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作品10篇

经典文学作品篇1

【关键词】简爱 作品翻译 经典生成

一 译者的主体性因素对文学经典生成的影响

译者的因素主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能力、翻译策略。具体来说,翻译动机指译者希望原汁原味地呈现原作的风味给读者,翻译动机是随心所欲以解无聊还是借助名著***谋自身的名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作的好坏,翻译能力包括对源语及译入语的驾驭能力、审美能力及对历史文化等知识的必要储备;翻译策略则决定了译作是以忠实于原著为主,还是迎合读者的阅读理解习惯为首要考虑,是完完全全的直译,还是直译灵活结合意译。以伍光建先生对《简爱》的翻译为例,我们就可以看到伍先生对文化层面因素的照顾。首先,他将原著的标题“Jane Eyre”译为《孤女飘零记》,这不仅体现出他本人对原著的了解,也充分照顾了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在翻译小说主人公的姓名时伍先生也并未采用音译的方式,而是将“Jane”译为“柘晤”。乍看之下,读者往往会对这一译法有突兀之感。但仔细考察之后,我们就发现译者的良苦用心。“柘”本意是指落叶乔木或灌木,其上多有刺;“晤”则暗含“明晓”、“通达”之意。就前者而言,“柘”与小说主人公性格中桀骜不驯的特征颇为相符;就后者来说,“晤”则向读者暗示了这一层意思。在同一时期出现的译本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译者对于中西方不同文化的照顾。

不同的译者对于小说的认知和解读是不同,只有当译者将自己的心与作者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获得小说的完美译介。同样是基于对小说《简爱》的热爱,著名翻译家祝庆英先生对《简爱》的翻译也自有其独到之处:

“不,真的,费尔法克斯太太!他一点也不像我的父亲!看见我们在一起,没有人会有一刹那这样的想法。罗切斯特先生看上去和实际上都跟有些二十五岁的男人一样年轻。”

“他真的是出于爱情才娶你吗?”

“我很抱歉,让你伤心了,可是,你那么年轻,对男人那么不了解,我是希望让你警惕。俗话说,‘闪光的不全是金子,’在这种情况下,我是害怕将来会出现你我所料想不到的事。”

“我希望最后一切都是正当的,可是相信我,你怎么小心都不会过分。竭力和罗切斯特先生保持一个距离吧。不要相信你自己,就像不要相信他一样。像他那种地位的绅士通常不大会娶他们的家庭教师。”

在这段文字中,费尔法克斯太太试***提醒简,她对婚姻的选择并不正确。“在这里费尔法克斯太太人物个性、内心仅仅通过其话语本身就表露无遗,并且语言非常符合其身份特点:作为管家不宜过多干涉,但又因其善良不愿简遭受挫折与痛苦。其暗示的语言尽管有些惹恼了简,但她对其苦心分寸的把握可谓恰到好处。因此可以说,译文通过流畅、贴切的语言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非常成功,尽管费尔法克斯太太只是一个次要人物。”

二 文化层面因素对文学经典生成的影响

译者对待翻译的态度是直接决定译本成就高下的。早在1978年,祝庆英先生在翻译《夏勃朗特传》的过程中接到出版社的通知,要求她改为翻译《简爱》。多年来,祝先生的译本是广大英国文学爱好者公认的作家版本。这不仅是由于祝先生本人深厚的语言功底、以及她本人对英国社会文化的认知,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她对待译介工作严谨、专业的态度。这在当下浮躁的出版界是难能可贵的。就翻译动机而言,译者或是有感于社会的需要、或是出于个人的喜好、或是受出版社的邀约、或是对原有译作的修订……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大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基于纯粹的翻译目的,二是基于复杂的经济因素。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译者自身的语言能力,处理文本的翻译风格,所处的时代特征,译者对作品的了解,译者的社会地位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译作的质量。

“所谓文化即弱化的、世俗化的宗教形式―本身并非一种实质或现象,它指的是一种客观的海市蜃楼,缘自至少两个群体以上的关系。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可能独自拥有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群体接触并观察另一群体时所发现的氛围。”当中国读者阅读译介过来的《简爱》时必然面临这一问题。

当译者在翻译这部小说时往往会在注释和序篇中简单向读者介绍小说的作者,受此影响,我们看到一大批的读者开始了解到夏洛蒂所处的英国社会。在当时的英国工人运动风起云涌,英国***府虽然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但这些***策并未从根本上有效改善英国妇女的社会地位。通过小说中对简的婚姻等问题的反映,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妇女地位的问题。正如作者借简爱之口所说:“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我肯定我们应该回击――狠狠地回击,教训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叫他永远不敢再这样打人。”

“那个人”并非只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针对当时英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对女性的歧视。我们看到正是借助于翻译,中国读者对于19世纪英国社会的妇女问题有了较为准确的认识。同时,在21世纪的文学批评界兴起的女权主义思潮成为催动这一变革的重要外在因素。就小说主人公“简爱”而言,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女性,作者曾将她描绘成“还没有使女穿戴的一半那么漂亮”。借助于翻译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中国的读者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由此开始,一个西方文学的经典形象逐渐被中国读者所接受和认可,最终升华为文学经典形象,从而造就了小说《简爱》在中国文学中作为文学经典的特殊地位。

