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学《感应篇》

本文标题《大家都学感应篇》是援引自一本书的书名。这本书是由中央***校资深教授任登第先生推进,由中央***校教授策划并组织学者编注的劝善书,由世界知识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出版后,好评如潮,截至2013年再版了八次。这本书中包括有《太上感应篇新解》和《文昌帝君阴骘文新解》。千百年来,《感应篇》在诸多善书中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被誉为劝善书之王,也是一部道德慈善的经典,对于在社会上倡导断恶扬善,立正气,树正风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太上感应篇》著录于《道藏》,但不知作者是谁。有人说是道教大学者、著有《抱朴子》的葛洪,但未成共识。有人说,作者是李昌龄,但出版于南宋理宗时期的《太上感应篇集粹》一书则注明该书是李昌龄传(注)和郑法之赞(评),可见李昌龄是注解者。此书于2016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再版。在《集粹》中附有清代出版的《御注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笺注》《太上感应篇集注》和《太上感应篇缵义》等四种注本。清末民国初年的高僧、佛教净土宗祖师印光大师对吴惠栋的《太上感应篇笺注》评价很高,称“惠栋之笺注,最为精神宏畅,惜非博学之士不能阅。”

《感应篇》流传到明清时,又开始有人配上***画。浙江处州镇总兵官黄正元于乾隆二十年也采用古今事迹及儒家经义解说此书,配以***例,佐以诗词和灵验故事,使《感应篇》的影响广为扩大。光绪十五年,《感应篇***说》改名为《太上宝筏***说》,宣称“增注以申其义,或绘画以证其说,理明词达愚鲁可喻,而是篇遂成大观。”同治年间又再版。2004年上海学林出版社再版。在我国台湾流行最广的是《感应篇汇编》。《汇编》最早是在清光绪年间出版。台湾学者王财贵博士曾作《倡印感应篇汇序》,他写道“历代注者多家,有训其文词者,有引发义理者,有证以故事者;迨于有清,志者汇集而整饰之,令其语意详,义理彻,而举证广,名曰汇编焉。”《劝读感应篇汇编启》谈及《汇编》优点:“感应篇虽出自道藏,而注中多引儒佛经。读一书而已该三教,一也;而汇编乃汇集古今各种注本,详审抉择,精益求精,而编辑成书者。故读汇编一书,已读尽感应篇注本矣,二也;且其手眼高出等伦,莫与为比,三也;儒教至理名宫,诚正功夫,修养要诀,此编已收过半,佛门文字,于此亦得略见一斑,道家修行要妙,亦已汇萃此中,四也。故汇编不独为感应篇之王,实为一切善书之王也。”另外,《汇编》从中国浩如烟海书籍,历史记载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筛选出善人善终、恶人恶报的故事,生动可信,让读者感悟因果报应之义理。印光大师评说“汇编实为雅俗同观之最上善本,而不甚通文之妇孺犹难领会。”正因为不甚懂古汉语的读者“犹难领会”,在二十一世纪初,王潮因先生整理出《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又名《集福消灾之道》。继后又有苏俊源先生整理出《感应篇汇编白话注解》,它除原文外,又分本文、字句解说、白话解说三段落。这本汇编白话解说的优点之一是对《汇编》原文中有些字难以判定是否古人刻印的笔误,则保留原文,但在书内加以说明。这是一种严谨的做法。印光大师曾讲,“白话解,须先列经文,后再以白话简略注之,……若完全把经文编做白话,万万不可。”他还说,对经文如有疑问,不可私自修改,只可在经文旁写上自己的疑问。《汇编白话注解》正是遵循了印光大师的教导。台湾也广泛流传《太上感应篇直讲》,有印光大师和李炳南老居士作序。印光大师讲“惟直讲(《太上感应篇直讲》)一书为能普益。然文虽浅显,词最优美,而不俗,最易感人。”笔者读书有限,一定遗漏了一些好的注本。感应篇已译成一些少数民族文字,也译成英语、法语、日语和韩语,其影响遍及世界。笔者祈望读者能阅读《大家都学感应篇》。如有机遇,最好进一步阅读《感应篇汇编白话注解》(共四册,计2651页),必能一新耳目,在道德慈善修养上会“更上一层楼,望尽天涯路”。

