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论文第1篇
1.当代城市设计的“综合性”特征
城市设计起源于专业人员对三维空间环境形态与尺度的兴趣,注重从使用者的角度理解与建构空间秩序;随着城市环境建设问题的复杂化,研究者认识到城市设计与经济基础、地方社会的深层次关联,并将城市设计推入了更深层的社会实践研究领域。如阿里•迈达尼普尔(AliMada-nipour)通过论证对比城市设计概念中的许多争议,得出城市设计是“塑造与管理城市环境的跨学科实践,其关注空间环境的塑造过程以及相应的塑造成果”;[1]马修•卡莫那(MatthewCarmona)等人通过对近40年城市设计相关论述的分析,将城市设计定义为一种以创造人性场所为核心观念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综合。[2]亚历山大•库斯伯特(AlexanderR.Cuthbert)指出,建筑设计依托建造技术“自下而上”开展营建活动,城市规划遵循治理目标“自上而下”布局城市建设,城市设计在两者之间,既是约束建筑设计的公共***策,也是反映社会诉求的专业代言(表1)。[3]可见,当今的城市设计协调多方主体的利益需求,合力策划、建设与经营良好的空间环境,不再仅仅是美化城市环境的手段,更成为引导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居民健康生活、延续地方文脉、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工具。
2.当代城市设计师的“多面手”角色
传统的城市设计注重形体的组合与尺度、空间的连续性与可识别性、建筑群的整体协调等感官特征,城市设计师多出身于建筑设计师,在形态塑造方面有着很强的专业能力。而随着现实社会对城市设计的需求逐步转变,城市设计逐步承担起复兴地方经济、协调相关者利益的社会职能,相应地,城市设计师的角色也日益复杂,其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的形态塑造能力,还需要掌握经济学、系统工程、公共管理等相关理论知识,并具备策划营销、组织管理、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4]由此,当代城市设计师在项目实践中需要至少承担如下角色:作为策划者与设计者,为片区发展定位,并结合宏观环境与地方需求开展创造性的布局设计;作为咨询者,为地方***府、社区、开发商等利益相关群体提供发展策略与建议,为决策者提供思路;作为协调者,了解利益相关者的基本诉求,并通过谈判协商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作为项目组织者,为各方执行者制定合理的行动路径与建设规则,促进项目落实。同时,随着城市设计师与各种群体及项目的交流与互动,其类型也日益多元,如为***府、开发商及社区服务的专职城市设计师,为某一重点地区提供长期咨询服务的驻地城市设计师,为某些特定群体(如弱势群体)服务的专业城市设计师等。
3.当代城市设计专业培养现状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福尔摩斯•珀金斯(G.HolmesPerkins)首次提出开设建筑学、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共修课程—城市设计,这被普遍认为是城市设计教育的开端,[5]20世纪60年代,欧美高校开始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尝试开设城市设计课程,但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各类院校的培养体系与方式各异,为对其进行规范,美国联邦***府颁布了城市设计教育标准,将城市设计定位为研究生培养计划,要求受教育者需得到建筑学或相关专业学位,教学人员需密切接触城市设计实践,教学过程需与地方***府合作等。[6]20世纪80年代之后,城市设计课程从教授向实践转变,[7]推广以实践知识、问题驱动为主导的教学方法,[8]以培养应用型城市设计师为目的,学制1~2年。当今欧美高校城市设计硕士培养大都采取这一思路,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的关联不够紧密,[9,10]学生缺少介入设计全程的机会,[11]难以建立较为全面的知识框架等。[12]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设计开始进入中国城市环境学科专业教育体系,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城市设计教育没有***的教学体系,是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部分。具体来说,在本科生教学阶段,城市设计主要作为一门城市规划专业理论与应用课程在高年级开设,而在研究生教学阶段,城市设计则作为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科领域内的一个附属研究方向,没有专门的硕士学位。在这样的培养环境下,城市设计往往被认为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个子集,存在忽视职业道德观、能力培养片面、设计方法落后、教学安排松散等问题,[13]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城市设计的职业化特征,也难以承担真正意义上的复杂综合的城市设计实践项目。
4.当代城市设计师的专业培养需求
随着进入新的城市发展阶段,城市设计的概念内涵日益丰富,实践任务越来越贴近现实社会,其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也因此较为迫切。这些均对当前高等院校的城市设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且更为具体的要求。首先,城市设计是市场需求较大的实践应用型专业,“职业化”是城市设计教育的核心任务,即创造、存储与传播专业实践知识,并通过教学体系的设置逐步引导学生走上职业化道路,支撑城市设计师职业的良性发展;第二,城市设计虽然根植于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两大学科领域,但其涉及到城市开发行为与社会利益分配,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因此,“专业化”是城市设计教育的本职任务,即将城市开发、公共管理、社会学、系统工程等与传统空间设计理论相结合,为学生搭建凸显专业特色的知识结构框架;第三,城市设计实践涉及到诸多利益主体,是团队合作、集体决策的结果,“协同性”是城市设计教育的专项任务,即应注重培养学生在组织、交流、引导、合作、协调关系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城市设计师的专业素养。由此,基于专业化的知识架构,以专业实践为核心,提升各类职业技能,最终实现教学过程与职业生涯的一体化对接,成为当前城市设计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
二、发展网络理论与城市设计专业培养新思路
1.面向职业发展的发展网络理论概述
发展网络(developmentalnetwork)是教育学领域中研究培养模式的一个新兴概念,指通过为学员提供发展方面的辅助从而引发学员兴趣、提升学员职业能力的一系列群体行为的集合。发展网络理论于2001年由哈佛大学教育系莫妮卡•希金斯(MonicaC.Higgins)与凯西•克兰姆(KathyE.Kram)提出,[14]其跳出“导师—学员”这种一对一的教学关系,探讨整体社会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作用。这一研究借助社会网络理论的相关研究方法,运用网络关联的多样性与关联强度来表征学员不同类型的学习环境,并探讨教学环境与个人职业发展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多样的网络关联与较高的关联强度不仅可以提升个人学习水平,还能够显著拓展职业领域、水平与满意度。[15]基于此,研究从个人全面成长这一发展需求出发,倡议通过建构“发展网络”建立动态、社会化、多元化的师生关系,提升个人的综合发展水平。发展网络理论的提出引起了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诸多后继研究。[16]
2.发展网络的基本构成与特征
该理论基于网络关联多样性与强度两个维度,将个人发展网络分为以下四种模式。其一,被动型网络,对应较小的网络关联多样性与较弱的网络关联强度,即学员的从师面小,教学关系较弱,知识流通范围与频率均较小,学员只能获取有限的知识与技能;其二,机遇型网络,对应较大的网络关联多样性与较弱的网络关联强度,即学员的从师面广,知识的涉猎面广,冗余度高,学生自主获取与加工知识的可能性大,创新能力较强,[17]但由于松散的教学关系,学员的专业学习质量可能较差;其三,传统型网络,对应较小的网络关联多样性与较强的网络关联强度,即学员从师面小,但由于较强的教学关系,知识传授与接收水平较高,学员的学习质量较高,但接受知识的范围小,创新能力与综合技能可能较差;其四,企业型网络,对应较大的网络关联多样性与较强的网络关联强度,即学员从师面大,同时教学关系强,知识的涉猎范围大,流通水平与冗余度高,学员可以自主获取知识,获得相应的辅导,并能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开放环境,因此学员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较快。从如上四种模式可以看出(***1),在一定专业领域范围内,具有较多关联与较高强度的发展网络能够为学员职业发展与综合技能提供更好的环境土壤,即企业型网络更适合实践应用型专业的职业化培养,其具备如下两大特征。其一,较大的网络关联多样性,指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多元导师群体,即通过教学网络关联多样的授课群体,为学生提供多样的信息与广阔的专业资源,有利于学生获取综合性知识,全面发展。其二,较强的网络关联强度,指顺畅、频繁的师生联系与知识传递,即建立稳固、常态化的师生关系,疏通知识传递渠道,优化传递方式,促进传递效率。
3.发展网络理论下对城市设计教育的思考
当今城市设计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复杂、复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涉及多学科的知识构成,需要与多样的利益群体合作,具备协调统筹、融会贯通的能力。而在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对一”的传统培养模式、以导师为中心的工作坊模式不利于提供开阔、融通的视野,以讲授为主的各类专业基础课也经常由于脱离实践需求而削弱了知识、技能的传递效率。为推进城市设计教育与职业发展接轨,发展网络作为提升职业化、综合化培养效能的理想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促进城市设计的专业化、职业化教育水平所需要解决的若干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加适合时代需求的专业教育支撑体系。那么,当我们将城市设计教育看作是学员的专业发展网络,并将企业型模式作为发展网络的理想模型时,就必须首先思考回答如下两个问题。城市设计发展网络需要怎样多样的教学关联?城市设计发展网络中的各种知识如何实现顺畅、频繁的传递?
