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论文10篇

教育教学论坛论文篇1

--“全国第五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合肥市瑶海实验小学 李亚琼

2013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作为从事体育教学的我有幸参加了在泉城济南举办的“全国第五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中学)”,观摩了名师的精彩课堂,聆听了专家的精彩报告,目睹了名师的教学风采,感受着专家的独特魅力。短短的几天学习时间让我领略了大师名家们深厚的底蕴,感受着他们的博学和睿智,让我痛快淋漓地品尝到了一场精神和智慧的盛宴,接受了一次理念和思想的洗礼,让我从体育学科的纵向看教学到开阔眼界的横向看教育,也让我作为教学管理者真正感受到了人文教育的魅力。这次济南之行将成为我不断积淀厚重的教书育人素养的精彩之旅。

本次高端论坛真可谓名家相约、大师云集,有福建师大博导孙绍振教授、青岛名校即墨市28中李志刚校长、齐鲁名师刘建宇老师、用论语打造精神特区的张斌利、做生活美学家的老咪等教育名家为与会老师做了精彩的报告;韩***、余映潮、孙鸿、飞程翔、王岱、王君等当代教育名师为大家展示了精彩的课堂。大师们的娓娓道来,或语言犀利、或风趣幽默、或逻辑严密、或理论丰厚,或实践超强,虽然他们观点不同,性情各异,但是他们都是那么坦坦荡荡,挥洒自如,各领风骚,各具特色!听名师讲课,如同与大师对话,带着这份厚重的人文关怀,让我们感悟名师灵动的课堂:

韩***老师对《雷雨》文本解读透彻深刻,对文中姓氏姓名的解读独具匠心,达到了常人难以达到的高度,“周”,周而复始,周,即是周朴园,又是命运锁链,剧中所有人无一不在锁链中;“萍”,无根飘零,命不由己,即是鲁侍萍,又是命运锁链中无根的浮萍,真乃大师的视角,大师的思想。在《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课的教学中,韩***老师以作者艾青的身份导入深情诵读,荡气回肠,声情并茂,读到动情处,伴着舒缓、悠扬的音乐,饱含深情地朗读着,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急缓起伏、感情的含露收放,无不把握得恰到好处。全诗读完,全场唏嘘一片,热泪盈眶,掌声雷动。韩老师对文字深挖细品,他强调“文字素养,是回归语文教育‘文字’之本”,“化意为字,是回归语文教育‘生活’之本”。韩***老师课堂效率很高,主要得益于他的教学思想,研讨两三,然后直奔语言学习,关注言语学习,因为他认为“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课,永不过时,围绕文字进行激烈辩论形成波澜的语文课,才是最精彩的语文课。”后来知道语文界一直对韩***老师持褒贬不一的态度,但我每每细品他的课,从中都会得到很多新的启示。

王岱老师执教的《项链》,导入提问“生活中你摔倒后第一反应是什么?”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紧扣文本,设置两个非常有高度的问题,给人的感觉是凌空而下。问题一: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丢项链前的马蒂尔德,还是丢项链之后的玛蒂尔德?问题二: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说一说,你能理解玛蒂尔德吗?这样的提问直击人性,尖锐深刻,非深思不能做答,而学生的回答又是非大师无法驾驭的。同情也好,讽刺也罢,都是同一个玛蒂尔德。我们身上就有着玛蒂尔德的影子,何苦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苛责别人?当王老师总结:“哪个男生不想在女生面前耍耍酷?哪个人又不想买件假耐克穿在身上。”时,我为王老师敏锐锋利的洞察力暗暗叫绝,王老师总结说,作者莫泊桑用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我倒更觉得,只有具备悲天悯人情怀的人才能读懂作者的悲天悯人!在王老师的《项链》这条美丽清澈的小河面前,我照见了自己的影子。王岱老师用一节课让我如此沉静的审视自己,反思自我,可见王岱老师有着高人一等的心胸,见解。

王君老师两节经典课《散步》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让我没想到的是《散步》的作者莫怀戚竟然是王君老师的大学老师。所以王君老师的导入是从对莫怀戚的印象开始:以为的风流名士,实则不拘小节。这个不拘小节甚至有些乡村气息的学者却有一大批崇拜者,每到他的公开课,就有好多学生连夜排队占座,场面蔚为壮观。这样的教学资源独一无二,很快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样一个人的作品会是怎样的,他与家人散步的场景又是怎样的?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一条根本原则是适合学生的需要。这些新颖独特的资源的背后是教师丰厚的阅历、博大的情怀、细腻的情思。

王君老师的《散步》从在黑板上板书“我们在田野散步”几个字简笔画式的布局开始,画面感极强。随后是一段师生合作,表演式配乐诵读课文,学生们很快入情入境。学生们也很快概括出四个人物的形象:母慈,子孝,媳贤,孙慧。并板书在黑板上“我们在田野散步”的“我们”两个字周围,构***极为巧妙。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概括归纳的时候,王老师不断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立足文中的关键字词,深入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所理解到的情感。四个人物中刻画最少的是妻子,要分析这个人物有一定难度,王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我说:“走大路”;儿子说:“小路,小路有意思”,妻子说:“……”,这个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仔细品味“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句话。由此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田野”,引导学生朗读描写田野的语句: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咚咕咚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回到文章的结束语“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问学生:“这幅画面让你想到了什么?”“生命、责任”,“今天这节课让你想到了生命中的什么?”意犹未尽的一堂课。“慢慢地,稳稳地”这本来就应该是生命的一种状态,在这堂课上我看见了一种生活的智慧和态度,也深切的感受到了陶继新老师说的:“学习,绝对不是心力交瘁的一场又一场的苦役,而应当成为生命个体探索未知、生成思想与智慧的快乐之旅。”

教育教学论坛论文篇2

一、教师论坛要 瞄准自己

《语文课堂有语文味》《文本解读个性化》《语文课的简约与实效》《作文源于生活》等,以上是我校语文组针对实际举办的教师论坛的几个专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论坛所搜索的“论点”来自哪儿?来自“校本”,也就是将研究的指向对象瞄准“自己”。我们倡导“重心下移”,凸显“草根研究”,将校本研究活动从表面的、外在的、形式的,实实在在地转变到追求本质的、内在的、智慧的本体上来。

教师论坛,就是要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求效的问题。我们鼓励教师敢于暴露自身问题,善于发现差异问题,勤于交流理念与实践结合的难题。我校举办教师论坛的所有“专题”,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学期初,由教科室、教研组、学科小组进行排查,全面真实地了解收集本校教育工作中的存在问题与困惑;新课程教学中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探寻问题;贯彻上级规定的重点工作的预测问题;依据本校工作思路设计需要加强的问题;承担“十二五”科研课题需要集中研究的专题等等。我们认为: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起步。因此,由教科室负责对所有提出的“专题”,进行认真评比并适当奖励。评比的重要条件就是“专题”是不是真正“瞄准自己”,能不能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让大家真心支持校本研究,能真情投入取得收获。

“教师论坛”采用分层管理办法,学期初选出的“专题”分别排入教科室、教研组、学科小组各个工作计划之中,以便让相关老师在“论坛”举办之前一段时间,开展行动研究,并进行反思总结,然后上交一份汇报材料。根据汇报材料,再确定每次 “论坛”的主讲人和主持人,酝酿论坛的实施方案。

二、教师论坛要立足“三研”

我们确定的教师论坛“专题”中,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内容往往分布在“三研”,即研究新课程,研究生态课堂,研究重点课题。

