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10篇

中国古典文学篇1

月亮在中国悠久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它是美丽的象征,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它寄托了恋人们的相思,也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月亮本身安宁静谧的情韵,又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高悬于天际的皎月,同样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月亮成为永恒的象征。

一、优美的月亮

中华民族历来对月亮有着特殊的感情,月亮也就成为古代文学中典型的意象和永恒的主题。《诗经・陈风・月出》写到:“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即用月亮映衬人的美,皎洁的月光如美人的肌肤,纯洁美好。可见先秦时期人们已经注意到了月之美。周祗《月赋》写到:“气融洽而照远,质明润而贞虚,弱不废照,清不激污。”赋予月亮以高远、柔和、清幽、润洁的特点,给人以清和,明净的感觉。杜牧的《泊秦淮》单看“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何等的飘渺,烟雾袅袅的河面,月如梦似幻般罩在河滩上,恬静、舒适、朦胧,其妙甚矣。

这些诗中,皆因月如梦似烟般的清澄和恬淡,而被罩上一层神秘的“朦胧色”,给世人一种朦胧的美。花月披离,余香袅绕,象征着典雅之美。皎月当空,朗朗潇洒,其神妙高远之美洋溢其中。

不尽的象征创造着不尽的月亮审美意境,无数的心灵创造着无数的明月审美意象。

二、相思的月亮

皓月当空,多少诗人望月生情,多少脍炙人口的诗作由感而发,其诗情之深,意之浓,让人赞叹。

首先,月亮寄托了恋人们的相思,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有诗曰:“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望着一轮皎月从海上升起,远在天涯的情人也许同此情境,无奈月夜漫漫,无奈相见不得,唯有寄情于月,来表达对情人的思念与爱,不禁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佳句。

再者,月亮也是人们对故乡和亲人们的思念的象征。李白的《静夜思》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皎月当空,宁静的夜晚,床前似乎撒着一层轻纱般的霜,久睡无眠,望月生情,勾起人们对故乡的无限遐思。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有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众所周知,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但他每时每刻都在思念故乡亲人。怅望明月,似乎又回到了故乡,内心复杂的感情,国破心碎的痛惜,唯有寄情明月,思乡愁绪溢于其中。

三、失意的月亮

在对月亮的情感升华的过程中,月亮又成了失意文人的寄托。陶渊明在《归园田居》诗中写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跟明月相守,理农桑之事,这是作者心志的表现,宁可开荒种田,早出晚归,唯愿志气不息,誓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月亮与成就了一代隐逸诗宗。

王维的《竹里馆》诗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首诗中,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伴着明月,诗人享受着这份宁静。王维也成为陶渊明之后的山水田园派最著名的诗人。

正如傅绍良所说:“在哲理开发阶段,月亮不仅是主体情感的组成部分,而且蕴含着***和永恒意志的复合物象创作主体,在将月亮内化为自我情感的同时,还有意识地将自我化为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以感受和体验那种超然物外的情趣。”

四、哲理的月亮

月亮孤悬天际,亘古不变,很容易让人们把它看成跨越时空的永恒见证者,让人产生对悠悠历史的思考,对无限空间的思考,对深刻哲理的思考。

李白《把酒问月》中写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作者描述了月亮的不可知性,他通过人与月在时间上的差距,告诉人们,人生是短暂的,其间有数不清的坎坷、磨难、曲折、寂寞,但沉浮交替,今人古人可共享明月,人类的生命固不可能久远,但人类的精神与理念却可以同享宇宙,只要有朗朗明月相伴,超脱世俗,人生岂不是一大快事,就如明月一样纯洁、自由。

张若虚也曾在《春江花月夜》诗中写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是啊,明月亘古如斯,岁月悠悠,人生短暂,在此喟然之后,而月亮则成为静谧永恒的存在。

中国古典文学篇2

(1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022

2南京中医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在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分布、学位授予、研究机构和重点学科统计基础上,结合研究文献和统计报告,考察了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培养计划及本科专业课程,提出分层、分型、联合的“二分一联”三维人才培养方案,是国家文化创新的重要使命和数字人文时代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古典文献;古籍数字化;研究生;中医医史文献;数字人文

中***分类号:G64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2.033

0 引言

“古籍”是对古书的雅称。古籍作为宝贵文化遗产,蕴藏着无穷的知识、智慧与财富。古典文献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新世纪以来,信息化和网络化浪潮,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的结合成了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

1 数字时代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问题

数字时代其实就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代名词,因为电子信息的所有机器语言都是用数字代表的,所以人们将称为数字时代。

古典文献学是有关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与整理的学科,因此与古代文化各个分支的研究都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并无“文献学”之名,却有文献学之实。这个“实”,就是把目录学、版本学和校雠学(校勘学)三者融为一体的学问。“文献学”的概念最早是1920年由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提出,但是以“中国文献学”作为一门学问立名,则创始于郑鹤声、郑鹤春1930年出版的《中国文献学概要》;至于以“古典文献”作为学科,则始于195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本科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是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传统学科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文献学理论和方法而形成的学科,为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历史文献以及其他涉古学科提供有关典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文献处理方法。而所谓“古籍数字化”,就是从利用和保护古籍的目的出发,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常见的语言文字或***形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从而制成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用以揭示古籍文献信息资源的一项系统工作。

第十一次全国国民调查结果显示,34%的网民更倾向于数字化方式的阅读。走出书斋,使学术研究有益民生,贡献社会,是人文研究的本义。

古籍数字化作为新世纪中国古典文献学科的新增长极,现阶段最核心的问题不是国家大规模投资,而是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尽管已有学者关注到古典文献及古籍数字化学科建设,可还未与人才培养微观结合,尚缺乏一手数据的实证分析。

2 中国古典文献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2.1 大学学科、专业、课程概念

学科有两个含义。第一种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有西方学者将学科分为纯硬科学(如物理学)、纯软科学(如人类学)、应用硬科学(如临床医学)、应用软科学(如教育学)四个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GB-T13735-92则分成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五个门类;第二种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美国***CIP-2000分为17大类:交叉学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医疗卫生、工商管理、教育学、农学、法学、建筑学、艺术学、公共管理、传播与新闻学、***书馆学、神学、职业技术;我国现为13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事学、管理学、艺术学。“学科”的含义侧重后者,但与第一个含义也有关联。

专业与课程设置的方式及其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高校的学科声誉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2.2 古典文献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文学门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5个专业和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2个目录外专业;2012年9月,***再次颁布新专业目录,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整合原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三个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5个基本专业和应用语言学、秘书学2个特色专业。2005年以来,中文本科专业点快速增加(主要是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2014年度已达1 089个(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自1983年在北京大学、杭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设置了古典文献本科专业之后,直到2005年,增加河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2个点,才有6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十一五”期间,与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专业发展数量相比,“古典文献”在2007年增加中央民族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金陵科技学院3个后,近5年再无变化。

3 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的学科专业

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到2007年为止,我国共组织了三次评选工作:共评选出6个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其中中国古典文献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6个(见表2)。

博士研究生培养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制高点。20多年来,我国先后分5批批准54家单位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见表3)。

2006年,中国古典文献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5个。目前有151个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其中2010年增列84个)。以郑州大学的博士点和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点为例,印证目前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缺失。

郑州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原与中国古代文学为同一学科,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第10批),2007年招生。其培养目标提到的博士研究生须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并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网络文献检索、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等,实为博士生共同要求。专业基础课: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古典文献学专著研究、文化学概论;专业课:国典章制度研究、出土文献与文学思想研究、“文选学”研究、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选修课:中国文学经典研究、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版本目录学、中原文学文献研究、考古学、思想史,主要与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史学、考古学相关,对古籍数字化课程还缺失关注。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坚实的古代汉语基础、古代文献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古文阅读能力,能够运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校勘学等研究手段,进行古籍整理和古籍研究的人才。专业方向为古白话文献研究、域外汉学研究、文学文献研究、宗教文献研究、辞书文献研究等,虽强调专业外语,但无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仍较为传统。

4 中国古典文献学人才培养三维方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数字化人才的迫切需求,促使中国古典文献学科要多元化发展。

