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业技术论文第1篇
我国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体制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管理职能划分不合理、工作机制运行不灵活、人员队伍结构不理想等问题,地方***府、部门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予以调整和优化,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朝着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发展。
关键词: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农业技术推广的日益扩大,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与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发展不相协调的是当前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落后、老化,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人员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因此,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地方***府部门应加强农技推广体制管理和机构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1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能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必须制定和实施农技推广计划,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并予以试验、示范和推广。在农作物的生长方面,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要开展农作物病虫草鼠等农业生物灾害的监测、预报、指导防治和处置工作,并监测农作物苗情、耕地质量、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要进行植物检验检***。同时,还应当管理、保护农业资源,引导、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机构,协助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监管工作,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协助处理农机安全事故[2]。在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方面,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和产地环境监管工作,全面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得以顺利进行。
2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主要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仍旧属于乡镇***府及其部门的管辖之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没有自主决定权和话语权,所有日常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由乡镇***府进行安排和组织[3]。然而许多乡镇***府由于缺乏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和认识,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程中疏于对相关人员和事务的管理,甚至有些乡镇***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工作热情,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无法正常、顺利地开展。
2.2工作机制不灵活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缺乏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人员激励机制,没有将工作业绩、推广效果与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进行挂钩,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努力工作和继续学习深造的动力,认为无论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如何,个人收入、奖励等都不会有任何变化,许多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兢兢业业工作多年,却无法进行职称评定,大大打击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没有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等制定合理的工作管理机制,没有将推广人员按照工作内容不同进行合理划分,导致农技推广工作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有效性。
2.3人员结构不理想
由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待遇管理、编制管理、职称管理等方面的落后和不合理,大部分农技推广机构无法吸引真正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推广才能的人才,致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结构不理想。许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技术人员都主要由年龄较大、农业技术知识不全面的当地剩余农业人口构成,由于缺乏待遇提升、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刺激,技术人员没有针对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开展及时的、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结构老化、落后,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了乡镇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4]。
3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问题解决措施
3.1结构管理方面
针对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体制上存在的管理职能划分不清的问题,应当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出乡镇***府部门,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可建立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企业,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开展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实行公司式管理和运作,彻底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性质、智能、人员管理模糊不清的问题。对于那些与乡镇***府有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无法完全从中脱落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将行***、服务部门保留在乡镇***府中,把其具有经营功能的部门和人员与其他***府资源、社会资源进行结合,成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企业,由地方工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严格按照经营范围参与市场竞争。原有的农技推广行***部门仍由乡镇***府管理,属基层事业单位,与新建农技公司属两个完全不同的法人组织,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组织、经济上的交叉关系,农技推广部门人员与***府其他部门人员同属***府管理、享受相同待遇。
3.2人员管理方面
为了充分适应和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科技生产的需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企业应当在技术人员和经营人员的选用上采取岗位竞聘制,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层应组织农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根据目前农业技术发展状况,制定人才评定、评测计划、方案和内容,在农技推广机构内部和乡镇所有农业人员范围内选取具有良好农技专业知识和较强农技推广经营服务能力、经验的优秀人才,扩充农业技术推广队伍[5]。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上,行***人员和其他服务类职能部门人员应当由***出来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或乡镇***府统一管理,属事业单位编制,而技术人员、经营人员可实行***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或农技推广企业人事式管理,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更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3.3待遇管理方面
对于属事业单位编制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其工资、奖金、财***补助等各类经济收入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关标准由地方***府负担,并纳入乡镇***府财***预算,其他人事编制的农业技术推广技术人员、经营服务类人员的待遇由***出来的农技推广机构或新成立的农技推广企业承担。在工资分配上,应当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管理的合理化和透明度,将工资、奖金等参考标准纳入单位、企业总体工资制度和标准内容范围中,并向全体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公开,避免各种由于收入管理过程不透明而产生的问题和纠纷。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层性和广泛性,将相关人员待遇收入、职称评定与工作业绩、推广成果挂钩,在实行保底基本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成绩等将员工彼此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开,督促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继续学习和深造、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4结语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乡镇农业技术发展和农业生产扩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了加快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速度和效率、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相关***府和部门应当高度重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体制管理和改革工作,解决当前农技推广机构体制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行体制改革和人员结构优化,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和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丁奎 缪方云 单位:云南省鲁甸县龙头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刘建华,陈公贤,陈宏辉.新形势下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分析[J].基层农技推广,2014(6):20-22.
[2]李安宁,王德成.我国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发展问题探讨[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5):1-4,16.
[3]曾庆鸿.论贵州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J].基层农技推广,2014(10):1-3.