三、城市设计发展网络的构建
1.网络关联的多样性—多学科的知识网络
城市设计作为一门跨学科、综合性专业,具有很广的知识外延,专业实践是融会贯通、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的过程。因此,为了促进城市设计师的职业化发展,基于发展网络理论,专业教育必须提供多学科的教学关联。城市设计作为塑造与管理城市空间形态的工具,运用专业技能塑造与地方经济发展、社会人文、地理环境相契合的空间方案,并依托公共管理手段与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将其落实,除了直接相关的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之外,至少还涉及到地产开发、公共管理、社会学与城市地理等学科群。由此,城市设计教育应该构建一个面向城市设计实践应用的多学科知识网络(***2),主要包括:一是核心课程,即城市设计基础理论,包括城市设计历史、价值与原则、理论与方法等;二是社会专题课程,即城市设计与社会文化,包括地方的社会文化特征,以及城市设计对社会生活的支撑作用;三是经济专题课程,即城市设计与地产开发,包括地产项目的策划、开发与经营,以及城市设计对地产开发的约束与扶持等;四是管理专题课程,即城市设计与公共管理,包括城市公共管理体系,以及城市设计的定位与作用;五是环境专题课程,即城市设计与宏观环境,包括生态、交通等各类宏观系统的运动规律,以及城市设计对系统的遵从与改良作用。这样的课程体系能够使学员有机会接触到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各类学科理论,在其中建构较为综合的专业知识结构,形成融通的综合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自己的专长。
2.网络关联的强度—以实践为核心的知识传递
事实上,现有的规划设计培养体系中,国内外诸多高校均开设了诸如城市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城市管理等专业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往往遵循自身的专业学科体系,学生虽然接受到了大而全的专业信息,但难以切实将其消化吸收并转化为有用的知识,知识传递的效率不高,也就是形成了较弱的“网络关联”。对于实践应用型学科,知识最有效的传递方法是付诸实践,由此,为实现较高强度的网络关联,应持有围绕实践开展教学的以下基本思路。其一,在实践中传播知识,即以城市设计实践为主线,运用真实的项目实践串联专业课程与相关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当今欧美高校的城市设计硕士培养计划基本均采取以实践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如华盛顿大学的城市设计培养由“领土与利益”“居住空间”“公私领域”3个城市设计主题工作坊组成,每个工作坊均围绕实践项目穿插讲授相应的专业理论、分析技术与设计方法①,丰富学生实践经验的同时,促进学生充分吸收、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而在中国,项目实践贯穿整个专业培养体系的案例还不多见。其二,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实践课程中,知识的选取与传授也非常关键。高校教师往往注重系统、深入的知识积累,以形成扎实的教学基础,但由于实践经验的不足,很容易导致理论与应用的脱节。同时,在这一问题上,参与专业实践的各种社会群体往往持有更加贴近实践的专业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有效补充高校教师授课方面的不足。因此,结合实践项目,在教学中引入专业设计机构、***府、开发商等相关社会群体,可以有效对接各种专题理论课程与现实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加贴近现实,以多元的视野参与实践,理解当代城市设计的作用与价值(***3)。其三,团队合作促进交流,除了推进师生之间的关联强度之外,学生之间的网络关联对于信息的传递与知识的获取也非常重要。城市设计是一项团队型的实践活动,其根本出发点就在于统合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通过充分的横向知识交流,形成满足多样需求的综合性方案。城市设计专业的学生往往来自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多个专业,将多样专业背景的学生组合成团队,能够形成内在的知识交流,从而促进知识传递。以实践为核心开展专业教学,究其根本,就是在受教育环境下,将学生前置于社会实践中进行培养,这样的方式既能保证知识的高效传递,也能提升学生应用、转化理论知识的能力。同时,高校严谨的教育氛围也可以保证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充分、系统的指导(表2)。[18]
四、面向职业化培养的城市设计专业培养模式
以面向培养职业化、综合化城市设计师为目的,借鉴发展网络理论,本文认为,在城市设计专业化培养过程中,应以建构关联多样、关联度强的城市设计发展网络为目标,即搭建多学科的专业知识网络,并以实践为核心开展知识传递。基于这一结论,研究提出如下面向职业化培养的城市设计专业教育体系优化策略。
1.以实践课程为核心
选取典型的城市设计项目,将实践课程贯穿专业教育全程,使学生贴近城市设计实践,了解掌握实践的基本构成、主要任务、设计对象、设计方法与技术、成果构成与实施策略等。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项目特质嵌入相应的专题理论模块(表3),使理论传授贴近实践应用,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转化与应用。
2.以地方实践为平台
为了使实践课程更加贴近现实需求,鼓励教学机构与地方***府或社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切实需求,地方可持续提供与现实社会密切相关的实践项目,并且为城市设计实践课程提供真实的项目环境与相关社会群体;而学校也可作为顾问机构,为地方提供长期稳定的咨询服务。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合作不同于生产性实践项目,其以专业教育、科研与服务地方发展为主要任务,属于非营利性质的合作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欧美高校开始倡导“服务式学习”(servicelearning)计划,[19]许多规划设计院系均成立了社区、邻里设计研究中心,作为培养学生、开展科研、服务地方的共同平台(表4)。这种方法将科研教学融入地方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有效的学习模式。
3.以多元理论为基础
围绕城市设计基础理论,拓展学科外延,与社会、经济、管理、地理、环境等相关院系共享教学资源,将其中与城市空间相关的理论知识引入城市设计专业教学,建构开放、融通的知识体系与多元的知识土壤,开阔学生专业视野,使学生能够根据实践所需或兴趣获取相应的理论支撑,辅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解释现实问题,并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借鉴跨学科技术手段,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开展城市设计实践,提升综合素质。
4.以合作指导为骨架
城市设计论文第2篇
绿色城市设计的原则是:不要轻易建造建筑,除非有绝对的必要。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里,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说,保护意味着对现状建筑进行扩建、改建以及移做他用。
“建或不建?保护,推倒还是重建?”这些问题困扰着建筑师。从过去可以找出许多建筑再利用、翻新、扩建的例子;在前工业城市里,一座建筑无论多有名,也需要为新的使用目的而改造(***1)。在欧洲许多城市,都会有许多经过许多世纪发展来的多种风格混合的教堂。在扩建时,旧的墙体、细部、材料都会被重新利用,并将当前风格纳入到原有质感中去。这种谨慎的做法倒是形成了一个个被后代所称颂的建筑。甚至在最为古典的帕特农神庙内,部分构件也是从一座更老的庙宇中移过来的。这种常识性的做法达成了一种充分利用稀缺资源的理想:就建筑而言,形成建筑的那些材料是难以获取的,当然就是稀缺的。在动辄大兴土木的今天,这种旧时的想法显得多么可贵。
这从建筑的角度启发了一个可持续设计的原则,就是优先考虑保护和利用以前的老建筑;如果设计一座新的建筑,则要考虑到灵活性,让建筑可以容纳更多的功能。还要考虑到建筑在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功能需要;最后,建筑应建在公共交通路线上,与现有城市设施发生联系,而且,最好以填补的形式出现在建成区内。
