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心理学论文篇1
关键词:大众文化;思想***治理论课;话语体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文化逐渐成为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崛起使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文化环境更加复杂,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众文化以商业性、媒介性、娱乐性、世俗性、流行性对高校思想***治理论教学话语体系产生了消解作用,从而威胁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导权。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特征,决定了文化可以以资本的形式赎取和转化为经济价值,语言符号也成为可供消费的文化商品。文化的资本化对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基于价值理性的道德话语体系带来挑战,淡化了思想***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色彩,资本本位取代价值本位冲击着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主导逻辑。
大众文化的媒介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诉求的是感官经验的视觉形象,而非书面性概念意义的文本修辞效果。由于大众文化的影像、模拟和仿真在高校思想***治思想理论课中过度再生产,消解了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对现实的批判性和反思精神。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将感性层面的本能欲望满足所获得的消遣愉悦作为卖点,而不是深层精神的充实和心灵的震撼,就此造成大众文化的世俗化、庸俗化和低俗化。大众文化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持渗透到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以游戏的形式消解了教学话语体系的意识形态宜教色彩。
大众文化的世俗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反映的是大众日常生活的平凡叙事,而不是基于抽象的价值理性的宏大叙事,也就造就了大众文化的日常化、琐碎化甚至是庸俗化。大众文化以现实的关怀和当下的感受为切入点,弥散到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在某种程度上使教学话语体系的深度结构转为丧失深度的平面结构。
大众文化的流行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立足于感性层面形象的审美化,而不是精神层面信仰的审美化。大众文化的流行性所导致的话语体系的通俗化、形象化和生动化渗透到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使教学话语体系丧失对思想内容的形式分类、抽象概括和逻辑论证能力,最终导致语言世界的空洞化、思想世界的虚无化、情感世界的零度化。
大众文化的消费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是以纯粹欲望的满足构建自我价值体系的快餐文化,而不是以心灵的震撼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经典文化。大众文化的消费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教学话语体系的语言符号不再反映现实,而是遮蔽现实。因此,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技术化的批量生产,显然是对教学话语体系表意方式的必然性消解。
二、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具有创造性作用
诚然,大众文化本身蕴涵着能动的解码力量。大众不是单质的一元化群体,而是复杂的多元化组合;大众文化的受众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有着生命活力的自由创造者。大众文化的兴起,改变了文化的内涵,并对既有的文化格局带来严峻的挑战,但是文化走向大众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众文化的发展将为人类文化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路径。同时,给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天然的平等品格和民主精神,在文化形式上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平民化的转变、等级化向民主化的转变、神圣化向世俗化的转变。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促使教学话语体系从控制支配转化为对话交流。正是在这种主体间性的语言交往中达到相互理解,进而生成思想***治教育的意义系统。
大众文化的媒介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的广泛性、普及性和开放性,从根本上消解了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中的差异性、等级性和垄断性,这对于文化资源的共享、共同意识的建构、价值信念的传承等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大众文化的媒介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扩展了教学话语体系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空间,进而促进教学话语体系形成有效的理论自觉。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以其温馨、轻松、休闲、欢乐、回忆等手法,使在紧张疲惫、超荷压力生活下的大众放松心理状态,弥补生活的单调性、片面性和孤独性。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以风趣幽默的话语风格表达严肃庄重的思想内涵,使大学生对抽象思辨的文本更易理解;以民主平等的语言对话传递高尚深刻的核心价值理念,使大学生与教师达到价值的视域融合。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通过交互式体系的转变,达成对核心价值理念的普遍认同。
大众文化的世俗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文化走向民主化、平民化和生活化。大众文化的世俗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能够在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之内建立公共文化交流空间,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治上的公民权,也会塑造大学生文化上的公民权。
大众文化的流行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的新颖性、动态性和独特性。大众文化的流行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并不是基于控制性思维的意识形态话语霸权的重建,而是要将触角伸向身体领域、消费领域和符号领域,在无意识世界中探寻大学生自我平衡和信仰皈依的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消费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的效率性、活跃性和创新性,大众文化从其审美趣味的普泛化出发,紧紧把握时代流行的脉动,吸纳广泛的接受者,力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大众文化的消费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治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灌输者,学生不再是纯粹的接受者,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现实需求。商品的交换价值原则渗透到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语言符号的消费,维持与现实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三、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的实现路径
大众文化由于对感性层面物质欲望的执着,导致了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功利化、标准化、庸俗化和空洞化,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大众文化对教学话语体系的创造性作用。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要实现从教学理念、教学机制、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的全方位创新,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于实践的语言交往成为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转变的实现路径。
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的语言交往不仅涉及互为主体的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而且语言交往作为内在的环节实现了价值和意义的生成。这种语言交往实践规避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所可能导致的灌输化、控制化和同质化等消极影响,倡扬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所产生的平等化、现实化和效率化等积极意义。
(一)语言形式的通俗化、形象化和生活化是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发展趋势。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返回生活世界,建构起基于生活世界的语言交往,开辟充满意义的语言交往的公共空间,意味着扬弃教师抽象的独语,在师生之间的语言交往中达到普遍性共识。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生活话语转化消解了大众文化对思***教学所可能造成的功利化、平庸化和浪漫化等消极影响,强化了大众文化对思***教学所生发的亲民化、平实化和风趣化等积极意义。
(二)语言形式的抽象化、形式化和思辨化是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发展的另一方向。在大众文化视域下,语言形式还有朝着抽象化、形式化和思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使之更加深刻地把握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的教学性质、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决定了其语言交往形式不应停留在生活世界的具体化层面,而应该上升到精神世界的抽象化层面,通过精神层面的语言交往观念地建构起意义世界。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的精神世界的语言交往对于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避免痴迷低俗的物质欲望,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在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应尽可能地创造精神世界的语言交往,构建起抽象化的普遍性价值共识,进而将价值共识引向实践过程本身。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学术话语性质定位避免了大众文化对思***教学所可能引起的肤浅化、平面化和粗疏化等消极影响,提升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所引动的开放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等积极意义。
(三)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发展的方向要求语言交往具备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等特点。在大众文化视域下,科学技术构成高校思想***治理论课语言交往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发展的助推器。现代科学科技使语言交往超越了自然语言的局限性,构建出纯粹形式的科学语言,通过语言的逻辑化实现对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精确把握。在大众视域下,科学技术对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语言交往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创造了语言符号的新形式,创新了交往主体的新观念,创制了交往方式的新样式,最终将使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语言活动的交际能力获得空前的提高。在某种意义上讲,科学技术已成为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必要前提和理论方法的创新动力。
在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要实现创新,就必须回到交往实践中去。在交往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语言交往的通俗化、形象化和生活化的发展,使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更加亲近生活世界;通过语言交往的抽象化、形式化、和思辨化发展,使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更加富有意义;通过交往语言的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发展,使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更加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潘晴雯.高校思想***治教育话语系统的生成—以科学发展观为视域[J].东南大学学报,2010(4):117
[2] 王金玲.关于创新高校思想***治教育途径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69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中***分类号:A849.1;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6―0025―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众化的问题是当前从事理论宣传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搞好这项宏大的文化传播工程和文化再造工程,需要就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众化的实质、规律和内在机理等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才能推动这项工程。
一、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大众化的实质
