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济性工作计划10篇

产品经济性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中***分类号:F0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013-03

在论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时,人们更多地注意到***对创立这一理论的贡献,这是必要的。但是,任何思想的形成,都“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1] 从思想史视角看,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的“三主三补”等思想在体制改革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中具有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最终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作用不容忽视。撇开了前面的探索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就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0世纪50年代末,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实践中,针对“”和化运动中理论界出现的否定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问题,通过研读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苏联***治经济学教科书》等著作,结合中国实际,着眼于经济发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这些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起了奠基性作用。

论述说,列宁曾经大力提倡发展商业,因为苏联那时城乡商品流通有断流的危险。我们在1950年也曾有过这种危险。现在运输不好,出现半断流的状态。因此必须扩大商品生产。提出:“中国是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 [2], “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过渡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有可能存在。” [2]“必须在产品充分发展之后,才可能使商品流通趋于消失。” [2] 他批评一些人避开使用还有积极意义的资本主义范畴――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价值法则等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对马克思主义不彻底、不严肃的态度。经过此后多年在消除商品经济思想支配下,逐步缩小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范围的实践,这些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为“商品经济充分发展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他提出的商品生产“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2],“必须肯定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还有积极作用” [2],“要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2]的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初成为确定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重要依据和思想基础。1984年10月,中国***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他指出,不承认商品生产,是不承认客观法则的表现。他肯定价值规律法则的那段著名的话:“这个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 [2] ,对于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思想指导作用。

晚年在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中说,我们建设了一个如列宁说的没有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跟旧社会差不多,分等级,有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等价交换,要拿钱买米、买煤、买油、买菜。对于现在实行的商品制度,必须在无产阶级下加以限制。这表现出了着眼于经济发展与着眼于***治和社会发展思考问题时所得结论的不同。发展商品经济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积极作用与其造成的社会后果和社会主义目标之间的距离是矛盾的。他在解决这一矛盾时,着眼于***治和社会发展,更多时候所表现出的限制和逐步取消商品经济的愿望,掩盖、窒息了他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极其宝贵的思想。当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排斥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机制,则是制度方面的原因。

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国在完成全国财***经济统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等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全国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中国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经济体制方面某些统得过多过死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根据他当时觉察到的问题,在***的会议上提出了“三主三补”的思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3]。这些思想对于刚刚确立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更好地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促进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们***对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由于过去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所形成的许多不合实际的僵化观念,使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实现。

经济体制改革伊始,***即集中精力探讨如何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利用市场机制的问题。经过对几十年计划工作全面深入的反思和研究,***抓住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1979年3月写出《计划与市场问题》一文。该文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起了思想奠基作用。

***溯源说:“计划工作的规则: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思想来之于马克思。” [3] 回顾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他肯定地指出:“在社会主义***还没有在一个国家胜利以前,马克思就设想过社会主义经济将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这个理论是完全正确的。”“1917年后苏联的经济计划和1949年后中国的经济计划,都是按照马克思所说的有计划按比例办事的。”“当时苏联和中国这样做是完全对的” [3]。历史上,由于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苏联经济在“二战”前十多年一直高速发展,战后经济恢复也迅速,并长期居世界第二工业大国地位。中国通过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在落后的农业国基础上,通过低消费、高积累战略,也获得了工业化所需的大量资金,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较快建立了***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当然说明了马克思的理论、苏联和中国的实践是正确的。***的这一结论性认识是对历史实践的正确概括。但问题还有另一面,***指出,由于我们没有根据已经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验和本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从理论上“对马克思的原理(有计划按比例)加以发展” [3],导致计划工作制度中“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这一缺点造成计划工作在实践中偏离了预先设计的按比例发展的目标,原料工业与加工工业、各个工业部门之间、工农业之间等都比例失调;“因为市场调节受到限制,而计划又只能对大路货、主要品种作出计划数字,因此生产不能丰富多彩,人民所需日用品十分单调。” [3] 忽视市场调节,造成经济计划对价值规律的忽视。市场经济虽具有盲目性,但由于客观规律作用,能够最终实现按比例发展,也不会出现产品单调现象。长期以来,由于“左”的影响,人们把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种种正确措施当成“资本主义”,因而在经济体制上所有制过度集中统一、忽视市场机制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切中要害,他强调地指出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同时并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1)计划经济部分(有计划按比例的部分);(2)市场调节部分(不作计划,只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即带有盲目性调节的部分)。”从这两部分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看,第一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部分是从属的、次要的,是必需的、有益的补充 [3]。确立两种经济并存观念,意味着对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的突破,是人们转变传统观念的重要一步。

***展望说,今后的经济调整和体制改革中,从计划与市场比例看,“不一定计划经济部分愈增加,市场经济部分所占绝对数额就愈缩小,可能是都相应地增加。” [3] 当人们深刻认识到两种经济同时并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形成“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的共识后,市场经济部分所占的比例必然会有增加。在当时尚未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的情况下,这是对计划与市场发展趋势的富有远见的前瞻性表达。在稍后的1982年,***进一步将其概括为“鸟笼经济”。

***从理论源头上阐述了计划经济的根源性,又在对经过多年发展的计划经济的弊端深刻反思的前提下将市场调节看做是根据实际对马克思原理的发展,论证有力,易为人们所接受。这些理论认识和思想观点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前期一段时间的重要指导思想。但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在旧体制框架内修补和改良,只让市场调节补充其不足,不能解决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根本改变原框架,形成新思路,成为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前进的迫切要求。

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局限于从保持计划经济体制框架的视角看问题。他思维的逻辑基点是发展生产力。他就强调:“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4] 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入,他的计划与市场“结合论”、“方***”思想愈益明显。1979年说,“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做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4] 他赞成***当时提出的“主辅论”思想。1982年4月,***在一次谈话中说:经济体制改革还只是试点,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策也只是开始,“最重要的,还是***同志说的,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市场调节为辅。” [5] 他认为,我们的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6] 这与***当时的认识也具有一致性。但在***沿着“主辅论”的思路思考问题时,***一直思考的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问题,因而对问题的提法,思考和认识的结果就会出现差别,这种差别逐渐显露出来。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公布之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子明显加快,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由指导性计划或完全由市场调节,市场调节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认为,经济加速发展的成就,是由于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这个路子。1985年10月,***在同外宾谈话时指出:“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6] 这里,结合论、方法思想已经非常清晰。***领悟到,多年的改革过程,就是市场的意义和作用不断提升的过程。实践已经表明,凡是注重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市场作用发挥较充分的地方,经济就更有活力,生产力发展就比较快。当继续加大市场取向改革力度,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全面的根本性改革,成为改革实践中亟待科学解决的一个焦点问题的时候,结合论、方***的思路就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1987年,***在听取中央领导同志汇报关于十三大报告起草情况时的一番谈话表明他已经敏锐地抓住了这一问题。他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 [6] 1989年6月,***再一次重申,“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6]

但是,理论认识的不彻底性是很难保证改革总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八波后,在经济领域里又对私有化和市场化进行批判。对市场化的批判却表明把计划经济看做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特征的观念根深蒂固,从社会制度本质上对问题进行理论阐发才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在提出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病经过一年多的思考后,1992年的南巡谈话对问题进行了一揽子解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6] 计划与市场手段论与社会主义本质论,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共同构成了对长期困扰人们的理论问题的系统的彻底的解决,解除了人们对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导致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担心。摒弃集中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十四大明确提出的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9.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著作专题摘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973-981.

[3]***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247.

[4]***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6-314.

[5]***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293.

[6]***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373.

