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报告格式篇1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强调的是一种主动地学习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开放性
前几年有一本书很畅销,它就是一位中国人写的关于美国人教育现状的书:《素质教育在美国》。书中提出了很尖锐的问题:中国的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大奖,而中国至今尚未培养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这与我们的教育现状和教育体制密不可分。
大凡已经进入高中的学生,绝大部分都已经顺应了学校的学习生活,形成了接受式学习的惯性。你不必考虑"学什么"。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各科新书就会及时送到你的手中,书本就是要学的东西,你也不必操心在什么地方学、跟谁学。学校、教室、课桌就是学习的战场。古训说:"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先生于我,必先学于我,凡事依靠老师,凡疑只问老师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当然,也没有太大的空间让你去思考"怎么学"。自打背起书包上小学起,学习的程序就被固定下来。上课、听讲、回答问题、做作业、考试……最终,你也没有权利决定"学到什么程度"。标准是统一的,考试的分数就是学习程度和水平的绝对代表,别人学习成绩的高低就是衡量自己的惟一参数。以上就是同学们目前学习方式的粗描,,与同学们熟悉的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对同学们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要求。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什么”要由同学们自己选择, 学习的内容是开放的。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并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作为研究课题。 在研究性学习中“怎么学”要由同学们自己设计,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活动、体验的作用。同学们可以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实地勘察取证、走访专家、收集信息等等。在研究性学习中“学到什么程度”要由同学们自己作出预测和规定.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到什么程度”要由同学们自己作出决定.因此研究性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
2、探究性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自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3、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三、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
1、开题报告阶段
(1)先建立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每班分成7组,每组 7、8个同学,确定小组组长和邀请一位指导老师。
(2)接着要求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经过讨论, 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研究题目的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提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完成开题报告。
2. 实践调查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同学们可以通过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资料。根据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并将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交流,逐步丰富研究成果。
研究性学习报告格式篇2
本文以2013年的地平线报告、尤其是2012年“地平线报告·博物馆” 版作为具体案例,作了较系统、详细的阐述,并以科技传播的视角分析、描述了数字博物馆在未来1到5年内将采的用新技术的具体案例。
关键词 科技传播;新兴技术;数字博物馆
中***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232-03
1什么是地平线项目与年度报告
ELI是一家致力于通过信息技术革新来提高人们的学习水平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是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项目的开创者。当EDUCAUSE对用技术的手段来促进高等教育萌发兴趣之时,ELI专门为此开发了创新性的技术,并将其运用到提高学习水平和促进教学改革的实践中
NMC是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是由全球近300个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博物馆、学习中心、基金会等领先学习机构组成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致力于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的研究和运用,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近20年来,联盟和它的成员致力于探索和开发在学习、研究和创造性探究方面的应用程序的新兴技术。
2002年,新媒体联盟启动实施地平线项目(The Horizon Project),以新兴信息技术进入教育主流性应用的潜能作为主要评估标准,开展持续而系列化的质性研究,以年度报告的形式向学习机构提出关于新兴技术、关键趋势和重要挑战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并力求实现研究和实践的互动。
自2005年以来,“地平线年度报告”成为了ELI与NMC这两大组织最引人关注的合作项目,来自两个组织的成员参与了该研究报告的撰写和。报告新兴科技可能会在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里对全球各种大型企业产生的各种重大影响。这个报告每年都会反复修订。
项目展示、***策阐述、工具和技术应用等活动,发挥研究对实践的促进作用。
2 “地平线报告”内容概述
为了让大家对过往的状况有所了解,我们将以表格的形式对2013报告年的具体内容做个概括介绍。从表格中我们不难看出,一年一度的“地平线报告”(The NMC Horizon Report)会从主要的趋势、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应用的新技术三方面做具体的阐述。
报告结构 内容
重要趋势 1、开放性已成为一种价值,比如说:开放内容、开放资源、开放数据等。
2、作为传统大学的替代和补充,人们开始探讨大规模网络开放课堂。
3、大学毕业生要求有更多的非正式经验。
4、人们越来越趋向于用新数据资源制定个性化学***验和学习测评。
5、因为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大量资源,教育者的工作持续发生变化。
6、教育范式转换为***学习,混合式学习,协作模型等。
主要挑战 1、师资培训还未意识到,数字媒体素养是各学科和行业的一个关键技能。
2、创作、出版、研究领域出现的新形式都超出了现有评估模式的范围。
3、教育本身的过程和做法往往限制了新技术的吸收。
4、当前技术和实践不支持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5、新教育模式给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
6、大多数学者都不采用新技术进行学习和教学,也不用来组织他们自己的研究。
3“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内容简介
截至到2010年,“地平线报告”已在教育界内取得了普遍的认可,为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新媒体联盟开始从博物馆背景下的教育入手,了“地平线报告”的博物馆版。该系列的报告旨在立足于全球范围内的博物馆,用全球视角和眼光,克服地区和对新兴技术的应用难题,以使全球范围内的博物馆受益。
作为地平线项目的一部分,其实施过程和其他系列的地平线报告的过程一样,主要包括团队组建、文献综述、形成共识和成果应用等四个阶段,通过网络***协作的方式完成。
不同的是,地平线项目有***的博物馆项目专家委员会,这些专家来自博物馆、教育、技术和其他相关领域。这些专家的研究内容会和地平线报告的其他项目的委员会进行交流。
博物馆项目的专家委员会需要系统、全面地回答以下四个大问题以确定每期报告的主题等:
1)未来五年内,地平线项目列出的关键技术列表中,哪几项对博物馆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2)哪几项关键技术从我们的技术列表中消失了?思考一下相关问题:
博物馆应选择哪些已经广泛应用的技术来支持和提升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应积极寻找和借鉴哪些在消费、娱乐或其他产业中已形成固定用户群的技术?