***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十七大报告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最新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或者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主体内容。明确了这一点,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大众化过程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以及最终为广大干部接收认同的过程。
思想理论成果是社会意识的最高形式,是社会文化的核心,所谓一种思想理论的大众化就是指这种理论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认同并按照这种理论的内容自觉践行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将理论成果的一些重要观念与理念转化为社会大众文化形式并内化为社会心理的过程。因此,要想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群众所接受就要使这种成果转化一种为群众所熟知的内容(如某种价值观念,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某种与广大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或某种道德范式,如尊老爱幼等等),并运用群众熟知和容易接受的方式(如科普著作、文学艺术、电视短片等)进行宣传普及,深入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内心深处、灵魂深处,成为其生活的组成部分,成为其价值追求,并自觉践行。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些核心的基本的观念深入广大群众内心深处并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的过程。
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大众化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是理论成果的宣传普。及,二是理论成果的转化即把其中的基本观念或核心的观念提炼出来转化为人民群众所能接受的内容(如故事、剧本、小说、文学艺术脚本等),三是把以上内容用人民群众所能接受的熟知的文化形式(电视剧、电影、歌曲、演唱会、公益广告等等)表现出来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如广播、电视台、网络、报纸)向人民群众传播,四是要通过以上途径使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内容深入广大群众的内心深处、灵魂深处并自觉践行。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大众化工作应当把握的几个问题
当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众化的工作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普及工作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要深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众化的内在规律和机制,把最新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所能接受的大众文化内容或大众娱乐的内容。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众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工作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中国历史上传统儒学、道家、佛学精神在中国大众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的普及宣传也就是大众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重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有一个由精英儒学到大众儒学的重要转折过程,那就是宋明儒学的转化过程,宋明两代朝廷不仅通过国家机器将儒学经典纳入科举制度的内容,还大力在幼学的教育中普及儒家经典,用诗歌、三字经、声律启蒙等形式传播儒家核心价值理念。至今依然为人传诵的《三字经》、《幼学琼林》等启蒙书籍既是学童启蒙教育的重要教材也是传播儒家思想观念的重要著作。其中的“人之初,性本善”等观念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而佛教文化的传播则另走蹊径,寺院通过编写劝人为善的故事书籍免费发放给“施主”或香客传播佛教的因果轮回等观念。道教一方面借助本土宗教的优势,同时也不忘记借助天国故事传播道教文化理念,而儒、释、道三家都通过世俗生活中各种仪式来强化其文化价值理念。如居民的丧葬习俗中既有僧侣念经做道场,也有敬天地、拜祖宗、拜鬼神的儒家和道家文化仪式,这些习俗流传到今。此外,以上三家的文化的价值观念也通过一些“勾栏瓦社”的文化娱乐方式(如平话,中国古代的平话小说充斥了大量的“三教”观念并通过平话这种文化形式传播给世人,这样即便不识字的人也能理解中国的文化理念并自觉践行)传播给世人并深入其内心深处。可见,中国传统道教、儒家、佛教的核心价值理念之所以能够深入民心也就是大众化,一方面在于把高深理论转化为普及的内容,另一方面在于其选择了符合大众接受要求和接受心理的各种传播方式。
总结起来,一种思想理论的大众化就是其核心价值理念转化为适当的内容通过适当形式深入民心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文化自觉的过程。
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大众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一些核心价值理念能够为人民群众接受并成为其文化自觉行为的过程。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文化传播手段、采用广大人民群众愿意接受的方式来传播这些经过转化的内容,如生动的故事、案例,优美的歌曲,健康向上的鼓人奋进的短句(格言箴言等),好看的断片等等,以此传播普及文化。这个过程就是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观念转化为大众文化的过程,进而通过大众文化深入到人民大众的内心深处乃至灵魂深处的过程。
第二,要把握不同受众的特点和需求,编写适当的传播内容,采取不同的传播方式,有针对性进行传播和普及。
事实证明,不同的社会群体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接受认同的程度以及认识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例如对知识分子阶层应当注意把理论的直接传播和通过灵活多样的文艺形式进行传播结合起来,使两者能够相互 促进能够在知识阶层的接受当中形成一种互相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的情势。而对普通受众如农民群体、市民群体等等应当以大众文化的传播为主,即传播内容要通俗化、传播形式要便利,如主要应当通过歌曲、视频片断等等形式传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新编故事、歌曲、电视剧等等。通过把握不同群体的文化与信息接受的特点,我们应当针对不同群体有选择地制定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普及方案和计划,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当然对于重要的群体如农民工人以及一般市民群体要花大力气、下狠工夫在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作出周密的安排与部署。
第三,要紧紧抓住受众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情趣,寓教于乐,让受众在愉快的过程中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观念。
从受众的心理来看,要让接受一种文化理念的过程要成为一种快乐的过程、愉快的过程,为此,就应当把握好受众的审美情趣,自觉避免把传播普及活动搞成一种简单说教的过程。例如对于和谐发展理念如果用简单说教的方式显然不如用一种享受生活提高生活品质的电视短片进行传播的效果好。宣传爱国主义的精神通过说教无论如何也达不到成龙的一首《国家》的MTV四处播放的效果。而对60年前历史的回顾和总结通过电视剧《***》的播出则达到热潮。因此,一种好的传播作品决不是一种简单的说教,而是一件艺术精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普及工作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大众化工作要紧紧围绕受众需求,抓住受众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情趣,选择适合的艺术形式文化形式(如视频短片,流行歌曲)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念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生态文明等等(例如通过美国大片《后天》的播放,人们就能自觉理解和接受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比进行一百场科学发展观的宣讲还要管用),使广大受众在享受艺术精品所带来的审美愉悦的过程中愉快而自觉认同接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甚至深入其内心与灵魂成为个体价值追求进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这种理念。从这个意义上看,目前重庆正在开展的“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实际上就是在准确把握理论大众化规律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众化的文化自觉活动。
第四,要把握好通俗化与传播内容的准确性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要注意传播内容与形式的通俗化,另外一方面也要注意传播信息的准确以及不失真,要在传播内容的真实准确与通俗化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度。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基本观念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避免这样的现象:人们虽然通过文化传播的过程获得了一种愉快的艺术享受,但是却可能会曲解甚至误解传播者所想传播的内容以及深层含义。要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搞好理论传播工作必须准确理解所要传播的内容的精神实质和真实内涵,同时要在传播的过程中要做到俗而不失其雅,通俗只是形式,其中包含的高深的内涵才是传播者的目的。也就是说通俗是外表,而高雅才是其真实的内涵和意义。
第五,在传播平台和载体方面,要注意充分利用一切现代传播平台与载体,如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
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大众化实质就是中国社会文化心理的一种再造过程,就是一种新兴文化的传播问题,因此,要借助现代大众文化传播的一切手段和载体即各种纸质和流媒体进行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文化的竞争就是争取现代媒体的竞争,谁能掌握媒体也就掌握了文化传播的主渠道,就必将在文化传播中获得优势最后获得成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大众化也是一个不断利用媒体传播那些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打造出来的大众文化产品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争夺和利用各种现代媒体的过程。为此,要对文化产品的生产者进行引导,要鼓励文化产业从业者多生产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要求的和广大群众审美情趣的文化艺术精品,要引导媒体多播出这些文化产品,而通过宣传要使广大群众多欣赏这些文化产品,由此形成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主导的文化产品的制作、传播以及接受乃至认同的完整链条。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认同;大众认同;现实路径
中***分类号:B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3-0050-04
继***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后,***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标志着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从理论层面深入到价值层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价值引领的作用,必须实现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是科学理论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检验和发展的唯物史观原理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我国思想文化领域长期的历史任务和重大的现实课题。因此,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现实路径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
最早从心理学角度给“认同”定义的是弗洛伊德,即“个体或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1]认同可以分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现代汉语词典中把“认同”的涵义归纳为“一是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二是承认,认可。”[2]
价值认同是指个体或社会共同体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表现为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3]。具体而言,价值认同是指价值主体比照社会主流价值观,把一定的价值观念、价值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的过程。在现阶段,价值认同就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所构成的科学价值体系,它来自于大众实践又指向大众实践,具有鲜明的大众性和群众性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是指数量最为广泛的大众接受、认可和内化这一价值体系并将之转化为自身在实践中的自守,积极践行的过程。从哲学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包括量的大众认同和质的大众认同两方面。量主要是指数量,即理解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口数量。量的大众认同,就是指跨越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地域等界限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认识、理解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的第一步,是广度上的大众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除了要求量的认同外,更要求大众对这一体系有质的认同。质的大众认同指大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外在的价值规范通过学习、认知而内化为自身认同的价值观念,再外化为自己改造世界的自觉行动和价值实践的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府主导的外在要求变为人民群众内心的自觉追求,这是深度上的大众认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三个阶段