乡镇农业技术论文第2篇
关键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问题
1.1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薄弱
近年来,国家和省***府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资金投入逐年加大,但从总体投资规模与现实需要看差距仍很大,加上聊城市县乡财***困难,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仍相当薄弱。据冠县农业局调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表现为“五缺”:一是缺少办公用房的达70%;二是缺少仪器设备的达60%;三是缺少交通工具的达95%,绝大部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靠骑摩托车下乡;四是缺少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的达98.5%;五是缺少运转经费。
1.2农业技术推广主渠道作用不明显
从理论上讲,来源于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较其他来源应更科学可靠、更能得到农户信任。但与农户的认知和习惯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站并不是农户现有技术的主要来源,在推广现有农业技术中,技术推广部门的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
1.3农业技术推广内容与农户需求偏差大
农户依靠技术增收的特征愈加明显。对于农户已得到技术服务的调查显示,提供农资供应、技术指导培训、技术价格信息等三项内容,是技术服务供给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21.89%、22.23%和22.62%。但针对这些服务内容,认为提供技术不贴近当地实际的农户所占比例高达48.96%,认为技术服务过程不连贯的占27.31%,认为技术服务时间与农户劳作时间有冲突的占23.73%。
1.4农业技术推广方式需要改进
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主要有现场示范、咨询培训、发放资料及技术承包,现场示范和技术承包两种方式农技人员能直接深入到田间地头,能更有效进行答疑解惑。在注重改进推广方式的同时,应逐步拓宽农户学习农业技术的渠道。农户认为最有效的农技学习方式依次为:农技人员下乡到户指导,科技示范户或专业大户传授,向邻居或亲朋好友学习,农户更偏好现场指导、现身说法等更直接、更可靠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和学习方式。
1.5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完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农户认为应从引起领导重视、在村里建农业技术推广站、为农户开展技术讲座、增加对农业技术推广投入资金的支持、提高农户文化水平、多引进高科技人才、修正农业技术推广***策等方面改进服务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的成因分析
2.1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对技术推广工作创新不够
部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因循守旧”,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缺乏创新,以从上到下呆板的工作方式主导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较少顾及农民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致使技术服务不到位,与农业产业需求“两张皮”。农民期望和农民实际获取农业技术的渠道对比存在很大差距,这反映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推广工作创新上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2.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供给与务农劳动者需求不匹配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老龄化、妇女化和低素质化等“三化”现象和老人、妇女和儿童等“三留守”问题更加突出,务农劳动者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和新模式的接受吸纳能力减弱,而对其简约化、多样化、个性化和实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迫切需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提升自身素质,创新推广服务方式,不仅要讲给农民听、教给农民学,还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2.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原则性规定多,在关键制度设计上缺乏监督制约机制,行***协调手段运用较多,依法处罚等手段运用较少;对有的违法行为没有设定行***处罚或者设定的行***处罚没有规定具体标准,造成***无据或实际操作困难;当出现问题时,责任人应当在什么范围内追究责任以及如何追究都不明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监督落实难,基础设施等工作保障落实缺乏制约,问题出现过程中无人管,有时即使违反了规定,事后也很难追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资产被平调、农技人员待遇不落实的成本很低。
3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策
3.1健全农业推广体系体制
为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应该打破***府为主体的模式,变成以***府为主导,组建一个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组织对象可以涉及到农业科研所、农业院校及私人优秀农业企业等,扩大参与人员的层次性,为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3.2梳理职能
为打破原有的部门冗繁体系,应改变原有的管理机制,重新制定出一套新的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办法,将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明细切实落实到各乡(镇),并且采取一级管理一级的模式,推广工作效果要及时向上级汇报,上级颁发的新***策及市场信息也要及时传输到下级,加强各级之间的交流学习,共同探究推广办法。
3.3视具体情况进行农业技术推广
中国地大物博,南北差异明显,南北农业种植项目也大相径庭,因此,所需的农业技术也截然不同。如果盲目的按照***府***策推行机械化大生产技术,只会打乱生产计划,浪费人力物力,并且达不到应有的推广效果。
3.4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素质
只有引进竞争机制,对工作能力差,长期不能做出贡献的人员进行淘汰,才能激发工作人员的要作积极性,能够促使他们自主更新知识,积极主动的为农业技术推广做贡献。另外,国家也应给予再教育培训的机会,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只有传授推广人员专业知识,才能跟上时代脚步,从而更好地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3.5资金扶持***策
***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疏通农业科技研发资金渠道,削减冗繁机构,将每一分钱都切实用在农业科技研发上。此外,大力宣传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呼吁社会各界有资金有能力的人士,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资金上的扶持。
作者:王洪亮 单位:冠县桑阿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乡镇农业技术论文第3篇