参考文献

经典文学作品篇2

作品能不能留存后代,在当时有没有“洛阳纸贵”很重要。假如现在有某个作者写了一本非常可能引起轰动的著作,但是投稿到出版社没有得到编辑的肯定,未获出版,作者本人也放弃了,那么一部名著还没出世就胎死腹中了。如果这部书出版了,不幸当时有其他的书或者别的事件耽搁了人们的欣赏,过了一段时间它的新鲜期也过去了,那么一部名著由此就变成平平之作了,没有再版,过了几年哪里也找不到了。所以,作品在初出世时没有能够一炮打响,以后再想崛起就很困难了。可能一年后,几年后,几十年后,这作品已经难以寻觅,寂寂无闻了。很多经典名作是在当时就引起了轰动,广为传布,在传播的广度上达到了最大化。如左思《三都赋》写成后,受到著名文学家张华推许,皇甫谧作序,张载、刘逵作注,因而名噪一时,洛阳纸贵,流传至今。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成后,时人争相传唱,引起很大轰动,甚至传到日本。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就自夸道:“及再来长安,又闻有***使高霞寓者,欲聘***妓,妓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由此增价”。苏轼作为当时文化名人,作品传播也极快极广,曾敏行《独醒杂志》载:“东坡守徐州,作《燕子楼》乐章,方具稿,人未知之。一日,忽哄传于城中,东坡讶焉。诘其所从来,乃谓发端于逻卒。东坡召而问之,对曰:‘某稍知音律,尝夜宿张建封庙,闻有歌声,细听乃此词也。记而传之,初不知何谓。’东坡笑而遣之。”《红楼梦》尚未完稿,就被四处传抄注释,许多人续写,所以留下多种版本,至今已形成煌煌“红学”。清代赵翼诗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作品要被永久认可,首先要保证在当时就能够领。作品好与不好,其实还是当时人说了最有权威性,因为当时人的接受是在当时社会文化环境下最好的解读。文学作品不是名画,往往要到作者死后几百年才拍出天价。文学作品的传播与其生命力成正比,它等不及迟来的肯定。《秦妇吟》在当时取得了极好的传播效果,这也正是它能在失传的一千年中始终保持美名的重要原因,也是它在敦煌重现天日后能再次放光的原因。韩云波在《<秦妇吟>之谜的传播学阐释———兼论中国传统文学传播的特殊规律》一文中谈到关于作品的轰动效应与恒久价值时说:“轰动效应主要表现为传播的一种共时关系,在同一时期拥有最广大的接受者,恒久价值主要表现为传播的一种历时关系,即拥有接受者的时间尽可能绵长久远。由于士、庶各自主要运用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渠道不同,恒久价值传播者主要是士,轰动效应的传播者是庶。在具体鉴赏实践中,他们往往都只代表一个方面,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轰动效应主要在社会热点和重大题材中产生,多数未经缜密的理性思考,缺乏及时的理论指导,停留于感性层次。但它代表了一般社会心态,仍有极大的价值,尤其在传播的劝服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促成社会意识的变革。士在淘洗作品的过程中,留下耐咀嚼、有深层意蕴的东西,抽象为理论,产生跨越时代和地域、揭示人类共同价值、反映历史时代的效果而长久留传。”《秦妇吟》的轰动效应,有敦煌十种写本为它作证,它的历时性传播,也就是它最终的经典化,首先得益于此。

二、书面传播的影响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学作品最重要和最正式的流传方式是书面传播。周天子将各地收集来的民歌编成《诗》,方使其跨越千年,吟诵至今;司马迁写完史记之后,决定将它“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报任安书》),所以为万世鉴。历史上文人都喜欢将自己作品结集成书,以为一世功业。即使在一个乱世,影响鉴赏和传播的偶然因素很多,能否结集出版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即如五代乱世,若非《花间集》的收录,我们又怎么会了解到唐末五代那些词人、记住那些词作呢?而是否被收入选集,收了多少作品,也深刻地影响着这些作家在后代的评价。在韦庄六十八岁的时候,其弟蔼曾经将他的作品结集为《浣花集》,其序云:“辛酉春,应聘为西蜀奏记。明年,浣花溪寻得杜工部旧址。……蔼便因闲日,录兄之蒿草中,或默记于吟咏者,次为,目之曰浣花集,亦杜陵所居之义也。”《唐宋词人年谱》:“案今存端己诗,《浣花集》十卷,二百四十六首。”其中并无他的成名作《秦妇吟》。在当时的各种总集中,也收入韦庄诗不少,如“《全唐诗补遗》七十首”,“庄诗见于《全唐诗》者比此多三十余首”,也并无此诗。韦庄诗词,散佚甚多,但因《浣花集》、《花间集》的收录,留存下来的也不少,然而他最好最有代表性的《秦妇吟》却因为没有文字记载只留美名在后世了。

三、题材选择的影响

战争与爱情是文学的永恒母题。事实上,爱情的影响力可能要比战争大得多,战争题材的作品一般也需要有爱情的点缀方能有更强的吸引力。文学作品能否永久留存,与其题材选择也有相当大的关系。同为长诗,《长恨歌》、《琵琶行》便因其选择的题材是自古至今能打动人心弦的爱情和人情冷暖而广为传布。文学的功能,就是能在最大层面上表现最广泛的人性。否则,过于独特的自言自语,有谁能理解和欣赏呢?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历代士阶层读得多些,普及率显然不及白居易风情诗,毕竟关注天下事的有***治家胸怀的人要少一些。而《秦妇吟》选择的是唐末乱世的战乱题材,这种经历和情感,在当时一定会打动很多人,然而世易时移,便不再容易引起共鸣了,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人生体验呢?又有多少人愿意从诗中去感受那些残酷血腥的场面呢?另外,这个题材的选择有时效性,黄巢起义在当时是极大的新闻事件,天下关注,这当然也是此诗当时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新闻效应过去,便失去魔力,因为新闻年年有,新的事件很快会夺去人们的注意力。仅仅五六十年后,已经是大宋的天下,梁唐晋汉周已更替一遍,其间已发生过多少人间悲欢,谁还会去絮叨唐末那场起义的惨状?整首诗是以一个长安贵家姬妾自诉其苦的形式进行的,正如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诉说自己的悲剧命运,一开始还能引来一群人听,留下同情的泪水,后来听众越来越少,再后来,她一张口即被别人打断。

四、篇幅的影响

总体来讲,篇幅短的诗要比长的诗容易流传一些。能背诵《诗经》中某些篇章的人很多,能全文背诵《离骚》的人很少;能背诵汉乐府的人很多,能背诵汉大赋的人很少;能背诵李白《静夜思》、杜甫《绝句》、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的人很多,能背诵《长恨歌》、《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人很少。中国古代诗歌选择五言、七言的律诗与绝句为主要形式,实在是以抒情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学的大幸,否则在教育水平低下的年代不可能有广泛而强劲的传播。韦庄《秦妇吟》作为最长的唐诗,其最后销声匿迹可能与其过长的篇幅不无关系。首先,其未收入《浣花集》,就可能是篇幅过长惹的祸。张天健《<秦妇吟>讳因考》分析前引韦蔼《浣花集序》的话说道:“照韦蔼说‘因录兄稿,或默诵者’,那么,有的诗是靠回忆编录的。而像《秦妇吟》这样鸿篇巨制罕见的长诗,加上年代久远,颠倒混乱或遗忘就可能是意料中事。这也可能是《浣花集》不载的原因之一。”此外,在流传的过程中,其篇幅也成了一个拦路石。从敦煌抄本来看,当时这首诗主要通过抄录、讲唱等方式流传,抄录的人大多是寺院沙弥、学书者,篇幅如此之长,在它所反映的事件已不再是社会热点之后,又怎能吸引那些写书的人呢?讲唱,这样的篇幅大约也要费不少功夫去背诵,听的人要有耐心才能听完,这样慢慢就失去了民间传播的渠道了。五、***治因素的影响***治因素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从题材上看,选取***治因素是会有很多偶然因素的。比如《秦妇吟》这样选择***治热点事件的,在此事件过去之后,作品的吸引力也随之下降,因为***治事件很容易成为新闻事件,具有极强的时效性。第二,容易触到敏感神经,各种明的暗的力量会影响作品的传播和评价。如《秦妇吟》后来被作者自禁,虽原因至今仍在讨论之中,但不管哪种具体原因,最后都是怕触到了某些人的利益和脸面,为作者自己带来祸端。第三,因不符合当时***治主旋律,被强行打压。被秦始皇毁了的无数书籍,被***府下令禁止的《西昆酬唱集》,被毁版了的《江湖集》,被禁演的《长生殿》,被***府舆论压制的无数其他作品,都是显例。即便在当时当世没有与***治挂钩,也难料在后世会忽然生变。如岳飞《满江红》每到民族危亡的时刻就红了起来,《秦妇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狠批。当然,被打压的一些作品却排除了命运的艰难一直流传了下来,甚至因为人们某些奇特的心理,愈禁愈火起来,前举数例便都是成功流传下来的代表。