价值认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从心理学和价值哲学角度考察,价值认同的过程一般需要经历由浅及深的三个阶段,即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1]。
认知认同是价值认同的逻辑起点。认知认同是指人们在接受某种价值观之前,要对其内容、性质、特征等有一般性的简单的认知和了解,是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根据。
情感认同是指人们在对某种价值观有了比较深入的认知和了解的基础上在情感上对其产生满意、喜爱等肯定的心理反应,它一经形成,就会大大强化之前形成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是连接认知认同和行为认同的中间环节,是内化认同的阶段。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性情感因素的参与和介入会使价值认同更深入、更持久、更稳固。
行为认同是自觉地外化认同的阶段,是指个体在认知并接受了某种价值观的基础上,重构自己的价值观来指导实践活动,实现从内化到外化的转变。行为认同即实践上的自觉认同,处于价值认同的最高阶段,是价值认同的目标和归宿。
一般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过程必须经历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个阶段的过程才能最终实现。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过程中要努力帮助大众做到在认知层面“真学真知”,在情感层面“真信真懂”,在行为层面“真用真行”,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的实现。只有使大众在每个阶段都完成了相应层次的价值认同,做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知之”又“好之”更“乐之”,才能在大众生活实践中处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方向、行为准则,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最高目标,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认同的归宿。
三、知、信、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现实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得到大众认同,从根本上取决于大众在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这三个阶段对该体系的认同程度。因此,我们要抓住价值认同各个阶段的特点,从知、信、行三个方面下功夫,促成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度信服与自觉认同,使之深入人心,真正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旋律。
(一)提高信息传导效率,在“知”上下功夫
意识形态本质上是集团性话语,它并非个人从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必须要首先通过宣传教育进行“灌输”,在“知”上下功夫,提高信息传导的效率。
1.理论表述要通俗化。当前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人民群众在接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初会感到抽象难懂,似乎是远离自己的理论教条。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理论的抽象性与高度的概括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的理论水平不高,理论的分析理解能力有限,而大众最先接触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是文字形态或话语形态的表述,这就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话语体系要实现从学术语言向通俗语言的转换。
通俗化要求思想***治工作的理论家们,要贴近群众、深入群众,学习和研究群众语言,要在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科学表述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普通群众的文化水平、知识背景等因素。用通俗易懂的具体、生动的大众语言代替高高在上的抽象概括的***治书面语,使大众易于接受,增加亲近感,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话语表述更加符合大众的理论理解和接受水平,更有效地帮助大众了解并真正懂得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科学内涵,达到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为进一步在情感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认同,进而为推进大众自觉地将价值认同融入实践并作为实践的价值准则、完成行为认同提供前提保证。
2.宣传教育形式要创新。在网络化、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仅凭以往单一的传统说教模式来影响大众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远远不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必须认真研究大众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以及思想形成的轨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上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以及公共文化设施的教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
(1)积极引导大众传媒,发挥其优势。在任何阶级社会中,大众传媒都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载体,它担负着传播和宣传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重要功能。随着大众传媒事业的发展,大众传媒手段日益多元化,其引导和教化功能要充分挖掘。大众传媒中除了书刊、报纸之外,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都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通过形象的视、听再现为受众营造近乎真实的虚拟世界。这些大众传媒具有获取与传递信息、文化传承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娱乐休闲功能,它的影响力广泛,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我们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积极传播先进文化,把正确引导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倾向、增强其主流道德文化信息传递功能、提升“公信力”作为着眼点,让大众传媒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力宣传工具。我们要利用大众传媒生动形象的特点,把科学理论、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巧妙地隐含于广播、电视电影、文学艺术作品、公益广告、网络平台等大众媒介中去,使大众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受到感染,产生思想共鸣,培养出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以愉悦的心情不自觉地完成价值认同。
(2)发挥大众公共文化设施的教育功能。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所特有的教育宣传功能,各地可以根据地方历史和特色文化,密切联系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成就和群众的切身感受,找好切入点,开展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开办地方讲坛、文化讲座,建立各种历史纪念馆、名人纪念馆,开展各种历史文化展览等形式,免费向大众开放,使大众在参观考察实践中,了解国史国情、省史省情、市史市情,用特定的教育情境,引发大众对现实的思考。比如,大众通过自主参观活动了解所在城市的发展史,通过今昔对比,感受城市的变迁,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及对家乡、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
此外,还要开展各种类型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让大众在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不知不觉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成认知认同的过程。
(二)促进情感认同,在“信”上下功夫
增强大众的情感体验,从思想深处感召大众、凝聚大众,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大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加强执******的威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上强化了执******对社会文化的把握,确立了中国***对国家意识形态的统领地位。在大众心中,***员向来是重要的榜样群体,他们应该先于广大群众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做宣传贯彻的有力推动者和忠诚的实践者,他们的行为好坏直接决定着执******在百姓心中的***治形象。然而当前有个别***员干部的行为与***中央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背道而驰,有损***员形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通过长期***和改革实践建立起来的信任感。因此,在促进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使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执******在群众中的威信,及时有效地消除对大众认同造成损害的不利因素,促进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进而增强大众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决心。
2.解决民众关心的民生问题。任何社会关系,归根结底都是利益关系,因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4]一种理论能否得到大众认同,以是否有利于大众的现实生活为判断的标准,因此,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切实地解决民生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基础。尤其在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和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的今天,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日益凸显的民生问题亟待解决,这些不和谐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与人之间享有社会共同利益的不平等而产生了利益矛盾和冲突。”[5]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尤为强烈。只有对这些问题认识得深刻,解释得清楚、解决得有效,才能大大提高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心。相反则会使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疑虑,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关注大众现实利益关系,把握大众利益诉求,以切实地解答大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人生问题、实践问题为指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改善民生问题,以大众切身感受到的发展变化来体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说服力、凝聚力和归心力,增进大众价值情感认同。
(三)加强***策制度保障,在“行”上下功夫
一种核心价值体系要转变为大众的内心信念和行为方式,得到大众认同,还要以外在的制度规约作为保障和强化,使大众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更加稳定而持续。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容易动摇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定着***策、法规的性质和方向,为***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价值标准和思想支撑。具体***策、法规又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和法律保证,进而影响着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6]
一些欧美国家将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纳入到国家的宪法或法律性文件之中,这种做法值得借鉴,我们要用法律的权威来确保社会核心价值理念至高无上的地位,借助法律的强制力使之得以推广和普及,达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最广泛认同。
我们要充分发挥法律***策的导向作用,积极推动我国立法的进程,使经济、***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制定法律、制度的具体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理念及基本要求融入并贯穿于国家***策、制度、法律法规之中,用法律的威严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利用法律手段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活动给予大力扶持,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给予支持和鼓励,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羊许益.价值认同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10(4):106.
[2] 孙余余.思想***治教育认同论略[J].山东青年***治学院学报,2011(3):66.
