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汇报篇1
随着新的业务和管理系统不断投入运行,数据量成倍增长,系统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迫切需要建立数据中心系统以满足检验检***业务发展对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要求。为此,检验检***局于5月开始开发数据中心系统,并于9月顺利通过验收。数据中心系统将分布于各业务系统中的数据和分散在业务处室、分支机构的电子表格数据提取到数据中心,并将这些数据重新加以汇总,形成便于查询和辅助决策的统计数据,为用户提供查询、分析、预警等功能。目前,该系统包括的数据主要有业务数据、财务数据、仪器设备数据、人事数据和办公数据。
1.业务数据包括出入境检验检***统计数据和海关经济环境数据等,主要来自ciq系统、集中审单系统等。其中,检验检***业务统计数据是对日常检验检***业务所产生的数据的汇总与统计,从整体上反映一定时期检验检***业务的运行状况,并支持从不同角度对检验检***各项业务进行分析;海关经济环境数据是由海关提供的与检验检***业务相关的常用经济数据,与检验检***业务统计数据形成参照,从而使工作人员对检验检***业务数据的分析更全面、完整。
2.财务数据包括财务状况数据、国有资产数据、下属企事业单位收支情况数据等。财务状况数据包括检验检***局整体及各部门预决算相关数据、收支费用相关数据,用以反映检验检***局的整体财务状况;国有资产数据包括购房补贴、***府采购和车辆编制相关数据,用以反映检验检***局国有资产购置及支出情况;下属企事业单位收支情况数据主要用于对这些企事业单位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
3.仪器设备数据根据设备用途不同,具体分为车辆数据和办公设备及仪器数据。车辆数据主要是车辆及其使用情况和驾驶员情况的相关数据,数据提取自车辆管理信息系统。其中,明细数据用以反映每辆车的具体情况,统计指标根据明细数据进行汇总,用以反映全局车辆的整体状况;办公设备及仪器数据主要是与办公常用设备(如打印机)和检验检***业务及其实验中使用仪器的相关数量、价值、使用情况数据,数据提取自仪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4.人事数据包括人事基本信息、人事简历信息和人事培训信息等方面的数据,用于支持对局内人事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明细数据以具体个人为单位,描述个人的相关特征;指标数据以人数为单位,按统计周期对明细数据进行汇总,用于反映全局整体人员构成状况。
5.办公信息主要用于体现全局办公的整体情况,数据提取自办公自动化系统。
由于以上5类数据主要来自各个业务信息系统,因此检验检***局构建了数据标准化指标体系,为各业务系统数据的整合、组织和应用提供了标准和规范,解决了各业务处理系统间存在的数据同名异意和同意异名等问题,为实现各业务处理系统数据整合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在数据标准的规范下,检验检***局建设了数据中心项目的数据仓库,数据仓库在相关工具软件的支持下,实现了对ciq系统数据、预算管理系统数据、仪器设备管理系统数据、车辆管理系统数据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数据的抽取、转化、整合和加载,不仅能将这5类数据分别统计和展现,还能将这些数据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和统计,实现全局数据的增值和转化。
数据汇报篇2
日常外汇账户监管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一)制度建设方面1、未明确规定银行在数据质量方面承担的责任,导致系统数据质量不高。由于现行的账户系统管理规定仅对账户系统的具体操作提出了规范性要求,而对于外汇指定银行上报的账户数据质量及所应承担的责任未做明确规定,造成外汇指定银行重视程度不够,业务操作随意性较大,影响了账户系统数据质量。从陕西省2011年银行数据考核结果来看,虽然全省制定了外汇账户数据质量考核办法,但是未明确规定银行在数据质量方面承担的责任,所以依然有半数以上银行数据质量较低。2、缺乏强制关户的法规依据,导致零余额账户数持续增加。外汇账户统计分析系统显示,截至2012年4月30日陕西省经常项目外汇账户总户数10509户,余额为零账户数4630户,占外汇账户总数的44.06%。由于缺乏相关强制关户的法规依据,以及上级行的考核压力和同业间的客户竞争因素,银行没有为这些长期不动户进行关户的积极性,导致全省接近一半的账户处于闲置状态,有效运行的外汇账户数偏低,影响统计分析结果的实用性。通过外汇账户系统非现场核查,发现某外商投资企业共开立外汇账户120个,正常使用的外汇账户95个。其中:经常项目外汇账户7个,经常项目结算账户20个,出口收汇待核查账户13个,经常项目定期存款账户2个,暂存户开证、付汇保证金户19个,其它暂存户1个,其余33个外汇账户为资本项目资本金账户、还贷专户、自营外汇贷款专户以及外债专户。正常使用的95个外汇账户中有14个账户未产生资金流,2012年正常发生外汇业务收支的外汇账户62个,外汇账户有效运行占比为65%。3、个别法规条款之间存在分歧,各银行执行***策产生差异。《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国令第532号,2008年8月1日)第七条规定: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外汇管理部门的规定为客户开立外汇账户,并通过外汇账户办理外汇业务。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依法向外汇管理机关报送客户的外汇收支及账户变动情况。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通过外汇账户办理外汇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8]60号,2008年11月7日)第一条规定:除另有规定外,银行为境内机构和境外机构办理外汇收支业务,包括跨境收付汇结售汇、境内外汇划转等,均应先为其开立外汇账户,并通过外汇账户办理。对于有零星外汇收支的客户,银行可以不为其开立外汇账户,但应通过银行以自身名义开立的“银行零星代客结售汇”账户为其办理外汇收支业务。调查发现依据对以上两个文件精神的不同理解,辖内银行在实际业务办理中相应存在两种方式:一些银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通过外汇账户办理客户所有外汇收支业务;另一些银行则依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通过外汇账户办理外汇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将部分外汇收支认定为零星支出,没有通过外汇账户办理。银行业务受理的差异容易使客户疑惑,进而对外汇管理法规的权威性产生质疑,易引发金融消费纠纷。4、NRA账户(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管理部门间缺乏监管协作,很难掌握全面情况。对于NRA账户,根据职能分工,国际收支部门负责为需开立外汇账户的境外机构赋予特殊机构代码以及账户的国际收支统计监测工作,但仅掌握所赋特殊机构代码的境外机构以及部分能明显判断为NRA账户的外汇收支情况;经常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境外机构NRA账户的基本信息登记工作;资本项目管理部门则担负着NRA账户资金余额的监测管理工作。三个部门间还未形成固定的监管协作机制,部门间信息交换很难开展,所以在外汇局内部没有一个部门了解掌握辖内银行NRA账户的全面情况,容易成为异常资金套利的渠道。(二)信息系统构建方面1、外汇账户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交易编码与国际收支申报中的交易编码不符,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会导致不匹配现象。目前,外汇账户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交易编码为4位,国际收支申报中使用的交易编码为6位,而且两个系统中相同交易类别下所包含的内容并不完全一致,导致同一笔交易在两个系统中的交易类别归属并不相同。在运用两个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非现场监测和统计分析时,会产生结果偏差,影响分析的准确性。2、外汇账户统计分析系统模块功能设置较为简单。目前使用的外汇账户系统的模块功能设置过于单一,缺乏必要的分类统计与监测功能,对一些重要监测指标的统计监测也只能依靠手工完成,这不但影响时效,而且在数据质量上也难于保证,更谈不上对数据进行全面、准确的监测分析。