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10篇

信息化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单元目标;教学任务

【中***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44―06

引言

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学校中主要承担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逐渐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教育技术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主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来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典型方法及基本技能、明确自身应当具备的素养、提高其教学与研究能力。因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该课程进行优化设计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书中“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1]对本课程进行教学设计,以期为学生的课程学习过程提供有力支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 前端分析

1 课程特点分析

“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课程内容既有理论性非常强的部分,如信息素养的解析、作为内容体系指导思想的“双本体理论”和“‘工作’主线思想”等。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结合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下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具备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原则、方法,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的技术(艺术)等部分又表现出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在课程教学中,必须结合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开展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使他们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典型方法和基本技能。

2 学习者特征分析

根据培养方案,本课程被安排在第六学期开设。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其学习逐步从盲从走向理性,学习能力较强。尤其是经过“学习的科学与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逐渐适应了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学习,以及各种形式的研讨与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能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搜集信息,并根据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加工处理。

课程学习后接着进行的信息技术教学实习,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 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 信息化教学设计

本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课程构建理想的教学实施环境,使学生能够真正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提高技能,并把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在真实而复杂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迁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然后快速遗忘。

1 教学单元目标分析

(1) 课程理念

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典型方法及基本技能。结合教学案例的分析和学习,从理论认识和教学实践两个层面探索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应当发生的变化,明确成为适应新课程和新教材的新型教师应当具备的素养。在各种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主动收集和处理信息以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协作的能力,以利于其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工作能力的整体提升。

(2)课程总目标

路易(Lewy. A)[2]认为课程目标指称的是教学规划方案的预期和规定的结果。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在学校中主要从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正是应这种需求而产生,以培养适应新课程和新教材的新型信息技术教师为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我们认为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从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初步能力”,并将之具体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部分(如***1所示),为学生成为优秀信息技术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3]。

(3)课程教学单元目标

课程教材采用李艺教授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4],实施教学过程中以***1所示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结合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将课程分为八个教学单元,各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分别是:

教学单元一:信息技术课程概述。单元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准确把握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定位和学科价值;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理解信息素养在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个角度的教学解读。

教学单元二:信息技术新课标及教材。单元教学目标:从信息技术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变化中把握信息技术课程基本理念的变迁,理解信息技术新课标对教学实施及教师素养提出的新要求;了解信息技术教材发展现状及不同学段教材的知识内容体系。该教学单元与“教学单元一”共同构成了课程学习的基础,为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必要的知识基础。对这两个单元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

教学单元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原理。单元教学目标: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和一般原则;掌握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程序、步骤;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能够编写出规范的教案;掌握信息技术常用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一般过程,理解每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及局限性,能够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单元四:信息技术课程各内容模块的教学。单元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课程各模块内容的特点,理解各模块适宜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在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的策略。

教学单元五: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技能与艺术。单元教学目标:了解课堂教学技能的分类;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技能;理解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艺术。

教学单元六:信息技术说课与评课。单元教学目标:了解说课的功能、类型及价值;理解说课与上课的区别;掌握说课的内容和方法;理解好的说课应具备的特征及评析说课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单元七: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单元教学目标:了解课程评价思想的发展及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理解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原则;理解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内涵,掌握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及一般过程;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终结性评价理念,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终结性评价的方法,掌握对评价结果进行处理和报告的方法。

教学单元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单元教学目标:理解课程整合的内涵;正确把握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理解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与功能。

2 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

根据上述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出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以及有针对性的问题是对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点之一。同时,这些任务和问题(如表1)成为以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学习支架,在教学实施中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及学习活动,使教学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层层逼近目标。

3 学习资源设计

根据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出相应的学习资源,以支撑课程教与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课程总体来看学习资源主要有:

(1) 相关网站资源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着: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改革、信息技术教师教育培训方式的改革等。相关网站,如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网(省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省略/index.php3)、信息技术课程网(省略/)、大路论坛(省略/bbs/index.asp)、2008山东省高中教师新课程(信息技术)全员培训(portal.sdteacher.省略/Course/xinxijishu/Default.aspx)等,为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实际教学中需要的学习资源要依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水平来确定提供方式,可以由教师直接提供给学生,也可要求学生自己按照学习目标查找所需资源。如果是前者,教师应提前搜索、并认真评价相关资源的学习价值,确保提供给学生可靠、有用的信息资源;如果是后者,教师需提前设计好信息资源查找和收集的目的、要求等,并在学生查找过程中进行恰当的策略指导,避免学生在搜索过程中漫无目的的浪费时间,甚至在海量信息中迷航。

(2) 师生博客

在教师博客中开辟了课程专栏,为学生提供相关研究论文、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案例等重要的学习资源,学生则在自己博客中提交作业及对课程的认识等。教师和学生的博客共同组成课程博客圈,师生通过访问彼此的博客,实现课程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同时,在浏览日志、评论和留言等活动中也增进了相互理解,使博客成为师生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3) 教材和印刷材料

除了课程教材外,为配合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小组协作学习活动的展开,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印刷材料,包括:典型教案、小组协作学习或其他学习活动的评价量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某些章节等。

具体教学单元的学习资源则根据教学内容、学习目标的不同有所侧重。比如在教学单元一的学习过程中,以教材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印刷材料为主。而教学单元三的学习则利用教师事先搜集的经典案例(包括教学视频及文字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在案例中教师如何贯彻教学原则?各种教学方法又是怎样运用的?启发学生思考案例中教师教学处理的成功之处及不足。然后让学生在教师推荐的网站上查找相关案例,进行研讨和分析,并以课程博客圈为平台实现交流和共享。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间接经验,而且增强了学生分析、评价教学过程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水平。

4 教学过程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信息化学习过程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创设教学情境、利用“任务驱动”、“问题解决”等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协作、探究活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 案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技能的提高必然经历由“模仿”到“灵活运用”、“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大量典型案例(文字案例及视频案例)是十分必要的。

在案例教学模式中,展示教学案例之前,先给学生提供案例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信息,让学生自己进行教学设计。然后展示案例,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之后将各小组的观点进行交流和共享。每次的交流与共享环节总能听到一些独特的教学设计,比如在“病毒防治”内容的教学设计中,有学生巧妙运用了比喻,将病毒侵袭计算机比喻成蚊子叮人,并引申出对付病毒(蚊子)的措施:安装防火墙(“挂蚊帐”)、安装杀毒软件(“点蚊香”)、不随意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不访问可疑网站(“保持环境卫生”)。

(2)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中教师要呈现学习任务,明确协作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展示评价量规等,然后指出可用的学习资源或指导资源的搜索策略。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探究,教师则对学生的协作学习策略及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指导。交流与共享阶段每个小组展示其协作成果,其他小组及教师则进行评价,包括根据量规进行打分,以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等。

(3) 情境-探究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伊始,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然后,学生独自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并将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和共享。这一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及探究过程的引导。

5 学习案例及作品范例的选择与设计

学习案例及作品范例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到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诊断及调控作用等。主要包括:

(1) 以往几届学生的优秀作品

主要是教学设计、制作的课件、小组协作成果等,作为范例,这些作品拓展了学生的学***验,唤醒学生相关的已有知识,并激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动机和信心。

(2) 教学设计模板

包括“四列式”教学过程设计模板、WebQuest设计模板、“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设计流程、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等,对学生的教学设计过程进行有效引导。

(3) 小组协作学习电子学档范例

小组协作学习电子学档如***2所示,包括协作任务及相关分析、分工及职责、资源的收集加工、协作成果等内容。

6 评价量规设计

在本课程教学活动中,较多地采用了操作性强、应用较为广泛的评价量规作为信息化教学评价工具。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交流与协作能力以及教学设计、授课、说课等实践教学能力。主要包括:(1)小组协作学习评价量规;(2)口头表达评价量规;(3)教学设计评价量规;(4)导入技能评价量规;(5)教学技能评价量规;(6)说课评价量规。

7 单元实施方案设计

本课程按照教学单元组织教学。在单元教学计划的设计过程中遵循以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过程的建构性等原则,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来拓展学习时空,使学习更有效、更有趣。

以第六单元“信息技术说课与评课”为例。按照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设计思想,确定本单元的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如表2所示。

单元教学过程及学习资源如***3所示,首先指出说课是当前选聘教师及对教师教学水平进行评比的常用形式,阐述其重要性。然后播放一段说课视频供学生观摩[5],在播放前提出思考题:(1)什么是说课(通过视频总结说课特征)?(2)视频中的说课包括哪几部分,各部分之间如何衔接的?(3)视频中教师为了完成说课提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视频播放后组织学生对说课的定义、说课的本质特征及怎样准备说课进行讨论。教师结合视频讲解说课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及如何评析说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提供的其他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然后,学生按教师指定的课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准备说课稿,组织学生进行说课和评课。

整个教学单元的所有活动在6个学时(每学时50分钟)内完成,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控制教学单元的步骤,提供恰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单元教学任务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8 评价、修改与管理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对设计工作进行评价和反思,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依据:(1)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3)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否合理;(4)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等原则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将评价、反思和调整贯穿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的始终。

三 实践效果与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采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访谈中,学生普遍反映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比单纯“教师讲学生听”收获更大;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活动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很充实;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他们进行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和施教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协作学习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在课程结束后的教学实习中,学生的教学技能也得到了实习辅导教师及实习学校的认可。总之,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进行的“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实践取得了初步成功。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83.