我们老祖宗为什么热衷于编著《感应篇》等劝善书呢?董清奇在《除欲究本》(载《藏外道书》)中谈到他编劝善书的体会:“编此书,少学问(无需大学问),短机锋(无需参禅),无异名。言简路捷,易于醒悟。即是不识字的人听之亦与身心有益。若能醒悟,改邪归正,浅行者,消灾致祥,不遭横祸;深行者,修身养德人钦敬;行于至善者,成仙证祖,皆不出此关键尔。”“行于至善”相当于儒家《大学》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意为感悟),虑而后能得。”“得”就“明”,得到“明德”。“明明德”就是明白宇宙人生真相。“成仙证祖”就是儒家讲的成为圣贤。儒家讲“人人皆可为圣贤,”道家讲“人人皆可为神仙。”圣人是人做的,神仙也是人做的。圣贤和神仙都是世人的榜样。他们是“学为人师,行为师范。”人想过禽兽的生活,还是过圣人、神仙的生活,皆有世人自己选择。从本质上讲,儒教是圣贤教育,道教是神仙教育,佛教是佛陀教育。圣贤、神仙和佛陀跟我们是师生关系。这不同于基督教。信徒称上帝为“主”。上帝跟信徒的关系是主仆关系。信徒不能修炼成上帝。上帝主宰人类命运。

中国古往今来,劝善的教育是社会教育,也是家庭教育。在古代,社会教育由皇帝亲自倡导,圣人君子大力推动。《感应篇》起初是道教经典。自从宋朝真宗皇帝赐钱百万,命令人工刊刻,然后大显于世,读书人也极力尊行奉持。明朝的世宗皇帝也曾为《感应篇》作序,并且颁布天下。清朝顺治皇帝谕令刊刻《感应篇》,颁赐给群臣,并且遍及读书人。中国古人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印光大师讲,要教儿女“常念《感应篇》。此文每日或念三五遍,至少须念一遍。尽此一生念。再看看《直讲》,依之而行,则自可归于正义君子之域矣。”他又说;儿女“及能读书,即将《阴骘文》《感应篇》令其熟读,为其顺字面讲演之。其日用行为,合于善者,则指其二书之善者而奖之,如金入模,如水有堤,岂有不能成器,仍旧横流之理乎?人之为人,其基在此。”

《感应篇》只一千三百多字,但理事俱到。我们读《感应篇》要明白它的宗旨。它的宗旨是教导人们深信因果,断恶行善。一切世间的善法有一个根源,就是无贪、无_、无痴。你还有贪_痴,你纵然做出善事,这个善不是真善。你会骗人,但骗不了天地神明,也骗不了自己的良心。儒家讲,“人之初,性本善,”佛家讲“人人皆有佛性”,道家讲“人人皆有道心”。这就是说,人的本性是纯净纯善的。我们行善是自己的本分,是随顺自己的本性,因此;行善,不求回报。换言之,做善事,没有做善事的念头,自然没有求回报的想法。《感应篇》的注解融通了儒释道的思想,是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做人的经验和智慧,是超越时空的。我们一生只不过七八十年,只有数十年的经验,怎能跟数千年老祖宗积淀的经验相比。

我们读《感应篇》,要明白它的纲领。《感应篇》的第一节是“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行。”四句话。《太上感应篇直讲》捋之定义为《明义章节一》,直截了当地阐明了《感应篇》的义理。印光大师讲“《感应篇》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果知此理,则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兢兢业业,恐惧修身,格除自心私欲之物,则自心本具之正知发现,有兹罔念作狂者,咸得克念,作圣矣。”因此不能“非义而动,背理而行。”“非义”“背理”是众恶之源。《感应篇》说得简约一点,就是以因果感应之理,劝世人为善去恶之书。我们读历史长见识,这见识的依据是因果原理,中国一部《二十五史》就是讲因果报应。几千年的历史记载就是讲善因善果,恶因恶果。现在人类面临生存危机。这是果,因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然而许多人毫不在乎,依然故我,还是忙着斗争,赚大钱,享受,狂欢。其结果是人类生存危机会越来越严重。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退出《巴黎协定》就是一个明证。不过,不少人有了警觉心,纷纷呼吁要和惠待人,待自然,待鬼神。中央***校的教授倡导大家都学感应篇,正是先觉者的呼声。《感应篇》讲的感应的道理,就是让我们认识因缘果报。感应就是说的因果关系。古人讲“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也是感应之理。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体,因为是一体,所以感应就不可思议,就像一个人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感应的道理是我们这一生做人的准绳。冷静观察,多少高官因贪腐被绳之以法。恶因恶果,报得很快。天怒人怨,他们逃不了法律的制裁。这给我们作证,不能把因果报应看作迷信了。种什么因,有什么果报,谈不上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这是事实真相。