What’s the Ideological Basis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ory

JIA Meng-xi

(Dept.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Guangdong Women’s Polytechnic College, Guangzhou 511450, China)

产品经济性工作计划篇2

一、事前审计的涵义 事前审计通常是由本部门、本单位的专业审计人员,在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按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对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决策计划合同以及预测效果的审计工作。它是从企业的内控制度、生产经营计划的编制中以及有关的决策或合同中去发现问题,并督促各有关单位针对问题采取措施,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事前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生产经营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方案、采用新技术和财务成本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管理的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分解落实,各环节完成任务的考核和评价制度奖惩方法,单位所签定的各种合同等。 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一般讲,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构成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包括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两部分。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内部控制与会计内部控制是交叉结合形成各项经济业务完整的内控制度。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采取按经济业务进行检查和按业务部门进行检查。 1.按业务进行检查,是指对某一项业务活动的全部处理过程所进行的检查。即检查整个业务处理控制制度程序是否完整和衔接。包括: ①审查材料收发业智力投资内控制度。 ②销售业务的内控制度审查。 ③工资结算业务内控制度审查。 ④审查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内控制度。 ⑤会计核算内控制度的审查。 ⑥审查往来结算业务的内控制度。 另外,专项资金业务、工程项目业务和固定资产等内控制度均为可审查的对象。 2.按业务部门进行检查,是指对某一业务部门的某方面业务控制程序所进行的检查。检查某一业务部门内部控制状况,而不是查证某项经济业务的全部处理过程。如对开发新产品管理控制制度的审查,可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在***策方面,新产品及其研制技术是否符合国家经济技术***策,是否符合国家技术改造的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资源合理使用,保护生态和人民健康的要求。其次,在组织机构方面,新产品的技术要求、研究设计人员的工作职责是否明确,是否严格执行进度。最后,在财务成本方面,审计人员应要求研究设计部门及时正确地报告费用支出情况,并比较预算与成本之间的差异,判断新产品的效益前景。 三、决策审计 决策是企业的核心问题。开展决策审计,可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决策审计是由专业审计人员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分析生产经营决策的活动,包括对决策的程序、方法、基础资料及其结论进行审核检查,以评价和鉴定决策结论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决策审计可具体分为生产经营决策审计,采用新技术开拓新品种决策审计,投资决策审计。 四、计划审计 在经济体制不断深入改革的形势下,企业的计划管理是根据市场调节和国家有关的经济***策来组织进行的。企业经营计划的审计,以审查年度计划为主。其主要内容有:审查计划的科学合理性,即计划编制的依据、组织、程序的科学合理;审查计划前后年度和相关计划之间的衔接性,比例、数量的内在平衡性;审查计划可行性。各种计划的审计,包括: 1.生产计划审计。 2.质量计划审。 3.流动资金计划审计。 4.销售计划的审计。 另外,还有开发新产品计划审计、成本计划审计等。 五、合同审计 经济合同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协议。经济合同法及涉外经济合同法是经济合同审计的主要依据。经济合同审计是根据经济合同法及有关经济法规的要求,由专职审计机关或人员对合同当事人履行权利义务的状况进行检查与评价,以确定或解除有关法人应负的违反经济合同的责任。对经济合同的签订、履行、管理、纠纷及违反责任的审查,是经济合同审计的主要内容。商品合同与劳务合同审计包括: 1.购销合同审计。 2.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审计。 六、达标审计 达标审计是生产工程专业审计。它是针对一些新建、扩建企业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经济效益较长时间达不到设计能力的单位进行审计。其工作方法以企业的设计方案为基础,审查实际生产情况,包括以原材料供应、设备技术、生产工艺、劳动组织、生产调度、奖励分配等方面和各生产环节进行审计。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将各个环节实际达到的指标从低到高分档次进行排列和分析,找出各档次指标操作的特点和问题,然后有计划地总结经验在各环节组织推广。

产品经济性工作计划篇3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国民经济计划学看成是社会主义特有的一门学科,非社会主义国家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存在这门学科,我认为这个观点值得商榷。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没有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国民计划学,但却存在着资本主义的国民经济计划学。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编制它们的国民经济计划.二战后,法国从1947年到1988年已连续制定并实施了九个发展计划旧本从1956年到1985年也已编制和实施了8个中长期计划;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欧的国家都普遍制订和实行各种类型的经济发展计划。这种国民经济计划的实践是不可能没有理论指导的·也相应的有资本主义的国民经济计划学理论指导.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美国刘易斯的著作丛书《发展计划》、日本林武郎著的心发展计划指南》等书,都详细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计划的理论、实践和方法。它们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的国民经济计划学。我们不能因为它们与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国民经济计划学在体系、结构、理论和方法上的不同就否定其属于国民经济计划学。但这决不是说我们主张把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学和资本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学等同起来。

这里要说明的只是国民经济计划学是否只是社会主义专有的问题。至于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学和资本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内容的共性和特性的关系问题。正是我们在这里需要加以说明的主要问题。我们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学研究的内容和资本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学研究的内容就其自然属性而言具有共性,就其社会性质而言具有不同的特性。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国民经济计划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及内容是存在着二重性的,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自然属性即通过计划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社会属性即通过计划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民经济计划学主要研究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变动的规律性,只要是社会化大生产.就要按比例的发展,就要研究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纯技术性的针划方法。从这个意义上它所涉及的是自然属性方面,各个社会并无什么区别。这也就是不同社会国民经济计划学所具有的共性。正如马克思所说指出的“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濡要t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二定数t的社会总劳动是,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①但人类社会的社会化大生产除了具有自然属性方面以外,还具有社会属性方面.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他们(指人们一编者注)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②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学必须通过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利用反映这种经济关系的各种经济手段来实现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调节社会主义生产,发展国民经济,达到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目的.这便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学的特性,亦即它的社会属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国民经济计划学的社会属性是不同的。

在国民经济计划科学体系建设上,要正确处理其内容的共性和特性的关系,既不能象过去那样片面的否定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国民经济计划和国民经济计划学,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单纯地强调它的社会属性产甚少研究自然属性方面,影响这门学科的发展,一也不能片面地否定国民经济计划学所具有的特性,一味地强调其共性,把两种不同社会属性的计划学混为一谈。针对我国过去强调计划学社会属性较多的情况,现应在坚持必要的社会属性的前题下,来深人研究其自然属性方面,要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计划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来发挥计划调节的应有作用,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民经济计划学。现许多同志提出要建立“一般计划学”,其意义在于推动我们去大力研究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东西方制定计划的共性内容,强调研究计划的自然属性.但也应该看到,不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环境因素(如社会制度)、具体国情.建立只反映自然属性的“一般计划学”设想在现实经济实践中是很难行通的。

二、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建国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首先是通过“一化三改”将国民经济转移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荃础的轨道上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计划学。无庸讳言,从那时起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止这一段长时期中,我国搞的实质上是产品经济,国民经济实际上按产品经济模式运行的,国民经济计划学实际上也是产品经济计划学。***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地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十四大更进一步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实现了理论上的重大突破。随粉产品经济的坚冰被打破,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作为指导国民经济发展和运行的国民经济计划学虽然在某些方面作了一些改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就其科学体系、框架结构和内容上来看,却没有根本上从产品经济的束缚下解脱出来,血肉相联地注人到商品经济的肌体中去。

事实证明,现在的国民经济计划学仍然相当严重的滞后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实际,更不要说,理论走在实践的前面,有力地指导实践的发展了。

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中,一般经济活动都是以市场为中心而展开的,市场机制是配置社会资源的基本方式。在这种体制下计划还有无存在的必要?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当代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钧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府调控包括计划调节为辅的经济调节机制。法国经济学家马赛和帕斯卡隆,他们从法国实施计吃叼仁的实践中提出了二元调节的理论,认为计划与市场是有相互补充的关系,市场通过价格波动传递信息,对经济进行短期调节,计划则启发一种长期决定.提供未来环境中由珍贵信息组成的预测,象航标一样指导国家行动.计划是市场的调节者,是总市场化的研究者.是不确定因素的削减器,是反盲目生产的手段。因此,一个合理的权力体系应该结合计划与市场进行二元调节。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中,计划的基础是市场.从上可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不要国民经济计划学,而是不要产品型国民经济计划学.要的是市场型国民经济计划学,把国民经济计划学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它在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巨大作用。

要把计划学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我们必须首先要在进一步彻底破除产品经济观念和确立商品经济观念的基础上,破除产品型计划观念,确立市场型计划观念。为此,我们就必须进一步搞清产品型计划与市场型计划的不同特点:

(一)从计划的范围和着重点上看,产品型计划襄括一切,是有全面的搜盖性,即包括社会再生产的所有环节,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经济、社会和科技所有方面,但其着重点实际上是重生产、投资计划,轻社会、科技计划,重生产环节的发展,轻流通、消费环节的发展.市场型计划从宏观调控的意义上讲仍具有全面的硬盖性,需制定经济***策、经济杠杆等手段进行宏观控制,但它的着重点,是把市场能够正常调节的部分还给市场调节.而把市场不能正常调节的部分作为自己调节的重点,如去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把市场无力提供具有“同时共享性”的公共产品以及污染等外部效应问题纳人计划管理的范畴,把建立、维护和管理平等自由竞争的市场,反垄断以及弥补市场调节果,克服市场调节盲目性等列人计划工作的重点。