五、结语

经典文学作品篇3

摘 要:五号屠场》是库尔特・冯内古特代表作,小说以二战为背景,被誉为黑色幽默中反战作品经典。小说以作者冯内古特和主人公毕利・皮尔格里姆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分别展现了他们在二战背景下的成长经历以及战争给他们带来的无法泯灭的心灵创伤,突出表现了作者的反战情绪。关键词:战争文学;解构主义;黑色幽默中***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2-0130-02引言人类社会发展史实质上是一部战争史,而战争刺激文学作品的产生与发展,这种影响在美国文学中尤为明显。美国从1776年建国至今不过两百多年,却经历了不少的战争,其中以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文学影响最为深远。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除了广为人知的纳粹分子在集中营里大规模屠杀犹太人和美***在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这两件大事外,还有一件就是盟***对一座不设防的历史名城德累斯顿进行轰炸――这些事件给美国人在思想上很大的震动,促使他们对现存的社会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于是,很多美国作家开始认真思索美国社会复杂的现实。有的作家把写作重点转移到个人精神生活方面去,探索自我,刻画“反英雄”形象,有的作家则通过怪诞、幻想式的夸张方式讲些支离破碎的故事,再现生活中的混乱、恐怖和疯狂,以讽喻社会现实。库尔特・冯内古特则属于后者,《五号屠场》就是在这样背景下诞生的黑色幽默中反战经典作品。一、反战文学中的经典“到现在为止,我已经活过了四个二十外加两个年头了。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我本该死了。”冯内古特曾经这样写道。冯内古特的著名长篇小说《五号屠场》就是以二战为背景,在盟***铁定胜利的情况下,对德国历史名城德累斯顿,也是一座具有不设防的素有“德国建筑珍珠”美誉的城市进行狂轰滥炸,致使十三万五千民众成为二战的牺牲品。在小说当中,作者借用雍永森的口吻来阐述小说的写作原由,并且借由他以第一人称讲述小说的主人公毕利的成长经历。有人把《五号屠场》当做自传体的小说来读,认为这篇小说就是作者在阐述自己的二战经历;也有读者认为这部小说其实是作者借小说主人公毕利来表现美国年轻人在二战的背景下对战争的厌恶。无论怎样,这部小说的另一个主题就是关于青年成长的主题,无论是作者冯内古特,还是小说的主人公毕利,都是成长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背景下,这一代人也经常被称为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以及战争对这代美国年轻人的成长所造成的心理上的阴影。总之,许多年后,这一代的曾经的美国的年轻人,还是生活在战争的阴霾中,不能自拔。这也是作者为什么会选择元小说、意识流、黑色幽默等一些手法来表现他们这一代人的反战情绪,这种状态看似疯狂,实则理性,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冯内古特总是被认为是一个不严肃的作家,被误读的原因所在。二、解构主义与黑色幽默元小说是指“一种有意地、系统地引起人们关注其人工制品地位的虚构作品,其目的是使人们对小说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产生异味。这种作品在对自己的构筑方法提供一种批评时,不仅考查叙述体小说的结构,而且探讨文学虚构文本外面世界的可能的虚构性”[1]2。小说《五号屠场》并没有采取正常的叙事角度以写实的方法去描述故事的情节发展,而是采取了元小说的结构,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小说的一种解构主义,即在作品中告知读者该作品的写作原由。从小说的篇章结构我们也不难看出,小说共十个章节,在第一章和最后一章是冯内古特让雍永森这个人物以小说中的第一作者自居,以一种全知全能的角度来阐释写作这本小说的脉络,借以避开个人情感的主观因素。用一种更客观的态度来描述二战期间的德累斯顿大轰炸,不掺杂任何主观因素,让读者自己去感知战争的残酷性,特别是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像作者冯内古特这样的曾经的年轻士兵们以及对于战后物质生活丰富下但心理层面的战争阴霾仍然挥之不去。小说的一开始“作者”雍永森就以及其客观和淡漠的口吻提到过一件极具讽刺意味的事情:“我认识的一个人因为拿了别人的茶壶而真的在德累斯顿被***毙了”[3]13。在小说的结尾,作者又提到这件事情:“那可怜的老中学教师埃德加?德比从这儿的一处地窖里拿了一个茶壶被逮住了。他是在犯抢劫罪的名义下被逮捕的,审判以后就被***毙了”[3]164。平淡的口吻叙述一件看似平常实则极其不平常的事情,以求得读者共鸣,世间的公正在哪里,一个可怜的中学校教师在战争的废墟中拿了一个不属于他的茶壶被判以抢劫罪***毙,那么谁又来审判策划和实施德累斯顿大轰炸的美国***队,谁又来对这被炸死的十三万五千普通民众负责?一个茶壶可以判一个人死刑,而无辜被炸死的十三万五千的民众的死却没人负责,这就是作者所要面对的残酷的现实,正义、公正荡然无存。冯内古特曾经说过,“别人给混乱以秩序,我则给秩序以混乱”[2]218。冯内古特是美国著名的黑色幽默作家,这在他的作品中尤其在《五号屠场》中体现得尤为深刻,小说中的人物怪诞之极,让人摸不着头脑,小说中的主人公毕利?皮尔格里姆一出场,就让我们感到了这种‘给秩序以混乱’的强烈视觉冲击:“听!毕利?皮尔格姆挣脱了时间的羁绊。他就寝的时候是个衰老的鳏夫,醒来时却在举行婚礼。他从1955年的门进去,却从另一个门1941年出来。他再从这个门回去,却发现自己在1963年”[3]20。就是一些这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场景描写、人物刻画,才更能让读者去深刻感知战争的残酷。三、成长中的青年因素说到《五号屠场》,我们可以把它归为具有黑色幽默风格的反战小说中的经典,其中的“反战”、“反英雄的形象”历历在目;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掉小说中的青年因素,本文的作者冯内古特和小说的主人公毕利都是成长在二战大背景下的青年,这一点是他们共同具有的时代特征。冯内古特,1922年出生于印第安纳州,父亲是建筑师,母亲来自富有的酿酒家庭,战争初期,冯内古特坚决反战。但在日本***队偷袭珍珠港之后,他改变了立场,志愿应征入伍。1944年,他随***远赴欧洲战场,不久他所在的部队全***覆没,关押在素有“德国建筑珍珠”之誉的德累斯顿,并在一家地下肉类冷藏室里工作。1945年,美英战机向德累斯顿投放燃烧弹,他和同伴被派去清理尸体,这是他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浓烟高耸入云,火焰铭记着愤怒,那么多因为德国人的贪婪、空虚和残忍造成的死亡带来的心碎。”这次经历成为《五号屠场》的原始素材。而小说的主人公毕利有着和作者惊人相似的成长经历。毕利与冯内古特同年出生于理发师之家。中学毕业后就上了一所验光配镜专科学校,不久应征入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服役。但他同冯内古特一样,还没来得及参加一场真正的冲杀就为德***所俘,被运往德国德累斯顿城的一个名叫“五号屠场”的集中营。毕利在途中历尽千辛万苦,目睹德国***的暴行。1945年2月,毕利目击了“欧洲有史以来最大的屠杀”。具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城德累斯顿遭盟***轰炸,全城顿时化为灰烬,死伤无数,毕利死里逃生。作为战争的幸存者,战后毕利通过俘虏交换被运回美国,重新进入验光学校。毕业后以配镜为业,逐渐发迹,生活美满。但是心灵上的创伤却是永远不能消逝的。相同的时代背景,相似的成长经历,一个是现实中的美国后现代主义库尔特・冯内古特,一个是小说中的以验光配镜为营生的毕利・皮尔格里姆,同样作为热血青年,为了捍卫正义远赴欧洲战场,他们都壮志未酬,还没开始真正的战斗就已经成为战俘,曾经经历但是多年之后才知道德累斯顿大轰炸是多么的惨绝人寰,战争带给身体上的伤痛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抚平,但是留在心灵上的创伤却是永远无法弥补的。这也使我们明白冯内古特的后现代、解构、黑色幽默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想从更深层次去让读者理解战争的残酷性以及他的反战情绪;而毕利则选择了他的时间旅行,心中的伤痛无处释放,只能用这种类似幻想的方式去寻求心灵的***和安慰;而有人觉得他得了精神***症――生活在现实和梦幻之中,奔驰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结语《五号屠场》――黑色幽默反战作品中的经典,作者采用后现代主义解构的手法,通过小说中的“第一作者”雍永森和作品主人公毕利?皮尔格里姆在二战下共同经历的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无法愈合的心灵上的创伤,创造了使人印象深刻的“反战”、“反英雄”形象,使读者产生共鸣――战争的残酷性。参考文献:[1]Waugh,Patricia. Metafiction: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 [M].NY: Routledge, 1984.[2]陈慧.西方现代派文学简论[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3]库尔特・冯内古特.五号屠场[M].上海:译林出版社,1998.