[3] 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1):22.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4
[关键词]***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治理论教师
[作者简介]任丽丽(1971- ),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天津 300387)赵凤柱(1970- ),男,天津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管理系***工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治理论教学工作。(河北 廊坊 06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形势下高校育人体系科学化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3JY008)
[中***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070-02
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的“十”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的执***基础和执***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高校***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肩负双任务,不仅要严格要求自身,还承载着育人重任,应具有特殊的角色定位及角色实践。增强高校***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意识,能培育出知使命、明荣辱、敢担当的后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华梦注入永不衰竭的正能量。
一、高校***治理论课教师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角色错位
(一)***的群众路线教育***治责任感淡漠的局外人
随着世情、国情、***情的深刻变化,我们***在建设与发展中面对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和消极腐败危险等严峻考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应对新问题,恢复和发扬***的优良传统,增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战略性举措,要求全体***员干部要增强紧迫意识,提高责任观念,自觉地与***中央保持一致。高校***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肩负着自身实践和教育学生实践的双任务,而有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和自身应承担的责任,认为此次活动只是领导干部们的事,因而在学习文件和教育实践活动中呈“事不关己”的姿态,错误地将自己“高高挂起”。
(二)***的群众路线教育职责的背离者
师者,自古就有“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高校***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自身***治理论博学的优势,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解读社会问题,帮助大学生走出迷茫与困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些高校***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做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理性分析社会问题,要么消极地避而不谈,要么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人云亦云,背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工作的主旨要求,影响了学生的三观形成。
(三)丧失感召力的边缘人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大学生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于毕业后的自主就业,或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较高,或热衷于课堂外的非学术能力的实践锻炼,相应降低了***治理论课的求知欲。部分高校***治理论课教师不想办法增强自身的人格魄力,感召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反而被动地随着学生求知欲的降低而影响了职业自豪感和紧迫感,不但缺乏在课堂上激情展示的欲望,而且***治理念陈旧、内容空洞,愈加成了学生心目中的边缘人物,直接弱化了***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
二、高校***治理论课教师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殊的角色定位
(一)对当代大学生落实***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精神
***的十明确提出,围绕保持***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校***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承载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育人重任,在教学一线如何深刻领会与落实此次教育实践的精神,关系着***的路线方针和***策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宣传和推动。每名***治理论教师要用***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治信念,积极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之中,把握教育方向,站稳、站实、站宽三尺讲台。
(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辐射社会的锚索
高校***治理论课教师具有夯实的理论功底、专业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观念等较高的人文素养,不但在校园中得到学生敬仰,而且在社会上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高校***治理论课教师担负着理论研究和***策宣讲的职责,既要在学校讲台上发挥传道授业的职责,也要走出校园辐射社会,宣传好***的创新理论,深化***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可接受性、持续性和创新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教育实践活动辐射社会的锚索功能。
(三)***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践行者
角色定位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具体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高校***治理论课教师为人师表的真谛。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治理论课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践行者,不但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而且要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提高群众工作作风,做到以生为本,想学生之所想;以学校工作为重,急学校之所急;走与群众合辙之路,做于群众合情合理之事。
三、高校***治理论课教师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角色的实践路径
(一)找准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位置
一要树立主体意识。这次***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要通过教育触击社会上的虚浮心理和奢靡享乐风气,以净化社会环境,增强良性的社会心态;同时,这次活动也是培养新一代大学生扎实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从源头上为***的事业培育出知使命、明荣辱、敢担当的后备***。
二要深入学习领会。***同志说:“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的群众路线是在长期的***斗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探索并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我们***的执***优势。高校***治理论课教师只有深入研究群众路线形成的背景、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才能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旨和内在要求,在课堂上讲精说透,使教育内容入耳入脑入心,给学生以动力和启迪。
三要增强创新观念。在深入贯彻落实***的十精神,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我们***着力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高校***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教学研究团队的功能与优势,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找准契合点,充实新内涵,努力提升理论的时代性和适用性。
(二)履行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职能
一要提高完善***治理论教师的师者职能。高校***治理论课教师作为***的群众路线的坚定信仰者,身上体现出的鲜明的***治立场和***治态度是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正能量。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自觉做到认真学习、准确领悟、积极传播、勇于实践。要善于将自己夯实的理论功底、专业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观念的优势发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解读社会问题,帮助大学生走出迷茫与困惑,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使***的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二要履行教育实践活动辐射社会的职能。在***的群众路线教育中,要求高校***治理论课教师既要深刻领会***中央的决策部署,又要密切关注社会动态,理清群众路线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在日常的社会活动中善于将***的群众路线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普通群众理解***中央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与要求,增强对我们***特有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能力的信心。
三要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践行者职能。在传统的思想***治教育中,习惯于将教育者视为主体,教育对象处于客置。***的群众路线其要意就是要转变单向强令性的工作模式,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治理论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践行群众路线,不但要运用互动式、访谈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而且要善于挖掘培养学生骨干作为同伴导师对普通同学进行帮带式导学,引导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治教育的专业素养。教师通过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践行,将***的群众路线教育潜移默化到日常工作中,使学生在日常养成中达到训练人格和培养公民素质的目的,实现***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效益的最大化。
(三)注重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示范
一要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信仰者,增强教育的可信度。教师身上体现出的鲜明的***治立场和***治态度是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正能量,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自觉地做到认真学习、积极实践,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要注重师德修养,增强教师的人格魄力。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是教师做人和从教的基础。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育实践中,高校***治理论课教师要以工作的敬业奉献、治学的严谨求实、教学的认真负责、生活的正派庄重,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进而提高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感召力,增强学生的向心力。
三要谦虚平和,善于吸纳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高校***治理论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应不故步自封,在学术探讨中不固执己见,要在教学中虚心纳谏,在教学相长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完善。
总之,高校***治理论课教师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找准角色位置,增强角色责任意识,发挥***治理论教学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自身的群众观念,培养大学生深刻体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
[参考文献]
[1]***.***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刘新庚,韩慧莉.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治道”内化[J].伦理学研究,2012(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建读物出版社,2013.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5
关键词:梳理; 借鉴; 反思; 当代价值
作为文化研究领域“祖师爷级”的学术流派,自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伯明翰学派就在理查德•霍加特、斯***亚特
•霍尔、雷蒙•威廉斯等人的带领下,立足英国社会的土壤,以文化研究为基础,以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等众多学科的相关理论为
方法,探讨了大众传媒的意识形态功能及其对受众的影响、以及受众最终的接受状况,并由此而提出了媒介文本的多义性和受众解读模式的复
杂性等相关理论。此外,作为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伯明翰学派也以其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验学派研究之不足,并
以其对受众和受众接收环境的关注,适应了现当代社会发展与理论研究的潮流,体现了学术研究应有的人文关怀,为世界传播学的受众理论研
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伯明翰学派的相关研究成果,便受到了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在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介文化:介于现
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治》、英国学者尼克•史蒂文森的《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媒》等著作中,都有专门的章节
或内容探讨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理论与受众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文化研究在西方学界的日渐“受宠”,伯明翰学派的相
关理论也陆续被介绍到了国内——首先是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一些学者注意到了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理论与受众研究理论,其后,内地学者也
逐渐意识到了这一学术流派的重要性,理查德•霍加特、斯***亚特•霍尔、雷蒙•威廉斯等人的理论也被不同程度地运用到了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
与文化批评中来,并由此而成为了当代中国学术界、尤其是传播学界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源泉之一。
然而,相比西方学界的研究现状,国内学界对伯明翰学派的理论考察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以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为例,目前仅有潘知
、林炜主编的《传媒批判理论》、石义彬的《单向度 超真实 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陶东风的《文化研究:西方与
中国》、陆扬、***的《大众传媒与文化》等寥寥几本著作,用部分章节对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与受众研究予以关照。此外,尽管北京语言
大学黄卓越教授[2]所率领的文化研究团队近年来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射到了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上,但是,上述种种研究成果,与伯明翰学派
在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相较而言,甚至与西方学界的研究厚度相较而言,都显得明显落后。
2002年6月,伯明翰大学校方关闭了该校的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系,至此,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最终隐入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正如黄卓越教
授所言,“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的隐退并不意味着文化研究本身的衰落”[3]换言之,这个在“文化界和学术界引起了轩然***”的事件的发生
,也并不意味着国内外学界对伯明翰学派及其相关研究成果的关注热度的衰退,这也应该是“两码事”——因为,不管是伯明翰学派的研究方
法还是理论源泉,都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深入到了文化研究的骨髓之中。
也正是在上述种种背景之下,河北师范大学位迎苏副教授以其博士毕业论文为基础出版的以系统研究伯明翰学派为己任的学术专著《伯明翰学
派的受众理论研究》一书,也就具有了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对于该书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位迎苏副教授的博士导师——四川大学蒋晓丽教授给予了十分中肯的评价。她认为,《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
论研究》一书,从文化研究和传播研究的结合入手,选取“受众研究”作为主要视角,对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作了综合阐发,并以此为基点
,对受众理论的知识脉络、方***特征、经典案例和核心概念作了比较清晰的阐释。这些论述,都“显示出了作者较为扎实和全面的理论功底
。”并且,在论述中,作者特别对伯明翰学派受众研究的方***价值作了准确的论述,“从而矫正了科学实证主义和管理学派对于受众研究方
***的话语霸权,这是很有见地和启发性的。”
实际上,《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一书的理论价值显然还不仅于此。该书在对伯明翰学派不同时期的不同理论著书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
上,大胆地将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归结为了四种基本范式,即被动性解读的受众研究、倾向性解读的受众研究、多样性解读的受众研究
和抵抗性解读的受众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展开论述,重点梳理了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进而深度挖掘了该理论生
成的社会语境和思想语境,探究该理论生成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对该理论与其他相关受众理论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揭示该理论在受众研究
史上的地位、影响及进一步的借鉴意义——这种详尽而极具独特视角的关于文化研究学派的总结,在目前国内学术界不仅因其极其少见而具有
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目前国内学术界尤其是传播学界乃至大众传播实务界的具体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而言,也都具有一定的可资借鉴的现
实意义。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到200年6月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系关闭,在长达四、五十年的时间里,伯明翰学派不同时期的领***人物
们在总体研究取向不变的前提下,建立了纷繁复杂的分支理论谱系,要在如此复杂的理论迷宫中深度揭示伯明翰学派和其他学派受众理论研究
的异同,进而彰显其现实借鉴意义,这显然需要作者具有超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理论驾驭能力。在《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一书中,作
者采用文本分析、个案研究等方法,结合***治经济学、社会学、大众传播学等相关理论,在综合考察英国社会各因素的具体影响的前提下,以
庖丁解牛的方式,将伯明翰学派各时期、各代表人物的理论著述的结构和内涵一一展现在了读者眼前——这,不仅正是作者上述能力的综合展
现,也更进一步彰显了《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然,《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在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前提下,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而这种不足又主要体现在该书对伯明
翰学派受众理论对国内研究和实务操作的启示的研究稍显单薄上—— 尽管该书用了最后一节来谈论这一话题。众所周知,任何一种理论的价值
,都不能仅仅停留于历史的尘埃之中,它对当代乃至当前学术研究,甚至是实务操作的指导、借鉴意义,才是它最大的价值之所在。因而从这
个意义上讲,该书如果能在其最后的篇章中,以更为厚重的内容,更加详尽地分析伯明翰学派受众研究理论对当代中国学界乃至传媒实务界的
指导、借鉴意义,该书当会更加完美。
[1] 位迎苏.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0).