城市交通设计
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统是构筑城市的必要条件。机动车在成为城市居民普遍的交通出行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比起厂矿集中排放污染源,庞大的机动车群更像乌压压的蝗虫,随时随地制造污染,威胁人们的生命。
对于城市设计和规划的人来说,满足城市交通需求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要满足无限制的机动车使用需求是不可能的。因为,修筑新道路不仅远远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导致新的交通量的产生,并把交通堵塞的难题转移到道路系统的其他部分,情况更加恶化。英国著名城市环境专家Buchcman就这个方向曾提出过“环境区”的概念。在他的构想中城市被划分成4500平方英尺的区域。这些区限制机动车行驶,以步行优先。区域被运输量极大的道路包围,交叉口间断少,交通顺畅。为避免机动车对城市造成破坏,Buchcman提倡交通管制,拓宽步行道的宽度,降低车速等。最后构想提出结论:当城市超出一定规模,以私人交通为主进行的城市规划设计就变得不切实际,还是更多的要依靠公共交通来解决问题。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框架下开展工作的城市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不会专门为私人汽车的自由通行来规划和设计城市结构。满足可持续交通的城市形态应该是为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道而设计,私人交通是作为补充考虑的。从长远来看,这将促成一场重大的变革,从而对城市设计产生深远影响;在这场变革中人们将改变生活方式,一种不再依赖私人汽车的生活方式。所以说,城市交通设计是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方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交通领域,城市规划体制才能对可持续产生最大的影响。那么,城市设计师和规划师该如何做呢?
越来越多的趋势表明,机动车出行的距离趋向于越来越远,这与城市道路建设以城市向农村的辐射越来越广泛的现象是吻合的。为了消除这样的局面,城市规划应使城市或地区内工作、服务、设施的自给自足最大化;城市布局应是密集型,而不是松散型;沿公路交通进行线性城市开发;在城市内多开发一些充满活力的中心区。
当然,在非远程出行的情况下,私人机动车通行不占优势了。目前,城市中的短途通行还是以公共交通和步行为主;自行车,这一20世纪中国老百姓解决交通的主要代步工具似乎又有卷土重来之势,只是时下蹬自行车的以年轻人居多———为了彰显一种环保、轻松、健康的生活态度。步行、公共交通、自行车俨然是私人机动车普及的抗衡力量。城市规划设计应当在减少长途出行需求的同时,致力于增加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并将其作为城市运转的一种方式。
如果具体操作起来,城市面貌估计是如此这般:学校、商店、健康设施和工作点尽量靠近住宅,而且要有一个范围限定。从大量社会民意调查显示,以住宅社区为圆心,半径500~1000m形成的圆形范围是最理想的。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在城市中心区和住宅密集区实行步行优先,同时也鼓励自行车通行。这样就要求发展安全的步行道以及有效的自行车道,它们之间彼此依存,但互不干扰,腾出来的主要交通机动车道,应优先考虑城市公共交通。当然,在城市经济规模允许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城市地下交通,如地铁。同时,在开发土地方面,可试行每公顷土地,匹配建筑多少多少栋,注意,是栋,不是建筑面积,在建筑周边形成明晰和具有渗透性的街道和道路体系。步行区和住宅社区的核心,应是社区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设施中心。
对城市形态来说,实现公交、步行、自行车优先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意味着沿公共交通轴线集中发展。还意味着考虑公交站点之间的衔接,如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在换乘点衔接,舍弃在换乘点设置停车场,对城市设计本着密集城市设计的原则。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早有关于此种城市规划的试行,并形成一套规划策略。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坚持在现状城市建成区和周边地区进行新的高密度城市开发,以减少机动交通的需求,从而追求密集发展的城市。根据城市开发项目的需求对城市分区进行划分,专门为城区以及办公、商业、设施、娱乐、教育、文化、娱乐等主要出行的地点进行交通设计疏导。根据城市现状和未来用地将城市用地分成三类。第一类主要为公共交通,以一个火车站为中心,通过城际交通与城镇之间联系。通过停车限制来限制人们采用私人机动车出行。对步行、自行车、残障人士来说,该类地区是最主要的通行活动地区。第二类具有公共交通服务,并具有道路和高速公路的互通立交带来的良好可达性。区域可以主要的地铁站和公共汽车站点为枢纽中心。停车限制主要限于商务活动。第三类用地主要靠高速公路的互通式立交,没有对公共运输的需要和规划。该类用地适用于就业密度低、依赖商业运作支撑地区经济的地方。
城市有机化
可持续意味着用一种生态的标准来判断城市、要求城市、设计城市;换句话说,就是把城市类比为一个活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不但有细胞组成,而且还可以生长、衰败、死亡。
在20世纪初产生了一种看待城市的独特理论,该理论与18~19世纪发展起来的生物学关系密切。追溯其源是对工业***导致的城市快速增长发出的回应,当然这回应是反对的回应。一直以来,建筑教育的主导思想是机械美学。不管是建筑学专业还是规划专业的人士都是在密斯、霍华德、路易斯•康的模式下成长起来的。而相应时期的大师们都沉迷于机械美学的浪漫色彩中来解决城市问题。当这种做法到了一个极致之后,新兴的思潮必将出现。很快,一种对自然界的有机规则开始应用于城市设计的领域中。这种规则追求一种在个人对环境的需求和整体对环境的需求之间取得一种完美的平衡。在北爱尔兰的格雷斯黑尔,当地人严格遵守一种有序的有机社会模式:以礼拜堂、墓地、学校、村庄绿地为中心;绿地周边以网格模式沿整洁街道布置住宅;住宅的规划设计及建造尊重自然而不是改变自然。这种乌托邦式的生活态度也许只是寄托了人们的一种理想,但这种方式为可持续发展的有机城市形态提供了典型的答案。
在现代看来,有机城市规划理论早已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有机城市规划的主要原则,就是通过社区的模式来构筑城市,每个社区作为***的单元满足日常生活许多直接的需要。在城市的有机模式中,强调的是合作而不是竞争。在一个协作的社区中,每个社区的成员都是***的。社区的组成是由各种各样的人和阶层组成,每个成员都有独特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的一些国家就遵循了这种有机的城市模式,这种充满活力的社区模式为战后百废待兴的欧洲城市提供了自我修复的前提。城市各组成部分建造得有如生命的细胞,分数个主要分区,每个分区有自己的中心。区再分邻里,每个邻里也有自身的中心。邻里再划分为居住区,居住区再细分为居住组团,组团再由最基本的单位———家庭住宅组成。这种从个体到总体共荣共存的方式充满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之道。有机城市模式发展到今天,补充了更多的内容。
作为有机城市的象征,最为明显的是城市周边的绿化带和城区内的开放空间。这些绿地的重要性包括:土壤及植被可以作为碳吸收器;树木作为空气清新器吸收污染;绿化区可以作为动植物保护区还提供生物多样性;此外,还可以为城市提供娱乐场所,食物供应;在郊区,大量的自然景观则为城市提供了巨大的资源。丰富的自然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美学享受,同时又为地区带来经济收益。有机城市的相关形式还包括利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与景观协调的建筑形式,让建筑作为环境的补充(***2)。城市摒弃几何学的构***方式,而是采用随意性的曲线的城市结构。从整体结构方面,有机城市的模式在城镇乡村之间及确定的中心和明确限定的区或邻里这些部分之间有着明确的边界。总的说来,有机城市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为吻合。它所采取的生态学特性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既丰富又可实现的空间。