(二)从计划所使用的调节手段来看,产品型计划,项目无论大小,产品无论巨细均纳人指令性计划,具有强制性,经济的运转和计划的实现主要依靠行***手段,市场型计划的手段一般有国家订货或提供信息的指导性计划,产业***策、外贸***策等***策性计划;财***和金融手段,法津手段以及少量适当的行***手段,其计划不具有行***约束力;

(三)从计划的分配环节上看,产品型计划用物资分配和划拨清算的办法取代了市场交换,生产资料尤其如此,实际上实行的是否定市场无流通的产品分配制度.而市场型计划的确定则以市场为基础,列人计划的产品都要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流通,而不是采取直接分配的形式;

(四)产品型计划是直接的计划,上下一般粗,企业没有自,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而市场型计划则尊重企业作为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实休的地位,给予企业微观计划的制定权;

(五)在许划所使用的方法上,产品型计划制定计划的方法,主要是传统的静态的编制计划特别是年度计划的方法,经济的发展难以根据经济的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调整;而市场型计划制定计划的方法,主要以编制年度计划为主的方法转变为主要编制中长期计划的方法,由静态的计划方法转变为动态的计划方法.主要研究编制计划的方法转向主要研究规划和调控的方法,并加强市场调研的方法;

(六)在计划应履行的职能上,由产品型计划的指导、组织执行和监督的职能转变为市场型计划的宏观决策与调控、社会经济服务与协调和微观建立与塑造的职能.

从上可见,产品型计划和市场型计划是有很大区别的。应该承认由产品型计划转变为市场型计划,意味着计划体制的根本性变化,它必须通过计划体制的改革来加以实现,这也是计划工作的一场深刻的***,因而是艰巨复杂的,不是轻而易举的。同样应看到的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由产品型计划向市场型计划改革的轨道上已经前进了若干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冷静地说这个转化仍处于初期阶段。国民经济计划学应对这个转化的全过程及其发展阶段作出理论概括并揭示其规律性的东西,以反映和指导这个转化,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就必须根据市场型计划的特点来改造计划学的内容。

三、国民经济计划学中的定性和定t的关系

国民经济计划学要解决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就应该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定最分析.可以说,没有必要的数t分析就不能完成这门学科的任务.没有定性分析的定盆分析只是数学游戏,没有任何意义;没有定量分析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也是说不清楚的,我们可通过定全分析来完善定性分析。但是回顾这门学科过去的状况,则存在着重定性分析轻定t分析的倾向。在定t分析上,由于较多地采用静态传统计划方法,使定t分析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主观随意性、模糊性、不规范性,并显得支离破碎不成体系即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近几年强调采用的现代计划方法,对加强定量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方法和实践两张皮的结合上没有很好的解决,影响了定t分析的具体效用;在内容章阐述中所引人的数据上.也往往陈旧过时,数据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中.有些只适用过去产品经济的计划方法现仍保留在计划学内容中,这就更造成了定全分析与经济发展实践的脱节,在阐述某些理论原则时,不是把作为国民经济计划学经济理论基础的***治经济学已经阐明了原理作为前提和出发点,运用它来指导本学科***内容的建设,而是相当程度上存在着重复经济理论原理的现象,而且与部门经济学的内容也有相互重复现象。我们认为上述问题必须在体系结构和内容安排上进一步加以改进。

在定性分析上,要尽快使之转移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要在***治经济学和部门经济学已阐明原理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计划理论。要加强定量分析,除了前面市场型计划第五个特点所阐明的计划方法的几个转变而外,要变传统的静态的综合平衡分析为总量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性平衡是全面的价值平衡,过去的财***、信贷、物资、外汇和劳动力等专项核算,已不能完整地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的总体平衡;要变比例的量的分析为结构分析。市场经济要求我们不能停留在比例关系的静态的研究上,而应从动态的结构变动中研究产业变动的量的规律性;要加强现代化方法的运用如消费的分析和预测、资本产出比、部门间投人产出分析、线性规划、经济计量模型和模拟模型的研究和运用,要把现代方法和传统方法融合起来以计划工作的过程即计划调查、计划设计、计划预测、计划决策、计划调控和计划评价为脉络,研究汁划方法.研究计划方法在计划工作各了阶段上的具体运用,使计划方法的运用系统化、规范化;还要在内容的阐述由及时引入必要的数据,结合必要的实证案似分析。

四、正确处理自我完普与借鉴吸收的关系

商品经济及其相连的市场经济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世界性范畴。要真正完善地建立起科学的社会主义市场型国民经济计划学,首先和主要地是把握我国吐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吸收其它让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必须有原则、有分析地借鉴和吸收西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工作的经验和国民经济计划学的有用成份。

产品经济性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市场经济;房地产开发;趋势;问题

正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局势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都对房地产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当前经济局势的基础上,对房地产开发工作应该主要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索。

1、当前经济局势和发展趋势

我国的经济局势一直处于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国内的经济处于持续高速发展的阶段,房地产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也将随着得到持续发展。但是在经济市场的宏观背景下,为了控制房地产行业过热,2005年,随着宏观调控***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势头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由于市场需求偏大,一些地区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办公厅于2005年3月27日发出了《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建设部等七个部门于2005年4月30日发出了《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解决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价格上涨幅度过快等问题,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宏观调控措施得到进一步的细化。而对我国的房地产开发市场情况而言,整体的发展趋势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对于房地产开发的成本来讲,不断上升的成本问题使得房地产开发面临更多的风险问题,而且国家对于房地产商品经济的控制也使得房地产经济的过快增长有着***府调控的宏观力量,过渡消费成为泡沫。同时,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情况,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必须要引以为戒保证经济发展能够与国内经济增长情况相持平,避免出现类似的金融问题,导致房地产开发的危机。另外,对于房地产开发的经济效益来讲,由于其发展不同于其他经济企业的发展情况,必须要对城市规划和***府调控有调整性的作用。所以在面对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必须要面对城市规划等问题。总之,从这种情况来看,房地产开发必须要以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为背景,以***府的调控形式为开发依据,对如今已经形成的经济局势进行详细地分析和探索,保证房地产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稳定的发展趋势。[ ]

2.房地产开发的基本保障

2.1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类似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的相关指标体系,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指标体系的评定保证了商品住宅性能评价、国家康居住宅示范小区等评价指标。[

]综合评价应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和计算房地产项目对区域社会经济的效益和费用,考察项目对社会经济的净贡献,判断项目的社会经济合理性。但是目前的房地产开发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相关的项目评价指标还没有建立完善,例如:可使用土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停车泊位、大市***配套、公共设施配套、交通等实际因素,还有采光、防震、绿化等技术因素的评价都需要不断地完善,以科学的指标评价来完善房地产开发和建设的基本要求,保证开发项目的妥善预测和建后的服务。除了综合评价和项目评价之外,房地产开发问题还包括财务评价,财务评价应根据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计算房地产项目的财务收人和财务支出,分析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及资金平衡状况,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2.2抓好市场调查和预测环节

房地产开发的市场调查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全面系统的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房地产信息和问题,为房地产企业进行市场预测、房地产开发程序设计、制定战略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市场调查包括探索性调查、描述性调查、因果关系调查和预测性调查。对于预测环节来说,主要是了解产品的需求量和未来发展趋势,把握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动态,预测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并依此分析房地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确定房地产项目的用途、规模、档次、开发时机和经营方式是房地产市场调查和预测的主要目的。在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之后必须要对整体的预测结果进行总结,保证有周密的调查计划和资料整理的能力,以此来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预测,保证整体的项目开发能够有事先的预测和事先的战略规划。