[2] Lewy A.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91:306.

[3] 石其乐.《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改革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6):69-71.

信息化教学设计篇2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一、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学生在教学中探索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达到探究性学习的最大成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探究、讨论、答疑、实践等手段,始终贯穿探究性协作学习的精神,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与知识、技能。

理论依据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教师启发式学习和探究性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思想,教师作为主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有所启迪,并协助学生顺利开展探究性协作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现问题,体现探究性协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在实践中获得真实情感体验的优势。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语文课程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情感体验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在鼓励学生探究性协作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收获一定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自学与合作学习并重,根据教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征分析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

二、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依据新课标以及培养信息化新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将根据以下四个维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带着现代思辨的观念审读作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增加学生的文言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和赏析文言文的能力

1、熟悉掌握字词句,归纳。

(1)通假字属、凭

(2)一词多义:固、适、逝、苛、虽;

(3)词类适用:东、西、侣、友、舞、泣;

(4)特殊句式: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2、学会理清文章的思路,扣住每段的写景主体或叙事、议论内容来归纳整合,写出每一段段落大意。

过程与方法

1、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学习,通过朗读、讨论等手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小组团队合作探究,培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过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加情感体验,提高理性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体验作者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课堂协作、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从而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处世观。

信息素养

通过利用互联网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识别和运用的能力。

三、利用教学环境与资源分析

四、设计师生活动,确定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

五、教学设计过程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怎么写

一、 学科领域

本教学设计方案所适用的学科领域是:语文、自然、地理、思想品德、美术、音乐,突出主要学科语文。

二、 学习目标任务

1、 情感目标

(1)、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认知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 了解五彩池神奇、美丽的特点。

(3) 了解五彩池神奇的原因,培养唯物主义精神。

2、 技能目标

(1) 培养学生分析、感悟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2) 熟悉电脑网络操作,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团结协作、自我表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

(4)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三、 教学难点分析

1、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 理解最后一自然段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四、 设计思想: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个别化教学,让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兴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

五、 设计思路:

1. 情景揭题,资料收集。(激发学习兴趣)

2、讨论交流,质疑问难.(培养质疑能力)

3、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培养阅读分析、语言积累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交流评价,获得真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5、拓展学习,升华感情。(培养高级思维能力、知识积累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6、练习巩固,大胆创新。(培养自我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7、作品展示,体会成功。(培养赏析、评价能力)

8、总结评价,谈谈感受。(培养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能力)

六、课件设计思路

1、学习区

(1)、知识窗(有丰富的***片、文字、视频、动画、录音等与课文相吻合的静动态资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A、:五彩池的音像画面。B、媒体显示:大大小小的水池及文字C、。媒体显示视频宝石般的水池及文字 :五彩池的各种形状,近景、远景、全景、特写。D、媒体显示:各种形状的水池。E、媒体显示:视频五彩池,徜徉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听着美妙的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课文,再来一起欣赏美丽的画卷。F、媒体显示:流动的水池: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G、媒体显示:高低不平的石笋、细腻透明的石粉再加上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的景象。H、视频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及文字讲述光的折射原理。I、中国地***,九寨黄龙的地理、环境背景材料、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和景区介绍以及

风土人情、民间传说;五彩池的景区介绍以及在旅游方面的地位。J、

(2)、小字典(有生字的读音、书写笔顺、部首、近反义词、同音词、组词,以及相关成语等资料。学生在自学生字时,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信息,进行自学。)资料来源于第七册教参书及《字词句段篇》

(3)、小导师(对课文的重点段句进行导学。,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3、 展示区(网上学生作品)

4、 赏析区A、写景美文集锦B、有关九寨黄龙的美术、摄影、音乐作品。C、九寨、黄龙、五彩池的***文介绍。D、九寨、黄龙的导游***。

5、网上探索区(给学生提供相关网站)

七、学习过程

(一)、 情景揭题,资料收集

1、在悠扬的乐曲声中,课件播放五彩池 风光,师指引学生细看池水的斑斓色彩和水池奇特的形状,揭示课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地方?它为什么这样美丽,这样神奇? (课件:五彩池的音像画面。)

2、那就让我们通过生活,通过网络走进五彩池,去收集有关五彩池的资料吧。 分析:自学能力是***学习的能力,是观察、理解、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统一表现。学生在预习、自学中确定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养成良好自学习惯,而学校开发的网络平台为他们进行课前预习质疑提供了极大方便。预习的目的是了解学习内容。但切实达到先学再教则应首先解决学生预习中的困难和盲目性。教师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学。这样为理解领悟课文较深刻的内容奠定了基矗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先学后教的模式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得到体现。网络平台已成为课上、课下学生学习的伙伴。

(二)、讨论交流,质疑问难

分析:在学生收集到充分的资料以后,我们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激动与自信,于是我们组织他们进行交流讨论。只见他们就像一个个小专家,利用多媒体平台,展示自己的成果,提出自己的疑惑。他们或侃侃而谈,或争得面红耳赤,或洗耳恭听,或静静欣赏。我们惊叹于他们的博学,同时也惊叹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大功能。

(三)、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在集体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探究解决问题。可网上交流、小组协作等方式。)

1、课文围绕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板书:数量、形状、颜色、成因)

2、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找出容易出错的字,查阅小字典,帮助记忆。

信息化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 会计课程; 信息化教学设计; 问题; 改进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6. 080

[中***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6- 0127- 02

所谓会计课程信息化教学,是指在会计具体的教学环节当中,通过对信息资源及所涉及的知识资源进行充足的认识,并将其作为中心资源,再辅以信息技术平台与软硬件等,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开设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会计课程,并且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而对会计基础性的知识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所有由信息技术提供的服务都能够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给予极大的帮助,这种帮助往往具有直接与间接两种形式,而且更多的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对于会计课程信息化学习的感受,从而极大地提升学生自觉的信息搜集能力及信息使用能力,从而最终也能够对于会计课程信息化教学的效力进行更好地展现。

1 会计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事物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育环境也不例外。会计专业作为大学专业的一类,受大环境的驱使,与过去相比,也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使得在具体教学环节当中充分融合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大大加强。

(1)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会计课程设计带来挑战。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手段也是层出不穷。新兴的信息技术必然会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就计算机的使用来说,新的财会计算软件时有更新,如何及时地了解新的计算软件的相关信息,并教会学生利用新的计算软件,以实现更高效率的会计工作,是摆在会计课程教学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2) 信息化教学能够确保高校会计课程教学水平保持发展性,彰显出现代化。高校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是否具有较高的水平关键在于能否将先进的技术与传统教学内容相结合,而这也是体现高校学生培养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在技术创新已成为世界发展主流的前提下,高等院校对于会计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与创新已经成为促进其自身发展的前提,而这也必然要求其努力构建信息化学习平台,进而通过信息化教学方式的推广来对会计课程教学理念进行改革,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提供高水平人才。

(3) 严峻的就业形势给会计课程教学设计带来挑战,创新显得尤为必要。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对于从事教学的教师来说,也是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树友林,2004)。目前我国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就业难问题。毕业学生人数多,所学知识转换为实践的能力差,市场大环境形势不好等都是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几乎每个大中小型企业都需要财会工作人员,因此社会对会计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会计专业也不同程度上存在所学知识与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据调查显示,部分会计专业毕业生表示,在走上财会工作岗位后需要重新学习相关工作技能,而很多的脱节都是来自于对会计先进软件的使用不够熟练。会计课程教学设计若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于会计教育的长远发展来说大有裨益。