立足大理农业发展现状,通过***策引导、财***扶持、机制创新等诸多措施,在当前大理农业推广体系基础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合理配置相关农技资源,以大理州县农业科研单位和乡镇农科站为主导,以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组织为基础,在***府***策支持和引导下,通过市场运作构建多渠道的立体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根据《农业科技推广法》第27条的规定,大理乡镇农业推广部门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农技推广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使其成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带头人。同时,建立农业技术培训专项资金,适当完善农业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如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办公设施;对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农技推广人员给予物质利益补贴,“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如云龙县至2014年止已连续3a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总之,要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拓宽农业技术知识面,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技人才队伍。
2加强科技示范推广,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
大理乡镇农技推广部门要开展农业科技业务培训,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现场指导、专家咨询、科技赶集和技术讲座等;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户、田间,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咨询服务,做好支农工作。上级***府部门要出台优惠***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兴办各类养殖基地、种植基地、农业技术示范园,不仅做给农民看,而且带着农民干,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可以选拔几个农业能手作为科技示范户(比如弥渡县苴力镇农业工作站协同弥渡县种子管理站,组织本镇水稻、蔬菜和玉米3大示范主导产业的科技示范户进行培训),并从技术上重点培养,以此推动更多群众参与到新品种新技术的实践应用中来,最终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率和入户率,切实解决农技推广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根据实用性原则以及大理特色高原农业产业因地制宜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具体措施如下:第一,优化当前农民教育培训资源,构建多方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充分动员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农民参与培训;第二,尊重农民意愿,拓宽培训内容。开展相关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可以加强园玉707、蚕桑、茶叶、烤烟、***业及花卉等实用品种的推广。如祥云县茶桑工作站通过以下5项措施对农民开展蚕桑技术培训:一是加强组织协调,明确工作任务;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认定培育对象;三是加强教学管理,制定管理办法;四是聘请优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五是创新培训模式,认真开展培训。
3健全农业信息系统,建立农村科技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有线电视、乡镇***员远程教育等相关信息系统资源,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组织科技示范户、乡镇干部、村民代表等收看农业科技节目,及时了解农产品市场价格动态、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知识,如改进植物重大病虫危害的关键防治技术、动植物重大病虫的长期预报技术及农业机械和水利技术等。通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及时、可靠的市场动态、农业技术和***府***策等信息服务。此外,大理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还可以积极选派农技骨干人员组成科技服务队,将农业技术推广到村、到户,围绕当地主导农业产业,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指导农民创办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服务。
4发挥***府引导职能,强化农技推广扶持力度
大理州县级***府要发挥其引导职能,在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调整农业结构。要根据大理农业地理气候的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产业优势,可以借鉴粮食直补措施出台惠农优惠***策,一方面对生产者进行补贴;另一方面,要对一线农技推广人员给予补贴。由于高原特色农业是一项大规模产业,需要充沛的财***资金支持,大理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单纯靠***府财***投入显然是不足的,因此,要创建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制定市场主体准入门槛,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投资特色农业产业、建设科技示范园区。
5结语
乡镇农业技术论文第4篇
藤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大多数没有自己***的工作场所,寄居在乡镇***府内,办公设施简陋,农技工作者开展技术推广工作主要靠“一张嘴,两条腿”来完成。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资待遇低,一部分推广人员边工作、边靠卖种子、化肥、农药等来补充家庭收入。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缺乏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的专门经费。近年来,虽然财***逐步投放一些推广经费,但都局限于临近公路的乡镇某一个试验点、示范点。由于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低,近几年跳出“农门”的人员较多,十多年来没有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农技站工作。
2强化藤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2.1明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责
增强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规定,乡镇农业推广机构为公共服务机构,这解决了长期以来乡镇农业推广机构定性不明确的问题。我县各乡镇农业服务机构于2013年从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出来,重新定岗、定编,为了增强农技人员的责任心和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必需明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责。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规定的公益性职责主要有:各级人民***府确定的关键农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植物病虫害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防;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检测、监测咨询技术服务;农业资源、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测服务;农业公共信息和农业技术宣传、培训服务等。除了这些公益性职责以外,还必需全面提高各种服务职能,以适应当前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2.2技术推广方式灵活多样
完善配套服务,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能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农业技术推广也要改革创新,寻求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实际需要的农业技术推广之路,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能。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转变生产服务理念,改革单一的以***府导向为主的指令性推广方式,逐步向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质的服务方式、帮扶性质的推广服务方式以及科技示范等方式转变,推广方式要灵活多样,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要转变服务方式,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服务方式,逐步向综合服务方式发展,产前要做好项目筛选、产中要做好技术指导、产后要做好销售服务,完善配套服务,使农民真正能从农业技术推广中得到实惠。三是要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为主体,以村组示范为基础,以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专群结合、功能配套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能。