2.3房屋的商品化

商品市场经济将愈来愈多产品卷入其中,房屋的商品化进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面对这种情况房地产开发工作必须要认清商品化的基本需求和经济规律,找出商品化带来的一系列的经济活动。房屋商品化首先在人的经济活动中,房屋问题被作为一个***的问题提出,成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其次,它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多采的选择性,为经济生活中人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再次,它为人的迁徙提供了机会,为人的经济活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不仅如此,它改变着人们的观念,人的生活态度,人的生活战略;同时也改变着人本身与自然住房相联系的一切本性。但是在房屋商品化进程中经济规律也展现了过渡商品化所带来的危害,所谓住房过度商品化是指将住房作为一种纯粹的商品,企业和居民作为供需双方通过市场上的租售买卖来交易住房,***府保障服务缺失或力度明显不够。我国房地产开发事业在过渡商品化与合理商品化直接必须找出平衡的桥梁,以此来保证房地产开发的顺利平稳发展。

3.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3.1房地产开发必须严格执行城市规划的原则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管理各项资源、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手段。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两者共同为建设城市服务,从这一点看,它们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那么在最终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城市规划要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的管理,适应房地产开发的发展,使规划易于实施。开发方则应在委托规划设计时,在审查资质的基础上,设计输出除符合法律、法规外,一定要符合城市规划和开发企业的设计意***。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联片开发,都应和周围的建筑及环境相协调,并体现出设计规划总体意***的建筑艺术。只有在严格遵循城市规划的要求和***府调整的前提下,房地产开发工作才能全面地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这里所提到的经济效益是房地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大小,是开发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效益指房地产开发给社会带来的效果和利益。环境效益是指房地产开发对城市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上三方面是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还会产生冲突。这就需要***府站在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的高度上,进行综合整合和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站在长远发展的高度进行统一的部署和控制。

3.2归集开发产品费用

由于开发规模的不同,房地产开发的成本归集对象也是不同的。对于小规模的开发,如单幢或几幢房屋的开发,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可以将全部开发量作为成本归集对象,设立一个成本核算单位。但是对大规模的开发就必须科学地确定成本归集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以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工程内容和工期进度作为确定成本归集对象的主要依据,对大的开发项目应该按不同的开发期进行分块,便于费用的归集和成本结算,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针对房地产开发的主要产品费用的衡量来说,土地成本是房地产开发的主要成本之一。土地成本最高占售价的20%―50%左右,但是成本核算和预期效益来讲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开发的延后和土地的升值,导致前期土地成本占后期售价的比例降低。所以对于这种成本核算一方面要保证真实的记录核算账目,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市场预测来提出核算后的总结和管理会计的相关报告,保证成本核算与预期建议相融合。这种基于归结成本的预测工作能够从成本的发展趋势或影响成本的因素变化情况对未来成本水平的定量描述和逻辑推理。成本预测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经济预测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成本投入和后期的完善工作有着经济分析的指导力量,同时这种预测优势企业领导人进行专项投资的重要考虑。总之,成本预测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决策起着决定性作用,能够实现对归集开发产品费用的有效性总结。

3.3加强市场营销与策划

房地产市场营销是指房地产商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按照市场形势变化的要求而组织和管理企业的一系列活动,直至在市场上完成商品房的销售、取得效益、达到目标的经营过程。在房地产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营销环节的设计和策划。一般来说,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商,在开发项目即将完工之际,就可以考虑进行所开发的房地产项目的市场营销工作。如果开发商符合***府主管部门的预售条件,开发商就可以在进行施工的同时,进行所开发的房地产项目的预售工作。房地产市场营销包括房地产市场调查研究、确定营销目标与手段、确定销售方式、制定销售合同、准备销售宣传资料、培训销售人员、参加必要的房展会、选择广告的方式等。在进行市场营销之前必须对营销过程进行总体的规划,以理性分析和技术控制为基础进行全面的规划控制,在城市开发模式、动态的规划方式、城市经营策略、公共空间体系、利益设定、公共***策制定等各个层面提出完善的开发策划方法,保证开发工作的有效实施。[ ]

总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房地产开发工作必须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的原则,全面归集开发产品费用,加强市场营销与策划,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从城市开发的实践出发,在规划控制体系这个范畴内开展相关研究,提倡市场经济下以适应城市开发、以问题与目标相结合为导向的规划控制体系,提出规划控制的思维方式和控制原则。

参考文献:

【1】余兰. 城市重点地区再开发基本策略研究[D]. 同济大学, 2007 .1-57.

产品经济性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线性规划;运筹学;数学方法

中***分类号:F1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0(c)-0206-01

一、线性规划在企业中运用的必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不断提高盈利水平,增强其获利能力,在生产、销售、新产品研发等一系列过程中只有自己的优势,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过去很多企业在生产、运输、市场营销等方面没有利用线性规划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使企业的利润不能达到最大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果还按照过去的方式,是难以生存的,所以就有必要利用线性规划的知识对战略计划、生产、销售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率。在各类经济活动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统筹安排,改进生产组织或计划,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资源,组织生产过程,使总的经济效益最好。这样的问题常常可以化成或近似地化成所谓的“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简记为LP)问题。线性规划是应用分析、量化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的人、财、物等有限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实现有效管理。利用线性规划我们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在不违反一定资源限制下,组织安排生产,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产量最多、利润最大、效用最高)。也可以在满足一定需求条件下,进行合理配置,使成本最小。同时还可以在任务或目标确定后,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用最少的资源(如资金、设备、原材料、人工、时间等)去完成任务。下面我们用线性规划方法对企业在生产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探讨。

二、线性规划的模型。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1947年丹捷格提出了一般线性规划问题求解的方法---单纯形法之后,线性规划在理论上趋向成熟,在实际中日益广泛与深入。特别是在电子计算机能处理成千上万个约束条件和决策的线性规划问题之后,线性规划的适用领域更为广泛了。

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为:

Max(min) z=c1x1+c2x2+L+cnxn

s.t. ai1x1+ai2x2+L+ainxn=bi,i=1,L,p

ai1x1+ai2x2+L+ainxn≥bi,i=p+1,L,m

xj≥0,j=1,L,q

Xj(≥,≤)0,j=q+1,L,n

其中xj,j=1,L,n,为待定的决策变量,已知的系数组成的矩阵称为约束矩阵。

以前人们在用这个模型求解时计算非常麻烦,而近几十多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应用的飞速发展,应用计算机处理线性规划问题使人们求解变得越来越容易了。LINDO软件是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有力工具,它可用于解决50000个约束条件,20000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所以线性规划的具体运用也越来越受管理者的重视了。

三、线性规划在企业中的应用。下面我们从企业在进行制定生产计划、设备使用、材料的使用、配料分配、运输、广告促销几方面看看如何运用线性规划使企业得到最优方案。

(一)设备利用。

例2:某加工配送中心应客户要求,加工配送甲、乙两种产品,而这两种产品的加工可使用A、B、C三种加工设备。每种设备对两种产品的加工效率不同,怎样合理安排加工任务,使一个工作日内成套(甲乙各生产1件)产品最多。

解:设A加工甲、乙产品的数量为;设备B加工甲、乙产品的数量为;设备C加工甲、乙产品的数量为.从而可得数学模型为:Maxz=x11+x12+x21+x22+x31+x32

x11+x21+x31-x12-x22-x32=0

x11,x12,x21,x22,x31,x32≥0

运用LINDO软件,求得x11=45,x12=0,x21=40,x22=30,x31=0,x32=55,z=170

即用A加工甲件,用B加工甲件,加工乙件,用C加工乙件,使产品在一个工作日生产170件(85套)达到最大。

四、把线性规划知识运用到企业中的作用和意义。把线性规划的知识运用到企业中去,可以使企业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及时、准确、科学的制定生产计划、投资计划、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过去企业在制定计划,调整分配方面很困难,既要考虑生产成本,又要考虑获利水平,人工测算需要很长时间,不易做到机动灵活,运用线性规划并配合计算机进行测算非常简便易行,几分钟就可以拿出最优方案,提高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其决策理论是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基础之上,运用大量基础数据,经严格的数学运算得到的,从而在使企业能够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优化配置,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对企业是大有益处的。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管梅谷,郑汉鼎.线性规划.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2]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

[3]郎艳怀.经济数学方法与模型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0)