4.1 分层培养的维度

4.1.1 办好现有古典文献本科专业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作为高校首批四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积淀很深、专业度高,应发挥优势。河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两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虽然设置较晚,但依托该校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颇具实力。中央民族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金陵科技学院三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点,特色鲜明。总体而言,本科阶段还是按传统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办学为好。

4.1.2 培养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

2011年,共有72所高校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点招生(只有9个本科点),本硕结构倒置,虽可广取英才,但大量生源专业基础不牢。因此,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编辑出版、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鼓励跨学科报考,改革考试科目,并增加技术型导师。

博士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制高点,但博士、硕士的区分度还不够明显。而就中国古典文献数字化人才而言,还没有一家培养单位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科招此研究方向(中医医史文献除外),学科新增长点不多,创新不足。对照国家“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当前的情况是***策鼓励、教育需要、产业要求。

4.2 分型培养的维度

研究生有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等不同培养类别,一般以学术型为主。学术型研究生主要培养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学术型人才,兼顾其他行业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应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设计与之匹配的培养方案。2012年,***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不低于30%。中国古典文献学除跨学科招生、建设双师型队伍、设置古籍数字传播或电子文献学方向之外,一个重要的改革就是制定古籍整理与数字化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方案,面向行业招收从业编辑人员,以提高古籍数字出版人员的学术素养。

可以借鉴相关专业中医医史文献的培养模式。首都医科大学等24所高校设有硕士点;北京、黑龙江、辽宁、湖北、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博士点招生。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山东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更为创新,设信息化方向。

4.3 联合培养的维度

无论是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试点工作专项招生计划,还是联合培养单位招生计划,尚未见中国古典文献数字化学科方向博士生,也未见与古籍数字化出版企业的联合培养。也就是说,目前可供利用的《文渊阁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国学宝典”、“汉籍全文检索系统”、“中国基本古籍库”等大型电子古籍数据库开发企业,还未进入中国古典文献学高端人才培养范围,“研究生计划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要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招生计划的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认真分析,切实优化学校间、学科专业间招生结构”。

面向出版企业产学研结合,联合培养研究生,“走出书斋”,锻炼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更新知识结构,引领社会需求。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够较方便地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紧密结合起来,有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最新成果及研究手段,从而有效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实现真正的交叉、渗透和结合,使跨学科研究不仅成为了解历史客观实际的必要,而且成为真正的可能。因此,培养方案应考虑以下内容:有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学术带头人与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有坚实的科研基础并取得重要研究与实践成果;能开出古籍数字化方向的核心课程与前沿课程;拥有培养古典文献数字方向研究生所需要的文科时间创新中心和产学研基地。

5 结语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书、大型数据库、***书编撰、出版和阅读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中国古典文献学三维人才培养范式的守正出新,必将带动“古籍电子文献学”的兴起,为古典文献学增益全新的研究领域。未来,与数字出版互相补充,共同发展,共同构成现代阅读形态的两大体系。因此,学术转型不可矫枉过正,传统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仍然是古籍数字传播的根基,仍然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学科标识。

参考文献

1 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2 潘树广.论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交融[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3 毛建***.古籍数字化的概念与内涵[J].***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4)

4 达恩顿著.熊祥译.阅读的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5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一次全国国民调查结果公布[N].光明日报,2014-04-22

6 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著.唐跃勤,蒲茂华,陈洪捷译.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 庞青山.大学学科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中国古典文学篇3

〔关键词〕古典文学审美特性中正平和古筝

古筝是一种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历史悠久、外形典雅、音色美妙,自战国时展至今,演奏技巧相当丰富且表现力强。演奏古曲时,能将乐器本身的优势与原曲的情感结合起来,细腻、准确而又充分地表现不同风格的传统筝曲。

一、古典文学与审美特性的内涵

中国古典文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此处作狭义讲。狭义上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即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

审美特性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哲学家卢卡奇在《审美特性》一书中认为:艺术模仿现实,又表现和激感;审美活动始于劳动,其主观因素表现在拟人化的特征中。所以艺术、审美的对象是人的世界,是人的精神的外化,是人的心理与外在世界的有机统一,它融合着人的情感,具有反映普遍性的特殊性。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一书中认为文学是审美的。笔者认为筝曲的审美特性是指一首乐曲通过融入作者的创作个性的乐曲结构、演奏技巧、曲风编排等,显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审美感受的艺术特性。

二、古典文学与筝曲审美特性

中国古典文学范畴宽远,作品种类繁多。历代以来,文学作品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繁盛的局面,如儒家倡导“仁义”,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释家强调自身修养,故而筝曲的审美特性也是多样化的,分析其审美性也当从其创作之始讲起。

1.中和之美

儒家学派自来宗尚“中正平和”。儒家乐论与诗论主张“中和”,强调礼乐的“和之美”。“和之美”原是指诗歌哀乐适度、折中,用以缓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使之心境平和,和睦相处。孔子的美学思想强调善与美的结合,《论语・八佾》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主张以美善合一为标准来评价艺术作品,所谓美是指表现形式而言,善则讲的是作品内容,做到“尽善尽美”,即审美与***治教化的结合。这一文学批评理论同样适用于古筝艺术,筝曲不仅要做到“尽美”,还要做到“尽善”,所谓“尽善尽美”才能达到演奏技巧与内容、情感表达的和谐统一,营造出一种“中正平和”之美。

如筝曲《上楼》,这是河南南阳板头曲中叙事性很强的一首筝曲,取材于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剧作《西厢记》。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筝曲《上楼》描写的就是婢女红娘得知老夫人同意张生和莺莺的婚事后,欢天喜地上楼将喜讯告诉小姐莺莺的场景。《上楼》多采用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右手大量使用勾托技法和大指托劈技法,生动地表现了红娘心中欢喜,迈着轻松愉快的步伐滴滴答答跑上楼的情景。左手辅以滑、颤增添乐曲的余韵,富有表现力。全曲节奏流畅分明,情绪欢快明亮,古筝特有的表现力将曲调与乐曲内容融为一体,使得短短的曲调能够完整无误地表现红娘的性格以及乐曲欢快的情感。

筝曲《渔舟唱晚》,曲名取自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众多学者认为此曲乃是古筝演奏家娄树华根据古琴曲《归去来辞》改编而成。琴曲《归去来辞》是依诗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文之意境创作的,意在表现隐士离世隐逸之情和自然闲适之美。娄树华改编的《渔舟唱晚》主要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辉映下的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表现了一种适然超脱的自然风光之美。乐曲进板速度舒缓,加以左手吟、揉、滑、颤等古筝特有的演奏技法,以舒缓、优雅的曲调生动地描绘了夕阳霞光映照湖面,渔船帆影在天色霞光满怀的湖中缓缓移动的优美场面,更显“唱晚”之意境。而后乐曲速度渐快,情绪渐起,渔人荡舟乘风而归,为原本平静清和的画面增添了缕缕生气。最后乐曲进入快板,运用了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使乐曲在行进中渐入高潮,展现出渔舟飞近,渔人高歌、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以泛音结束全曲,曲终意在,回味无穷,充分体现了儒家学派的“中正平和”之美。

2.悲情之美

《说文》释悲:“悲,痛也”。《尔雅》:“悲,伤也”。可见,悲的本义是伤痛、悲痛。以悲为美的审美意识渗透于中国各种传统艺术样式中,包括文学、戏剧、音乐和美术等。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在战国末期就已初步显现出来,《韩非子・十过》就有对音乐领域“悲情”的言论:

平公问师旷曰:“此所谓何声也?”师旷曰:“此所谓清商也。”公曰:“清商固最悲乎?”师旷曰:“不

如清徵。”......平公提觞而起为师旷寿,反坐而问曰:“音莫悲乎于清徵乎?”师旷曰:“不如清角。”

西汉文学家王褒在《洞箫赋》中写道:“故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故闻其悲声,则莫不怆然累欷,撇涕^泪。”魏晋以后,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在音乐中更为突出,嵇康在《琴赋・序》中写道:“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自古以来,不论在何种领域,悲情的作品更能令人们记忆深刻、回味无穷,以悲为美的审美意识在古筝作品中也得到充分体现。

