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篇1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
1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主要构成
生态农业向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是农业产业的重要发展与升级,整个产业链的多个环节都要作出调整与改变,这才能够有效适应产业链的发展需求。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建设必须要充分考量产品开发、项目开发和营销模式开发等细节问题,确保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1农业生态旅游的产品开发
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是整个产业链建设的基础,首先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生态农业基础上展开建设与开发,将田园风光、自然景色与生态农业融为一体,确保游客进入景区后能够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气息。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关注差异性与地方特色,保证生态农业景区具有自己的优势。其次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要注重产品的多元化,既要提供生态农业产品,同时也要满足游客观光、休闲、体验的多重需要,将自然美、人文美、文化美、生态美等呈现在游客面前,有效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1.2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
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是整个产业链建设的核心,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能够将我国绵延数千年的农耕文化,用直观而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游客的文化共鸣与情感共鸣,继而丰富游客的旅游感受,提升生态农业的价值。一方面,要给予游客更多的互动机会,如游客可以到菜园果采摘新鲜的绿色果蔬,也可以带孩子一起尝试农业种植,感受劳动和收获的快乐。另一方面,要注重农耕文化的宣传与推广,使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可以展示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或农村民居特色,传播民俗、民仪,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展现给游客。
1.3旅游营销模式开发
信息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同时消费者的旅游观念也在逐渐趋于理性,传统的营销方式并不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甚至可能会导致生态旅游陷入营销困境。曾经很多农业生态旅游区借助旅行社和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吸引游客到当地参观旅游。但在全新的环境下,这些途径能够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产业链建设需要用更多方式展开宣传与推广。例如,生态旅游区可以借助微信、QQ、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展开网络宣传,同时借助专业的旅行网站推广旅游项目和产品,也可以与娱乐节目或影视作品合作,通过植入式广告等方式对消费者产生影响,进而全面创新营销模式,有效提升消费者的关注度。
2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的互动与融合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实现了农业与文化、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全面融合,推动农业产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摆脱传统农业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效率偏低、收入水平偏低的状态[1]。
2.1生态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离不开生态农业的全面建设,生态农业实现了农业建设的良性循环,农业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不同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发展需求的生产路径,进而实现生态农业目标,有效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使农村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生态农业不仅能够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更能够实现社会价值,这也是农业生态旅游实现的基本保障,生态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具有积极影响。
2.2特色化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特色化农业就是要打破传统农业的整体化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特色道路,使游客不仅仅能够感受到普通农村的农业生产现状,更能够得到特色化农业带来的不同感受。例如江南水乡可以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发展垂钓、游船等项目;自然风光秀丽的东北可以利用观光休闲、地方文艺演出等特色项目吸引游客的兴趣。特色化农业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潜力,有特色项目才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消费者才能来到这里旅游、休闲和消费,特色化农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将自身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2]。
2.3规模化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构成,旅游行业必须呈现规模化发展才能够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生态农业的发展要呈现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将周边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集中,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的服务,确保游客能够在生态旅游区内接受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有效涵盖多种特色化经营项目,满足不同类型、季节、地域游客的需求,保证农业生态旅游能够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2.4农业文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中国幅员辽阔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劳作与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习惯,不同地区的文化意识与生活习惯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因此农业生态旅游推进过程中,要深入挖掘自身的特色文化,将这些文化元素用多种方式呈现出来,使游客在观光旅游时能够产生与众不同的感受。生态旅游是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石,而农业文化才是其精髓与灵魂,农业文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非常深远,劳作方式、农业历史、劳动工具、习俗文化等都可以成为农业文化展示的重点。因此,在农业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对农业文化解读和展示保持高度关注,确保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化内涵[3]。
3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重点
农业生态旅游在我国仍然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还存在明显差距,软硬件都存在很多不足,产业链建设过程中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最终实现建设目标。
3.1建立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
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也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参与,不能单纯依靠农民的力量去实现。因此各地方***府要围绕当地实际情况及旅游市场现状展开深度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以***府为主导,构建当地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农民合作社共同参与建设,由农民提供场地与人力,引入企业和资金共同参与建设,同时鼓励具有先进开发经验的企业和个人进入,最终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以全新模式参与市场竞争。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府和参与者要共同选择具有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保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能够保持健康科学的状态。
3.2多元经营,全面发展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建设需要全方位发展,不仅要关注生态农业,同时也要关注生态旅游,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实现二者协同发展,才能够保证整个产业链稳定发展。因此,要结合当地生态农业发展实际,明确生态旅游发展方向,同时根据生态旅游的运行状态,调整生态农业的生产与运行模式[4]。为了有效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旅游与消费需求,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要尽量整合并开发多元经营项目,在现有项目基础上不断创新调整。另外,针对旅游市场不断变化的现状,产业链要主动出击,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及时把握消费者需求变化甚至引导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实现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