3、外汇账户系统缺乏互动机制,未具备向银行及时反馈信息的功能。银行进行数据上报后,系统并无实时的纠错提示,只能等到次日才能看到上报数据是否存在错误。由于外汇账户系统对上报数据的质量要求较高,银行工作人员一个很小的差错就会导致系统报错,而银行上报的Q表、O表、A表和B表并不能完全由其核心会计系统自动生成,都需要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格式调整甚至手工录入,所以自动纠错功能将会减少很多数据差错,提高数据质量。4、银行更改报表错误,导致外汇账户统计分析系统中数据缺乏稳定性。由于银行当日上报数据后,系统无实时纠错提示,而是在次日显示数据上报错误,导致银行对数据的修改产生滞后。这种滞后修改的模式使得外汇账户统计分析系统中数据的稳定性较差。从表2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系统中账户期末余额和账户总数两个数据一般在5个工作日后稳定,余额变动率和总数变动值均为0,但是5个工作日内的变动较大,余额变动率最高达2.27%,总数变动值在3月达到11。因此,外汇账户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一般应于月末5个工作日后开展,使得数据的实时使用功能减弱。5、企业账户备案信息未实现全国共享,造成异地开户企业需进行多次备案。企业开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需首先在当地外汇局进行备案登记,银行通过外汇账户信息交互平台查询企业的基本信息,无误后方可为该企业开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由于外汇账户系统中企业外汇档案数据库系统的企业基本信息在外汇局系统内实现了全国共享的功能,而银行查询使用的外汇账户信息交互平台需由当地外汇局在企业外汇档案数据库系统中进行同步后方可显示异地开户企业的基本信息,造成异地开户企业需进行多次备案登记,增加企业负担的同时也增加了外汇局的工作量。2012年3月15日,环球同业金融电讯协会(SWIFT)终止30家伊朗银行的跨境支付服务以来,全国各地企业尤其是石油相关企业,纷纷来陕在昆仑银行西安分行进行开户,这种异地开户备案登记的弊端越加凸现。截至2012年8月,已在昆仑银行西安分行开户的企业为106家,其中93家为省外企业,异地开户比例高达87.74%。
***策建议
(一)制度体系完善方面1、完善外汇账户数据质量考核制度,加强对银行的培训宣传。银行数据作为外汇账户管理系统重要的数据来源,其传递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银行必须不断提高数据报送质量。可以从制度上对银行报送外汇账户信息的质量加强管理和考核,同时加强对银行的培训宣传,促进辖内银行提交报送外汇账户系统的数据质量,减少银行上报数据信息的错、漏报现象。2、加强对企业外汇账户的管理,提高账户系统运行效率。为全力做好外汇账户管理工作,保证外汇账户系统高效运行,建议比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制定相应的外汇账户撤销规定,对一年未发生收付活动且未欠开户银行债务的单位外汇账户,银行应通知单位自发出通知之日起30日内办理销户手续,逾期视同自愿销户,未划转款项列入久悬未取专户管理,防止产生银行对外汇账户资源无序竞争的现象。3、全面整理现行有效法规,防止法规冲突现象发生。针对《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通过外汇账户办理外汇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存在不一致的问题,主要源于对外汇账户理解的个体差异。广义上来说,外汇账户包括企业在银行开立的外汇账户和银行开立的代客结售汇账户;狭义上来说,外汇账户仅指企业在银行开立的外汇账户。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中规定的所有外汇业务均应通过外汇账户办理,但并未对外汇账户作具体阐述,所以各银行的理解产生偏差。建议全面整理现行有效法规,防止此类法规冲突现象再次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法规冲突问题,建议总局及时制定相关的法规解释,防止因歧义造成的法规执行差异行为发生。4、重新划分NRA账户管理职责,增强信息的可用性。由于资本项目管理部门担负着NRA账户管理的主要工作,即:对纳入境内银行短期外债指标管理的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资金余额的监测管理工作,而经常项目管理部门不掌握NRA账户的具体使用情况,建议将经常项目管理部门负责的境外机构NRA账户的基本信息登记工作划分至资本项目管理部门。此举不仅有利于资本项目管理部门对NRA账户进行全面监管,而且也使信息获得有效运用。(二)信息系统功能改进方面1、统一外汇局各系统中交易编码,增强系统数据的可用性。从外汇局现有各业务系统功能来看,各系统都具备统计功能,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大部分不具有全口径统计功能,因此,通过比对各业务系统间的数据信息,发现外汇资金流动的全貌或是揭示监管主体的交易背景对我们获取异常可疑的交易信息具有重要帮助。统一外汇局各系统中交易编码,用于满足与外汇局其他系统数据进行匹配、协同监管的需要,增强系统数据的可用性,充分发挥外汇局各系统的优势特点,实现宏观趋势分析与微观真实性核查的有机结合,将能大大提高非现场监管效率与水平。2、改进账户系统功能,增强系统可操作性和统计分析能力。现行的外汇账户管理信息系统侧重统计功能,而分析预警功能较弱,不能适应外汇收支业务快速增长的需要。为此,建议增加分析预警功能模块,设置账户存量、流量及比例等指标,实行单个主体在账户余额、单笔大额、高频累计、收汇增长等项目进行预警,更好地将统计分析与预警监管相结合。并且在系统现有功能基础上提高外汇账户系统的可操作性,增设和开发对重要业务种类的统计分析功能,将更有助于非现场监管工作的开展。3、建立系统数据反馈机制,增强账户系统数据稳定性。银行上报的外汇账户数据是外汇局统计及决策的重要依据,银行错报数据信息给外汇局监管将带来不利影响。增加外汇账户系统反馈功能,实时将银行账户数据报送的情况向银行传送反馈,使银行及时进行报表纠错工作,提高账户数据质量、增强账户系统数据稳定性。
本文作者:陆***杜静茹沈冰工作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数据汇报篇3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出口收汇核销管理,提高对外服务效率和水平,促进贸易便利化,根据《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办法》及相关外汇管理规定,制定本试行办法。本办法只适用于出口收汇网上核销业务试点分局。
第二条 “出口收汇网上核销”(以下称网上核销)是指出口单位通过互联网从外汇管理部门网站提取出口收汇核销单(以下称核销单)和出口收汇等相关信息,并将核销单相关信息与出口收汇信息匹配后向外汇管理部门进行报告,外汇管理部门在审核其真实性后通过互联网将审核结果反馈给出口单位的一种网上核销方式。
“出口收汇核销网上报审系统”(以下称网上核销系统)是国家外汇管理局为实现网上核销而设计开发的应用系统,是出口收汇核报系统的辅助系统。
第三条 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局(以下称外汇局)是出口收汇网上核销业务的管理机关,负责办理出口收汇网上核销相关手续,对出口单位的出口收汇相关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 出口单位可自愿选择网上核销方式。实行网上核销的出口单位应按照本试行办法的规定办理出口收汇核销业务。
第二章 网上核销登记管理
第五条 出口单位按《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出口收汇核销备案登记后,按属地管理原则,可向外汇局申请办理网上核销业务。
第六条 网上核销方式分为网上核销自动审核和网上核销人工审核。实行网上核销自动审核的出口单位,除外汇局规定的应由人工审核的核销业务和报告数据外,不需到外汇局现场办理。实行网上核销人工审核的出口单位,对其所有核销业务,在通过网上核销系统进行核销单相关信息和出口收汇信息匹配报告后,需持规定的核销资料到外汇局现场办理。
对具备下列条件或本年度新成立的出口单位,外汇局可在网上核销系统中设定其网上核销自动审核资格:
1、上年度出口收汇考核不为“出口收汇高风险企业”;
2、近两年没有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的行为;
3、外汇局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 实行网上核销的出口单位可根据自身业务情况,向外汇局申请终止网上核销业务。