如何占豪先生改编的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以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事迹为创作题材,以传统乐曲《满江红》的曲调为素材变奏创编而成;演奏技巧丰富,情绪复杂多变,表现了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奸臣陷害,囚禁临安狱中,在赴刑场前夕,他对社稷面临危难的焦虑,对家人处境的挂念,对奸臣当道的愤恨,以及对自己精忠报国却无门可投的无奈而引发的感慨。

传统筝曲《汉宫秋月》深刻地表现了古代宫女之怨,正所谓“入宫数岁,不得见御,乃积悲怨”。汉时,宫女与嫔妃之间的鸿沟并非不可逾越,宫女也能被皇上宠幸,如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原是平阳侯府之歌女,因入堂献唱被武帝相中,即召入宫中,极宠册后。然而千千万万个宫女久居深宫,却数岁不得见天颜又不能出深宫,是以悲怨甚重。筝曲《汉宫秋月》广泛运用揉颤、按音、下滑等技法,曲速缓慢,乐曲旋律深沉、哀怨。

3.雅致之美

以典雅精致为美是人们最为简单也最为主要的审美倾向之一。“典则不枯,雅则不俗”。典雅的音乐往往清新脱俗,节奏舒缓平和,音节自然流畅,意境深远优美,给人以乘微风沐青阳缓缓徐来的自然舒畅之感。

筝曲《春江花月夜》通过优美质朴的旋律,丰富多变的节奏型和演奏技法,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深刻、细腻地刻画乐曲美妙的意境,描摹动人的、画意诗情的场面。抒情悠扬、婉转如歌的优美旋律仿佛带领赏乐人去江南领略那似水缠绵、绵柔悱恻的山水月夜,身临其境而留恋不已,典雅精致而风情万种。正如长诗《春江花月夜》中所写之景、之雅、之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以歌颂佛家文化为主旨,一人诵读佛经为音乐形象的现代创作筝曲《铁马吟》,以其缓慢幽深的曲调,模仿古琴沉静广远的音色,描绘出佛堂寺中:香烟袅袅,风吹铁马,银铜撞钟,经声和谐的祥和宁静,适然超脱的平和场面。乐曲意境空灵、空静、空远,正如诗云:“山峰悄上白玉阶,古墙探出菩提叶,莲花座前香火幽,铁马轻声唤明月”。

此类典雅精致的筝曲以其自身的悠长韵味、美妙旋律,带给听众一幅尽不相同的诗情画意山水美卷。雅致可谓是古筝与生俱来的优美。

结语

正如文学与艺术不可分离,音乐审美与文学审美也是关系密切。与中国文学并进的中国民乐身上有着许多与中国古典文学相关的审美气质,古筝以其悠久的历史、特有的演奏技法,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提取精粹而创作,在民乐世界中开出一朵典雅柔美又刚劲壮美的奇花。

参考文献:

[1]钟基,李先银,王身钢译注.古文观止(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7:241.

[2]冯蕙,朱贻庭等.简明哲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533.

[3]童庆炳.文学理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宋婕.避世逸隐之心声―――简论古琴曲“归去来辞”的意境[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03):1-1

中国古典文学篇4

论文关键词:中国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对比研究

 

一、文献与文献学

(一) “文献”释义

“文献”二字联成一词,现存的典籍中,最早见于《论语·八佾》。该篇记载:“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何晏《论语集解》引东汉郑玄注云:“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2]这里郑玄以“文章”、“贤才”解释“文献”,其意义是比较明确的。南宋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八佾》这段话说:“杞,夏之后。宋,殷之后。征,证也。文,典籍也。献,贤也。言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文献若足***书馆,则我能取之,以证吾言矣。”[3]朱熹的解释表面看似与郑玄的解释相一致,但如果细细推敲,却还是有所区别的,因为他这里所说的“献”即“贤”,既可理解为“贤人”,也可理解为贤人的言行。清代刘宝楠在其《论语正义》中的解释可是与郑玄的解释相一致,他说:“文谓典策,献谓秉礼之贤士大夫。”[1]我们从这里可看到,贤才是指那些博学多识而又知礼仪规则的人。所以,对“献”的解释,更侧重于强调它的知识层面上。我们的理解是,“献”即“贤”,但“贤”真正所表达的是贤人的言行,他们通过传授知识和自已的行为示范表达规定出礼仪规则。

最早以“文献”名书的是宋元之际的马端临,他写了一部关于历代典章制度的著作,命名为《文献通考》期刊网。他在《文献通考·自叙》中解释道:“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4]在这里,马端临仍然把“文”与“献”相对而言,其实区别仅在内容上,这里的“文”和“献”皆是文字材料,“文”主要指历代可信典籍,供客观述事用,然而“献”主要是指不太久远的人物言论,可以作为主观评价事物准则的记录性材料。马端临对“文献”的解释与孔子所讲的“文”和“献”,只不过在范围和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罢了。孔子所讲的“文”包括叙事性的文字资料,所讲的“献”也涵盖贤人对历史和时事的评论。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也常使用“文献”一词***书馆,同样是指文字材料。如在《方志立三书议》中,就有“方志不得拟于国史,以言乎守令之官,皆自吏部迁除,既已不世其家,即不得如侯封之自纪其元于书耳。其文献之上备朝廷征取者,岂有异乎?”[5]的句子;在《州县请立志科议》中,有“州县既立志科,不患文献之散逸矣”[5]的语句。

现今学术界对“文献”的理解和使用显得并不协调。如在中国学术史上第一部以“文献学”名书的著者郑鹤声、郑鹤春两兄弟认为:“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6]王欣夫说:“文献指一切历史性的材料。”[7]杜泽逊也称:“文献包含着所有历史资料。”[8]王余光先生则认为:“‘文献’指的是文字资料和言论资料。”[9] 张舜徽先生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文献’既是一个旧名词,自有它原来的含义和范围。我们今天既要借用这一名词,便不应抛弃它的含义而填入别的内容。近人却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绘画,概称为历史文献,这便推广了它的含义和范围,和‘文献’二字的原意是不相符合的。当然,古代实物上载有文字的,如龟甲、金石上面的刻辞,竹简缯帛上面的文字,便是古代的书籍,是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重要内容,必须加以重视。至于地下发现了远古人类的头盖骨或牙齿,那是古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在某一墓葬中出土了大批没有文字的陶器、铜器、漆器等实物,有必要考明其形制、时代和手工艺的发展情况,那是古器物学的研究范围。这些都是考古学家的职志,和文献学自然是有区别的。”[10] 白寿彝先生认为:“今天我们所说的‘文献’,主要是指有历史意义的比较重要的书面材料。”[11]本人非常赞同张先生与白先生这种看法,这将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文献”的含义和范围。

《现代汉语词典》对文献的解释是:“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书资料。”当代《辞海》(1979年版)对文献的解释是:“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书文物资料。”《中国大百科全书》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198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把文献界定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这样对 “文献”的解释,很明显是当代人站在当代科学技术与信息化背景下对“文献”含义的一种理解,概括性与普遍性更加明显。

(二) “文献学”界说

张舜徽先生说:“我国古代,无所谓文献学,而有从事于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学者”[10]。“文献学”一词始见于1920年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一文“全相望亦私淑宗义,言文献学者宗焉”。而作为一门学问的名称最早用“文献学”命名的专著是郑鹤声、郑鹤春的《中国文献学概要》(1928年),193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在《例言》中说:“本编亦采其谊,结集、翻译、编纂诸端***书馆,谓之文;审定、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6]二郑重在探讨文献的形成及传播、流传的全过程,对文献学学科有开创之功。1982年,张舜徽先生的《中国文献学》出版,成为我国文献学领域的奠基性著作。该书论述了文献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作了这样的表述:“对那些保存下来了的和已经发现了的***书、资料(包括甲骨、金石、竹简、帛书),进行整理、编纂、注释工作,使杂乱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古奥的文字通俗化、明朗化;并且进一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条别源流、甑论得失,替研究工作者们提供方便、节省时间,在研究、整理历史文献方面,作出有益的贡献,这是文献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10]从张先生这席话里,我们概括文献学的内容为:一曰整序化;二曰通俗化。这实际上是对中国古代文献学问的概括。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书馆学、***书情报学的产生与兴起,现代文献学的提法开始流行,***书馆学、***书情报学界学者纷纷加入文献学研究行列,特别是1992年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将“文献学”列入从属于一级学科“***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的二级学科之后,一些学者试***将文献学(传统文献学的简称)与现代文献学糅合在一起,建立一个统一的概念期刊网。其实这是对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界限的混淆。现代文献学主旨是收集、典藏、分类、检索、传播、利用***书资料中的学术内容,最大限度地提供给读者利用为终极目标。文献学以文献文本形态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文本的整理研究为目标,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宗旨[12]。