经典文学作品篇4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我以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弄文学的人,只要一坚韧,二认真,三韧长,就可以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经典文学作品篇5

1.1网络与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的和谐关系

1.1.1网络丰富了汉语言文学内容

网络技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网络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资源的整合。相对于汉语言文化而言,网络技术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内容,拓宽了汉语言阅读的人群,比如国外的一些文学爱好者可以借助网络就可以阅读我国的经典文学,同时网络的出现也为人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人们阅读的方式不再仅仅局限以纸质为形式的书籍上,这样可以为阅读人节省购买书籍的金钱和时间,让他们更加便捷的通过网络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

1.1.2汉语言经典阅读可以净化网路环境

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包含中国经典文化,其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它是对中国历史文人生活经历、创作精神的宣传与继承,通过阅读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让他们感知文化价值,可以净化阅读人的心灵,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树立优质的品质,这样可以让他们在网络环境中抵制各种不良的信息,宣传与发扬经典文化作品的内在价值。

1.2网络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冲突

人们通过网络阅读到了大量的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但是人们通过网络阅读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感觉器官的乐感,而不能达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网络的出现阻碍了汉语言经典作品的阅读与体验,网络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冲突主要表现在:

1.2.1在表现形式上的冲突

虽然网络为汉语言经典作品提供了广泛的展现途径,但是学生真正利用网络资源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人非常的少,学生真正关心的是一些网络中出现的各种网络言情小说、虚拟网络游戏说明,以及网络新闻等等具有现代气息的文章,造成这种冲突的主要原因就是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需要学生静下心,慢慢的阅读,感受经典作品的情感,感悟作者的写作情境,并且实现与作者在内心深处的心灵沟通,因此他更的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沉淀,而网络更多的是一种浮躁喧哗的氛围,不利于学生的心灵感悟阅读,比如在网络上阅读经典作品的时候,阅读人常常会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分散阅读者的精力,导致他们不能静下心细细的品读经典作品。

1.2.2在时代背景上的冲突

网络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丰富人们的知识,也会影响人们传统的历史文化传承,生活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的人们,他们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内心具有较大的浮躁情绪,甚至一些人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产生了怀疑的态度,而经典文化作品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沉淀积累下来的,它具有强烈的社会时代背景特性,比如《三国演义》反映的是三国时代的历史文化,而《茶馆》、《雷雨》则是对旧社会、民国初期的社会现象进行的描述,而学生要想感悟经典作品的文化内涵,必须要将自己处身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但是现在的人们是没有足够的精力让自己置身于当时的社会情境中,因此时代背景的不同,人们无法体会文学作品的情境是影响经典作品阅读的重要屏障。

2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结合点

虽然网络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之间存在着表现形式、时代背景上的冲突,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结合,通过找准二者的结合点,可以实现二者之间关系的平衡。

2.1将经典阅读转化为网络视频资源,鼓励学生阅读

网络时代背景下的人们对于文字性的作品不感兴趣,而对于***像、声音相结合的作品则表现为非常的关注,而且现阶段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依靠网络视频资源,因此为了鼓励学生阅读,可以将一些文字性的经典作品转化为具有***像与声音相结合的视频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学校要组织相关的有利于学生阅读的社团组织,比如组织说书论坛,说书论坛就是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开展说书活动,在说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将自己阅读的一本经典文化作品以同学们比较容易接受的形式说出来,让学生们感受经典作品的情感,当然学生在进行说书之前需要认真的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感悟作者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将作者的真实想法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在说书的过程中熟练的讲解,同时学校可以将学生说书的的视频放置到网络中,让更多的感受说书的乐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

2.2将课堂变成舞台,提高学生参与兴致

单纯的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由于其内容枯燥、篇幅过长、情感过于细腻等对学生产生不了足够的吸引力,而如果转变阅读方式,将汉语言文化经典作品转化为舞台效应,就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进而在社会层面形成良好的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氛围,比如目前被学生们广泛演绎的《茶馆》就是一个很好地说明,学生们通过演绎《茶馆》话剧,可以提高学生对《茶馆》著作的了解,进而引导着学生阅读相关的知识;同时《茶馆》话剧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舞台以及配套设施,比如灯光、音乐、背景等,这些相关配套设施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利用网络制作,这样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学生了解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比如舞台中的背景音乐要根据舞台人物的情感起伏而变化,这就要求学生要了解汉语言经典作品的情感;同时也要鼓励人们将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借助网络技术实现经典文学作品影响范围的扩大,比如人们对《西游记》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变,这样《西游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会无形之中得到提升,人们也会无意识的阅读《西游记》。