2.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乡镇农业技术论文第5篇
关键词乡镇农技站;现状;问题;对策;陕西西安文学
基层乡镇农技站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基础力量,乡镇农技人员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主体力量。如何加强基层乡镇农技站建设,稳定农技推广队伍,使广大农民尽快掌握农业科学技术,依靠科学技术来实现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已成为当前农村亟需解决的问题[1-3]。
1西安市乡镇农技站现状
西安市有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152个,80%以综合站为主,***建站者占20%。乡镇农技站主要由各乡镇***府管理,仅有高陵县乡镇农技站由县农业局垂直管理。全市乡镇农技站共有办公用房面积15 295m2,仪器设备价值139万元,共有职工577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97人,中专及高中学历378人,初中以下学历102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91人,初级以下职称300人。文学
2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上存在偏差
一是领导认识上的偏差,大部分乡、镇领导对乡镇农技站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的性质不甚了解,在支持力度上尤其是资金安排上不能与其他事业单位一视同仁,***治上过问少、业务上指导少、生活上关心少,一些地方不仅不支持乡站工作,还占用乡站资产,导致一些乡站资产被挪用或拍卖。二是自身认识上的偏差,一些乡镇农技站不能正确处理好技术推广与经营服务方面的关系,一些地方只抓技术推广,忽视技物服务,甚至不发展经营,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营利润,不注重技术推广和培训,本末倒置。
2.2乡镇农技人员少、力量弱、综合业务素质较低
基层乡镇农技部门权属管理因三权下放,回收,再下放,农技站的管理体制长期不顺,农技人员的凝聚力受到了冲击。部分乡镇农技站名存实亡,资产被挪用,人员分流,部分乡镇农技站只有1~2人。许多乡镇大量非专业人员涌入,专业技术人员离开农技岗位,农技骨干大量流失,有的乡镇农技站无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懂业务会干事的人进不来,不懂业务的又出不去。农技人员大部分时间忙于***府的行***工作,如计划生育、财税征收等,无时间、无精力从事农技推广与服务,农技服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农技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不少农技人员只懂粮棉油,不懂优质高新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尤其是面对当前农村种养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的新需求,相当部分农技人员的知识储备不够、技术更新慢,对农业新品种种养及加工技术等不熟悉,对农民迫切需要的市场行情和产前、产后服务束手无策,不能满足发展效益农业的需要。
2.3农技服务手段滞后,基础条件较差,推广经费不足
不少基层乡镇农技人员的服务方法和服务手段还停留在原始、粗放的层面,缺少试验示范基地和必要的检测试验方法,信息传递缓慢,技术推广面狭窄,不能有效发挥公益性职能。由于农业技术推广经费跟不上,正常的工作业务经费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不少基层乡镇农技站处于“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面。大量的人才资源被闲置浪费,即使是行***干预下的某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也往往因起步高、投资大,加之农民接受被动,结果实施的质量低、效果差而流于形式,造成推广的项目投资回报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成果的推广速度。
3 发展对策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农业法规和***策
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精神,务必高度重视乡镇农技站的建设工作,并列入各级***府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广泛深入学习宣传农业“两法”,进一步提高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牢固树立依法治农、依法行***的观念和农业科技管理理念,依法保护乡镇农技站的合法权益,保证乡镇农技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健康发展。
3.2理顺乡镇农技站的管理体制,实行归口管理
目前,西安市乡镇农技站的管理体制主要由各乡镇***府管理,仅有高陵县乡镇农技站由县农业局垂直管理。从近年来的运转实践来看,实行“三权”归县(区) 农业行***主管部门的管理体制,一是可以稳定队伍,便于人员调动,提高干部素质;二是可以加大推广力度,突出农技推广主业,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便于加强对乡站的管理,确保国家财产保值、增值[4]。
3.3建立经费保障体系,增加资金投入。
农技推广是公益性事业,追求的是社会效益,要求国家对其运作过程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增加资金投入。一方面要建立农技推广专项资金,多渠道筹集农技推广经费;另一方面,乡镇农技站要利用现有的优惠***策,做好技物结合有偿服务,兴办经济实体,多渠道创收,以弥补事业经费的不足。
3.4加强乡镇农技站基础建设
积极开展以“有农技队伍,有工作场所,有服务实体,有服务设备,有试验基地”为内容的“五有”乡镇农技站建设,增强农技推广的实力和活力。特别是要组建一支精干的农技推广队伍,改变目前乡镇农业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的局面。一方面制定培训规划,使现有推广人员通过进修、自考、短期培训等办法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培养一专多能人才,提高其农技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招收农业院校毕业生,优化农技推广人员结构。同时要保证农技人员有足够的精力从事本职工作。
3.5加强乡镇农技站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乡镇农技站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乡站行为是新时期农技推广体系健康发展的需要。制定乡镇农技站综合、人事、推广、经营实体、财务、会计等制度,为广大农技干部营造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提供机遇,为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创造条件,这必将推动农技站建设向前迈进。
3.6拓宽服务领域,转换农技推广机制
乡镇农技站要逐步由促进农产品数量增长向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效益转变,服务方法要由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拓展,服务内容由产中服务为主向产前、产后服务延伸。在完成国家赋予的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乡镇农技站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围绕推广搞经营,搞好经营促推广”的原则,积极参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经营活动。要转变观念,从当地生产实际出发,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按农业产业化要求参与农业企业集团,实行横向或纵向联合,实现龙头—基地—农户紧密相联的产业化格局。鼓励农技人员参与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开展统一服务等形式,直接面向农民做好各项农技推广与服务工作。
4参考文献
[1] 钱映雪.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乡镇农技站工作[J].福建农业,2008(1):34.