教师论坛立足“三研”,核心是对常态教学的问题研究。它由教科室与教学处协作组织实施,每两周一次活动,主要围绕以下侧重点分层结合进行:①教材研究。如新教材的亮点与难点,新教材的时代性与实践性研究。②教法研究。如新教法与新教材的适用性研究,新教法与传统教法的对比性研究,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实效性的研究。③学法研究。如“合作学习”如何适应“大班额”,如何适应各学科,如何适应纪律状况不良的班级学生。

本学期,赞成率和满意度最高的一次教师论坛是《友善课堂浸润生态智慧》。这次论坛围绕“友善” 展开论述,有的从情感角度谈论构建友好的、亲切的、朋友般的课堂氛围;有的从方法角度谈论实行合适的、恰当的、健康的教学行为;还有的从人文角度谈论营造相容的、和谐的、公平的课堂秩序等等,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能获得最适合的、最充分的训练与发展。本次论坛所研究的内容,既是我校承担的省级“十一五”科研课题的核心问题,又是日常课堂教学渗透新理念的普遍问题,同时还是新课程实施的关注问题,因此得到100%的参与率和100%的满意度。

三、教师论坛要解析“细节”

在举办了一次又一次教师论坛之后,我们发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只是购买几本专著,静听几位专家讲座,或发表几篇论文,完成几个科研课题。还应该从教师常态工作的“小事”做起,创设适合教师成长的生态环境。因此,我们组织的教师论坛,更欢迎从问题入手,解剖“细节”,引起反思,提高认识,融化新理念。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决定举办一次论坛《黄玲现象》。黄玲老师是公认的“教坛新秀”,校内外都称赞她能让每一个孩子学得轻松快乐,能把每一个学生教聪明。她评为毕业班“功勋老师”,许多人都在揣摩她,甚至认为她有许多神奇的“秘诀”。为了增强真实效应,论坛的几个程序都是从“细节”引出的。1.教研组长以黄玲近几年达成的两个“健康成长”,讲述师生双向优化发展的实际成果,引起参与者的高度关注与共同分享。2.主持人邀请黄玲老师生动讲述自己的“快乐时光”,说的是学生由厌学变为爱学,由苦学变为敏学的小故事。3.黄玲老师的工作伙伴介绍日常生活中的黄玲形象,例如冬天和同学一块儿踢毽子,课间和学生一同打球等。这次论坛原计划由数学青年老师参加,后来语文老师及其他学科的青年教师都纷纷参加。这次论坛的“小结”也是“细节”,由参与者即兴用一句话从一个侧面点明自己的收获。归结到一点:她是用智慧在润泽成长之路。

在细微的教育现象中分析出一些大的教育问题,比硬性地提出几句口号更有效。对常态现象的剖析过程,是引领专业成长踏实脚步。人对问题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理念被接受需要一段时间,也需要经过反复的实践感悟,所以我们在教师论坛上注意从常态观察出发,从细节现象解剖入手,就能找到新理念与教育改革的融合点,认识深刻了,专业发展才找到了源动力。

以校为本的研究,就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教师论坛坚持关注“校本”,收到了良好效果:

1.教师论坛,有利于提高“反思”效度。这种普及性的教师论坛,既是一种理论学习的过程,又是一种实践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一种提高反思能力的手段。它让教师在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反思内化,真正实践了校本教研推进专业成长的目的。

反思,是教师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的,是教师对教育各种现象的反思,对教师全部行为方式的审视,并且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改进现状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教师论坛上开展的反思具有更强的透明性和即效性,因此教师论坛比教后反思笔记更有效度。

教育教学论坛论文篇3

会议首先由101中学程翔副校长致欢迎辞,然后由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姚守梅副校长做区域语文教育专题汇报。姚校长回顾了海淀自2002年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育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对海淀语文教育既有的优势与尚存的不足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同时也对深综改背景下海淀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积极的展望。

随后进行的是两节针对性极强的现场课:整本书阅读指导课《追风筝的人》,授课教师101中学杨海威;专题教学探索课《唐诗中的传统意象“舟”》,授课教师清华附中赵岩。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精彩表现不时引发现场观摩的专家和老师们的阵阵掌声。

课后,首都师范大学王云峰教授评课并做主旨报告。他指出,这两节课对未来的语文教育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首先是课程安排的时间问题,在阅读整本书的要求下,在以专题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时,应该如何排课。其次是课程资源的问题,没有一本教材可以同时满足如此多元的需求。最后,这样的课堂对教师的挑战也非常大,教师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对话者,要在碰撞中发展、引导学生的思维,教师自己的储备需要达到相当高的境界。

最后,北京市基教研中心李卫东副主任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海淀区首届语文教育论坛的成功,也就总论坛的汇报及现场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名著阅读课程化时需要注意计划、课型、方法、支架及量规五个重要问题,为语文课程教学改进指出了一条路径。

教育教学论坛论文篇4

8月21日上午8时,第十四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高峰论坛开幕式在江苏理工学院***文信息中心南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组委会***、江苏理工学院崔景贵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开幕式上,江苏理工学院***书记夏东民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词,对第十四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高峰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在介绍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成就后,夏东民说,心理学是国家21世纪优先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科学发展、建构幸福生活等方面都将大有作为。本次论坛的召开是江苏省心理学界的大事、盛事,更是江苏理工学院学科建设与学术交流的喜事、要事,必将进一步推动江苏理工学院及常州的心理学研究向更广的应用领域、更高的服务层次发展。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杨鑫辉教授作了《运用心理技术架构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桥梁》的开幕致词,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傅宏教授对江苏理工学院积极筹备和承办第十四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高峰论坛表示诚挚感谢,并对论坛建设与创新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全体心理学工作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把握时展脉搏,加强心理学应用研究,探索心理学发展与服务社会大计,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本次论坛特邀请多位专家作学术报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副***、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顾海根教授作了《大学生自我同情及其与人格、应对方式和助人行为的关系研究》的报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掌然教授作了《广义问题解决与广义问题管理――科学思维新视野》的报告。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傅宏教授作了《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做什么――(2012)目标与任务解读》的报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理事,三生教育基金会会长张名源作了《三生家庭教育个性化支持方案(FEAP)在家校合作中的成功应用》专题报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华夏全人心理学研究院院长许金声作了《通心的理论、方法的广泛应用》专题报告。第一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张理义教授作了《心理健康测评仪的研制与应用》专题报告。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崔景贵教授作了《社会转型・和谐幸福・心理管理》的主旨发言。《心理技术与应用》杂志社常务副主编何妍在大会上作了《开来而继往 明道不计功》的专题介绍。盐城师范学院副校长戴斌荣教授、上海商学院管理学院院长王胜桥教授、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童辉杰教授分别主持学术论坛报告会。25场精彩纷呈的专家报告、专题报告和大会学术交流发言受到全体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论坛举办期间,部分与会者还参加了20日、21日晚上开展的两个专题心理工作坊活动。

8月21日晚,论坛还举行了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理事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有杨鑫辉、顾海根、傅宏、崔景贵、张掌然、童辉杰、张名源、申林等。会上,杨鑫辉教授通报了第十四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高峰论坛的筹备及组织情况。经会上讨论,成员一致同意增补3位论坛理事,分别是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崔景贵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傅宏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吕航博士。会议讨论决定,继续挽留杨鑫辉教授担任论坛***,建议加强论坛领导后备人选培养,恳请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委派专业人员协助杨教授开展论坛日常工作。会议还决定继续征集本次论坛和近三年优秀论文,集结成书并公开出版《心理技术应用研究(第七辑)》,由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及心理教育研究所负责收集、整理和编辑,三生教育基金会提供赞助,并由开明出版社友情出版。