城市片区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决策提倡公共参与,而公共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参与在片区、邻里的层面是最有效的。有人认为城市设计的主要元素是片区。
将城市划分为片区是基于古代社会自然形成的城市认可,人们在无意识的介入下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界限的邻里和片区。进入汽车时代以后,城市开始分散化,因为汽车的发展需要空间,而城市的分散化也促使人们使用汽车。一座城市想要肆意使用,必须不断开发广阔的空间。这种急性扩张必然带来一种粗线条的城市:城市土地使用性质单一,夜晚死寂的城市中心变得极不安全,房产具有高度社会阶级同度性等等。今天,这种粗放型的城市令城市设计师们开始反思,我们是否应该回归传统的城市发展原则,而片区正是这样一种值得研究的传统城市元素。
片区并没有一个标准尺度,但是它还是有明显领域感的。对人们来说,空间的组成要素是场所、路径。路径把人们的生活环境划分成不同区域,这些区域就是片区(***3)。关于片区的理论,可追溯到英国的霍华德,美国的亨利•莱特,以及克拉特郎•佩里。其中,霍华德就建议把学校放在片区的核心位置。当然,也有失败的例子,在美国的巴尔,自然景观极其丰富,却在道路两旁布置豪华别墅,这在现今中国的城市也到处可看到这种做法。在20世纪早期的美国,受交通的影响人们开始受欧洲田园的启发从而产生美国城乡规划运动。在城镇片区内,设汽车禁行区。禁行区内的建筑不沿交通路线布局。住宅围绕一个中心景观公园分布。整个步行街区规划为一个大型***单元,其被交通道路所环绕。每户人家都是一段道路的尽端。后来,又衍生出一系列步行街区的组合,每个区都围绕一片绿地建设,并通过步行道把这些绿地联系起来。步行系统还通往学校、购物中心、社区设施,汽车不会在这些地点干扰威胁人们。
正是基于早期的尝试,后来人们才摸索出一套关于城市形式的新概念。将城市设想为大量基本单元模块组成。每个单元模块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自给自足。这让城市更加文明有序,这便是城市片区的有效设计对城市的影响。
城市街区
一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程度与城市街区的形式相关紧密。城市街区的设计手法和区内土地利用方式都影响着城市环境质量。街区的规模和片区一样并不是界定得十分精确。在城市空间多元化的模式下,街区的长宽不应尺度过大。
在设计街区时,有三种因素要考虑。一种是街区的社会经济功能;一种是街区在城市结构中视觉和物质的作用;最后是如何使街区正常运转以及组成街区的建筑如何设计。作为城市设计师,应当关注街区在城市中所起的视觉和结构作用并通过设计改造街区能满足城市绝大多数需求。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城市、片区、街区应朝着混合型用地发展。至于混合到什么程度,尚无定论,但有一些标准是存在人们心中的。将大规模的、喧闹的、危险的建筑放在家门口,相信无论是谁都无法接受。但人们并不排斥小型商业设施毗邻住家,因为这样会让住宅周边更有生活气息,充满活力。当然,相邻街区之间如果能共享大型的就业、教育、娱乐、购物的城市资源,则既可加强街区之间的联系,又能充分反映城市用地的平衡。说到底,街区就是城中之城,它的用地平衡反映的是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用地平衡。
城市街区应考虑功能多样化。如安排住宅、商店、办公用房、幼儿园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进而有益于环境。尽量避免城市中出现单一街区。也就是说整个街区几乎全是住宅、商业、工业或是其他。生活在一个单一的环境里面,相信任何人都不会有幸福感。
城市设计论文第3篇
导视系统来自英文“Sign”,有信号、标志、说明、指示、痕迹、预示等含义,现在已开拓成为一门完整学科。导视系统是指整体的城市指示系统,包括行***交通导视系统、商业导视系统、文化旅游导视系统等。城市导视系统是塑造城市形象和体现城市人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是建立在科学性以及公共性基础之上的设计,要求注重设计伦理性、设计文化内涵以及设计功能更为合理的表达。城市形象和指示系统是基于城市文脉形成的一个城市特有的城市表情,在设计时还要特别关注生活便利以及精神满足等人性化需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应以城市环境行为为基础,建立多个层级系统。如信息导视系统可分为一级、二级信息系统。
二、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的现状分析
1、城市环境设计的繁荣与城市导视系统教育本身薄弱形成反差
首先,社会对城市导视系统认识过于简单化。在我国开设艺术设计教育的众多学校中,没有进行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相关课程,专业划分互不联系,系统观念人为割裂。学习平面设计的不懂市场调查与营销,学习环艺设计的不懂平面版式,然而城市导视系统是要满足社会需要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环境调查、人群细分、信息媒介、相关法规等必须考虑的因素,在专业的操作流程下进行导入设计。其次,学校无法真正提供给学生在社会实践的机会,理论建设和项目执行比较少。由于城市导视系统设计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很短的时间,绝大部分教师在导视系统设计实践上显得商业行为掌握不足。最后,学生急功近利,缺乏团队精神,忽视设计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大部分学生缺乏与别人配合完成任务的心理准备,而完善的导视系统设计恰恰不是以个人力量能够独自完成的。
2、矛盾重重的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
其一,单一知识结构和综合运用的矛盾限制了城市导视的系统设计。城市导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包括设计学、环境行为学、广告学、营销学、消费学、心理学、传媒学以及电脑制作和相关制作工艺等,哪一样都不可或缺。然而从行业到设计院校的人为专业划分减少甚至割裂了专业间的互相联系;其二,城市导视系统的现有理论与项目操作研究存在不相匹配的矛盾。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是一个十分强调实用性的行业,但国内有关该内容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还比较薄弱。
3、改善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的出路
首先,整合交叉学科,加强交流。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要突破作为短期阶段性课程的惯例,要建立整体思维观念与其他专业、甚至其他院系相互协作。例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课程可以分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是由交叉学科专业老师带课,或者通过课题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强交叉学科交流。第二、重视师资理论更新。教师要不断的接受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最新讯息和一定的技术实践来完善知识体系,深化理论并将之运用于教学。
三、规范城市导视系统设计
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宜居住是由城市的各种组合因素共同形成的。城市的宜居程度不仅反映在功能齐全上,还反映在生活的便利程度,和心灵的愉悦程度。城市导视系统的误读性或不易读性会影响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建立。例如,欧洲的城市街道与社区大部分不是直线式的,然而,只要你能够认知地***,就可以轻松的找到你的目的地。这与当地城市导视系统的易读性和人性化设计不无关系。平面设计清晰、信息准确、方位设置合理的导视系统,从心理上给市民和外地游客以正确识别和认知,从而产生对于城市生活的安全感。与之相比,国内部分城市规划布局中规中矩的,建筑单体设计也十分漂亮,但是导视系统却混乱不堪。且不说美感设计,即便是识别与指示功能都不能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场所、方位、道路的信息令人费解,例如,同是车站名“北大街”,可能所指方位完全不同,中间相距几站路。试想连本地人都晕头转向,更何况外地游客?所以经常会见到有游客拿着地***无所适从,也就见怪不怪了。更加可笑的是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在本该是属于放置明显路标的地方,例如立交路桥上赫然树立的巨大广告牌,路标指示牌被挤压到角落,被花花绿绿的产品广告所吞没。城市导视系统的构建与设计不应只是做做样子,为了看起来像是大都市而已,它更应该是功能合理的、具有人情味的、准确体现城市意象的系统设计。