哪些重大趋势将在博物馆实现教育和交流的任务导向中发挥重要影响?
3)博物馆应开始关注未来的三至五年内哪些关键的新兴技术?
4)来五年内,博物馆在教学和交流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依据专家委员会对这四个问题的回答,“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的格式和形式同其他系列的报告一样,也从目前关注的重大趋势、主要挑战和未来1至5年博物馆领域应用的新技术三方面入手。
3.1关注的趋势
5结论
科技传播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随着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等基础理论的发展而提出、发展并逐渐完善。我国从科技传播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在学术界、新闻界、商界等各个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和谐发展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从科技传播的视角,梳理并分析了国外NGO组织在科技传播领域的思考和创新,希望能对国内的研究起到可借鉴的研究价值。
本文除了自行翻译一部分来自2012“博物馆版”的内容外,也曾参考了他人的文献和部分网络上的资料,假如在“参考文献”中有所遗漏,作者表示致歉并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NMC:New Media Consortium.[DB/OL]. http://
[2]Johnson, L., Witchey, H., Smith, R. Levine, A., and Haywood, K.. The 2010 Horizon Report: Museum Edition[R]. Austin, Texas: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 (2010).
[3]Johnson, L., Adams, S., and Witchey, H. The NMC Horizon Report: 2011 Museum Edition[R]. Austin ,Texas: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2011).
[4]Johnson, L., Adams Becker, S., Witchey, H., Cummins, M., Estrada V., Freeman, A., and Ludgate, H.. The NMC Horizon Report: 2012 Museum Edition[R]. Austin, Texas: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 (2012).
[5]Johnson, L., Levine, A., & Smith, R. The 2009 Horizon Report[R]. Austin, Texas: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 (2009).
[6]Johnson, L., Levine, A., Smith, R., & Stone, S. The 2010 Horizon Report.Austin[R], Texas: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 (2010).
[7]Johnson, L., Smith, R., Willis, H., Levine, A., and Haywood, K. The 2011 Horizon Report[R]. Austin, Texas: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 (2011).
[8]Johnson, L., Adams, S., and Cummins, M..The NMC Horizon Report: 2012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R]. Austin, Texas: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 (2012).
[9]Johnson, L., Adams Becker, S., Cummins, M., Estrada, V., Freeman, A., and Ludgate, H. NMC Horizon Report: 2013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R]. Austin, Texas: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2013).
[10]张诗潮,冉花,吴丽君,陈 振. 2004年~2012年地平线报告技术分析及教育潜力[J].
[11]王龙.地平线研究报告及其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9(7):72-74.
[12]李逢庆, 杨树林.信息时代的高等教育:未来趋势与挑战——新媒体联盟NMC地平线报告解读[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5):38-40.
研究性学习报告格式篇3
关键词:Seminar;模式;教学实践;应用
作者简介:张小兵(1978-),男,陕西宝鸡人,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副教授。(河南 焦作 454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046-03
Seminar发轫于18世纪德国,起源于大学的哲学和语言类教学,随后被美、英、法等国借鉴,并逐步演变和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教学和科研双重功能的课程教学模式,是欧美高等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Seminar模式不拘泥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它强调对课程教学目标和组织方式的创新以及促进课程知识的有效生成等。在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Seminar模式将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巨大作用。
一、Seminar起源与内涵
Seminar(费孝通先生音译为“席明纳”),德语词汇,源于拉丁文seminarium,原意为培育幼苗的“苗床”,后演化为“与教师共同研讨问题的学生班级”。Seminar最早见于18世纪虔敬派教育家A. H. 弗兰克创办的师范学校中,并由德国著名学者J. M. 格斯纳于1737年率先引入哥廷根大学。而后,德国著名教育家W. 洪堡将Seminar学习研究理念带进柏林大学,造就了一所与传统大学风格炯异的研究性大学。[2]近代德国大学的Seminar对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希腊、荷兰、比利时等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3]
Seminar在英文中有“研究班讨论会”、“研讨班课程”、“专家讨论会”等含义,简称作研究班、研讨会或研究组,其中“研究组”的使用在科研领域更为普遍。它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教师安排的也有学生自己组织的(此种形式的Seminar多见于国外高校)。目前,国内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也在开展类似的学术活动,但多数是教师提议创建并有教师参加的;同时,seminar课也开始在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尝试应用。
二、Seminar结构与分类
1.Seminar结构
Seminar通常由主持人介绍、主题报告宣讲、讨论与交流、教师总结与点评等四部分组成,[4]一堂典型的Seminar模式课程的基本形式和程序如下:
(1)主持人介绍(1~2分钟)。主持人一般由任课教师担任,对报告人的学习和研究背景作简要介绍,并宣布本次课的讨论主题,概要介绍主题所涉及的基本问题,不作任何学术方面的界定和评价,以避免为接下来的讨论定基调和影响学生的自我判断。