产品经济性工作计划篇6

马克思和恩格斯构想的计划经济是用代替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一种社会经济形式。这个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直接的社会劳动、直接的社会产品、有计划的产品生产、有计划的产品分配。马克思和恩格斯构想的计划经济,就其完整形式而言,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不存在的。然而,不完整的、变了形的计划经济,却存在着,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之时起就着手建立的一套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二是通过编制和执行各种形式的计划来分配资源、安排比例,调节各部门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在传统体制下所看到的计划经济。很显然,传统的计划经济是排斥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确立,引发出了两者关系的大讨论,问题的关键在于两者谁是本体,它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计划管理体制的现实操作,而且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对于这一重大问题,作者不是仅从概念出发,而是立足于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认为“建立我国商品经济计划新体制的目标模式,必须站在发展商品经济的高度,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主体,逐步进行计划经济的商品货币取向的改革”。这一改革的历史起点,“是非现代商品经济型的实物经济运动结构,这种运动结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行***力量控制的产品经济和夹缝中生存的初级商品经济三者组合而由成的经济体系。”“因此很显然,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主体目标选择应是三重混合经济形态共同向现代商品经济的转化,”,’b砖么在这一基本框架内所进行的计划经济体系的改革,就必然是商品经济取向,即计划经济体系的商品货币取向,或者称为计划经济改革的市场取向。”(见该书第14页)商品型计划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是:(1)计划主体多元化。以社会、***府、企业为乒重计划主体,进行计划系统微观基础和宏观管理再造,(2)计划对象间接化。计划管理的直接对象不是个量的企业活动,而是企业间的市场关系,不是实物性的使用价值流程,而是货币性的价值流程;(3)计划管理系统中的市场运行竞争化。以此实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基础上计划与市场调节的主体结合。

二、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有效配皿出发,探讨计划与市场结合的运行机制

如何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计划运行机制,作者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作了一系列探索,一是在计划决策权的配置上,建立中央***府、地方***府、企业三大层次的经济主体中的分布结构状态;二是重构宏观计划管理中的信息基础。作者认为,实物计划体制中的***府计划者集中处理信息的能力与现代经济信息膨胀及信息传输方式之间有极大的矛盾,解决计划者能力不平衡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控制模式和重塑信息通道,这就是不断改革价格体系,完善市场体系,建立横向自动协调的信息通道,三是选择商品经济计划管理形式要坚持多样化原则。从现阶段看,要根据不同性质和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的社会生产环节和领域、不同的经济层次、不同的产业与产品、不同的管理层次、不同的信息掌握程度、不同的时间空间等,采取不同的结合形式来实现,逐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从发展趋势看,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实现形式,最终将采取可调节的竞争性市场、***策性计划为主、极少量的直接计划为辅的模式,四是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计划工作水平,建立合理的商品经济计划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动力结构。作者认为,要实现计划机制运行合理化,必须构建合理的体制基础。这个体制基础主要由宏观调控、企业机制和市场体系三个方面组成。宏观调控体制是实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关键环节,起着导向作用,企业机制是实现这种结合的客观基础,对经济活动的细胞起着规范作用,市场体系则是实现这种结合所必须的客观环境,起着中介和桥梁的作用。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使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一客观形势的需要,加快对这三个方面的同步改革,解决目前存在的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弱,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市场体系发育程度低等问题。

产品经济性工作计划篇7

公有制;计划经济;私人资本;公共资本;生产力;生产关系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似乎在一夜之间全部灰飞烟灭了,其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弩之末已经没有半点惯性,在形式上毫无一点外力因素,象一个生命自然死亡一样寿终正寝。这个世界性的意识形态范畴上的自然死亡现象,人们都已经从现象上的腐朽性给以很多的解释,并且也有比较深层意义上的分析和揭示,然而从***治经济学上的科学角度似乎没有人给以说明,似乎也没有人认为这其中的本质上的原因和动力应该是***治经济学上的科学原理起作用的结果。

在形式上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本质是产品经济,也就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生产的不是商品而是产品,自然就不可能进行交换了,但是客观事实是世界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极为落后或相对资本主义国家落后的生产力,在商品或产品生产中人类劳动量还占有总劳动量(包括机器劳动)相当比重的份额,人类劳动强度(单位时间内的人类劳动量)还是相当高的,因此价值规律这个客观规律是无法绕过的,其实质仍然是在价值规律为基本内核的商品经济,商品交换是必须的人类社会关系,换句话说,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仍然是商品经济性质的生产关系。只不过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无一不是地都采用的是完全的计划性的商品经济,从表面上咋看起来应该是优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商品经济,因为计划性社会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无浪费地合理利用,并且供需可以达到理想的平衡,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可以按人们计划的目标得以公式化地实现,似乎经济进入到了理想的状态,正一步一步地向共产主义迈进。

商品经济的完全计划性其实质是静止的商品经济,是停滞不前的在静止的生产力水平上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复制,并且由于基于完全计划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的作用下,生产规模是在不断地缩小的。因为完全的计划性,使得商品生产的数量,和价格都在计划之中,每一个生产单元的生产力水平基本相同,因而价格不论是计划价格还是市场价格(其实是市场价格不存在)都一样,这样任何提高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因素(例如科技成果、管理方法等等)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循环中都没有相应的超额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给以补偿,只有分享剩余价值或利润,再者就是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分享剩余价值或利润则造成侵占公共消费和公共积累,降低工人工资就说明这些进步因素实实在在地剥削着劳动者了,这些都是和生产关系相矛盾的,因此它在客观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虽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如果作为一个***的经济体仍然可以在低水平生产力下不断地扩大再生产创造更多的财富,客观的事实是正好就相反,这也是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必然结果,完全计划经济体制是生产资料完全归全民所共用生产关系的客观的和直接的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拥有相等的利用生产资料生产自己所需的商品,如果某个成员较多地利用了公共的生产资料那么就构成了对其他成员的权力的侵犯同时也是对完全计划性的破坏,这是非常符合逻辑的,也是不可能绕过去的规律,因此“多劳多得”是不符合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多劳多得”的前提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和多劳多得是一致的,没有按劳分配就没有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只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分工造成的每个劳动岗位单位时间内的价值量不同从而工资不同,在同一个岗位内或同一个行业内按劳分配原则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关系上是没有本质上的要求的,因此行业内或同劳动岗位内只可能是平均主义,这也是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同时由于生产资料的社会成员共同均等占有,在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上从资本的角度就没有对低能和无能的成员的排斥性或排斥性很低,因而作为生产的管理者基于这种生产关系基础不得不对“大锅饭”式的生产状况采用妥协态度,平均主义顺理成章地作用于社会全部的生产活动之中,这也是这种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关系所要求的必然性。

产品经济性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经济管理;戒毒劳动;戒毒场所

戒毒劳动的组织形式既有戒毒企业的公司形式,也有***府职能部门的行******形式。戒毒活动包涵的教育矫治性、习艺劳动性及所管安全性决定了戒毒企业在坚持安全生产工作的原则底线条件下,首要目的在于考虑整体的社会效益及福利,其次才考虑严格遵循戒毒方针***策实现经济效益相应的提高。戒毒人员习艺性劳动属于社会劳动生产,戒毒企业也受市场竞争影响。经济学理论研究关于社会生产活动如何取得经济效益与戒毒企业经济性目的契合。本文既从经济理论探析回答生产经济是如何运行的,也从戒毒劳动的实践探索出发判断,根据教育戒治的价值观念针对戒毒活动的特性,回答戒毒人员劳动应该怎么做,并根据实际情况来逐步制定***策与采取措施。

一、宏观经济下戒毒场所企业规划

经济行为受宏观***策影响,同国家***策相联系。宏观经济环境下,戒毒生产决策方向与国民经济***策***策导向相系。戒毒生产企业的突破口在于抓准契机主动作为积极担当,把自身发展与和国家经济体的前途相结合。

(一)积极财******策下主动积极作为

首先,发挥积极型财******策的外部经济性。经济步伐放缓条件下***府财******策投资改扩建、新建戒毒场所基础设施建设对私人投资挤出效应小,带动市场良性发展,财******策效果明显。宏观经济***策下,戒毒生产行业土地资源盘活、产业布局规划和生产经营管理需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使国有资产保值升值。分析研究场所企业优势挖掘内部潜力,遵循经济未来走势规律,科学合理利用好人力、物力、资源,使经济生产要素充分涌流。其次,服务于促进社会整体福利扩大。戒毒带来社会整体福利增加,由公共服务属性的戒毒带来的降低***行为对社会福利减少和戒毒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带来的社会福利相加构成。戒毒对社会经济兴利除弊,正向做加法,负向做减法,使社会整体福利总量获增。公共服务属性下戒毒带来社会不经济的现象减少,即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损失。戒毒生产活动经济效益增加即生产劳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增量。最后,坚持以社会总福利增加为标向的戒毒企业决策。戒毒工作带来的社会总福利大于戒毒工作财******策的总支出,即***带来的社会不稳定现象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减少和戒毒企业习艺劳动培训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增加之和大于财******策投入值,那么我们说该行为决策是经济的,即戒毒生产行业扩张生产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的投资行为是经济的,戒毒企业向规模型经济发展是经济的。

