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管理论文第1篇
社会发展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培养目标设计
(一)社会发展需要人才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人潜在的精神和素质。作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三个基本要素,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和奉献精神都必不可少,同时还应具有善于运用新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公共管理人才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要能够打破常规,寻求变革,更要能够多谋善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和新途径,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思路,结合自己的工作目标不断形成创新思维,提出改革措施。通过处理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锻炼,逐步提高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以达到提高公共事务管理质量的目的。
(二)社会发展需要人才有较强的应用能力
公共管理人才具备的应用能力就是将理论转换为实践的能力或者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付诸实施的能力,是一种执行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应用能力包括领悟能力、激励能力、授权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去分析、决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府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由公共管理人才去进行具体操作和执行。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府行***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和在各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对公共管理者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要求更高。此外,当今社会机会稍纵即逝,公共管理人才必须具备出色的应用能力,抓住机会,运用专业知识做出决策,谋求管理行为的成功。
(三)社会发展需要人才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公共管理人才不仅要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更要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改进自己的行为决策,拥有灵活的管理能力。近年来,公共管理组织在不断调整,并以发展的姿态对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国内某些群体矛盾加剧,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极大地考验着公共管理者,要求公共管理者能够灵活机动地做出反应,恰当地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必须把标准化服务与灵活结合起来,在坚持一般科学原则的前提下,寻找标准化要求之外的有效执行***策的途径、手段与方法,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
通识教育: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平台
从国外的成功经验来看,发达国家的公共管理教育(特别是MPA教育)都十分注重“通才教育”,这是社会***治、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公共管理教育必然的价值取向[6]。国外对于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通识教育培养,有严格的培养步骤和环节,第一年主要强调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的方***,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让学生能在某一专业学术领域建立自己的兴趣点,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外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总目标相当明确,即为***府机构培养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的管理者、领导者和***策分析人才。如哈佛大学肯尼迪***府学院的口号是“为21世纪准备领导人”,它的MPA培养目标是:培养公共部门的***策分析者,通过一个严格的二年制训练计划,为未来的公共部门和非营利部门的管理者准备其职业所必须的广泛技巧和概念框架[7]。近年来我国各知名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方案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全能型的公共管理领导型人才。通过对比国内各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设置,不难发现其存在的共性特征。各高校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基本上体现了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符合时代与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课程体系的设置实现大类课程与专业特色课程相结合,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与开放选修课程模块的相结合,理论价值类、专业知识类与应用技能类相结合,专业教学与***策科学研究相结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通识教育与实践课程的内容与课时有所增加,开始适当压缩和精简专业课。建立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弹性学分制、选修制、主辅修制、导师制等。
(一)公共管理专业搭建通识教育的思考
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专才教育,在工业化历史背景下,对培养专业化技术人才功不可没,但狭隘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导致重专业、轻通识、重技术、轻人文,功利主义现象严重,通识教育被严重弱化,所培养的人才基础、素质普遍较差,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和欧美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通识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并通过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来弥补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缺陷。目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的通识教育主题日益丰富,课程体系设置与内容也日益饱满,但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特色教学,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趋同性高,创新性不强。因此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平台设计要以“拓宽口径、发展个性、注重创新、适应需求”为原则,形成“平台+模块”的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四大平台与大类课程、专业课程、跨学科课程、实践课程四大模块相结合。此外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性,教学平台前期以实现宽口径的培养为目标,后期则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个性的发展实现柔性的专业分流。“平台+模块”教学模式关键是要结合各高校的具体教学条件与特色,对学生在不同平台的学习与实践进行考核与引导,实现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内涵特色型”与“环境适应型”两种基调的融合。
(二)公共管理专业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无论是“文理渗透”、“知行合一”、“交叉学科”等现代教学理念,还是拥有完美的“管理主义”与“公共精神”的教学课程体系,要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学习型、领导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关键在于通识教育如何有效落实。基于各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实践与“平台+模块”教育模式,要创新有专业特色的实践路径。第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知识传授搭配专业实践,课堂教学搭配网络教学。第二,生动的案例教学。如清华大学与国外学院合作成立了中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根据教学需求开展案例调研与写作,并与地方***府合作,建立案例调研基地。第三,打造课外精品活动。融合学生与时代的个性,结合学院的特色,举办行***论坛、管理沙龙、素质拓展培训、学习交流茶话吧等。第四,“校府”合作,通过学校与***府合作,把***府部门作为学习、实践、调研的基地。
人才管理论文第2篇
1.选人用人机制不完善
目前,部分高校在选人用人方面还存在着任人唯亲的弊端,同时,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缺乏合理的人才引进规划。盲目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忽视对引进人才的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的全方位考察,导致高校师资配置结构不合理,人才缺乏与人才浪费现象共存。在用人机制方面,对教师的后期培养及挖掘现有人才潜力的力度不够,缺乏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严重影响高校人才队伍的素质提升。缺乏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不仅影响到学校内部教师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创新效率低下,导致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与学校协同创新的要求不相适应,更影响了高校与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创新协作能力的提升。
2.考核评价机制流于形式