2 会计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目前,高校会计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①对于会计软件的应用及管理环节存在不足。会计软件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但这一点在会计教学上没有明显的体现,很多高校依然以核算的灌输为主,这点是非常不正确的。②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由于会计课程信息化教学需要利用网络和计算机进行工作,所以在硬件维护方面会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例如,网络病毒的入侵和计算机系统的破坏等等。③缺乏较为专业的会计课程信息化教学人才。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会计信息化的要求较为简单,仅需对计算机的简单应用,而对各类型的财会软件并不能得到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应培养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财会专业知识的双重复合型人才。

信息化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比赛;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断面***》是机械制***机件表达方法的一个重要内容,通常用来表达轴、轮辐、肋板等断面的形状,它是假想用剖切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断面的***形。《断面***》的教学内容涉及断面***的规定画法、特殊画法以及标注。笔者最终选取断面***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进行教学,而不涉及标注。这些知识既有重点,又有难点,学生容易混淆,适合用信息化手段来实施教学。

一、教学环节的设计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课前课中课后。

(一)课前准备

课前用一道承前启后的作***题让学生绘***:即根据轴的主视***,运用所学知识来表达键槽。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课前比赛教师只能与学生接触短短40 分钟,教师通过学生答题情况能快速了解学生的学情、知识水平、机械制***基本功。学生通过答题能对之前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为提高教学效率,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线上优秀资源,让学生进入中国大学MOOC网学习范梅梅老师讲解的《断面***》线上课堂,通过视频学习在学生心中播下断面***的种子。

(二)课堂教学

1.课堂导入先对学生课前作业情况进行反馈以引入新课断面***,学生对比两种表达方案,得出用基本视***表达键槽,左视***中出现了同心圆,这些同心圆究竟应该对应哪段轴,很难立即看出,且在键槽位置出现了虚线,键槽深度表达不清且不便标注。而用剖视***表达,键槽处是实线已经表达清楚,同学们觉得这是完美答案。此时老师追问剖视***中最大圆有必要表达吗?是否重复?有更简便的表达方法吗?答案是肯定的,它就是该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断面***》,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2.概念讲解什么是断面***?是教师直接讲授还是学生自我探究?此处可让学生先读教材,在教材中划出概念,找出关键词并齐读。为什么要在公开课上让学生齐读概念呢?这是为了培养学生使用并重视教材的习惯,发挥教材该有的作用。了解概念后,教师分别给出剖视***和断面***,学生观察说出不同点和相同点,通过***形对比,进一步掌握断面***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3.绘键槽,定画法教师讲解移出断面***的规定画法,学生认真听讲并总结为移出断面、轮廓粗线,仅画断面;接着学生对照模型绘制键槽处的断面***。学生会存在作***不规范,教师需在黑板上详细演示作***过程,以利于学生规范作***。比如圆的中心线,此处要与剖切位置线对齐;画圆,要量取键槽所在处的轴径;画槽,用手掌当剖切平面,根据投射方来确定键槽朝向;演示如何量取槽宽和槽深;示范剖面线的画法等等。4.绘通孔,用剖视掌握断面***的规定画法,接着学习断面***的特殊画法,此处先让同学自行绘制销孔的断面***,教师预设学生会得出两种答案,一种孔口未封闭,一种孔口封闭。教师用雨课堂投屏两种答案请同学讲述理由,在辩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效率。5.学微课,知特殊通过销孔绘制引出断面***的三种规定画法,是该节课的难点。教师将其制作成微课,循环两次播放,使学生们掌握特殊画法。网上关于机械制***的资料非常多,特别是断面***规定画法的资源,***片色彩分明,语言讲解精炼。可用Camtasiastudio软件录制视频变成微课,可反复播放。学生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多次观看掌握特殊画法,用信息化手段突破该节课的难点。6.课中当堂检测,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为检验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用雨课堂发起***测试,测试内容为典型的、难度递进的选择题;教师投屏学生答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亦能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接着设置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火眼金睛,小组齐挑错,找出***中几处错误来巩固当堂所学知识。7.编口诀,助记忆最后,梳理该节课知识,师生共同将断面***的画法编成口诀方便记忆:移出断面,轮廓粗线;仅画断面,两种除外;回转孔坑,视***相封;分离结构,相连不错。

二、教学反思

(一)课堂教学信息化平台的选择

该节课选用的信息化平台是雨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主要信息化手段是PPT,雨课堂恰好是插在PPT中的一个小插件,用雨课堂课堂测试、投屏答案不需退出PPT,方便教师操作。而其他学习平台,则需退出PPT,打开相应平台,再试题,这样会让教师手忙脚乱,从而耽搁学生时间,信息化的高效性无从体现。

(二)教师是否示范作***

教师示范作***,要准备的工具很多,三角板、圆规,不方便携带。但通过示范作***,既能培养学生认真、规范、严谨的学习态度,又能在比赛时展现机械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何乐而不为?因此在机械制***公开课上,教师需要适时画***,“展现”专业水平,体现基本功,让评委眼前一亮。

(三)教师要不要自己做微课

微课推行已经很久,网上有很多优秀的资源,如中国大学MOOC网职教MOOC委员会制作的机械制***课程,它的画面色彩协调,语言准确精练,网上若有相应资源,教师不需自己再做微课,可直接录制需要的部分上课使用,将有限的精力用在其他研究和专业理论学习上。

(四)课堂习题是否要给出正确答案

所有的课堂习题都应给出正确答案(如***1 ),因为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有些学生却对答案模棱两可。虽然老师会用语言描述正确答案,但没有***片来得直观。因此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考虑周到,在PPT中给出正确画法,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课堂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李薇,赵国伟,张艳琴.高职机械制***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螺纹紧固件的规定画法为例[J].内燃机与配件,2018(12).

信息化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中职哲学 信息化技术 教学设计

【中***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63-02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育中,开设《哲学与人生》课程,让学生将学习哲学的原理与人生的成长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哲学观点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哲学的理论性较强,而中职学校学生又只对专业课感兴趣,对文化基础课则缺乏学习动力。因此,要想上好哲学课,教师一定要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笔者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信息化技术和资源,将过去沉闷的哲学课设计为生动的人生教育课,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了教学效果。

一、哲学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含义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的,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所谓哲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哲学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分析研究哲学教学中的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相应的教学媒体去解决哲学教学的问题,并对教学结果做出分析、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目的是为了达到哲学教学效果最优化。哲学课教师只有把握住信息化教学的特点,才能胜任信息化教学。

二、哲学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教学设计主要考核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运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因此,哲学课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确定设计的教学活动是解决一节课、一个原理,还是一个单元的内容,然后进行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环境和资源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反思,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开展教学实践。

下面以笔者在参加全市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一节课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哲学课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应包括的基本内容。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主要分析教学设计者选用哪一类教材、所选章节在全书中所占的地位如何。笔者在教学设计中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改新教材《哲学与人生》的第五课第二框题,阐述的是唯物辩证法中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与逆境。掌握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与逆境,在整个辩证法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对象分析。主要分析学生所具有的学习基础、学习特点、学习能力等,以便因材施教。笔者在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对象为本校2013级护理专业1班的学生,她们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知识;二是喜欢上网、交谈,习惯使用智能手机等网络交流工具获取信息;三是由于全部是女生,骄气怕苦,遇到挫折与困难时大多数采用消极躲避的方法。所以让学生明确人生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正确看待和解决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是很有必要的。

3.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笔者在教学设计中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理解顺境与逆境的联系与转化。

(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正确对待自身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要求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时,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培养学生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笔者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确定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要学生掌握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二是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教学难点是要求学生理解顺境和逆境的联系与转化。

5.教学策略设计。围绕教学大纲,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笔者在教学设计中采用的教学策略,主要运用了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搜集相关事例,并运用所学哲学原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分组学习、讨论交流中学会合作、交往,培养集体观念。

6.教学环境和资源设计。 教学环境和资源包括教学设施、仪器、信息资源、技术等,笔者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分别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任务中运用到如下的教学资源:

(1)课前,提出预习问题,运用电脑或手机信息化手段将问题到学生Q群、微信上,供学生课前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2)课中,通过原创的PPT课件、多媒体视频、音频、***片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供学生在课堂浏览“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视频”、“***片”、“情景任务”等模块内容,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哲学原理和培养积极的情感目标。