[2] 黄看治.乡镇农技站科技信息化网络建设[J].福建农业,2009(2):31.
乡镇农业技术论文第6篇
一、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一)农技推广体系情况。
1.农技推广机构。黑龙江省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包括种植、农机、水产)总计2079个,其中:省级6个、市(地)级33个、县(市、区)级261个、乡(镇)级1779个。目前,全省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种植业)基本完成了改革任务,实行县管或县乡共管的管理体制。
2.村级服务站、农民技术员、农技示范户。全省80%县(市、区)建立了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每个服务站由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下派技术人员专门负责指导。同时,建立农民技术员制度,延伸服务链条。围绕水稻、大豆、玉米、马铃薯、蔬菜等主导产业,培育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养水平较高、乐于助人的农民,作为村级农民技术员,参与服务站工作。对村级技术员进行重点培训,使村级农民技术员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成员,成为农情调查员、技术推广员、***策宣传员,成为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全省每年通过各种形式培训农民科技示范10万人左右,示范带动周边农民应用先进实用技术。
(二)人员构成情况。
1.人员数量。全省农技推广机构现有人数7778人,其中:种植业5694人、水产733人、农机1351人。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2.专业情况。全省推广机构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437人(种植业4955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的1578人(种植业1225人),占21.2%;中级技术职称3327人(种植业2232人),占44.7%;初级技术职称1889人(种植业1149人),占25.4%;初级以下技术职称643人,占8.7%。
3.学历情况。全省推广机构现有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2519人,占32.4%;大专学历3590人,占46.2%;中专学历1383人,占17.8%;中专以下学历286人,占3.6%。
(三)经费来源。全省各级农技人员工资全部纳入当地财***预算,每年财***预算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2009年开始,国家***、农业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目前覆盖全省87个县(市、区),每年项目资金总计1.4亿元,基本解决了农技人员工作经费不足问题。2011年,国家***和农业部实施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为乡镇农技站建设业务用房,配备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三年间,对96个县市区的881个乡镇投资1.5亿元。
(四)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成绩。通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推广体制得到逐步理顺,机构设置趋于合理,推广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活力不断增强,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不断健全,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极大地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主要包括:明确了公益性职能,把过去经营性职能全部分离出去;重新设置了机构,保证了体系的完整性;理顺了管理体制,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核定了人员编制,保证了农技人员的专业性;建立了各项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创新了推广模式,推行了“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员+协会+科技明白人”、农民田间学校生产全过程培训、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带动等服务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同时,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增强了公共服务能力。
二、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推广主要模式
(一)推广机构常规模式。一是一乡一站。目前,全省75个县(市、区)***设置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种植业),其中由县农业管理部门垂直管理的乡镇站占24%,县乡共管的占76%。二是区域设站。根据行***区划和农产品区域分布,跨乡镇组建区域服务站,重点研究推广某类作物生产先进实用技术。区域中心站人、财、物权隶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管理,服务区域的乡镇协管。三是***府购买科技服务。2012年,全省在87个种植业县、50个畜牧县、25个渔业县和10个农机县组织实施了农技推广补助项目,项目资金1.4亿元,项目建立试验示范基地369个(种植业261个、渔业76个、农机32个),遴选主导品种287个,主推技术265项,推广五大粮食作物10大高产栽培技术模式1.58亿亩。
(二)科技特派员。东北农业大学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开展了“春雨行动”、“夏管行动”、“秋收行动”及“冬训行动”,积极组织专家走出校园,深入到乡镇、村屯、企业、场区,通过举办各类科技大集、农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科技节、科普之冬等活动,采取现场培训、技术指导、发放科普及致富书籍等形式,为农民送去科技知识,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目前,学校建立了以科技特派员为主体、研究生直接参与的科技服务小分队,活跃在农村生产一线,是一支流动的科技专家服务队伍。