教育教学论坛论文篇5

2013年6月22-23日,第九届全国教育技术博士生论坛在河南大学召开。此次论坛以促进学术交流、鼓励学科交叉、激励协同创新为宗旨,以“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为教育技术学博士生、硕士生和青年教师搭建“探索前沿、启迪智慧和推动创新”的学术交流平台。此次论坛由***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河南大学研究生院主办,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等杂志媒体协办。此次论坛与会代表150余人,其中以博士生为主的研究生90人,青年教师20人,专家学者30人,并邀请了来自美国、加拿大的4名华人教授。论坛中参会学校及单位41所,分别来自20多个省、市、自治区。

6月22上午,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研究员,《电化教育研究》主编、西北师范大学南国农教授,***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原主任委员、华南师范大学徐福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江南大学陈明选教授和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汪基德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华南师范大学徐福荫教授致开幕辞,并代表***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教授宣读贺信。河南大学副校长邢勇到会致欢迎辞,中央电教馆王珠珠馆长致祝贺辞。河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孙君健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在随后的4场特邀报告中,华南师范大学徐福荫教授从协同创新层面,探讨了“五个三结合”的教育技术学部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师范大黄荣怀教授阐释了MOOC助力重构学习方式问题,系统分析了MOOC的教育理念。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从教育信息化的视角,系统建构了智慧教育的理论模型,探讨了智慧教育的实践应用情况。西北师范大学南国农教授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状况,分析当代教育技术学博士生的角色,提出了当代教育技术学博士生的使命,对青年人的成长给予了殷切期望。6月22和23日8时到11时的分论坛中,围绕“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的主题,建立了“自身发展与社会服务: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创新思想与数字产品: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表征形式与信息内容:***像时代的知识建构”和“技术应用与教育提升: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变革”4个分论坛,探讨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如何构建理论、开展实践,以进一步增强教育技术人员的理论自信、技术自信和前途自信。在每个分论坛中,华人教授张佐臣、王淑艳、杨浩和战红分别作了“ICT and Eduction Equity: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翻转课堂:数字时代的教学模式”、“Developing visual literacy skills among pre-and in-service teachers”、“MALL to Empower Learning and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Overview andPractice”的专题报告,进一步拓展了博士生论坛的交流空间,丰富了博士生论坛的交流效果。

6月23日11时到12时,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蔡建东教授主持了论坛的闭幕式。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宣读获奖论文的名单,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崔向平代表参与人员做了发言,下一届论坛承办单位代表华东师范大学顾小清教授简要说明了相关筹备安排,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汪基德教授致感谢辞,江南大学陈明选教授致闭幕辞,华南师范大学徐福荫教授宣读论坛闭幕。

教育教学论坛论文篇6

为配合“质量工程”的实施,深入研究影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新世纪教学研究所于11月22日至23日在江苏无锡联合举办了2007’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论坛。论坛由无锡市人民***府和江南大学承办,全国高校的两百余名专家、学者和教学管理人员参加。

***副部长吴启迪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她首先肯定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的巨大成果,同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高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吴启迪指出,教育界和全社会都很关心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的良好契机,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快较好的提高。吴启迪高度肯定了本次论坛的意义,希望通过论坛深入研讨,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和办法。

无锡市副市长、江南大学***书记张大良,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新世纪教学研究所所长刘志鹏也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刘志鹏介绍了新世纪教学研究所的基本情况、近期工作及本次论坛的筹备工作。他表示,新世纪教学研究所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围绕服务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工作宗旨,密切关注教育发展动态,在努力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中继续扎实工作。

国内十余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发表了演讲。87岁高龄的我国高等教育学泰斗、厦门大学教授、新世纪教学研究所顾问潘懋元先生亲临会场并作了《产学研三结合的理论探讨》的报告。潘先生提出,产学研结合不仅是教育方针,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他从对产学研结合规律的探讨角度,阐明了产学研结合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新世纪教学研究所专家委员会主任王义道教授《对当前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些看法》的演讲,从探讨怎样看待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切入,阐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含义,指出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标准是随着社会背景、时代特征和学校定位而改变的,是分方面、多样化和与时俱进的。他进而就如何评价、衡量和比较具体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些视角和准则展开讨论,最后提出了一些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措施的建议。

一天半的论坛紧凑、热烈而富有成效,论坛取得了预期效果。代表们充分利用论坛的有利时机,既有会上讨论,也有会下交流和学习。很多代表提交了论文。新世纪教学研究所将选择高质量的论文结集出版。

教育教学论坛论文篇7

关键词:网络生态;网络社会;生态网络社会;海量微课程;网民生命样态

中***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04-0010-05

一、网络生态的优化是时代呼唤

站在全球的时代战略格局,值得关注这样的重要事实,即:网民数量全球第一,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互联网业及其网络生态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一。虽然我国互联网发展速度非常快,但目前主要应用仍然以娱乐为主,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深入分析国外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其关注重点已经转移到网络文化的社会、网络文化下价值观传播的模式、网络文化的享用内容及方式、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力及方式等上面。大纽尔・卡斯特研究网络社会的崛起,揭示网络文化的特质。路易斯(Louis)把网络空间比作一种新经济,一种新的反主流文化,超越了***治樊篱。戴维(David)开展网络文化的综合研究,探索线上发生的社会、文化与经济互动,揭示和考察关于这种互动的话语,探及网络的文化结构。

有关中国网民数据变动研究、中美两国流量排名比较、中美网民上网目的性差异比较等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人把网络作为了解信息、休闲娱乐的主要渠道。据CNNIC第21次互联网发展报告,在前七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排序中,网络音乐收听率居中国网络应用之首,比例达到86.6%,即时通信以81.4%位列第二,网络影视以76.9%排列第三。在网民对互联网的评价调查中,94.2%认为互联网丰富了娱乐生活。但这种娱乐性应用,属于网络文化的浅表层次。如果不注重引导这个庞大群体的文化品位、道德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难以成为社会共识;如果不注重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就不能完全达到;如果不能发挥和引导好他们的主体创造性,就会失去一支非常宝贵的网络文化和道德建设力量。

BDA比较美国前十名网站发现,其以社区为主,其中包括潮热的myspace和facebook。从中可看出,美国网络用户呈现出参与性、自主性强的文化特征,他们喜欢自己上传东西,比如wiki和youtube等,其主流模式接近于后web2.0时代。调查中美俄日韩等六个国家和地区,只有中国大陆流量排名第一的网站是搜索网站,这表明中国网民比较盲目,上网缺乏目的性,被动浏览、娱乐的比例偏高。

加强中国网络文化创造与享用的目的性引导,构建生态网络,已经是目前中国网络社会及其文化研究和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十”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

为此,积极关注网络文化背景下德育生态构建的研究,从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格健康发展等多重视角看,都是一个时代性重要课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而且若要使网络社会臻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并且持续保持下来,就必须共建共享优质网络社会并建设优质网络文化,并藉由优化网民的生命样态。