(2)主题报告宣讲(15~20分钟)。报告人利用多媒体对自己的专题进行论述。由于一般有1~2周的准备时间,报告人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某一问题的研究进行较深入了解,并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发言中。该部分是对学生的学术素质以及作风、礼仪、形象、多媒体制作、现场驾驭能力等总体水平的检阅,并要求学生衣着整洁、礼貌谦虚、语言流畅。
(3)讨论与交流(15分钟)。这一阶段主要是围绕主题进行交流。针对报告内容,课程参与者(教师、学生等)均可以向报告人提问,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指出报告中或多媒体演示中的错误,或要求报告人对某些内容进行解释或表达看法。这是Seminar模式课程中最精彩的部分,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学术积累和思维才智,有利于推动学术争锋和思想交流。
(4)教师总结与点评(3~5分钟)。这一阶段主要由主持人进行专题评点,简短地对讨论进行总结,对课堂中出现的有关学术问题的争论一般不作“是”或“否”的绝对性评价,以避免对以后的专题讨论定基调,影响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进行学术思维和交流。
2.Seminar分类
就目前国内教学现状而言,Seminar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两类:其一,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然后学生提问和讨论,对有一定难度、广度与深度的专题,教师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并提供参考资料(包括文本资料和网上查到的资料),让学生自行学习、准备,这种模式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其二,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发表见解,教师穿针引线,启发引导,使课堂成为知识探讨的舞台。这种模式的主要功能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以往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由学生主动培养兴趣、寻找问题、探索创新。
三、Seminar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Seminar模式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河南理工大学自2004年向***申报成立全国第一个公共安全管理本科专业,并于2005年招收第一届学生以来,课程体系建设、完善一直是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的重点。“公共安全演习设计”作为公共安全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很强的本科必修课程(开设在大三第一学期),课程所涵盖的内容除去基础知识部分适宜教师讲授外,演习设计方法和组织实施等核心内容更适合通过专题讨论、课堂实践和仿真模拟开展教学,引入seminar模式易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在给公共安全管理专业2005~2010级本科生讲授“公共安全演习设计”课程时,基于对国外高校开设演习设计课程情况的掌握,选取全部十章内容中的第二章“演习方案与演习准备”、第四章“演习设计步骤”、第五章“桌面演习”、第六章“功能演习”、第八章“演习评价”等章节,[5]采用seminar模式类型一组织教学。
在课程实践中则以学生为主体,采用seminar模式类型二,即以“演习全过程”为背景,布置开展了“演习通报”、“演习启动”、“演习管理”、“演习评估”和“演习终止”等专题讨论。按专题内容将全部学生分为6组,每组8~10人,提前2周布置给学生去准备,针对该部分内容提出基本要求和思考题(见表1),并介绍有关参考书及期刊资料。各小组推选1~2名发言人,在“演习全过程”seminar课堂上,各发言人就专题内容作介绍,限时15分钟,小组成员可以对报告人的发言进行补充;发言人讲完后,同学们就报告内容提出疑问或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言人就所提问题作出答复(认同或反驳),讨论十分热烈。为保持教学进度,有时不得不中止课堂讨论,进行小结,鼓励课后继续讨论。
表1 “演习全过程”seminar课堂讨论要点
序号 演习全过程 讨论要点
1 演习通报 演习概况,包括演习类型、演习范围、演习目标及主要参演者
通报方式及注意事项
2 演习启动 演习开始的一般模式,包括报警方式及报警信息传递
3 演习管理 演习场景和情节的更新及其与演习目标的关系
演习信息流与参演者行为的监控
演习的中止与恢复
4 演习评估 评估与演习目标的关系
评估的相关准备,包括评估员遴选与培训、评估标准与评估细则制订
演习评估的启动
5 演习终止 演习终止的时机
终止演习的条件
六届学生的总体反映是:“公共安全演习设计”课程采用Seminar模式能够让他们较真实地参与“演习”,掌握实际动手设计一场演习的知识,懂得演习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具备了***设计演习的能力。通过小型课程研讨——Seminar教学模式的尝试,结合学生的反映,认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视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度增加Seminar课教学内容。
2.Seminar模式在指导本科毕业论文中的应用
2009年上半年,采用Seminar模式首次指导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第一届(2005级)本科生毕业论文,学生论文范围包括社区应急救援能力评价、建筑物地震疏散撤离方案研究和应急管理志愿者服务等几个方面。
论文选题环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意见,对不能主动选题或选题重复者,结合其掌握应急管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情况,帮助确定论文题目。本小组9名学生的论文选题情况是:7人自主选题,2人协助选题,且全部为新题研究。确定论文题目后,向学生推荐几部应急管理方面的重要著作和期刊,鼓励学生试着寻找论文的切入点,主动构思论文框架。两周后,进行第一次Seminar,小组中每位同学都要发言,扼要介绍自己论文的基本构思和文献查阅情况。针对发言人的报告,其他同学提出不少问题和建议,开拓了发言人的思路。在汇报和互动讨论中,同学们都得到一些启发,并学着审查自己的研究思路。最后,结合各报告人的汇报和讨论情况逐一确定学生各自所开展论文研究的思路和进度安排。本小组基本坚持每两周开展一次Seminar,学生汇报研究进度和论文写作情况。其中,在论文开题汇报和中期检查环节,学生大都汇报了论文的阶段性成果,在自查基础上进行互查,对共性问题作统一要求和界定,既避免重复劳动又可以有效保证论文的质量和进度。在论文定稿阶段,安排了最后一次Seminar,每位学生都较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论文,包括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情况、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实现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并列出难以深入分析和把握的问题。参照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给出确切的修改意见,着重强调了论文格式和引注等问题,并简要说明了本科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此后,运用Seminar模式继续指导本专业2010~2012届本科毕业生16名,取得较好效果(其中2人获校级、6人获院级优秀毕业论文)。
实践显示,在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过程中引入Seminar模式具有如下优势:能够较好掌握学生论文工作进度,保证其研究的持续性和研究方向正确;学生在论文研究中所遇到问题的交流,对本小组其他成员是经验和启示;及时发现并解决共性的问题,避免其他同学走同一弯路;学生归纳总结和口头表达能力有较明显提高,回答问题简洁正确、要点突出;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是,可以让即将读研究生的本科毕业生熟悉Seminar这种学习模式,对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当然,Seminar模式在指导本科毕业论文中虽然具有这些优势,但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主题发言的学生准备不充分、小组讨论组织不起来、难以形成观点交锋等。这些可能与本科生的研究基础(能力)薄弱、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不全面有较大关系。但正因为如此,更应该在本科教学和指导本科毕业论文中引入Seminar模式(或其他更好的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品质。
