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数据分析材料10篇

经营数据分析材料篇1

关键词:流动资金 计算公式 周转次数 总成本费用

1 流动资金概述

财务分析,是可行性研究中判定项目财务可行性的重要工作,是投融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在现行会计规定、税收法规和价格体系下,通过财务效益与费用的预测,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考察和分析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

流动资金是指项目运营期内长期占用并周转使用的运营资金。

流动资金是财务分析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总投资的高低,而且影响着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及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2 流动资金计算过程

流动资金的计算有两种方法:扩大指标估算法和分项详细估算法。财务分析中常用的是分项详细估算法,本文只介绍此项方法。

财务分析中,流动资金的计算基础是“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折旧及摊销估算表”及企业近几年三大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因此,在上述表格及资料准备完成以后方可进行流动资金的计算。

2.1 计算公式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现金+存货(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应收账款+预付账款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2.2 周转次数的计算

周转次数计算公式如下:

(1)N现金=2*主营业务收入/(年初现金余额+年末现金余额)

(2)N原材料=2*主营业务成本/(年初原材料余额+年末原材料余额)

(3)N在产品=2*主营业务成本/(年初在产品余额+年末在产品余额)

(4)N产成品=2*主营业务成本/(年初产成品余额+年末产成品余额)

(5)N应收账款=2*主营业务收入/(年初应收账款余额+年末应收账款余额)

(6)N预付账款=2*主营业务收入/(年初预付账款余额+年末预付账款余额)

(7)N应付账款=2*主营业务成本/(年初应付账款余额+年末应付账款余额)

(8)N预收账款=2*主营业务成本/(年初预收账款余额+年末预收账款余额)

一般情况下,每项周转次数的确定应取近几年平均值,剔除掉不正常年份计算值,以期得到和项目实际情况相符的周转次数。

2.3 各项数据的计算

在周转次数计算好、同时“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折旧及摊销估算表”做好以后,就可以进行流动资金的计算。

具体各项目数据计算公式如下:

(1)C现金=(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他制造费用+年其他营业费用+年其他管理费用)/N现金

(2)C原材料=(年外购原辅材料、外购件费+年外购燃料及动力费)/N原材料

(3)C在产品=(年外购原辅材料、外购件费+年外购燃料及动力费+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他制造费用)/N在产品

(4)C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其他营业费用)/N产成品

(5)C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N应收账款

(6)C预付账款=(预付年外购原辅材料、外购件费+预付年外购燃料及动力费)/N预付账款

(7)C应付账款=(年外购原辅材料、外购件费+年外购燃料及动力费)/N应付账款

(8)C预收账款=年预收营业收入/N预收账款

3 以项目为例,计算流动资金

该项目新厂区征地面积约300亩,建设内容主要有生产厂房、食堂、气源站、液化天然气站、大门及门卫等。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建设期1年,建成后可实现年产5000架高端液压支架的生产能力,可实现销售收入112821万元(不含增值税)。

3.1 周转次数

分析该企业近5年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各辅助报表后,计算出近5年N现金、N原材料、N在产品、N产成品、N应收账款、N预付账款、N应付账款、N预收账款,剔除不正常年份数值后取平均值,得出N现金=12,N原材料=8,N在产品=8,N产成品=10,N应收账款=8,N预付账款=6,N应付账款=6,N预收账款=6。

3.2 “总成本费用表”中各项数据

(1)年外购原辅材料、外购件费

本项目原辅材料主要有:钢板、管棒材、铸锻件、焊材;外购件主要有阀类、结构件、高压胶管、橡胶密封件等。

经选取量大、有代表性的产品类型仔细测算,本生产纲领内,年外购原辅材料、外购件费为69949万元。

(2)年外购燃料及动力费

本项目燃料及动力能源主要有电、氧气、CO2气体、天然气、氩气等。

经测算,本项目年外购燃料及动力费为3385万元。

(3)工资及福利费

工资及福利费,参考企业近3年全厂职工工资及福利费年人均工资,并考虑到达产年后一定的增长予以计算。

本项目设定人员1735人,年人均工资按照4.2万元、五险一金等按照工资的60%计算。本项目达产年年工资及福利费=1735*4.2*1.6=11659万元。

(4)年其他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等。其他制造费用是指制造费用中扣除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折旧、修理费后的其余部分。

经分析、测算,并考虑企业达产年后生产技术的进步从而引起制造费用的降低,年其他制造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2%,为112821*2%=2256万元。

(5)年其他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有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其他管理费用是指管理费用中扣除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后的其余部分。

经分析、测算,并考虑企业达产年后管理能力的提升,年其他管理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3%,为112821*3%=3385万元。

(6)年其他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广告费等。其他销售费用是指销售费用中扣除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后的其他部分。

经分析、测算,年其他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3%,为112821*3%=3385万元。

(7)年经营成本

经营成本为以上(1)-(6)项之和,(1)+(2)+(3)+(4)+(5)+(6)=69949+3385+11659+2256+3385+3385=94019万元。

(8)折旧及摊销

参考“折旧及摊销估算表”,年折旧及摊销费用为4048万元。

(9)财务费用

本项目无贷款,财务费用为0。

(10)年总成本费用

年总成本费用为经营成本、折旧及摊销费用、财务费用之和,(7)+(8)+(9)=94019+4048+0=98067万元。

3.3 “流动资金估算表”中各项数据

由以上数据可得,

(1)C现金=20688/12=1724;

(2)C原材料=73336/8=9167;

(3)C在产品=87248/8=10906;

(4)C产成品=(94019―3385)/10=9063;

(5)C应收账款=94019/8=11752;

(6)C预付账款=20982/6=3497;

(7)C应付账款=(69949+3385)/6=12222;

(8)C预收账款=78972/6=13162。

流动资产=现金+存货(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应收账款+预付账款=46109;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25384;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0725。

4 总结

经计算,本项目流动资金为20725万元。本项目达产年销售收入为112821万元,经验证,销售收入/流动资金=112821/20725=5.4次,符合项目实际情况,说明本项目流动资金的计算是准确的。

经营数据分析材料篇2

要使预算员的算量数据被施工员接受和利用,最重要的是预算员需要清楚知道材料的现场使用情况。

科班预算员的尴尬

预算员是一个有诱惑力的岗位,可以不下工地,工作时间相对自由,福利待遇也相对较高。在工程项目中,其重要性在领导心目中排位靠前。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很多预算员都是刚出校门,会看***纸,学会一个软件就开始做预算,甚至工地都很少去。这样导致的结果是,预算员在现场的一些老资格施工员面前说话力度不高。

同时,现在项目竞争激烈,成本内控压力大。预算员岗位不仅要面对投标报价的预算工作,还需要面对内部成本控制的预算工作。而内部成本控制的核心就是做好成本测算,参与过程监管和控制。对施工过程要素的不理解直接导致预算员想参与也不知如何下手。

现场材料管理叉寸预算工作的挑战

材料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不是项目材料部门一个部门就能够管好的,预算部门也需要参与其中。从前期的测算和计划,到后期的核算分析,预算量价和实际发生的分析对比都是一个复杂繁琐的工作。大多数情况下,预算员作经营分析都是依靠别的部门数据报送,自己汇总,然后呈送。在这个过程中,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对预算员造成无形压力:前期测算时,预算数据的准确性是否够?能否取得现场施工员对于量上的认可?经营分析数据的来源是否准确,其口径是否一致?预算材料和实际使用材料并不一样,如何分析?还原事理,找出要点

熟悉***纸,完成算量,形成用于项目过程控制的施工预算是个非常关键的工作,而且该工作是在工程刚开始即需要完成的内容。而这一点,在很多项目上,往往是做了但做的不全面,边算边干的情况居多。

工程过程中,预算员应该根据工程进展,完成阶段性量上的拆分,形成施工员可借鉴并利用的控制数据,帮助施工员提出一个合理的物资需用计划。工程收尾或者阶段性成本核算时,需要收集施工员的计划量、现场材料的发生量,形成对比,分析偏差。

完成重点,参与控制

要使预算员的算量数据被施工员接受和利用,最重要的是预算员需要清楚知道材料的现场使用情况,比如,品名、规格、替代、属性等。不知道这些内容,将直接导致预算员算出来的材料可能不是现场实际使用材料,也可能算出来的数量和现场用量差别较大。同时,预算员需要多下工地,了解工程进度,以及工程变更情况。

经营分析过程中,及时的数据收集非常重要。作分析之前,甚至开工就需要定义一个明确的核算周期。所有部门统一,使得口径一致,分析的数据才具备有效性。当然,目前阶段,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单靠报送是不够的,很多项目材料管理部门的人员要将帐务弄清楚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工作。数据不准,所有的分析都是空中楼阁,没有现实意义。所以,建议施工项目,使用一个材料数据收集分析的工具解决这个问题。材料管理软件辅助实现

通过内置预算材料和实际材料的对应关系,使得预算数据直接导入即可形成预算和实际材料的对应关系;同时,物资需用计划提出时,可自动关联形成参考数据,保障预算员提供的数据对施工员的控制作用和参考作用。材料消耗数据发生后,软件会自动汇总生成预算和实际材料价格对比分析表和成本分析表。

经营数据分析材料篇3

关键词 物流货运;成本核算;计划价格;消耗定额

物流货运是货运企业经营活动的中心环节。货运活动不创造实物产品,而是提供货运劳务,使货品发生位移而获取劳务收入的经营活动。目前,不少货运企业采取承包、承租、挂靠等方式进行运营活动。由于经营方式的特殊性,导致企业在整个经营活动过程中存在运营收、运营成本等的核算不真实甚至出现账目混乱的状况。在对货运成本进行核算与管理中,首先必须确定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这样才能进行货运成本的核算管理与控制。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物流货运成本的构成与核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货运生产耗费的情况,货运企业成本项目可划分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其他直接费用、营运间接费用等四个基本部分。