(3)课后,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这一信息化技术手段查找中外名人成才的经历,供学生课后拓展学习交流。同时,设想自己将来就业时的困难,通过微信、QQ、邮箱等信息技术手段,师生进行交流共勉,培养学生正确看待人生中的顺境逆境。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1.教学环节。设计整个教学环节,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让学生环环紧扣地通过该节课的学习,掌握大纲要求的哲学知识。

2.师生的课堂活动。笔者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布置预习讨论题目、课中播放视频、讲述故事、引用名言、创设故事情境,启发学生学习哲学新知识,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做中教”;学生则在QQ、微信上讨论、交流预习题目,课中通过观看视频,听故事看名言,理解哲学原理,在合作学习、分组讨论的基础上,选出代表续写故事,领会、理解、巩固哲学新知识,体现“做中学”。

3.信息技术的应用

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多层次利用智能手机、QQ与学生进行课前课后的交流,课堂上通过播放MV《中国女排和女篮的姑娘们》和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运用多媒体展示吕蒙和桑兰的故事***片、引用孟子和陶行知的名言、创设小辉成长的情境故事、制作PPT教学课件等,将信息化技术和信息资源充分应用到教学中,优化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每次课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本次课教学的思考,为以后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参考。笔者认为,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设计,借助原创的教学课件、视频、QQ、微信等信息技术平台,设计了融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于一体的教学过程来促进学生学习,达成学习目标;同时,运用***片、创设情境、案例等多种手段破解本课的重难点。但如何将抽象的哲学理论转化为自已的行动,则需要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去实践。

三、哲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设计要以哲学教学内容为本,学生为主,信息技术为辅。教师在进行哲学教学设计时要防止出现单单只有哗众取宠、眼花缭乱的***像音频动画,却忽视了真正要传授给学生实际掌握的哲学知识。

(二)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解决哲学重难点。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教学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课前课后可通过QQ、微信等信息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课中运用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破解哲学的重难点,使哲学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三)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教学目标的关系。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粉笔为主向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转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通过创设情景、播放歌曲、引用名言等,将深奥的哲学原理简化为学生容易接受、通俗易懂的知识,以此解决教学目标,促进哲学的信息化教学。

***副******2012年9月5日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在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哲学课对信息技术的积极运用,充分体现了“教育信息化”,如何将信息技术科学、合理、恰当地运用在哲学教育教学的设计中,有待哲学教师进一步的实践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刘向永.信息技术教育如何迎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访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博士[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10)

[2]赵青,周鹏.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哲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4)

信息化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 信息化 管理学 教学设计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高等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教师主要的教学工具、学生主要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和主要的教学媒体。众多现象表明,信息化的教育环境已成为现实和必然。然而,绝大部分教师仅仅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演示工具以代替传统的“黑板+粉笔”,信息技术的巨大教育优势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如何将信息技术用来既辅助教师“教”又能促进学生“学”上, 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上的“双向整合”,本文拟结合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来进行探讨。

一、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比较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如何“教”为中心展开设计,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它的缺陷,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信息化教学是在综合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资源为核心,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旨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受时空和教育对象限制,具有信息载体丰富性、信息资源共享性、环境开放性和交互性更强等特点,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下表给出了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之间的主要不同。

二、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理学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从具体表现看正是由上述教师、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教学评价这7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管理学教学结构,应该紧紧抓住管理学教学的特点,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

1.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

基于网络的信息化校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教学手段灵活、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充分交流的教学环境。信息化环境下的管理学的教学设计首先应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角色定位,决不应忽视教师主导作用而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首先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在于帮助学生去寻找、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只是“教”学生,而更在于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管理者、合作者和评价者。同时, 由于信息的多样性、可选性和易得性,网络环境比传统教学环境更为有效地支持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并为学习者获得知识提供了多种途径,更多地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也应积极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并及时反馈学习信息,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

2.教学目的的重新确立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的科学,其现实价值正在于解决各种社会热点问题,提供有创新意义的、切实可行的科学管理办法。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如何学习,遇到问题如何解决,如何主动地吸纳知识,这些不仅蕴含着对学习规律的认识,而且也反映了对学习内容理解和消化的程度。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的管理学教学,我们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还增加了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培养学生科学的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让他们历经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创造的历程,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这将对学生产生更加有益和深远的影响。

3.教学内容的充实完善

管理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养成系统科学管理思维模式的作用,为以后学习其他专业管理课程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因此,管理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应主要以管理相关的基本范畴和管理职能为主,揭示管理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体系,系统介绍管理过程中各职能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要点,体现管理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体系。同时,管理学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其理论体系本身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在管理学的教学内容中,还应适当介绍管理学科体系及其与其他学科的渗透、融合,并不断补充和更新管理学的前沿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内容,以体现管理学的宽广视野和管理学的动态发展。这三方面内容,前者主要依据教材,而后面两个方面的内容可按专题收集和整理,并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将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4.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信息化环境下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但并不意味着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完全摒弃。管理学教学中,我们将自主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从“教”和“学”两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形成一个以学生为本的比较完整的开放的教学体系。首先,课堂教学仍是教学的主战场,根据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授时做到由知识概念的传递转变为问题的提出、讨论、归纳和总结;教学的组织以整理、提高和帮助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活动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尽力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为此,教师就要根据课程的不同内容以及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每一次的教学活动,灵活多样地组织教学,或讲授,或讨论,或课题设计,或问题解决,或设立案例的情境。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是从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因此在管理学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仅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多种学习方式。

5.教学条件的建设

教室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目前很多学校都普遍建成了作为校园网的终端用户并具有多媒体表现功能的实体教室,信息化环境下管理学教学条件的建设,主要是考虑如何依托校园网平台建设管理学的虚拟教室。如下***所示,无论采用什么具体技术实现,管理学的虚拟教室结构主要由资源层和应用层组成。资源层主要是管理以各种媒体形式存在的管理学教学信息资源,应用层则首先按照管理学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将各种资源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然后在此基础上开辟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充分支持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网上实时教学和讨论交流等教学模式,并支持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实施和自动管理。

6.实施科学的管理学学习评价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步骤,特别是要本着鼓励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体现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结合管理学教学的特点,建议成绩的评定采用课终闭卷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方式进行。课终考试应侧重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适当加大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实际运用的比重。平时考核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变化进行考核,包括学生上课出勤率、学生课堂和网上参与讨论频率和质量、作业完成的质量、学生科研小论文、学生社会调查等,都可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信息化教学环境不仅为教师搜集评价信息提供了丰富、快捷的信息交互工具,而且提供了一些已有的评价平台、评价工具给教师使用,教师可以将网络评价工具和原有评价工具相结合对学生学习做出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的评价。

转贴于  三、实施新型教学结构要注意的问题

1.准确把握信息化教学内涵

信息化教学的内涵包括树立现代教学观念、运用系统方法、恰当使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效果等方面。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在教学设计中不能准确把握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一种表现是完全地以教师为中心,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极端表现是完全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些都不利于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还有些教师不顾教学实际需要,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信息化,往往会使一些技术和方法的使用与教学需求不符, 既浪费资源,又浪费时间。如在管理学的案例教学中,教师通常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网络交流相比,课堂上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更直接、表现更丰富、效率更高,若课堂上有时间,讨论大可不必都在网上进行。因此,教师和学生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手段,而不能成为技术的奴隶。

2.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

要想顺利实施信息化环境下管理学教学,必须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首先,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居于主导地位,没有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信息素质教育,当然也不可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因此,应建立和完善在职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制度,使教师对迅猛发展的教育信息、网络技术有一个及时、全面的学习和了解;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巨大优势对教师进行训练,如提倡教师不脱产从网上进行学习,在学习中使用,在实践中提高。其次,对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可开设专门的信息素质课程作为必修课,教学内容除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外,还应包括对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的要求。此外,还可以把信息素质的精神、意识、伦理整合到其他常规课程的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让学生通过操作、接触来熟悉电脑和网络,不断提高信息素质,同时也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3.学校搞好配套建设

