,提高了苗木种植成活率 。
(1)土质较为坚硬的种植环境,开挖树穴时须按扩大穴开挖处理同时,树穴底部另需加深开挖30~50 cm深度处理,在苗木种植前先回填30~50 cm厚种植土层后,再下苗种植(***2),这样处理后的苗木根部确保有良好透水、透气的生长土质环境,同时避免苗木土球不因周边土质坚硬而不被架空,保证土球底部与种植土的充分粘结,苗木根系生长有合适土壤空间,提高苗木成活率。
(2)土质为膨胀土或淤泥等粘土类的土质环境,土质几乎没透水性,如码头、海滩等地下是淤泥的土质环境。种植乔木时,按树穴扩大穴处理开挖后,同时对树穴底部加深1.5~2 m深开挖深度,在苗木种植前先对树穴底部先回填1.5~2 m厚沙土后,再下苗用种植土种植。此方法实践证明,可确保树穴透气、透水性,避免底部积水或排水不良造成植物无氧呼吸而烂根,同时底沙层储水可蒸发供给苗木吸收生长。在本市海关辑私队大院绿化工程的,施工场地在海边,地下种植土质全部是淤泥土层,乔木种植采取以上加深开挖换沙处理,种植下的乔木,成活率高达100%。
(3)沙土环境的苗木种植。滨海城市沿海岸的沙滩环境,温度高:风力大,水分蒸发快和土质没法储水等条件的环境种植苗木时,须做对苗木的树穴进行科学处理:关键是如何提升树穴储水量和时间,增强根部水分吸收能力,确保苗木吸收足够水分满足自身水分蒸发量,提高种植后苗木成活率。在长期实践施工中,采取以下方法:按苗木土球要求做扩大穴开挖时,同时加宽树穴上部的宽度,使树穴整体形状如铁锅形,避免周壁垂直,使树穴周壁形成缓坡形状,在种植前先在树穴底部沿周边往上铺填一层15~20 cm厚黄土(粘土)层(底部厚度不少于20 cm厚树穴储水性更好)至树穴面沿周一圈后,再下苗种植,树穴内回填种植土时用黄土与现场沙土1∶1~1∶2比例混合回填种植,树穴外周围回填黄土形成围水土丘(***3)。采用此方法在海滩沙质环境种植的苗木,提升了苗木的土球和周边土质有储水性能,同时降低树穴储水的向外参透速度,延长树穴储水停留时间,满足苗木水分吸收,能大大提高苗木成活,采用此方法种植的苗木,成活率在95%以上,同时在2017年4~5月份,按此方法在湛江市南三岛滨海绿道的沙滩种植的椰子树,成活率达100%。
5 乔木种植时的第一次定根水淋灌方法
在乔木种植过程中,第一次定根水淋灌,是决定苗木成活率最关键环节之一。长期实践总结,如第一次定根水淋灌只是在树穴土表层灌满或淋灌不透,苗木的成活率一般只有70%~80%,甚至更低。正确第一次定根水淋灌方法:要把淋灌水管要插M树穴深层泡灌,并且每个树穴泡灌点最少不能少于两个方向,最好是形成三角形泡灌点,使树穴泡灌过程中做到从下至上,从里到外,使定根水淋灌充分透彻。
在城市绿化施工的土质,大部分种是黄土,黄土的土质特性属粘土,遇到水泡后,土层自然形成板结层,而没水泡到的土层密实度有较大差异,如淋水过程中只淋在树穴上部分或不切底,这样易造成土球上层土板结,下层土疏松,而造成土球根底部无法与种植土充分粘结,同时造成土层密实度差异致使参透性不同导致第二次淋水时没水到达土球底部的根系,使苗木缺水逐渐萎缩干枯死亡。
在湛江市的湖港路、百蓬路和滨湖路道路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严格把好乔木第一次定根水淋灌方法,乔木种植的成活率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中湖港路绿化工程乔木成活率达100%;百蓬路绿化工程乔木成活率达97%;滨湖整治道路工程乔木成活率达95%。乔木成活率比定额限定值提高了11%以上,取得很好经济效益。
6 应用植物生长素,确保种植大树和名贵树木成活率
在绿化施工过程中,点缀部分较大乔木或名贵树木,使景观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但是,这部分苗木种植往往是在建设前期必须使用重型机械配合下完成苗木种植,并且这部分的苗木价格成本在工程造价比例中亦相对较大,如种植不活,待工程竣工后重型机械亦没法进入绿化场所,在这种前提的情况下,确保这部分苗木成活率是又极为重要,在目前,种植大树和名贵树木,采取植物生长素配合种植,是较有效方法之一。在湛江市南国热带花园的公园北主广场周边大树的种植,使用植物生长素科配合的种植方法,大树成活率达100%,确保了公园有景观效果和工程经济效益。
7 做好必要防护措施
种植乔木时,除做好以上措施方法外,须同时做好以下现场防护措施。
(1)树冠防暴晒,防止水分过度蒸发。种植棕榈科和竹类以及阔叶乔木时,要及时做好遮光网遮挡,减少阳光暴晒,防止苗木自身水分过度蒸发枯萎死亡。如老人葵、竹类等苗木,苗木生长和恢复较慢,种植时要及时做好遮光防过度暴晒,防止水份过度蒸腾而枝叶干枯,确保苗木成活生长和较好景观效果。
(2)防止主树杆脱水干裂。部分树身坚硬、树皮较薄苗木,种植时要做好防晒或防冻,避免主树杆脱水干裂。主要方法是在树杆上用草绳或吸水性好土工布从树底部往上沿主树杆包扎,防止主杆暴晒干裂,同时浇水水对树杆淋水增加水分吸收;较冷地区和天气时要做防冻伤预防措施,在树杆包扎完成后,向树身喷足水后再用薄膜包扎,起到保温保湿作用,大大提升苗木成活率。
(3)种植完成的苗木,最后要做好苗木立桩支撑牢固,确保不受风力或减少外力对苗木摇摆损害土球的根系和影响水分吸收而逐渐枯萎死亡。
(4)种植完成的苗木,需进行必要的树冠修枝剪叶,减少苗木自身水分过度蒸发,是确保乔木种植成活必要环节。
(5)对修剪后的枝杆伤口涂封处理,防止伤口脱水干裂和腐烂。
(6)对部分树穴腐植土质必要消毒处理,防止种植后病虫或病菌对根系腐蚀损害。
8 结语
综合六项乔木种植的方法措施,在长期绿化工程的施工中,并经不断施工总结和实践的验证,能有效确保苗木成活和提高苗木成活率。确保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要确保苗木成活和理想景观效果,同时必须加强种植后苗木的维护管理,前期选择合适季节和合适苗木的种植,这样,保证每一项工程施工都能达到理想景观效果和获得较好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曾宪超.几种乔木的施肥效应[J].绿色科技,2014(2):96~97.
[2]闫创新.修剪对乔木景观的影响分析[J].绿色科技,2013(7):103~104.
[3]吴 帆,恶劣地质环境条件下植被生长基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6.
土木工程前沿论文篇9