(一)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是指支付给营运车辆司机和搬运工人的工资,包括司机和工人随车参加本人所驾车辆保养和修理作业期间的工资、津贴、生产性奖金以及按营运车辆司机和工人工资总额14%计提的职工福利费。WWw.133229.CoM

(二)直接材料

货运企业的直接材料相对比较简单些,主要包括燃料和轮胎两种,具体而言,就是汽油、柴油和外胎,这三项成本支出在货运企业的直接材料成本中一般会占到8成以上。

(三)其他直接费用

1、保养修理费。指营运车辆进行各级保养及各种修理所发生的料工费(包括大修理费用计提额)、修复旧件费用和行车耗用的机油、齿轮油费用等。采用总成互换保修法的企业,保修部门领用的周转总成、卸下总成的价值及卸下总成的修理费支出包括在内。

2、折旧费。指按规定计提的营运车辆折旧费。

3、养路费。指按规定向公路管理部门缴纳的营运车辆养路费。

4、其他费用。指不属于以上各项目的与营运车辆运行直接有关的费用。包括车管费(按规定向客运管理部门缴纳的营运车辆管理费)、行车事故损失(营运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因行车事故发生的损失。但不包括非行车事故发生的货物损耗及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车辆牌照和检验费、保险费、车船使用税、洗车费、行车杂费等。

(四)营运间接费用

营运间接费用是指车队、车站等基层营运单位为组织与管理营运过程所发生的应由各类成本负担的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修理费、保险费、设计制***费、试验检验费等。

货运成本是表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成果。如何对其进行核算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就笔者调查而言,当前货运企业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1)货运企业的车辆所有权可谓五花八门,有自购的,也有集资的,还有挂靠取得营运牌照的。其成本核算方法不尽相同。(2)企业对各种原材料、燃料、轮胎、工具和各级维修作业等,根据市场行情制定计划价格,定期调整价格差异。(3)货车常年在路上,司机有很大的自主空间,车辆行驶里程如何,货物数量多少,油量消耗大小等等,都无法像其他生产企业一样直接监控,车辆一般采取定点加油、计划价格的办法。(4)对于燃料、轮胎的主要原材料,一般按行车公里数采取消耗定额的办法进行核算与监督。

二、货运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1、核算主体界限不清。由于货运企业的运营方式与一般的其他企业比较有着较大的特殊性,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不明显,尤其是在有些小货运企业中,对于各种车辆不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核算方式,而是采用同样的成本核算方式,导致一些成本项目核算的不真实、不准确。

2、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由于货运企业经营方式的特殊性,会计核算有违规操作现象。有些货运企业采取承包、承租、挂靠经营方式,根本不设账,只以票代账,或者虽然设账,但往往在收方面只体现承包承租收、挂靠收等,成本核算也无法进行,导致账目混乱。

3、内部管理制度缺失。由于货运企业承包、承租、挂靠等经营方式的特殊性,使得货运内部的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很不完善,或者即使订立有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难以贯彻施行,只能流于形式,导致整个会计制度的执行和会计核算的监督无法开展。

4、会计机构设置与会计人员任用不符合会计规范要求。出于成本考虑,不少货运企业在会计机构设置上一般是层次不清、分工不太明确,有的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在会计人员任用上,最常见的做法就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高手”做兼职会计,这些人往往在数个单位兼职,一般定期来做账,会计核算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二)计划价格的制度执行容易出现偏差

这种情况在原材料价格起伏变动频繁的时候体现得尤其明显。近年来燃料价格一直上涨,在制定计划价格时很难找到合理的价格标准,从而造成计划价格制度流于形式。

按现行制度规定,原材料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价格计价核算,也可以按计划价格计价核算。而对于燃料收发业务较多且计划资料较为健全、准确的货运企业,多采用计划价格对燃料进行收发核算。对燃料按计划价格核算的特点是:收发凭证按燃料的计划价格计价,原材料的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均按计划价格登记。燃料的实际价格与计划价格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份终了,将发出的燃料的计划成本与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

(三)消耗定额的制定与实施面临严峻考验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定额制定的依据不科学,与实际情况脱节;第二,定额考核涉及有关责任人经济利益,容易使责任人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第三,定额制定不够严格,对于脱离定额的,往往没有寻找具体原因进行责任划分。

三、加强货运成本核算与管理措施

如何提高货运企业会计工作质量,做好客运成本核算,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

1、根据不同的车辆来源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式。(1)由单车承包和单车租赁来的货车,其成本构成中不含折旧费,但增加承包金或租金,具体金额由公司在承包或招标中确定;(2)合股经营和线路租用货车,其成本构成增加线路使用费或管理费;(3)货运附加费和车辆通告费按有关规定应作为代收代付款,不计入成本和收入(但实际上由于货运经营者在代收代付客运附加费和车辆通行费收支不平衡,有一定差额,所以大部分货运经营者都将它们既计入成本,又计入收入);(4)货运企业将货车的风险成本计入总成本,如为货车和货物支付的各种保险金等。

2、建立健全货运生产记录。做好车辆维修作业记录,车辆、设备利用记录,财产物资变动记录,管理信息记录等原始记录。企业的物资财产要定期盘存,保证账实相符,并及时处理多余积压物资,减少物资损耗。定期盘点是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也是能否准确核算的重要保障。月末、年末均应该对物资进行盘点,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应该找出原因,划分责任,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惩罚。

3、按规定设置会计机构。根据企业自身业务量的大小,吸引人才,配备足够的、业务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合理安排岗位和人员,发挥各个岗位之间的牵制作用,解决成本核算不力的现象,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

(二)加强计划价格制度的执行、管理、监督

近年来市场材料价格经常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下,特别是国际油价呈飙升态势,燃料价格一路上涨。因此,在制定燃料、轮胎等计划价格的时候,就比较难找到合理的价格标准,从而有可能造成计划价格制度流于形式。所以,对燃料、轮胎以及其他原材料、维修作业等,应该及时根据市场行情制定计划价格,并根据市场实际定期调整价格差异,保证成本核算的真实性。

计划价格的制定与核算要着重考虑下面几个因素:第一,最近一段时间同一材料的市场价格;第二,近一段时间以来材料价格浮动走势;第三,出现价格差异之后应该寻找出差异形成的原因,并将责任具体到相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在平时企业会计核算中,要加强材料采购(特别是燃料和轮胎)的数量和质量的监督。做好材料领用的登记与考核,从而能够保证计划价格和消耗定额的有效运行。

(三)加强定额消耗管理与修订

1、选用科学的定额消耗核定方法。消耗定额核定的具体方法需要综合统计、经验、路况和车况等各种因素。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必须充分发动群众,采取上下结合的办法。定额的标准既要具有先进性,又要留有余地。所谓的先进性是相对的先进,是使大多数车辆和司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标准。如果标准过高,大多数人经过努力还是达不到,就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反过来,如果标准定得过低,很多人不需经过努力就能达到,也不利于促进生产、降低消耗。因此,这个标准应该是先进的而又留有适当的余地,这是制定消耗定额的基本原则。

做好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工作还要根据不同条件和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有技术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经验估计法三种。(1)技术分析法。技术分析法是根据设计***纸、工艺规格、材料利用等有关技术资料来分析计算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办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研究分析产品设计***纸和生产工艺的改革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可能性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技术资料,经过严密、细致的计算来确定的消耗定额。在客运行业中,通常是根据客车汽缸的自重、排量、马力和座位数对燃料的消耗进行分析,通过物理学和动力学的公式,得出材料消耗定额。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定额一般比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技术性较强,并不是每一个企业每一种材料都能做得到的。(2)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根据某一产品原材料消耗的历史资料与相应的产量统计数据。计算出单位产品的材料平均消耗量。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到计划期的有关因素,确定材料的消耗定额。以轮胎为例,计算公式如下:百公里轮胎平均消耗量度。一定时期轮胎消耗总量/相应时期的客车的行驶里程(以百公里为单位)。用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轮胎平均消耗量,必须注意消耗总量与行车里程计算期的一致性。如果消耗总量的计算期为一年,那么行车里程的计算期必须也是一年。根据以上公式计算的轮胎平均消耗量,还应进行必要的调整,才能作为用于核算和管理的消耗定额。计划期的调整因素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可以节约材料消耗的某些因素,这些因素应在上述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例如,在路况好的线路上,轮胎的消耗肯定要比路况不好的路面要小,在制定消耗定额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这种差异,对不同线路的消耗定额进行修正。(3)经验估计法。经验估计法主要是根据老司机的驾驶实践经验,同时参考同类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通过与干部、技术人员和司机相结合的方式来计算各种材料的消耗定额。

一般地说,比如燃料和机油等原材料的消耗定额可以用技术分析法计算,同时参照必要的统计资料和运输实践中的工作经验来制定。轮胎和修理配件等的消耗定额,大多可采用经验估计法或统计分析法来制定。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在制定消耗定额时,都必须走群众路线,实行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的三结合,共同审查和确定各种材料的消耗定额。

2、制定科学、先进的定额消耗标准。在日常运营管理中,还要充分发挥行车日志作用,深入掌握各部运营车辆运营成本细节,运用科学的定额消耗核定方法,从而计算出科学的定额消耗标准,并对各种原材料、燃料、工具、资金占用、费用等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先进的平均定额标准,进行成本管理核算。同时,应根据企业运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产环境的改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修订、完善。对燃料、轮胎等同常消耗量较大的原材料,要依据以往的统计数据制定并修正定额方案,加强对行车消耗的核算与管理。