3结束语

经典文学作品篇6

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经典文学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耶鲁学派的代表人物布鲁姆有句名言:“没有经典,我们就会停止思考”,向我们昭示了经典及经典文学存在的价值。T・s・艾略特在他那篇著名的讲演《什么是经典作品》中,试***对经典作品进行明确的界定。卡尔维诺则在《为什么要重读经典》的文章中,着重探讨了经典重读的意义。很多人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学本身早已边缘化或渐行渐远的时代,经典文学已经不再拥有意义或不再出现;而一个“后文学时代”的文学,其呈现方式也早已与曾经的经典文学时代背离。事实真的如此吗?文学的边缘化及经典文学的离场真的是当今时代文化的一个必然现象吗?我最近再读《艾略特诗学文集》,颇有感触。在上世纪80年代,欧美文学界曾就经典文学进行过一番学术讨论。而我国学界随后也曾经有过类似的讨论,一些作家学者也曾呼吁“重读经典”并“重建经典的意义”。所有这些都表明,经典文学的话题还远远没有成为过去,而对它的探讨也许在我们的生活中将永远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

一、再说“何谓经典”

众所周知,在英语文学中,classic(经典)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lassicus,原意为“头等的”、“极好的”、“上乘的”,是古罗马税务官用来区别税收等级的一个术语。公元2世纪,罗马作家奥・格列乌斯曾借用这个词去区分作家的等级,后来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较多地采用它来说明作家,并引申为“出色的”、“标准的”等含义。再后来人们才把它与“古代”联系起来,出现了“经典的古代”(classical antiquity)的说法,于是古希腊、罗马作家们便成了“经典作家”(classical authors),“经典”(classic)也就成了“典范”(model)、标准(standard)的同义语。文艺复兴之后的“古典主义”,强调的正是以古希腊罗马作品文学为文学的典范和标准;因而classic在中文里也可译为“经典”或“古典”。

Classic一词作为与Romantic(浪漫)相对的一个文学术语,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带有一定的负面意义,这个时候的classic则被当做古典的含义。正如艾略特所说的:“从经典、浪漫相争的角度来看,把一件艺术品称作经典的,要么是最高的褒扬,要么是最大的贬损。”显然,在这里,经典与古典被混为一谈了。虽然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前所说,藕断丝连,难以分离,但其在不同的时期,意义是不同的,是不能完全等同的。艾略特认为,古典是经典的一部分,经典的范围则要大得多;这一解释无疑是合理的。

那么,什么才能称得上是经典的文学呢?哪些作家才能称得上是经典的作家呢?经典文学有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这些问题,其实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对它的回答,也许永远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艾略特给出的经典的标准是:“心智的成熟、习俗的成熟,语言的成熟以及共同文体的完善”,并对这一标准作了详尽的解释。在艾略特的观点中,经典文学往往既属于一个民族,又超越一个民族;既带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也往往跨越历史的长河,具有时间上的永恒性。当然,这一标准并不绝对,比如,在他看来,像莎士比亚这样的作家,虽然其作品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上面所说的四个“成熟”的标准,但相比于维吉尔、但丁,其经典色彩似乎就不显得那样突出了,因为后者带有更强的欧洲色彩,而莎士比亚身上的英格兰特色更明显一些。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艾略特推崇经典的意义,但他还是相信,经典并不是评价一个作家或作品的最重要的标准,更不是唯一的标准。一些不具备经典标准的作家,在很多时候并不失其伟大:一些经典色彩并不特别突出的作家,也同样并不会因此而失色。比如,莎士比亚并不经典的文学创作,就其文学价值来说,并不逊色于更为经典的维吉尔和但丁等人。作为英美文学批评的大家,艾略特关于经典的这一标准,虽然个人及主观的色彩浓厚了一些,但很多人还是愿意接受并把它当成评判经典的标准。

对于经典文学的评判标准问题,我国学术界同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黄曼君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产生与延传》一文中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对经典的理解还处在模糊的状态,难以给予准确的界定和概说,因为“经典”本身就存在着一系列的悖论:既是永恒和绝对的,又是暂时和相对的;既是自足和本体的,又是开放和超越的;既是群体的,又是个人化的。他本人则倾向于认为经典是那些能够产生持久影响的伟大作品,它具有原创性、典范性和历史穿透性,并且包含着巨大的阐释空间。在笔者看来,正是经典文学的丰富性、复杂性及矛盾性,使得我们试***对经典进行准确定位的所有努力都往往得不偿失。

其实,经典的确立,与其说是作家作品本身的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也就是说,作家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更多的时候并不只是因为它们本身经典或符合了经典的“标准”,而是阐释者赋予了它们经典的价值和地位;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阐释者本身应该具有解释并确立经典的话语权。在这里,阐释者就不再是普通的阅读者了,虽然上世纪70年代以来,接受理论已经赋予了普通读者与批评家和专业研究者几乎相同的地位,似乎也让普通读者拥有了阅读并阐释文学的所有权利。在经典文学的解释上,几乎所有的普通读者都不过是旁观者或门外汉,都被排除在经典文学的确立者之外,这是毋庸回避的事实。那么,文学经典是怎样建构起来的呢?一部文学作品何以被确认为经典呢?佛克马和蚁布恩在《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一书中对经典的确立过程进行了研究,值得我们参考。他们认为,文学经典的建构首先涉及话语权力的问题,没有话语权力或话语威信,就无以确立文学经典。这种权力首先来源于***治权力,经典“背后无疑隐蔽着不同时期处于强势地位的社会集团的审美霸权。典律(即经典)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每一次的变更都与社会的***治、经济、文化资本的变更息息相关……从整体上来说,典律的形成和维护都反映了强势集团的利益”。当然,除了***治权力,文化的传统及历史的背景也同样会影响经典的确立过程。这意味着,一部作品或一个作家能否进入经典的行列,完全来自于同代特别是后代人对它的认可;而这种认可是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主观性的,也不存在一个绝对客观的标准。

至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经典的确立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是文学话语权斗争并妥协的结果。“经典”有一定的标准,即使这个标准并不绝对;经典文学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表征,那就是“权威性”、“典范性”及“永恒性”。我们在经典文学上几乎可 以达成共识的一点就是:经典文学主要指那些经过了时间的考验,能用完美的形式,表达人类普遍而永恒的思想情感的典范作品!而经典作家,则是这些作品的创造者。他们以其对人类共同情感的深刻而个性化的表达,以其在心智与灵魂上拥有的不可取代的价值,成为文学史上永远的高峰。