1、符合城市环境行为科学
城市导视系统设计要符合环境行为学特点,细节设计要符合人性要求,充分考虑人们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应从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和美学等角度达到完美,以国家的标准为参照,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导视系统信息设计要能够被容易的、无误的认知。导视系统设计要体现人与城市之间的沟通,根据人群分布和流动特点进行合理设置导视牌的尺度与位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导视系统与人群行为模式的相配。
2、体现城市地方文化特色
导视系统的造型和颜色要与城市整体形象协调,符合城市地方文化基本特征,体现城市整体性认知。建立区域导向系统,延续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与城市设计的风格相统一。
3、符合人与环境的视觉和谐
环境要素,如气候、光等客观物质环境对视觉有一定影响。周围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实地调查与模拟导入是有必要的,具有针对性的导视设计能够更加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另一方面人们的户外生活空间更加具有心理安全感。
4、规范城市导视系统视觉形象体系
城市导视系统设计逐级层次表现要具有一致性,视觉表达与信息要相协调,并形成视觉系统规范、内容丰富的形象体系。符号文字要符合国际通行的标准,配以英文等外文,以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根据总体规划进行区域划分,采用分级检索、***文的有机结合和实效美观的立体造型进行标识导向设计,以求建立布点合理、信息完整、指示明确的城市导视系统。
【参考文献】
[1]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3]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王峰:《环境视觉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
城市设计论文第4篇
文化是社会历史长期积淀的产物,包括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也是一座城市的根基.城市文化区别的根本所在,具有其地域性与历史性特征,并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发展与变化.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个性特征,其历史、文化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特定的自然环境与地域风貌孕育了徐州这座拥有两千多年悠久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不可复制的资源.在经过了注重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关注的重点逐渐转移到了文化带给人们心灵的满足感.汉代是我国民族精神确立的时期,是民族自信力最为强盛的时代,雄浑豪放、民风纯朴、开拓进取、百折不挠是汉文化精髓之所在.汉代也是兼容并蓄的时代,注重文化交流,以开放的态度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使得许多外来文化融入中华文化之中,成为汉文化的一部分.现代社会的开放也需要人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从传统文化中人们更容易感知自然之统一、阴阳之和谐,理解天人合一的重要性,这也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内心所缺少.“以文化建构城市,让历史服务于现代”[1]把历史文化资源在城市设计中充分加以利用,展现汉文化主题,可以更好地提升城市知名度,进而打造“文化徐州”的品牌.
2徐州汉文化研究与发展现状
四百多年的两汉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无比辉煌的一页.徐州作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至今保留着很多汉文化的遗迹.除了汉墓、汉兵马俑与汉画像石以外,还有项羽的戏马台、刘邦的拔剑泉、子房山等.其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如石雕、砖雕、玉器、金银器、漆器、陶器、建筑等.其中,很多属于国宝级文物,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这些是汉文化研究的物质基础,反映出距离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于汉文化遗迹的保护与开发,是汉文化研究与开发的基础.从汉文化遗迹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浑厚豪放的汉代精神,这也是融入城市文化之中的精神力量之所在[2].对于徐州这座有着悠久历史与独特文化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迹留存是现代城市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发展可供研究与借鉴的实物,是延续城市文脉的源泉.在两汉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徐州市近年来加大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建造了许多仿汉文化景观和以汉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公园.作为传递汉文化精髓,塑造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树立两汉文化品牌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汉文化景区的建设是徐州汉文化展示的一个亮点.以汉文化为特色的主题公园,集中展示了两汉文化精髓.融历史博览、园林景观、旅游休闲为一体,动漫展示与互动形式的融入增加了趣味性,使游客主动参与其中.建筑设计突出汉文化主题,以仿汉建筑为主,突出汉代建筑雄浑、大气的特点,这也是汉文化精神的一种直观展现.除此之外,徐州博物馆、汉画像石馆、龟山汉墓、汉城等景点分散布局,以点带面,营造出城市的整体文化氛围.公共艺术方面的汉文化展现,主要体现在公共环境中的雕塑与壁画作品.例如,三环路环岛的系列雕塑、云龙山隧道口的浮雕、泉山断崖壁画等.汉文化作为徐州现代城市设计之精髓,在建筑、城市景观、公共艺术等方面都应有整体的规划与设计.要考虑诸多的因素与层面,充分体现城市特色、个性与魅力,并以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去进行现代城市环境的构建,真正使城市精神与内涵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使人们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3].
3现代设计理念与徐州汉文化的结合策略
如何将现代设计理念、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是当代设计从业者一直在探讨的课题.文化存在于精神,反映于物质.在现代城市设计中无论是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还是文化媒体的传播,都植根于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外化体现.人们置身于城市文化氛围之中,了解城市历史与文化,直观感受到城市文化的底蕴与内涵.汉文化要以现代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现代与传统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展现徐州汉文化,就是要把城市文化的独特内涵用现代设计的视觉语言展现出来.