生态农业篇2
0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效农业的提升实际上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应对新的市场出现的机遇及挑战的高层次战略,也是提高农业生产力、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将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相互结合,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及稳定性。 1生态农业的涵义生态农业指的是通过人、生物及环境之间的能量进行转化,在转换的过程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的资源,实现良性循环、协调统一发展的方式并能使资源保持相对充分,物质产出率较大、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的目的。 2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生态意识较差 基于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及水平有限,生态意识淡薄,思想比较落后,看待生态农业的发展仍坚持保守、传统的观点。多数农民对于环境污染问题不重视,仅仅注重开发当前现有的农业资源、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未考虑到今后的长远利益。可见其的生态保护意识较差。 2.2生态农业体制尚未完善 生态农业的体系大多包含了多种成分在内,这些成分的关系复杂,且同时相互紧密相连。我国的生态农业技术比较传统、简单,技术缺乏具体、有效的组合及创新。生态农业体制方面的法规制度尚未完善,人为恶意破坏生态的现象频繁发生。 2.3劳动者素质较低,缺乏科技人才 劳动者的教育、文化素质普遍较差,通常情况之下,农民均很少享有继续学习或者接受培训的机会,使得农业的发展水平较为缓慢。缺乏农业科技方面的人才,或者农业科技人员流动性较大,科技人员频繁调离农业岗位,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2.4农业技术较为落后 目前我国的生态农业技术相对落后,表现为技术装备简单,在投资力度、技术创新、科研经费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技术推广体系未健全、生产效率差,尚未建立与生态农业发展相互配套的技术、设施;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及不足较大,对于解决土地减退、资源破坏、土壤污染等方面的技术相对落后。 2.5生态农业环境屡遭破坏 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导致其原因之一的就是各地方的相关部门,对于农业的推广力度不足、指导技术缺乏重视,使得人们对自然的资源滥采滥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破坏,最终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退化、大气污染、生态草原的功能退化等现象。进而生态农业环境的恶化程度日益加重,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某些地方,农民为获得较高的利益,盲目过度种植经济作物、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而导致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发展缓慢、农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3解决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的对策 3.1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 基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各地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发展生态农业时,不能按部就班,***府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当地的气候、自然条件来发展特色农业,注重将农、林、牧、副、渔等多种产业相互有机结合发展,注重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及时有效地为当地提供多种农副食品。 3.2***府加大扶持力度 各地方的各级领导或者部门,应积极地为当地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相对宽松、公平的市场环境,从***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健全及完善有关的配套***策及规范、措施,确保生态农业朝着规范化的轨道发展;***府还应进行农村税费的改革,增加农民的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3.3发展创新技术 我国人口较多土地稀少,而资源相对较为有限,在发展生态农业技术的基础上,应提高对土地的利用率;将传统技术进行改进,发展创新技术,积极研发优良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行立体的种养,并在节水灌溉技术及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方面,逐渐推广;***府应加大创新技术的投入力度,与此同时,需要明确发展生态农业的目标及方向。 3.4重视农业科技教育 发展生态农业,应注重提高生态农业人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加强其文化素质。首先,应改革农村的教育体制,重视农业人员对知识的把握及理解程度,让劳动者掌握一般的农业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其次,加大普及科技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及时地为农业学校的学生提供合理的择业机会,正确引导其思想,积极鼓励其到各乡镇的技术服务或者农技站就业。 3.5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加强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为今后的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数据资料。通过发挥及借助网络资源的优势、积累国内外有关发展生态农业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资源,了解农产品的需求信息,通过网络销售为市场提供相应的服务;加强信息的交流、引进技术及人才,更快更好地推动我国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也将促进我国经济、***治、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使我国在经济、环境、社会方面得到较大的提高。
生态农业篇3
英文名称:Contemporary Eco-Agri Culture
主管单位:中国农业生态环保协会生态农业委员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参商会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长春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2-8807
国内刊号:22-1242/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当代生态农业》是由中国农业环保协会生态农业委员会、吉林农业生态经济学会共同主办的科技类学术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22-1242/S,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807。本刊是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入编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综合评价数据全文收录;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本刊紧扣时代主题,以农业、农村领域内的现实问题为中心,涵盖农学、林学、社会学、***治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生态农业篇4
(一)发展生态农业可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发展生态农业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高效作物的比例,并使农、林、牧、副、渔各业能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系统的生产力,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企业和职工的收入。
(二)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发展生态农业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内部资源的利用率,特别是废弃物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利用作物秸杆、树叶等发展畜牧业,利用牲畜粪便生产沼气,同时提供饲料和有机肥。另一方面发展生态农业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等能源,解决农业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
二、农垦企业应建立科学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一)生态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能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的生物类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地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并建立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此类生态农业可划分为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立体种养结合的类型。
(二)物质循环利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这是按照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在该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废弃物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各种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再次、多次的循环利用,从而获得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可分为种植业内部、种养业结合、种养加结合、种养沼气三结合、种养加沼气四结合等物质循环利用类型。