二、经典作家与心灵智慧

作为经典作品的创造者,经典作家虽然也被纳入我们思考和研究的范畴,但常常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所谓重读经典,往往被简单化为一种对经典文本的重读。相比对经典文本,对经典作家的重读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我们也许会简单地认为,作家的全部价值都附着或体现在他留下的全部作品上;对作品的解读,也就是对作家的解读。这样的观点难免失之偏颇。中国人谓知人论世,孟子也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对一个作家的研究和了解,有的时候比对一部作品的阐释要复杂和困难得多。作品是固定的,特别是经典作品,往往是那些已经成为过去,曾经历史与岁月的涤荡,进入了文学最高殿堂的东西。它的全部内容己然展现在世人面前,不过等待后世读者的不断阅读、接受及不断阐释而已。它是明确的,也是透明的。而作家则不一样,他们即使已经成为故人,生命永逝,但他的性格、生平及经历,却常常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引发人们的猜想、思考和向往。他们不是死去的标本,而是活着的永恒的丰碑。特别是经典作家,其厚重丰富的人生阅历、博大深刻的思想内涵、复杂矛盾的精神历程以及独特不二的性格气质,可能远比他们的作品本身更值得我们思考与追寻。

在《哲人歌德》一文中,艾略特延续了他在《什么是经典作品》中的一些观点,并进一步地解释了他对经典作家的理解。在我看来,这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对经典作家研究和思考的参考和启示。作家所以经典,总是因为在他的作品中表达出了某些永恒性和普遍性的东西;在他们身上,地方性、民族性与欧洲性总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正如他们在作品中所表达的一样。按照这样的标准,艾略特特别推崇三个作家: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因为在他们的作品中,“有三个共同点:丰富、宏博、统一”。从作家生平和经历的角度看,三个作家中,也许只有歌德因离我们较近的缘故,他的生平经历才可能被我们所熟知。所以,在文章中,艾略特对歌德的解释,更多的是从生其平的角度而不是从作品的角度进行的;这样的角度也许正是我们在研究经典文学时所忽略的!历史主义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在上世纪曾受到广泛质疑,但在笔者看来,对于一个经典作家的研究,这样的方法至少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需要跨越时代与地域的隔离,走上前去,用心聆听作家心灵的声音。而这一点,在艾略特对歌德的评价中已经可见端倪。

一个经典作家最值得我们研究与关注的是什么?哪些要素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独特价值?虽然每个人的结论不一,多数的研究者都认为,应该是作家独特的心灵和智慧。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作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首先他有一颗伟大的心灵。显然,在研究经典作家时,其心灵与智慧也应该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艾略特在评价歌德之所以成为高于同时代作家的经典作家时,用了一个词:智慧。而在解释它的意义时,艾略特也有些无可奈何,只好用比较含混和模糊的语言称:“没有任何一个词比这个词更难界定、更难理解。要理解智慧,本人就必须是一个哲人”。显然,在他看来,歌德作为一个哲人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他作为诗人和作家的价值。对于我们,这样的说法是新鲜而独特的。艾略特特别谈到了歌德与时代的背离与不和,这也颇有启发意义。一个作家,特别是一个作为时代精神表达和象征的作家,他与时代之间的距离反而成为了他真正价值所在,这一点听起来似乎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一个真正的哲人,他固然有属于时代的一面,但必然有超越时代的另一面;而这一面,往往是他远离时代、自觉孤独的原因。比如歌德,在那个德国民族性高涨,浪漫主义思潮弥漫于整个德国的时候,他对古典主义的坚守就显得那样与众不同,正表明了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特立独行的价值。

每个经典作家身上,总有一些超越了其作品而让我们回味无穷的精神要素,构成了他们作为经典或伟大作家的真正价值。如果说在歌德身上是其深刻隽永的“哲人”气质的话,在别的作家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东西。拜伦与雪莱,用剑与琴的声音,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年轻的诗人的真正魅力。在世人和一些平庸的诗人们看来,他们不过是一些“恶魔”一样的诗人;但正是他们对社会和生活的反抗,特立独行的猖狂行为,完美地集诗人与战士于一身,赋予了他们自身许多远过于作品的价值。而这些价值,在当时所引发的影响,也许同样远远超越了文学的范围,而取得了更为广泛的思想交流和激情涌动,至今余音未灭。经典重读,更为重要的是对经典作家的重读!而对经典作家的重读,就是要追寻他们生命的足迹,最大程度地接近他们的心灵与智慧,去聆听他们的心声。

三、全球化时代的经典文学

近200年前,当歌德向我们预言“诗是人类共同的财产”、“世界文学的时代就要到来”时,近代工业的大发展,经济和文化的大交流,很快把人类带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世界文学的时代。马克思在论及世界文学出现的必然性时,曾提供了一个理由,那就是“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显然,世界文学的出现,顺应了人们对文学普通性和共通性的需求,适应了经济与文化同一性的潮流。而经典文学也因其对人性普遍性、永恒性的表达而成为了世界文学时代的一个表征。也只是在世界文学的时代,人们对经典文学的意识和渴望才前所未有地强烈;经典文学只有在世界文学的时代才更加彰显出它特有的价值。所以,人们把世界文学与经典文学联系在一起,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进入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时代的特征似乎出现了新的变化。以往那种认为文化的大交流必须导向世界文学的观念也似乎受到了新的怀疑和挑战。我们突然发现,在这个新的时代面前,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同一,比我们曾经想象过的情形要严重得多,也可怕得多。如果说在世界文学的时代,某些民族和地方的个性尚能得到尊重,尚有一席之地的话,在这个新的时代里,这些民族性和地方性的价值体系正在分崩离析和逐渐瓦解。很多时候,我们把这个新的时代称作“全球化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物质取代了精神,文化取代了文学,经济成为时代前进的杠杆和表征。所谓文学的边缘化,文化的商品化等,也不过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些必然现象而已。于是我们开始质疑:在这样一个文学尚且成为稀有物的时代里,还有经典文学的存在意义吗?经典文学如果尚在,它又会向我们呈现 出怎样的特征呢?