(二)提升戒毒生产经济效益下的社会福利帕累托改进

首先,经济管理实现帕累托改进。所谓帕累托改进,即存在任何一行为改进如果可以使现有总福利增加而不使任何一人福利受到损失,那么可以说存在帕累托改进。规范戒毒企业管即保障生产安全也促进习艺生产力劳动经济效益提升。通过规范化戒毒生产活动管理未造成现有社会福利某方面的损失而带来了生产经济效益的提升,即带来经济效益的总体提高。其次,运用管理手段增进经济效益。管理方式方法的运用是戒毒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新源泉与增长点。管理即协调生产活动,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获得最高经济效益。生产是生产要素输入生产过程到输出产品。生产管理任务即运用好组织、计划、控制职能。生产把各种要素有效组织起来,形成有机整体。

二、单个戒毒企业生产模型下的分析

思考单个戒毒企业中戒毒劳动生产活动如何提高收益和降低成本,即假设在一定的宏观***策影响的时间段内,产品市场中仅有单个生产企业的情况下,生产活动如何变得更加有效率。一方面以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社会需要的廉价优质产品,避免无谓浪费;另一方面降低成本,让原材料节约、降低耗损率、提高效率。

(一)降低生产损耗及浪费

首先,在制品数控制合理适宜。生产中在制品数量过高不利于经济效率及收益,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提高生产管理能力,不断逐步降低在制品数。但简单粗糙地降低仅会导致生产现场混乱、生产系统原材料和其他物料供应不足和影响正常生产,关键还是把握合理、适宜的度。在制品数是生产健康的阴晴表,投入产出效率指标数。其次,合理控制库存。在计划生产时间不变的约束条件下,劳动力转化为产品的各要素要严格周密考虑,设置备料预防流程中断影响。细节处优化各部位搭配,各个环节分工的分段产量、产出及存货、流水线日常供给和存货把握需要根据实际状况精准化设计,将外部不经济影响损失降到最低。合理的产出及存货的数量关系及比例,控制了生产负的外部性影响。生产负的外部影响即用电环节、原材料供给环节的意外,造成停电待工或停料待工损失。生产流程停止将造成沉没成本,丧失原定劳动力可以转化为产品的价值的值。

(二)减少无效时间占习艺时间比重

首先,完备生产数据记录。科学管理形成有效的生产指挥,生产数据完整准确、台账记录痕迹资料有迹可循,管理工作才程序化、制度化。从数据记录中找寻等待闲置的无效时间,从而针对性地缩减无效时间,增加实际有效时间。其次,生产控制流程有序。管理工作围绕完成计划任务开展,包涵生产进度、库存和质量数据全过程。生产中生产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防止出现无效生产活动。

(三)空间时间合理布控

首先,合理生产现场布局。合理布置能够使生产活动在时间、空间上最快通过生产各个阶段。生产原料在各个工序上流动,紧密衔接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即不是做加工、检验就是做运输,没有不必要的停顿。其次,合理掌握生产周期特性。生产活动具有周期性,单个原料从投入到完工累计时间即为一个生产周期。实际生产活动不间断循环,本期统计完工品数据为前一周期产出。如生产周期为三天。现在成品的质量检测为三天前投料加工,生产周期性导致实际完工品与在制品数据不同期产生,管理工作既要给前期工作一个反馈,也需要对后期工作设置目标。

三、经济市场竞争环境下戒毒生产的考量

思考在生产同一产品的市场中,存在多个生产单位并形成竞争。市场经济以追逐利润为目的,而戒毒劳动以习艺劳动辅助教育矫治为目的。戒毒企业的劳动人群是特殊人群,不能完全将这个特殊的生产劳动活动参与到以逐利为目的的完全竞争市场中。***策手段将戒毒劳动生产活动设置为不完全竞争市场,能够保障好戒毒劳动矫治质量。

(一)戒毒劳动设立特种产业

首先,戒毒劳动生产人员特殊性下的生产劳动匹配。戒毒人员生理心理受损、大多仅易从事简单体力劳动。戒毒期限限制,人员流动性大。戒毒劳动的生产环境、流程和工具等因素需兼顾习艺性、安全性和效益性,从而利于劳动矫治,提高回归社会就业能力。其次,戒毒劳动行业实行不完全竞争。完全竞争生产环境下会打击戒毒劳动产业的发展,即形成向低端产业恶性竞争。根据戒毒劳动的特殊性,建立相关产业扶持***策,将适合戒毒劳动的产业设立为特殊产业,增强戒毒企业竞争优势和生存能力。最后,形成特种行业壁垒。戒毒劳动产业易准入性造成生产行业恶性竞争,而限制准入门槛行之有效。充分调研市场,分析生产项目,了解市场情况。根据市场情况选择发展规模化、经济化,附加值高的项目。各个戒毒企业形成同行业的产品协会,设立行业产品质量、生产条件、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准入审批壁垒。行业壁垒既维护戒毒劳动人员的权益,也规避了唯经济效益是举的恶性竞争。通过市场手段既维护了戒毒人员劳动的权益与质量,也减轻了***府对戒毒投入的经费负担。

(二)建立保护性与鼓励性***策体系

首先,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企业参与戒毒劳动产业或吸纳戒毒人员劳动就业企业,予以***策性支持,给予补贴。其次,税收方面予以***策支持,作为特种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戒毒生产型企业所生产货物和提供劳务所获收益,免征部分税额或下调税率。

四、戒毒企业的经济管理

戒毒企业中习艺劳动的价值理念在于教育挽救,可有劳动生产就存在经济管理工作。既要实现戒毒劳动的目标,也要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管理,两者密不可分。合理运用统计核算和计划控制组织好经济活动,完成生产经营计划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是科学手段。

(一)总计划与分计划的推动

建立规范化生产流程细则。规范工作操作标准化流程和单个操作活动的耗时与步骤,有一个量化的时间和规范化的细则。根据规范的个体平均单产设计总计划,从而划分分计划,层层分配好各环节计划量。设立好计划时间推进表。哪个时间段完成到哪个程度,进度快慢能够掌握情况。从而在客观具体情况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现代经济管理在于高效率,实际状况的动态了解和及时干预是核心。

(二)生产数据中挖掘管理潜力

把握各生产数据特性。总产出看生产总量,总产出与耗损值看实际产出。平均产出观察熨平的生产数据,屏蔽外部影响带来的生产波动。边际产出看习艺劳动培训所带来的产量增加效果。边际产值呈抛物线递增,增加速度先快后慢,到一定时刻便稳定不变。对新参加习艺培训戒毒人员阶段性观察产值增长情况,及时鼓励和帮扶以便改进技能。设立生产数据止损点。宏观上把控总量,允许一定范围正常波动范围值,牢固把握生产管理主动权。实际生产中影响产出应变量的自变量多,如设备故障、人员变动、习艺效率等问题,对因变量数据动态波动与变化设立好止损点与预警线,当生产数据低于预期底线时及时干预,查找缘由,整改问题细节。

(三)管理规范化、精细化

整体性与细节性相把握。把握生产动态变化,实时关注生产数据,分析产值精细化,从月产值、周产值到日产值,从波动情况中发现问题,找出应对措施并逐渐完善管理。强化生产数据误差核对。生产数据用于反映生产情况增强管理,通过会计手段了解生产中各个环节留存存货,实际与账面统计的误差差值。对生产中形成数据的误差再次形成评估,精确掌握实际数据。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五版).出版信息不详.