考核评价机制是高校人事人才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开展考核工作对广大教师员工的教学、管理工作做出客观评价,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有效完成。可是目前,对内,高校在对教师员工开展考核的过程中,呈现出形式过于单一、内容过于简单、指标过于狭隘、导向偏差、结果使用机制不健全等现象,从而导致高校人事管理中难以推行绩效管理。对外,高校之间或校企之间缺少互聘高层次人才的业绩评价机制,影响了引进或特聘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在某些技术领域深入研究的动力和积极性。此外,目前由于受到国家宏观人事管理体制的制约和影响,高校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依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上的论资排辈、行***管理干部职务“能上不能下”以及事业单位职工身份的“终身制”等现象始终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外部缺乏有效的竞争压力,内部缺乏职称晋升后的考核机制,导致许多高校教师在评上职称或提升职务后安于现状,不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和研究领域的创新。高校间、校企间高水平人才缺乏相互交流,人力资源得不到科学合理利用,对于高校开展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创建优秀科研团队、发展学校优势学科等都存在一定的影响。
3.竞争激励机制不完善
以聘任制为核心的用人制度目前在高校普遍推行,实行教师聘任制度,有利于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师管理制度中,通过竞争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但实际上,由于制度的不健全、竞聘范围的局限性、执行力度不够等因素往往导致竞聘上岗流于形式,造成高校“进不来、出不去、流不动”的困境。校内缺少竞争不仅影响全校教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使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缺少动力和活力。此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平均主义和“重报酬、轻工作满意度”的现象,缺乏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关注以及对教师的培养、个体发展、人力开发等方面的激励。
二、构建协同创新的高校人事人才管理机制
构建高校人事人才管理机制的协同创新模式要求高校在选人、用人、考核、评价、培养、激励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营造协同创新氛围,激发教师协同创新能力,促进高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协同创新的高校人事人才管理机制就是要突破以往管理体制的壁垒,共享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机构及企业间的人力资源信息,实现人事人才的管理创新合作。高校人事部门应以此契机,加强与其他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完善高校人事人才管理机制,促进高校创新人才的发展,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此外,***府、人事服务机构、教育主管部门等要为高校提供***策、技术、环境等方面的外在支持。
1.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高校应树立“人才资源是学校第一资源”的理念,作为高校师资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变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以人为中心,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打通以往人事人才管理机制的壁垒,鼓励校校间、校企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激发每个教师员工在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等方面的潜在能力,重视教师的个体发展,提供多渠道的培训途径及职后教育模式,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且能适应学科专业建设和学校协同创新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2、建立开放灵活的岗位选聘制度
严格遵循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选聘人才,从源头上严把队伍入口关。高校一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招揽国内外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要引进具有较大潜力的青年拔尖人才,通过优厚的薪酬待遇、超常规的配套条件引得进、留得住。高校实现协同创新除了需要学校自身现有的教师队伍以外,更要聚集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和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坚持教师聘任制的改革方向,理顺岗位与聘用之间的关系,科学设置岗位结构,以“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为原则,以转换机制为核心,淡化“身份”评审,强化岗位聘任,破除职务终身制。要构建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就要求人事部门在岗位设置时兼顾人才、学科和科研三位一体的共同发展。教师的科研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展开。人员聘用模式以聘用全职的教师为基础,还要通过一系列人才计划的短期项目、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学校顾问、专家讲学、项目合作等形式,积极吸纳各类高层次人才。同时,鼓励校内教师走出去,通过攻读学位、出国访学、进修及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等形式,鼓励教师去其他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担任兼职,通过技术服务、合作研发、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参与行业企业生产、工程实践和科技开发活动来提高教师协同创新能力。
3.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
目前高校实行的教师聘任制度已不再以单纯的年终总结作为评价与考核的依据,而是成为聘后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也是实施与岗位聘任制配套的收入分配制度的依据,是岗位聘任制长期良性运作的基本保证。通过评价,教师能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不足,调整修正自己的教学,管理层能更好地认识到教师队伍存在的不足,通过***策引导和激励,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要改变以往单纯以论文项目数、科研经费、获奖层次为主的考核与晋升的单一评价方式,构建科学的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设计全面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改变教师一味追求对成果“重数量,轻质量”的局面。从传统的单纯注重科研论文数量的考核评价方式中解脱出来,注重创新和实效,构建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基本原则的人才评价与分配机制,探索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及有利于人才协同创新的双聘制度,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此外,高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退出机制,鼓励竞争、动态发展,以合理的人员流动来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水平,增加教师活力。通过教师评价考核为教师队伍科学管理和正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促进高校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和学校创新能力的增强。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构建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高校人事人才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的个人发展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要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机制,认可那些优秀人才在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调动教师队伍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潜力,引导他们在新兴或交叉领域不断创新。建立以任务目标为导向的人事人才管理模式,以重实绩、重水平、重贡献为基本原则,实施多维度激励分配制度;要以超常规的待遇和优惠***策留住优秀拔尖人才。同时,高校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合理调整人力资源配置,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加大教师培训、进修、访学、出国研修、社会实践等继续教育力度,构建多样化的校本培训模式,着眼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把教师的自身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5.营造开放大气的创新氛围
学校要为教师的潜心研究提供一个宽容大气、不怕失败、学术自由、实事求是的良好氛围,把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元素融入高校的组织文化环境。高校的人事人才管理机制要为高校协同创新的要求提供外在支持,减少行***干预,提供一个充分尊重个性的、平等竞争的、充分发挥创造力的学术环境。坚持对外开放的办学理念,打破学科之间、学院之间的壁垒,打通学校部门之间、部门与院系之间人才双向交流的渠道,加强人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
6.建立高校间、校企间的协同创新合作模式
高校与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人事管理部门要加强协作,善于创新,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制定共同目标,构建协同创新的人事人才管理机制。对外加强与国内外高校间人事人才管理协同,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进一步提升引进人才质量和水平。对内要聘用一批国内外承担过重大项目,具备重大科学研究能力的优秀团队,有效整合资源。加强高校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与科研机构高水平人才间联合协同重大科研项目攻关能力,为高校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持与保证。
三、总结
人才管理论文第3篇
一、现行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问题