第二节是《示警章第二》,第三节是《监察章第三》。这两节讲有“司过之神”“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又有三尸神”“灶神亦然”。这些不同层次的神监察、记录人的过失和罪恶,并依其轻重来惩恶。天地间有神吗?这是许多人提出的重大问题。西方科学家用先进的科技来探测所谓灵界的状况。半个世纪以来,成果也相当卓著。许多人看了这些事实真相,不能不信。西方科学家发现宇宙存在十一个不同维次的空间,神是生活在跟人类不同维次的空间的生命,其空间维次高于人类的三维空间。道教崇奉神仙。什么是神仙?《庄子》书中写道:“天地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说明庄子已感悟到宇宙人生真相。认识到天地万物与我是一体,自然产生一种大爱,一种平等地遍及宇宙万物的爱。庄子的境界就是神仙的境界。神仙是人做的。《孟子》曾讲“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也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寡矣。”(修养心性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减少欲望。一个人为人欲望很少,即使善性有所丧失,丧失也很少;一个人为人欲望很多,即使善性有所保留,保留也很少。)这段话的意思是,要修心养性,提升灵性,最好的方法是寡欲,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欲望少,善良的心性被污染得就少。学习圣贤,学习神仙,功夫从哪里练?从寡欲开始。圣贤、神仙把、嗜欲完全断掉,恢复了清净心。清净心才生智慧,才感悟宇宙人生真相。明末高僧、佛教净土宗祖师莲池大师在《戒杀放生文》中提到唐代名医孙思邈,史称“孙真人”,也是道教中一位名人。相传有“救龙子而传方(传播药方),孙真人之慈风未泯”的故事。“他未成仙时,出遇村童擒一蛇,戏弄将死,他买放水中。后***间,一青衣来请,随而赴之,至一公府,则水晶宫也。王者延置上座,说‘小儿昨日出游,非先生相救,则必死矣!’设宴毕,出珍宝答谢。真人辞不受,回说‘久闻龙宫多医方,传吾济世,胜于宝玉多矣。’王遂出玉笈三十六方,真人由此医术弥精,后证仙品。”佛门有“不妄语”的戒律,莲池大师肯定说的是一真实之事。《感应篇》就是神仙以其完美的品德、博大情怀,昭示世人,教导人们断恶扬善。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以“天地万物与我为一”为本,以“宇宙万物是一生命共同体”为本。

《感应篇》中,神仙教导世人断恶扬善,监察世人的善恶。因果报应不是神仙主宰世人,是人自己主宰自己。神仙教导我们有智慧辨别真伪、是非、正邪、善恶、利害,以区别于禽兽。印光大师在《民国二十七年为一弟子说》的信中写道:人“竟与天地并称‘三才’其义何属?须知‘才’者,德能之称。天以普覆万物,生成化育之德能;地以普载万物,含养滋培为德能;人以天地之化育,继往圣,开来学(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乎)为德能。……由得人参、赞、继、开之德能,俾天地之德能圆满充足,竖穷三除,横遍十方。人与天地并称三才者,此也。人之德能,大端有四:人者,忍也。忍劳忍苦,担当柱地撑天之事,故名为人。人者,任也。力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俾无所欠缺,故名为人。……人者,尽也。尽儒教伦常之道以敦伦,尽佛教心性之道以证心,故名为人,人之义大矣哉。愿一切同伦,各各担荷人之四义,岂独吾国之幸,实天下万国之深幸也。”这告诫我们,人要做到仁、忍、任、尽,才能是真正的人,才能与天地并称三才。最重要的是一念真诚之心,感悟到宇宙万物跟我是一生命共同体,则定能跟神仙、佛菩萨感应道交,可望成神成仙,成佛菩萨。