(三)院(校)县共建。一是搭建扶贫开发平台,提供组织机制保障。通过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创办农业专家大院、实施农业致富项目、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等扶贫措施,逐渐摸索出一个全新的农业扶贫开发模式,使农业标准化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民收入、农民科技素质显著提高。二是实施“四项规定动作”,打开科技扶贫开发突破口。通过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兴办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谋划农业科技致富项目、实施农民培训工程等“四项动作”,推进科技扶贫开发工作。逐步探索出了以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为依托、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以科技入户项目为途径、以农业信息传播和科技培训为手段,集“咨询服务、集中展示、生产示范、项目带动、技术推广、科学普及”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模式。
与此同时,开展院(校)市联建。东北农业大学先后与哈尔滨、大庆、伊春、佳木斯、齐齐哈尔、牡丹江、双鸭山、黑河等市开展合作共建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农科教”、“产学研&r dquo;、“特派员”相结合的科技推广新模式。
(四)院(校)村共建。近年来,农业科学院为了扩大合作共建的广度和深度,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院村共建,将科技扶贫目标定位在基层经济实体,以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为宗旨,以项目制包干管理为扶持手段,提倡发展多种农业经营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多样化,树立科技致富典型,以点带面,助推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带动区域农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五)专家大院。各科研院所与农业院校均设有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专家大院一般都设在县农技推广中心。每个专家大院配备了必要的设施,有***的专家值班室、咨询培训场所,有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演示系统,开通了农技“110”热线电话。省农科院专家和县里的农技人员混合编队,常年驻院服务,轮流值班,全天候直接服务农民。
三、目前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数量较少,服务半径过大。全省现有从事种植业技术推广的专业农技人员5000人,要服务全省966万农村劳动力,即1名农技人员要指导服务近2000个农民。加之黑龙江省地域辽阔,耕地面积大,每名农技人员要服务4万亩耕地。另外,由于我国目前土地经营制度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很难保证技术人员到位率和技术到位率。
(二)专业人员少,指导能力差。农村税费改革后,全省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下放到乡镇管理,致使人员知识结构发生了彻底改变。大量非农专业人员进入推广队伍。一些农技人员不如农民懂技术,更谈不上指导农民。一些农技人员知识老化,对先进农业知识和技术掌握不全、不准。虽然近几年开展了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工程,但整体素质提升还需要一个过程。
(三)农民文化程度低,吸纳科技能力差。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以老年、妇女居多,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务农农民中,小学文化程度占39%,初中文化程度占54.5%,高中文化程度仅占3.4%。农村新生代劳动力绝大部分在结束学业后进城务工,务农农民难以操作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高水平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四)资金投入不足,条件建设滞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基础设施较差,多数没有***的办公场所,只能借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用乡镇***府房屋;缺少下乡交通工具,影响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培训条件和手段落后,影响培训效果。近年来,虽然国家投入了一些改善推广机构条件的建设资金,但资金量较小,省市县乡级推广机构条件得不到很大改善。同时,推广工作经费也存在不足。
(五)人员待遇不高,工作动力不足。长期工作于乡镇基层的农技人员工资收入低,有着30多年工龄的老农技人员每月只能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非示范县由于没有项目经费,乡镇农技人员下乡拿不到绩效工资和各种补贴。基层农技人员由于长年从事技术推广工作,没有论文和成果奖励,晋升技术职称较难,20年到30年工龄还是中级技术职称以下的数量居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基层农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四、对创新农业科技推广的具体建议
(一)推进体系改革。国家和省下派督导组开展检查督导,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贯彻落实新农技推广法。对还没有改革的县(市、区),要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步伐;对已改革的县(市、区),要不断深化改革,真正打造一支“农业用得上、农民信得过、农村离不开”的农技推广队伍。
(二)增加人员编制。目前,全省从事种植业技术推广的专业农技人员仅有5000人,每个乡镇一般为2-3人,难以有效开展各项服务。***府应适当增加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编制,以满足农业生产日益增长的科技需求。
(三)加大推广资金投入。在原有基础上,各级***门每年可从新增财力中提取1%,设立农民科技培训、高新农业技术推广专项基金,并力争逐年增加,把农业科技服务当作公共事业来办,把增加***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放在公共财***的优先位置,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在财***支出中的比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民,解决未来“谁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各级财***应加大对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要将中央和地方各级财***预算内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按规定幅度逐年增长,将农技人员经费、基本运转经费等各项支出依法纳入同级财***预算给予保证。