二、生态网络具有优化生命样态的功能

分析发现,当代人的交流与表达主要有四种模式:没有交互性的自言自语即自传播,一对一的口碑交流与传播,多人讨论的具有多向交互性的群体传播和一人对多人的大众传播。分析互联网的各种互动应用会发现,长盛不衰、影响力强大的互动产品一般都集纳了多种交流模式。如即时通信产品,其最根本的特性是一对一的口碑式交流,但它研发了QQ群,衍生了群聊功能,形成多人讨论,又通过迷你网页、弹出新闻窗口的方式达到大众传播的效果,还有QQ的签名档,本质上是一种自言自语的自传播。网络论坛也是集多种传播形式于一身的互动产品。多人的共同讨论是论坛的基本状态,实现了论坛的群体传播,但网络论坛也研发了站内短信,提供论坛好友站内一对一交流的通道。此外,论坛版主对热帖的推荐、置顶和排行,可看作是一种间接的大众传播模式。成功的互动产品不仅在于交流模式的聚合,还在于对web1.0与web2.0核心价值的叠加。Web1.0的核心是信息、新闻等内容产品,用门户网站的模式解决了人们“一站式”消费的需求;web2.0的核心是用户,诸多互动工具提供了便利的通道,形成了“去中心化的人与人互动”。即时通信与论坛以及微博的巨大效应正在于叠加了内容与用户,既有内容的聚合,更有用户的聚合。即时通信偏重于用户的聚合,以用户为核心嫁接内容产品;论坛偏重于内容的聚合,以内容吸引用户、影响用户、黏住用户;微博则不偏不倚,既有以内容为核心的聚合,也有以用户为关注点的聚合。

在内容上,从新闻的集散地、观点的集散地到民声的集散地。从信息结构看,论坛呈现树状结构,以公共事件为中心,参与者以各种方式参与到话题讨论中。如果说早期的论坛以提供、各类新闻、信息,关注天下大事、发表宏观高论为主而形成新闻的集散地、观点集散地,那么近些年论坛的议题越来越趋向民生,越来越贴近网民身边的小事、琐事,而成为民声的集散地。诸多在论坛热议并引发舆论监督的事件如“杭州飙车案”“‘被落榜’高考女生”等都是发生在网民身边的“小事”。换言之,网络论坛已成为网民陈述、申诉、表达社会不公的主渠道。根据新闻传播价值规律,新闻的地域性、接近性越强,新闻价值越凸显。当网络论坛成为社会公共领域的“第二法庭”时,其背负的社会责任和产生的影响力自然会扩大。

在用户上,论坛参与者从草根到精英到******高层领导。这一变化明显反映在人民网强国论坛每年推出的“十大嘉宾”名单上。2003年的“十大嘉宾”中尚有民间***人士,但到了2007年,“十大嘉宾”中有七人是社会精英人物,再到2008年,“十大嘉宾”中的七人都是******领导,包括多位中央领导……此外,强国论坛还组织了各种系列访谈,有“***新闻发言人系列访谈”“大检察官系列访谈”“全国公安厅局长系列访谈”等。******高官频频亮相网络论坛,既彰显出高层对网络论坛、网络民意的重视,也无形中增强了网络论坛的魅力,放大了网络论坛的社会价值。

在交互程度上,从早期单向度的话语通道、表达渠道到多向度的话题讨论、舆情收集和问***平台。每一个舆情、每一次网络问***都是对论坛话语的一次总结和再报告,随着论坛品牌的张扬和累积,论坛的影响力最终抵达社会公众层面。社会民意反馈制度化,达到了以“意见”影响社会进程的效果。

创立生态化社区论坛协力社区治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已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物理场所。城市居民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居民也越来越依赖社区,主动地参与社区生活。但是由于空间环境的制约,线下的社区活动常常因难以组织而流于形式。互联网尤其是网络论坛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美国社会学者威尔曼把现代人的组织方式称作“网络化的个人主义”,即脱离传统家庭、单位或社区的“小盒子”束缚,建立起以个人为中心的多元社会网络。北京两个最大的社区天通苑和回龙观,都建有社区网站和社区论坛。居民在论坛上提问、讨论、协商,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强化了邻里关系。尽管社区论坛上的话题在外人看来都是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社区居民看来却是日常生活的“头等大事”。网络论坛的自我沟通能力、协调水平和自发建立的自主协商机制,能够简单而高效地处理可能引发激变的社区问题。对于社区管理者而言,网络论坛的特殊价值正好契合了社区治理的需要。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社区传播渠道不仅覆盖范围过于局限,而且功能也明显不足,逐步嵌入居民日常生活的网络论坛则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将线上线下生活融为一体,弥补了传统渠道之不足,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社区生活。

繁荣论坛,构建生态网络文化。不可否认,网络论坛在为用户创造内容、分享网民智慧上发挥独特作用之余,也为各种不健康思潮、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信息的进入打开了方便之门。网络论坛中也裹挟着一些低俗、庸俗和媚俗的内容以及重复表达、没有价值的垃圾信息,高水平的原创能力不足,优秀文化产品相对匮乏;有些网络论坛格调不高、品味低下,损毁着整个互联网的网络文化。网络论坛是用户使用较普遍的互动工具之一,论坛的开放性、分享性和多重传播的效果可以在网络文化建设方面大有作为。可以调动论坛用户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挖掘丰富的中华文化资源并在论坛平台上向全球展示;可以打造个性化、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产品并通过论坛向全球用户传播,可以让国际人士直接到论坛与网民对话来传播国家形象,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以用户为中心,进行“文化碎片”的“多节点扩散”。每一个论坛用户都是网络文化的建设者、管理者和传播者,通过网络论坛形成文化建设共识、通过口碑传播扩大覆盖范围,是网络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生态网络优化生命样态的可能空间

生态网络社会资源极其丰富,蕴含着丰富的体验性,为生态网络优化生命样态提供了巨大可能。

当前,我国正着力建立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亟需生态化网络社会资源的建设与优质资源的富集,其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发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目前,***和***已经批准建立了国家开放大学,并在该战略平台中植入国家数字化学习技术集成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推进“六网融通模式”,重构传统学科课程,建设海量微课程,重点打造大数据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把大学办在社会中。由此逐步建立开放性、标准化、信息化和社会化的巨型学习平台,共享开放的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实现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但是社会共享机制的建立,其起点就是要首先建立起各级各类教育体系间、院校间和社会各行业间的共建共享机制。

从上述意义上讲,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问题已成为我国网络教育发展,乃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个重大而紧要的课题。客观上中国加入WTO后,也曾经允诺我国的教育实现向全世界的“有限”开放。其中,实现对国际远程教育的开放,必然带来国际远程教育资源的涌入。及早建立起优质网络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积累一定的国内资源共享经验,可以为共享国外的优质资源提供很好的借鉴。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质量管理链中,网络教育资源的质量和应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网络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即使是国内重中之重的大学,光靠一家之力,也不能保证每个专业、每个学科课程都是优质的,何况一流大学与一流网络教育资源之间并不能划等号。无疑,普通高校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有利于普遍提高质量和效益。对于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而言,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更为实现规范办学铺垫了必要的基础。此外,资源建设和使用必须考虑成本效益的问题。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往往投资较大,如果一所学校***建设、独家使用,相对成本较高、效益较低。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办大教育”的穷国来说,资源建设和使用的重复与浪费是不能容忍的。因此,必须自觉发挥国家开放大学及其系统的作用,稳步推进国家教育云平台的建设,同时使大学支持联盟、城市支持联盟、行业支持联盟和社会支持联盟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进而为网络社会优化生命样态提供无限多样的可能性时空。

四、生态网络优化生命样态的实践探索

我国在网络社会优质资源建设的实践探索上,前期对高校网络远程教育已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年报年检的统计数据表明,67所网络学院开发的教育资源计有:电子***书273981册、录像带420001盘、光盘724032张、网上视频点播课件近490万学时。其中许多教育资源在学校和社会上都获得了好评,并且得到了至少是本校网络学院教学的应用,维持了网络教育的正常开展。