二、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综合运用版本、校勘、目录、注释、考证、辨伪、辑佚、编纂、检索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地分析、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进而探讨古代文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和利用的规律,并总结对古代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工作的规律与方法的学科。[13] 简言之,就是关于中国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学问。

(一) 研究对象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以古典文献和古典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古典文献是指“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文兴起以后产生的文献。”[14]

(二) 研究内容

无论从学问上来说,还是从学科上来讲,中国古典文献学应至少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古典文献理论研究;二是古典文献整理与利用的实践。二者互相交融,密不可分。理论研究包括传统古文献范围内的研究,如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标点等,另包括一些新的理论研究,如古典文献的保存与复制、古典文献的检索与利用、古典文献学的编制理论研究等、古典文献的收藏、出土文献研究、考据研究、古典文献研究发展史的研究、少数民族古典文献研究。古籍整理与实践包括传统的古文献整理、古籍保存与复制、古典文献的检索与应用、古典文献学工具书的编制与出版、出土文献整理、古籍电子化等。

(三)研究目的

中国古典文献学就是要综合运用古典文献理论知识与古籍整理与实践知识,对中国古文献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考镜源流的工作***书馆,力***通过对古文献的整理、解释,准确、系统而全面的介绍有关古文献的内容,帮助人们正确阅读和利用古文献,有效而科学地推进学术研究。

三、 历史文献学

历史文献学是对文献的产生发展、表现方式、流传情况,以及文献的内容类别、整理利用乃至文献数据化进行探讨和研究,并阐述其发展规律,总结其实践经验,进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

(一)研究对象

历史文献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今一切有历史价值的汉文与民族文字的历史文献。曾贻芬、崔文印更加直白的讲:“中国历史文献学,简言之,就是研究对我国历史上的各类文献进行注释、著录、校勘、辨伪、辑佚等的一门专科之学。”[15]

(二) 研究内容

历史文献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历史文献学理论与方法:包括学科属性之确定、学科体系之建设及文献学方法等。其二、历史文献学史:包括文献学产生、发展、繁荣、变化的历史脉络以及各个阶段的成就、特色等。其三、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包括古代学术思想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各个阶段特别是清代的成就、特色等。其四、文献整理:包括目录、版本、校勘、辑佚、辨伪以及文献数据化等。

(三)研究目的

历史文献学是综合运用历史文献理论知识与古籍整理与实践知识,对中国历史文献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考镜源流的工作,力***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整理、解释,准确、系统而全面的介绍有关古文献的内容,特别是在搜集、鉴别史料方面,能为历史科学研究建立坚实可靠的资料,帮助人们正确阅读和利用古文献,有效而科学地推进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

四、结 语

综合以上中国古典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研究对象、研究摘要区别:那就是现行国家教育系统学科分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分类中,中国古典文献学属于文学大类,历史文献学属于历史学大类。

参考文献:

[1]刘宝楠.论语正义(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0.91;92

[2](魏)何晏、(梁)皇侃.论语(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8.175

[3](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63-64

[4]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章学诚.文史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5.571-572;590

[6]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1

[7]王欣夫.文献学讲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2

[8]杜泽逊.文献学概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1.5

[9]王余光.中国历史文献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1

[10]张舜徽.中国文献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3

[11]白寿彝.谈历史文献学[J].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9.480

[12]董恩林.中国传统文献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13]郭英德、于雪棠.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

[14]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

[15]曾贻芬、崔文印.中国历史文献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1.2.

中国古典文学篇5

风风雨雨寒寒暖暖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这幅楹联的巧妙在于叠词和化典的完美组合,读来字字清脆。春去秋来、百花盛衰的变幻,与愁肠百结的情思相融合,意境悠远。这里说到的花神庙,顾名思义,就是祭奠花神的庙宇。在晚清之前,花神庙与土地庙、城隍庙、河神庙等都是百姓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非佛教庙宇。南京、杭州等城市至今还保留以花神或花神庙命名的街道。

花卉被人格化,并逐渐走向神化,从而有了“花神”的称谓。古希腊神话中有花神弗洛拉掌管世间所有花卉,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花神。在中国传说中最早的花神是女夷,据《淮南子・天文训》记载:“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鸟、草木。”民间广泛流传的女性花神形象还包括“四大美人”中的杨贵妃、西施、王昭君等。民间信仰中的花神神职是固定不变的,但文学作品中的花神在流传过程中,随着时代的不同,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和内涵,尤以唐宋和明清的文学作品为甚,其中的花神形象差别非常大。

在唐宋时期的文学作品中,花神是美的化身。“柳疏梅堕少春丛,天遣花神别致功。”(《和袭美扬州看辛夷花次韵陆龟蒙》)“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毕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杜牧《题桃花夫人庙》)女性无论是袅娜多姿的体态还是婉转柔媚的神情总会给人美感并引发人对美的遐思,继而引发文人怀古悼今的情思。比唐代更进一步的是,在宋代文人的心目中,花神已经不仅仅是“美”的化身,更是“美”的女神:“花神更裁丽质,涨红波、一奁梳掠。”(陈郁《声声慢》)“月下花神言极丽,且同醉,休先愁,玉笛吹。”(洪皓《访寒梅》)“花神为谁著意。把韶华、总归姝丽。”(赵以夫《天香・牡丹》)“玉船金盏,谁谓花神情有限,绰约仙姿。”(韦骧《减字木兰花》)

在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期,女子的才华是作为一种被打压的元素存在。虽然中国历史上也不乏具备咏絮之才的女性,如汉代的班婕妤、蔡琰;六朝的苏蕙、左芬;晋代的谢道韫;唐代的上官婉儿、薛涛、鱼玄机;宋代的李清照、朱淑真等。但一来数量很少,二来她们的作品也主要集中在伤春感怀、闺怨离别等题材。因此,产生于男权话语下的唐宋文学,文人对花神的审美主要局限于外貌和韵致的描写上,花神的美仍然是作为男性群体赏玩的对象而存在,其内在精神和品质缺乏一定的***性。

但到了清代,随着文学作品中才女形象的凸显,花神也被赋予了更多具有***性的品格,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才女绝大多数或为花神下凡或死后成为花神。《夜雨秋灯录》卷六《红蕤》写红蕤才华横溢,死后被玉帝封为“阆苑花神”;卷五《痴兰院主》篇中的纫兰乃花神下凡,幼颖敏,好吟咏,口中所作皆“绝妙好词也”。这两篇故事里的女性形象,无论是花神下凡成人,还是人死后为花神,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才华横溢。在这里,花神和才女成为同一形象,在《痴兰苑主》的结尾作者都要感叹:“花耶人耶!仙乎仙乎!”颇似庄周梦蝶,在作者的心中,已分不清花神是才女还是才女是花神,二者已融为一体。

说到清代文学作品,不得不提的就是小说这一体裁,其中更以《红楼梦》最为夺目。周汝昌先生《红楼花品》中云:“雪芹原是处处以花喻人。名花美人的互喻,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高级的审美观,极古老,极独特,极有意味。”比如晴雯,是芙蓉女神的化身。晴雯死后,小丫头说晴雯是去做花神了,而恰逢八月,池上芙蓉正开,小丫头便说晴雯做的是芙蓉花神。宝玉万分伤心,写下了《芙蓉女儿诔》:“其为神则星月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芙蓉花,在这里就是荷花。荷花的高洁,与晴雯的清高气质相映成辉,晴雯不仅是芙蓉女儿的化身,更体现了曹雪芹对女性***人格的赞扬。《红楼梦》里,女性第一次成为文学作品的叙事中心,这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中是独一无二的,作品中的花神形象,也更具***人格和反封建意识。