3.1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建构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园林与公共艺术等,这是城市的大环境,是城市文化风貌最直观、最生动、最形象的呈现,人们置身于其中就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体验.汉代距今历史久远,留存下遗迹多为墓葬.所以,在城市空间设计中应注重汉文化精神的融入.例如,简洁方正的整体风格的营造与自然材质、有代表性色彩的运用,都使人们能够感受到汉文化中的古朴与庄重.要使汉文化能够真正融入现代城市空间中,就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以现代设计理念进行重新规划与整合,经过抽象与重构的过程,古为今用.例如,汉画像石艺术馆新馆的设计,融汉文化内涵与现代设计方法为一体,既注重方正简洁,又不拘泥于讲求对称的汉代建筑形式,依山而建,运用古朴自然的浅色石材融于周围山水之中,建筑周围园林景观的设计洒脱而写意,使得建筑整体丝毫没有突兀之感.在建筑形式上以粗犷的直线条似刀削斧劈般建构出整体形态,体现出雄浑豪放的汉代精神,如***1所示.建***1徐州汉画像艺术馆新馆Fig.1Fig.1XuzhouMuseumofHanDynastyStoneRelief筑中既有代表汉文化特色的汉阙形态作为视觉符号,整体上充满时代感.建筑内部注重自然光线的运用,顶部及墙面大面积采用玻璃,增加透光性,使得内部空间通透而明亮,人们置身其中体验到汉文化与现代科技方法的完美融合.
3.2运用现代设计理念构建城市CIS系统
城市CIS系统全称为“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其基本内涵在于通过挖掘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给予城市准确定位.通过独具代表性的视觉形象,表达城市的文化内涵,使城市更加具有个性与特色,从而塑造新的城市形象.人们在城市形象的提升中获得生活品质的提升,让更多的人通过城市中实实在在的品质,获得对城市的整体感知[4].城市CIS系统是以创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为目标,以简练概括的视觉设计语言;突出城市文化的独特性,体现城市整体形象,展示城市品牌,彰显城市魅力.其中,既应包含传统文化内涵,又应反映时代气息与现代城市的精神风貌,又能通过简练而概括的符号语言;使人们获得有效的视觉感应,进而加深记忆效果,最终达到城市文化的传播和促进的目的[5].城市CIS系统的设计过程是城市文化整合的过程.对于徐州这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在进行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引入现代设计理念,构建城市标识系统.对于提升城市凝聚力,塑造城市文化精神,树立城市整体形象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其中,应充分体现汉文化的内涵,使传统历史文化真正融入现代设计形式之中.
3.3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传播汉文化
汉文化品牌的传播离不开现代文化传媒.首先要以现代设计理念树立汉文化品牌,要依据不同的产品类型选择不同的包装形式和广告载体.徐州的两汉文化品牌必须打好文化牌,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具体产品形象包装上去.选择合适的品牌传播时机,采取平面、户外、展览会等形式的广告媒体和互联网、手机APP、数字互动媒体、车载移动媒体等新兴广告媒体,以合理的搭配使徐州两汉文化的品牌形象迅速深入人心.要在管理、销售和服务等环节上增加投入,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在品牌传播上,要借鉴外来成功品牌的经营理念,系统、科学地调整品牌推广方向和发展目标,让徐州的两汉文化品牌独树一帜,并逐渐成长为国际性文化品牌.为了更好地传播汉文化,树立城市品牌形象,***府应建立有关城市形象及相关内容传播机构,对此进行统一规划、运作.要调动区域内媒体为塑造和传播城市文化服务,尤其是对城市文化的内涵、驱动要素进行统一设计.要充分利用媒体,借助媒体平台推进城市文化的塑造、传播和汉文化的传承.
3.4运用现代设计方法推动周边文化产品的开发
汉文化艺术节作为徐州汉文化宣传的重要平台,应调动各方力量,以汉文化作为载体,展示徐州文化底蕴与发展变化.以歌舞、民俗、餐饮等形式,共同营造文化气氛,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运用各种媒体的宣传与推广,弘扬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利用舞台剧形式展现徐州汉文化特色.借鉴平遥古城的《一把酸枣》、云南昆明的《云南印象》、皖南宏村的《宏村•阿菊》等极具地方特色且制作精良的歌舞剧,以直观的展示与极富艺术感的形式,使得人们对于当地的地方特色与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旅游商品开发亦是汉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人们来到徐州不仅要看汉文化的遗迹遗址,领略地域历史特色的人文风俗,感受到独特的城市建筑设施,还应购买到特色旅游商品,感受到徐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徐州现有的旅游商品包括汉画像石拓片、金银箔礼品、线装书籍、兵马俑文物的仿制品等.近年来,不断开发出丝巾、领带、扑克牌、明信片等旅游纪念品,从形式及内容上都过于陈旧与传统,与现代审美需求脱节,需要推陈出新,突破传统,把现代设计形式与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对接与融合[6].
4结语
城市设计论文第5篇
一、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都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设园林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手段。
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而这个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则是以园林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这个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精神实质表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园林城市的概念说到底是一种城市形态标准,这种形态应该说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园林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形态,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其概念:园林城市就是以一定量的绿化作为基本的有机纽带,艺术化地组织和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使城市形体环境有最佳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
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就出现了一方面建筑作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展的局面。两极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情感,割裂丁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冷淡了城市视觉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盲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城市设计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其概念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目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城市规划出于理性,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建筑设计是对个体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
由此看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都是针对城市形态进行的描述和操作,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二、构造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应该追求的根本目标
园林城市之所以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园林城市这个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之所以这样理解,主要有三条理由:
第一,从城市发展的趋势看,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努力摆脱自然完全束缚的结果。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自然因素很多,但是根本的可以营造的因素主要是园林绿化,并以此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所以园林城市是人们的理想目标。城市设计就是力***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第二,从园林城市的含义看,园林城市的“园林”绝不仅是指城市的园林绿化部分,同时也应该包括城市环境空间构成的各个基本要素。这里的园林应该是一个大概念,就像造园时运用亭、台、楼;阁、径、石、池、溪构景那样,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道路等各种环境因素都进行艺术化的组织。比如借景、框景等手段,从古典园林中走上街头,运用于整个城市,则扩大了园林的外延,这不能不说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