(四)提高人员工资待遇。要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需要,全面落实国家对公益事业岗位工作人员待遇的相关规定,落实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推动地方有关部门保障县乡农技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社会保险缴费、住房公积金等,调动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乡镇农业技术论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镇***府,公共服务能力
新农村建设开启了由从农村汲取资源到反哺农村的战略转向,各级***府开始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作为基层***权组织,乡镇***府直接面对农村社区,是沟通国家与乡村社会的“桥梁”,是各种惠农***策的执行者和操作者,其公共治理的水平和效果直接影响到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一独特地位,决定了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着不可推卸的服务责任,提高服务能力成为迫切需求。如何适应需要,应对挑战,提高乡镇***府公共服务能力,打造服务型基层***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乡镇***府提高服务能力的制约因素分析。
乡镇***府要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需要对当前存在的服务困境及其成因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理论研究的不足使乡镇***府服务职能的发挥缺乏理论指导。我国学术界对于***府职能的研究很多,但主要针对的是高层级***府。而乡级***府与这些高层级***府所拥有的权限、管理区域都有很大差别,适合于高层级***府的职能未必适合于乡级***府。所以,理论界的这种宏观性的研究成果不能为乡镇***府职能定位、能力提高提供理论依据。由于理论认识不足导致乡镇***府仍习惯于强制性管理,意识不到到底应该怎样发挥自己的服务作用,提高服务能力。
县乡压力型体制不利于乡镇***府服务能力的提高。县乡压力型体制的主要特点就是县级***府将确定的任务进行量化分解论文范文,层层下包给各个乡镇***府,实行“分包式”的任务考核机制和“一票否决制”的考核方式,而且,考核结果跟乡镇干部的“***绩、荣辱、升迁”相挂钩。这种单向问责机制使得乡镇***府只对上面的县级***府负责,不对下面的农民负责,把工作中心和工作重点都转移到了完成县级***府或上级部门下达的考核任务,使出浑身解数搞好各种接待、检查、评比、达标、考核,而对于乡镇的本职工作则没有时间和精力来顾及,该管的没有能力管,不该管的又不得不管,造成乡镇***府职能的异化。
乡镇干部服务“三农”的本领相对欠缺导致服务质量低。服务型乡镇***府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干部的服务能力上,但乡镇干部队伍素质低导致很难提高服务水平。表现在:(一)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农业型、管理型的干部多;经济型、技术服务型的干部少。据统计,在我国的乡镇干部中,行***管理型的干部占干部总数的近80%,技术服务型干部数量非常少。[1](二)是干部队伍管理不合理。乡镇作为基层***权组织,往往成为上级机关的“减压器”。乡镇主要领导多从上级机关下派,往往是到下面“镀金”,真正安心基层工作的较少;而在乡镇基层工作的同志,虽然经验丰富,业务熟悉,却感到***治上没有出路,工作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三)是乡镇干部的服务水平急需提高。不少乡镇干部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大中专教育,法律、经济、管理、农业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缺乏,文化素质低、科技水平低、致富能力低的状况严重。
机构设置不科学,乡镇***府逐步演化成一个权力空壳化、责任无限化的行***组织,而且这种职能弱化、责权分离的趋势仍在进一步加剧。长期以来,我国乡镇建制遵循与上级“对口”模式,上面多少庙,下面多少神,这种机构和岗位设置是根据上级部门的需要而不是根据乡镇实际需要,这些县职能部门派驻的乡镇机构,代表各部门行使职能,人权、事权、财权属于上级部门,乡镇***府无权对他们管理,严重影响农村全面工作的开展。
财***赤字突出,影响了乡镇***府服务能力的发挥。中西部地区,在税费时代乡镇财***来源主要是农业税及与农业相关的各种税费,工商税和所得税是微乎其微。农业税取消后,这些乡镇几乎断绝了财***来源,乡镇已经无力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在收入缺口增大的同时,乡镇道路建设、公益事业、优抚、五保户赡养、计划生育等支出基本上都转移到乡镇财***的预算中开支论文范文,进一步加剧财***困难。总之,基层***权处于高负债、高风险的运转状态,财***困难重重,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改革管理体制,强化资源配置,提高乡镇***府的服务能力。
乡镇***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提供公共产品。承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与生活、生产、治理、社会发展等相关的半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或纯公共产品。(二)提供公共服务。为农民提供如市场信息、技术推广、抗灾救灾、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解除地区封锁与垄断,取消行业保护,构建较完善的乡镇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三)进行公共治理。在治理过程中做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社会治理与资源治理、结果治理与过程治理、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的统一。
新形势下,乡镇***府要不断强化资源培植,提高服务能力。
