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由宁夏地矿局开发勘察院申请的“贺兰砚”通过国家工商行***总局商标局的法定核准,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作为贺兰砚的“原石”——贺兰石,是宁夏“五宝”之一。这个为宁夏人骄傲的地方特产,从一度的喧嚣热闹归于平淡,除了市场全球化使地方特产不再具有“独占性”,新的资源在不断出现,不断转移着人们的视线,还因为贺兰石产业的发展不甚规范与科学。尽管如此,贺兰石作为宁夏曾经的标签之一,它留给我们的财富却长久地存在着,它的明天也仍将熠熠夺目。
贺兰石因产于贺兰山而得名,它是亿万年前自然变化中偶然产生的一种岩石。由于石质细腻,利于雕琢,在清代开始就被人们用来雕刻成砚。贺兰石雕刻发展到近三四十年,砚的实用价值基本丧失,几近被工艺价值所代替。贺兰石的主要制成品为贺兰砚,其次是工艺屏风、摆件、印章等。近些年,宁夏在各种国内外大型庆典活动中常用贺兰石雕工艺品作为馈赠礼品,使贺兰石的知名度再次提高。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贺兰石产业的全貌,《宁夏画报》的记者们从贺兰石的开采、加工、市场、传承等多方面进行采访。感受到了开矿人、守矿人与世隔绝的生活艰辛,为背石人一次负重百公斤原石走8公里陡峭山路而震撼;为大师石雕作品的精美而折服;更为贺兰石的前景充满希望又心怀担忧……现在让我们静静地走入贺兰石的世界,看看它作为宁夏五宝之一的魅力何在,也共同关注贺兰石的命运发展。
小型矿床的蕴藏
贺兰石的学名为含砂质粘板岩,距今约有12亿年。1975年,宁夏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测量队在对贺兰山地区调查后,认为贺兰石(小口子沟脑)属于有一定层位沉积类岩石,矿层厚度为10米左右,南北走向300米,矿层位稳定。据地质工作者估算其储量大约30万立方米,是小型矿床。
1998年,宁夏地矿局矿业开发公司在全面整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始了又一次对贺兰石资源的矿产地的调查工作。调查后认为贺兰石主要分布在贺兰山大口子、小口子和拜寺口一带。矿层厚度各处不一,色泽、质地也有很大区别。大口子(后山)产的贺兰石色泽纯正、石质细腻,是上等的雕刻制砚材料。遗憾的是探明地质储量为35万立方米,而上好的石料少之又少(约6万立方米)。小口子(前山笔架山下)所产贺兰石,紫色偏红,沙钉较多,风化严重。拜寺口的贺兰石材质最差,色红质粗,不宜雕刻制砚。
资源有限,开采独一
早在清乾隆年间,便有在小口子笔架山一带开采贺兰石的记载。在乾隆《宁夏府志》中的地理山川一节有这样的记载“笔架山在贺兰山小滚钟口,三峰矗立,宛若笔架,下岩紫石可为砚,俗称贺兰端” (现称前山料)。清末,在后沟又找到了质地优良的矿脉(后山料)。这里所产石料色泽纯正,质地细腻。
目前,贺兰石的开采仅限于手工采掘、露天开采,开采难度非常大。一年中只有5个月的开采时间,开采量有限。贺兰石属于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矿产资源,目前已被宁夏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划入受保护、限制性开采矿种之一。
由于贺兰石的稀缺,开采量很少,使得市场上和贺兰石相似的外地石料大量进入宁夏市场,有四川的苴却石和河南三门峡一带的石料。1991年,鉴于贺兰石工艺品在我区对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与贺兰石资源私采乱开的矛盾,自治区***府责令宁夏地矿局担负起这一独特稀有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的责任。为此,宁夏地矿局于同年成立宁夏金石工艺公司,并依法取得了宁夏迄今为止唯一的贺兰石矿采矿权。该公司成立至今的20多年,为宁夏贺兰石资源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探索解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与贺兰石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的进程中,金石工艺公司不断壮大,现已成为宁夏在该行业唯一一家国有的龙头企业,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获得“贺兰砚”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使用的组织。