产品经济性工作计划篇9

从“计划”到“规划”,虽仅一字之差,内蕴却极丰富。就词义而言,“计划”指工作或行动前预拟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规划”指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计划”转为“规划”,意味着社会经济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微观转向宏观,从指令型转向引导型,从主抓经济建设转向致力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回顾“一五”到“七五”的历次五年计划,各类指标往往具体到产品和产量,从洗衣机、电冰箱到甘蔗、茶叶,***府已经提前安排好了“产销平衡”。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买方市场的出现,意味着95%以上的商品供求由市场决定,***府能够直接干预的领域已经大大缩水,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行业主管部门撤并、“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更使***府行***干预的载体――行业主管部门和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日渐式微,此时还奢谈“计划”,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放眼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市场机制与***府调节相辅相成,前者的作用领域是私人物品,后者的作用领域是公共产品。“十一五”从“计划”到“规划”的转变即借鉴了这一思路,***府将在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工作。所谓“规划”,一是规划市场机制难以有效作用的领域,二是规划经济领域之外的社会事务。

从“计划”到“规划”,首当其冲的是“公共财***”的建立和完善。“计划”时代,***门的重要功能是“搞建设”,承担了大量的投资功能,而“规划”则要求***门将重点转移到公共产品上来。无需高深的理论推演,仅从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教育、医疗、养老、失业、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即可明白***门今后工作重点所在。

“计划”为“规划”取代,并非意味着“管得最少的***府就是好***府”,相***的任务不是轻松了,而是更加艰巨了。“计划”时代,***府直接充当运动员,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而今***府的角色是裁判员,不但要对场上瞬息万变的复杂形势具备清醒的判断和敏捷的反应,而且还必须“戴着镣铐跳舞”,自己的***活动只能在有关法律框架下进行。

“计划”时代,***府只需完成一系列数量指标就万事大吉了,而“规划”则要求***府关注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其中许多方面并不能以简单的数量指标表示,“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要课题对***府的执***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府不仅需要统筹兼顾即期利益与长远利益,还需包容整合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

产品经济性工作计划篇10

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产、供、销几科完全在计划体制的控制下运行资源产品的绝大部分被国家以指令性计划调拨的方式拿走,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几成甚至更低。资源产地及其企业使产品进入市场的自主权和活动余地极小。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资源型产品的价格显得越来越不合理。“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制品高价”使加工型产业部门可以因原料低价而毫不费力地取得良好的效益,而资源型产业部门却负担着巨额的行***性亏损。于是,加工型产业部门毫不珍惜廉价的原料,资源型产业部门更无积极性去提高资源产品的产出率,从而造成了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源的高投入。据统计,我国能源投入系数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高居首位,资源的浪费十分惊人。另外,资源的计划配给还造成了隐性的浪费:资源产品被国家指令性计划调出产地,而产地的资源加工型产业部门又被迫去资源非产地购回这些产品(例如黑龙江省的原木被源源为断地调外省外,省内造纸等行业每年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省外购买原木),这对于运输部门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而且还造成了资源产品的损耗及人、财、物的浪费。

可见,自然资源的计划管理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是我国高消耗、低效益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层次低、转换慢的根本原因。此外,自然资源的计划管理还造成了其他一些消极影响,计划体制使基层单位的领导者没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责感,造成企业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计划体制损害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公平竞争不能得以体现,严重阻碍了技术的进步;计划体制常使资源产品的消费者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常出需要者无供给而不需要者却又被迫购买的现象;计划体制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还引发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二、自然资源市化与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

1.自然资源市化对资源型产业的影响

自然资源进入市场之后,由于需求大于供给,各需求者竞争的结果必然使资源产品的价格上升。摆脱了长期以来计划体制制约的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经济效益将在短期内显著提高,困扰我国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经济危机”将得到缓解。经济状况的改善使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积极性有所提高,自然资源的产品产出率也随之有所提高。但是为了追求更大的效益,自然资源的开采强度也必然会上升,在我国许多地区的自然资源已处于超强度开采的情况下,如何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成为自然资源市化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其实,自然资源过度开采的问题在计划体制之下已经存在了,是需求大于供给的必然结果,并非市场经济的产物。计划体制下的过度开采,一方面是由于管理部门为满足加工产业部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而对资源产业部门下达超强度开采的指令性计划,另一方面是由于资源产业间门为补帖计划内产品的***策性亏损而自行大开采强度,使企业能够获得以高于计划价格出售的超额产品的收入。其他一些因素,如集体和个人违反***策私自开采等也是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的原因。

可见,正是由于计划体制的约束才使自然资源不能在市场机制下达到供需平衡,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低产出和过度开采。解决自然资源过度开采问题的合理途径是自然资源立法,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健全的法制才能使市场经济得到健康发展。自然资源立法中解决问题的最重要方式仍然是经济手段。自然资源立法中主要应解决的问题有:①自然资源产权关系。要改变目前那种“谁开发就归谁”的现象,真正的将自然资源所有权收归国有,使所有权与使用权完全分离;②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自然资源的使用者要向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代表――资源管理部门交纳合理数量的税金;③实行自然资源消耗补偿制度。根据自然资源的性抽和数量等收取自然资源消耗费,,以使自然资源的再生和环境的保护得到资金上的保障,这一费用的收取要随着资源开发程度的增加而递增,递增的速度要大于资源开发强度的冲加速度,以避免超强度开发;④对破坏自然资源及无视自然资源法规者进行弄事和经济制裁。

利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避免自然资源的超强度开采无疑比单纯的行***手段要有力得多。资源型产业受到法律的限制和市场中价格升高对面求的限制,必然会把着眼点放在自然资源的产口产出率上,这对于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和节约是十分必要的。

2.自然资源市场化对加工型产业的影响

我国的许多企业,尤其是国营大中型企业,在长期受到计划体制约束的同进,还受到许多保护,廉价的自然资源产品的供给便是其中之一。在目前原材料价格很低而成品价格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仍存在亏损,一旦自然资源进入市场,资源产品价格上升,这些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是可想而知的。那么自然资源市场化是否应该暂缓呢?

我国各产业部门所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国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使我国的经济运行与世界经济接轨,并融入世界性的经济竞争之中。“入关”之后,能够接受保护的产业部门是很少的。大部分产业部门必须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工产业必须要以质优、价廉而取胜。目前廉价的原料来源使企业缺乏提高原料利用率的积极性,于是出现了加工产品成本虽低而原料消耗却很高的奇怪现象。自然资源进入市场是必然的,一旦失去了廉价原料的供应,加工型产品的成本会随之升高,竞争力会被极大地削弱。现在世界上技术进步飞快,自然资源市场化越晚,加工型产业部门所拥有的对市场原料价格的适应期也就越短,所面临的冲击也就越大。如果在与世界市场接轨之后才能放开对然资源的计划管理,脆弱的加工型产业的生存将更加艰难。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扫国际惯例,用市场经济手段管理加工业的原材料价格和产成品价格。

3.自然资源市场化将促进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的形成

自然资源市场化可以使资源型产业部门加深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可以使加工型产业部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还可以使其他产业部门(例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增强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这些作用的结果,是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有效需求量(供需平衡时的需求量)在经过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必然出现的波动之后稳定下来,这一需求量将低于目前自然资源的有效需求量。可见,自然资源市场化对于抑制产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提高其产出率及减少其浪费,均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自然资源市化对于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换言之,要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必须将自然资源推向市。

三、自然资源市场化与产业布局优化

1.自然资源市场化对资源产地的影响

由于资源型产口指令性计划的下降直至取消,使资源的就地加工成为可能。资源型产品经加工后产品技术附加值增加幅度很大,效益明显。例如1吨原油卖价1200元,加工成汽油价格为2800元,加工成睛纶价格就猛升到1.4万元,可见产品加工程度越深,所获效益也就越高,多年以来,一直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资源产地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提高资源产品的深加工能力。

资源产地的加工工工业在与原加工区域的加工工业的竞争中,存在着与原料产地距离近的优势,但多数地区由于长期以来只注重对资源型产品的生产,在加工工业的技术方面处于劣势,在资金等方面也困难重重,于是造成加工产品的质量低下,加工工业投入不足等问题。在“肥水不外流”,这些地区将可能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地方保护主义使市场的自由平等竞争受到影响,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增长。如何避免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成为自然资源市场化后所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的出现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转换***府职能,使***府不能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②切实明确产权关系,并以法律的手段保护资源使用者的权利不受地方***府的左右;③以立法的方式保护自由竞争,防止地区性垄断现象的出现。