(三)生物相克避害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利用生物相克关系,人为地对生物种群进行调节。在生态系统中增殖有害生物的天敌种群,以降低害虫、害鸟、杂草、病菌的危害,从而减少农作物的经济损失,具体分为以虫克虫、以鸟克虫、以草克草、以草克虫、以菌克虫等类型。
(四)主要因子调控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当地主要环境问题,采取人为措施对其主要形成因素加以调控、治理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一些地区由于森林的过度采伐和草原的过度开垦使得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成为该地区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控制沙漠化、治理水土流失等措施改变生态环境。此外还有贸工农结合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庭园经济为主的院落农业生态发展模式等。
三、农垦企业应加快生态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动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生态农业技术是从农业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环境特点出发,为了提高系统生产力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而采取的调节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协调组合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技术。生态农业技术是在生态农业发展和生态模式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建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自然资源立体利用技术。根据资源立体分布的差异性、农业生物对环境资源需要的差异以及各种农业生物的相生相克原理,将不同生物种群配置到同一立体空间的不同层次上,使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容纳更多的生物物种,充分利用单位空间和单位时间内的光、温、水、肥、气等资源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该技术主要有立体种植、立体养殖(包括陆地立体养殖、水体立体养殖)、立体复合种养(指同一土地或水体中同时分层种养农业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
(二)物质能量多层次利用技术。在生态农业建设中,通过合理配置生产者、消费者、资源来达到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利用,提高物质、能量的利用效率,主要技术有:一是食物链加环技术,利用食物链原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加入新的营养级,从而达到增加系统的经济产品产出,防止有害昆虫、动物危害的方法。二是食物链“解链”技术,生态农业食物链结构的调控与建造的过程,一方面要满足人类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严格防止有害于人类的物质沿着食物链进入人体。
(三)推广养地技术。养地技术由一系列的技术构成,根据各技术环节在养地中的作用不同,可分为生物养地和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养地。一是生物养地技术,是指主要利用生物及其残体培养地力或改良土壤,主要技术环节有强化生物固氮和生物有机体的归还。二是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技术,有机肥和无机肥各有优点。无机肥的优点是肥效快,短期内能提高土壤肥力和地力,但长期单一使用将导致土壤结构变坏,肥力下降、环境污染等问题,而有机肥恰好相反。
(四)推广有害生物的生态防治技术。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和某些生物的特性来防止有害生物。目前有害生物生态防治技术主要有农业措施和利用天敌。一是推广先进农业措施,利用轮作、间混等种植方式控制病虫害,通过收获和播种时间的调整可防止或减少病虫害,培育和应用抗病虫害品种。二是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每种害虫一般都有一种或多种天敌,能有效地抑制害虫的大量繁殖,利用这一生态学现象,可以建立新的生物种群之间的平衡关系,目前用于生物防治的生物主要有捕食性生物、寄生性生物和病原微生物。此外还有再生能源利用与开发技术、生态治理技术等。
四、制定生态农业扶持***策,促进农垦企业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一)国家要制定优惠***策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各级***府要制定和不断完善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各项***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重点包括: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的***策、农产品价格、流通和交换的***策;农产品消费***策;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策;农业教育***策;农业环境和资源保护利用***策等。
(二)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体系,加大生态农业投资的力度。我国农垦企业近几年在国家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但距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还存在差距。所以要重点加强生产工具基础设施、生产场所基础设施和产后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国家应加大对生态农业资金投资的力度,重点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农业水利设施、抗旱排涝的投入、清洁能源的使用投入、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投入及农产品深加工的建设投入等。其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逐步建立起“以国家投资为导向,以信贷资金为支柱,以企业和个人投入为基础,以利用外资和招商引资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立体多元化的农业投资***策”。国家应实行对农业投资倾斜的宏观经济***策,充分调动地方***府、企业、职工的投资积极性。
(三)加强对生态农业发展的监管。要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对生产、生活、资源和环境的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管。因为只有全社会—***府、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户和公众,对生态农业的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进行有效监管,才能真正起到正确引导和扶持生态农业发展的作用。监管的前提要制定生态农业标准化体系。国家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标准化体系,并加大宣传和推广的力度,将生态农业的绿色环保观念贯彻落实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户的生产经营理念中。
生态农业篇5
一、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定义
生态农业就是实现农业生产系统良性的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相协调,形成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高
效农业,使农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态农业产业化就是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约束下,通过种、养、植、深加工、农工贸并举和产加销一条龙形式,促使生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产业群体,这个产业群体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前提,围绕区域化支柱产业,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和多元化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和基地连农户形式,逐步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链,使农业走上一条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的生态动态平衡轨道,促进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
二、生态农业产业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措施。随后农业部制定出若干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要继续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并决定从2006年起,启动并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生态家园富民行动等“九大行动”。
农业产业化的优劣不仅维系着12亿中国人的生存空间问题,更关系着12亿人在合理的生存空间内的衣食住行的根本问题。因此,当前确立和落实中央“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解决“三农”问题,将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走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生态农业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三、生态农业产业化问题首先就是要解决绿色农产品的产业化