第八条 出口单位违反网上核销管理规定或出现其他特殊情况,外汇局可终止其办理网上核销业务或撤销其网上核销资格;对篡改从外汇管理部门网站提取的电子数据和恶意攻击外汇管理部门网站的出口单位,外汇局应立即撤消其网上核销资格,情节严重的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被撤消网上核销资格的出口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出口核销报告手续。
出口单位上年度考核为“出口收汇高风险企业”,或发生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的行为,外汇局应取消其网上核销自动审核资格。
第九条 外汇局应将登记、终止、撤销网上核销业务的出口单位名单抄送当地税务部门。
第三章 网上核销数据管理
第十条 实行网上核销的出口单位应按规定申领出口收汇核销单、办理货物进出口报关、出口收汇、国际收支申报及“中国电子口岸”网上交单等手续。
第十一条 外汇局按规定将出口收汇核报系统中出口单位办理网上核销所需的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收汇等相关信息放置外汇管理部门网站供出口单位提取。出口单位通过互联网从外汇管理部门网站提取本单位需用于核销报告的核销单与出口收汇的相关数据信息。在未实现将境内收汇、加工贸易合同信息电子数据批量放置外汇管理部门网站的情况下,出口单位可在网上核销系统录入境内收汇电子数据、加工贸易合同信息,以及可自行录入需用于进料抵扣或冲减出口核销额的进口货物报关单电子数据。出口单位自行补录入电子数据后,应按规定到外汇局现场办理核销手续。
第十二条 出口单位通过互联网向外汇局报告的核销电子数据与相关书面凭证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出口单位应保证本单位网上核销业务数据的真实性,不得篡改从外汇管理部门网站提取的任何电子数据。
第四章 网上核销报告
第十三条 对不同的出口收汇核销业务,出口单位应分别采取以下不同的方式进行网上核销报告:
(一)逐笔报告:对超过规定标准的差额核销的出口业务,出口单位应逐笔向外汇局进行核销报告。
(二)批次报告:对全额核销的出口业务,出口单位应按批次向外汇局进行核销报告。
(三)来料加工批次报告:来料加工项下的出口业务,出口单位应按合同向外汇局进行批次核销报告。
(四)进料加工批次报告:进料加工项下的出口业务,出口单位应按合同向外汇局进行批次核销报告。
第十四条 出口单位在完成核销单信息与收汇信息匹配后,需通过网上核销系统向外汇局进行网上核销报告。
第十五条 出口单位应将加工贸易合同等相关信息通过网上核销系统向外汇局报告。同一合同项下的核销手续全部执行完毕后,应办理该合同的结案手续。
第五章 出口收汇核销
第十六条 外汇局利用网上核销系统对出口单位上报的网上核销报告进行自动审核,将通过审核的数据转入出口收汇核报系统。外汇局将已核销信息通过互联网反馈出口单位。对未通过自动审核的网上核销报告,外汇局应列明原因,通过互联网通知出口单位重新进行网上核销报告或到外汇局现场办理。
第十七条 不具备自动审核资格的出口单位,或者外汇局规定的不符合自动审核条件的核销业务和报告数据,出口单位应持规定材料到外汇局现场办理。
第十八条 实行网上核销的出口单位无需凭核销单退税联办理出口退税手续,由外汇局定期向税务部门提供实行网上核销的出口单位的已核销数据清单。
第六章 档案管理
第十九条 外汇局和出口单位应妥善保管网上核销的业务档案资料。除按规定需长期保存的,其他核销档案保存3年。
出口单位对外汇局审核通过的核销数据应及时打印“出口收汇核销信息登记表”与相关的核销凭证一并留存归档。
第二十条 对网上核销的相关电子数据,外汇局应保存10年。
第二十一条 外汇局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出口单位的网上核销档案保存情况进行检查。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实行网上核销的出口单位违反本试行办法规定办理核销业务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数据汇报篇4
为做好2000年度保险公司会计报表的填报工作,及时掌握全国保险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基础情况,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服务,我们在1999年度保险企业类汇总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对有关的报表内容做了进一步规范,设计制定了《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保险企业类〕》,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并按时上报,现将与报表编报工作有关的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套报表适用于各类国有独资、控股的保险公司、担保公司,以及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和经国家保险业务监管部门批准在境内设立的外商独资保险公司等。
二、本套报表填报基本单位为具有法人资格、***核算的保险公司,其中:实行一级法人体制的保险公司按公司所辖汇总数据填报本套报表,并以省级(或二级)分公司为单位分户录入“省级(或二级)分公司主要指标表”及报表封面信息。
三、对于填报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的保险公司所附属的从事非保险业务并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单位),应分别编制、汇总和上报企业类、建设单位决算类等报表。
四、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集团型保险公司,还应按母公司的报表类型编制、上报保险企业类合并会计报表。
五、有境外机构或分公司的保险企业,应将境外机构或分公司的数据并入总公司会计报表范围内,并以境外机构或分公司为单位分户录入“省级(或二级)分公司主要指标表”和报表封面信息。
六、各保险企业应在全面做好年终决算工作的基础上,按照《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保险企业类〕》格式和编制说明的具体要求,认真做好报表录入、审核、汇总等工作,保证报表数据的真实、完整、合法。
七、各保险企业应按照财务隶属关系认真组织做好《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保险企业类〕》的上报工作。财务关系隶属***的各保险公司应于2001年4月20日前,将汇总报表(以“万元”为金额单位)、全部数据软盘或光盘(含分户及汇总数据)一式三份上报***(分别报统计评价司一份、金融司两份)。财务关系隶属地方各级***门的中国太平洋保险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有限公司、华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泰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大众保险公司、华安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应将本保险公司年度汇总报表、数据软盘(或光盘)在审核、整理无误的基础上,上报同级地方***门。各地区应于2001年4月20日前将所辖保险公司年度汇总报表(以“万元”为金额单位)全部数据软盘或光盘(含汇总及分户数据)在审核、汇总、整理后上报***(分别报统计评价司一份、金融司两份)。分报的内容具体包括:保险公司汇总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状况说明书一式三份,汇总数据软盘和分户有关数据软盘(或光盘)一式三份;保险公司境外单位汇总会计报表及财务状况说明书一式三份。
八、各保险公司、各地区上报***的汇总报表须以“万元”为金额单位(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基层分户录入以“元”(保留两位小数)为金额单位。
数据汇报篇5
一、市场开放与风险防范:建立监测体系的必要性
尽快建立和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外汇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大额资金流动状况,有效地防范国际短期资本大规模流动的冲击。其次,可以及时反映外汇收支情况,有效地实现监管的信息对称。再次,有利于有效打击跨境洗钱犯罪活动,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资金进入外汇黑市交易。同时,可以更好地国际收支状况和外汇收支,充分发挥外汇资金统计的服务功能。