中国古典文学篇6

【摘 要】中国古典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创造和演变中积淀下来的灿烂文化。它是民族的根,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人文底蕴的积淀。让历史悠久的中国古典文化在新时期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本文仅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来阐述古典文化对小学语文素养的影响,并提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及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文化;语文素养 一、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1.了解中国文化背景,形成丰富的知识体系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不仅包括了历朝历代名人志士的思想,还包括了世间百态和各项生活技能。历史积淀遗留下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形成了中国文化的背景。小学生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学习,领略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容纳百川、和而不同的文化精髓,不仅能体会到历朝历代以及各个地区的风土民情,更能够体会到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传承。小学生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积淀,了解中国文化背景,触类旁通、相互裨益,形成丰富的文化知识体系,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提高思想深度和广度,可使历史传承使命的完成。2.培养学生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马克思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形成的共识则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维系,小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民族意识,还可以形成爱国主义情怀。世界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国家节日、民族节日、纪念日,面对日常生活中洋节的泛滥、本土节日消迹的现象,学生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如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节日来历以及礼节的了解,不仅有益于中国乡根情怀的形成,更能使学生知道中国文化的归属,避免文化遗产的流失。对婚丧嫁娶的礼节,对中山装、唐装、旗袍等各种传统服饰的了解,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共同生活习惯的培养,还可形成民族凝聚力,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老子的民本思想;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唐太宗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完善学生道德品格的启蒙教育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小学生初涉世事本性未受染污,可塑性较强,对于社会尚没有辨别能力。小学教育作为人性初学的启蒙教育和垫脚石,道德品质的形成在于环境的引导,所以中国传统古典文化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古典文化中有大量关于人性伦常、礼义忠孝的育人之道。如《弟子规》、《三字经》可以启蒙养正,教育后辈、明伦教孝;儒学中的仁义礼智信“五常”是中华伦理的发展,价值体系的核心,教育学生做人的基本原则与道理;《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树立学生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强,永不停息的精神;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教人向水学习仁爱不争的谦下之德;《了凡四训》以及佛教经典教化人们束心、静心、修心,注意德行的修炼,去恶扬善。二、小学语文开展传统古典文化教育的措施及策略1.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1)阅读教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教材选文注重人文精神,注意吸纳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从各个侧面引导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与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时,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味,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炽热的爱国情怀。(2)古诗学习,加强古典文化的熏陶。 古诗,是中国文坛上的一朵奇葩,是灿烂文化夜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教材选编了适合各个年龄阶段学习的一些优秀古诗,如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离离原上草》、《石灰吟》、《竹石》、《悯农》、《登鹳雀楼》和《梅花》等。这些优秀的古诗语言凝练、意境优美、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学习古代诗歌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丰富的人文底蕴,提高学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着重要作用。教学时,教师要详细介绍诗人写诗的时代背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2.充分利用语文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传统古典文化宣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层次,积极开展系列语文实践活动,采取梯度教育的方式来开展古典文化宣传活动。(1)课前5分钟民族文化演讲,每月评选出“知识小博士”。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规定每天(或一周2-3天)实行课前5分钟演讲,内容是民族传统文化,可以是各地区的民俗习惯,也可以是名人故事,亦或是山川、建筑、诗词歌赋、对联灯谜等的介绍。我们可以把这些内容分类进行,一段时间内介绍一种,从易到难梯度进行。此类活动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收集、整理资料,既了解了民族传统文化,又提高了学生的演讲能力。(2)举办“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易学易记。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丰盈精神内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这些经典的语录应该让学生常记常新,伴随终身。开展经典诵读,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洗礼。于晨读,于课前,我们都可以举行“每日经典诵读”活动。综上所述,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古典文化教育,既是社会现实的需要,也是实现基础教育目标的需要。只有将优秀古典文化精神的精髓融入到小学语文教育中去,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语文素养,从而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贡献绵薄之力。

中国古典文学篇7

浅谈中国古典文学大团圆结局的文化意义

摘要:古典文学的大团圆结局,不再只是单纯的愿望或理想,已经被生活的实际进程所肯定,表现了中国广大被压迫民众的心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与审美情趣,同时也迎合了市民的文化需要。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学 悲剧 大团圆 结局

中国古典文学篇8

【关键词】人文化成 古典审美哲学 自然审美意识

【中***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59-02

与中华文化的其他众多门类一样,中国古典审美哲学同样有着极为光辉的成就,在其历史传承过程中,体现了鲜明的继承性和兼容性,不仅成为我国古代人们共同的民族审美心理,而且深深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思想。中国的审美传统始终围绕着文化而展开,“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命题贯穿着中国历代审美意识的发展和演变,是我国审美哲学的精神核心。

一、“人文化成”的内涵

“人文化成”出自《易传•贲卦•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化成”是最早出现的“文化”概念。具体到“人文化成”是指典籍和礼仪风俗。天文指一切自然现象,人文则指一切文化活动及其产品,“文”成为贯通天人、无所不包的最为宽泛的概念,“天人合一”是先秦儒家文化哲学的原则。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天是神圣的、完善的,是一切价值和道德的源头。在文化上,天文是人文的范本,是人文赖以产生的逻辑起点,人们创人文,必须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从“天”那里得到启迪。因此,文化是沟通天人的桥梁,人类的文化创造在“天人合一”中得以发生和完备。

潘立勇教授曾提出,“人文化成”可以发现三个关键的概念,即“人”――“止”――“化”,也即以“人”为本的人文倾向、以“止”为度的中和境界和以“化”为用的化育精神或美育精神。“人”是本体,“化”是工夫,而“止”则是这种本体和工夫的基本尺度。

二、中国古典审美哲学的特点

从“人文化成”的内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审美哲学往往都不会偏离这三个关键的概念。

1.“以人为本”的精神核心

“以人为本”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同样也影响着古代审美哲学的发展。从先秦开始,儒家思想就占据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对中国古典审美哲学的产生和形成奠定了基础。尽管此后百家蜂起、诸子争鸣以及不同历史朝代各类思潮纷纷涌现,但其主流从未偏离过这个精神核心。

儒家的“山水比德”说即来自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我国自古就信奉天和人是相通相近的,孔子正式确立了这一审美观念,曾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其意即为人们爱山爱水源于山水有人崇尚的美德,智慧的人,思路通达流畅,反应敏捷活跃,与流水相似,故而喜爱水。高尚的人,因其厚重沉稳,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与高山一样稳重不迁,故而喜爱山。可见,孔子的审美观注重人与自然的感应交流,从人的伦理道德观点去感受山水之美,把自然山水看作是人的某种精神品质的表现和象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2.“恰如其分”的中和尺度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恰如其分的分寸感,追求的是与万物和谐的中和境界。不论是儒家的“中庸”、“中和”之道,还是老、庄的“天然说”都体现出“美在于恰到好处”的原理。

如老、庄的“天然”说,核心体现了对天然之美、不加雕琢之美的推崇上,主张人要顺应自然,让大自然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本性去活动和表现自己,展现出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态度。而这种思想也影响了很多魏晋之后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如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同样的,这种思想也给汉民族的审美意识带来很大的影响,如在中国江南园林的设计中,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中国绘画艺术历史中,宫廷画家都依照宋人郭熙定的原则作画,即“山水画中,画山盈丈,树木盈尺,马盈寸,人物盈十分之一寸”,体现对尺度的把握。

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化育途径

中国的古典审美哲学在传授和推广过程中,主要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途径来实现,所以出现了大量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

孔子之时,诗在知识阶层一次次的引诗、歌诗、赋诗中,不断地重塑着自己的权威和经典地位。诗作为礼乐文化中的举足轻重者,乃是“贵族交往活动显示修养、身份和传达信息的精致委婉的文化形式”。诗在当时已经成了礼仪文化共同体内的一种言说方式和生存方式,小至人与人之间的赋诗应对,大至国与国之间的外交辞令,都离不开对诗的非现成化的随机运用。因此,可以说诗是文学艺术的情感化启蒙,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歌具备感知、教育和娱乐的功能。其实“诗”的含义本人认为可以进一步深化,延伸至诗词歌赋,通过对世间万物的精辟概括,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这也是我国古典美学的表征之一。从《诗经》到《离骚》,从“建安七子”到“竹林七贤”;从“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的谢灵运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从初唐的陈子昂、岑参、高适到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柳宗元;从王安石、辛弃疾、苏轼到朱熹、柳永,历代文人墨客吟诗填词,来表述自己的审美意识和情感。