加大关于乡镇***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理论研究,为提高服务能力提供理论支持。理论界和各级***府部门要密切关注乡镇***府服务性职能的理论研究,要充分考虑到我国乡镇***府的特殊地位以及社会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国情,解决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如何服务一系列的问题,同时借鉴西方国家的地方***府管理经验,努力形成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型乡镇***府职能框架。乡镇***府应坚持“把为公众服务作为***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根本宗旨”、全面实现“为全社会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以不断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形成***府治理的制度安排。”[2]树立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勇当“掌舵人”、“导航者”的理念,积极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规模农业,积极为农民提供***策、科技、信息、法律等服务。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广泛传播科普知识,有针对性的举办农民培训班,建立一批科技示范村组和基地,带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致富增收的能力。
调整对乡镇基层***府的考核标准。乡镇要提高服务能力,就必须改变***绩考核标准,建立起公共服务取向的***绩考核体系。考核评价应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一)社会安全服务。即社会治安能否得到保障,当地违法犯罪行为是否得到有力打击,法律法规制度是否得到有效贯彻。(二)农民增收问题。能否千方百计扩大社会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机会;能否为农民提供就业培训,提高农民技能水平;能否为农产品打开销路;能否给予农民创业进行金融贷款资助。(三)农民生活保障问题。能否千方百计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依法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线标准,切实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四)基础设施服务。能否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尤其是加快水、电、路、桥梁、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五)其他公共服务。能否在不增加农民付费基础之上,发展义务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农民子女受教育水平。能否推进医疗卫生改革论文范文,提高对农民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否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精神文化享受水平。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乡镇干部选拨中,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优先录用那些有一技之长、有较强服务意识的人员。另外,对现有的乡镇人员也要进行培训,让他们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要建立按需所学机制,“三农”需要什么,干部就学习什么,把每位干部逐步培养为“有技能、会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二)要建立每学必考机制,完善干部技能“考核与服务档案”,建立干部技能证书制度,激发干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三)要建立学以致用机制,给真正掌握服务技能的干部以用武之地,增强干部的学习动力。通过学习各项技能,使乡镇干部成为农村***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员、农业生产的技术员、农村矛盾的调解员、发展经济的服务员、为民办事的勤务员。
创新乡镇管理机制。(一)取消“七站八所”,综合设置“一办若干中心”。“一办”即******综合办公室,综合协调乡镇的全面工作,“若干中心”主要从县直机关部门选派农村指导员、企业助理、科技助理、平安助理、金融助理等组成多种服务中心,深入乡村基层一线,提供技能服务,指导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二)实行***务公开制度,保证上级惠民***策畅通无阻。随着支农力度的不断加大,上级***府的各项惠农***策会不断强化,各项惠农资金会逐年增长,乡镇***府必须保证农民群众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得到及时兑现。为此,乡镇***府要设置专业机构,通过及时、准确、多途径的信息公开,确保惠农***策在阳光下运行;要以全程代办和服务承诺制为主要措施,采取有力的措施和手段,把上级惠农***策真正贯彻落实到位。同时建立村务运行质询监督制,全面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解决村民参与村务知情难、作主难、监督难的“三难”问题,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建立合理的财***体制,为提高服务能力提供财力支持。财是***的基础,中央和省、市、县各级***府要保障乡镇***府有较为充分的财力服务“三农”。(一)国家和省市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指出,2010年中央财***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上年增加930亿元论文范文,地方各级财***也要增加投入。[3](二)乡镇要不断发展经济、壮大财源,形成稳定增长的收入来源。乡镇应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既注重发展投入少、见效快的项目,又注意发展生产周期长、税源稳定的项目,走农、工、贸、产、供、销一条龙的路子,以形成稳定可靠的财源体系。同时优化环境,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加强城镇和中心村建设,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增加财***能力。(三)要妥善解决农村公益事业的费用。国家和省市财***要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的投入,减少乡镇财务配套和农民自筹资金的份额,按照“谁的孩子谁抱走”、“谁的孩子谁监护”的原则,应由国家承担的义务由国家承担,应由省市***府承担的责任由省市承担。例如:普九义务教育方面的费用,象危房改造、教学设施改进、两免一补等都应由国家承担;而乡村公路的建设、农田管网的改进则由省市承担。******指出:2010年,中央和省级财***继续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让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4]
参考文献:
[1]于明志.乡镇职能转变与行***权力的重构[J].《实事求是》,2008(01),38-40页.
[2]杨静.如何用法治手段保障“服务型***府”构建[J]《中国司法》,2008(08)101-103页
[3][4]***.***府工作报告[N]金融时报,2010-03-16,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