[2] 黄卓越. 教授同为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该中心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而文化研究正是黄卓越教授近年来重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6
论文摘要: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学派,其批判理论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中最为激进与严厉的一种。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需要作辩证分析,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吸取其合理成分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学派,曾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过全面而深刻的理论批判,内容涉及多方面内容,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其中,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其批判理论中最富特色的主题之一,也是其影响最为深广的内容之一。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诞生于***德国。当时,法兰克福学派对***利用大众文化操纵民众意识有痛切的感受与极端的反感。他们发现,纳粹主义利用的是经过艺术和审美化的文化包装后的东西来控制和操纵人们的思想,而并不是一种赤裸裸的意识形态。随着德国工人阶级运动的失败以及纳粹地位的提升,法兰克福学派对民众的信任度逐渐降低。马尔库塞描述道:“该时代是一个充满集权恐怖的时代:纳粹统治的力量登峰造极,德***的铁蹄践踏着法兰西,西方文明的价值和标准,不是与***制度的现实同流合污,就是被***制度的现实取而代之。”
二战期间,法兰克福研究所迁往纽约,在这很长时间内,法兰克福学派对美国式的大众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批判。这主要是因为,法兰克福学派深受欧洲古典文化的影响,本能的反感美国的大众文化;同时,美国大众文化的危机与人的生存困境客观存在。大众文化沦为赚钱的手段和工具,其本身也不再服从于自由的创造本性和审美的精神需求,而走向迎合民众的需要和口味,走向平庸和媚俗。由于科学的实用价值被推至极端,物质需要的满足成为最重要的价值尺度,人的精神家园日益被人们所淡忘,人成为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的被控制物。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就是形成于***德国和消费主义的美国这两种典型的社会环境之中。但是它又遵循着一种历史的社会的逻辑,继承并发扬了西方早期人文主义对理性主义的文化精神和工业文明理念的批判,也对近代文化启蒙精神的反思。
二、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主要特征
马尔库塞和霍克海默把大众文化概括为“肯定的文化”即“这种文化的特征是通过为人们提供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幻想的精神世界而平息社会的内在反对性和反叛欲望,通过使人们在幻想中得到满足而美化和证明现存秩序,为现存辩护。”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把大众文化概括为“文化工业”,他们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中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用于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商品化了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在推销文化商品的同时操纵了大众意识。凭借现代技术和大众传媒,以独特的大众传播媒介,如电影、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操纵了非自发性的、物化的、虚假的文化,成为束缚大众意识的工具,并通过娱乐来欺骗大众,行使统治功能。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评理论对西方文化价值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体现了一种对晚期资本主义文明的强烈批判精神,但是总体上说,他们对大众文化持有的还是否定的、消极的批判态度。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性。法兰克福学派大多主张大众文化的商业性质是其众多属性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在工业社会中,一切以经济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因此大众文化的过程更本质地表现为一种经济过程,一种商业行为,大众文化的生产彻底贯彻了商业性原则。也正是大众文化的商业化特征,导致了大众文化生产的批量性、复制性和标准化。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指出:“在垄断下的所有的群众文化都是一致的,它们的结构都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这一点已开始明显表现出来”。大众文化的这种工业化生产性质,可以同时把同一文化产品投人到市场,给每一个人受众以相同的感观享受。文化工业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大量复制具有较强商业价值的各种产品,利用传媒使这些产品在文化市场上周而复始地出现。 2.标准化。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越来越趋于一律。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的制造者更多的是为了消费而进行生产,从而使这种生产完全是标准化的类似于工厂生产出来,被大众购买。这就使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呈现出非个性化的倾向。阿多尔诺认为,流行音乐结构简单、旋律反复、机械敲打,像刻板的教条一样,使听众不由自主地产生机械反应。这样下来艺术的个性、自主性与创造性被扼杀了,艺术欣赏的自主性也被瓦解了。
3.强制性。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文化工业的真正意义在于为现实进行辩护。大众文化推销顾客必须消费的产品,从而维持现存的生产制度和体制,这就要求文化工业改变和控制大众心理。文化工业的典型做法是“不断重复”、“整齐划一”,也就使顾客的文化需要本身是受生产者制约的,其消费带有一种强迫的性质。在广告工业和文化工业的广告效应下,人们在心理上逐渐形成一种趋同倾向,流行成了大多数人认可的唯一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这种支配性的力量使“闲暇的人不得不接受文化制作人提供给他的东西”。在现代社会正是通过不计其数的生产大众文化产品的机构,把因袭守旧的行为模式当作自然、合理的模式强加给个人,履行着操纵意识的职能“文化工业”决定着娱乐商品的生产,控制和规范着文化消费者一的需求,成了一种支配人的闲暇时间与幸福的力量。
4.欺骗性。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具有很大的欺骗性。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用了许多篇幅来描述大众文化的欺骗性,他们认为大众文化的欺骗性表现在各种艺术活动中。大众文化通过提供娱乐消遣、生产娱乐产品等方式迎合着机械劳动中的人们的文化需要,使工作一天后身心疲惫的人们在娱乐和享乐中得到放松和安慰。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就曾指出“享乐意味着全身心的放松,头脑中什么也不思念,忘记了一切痛苦和优伤。这种享乐是以无能为力为基础的。实际上,享乐是一种逃避,但是不像人们所主张的逃避恶劣的现实,而是逃避对现实的恶劣思想进行反抗。娱乐消遣作品所许诺的***,是摆脱思想的***,而不是摆脱消极东西的***。”因此,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大众文化垄断下,人们往往表现出逃避现实的特征,并且慢慢失去思想。他们认识到,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无论是大众文化的制作者,还是大众文化的欣赏者和消费者,都表现出“逃避现实”的特征。
三、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现实意义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以文化批判为手段,对晚期资本主义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奠定了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它对大众文化的全盘否定,相继受到了一些大众文化理论研究者的批判,但其对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不可泯灭的。至今,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阿多尔诺等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许多问题至今仍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20世纪的大众媒体如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广告业及电视业等,仍然在无止尽地复制着商品世界。正如詹姆逊所说,“从阿多尔诺和法兰克福学派到所有现代批评家都在强烈谴责这类整个堕落下去的文化产业,包括廉价低劣的文艺作品、肥皂剧、广告、好莱坞影片以及一切所谓的亚文学等,昔日的大众社会的种种弊端,现在可以说不但是原封不动,而且是变本加厉地长人了今天的消费社会、媒介社会、信息社会和电子社会。”
如今,大众文化的中心,大众传媒己与意识权力互相渗透,大众传媒具有了新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媒体正在制造当今世界新的话语—全球化话语。资本主义的全球文化扩张己成为一种蔓延之势,形成了全球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扩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了“霸权文化”向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文化输出,如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大众文化日益深人日常生活,它通过电脑、电视、报刊、杂志等途径将成千上万信息强加人大众的大脑。根据大众需要调制出来的娱乐性、实用性的大众文化快餐,使大众在不费脑筋的乐与笑中,放弃了理性批判和重建世界的态度,也放逐了大众对生活世界的反省。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7
关键词:大众文化 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影响对策
中***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122-02
“大众文化”是指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以消费、消遣、娱乐为特征,以现代信息传播和复制技术为手段,以大众传媒为栽体,以市场为依托,以城市大众为消费对象的无深度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平面化和商品化的流行文化形态。主要包括通俗电视剧、娱乐节目、商业电影、流行音乐、畅销书刊、现代广告、电乎游戏、网络文化等,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大众的趣味、形象、行为、物品、语言、环境等。大众文化是当代通俗文化、媒介文化、消费文化的复合体。既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大众文化最早产生于西方社会,上世纪后期开始在我国迅速传播,对社会经济、***治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想观念等产生了广泛影响,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则更为深刻。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市场性、世俗性,娱乐性、时尚性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强烈地冲击着高校思想***治课教育的主导性、严肃性、指导性和形式方法,挑战思想***治教育中的人生现、世界现、价值观念教育。因而,思想***治课要积极应对挑战,充分发挥对大众文化的引导和重构功能,用先进文化统领大众文化,借鉴大众文化的有效形式,认真研究大学生的特点。加强教育和引导,完善、优化和创新高校思想***治课教育。
一、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治课教育的影响及原因
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程是与大众文化交叉最为明显,对大众文化反应最为敏感的学科。大众文化在内容形态和传播方式上不可阻挡地对现代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育产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具有:重性,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大众文化为大众提供精神娱乐和享受,开阔了学生视野,张扬了学生个性,培养了大学生的开放心态和民主意识。消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大众文化动摇了思想***治课教育的主导性。高校思想***治理论课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和主流精英文化的表达者、代言人,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理应具有主导性。思想***治教育的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治理论素养,使其初步具有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素养和能力。但是。大众文化带给人们更多的思潮、理念,更多的思想选择,传统的社会理想、人生意义、民族精神、道德情操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变得淡化,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呈现出复杂的甚至充满矛盾的多元取向。在这种环境下。思想***治课教育的主导性被动摇了。