经营数据分析材料篇4

【关键词】煤炭企业;统计工作;问题

一、煤炭企业统计工作的相关问题

1.统计工作认识不足

部分煤炭企业缺少对统计工作的深入了解,没有将统计工作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在统计工作中,原有的统计口径和统计指标与企业发展实际相脱节,未能使统计工作覆盖到企业整个经营领域,时常发生漏报、错报问题。同时,企业对统计工作的人、财、物投入力度不足,导致统计工作的随意性较大,工作质量难以提升。

2.原始数据质量不高

部分煤炭企业尚未建立健全统计制度,没有设立***的统计部门以及配备充足的统计工作人员。统计工作需要原始数据作为基础,但从当前情况来看,一些管理者擅自改釉始记录数据,导致原始数据质量偏低。此外,在统计工作中,也存在着未能按照统计制度填报统计报表的情况,造成统计资料粗估乱算,影响整体的统计数据质量。

3.统计指标体系不科学

现阶段,大部分煤炭企业上报的统计指标主要反映的是经济总量的变化,而缺少对经济运行质量的如实反映,在这种情况下,使得统计指标难以发挥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作用。煤炭企业过于重视经济利益的实现,未能将市场信息、经营质量、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经济运行质量指标纳入到统计指标体系中,导致指标体系不完善。

4.统计分析工作不到位

煤炭企业的统计工作带有滞后性,只重视对所有经济活动的事后统计,不重视事前统计预测和事中统计分析。统计工作局限于对单纯数据的汇总,编制统计报表,缺少对数据资料的横纵向对比分析,难以为企业决策提供详实的依据,抑制了统计工作服务职能的发挥。

二、煤炭企业统计工作的实践做法

1.提高统计工作地位

煤炭企业要正确认识到统计工作对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拓展统计工作职能,从过去单一的数据汇总职能,向统计分析、原始数据管理等职能拓展,紧密结合宏观统计与微观统计的要求,提高统计工作质量,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煤炭企业要制定统计制度,明确各部门应承担的统计职责,规定数据报送时间和方式。此外,要求统计部门认真完成对外报送统计报表的任务,为企业管理层提供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

2.强化原始数据的统一化管理

在统计工作中,要及时获取能够反映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数据,将其作为统计报表编制、统计分析、统计预测等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统计部门要结合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加强原始数据的质量管理,确保原始数据规范化、系统化,无弄虚作假的成分。在统计数据形成的过程中,要实施分口把关、逐级审核,集中管理统计数据,统一计算口径和统计范围,从而保证统计数据来源的可靠性。

3.构建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

为满足煤炭企业经营管理需要,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企业应以综合反映经济运行质量为核心构建起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在统计指标体系中,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生产销存指标,如产品销售、产品库存、商品煤质量、产品价格、分用户销量等指标,用以反映煤炭企业经营状况。二是材料消耗指标,如材料采购、材料消耗、材料储备等指标,为制定物资消耗定额,降低物资成本提供依据。三是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现金流量、固定资产投资、融资成本等指标,用以反映煤炭企业的财务运行情况。四是人力资源指标,如劳动素质、劳动报酬、职工数量、人员构成等指标,为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提供参考。五是可持续发展指标,如资产保值增值率、销售收入增长率、科研费用、开拓煤量等指标,反映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统计分析是揭示企业发展趋势,反映已发生生产经营活动成果的一项重要工作。煤炭企业要强化统计分析工作的决策服务功能,运用科学方法对统计资料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薄弱环节,并对企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企业根据统计分析数据,结合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对生产经营作出科学决策,充分发挥统计分析服务、指导、参谋的作用,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三、结论

总而言之,统计工作涉及到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需搜集、汇总、分析企业各项经营数据,如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帮助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战略。所以,煤炭企业要提高统计工作重视程度,制定和落实统计制度,保证统计数据质量,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凯.浅谈企业统计信息化管理――以煤炭企业为例[J].商业文化,2014(12):123-124.

经营数据分析材料篇5

[关键词] 餐饮 食材成本 控制 模型

对于进入微利经营时代的中国餐饮业而言,如今更面临着经济危机的考验。在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如何控制成本支出、获得成本优势,成为餐饮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在目前实际的餐饮企业管理中,一方面,成本控制的种种问题如潜伏在深水中的暗礁,浮出了水面;而另一方面,现行的成本管理体系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与成本管理制度,使成本控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成本控制是提高餐饮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餐饮收入成长时期,降低成本能使利润更快速增长;而在餐饮收入下降时期,降低成本则能抑制利润下降。现阶段餐饮企业的经营状况表现为用餐人数快速增长而营业收入小幅增长,此时只有严格控制成本,才能使利润与收入保持同方向变化。这一时期正是企业加强内部成本管理的大好时机。

一、餐饮业食材成本控制现状

1.食材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餐饮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经营成败具有相当影响。因而,成本竞争优势是餐饮企业综合竞争优势的核心,是餐饮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同时,成本控制又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餐饮成本由食品原材料成本(简称食材成本)、人力成本和餐饮费用三大部分组成。在餐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食材成本占餐饮总成本的比例最高,是餐饮企业运营的第一大成本。

虽然食材成本完全发生在餐饮企业内部,是企业可控制的成本。但是,由于食品原材料品种繁多、消费零散、易腐烂变质,而且因人人都能食用易产生营私舞弊行为,食材成本控制的难度最大。因此,餐饮企业对食材成本的控制是餐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成本控制之重要,集中体现为食材成本控制是其核心和关键。

为此,本文试***通过对“食材成本控制模型”的研究,为餐饮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提供可操作性的管理工具。

2.目前餐饮企业的食材成本控制方法

目前,多数餐饮企业对食材成本控制的方法大多是毛利率管理方法,即成本核算的目标为销售毛利,并己形成了相应的管理模式。但是,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一是毛利率水平不能真实地反映成本管理情况。由于受销售结构变动的影响,当毛利率销售水平较高的种类所占的销售比重大时,总体毛利率水平较高,容易掩盖毛利率水平较低种类的成本管理情况;二是毛利率水平不能真实地反映原材料的利用率。当毛利率销售水平较高的种类所占的销售比重大时,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总体毛利率的水平并不一定降低。

因此,以毛利率为中心的管理方法并不能完全提供成本变动的实际原因,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也就不能有的放矢。

二、“食材成本控制模型”综述

针对目前餐饮企业食材成本控制所存在的问题,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食材成本控制模型”。简要说明如下:

1.“食材成本控制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条件

(1)“食材成本控制模型”的基本原理

“食材成本控制模型”是在将有关食材数量、价格等数据输入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从而计算出餐饮企业一定经营周期理论食材成本的模型。具体而言,就是对所输入的原材料采购单价、产品销售记录、菜品量化标准等基本数据进行单位换算、函数运算,将食材理论使用总量通过对菜品标准量化后,在每周或每月所售出菜品数量的基础上,核算出每周或每月理论食材成本及理论食材成本率。

在过去的餐饮管理模式中,食材成本控制只依靠经验,被认为只是厨师长的事情。而通过“食材成本控制模型”,能够精确计算出每周或每月的理论食材成本(率);通过用实际食材成本与理论食材成本进行比较,能够清楚了解食材成本控制的效果,并进一步更有效地控制食材成本。这就使得食材成本控制成为一门科学,可以通过量化来把握和控制成本。

(2)“食材成本控制模型”的应用条件

应用此模型,餐饮企业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POS系统及完整菜单。需要具备POS系统,提供每周或每月的产品销售记录。

第二,原材料列表。需要制作菜单中的菜品所用的全部原材料名称列表,并由财务部门每周或每月更新原材料采购单价。

第三,标准量化表。需要明确描绘并制作所有菜品的原材料及其用量。标准量化表中的菜品数量要与餐厅菜单中或POS系统中数量相同,如表1所示:

2.“食材成本控制模型”的结构

“食材成本控制模型”以POS系统提供销售数据、以标准量化表制定物料核心表、以财务部门提供完整原材料采购记录为最基本的三大元素。模型包含菜谱编码表、原材料编码表、采购表、物料核心表、产品的销售记录表以及材料使用统计表等共六张工作表,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对各工作表间建立函数关系,得出每周或每月理论食材成本占销售额的比率。其具体运作流程如下(***1):

(1)菜单、原材料清单、物料核心表

①②:将菜单和原材料清单以标准量化表为数据来源,制作物料核心表,如***2所示。物料核心表的横向为餐厅出售的所有菜品,纵向为制作所有菜品所需要的全部原材料,表格中间的内容即为根据标准量化表得到的某一菜品所需要的原材料标准用量。

物料核心表是整个模型的中心,其他各部分都将围绕其展开。物料核心表的制作关系到整个模型的准确性,制作完成后它将是一张庞大的表格。但一旦将其完成后,如没有菜品的制作原材料用量改变,或者增加或去掉某一种原材料,这张物料核心表不需要再做任何改变。

(2)POS机、产品销售记录、物料核心表

③④:POS系统提供每月产品销售记录,如***3所示:

④②:将产品销售记录与物料核心表之间建立函数关系,即可得出每月食材的理论使用总量,如***4所示:

(3)财务部门、原材料采购单价、材料理论使用总量

⑤⑥:财务部门提供每月原材料采购单价,如***5所示:

将每一种原材料的采购单价与该种原材料该月理论使用总量相乘,即得出每月每一种食材的理论使用总价,如***6所示:

将每月所有食材的理论使用总价相加,即得出该月理论食材成本。用该月理论食材成本与当月销售额相除,最终可以得出该月理论食材成本占销售额的百分比。

3.“食材成本控制模型”得出的数据及其运算过程

“食材成本控制模型”数据来源,如表2所示:

原材料(食材)A本月理论使用总量

=菜品1本月销售数量×原材料A在菜品1中的标准用量+菜品2本月销售数量×原材料A在菜品2中的标准用量+菜品3本月销售数量×原材料A在菜品3中的标准用量+…+菜品n本月销售数量×原材料A在菜品n中的标准用量

本月所有食材的理论使用总量

=各食材均按照原材料A本月理论使用总量计算后相加的总和

原材料(食材)A本月理论使用总价

=原材料A 本月理论使用总量×原材料A本月采购单价的加权平均值

本月所有食材的理论使用总价

=各食材均按照原材料A本月理论使用总价计算后相加的总和

本月理论食材成本比率

=本月所有食材的理论使用总价/本月销售额×100%

三、“食材成本控制模型”的实践应用

对于“食材成本控制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在广东省东莞市某餐饮企业的实践得到检验。该家餐饮企业经营的产品主要为川菜,菜品种类繁多,原材料构成复杂。但因其已具备运用模型的基础条件,故可以应用本模型并检验其效果。

1.实际食材成本与理论食材成本的差异分析管理

(1)实际食材成本与理论食材成本的比较

通过本模型的应用,核算出2008年11月该企业某家单店的理论食材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为30.6%,而其财务部门核算出的2008年11月的实际食材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为38.2%。可见,实际食材成本率38.2%与理论食材成本率30.6%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说明该单店在食材成本控制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该企业在东莞有四家餐厅,平均每家每月营业额为90万元。则在为期一年的经营周期中,实际成本与理论成本间的差距为:

900,000元×(38.2%~30.6%)×4×12=3,456,000元

即在一年的经营周期中,该餐饮企业存在着3,456,000元之多的、巨大的食材成本的节约空间。

(2)实际食材成本与理论食材成本的差异分析管理

通过把模型计算出的理论食材成本,与财务部门核算出的实际食材成本差异进行对比,可以进一步分析模型中的数据,找出企业食材成本控制过程中的问题所在,进而对其加强管理。

实际食材成本与理论食材成本之间的差异分析,就是对发生的实际食材成本率与理论食材成本率之间的差异进行原因分析,分析差异究竟发生在哪一环节。当实际食材成本率与理论食材成本率之间的差异不大、没有超过允许的浮动范围时,可认为没有问题;但当发生异常差异时,则可通过“食材成本控制模型”这一工具有效而准确地找出问题所在。

对于食材成本控制的管理工作,如果只有计划目标、工作规范及培训这些事前控制工具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对业绩的考核,就无法实施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而缺乏后两类控制的控制实际上就是没有控制。基于“食材成本控制模型”的控制正是实行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的有力工具,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该模型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环节的成本控制状况的信息,并据此进行业绩考评。

2.应用“食材成本控制模型”出现的问题及难点

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发现 “食材成本控制模型”的应用过程中,会出现如下问题:

第一,原材料采购环节薄弱,达不到标准要求。诸如:内部采购力量薄弱、供应商系统不健全、配送中心管理不到位、中央配送不完善、盘点误差较大等。

第二,标准量化体系建立不完善。如中央厨房不能够发挥核心作用、标准量化表数据不完整等。

第三,销售数据统计不准确。

从而,笔者认为,应用“食材成本控制模型”的难点在于:

第一,应用“食材成本控制模型”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基础,对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能够逐一加以分析,并将其一一突破,才能够使此模型得以更有效地展开。

第二,初步将模型建立后,可以将企业目前存在的、对于应用本模型的条件差距进行分析,逐一将其解决。

第三,该模型在不同企业的应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问题不同,只有当对不同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之后,才可以得出相应结论。

四、“食材成本控制模型”的扩展说明

在对“食材成本控制模型”进行研究、创建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该模型作为管理工具的作用,还必须做好如下几点:

第一,制定量化标准。制定适当的量化标准是成本控制的极其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标准制定的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成本的控制。适当的量化标准应该掌握在平均先进的水平上,即在过去一定时期平均实际成本的基础上,考虑到未来变动趋势,制定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成本水平。因此,为使量化标准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必须广泛吸收有关人员参加,既要有财务管理人员参加,又要有各部门量化标准的执行者参加。

第二,进行理论食材成本与实际食材成本之间的差异分析。

将实际成本与理论成本进行比较,找出差异来,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第三,对成本差异实施管理。无论成本控制做得如何精细,由于影响餐饮经营的诸多因素都在随时发生变化,因此成本差异总是会存在的。这一模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可控差异进行管理,寻找降低食材成本的有效途径。通过对重大差异的分析,找到可以控制的因素,分清差异形成的责任,并落实到各部门的实际管理工作中。

因此,模型看似只对食材成本进行了理论核算,实则却通过理论食材成本率与实际食材成本率的比较,掌控了餐饮企业运营管理的全部过程。

参考文献:

[1]黄文波 孙超主译:Jack E. Miller,David K. Hayes,Lea R. Dopson. 餐饮成本控制[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2

[2]万光玲:餐饮成本控制[M].台北市:百通***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1

[3]熊 燕:论饭店餐饮成本控制[D].重庆大学

经营数据分析材料篇6

【论文摘要】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中,存在着数据资料整理的量化分析较弱、对营销专题调研内容分析不深入等问题,对其应采取完善数据资料的量化分析、加强营销专题调研内容的研究等优化措施,建立起科学的、合理的和动态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一、引言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市场调研与预测的综合能力,同时,又为营销专业后续及管理类的各门专业课程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它培养学生对市场的认识、调查方案设计、信息搜集、资料整理与分析、市场分析决策等综合能力。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企业在对经营活动进行决策时,必须对市场情况进行调研并给予充分的掌握,才能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决策。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与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紧密的联系,以培养技能为主线,并建立一种动态的更新机制,形成在理论上、方法上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还存在案例分析薄弱、营销专题研究不深入等诸多问题,为了适应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教学,应对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把一些新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内容研究成果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将有利于市场调查与预测理论和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1.市场调查与预测案例分析内容薄弱 

在现行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中,市场调查与预测案例分析内容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现行主要教材中案例分析较少;案例分析中对表面现象定性提问的较多,对定量数据分析的提问较少;联系具体公司生产实际问题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案例分析缺乏。案例分析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这些问题出现将不利于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学习和研究。 

2.对数据资料整理的量化分析较弱 

在现行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对数据资料整理的量化分析部分较弱。主要表现在:现行教材数据资料方面的量化分析阐述较弱,加之教学时数的限制,无法对数据量化分析方法进行细致的介绍。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利于学生量化分析能力的培养。例如,抽样调查中,抽样数目的确定,对抽样数目公式的应用和分析,因涉及总体方差、概率度、平均数允许误差等量较难分析,一般在教材中都是匆匆而过,没有结合实例加以分析和应用。 

3.软件分析工具的应用流于形式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市场调查与预测与计算机的应用联系更为紧密,例如,互联网调研的应用;调查表的制作;表格及***形分析;数据资料的量化分析;时间序列法、回归预测法、因子分析法等均可运用计算机来进行。这些内容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是无法顾及的,在现行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中,象excel、spss等软件没有很好的结合课程内容得以充分的、系统的展示和应用,而是流于形式象征性的提及。 

4.市场营销专题调研内容分析不深入 

现行的市场营销专题调研主要有消费者行为、营销战略、目标市场营销、营销策略(4p)等内容。在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中,对市场营销专题调研内容分析不深入,不是从市场调查的角度来研究市场营销的专题,市场营销的专题调研似乎成了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相关内容的重复,给人的印象是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在市场营销专题调研中找不到用武之地,产生脱节的现象。 

三、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措施 

1.增强市场调查与预测案例分析内容 

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应增强案例分析部分,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与生产实际结合很紧密的课程,通过案例分析,有助于对市场调查与预测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及深化,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根据课程内容的设置,市场调查与预测中的案例分析,大致可以分为5类:第一,基本理论类。运用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本理论,主要针对案例素材中的一些概念、基本现象等进行评价分析;第二,基本方法类。对案例素材中的方法,如抽样法、实验法、德尔菲法等方法运用是否合理、恰当等进行分析;第三,调查表设计类。主要是分析调查表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否达到调查的目的等;第四,数据分析类。对案例素材给出的数据资料,进行结构性、差异性、相关性、趋势性等数据分析;第五,综合类。就是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调查表设计、数据分析等类型案例的综合,该类分析一般是以一个完整的调查报告为素材,对素材进行全面的分析。案例编写中,应配合教学目的,可以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也可以针对几个知识点或针对一个较为全面的知识点(涉及基本理论、方法、调查表设计、数据分析、报告结论等问题)来编写。案例编写应以内容短小精炼、有利于教学为原则。 

2.完善对数据资料的量化分析 

对数据资料的量化分析,主要涉及:中心趋势、离散程度、区间估计、z检验与t检验、卡方检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联合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在这些分析中,现行大多数教材,只对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提及较多,而其余较少,量化分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在个别量化分析提及较多的教材中,举例较少,不便于教学,可增加举例。对数据的量化分析是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经营决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调研得到的数据,必须经过归纳整理,从中筛选出与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目的、所研究问题一致的内容,并进行量化分析,通过数据量化分析才能有助于对所研究问题的决策。 