在《论语》中,与“立于礼”相同的表述还有“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也”。这些足以表明学礼、知礼的重要性。一个确实尽力学习礼的人,最终都能够富于想象力地以适应环境的方式,娴熟地将各种形式融合或重新融合起来,这样做,是以一种精审而非盲从的方式,显得自然而优雅――富有创造性,而这也正是我国传统美学所要极力表现的。

“成于乐”主要指通过乐的熏陶和感化,成就与天地同和的人格本体境界。孔子有很高的音乐素养,既能演奏,如鼓琴、击磬、鼓瑟,又能歌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更为重要的是,孔子的正乐、乐教还体现着他自己独特的乐感、乐论。正所谓:“乐者,通伦理者也。”从“习其曲”、“习其数”,到“得其志”、“得其为人”,孔子生动地诠释着一个好学的学子形象,只有“得其为人”,才算是真正的学有所“成”。这是“成于乐”的第一层意思。此外,乐还有愉悦、快乐的意思,正如《礼记•乐记》所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因此,乐通常以其无形抽象的形态让人们感悟生活。从先秦时期《诗经》的“风、大雅、小雅和颂”到汉乐府诗,从唐代的《风雅十二诗谱》到宋代的《霓裳中序第一》及近人破译的唐代敦煌曲谱,再到明清小曲,种类繁多,源远流长,给人们以极大的美学感受。

三、“人文化成”在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意识中的体现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失意宦官,无不游历名山大川,寄情抒怀,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把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在中国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的发展过程,但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典自然审美意识形态,且体现出“人文化成”的精神元典。

1.先秦――汉魏六朝:从“比德论”到“世外桃源”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第一次激剧变革,出现了由繁忙的商旅到帝王巡游、外交聘问、宫廷婚旅、学子游学、谋士游说、王侯游猎等丰富多彩的功利性旅游活动,为后人留下了极为精彩的旅游篇章。但由于人们的注意力长期集中在那时的百家蜂起、诸子争鸣这一最活跃的文化场景,因而忽略了诸多谋士游子为开拓***治外交局面所进行的长途奔波,不绝跋涉。其实,正是他们的种种参差错杂、热烈奔放的举止,为中国古代旅游审美留下了以情理糅杂为主要的游美思想。在那时,中国人摆脱了对自然山水的畏惧心理,转向亲近自然、热爱山水,并将自然山水的品性与人的道德精神联系起来,进入了所谓的“以山比德,又水比智”的阶段。这就是孔子的“比德”境界。这是以一种道德眼光去寻求人与自然山水内在精神契合的审美观。在孔子看来,山之美在于其巍然屹立,雄伟壮观,气宇轩昂,万世长存,给人以沉稳庄重的静态美感,可视为仁者的风范;水之美在于其新鲜活泼,变换无穷,或为流泉飞瀑,或为浩瀚湖泊,或为奔腾江水,或为低下暗河,给人以充满活力的动态美的享受,象征着智者的胸襟。孔子这种比德论的山水审美观虽然还没有在纯粹意义上达到山水审美的超然境界,但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汉魏六朝时期,由于社会***和玄学盛行,人们开始以隐逸的心态寄情于山水,追寻“畅神”的境界,欣赏山水本身那千姿百态的自然美。换言之,这时人们开始以一种超凡脱俗的心胸来面对山水,欣赏领略山水之美,进入了中国美学史真正意义上的山水审美阶段。即审美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折,自然美从作为社会美、人格美的陪衬和背景的附属地位中***出来,以一种崛然而起的姿态走向了***。士大夫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已超出了“比德”的束缚,不再把自己的道德观念附加于自然山水上,而是欣赏自然山水本身的蓬勃生机。

2.唐宋时代:“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旅游审美继往开来的又一高峰时期。大唐***皇帝李世民与以魏征为首的儒生官僚集团积极鼓励知识分子创作,使士子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豪迈感。开明、宽容的文化***策也促使旅游文化在多元激荡之后向纵深发展。以文士为主的士人是唐代游美的骨干,他们思想活跃,具有远大的***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和拯物济世的渴望。他们在空前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在宽松而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治思想氛围条件下,创造了“怀抱经纶”的曲江游宴之旅;尽享山水田园之美的郊游郊居之旅;“文以载道”、“诗以采风”的漫游之旅;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边塞之旅以及西游东渡的释游,并将之汇成了唐代雄放浩荡的游览审美洪流。

而宋朝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之一,以陶醉于山水花鸟自然风景,以实地游览观赏来获得游美的成果是当时旅游的主流。

3.元明清:田园牧歌式的忧伤与回归

说到元明清时期的旅游,不能不提郑和的西洋之航和徐霞客的遍游域内,李时珍翻山越野采药治病的行游。他们确实是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在旅途中留下很多著名的诗文。用旅游审美的典范与之对照,对游美的标准冷静分析,郑、徐的著名旅行与继承了孔子游赏观和屈原行吟的李白、苏轼相比,可见很多不同,其根本之点在于行游中体现出来的目的。

而山水旅游活动已不如盛唐那样充满豪情壮志,代替唐代那种豪迈气魄,又似乎恢复到魏晋时代那种寄情山水的“隐逸”情调,人们更多的沉湎于一方山丘沟壑,几家野店村居之中。这种山水审美的牧歌式情趣,实际上是当时地主、士大夫一种满足于既得利益、渴求永远保持稳定,从而将生活理想化、牧歌化的一种隐隐的忧郁和感伤。这恰恰是人们对于山河沦落的感慨。

由此可见,中国古典审美哲学孕育着深刻的“人文”内涵,通过“人文化成”的元典文化,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指导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不断地汲取精华,不断地发扬壮大。这种传统审美哲学在今天仍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正面的、符合当今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的审美精神仍对我们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潘立勇.“人文化成”传统与中华审美人文精神[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3)

2 王新春、刘光本.《易传》“人文化成”的价值理想[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3 李 丽.试析三峡旅游景观的“人文化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4 屠友祥.中国审美意识与美学[N].中国***书商报,2003.11.07

中国古典文学篇9

关键词:古典文学;第一奇书;《红楼梦》

曹雪芹也说:“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砚斋说:“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中国是一个经历了五千多年风雨的文明古国。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有着许许多多令人感叹的传奇,它们就像一颗颗明亮的珍珠串起中国的灿烂。其中也包括了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第一奇书的《红楼梦》。

《红楼梦》写于清康乾盛世,盛传于乾(隆)嘉(庆)年间。从它问世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了世人的欢迎和广泛的关注。当它还是手抄本时,得到当时京师广大士大夫辈的接纳。郝懿行《晒书堂笔录》有如下记载:“余以乾隆嘉庆间入都,见人家案头必有一本《红楼梦》。”与高鹗同时期的作家程伟元的《红楼梦序》说,有的人还以此来谋利,“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毛庆臻的《一亭考古杂记》记载:至“乾隆八旬盛典后,京版《红楼梦》流行江浙,每部数十金”。

民国初年兰上星白编了一部《红楼梦人物谱》,共收七百二十一人,人各有传,字数长短不一,此书中又收《红楼梦》所述及的古代帝王、古人、后妃、列女、仙女、神佛、等,每人略考其生平及传说。尽管《红楼梦》具有丰厚的人文内涵、诗化的艺术情境乃至复杂的思想意义,在文化和审美价值上确实比《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高出一层。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名《情僧录》、《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世界名著,它在国内外的影响极其广泛而又深远。《红楼梦》作为一部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线索,以其精湛的文学艺术手法刻划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又像一部史书,通过贾府这个封建官僚家庭的兴衰过程,深刻地描绘了封建社会的没落史;它又是一部哲学书,从总结人生的哲理出发,反映出十八世纪中叶唯物论和辩证法在中华大地出现的萌芽;它又是一部诗集,近百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与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结合的维妙维肖。它还在建筑、中医药、烹调等诸方面蕴藏着无限知识。总之,它是一座名符其实的艺术和知识的宝库。