1.单一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建国以来,基于***府管制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国家集中计划,***府直接管理”的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变更和取消,甚至课程学科体系的构建都需要经过教育行***主管部门批准,学校严格按照教育行***主管部门制定或批准的专业目录,学方案、学计划和统一专业教材开展教学工作,招生和分配也由国家统一进行,形成了一统性、单一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国家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实施通识教育、英才教育,进行专业调整、管理权限下放、就业市场化等,但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基本秉承传统的单一性培养模式。表现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有几个显著特点:培养目标偏重于***府部门的人才需要,但对广义的公共部门的人才诉求重视不够;教学内容偏重于***府管理基础理论的灌输,忽视不同部门公共管理与服务的特殊素质和能力培养;知识结构偏重于***治理论水平、行***素养的培养,忽视管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公共管理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形成巨大偏差,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凸显。
2.单一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第一,培养目标笼统、不明确。单一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上没有形成一个能够体现复合能力,且目标明确的层级就业模式和发展方向,学生的学习重点和就业预期不明确。课程设置范围和主题宽泛,经济学、管理学、***治学、社会学、法学等课程大量设置,学生就业方向模糊,甚至产生专业合法性危机或认同危机。学生不知道为何而学,学了往哪去,用人单位也不知道毕业生能干什么,学生对未来缺少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培养方向偏失,培养模式根基不足。单一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向上重官员、领导等官僚型人才培养,而缺乏服务基层大众等事务型、服务型人才培养。这种严重滞后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人才培养方向的偏失。同时,现行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忽视了当代社会人才选择的专业性、市场性和实用性,培养模式根基不牢靠。第三,专业进入壁垒低,专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培养模式优势缺乏。从现实情况看,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进入经济工商管理法律等领域时,时间成本和智力投资比较高,但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却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公共管理领域学习、工作;即使是公务员考试,招考职位的数量和人数也更倾向于经济、会计、计算机、法律和中文等,确切针对公共管理的专业人才需求不多。借用迈克尔·波特的壁垒分析框架,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生存现状正处于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较高的尴尬境地,该专业很难显示出核心竞争力,这也反映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优势的欠缺。[2]第四,课程设计结构不合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一般性公共管理通识教育过于笼统和宽泛,虽然在教学中加强了***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但体现专业特色的技能课程、技术课程、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相当少。即使是设计的学生能力考核方式与组织,依然以理论知识为主,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依然薄弱。
二、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实践探索
早在2004年,周口师范学院就尝试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改革实践。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如山东农业大学)尝试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改革实践,并初步形成了基于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以“近期求就业,远期求发展”为培养原则,侧重培养学术型人才、实务型人才和跨专业结合型人才的公共管理专业分类培养模式。实践表明,分类培养较好地适应了公共管理人才需求差异性增大的趋势,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职业发展的规律。
1.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特点
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是依据时代特征,淡化专业本位,拓宽专业口径,构建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课程结构体系设计。低年级统一开设专业理论基础课和通识课程,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高年级根据职业发展特点及就业需求,设置若干培养方向和教学模块,按就业与发展方向实施分类培养。[3]其主要特点有:第一,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专业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实际,设定多个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多个培养方向、建设多个课程模块,形成多路径培养体系。如就业主导型培养目标,即让把部分实践能力强、富于创业精神的学生选择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向;准公务员型培养目标,即让部分有志于公务员事业的学生选择公务员培养方向;科研发展型目标,即把一部分理论基础扎实、刻苦钻研且富于创新精神的学生安排进入研究生培养方向等。设置多元目标能够增加学生选择机会,提高目标达成度。第二,课程体系构成的多元化。基于多元培养目标和分类培养思路,课程体系构成必须多元化。课程设置不仅要有理论类课程,而且要有实践类课程;不仅要有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而且要有不同的模块方向课程;不仅要有案例教学、实习实践实训等实际仿真课程,而且要有调查研究、毕业论文等综合知识运用环节。此外,要适当开设企业管理类课程、人文科普课程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第三,就业、发展渠道的多元化。当今就业市场复杂多变,学生的就业、发展适应性比就业、发展的专一性重要。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发展渠道的多元化,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强调公共精神、公共理念、公共管理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在***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社区和企业等在内的各类组织事务性、管理性岗位上的广泛就业性和升学读研的多样化和灵活性。第四,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既要以管理学科为基础,构筑起由***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学科交叉发展形成的多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又要以适应多元化职业发展要求为目标,加强专业的职业技术、技能培养训练,构建多学科、多模块、多素养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专业师资队伍必须多元化。
2.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优势
较之传统的单一性人才培养模式,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突出了教育的个体性、选择性和发展性,尊重了学生个性、特长,有利于化解教、学供求失衡,建设和谐高效课堂,并促进学生向其理想的方向发展。它是对学生的全程全员管理,也是对教学过程的动态管理和弹性管理,有助于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是协和学生人生职业规划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务实之举;它是协和学校培养、学生发展与社会人才需求的供求结构性矛盾的有效举措,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它尊重了学生的“感性选择”,体现了学校资源的“理性配置”,优化了学习条件和环境,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一,分类培养有助于实务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公共管理专业是应用性专业,具有较强的***治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培养的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实务型公共管理人才。实务型公共管理人才需要从业者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因此,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公共部门的职业性质,按照职业角色要求设置培养目标。通过分类培养,更能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一方面在课堂上通过案例教学巩固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校府合作”模式,送学生到***府单位实习、见习,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第二,分类培养有助于学术型人才培养。一是在理论课程内容上适当加大学习的深度和难度。二是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里,以科研项目促进教学,学研结合。如教师通过科研项目紧跟本学科前沿领域的发展,并将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带入课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应用。三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由导师指导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学习模块,培养学生兴趣与爱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三,分类培养有助于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理论上讲,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应从事公共管理相关工作,但由于岗位竞争激烈,现实中很大部分的公共管理专业学生都选择了跨专业的工作;同时,企业与***府部门的交集越发频繁,具有公共管理知识背景的人才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因此,基于社会需求,部分高校制定分类培养方案,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适当培养一部分既具备公共管理知识又掌握其他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三、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完善