3.Seminar模式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作为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问题的一种学术交流形式,Seminar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更是团队培养的重要方法。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和核心是知识创新,需要创新人才。把研究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在课外教学中引入Seminar模式是培养研究生创新素质、发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前已述及,研究组开展的Seminar模式的学术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个人课题进展汇报和文献报告。其形式和功效简介如下:
第一种Seminar(个人课题进展汇报)中,报告人将实验(试验)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或遇到的挫折告诉大家,这样同组其他研究生不必做此实验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经验积累,并杜绝重复劳动和资材浪费。一般而言,与小的研究组相比,大组除了科研设施完备、研究经费充足、高水平专家富集以外,实验室的经验积累也是一个重要优势。同一研究组里的工作多数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以个人课题进展汇报为内容的Seminar,在评述研究成果和检查研究进度之余可以为本课题组新老成员提供更实用的实验经验和技巧。
第二种Seminar(文献报告)将给研究组成员提供一个快速获取文献信息的机会。课题研究中,每个人所承担的任务是有限的,人的精力同样有限,从他人精心准备的文献报告中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及研究意义是一条捷径。相对于个人课题进展汇报,文献报告短期内似乎实用性不大(但有例外,比如介绍与所从事研究方向或课题相近的文献报告等),但这对于以后的发展以及对整个大学科的理解还是很有意义的,可以从中汲取养分。
Seminar的规模和范围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研究生较多的团队,一般以课题组为单位开展Seminar为宜;研究生较少的团队则可以考虑以系、院、甚至学校为单位开展Seminar。此外,还可以根据研究内容开展Seminar,同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生一起进行研讨,这样可能收效更大。
现阶段,本科为其他专业出身的研究生比例不小,如何能够让这些研究生更好、更快地弥补研究生阶段所缺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除课堂教学外,课外教学是培养研究生的一个重要渠道。河南理工大学瓦斯地质研究所坚持每周开展一次Seminar模式的研究生课外教学活动,目前以教师(所内教师和外请专家)作学术讲座和课题组作研究进展汇报为主。笔者所在瓦斯地质研究所“构造煤”研究团队主要开展构造煤结构及其物性特征研究,实验研究较多,适宜开展Seminar,本小组基本坚持每2周一次研究生个人课题进展汇报和(或)文献报告,视具体情况确定报告人数和报告内容。结合笔者研究生学习阶段和作为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经历,认为Seminar模式对培养研究生益处良多:能做到对学生的检查和督促,了解课题研究进度;有助于学生积累素材,每一阶段的实验数据和讨论结果是形成论文的基础;能促进交流,让学生了解他人关于课题的研究方法、实验步骤和研究思路,有利于合作研究。Seminar是目前多数研究组采用的培养模式,研究生要适应这种模式。
四、结语
Seminar是指通过教师指导小型课程研讨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于教学和(或)研究中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直接交流的讨论会,目的在于发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和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对新知识、新领域的探索和创新。Seminar模式在西方国家高校已广泛使用,但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教学实践显示,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Seminar模式必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张跃忠.论Seminar教学范式的现代价值[J].高等理科教育,
2007,(1):18-20,38.
[2]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58-163.
[3]胡海涛.Seminar教学法在医学继续教育课医疗纠纷案例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8,6(2):142-143,152.
研究性学习报告格式篇4
一、将实验安排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有充分的探究机会和思考空间
在以往的实际教学中,一般是将学生实验安排在章节内容授完之后进行,在分组实验时,大多数实验结果已为学生所知,由于知道了实验结果,学生实验兴趣不浓,也不愿思考,更谈不上探究,只是验证一下实验结果是否和教师讲的一致。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式虽然加强了学生的体验与探究,但可操作性还是有较大局限性,除了实验室安排困难外,班级50多人教学秩序的维持也比较困难。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探究实验的时间、空间有限,来不及对实验的现象和过程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的教学缺乏开放性、发散性,更缺乏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削弱了体验探究的价值,不能充分体现探究的本质。
针对新课程设计要求和教学实际情况,为保证学生在实验中有充分的探究机会和思考空间,主动实践、思考、发现。我们探索改变化学实验的安排体系,主要采取了两条措施:(1)把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尽可能地安排为学生的分组实验;(2)所有的实验尽可能在新授课之前完成。
案例1:探究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该实验的主要步骤:①将干海带烧成灰;②将海带灰浸入水中,充分搅拌,加热煮沸五分钟,冷却后过滤;③往滤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振荡萃取,观察四氯化碳层的颜色变化。该实验所需的时间较长,如果以边讲边实验的方式进行探究式教学,不可能在一个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在南京市教研室组织的示范课上,开课教师为节约时间,由几个学生在课前进行海带灰的制备,课堂上只要求学生完成其余步骤,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表面看海带的灼烧不是检验海带中含有碘元素的关键步骤,实际上它是检验实验的第一步,只有让全体学生参与这一步的实验,才是一个完整的探究实验。第一步的操作虽然费时较长,但也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为充分发挥这个探究实验的功效,我们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实验步骤,并要求学生思考各种检验碘的方法。让学生在未知结果的情况下进行新知探究实验。分组实验时,学生制海带灰花了不少时间,当他们用自己想出的方法检验出碘时,异常兴奋,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成功了”。学生实验后的成就感十分强烈,实验中他们观察实验现象很仔细,同时也引发他们的问题意识:“海带为什么不能用水洗,而用酒精润洗?”“海带灼烧中产生的白烟是什么成分?白烟对人有害吗?”“海带灼烧后产生的灰的成分是什么?”等。