《红楼梦》是具有高度现实主义的悲剧结构。全书一百二十回,上半部“备记凤月繁华之盛”,下半部写“树倒猢狲散”的衰败局面,其中第五十四至第五十五回之间是个转折,由喜转悲,由盛转衰,由荣转枯,第五十四回是全书的顶点,第五十五回便开始急转直下。大体说来,全书按贾府的衰败阶段分为四大段落:第一部分(前5回):序幕。对于全书有着纲领性作用。第二部分(第6-55回):是贾府的全盛时期。第三部分(第66回-104回):是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时期。第四部分(第105回-120回):是彻底衰落时期。作为一部博大精深的百万巨著。在这蔚为大观的历史长廊里,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宝黛爱情悲剧的发展始末,两者相互穿插交织,是支撑这座艺术大厦的栋梁。此处每一人物又几乎自成起讫的故事线索,又有如斗拱短柱。条条线索、错落编织,所以《红楼梦》又有网状形式的艺术结构的美称。

当红学研究最初把视野聚焦在《红楼梦》叙事结构时,其破璞见玉的功力都倾注在“《红楼梦》的主线是什么?”这是论及《红楼梦》艺术结构时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尽管多数人主张用一条主线, 多条副线涵盖之, 但具体到每一位学者所概括的内涵又不尽相同。大体有如下几种代表性的说法:

最早提出此说的是何其芳先生,他认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里面的中心故事, 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后又有蒋和森先生详细阐释。他说:“《红楼梦》在艺术上是采取的多线结构。它以贾宝玉作为全书的主人公,并以主人公的爱情婚姻悲剧作为贯穿全书的主要情节故事。当然,整个小说并不是仅仅沿着这条线索发展,还描写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其中又集中描写荣国府。不妨说,这也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线索’。它与前一条线索互相穿插地交织在《红楼梦》里。”持贾***与宝玉的卫道与叛逆的矛盾和冲突为主线的,代表学者则有马国权、张锦池等先生。马国权在《〈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是什么?》一文中明确指出:“通过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亡史,批判处于‘运终数尽,不可挽回’‘末世’的封建贵族社会,并宣判它的必然死亡,是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所要表达的重大历史主题。而表现在贾***和宝玉父子间的卫道与叛逆的激烈冲突, 则是曹雪芹为表现这个重大历史主题而构思的庞大艺术结构中的情节主线。”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在描写人物不以奇取胜,而是通过大量的生活细节和人物一般的日常活动来刻画人物性格。中国小说的传统写法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对话表现人物性格,通过人物的生活经历表现人物性格的成熟过程。这个创造典型的民族特点,就具体作品不同的内容而表现不一样。《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写人物采取浪漫主义方法,加以夸张、理想化,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场景下,显示英雄性格,从描写现实生活的深度上,《水浒传》要比《三国演义》高。到《***》而变,完全通过生活细节,通过人物一般的日常生活,来刻划人物性格。但《***》所写的生细节,欠选择提炼,更严重的是,人物性格前后***,矛盾不统一,这又大大落在《水浒传》后边。曹雪芹吸取了《***》以来失败的教训,继承了前代小说的传统写法,再加上他对诗、词、戏曲、绘画及各种杂艺的综合利用,创造了描写人物的丰富多彩的方法。

一百多年来,《红楼梦》不仅为广大读者所喜爱,而且也引起了文学界不少爱好者的深入研究,形成了“红学派”。伟人、文学家还发表了各自独到的见解。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时,也给《红楼梦》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伟人对《红楼梦》又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红楼梦》所描写的是一部封建社会的衰亡史,必须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看《红楼梦》。他说过:“《红楼梦》这部书写得好,它是讲阶级斗争的,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多少年来,很多人研究它,并没有真懂。”“这部书不仅是一部文学名著,也是一部形象的阶级斗争史……”

现代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在他:“《红楼梦》在中国小说中,是部空前伟大的作品。它是以爱情悲剧为线索来写出封建大家庭由盛而衰的经过,从而真实的刻画了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黑暗和罪恶,成为反封建社会的一面最忠实的镜子,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巨著。”更为奇特的是,从古至今还没一部小说能象《红楼梦》传诵不衰,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也还没有一部小说象它那样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以至形成了“红学”这样的特殊现象。因此,要学习中国的文化,了解中国的历史,就不能不读《红楼梦》。

上述是对《红楼梦》认识和评价:《红楼梦》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所具备的精湛的文学表现手段、丰富的社会思想内容,渊博的生活百科知识证明它不愧为古今中外的一本奇书。《红楼梦》,是一部耐人寻味的书,它就像一坛陈年老酒,越喝越香。如果有可能,我将用我一生的时间来细细地品味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参考文献:

1、 胡适 鲁迅 王国维解读《红楼梦》 张国星 辽海出版社 2001

2、 曹雪芹与《红楼梦》 孙宇红,葛波,安赫编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中国古典文学篇10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汉族;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现状

中***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195-02

本次调查选择了云南二十多个市县,涉及问卷187份,包括了汉族与九个少数民族:彝族、回族、哈尼族、藏族、白族、苗族、傣族、壮族、苦聪族、普米族等。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深入当地调查与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从调查的效果来看,大部分当地人对这类调查较重视,但也有一些问卷上有很多的选择题被空留着。

一、云南少数民族对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的现状

通过我们对云南九个少数民族的调查发现,云南少数民族对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的情况大致如下:

(一)少数民族人民对“小说”与“词”两种文学体裁存在偏好现象。

(二)通过电影、电视等形式向少数民族人民传播的四大名著受到较大欢迎。对于我们提出希望我们提供何种帮助时,大部分的少数民族人民认为可以通过电影与电视等方式来进行中国古典文学的传播。另外,少数民族人民所了解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大部分都是通过这两种媒介了解的。

(三)大部分少数民族人民不是非常了解本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原因之一。经济环境决定了民族的文学艺术发展的程度。在统计问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少数民族人民在遇到“你对自己民族的文学、文学了解的程度”问题时,大部分人选择了放弃此题目的回答。从回答的情况来看,也不容乐观,非常熟悉的少数民族人民还未占到三十分之一,这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极大瓶颈。

(四)对中国古典文学表现出不太积极的学习态度。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人民一般不会阅读也不会购买中国古典文学的著作;在被调查的少数民族近一半的人民可能会去了解,只有30%左右的一定会去了解;他们对于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似乎不太需要我们的帮助;等等。

(五)语言文字障碍是少数民族接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难题之一。

总的来说,云南少数民族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还是取得了一些进步,他们已开始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并且对非常著名的作品和非常出名的人物形象有较深的印象,同时他们已认识到必须加强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才能保证本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这不仅是一个吸收营养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宣传自己文化的过程,对构建民族大团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云南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接受中国古典文学现状上的差异

汉族人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存在先天的优势,主要是语言及环境等方面。但在具体调查和统计后,我们发现,云南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接受中国古典文学上还是有很多差异的,下述其要:

(一)少数民族偏好词,而汉族人民偏好史书。就中国古典文学的传播来说,大部分少数民族与汉族都偏好小说,这是由小说本身的体裁特点所决定的。有近30%的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分别认为经常选择读词和读史,这两种体裁也是他们各自选择喜欢阅读的体裁中所占比重第二高的。小说与词两种体裁应该说是俗文学的代表。特别是词从产生始就被认为是艳丽富贵,而云南少数民族地处南疆,本身就具有南国的各种性格特点,如细腻、温婉、富于色彩等。徐渭曾说:“听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析,是以作人勇往之志……;南曲则纡徐绵渺,流丽婉转,使人飘飘然丧其所守而不知觉。其南方之媚柔也。”云南少数民族人民恰是柔和,婉丽的性格,这与词本身的婉转、亮丽亦不谋而合。同时俗文学相对雅文学来说,俗文学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