二、手段滞后与信息残缺:现行外汇统计体系的缺陷
(一)系统前瞻性不高。由于外汇管理监管理念未得到及时更新,监管手段滞后,停留于前台操作和后台补漏的业务统计与事前审批和现场检查等形式,因而产生了许多为事前审批服务的监管系统,使得现行外汇资金流动监测系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系统未考虑当今反映国际资本流动加速而忽略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因而缺乏前瞻性。
(二)信息涵盖面不宽。由于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以交易主体所在地来判断是否“跨境”,并非是资金划拨清算过程的“跨境”,所以在一些资金表现为“跨境”的情况下,也不一定需要申报。如境内银行与其海外机构之间或外资银行与其总行之间外汇资金调拨与清算方面均不属于居民与非居民直接交易行为,但却是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的对象,所以说体系的系统性显得不够全面。
(三)信息采集手段落后。主体申报制是现行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的一个特征。在外汇局与银行之间的信息映像过程中,统计申报单充当了重要的反馈角色。这种通过申报单来搜集监管信息的管理行为,其主动权在于申报主体(银行、和个人),在现实中不仅存在漏报、错报现象,而且客观上使得数据登录与传输之间存在很大时滞,造成时效性不高,加上系统缺乏一套数据生成核对机制,使得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四)信息共享性差。外汇局各业务监管数据如银行结售汇数据、居民因私购汇数据、外资外债监测数据等均自成体系。共享性差,未能形成一个有效的监测合力,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为关键的是由于缺乏一套旨在对跨境资金流动进行跟踪监测的系统,无法体现当前外汇管理“说得清、管得住”的监管精神,从而外汇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五)账户监控乏力。现行外汇资金监测体系中,与外汇资金跨境流动最为直接联系的是企业外汇账户流量和存量的变化,而外汇局在这方面的系统开发却很薄弱。同时目前外汇局内部不同的部门按账户性质进行归口管理,对外汇账户的监管缺乏统一性。此外外汇局尚未与银行之间实现信息的沟通,从而导致外汇局对外汇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出现真空。
三、全方位:资金跨境流动监测体系的框架与设想
跨境资金流动统计监测体系(the statistical supervision system of cross-border capital flows)是指一国外汇管理当局根据环境变化,适时调整管理目标而在银行和外汇局之间建立的一套对跨境资金流动进行统计、跟踪、预测和分析的有效监管整体。该体系的主要特征:一是以资金进出国境为统计标准;二是以收付实现制作为统计原则;三是以货币流为资金流动监测对象;四是统计报告频率高;五是以防范短期资金流动冲击为监测重点。根据上述特征,跨境资金流动统计监测体系的框架设想如下:
之一:建立实时银行代客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网络系统。可以考虑对原有国际收支申报信息操作系统进行整合、改造,形成跨
境资金流动监测系统。分两个环节:第一,在IT技术支持下银行代客跨境资金收付汇登录与传输给外汇局信息的处理程序。银行每发生境外资金汇入,及时进行信息登录,并迅速将收款通知和申报信息通过业务操作网络系统通知申报主体。申报主体收到境外汇入款项后,直接在网上填写申报单,反馈给银行。通过系统自动校验,对符合要求的信息,银行立即通过数据接口传输给外汇局。发生对外付款时,银行在对有关单证进行审核并付汇后,可由客户直接对申报单要素进行填写,然后银行根据申报单将有关信息登录到监测系统之中。为简化过程,银行可将对外付款的业务凭证与申报单合并。第二,银行向外汇局通过数据接口转换传递信息的处理程序。已实现网上申报的银行,收到境外汇款或对外付款后应及时通过数据接口转换将申报信息及时传送给外汇局。未实现网上申报的银行,若是信用证和托收项下的境外资金收入,可允许银行与申报企业签订协议后由银行进行申报。银行在进行申报时,应根据信用证和托收的有关单证确定交易的性质,凡属信用证和托收项下的收入的,可进行申报。若是非贸易和资本等汇入汇款项下的收入,则先由企业和个人进行申报,然后银行再将信息登录。
之二:建立机构境内外外汇资产划拨监测系统。国际收支统计中对金融机构外汇资产负债重点在于对其存量的监测,无法对流量进行跟踪。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银行、中资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跨境流动速度加快,次数频繁。
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离岸金融、在岸金融等外汇资金流出入划拨和资金清算均涉及到跨境流动,所带来的外汇金融风险随时可能发生。因此,建立金融机构境内外外汇资产划拨监测系统则显得十分迫切。具体作法是建立金融机构外汇资产负债流量统计制度,要求金融机构按月向外汇局报送统计报表。
之三:建立直接投资外汇资金流出入统计监测系统。第一,对直接境外汇入款项,直接在网上填写申报单,反馈给银行。通过系统自动校验,对符合要求的信息,银行立即通过数据接口传输给外汇局。发生对外付款时,银行在对有关单证进行审核并付汇后,可由客户直接对申报单要素进行填写,然后银行根据申报单将有关信息登录到监测系统之中。为简化过程,银行可将对外付款的业务凭证与申报单合并。第二,银行向外汇局通过数据接口转换传递信息的处理程序。已实现网上申报的银行,收到境外汇款或对外付款后应及时通过数据接口转换将申报信息传送给外汇局。未实现网上申报的银行,若是信用证和托收项下的境外资金收入,可允许银行与申报签订协议后由银行进行其申报。银行在进行申报时,应根据信用证和托收的有关单证确定交易的性质,凡属信用证和托收项下的收入的,可进行申报。若是非贸易和资本等汇入汇款项下的收入,则先由企业和个人进行申报,然后银行再将信息登录。
之四:建立非贸易项下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系统。目前尽管我国经常项目已实现了可兑换,但由于当前国际跨境洗钱活动猖獗,且洗钱行为往往以个人款项方式汇入国内银行的私人外汇账户,同时境外公司为了逃避我国资本项下***策管理,投资款也经常以个人名义从境外汇入,此外当前B股市场资金获利汇出也缘于规避资本项下监管而以个人名义汇出,如此等等,均迫切需要对非贸易项下资金跨境流动进行有效跟踪监测。其监测的有效一是建立大额存取款备案制度,要求银行定期向外汇局报送大额现钞存取报表,重点监测大额现钞异常存取。二是通过细分账户报表中居民个人的现钞存款增减变化情况进行判断。
之五:建立国际短期资本跨境流动的统计监测系统。国际短期资本指资金周转在一年以下的跨境资本流动,包括贸易、资本和其他项目的资本。其流动特点是投机性和快速性;流动目标是追求赢利性和流动性。国际短期资本的特点决定了其流动可对他国市场造成冲击,特别是具有典型风险性流动的国际游资,往往规模大,时间短,反应快,其破坏性之强,非一般国家所能控制。因此,对国际短期资本的监测主要是加强对外汇账户收支的监管,准确了解现有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了解其在整个外汇资金和外汇信贷规模的占比,了解资金流动的意***,重点跟踪大额、频繁异常流动的资金,建立专门的外汇短期资金信息监测,设置预警系统。
之六:建立跨国公司外汇资金跨境流动的统计监测系统。近年来,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出巨资投资我国。这些大公司跨境资金流动频繁,但对其频繁的外汇资金流动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出现的也较多。应及时建立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系统,重点监测其跨境资金划拨的流动,防止其利用境内外母公司和子公司及关联公司之间的财务关系进行资金的投机炒作。
四、对称性:确保系统有效运行
(一)合理地确定监测。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毕竟不同于国际收支统计监测。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针对于资金的跨境流动,特别讲究外汇资金流出入的时间性。此外,在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上,不同层次的监管部门,在监管内容方面也有不同的要求,合理科学地界定统计监测范围,使跨境资金流动统计监测的内容达到完整性与有效性的结合。