在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背后隐藏的一些问题。我国资源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仍很严重。各单位的资源开发立项少有查新,既没有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应资源建设和使用的情况,也没有经过必要的论证、教学设计和人员培训便匆匆上马,加上制作时不遵循也不了解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更加剧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优质资源(包括国家投入巨资立项建设的优质资源)得不到推广应用的现象。如果立项时能经过必要的调研、查新、论证,制作时能进行教学设计、人员培训并遵循相应的国家和部颁标准,加上能建立起资源共享的机制,这些现象完全可以避免。

随着我国远程开放教育迅速发展,***府和各院校越来越重视网络资源共建共享的工作。目前,我国远程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大概有四种形式:

一是国家支持建设的大型教育数据资源库和网络资源建设工程项目。其中有些资源库类似于美国的ERIC和OhioLINK项目,如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和中国数字***书馆工程。前者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在内的多个源数据库及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中国期刊“世纪光盘”工程项目等多个知识仓库。后者于1998年由国家立项,联合全国35家加盟***书馆开展多种类型资源数字化的工作,旨在建设大型优质中文信息资源库群,并通过高速网络提供服务。此外还有国家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包括300多门基础性、示范性网络课程、案例库、试题库和课程平台。

二是国家建设的远程教育系统――国家开放大学及其系统。作为***直属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强调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整合和共享,通过云教室、学分银行和学位转换立交桥,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是克服应试教育积弊的战略载体,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一所人人、时时、处处可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大学梦的国家高等教育大平台。

三是同类型或同地区院校在项目或***府的推动下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西安交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在共同参加***“远程教育关键技术与支撑服务系统和天地网结合项目”的推动下,联合研究、开发远程教育的若干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地网结合的远程教育支持系统,提出基于天地网的远程教育优化解决方案及技术规范;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共建、共享优质数字化课程,实现学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及信息的共建、共享和共管。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推动下,华南师范大学已与同处广州石牌地区的另外5所高校开展资源共享的探索多年,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四是院校主动提供资源并主动争取与其它院校实现资源共享。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对***推介和经考察具有一定先进性的网络教育资源,通过必要的技术和教学改建后,正努力进行有偿使用其他院校优秀网络资源的探索。

另一支网络文化的力量不可低估。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学幼儿园和大学的校园网,基本上属于门户网站,都可以直接面对社会,向全世界开放。这些校园网对于学校内部来说,往往成为一种参与并促进规范管理、精细管理的“创新催化剂”。校园网的管理信息和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进而支持学校管理的精细化和人性化。校园网还可以成为一种有效整合、自主协作的“探究助推器”。教师、学生和家长登录校园网,不仅沟通育人信息,还在网上学习;不仅让教师、学生更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需要的相关资源,更可以轻松实现集体备课,解决各种育人难题。校园网逐渐成为一种推动并提升幸福成长、弘扬个性的“成长加速器”,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主成长的“加速平台”和学生快乐成长、张扬个性的“提速跑道”。校园网发挥出越来越大的时代文化建设价值,起到社会文化净化的积极作用。

最后,再作一点理论反思。传播学创始人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深刻揭示:“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说来,如果不加适当的控制,它为恶的可能性则更大。”这可以视为社会责任论在西方产生的背景,该理论针对新闻界一度低俗、黄色新闻肆虐的局面,强调大众传媒在享受新闻自由的同时,必须承当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取得商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社会责任理念是对滥用新闻自由的反驳,同时也提出了一种新的新闻价值理念,一种基于社会责任的新闻价值观,从而为新闻界重新树立了标准:低俗不是新闻。当年《纽约时报》为对抗黄色新闻泛滥成灾,提出“刊登一切适合刊登的新闻”,“不污染早餐桌布”,形成一种新的新闻价值观,成为美国社会主流新闻价值的标准。社会责任论及其实践不但适用于大众传媒,对新兴的网络媒体同样适用,因为互联网也存在着新闻传播自由与社会责任的问题。

深入网络社会及其空间之中,可以发现信息已经呈现出无限泛滥的存在形态。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社会信息潮,当代人学会知道何时可以忽略信息,忽略哪些信息,似乎比获得信息更加重要。这就需要构建生态网络,共建共享美丽网络文化。***新闻办有专家曾指出,互联网本身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如果网络媒体传播的内容与社会进步不相容,就违背了互联网本质,就抹杀了互联网的先进性。哲学研究已经发现,在因特网上输入的信息超过人的正常负荷后,信息便不再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反而开始制造压力和混乱,它扰乱了我们平静的生活,妨碍了我们深层次的思考,形成了对人类的身心在广度、深度以及强度方面空前的干扰。这符合《周易》中否极泰来的辩证思想。

为此,我们应当引导全社会,逐渐从“读”网页,臻于“写”网页的境界;从静态网络社会,跃迁至动态网络社会;从单方面提供网络信息,臻于共建共享网络文化,群集陶养生命样态。

可以探索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将中华传统美德和互联网这一新型传播平台紧密结合在一起。礼失求诸野。汶川地震中展现出来的网络民意力量,“上下同心同德,共赴时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扶危济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价值观在新时代的体现。在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需要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包括西方文化价值观中优秀的、有益的成分。网络“新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对人类一切文化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对西方以经济势力和科技实力等主导的网络文化应采取鲁迅所说的“拿来主义”态度,吸收其精华,同时对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等文化现象及其背后的价值观进行批判。目前的互联网还是由西方价值观为基础的网络文化主导,中文网站边缘化,中文新闻网站有失去网络话语权之虞。因此,新闻网站应当承担起在网络上复兴中华文明的责任和使命,对内形成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提高文化自信心,对外打破西方的网络文化霸权,在国内外重大事件、突发事件中发出中国人自己的声音,从而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和国际舆论。

教育教学论坛论文篇8

2011年11月2日至4日,第十届四川省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正式召开。《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常务副主编王真东,副主编何立新,高新区教育处杨晋平处长,著名特级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周益民老师等领导、专家出席了开幕式。另外,全省36所小学共同体学校校长、教师代表以及高新区部分学校校长、教师共计30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一、校长论坛

本次校长论坛围绕“学校资源力的开发与应用”这一主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双流县实验小学校长毛凤鸣从教育资源的认识和思考、教育资源的开发策略、教育资源的开发原则、教育资源的开发路径四个方面建构了学校资源力开发运用的基本框架。她指出,在学校资源力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中,校长是核心、教师是关键、教学改革是常态。玉林中学附属小学校长朱祥烈提出了把管理中的关键事件转化为资源,并从创设唤醒型关键事件、创设碰撞型关键事件、创设反思型关键事件、创设感动型关键事件四个方面作了阐述。紧接着,绵竹市紫岩小学校长谭克介绍了该校利用地震所带来的资源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经验,广元市南鹰小学校长李毅提出要通过自我开发、团队开发、互动开发等途径来开发教师人力资源的重要主张。此外,高新实验小学校长陈伟、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校长刘娟、眉山东坡小学校长周吉群、乐山实验小学校长张必友等还对“关键人物资源”“学校文化资源”“地方文化资源”以及“学校公共信息”等命题进行了深层而热烈的探讨。最后,《教育科学论坛》常务副主编王真东对本次论坛作了总结性发言。王真东副主编首先对“学校资源力开发”研究组的上位思考、系统构建、认真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尤其肯定研究组将关键事件作为重要的生成性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做法,认为该项命题的探讨是本次论坛最为精彩的部分之一。他强调,关键事件重在关注教师的情感系统、精神系统,直接针对教师审美疲态、创造疲态而言,通过一系列开发,可以激活动机生成、点燃创造激情、聚合发展力量,让美好的关键资源催生灿烂的生命之花。最后他提出,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方向的把控者,是学校人力资源的核心,校长的成功得益于对资源的把握和运用,因此,加强学校资源力的开发和运用是新时期加强校长领导力的重要途径,对学校资源力的开发运用则应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深化、细化。