其次,大众文化冲击着高校思想***治课教育的严肃性。高校思想***治课针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道德教育,具有严肃性。但是,大众文化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过分追求庸俗性、娱乐性和功利性,人们在肤浅俗气的娱乐氛围中,耻言理想,失去目的;嘲弄信仰,失去动力;蔑视道德,失去人伦;拒斥传统,失去依托:不要规则,失去尺度;躲避崇高,失去尊严,大学生玩世不恭,嘲弄一切的态度冲击着思想***治课内容的严肃性。
第三。大众文化挑战思想***治课教育的指导性。思想***治课教育应该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对大学生思想、学习具有主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大众文化的传播途径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量的急剧增加,信息内容的多元化,外来文化信息的干扰,特别是有些发达国家通过电影大片、流行音乐、食品、饮料、理论思潮、网络等文化霸权形式潜移默化地向广大青年传播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影响其价值判断,日常行为,从而影响思想***治教育的指导性。
第四,大众文化影响思想***治课对大学生日常行为的引导性。大众文化是商品消费的文化,商品消费同时就是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大学生在观看大众文化作品或参与大众文化活动时。往往会无意识地模仿其中的思想、行为和感情,体现在服装服饰、语言、行为规范模式等日常行为上。一些大学生在消费观念上已经认同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崇尚个人享乐,追求西化的生活方式,把高消费与美好的个性生活结合起来。无形之中接受了消费主义文化对自身思想、生活的指导,走向浅薄、粗俗,沦为享乐和满足感官欲望的工具。
第五。大众文化挑战思想***治课教育的形式方法。目前的高校思想***治课教育往往是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灌输,显得十分苍白无力、形式单一。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和教育对象的变化,而大众文化的传播手段却是现代化的影视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五光十色,生动直观,魅力无限,使大学生们受到极大的诱导。
第六。大众文化影响思想***治教育中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念教育。大众文化强调自我价值、功利性、全球意识,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使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原则受到挑战,造成大学生***话意识淡漠,理想信念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民族意识弱化,急功近利、忽视修养。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盛行,导致大学生人生目的庸俗化、价值目标的狭隘性、价值理论的模糊性、价值取向的自我性、价值标准的随意性等状况。
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治课教育挑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走学生精神需求特点分析,大学生追求个性、文化归属感和文化选择权利,大众文化的新异性、消解神圣等特点正切合了大学生的心理与情感需求,影响著大学生的日常行为。
其次,从大众文化自身的特质来看,大众文化的消遣娱乐性和商业化,深刺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改变着中国当代的意识形态,改变了社会生产和生活内容。当代大学生已较少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大众文化快餐和流行艺术成为他们最直接的精神食谱,极大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
再次,从高校思想***治课教育本身分析。过分突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治导向作用,刻板、单一,缺少人文关怀,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无法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无法为大学生提高丰富的理论资源,而此时,大众文化以自由、民主、个性、时尚等新奇的名词来吸引走学生。
二、应对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治教育带来挑战的主要对策
大众文化时思想***冶教育既有冲击和挑战,但也给思想***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高校思想***治教育,要充分运用大众文化中有益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应对大众文化的挑战。
首先。构建大众文化语境下思想***治教育
的新格局。大众文化使得思想***治教育所依托和面对的社会文化环境已经并正在发生着重耍的转变,大众文化在其商业化运作中所袁现出的功利性、多元性、全球性给思想***治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治教育格局。这一格局应当准确体现教育目标,涵盖与社会实际相符的教育内容,用理论创新增强思想***冶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说服力。思想***治理论课教育要从千人一面、说教为主的模式向因人而异,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的模式转变。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理论的灌输、实践的渗透、环境的熏陶相结合的方式;除加强课堂的理论教学等显性的教育外,还要注重受教育者的参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中国的现状,从而使课堂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
其次,必须树立先进文化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为当代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奠定基础,形成价值构架。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套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人们的最高精神需求;表达了时代的最新价值走向;融会了世界的多种文化精髓;凸显了独具的民族文化特色。倡导社会主义核G价值体系,有利于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只有在教学中坚持先进文化为指导,才能保证思想***治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治方向前进,从而夯实大学生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三。以先进文化批判、规范、指导和重构大众文化。以先进文化的***治性、意识形态性采引导大众文化,以精英文化的审美性、启蒙性来提高、培养大众文化。加强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文化来遏制商业媚俗文化,有利于把大学生的多元价值取向整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来。而且能够提升大众文化的品位,推动大众文化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为大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助于大学生人格完善、观念形成、道德提高,促进其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第四,借鉴大众文化的有效形式。改善高校思想***治教育的方法和形式。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可以借鉴大众文化的娱乐方式,摆脱纯粹说教,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进行,在教育的形式上更加灵活,寓教于乐。同时也可以用大众文化的娱乐方式装进思想***治的内容。以大众文化为思想***治教育的栽体才能与情形各异、复杂多变的学生的思想实际相适应,有利于增强思想***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通俗性和可接受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五,认真研究大学生的特点,加强教育和引导。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社会需求园社会结构、分配方式、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而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而且,生理、心理、智力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必须采取不同的教育干预手段。通过经常性的心理疏导活动。帮助大学生获得心理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提高其理性判断的能力;通过审美的趣味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鉴别鉴赏能力。实现审美的雅俗共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文化品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和教育广大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现。
三、大众文化背景下思想***治教育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第一,主流性原则。就是要把握主旋律,坚持正确奥论和正面教育,以先进文化引领大学生思想建设。用积极的、高尚的、健康向上的社会主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头脑。强化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思想***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在大众文化背景下,要从理论阐述和实践论证两方面入手,使主流思想文化更具说服力,更有凝聚力,以避免学生思想信念上的困惑与彷徨。要注重社会理想教育与个性理想教育的有机结合,共性与个性的和谐完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众多有个性的大学生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时批评和纠正大焱文化中的一些不良现象,使大学生能在大众文化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随波逆流,迷失方向。
第:人文性原则。对于大学生来说,最大的缺失莫过于人文精神的缺失。而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丰富并非与大学生文化层次的提高、年龄的增长成正比。需要通过精英文化来潜移默化地熏陶。精英文化是我国人文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理想、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栽体,在社会文化教育事业中具有教化功能,担负着弘扬正义、确立人生信念、引领大众文化的责任。对一个民族来说,没有经典文化或精英文化是难以想象的。而精英文化时大学生灵魂的塑造和人格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坚持人文性原则,就要以精英文化及其优秀作品启迪大学生,培养其人文精神,提升其人文素质。当前,光其要通过精英文化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第三,民族性原则。弘扬民族精神是当前我国社会和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思想***治教育的重要使命。民族精神是体现民旋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内核。以爱国主义为核0的民族精神。是社套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基。坚持思想***治教育的民族性原则,就是要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大学生。就是要坚持民族文化的前进方向,在追求文化和谐、面向世界的同时,不盲目崇尚西方文化,要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个性,并不断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8
一个受过基础教育的普通人,他可能知道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莎士比亚写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但很有可能不知道施拉姆构建了传播学,传播学四大奠基人都是何许人也,更别提近百年来各式各样的大众传播理论――除非这个家伙就是个传播学者或者这个专业的学生。为何被大众媒介信息浸泡的现代人,对与自己联系如此密切的理论会不甚了解呢?众多的大众传播理论都在告诉人们大众媒介是怎样影响受众的生活的,却似乎没有哪个理论能说清大众传播理论是怎样影响受众的生活的。大众传播理论,在受众的餐盘里,是香酥诱人的炸鸡排,还是食之无味的鸡肋呢?