该实验由于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机会和思考空间,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和问题意识。
案例2:探讨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我们让学生预习后到实验室进行一节课的探究实验,实验室准备了多种实验用品: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电极材料有炭棒、各种金属、学生还自带了各种水果。实验过程自主、开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实验设计和验证。学生经过充分的实验和观察,自己总结出很多重要的结论。如影响构成电池的电流强度的因素有:金属活动性的差异、电极间距离、电极插入的深浅、不同的水果汁(电解质)等。还有学生发现了异常现象:将电极插入乙醇中也测出了导电性;两个镁条为电极时也测出了电流。参加过竞赛辅导的学生还自制了盐桥,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兴趣。
实践证明,将探究实验安排在上新课之前,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他们向教师提问勤了,同学间的讨论热烈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变浓了。化学实验只有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下才能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只有在不知道其结果的情况下,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思维活动。通过改变实验安排体系,将实验安排在上新课之前,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探究机会和思考空间。
二、改变实验报告的书写形式,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有一次,学生做中和热测定的实验,我们让学生在白纸上写实验报告,结果全班学生能够合格的不到1/5,书写实验报告的基本格式不规范,对实验原理分析不到位,对定量实验中数据处理以及误差分析没有明确的意识,不进行数据计算,不知道怎么进行误差分析,更不清楚如何进行实验总结。这件事给我们触动很大,实验报告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书写实验报告的基本方法是必备的素质,如果高中生连实验报告都写不好,科学素养的培养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反思写不好实验报告的根源:一是学生对实验不重视,缺乏对实验的思考,必然会造成对实验方方面面理解得不到位,实验报告也就写不好。二是以往学生都是用实验册填写实验报告,一般是机械的填空,不需要多想应该写些什么,改成用白纸写,当然会不知如何下笔。
受到这件事的启示,我们对化学实验报告的书写进行了改革。让学生统一用16开白纸***设计实验报告。对每次实验报告怎么写,教师除了交代一下基本的要素和要求外,报告格式、实验记录、实验分析,让学生自主发挥。
开始时,学生写的实验报告问题很多,我们及时讲评,展示写得好的实验报告,表扬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原创,引导学生注意实验报告的格式化、规范化和科学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基本掌握了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写出来的报告也各有特点,有的详细,有的简洁,有的注重格式,有的注重内容,有的着重谈感受,有的着重写结论。
改变实验报告的书写方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变化,它的本质是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给学生自主研究创造了机会。学生在完成实验报告的过程中,对实验的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向教师和同学表达自己对实验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种变化是格式化的实验报告无法达到的。比如有的学生在做了铝加热的实验后写道,“我知道了原来氧化膜是这么一回事。”还有学生这样写,“今天的实验由于我们很好的配合,做得既快又好,十分成功。”字里行间流露出实验中的真情实感。
三、以探究实验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能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没有问题,学习就只能是表层的、形式的。
探究实验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最好环境。我们十分强调在探究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体做法是:①及时表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学生,激励引导启发其他学生。②让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要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可采用怎样的装置?应如何操作?为什么出现异常现象等。③在实验时,教师对学生提出明确的问题要求,必须在实验总结中提出自己的疑问,规定提问题的最小数目。由此引导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学会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如有关钠的实验问题,学生问道:“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是不是说明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钠燃烧后的产物中为什么有黑色物质,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什么比与水反应剧烈?钠的熔点是多少?”他们的提问,把熔点与熔化现象联系了起来,说明他们对钠的有关实验进行了深层的思考。
让学生在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提问题,既给所有学生提出了要求,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机会,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逐渐增强。
四、开设实验研讨课,集中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对学生通过看书、合理推测、相互讨论能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求学生写在实验报告上,通过问答,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和自学能力。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认识上会有偏差的问题、综合知识强的问题,我们采用开设实验研讨课的方式,进行集中讨论。
对每次实验我们都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确定研讨的内容。
(1)需要教师重点讲解的问题。如: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原理、浓硫酸的作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试剂的添加顺序和用量?为什么要缓慢加热,如何做好这个操作?
(2)对实验的反常现象进行重点分析、讨论。如:为什么加热的试管中颜色加深?变棕黄色?变黑?为什么几乎闻不到香味?为什么滤液是黄色的?