因果报应的理论是很深奥的,但我们至少要明白一些基本道理。一是因果不同时。今天我们播下稻种,需要数月后才能成熟和收获。同样的道理,我们做善事也需要成熟时间,然而复杂的是,有人今天做了善事,很快得到善果。这是什么回事?这不是你现在做善事的果报,而是你过去做的善事,因为你现在做的善事作为助缘,而结成善的果报。倘若你现在做了善事,却没有得到善果,反而得到恶报。这并非意味着你做的善事得不到善果,而是你过去做的恶事现在成熟了。不过你现在做的善事会削弱过去恶业的力量,使你的恶报减轻。二是因果通三世(^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现代许多人认为“人死如灯灭”,所以忙着争取、赚大钱、享受、,但也因此非常怕死。我们的老祖宗相信人有前世,也有来世。前世与今世,今世与来世有因果关系,因此能洁身自好。三是因果不空。这是说因果相续不空,因果转变不空。因变成果,果又变成因。善因决定感善果,恶因决定得恶报。

因果通三世,意味着有灵魂转世。人们质疑,人真有灵魂吗?我们老祖宗说有,西方科学家也说有。孔子在注解《易经》当中讲“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游魂”是指人还没有投胎之前的一种状况,“精气”是指父母血气结合,人的灵魂投胎后的状况。可见孔子知道有灵魂,有前世,有现世,有来世。中国《二十五史》是正史,是信史,是可以信赖的历史记载。《宋史》记载唐朝的诗圣李白转世到宋朝,名叫郭祥正。《唐书》记载唐代宗是由神人降胎。希腊大哲学家柏拉***认为有灵魂。他说,灵魂投胎前要经过酷热的沙漠,口渴难忍,饮用“莫愁河”的清凉河水,再去转世降生时,对过去生中一切记忆消失殆尽。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科学家对人有没有灵魂进行了大量实验测定。西方医学,特别是精神医学、死亡医学有一个主流学科叫“濒死体验研究”,证明有灵魂存在。濒死体验研究是指医生在抢救人过程中,病人昏死过去后,他们觉得自己离开了身体,在外面看到种种境界,以后又回到自己的肉体,醒过来了,并向医生讲述自己灵魂出体后的所见所闻。在美国,有相当多的濒死体验研究的书,比如美国内华达大学雷蒙・穆迪教授于1975年出版的《生命之后的生命》。第二类的研究是医生采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证实人有灵魂。比如英国医生山姆・帕尼尔和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查理斯・培特博士做的科学实验。帕尼尔对濒死病人做的实验是:他事先在手术室的天花板上吊一个篮子,篮子里放了一些小物体。病人在手术台上无法看到。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昏死过去,待他们被抢救过来后,他们竟能准确说出篮子里放的是什么东西。可见他们在被施以手术时,他们的灵魂离开了身体,飘到了天花板上空,看到了物体。第三类研究是人文学和自然科学家合作,对能够记忆前生的人立案调查。比如,1926年12月11日,印度德里一个家庭出生了一个女孩,名叫萨娜提。她长到几岁,会说话时,就开始讲述自己前世的丈夫、儿女、亲戚、朋友,说出她前世生活在另一座城市马***茹阿市。这个案例轰动了印度和全世界。当时印度国父生雄甘地任命一个调查委员会,其成员包括国会议员、行***领导人和资深记者,最后有三百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对这案例进行了精细的核实,证明是真的。类似的案例,各国媒体报道很多。有一本香港出版的由杨大省居士编的《科学时代的轮回录》就是从世界各国媒体所载的涉及记忆前生的部分案例的汇编。第四类研究是对病人进行催眠,来促使他们回忆前生。最早发表这类研究成果的是美国著名的精神心理学家布莱恩・魏斯博士。他的第一本书名叫《前世今生》于1988年出版,后来又不断出版新著。台湾出版了中文版。他亲身汇集有两万多,用催眠来帮助病人回忆前生并治愈他们的顽疾的案例。又比如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贝蒂芬森教授,他在四十多年的研究中收集了大量的回忆前世的案例,发表了不少著作。他的研究成果获得西方学术界的高度评价。限于篇幅,笔者只能作简略的介绍。