(二)提高数据生成和汇总的准确性。严格实行跨境资金数据生成、登录、汇总和传输的复核制度。按照实用性和便利性原则,尽量使跨境资金流动统计监测项目和数据与机构核算中境外汇出、汇入款项基本保持一致,做到既方便金融机构统计取舍,又便于外汇局,以保持外汇收支统计的完整性。
数据汇报篇6
关键词:信息系统;决策,查询子系统
查询子系统主要用于获得系统的各种业务数据结果信息,描述和表达决策问题,形成决策方案,建立各种查询统计汇总表和数据报表,帮助决策者做出决策,便于系统的查询和统计。大型信息系统中通常包含一个查询系统服务器、在其上配置的各种数据表和一个查询系统的维护客户端。
一、查询子系统的功能
查询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接收中央数据库定期发送来的数据包,将数据自动送入对应的业务数据明细表;将业务数据明细表的数据信息,按照预先设计,根据相关统计指标和维度信息,自动生成对应的业务数据汇总表;根据预先设计、系统报表信息和统计要求,将各种业务数据汇总表的信息自动统计生成各种查询系统所需的统计报表信息,结果保存到预定义的查询统计结果表中;查询子系统维护端提供对统计指标、统计维度、汇总表的生成方式、统计结果报表的生成方式的维护;查询子系统在接收到查询请求后,根据查询统计结果表、汇总表、汇总表维度信息,选择最优化策略后的查询结果;针对查询子系统中的各种明细表、汇总表、结果表信息的备份功能。
二、大型信息系统中面向决策的查询子系统的建立
1.大型信息系统的数据组织
现场数据:保存在各个业务服务器上,主要包括各个业务服务器上的现场业务数据和各种单据处理队列的数据;
原始业务数据:是中央服务器对各个业务服务器经过数据汇集后获得的各种业务数据,保存在业务数据明细表中;
业务汇总数据:是查询子系统对中央服务器发送来的数据针对各种统计指标,按照不同的统计条件汇总后的信息数据,保存在业务数据汇总表和查询统计结果表中;
系统分析数据:是针对信息系统的特定分析主题,经过对业务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得来,保存在系统分析数据表中;
决策支持数据:是对信息系统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进行决策支持的数据。
2.查询子系统中所涉及的各种数据表格
查询子系统中所涉及的各种数据表格主要有:
业务数据临时明细信息表:暂存从中央服务器发送过来的各种业务数据明细信息;业务数据明细表:保存各种业务数据明细信息,用于查询,下汇总表、结果表;业务数据汇总表:保存按照指标和维度要求进行汇总后的数据信息;查询统计结果表:保存按照查询统计报表要求进行统计后的结果数据信息;维度信息表:保存系统设计的查询统计维度信息,比如时间维等,可以进行维护;统计指标表:保存系统设计的各种统计指标信息,比如工作量等,可以进行维护;业务数据汇总定义表:保存目前系统已设置的汇总表的信息,比如统计指标及其对应的维度,可以进行维护;业务数据汇总定义明细表:保存目前系统已设置的汇总表的明细信息,比如汇总表编码、对应的统计指标、维度,可以进行维护;业务数据明细表数据字典:保存业务数据明细表的表、字段的各项定义信息等,用于和业务数据汇总定义明细表一起形成汇总表的生成规则,可以进行维护;业务数据汇总定义明细生成规则表:保存汇总表的数据来源和生成方法,可以进行维护;查询统计结果表数据字典:保存查询系统中的查询统计结果表的信息,可以进行维护;查询统计结果表生成规则表:保存结果表的数据来源和生成方法,可以进行维护;查询策略和查询规则字典:描述查询策略和查询规则以及其动态优先顺序信息,可以进行维护;统计报表样式字典:描述查询结果和各种样式、格式信息,可以进行维护。
三、查询子系统功能说明
1.数据来源
中央服务器每天定时的数据包发送过来,查询系统接收数据包后,将数据信息暂存在临时表中,并转存与业务数据明细表中备查。
2.数据汇总表的生成和管理
系统预定义了统计指标和统计维度,将其结合后保存在业务数据汇总定义表中。在此之上,系统进一步形成对汇总表的明细信息的定义,包含有汇总表的编码、名称、对应指标、对应维度等信息。同时结合业务数据明细表的数据字典,形成该汇总表的详细的生成规则,包括汇总表的编码、汇总表的含义、指标体系、对应的维度、对应字段名称、各个字段数据含义、统计方法、数据来源信息表、生成数据的对应SQL语句等,通过相关表格和临时表中的数据,系统可以按照生成规则表自动生成各种系统汇总表。
3.查询统计结果表的生成和管理
针对各种预定义的查询统计报表,系统定义了查询统计结果表数据字典,用来描述系统预存了哪些统计报表,并结合明细表和汇总表定义字典形成查询统计结果表的生成规则,从而由系统自动生成相应的查询统计结果表集的数据信息。
系统可以通过对查询统计结果表数据字典以及该生成规则表的维护,实现对系统预存的各种统计报表的增加和变更。
4.查询请求的处理
针对各种查询请求,系统定义了查询规则和查询策略字典,通过一个查询策略生成机构,将到达的查询请求根据已定义的规则和查询策略信息,形成本次查询策略,再根据查询策略执行表中的信息,形成本次查询的执行代码。
系统可以通过对查询规则和查询策略字典和统计报表样式字典的维护来实现对查询请求处理的各种变更和优化。
5.信息系统维护
在以上的各个功能中,均可以通过系统定义的查询系统维护客户端的相应功能实现对相关字典、数据信息、生成规则、策略等信息的维护,从而进一步实现针对查询系统的各种变化需求的应对。
数据汇报篇7
全县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在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县直各单位、省市驻宕有关单位和各乡镇人民***府确定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分别组织实施。
(一)全县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
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县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具体工作。包括制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报表,开展统计培训、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等。
(二)县直部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
县直各单位、部门负责本单位及所属公共机构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制定本单位、部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于年12月20日前报送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
(三)乡镇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
各乡镇人民***府确定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行***区域内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包括制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报表,开展统计培训、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并报送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
(四)省市驻宕单位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
省市驻宕单位及其所属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不纳入本县各级统计范围,其县级行***主管部门的统计汇总、分析报告抄送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备案。
二、统计报表的填报主体
(一)基础表。
基础表包括《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由各公共机构填写、上报。各乡镇、各部门所属公共机构统计数据,由各公共机构汇总后逐级上报至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再由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汇总后报市***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
(二)综合表。