(3)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探究。如:碘的检验中氧化剂的选择、酸的作用与选择等问题。
(4)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自学、查找资料解决。如:海带的成分,海带的营养价值和吃海带要注意的问题,碘的存在、制取、用途。
(5)个性化的问题个别指导。这也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契机。
学习中的问题如果学生能在课前思考,教师的讲解必然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在授新课前做探究实验会引发学生很多的思考,他们提出的许多问题正是教师要在新课中要讲的问题。所不同的是,学生听教师讲解自己提出的问题时,其兴趣和专注力远远大于由教师对学生提出相同的问题。教师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中,对学生想知道什么,对哪些问题的理解比较困难等更加明确,教学时也自然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把教学要求和解决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由此教和学的面貌都发生了变化,不仅课堂效率提高了,课后反馈的效果也很好,在检测中,有关实验问题的题目,学生很少失分。
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学习愿望的增加,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有些问题课堂上不一定讲,但作为教师有必要弄清楚。有的问题如果不翻大学教材,上网搜索资料,很难解释清楚,查阅资料时还会发现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偏差。有的学生在教师上课讲某个问题时会突发奇想,立即发问。这些都激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因此,探究实验教学方式的改变,获益的不仅是学生,教师也从中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五、结束语
将实验安排在上新课之前,改变实验报告的书写形式等实验改革,让我们明显感到,学生实验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加强了。学生实验兴趣浓厚,主动思考实验问题,验证知识的正确与否,对实验现象和过程进行深入的思考,形成开放性、发散性的探究实验环境,增强了体验探究的价值,同时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但学生探究实验越自主越开放,对教师的要求也就越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也就越重要。
研究性学习报告格式篇5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
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2]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4.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题报告
学生: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二、
1、
2、
3、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研究性学习报告格式篇6
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
二、摘要。
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
三、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
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因此要简明扼要。
内容包括:
1、提出研究的问题。
2、介绍研究的背景。
3、指出研究的目的。
4、阐明研究的假设。
5、说明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以实验研究法为例,其内容应包括:
1 、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
2、仪器设备的应用。
3、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
4、操作程序与方法。
5、操作性概念的界定。
6、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
五、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要求现实与材料要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臆断。
其内容:
1、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如***、表)。
2、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
3、分析结果。
六、讨论(或小结)。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
其内容:
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2、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
4、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七、结论。
这是研究报告的精髓部分。文字要简练、措词、慎重、严谨、逻辑性强。
主要内容:
1、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2、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
3、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八、参考文献。
九 、附录。如调查表、测量结果表等。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
一、标题
可使用比正文大1—2号的字型与变化了的字体(黑体)来排列,上空2—3行,下空1—2行。
二、署名
接标题下一行,一般写上“××单位课题组”,在右上角打上一个“﹡”,然后在首页文末划一横线下面加注,也注上“﹡”号相呼应。加注时要标明课题的级别、性质、归属、立题年份、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以及一些谢辞。也可单独列一页,或放置正文末尾括号中,将具体的工作与成员予以说明。
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研究报告中所描述的背景、采用的主要方法、形成的结论与提出的新见解的简要说明,以100—300字为宜,接着“××单位课题组”空1—2行,其中“内容摘要”用中括号,变体字。
关键词除了帮助检索之外,还在于可提醒本研究报告的阅读者着意理解所列词语,以2—5个为宜,紧接着“内容摘要”,其中“关键词”也用中括号,变体字。
四、正文
正文是教育科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的提出
⑴是揭示问题或困难。
⑵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⑶是研究现状的综述
⑷是本课题关键概念的界定。
2、课题研究目标 目标的确定与后文的研究效果分析的思路要一致,有一定的联系。
3、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这一部分需说明自己对本课题研究思路的角度和特色,还要将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工具、研究步骤等方面的问题交代清楚。
4、课题已经的内容与方法 这是研究成果的主体,是课题研究内容的全面展开。
5、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结果是根据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后展示的客观事实,它告诉我们最终得到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结果可用***直观表达,也可用文字简要说明。
五、结论
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它是在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归纳而概括出更高一个层次的成果或观点。结论指出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今后应怎样办等。
六、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的研究
七、报告落笔的时间:
一般放在正文右下方。
参考资料的基本格式
引用对象 基本格式
书籍类 作者名《书名》(出版社,×年×月版)
刊物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刊物名》,×年第×版)
报纸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报纸名》,×年×月×日)
开题报告成果汇编
一、封面
说明课题来源、立题编号、课题名、课题负责人和承担单位、立题时间和结题时间等
二、目录
三、主报告
正文小四号,1.5倍间距。大标题(题目)三号,粗黑体。一级子标题四号,黑体。二、三级标题与正文同字号,字体变。附件如篇幅较多,正文可用五号,单倍间距,标题字号相应缩小。
四、附件
包括课题申报表、研究方案、立项通知、子课题研究报告、有较强阶段特征的阶段研究报告、相关的研究论文、设计的相关材料(如调查表),相关的个案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活动设计、相关成果的获奖证明及其他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一般不纳入汇编,在附典型教案或课堂实录时,还应加上相关的点评,以说明该个案对主成果的联系)
课题开题报告案例【二】《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缘由及课题研究的背景
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层面上来说,本课题的选择是基于以下的一些主要因素:
(1)新课程实施以来,特别是新课标教学要求颁布以来,由于新教材留给老师的空间很大,不少老师对现在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要求的把握以及在课堂中有效地落实好教学目标和要求还存在着“新教材老要求、新要求老套路”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度的达成。
(2)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包办的多,许多本该达到解释水平的课,不少教师将此下降为记忆水平,“满堂灌”或“满堂问”(填空式问答,懂的要问、不懂的不问)。有的课把教学混同于学科习题机械训练和简单强化,“表面上像探究,实际上是讲解”,大部分学生还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思考力水平明显下降。不少老师对一些主要课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原有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的层面上。
(3)课堂教学的预设设计与课堂动态生成性调控脱节。当堂的学习质量和效益明显偏低。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中学数学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近期还逐渐趋热。有的侧重于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有的侧重于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特别是最近郑毓信教授的研究文章“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见课程·教材·教法20xx第7期P.28),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兴起,什么是有效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需注意的问题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和剖析。
这些研究对本课题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但从总体上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成功模式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缺少成功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本课题着力于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案例剖析,从微观的操作层面入手,通过对案例的收集、分析、反思、提炼等,形成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方式方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核心概念的界定