1.加强分类培养模式实践的拓展和宣传,提升认同感
分类培养的实践范围要不断拓展,实践内容要深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成长势头。目前,国内高校的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经过不断实验与创新,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创新,不断的深入研究和完善,使分类培养模式更加成熟和完备,分类培养成果更具显示度。同时,还要不断拓展实践领域,不断细化实施方案,通过创新拓展和样板示范以及宣传交流,使其产生更大的辐射力、影响力,实现更广泛的认同。
2.把握人才需求趋势,明确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
理论上讲,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面向***府部门、事业单位及一些非营利组织,然而,通过对近年来公务员招考数据的分析表明,***府部门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量并不突出,而对诸如计算机等专业性技术人才的需求却比较大,***府部门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度甚至不及企业。曾经有学者研究指出,社会组织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度排序依次是:需求一般(67.0%)、急需(25.5%)、可有可无(4.7%)和不需要(2.8%)(如***1)。[4]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迫切要求公共管理专业转变一贯的“单一型”专业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方式,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1各社会组织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程度(百分比)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明显加速,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成为必然趋势,客观上要求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努力为社会发展、也是为自身的健康发展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社会需求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3.坚持“以学生为本”,完善培养规格和课程
模块设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由人才培养模式所决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成才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基本目标。因此,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就业、发展需求出发,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校风、学风及文化氛围等,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进行相应的课程模块设计,努力实施因材施教,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4.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突破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公共管理是一种管理服务实践,需要有创新思维和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现实的公共管理教学组织与社会的人才素质要求的矛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选择与发展机会,应当转换培养机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如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建立“双循环”教学机制。[5]教师要作实践调研,形成与教材匹配的“活教案”,丰富课堂教学;学生要深入岗位(部门)管理,带着疑问回到课堂;同时,邀请***府官员到课堂,讲解社会实际、传授实践经验。还如采用“层级分类式”教学方法,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分类“重点培养”。拟继续深造的学生,强化他们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如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等;准备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强化其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调查研究和社会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拟到企业的,强化其经济管理、市场营销、人际沟通、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另外,“多学科”渗透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法不可或缺,可通过“专家讲坛”、“市县长论坛”形式,邀请不同背景的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开拓学术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6]
5.整合资源,夯实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实施的物质基础
资源是人才分类培养模式运行的物质基础,在资源供给问题不能迅速化解的情况下,通过资源优化与整合,为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搭建资源平台成为必然路径。一是师资队伍的优化与整合。一方面加强教师培训,另一方面聘请兼职教师和引进专职教师,解决教师资源不足问题。二是充分挖掘网络资源,加强课程开发与建设,实现特色、优势课程资源共享。三是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注重校内实验实践条件的整合,理顺管理体制,打破门户之别,避免资源人为分割,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共用。[7]
6.完善配套支撑制度,促进分类培养优势实现
人才管理论文第4篇
(一)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基于一定的理论指导,以培养本科人才为目标,在培育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固的结构和体系。归根结底就是你的定位是什么?你想培养什么样的人?你是如何培养这种人?即要培养出什么类型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种人才。可见,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人才的标准、范式、结构或思想体系[7]。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迄今为止没有统一的定论,但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及各学校的通行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制度、教学管理与评价。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形式三个主要内容。培养目标是各高校旅游教育目的的细化,它取决于特定的社会领域需要,也随学校的级别体现出差异。旅游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育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至于课程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理论课程,如旅游研究方法与手段、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还有一种是实践课程,如饭店管理、交际礼仪等;教学方式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的而形成的教学活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主要有课堂讲授、课外实践、专家座谈会等。
(二)国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1.国外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最为经典也最为成功的典型代表是瑞士、日本与美国,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如下。
(1)瑞士的洛桑模式。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瑞士一所著名的大学,它主要是培养高实际操作能力的国际酒店人才。他们主张产业和教学相结合,主张教育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贯穿到每一个细节中。并提倡及时创新学校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与行业的交流合作。同时,教师对自我要求也很高,在不断进行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在课程设置上也是标新立异,学校实行的一些国际化战略课程,备受学生青睐。
(2)美国的康奈尔模式。美国康奈尔人才培养目标重视高规格酒店管理精英的培育。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上,更关注内容的博大精深,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内容丰富,如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营销、决策、管理沟通、社交训练、法律、定量分析方法等。在一些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讲究知识的深刻内涵,如会设置一些与财务、烹饪、招待等方面相关的课程。美国康奈尔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实训、社会实践及企业实习,并且专门向学生提供院外的实习课程,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受到监督雇用式的严格训练。