从我国农业发展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只强调经济可持续性,而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过去20多年中,农业和农村的中心工作主要是变革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建立与完善适应于不同地区的各种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而生态农业的科学管理与综合管理相对滞后,生态农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仅初具规模,在整个农业产值中所占比重只有10%左右,还没有成为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战略与基本模式。目前,在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长期的生态效益与短期的经济效益的矛盾问题,即生态农业产业化问题首先就是要解决当前绿色农产品的产业化。
绿色农产品产业化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种、养、加、贸一条龙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中出现的商品化水平不高、技术体系不完备、技术理念尤其是与西方的精准农业差距较大、经济效益低下等诸多因素导致的产业化水平不高等系列问题。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和发展机遇,也是摆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使用化肥。有资料表明,我国每年农田化肥的利用率并不高,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的利用率为l0%~20%,钾肥的利用率为35%~50%。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如径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进入环境。这些过量施用的化肥对生态循环体系中水体、土壤、农作物、动物体和人体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二)目前,在我国使用的约250种农药中,高效低毒农药品种只占15%左右,剧毒、高残留农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使用率仍占很高比例。实验证明,喷施的农药若是粉剂,仅有10%左右的药剂附着在植物体上;若是液体,也仅有20%左右附着在植物体上;施用农药的1%~4%接触到目标害虫,其余40%~60%降落到地面,5%~30%的药剂飘游于空中。大量使用农药,虽然控制了病虫害,但它却是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和危及人们健康的罪魁祸首。
(三)我国养殖业在近20年来发展迅速。饲养方式、养殖规模和分布区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养殖业已由农民个体家庭饲养逐步走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而且越来越集中在城市周围。由于动物体内的兽药和抗生素残留,也会给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四)农产品加工中面临的问题。农产品原料品质不佳、加工标准低、工艺简单,甚至添加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添加剂,并且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和商品化程度低、生产设备及技术装备水平低、管理水平落后以及还没有形成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模式等。更为突出的是科技含量低而导致农产品的附加值低,主要原因:①成果转化率低(不到30%);②已经得到利用的成果,其扩散量平均约占总量的10%。不可忽视的是农产品加工品的出口又受到了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制约,近一个时期以来,经济发达国家以其发达的农业及其相关实业体系和高质量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为后盾,又纷纷以“绿色壁垒”的面目出现,导致农产品贸易面临新的冲击和更高的进入门槛。
四、以绿色农产品产业化为主线,走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把我们的农业和农村建设成为具有21世纪生态文明、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三位一体”的新农业和新农村,只有以绿色农产品产业化为主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走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才能让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提高一个新的台阶,才能使我国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一)技术创新是绿色农产品产业化的技术支持和重要保证。以绿色农产品产业化为主线是走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而生物、化工、信息等新技术创新是绿色农产品产业化的技术支持和重要保证。为实现我国农业向优质、低耗、高效的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就必须使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出过去难以达到的高产、优质、高抗的动植物新品种。开发研制新型生物性农药、动物药品、动植物营养物质和调节生长发育物质,以不断扩大对化学物质的替代;肥料将向复合、专用、缓释、长效和可控方向发展;灌溉向精细节水和微灌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将使经验性和分散性的农业技术趋于规范化、程序化和集成化,为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保驾护航。
生态农业篇6
关键词:农业生产系统;基本规律;农业生产构成
中***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222—1
1 农业生态系统
1.1 农业生态系统基本上是根据人类特定要求而建立的
由于人类干预物质、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因此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开放性系统,系统中的一些无机营养元素通过产品输出而不能平衡,必须补充。农业生态系统不但受自然规律支配,而且受社会经济规律支配。具体的说,农业生态系统大体受四个方面的影响:光、水、肥、气、热等多种自然因素,***策、方针、规划、管理体系等社会因素,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因素,科学技术中的各种因素。所以发展农业“一靠***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
1.2 农业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生物组分是经过人类驯化培育的
农业生态系统是以人类为中心,以作物、家禽为体作为生产对象,这些主体生物由于经过人类的驯化培育,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但种群较单一,结构简单,自动调节机能被削弱,抗逆性降低,因此,系统稳定性更多地依赖于人类保护和管理措施。
2 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
2.1 生态学的作用和反作用规律
生物为了生存、生活和繁衍后代必须从环境中不断地摄取能量和物质,同时还受周围的非生物因素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就是环境作用于生物。相反地,生物在生命活动中又不断向环境排放气体、固体和液体,死亡后又把尸(残)体返还环境,这就是生物反作用于环境。受生物影响而变化的环境又作用于生物,这样生物与环境就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矛盾统一体之中。
2.2 生态金字塔规律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食物链(网)的关系,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浮游生物”。在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中,以第一营养级的数量最多,随着营养级升高,数量越少,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称生态金字塔。能量在各营养级的传递和转化过程中除一部分继续传递外,大部分以热的形式消散于环境,据测定,每经一个营养级,只有1/10传递给下一级,9/10消耗掉。
2.3 生态学的物质循环不息定律
自然界的物质是循环不息的,生物学上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植物被动物吃,食草动物又被食肉动物吃,动物排泄物和动植物死体经微生物分解返回环境又被植物所利用,就是生物小循环。动物排泄物动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后,经过雨水冲刷到江、河、湖、海中沉积下来,经过造山运动、沧海桑田又被植物利用,就是地质大循环。前者周期较短,后者周期较长,千万年才能有一次。
2.4 生态平衡规律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存在的,保持着相对稳定状态,形成结构、功能和输入输出的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为生态平衡。
3 农业生产构成
3.1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人类需要的生活资料,绝大部分直接或者接的来自农业,尤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都必须由农业生产出来,所以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再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很大,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状况,主要体现在:农业发展为工业提供原料、劳动力和市场,因此,工业的发展,特别是轻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农业的制约。农业是国家积累资金的重要来源,农副产品及加工产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物资。农业问题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还在于具有重大的***治意义。农业问题从***治上看就是农民问题,不搞好农业生产就不会有巩固的工农联盟和无产阶级的***权,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们只有加快农业生产,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使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富裕起来,也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加强工农联盟,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
3.2 农业生产构成