有效性:“有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性亦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本课题中的预期目的即指省中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要求。
有效性教学:以省中学数学教学要求为基准,教师在实施单位时间的教学行为后,引起学生具体的进步和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有效性教学包括以下三重涵义:一是有效果:指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二是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的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三是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这里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还有思维水平的发展和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案例研究:案例是包含了一个或多个真实疑难问题的情境描述。本课题中的案例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典型课例实录。这里的典型课例有成功的,一般的,也有不成功的。案例研究就是通过收集、整理典型课例,分析其中影响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和具体的方法。
2、研究的主要观点
⑴课堂有效性教学的主要取决于教学设计(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设计)。我们认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对教学的达成度、对当堂效益有着显著的和最直接的影响。
⑵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主要应关注目标设定的有效性、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师生思维互动的有效性、练习反思的有效性。
⑶教师的个体素质与群体研究的水平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显著的和直接的影响。
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体现在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精英”,教学目标及要求的落实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的和谐落实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
三、研究的主要视角
(1)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文献研究
从多角度来收集、研究并组织全学校中学数学老师学习有关文章,在讨论中提高一线老师的理论素养和实施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意识。
(2)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和把握研究
着重于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教师课堂调控的有效性。
(3)教学行为现状的分析研究
当前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研究。融合先进教学理念的良好教学行为研究。不同教师群体教学行为的差异研究。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分层要求的研究。
(4)典型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新教材中的概念课、定理公式推证课、章节习题课、新高考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主要课型的典型课例进行案例剖析,形成有指导价值和推广意义的操作策略与模式方法。
四、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以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案例研究法是对典型的课堂教学实录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整理出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
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总结,边完善,把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2)本课题以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为辅
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的相关资料等。通过对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制定阶段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研究的方向等目的。还可以用之作为培训老师的素材,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际效用。
调查法主要调查本课题研究之初课堂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五、研究的途径与目的
研究性学习报告格式篇7
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提高工程技术经济课程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该课程的实践环节设置改革迫在眉睫。针对上述分析的实践环境中存在问题以及多年工程技术经济课程教学的经验,建议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1.增加多样化的课程实践环节首先,增加课程课堂教学的总课时数,及其中实践环节课时数。课堂教学课时,由以前的48课时增加为64课时,增加财务分析及可行性研究等方面内容的讲解。并搭配进行案例分析及习题练习,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由于前面分析本课程没有课程实训、毕业设计这两个实践环节。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计划中,应考虑增设这两个实践环节。通过课堂教学、课程实训、毕业设计这三个环节,循序渐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2.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案例教学分析本课程的案例教学非常重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实际案例,进行启发式教学。将前面所学的现金流量分析、方案比选、盈亏平衡分析等分散的理论、公式,融合在一起通过案例的方式进行表现出来,并进行综合练习。并且可以在案例中引入Excel软件的应用讲解,向学生演示怎样整理基础数据,怎样处理基础数据。并通过基础数据编制相应的计算表格,将各种表格联系起来进行计算。最后,通过案例教学重点考察学生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3.在实训环节中加强Excel软件应用定量分析是工程技术经济在工程实际运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包含了大量的函数模型及经济技术指标的分析计算。而Excel软件强大的函数与数据处理功能,正好能够完成工程技术经济定量分析这一任务。并且能够构建直观简明的计算表格,将各个表格通过数学公式及模型联系起来,对项目的经济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向学生讲解。并且通过课程实训环节,将课堂教学所讲解的Excel内容进行强化练习。例如,在课程实训环节中,设计相应的综合练习,让学生运用Excel软件自己构建计算表格,练习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运用软件函数计算NPV、IRR等经济指标、通过函数的计算绘制盈亏平衡***及进行敏感性分析的计算,并在Excel软件中绘制敏感性分析***,最终完成一个项目的综合的财务评价。由此使学生在扎实理论基础上,能够正确运用Excel软件来强化实践操作。4.在毕业设计环节中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是工程技术经济的重要内容,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经济、技术等方面对项目可行或不可行做出的评价,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将所学的工程技术经济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在毕业设计中,增加学生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工程技术经济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理论的实践运用的综合能力。由教师提供一定的建设项目资料,由学生自行进行项目实地调查,项目预测分析,收集项目相关经济分析基础数据。再将搜集到的资料结合Excel软件进行分析汇总,构建经济分析表格、模型。最后运用Excel计算出建设项目相应的经济指标,并进行归纳、总结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从而将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地与实践结合,为将来进入工作岗位并且顺利上岗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结语
工程技术经济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虽然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实践教学必须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因此,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且各个实践环节还要循序渐进,相互配合。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工程技术经济课程的教学的效果,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
作者:廖艳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建筑与材料学院
研究性学习报告格式篇8
: 测绘学院毕业实习报告编写及其成绩考核 一、实习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实习性质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校内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实习、实验、课程设计以后的一次综合性生产技能锻炼实习。 2.实习目的和任务 (1) 综合、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全部知识,特别是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课程实践,通过参加实际工作,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 毕业实习要为毕业设计(论文)做准备、打基础。因此,根据现场情况,充分收集与毕业设计有关的全部资料和信息(包括文字、***纸、***表、数据等),为毕业设计(论文)顺利进行打下基础。了解本专业的工作环境,熟悉本专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向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虚心学习,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的主要方式 为完成上述实习任务,为了使学生毕业之后能迅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战场的需求,毕业实习的方式包括:现场生产实习、承担生产任务实习、参与老师科研项目所进行的综合实习等形式。此外,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及时收集和整理现场资料。 1.到签约单位或工作性质对口的用人单位实习鼓励学生到签约或工作性质对口的用人单位实习,这们既有利于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业务,也有利于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全面考察。 2.参加现场生产实习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组织学生参加现场的生产实习,或实际参加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或其中一子项,由现场实际条件确定)。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主要工程任务、完成工程的方法及过程,本专业的发展概况、科学管理的方法、目前现状以及作为一个工程项目其完整的工作流程。 