(3)日本立教模式。日本立教大学旅游教育模式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在日本旅游教育界有着中心的地位,为酒店业、旅行社行业、航空业等第三产业培养优秀的基本功扎实的专业人才,具体培养能够在经营、策划、地方行***等方面的创新者,培养改革旅游事业和产业的创业者,培养振兴区域经济的领导者。在课程设计上体现了日本课程设置的趋向,主要设有综合教育科目、专业相关基础科目及一些选修科目,立教大学旅游学部重视多学科教育,与国际化接轨和培育多元化的旅游人才。
2.国外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影响。
(1)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纵观瑞士洛桑模式、美国康奈尔模式及日本立教模式,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这三种模式都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学好基础课程之外,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把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国外旅游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在基于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实用性”为特点,追求实用性与操作性。而国内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是以本学科的理论体系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追求全面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实质上偏向于学问中心主义。因此,要汲取国外旅游专业培养模式的精华,在旅游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课程的设置,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国外的旅游教育不止仅停留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水平上,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为人处世以及学生的创造性等多方面进行培育,为旅游行业输送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国外旅游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既尊重了学生,又使得所学专业知识更精细,并且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从而可以从不同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一点非常值得国内旅游本科院校借鉴,各高等院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兴趣来制定教学方案,使教学进度能适合学生的能力,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明确培养目标,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3)看重基础知识传授。国外旅游教育在教学上设置一些专业课程、必修课程,还为学生开设了一些选修课程,增加了学生的专业课程水平,强化了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旅游专业的设置更新提供了借鉴,笃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能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不同层面上更好地把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
二、基于NCM范式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国外旅游人才培养将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而这种能力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可以说,成功的人才培养,离不开行业的需求,但又不能局限于当前,必须超越社会的需求,从更宏观更长远的尺度上来构建行业人才的能力结构体系。
(一)旅游管理行业的社会需求及人才能力构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旅游消费也得到长足的发展。旅游业发展的势头也越来越迅猛,并且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旅游业不仅要着眼于其行业内部机制的不断完善,同时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此来保证旅游业的正常稳定运行。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从业人员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变化,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在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旅游管理从业人员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识能力。通识能力是学生进入专业教育阶段的养成能力,也可以说是种广义的基础能力,最基本的是社会责任,即旅游本科人才作为社会人所需尽的责任义务;其次是健全人格,即旅游本科人才健全的个人品格和道德素质;再者是和谐心灵,即旅游本科人才和谐纯净的内心世界。通识能力在思想上表现为通识思维能力,即想法更透彻、思想更开阔、分析判断能力更准确。延伸到其他方面则可以分为人文素质修养、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管理科学知识、生命知识、两性知识、环境知识以及法制知识等。学生在进行这些方面的学习后在个人整体素质上有了一个完整的构造,这为后面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奠定一个必备基础。
2.专业基础能力。旅游本科人才专业基础能力是基于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对旅游本科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它着眼于人才的专业基础知识构成,即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并且课程的设置必须跟专业紧密联系,不能脱离专业这条主线。由于旅游管理行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势必会和很多社会经济的其他行业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涉及经济、财务、、管理、文化、法律等多方面,因此专业基础构成也就相对复杂,所涉及的课程种类也相对较多,是旅游管理人才能力构成的基础条件。
3.专业发展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在一定意义上可理解为学生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对于本专业各方面能力的拓展及创新。对专业发展能力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字面的意思上,它要求的不仅仅是专业方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个人能力的整体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能力是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一个系统学习的前提下,对自身的发展有了一个很好的定位,比如自己是否能适应旅游行业社会需求,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否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添砖加瓦,旅游专业能力构成是否完善。对旅游本科人才的要求重心在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对旅游本科人才专业能力的拓展和创新。
(二)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培养模式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的方法。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形式这三个方面入手。
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它是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也随着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类型、级别而变化。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能胜任各级旅游行***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高素质人才,比高职学生更有深度的理论思想,对未来能高瞻远瞩。另外,不能局限在对国内旅游行***部门级企事业单位人才的培养,应该放眼未来,培养适应国际化潮流、能够胜任国际旅游行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2.课程设置。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有稳固专业理论基础和业务素养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着力打好学生的基础,开拓学生的视野。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治理论素养、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技术、体育健康、职业发展以及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第二类是学科基础教育课程,主要是为学习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而开设的,主要有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心理学等。第三类是专业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理论性课程,如旅游研究方法与手段、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还有一类是实践性课程,如饭店管理、交际礼仪等。
3.教学形式。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形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重要途径。旅游管理专业是多学科相互联系、影响的综合发展体,基于理论学习、专业实习、创新性学习这三个主要模块,理论学习是教学形式的基础,专业实习是一个过渡,而创新性学习则与学生的发展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专业要求,教学形式主要分为课堂理论知识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及专业实习教学。