管理学教学的信息化改造仅仅是现代教育发展大潮中一朵浪花,它的改革是否能顺利实施,还有赖于学校营造信息化教学的最佳环境。各校校园网的建成和开通,为管理学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这样的平台如何建得更好、用得更好,学校应从信息化教学整体和全过程的角度来解决当前条件建设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建设重复、华而不实、利用率低等问题,并为教师构建信息化环境中的新型教学结构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意见。此外,还应建立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制定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建设标准,给教师提供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学科领域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资料:

[1]胡连锋 陈小梅:浅议信息化教学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11

信息化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引导层动画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2-0163-03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的精心设计不但能提高学生课堂的抬头率,还能“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这是笔者作为教师的梦想。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笔者在中职《动画制作》课程中进行了多次教学改革实践,本次课,笔者将以此思想为依据,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有趣而高效的教学,让学生在工作项目里“学中做,做中学”。下面笔者以FLASH引导层动画为例,介绍中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过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中专计算机 1年级学生,他们个性鲜明,思想活跃,很多学生家里就有电脑,他们对“计算机”、“网页”、“视频”、“动画”等内容并不陌生,操作熟练,容易接受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环境。

在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FLASH基础理论及补间动画的制作知识,但是仍未具备综合运用的能力。

由于学生不清楚所学的知识将来能做什么用,学习积极性、自主性不高,又由于年龄多为十五六岁,自律性也不够强,因此不喜欢简单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更愿意接受探究式、游戏式、合作式的教学方式。

在此情况下,怎样培养学生对Flash网页广告动画学习的浓厚兴趣,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创作欲望,掌握技能,是教学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项目组考虑将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FLASH动画、PPT课件、视频和互联网教学资源,通过提供大信息量有针对性的教学,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的效率,达成教学目标。

2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FLASH网页动画制作超级入门》中的“第7章引导层动画与遮罩动画”的第2节。

此课是FLASH的5种基本动画技法的综合运用实例。从让学生达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衔接这个目的上考虑,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如: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整合素材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养成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迁移(举一反三)能力。同时本课也为接下来的其他FLASH综合运用实例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3.1 知识与技能

(1)熟悉广告公司项目实施的流程;

(2)掌握从文字剧本中分解子任务的方法;

(3)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制作Flash网页广告动画。

3.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层层递进,激发兴趣”--“创设场景,模拟企业”--“仿真项目,具体实施”―“项目验收,自评互评”--“本课小结,积累经验”--“ 举一反三,实战检验”―“ 提高难度,进阶挑战” --“网络自学,学无止境”8个大模块和细分的12个小环节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迁移(举一反三)和探究的能力,为下一步创作复杂创意FLASH动画打下坚实的基础。养成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逐步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衔接。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接收多种形式的资讯,了解动画人才的社会需求和就业前景,引出需求,转换角色,体会Flash学习重要性,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

(2)通过作品赏析与示范,体验Flash网页广告动画的魅力,培养对Flash网页广告动画的浓厚兴趣,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创作欲望。

(3)通过小组合作创作培养合作精神。

(4)通过项目实施中的互评与自评,形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与工作态度。

(5)通过完成模拟企业的仿真项目,初步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养成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4 教学重点:掌握综合运用所学制作动画的技能

教学难点:初步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养成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5 教法、学法

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法、探究性学习、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小组合作。

6 教学流程

7 所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举例

1)在表1的环节1里使用了网页视频激发学习动机,见***1:

2)在表1的环节2里使用了动画,创设项目情景,见***2:

3)小结阶段使用的交互型动画,见***3:

8 教学反思

本次课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点:

1)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与新教学理念的有机结合,增强了教学的示范性和实用性。

为达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衔接,本项目的教学内容及流程基于工作过程,结合支架式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等先进的理念,在实施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构建仿真的企业情境,让学生先做,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来感知、体验和领悟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初步积累工作经验,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2) “知、情、意”统合的目标定位,教学过程具有高互动性和产出性。

(1)本课程是技能性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动画制作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就业能力。为做到技能教学生动活泼、节奏恰切、效果突出,我们注重教学中知情意的统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等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信息化教学设计篇8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继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之后,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基于信息化教育资源环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设计形式。它的主题思想符合素质教育和国家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探究式学习、资源型学习和协作化学习。本文第一部份通过引入信息化教学设计课例,并与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进行了比较分析,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阐述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五个特点。第二部份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推广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提出了六项策略,并通过实践应证了策略的可行性。本文结论: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应用策略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教学设计理论也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80年代中期以前,电化教育工作者注重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媒体的作用与使用的研究;90年代初,教学整体改革不断推行,以李克东、谢幼如为代表的专家们,提出了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原理,提供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设计模式、表格(即:三表一***)和课例。并对教学设计给出了定义: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教学问题,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1]

90年代中期以来,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对在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提出了系列建树[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1)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2)“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3)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但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4)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的内容的能力。

实事求是地说,对于我们欠发达的西部内陆地区,无论是中小学教师还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者,都还习惯于用“媒体论”、“手段论”来理解电化教育,习惯于把包括计算机在内的现代教学媒体定位在“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形象直观、不限时空”的层面上。尽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些应用,但立足点仍然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体,以“知识传输”为教学过程的中心,更多关注的是计算机题库的应用、课件的制作与播放(当前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已逐步开始关注资源库建设)。但对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系统设计,对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还没有深刻的认同、熟练的掌握和广泛的运用。就在这样的水准上,信息技术以迅猛之势进入教学领域,不管你有没有能力接受,信息化教学(e-learning)设计已经横在了面前。

2000年,我市先后两次邀请上海师大黎加厚博士回乡作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化教学设计专题学术报告,在我市基础教育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2001年笔者有幸去上海对“Intel未来教育”培训项目作了实地学习考察,正式注册作为网上学员学完了全套教材,***、收集了大量信息化教学设计课例集锦,可以说使我产生了一种振撼和冲动,振撼之余,我也试着在本市内部份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给老师们传输一些“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课例和全国动态,反馈的信息是:一部份老师热情高涨,主动要求参加这个项目培训和教学实验,但相当一部份老师认为“阳春白雪,和者必寡”,可望而不可及。由此,我在慨叹的同时,也想到了在内陆欠发达地区推广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策略问题。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

上海师大黎加厚博士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3]是:运用系统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解决+项目活动。

信息化教学设计课例一:《影子》(参见附件1及光盘)

《影子》是美国一位山村小学教师向小学生们提出的一项研究小课题----观察春夏秋冬自己影子的变化、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并完成电子报告对外交流。结果小学生们通过一年的观察、记录、拍摄等,作成了非常完美的电子报告。当我将这份教案和学生电子作品在全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工作会上给大家演示后,与会代表不得不为这些小学生们的科学态度、探索创新精神和熟练的信息素养而惊叹。

信息化教学设计课例二:《金属铝》(参见附件2及光盘)

《金属铝》是国内高二化学教师通过“Intel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后,所作的一项课堂教学设计。我将这份教案在本市内一所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让老师在随机选择的班组织实施。实施结果是:一部份平常能主动学习的同学积极性很高,人人动手作实验,小组内能分工合作,很快收集到了许多***片、***像及信息资料,经处理,完成了《金属铝》的电子报告和网页,完成了形成性练习题。但也有一部份学生因失去了教师的传播与牵引而无所适从,因信息技术掌握不好而耽误时间太多,效果不太好。

从以上两个国内、外典型课例可以看出,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其组织实施的大致过程是:将课程内容按国家课程标准和实际教学进度进行重新组合,提出一个核心问题及其相关问题,形成问题情景和任务活动系列,组织、优选学习资源,设计学生学习过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化学习,动手操作,参与实践,广泛收集、处理相关信息资源,获得知识,得出结论,以电子作品形式(包括:电子灯片、电子板报、网页等)提交任务完成报告,再对学生电子作品进行多元化评价。通过教学设计并组织实施,将学生电子作品与教师教学设计资料(包括:单元教学计划、教学辅助资料、多媒体信息资源和评价量规等)形成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包件”,并上载到网站对外交流(参见附件光盘)。

我们不妨再选择一份关于《金属铝》的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课例3(参见附件3及光盘),与信息化教学设计课例进行比较、分析:

项目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

知识观知识是客观的,可以间接获得或通过传播获得。知识不是纯客观的,是学生在与外界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主动建构起来的。

学生观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加工者,每个学生对知识都可能有独特的理解。

师生关系教师是知识的源泉,学生的活动要配合教师的活动。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辅导者,教师的活动要配合学生的活动。