砚是贺兰山上石
贺兰石由深紫红和豆绿2种颜色的石质组成,硬度3.5度左右。从矿床整体看,深紫红的石质俗称紫底,占85%;豆绿色的石质俗称“绿彩”“绿标(膘)”,占15%。绿彩在岩石中呈各种形状分布,有平层浑圆状的石眼、楔状、长条状、不规则状,状层多似压嵌入“紫底”且两者界线极为分明,这种独特的石质结构,为雕刻者因彩施艺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用贺兰石制成的砚,发墨迅速,呵气生云,储水不枯,积墨不朽,深受书画家的喜爱。
在宁夏,用贺兰石雕刻的贺兰砚久负盛名。在清代就有“一端、二歙、三贺兰”之说。前国家副******,1963年12月视察宁夏时曾写下赞美贺兰砚的诗句“色如端石微生紫,纹似金星细入肌。配在文房成四宝,磨而不磷性相宜。”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一生酷爱石砚,各类繁多的石砚占其收藏的相当大的一部分。1979年他收藏到贺兰砚后即兴写下两首诗来赞美贺兰砚:“中华民族交融久,万里舆***一版收。砚是贺兰山上石,班超有笔莫轻投。”“千辛采得高山石,众志成为巧匠心。寄语临池挥笔客,要知一砚重千金。”
好石自山中,好砚需品鉴
因贺兰石的原料有前后山之分,所以首先要了解前后山两地石料的特点。先说前山石料,此矿点没有采矿许可证属盗采,采料一般都是浅表层,风化严重,石病较多,底色偏红,作砚的材料不多,但前山所产的有晕的石眼料是后山石料中所没有的,前山所产的红钢石变化多于后山,产量也比后山多,红钢材料是贺兰石中少有的石品,因这几年的工具变化,这种材料被充分利用,红钢因其是贺兰石中的石英夹层,非常坚硬,纯手工很难雕刻,也不易打磨平整,所以在制砚的过程中不建议做到砚台中,但用来雕刻屏风、摆件,是上好的材料,因其色泽红艳,深受大家的喜爱。
后山石料是唯一获准合法开采的贺兰石原料,开采有一定的纵深度,所产出的石料深紫豆绿,色彩纯正,质地细腻,石病少,是制砚的上等材料,近几年的砚雕精品多半都是后山石料。
一方好的贺兰石砚一定要有好的贺兰石原料,要具有砚的使用功能,砚堂在砚的整体中比例合适,不能太小。砚石要石病少,没有钢线、水纹和杀钉。作品题材立意要高,有意境、不俗气,最好随形而就。
好的砚拿在手上,重量与砚的大小相配,用手抚摸砚的雕刻部分,平滑无刺手之感,不赞成雕工过于纤细及镂空雕刻,这样的作品在后期使用中很容易碰断也很难清洗,好的砚要几个方向都能看,只要眼能看到的几乎都能雕刻。砚盖要扣得严丝合缝,用手指轻击砚盒无响声。把砚放在较平的玻璃板上平稳无晃动,砚打磨仔细,在光线下看不到砂纸擦痕,反光面平整无凹凸,最后看作品是否有落款及铭文。
好的砚俏彩要干净利落,生趣十足,高简取胜。
传承有序和批量生产
现在宁夏从事贺兰石雕刻的技师有300多人,其中85﹪是外来人员,早些年有从河北易县、河南镇平来的机雕师傅,近几年有从安徽歙县来的师傅。这些外来人员带来了技术也带了一些先进的电动雕刻工具,如用来雕刻翡翠、和田硬玉的工具。先进的机器大大提高了干活效率,一个熟练工1个月的产量是一个手工雕刻者的5~10倍。产品生产的多自然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简单的机雕对贺兰石的伤害也是巨大的,好的材料不能充分利用,作品的机雕痕迹严重。这不但对贺兰石造成浪费,也使其作品较为粗糙。
另外15%的技师是宁夏本地培养出来的砚雕人员,师徒传承有序,这些人一直坚守着传统的制砚模式,依然使用传统的制砚工具,遵守着师傅的教导,一丝不苟地制砚。他们雕刻出很多精品:比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宁夏厅有一幅大型贺兰石竖屏,上面镌刻着手书《清平乐·六盘山》,此作品由闫子洋、闫子江、闫家***历时3年精工细刻完成;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时,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府赠予的贺兰石雕刻《牧归》《九羊启泰凤归***》;自治区***府在成立40周年、***成立50周年、内蒙古成立60周年时,分别赠送的用贺兰石雕刻的作品。
2011年5月,宁夏贺兰砚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有贺兰砚雕刻技艺的部级传承人,这为贺兰砚制作工艺的传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2年,贺兰石雕在第十三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及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 “儒士·儒家·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银、铜奖的好成绩。目前,全国从事砚雕行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共有9位,宁夏就占2位(石飚、张向东),十分难得。