第三,从城市设计的规律看,它所追求的情景交融原则、景观集合原则、空间序列原则、环境气氛原则、品味最优原则等都是园林城市所体现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反映了包含在视觉艺术之中的空间艺术的创作规律,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工艺品、雕塑、建筑和园林等。园林又把建筑、雕塑和工艺品等因素囊括其中,形成了综合性的空间艺术。城市设计实质上是把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它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取向,表达一个城市的“神韵”,都是在把城市从一般性的功能体和人类聚集体的物质为主的形态,升华到更多地体现人类精神文化的高级形态。这些物质形态一般的综合地、艺术化地运用,是经过人类文明升华了的自然,也就是说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改善环境。就像营造园林那样,城市设计所追求的,无疑是园林城市所具有的根本属性。由此可以看出园林城市对于城市设计的根本意义。
三、城市设计要以绿化为纽带组织环境空间的基本要素
视觉环境的优化是城市设计的首要任务。应该说,视觉环境对于人类所产生的心理的影响与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生理的影响同样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事实说明,城市的视觉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人们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钢铁积木”等环境中,极易产生压抑、忧郁、恐慌、不安等心理疾患,这些问题只靠消除污染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而园林绿化的生命系统特性在改善现代城市景观环境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绿色应该是现代城市的基调,是现代“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也必然应该是城市设计运用的主要手段。而且园林绿化的材料的“软”性与生命性,恰恰可以抵消建筑的“硬”质与无生命性给人们造成的心理不适,或者说可以形成一种对比,将这种对比进行艺术化的结构,就能形成优美的视觉旋律。所以也可以说园林绿化是城市有机体中的重要的“生命场”,发挥着整体环境协调作用,是用具有生命的色彩材料在“城市画卷”上来描绘最美好的景观,理所当然的是“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绘画是平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如果说中国画构***“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是平面艺术构***的重要原则,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园林绿化则是城市立体画卷的生动“气韵”,那么以此为纽带组织城市环境空间则必然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原则。
园林绿化,还往往起着城市再设计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城市设计还远远没有展开,特别是一些向现代化国际都市目标迈进的城市,这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越是这样,园林绿化则越有着重要作用。即使城市设计已经全面展开,园林绿化也仍然永远是城市设计的拓展和完善。因为园林绿化可以根据建筑、街道等景观需要,用植物绿化来组织视线,分隔与联系空间,宜“掩”则“掩”,宜“露”则“露”,组织和导引方向,可以起到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所起不到的作用。目前,有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有脱节现象,规划划出建设地块,建筑师只考虑建筑问题,或仅仅考虑单体建筑环境问题,而规划上对于建筑之间的关系则把握不够,形成一些不协调的总体景观环境。如有些重要街道两侧的许多现代化建筑从单体上看,都很有特点,也不失为优秀设计,但是这些建筑排列在一起,侧有互相排斥的感觉,好像互不服气、互不说话,穿着不同风格时装的一群模特。这种情况只有靠园林绿化来化解和协调。试想通过高大树木、开阔绿带的遮掩或联系的处理,使人们在视觉上从“环境视”变换到“焦点视”,或从“焦点视”转移为“环境视”,则必将缓解这种景观的不协调。有时还可以用大树、大草坪或代表某种含义的植物用作特殊的标志,赋予环境以文化情境。比如,北京二环路天宁寺立交桥中央的一株古树,就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手段完全可以在四维空间(还有时间维,园林绿化的季相变化和生长变化等)上最大限度地营造出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城市设计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城市导视系统的构建与设计应该是功能合理的、具有人情味的、准确体现城市意象的系统设计。一是符合城市环境行为科学;二要体现城市地方文化特色;三要符合人与环境的视觉和谐;四要达到规范城市导视系统视觉形象体系。
随着现代城市设计的进步,人们对于设计城市文化内涵的要求愈加迫切,尤其是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日益重视。很多原来制作铭牌的公司也都改头换面为标识设计公司,似乎导视设计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事实并非如此。在目前,即使已经导入了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城市,我们依然会发现要想顺利的去往一个目的地,要想快捷的寻找到距离最近的公共卫生间也非易事。与目前城市导视设计行业繁荣发展不相称的是:导视系统行业的专业人员平均比率偏低,人才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发展的最大瓶颈。即使已经从事或正在从事导视设计的人员也有很多是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的导视设计教育。当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逐渐分离,人们比以往更需要城市环境趋向艺术化与人性化。公共环境作为城市空间的组成要素,其视觉形象已成为城市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城市导视系统含义
导视系统来自英文“Sign”,有信号、标志、说明、指示、痕迹、预示等含义,现在已开拓成为一门完整学科。导视系统是指整体的城市指示系统,包括行***交通导视系统、商业导视系统、文化旅游导视系统等。城市导视系统是塑造城市形象和体现城市人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是建立在科学性以及公共性基础之上的设计,要求注重设计伦理性、设计文化内涵以及设计功能更为合理的表达。城市形象和指示系统是基于城市文脉形成的一个城市特有的城市表情,在设计时还要特别关注生活便利以及精神满足等人性化需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应以城市环境行为为基础,建立多个层级系统。如信息导视系统可分为一级、二级信息系统。
二、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的现状分析
1、城市环境设计的繁荣与城市导视系统教育本身薄弱形成反差
首先,社会对城市导视系统认识过于简单化。在我国开设艺术设计教育的众多学校中,没有进行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相关课程,专业划分互不联系,系统观念人为割裂。学习平面设计的不懂市场调查与营销,学习环艺设计的不懂平面版式,然而城市导视系统是要满足社会需要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环境调查、人群细分、信息媒介、相关法规等必须考虑的因素,在专业的操作流程下进行导入设计。其次,学校无法真正提供给学生在社会实践的机会,理论建设和项目执行比较少。由于城市导视系统设计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很短的时间,绝大部分教师在导视系统设计实践上显得商业行为掌握不足。最后,学生急功近利,缺乏团队精神,忽视设计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大部分学生缺乏与别人配合完成任务的心理准备,而完善的导视系统设计恰恰不是以个人力量能够独自完成的。
2、矛盾重重的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
其一,单一知识结构和综合运用的矛盾限制了城市导视的系统设计。城市导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包括设计学、环境行为学、广告学、营销学、消费学、心理学、传媒学以及电脑制作和相关制作工艺等,哪一样都不可或缺。然而从行业到设计院校的人为专业划分减少甚至割裂了专业间的互相联系;其二,城市导视系统的现有理论与项目操作研究存在不相匹配的矛盾。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是一个十分强调实用性的行业,但国内有关该内容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还比较薄弱。
3、改善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的出路