我国历代高僧都重视因果教育。印光大师生活于清末民国初年的乱世,特别重视因果教育。他讲“因果两字,遍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罄无不尽。盖不特佛教之所尚,亦世法之所不废也。……故因果者实为维系人心之大防……乃世出也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亦古今国家治乱兴衰之关键也。”他讲,“讲因果之书,莫善于《感应篇》及《阴骘文》。此二书,能为常常讲说,自有莫大之利益。”

第四节是《积善章第四》,讲的是行善的内容,来列善行二十四条。我们读《感应篇》要注意重点。《积善章》讲的“忠孝友悌”是感应篇全篇的核心思想。“友悌”包括在“孝”里。“孝”从哪里做起?从“爱”“敬”做起。“忠”是正心,心不能偏。怎样做到“正心”?儒家的“大学”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除物欲,穷究事物原理,才能诚意、正心,才能做到“忠”。“忠”是克尽职责。一个人能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是小义、小理。佛教《梵纲经》讲“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杀而食之,即杀我父母。”宇宙万物与我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因此慈爱是宇宙之道。这是无庸置疑的。

第五节是《善报章第五》,讲的是善有善报。多行善事,可望成为神仙。

第六节是《诸恶章第六》,开列恶行一百六十一条。其中多数在现代仍然存在,乃至愈演愈烈。因此《感应篇》具有穿透时空的警策。

第七节是《恶报章第七》讲的是恶有恶报,不仅报在自身,而且殃及子孙。古圣讲“纵逃王法,难免天诛。”“天诛”就是天地鬼神的惩罚。“天道无亲(天道没有私情),惟亲善人”。神明亲近善人,所以我们要“恭已顺天。”

第八节是《指微章第八》,讲起心动念即会有善或有恶,神都会知晓。这一节也是《感应篇》的重点。修炼要在起心动念上下功夫,注意从起心动念的当下去辨别自己的心行是善是恶。《藏外道书》第28卷《暗室灯》讲,道教善书劝人戒邪***,“欲念既起,猛不可遏。当思《感应篇》所言,司过之神在旁,三台北斗在上,三尸神在身,灶神在户,三光在天,临照者有之,怒目者有之,记录者有之,我又何能瞒耶。”既然有神明监察,处暗室也应慎独,岂敢恣意妄为,为非作歹。

第九节是《悔过章第九》。这一节也是《感应篇》的重点,强调自省改过。知过改过是世出世间一切圣贤教化众生的枢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过,转恶为善,从念头上转起,从行为上转起。以前我们念念为自己,现在把念头转过来,今后念念为社会,为一切众生,常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常发现自己的过失,常改正自己的过失,这是真觉悟,是真修养。修行有功夫了,辨别、识别能力会提高。辨别真假是最深层次,其次是辨别正邪、是非、善恶,最粗浅的是辨别利害。什么是“利”,什么是“害”?儒家讲,“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利”;自私自利,乃至损人利己,结果自己事业上障碍重重这是“害”。

第十节是《力行章第十》。这也是《感应篇》的重点,强调知行结合,勇于实践。明朝朱熹是位理学家,他提出“存天理,去人欲”之说,然而朱熹却有几个老婆,是知行脱节之人。明朝大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的修养学说,纠正了朱熹的先知后行的知行观。他认为知和行不能相分离,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行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说,良知人人皆有,致良知就是让心回到“无善无恶”明洁的本着状态,是通过主体的意识达到自我道德的修养,规范自我的行为。王阳明留给后人的《传习录》是指导人类道德慈善修养的瑰宝。现代许多人明知故犯,知法犯法。中央***校教授先知先觉,率先提倡学习《感应篇》,进行因果教育,这是时代之急需,印光大师曾告诫,当今世“廉耻的丧,天理绝灭,洪流滔天,未知所届(届:终止)。”他说“挽救之道”是因果教育,“讲明因果之事理,以培植其根,”“既植善因,必获善果,庶将来人心丕(大)变,风俗渐淳,天下国家,其有太平望乎。”