失职的厨师:传播学者的无心之过还是有意为之?
一道菜如果无人动筷,势必应先追究厨师的责任。做菜的动机虽不会影响菜的口味,却有可能影响品尝者的心情。也许很多时候,传播学者们“掌勺”时并未想过受众也会是品尝这道佳肴的客人之一。
“控制研究”:品尝不到的无奈
从“靶子”到“意见领袖”到“自助餐厅里的食客”,受众脑门上标签的变化代表了传播学者们在“受众分析”中获得的理论硕果。然而,这些理论始终是将受众作为大众传播理论研究对象的了解,而非其服务对象的了解。传播学者们之所以如此关注受众,并不是出于“They want to”,而是“They have to”。
如同美国心理学家研究消费者心理是为了让商家卖出更多的产品一样,这些以受众为研究对象的大众传播理论看似和受众密不可分,终极目的却在于控制受众,其理论的服务对象自然不是受众而是企***控制受众的某些利益集团。这个时候,无论鸡排还是鸡肋,都不会出现在受众的餐盘里,因为它们得先给幕后的“餐厅老板们”品尝。
“拯救研究”:自以为是的“美味”
有人想控制,自然就有人会反控制。这些反控制者并非被控制者自己――受众,而是看穿了经验学派真面目的批评学派。虽然批评学派与经验学派一样都关心传播的社会控制作用,但前者的注意力在“如何”控制或“多大程度上”进行控制,后者的焦点则是“谁在控制”、“为什么存在着支配与控制”。
在批评学派眼中,受众已是被资本主义制度下大众传媒控制操作与束缚的传播对象,他们有责任将控制者拉下神坛,将受众从这种被控制中拯救出来。然而,这些看似以受众为服务对象的传播学者们,未必抱着一种平等纯粹的心态去面对他们的服务对象,凌驾于普通大众之上的教育背景,决定了他们难免陷入精英阶层的思维陷阱――潜意识中赋予自己英雄般的使命,甚至将受众作为对抗经验学派的最佳兵器,殊不知,受众早已顶着“第三者效果”这块盾牌,悄无声息地夺路而逃。这个时候,无论鸡排还是鸡肋,同样都不会出现在受众的餐盘里,因为他们一点食欲也没有!研究的无奈:厨师还饿着肚子呢
其实,无论是否将受众作为大众传播理论的服务对象,有一个服务对象是永远存在的――就是传播学者自己。这个藏在利益集团、社会、人类等宏大研究动机之后的服务对象,恐怕传播学者自己都并未意识到。一旦戴上“传播学者”这顶魔术帽,层出不穷地变出传播理论仿佛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想在这个被施拉姆喻为“十字路口”的学科上有所突破,并非易事,尤其在拉斯韦尔的“五W”这座五指山的压迫下,一些传播学者难免陷入“为了研究而研究”的泥潭。这个时候,每位厨师的鸡排味道尝起来都差不多,久而久之顾客便失去了胃口。
挑剔的顾客:受众“不使用不满足”理论
不管出于什么研究动机,只要是能用严谨的实验方***证出的理论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少具有人文关怀的传播学者更诚挚地将受众作为自己的大众传播理论的受益者。然而,无论什么传播学派,都存在一种“拯救研究”的倾向,就是将受众从大众媒介的“侵蚀”中拯救出来。
电视诞生之后,传播学者们仿佛纷纷化身为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耙粪记者”,投入了大众媒介的负面效应的研究。“时间窃贼”、“麻醉作用”、“拟态环境”、“电视人”、“容器人”、“他律私欲主义”、“拷贝的社会”、“沙发土豆”等形容大众媒介对人的负面功能的隐喻层出不穷。也许天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那两句惊天地泣鬼神的“媒介即信息”和“媒介是人的延伸”算是对媒介强大功能的肯定。
但随着电视的发展以及后来因特网这个融合了多种媒介特性的“第四媒体”的出现,“信息崇拜”、“媒介崇拜”、“数字化生存”等现象又开拓出媒介批判这个领域。此时,传播学者与受众的关系似乎不再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而像父母与孩子一般。父母苦口婆心地劝孩子:“听爸妈的话,孩子,这是为你好……”而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哪听得进去呢?带着“哪怕是虚拟的,也好过从未感受过”这样想法的他们,把屏幕对面的那个世界当做了自己最有安全感的安身之处。
如果说人文学科中音乐、文学、美术等分支是为人类灵魂构建一棵落脚栖息的大树的话,这些逼迫受众直面“血淋淋的现实”的传播理论,就像要砍断这些受众“心灵鸟巢”所倚之树的巨斧。在“大众传播理论”这间餐厅里,也许斯蒂芬森的“传播游戏论”更能符合他们口味,媒介只是玩具,接触媒介内容就是种愉快的消遣。至于其他背着沉重精神十字架的传播学者们,他们更像医生而不是厨师,剩下的大众传播理论更像难吃的药品而不是让人垂涎欲滴的鸡排。
在大众传播理论之中,受众是研究对象,而在大众传播理论之外,受众应是服务对象,至少也是服务对象之一。那些与受众息息相关的大众传播理论,如果没有受众在认知层面更好的了解,在思想层面更好的接受,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呢?但这也仅限那些真正有助于受众更理性地使用媒介的传播理论,绝非“魔弹论”之流。
顾客永远是上帝,再挑剔也是上帝,大厨们该好好想想了,不要再只是埋头烹饪而不顾菜品的“市场口碑”。如果有一天传播学者们烹制的“美食”能成为家常菜,大众传播理论成为一种常识,对整个传播学科的发展都会是一种新的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9
一、现阶段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凝聚力的不利因素
(一)各种思想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争夺理论阵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互相交流、交融、交锋,各种宗教思想、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各种学说,甚至封建迷信思想都在一定范围内以其特定的方式传播着,争夺人民群众的思想阵地。国际敌对势力从来都没放弃和停止“分化”、“西化”中国的***谋,经常有歪曲事实的报道通过网络信息快速传播,诽谤中国的***治制度和现代化建设,夸大中国的社会问题。这些无疑给我们的大众化宣传带来了许多困难,而且这种状况在短期内并不会发生根本转变,所以我们的大众化过程必将充满艰辛。
(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概念化、学术化,没能通俗易懂地解答重大现实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对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过程,人民群众短时间内很难完全理解和接受,出现很多疑问和困惑。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结合中国国情,通俗易懂地给予解答,要把问题说透,让人民群众理解和信服。但是一些理论工作者和宣传部门没有站在群众的角度去解释问题,把群众当作消极、被动的理论宣传的对象,单纯用概念说明概念,用理论解释理论,用学术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用生硬的***治辞令宣传***和国家的方针***策。对于这样的理论宣传,“群众就会认为‘不解渴’甚至觉得理论‘三无’:道理没错、听着没劲、生活中没用。”如果这种风气不坚决遏制的话,就会导致马克思主义离群众越来越远。
(三)少数***员干部的行为作风违背了马克思主义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
有些***员干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有的甚至为了追求***绩大搞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直接侵害了群众的利益,引起群众的不满;有些***员干部没有正确认识和科学实践马克思主义权力观,造成权力的错位,自己做官当老爷,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蔑视群众,对群众呼来喝去,甚至欺压群众;有些***员干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考虑问题往往从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出发,享乐在前吃苦在后,不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有的干部贪污腐化、骄奢***逸,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尽管这些问题存在于少数***员干部身上,但是有一些群众往往从身边***员干部的言行作风来判断***的性质和形象,而且这些问题往往是在同群众打交道的常态性工作中出现的,群众的印象最直接、最深刻,导致一部分群众对***悲观失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失去了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凝聚力的路径选择
(一)以青少年为重点宣传对象
回顾民主***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就是以爱国学生和知识青年为重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治立场与思想觉悟如何,事关***和国家事业的前途命运。目前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流派同我们争夺思想阵地的重点也在于争夺青少年,谁拥有了青少年,谁就在思想争夺战中占领了制高点。我们必须掌握竞争的主动权,积极研究青少年成长规律和思维特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使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课堂,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引导青少年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学习制度引导***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提高他们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能力,把青年***员干部真正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