(三)基于NCM范式的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1.注重实用性。旅游行业作为服务性行业,其服务对象是人,是实实在在地与人打交道,与传统的一二产业不同,其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实用性。
2.注重综合性。旅游服务产品具有无形性、不可保存性、生产与消费的紧密联系和质量监测难等特点,这使得旅游从业人员成为旅游产品经营成败的关键。旅游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因此与管理学、心理学、市场学、经济学等方面有很大的关联。因而,旅游者活动、供求关系及旅游产业活动三方面将旅游者与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进行有效结合,更好地促进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
3.注重适应性。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决定了行业必须不断发展和更新,由此决定了旅游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勇于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并且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岗位适应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能力、行业拓展能力。在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应上,纵观我国各高校的旅游教育,在专业要求上愈来愈向规范化发展,专业化的教材资金投入增多,各类关于旅游教育的杂志报刊增加,人才的培养方向越来越向国际化迈进,各种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很好地切合人才培养目标,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才的培养。
三、NCM范式下的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
(一)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笔者于2014年2月至4月对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做了详细的调查。本次共发放有效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有效率为92.5%。调查内容囊括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形式、职业愿景等方面的内容。调查发现,42%的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感兴趣,39%的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不感兴趣。学生对培养人才的类型看法不一,18.3%的学生认为湖南商学院应该培养基础管理型人才,21.7%的学生认为应该培养专门应用型人才,而20.6%的学生认为应该培养高级管理型人才,39.4%的学生认为应该培养综合发展型人才。关于实践课程,68%的学生希望多开设实践课程,认为实践课程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提升;32%的学生认为不需要,认为既没有用又浪费时间。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学生对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45.6%的学生希望掌握更多专业知识,54.4%的学生希望获得更多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形式上,18.6%的学生喜欢情景教学,11.4%的学生喜欢小组讨论,33.5%的学生喜欢移动课堂,16.5%的学生偏向互动参与,20%的学生偏向专题讲座,这符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对于未来的从业,学生的差异非常大,58.6%的学生称不会从事本专业工作,41.4%的学生称毕业后会从事本专业工作,这种状况符合行业的实际情况,未来行业发展的人才危机让人担心。上述调查结果发现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观念急需创新。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当前的教育观念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仍然是教师搭台、教师唱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潜能,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思考的能力。第二,资金投入不足。旅游管理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分支专业,每年学校投入的专业建设经费仅万元左右。资金的严重短缺,限制了教学改革和实践环节的设置。第三,学生的实践环节薄弱,综合素质不高。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活动并不丰富,特别是专业实习,很多学生反映自己在一些基层岗位上一待就是半年,比如作售票员、景区闸机验票、客房服务员等,难得有换岗机会,缺乏有效的锻炼,限制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也会影响学生未来职业愿景的选择。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偏重于应试教育,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期末的考试测评也只是一种应付形式,测评的方式也只是针对所学课程进行考察,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及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整体应用能力相对低下。
(二)基于NCM范式的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重构
针对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笔者在基于旅游行业需求、旅游专业人才能力构成、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提高商学院旅游本科人才整体水平为目的,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这三个方面对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性地重构。
1.创新培养目标。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概念,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遵循凡事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原则,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是服务于旅游行业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上要相应地朝着“服务型管理”发展,要着重强调教职员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树立教职员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让教师对学生进行言传声教,体现服务型行业的本质。在具体措施上,学院每一年度可以设立“最受欢迎教师奖”,用以奖励那些兢兢业业、诲人不倦、不厌其烦地服务于学生的教师。另外,在学生的工作上,倡导一种“学习成就”的观念,即除了学校设立的奖学金外学院自己可以设立一些激励学生学习的奖项,比如可以设立“学霸奖”、“学习先锋奖”、“学习进步奖”,对于那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则还可以设立特别奖,鼓励学生激发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构课程模块。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陈旧性和滞后性,课程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体系不明确、知识脉络不清晰,缺少一个贯穿于四年专业学习的系统知识体系。课程也基本上是些学科基础课程、专业领域课程和选修课程,缺乏创新。笔者认为,应该精简一下基础课程和选修课,同时增加一些更人性化的课程,比如可以设置旅游文化创意课、旅游咨询策划课、户外休闲活动课等新颖课程,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整体技能水平和人文素质。资金充足的话,还可以开设一些职业培训课程如旅游体验师、餐饮品鉴师、客户关系管理师、金牌导游员等。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比如可以适时一反常规,由学生课前备好课,由学生讲课,老师则在台下听课,课后对学生的上课情况给予评价,如此让学生切身体会本专业教学的真正内涵;另外还可以进行模拟情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环境中体验感受。
人才管理论文第5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以下简称2012版专业目录)中规定,管理学为12个学科门类之一。其中工商管理类是管理学大类下的一个分支,包括工商管理专业在内共有10个专业。我国大部分高校均设有工商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一般包括工商管理、会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等专业。目前设置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在培养目标方面虽然各有特色,但其内容基本与2012版专业目录的培养目标一致。
(二)课程设置
我国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共同特点:1.课程模块趋同。大部分高校在课程模块设置上均由通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践和毕业论文、选修课等模块组成。其中必修课程占70%左右,选修课程占25%左右,实践和毕业论文占5%左右。2.基础课程设置基本一致。大多数高校在基础课程(包括通识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方面,主要设置大学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思想***治理论、体育、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市场营销等。3.核心课程各有侧重。许多高校在核心课程设置方面,根据学校所在地域和师资具体情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高校侧重于运营管理,一些高校则侧重于人力资源管理或市场营销等。4.实践课程比重逐年增加。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从最初的传统理论教育,逐渐向实践型转变;从最初的全理论教育,逐渐转变为以理论教育为主、技能教育为补充的培养模式。纵观近几年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出,培养学生技能的实践类课程比例逐渐增加。
(三)教学安排
近几年,部分本科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安排方面积极探索新的方式,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建设网络课程等。但课堂教学仍是教学的主要方式,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也广泛应用,但效果并不理想。