(二)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方式上,少数民族人民主要通过电影与电视,而汉族人民主要通过书籍与电视。少数民族人民由于语言文字等因素,对于电影与电视更易于接受;而汉语人民虽然也可以通过电影与电视,但大部分都是较早通过书籍来接受中国古典文学。如汉族小孩较早就开始读连环画等一些普及中国古典文学的读本。

(三)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考虑的因素方面,少数民族主要考虑作品所传递的精神、作品内容与作品的知名度等方面,而汉族主要考虑作品的内容、作品所传递的精神与作品人物等方面。

(四)在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难度方面,汉族主要在于兴趣不大,而少数民族主要在于语言障碍等因素。大部分被调查的汉族人民认为兴趣决定了他们接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态度,他们在汉语的基础,但不一定选择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而少数民族则不同,他们大部分连语言文字都没有过关,就谈不上兴趣了。

三、对这种差异的一种思考和建议

对于加强民族融合,现已存很多观点,也不乏创见,此不赘述。笔者抛开当代现有的少数民族***策和相关观点,以实际调查为基础,以少数民族的现实需求为指导,针对少数民族与汉族对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的差异,提出几点有益于提高少数民族对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的建议,以期对当代少数民族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理论支持。

(一)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素质是有利于中国古典文学在少数民族群体间传播的重要途径。认字水平是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少数民族人民不会认、写、读普通话,那么就无所谓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了。当然少数民族的汉语学习不宜提早进行,这是为避免少数民族语言的丢失。何为文化素质?它当然包括中国传统的文化与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两者也是少数民族人民必不可少的素质。

(二)加强中国古典文学著作的注解,使这些著作以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被少数民族人民所接受。可以尝试用当地民族语言来翻译中国古典文学著作,这部分工作似乎已悄悄开始发展,但还未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原因在于还只有少数的古典文学研究者投入其中,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仍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少数民族增加的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求知欲望。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同化等因素,少数民族语言的掌握者正逐年减少,高质量的翻译作品也难以产出,也不可能有大批量的翻译工作者来从事此项工作。鉴于此,当代教育机构应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继承,使我们已濒临消失的语言得以在少数民族间广泛流传,并形成一种强大的势头进而影响当代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让他们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简单化的专门人才,这于少数民族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大有裨益。

(三)运用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来加强对中国古典文学对少数民族人民的宣传。这些新型媒介在少数民族中已呈现出普遍性,但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相关内容还很少。我们利用这些新的媒介能直观地展示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所在。电视与电影具有非常强的直截性,它们以声音和画面的形式直接传递给少数民族人民。我们电影行业和电视制作企业及网络企业应举起大旗,做好相关产品的开发,以推动少数民族人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

(四)少数民族知识群体,特别是其中的高知群体,需要真正提高中国古典文学素质。正如贺希格陶克陶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一文中提出,少数民族文学事业需要一批专家教授、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同时也需要一批专门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专家、教授,他们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桥梁,融通两者,这不仅有利于接受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先进元素,亦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文学本身的地位。

该论文是西南林业大学2007年面上基金项目(编号:200603M)成果之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古典文学10篇

学习

装置设计论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装置设计论文,内容包括装置设计论文可以投到哪些杂志,装置设计毕业论文题目。Abstract:TheHoromillisonekindofnewhorizontal-typeextrusiongrinders,whichhasbeenappliedintheindustrialproduct

学习

经典文学作品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文学作品10篇,内容包括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大全,文学作品十篇。译者的因素主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能力、翻译策略。具体来说,翻译动机指译者希望原汁原味地呈现原作的风味给读者,翻译动机是随心所欲以解

学习

沉迷游戏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沉迷游戏10篇,内容包括沉迷游戏100例,青年沉迷游戏汇总型文章。五年级:周毅伦

学习

产品营销策划论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产品营销策划论文,内容包括产品营销策划范文word,产品营销策划方案毕业设计。1.谈谈产品寿命周期与营销策略的关系2.产品特点与广告媒体的选择3.定价技巧的应用4.浅析直接营销在企业销售中的应用5.论公关促销策略6.定价策略

学习

当时的月亮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当时的月亮10篇,内容包括当时的月亮歌曲,当时的月亮丁克森。古人对于月亮的敬畏不仅仅来自于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观感,月亮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以及盈亏圆缺的规律,也成为他们借喻与抒发情感的重要灵感。作为时间的载体,月相盈亏

学习

今天我当家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今天我当家10篇,内容包括今天我当家一年级,三年级暑假我当家300字左右十篇。中午,外婆准备做饭,我走上前去,对她说:平时您辛苦了,今天您也休息一下,让我们来做!说着,我喊来爸爸妈妈,我来分工,我和妈妈摘菜洗菜,爸爸炒菜,一会儿就把饭弄

学习

年总总结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年总总结10篇,内容包括年总结感言,个人年度总结报告最新版十篇。设立部门,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并配齐人员:营销总监、运营总监、财务总监。由于我们团队只有4个人,缺少行***总监一职,所以行***总监一职暂时由我和财务总监共同担任,

学习

女作家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女作家10篇,内容包括女性作家作品排行榜,女作家名单大全。美女作家买书,在书店徘徊良久,突然发现有《废都》一本,广告词说此乃中国第一诲***诲盗手册,大喜,当即买下。第二天有人问美女作家好看不好看,美女作家柳眉倒竖,愠道:好看个

学习

外来务工人员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外来务工人员10篇,内容包括外来务工人员文案,外来务工人员的故事。刚到武汉,经人介绍,他被安排到冶金工业部武汉冶金建筑研究所当临时电器修理工。说实在的,从农村出来的他,在老家虽然参加过电器维修短期培训班,维修小电器还可以

学习

畜牧专业毕业论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畜牧专业毕业论文,内容包括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畜牧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中等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集约化畜牧养殖的

学习

情感天地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情感天地10篇,内容包括情感生活100篇,情感天地完整版。新生命和死亡同时降临2005年农历12月11日,29岁的湖南望城县戴公村的陈勇和24岁的郴州女子程小平热热闹闹地举办了婚礼。新婚的生活是那么甜蜜、幸福!不久,陈勇带着妻子到

学习

心静如水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心静如水10篇,内容包括心静如水随笔散文,心静如水的正确方式。

学习

项目施工管理论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施工管理论文,内容包括绿色施工管理论文,现场施工管理论文。质量是建筑本身的真正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

学习

学如逆水行舟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学如逆水行舟10篇,内容包括学如逆水行舟恶搞,学习如逆水行舟的感悟。四年级:我是个大天才

学习

经典文学作品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文学作品10篇,内容包括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大全,文学作品十篇。译者的因素主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能力、翻译策略。具体来说,翻译动机指译者希望原汁原味地呈现原作的风味给读者,翻译动机是随心所欲以解

学习

汉语言文学就业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汉语言文学就业10篇,内容包括汉语言文学就业指南不完全手册,二本汉语言文学就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职业规划;就业现状;对策一、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科学科,为民族精神的弘扬

学习

文学开题报告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文学开题报告10篇,内容包括文学开题报告,文学开题报告1000字。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审核和确定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

学习

文学博士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文学博士论文10篇,内容包括文学博士论文在线阅读,最牛的十篇博士论文。(三)选题一般要求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范围之内。鼓励从事新兴、交叉学科的前沿性课题研究,并达到创造性成果的基本要求。二、开题报告要求(一)开题报告一

学习

文学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文学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文学研究生论文题目大全,文学研究生论文怎么写。研究生阶段的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手段是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聆听各类学术报告,以及大量地阅读科学论文。科学论文研讨课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查阅科学论文、

学习

汉语言文学硕士论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汉语言文学硕士论文10篇,内容包括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指导记录详细,汉语言文学研究生论文发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学位委员会于2007年设立的,旨在提高我国汉语国际推广能力,加快汉语走向世界,改革和完善国际汉语教

学习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汉语言文学学年论文选题,汉语言文学论文5000字。1.3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层次性培养实践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确立了层次性培养模式。大

学习

汉语言文学专业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汉语言文学专业10篇,内容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电子版,汉语言文学专业排行。本专业自2003年实施2+1+1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通过一、二年级进行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培养,三年级进行专业必修和个性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