3.注重软件分析工具系统化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市场调查与预测涉课程中涉及软件应用的内容较多,如何把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方法与excel、spss等相关软件的应用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应用中应注意:第一,专业性。要结合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内容来运用相关软件,防止相关软件的应用与市场调查与预测内容的脱节,应把相关软件应用到解决市场调查与预测的问题中;第二,系统性。现行教材中对excel、spss等相关软件的应用有所提及,但不系统,应对其系统化。相关软件的应用应具有系统性,要注重全过程、系统化的介绍相关软件在市场调查与预测中应用,形成一个运用相关软件来解决市场调查与预测中的问题的系统;第三,关系性。要正确处理好市场调查与预测原理和方法与相关软件应用的关系,市场调查与预测应以原理和方法的教学为主,而软件是为其服务的,不能因为有了软件的应用,而省略一些市场调查与预测原理和方法的介绍。例如,在趋势分析中,不能因为有了软件求解,就省略掉一些参数公式的介绍。 

4.加强营销专题调研内容的研究 

对营销专题调研内容的研究,主要涉及研究方法的问题,这方面,笔者认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郑宗成等著《市场研究实务》一书,值得借鉴,例如,在耐用消费品使用习惯和态度分析一节中,首先给出19个问题的问卷,在此基础上对市场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市场变化趋势、未来需求预测、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地区市场重要性等进行分析。[1]***形、表格、指标、预测方法的应用浑然天成,***文并茂,充分展示了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在对耐用消费品使用习惯和态度分析中的应用。对营销专题调研内容的研究,重点要注重的是运用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对营销问题的研究,而不应是市场营销学中相关营销内容的重复。 

四、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的展望 

市场调查与预测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调查与预测是进行经营决策的前提,只有通过正确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才能使企业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应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科研成果的运用,进行动态的优化。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应是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决策需要的,有利于在实践中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的、合理的、动态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经营数据分析材料篇7

(安徽新华学院 商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88)

摘 要: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传统的定性评估方法已经难以准确预测企业的环境风险。论文引入环境管理会计中的材料流成本会计MFCA的基本原理,建立环境评估的理论预测模型,核算出材料损失率和能源损失率评估指标,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以及损失物料金额的实际情况,为企业环境评估提供精确和客观的依据。

关键词 :环境评估;材料流成本会计;定量分析

中***分类号:X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5-0064-02

一、 材料流成本会计(MFCA)理论概述

MFCA是对作为生产的原材料及其它物质、能源等进行数量控制和跟踪,了解这些生产资料在企业制造过程中是如何流动,在减轻环境负担的同时降低环境成本的一种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方法(国部克彦,2008)。国内学者以MFCA法为契机,导入以成本降低和环境负荷削减活动为起点的环境经营,实现企业经营和环境保护相统一(冯巧根,2008);MFCA方法从数量与价值角度使企业资源损失定量化,从微观层面为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罗喜英、肖序,2011);依据MFCA核算体系提供的环境成本等方面的信息,对案例企业的环境设备投资项目进行优选设计,为从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评价企业环境设备投资项目提供了新思路(朱卫东、程品龙,2010)。

MFCA追踪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通过测出全部物质(物料)的投入和产出实物的数量和金额,对生产原材料及其它物质、能源等进行跟踪和控制,核算中将成本分为四类:物料成本(Material costs,MC),包括生产过程中需要的主材料、副材料及辅助材料;系统成本(System costs:SC),包括人工成本、设备折旧等;能源成本(Energy costs,EC),包括电力、燃料费用等;废弃物处理成本(Waste treatment costs,TC)。根据生产资料在企业制造过程中的流动,对下道工序的合格品部分与废弃物部分加以区分,实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能源流动和价值流动透明化,将传统成本计算中难以明确反映的废弃物价值,作为企业制造过程中的一种负产品,从而动态反映废弃物对自然资源价值的消耗状况。(***1)

二、基于MFCA的企业环境评估定量分析

根据MFCA原理,建立企业环境风险定量分析理论预测模型,搜集企业主要生产线的重点工序的材料和能源投入的相关成本资料,运用设计的模型核算出材料损失率和能源损失率。根据核算出的材料损失率和能源损失率作为主要定量指标来分析企业的环境状况。

1.建立基于MFCA的企业环境评估理论预测模型

MLR是材料损失率,ELR表示能源损失率,此处定义为金额的损失,而不是数量的损失,MC01=0和EC01=0。MC0i和MCi表示第i工序的前道工序投入本工序和本工序新投入的材料成本,EC0i和ECi表示第i工序的前道工序投入本工序和本工序新投入的能源成本,Si表示第i工序的材料损失率。

由于MFCA法的运用尚未普及,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能源成本的相关数据难以获取,但是可以根据企业以往的成本数据或经验,遵循接近现实原则,对各工序能源投入与材料投入成本的比例关系做出假设,理论估算出能源损失率。

2.核算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公式(1)(2)计算出的材料损失率和能源损失率为财务比率指标(定量指标),对照设定的4档判断标准(如表1)分别进行打分。环境指标比率落于不同的区间时得到对应的分值,该得分标准表可以根据整个行业和市场的检验和回测情况调整。

主要考虑资源损失率和能源损失率指标对企业环境成本的影响,系统成本和废弃物处理成本的在整个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当MLR或者ELR高于75%,表明企业环境成本过高,生产效率很低,给予0分。MLR和ELR都小于20%,表明企业环境状况较好,给予15分。

对于得分结果,再依据传统资信评级的设计原理,可划分为3个等级,每连续10分划归为同一类档次,得分落入该档次内的所有客户为该等级客户(如表2)。对于得分段落入环境状况定性为差的企业,银行要拒绝放贷,而定性为优秀和中等的企业则进行不同程度的放贷。

三、基于MFCA法的企业环境定量分析法案例运用

C中小企业自2004年以来产品总产量不断提高,经营风险、管理风险都较低。产品主要有建筑机械用司机室、燃油箱、液压油箱、机棚件。由于后两个生产线的原材料主要依靠国外进口,企业只是进行装备与后续的表面处理工作,并不进行生产加工工作,所以选择油箱生产线,又由于油箱生产过程中,对水、油漆以及表面处理的药剂,包括磷酸、碱以及表面活性剂的浪费最为严重,所以重点评估的工序为磷化、试压、洗净以及涂装。根据C企业提供的一个重点生产线的主要工序的投入材料明细数量和金额,运用MFCA对该企业重点工序数据核算见表3。

根据上表数据利用公式(1)核算出C企业的MLR为12%,得15分。由于本案例缺乏相关能源成本数据,无法核算ELR的精确值,可根据C企业以往的成本数据或经验,遵循接近现实原则,确定各工序能源投入与材料投入成本的比例关系,再根据公式(2)估算出ELR的值小于15%,得15分。C企业共获得30分,划分为1级“优异”客户,表明是环境友好型企业,生产效率高。同时,由于磷化、试压、洗净以及涂装工序的水、油漆、药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浪费最为严重,建议C企业投资循环水系统、在涂装环节投资稀释剂回收装置以及建立污水处理池等措施,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污染,从而更好的控制环境风险。

四、结论

本文构造出一种新的基于MFCA法的环境评估定量分析方法,根据MFCA原理建立碳金融信贷决策环境评估理论预测模型,核算出材料损失率和能源损失率,通过划定得分,评定企业环境状况等级。实现对碳金融信贷企业进行综合评估和预测。此外,对难以获知环境评估指标的平均水平,仅按理论上的平均分配来设置不同档判断标准的打分,但无法通过统一标准予以确定。因此,各企业应根据整个行业和市场的检验和回测情况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 国部克彦.实践物流成本会计(MFCA)[M].东京:产业环境管理协会,2008:235-236.

[2] 冯巧根.基于环境经营的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及应用[J].会计研究,2008,(12):69-76.

[3] 罗喜英,肖序.物质流成本会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7):113-117.

[4] 程品龙,朱卫东.基于MFCA的环境设备投资项目优选方法研究[J].财会通讯,2010:11-13.

[5] 甄国红.基于材料流动成本核算的企业环境成本分析[J].财会月刊,2007,(4):76-78.

[6] [日]河野裕司.企业经营与环境保护兼顾的环境会计[J].商业研究,2005,(7).

[7] Markus Strobel.Material Flow Orientation within the InternationalCost Accounting[M].IMU,2001.

[8] METI (Japan Ministry of Economy,Trade and Industry).Guide forMaterial Flow Cost Accounting [R],2007:1-48.

[9] 张晨,范佩霞.基于MFCA的商业银行碳金融信贷决策研究[J].财会通讯,2013,(6):122-124.