理论支持有比较丰富的规定性理论支持,如传统教育理论、多媒体组合教学原理等。缺少基于建构主义思想的教学分析工具和教学方法的规定性理论支持。

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模仿、记忆。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去解决问题。

教学结果获得的知识很系统,但往往是机械的,不灵活。获得的经验深刻但可能不全面。

综上,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是:

1.信息化教学设计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和国家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明确“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尤其是网络上的全球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

2.信息化教学设计不限于课堂教学形式和学科知识系统,而是将教学目标组合成新的教学活动单元,以“任务驱动”,“问题解决”作为学习与研究活动的主线,以学为中心,倡导三种新型学习模式:探究式学习、资源型学习和协作化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信息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标准;注重天才培养和弱差生个别指导。

3.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任务是要基于学生学习的水准,对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教学资源、活动过程、评价量规、个别指导等进行设计和组织实施,而不是教师才华的表演和知识的广播。教师还要不断更新、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见识。

4.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具备信息意识,掌握好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系统Windows;文字处理Word;电子黑板PowerPoint;网络浏览IE;网页制作FrontPage;电子邮件OutlookExpress等。

5.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基础上的拓展,信息化教学设计包含了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二者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包容关系。因为信息化环境本身就包含了多种媒体及其优化组合,也不可避免要包含有教学传递的成分,只不过,在学习环境中这些教学传递活动的启动者和控制者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自己。

二.应用策略探索

1.进行可行性论证

要在经济文化不发达、升学压力很大、教育水平不高的内地推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无异于“南花北植”,如果盲目地大面积推行,效果可能实得其反,所冒风险太大,也可能得不到行***领导的支持。我曾经与黎加厚老师一起探讨过绵阳与上海基础教育的主要差距,认为:经济文化确实存在较大差距,更主要的是教育观念的差距、教师信息素养的差距。但是也应该看到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的要求、发展的必然;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起始水平各地都差不多,出成果的空间较大;三是绵阳一批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具备较好的物质条件和工作水平;三是教育人事制度的推行,教育市场的竞争和教师能力的竞争加剧,有利于课题项目的实施。所以,在本市内市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推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

2.培养信息意识和能力

信息化教学设计,重要的是信息化的人,包括教师和学生。我市城市、县城以上中小学都正常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其中中学生以及部份小学高年级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部份学生具有电子灯片和网页制作能力和网上浏览技能,尤其是家庭条件较好的城市学校学生,其信息意识和水平优于教师。近三年来,全市中小学教师基本上都接受了现代教育技术示培训考核,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大部分中青年教师都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这些工作,为应用推广信息化教学设计奠定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3.开展“Intel未来教育”项目培训[4]

华东师大祝智庭教授、上海师大黎加厚教授是国内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最早倡导者和资深研究学者。为了广泛地推进信息化教学设计,通过他们为中国引进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项目(IntelTeachtoFuture)。(参见附件光盘)该项目是美国英特尔公司2000年初开始的一项全球范围的教育创新支助活动,计划在三年内投资1亿美元,培训50万名一线的授课教师,其中包括中国教师3万余名。2000年7月28日英特尔公司宣布在中国北京和上海正式启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出席启动仪式的***副部长王湛对此项目表示赞赏和支持,并称此项目将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对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近两年来,这个培训项目很快在全国14个省、市展开(不包括四川)。由此,信息化教学设计跃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培训,使教师掌握、应用基于信息化资源环境下,将信息技术融入现有课程之中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成绩。此课程将通过48~60小时协作研讨、互助互评的培训方式完成十个模块的学习。十个模块分别为[5]:

模块一: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简介

模块二:为你的单元计划查找资源

模块三:创建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

模块四:创建学生出版物范例

模块五:创建教师支持材料

模块六A:创建学生网站

模块六B:创建学生网站

模块七:创建单元计划支持材料

模块八:整合你的单元计划

模块九:评价单元计划

模块十:创建一个实施计划

我们有幸获得了培训教材及配套光盘(参见附件光盘),但因涉及知识产权而不能复制,只能首期优选24名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互助培训、互相交流、互相评价,访问网站和电子邮件等形式,基本学完了该项目全部课程,拟在2002年开始,已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首先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实验,并进行校本扩展培训,逐步在全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中推广《信息化教学设计》。

4.选择教学活动切入点。

为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新标准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还特别提出要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对于教育的深刻影响,兼顾课程内容和实施手段的同步创新。无疑这是对推广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了法规性支持。但就现有中小学学科分类及知识体系而言,要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完全体现“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事实上是很困难的。并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如果过度相信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话,完全可能是“牧羊式”教学,面对的风险是学生无法获得较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此外,教师作为学生的辅导者的角色也具有相当的实施难度,即使有计算机系统甚至监控系统的帮助,教师同时监督50甚至70多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其结果便可能是在学生自我探索期间不会得到太多及时的教师辅导,教师充其量是探索活动结束时和学生们一起作些总结工作。所以,选准切入点,适时有效地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策略。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便是创设问题情景,提出任务项目,提供相关信息资源,提出评价标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资源型学习和协作化学习,所以信息化教学设计包含了: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组织;学习资源的设计、收集和利用;新型评价方式和评价量表的设计及实施等。信息化教学设计提出的问题没有唯一的、标准的答案。在知识体系和考试评价占主流的现实状况下,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逐步推广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一是以现实课堂教学为主,在保证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优选一些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问题,提出项目任务,进行精心设计,课前由教师组织相关信息资源,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进行拓展、深入学习;另一种形式是与学生活动课、选修课、特长培养等结合起来,提出一些适度超出课程范围的、综合性的研究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在更大范围内去探索、实践、观察,收集、处理信息,完成研究报告。这两种形式的国、内外信息化教学设计课例的教案,从小学到高中都已有了很多示范,通过注册访问英特尔(中国)未来教育网站:teachfuture/index.asp的《教案集锦》或英文网站:intel/education/,均可给大家提供借鉴参考的成品教案数千个,可谓浩如海洋,取之不竭。事实上,各个学校,尤其是一些上层次的窗口学校,均有自己的教学研究项目、科技活动项目、文学艺术活动项目,比如:绵是南山中学文学社的《三国演义研究》,绵阳中学的《奥林匹克竞赛研究》,科学城一中《科普教育研究》,东辰国际学校的《交往能力研究》等,均可以列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单元问题和研究项目。

----在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现实教育中,要让教师一下子从主体地位“降”到指导地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不习惯的,因为教师的职业古来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进学校就是听老师讲课。但是习惯了的东西不一定是科学的、正确的,在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策略上,一定要让老师转变自己的观念和角色,逐步实现艰难的跨越:从教师的教为中心走向学生的学为中心;从师生等级关系走向合作关系;从教师是正确答案的代表走向师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从教师如何广播知识和表演才华走向以学生的身份和水准去设计怎么学习、怎么探索;从CAI课件设计与制作走向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从单学科系统知识教学走向跨学科综合技能培养;从文字教材走向多媒体、网络化教育资源;从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三表一***”走向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参见附件光盘);从个人学科包干制走向多学科群体协作;从标准化考试走向多元化、创新性评价。

----无论教学设计模式怎么变化,事实上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不可能切然分割开,信息化教学设计也应该包含教学信息的传递。所以,我主张两种设计思想结合进行,在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中,仍然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原理,经过教师课前精心设计和准备,为学生提供优秀的、丰富的、健康的相关教育信息资源,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心理、学习特点,坚持“教学内容渐进分化”和“媒体传播简单先行”的原则,指导学生掌握、运用好各类媒体的信息传递策略。

----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活动的组织形式,更多地表现为个别化学习和小组型学习,与现实的课堂集体授课教学形式有较大差别。但是,三种教学形式各有优缺点,不能一概而论。比如,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的教师采用集体授课,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为学生提供示范,最大限度地扩大受益学生的数量。但集体授课无法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缺乏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来说,个别化学习能弥补集体授课的这引起不足。但个别化学习时如果学生不能很好把握学习进度,将影响学习效率。并且对于一些复杂概念的理解和高级的认知技能(比如问题解决和认知策略),个别化学习不如小组学习有效。所以,我认为,在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组合使用,使三种教学形式优势与缺点互补,既要让天才学生得到极致发挥,又要特别关注弱差生在协作化学习中的问题解决和任务完成情况。