农业包括的具体内容和范围在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都有很大差别,就其本质而言,农业就是指人类利用自然的条件,通过社会劳动,促进和控制生物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符合人类生活需要的产品以及附属于这种生产部门的总称。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狭义的农业常指种植业。
生态农业篇7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 生态农业旅游
一、相关概念解析
1.生态农业的内涵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高度物质和精神文明阶段后,出现了能源短缺、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不足、环境退化、生态失衡等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诸多问题。不少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发现这些问题的产生大都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发展手段和模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于是,他们提出了各种农业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第一个提出了“生态农业”一词,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新顿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国外提出的这种生态农业与我国古代的传统农业有些相似,即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合成产品,施用有机肥,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利用轮作或间作方式种植。我国的生态农业从根本上有别与西方国家倡导的强调低投入或绝对排斥使用农用化学品的“生态农业”,而是一种典型的可持续农业。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进行生产经营,可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体系。”
2.生态旅游的内涵
1965年,美国学者贺兹特(Hetzer)倡导生态的旅游(Ecological Tourism),呼吁人们对文化、教育和旅游界应该重新思考,提供一种旅游目的地文化和环境最小冲击下,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和旅游者满意度最高的旅游行为。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 Ceballos- Lascurain)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原意是指那种在强调某种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到那些相对受到较少干扰和污染的区域进行自然旅行,其初衷在于通过生态方式的旅游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系统的质量做出贡献。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02年被联合国定为“生态旅游年”,此后,生态旅游得以在全世界迅速传播,并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二、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特殊旅游方式,它以求新、求知、求乐为心理基础,以欣赏、研究、保护自然和资源为目的。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生态农业是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呼唤,将农业推向了更高的发展空间,而旅游业早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下,为促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资源开发者在开发生态农业时,把目光瞄向了生态农业旅游,以提高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相结合的高效产业,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但拓展了旅游业和农业的内涵,而且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了高效合理的双向利用。这种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一模式,实际上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的优化结合,是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不足,找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它既能平衡农业经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和人们的旅游需求,又能维持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等综合收益最大化,是一条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结合模式探讨
1.农业资源占优势的特色产业带动模式(观赏+学习+参与型)
对于那些拥有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区来说,可以以农产品为核心,进行围绕某一种或几种特色农产品展开的主题辐射发展模式。也就是指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的生态农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专业村镇是这种模式的代表,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具有生产某种特色生态农产品的历史传统和自然条件;有相应的产业带动,市场需求旺盛;需要有带动者通过产业集群形成一定的规模。
例如,我们把以果园、育种种植为主题的农业生态旅游推向市场,把果品作为核心,关联带动果园的观光休闲、科技园区果苗培育种植的科技学习、农家的果品品尝节、工厂的加工包装参观等果旅消费,这样不仅可以打通果品销售的呆滞环节,也盘活了所有资源和资产,带动了当地农副产业的快速发展。桂林永福县的罗汉果就可以借用其“罗汉果之乡”的美名,打造一条“三高”生态农业与旅游相联动的模式。
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生态农业建设从1983年就开始起步了,这20多年来,通过抓沼气建设来解决农村能源问题,通过科学探索找到了沼气与养殖、种植的内在联系,最终建成了“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恭城瑶族自治县开展以“三位一体”生态农业为重点和核心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较好地解决了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问题,符合***中央、***关于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要求,对广大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2000年5月,联合国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研讨会”在桂林召开,37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位专家到恭城参观,称赞恭城县生态农业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典范”。近几年,恭城县把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又被有关部门连续列为“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部级生态农业试点县”“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等。当地从生活到生产,从种植到养殖,从农业到副业都达到了高科技、高产量、高效益的三高标准,应该充分挖掘生态农业的观赏性、学习性、参与性,让现有生态农业资源的利用价值最大化。
这类农业资源占优势的地区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更加注重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全面改造传统种养技术,发展更完善的生态农业,在大力扶持和发展旅游的同时一定不能脱离了农业这一根基;并且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发展未来的生态农业,使传统经济型农业向现代旅游型生态农业转变。游览区内的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农业示范园、科学普及示范园,应该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展示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展示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与经营模式,让游客了解足够系统的农业生产进步的知识,使游客与当地农业文化之间建立起一种情感联系。
2.自然旅游资源占优势的“观光+体验”模式
对于那些拥有一定的农业资源,和其他地方相比特色不够鲜明规模也存在着差距的地方,如果拥有较好的自然旅游资源禀赋(清新的山水自然环境、美丽的田园风光、整洁舒适的乡村居住环境等),就可以通过观光游的模式将旅游作为创造更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途径。游览区内的农田果园、花卉苗圃、动植物饲养场应精心包装,让游客找到返归乡村的真实感受,在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勃发的自然生机中享受回归自然的。
桂林阳朔是我国发展乡村旅游最早的县城之一,“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精辟地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的特征。 依托阳朔及周边各镇的自然田园风光来满足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如历村、福利古镇、兴坪渔村等,都可以满足体验型游客的要求,“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体验农事活动,组织游客与农民一同采摘品尝,或参加四时农事活动;农家访问,考察生态农业生态村等活动。
当地乡村的特色民居、乡村工艺作坊、乡村农事活动场所应为游客提供能够深入乡村生活的空间,使游客参与农耕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机具的使用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等,亲身体验农产品生产过程。游览区内提供的可采摘的直销果园、农产品集市等,既让游客有机会购买乡村旅游产品,又充分体验收获的愉悦。
3.人文资源占优势的“观赏+学习”模式