经营数据分析材料篇8

关键词:同仁堂;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渠道

一、采用渠道分析法分析营运资金的原因及理论基础

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中多采用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孤立的指标衡量资金的利用效率,往往忽视了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且这些指标没有涉及到流动负债部分,很难从总体上把握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周转及其变化对营运资金的具体影响程度,难以判断营运资金策略的变化或调整在某一比率上的变化能否抵消在其他比率上造成的恶化,不便于对营运资金绩效的全面评价。

而王竹泉提出的渠道分析,将营运资金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并进一步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按其与供应链或渠道关系分为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和采购渠道营运资金。这种分析方法涵盖了营运资金各个项目,有利于全面评价营运资金利用效率。本文主要采用该种方法进行营运资金管理效果的分析。

二、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分析的一般思路

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税收等活动的占用的资金情况,对于一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制药企业,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相当于企业的“血液”,对其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水平进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可用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占用额和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来衡量企业的经营活动资金管理效率,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占用额是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生产渠道营运资金、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额之和,用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总的占用额除以平均每天销售收入可以得到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

采用渠道分析的方法,从三大渠道入手对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绩效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分别计算营销渠道、生产渠道与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额和周转期。各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额通常用与该渠道相关的会计报表项目进行计算,用占据企业自有资金的项目金额之和减去占用外部资金项目金额的差额来衡量,即所占用相关资产项目与相关负债项目金额之差。与营销渠道有关的会计项目有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和应交税费, 因此营销渠道营运资金为成品存货、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之和减去应收账款、应交税费。同理,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用材料存货、其他应收款项目余额合计数减去应付职工薪酬与其他应付款的合计数。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则用材料存货与应付账款之和减去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的合计数。在计算各渠道营运资金的周转期时,需注意不同渠道所选择的周转额不同,评价营销渠道、生产渠道、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时 , 则分别以销售成本 、 完工产品成本和材料消耗总额作为周转额。为进一步分析各会计项目对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的影响,还须将各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分解为相关资产负债项目的周转期,关于各渠道周转期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全年销售成本/360)=(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全年销售成本/360)=成品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收票据周转期-预收账款周转期-应交税费周转期

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全年完工产品成本/360) =(在产品存货+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全年完工产品成本/360)=在产品存货周转期+其他应收款周转期-应付职工薪酬周转期-其他应付款周转期

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全年材料消耗总额/360) =(材料存货+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全年材料消耗总额/360)=材料存货周转期+预付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应付票据周转期

三、对同仁堂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评价

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经营活动的营运资金占用量分别是241252.69万、286582.11万、358970.51万元,绝对额在逐年上升,同时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也在延长,13年至15年分别是119.41天、105.15天、94.46天。三个渠道中,营销渠道占用了本公司绝大多数的营运资金,2013年至2015年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额均超过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总额,且营销渠道资金占用额在逐年上升。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量为负,说明其更多占用外部资金进行生产环节的资金周转。采购渠道占用了本企业少量资金,2013年至2015年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分别占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总额的1.17%、1.17%、6.44%。2015年同仁堂、哈药股份与云南白药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总额分别为358514.27万、97758.04万、611408.98万,周转期分别为119.41天、22.20天、106.14天,以上数据表明虽然同仁堂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占有额居于中等水平,但实际周转期较长,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不佳。

现分别从经营活动的三大渠道――营销渠道、生产渠道与采购渠道及各渠道的分项目对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分析。

(一)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分析

首先计算了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指标: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成品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预收账款周转期与应交税费周转期,如表1所示,并计算了2015年同仁堂、哈药股份与云南白药三家企业营销渠道相关营运资金指标,如表2所示。

纵向来看,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的占有量分别为241252.69万、286582.11万、358970.51万,可以发现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在不断增加。由表1可知,营运资金的周转期也在不断延长,说明营销渠道营运资本利用效果在降低。从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各因素分解来看,可以发现存货周转期有所波动,但前后变化不大,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周转期总体延长,预收账款周转期缩短,应交税费周转期延长。企业2013年至2015年的应收账款分别是47114万、62475万、86465万,分别占营业收入的5.41%、6.45%、8%;应收票据分别为12874万、32054万、32538万,分别占营业收入的1.48%、3.31%、3.01%;预收账款分别为35122万、28425万、18460万,分别占营业收入的4.03%、2.93%、1.17%。这说明企业在近几年可能采用更为宽松的信用***策,适当延缓了付款期并降低了ο售过程中预付款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企业的销售收入的增加。

横向比较,同仁堂、哈药股份、云南白药三家企业2015年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分别为358970.51万、502577.44万、762540.27万,可以发现同仁堂的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量处于较低水平,但由于其销售成本不高,表2显示的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仍处于较高水平,由表2可知,同仁堂的存货周转期处于较高水平,这是延长其营运资金周转期的重要因素,应收账款周转期其处于中间水平,应收票据周转期处于较低水平,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周转期之和在三家企业中是最低的,说明相对其他两家企业,同仁堂的信用***策更为严格,收款能力较强。同仁堂的营运资金周转期与云南白药相近,但由于延长同仁堂营运资金周转期的主要是成品存货,而导致云南白药营运资金周转期较长的是成品存货和应收票据,应收票据的变现能力较强且风险性较低,其质量高于存货,所以总体来说同仁堂营运资金利用效果要低于云南白药。

总体来说,虽然同仁堂近几年对其信用***策有所放松,但在同行业中其对客户的信用标准还是较为严格的,因此其所售商品的回款能力较强。导致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较长,营运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成品存货的持有量过高,企业需对其成品存货持有量做适当调整,增强存货的利用效率。

(二)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分析生产渠道

(见表3、表4)

经计算,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分别为-27325.06万、-7003.84万、-4660.22万,企业生产渠道营运资金为负,且其绝对值逐年下降,表3列明了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生产渠道营运资金指标与趋势,由表3可知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绝对数也在逐年下降,说明从2013年至2015年,同仁堂在生产环节更多依靠外部资金周转,但对内外部资金占用量差距逐年下降。在影响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各分项目中,在产品存货周转期延长幅度较大,同时其他应收款周转期与应付职工周转期也有小幅度延长,其他应收款周转期有所波动,在14年周转期最短。综上,造成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变动的根本原因在于本企业在产品存货资金占用增多,使内外资金占用额差距缩减。

同仁堂、哈药股份、云南白药2015年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额分别是-4660.22万、-123933.20万、-27971.05万,三大企业生产环节都更多地占用外部营运资金,但同仁堂内外资金占用差额最小,表4显示了各企业生产渠道营运资金指标,从中可发现同仁堂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的绝对数最短。从各个分项目入手,同仁堂应付职工薪酬周转期和与其他应付款周转期之和并非三个企业中最低的,说明其占用外来资金的相对数还是较高的。但由于其在产品存货周转期过长,占用公司内部营运资金相对数较高,导致其在生产环节营运资金的利用效率略低于其他两个企业。

总体来说,同仁堂在生产环节虽占用了较多的外部资金,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本公司内部资金的占用,但由于其生产环节滞留在产品存货过多,使得内部资金的利用效率下降,在整体上影响了生产环节资金利用效率。

(三)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分析

(见表5、表6)

表5反映了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同仁堂采购渠道营运资金指标与趋势,2013年至2015年采购渠道营运资金总额分别为14735.21万、3316.71万、4203.98万。结合表5可知,采购环节营运资金占用额和周转期都呈先下降后小幅度上升态势,一方面得益于企业在逐渐增长的材料消耗总额下控制了材料存货的持有量,虽然力度不大,但有效地缩短了材料存货的周转期,从而有助于缩短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的周转。另一方面2014年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较短主要得益于2014年延长了应付账款的周转期,供应方宽松的信用***策使企业的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利用效率提高。

横向来看,同仁堂采购环节营运资金的利用与其他两个企业相比具有较大差距。2015年同仁堂、哈药股份、云南白药三家企业营运资金占用额分别为4203.98万、-280886.20万、-123160.25万,哈药股份与云南白药两个企业营运资金值为负,说明在采购环节占用的营运资金主要来源于采购方,而非占用企I自身的资金。而同仁堂在采购渠道营运资金为正,说明同仁堂采购环节占用的营运资金更多来源于企业自有的资金。表6反映各企业采购渠道营运资金指标,从应付账款周转期和应付票据周转期之和来看,同仁堂的值是最高的,且两种流动负债中,对供应方来说流动性较差、风险性较高的应付账款占了绝大多数,说明同仁堂自身在供应商方面具有较强的主动性,享有宽松的信用***策,并占据了对方较大规模的资金。但由于同仁堂材料存货的持有量过高,导致同仁堂在采购渠道更多地占用了自有资金。

总体来说,同仁堂在供应商方面虽有较强的主动权,享有较长的还款期限,但由于其材料存货的持有量过高,造成采购环节占据了大量的自有资金,大大影响了采购环节的资金利用效率。

四、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同仁堂经营活动的三大渠道中,营销渠道占据了大部分的企业自有资金,采购渠道占用了较少部分的自有资金,而生产渠道占据了少部分外部资金。营运资金近年来营销渠道与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均有所下降,只有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有小幅度提高,最终经营活动的资金利用效率是下降的。与其他两个企业相比,同仁堂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也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同仁堂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同仁堂的存货持有量过高,存货周转期过长,利用效率较低,企业需进一步加强各类存货的管理,提高存货的利用效率,有效控制存货成本。

企业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引进零库存管理制度,根据顾客的订单确定所需的成品存货量,确定生产计划以及安排所需的材料存货,从而大幅降低成品存货与材料存货的持有量,但这种方式会延长交货的时间,对生产环节造成压力,同时对供应商的依赖性较强,需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信任关系。因此也可以保留一定量原材料存货,接收到订单后在安排生产,这样无需过分依赖供应商,且有效降低了成品存货持有量,提高营销环节营运资金利用效率。2. 企业可以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辅助管理存货,例如 ERP 系统。利用 ERP 全方位科学高效集中管理业务流程,尽可能地减少漏洞,降低库存,使存货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经营数据分析材料篇9

论文摘要: 文章对施工企业实施内部效益审计的的必要性、审计内容、审计步 骤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做好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内部效益审计工作,对维护企业利益, 避免合同风险、融资风险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不规范行为仍然存在,拖欠工程款、垫资施工、阴阳合同、肢解单位 工程、造价一次包死的中标工程,结算时砍一刀等建设单位的不规范行为严重影响着建筑市 场秩序,给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和竞争力的提高带来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建筑用钢材、水 泥、铜等建筑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了企业工程成本 ,尤其是对造价一次包死的项目影响更大。一些改制后的施工企业在管理上与现代企业制度 的要求仍存在差距,粗放型管理的影响还较深;还有一些企业管理层次较多、管理手段较落 后、施工技术层次较低。