二、学科论坛

(一)语文论坛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各项内容中有意识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具有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中国人的必经之路。本次语文论坛以“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专题,特别邀请了南京市琅琊路小学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展示了一堂生动的观摩课《绕口令》。课后,周益民老师作了《回到话语之乡》的专题讲座,让参会教师深深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经典魅力,认识到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围绕“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来自玉林中学附属小学、天涯石小学、乐山实验小学、眉山东坡小学等八位老师分别从“综合性学习”、“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及“阅读教学”四个层面呈现了八堂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研讨课。课后,《教育科学论坛》副主编何立新、成都市小学语文教研员罗良建、成都师范附属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姚嗣芳等专家与参会教师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深入地研讨和互动。姚嗣芳老师指出,渗透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不仅要从教材出发,还要运用好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以及学科间融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更要注重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把相关文化拓展至课外,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得到极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罗良建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应以课例为形式,以课程为载体,体现“三思”,即研究之思――关注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及前沿问题研究,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困惑;课例之思――一课一得,取舍、简化繁复环节;课程之思――真正落实课标要求,关注语文能力形成,使教学回归语言本身。最后,《教育科学论坛》副主编何立新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性发言。他指出,传统文化蕴含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义不容辞地进行主动渗透。通过本次活动,许多教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形成了基本的操作办法,同时也对评课达成了共识,即一看学生在课堂的变化、发展,二看教学效果的持久性,三看学生在课堂上有无“生长感”。

(二)音乐论坛

教育教学论坛论文篇9

一、大学讲座概述与其主要问题

(一)大学讲座概述

在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中,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学习的中心;社团活动是大学生学习的补充;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的抓手;科学研究是大学生学习的载体;而大学讲座则是大学学习的精神熏陶。大学讲座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高校特有的学术传统、价值观念、校园氛围,对大学生观念、气质、举止的影响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大学讲座伴随着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而产生,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作为一种基层学术组织,大学讲座进行科学研究,并组织知识向本科生、研究生传授。经过数百年时间的流逝,大学讲座无论在形式、内容、指导方针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讲座主要指大学中各个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精英到某个大学将知识短时间内传授给学生的一种演讲。由于形式简便、易于操作,大学讲座已成为高等学校师生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形态。目前大学讲座以各种形式普遍存在于我国高校中,许多学校还根据自身的文化底蕴,运用契合、响亮的名称来树立本校讲座的标志,使之成为校园精神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由于高等教育的资源有限,大学讲座有效补充了正常课程学习的不足,越来越成为学术交流的平台和社会知识的集散地。通过大学讲座,来自五湖四海的专家学者在这里交换信息、传播先进理念,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大学讲座也在营造校园品味、培育校园文化以及建设优良校风学风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来看,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大学讲座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二)大学讲座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大学讲座的发展十分迅速,如今的内容极为丰富,涵盖历史、哲学、***治、文学、艺术等各方各面,在大学生中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在整个社会教育大环境追求要出效果、快出效果等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下,部分高校对大学讲座的价值认知不足,直接导致投入不够。从而影响到场地建设、设备购买、宣传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削弱大学讲座的整体功能。同时还存在大学讲座举办的计划性不强,随意性较多、功能性发挥考虑不够等现象。讲座往往存在“雁过拔毛”或一拍即合的随意性。此外,高校利用其校际资源,邀请学术专家、客座教授举办的讲座相对较多,而商界、***界等社会其他方面资源的讲座相对缺乏。

二、行知论坛开设的背景

面对大学讲座出现的种种问题,如何在理念、形式、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成为许多高校不断反思的动力,构建新型讲座模式也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本文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以下简称行知学院)开设的“行知论坛”为例,就数年的实践活动进行理论总结和思考,力求为建设更具魅力的大学讲座提供多元化的素材。

行知学院是1999年8月经省***府批准,并于2004年11月被***确认的一所综合性全日制本科***学院。为积极探索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和地方区域经济要求,行知学院坚持“行以求知,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专业知识跨学科复合,理论教学与行业应用相融合,知识、能力、素养一体,具有高度适应性、灵活性、开放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浙江省是中国民营企业最为活跃和发达的省份,行知学院创造性地将之与具有***学院优势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特色班的模式。行知学院不断加强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培养人才,从2007年开始,在浙江省各地聘请了200余名知名企业家、专业人士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让企业直接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同年起,学院与企业合作先后开办了“华鸿班"、"红五环班"等二十多个人才合作培养特色班,为学生实践、实习、就业和全面成长成才打造平台。2009年浙江省***府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有关部门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指导全省高校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正是在先期良好的合作条件基础下,行知论坛作为学院人才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逐步得到强化。依托学院校企合作的良好平台,逐步确立了就业、创业导向的建设目标,特色讲座模式不断得以实现与完善。

三、行知论坛品牌打造的做法

行知论坛以关注大学生成长、推进学校和社会互动为宗旨,邀请各界精英领袖开展对话,就社会热点和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困惑进行广泛、多维的交流互动,为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视点和思考。基于这样的认识,行知论坛侧重邀请国内知名企业家、事业单位负责人,通过现场演讲和互动等方式与行知学子分享成功体验,探索人生哲理,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如今,论坛已经成为学院产学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之一。

(一)紧紧围绕“行以求知,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

行知论坛紧紧围绕学院“行以求知,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为广大学生构建一个知识、能力、素养学习于一体的学习平台。一方面强调“知行合一,自强不息”的行知精神;另一方面依托学院着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条件,实基础、厚素养、精技能,为学生进行人生导航、专业导学、职业引导和创业引路。行知论坛逐步形成了较富特色的三个性能,即精神性、导向性、功能性。

(二)论坛进行模块设计,分类指导

行知论坛分为人生导航、专业导学、职业引导和创业引路四个模块。论坛通过四个模块的四对接,提升学生的四力――即鉴赏力、学习力、就业力、创造力。通过与文学、艺术、音乐等名家的文化修养对接,提升大学生的鉴赏力,实现智慧导航人生;通过与专家教授、优秀博士硕士的学术前沿对接,分享研究方法,探索研究路径,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力,实现知识导学专业;通过与校企合作兼职教授、就业相关部门负责人、企业人力资源高管、知名校友,就业典型的职场经验对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实现职场引导就业;通过与企业家、创业者、创业典型的创业经历对接,提升大学生的创造力,实现实战引路创业。

(三)形成以兼职教授为主体的特邀讲师团

为了更好的建构大学生的时代常识,享受精英人士的智慧人生,满足不同专业同学的需求,行知论坛最大程度选择大学生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将讲座变成同学们自己的就业创业沙龙。主讲人的选择决定了论坛的内涵和质量。行知论坛除了按常规方式邀请专家教授讲学,鼓励追求学术创新,思想个性外,还与18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聘请兼职教授200余人,形成了以兼职教授为主体的特邀讲师团。同时学院还邀请机关、农村、社区的负责人进行知识讲座,主讲人的选择面极为宽泛。行知论坛努力建构一个不再仅仅是名誉教授、客座教授、专家学者专属的学术传播平台,而是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成为大学生收获成功的知识源泉。