首先,整合交叉学科,加强交流。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要突破作为短期阶段性课程的惯例,要建立整体思维观念与其他专业、甚至其他院系相互协作。例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课程可以分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是由交叉学科专业老师带课,或者通过课题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强交叉学科交流。第二、重视师资理论更新。教师要不断的接受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最新讯息和一定的技术实践来完善知识体系,深化理论并将之运用于教学。
三、规范城市导视系统设计
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宜居住是由城市的各种组合因素共同形成的。城市的宜居程度不仅反映在功能齐全上,还反映在生活的便利程度,和心灵的愉悦程度。城市导视系统的误读性或不易读性会影响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建立。例如,欧洲的城市街道与社区大部分不是直线式的,然而,只要你能够认知地***,就可以轻松的找到你的目的地。这与当地城市导视系统的易读性和人性化设计不无关系。平面设计清晰、信息准确、方位设置合理的导视系统,从心理上给市民和外地游客以正确识别和认知,从而产生对于城市生活的安全感。与之相比,国内部分城市规划布局中规中矩的,建筑单体设计也十分漂亮,但是导视系统却混乱不堪。且不说美感设计,即便是识别与指示功能都不能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场所、方位、道路的信息令人费解,例如,同是车站名“北大街”,可能所指方位完全不同,中间相距几站路。试想连本地人都晕头转向,更何况外地游客?所以经常会见到有游客拿着地***无所适从,也就见怪不怪了。更加可笑的是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在本该是属于放置明显路标的地方,例如立交路桥上赫然树立的巨大广告牌,路标指示牌被挤压到角落,被花花绿绿的产品广告所吞没。城市导视系统的构建与设计不应只是做做样子,为了看起来像是大都市而已,它更应该是功能合理的、具有人情味的、准确体现城市意象的系统设计。
1、符合城市环境行为科学
城市导视系统设计要符合环境行为学特点,细节设计要符合人性要求,充分考虑人们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应从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和美学等角度达到完美,以国家的标准为参照,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导视系统信息设计要能够被容易的、无误的认知。导视系统设计要体现人与城市之间的沟通,根据人群分布和流动特点进行合理设置导视牌的尺度与位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导视系统与人群行为模式的相配。
2、体现城市地方文化特色
导视系统的造型和颜色要与城市整体形象协调,符合城市地方文化基本特征,体现城市整体性认知。建立区域导向系统,延续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与城市设计的风格相统一。
3、符合人与环境的视觉和谐
环境要素,如气候、光等客观物质环境对视觉有一定影响。周围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实地调查与模拟导入是有必要的,具有针对性的导视设计能够更加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另一方面人们的户外生活空间更加具有心理安全感。
4、规范城市导视系统视觉形象体系
城市导视系统设计逐级层次表现要具有一致性,视觉表达与信息要相协调,并形成视觉系统规范、内容丰富的形象体系。符号文字要符合国际通行的标准,配以英文等外文,以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根据总体规划进行区域划分,采用分级检索、***文的有机结合和实效美观的立体造型进行标识导向设计,以求建立布点合理、信息完整、指示明确的城市导视系统。
【参考文献】
[1]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3]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城市设计论文第7篇
在人——城市家具——城市空间环境这个系统中我们先讨论人与城市家具的关系。所有城市家具不管如何分类:休闲服务设施。交通服务设施,卫生服务设施,信息服务设施……。一切城市家具设施都只有一个目的,为人服务,也就是能为人所用。当然不同的城市家具有不同的用法,这人的各种“用”概况起来,其实都是人的活动。而人与外部世界之间最基础最直接的关系,就是通过人的活动来显现。所以在人与城市家具的关系中,人的活动同样体现了这种关系的普遍性。同时由于人们自身的特性也决定了人的活动是有区别的,由物质与意识的二分法我们知道,人的活动又可分为身体活动和精神意识活动。这两种类型活动我们先讨论身体活动在人与物关系中的特点﹙***1﹚。在人使用城市家具的身体活动过程中,如广场上的某人要休息一下,那么这一具体的活动是通过某物来实现,例如坐具,再深入一步来讲,首先这一具体“物”必须具有一定形态,一定功能,才能满足和实现要“休息一下”这一具体活动,它根植在人与“物”(城市家具)的最基础关系之中,由身体活动引发的这一层关系,虽然是整个系统最基础部分,却是任何理论无法忽视部分,因为没有这部分,城市家具就失去了存在意义,这是任何情况都不能否认的。当我们关注于不同点的时候,不同理论就不断呈现了。但只要这关系存在,任何理论都无法忽视它的存在。***表来源:作者自绘在“用”这一具体活动中包含了两种相对行为过程,作为设计者思考的是面对“物”(城市家具)的时候谁在用?如何用?作为使用者关注的则是这“物”是否好用。所以当我们侧重于材料、结构、工艺的时候,设计技术论出现了;当我们侧重于功能时,设计功能论出现了;当我们侧重形态时,设计形态学出现了;当我们将身体活动与形态功能结合起来考虑时,人类工程学出现了……。这种理论的多样性现象恰好显现了人类需求的多样性,所以没有一种理论是最好最完美的理论,但是在一定时期,一定环境,一定人群范围内,对需求而言,存在着相对适应的理论来指导我们进行设计,从而完成相对实用的“物”(城市家具),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所以恰当的设计、良好的使用效果这就是适用。因此适用——作为城市家具设计原则一,现在对我们而言是必然的。接下来我们讨论人的活动中第二种类型,精神意识活动。在人与物的关系中,审美是人精神意识中一种特殊的主观活动。这种类型活动是人的活动中最复杂的一种活动形态,不管面对自然物或是人工物,人天然就存在着审美的活动,但是关于审美的研究,人类几千年来至今都还在不断进行探求,虽然美是复杂的,但存在人类审美活动这一现象却没有人质疑。在人与城市家具关系之中,人的审美活动对象同样是以物为基础,这种“物”也是具有一定形态,也具有审美功能,所以能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例如,某类城市家具使人感受到愉悦、优雅、雄浑、崇高……。人的审美活动是在物的形态与功能基础上,通过人的直觉、判断、思维等一系列的活动,才能最后完成审美这一过程。人的审美活动关联到个体与群体两方面,这反映到审美层面就表现出了特殊性与普遍性,这就表明不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有着不同审美需求,而且这种审美活动还深深受到文化与时代变迁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也会使人的审美活动呈现出差异性。所以当我们侧重于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时,出现了情境设计、格式塔设计理论;当我们侧重于理解“物”的意义与人的认知时,符号学设计理论出现再论城市家具设计原则的必然性了,当我们侧重于文化时,地域性设计、国际化、本土化设计理论出现了。当我们侧重于历史的发展时,后现代设计理论、回归传统的设计理论出现了……。我们通过***例﹙***2﹚可清晰地看出它们之间的结构与关系。各种理论都处在人与“物”(城市家具)关系之中。所以在各种理论指导下我们的设计作品必须也必须满足一定时期、一定环境、一定人群的精神意识需求活动——审美,这是各种理论无法忽视的。所以,美观——作为城市家具设计原则二,现在对我们而言是必然的。
二、人与城市空间环境
城市空间环境属于人生存的物质空间之一,另一部分是自然空间。人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也是通过人活动来实现。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全部来自外部物质空间,城市家具只是其中一种具体的形式。从人——城市家具——城市空间环境,这个系统运转的角度来考察。人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要保持下去,也就是人的活动要不停止,需要满足一个条件,物质空间提供的“物”—各种资源要能保证人的活动—消耗资源,这一过程不能停止。人对物质空间的活动,其实质是在不断消耗资源。因此,前面所有人与物的关系,必须以人与物质空间环境为前提,才能实现。人与物质空间的关系不存在,人与物的关系也就不存在。当然,人也不能生存了。在这层意义上,人活动就是一种经济活动,就是所谓的经济性,以尽可能少的消耗满足尽可能多的需要。再具体一点,我们完成了一个城市坐具的设计,满足了人们休息需要,满足了人们审美需要,但是在单品的成本过高,无法在城市中推广使用,这种坐具(物)无法实现。而另一种情况,同样是城市坐具的设计,满足了人们休息需要和人们审美需要,但设计寿命周期短,仍然无法在城市中推广使用。其实还可以列举很多例子,但这些活动都无一例外的建立在人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之中,因此在我们侧重于能源关系时,出现了低碳设计理论,侧重于生物资源时出现了生态设计理论,侧重于资源利用效率时,出现了工业化设计理论……。其实所有设计理论都是要指导设计实践活动的,所以必须考虑到现实的可实施性,而这一点,是必须由经济性来约束和保证。因此,经济——作为城市家具设计原则三,现在对我们而言是必然的。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