对于在农业特色和自然资源特色方面都不占有优势的农业地区,我们就可以走这条观赏加学习型的模式路线。例如桂北地区,通过挖掘桂北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文化、古代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历史、乡镇“社日”壮族歌圩、瑶族盘王节等民族活动将本地区的人文资源和旅游作最优的结合。这种模式不但要求人们要认同当地农业文化充满差异的地域性特征,还要致力于为当地这些处于弱势的文化找到重新发扬光大的理由。
农业文化旅游资源是不能简单地进行自然或人文的划分的,它综合了自然与人文两方面的特长。我国有一句古话叫“十里不同俗”,所以这类地区在开发时应以农业生产劳动为核心,以耕作制度、劳动工具、劳动产品、生活习俗与禁忌的开发为基本方向。特色耕作制度是农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反应了当地农业文化的基本特征。特色农产品是农业生产的果实,可以让旅游者充分体验收获的快乐、了解生活习俗特别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活习俗及各种禁忌,以生动的形式与充满想象的内容展示了农业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劳动工具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农具的使用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农业文化每一点滴的进步,也可以看到我国农业文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认识农具实际上就是认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如果进行适宜地开发,应该可以成为绝好的旅游产品。这些都可以进行观赏性和学习性的开发。
四、结语
目前,中国农业大多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中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太低,农业经济效益低下。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是产业关联度很高的行业。而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的结合使得在传统的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种植、养殖、加工和环保等要素,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型支柱产业,它能有效地融合第一和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形成产供销、贸工农、科工贸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生态农业旅游之所以能够在新农业建设中大显身手、大放异彩,是因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找到了结合点。生态农业旅游使得旅游资源日益拓宽,囊括了包括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在内的一切来自大自然的、历史文化的或社会活动的资源。而生态农业的发展更是拓宽农业的食物营养、就业增收、生态保障、观光旅游、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这必将推动生态农业旅游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蕾丁汉风:德国的生态农业[J].世界农业,2002. 6(总278):35~42
[2]刘彦随吴传钧: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及其理论[J].经济地理,2000, 20(1):63~68
[3]高中琪:《长江三峡库区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体系》[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4]Ceballos Lascurain.The future of ecotourism[J].Mexico Journal,1987,1:13~14
[5]卞有生:国内外生态农业对比――理论与实践[M].中国环境出版社,2000年
生态农业篇8
一、相关概念解析
1.生态农业的内涵
人类社会 发展 到今天的高度物质和精神文明阶段后,出现了能源短缺、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不足、环境退化、生态失衡等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诸多新问题。不少有识之士开始熟悉到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发现这些新问题的产生大都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发展手段和模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于是,他们提出了各种农业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第一个提出了“生态农业”一词,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新顿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摘要:“生态上自我维持,低输入, 经济 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国外提出的这种生态农业和我国古代的传统农业有些相似,即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合成产品,施用有机肥,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利用轮作或间作方式种植。我国的生态农业从根本上有别和西方国家倡导的强调低投入或绝对排斥使用农用化学品的“生态农业”,而是一种典型的可持续农业。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 现代 科学 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进行生产经营,可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体系。”
2.生态旅游的内涵
1965年,美国学者贺兹特(hetzer)倡导生态的旅游(ecological tourism),呼吁人们对文化、 教育 和旅游界应该重新思索,提供一种旅游目的地文化和环境最小冲击下,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和旅游者满足度最高的旅游行为。1983年,世界 自然 保护联盟(iucn)非凡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 ceballos- lascurain)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原意是指那种在强调某种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到那些相对受到较少干扰和污染的区域进行自然旅行,其初衷在于通过生态方式的旅游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系统的质量做出贡献。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02年被联合国定为“生态旅游年”,此后,生态旅游得以在全世界迅速传播,并被广泛的探究和实践。
二、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非凡旅游方式,它以求新、求知、求乐为心理基础,以欣赏、探究、保护自然和资源为目的。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向,生态农业是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呼唤,将农业推向了更高的发展空间,而旅游业早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下,为促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资源开发者在开发生态农业时,把目光瞄向了生态农业旅游,以提高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为依托,使农业和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相结合的高效产业,是在充分利用现有 农村 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和旅游者的广泛参和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但拓展了旅游业和农业的内涵,而且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了高效合理的双向利用。这种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一模式,实际上是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二者的优化结合,是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不足,找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它既能平衡农业经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和人们的旅游需求,又能维持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等综合收益最大化,是一条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结合模式探索
1.农业资源占优势的特色产业带动模式(观赏+学习+参和型)
对于那些拥有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区来说,可以以农产品为核心,进行围绕某一种或几种特色农产品展开的主题辐射发展模式。也就是指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的生态农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专业村镇是这种模式的代表,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摘要:具有生产某种特色生态农产品的 历史 传统和自然条件;有相应的产业带动,市场需求旺盛;需要有带动者通过产业集群形成一定的规模。
生态农业篇9
[关键词]生态修复;农业生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作者简介]冷传明(1970―),男,河南焦作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理讲师。(河南焦作45400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产、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生态修复及理论基础
1.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