----不同的教学形式,教师和学生便处于不同的角色位置。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其实施过程中,谁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谁就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所以教师要对不同教学形式下的教学进度、教学资源、媒体使用、活动节奏等进行精心设计,使主体者能恰当、合理、有效地控制、管理。比如,学生在进行个别化学习时,要能够把握播放媒体,否则媒体就将控制学生,成为媒体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尤其是老师向学生推荐网上教育资源时,一定要运用物理技术做好指定网站的锁定工作,非健康网站的屏蔽工作,要绝对保证向学生提供思想健康、质量优良、内容丰富的相关信息资源。

5.提供交流平台。

凡参加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项目的骨干老师,均要求有自己可供浏览、***、上传的网站,和E-mail地址,项目老师之间随时相互交流、研讨、评价作业。将所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单元计划、多媒体支持材料、学生电子报告和网页汇聚在一个平台下,方便应用与推广。我市已接受培训的骨干教师正在着手准备进行扩展性向下培训和单元教学计划设计的教学实验。

6.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

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是要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信息化环境建设没有一个最高标准,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要达到“信息化”的程度,还有一个较长时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但是我们对“信息化”环境的理解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而不能以是否建“校园网”为唯一标准,在无钱建网时,可先建现代远程接收站+信息化网络教室+电子音像+其它信息资源,也可组成一个信息化环境。最简单的单机上网也可实现对外交流。可以说,信息化教学设计对硬件环境的适应性是很强的。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的、先进的现代教学活动,尤其是将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理念融入其中,对促进创新素质教育实施和现行课程改革,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和“以学习为中心”,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只要注意策略,在我们西部欠发达地区也一定能够做好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应用推广工作的。

[参考文献]

[1]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3]黎加厚.网络时代的教与学.电子报告.2001.

信息化教学设计篇9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设计 概念 特点 应用策略

早期的教学设计理论热衷于教学过程模式、目标分解、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的阐述方式、教学策略的选择方法、媒体选择方法和媒体材料开发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在现今的信息化时代,教学设计理论也需要与时俱进,除了研究上述问题之外,还应提供学习任务的设计方法、学习行为的分析与设计、教学问题根源分析、学科教学如何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等。

1.信息化教学设计(IID)的概念及特点

信息化教学设计又称IID,所谓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学习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并使他们最终成为卓有成效的自我成长者。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E-learning[1]的基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是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利用为特征的,其学习内容是交叉学科专题,所主张运用的教学模式是研究型、资源型、合作型学习,教学周期是以星期甚至学期为单位,教学评价是学生的电子作品。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基础,以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能适应信息时代多样化教学目标的要求,其主要特征是:以学为中心,丰富的资源,强调任务驱动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和协作学习,重视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但“信息技术的支持”仅仅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表面特征,它还有两个更为重要的、更为根本的特征: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二是关注学习过程。这两大特征渗透到学习过程的各个要素中,形成了更具指导意义的设计原则。

2.信息化教学设计(IID)与传统教学设计的比较

在我们周围,有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和答案都是很确定的,可以直接套用计算法则或公式,称为结构良好领域(well-structured domains)的问题。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和科学研究的前沿却常常没有这样的规则和确定性,不能简单套用原来的解决方法,而需要面对新问题,有时甚至问题都没有成型,不但答案是开放的,解决手段也是多样的,这就是结构不良领域(ill-structured domains)(或劣构领域)的问题[2]。我们认为:结构良好领域问题和结构不良领域问题的讲授应该依据相应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所属学习性质。不同类的问题,其传授特点总结如下表:

任何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出现,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为了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我们需要博采众长,综合利用。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结合中国的国情,传统教学设计还有它的生命力。我们现在提倡信息化教学设计并不是要否定或者取代面向“知识传递”教学设计(传统教学设计),而是为了补充高级学习的、“意义建构”教学系统(环境)设计的不足,给教育一场温和的***。

从教学的历史发展看,发现式学习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创造,接受式学习也并非弊端累累,而是二者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关系永恒地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3]。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主任赵勇博士曾经指出:“东方人主要是接受式学习,因此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比较系统,但是比较死板,缺乏创造性;而西方人主要是发现式学习,因此很有创造性,但是基础知识不够。东西方教育改革都希望能走到太平洋的中间,寻求东西方的最佳结合。”

3.应用策略探索

要在经济文化不发达、升学压力很大、教育水平不高的内地推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无异于“南花北植”,如果盲目地大面积推行,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所冒风险太大,也可能得不到行***领导的支持。我曾经与黎加厚老师一起探讨过绵阳与上海基础教育的主要差距,认为:经济文化确实存在较大差距,更主要的是教育观念的差距、教师信息素养的差距。但是也应该看到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的要求、发展的必然;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起始水平各地都差不多,出成果的空间较大;三是绵阳一批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具备较好的物质条件和工作水平;三是教育人事制度的推行,教育市场的竞争和教师能力的竞争加剧,有利于课题项目的实施。所以,在本市内市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推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

信息化教学设计,重要的是信息化的人,包括教师和学生。我市城市、县城以上中小学都正常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其中中学生及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部分学生具有电子灯片和网页制作能力和网上浏览技能,尤其是家庭条件较好的城市学校学生,其信息意识和水平优于教师。

为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新标准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还特别提出要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对于教育的深刻影响,兼顾课程内容和实施手段的同步创新。无疑这是对推广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了法规性支持。但就现有中小学学科分类及知识体系而言,要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完全体现“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4],事实上是很困难的。所以,选准切入点,适时有效地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策略。

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活动的组织形式,更多地表现为个别化学习和小组型学习,与现实的课堂集体授课教学形式有较大差别。但是,三种教学形式各有优缺点,不能一概而论。比如,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的教师采用集体授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示范,最大限度地扩大受益学生的数量。但集体授课无法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缺乏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来说,个别化学习能弥补集体授课[5]的不足。但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学习进度,将影响学习效率。并且对于一些复杂概念的理解和高级的认知技能,个别化学习不如小组学习有效。所以,我们认为,在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组合使用,使三种教学形式优势与缺点互补,既要让天才学生得到极致发挥,又要特别关注学困生在协作化学习中的问题解决和任务完成情况。

参考文献:

[1]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3]黎加厚.网络时代的教与学.电子报告,2001.

[4]“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在中国启动.中国教育报第一版,2000.7.29.

信息化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且有越来越猛之势。覆盖全国的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大赛、高教社推动的“创新杯”中职学校信息化说课大赛已经连续进行多年年,它顺应了互联网+的时代特征。笔者长期从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研究及实践,参加过省中职学校“创新杯”说课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对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了一些思考,也研究大量的参赛选手的说课作品,有一些体会,现就教于同行。

“信息化教学设计”,有两个关键字,一是“信息化”,二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核心,是灵魂,“信息化”是特征,是手段,这两者要有机结合,才能作出优秀的设计方案。笔者认为,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除信息技术的正确合理运用之外,要特别注意四个要点,那就是理念要“新”、目标要“实”、重难点要“准”、过程要“精”。从参赛作品及广大教师的实践来看,恰恰这又是几个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一、教学理念要“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化技术等进入课堂成为必然。在当今网络发达、信息技术越来越丰富多样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怎样利用这些手段和技术就成为非常现实的问题。

事实上,在职业中学的专业课课堂上,教师已在使用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工具、新软件,也存在有许多使不当的情况。例如:教师将板书的内容通过电脑、投影播放;在网络教室,教师很“精准”地控制着教学过程,通过网络发送大量的“练习题”,学生通过网络将作业提交给教师;教师将新内容制作成微课后,在课堂上播放“微课”,让学生统一观看学习新知而教师在一边等待,等等。这些教学现象,表面上看起来,也是在大量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有很新的形式和时代感。但是,上面提到的几个场景,是“将板书由黑板转到投影”,“通过网络手段来主导课堂”,“用微课来代替教师的灌输”,这样的信息技术应用,反应出来的教学理念仍然是“教师中心”、“教材为中心”等,学生学得辛苦、教学效果不佳,这是典型的“新瓶装旧酒”。教师上课是传统的教法还是现代的教法,其实并不在于他使用了什么技术,而在于教师心底秉持的理念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教师的理念要“新”。这不仅仅是指教师了需了解当今教学思想的发展最新情况,更重要的是,自己要能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中***出来。要具有以“学生中心”为中心的观念:要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息化素养;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要将教学、资源、学生、教师等放在一个统一的信息化环境里去有机融合;要摆正课堂、教师、学生三者的新型关系,认清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不断学习和更新职教理念,比如“做中学、学中做”、“理实一体”、“工匠精神”、“学徒制”等。只有在这些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学设计,才算是具有真正意义的现代的职业专业教学,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综合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理念是“道”,而教法、技术是“术”,“道”正而“术”强,教学设计才能与时俱进,先进的技术手段才会体其现真正的价值。