二、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模糊,并且多数高校提出的目标没有自身特色。培养目标大体描述为:培养具备管理、营销、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科研方面工作或在企事业单位及***府部门从事相应领域的管理工作以及工商管理学科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1.课程内容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工商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课程内容应以应用为目的,与实践紧密结合。但由于教材的实践性不强、课程内容陈旧或完全照搬国外教材等原因,导致学生学量理论知识,却很难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2.课程关联性不强。关联性强的课程,先修课程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学生在学习后续课程时,能够加深对先修课程的理解,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群。而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没有考虑课程间的关联性,只是课程的简单堆砌。
(三)实践教学薄弱
在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中,实践教学的比重仍比较低,居于从属地位。大多数学校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理念还未深入人心。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大多数院校由于专业实验室过少,实验教学设备不足,实验教学软件落后等无法满足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薄弱还体现在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少而且与专业匹配度不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大量实践才能锻炼其应用能力,但企业出于自身经营考虑很少接纳实习生,这使得高校很难建立满足自己需求的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工商管理专业教师自身实践能力不强,也是实践教学薄弱的一个主要因素。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导者,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实践教学的开展。如今,高校的教师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几乎没有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实践就更无从谈起。
(四)教学手段及评价方法单一
多数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也采用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等,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依然居于主导地位,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并无实质性区别,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然得不到提高。在学生成绩评价方面,多数高校一般采用期末笔试考试方式,评价方法比较单一。实践证明,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训实验课程不应采取这种方式考核,但目前尚未有普遍通行的实训实验课程的评价方法。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工商管理专业应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诉求,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社会对企业管理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为目标来构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企业培养具有计算机和外语基础,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经济管理知识,具备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的中基层管理人才。
(二)优化课程设置
采用模块式的课程设置体系。包括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和专业实训课程模块。通识课程模块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为目的。设有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数学、计算机、外语、大学语文、体育、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社会人文类课程、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模块,包括经济学、高等数学、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管理学和市场营销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中必修课程为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为工商管理类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实训课程模块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各类实训实验课程和企业见习实习课程。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以实验室实验、实训为基础的模拟实践教学和企业实习、见习为拓展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实验通过ERP沙盘实验、企业经营模拟实验,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教学。专业实训通过VBSE综合实训平台,进行岗位专业实训。通过企业实习见习,了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熟悉企业管理模式。并通过各类学科竞赛,如ERP沙盘大赛、会计手工大赛以及营销策划大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兴趣。
(四)丰富教学手段及评价方法
在专业课程教学方面,区分为基础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两个方面。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以掌握基础理论为主,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等。专业技能教学方面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主,教学方法应采用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强调授课教师要完成角色转换,授课时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教师由“讲课老师”转变成“辅导师”和“培训师”。在实践类课程的评价方法方面,应加强对课程学习过程的控制和检验。采用包括课后作业、案例讨论、平时测验、平时出勤、期末测试在内的全过程考核方案。在课程的每个重要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对学生进行考核,而不是期末一次性的笔试考试。
作者:李福生 韩 东 孟祥霞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姚晖.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人才管理论文第6篇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04年设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逐渐形成一支拥有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较合理的教师队伍。本专业要按照“引进+培养+共享”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建立学校、企业共享共同的专业教师使用机制,以优化结构为重点,突出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强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根据教师岗位要求及学科发展趋势,及时完善教师知识结构,补充知识的不足,在课程安排上充分考虑教师的自我提高问题,为教师在职学习和提高提供方便。对于新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要经过听课、助课等环节后才能担任讲课任务,第一次上讲台前必须进行试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严格把关,并对教学重点、难点集体备课,以帮助青年教师顺利通过教学关,尽早担负起教学工作,搞好不同层次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和梯队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团队优势。
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大教学管理工作改革
根据国家《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人才培养规格,针对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探索和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力求课程搭配合理、课时比例协调,突出主干课程,突出专业特色,保持管理知识结构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优势也是特色,是土木工程专业所没有的,特别是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和工程造价管理方向,更应该保持这个优势。这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提高,也有利于实现***新专业目录规定的培养目标。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使本专业主干课程达合格以上标准,争取1-2门达优秀标准。健全和完善教学大纲、课程发展规划等教学基本文件,根据应用型人才主体培养要求,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控制,认真实行教学评估与检查,建立动态评估与过程考核机制,进行毕业学生质量跟踪调查、专业招生与学生就业调查等措施。在教学管理方面,做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能力的全过程监控,发挥教学质量管理手段对于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督导功能。