综合表包括《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其中,《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供县本级公共机构汇总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时使用,有二级机构的由主管部门填写后报送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供各乡镇汇总本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时使用,由各乡镇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填写,汇总本行***区域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报送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经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汇总县直《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及各乡镇《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后,报送市***府办公室。
(三)台账。
台账包括《公共机构基本情况统计台账》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台账》。《公共机构基本情况统计台账》主要记录公共机构基本信息的(年)变化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台账》主要记录公共机构使用的各种能源资源的逐月(年)消耗量及费用。各公共机构须逐月按时填写台账。
三、统计数据采集方法
(一)公共机构基本信息采集。
各乡镇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和县直各单位、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全面统计、整理本行***区域、本级公共机构的数量,据实填写建筑面积、用能人数公车数量等其他信息。坚决杜绝少报、漏报公共机构数量的现象。
(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采集。
1、电耗数据。电耗数据采集有两种方式:一是从电力供应部门获取数据;二是逐户调查各用户和公用电耗,累加获得总电耗。
2、水耗数据。水耗数据采集分两部分:一是自来水,从自来水供应部门获取数据;二是自备井水,按照自备井实际水消耗情况获得水耗的数据。两部分相加获得总水耗数据。
3、煤耗数据。采取逐户调查各用户煤消耗量,累加获得煤耗总量。
4、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能耗数据。采取两种采集方式:一是集中管道供应的由燃气公司提供能耗数据;二是对分户购买的采取逐户调查各用户能耗,累加获得消耗总量。
5、汽油消耗数据。填写本单位统计周期内办公使用的汽油实际消耗量和费用。“其他用油”应填写因冬季供暖、日常烧制饮用开水等所需的汽油消耗量。汽油消耗量和费用等于公务用车、其他用途车辆的汽油消耗量和费用及因冬季供暖、日常烧制饮用开水等所需的其他汽油消耗量和费用的总和。
6、柴油消耗数据。填写本单位统计周期内办公使用的柴油实际消耗量和费用。“其他用油”应填写因冬季供暖、日常烧制饮用开水等所需的柴油消耗量。柴油消耗量和费用等于公务用车、其他用途车辆的柴油消耗量和费用及因冬季供暖、日常烧制饮用开水等所需的其他柴油消耗量和费用的总和。
7、煤油消耗数据。填写本单位办公区统计周期内的煤油的实际消耗量和费用。
8、热力耗热量数据。填写本单位办公区统计周期内的热力消耗量和费用。热力消耗量和数据从热量计量装置上获取。未安装热量计量装置的只填写费用。
9、可再生能源应用的相关数据。填写本单位办公区统计周期内太阳能光热利用系统、太阳能光电利用系统、浅层地热能利用系统等相关数据。
10、其他能耗数据。填写本单位办公区统计周期内使用的其他能源数据,消耗量参照应折算系数折算成吨标准煤。
11、公共机构合署办公区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已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的,由各公共机构分户采集、填报;未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或分户不彻底的,应在主管部门或物业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参考用能人数、建筑面积、用能设备等因素,对能源资源消耗量进行合理分摊,分别填报。
四、统计数据填写、审核
各公共机构应指定专门能耗统计人员(以下简称“统计员”),统计员应当具备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并负责本行***区、本部门能源资源消耗数据的采集、报表的填写和报送。
各公共机构主管节能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进行严格审核,确认上报的能源品种、计量单位、换算方法等内容符合统计规定,且数据无误后,才能加盖单位公章并按程序报送。
各乡镇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及其县直各单位应当分别对同级和所属公共机构上报的数据进行复核,并定期抽查,确保上报的能源资源种类、计量单位、消耗量及费用等符合制度规定。
实施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网络报送时也应参照上述程序严格进行审核和复核。
五、报送周期与时限要求
(一)各乡镇实行季度报送。各季度的汇总数据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报送时限为每季度末次月的10日前,全年汇总数据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于次年元月10日前报送县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
(二)县直单位实行月度报送。县直各单位、部门分月填写《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并于次月10日前报送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月报填写当月发生数据。
县直各单位、部门部门所属公共机构分月填写《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由县直各单位、部门按季度、年度汇总填写《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季度汇总情况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于次季度前10日内报送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全年汇总情况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于次年元月10日前报送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报送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的汇总报表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均需报送纸质原件(一式两份)和电子版。
六、数据分析
各公共机构应结合本单位、本系统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用能设备运行情况等,对电、水、煤、气、油等能源资源消耗状况定期进行分析评价。
各乡镇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及其县直各单位应定期对本地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形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与统计数据同步报送。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公共机构建筑面积、用能人数、主要用能设备变化情况。
(二)主要能源资源消耗指标的变化趋势。
(三)人均能源资源消耗、单位建筑面积能源资源消耗、公车能耗和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同比分析,主要能耗指标较全市同期对应平均指标的偏离程度及原因分析。
(四)教科文卫体等同类公共机构比较分析。
(五)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降低(升高)原因分析。