前已有言,世界文学虽然强调和看重人类文学的普遍性和共同性,但并不排斥和拒绝各民族和地方文学的个体性和***性,甚至可以说,正是某些民族性和地方性的要素,推动了各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在《致陈烟桥》一文中,鲁迅曾这样说:“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后来,这段话被演绎成“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广为流传。这实际上就强调了在一个世界文学的时代,在各民族文学的交流和对话中,文学的民族性所具有的重要性!当然,我们也不能据此认为,只有民族性才是经典文学的最基本特性。经典文学固然首先是经典的民族文学,但是,“诗是人类共同的财产”,作为能被其他民族广泛接受的带民族性的经典文学,其世界性的特征同样存在,不容忽视。

我们很难设想,一部只表现民族特性的作品,能获得世界性的认同和共鸣。在人类文学的历史上,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同样是反映人类生活的普遍性思想和情感的作品,或者同样是体现民族传统的独特性和特殊性的作品,为什么有的备受推崇,有的频遭冷遇?同样是民族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为什么有的可以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而有的却只能徘徊在民族和地方文学的边缘?在其中,显然有世界性的因素在起作用。所以,在世界文学时代,经典文学总是能兼备人类的普遍性和民族的特殊性,两者不可或缺。对于经典文学而言,其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所存在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足以引发我们永久的深思。

我们可以用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那就是莎士比亚。本・琼生在评价莎士比亚时说过:“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而这似乎也在向我们昭示文学经典中“普遍性”和“世界性”的重要性。几百年来,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品,已经远远超越了英语文学的范畴,跨越了历史和时代的界线,成为世界文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的读者,从莎士比亚作品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中,获得了思想和情感上的沟通和共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正打动世界读者之心的,似乎更多的是莎士比亚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和体验,是那些能让读者普遍感同身受的境遇和环境。

但谁又能否认,莎士比亚不正是由于属于英格兰,不是因为表现了最浓郁的英国历史和文化而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他作品中深厚的民族色彩不也是他成为经典作家的重要因素?布鲁姆用“影响的焦虑”去形容经典作品对读者的强烈震撼,他认为,在莎士比亚面前,“这些人(读者)所遇到的是莎氏最独特的力量中不可超越的障碍:不管你是谁和身在何处,他总是在观念上和意象上超过你。他使你显得不合时宜,因为他包含你,而你却无法包括他”。人类经典文学总是向我们展示一些世界性和民族性相互交织的东西。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中,民族性和地方性则受到了未曾有过的忽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特征日益凸显,所有曾经的地方性与民族性的因素都在渐渐消失。与世界文学时代相比,全球化时代则更多地体现出了世界性取代民族性而不是两者共存的特点,地方和民族的差异性渐渐无足轻重,人类的共通性正在成为主流。在这一点上,世界文学时代与全球化时代是完全不同的。那么,在一个世界文学时代曾经被普遍认可的经典文学,今天还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如果有,这样的经典文学,其价值和评判标准还一如从前吗?

在笔者看来,我们的回答应该还是肯定的。不能因为今天文学对世界性和普遍性因素的强调,就否定了今天经典文学的标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和谐统一,是文学作为经典永远流传的基础和根本,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在两者的倾向性上,每个作家每部作品都有所偏向罢了。如果说在世界文学的时代,民族性特征往往是经典文学的标准,成为构成经典文学最明显和最重要的标志的话,那么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性和普遍性则会成为新的标志和标准。这里,只是偏向的不同,而不是本质的差别,这是必须要明确的。全球化时代,依然有且需要经典的文学,笔者不同意所谓后文学时代不再有经典的观点。经典没有也不会有一个永恒的标准,无论是艾略特还是卡尔维诺,他们在给出经典文学的标准时,也只是他们自己的观点和信仰的表达。即使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也并不意味着这样的标准不再变化。既然如此,经典文学将成为人类文学永恒的形式,存在于永恒的人类文学史上,也就理所当然了。

经典文学作品篇7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令当今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受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向往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欣喜,追求了解和掌握新鲜事物所带来的刺激和成就感,而对于我国经典名著的阅读则变成一个大冷门。经典名著无法引起初中生的阅读兴趣,初中生关于经典名著的储备量达不到教学要求。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寻找出无法保障初中生经典阅读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关键词 初中生;经典阅读;保障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的书籍会影响着人们性格的塑造,经典读物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过无数人的检阅并得到认可而流传下来的。经典文学作品是古人文化智慧的结晶,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经典阅读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但是经典阅读在初中生教学中落实的情况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学生对经典阅读的兴趣不高,加强初中生经典阅读的保障制度成为必然。

一、经典阅读的重要性

经典阅读的培养在于帮助学生树立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知识结构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爱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开放性的思维能力,增加学生语文知识的储备。初中生正是塑造良好性格的好时机,经典作品的阅读能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改变着学生为人处世的行为方式。经典作品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时代中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化的展现,不断地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初中生经典阅读现状

(一)学生对经典阅读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初中生受参加中考的影响,每天都在为考取重点高中做准备,在堆积如山的压力面前,初中生会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作品来释放压力,减轻心理负担。初中生认为经典作品过于枯燥,而且与自己生活的环境相差甚远,经典作品的语言多采用古代的文言文形式,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存在理解上的困难,要一一弄懂经典作品的内容需要大量的时间。初中生面对着中考这个艰巨的任务,根本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这些经典作品的阅读上。学生不仅不重视经典阅读,而且根本不讲求经典阅读的效率,对于经典作品的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是囫囵吞枣看一遍,经典作品对学生没有产生任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偏向于选择一些娱乐性的杂志和通俗性的小说,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理解起来不存在任何困难,并把小说的阅读当成是每日必备的娱乐消遣。

(二)教师没有创造经典阅读的氛围

应试教育下的初中生每天都在为中考努力,经典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已经变得无关紧要,学生阅读的仅仅是在考试中要求必须掌握的几本经典作品。初中语文教师为保证学生的升学率,在教学的过程中传授的是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没有涉及到经典作品的阅读;即使是教材要求的经典作品也只是简单地概括一下,没有进行详细的阅读要领讲解,学生无法领悟到经典作品中的精髓。初中语文教师没有在班内为学生建造良好的经典阅读氛围,鼓励学生阅读的都是考试要求的内容。经典阅读成为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冰山一角,甚至是可有可无,初中教学中没有形成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学习风气。

三、初中生经典阅读的保障与促进

(一)培养学生经典阅读的兴趣

兴趣爱好是初中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爱好可以达到增加初中生经典阅读的数量,提高初中生经典阅读的效率。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经典阅读的兴趣爱好,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初中语文教师结合初中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名著;此外在经典名著的讲解前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采用一种学生可以接受的形式进行讲解,讲解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帮助。学生受好奇心的支使,课下一定会去阅读经典著作,而一本经典作品中精彩镜头往往不止一处,学生很快就会被经典著作的精华所吸引,学生经典阅读的兴趣爱好就培养起来了。

(二)健全初中生经典阅读的保障措施

学校根据初中生实际的阅读能力和文字的接受能力适当地为学生安排经典阅读的课程,规定初中生每一个学期必须要完成的经典著作数量,经典阅读的安排内容要从易到难,还应要求学生做好学习笔记,不要求学习笔记的字数多少,只强调阅读感悟的真实。学校还要加强学校***书馆的管理工作,丰富***书馆的藏书种类,在***书馆内成立“经典阅读推荐部门”,及时向学生提供经典阅读的参考建议,为学生的经典阅读提供硬件保障。初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既要看古诗词,还要阅读经典小说。学生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学生在学校无法完成的阅读任务,回家后家长要督促学生完成,为提高学生经典阅读的效率和质量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结语

初中生的经典阅读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才,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对经典著作的兴趣爱好,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良好的性格。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初中生经典阅读的培养,向学生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在经典著作的阅读中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侯海霞.重视经典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语文论坛,2013(3)