2.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是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环境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组成的一个互相依存与制约、相对稳定的有自组织功能的大系统,该系统具有恢复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与偏差,在我国农业生态建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教训。[2]
3.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搞好农业生态修复的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违背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不仅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自然灾害。因此,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要从人口、资源、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理论。
4.农业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
农业生态修复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目的的措施。其技术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有“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
“封”既是“封山禁牧,舍饲养蓄”。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退”即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坡度在25°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如果措施得当,退耕后农民还可增加经济收入。“造”即是“造林”。坡度大于15°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碳林和用材林为主,强加管护抚育,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通过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可有效的保护植被。“建”即是“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农民在退耕二亩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搞好农业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整结构、生态移民是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要想使生态修复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生态修复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地区经济得到发展[3]。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二、生态修复在农业生态建设中的优化作用
1.增加了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了人们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
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府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大多数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的理念,认为生态自我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参与封禁治理的积极性很高。2000年和2003年***先后下发的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农村群众投工,必须严格执行村内“一事一议”投劳制度,凡是群众不愿意投劳的不得强迫。这方面云南省在“长治”工程建设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农民投资的积极性,90%以上的群众愿意投劳开展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为做好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奠定了基础。
2.实施生态修复在农业生态建设中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1)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据调查,各地在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之后植被覆盖率迅速增加。陕西省吴旗县封禁4年,林草覆盖率提高了31个百分点,福建省永泰县封育治理后,植物种类增加了近3成,森林覆盖率由2.3%提高到43.3%内蒙古娥托克前旗、乌审旗、毛乌素沙地的植被覆盖率由10%提高到40%~50%。。1995年,广东省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绿化达标,植被覆盖率普遍提高30%~50%。江西省兴国县曾是一片“红色沙漠”,如今坚持了封禁治理,突出了预防保护措施,收到了明显效果,目前全县林草覆盖率达74%。过去河床以年均4~6cm的速度在淤积提高,如今以5~7cm的速度在降低。减轻了洪水灾害,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生态修复之所以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是因为封育保护解除了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系统自我组织和调控作用增强,区域林草植被种类和数量必然增多,水土流失程度自然减轻[4]。
(2)保土减沙效益明显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正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加强的时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水蚀区成效是显著的。截至2001年底,全国累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81.5万km2,水土保持设施每年拦蓄泥沙15亿t,增加蓄水能力250亿m3,减少黄河泥沙3亿t。与第一次遥感调查成果进行初步比较表明,不仅水土流失总面积减少,而且保土减沙效益也有显著的提高。如“三北”地区的防林面积由1113万km2(1997年)增加到3873.5万km2,防林区提高农作物产量10%,提高牧草产量20%以上,土壤侵蚀模数可降至500t/km2.a。
(3)蓄水保水、分洪抗旱能力增强
农业生态系统的蓄水保水功能是由地上植被和土壤共同作用而实现的。实验证明[5],在有林地区,日降雨量30mm无出水;日降雨量55~100mm才见细水流出。年降雨量1200mm时,有林地区水分损失量仅50mm,而相同环境条件的无林地区可达到600mm,一亩林地比无林地至少能多蓄水20m3。生态系统的蓄水保水能力主要体现在雨季能蓄水、分洪,在旱季则能抗御干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能大面积增加植被,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同时也增加了下垫面的蓄水保水的能力。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3],黄土高原现有水土保持工程年减少入黄径流10亿m3,规划中的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工程每年将减少入黄水资源量40~50亿m3,单就确保黄河不断流来说,它是不利的影响,但从满足整个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分析,它所减少的这部分水量是水土保持工程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和生态建设所必需的,因此是功而不是过。
(4)改善了农业地区的小气候
在有林地区,日间约有35%~75%的太阳辐射被林冠拦截吸收,20%~25%被树冠叶面反射回大气中,仅有5%~40%射入林中。绿色植物中森林能防风,植物蒸腾可保持空气的湿度,林木可以调节温度,从而可以改变局部地区小气候。如江西省修水县河桥沟小流域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进行封禁后,山变绿了,水变清了,植物群落良性发展,许多动物重归故里。四川省巴中市坚持十年封山禁牧、禁坎禁伐,林草茂盛,山清水秀,人居环境十分优美。内蒙古自治区在连续3年遭受罕见大旱的情况下,封育保护仍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草原生态恶化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部分地方再现了绿草如茵、风吹草低、蓝天碧野的秀美景色[5]。
(5)生态修复在治水保土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地方经济的发展
实施生态修复过程中,各地采取了一系列配套的对策和措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了乡村工业和旅游业,显著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生态修复使我国农业由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集约经营转变。陕西省吴旗县在实施生态修复后,大力发展集约高效农,培育草、羊、杏三项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兴办绿色企业,与实施前相比,国内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财***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均翻了一番多。生态修复使我国的畜牧业由满山遍野到处放牧、超载放牧向以水定草、以草定蓄、围栏封育、修牧轮牧、舍饲半舍饲转变。