(四)进行讲座形式的变革

行知学院根据学生的需求,在讲座的形式上也进行了变革,逐步探索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运作机制。一般的大学讲座模式比较单一,主讲人一人在偌大的报告厅,在较短的时间里将自己的所学尽可能多的传授给同学。由于这种方式过于强调讲授,互动性不强,对主讲者的要求极高,讲授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兴趣。但现在大学生的特点是坐不住、听不牢,特别对长篇累牍的报告往往厌烦。因此在设计大学讲座的方式时,有必要进行综合考虑,充分利用主讲人的个性特点。

如果主讲人个人魅力突出、幽默风趣,能将专业知识融入到讲座中,以传统报告的形式即可。如果主讲人并不擅长将所学的知识传授出来。这就需进行特别的环节设计,以利于主讲人的发挥和学生的接受。例如行知学院将青年企业家抱团一起开展读书、就业、理想的讲座。通过主持人访谈、提问、互动等方式,进行故事化讲述,激发思想火花的碰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企业家、教授同台作为嘉宾,对优秀学子从不同角度进行“你准备好了吗”的提问和竞赛问答,既让同学们有更好的参与感,调动积极性,又增加了讲座的可看性。

(五)论坛宣传和传播的多样化

行知论坛坚持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在办好主讲坛现场讲座的基础上,同时推出网络版、广播版,报纸版,体现论坛的开放性和时效性。行知学院专门设立行知论坛网站,及时整理讲座的文字内容,并将讲座视频在网站醒目位置,实现影像化的呈现,最大程度发挥讲座的效果。网站还开通了互动平台,同学们可以就讲座内容进行评论。如今行知论坛网站在学院的学生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讲座影像资料形象直观,让大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选择方式,也使得行知论坛得到了更大效度的开发和利用。

四、行知论坛的意义与成效

伴随着行知学院办学特色的不断深化。行知论坛在探索中得以成长与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模式和特点。截至目前,行知论坛已成功举办三十四讲,在构建学院精神文化、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构建行知学子的精神家园,成为德育文化的一部分

在多元的价值观冲击以及当前的就业压力和社会压力下,通过行知论坛精神层面高雅文化的洗礼,社会层面的经验介绍,让大学生更好完成学业,从容面对社会的召唤。主讲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人格魅力、积极向上的情怀所具有的良好示范作用,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学会更好的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二)提升大学讲座的功能性

行知论坛摒弃随意性,提前构思谋划、合理安排,产生特色效应,形成品牌,更好的发挥其功能。行知论坛有效推动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化。学生收获知识,了解社会;企业家了解学生需求,探寻人才战略;而学院则在做好人才和社会衔接的过程中探索人才培养之道。行知论坛为学生、学校、社会三个主体之间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相得益彰。

(三)提升大学讲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行知论坛从主讲人、内容、形式、组织等方面进行了新颖的设计,一定程度上提升讲座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吸引力,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论坛。从前期主讲人的题目设计、邀请、内容论证、形式商定,到中期海报宣传设计、铺垫,以及后期的会场布置、场景设计等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心准备,环环相扣,最大程度发挥论坛的价值。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行知论坛已成为大学生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行知论坛的成功举办增强了学生对学院的认同感,发挥了人才培养中的助推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治中.创新大学讲座建设 提升大学讲座功能――以福建医科大学品牌讲坛建设为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3).

[2]刘光华,王敬群.当前大学讲坛文化构建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8).

教育教学论坛论文篇10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实践平台;大学生主题论坛

作者简介:栗国旗(1965-),男,甘肃宁县人,陇东学院***法学院,副教授。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97-02

思想***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课)教学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课的教学,特别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始终是高校教师,特别是思***课教师重大的历史责任。当前,思***课正面临着“两个转变”——实现由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和由学科逻辑性向思***课的实效性、针对性的转变。而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应用和实践,为我们探索思***课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念。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由学生从教学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是一种以问题为起点、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增强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探究性的活动,形成了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具体来讲:

首先,研究性学习是以项目、课题或问题为载体,超越书本及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而展开的探究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活动。它要求学生首先要自主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研究项目、研究专题,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因而,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或课题”为中心的学习活动。

其次,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1]它包括调查、观察、考察、访问、测量、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和确定选题、制定研究计划、请教专家学者、撰写研究性报告等过程。通过这些方法和活动,发展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视学习过程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经历、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和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因而,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问题上,研究性学习重视学习过程、学***历以及在此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高校思***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的原则和方法

近年来,如何在高校思***课教学中应用和实践研究性学习受到广泛关注。黄建华、郑彦良认为,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大学思***课教学,就是努力探索研究性学习方式与大学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整合,利用大学思想***治理论课教学平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2]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长期的实践摸索。例如,通过举办“大学生主题论坛”等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加强思***课的合作性、实践性教学,推动思***课的教学改革。那么,高校思***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应遵循哪些原则和方法?

第一,要更加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和赞赏学生的优点。在课堂内外,教师还要善于营造积极和谐、互学互帮的教学氛围和情境。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不爱讲话或学习较差的学生,鼓励他们在课堂内外敢于提问题、敢于讲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而对学生的进步或“闪光点”则予以及时赞赏和肯定。

第二,要让学生真正做到愿意探索、愿意实践,实现思***课教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教师还须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愿意经常到学生中间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学会一些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如调查研究的方法、查阅文献的方法、撰写论文的方法。

第三,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无,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也应没有。同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教学,也应当允许和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探索和争论。我们不提倡把一些结论性的东西在学生没有充分理解的情况下硬性灌输给学生,而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探究性原则,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第四,要提倡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使他们彼此影响、相互促进。英国大文豪肖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3]实践证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集体讨论或辩论,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发智力,培养他们思维力、创造力的好方法。我们也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就当前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或设定话题在网上进行答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例如,2012年9月11日,日本***府非法“购买”中国后,我们一方面在课堂上及时通过介绍“问题的历史由来”,揭露日本***府所谓“购岛”行为是“洗钱”行为,是非法的、无效的,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发表看法。而教师则对讨论话题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们要坚信,我国***府一定有意志、有能力处理好“的维护和行使”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

因此,思***课教师若能坚持和运用这些原则和方法,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事实也证明,教师若能正确引导和启发学生,让他们自己动脑筋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胜过讲授几节课。

三、高校思***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的良好平台——“大学生主题论坛”

近年来,为了推进高校思***课“05方案”的贯彻和实施,创新高校思***课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笔者所在陇东学院从2009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

1.举办“大学生主题论坛”的具体过程和实施步骤[4]

第一阶段,确定“大学生主题论坛”(以下简称“论坛”)的主题。主要根据***中央宣传工作的重点及热点问题,组织师生们策划大学生论坛的主题。陇东学院三届“论坛”确定的主题包括“科学发展观,引领我前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和“***旗在我心中”等内容。

第二阶段,宣传、引导学生撰写论文。“论坛”主题一旦确定下来,就通过制作广告牌和课堂教学引导等形式,鼓励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让他们写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体会,并鼓励他们以课题研究小组形式走出校园,深入工厂、田间,开展调查研究,形成研究性论文成果。

例如,在2010年6月举办的陇东学院“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中,文学院07级王瑞等同学利用回甘肃宁县老家的机会,通过走访典型家庭与问卷调查等形式,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为题,写成了研究性小论文。论文内容真实可信,启发性也很强,受到了有关领导的赞扬。同时,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关心社会、关注国家民生建设的良好愿望。