2.自然资源市场化对资源匮乏地区的影响

我国地域差异上存在这样的现象:较发达的地区一般资源都较匮乏,其优势在于地理位置、经济技术基础和丰富的劳动力。而资源较丰富的中西部地区经济一般都不很发达。自然资源的加工工业一般都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大多数经济不发达地区仅能输出资源型产品。

自然资源进入市场之后,资源匮乏区域失去了廉价资源产品的计划供应,被迫加入对资源产品的竞争之中。这些地区将很快意识到资源加工工业并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这些地区的产业发展将着眼于发挥其经济技术、劳动力、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优势,而不是对资源产品的争夺。这些地区有较大发展前途的产业有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大进大出”的外贸型产业等。这些地区原有的资源加工产业一方面进行技术改造,着眼于产品的精深,另一方面其产品原料来源由单纯依靠国内转向国内与国际并重,产业发展的弹性极大地增强。

3.自然资源市场化对乡镇企业发展的影响

目前,资源产地的乡镇企业利用其优势发展起了一些资源型和资源粗加工型产业,这些乡镇企业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即的促进作用。但这些乡镇企业由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资源立法不完善,使这些问题难以彻底解决。伴随自然资源市场化的一系列自然资源立法和有偿使用、消耗补偿等制度将使乡镇企业失去原有的价格低廉等方面的优势,而其产吕质量差等劣势却会很快地显示出来,这些企业的生存将受到极大威胁。

我国经济较争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大多是建立在丰富的劳动的优势之上的。市场经济对这些企业所起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其消极作用。可见,劳动密集型产业才是乡镇企业发展最有利的方面,资本密集型的资源型产业对乡镇企业并不适合。

4.自然资源市场化利于产业布局的优化

自然资源市场化使产业布局受到一定的影响,使资源产地的资源加工业得以发展,并间接促进了资源匮乏地区的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发展。于是将出现资源产地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并重,资源匮乏地区资源加工型产业和高新技术型、劳动密集型等产业并重的产业格局。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将会使区域的产业向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方向发展。资源的配置在市场作用下进一步体现出效益优先的原则,产业布局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四、结论

1.自然资源市场化可以消除由于计划体制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利于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的建立和产业布局的进一步优化,自然资源进入市场不可避免,但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市场化。那么逢然资源应以何种形式进入市场,在何种程度上实行市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应在多大程度上对自然资源的配置起作用,哪些资源可以完全放开,哪些资源可以部分放开,哪些资源必须完全置于国家的控制之下。这些问题均需要进一步加以探讨。

2.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健全的自然资源立法将利于消除自然资源市场化后造成的一些消极作用。所以,应尽快制定出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法律、法规。这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国家应当制定出哪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律、法规,哪些法律、法夫应当由地方***府制定,而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应由哪些部门具体负责。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产品经济性工作计划10篇

学习

产品交流会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产品交流会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产品交流会总结感想,产品交流会会议流程。从1957年到1960年代初,即前后,为弥补计划经济的不足,兼顾自身发展和对全国其他地区的支援,上海与华东及全国各省、区、市建立了广泛的协作关系。通过互

学习

医疗器械产品工作计划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医疗器械产品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医疗器械新品运营计划书,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计划书。一)规范具有合法资格的药品、医疗器械生产或经营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生育药械行为。二)规范使用计划生育药械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

学习

学校校长组织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校长组织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学校校长一周工作计划,学校校长个人工作计划模板。1、协助校长全面贯彻执行***的教育方针及国家有关***策法规,执行落实上级的指示和学校的各项决议。审核所分管职能部门的计划、总结和对

学习

学生组织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组织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学生组织工作计划整理模板,学生组织工作设想怎么写。各项工作。由于大一下学期才上任,对组织部的各项工作不是很清楚,所以感觉我们院上学年组织部的工作做得并不出色。但我想今年我们一定会出色

学习

校团委组织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校团委组织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大一校团委组织部工作计划,校团委学生个人工作计划。下学期的各项评优活动非常的多,组织部也将认真组织好。日常的素拓、会务、财务工作也要继续完善。上学期这方面的日常工作还是有不少不足

学习

产品助理工作计划10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产品助理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产品助理的工作内容,产品助理的工作总结。一、装配规划方法早期的传统装配规划是用人工的方式,技术人员通过对产品装配***中各零件的位置关系和几何形状的分析,并根据设计***样和技术参考来明确

学习

两新组织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两新组织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两新组织工作提升方案,两新组织工作汇报下一步努力方向。二、明确主要内容全区“两新”***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紧紧围绕“两新”组织***建工作“1394”工作思路,积极构建我区“两新”组织**

学习

产品抽检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产品抽检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怎么制定产品抽检方案,产品抽检计划表。全县计划抽检数量为120批。各单位计划任务数按《XX县2015年食品监督抽检计划分配表》(附件1)执行。抽样品种范围和月进度安排、检验项目按《食品抽检计划

学习

教育局组织工作计划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局组织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教育局党建下一步计划,教育局***办工作计划。作会议精神,坚持科教兴业战略,紧紧围绕交通工作目标,加强交通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为交通建设服务开展交通职教工作,以不断提高交通职工队伍素质为目标,

学习

农产品公司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农产品公司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农产品公司工作计划,农产品年度总结及工作计划。(一)新开工项目9个:1、冀北有机农业产业链建设项目。投资主体为承德牧原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2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年出栏2万只

学习

产品质量发展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产品质量发展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产品质量发展规划模板,产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计划范文。车间生产工作计划范文120xx年,为配合公司的发展规划,方便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保证生产连续性,确保公司的企业形象,完善生产部管理。结

学习

财务审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财务审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机关财务审计工作计划范文,财务审计优秀工作计划精选十篇。全省“.中财务、资金中心、电子商务”三位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已由省局项目组完成,明年一季度将正式运行。该系统将统一会计

学习

银行产品经理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产品经理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银行产品经理工作思路导图,银行产品经理总结汇报自己的工作。一、银信合作开展票据理财的模式和产品特征(一)票据理财产品的具体模式目前,市场上既有的票据理财产品均为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推

学习

毕业自我总结总结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自我总结总结10篇,内容包括毕业后个人总结怎么写,毕业实习自我总结。在工作上,我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工作,运用所学知识去完善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坚守诚实守信的信条,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有团队合作精

学习

产品交流会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产品交流会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产品交流会总结感想,产品交流会会议流程。从1957年到1960年代初,即前后,为弥补计划经济的不足,兼顾自身发展和对全国其他地区的支援,上海与华东及全国各省、区、市建立了广泛的协作关系。通过互

学习

医疗器械产品工作计划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医疗器械产品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医疗器械新品运营计划书,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计划书。一)规范具有合法资格的药品、医疗器械生产或经营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生育药械行为。二)规范使用计划生育药械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

学习

学校校长组织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校长组织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学校校长一周工作计划,学校校长个人工作计划模板。1、协助校长全面贯彻执行***的教育方针及国家有关***策法规,执行落实上级的指示和学校的各项决议。审核所分管职能部门的计划、总结和对

学习

学生组织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组织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学生组织工作计划整理模板,学生组织工作设想怎么写。各项工作。由于大一下学期才上任,对组织部的各项工作不是很清楚,所以感觉我们院上学年组织部的工作做得并不出色。但我想今年我们一定会出色

学习

校团委组织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校团委组织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大一校团委组织部工作计划,校团委学生个人工作计划。下学期的各项评优活动非常的多,组织部也将认真组织好。日常的素拓、会务、财务工作也要继续完善。上学期这方面的日常工作还是有不少不足

学习

产品助理工作计划10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产品助理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产品助理的工作内容,产品助理的工作总结。一、装配规划方法早期的传统装配规划是用人工的方式,技术人员通过对产品装配***中各零件的位置关系和几何形状的分析,并根据设计***样和技术参考来明确

学习

两新组织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两新组织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两新组织工作提升方案,两新组织工作汇报下一步努力方向。二、明确主要内容全区“两新”***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紧紧围绕“两新”组织***建工作“1394”工作思路,积极构建我区“两新”组织**

学习

健康产品项目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健康产品项目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健康行业项目商业计划书,健康管理项目商业计划书。老龄健康(健康产业促进)工作总结一、近年来健康产业发展概况马鞍山市作为安徽省的东大门,北接南京,东临上海,交通便利,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