太上老君就是老子。西方哲学家称老子为大哲学家。德国著名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讲,人类历史上任何伟大的文明都有一个“轴心时代”,产生伟大文明的因素,在这个时期形成,并影响后来文化的价值取向。中国的儒家、道家产生于这个时代,印度的佛教也产生在这个时代。佛教于东汉时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发扬光大,与儒、道融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西方顶级科学家对老子推崇备至。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卡普拉在《物理学之道》一书中评价道家时说,“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以及两者潜在的一致。”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诺贝尔奖得主在其《幕煦绲接行颉芬皇橹性尢荆骸爸泄文明对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和科学家来说,始终是启迪的源泉。”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说:“老子是在两千年前就预见,并批评今天人类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个人类的最终命运。”我们中国人要提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高瞻远瞩,“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大家都学《感应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家都学《感应篇》

学习

凝聚态物理概论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凝聚态物理概论,内容包括凝聚态物理概念,凝聚态物理学ppt。摘要:凝聚态物理是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结构和组成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电子)之间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从而阐明其性能和用途的科学,其涉及的种类繁多,如半导体、超导体

学习

作文中如何夹叙夹议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作文中如何夹叙夹议,内容包括作文中如何使用夹叙夹议,作文怎么写才会有夹叙夹议。所谓夹叙夹议是指在记叙中有议论,在议论中有记叙的表达方式。记叙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记叙的升华;记叙是“画龙”,议论是“点睛”。作文中如何使

学习

义诊方案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义诊方案,内容包括医院义诊方案模板,义诊的方案。为帮助百姓营造一个“和谐、健康、温馨”的美好家园,响应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庆国宾医院专家组走进社区开展义诊活动,服务社区群众,宣传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学习

按“理”识字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按“理”识字,内容包括什么是字理识字,理字识字方法。摘要:汉字是世界上难学易忘的文字,学生要完成新课标要求:“学习3500个生字”。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利用汉字字理识字,是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按“理”识字,意

学习

北人南相 骨厚气清

阅读(44)

白丁,本名赵连祥,1946年生于河北黄骅,属于古之幽燕之地,民风剽悍骁勇,自古多豪迈之士,白丁身材魁伟似苍松屹立,燕赵之侠客也!及长生活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数访名师,遍观名作,薰沐得海上画派秀雅堂皇之灵气。

学习

建安风骨话三曹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建安风骨话三曹,内容包括建安风骨说三曹全文,建安风骨中三曹的作品。英雄有壮志,豪杰有悲歌。

学习

令人心醉的食堂文化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令人心醉的食堂文化,内容包括关于大食堂的文章,食堂文化标语挂效果。20多年前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家里人关心的是:有班车吗?食堂好吗?有出国机会吗?

学习

吕述望:中国没有互联网

阅读(732)

本文为您介绍吕述望:中国没有互联网,内容包括吕述望讲互联网,吕述望谈互联网中国正在说。吕述望教授简介:中科院研究生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知识安全工程中心主任。密码学、信息安全、知识安全工程方面最权威的

学习

新时代民族非遗传承内涵与价值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新时代民族非遗传承内涵与价值,内容包括56个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中心,非遗基本内涵和当代价值。民族非遗传承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学习

“跳仓法”施工技术应用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跳仓法”施工技术应用,内容包括跳仓法施工技术,跳仓法施工优缺点。摘要:“跳仓法”施工是“施工缝法”的进一步发展,它以施工缝取消后浇带或永久性变形缝,本工程就是采用跳仓法施工,通过控制混凝土温升,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

学习

论《论语》为师之道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论《论语》为师之道,内容包括论语反映的为师之道,从师之道论语。关键词:《论语》为人修己诲人因材施教

学习

大家都爱祛斑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大家都爱祛斑,内容包括大家有什么护肤品祛斑,口碑最好的祛斑产品大家都在用。专家说法:

学习

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运用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运用,内容包括电磁感应的应用规律,电磁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摘要:电磁感应现象是指放在变化磁通量中的导体,会产生电动势。电磁感应的发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在电磁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根本上揭示

学习

太上元始无极大道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太上元始无极大道,内容包括无极大道元始法王,太上日月混元经全文。近接受师命,将本功向修道同仁做一概要介绍,同时将本功系列中最简单易学之“按摩大周天”整理出来,供广大气功爱好者健身之用,本功系列中的“太上无极动功十三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