第三阶段,修改学生论文。据统计,每次“论坛”活动都收到论文三千多份,约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在这个阶段,首先对收集到的论文进行批改、书写评语,对其中优秀的论文,还要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修改,使文章尽可能达到一定的理论水准。活动结束后,对特别优秀的学生论文进行推荐,并予以公开发表。

第四阶段,挑选优秀论文参加“论坛”初赛。这一阶段主要是各位老师将自己所指导的优秀论文统一起来,参加初赛。通过比赛,评委最终从全校200多份优秀论文中遴选出30篇水平较高论文,参加下一阶段学校优秀论文的奖励和演讲活动。

第五阶段,演讲决赛阶段。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每年六月上旬举行全校的“论坛”演讲决赛。决赛的具体过程分学生演讲、评委亮分,决出名次、领导发奖,专家点评和领导讲话等步骤,从而使决赛学生的实力得以充分提高和锻炼,而其他学生也能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所以,这一阶段是“论坛”的高潮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导向作用。

第六阶段,“论坛”活动总结阶段。此阶段主要依据“论坛”活动评委的点评意见,书写校园活动简报,从而扩大“论坛”活动的影响范围。

2.对举办“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的评价

“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的成功举办,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推动了学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工作。

从学生学习实践层面上看,一年一度“论坛”活动的举行,为高校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展现自我才华和提高自身思想***治理论水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为检查大学生思***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供了一个验证平台。

从教师教学研究层面上看,举办“论坛”活动,也为高校思***课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思考“如何提高思***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新的视角。

3.举办“大学生主题论坛”的意义

作为实践研究性学习理念的重要平台,“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的举行,为当代大学生主动了解当今社会、关心他人提供了机会,为历练大学生的意志,提高他们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平台,并充分调动了当代大学生学习思***课,特别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热情,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推动了学校思***课“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的开展。

特别是在当前全国普遍要求加强高校思***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背景下,举办“论坛”活动,开展研究性教学实践,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是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学习思***课的积极性。

二是构建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大学生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理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三是丰富了思***课的教学形式,改变了过去思***课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的状况,深化了大学生对所学思***课内容的理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四是树立了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国家、社会和他人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参考文献:

[1]研究性学习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EB/OL]..

[2]黄建华,郑彦良.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想***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2).

教育教学论坛论文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教育教学论坛论文10篇

学习

财务管理系统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财务管理系统10篇,内容包括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本科生论文十篇。随着与管理信息系统相关学科的高速发展,比如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存贮等技术的,这些技术的发展普及使得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也迅速普及,为

学习

教师先进事迹材料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先进事迹材料10篇,内容包括十佳教师先进事迹材料,教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该同志为人正派,作风朴实,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多次获得学校年度考核优秀、并曾获湖南师范

学习

春节促销策划方案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促销策划方案10篇,内容包括春节活动期间促销策划方案7篇,新年促销策划方案。一个节日营销活动要包容整个通路环节十分困难,因此节日营销必须有针对性,分清主次,重点解决终端通路。针对消费者的营销活动,主要目标是要分析消

学习

研究开题报告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研究开题报告,内容包括国内现状研究开题报告范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例。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课题名称(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

学习

幼儿教育学论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教育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幼儿教育学论文,幼儿教育学论文100个题目。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健康;教学目的一、前言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在我国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大多数家长都存在望子成龙的心态,攀比心理严重,觉得在幼儿

学习

教育教学故事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教学故事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师教育故事案例论文,我的教育故事论文。二、历史数字故事对于教育教学的巨大作用体现:历史靴子故事对于教育教学有着非常巨大作用,他作为一种新型情景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多元化教育,进行感情和

学习

财务管理专业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财务管理专业10篇,内容包括财务管理专业代码,财务管理专业学啥。毕业设计与论文环节是高校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该环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开放性,以及广泛的社会参与性。它是学生在系统掌握了基本理论及专业技术知

学习

教育教学专业知识论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教学专业知识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教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大全。目前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未能关注“大”与“小”的结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知识体系不切合小

学习

合同管理系统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合同管理系统10篇,内容包括合同管理系统软件,用友合同管理系统。1、乙方购买甲方的______汽配、汽修管理系统软件(单机版/网络版),甲方提供软件的安装光盘一张、说明书一本、免费培训操作员、协助乙方进行初始化工作。2、售后

学习

房地产促销策划方案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房地产促销策划方案10篇,内容包括房地产促销策划有哪些方式,房地产特价促销方案。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房屋居住需求的不断提高,房地产业在这种背景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房地产业已经成为了我国

学习

营销计划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营销计划10篇,内容包括年度营销计划书11篇,营销计划与心得。由于营销计划书的制定需要具备的知识点覆盖课本全部的内容,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设计这项任务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课程产生总体的认识,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

学习

大一电子商务论文模板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大一电子商务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大学电子商务毕业论文模板,大一电子商务论文范文。2.1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从国内外对有关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来看,系统性、理论性的研究较少。这些研究大多仅

学习

教学管理制度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教学管理制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学管理制度范本大全,教学管理制度模板。(一)学分制的历史演进学分制首创于19世纪末美国的哈佛大学。当时的学分制出发点是“只要求学生毕业时修满的学分总数,不绝对限制学习年限,给学生较大的学

学习

教育教学理论论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教学理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理论论文题目有哪些,教育论文范文100篇。志向主要指的是一个人内心对某一事物或者目标的向往,并为这一向往而付诸努力的过程,能够突出展现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不断追求的一种积极昂扬的

学习

幼儿教育学论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教育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幼儿教育学论文,幼儿教育学论文100个题目。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健康;教学目的一、前言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在我国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大多数家长都存在望子成龙的心态,攀比心理严重,觉得在幼儿

学习

教育教学故事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教学故事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师教育故事案例论文,我的教育故事论文。二、历史数字故事对于教育教学的巨大作用体现:历史靴子故事对于教育教学有着非常巨大作用,他作为一种新型情景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多元化教育,进行感情和

学习

家庭教育指导师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家庭教育指导师论文10篇,内容包括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论文2000字,家庭教育论文3000字。【中***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72-01家庭教育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不仅仅给

学习

经济学家论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学家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研究十篇论文,最喜欢的经济学家及其著作论文。在我国,多数经济学者都有着强烈的社会参与感和责任感,都很关心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策,并以对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改革开放以

学习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家庭教育理念论文,内容包括家庭教育理念论文,家庭教育小论文1000字。(二)重视文体活动。一直以来,公学的课程设置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性,这也是他们培养社会精英的重要因素。但是,相对于学业,公学对于学生的艺术和体育活动也相当重视

学习

小学语文教案论文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语文教案论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语文十篇教案,小学语文论文新颖题目。一、“导”有目标为避免课堂中学生漫无边际地探究、讨论、发问等乱撞乱闯现象,教师应准确把握本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学案。如果脱离教学目标,课堂就成

学习

形象设计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形象设计论文,内容包括形象设计论文参考文献,奶茶店ip形象设计论文主题。昌吉有着六大支柱产业,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机电建材制造、纺织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食品加工业等六大产业。神东天龙五彩湾煤矿、华电昌吉热

学习

教师素质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素质论文,内容包括教师的基本素质的论文,教师具备的素质论文目录。作为青年教师来讲,在内心深处一定要树立一种科学的人才观念,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人才,并以此为方向,开展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还应该具备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