了解所在项目组的内容、人员配备及分工、组织和管理、采用的技术标准、设备的配备和选型、工作方法、工作手段等。充分掌握工程项目的工作流程与管理方法等。 3.承担生产任务实习 为了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为了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可对毕业实习进行了大胆革新,通过承担生产任务和横向技术服务完成毕业实习工作。 让学生直接从事生产任务实习,真刀真***的干,充分掌握生产项目的全部流程与管理方法,以及本项目组的具体任务、人员配备及分工、组织和管理、采用的技术标准、仪器的配备和选型、工作方法、工作手段等。 4.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等形式所进行的综合实习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指导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的资料收集、项目研究等工作,通过参与科研活动,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有关科研的科研信息和基本研究方向,锻炼学生科研的综合能力。 三:实习报告编写 毕业实习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提交一份毕业实习报告,作为评定学生毕业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实习报告的编写,应根据自己的毕业实习内容确定,一般要求报告字数不低于3000字,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毕业实习的单位、任务简介,其中包括实习地点、单位、实习项目、时间安排等内容; 2.毕业实习的主要工作总结,其中包括实习的主要工作内容、技术设计成果及技术总结等内容; 3.存在问题和建议,其中包括毕业实习中的经验与教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意见和建议等内容。 4. 完成实习报告后,要求填写好一份《毕业实习自我鉴定表》。在外单位实习的同学,鉴定表须经实习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四、毕业实习成绩考核 (一)成绩考核 实习结束后,由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实习纪律、实习态度、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现场组织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按五级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评分依据是: 1.平时成绩 包括实习态度;实习遵守纪律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等。 2.实习考核成绩 包括对实习任务的理解、实习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场相关问题的处理能力、资料收集情况等。 3.实习报告成绩 包括报告的正确性,相关知识的广度、深度、概括性,文字表达能力等。 (二)实习成绩考核中应注意的问题 1.实习报告文字潦草,发现错别字而不予纠正者,评定成绩时不得给“优”、“良”成绩。 2.发现照抄同学的同类报告者,应给“不及格”成绩。 3.实习不认真,违反各项规定,无组织无纪律者,应给“不及格”成绩。 4.无论何种原因,未经允许而擅自离开实习地点达半天时间以上者,应给“不及格”成绩。 5.不论何种原因,凡超过一周时间未进行实习者,一律不给评定实习成绩,按“缺毕业实习”对待。 6.对于“实习不及格”和“缺毕业实习者”,按学校学籍管理办法规定处理 五、实习报告提交及成绩上报 1. 毕业生必须在3月26日之前将实习报告上交实习指导教师 2. 各实习指导教师应在4月4日之前完成实习成绩的提交并将实习报告上交资料室 相关***毕业实习鉴定表 测绘学院2007年3月
研究性学习报告格式篇9
通过毕业实习报告可以大致反映学生能否运用3年所学得的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本专业领域内某一基本问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其选题一般不宜过大,内容不宜太复杂,要求能够较好地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分析或解决专业领域中的某一具体问题。
毕业实习报告写作过程是更生动、更切实、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报告写作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实习课题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际,在理论和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搜集材料、调查研究、接触实际的过程中,既可以印证学过的书本知识,又可以学到许多课堂上和书本里学不到的活生生的新知识。
毕业实习报告写作不是单一地应用某一专业课程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而是综合应用所学各科知识和能力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若平时学习习惯于死记硬背,缺乏能力的培养,缺少动手动笔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在写作过程中问题就都会暴露出来。通过报告的写作,可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有针对性地克服缺点。在写作过程中,应克服不以实践和研究为基础的错误倾向;切忌东抄西拼,改头换面,剽窃他人的成果。必须端正文风和学风,诚信治学。
2.毕业实习报告书写格式、写作原则与基本步骤
毕业实习报告写作应遵循如下原则:
(1)观点明确、结论科学;
(2)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3)研究方法正确;
(4)忠实、客观,数据完整可靠;
(5)层次分明,推理严谨,立论正确;
(6)遵照规范、符合惯例;
(7)文字简练、说明透彻;
(8)理论联系实际。
正文中涉及到的***表、插***、公式、符号、参考文献、计量单位等都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毕业实习报告必须以实践和研究为基础,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其基本写作步骤如下:
(1)准备素材
(2)构建报告框架
研究性学习报告格式篇10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意义
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真实性,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其中真实性体现在研究计划上。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要准确、规范、简炼。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最好引用成熟的理论术语来构造题目,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
简练就是课题简短精练,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
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及写作技巧
1.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
(1)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文献综述,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发展方向、研究方法、应用领域,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
(3)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4)研究计划。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包括拟采用的实验手段)、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包括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课题工作量和经费)、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
(5)主要参考文献,列出所查阅参考的文献。
(6)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2.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
(1)选题合适是前提
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因此选题应本着以下原则:
*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综合训练的基本要求,难易度及任务量适宜。
*与自己实际教育背景、科研工作或生产实践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
*是自己专业中发展迅速影响重大而需综合评价的部分。
*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
*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2)研究目标具体却不死板,有价值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3)收集资料,积极学习研究课题所需理论是论文开题报告的基础
首先,收集资料。我们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
文献资料是撰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文献越多,就越好写。选择文献时应选择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等,要注意所选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学性、优先选择阅读近期的(近3~5年),后读远期的;广泛阅读资料,有必要时还应找到有关文献所引用的原文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做好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
其次,学习理论。我们要掌握与我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研究工作才能有深入进去,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要加强,这样我们写开题报告的时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开题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要注意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资料。该部分应是是评论性的,本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4)正确的指导思想是论文开题报告的***治保障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治理论,也可以是***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对于范围比较大,时间又很长的课题来讲,大家在总的方面,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导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现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错误。
(5)研究计划是开题报告的核心
研究计划,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研究计划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一个好的计划,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因此研究计划要科学、要务实,切忌脱离实际。
(6)参考文献要有代表性。
(7)进度计划要细致,这样完成论文的时间才能比较准确。
三、论文开题报告的答辩
为了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论文质量,就必须对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价。
论文开题报告会由3~5位相关学科的专家对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议,与企业合作的重大科研项目可以聘请1~2位相应企业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参加,不同学科的论文开题报告的侧重点不同。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研究性学习报告格式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