以上这些因素直接造成建筑企业存在合同管理、投资、融资、 垫资、拖欠工程款、施 工等多方面的风险,而内部审计是有效控制风险的手段之一。目前我国很多大型施工企业都 设置了审计机构,以更好地为管理服务。但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刚起步,还不是很成熟:(1) 内审工作在管理和经营领域深入不够,多数停留在差错防弊的一般水平或层面上,使审计成 果利用价值不大。(2)在审计方式上,仍然以事后审计为主,并非是富有建设性的经营审 计;审计手段单一,使内部审计监督缺乏有效性;审计程序简单,取证不到位加大了审计风 险。(3)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欠缺,项目管理规章制度流于形式,一些企业管理层没有 把内部控制放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策略高度来考虑。

现代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效益评价、决策服务、间接管理等多方面职能,当前施工 企业的内部审计最主要的一项职能就是经济效益审计,。

一、实施内部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现阶段,许多大型民营和国有施工企业通常采用的是“三级管理三级核算”的组织管理 模式,从低到高依次为工程项目经理部,工程施工分公司,总承包公司。集团公司为利润中 心,工程公司为成本费用中心,项目经理部为责任成本中心,机制上按责权利效统一原则,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其基本考核模式为:项目经理部、分公司 实行集体风险抵押承包,即“包实基数,确保 上交、超额奖励、亏损受罚”。经理部实行“项目总承包合同书”和“年度经济承包责任状 ”。分公司按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工期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和“年度经济承包责任状”。项目 经理和分公司经理作为承包代表人、重奖重罚。其奖罚标准同整体承包效益和个人业绩挂钩 。

为了使责任制落到实处,就必须坚持实行效益审计、成本跟踪核实、项目解体终审、责 任制自评、互评和纵向、横向交错考核等办法,力求承包合理、成果真实、考核严明、奖罚 兑现。

工程项目的内部效益审计就是施工企业内部通过制定适应项目管理目标审计方案,对其 所属工程项目实施的、以促进工程项目部完善内部管理,帮助项目负责人更好地履行经营受 托责任,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防范经营分险为目的的一种全面的效益审计形式。它是施工 企业经济活动的再监督,是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审计目标随着项目不同阶 段而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合同管理的有效性。合同签订、履行、变更、终止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合同对 整个项目投资的效益性;合同执行中的变更管理,审计项目单位是否掌握和运用索赔技术。

2.评价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审计项目单位在施工项目成本的预测、计划、动态控制、核 算和分析是否真实、完整和有效。

3.评价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的有效性。

4.评价信息管理的有效性。审计和评价项目单位预算计划、物料管理、财务系统的信息 使用效果。

二、施工企业内部效益审计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长期性、阶段性的特点,可以把内部效益审计分为三个阶段:即项目 投标(事前)、施工中(事中)和竣工后(事后)的经济效益审计。

1.项目投标决策内部效益审计。主要包括:参与标前评审,评价承接项目的可行性 ;参与预算分割制定,评价项目绩效考核指标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可行性;审查标底编制的合 规性和标书制作的完整性,规避投标风险。在实务中,审计部门对其单***项审计情形并不 多见。

2.建设阶段内部效益审计,实质上是核实建设项目的成本造价。重点关注内容为: (1)工程量的真实性审计,即包括实体工程量和实际消耗量的大小,主要是验证其提供资 料的真实程度。(2)材料使用情况的审计,即施工单位是否真实采用所列材料的规格和数 量等情况。(3)对影响造价的材料价格签证等有无按施工合同要求办理。(4)审计工程质 量,即其是否按照合同约定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5)审查建设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建设单位支付工程款的情况及有无挤占、挪用、转移现象。(6)通过审计,提出合理索赔 的可能性,根据同期施工日志,对索赔事件的起因和责任归属进行划分,按索赔程序,收集 充分适当的索赔证据。(7)在建设项目结算阶段,重点检查影响项目成本的事项,如材料 市场信息价格的变化、补充合同、工期执行和工程质量控制情况等。

3.竣工后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竣工后内部效益审计通常是在中介机构出具《建设项 目竣工决算审核报告》后,在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基础上对项目整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进行总体审核和综合评价。在这个阶段,内部效益审计侧重点是影响最终绩效激励兑现的量 化指标的审核,如项目收入支出的真实性、完整性的确认;项目外债情况及真实性确认,同 时对项目管理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项目后评价。

在各个阶段,对项目的整体完成情况进行审核分析,特别是对利润等绩效需考核的目标 完成情况进行审核分析,并依据效绩考核办法,出具内部效益审计定量指标评价报告;对工 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材料、安全、现场管理等进行控制的有效性、 完整性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并出具内部控制评审意见;在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基础上进行产 值分析、利润分析、风险分析,出具项目中期控制预警报告,以达到过程控制,目标管理。

三、内部效益审计的具体审计步骤

内部效益审计实施过程就是实现项目审计目的的过程,其实施主体是总公司层级的内部 审计部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只是项目审计的一部分,而对影响工程成本的施工组织方案 、材料物资供应、施工机械的配置与调度、分包工程成本等重要因素的审计,需要工程技术 、经营计划、物资及审计部门本身等多部门参与。内部效益审计过程一般为:下达审计通知 书,制定审计方案,组织实施审计,编写审计报告,交换审计意见等。

工程项目审计实施时要充分考虑审计目的对方案的要求,在编制审计项目实施方案时, 要按照《内部审计程序规范》和《内部审计制度》,制定符合具体审计目标的适当的审计程 序。

以工程项目建设阶段内部效益为例,其主要审计程序的设计是在确定成本费用为重要效 益指标审计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查证分析表单,引导内部效益审计方向,并使现场审计 取证表单成为内部效益审计报告的主要组成内容。

1.总体审计方案中量化绩效指标的审计。以系列查证分析表单为线索,工程项目建设 阶 段内部效益审计以成本费用为重要审计内容,在工程结算收入较为确定的情况下,主要以分 析影响效益的关键因素为重点,对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人、财、物的供应,机具的配置等等 进行分析。

2.施工企业内部效益具体审计程序和审计表单举例。以《分包工程成本控制表》为例,审计表格的设计是为了最终反映审计成果,通过履行 相应的审计程序,对审计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确认。在大量存在分包工程的情况下,重点加强 对分包工程的审计监督,对人工、材料、机械等结算价格的审查,是内部效益审计重点关注 内 容和必须履行的审计程序。通过选择或制定审计所需管理表单,在审计相关数据基础上,记 录并分析相关数据。

3.分包工程成本。一是 抽查分包工程款拨付单,检查拨付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授权批准,分包工程拨款汇总 表是否经过适当人员复核,是否正确及时入账。 二是抽查分包工程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始凭证,检查领料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授权批准, 材料发出汇总表是否经过适当人员复核,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适当,是否正确及时入 账。再以《消耗主要材料差价分析表》为例,材料费一般占整个工程造价的70%以上,因此 对主要材料的审查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工程预算与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采用双因素分析 方法,确定分别由价格和数量引起的偏差幅度。在价格审查上,可以通过查证材料购买合同 及发票,询问对方单位及对比市场信息价等具体的审计程序,来发现材料价格的真实性和合 理性。在数量分析上,主要审核材料进出库的内部控制、材料使用有无浪费、材料采购数量 有无超预算、材料采购计划合理性。

工程项目建设阶段内部效益审计除了测试内部控制制度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外,还 应深入到影响项目业绩及经营风险的每一个环节。在查证被审项目的收支基础上,对财务管 理数据加以分析对比、评价其是否节约,是否有效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是否达到预定的 目标和预期的效果,从中发现问题,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促进项目部改善经营管理。 施工企业内部效益审计中有关安全、项目质量、项目进度等管理控制重点的审计,主要 通过实施过程控制测试实现。重点是关键控制程序和关键控制目标的测试,其中审计表单的 设计应与各项管理目标一致。

特别需要提出,目前企业在垫资及甲方拖欠工程款方面风险最大,因此将建设过程中的 索赔事项作为内部效益审计的关注内容,并制定具体审计程序,规范审计取证工作,是内部 效益审计出现的一个新的内容。

四、内部效益审计报告

内部效益审计报告及结果,有赖于上述审计程序的有效实施和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 据。其审计结果可分为:项目效益评价结果报告和项目效益风险分析提示报告。

经营数据分析材料篇10

关键词:财务报表 企业 上下游关系

一、传统财务分析方法

通常分析企业回款过程管理的传统指标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

分析付款管理没有较为成熟的分析指标,一般付款管理的主要原则是尽可能延缓现金支出时间,通常的方法有争取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同步,在不影响企业信用的情况下尽可能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汇票代替支票,使用现金浮游量等方法。相关的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存货,存货周转率反映了存货的周转次数。

二、传统财务方法的缺陷

在资产负债表里与企业回款管理有关的科目有“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这几个项目共同驱动企业收款过程。应收账款周转率只以考虑了应收账款驱动的货款回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回款过程,并且报表中列示的应收账款是净值,即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越多,应收账款周转率就越高,这种增加不但不能反映企业回款管理效果好,反而可能是回款管理欠佳的结果。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对应的是赊销额而非全部销售收入,即使有修正的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平均应收票据),也是假设现销为零,营业收入全部是赊销构成的,实际情况现销是很少为零的,所以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贯高估了货款回收情况。