二、目标设定要“实”

教学目标要实在、具体,特别是一些技能目标,更需要可测量、可监控,用具体的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是教学实施后需要达到的终点,更是引领教学设计的方向。新课改提出三维教学目标,是从人的发展角度,用三个不同的维度来描述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于某一堂具体的课来说,能够达成和实现的目标应该是总体目标的一部分。在作教学设计的时候,要首先明确地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职业中学的专业课教学,更应该突出能力目标。在笔者了解到的选手的教学没计中,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昆淆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比如,在《***层蒙版》的教学设计中,有人将“掌握***层蒙版的操作方法”作为知识目标,这值得商榷。掌握某个操作方法,会做某件事,显然是技能上的一种要求,应该作为技能目标更为合理。因为定位不同,在教学中实现目标的途径不一样,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有不同的实现方法。二是能力目标确立得太泛,不实在。例如,有人在教学设计中,能力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合情合理的能力目标,其实内涵相当虚泛,不“实在”。这种目标要求表述,放在任何一个课题中都合符情理,并不是本次教学设计所特有的;且在教学完成之后,目标是否达成、达成到何种程度,根本无法检测。显然,教学设计者也根本没有考虑在教学评估阶段去检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因此这种不实在、不可检测的目标要求,就没有实际意义。

教学设计中,对目标的确立务必实在具体,比如,笔者的《邮件合并》的教学设计中,将能力目标之一确立为“能批量制作带***的宴会请柬”。这样表述,有实在的内容,学生完成学习后能否达到了这个目标,很容易测试,只要看学生是否完成了批量的请柬就可以判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三、重点难点要“准”

教学重、难点是根据教学目标在分析教材、学情基础上确立的。重点、难点定得是否准确,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够实现,也关系到学生是否能顺利完成学习。因此,准确地确定内容的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

重点、难点的确定,不仅仅是书写在教学设计里,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地体现。一般来说,在时间分配上,教学重点学习、训练、巩固要占65%~75%,学生的能力拓展部分也要基于重点内容来进行,师生活动都围绕教学重点内容展开;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的体现,则在于教师设计的突破手段。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将一段动画、视频、***片或者仿真等数字资源用于难点,可起到化难为易、变抽象为直观、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也是信息化手段用得是否合理、恰当的评判标准之一。

四、教学过程要“精”

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就是设计教学过程,安排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既是说课的重点,也是教学设计的重点。

笔者认为,教学过程设计要“精”,指的是“精心。、“精彩”、“精炼”。精心,是指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仔细推敲,师生活动周密安排;精彩,是指教学过程安排要出新、出彩,有特色、有创新,不落俗套,充分体现设计者的教学理念。精炼,是指对于教学过程的表述要仔细提炼,能体教学内涵和设计者的意***。

例如,一个教学设计过程归纳为“启行点演评悟”,其教学环节是提问思考、小组探究、点评优劣、实验演示、领悟内化,五个字概括了五个步骤,过程设计可谓精心、精炼精彩:一个关于V1名片设计主题的教学过程为:“创设情境、导人新课任务驱动、明确目标教师引导、合作探究交流评价、激励提高拓展知识、能力迁移”,教学过程的设计凸显了教师的学生主体探究的教学理念,有创新意。这两例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有一定的特色,他们在这几个环节中设计更详细的流程,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信息化教学设计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信息化教学设计10篇

学习

汽车网络营销方案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汽车网络营销方案10篇,内容包括汽车网络营销方案,汽车行业网络营销策略方案。目前,国内很多汽车4S店已经开始注重网络营销,表现出多种营销方式。本文是在深入行业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分析行业中的各种网络营销经验,针对齐齐哈尔市

学习

期末教师工作总结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期末教师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体育教师期末工作总结,***员教师期末工作总结。会议第一阶段:本科教学视导组组长分别对视导工作进行总结汇报本科教学视导组人文社科组和理工科组组长分别就本学期开展的本科教学视导工作进行

学习

小学生学期总结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学期总结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学期进步总结,小学生学期小结简短。这个学期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老师为我们的学习付出了许多心血,我们也为自己的学习洒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这次期末考试,我的每门功课,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

学习

古代文学教学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文学教学论文,内容包括古代文学教学类论文题目,古代文学与教学论文题目。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课堂上的闭卷考试或者开卷考查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

学习

大型营销策划方案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大型营销策划方案10篇,内容包括营销策划方案模板大全10篇,大型营销策划方案推荐。中国辛勤的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饮食文化的探索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风格各异的粤、鲁、湘、川等个大菜系和具有属地方特色的食品。北京烤鸭,是北

学习

素质拓展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素质拓展10篇,内容包括素质拓展心得体会10篇,素质拓展训练100篇。

学习

基础教育研究10篇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基础教育研究10篇,内容包括基础教育研究最新一期,基础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2、儿童研究能力的发展使其参与基础教育研究具有现实操作性。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研究的能力包括儿童主体在基础教育研究过程中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

学习

建筑施工规范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施工规范,内容包括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160本目录,建筑施工规范讲座。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建筑施工规范年活动,使我县建筑企业在项目管理精细化、安全管理工作程序化、施工质量标准化、场容场貌秩序化等方面有全面提升。同

学习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感恩教育主题班会10篇,内容包括感恩教育的主题班会实录,感恩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活动过程:一、引入班长主持人:亲爱的同学,大家好!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长大,我们滋润着真情的雨露成长。鲜花感恩阳光雨露,苍鹰感恩长空,高山感恩大地,

学习

教育教学反思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教学反思10篇,内容包括教育教学反思与随笔,教育教学反思及经验随笔。(一)反思性教学在西方哲学范畴中,反思主要是指人在精神方面进行内省和自我活动的一种方法。而反思行为则是人类在面对问题及反应问题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

学习

实验教学工作总结10篇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实验教学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免费,实验教学工作总结范文4篇。二、实验室管理制度化,促进实验教学常规化。学校实验室在建设、发展、使用的同时,相应地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科学仪

学习

汽车大型营销方案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汽车大型营销方案10篇,内容包括汽车营销策划方案10篇,超全汽车营销方案十篇。二、建立课程实习基地《汽车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必修课,如单纯靠任课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和体会到此门课程的价值和乐趣。即使再生

学习

校年度普法工作计划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校年度普法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司法所食品安全普法工作计划,学校普法工作计划。第三条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成人高等教育和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招生计划为指令性计划:普通中等专业教育、成人中等专业

学习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教学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幼儿园。一、指导思想1、我校的教学工作以***三个面向和江***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良好的高素质、有科学文化、身心健

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范例大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文并茂。一、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营造课堂氛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改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教

学习

科普信息化工作计划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科普信息化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社区科普信息化建设,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的要点。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他认为在未来,互联

学习

麋鹿教学设计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麋鹿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四年级语文麋鹿优质课教学设计,麋鹿教学设计及反思。1993年江苏大丰麋鹿部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了江苏省大丰野生麋鹿研究会,1999年成立了东方麋鹿文化研究会,以保护区为平台,以麋鹿文化为载体,吸引了社会

学习

散步教学设计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散步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散步教学整体设计,散步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师激趣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散步》。(稍停)请问各位,从小到现在,你散步过吗?(估计每人都有散步的经历)今天再来学习名为“散步”的文章,相信大家学完

学习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少年闰土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小学语文少年闰土教学设计20篇,少年闰土教案模板汇总7篇。二、再读交流1.请大家默读6到18段,照样子用小标题概括新鲜事。(雪地捕鸟)()()()小标题概括可以采用划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进行完成后,同桌

学习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济南的冬天教学内容及设计意图,济南的冬天简单的教学设计。读讲第三自然段,学习其写景方法,进行口头作文训练。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一课时(预习一课时除外)(一)导入新课[此括号中的内容为教

学习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中国石拱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ppt。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实质特征,举典型实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绩,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学习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桂林山水教案合集7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ppt。一、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漓江、无瑕、翡翠、峰峦、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2.正确、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