(六)下一步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数据汇报篇8
拍卖行业信息报送管理办法最新版全文第一条 为规范拍卖行业信息报送工作,明确拍卖企业、地方商务主管部门、拍卖行业协会的职责,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拍卖企业是指根据《拍卖法》、《拍卖管理办法》等规定,依法经批准设立的拍卖企业。
本办法所称拍卖行业协会是指接受本地区商务主管部门委托,承担拍卖企业信息催报、核实及汇总等工作的地方拍卖行业协会。
本办法所称信息系统是指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建立的全国拍卖行业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条 拍卖企业应当认真履行信息报送义务,真实、按时、准确、全面地报送信息。
拍卖企业报送的基本信息、经营信息依法受到保护,未经商务部或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布拍卖企业报送的各类信息。
第四条 商务部归口管理全国拍卖行业信息报送工作,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拍卖企业的信息报送和监督核查工作。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接受商务部委托,承担信息催报、数据核查及分析等工作,经商务部核准后,可全国拍卖行业数据及研究报告。
条件成熟的地区,商务主管部门可委托拍卖行业协会承担本地区企业信息催报、核实及汇总等工作。
第五条 经依法批准设立的拍卖企业,自成立之日起,应于每月6日前(遇法定节假日顺延,下同)报送本企业的基本信息、上月经营信息。
拍卖企业当月没有开展经营活动的,也应当按时报送信息,相关经营数据填报为零。
第六条 拍卖企业设立非***法人分支机构的,应当汇总分支机构的经营情况后统一报送。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要求本地区拍卖企业非***法人分支机构报送信息。分支机构填报的信息可单独查询,不纳入本地区及全国信息报送汇总结果。
第七条 拍卖企业填报经营信息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一)成交额、佣金额、营业税额、企业所得税额等的金额单位为万元(人民币),保留两位小数;
(二)成交额、场次按照当月实际发生情况填报,佣金额、营业税额、企业所得税额按照当月实际收取或缴纳的金额填报;
(三)房地产包括占用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以及土地使用权;
(四)无形资产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机动车牌照、冠名权和特许经营权等财产权利;
(五)文物艺术品包括近现代艺术品;
(六)多次公告举办相同标的拍卖会的,拍卖场次填报为1次,举办多次拍卖会拍卖相同标的的,拍卖场次填报为1次;
(七)***府部门包括国土资源、海关、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单位;
(八)同一场拍卖会拍卖不同类别标的的,场次在成交额比例最大的类别填报1次,单项类别标的的成交额比例不超过90%的,成交额、佣金额应按照不同类别逐一填报,单项类别标的成交额比例超过90%的,可以按照该类别集中填报;
(九)两家以上拍卖企业联合举办拍卖的,拍卖场次由主办拍卖企业填报,成交额、佣金额由参加联合拍卖的拍卖企业按照各自约定的数额分别填报。
第八条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拍卖行业协会应当组织地(市)级商务主管部门、拍卖行业协会于每月10日前完成上月数据的审核工作,并汇总锁定数据。数据汇总锁定后,拍卖企业不能修改或补报数据。
拍卖企业报送的数据有误,地(市)级商务主管部门、拍卖行业协会尚未汇总数据的,可以由拍卖企业自行修改更正;地(市)级商务主管部门、拍卖行业协会已经汇总数据的,拍卖企业可以向地(市)级商务主管部门、拍卖行业协会申请撤销汇总,或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拍卖行业协会申请直接修改更正;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拍卖行业协会已经汇总数据的,拍卖企业可以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拍卖行业协会申请撤销汇总。
商务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每月对全国拍卖企业报送的数据汇总锁定。数据汇总锁定后,拍卖企业报送的数据不能修改。拍卖企业发现报送数据确有错误的,可通过电子邮件、传真、信息系统内部邮件等方式将有关情况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备案。
第九条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拍卖行业协会、拍卖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信息报送工作,并通过信息系统填报或纸质填报等方式报送联系人信息,建立联系机制。
第十条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将未按时报送信息的拍卖企业列入重点监控名单,及时督查,并将拍卖企业报送信息的情况作为监督核查及企业资质评定的重要参考。
数据汇报篇9
一、文件自动汇编原理
文件自动汇编的基本原理是,收集电子文件,建立电子文件数据库;依据人工汇编经验提炼自动汇编规则,建立汇编规则数据库;依据汇编规则,对电子文件数据库中的电子文件进行自动筛选、自动分类、自动编排;依据电子文件数据库中的汇编文件,建立汇编文件数据库,对汇编文件进行维护、检索、统计、打印等管理;利用汇编文件数据,印刷成书发行或制作电子版本发行。
文件自动汇编规则是对人工汇编经验的描述,是文件自动汇编的依据。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并通过后勤工作文件汇编实践,确定四种文件自动汇编规则:汇编免选规则、汇编必选规则、汇编分类规则和汇编编排规则。不同的文件汇编对象,具有不同的文件汇编规则。因此,自动汇编规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针对不同的汇编对象来制定,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在文件自动汇编过程中,符合汇编免选规则的电子文件,自动判定为“非汇编文件”;符合汇编必选规则的电子文件,自动判定为“汇编文件”;符合汇编分类规则的汇编文件,自动进行分类;符合汇编编排规则的汇编文件,自动进行编排。
文件自动汇编规则的提炼方法:将人工汇编经验提炼成条件关键词与结论关键词,并构成条件语句(若……则……),即若条件关键词成立,则结论关键词成立。例如,“后勤工作文件汇编不收录绝密文件”。这条人工汇编经验可以提炼成汇编免选规则:若电子文件的密级为“绝密”(条件关键词),则可判定该电子文件为“非汇编文件”(结论关键词)。
二、建立文件汇编数据库
在人工收集实体文件的同时,可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或存储介质收集其电子文件。尚无电子文件的纸质文件,可利用汉字识别系统OCR扫描识别,生成其电子文件。请注意,有些字迹颜色较浅、纸张质量较差的文件,先对原件进行复印,再对复印件进行扫描,其识别率会有很大的提高。例如有些纸张发黄纸质较差的报纸,直接扫描识别率低于60%?熏对其复印件进行扫描识别率高于90%。对于扫描识别后不太准确的电子文件,可先校正电子文件目录数据,待汇编选中之后再校正汇编文件全文数据。校正目录数据能提高自动汇编的准确率,无需校正未选中的电子文件全文数据能节省汇编时间。
文件汇编数据库包括电子文件数据库、汇编规则数据库和汇编文件数据库。
电子文件数据项可设置为电子文件号、文件标题、文件编号、时间、责任者、文种、密级、全文首页、汇编标志、汇编类目编号、汇编类目、汇编文件序号、汇编文件标题、汇编文件编号和汇编文件时间。汇编规则数据项可设置为规则序号、代码1、代码2、判定内容、包含状态、条件关键词和结论关键词。汇编文件数据项可设置为汇编类目编号、汇编类目、汇编文件序号、汇编文件标题、汇编文件时间、汇编文件页号、汇编文件字数和汇编文件全文。
文件汇编数据库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数据类型与长度,针对不同的汇编对象增加、删除数据项。确定数据结构之后,应分析数据特征,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应用自动汇编管理软件,将数据录入数据库,并对数据库进行管理与维护。
下面是汇编规则数据库的前两条内容:
三、文件自动汇编
在电子文件数据库中,选中一批或全部需要自动汇编的电子文件。依据汇编规则数