在资产负债表里与企业付款管理相关的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引起存货周转率变化的原因是多样的,不能简单评价存货周转率高就是资产管理水平高。比如,一般来说销售增加会拉动应收款相、存货、应付款项增加,但不会引起周转率的明显变化,通常情况销售增长首先会引起库存的增加,然后推动应付款项增加,实现销售后才会引起应收款项和营业收入的增加。这种暂时性的存货周转率减少是企业增加销售引起的对企业发展是有利的。反之,企业销售萎缩可能也会首先引起存货周转率的增加,并非是资产管理改善的结果。

存货周转率指标无法反映存货结构变化对企业资产管理的影响。存货一般由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低值易耗品构成,存货的结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比如,产成品比例增加可能是滞销引起的,原材料比例增加可能是签订了大的订单正在备货引起的,存货周转率指标无法对存货的结构变化反映的情况进行评价。

三、结合财务报表综合分析上下游关系

(一)回款管理分析

通过“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这几个项目综合分析企业回款管理情况。企业回款管理跟企业的营销策略和所处的市场竞争地位密切相关。应收票据、应收账款是产品赊销引起的,预收账款是产品现销引起的,这三个项目的规模变化和结构变化能够反映企业的营销策略和所处市场竞争地位。

首先看规模变化。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相比销售规模的变化。假设年末和年初的债权规模相同,如果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年末数比年初数增长了就说明赊销回款较去年减少了,如果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年末数比年初数减少了就说明赊销货款回款较去年增长了。预收账款规模增加说明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地位比较强,对客户的话语权比较强。

第二看回款质量。预收账款可能是以货币资金或承兑汇票的方式流入企业,流动性较强,质量较高;应收票据相比应收账款流动性强、坏账比例低,应收票据的质量优于应收账款。

(二)付款管理分析

通过“预付账款、存货、应付票据、应付账款”,这几个项目综合分析企业付款管理情况。企业付款管理跟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地位密切相关。

企业的付款一般来讲主要以经营活动产生为主,用于购买原材料,假设企业的付款全部用于购买原材料,存货中仅有原材料或者原材料所占比例不变,投资活动对外付款为零。存款的规模增长应与应付票据、应付账款规模增长相匹配,如果企业预付账款规模较小,在企业存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年末约较年初余额增加的越多说明企业对供应商的话语权较强能够控制付款进度,反之则说明企业对供应商的话语权较弱,对供应商的控制能力较为有限。

(三)结合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运营情况

如果企业对上游企业即供应商有较强的话语权,那么企业的付款可以适当延迟,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处于较低水平;如果企业对下游企业即客户有较强的话语权,可以要求客户预付企业货款,以质量较好的银行存款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货款,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应该是处于较高的水平,那么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一定是充足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是有竞争力的。反之,则处于不利地位。

四、案例分析

下面通过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财务报表相关数据,对企业上下游关系进行分析(详见表1)。

(一)回款分析

企业营业收入982.57亿元,较上年下降119.98亿元,降幅10.88%;年末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合计63.71亿元,较年初减少了34.81亿元,降幅35.33%,回款的规模增长说明企业加大了回款力度。但是应收票据减少45.75亿元,降幅50.14%;应收账款增长10.94亿元,增幅150.57%,回款质量有所下降,但是应收票据还是占到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总额的71.41%,回款整体质量还是较好的。同时注意到年末预收账款余额58.27亿元,虽然较年初70.74亿元的规模下降了12.5亿元,但还是处于较高的水平,说明企业对下游客户的话语权较强。

(二)付款分析

存货年末余额292.69亿元较年初减少5.50亿元,降幅1.85%减少,从结构上看原材料期末净值与年初净值基本持平,存货下降主要是库存商品下降9.51亿元,其中库存商品计提跌价准备增加0.77亿元,剩余减少可能是由于库存数量下降或产品成本下降导致。年末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合计553.06亿元较年初增长36.43亿元,增幅7.05%,并且主要是应付票据增加引起的,说明企业对上游企业供应商的话语权较强(详见表2)。

(三)现金流量分析

经营数据分析材料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经营数据分析材料10篇

学习

公务员心得体会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公务员心得体会模板,内容包括初任公务员培训心得体会,公务员心得体会标准格式。二、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服务绝不是一句空话、大话,就应把它落到实处,要将为人民服务体现到我们工作中的每一件最细小的事情中去。

学习

古建筑设计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古建筑设计10篇,内容包括古建筑设计案例推荐,古建筑设计节点大全。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早、中、晚五个历史阶段,在封建奴隶社会时期,木构架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主流,随着公元5世

学习

网页设计与制作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网页设计与制作10篇,内容包括网页设计及制作经验技巧研究,网页设计与制作方***文。教学素材是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目的,以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活动的形式呈现的教学材料。1.合理性。以个人网站设计来说,文本的制作上讲求清

学习

大学毕业设计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毕业设计10篇,内容包括大学毕业设计没通过影响毕业么,大学毕业设计是什么意思。举例来说,专科14门次课程中,直接涉及编程语言的仅有一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且只涉及c一语言,而实现交互式动态网页所需的语言(如JAVA、VBscr

学习

销售员转正工作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销售员转正工作总结,内容包括销售员转正工作总结及自我鉴定,房地产销售员转正述职报告。工作成绩与收获首先感谢公司人力资源部认可、招聘我进入***公司,并对我全方面的培训,给予我在公司发展的机会。感谢*董事长、***总经理

学习

数据分析材料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数据分析材料10篇,内容包括数据分析报告格式十篇,数据分析的思路及方法ppt。()A.0.52天文单位B.1天文单位C.1.52天文单位D.2.52天文单位解析:一个日地距离即1个天文单位;火星是邻接地球的第一颗地外行星;已知火星距日平均为1.52

学习

竞争班长演讲稿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竞争班长演讲稿10篇,内容包括大学竞争班长的演讲稿一分钟,竞聘保安班长演讲稿。我从没有担任过班干部,缺少经验。这是劣势,但正因为从未在“官潮混过,一身干净,没有“官相官态”,“官腔官气”;少的是畏首畏尾的私虑,多的是敢作敢

学习

技术方案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技术方案10篇,内容包括技术方案汇总范文,技术方案报告技巧。

学习

语音播报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语音播报,内容包括语音播报头条新闻,语音播报天气预报。作者简介:祝闽琼(1990-),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顾鹏宇(1991-),男,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李佳

学习

标志设计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标志设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标志设计的毕业论文题目,标志设计论文范文5000。文字符号之所以在标志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的三个功能与标志的设计宗旨一致。第一个功能是定点功能,它可以更有效精确的增加标志辨认程

学习

课程设计研究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课程设计研究10篇,内容包括网络零售课程设计研究意义,c语言课程设计的研究方法。一、基于公理设计理论的工业设计课程模式公理设计(AD)是一种哲学方***,其目标是将用户需求进行工程化语言的抽象处理,进而用科学、缜密的逻辑思维

学习

建筑设计专业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设计专业10篇,内容包括建筑设计专业论文十篇,建筑设计专业分数线。在市***建筑施工中,给排水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给排水专业是给排水工程中的关键性工艺专业,不仅对给排水工程产生总要影响,同时也对建筑施工中的成本预

学习

光电信息技术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光电信息技术论文,内容包括光电信息小论文,光电信息科学论文。1.2光纤波分复用技术光纤波分复用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表现了现代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在ITU-T标准中,通过引入控制层面,使网络具有

学习

竞聘岗位发言稿10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竞聘岗位发言稿10篇,内容包括竞聘中层副职发言稿,竞聘公交运营公司经理岗位发言稿。非常感谢你们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来展示自己。我叫,今年岁,本科学历,现任儿科主管护师。2000年7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医院儿科工作。自2002年起一

学习

数据分析材料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数据分析材料10篇,内容包括数据分析报告格式十篇,数据分析的思路及方法ppt。()A.0.52天文单位B.1天文单位C.1.52天文单位D.2.52天文单位解析:一个日地距离即1个天文单位;火星是邻接地球的第一颗地外行星;已知火星距日平均为1.52

学习

经济活动分析材料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活动分析材料10篇,内容包括经济活动分析材料,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要求有。2018年通风区应消耗金额459.81万元,矿承担金额527.30万元,全部实际消耗987.11万元,全年通风区实际考核亏损20.46万元。(二)大额材料投入情况通风

学习

大数据分析材料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大数据分析材料10篇,内容包括大数据分析方法论文题目,大数据的分析论文范文。超弹性材料(例如橡胶)是指可对大应变进行瞬时弹性响应的非线性材料,如***1所示的典型固体橡胶材料单轴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在低应变区的弹性系数为

学习

数据汇报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数据汇报10篇,内容包括工作数据汇报,数据汇报怎么讲。2.财务数据包括财务状况数据、国有资产数据、下属企事业单位收支情况数据等。财务状况数据包括检验检***局整体及各部门预决算相关数据、收支费用相关数据,用以反映检验

学习

企业经营与管理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经营与管理10篇,内容包括初创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方法。

学习

数据挖掘技术论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数据挖掘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数据挖掘十大算法论文,数据挖掘论文优秀例文。一、数据挖掘的定义数据挖掘是指从数据集合中自动抽取隐藏在数据中的那些有用信息的非平凡过程,这些信息的表现形式为:规则、概念、规律及模式等。

学习

数据分析软件设计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数据分析软件设计10篇,内容包括数据分析软件代码大全,如何设计一款数据分析软件。针对这种情况,作者设计了一种专门分析设备上传数据的软件(简称数据分析软件)。使用数据分析软件处理百万行的数据只需要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而且该

学习

数据挖掘技术研究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数据挖掘技术研究10篇,内容包括数据挖掘核心技术综述,数据挖掘国内外研究。空间数据挖掘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和管理决策支持技术等多学科交叉发展的新兴边缘学科,一般来说,空间数据挖掘可分成空间分类、空间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