(二)以切实改进文风为突破口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接受到被大众认同和接受的过程。面向社会大众的理论宣传如果不能完成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的转化,很难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同志曾指出:“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这就要求理论工作者和一些***员干部必须走出办公室,沉下身子到社会基层搞调研,学习群众的语言,了解群众身边的事例,科学把握人民群众的理论需求和接受心理,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朴素实在的、有极大的吸引力和亲切感的理论,使群众从亲身感受中认识到理论有效、管用,从而认识到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民重视、学习和掌握理论的热情,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三)以解决群众需求为着眼点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论拥有群众和群众接受理论的双向互动过程。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同不断满足群众的利益需求的过程相一致的,理论只有在指导实践的过程才能检验出其正确性和科学性。当前增强理论凝聚力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运用理论给予有说服力的解答,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切实转化为不断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过程,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不断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10
受众理论及其视阈下的校园文化活动
受众是一个集合的概念,最直观地体现为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收者的社会人群。受众理论作为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更加注重在具体、现实、操作层面上研究“接受问题”,而且率先对教育接受活动、尤其是以大众传播方式进行教育的接受活动展开研究。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不变的基本特点就是有学生参与的文化活动,多是由学校或者团体发起组织,而学生是最终的到达对象,即学生是这场传播活动中的受众。从受众理论视阈来理解校园活动,就是要把握大学生的新特征,从受众分析开始进而对整个“接受活动”全程进行设计与创新。
校园文化活动的受众分析
受众不再“单纯”,常表现为“固执”。校园文化活动名目繁多,纷繁复杂。在新生刚入学的时候,新生报名情况热火朝天,应接不暇。但久而久之,大众传播改变受众的态度,左右受众的选择,传播的效果也越来越弱,新生不再是“魔弹论”下的受众。不少校园文化活动,无人问津。学生一般只会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才会前去观看,没有兴趣的,即使相关单位做再多的动员,也根本不愿理会,因为他们认为时间需要合理分配,活动是次要的,他们还有很多事要做,诸如学习、读书。大众传播的效果越发显得脆弱,受众不再是百发百中的“靶子”,他们对自己参加的活动,会进行精心的选择,而对不愿参加的活动则会无动于衷,变得越发的固执。鲍尔的“固执的受众”理论便是其真实的写照,他认为受众是顽固的,不是受人摆布的。信息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被主动发现的,媒介不可能随心所欲摆弄受众,魔弹论也无法成立。①
受众不再“从众”,而是“小众”。经济学上,认为从众心理会引发消费。传播学上,也有相通之处。反映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来,受众会随流或遵从群体的意见,屈从群体的压力,②进而选择活动参加。每所高校每年都会开展形形的校园活动,规模最大的莫过于学校运动会了。当学生在校园内、课间,大家都在讨论校运会时,那颗按捺不住的心,一下子就激发了。但从众去参加活动的同学,不少是不愿意、力不能及,而为了和大家有共同的语言交流,强迫自己参加的,往往适得其反。部分同学在运动场上,由于体力不支而倒下;也有的训练时意外受伤……这对于那些本不愿参加的同学来说,便会懊悔不已。同学中,逐渐开始细化、分化,那些本身从众的同学,逐渐变得不再从众,他们开始合理地支配自己的生活,寻求“理想”的支点,对自己联系紧密、所喜爱的活动,会积极参加,其他的一些活动,则会敬而远之。他们选取活动的方式也就变得“小众”起来。
受众放弃“挑剔”,选择“逆反”。校园文化活动由于种类繁多,不可能每次都参加。因此,同学们会精挑细选参加一些活动,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校园中,一部分同学对校园文化活动有着严重的逆反心理,对校园文化活动充耳不闻。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校园文化活动没有及时更新。不少学校举办的活动,年复一年,仍然在“老路”上前行,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如有些高校的运动会仍然停留在一些传统的田径项目上,没有增加一些趣味性、群众性的活动,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为这样对于一些非竞技选手来说,这并非是他们的强项,自然觉得索然无味。受众在接受传播时,都有一种自由选择的要求,即要求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如果此种自由受阻,不能获得满足,也就可能诱发逆反心理。第二是许多校园文化活动带有强制性。不少学校,双休日邀请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这本来是利校利生的好事。由于学校怕出现冷场现象,有损学校的形象,于是强制要求相关专业班级的学生听讲座。同学们一遇到这种情况,就“头痛”,心中不想参加,但迫于辅导员的压力,不得不参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逆反心理。
受众理论视阈下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措施
(一)改进活动内容,提高传者关注和受者关注的弥合度
符合而不迎合。校园文化活动一方面要符合当今社会主流的价值导向,另一方面应该尊重作为受众的学生的需要特点。对于学生所热爱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引进,但决不迎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些不良的思想在学生中得以萌生。学生尚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不完全成熟的阶段,他们所热爱的一些活动,并不完全适合他们。学校应加强规范引导,对于学生喜闻乐见,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应加以引进;反之,应坚决予以取缔。
细化而不分化。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到绝大部分同学的需求,把有需要的同学都能聚集到活动中来。根据细分理论可知,每位同学由于知识水平、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为人处世、所学的专业以及所参加的社团、组织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这就需要对同学们作出细化的分析,要根据不同的受众来组织、安排、设置合理的活动内容,以求活动达到最佳的效果,但并不只是考虑到一小部分受众的利益而设置活动,做到活动细化分析,但不分化学生群体。
(二)改进活动方式,为受众提供参与、表达的平台
现场平台。校园文化活动中,每场活动除了参赛选手外,还有大量的观众同学。纽科姆的ABX模式认为,“趋向均衡的努力”的意见双方在对第三方的态度上需要保持一致。人际之间要求态度与关系一致的压力将刺激传播,在ABX三者关系处于不均衡条件下,传播交流活动会更加频繁。人们总是注意与其现存立场相一致的信息源,并寻求能支持和证实他们实际行为的信息。③那么在校园文化活动设置中,我们可以根据纽科姆的ABX模式进行现场平台的设置。在具体的活动中,由于参赛选手都各自隶属于一个团队、一个群体,参赛过程中,不同的选手代表不同的团队,各团队都希望各自的代表获胜,由此各团队之间便形成了ABX模式。活动方式、策划中只要充分注意这一点,刻意塑造出一种气氛,便可吸引大量的非选手的同学。最简单的来说,在一些比赛中,设置最佳人气奖、最佳道德风尚奖,吸引大量的观众同学参与,把这些观众同学的表现作为评选这些奖项的必要条件。通过这种方式,提供了一种现场的平台,让校园活动的效果最大化。
舆论平台。校园文化活动中,种类繁多,有刺激的、竞技类的、风趣类的、温情类的等。每位同学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都有自己关注的选手、对象,都渴望知道台前、幕后的一些故事。学校的舆论平台,如校报、网站、校电视台、广播电台、论坛、公共文化栏,都可以面向同学们开放,构建一种舆论平台,做到“一人参赛,千人关注”的良好局面。活动之前,通过校园媒体进行造势,寻求同学们的感官刺激。活动进行时,免费为学生开辟一些专栏,作为他们参与的平台。并对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人物进行报道。活动结束后,可以抓取学生们一些打动人心的感受,以达到活动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功效。
(三)改进活动效果,有效规避受众的逆反心理
趣味亲近性。校园文化活动要具有趣味性,涵盖面广,体现活动的多元化。不仅要有通俗的文化活动,也要有高雅文化;不仅有同学的参与,也要有老师的参与;不仅开心快乐,也要有所收获……同时对于一些带有强制性的活动,要体现学校对学生的尊重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关爱和关心,让学生感觉到活动的可亲近性,消除学生内心的隔阂,让学生自觉、主动、乐意地参加到活动中来。因此成功的活动,应两者兼而有之,既体现活动趣味,又体现学校的亲近,自然会有效规避逆反心理。
共振适度性。凡事均需有度,超过一定的度,必然招致反感。校园文化活动的量也一定要有一定的度,坚持适度的原则,一旦超过了学生的负荷,必然导致逆反心理。同时,校园文化活动中,还需注意,在主办者和参与者之间寻找出共振点,有共振点的活动,往往会事半功倍,有序开展,从而有效地规避逆反心理。
结语
高校的校园生活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学习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与大学生联系最紧密的活动,也是促进大学生心智、素质成长的重要平台。在受众理论的指导下,可以从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效果多方面来关注受众的需求变化,对症下药,从而不断推进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本文为2009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编号为:09YB230)阶段性成果和2010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编号为:10TW09)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③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众心理学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