三、在农村实施农业生态修复应注意的事项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农业生态修复突出以自然的力量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然而,人们习惯于“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缺乏足够理解与认识。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水土流失区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理解并处理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的关系,突出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暂时经济增长所造成的严重人为水土流失的典型事例的宣传教育,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和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高度出发,帮助群众充分认识搞好生态修复的重大意义,提高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2.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生态修复措施要在技术上科学、经济上可行,就需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不断地创新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丰富生态修复的理论,提高生态修复的科技含量。要开展生态修复专题研究,其中机理研究是生态修复研究的核心。生态修复的机理研究的内容包括:研究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生态系统压力形成与解除的措施、生态系统压力解除后的恢复机制、生态环境可修复程度以及自身演化规律。为最终阐明生态修复的原理,创建我国生态修复的科学体系,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另外,还要对相关技术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加以研究,如“3S”技术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等。
3.生态修复需因地制宜
生态自我修复主要是依靠大自然自身的力量来实现的。实施这一工程必须因地制宜。我们要把影响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水,作为生态恢复的主导因子,要把年降水量、土壤类型、人口密度、社会经济状况的因子作为确定不同区域的生态修复潜力的依据,不同水土流失区生态修复潜力不同,在我国南方,由于水热条件较好,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复杂,植被恢复很快。在北方,由于水热条件差,植物种类较少,植被较难恢复。当年降水量和干燥度达到大多数植物难以生长的数值时,即为生态恢复的极限,也就是说,依靠自然的力量已经难以恢复,必须依靠人工措施来恢复或重建。
四、结语
农业生态修复工作的关键是实施封禁保护措施;其目的是恢复,保护植被,加快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进度,突破口是退耕还林、以粮代赈;依靠的是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与行动。在生态修复工作中要特别重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态农业篇1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农业面临诸多问题,天水市农业生态问题严重,也面临着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㈠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欠发达地区传统农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减缓甚至消除传统农业的弊端。一是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保护环境。在天水地区推广“粮草间作”、“粮经套种”、“林粮间作”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二是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天水地区与其他地区一样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困境,而这一困境在农业发展层面上,只有通过发展生态型循环农业来解决。三是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土地的休整和土壤的改良。由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科技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水平很低,化学肥料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地板结严重,缺乏肥力。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通过种养结合,平衡施肥与土地轮作,合理使用生物肥和有机肥,才能彻底改变土壤的资源条件和肥力结构。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某一定区域内,因地制宜的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2]。追求和谐的自然秩序,产生了生态上自我维持的低输入和效益的高输出,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产生最大的生产力。天水市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高消耗和高投入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生态农业,能有效的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使用效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㈢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农业投资结构。天水市属于欠发达区域,农业占GDP的比重较高。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57.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2.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8.4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7︰39.8︰41.5。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能有效的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内产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整体经济的协调。
天水市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天水市虽然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诸多优势,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㈠自然环境的制约生态农业的发展要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天水地区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境内山脉纵横,地貌区域差异明显。虽然存在地域多样性,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一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对发展生态农业有重要的影响。天水地区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表现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二是可供耕种的土地面积有限。天水市位于秦岭西段,山脉沟壑相间,而且山峰陡峭,耕地数量极为有限,仅限于河谷洼地以及很少的较为平缓的山坡地。㈡农业科技发展滞后天水地区虽然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业基础优势明显,但是传统农业的发展对自然环境依赖严重,农业技术缺乏创新。一是天水地区地理范围广阔,山脉众多,人口分布较为分散,边缘地区农民文化程度很低,农业生产还是原始的家畜农垦模式。耕地严重依赖传统的人力或畜力的曲辕犁,运输主要靠人力扛、畜力拉驮等。相对较发达地区,近年初步引进了旋耕机、三轮农用运输车,逐步改变着农民的耕作方式。而在偏远山区,现代化的农具使用极为有限。二是天水地区农业的耕作依然是传统的粗放型农业耕作方式,农民主要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增加农业产出,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对农民增产的作用明显,但是农民对农药化肥的使用没有科学的指导,基本处于盲目状态。三是天水市农业耕作地有一半左右属于山坡地,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山地的种植没有合理的水利建设和技术的指导,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原始状态:雨水充足年份丰收,而雨水不足年份则歉收,甚至有时颗粒无收。㈢农业投入资金短缺农业是一个社会效益大、比较效益低的弱质产业,与其他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相比,投资农业生产短时期内难有巨额利润[3]。长期的逐利行为,使得在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基础设施薄弱。天水市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更新速度缓慢严重制约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业投入资金的不足。㈣农业产业结构失衡在欠发达地区,一般都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农业效益低和农业人口比重过大等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4]。天水市2011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7︰39.8︰41.5,农业中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仍占农业发展的主导地位,农民家庭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几乎全部投入到农业生产,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于家庭所经营的农业收入。这种单一的种植结构不利于土地的合理有效使用和劳动力优势的发挥,也难以实现农业的机械化与产业化。农业结构失衡的直接结果是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附加值低。㈤农业市场不完善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以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要模式,农业的生产、销售等产业环节都由以农户为单位主体的农民个体经营,农业经营分散。天水地区农业在种植上,缺乏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和***府的科学指导,农民仅仅依赖自己的传统经验,基本不会去考虑土地的合理轮作。农业市场机制建设不完善,农民基本处于自产自销状态,偏远地区还存在着物物交换,没有市场信息交流平台。另外,大部分农民缺乏新观念,农业生产经营观念上封建传统的小农观念根深蒂固,农业生产缺乏创新,普遍存在农业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