该区土壤类型为砂壤土与湘黄土,植被类型为草甸植被,海拔1630~1960m,且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化类型为中度。整地方式包括鱼鳞坑、带子田、节水槽整地,地形破碎的地段采用鱼鳞坑整地:口径为80cm×60cm,在鱼鳞坑中间挖宽30cm、长40cm、深40cm的沟,将挖出的死土培埂,活土回填沟内,反坡15°,坑间密度2m×2m,生态林栽植密度2505株/hm2,沿水平线呈“品”字形排列。在地形整齐平缓的地段采用带子田整地造林:沿水平线挖宽1.2m的反坡带子田,里低外高呈反坡状,其间距为3~4m。种苗规格。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苗木必须选用Ⅰ、Ⅱ级根系完整、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危害的优质壮苗。具体为:柠条:籽粒饱满、无病虫害危害的种子。山桃:二年生,地径≥1.5cm,具有3个以上的分枝。红梅杏:二年生嫁接苗,苗高≥70cm,地径≥1cm。刺槐:二至三年生,地径≥1cm,苗高≥50cm。文冠果:二年生苗,地径≥1cm,苗高≥50cm。种苗的用量及来源。按照规划设计方案,治理区共需柠条种子2.5t,需苗80.8万株。其中,文冠果5万株,红梅杏6万株,刺槐55.3万株,山桃14.5万株。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苗木成本,根据治理区的土壤、气候条件,造林苗木以招标方式在当地采购,起苗前灌足水,待土壤墒情适合时起苗,用泥浆蘸根,塑料薄膜包装,开沟假植灌水,及时栽植,减少长途运输过程中苗木失水、灼烧等因素造成的损失。
造林技术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通过乔灌搭配,加大混交林营造比例,充分发挥造林地的潜力,采用植苗造林和播种造林相结合的方式造林。生态林种植密度2505株/hm2,株行距为1m×4m或2m×2m;生态经济林栽植密度1665株/hm2,株行距为2m×3m。植苗造林时,用塑料膜护顶,ABT生根粉、泥浆蘸根,置于栽植穴,确保根系舒展、树体直立、排列整齐自然,且要做到“一提二踩三覆土”,截杆深栽,栽后树盘覆膜,刷漆、涂白、在苗木根茎处围土堆防鼠兔危害;柠条在6—7月雨后或墒情较好时进行播种,先在坑外沿挖长20cm、宽10cm的播种穴,每穴点种10~15粒,覆土2~3cm厚,3~5d后出苗整齐[1-2]。幼林抚育。造林当年,对整个造林工程进行检查验收。第2年,根据验收结果,对造林成活率达不到85%的地块,或虽达到85%以上而成块状死亡的,都应在造林后的1年内进行补植。补植时要经过局部整地,选用同龄、同级大苗精心栽植,确保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保存率达到80%以上。加强病虫鼠害防治及人畜危害。要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措施,加强林木病虫害防治,采用人工捕打措施加强林区鼢鼠的防治。特别要加强封山禁牧力度,严禁放牧、开垦林区的毁林行为发生。加强护林防火力度。聘任专职护林人员严格管护,签定管护责任书,划定区域落实到人,明确责任,实行管护责任与工资挂钩。加强林区的护林防火工作,做到死看死守;在作业区各主要出入口和居民区设护林防火警示牌、警示旗和护林防火标语,谨防林区火灾发生[3-4]。
产生的效果
土木工程前沿论文篇10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技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
前言: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一直是我国建筑工程建设发展的关键环节,主流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以深基坑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从理论上能够进一步完善当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体系的建设,在实践上能够就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提供优化建议,以进一步强化深基坑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作用,为我国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起到促进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深基坑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逐渐发展,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对建筑的整体需求性逐渐提升,对应的建筑施工标准和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拓展和改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基坑建筑概念。根据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中对深基坑的概念定义为:第一,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第二,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1]。