贺兰石的雕刻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现在能静下心来学习这门手艺的人少之又少。学习过程非常艰辛,能掌握制砚技术,并能很好地进行实际操作,非两三年的苦功不可。而掌握了制砚的方法并不意味着就成功了,还要看技师的艺术感觉和悟性。很多人干了三五年后就转行了。
此外,贺兰石砚由于手工制作的精品少,市面上见到的更是少之又少,很多都是经朋友圈私下交易了。精品不被人所了解,反之还形成了人们对贺兰石没有好砚的偏见,这都对贺兰砚产生了不利影响。
市场乱象,还需规范
贺兰石工艺品中比较高端的产品主要是本地具有工艺师称号的一些雕刻大师的作品,产量低,市面流通量小。然后是一些有规模、正规的工艺品厂家生产的石雕工艺品,他们采用的是机雕和手工结合的流水作业方法。最低端的是外地来宁从事石雕的人员,他们大多租在城市近郊的平房进行贺兰石雕刻加工。加工方法主要是机雕,且石质不能得到保障,生产出来后产品流向市面上经营贺兰石的店铺。出售贺兰石产品比较集中的地点有银川西塔周边、北京路文化城等。
现在在出售贺兰石砚的大部分商店里都会或多或少混杂有用外地的石料制成的砚台和屏风;在各旅游景点销售的贺兰石大多是苴却石。河南三门峡的石料多用来制作大型的屏风和砚,因其材料很大,价格又便宜,所以能快速充斥市场。还有一种是二合一的砚,这种砚为降低成本,砚盖是贺兰石,而砚底是外地料。这种现象对贺兰石制品市场的损害是不言而喻的。
靓丽名片贺兰石
宁夏贺兰石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始终得到自治区***府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10年,现任自治区副***的姚爱兴带领相关厅局领导,在地矿局领导的陪同下,不辞辛劳徒步8个多小时,对贺兰石资源的开采进行了实地检查调研。检查中对地矿局在贺兰石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肯定,但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调研后,自治区***府于同年11月份召开“加强宁夏贺兰石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工作”专题会议,会议要求宁夏地矿局要切实做好贺兰石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要将这一极具宁夏地域特色的产品打造成一张全面展示宁夏***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靓丽名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该会议纪要精神,自治区地矿局进行了相关部署,并要求以其下属事业单位宁夏矿业开发勘查院为主做好落实工作。为此,2011年该院自筹资金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全区贺兰石资源的普查工作,摸清了宁夏贺兰石资源的家底,为下一步的开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认真梳理、挖掘、整理宁夏贺兰石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发展后,该院在自治区工商局的帮助下,向国家商标管理总局申请“贺兰砚”地理标准证明商标,并于2012年7月份获得批准,这意味着有300多年历史的贺兰石工艺品真正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明。为了能够更好地将这一商标管好使用好,该院现正在积极制定贺兰石的相关标准、商标管理细则等,届时则向社会予以公布。
此外,宁夏贺兰石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协会成立,该协会于2012年申请注册,主管业务单位是宁夏地矿局,协会旨在将宁夏贺兰石产业各个环节、方面和各类资源进行整合,以行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为基础,打造一个公平、公正、规范的市场发展竞争环境,不断推进贺兰石产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