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比生产更直接带动经济。在《货币战争》一书中提到,人在47岁将会达到消费的顶峰。因此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多生育现象成为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快速腾飞的重要原因之一。1971年的计划生育***策被立为国策,结束了将近20年的人炸式增长。国家统计局《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显示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1年后的27.10%开始出现下降趋势,1972年为22.98%。而现在,2013年我国宣布开放二胎***策,预计2015年全面开放,计算得出2015-1971=44年,之间离47只差3年。人口浪潮一浪接一浪,人口红利在不断释放,由不同时期对人口的不同需求来实现中国宏观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亚当斯密早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一书中就说过“国富的源泉是劳动力。”劳动力不仅仅能生产,其还有一个潜在的能量,就是消费。在生产和消费中有一个平衡点,也是所有国家都在追求的点,一个国家的数值越贴近这个点就越繁荣稳定。
美国、中国、日本、欧盟、巴西等GDP前十的国家都拥有大量的人口,这再次证明了劳动力对经济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猛增,来自中国统计局对中国出生率的数据表明,中国婴儿潮自从1962年开始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率从37.01%起,绝大多数年份都保持在20%以上,有的年份甚至高达43.37%,处于一种高增长的状态。那么2014-1962=52年,而中国的退休年龄男性为60岁女性为55岁。也就是说那一大批作为中国劳动力及经济的中坚力量的人正在准备退休,这一波婴儿潮将会成为中国老龄潮。《若有所失》作者何帆写道:“2005年60岁以上的人口占主干总人口的11%,到2030年,这一比例就会上升到24%。调整过时的计划生育***策,已经是刻不容缓了。”作者已经说明了未来老龄化会越来越严重并阻碍经济发展,但开放二胎的***策从表面上看只是将老龄人口比例降低了,其深层原因是城市中的新生儿会带动大量消费。
中国现在正在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放宽了生育是在为转型减震。粗算一下,养育一个孩子的全过程可能需要100万。如果一家有两个孩子后,他们的潜在消费能力从理论上讲应该可以翻一倍。孩子的消费很大的一部分涉及的是服务业,服务业收入增高,他们的消费水平也会增加,又能进一步扩大内需。这就是二胎***策的益处,但另一方面,也有人想从退休老年人入手解决问题,据说现在已初步有了延迟退休年龄的草案。的确,延缓退休年龄可以大大减缓劳动力和消费减弱的压力,但这也应该是谁都不愿看到的事情。只是可以说,这个草案尽管现在不会被实行,但如果中国在未来5~10年内经济增长出现问题,这就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方案,现实意义陡然增强。
当然,中国肯定会想尽一切解数来避免这个内爆。那就要提到曼昆的著作《经济学原理》了,其中第25章第2节论述了“生产率是如何决定的”:1.物质资本,简而言之是生产工具;2.人力资本,就是指劳动力;3.自然资源;4.知识技术,就比如人人皆知的苹果公司,他们靠够硬的科技产品独占鳌头。在未来,中国的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源将要减少,那么该怎么办呢?在这个现代化的社会中,科技正在逐步代替劳动力。只能提高物质资本和知识技术了。我把物质资本和知识技术更明确地称为:生产效率和科技创新。近年来,中国对于教育投资连年增长,在2012年的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达到4.28%。虽然比发达国家的5.1%还差一截,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努力向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目标发展。
一边发展科技,一边提高人口质量和数量将为中国的下一步飞跃打下基础。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都将经济推向繁荣,其特点是能量大,速度快,副作用小,当然前期投入极其巨大。但我相信高素质高学历的独生子女和大笔的教育科研经费将会为中国带来一项项值得的科技创新发明,新的科技将带动一切。
当然,对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从源头入手将会更方便,国家为此在扩充养老机构的同时并推出“以房养老”等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来带动老年人的消费力,并产生蝴蝶效应,拉动医疗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业工作岗位。不过,仅仅推出***策是不够的。一个好的养老机构不仅要提供舒适的环境,洁净的生态,完备的医疗,细心地照料,还要考虑诸如饮食、购物、娱乐、交通、安保等细节。所以,一个真正完善吸引人的养老系统,其社会效益将不可估量。这个系统将能够提供大量服务业岗位,并可以牵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国需要的是消费群体来削减过剩的出口,那么这个体系既能将老年人的消费带动起来,也增加了更多的潜在消费群体。但是,这么完备的系统也需要大量的较高学历的人来服务。老年人不接受养老院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钱,更是由于信心。服务业的人受教育度不高导致别人的不信任而其收入不高。如果服务业的受教育水平提高,他们的收入也将得到提高。他们可以更好地作为消费者而存在,这才会真正地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