二、深基坑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深基坑施工技术就是对深基坑实施具体的建筑施工,其中包含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等工程内容[2]。因此,可以说深基坑施工技术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施工技术。由于深基坑施工技术的种类较多,其在实际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技术的焦点和施工的具体内容选择合理的深基坑施工技术,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土木工程施工的准确性,在优化施工质量的同时保障整体土木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就当前深基坑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来看,其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深基坑施工技术:
第一,简易基坑支护技术。简易基坑支护技术主要是采用短柱横隔板支撑和临时挡土墙支撑两种技术用于现场深基坑的基础施工。详见***1。
第二,斜柱支撑支护技术。斜柱支撑主要是指在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沿着深基坑的边缘进行柱状打设,在柱状的内侧支设挡土板实现斜撑支顶,夯实内侧挡土板,实现深基坑支护施工操作。详见***2。
第三,锚拉支撑支护技术。锚拉支撑深基坑施工技术是沿着基坑边缘打设柱状,在柱状内科支设挡土板,在柱状上端使用拉杆拉紧,夯实挡土板内侧基土[3]。详见***3。
三、深基坑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应用优化建议
(一)做好完善的前期时腹ぷ
在土木工程中应用深基坑施工技术必须对其前期的准备工作进行处理,进而为整个施工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在前期准备过程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几点内容:
第一,注意定位钻孔前的准备工作。在定位钻孔前必须按照***纸的施工要求,精准的对施工钻孔的桩位实施整置确定,保障中心点的准确性;
第二,注意施工前提的地质结构测量工作。在实施设计坑施工技术前必须对施工场地的地质结构实施精准的测量,进而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第三,就钻孔机设备实施前期检查。在深基坑钻孔前必须对使用的钻孔设备实施检测,明确管道孔的位置,提高施工钻孔的精确度。
(二)施工前护筒的准备工作
在土木工程中应用深基坑施工技术前必须按照其施工环节对其护筒的准备工作进行处理。护筒是保障钻孔准确、安全的关键,在实际工程设计和处理的过程中必须对埋设护筒的施工技术实施控制。例如,钻孔灌注桩保护管的设定必须是6mm厚度的钢板制作而成,在其加工高度上也必须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整体土木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此外,在深基坑施工前护筒准备工作中还需要对对护筒的衬垫位置和嵌入的深度等进行控制,进而保障护筒预埋的准确性,为后期现场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而且在实际工程施工的而过程中深基坑护筒的设定需要在其顶部放置溢出纸浆孔,以保障施工场地的洁净度。
(三)优化深基坑钻孔施工
钻孔施工标志着深基坑施工正式进入施工阶段,在钻孔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技术控制,这样才能够保障施工的准确性,为后期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处理提供技术保障。在钻孔施工前对其内衬垫进行处理,在提升钻杆高度的同时保障内衬垫铺设的准确性,当开始实施钻孔时控制渗透衬垫的位置,进而开始慢慢钻探进入,实现钻孔施工。此外,钻孔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经验结合地质条件对钻速实施控制,保障土壤施工需求的同时,还必须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对于黏土、软土、砂土等采用不同的钻速,以保障钻孔施工的准确性。
(四)灌注水下混凝土技术优化
未来在土木工程中应用深基坑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必须对其灌注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可以通过控制一下几点对该项施工技术实施具体的优化:
第一,确定调放钢筋笼的准确性,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案对整体材料进行技术处理;
第二,就施工需求对第一批浇筑混凝土的数量、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且保障浇筑能够实现泥浆排放管道处理;
第三,保证土木工程现场施工低孔管的具体保持在30CM~50CM之间,进而保障深基坑施工的准确性;
第四,就土木工程深基坑施工现场混凝土灌注来看,其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保障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并且保障桩基灌注的连续性,必要的时候可以增加0.5s的灌注时间。
总结:深基坑施工技术作为土木工程施工中一种常用的技术,其在实际工程应用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施工技术细节,实现基础技术控制,进而充分发挥深基坑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为土木工程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佳.深基坑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01(30):13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土木工程前沿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