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课程设计、顶岗(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几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注重加强与企业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合作,提升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的紧密度和结合度,实施关键岗位核心能力培养模块化教学,依托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建筑工地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从低年级开始设置创新教育和培养,在高年级开设创业培训,使工程管理的学生在创新中不断成长,在创业中不断提高。
4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实施教育资源共享
人才管理论文第7篇
在目前人才流动比较频繁,择业观念不断更新的今天,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传统行***性人事管理,普遍缺乏人力资源规划与相关***策,人力资源管理的框架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功能远未发挥出来。企业在管理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并不缺乏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但十分缺乏如何将这些先进的管理思想转化为适合企业特点的、可操作的制度、措施的技术手段、途径,没有很好的处理资历、职位、能力、智慧、贡献等在劳动分配体系中的关系,难以有效地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等等。这些问题在第十一地质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二、探索有效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才问题,概括起来包括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方面,培养和吸引是手段,使用才是最终目的,使用人才的过程也是人才的再培养、再提高的过程。当然,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是关键,只有形成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才能真正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所、人才辈出的局面。如果机制不活,人才就难以配置到合适的位置,潜能也就难以充分调动和发挥。
1.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存在人员数量充足,但专业、知识、年龄等结构严重失调,导致一方面员工数量多、人浮于事,另一方面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又非常紧缺,无法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要求。所以,解决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首要途径,就是要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强化企业内部人才培养工作力度。一是要在人才的培养上下功夫,提升现有技术人员专业学历,更新其专业技术知识,发挥其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通过继续培训使他们真正起到顶梁柱作用。二是要在优化人才成长机制和环境上下功夫。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机制和环境,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持选拔重用真正干事业的人,这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必然选择。
2.盘活人才存量,用好现有人才
用好现有人才,是最基础、最基本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当前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由于人才使用机制还不够灵活,人才还没有完全配置到合适的位置,大量人才所学非所用,造成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现象的并存。所以,用好现有存量人才资源,减少人才的浪费,尤为重要和迫切。一是要善于识别人才。识别人才是使用人才的前提,要坚持全面辨证地看待人才。当然识别人才,不能只依靠“火眼金睛”的“伯乐”,而要靠科学完善的人才评价和竞争机制。二是盘活人才存量,充分激发现有人才的潜能。使用好现有人才,需要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对人才的整体状况做出客观分析和准确评价,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把那些闲置浪费及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人才配置到适合的岗位,发挥他们的优势,激发他们的激情,实现人才的科学合理使用。三是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人才市场,形成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要正确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四是搭建人才成长的事业平台,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物质激励,使其收入与所承担的任务和贡献相符,既使人才的付出得到了合理回报,又使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认可。但仅仅通过物质激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进行必要的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可以使人才的事业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得到满足。
3.扩大人才总量,引进急需人才
在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引进各类人才,也是企业增强活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当然要引进人才,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要有良好的企业形象,能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要有舒心的创业工作环境,要有相当的工资报酬。但是如何留住人才、发挥作用,是企业目前应该重视和探索研究的问题。一是做好人才引进储备规划工作,严把人才引进质量。人才的引进应当慎之又慎,引进前必须做好人才引进的规划工作,对引进的人才的真实水平也要进行全面了解评估,防止由于盲目引进,而引进名不副实的所谓“人才”。二是建立灵活有效的人才引入机制。引进人才实质上就是引进智力、引进知识、引进技术,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共享。三是发挥优势,搭建平台,以美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人才。第十一地质队地理位置偏僻,工作艰苦,吸引人才的软硬件都还不够完善,我们要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打造人才能够发挥作用的事业平台,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诱人的发展前景吸引人才。
4.优化人才结构,培养后备人才
作为企业一定要抓好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一线技能操作人才这二支人才队伍,后备人才队伍是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快速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后备人才培养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人才开发和积蓄机制,是解决人才总量不足,优化人才结构,防止人才流失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只有储足了后备人才,才能储足发展后劲。一是确定后备人才重点,优化人才结构。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就是一个人才结构优化的过程。在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按照发展战略需要,对人才进行甄选,从而确定后备人才的重点。二是坚持为用而储,储用结合。储备人才不是闲置供养人才,而是为了更好的使用人才。所以,一定要发挥人才储备“蓄水池”、“充电器”的作用,实现在储备中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储备,形成后备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机制。
5.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实现人才的优胜劣汰
要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人才整体素质的提升为基础。不同时期人才需求的重点不同,选人用人的机制、标准也不同,所以人才队伍的结构和整体素质也往往参差不齐,其中也不乏存在一些滥竿充数、碌碌无为的所谓“人才”。所以,要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在人才的选拔上,要坚持德才兼备,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坚决破除论资排辈等束缚人才成长的观念、体制和做法,真正把那些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才选拔或重用到重要岗位上来,使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更加淋漓尽致的发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事业发展后继有人。
总之,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成长需要好的环境、好的机制,好的环境需要靠人来创造,好的机制需要靠人来执行。所以,解决发展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要想提升企业发展的能力,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就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框架体系,充分激发和调动各类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张艳妍,晏承为.浅析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创新[J].科教文汇,2008(1)
[2]杨志国.与时俱进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8)
[3]唐有川.浅论如何加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科协论坛,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