据库中的汇编规则,逐条对电子文件进行自动筛选、分类、编排。从第一条规则开始,依次对电子文件进行判定――判定内容是否包含条件关键词?若条件不满足,则结论关键词不成立。依据下一条规则,继续对电子文件进行判定,直到全部规则判定完毕。继续对下一份电子文件进行自动筛选、分类、编排。若条件满足,则结论关键词成立。继续对下一份电子文件进行自动筛选、分类、编排。依次类推,直到选中的全部电子文件自动汇编完毕。
分析自动汇编结果,找出造成误差原因,调整汇编规则,完善自动汇编管理软件,提高自动汇编准确率。例如,有一批电子文件包含大量的报告文件,计算机自动汇编后将报告文件判定为汇编文件。分析这类误选文件,不难发现这些文件的文种均为“报告”。为提高自动汇编准确率,可在汇编免选规则中增加一条规则――若文种数据项包含“报告”,则可判定该电子文件为非汇编文件。调整规则之后,有针对性地选择电子文件,运行自动汇编管理软件进行自动汇编。再次分析自动汇编结果,再次调整规则,再次自动汇编,直到满意为止。
不论怎么进行汇编规则调整,汇编规则都不可能穷尽人工所有汇编经验。换言之,文件自动汇编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需要人工调整。另外,根据汇编文件重要程度、汇编总字数限量及领导的有关指示和要求,自动汇编之后还需要人工全面审定。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辅助文件汇编是可行的。其中收集电子文件,建立电子文件数据库是文件自动汇编的基础;将人工汇编经验提炼成自动汇编规则是计算机辅助文件汇编的关键。依据汇编规则,计算机能够对电子文件进行自动筛选,对汇编文件进行自动分类、自动编排;依据电子文件数据库中的汇编文件,计算机能够自动生成汇编文件数据库;应用汇编文件管理软件,维护、检索、统计、打印汇编文件数据;汇编文件发行利用汇编文件数据即可印刷成书发行,也可应用市场上现有软件,制作文件汇编电子版本发行。计算机辅助文件汇编不仅能提高文件汇编工作效率,而且能大大降低文件汇编成本、提高检索速度和文件汇编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韩宝华著《档案文献编纂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数据汇报篇10
关键词:外币报表折算 合并财务报表 时态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投资业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对跨国公司财务会计问题的研究显得越发重要。作为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前提的外币报表折算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31号-现金流量表、第19号-外币折算相关规定,母公司需要统一境外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币种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部分企业为加强对境外子公司的监管、及时关注境外子公司的财务状况,要求境外子公司按月报送财务报表,并按照国内财务报表的项目进行报表折算。在财务报表折算过程中,因国内财务报表项目较多、勾稽关系严密,往往出现现金流量、其他附表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不衔接或者附表本身勾稽关系不成立情况。本文结合工作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会计操作实务探讨。
一、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具体含义
从技术操作层面上看,外币报表折算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用什么汇率,二是外币报表折算所致的差异如何处理。
1、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因此应该选用时点性质的汇率(如历史汇率、现行汇率)进行折算。收益表是动态报表,因此应该选用时期性质的汇率进行折算。所谓的时期性质的汇率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鉴于收益表各项目数据实际上是不同时点发生的收入或费用的总和,所以以平均汇率(加权平均的或简均的历史汇率)来代表一段时期的汇率水平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2、所有权权益变动表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项目均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简而言之就是期初数据延续上期期末数据,当期发生额按照业务发生时的汇率进行折算,计算得出期末余额。未分配利润项目期初数延续上期期末数据,当期经营积累按照利润表数据取数,其他提取盈余公积、利润分派等变动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计算得出期末未分配利润数据。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单独列示,期末余额按照前述资产负债项目、所有者变动项目差额得出,当期变动额为期初、期末余额之差额。
3、现金流量表。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第七条,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现金流量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考虑到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高度相关,一般在实务操作中对于现金流量项目和利润表项目采用同样汇率,但对于个别特殊项目如取得/偿还借款可选用资产负债项目使用的汇率,以保持报表间的平衡关系。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应当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报。
4、对报表折算差额的处理,或者计入资产负债表,或者计入损益表。在计入资产负债表时,它一般作为所有者权益的调整项目单独列出;在计入损益表时,它一般列做税前利润的调整项目。
我们可以将历史汇率、现行汇率或平均汇率以及报表折算差异作损益处理或作所有者权益调整处理看做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方法要素。
二、附表、附注资料勾稽关系
按照财务报告的披露要求,集团公司在披露财务报告时除了主要报表尚需披露很多资产、负债变动资料,日常管理过程中,部分集团公司的内部管理报表也包含了很多资产、负债变动资料。而由于资产负债项目和利润、现金流量项目选用的汇率不一致,会造成部分附表、附注资料内在勾稽关系缺失。如,应付职工薪酬在列示项目变动时,期初、期末余额选用期初、期末即时汇率,当期提取和支付选用期初、期末的平均汇率,直接折算完毕后,一般会造成期初余额+本期提取-本期支付≠期末余额,这时集团公司需要选取合适方法保持对应关系,现有两种方法可供参考。
1、在编制附表、附注资料时充分汇率波动的影响,单独设置汇率变动影响项目,单独体现。
2、在编制附表、附注资料过程中,对于汇率波动引起的内在勾稽关系缺失合并至当期提取/摊销中列示,如前述举例中汇率变动的影响可合并计入本期提取。
在具体方法的选择上,公司可以根据重要性原则选择合适方法进行披露或者列报。
三、合并财务报表需注意事项
境外子公司可能和集团公司内部其他单位发生各种经济业务关系,包括采购、销售、投资等等,对于外币报表折算引起的双方数据不一致情况,可以参考如下方式处理。
1、购销类业务以销售方确认收入数据为基础抵消营业收入、成本,以销售方毛利情况确认未实现销售存货的利润。
2、境外子公司对境外子公司的股权投资业务,折算外币报表时如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报告期末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则需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按照业务发生时的汇率对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进行调整,按照调整后的数据进行合并抵消,以保证合并层面编制抵消分录时长期股权投资和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项目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