[2]章建红.中学***书馆如何应对经典阅读的缺失[J].***书馆研究与工作,2013(1)

经典文学作品篇8

没有人怀疑文学经典的艺术价值与思想魅力,但在当今拜金主义盛行、价值信仰迷失、人们纷纷攘攘都去追金逐利、文学越来越边缘化的中国社会,阅读文学经典成了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即使在大学的文学院,这种状况也十分明显,值得认真对待和反思。当今时代,追求学以致用的实用主义思想已经渐渐侵蚀人们的灵魂,但文学却不具备产生经济效益的功能,所以中文专业招生数量每年都在缩减,而中文专业在校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也明显缺乏动力。鉴于此,引导在校大学生加强经典阅读,成为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史教学的关键所在,这就意味着,每一位大学的文学课老师,都必须坚持将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为文学史授课的主要任务。本文拟就阅读经典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关系试作讨论。

在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中,作家作品显然占据着核心地位,但具体到文学史的课堂教学,如何指导学生在无限的文学史作品中,选择有限的经典性代表性作品进行阅读和把握,对于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而言,是一个十分迫切也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特别是随着“20世纪中国文学”等新的文学史概念的提出,“现代文学史”的上限与“当代文学史”下限上伸下衍,涉及到的作品数量也随之加大,但在现有高校教学体制下,随着课程无限扩张,对每一门课程都制订明确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教学时数也作出严格限定,鉴于此,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教师让学生既能接受文学史完整的知识系统,又能达成培养人文精神与文学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这样,如何裁剪文学史内容,切实处理好作品分析与文学史讲授的矛盾,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重写文学史”实践始终在推进,但从教者不论使用何种叙述范式的文学史教材,如何处理史的讲授与作品的讲读之间的关系,在规定的教学时数内把握好二者之间的比例与深度,都是让讲授者很纠结的问题。但在文学史讲授上注重文学审美赏析能力培养这一点上,无疑获得几乎所有人的共识。那么,如何讲授文学史,如何指导学生让他们有兴趣与热情去广泛阅读作品,成为文学史教学的一个症结。论者认为,在文学史课堂上,教授者应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经典的内涵与价值,引导他们主动阅读经典作品,这应是现当代文学史教学的核心要素。历来研究文学史教学的学者都格外强调这一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舍弃文学史的讲授而将文学史课变成纯粹的作家作品赏析。任何经典作家与作品都不是孤立的文学现象,必须要将其放在文学史整个参照系统下来审视其经典性价值及意义,如此才能让其成为有源之水。可见,文学史的传授也相当重要,而要解决好文学史叙述与文学作品阅读关系,可以对文学史部分适当简化,让学生以教材的学习为主,教师在绪论中将文学史的几个板块,按文学史线索勾勒梳理出来,将重要的文学社团、流派、思潮作适当阐发,明确其具体地位及意义,以便让学生把握文学史发展的脉络和重要节点。

在此基础上,文学史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应当是以经典作家经典作品作为核心,而分析经典的过程,教师不是将其作为孤立的案例,而是以文学史系统作参照,认识其作为一个“网结”的位置与意义。如果只注重讲好作品而忽视文学史知识传授,学生就无法形成文学史的系统概念,而如果只注重文学史而忽视作品的细致分析,使文学史缺少了让学生产生深刻印象的经典文本的支撑,也就成了“死”的文学史,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完全丧失了文学史课程培养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功能。所以这二者的关系必须处理地非常恰当才能圆满完成文学史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讲好作品、分析透彻经典是非常重要的,而学生要切实在教师引导下去阅读经典,把握经典,真正从经典中汲取营养,这同时也需要学生具有主动性,要积极配合教师的讲授去选择经典,这是学好文学史课程的前提。学生不爱沉潜下来读经典,其中原因追究起来十分复杂,有文学经典本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西方文学理论家指出,文学作品的接受,“与读者群体相关的关键问题包括:意义的生产,其普遍性或相对性,对我们解释自由的限制,对新的文化、历史或个体环境的适应。”[1](P52)

现代文学经典有些难以让学生切近的原因,比如与现实生活距离较大,鲁迅、茅盾等大师们创造的文学世界,人物的心理体验毕竟与今天的社会生活距离太远。特别是现代文学作品的语言比较生涩,谴词造句和今天有很大不同,因此对今天的读者而言,这些经典的语言显得有些艰涩生硬,所以,无论其主题如何深刻,人性传达多么动人显然都无法与今天的现实接轨,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困难,也使得他们在审美心理上有所拒斥。再比如,在对待十七年“红色经典”问题上,学生往往情感上十分抵触,因为他们今天的生活理想与精神世界与这些“红色经典”所呈现的理想人物之间差距确实太大,教师将他们往崇高境界上引导却不及现实生活的解构力量更大,***英雄的***治信仰、思想理念在今天的他们看来,甚至感觉到非常做作与可笑,很难让他们产生精神共鸣。鉴于这种情况,那么文学史教师就有必要向学生进行文学指导,让他们清楚文学的作用是通过虚构故事实现关于人性的交流。我们读杨沫《青春之歌》并不是期望他们一定成为林道静式的***者,而是希望他们从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中发掘某些能引起我们反思且可以融入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或自我的元素及信息。

学生不爱读经典还有外在的原因,这可能最为致命:一是当今处于网络时代,各种信息泛滥,学生面对着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和五花八门的“心灵鸡汤”、“玄幻小说”(且不说各种网络游戏)等等,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都像海绵吸水一样被无情地吸引走了,这样,阅读经典似乎不再是一件让他们快乐的事。二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化、社会竞争的加剧,学生的现实就业压力确实越来越大,将心思转向了更为实用的“考证”之学———他们忙着考各种各样的证:英语四六级证、计算机等级证、会计师证、文秘资格证等,而“没用的”文学经典自然倍受冷落。当然,也许还有其他原因,我们不必究其所有,但须承认,不愿去阅读经典在大学校园里是一个客观事实,这种状况着实让人忧虑。#p#分页标题#e#

经典文学作品篇9

【关键词】新世纪;现代文学;影视传播;困境;对策

一、新世纪以来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受困表现

(一)当前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受困表现简述

从纵向的传播历程来看,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没有20世纪的火热局面,而是陷入了困境。就其传播效果来说,首先,从影视剧的数量来看,新世纪以来,现代文学改编的影视剧,其数量明显减少。据资料显示,2000年至今,由现代文学改编的影视剧只有十余部。其次,从质量上看,这十余部由现代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均没有取得好的票房或收视率。近几年的电视剧收视率抽样调查显示,收视率前十名的电视剧中,没有一部是由现代文学经典改编的。步入新世纪后,影视剧大多与商业利益捆绑,和20世纪的影视作品相比,在质量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另外,现代文学经典主要是通过***书、电子书、话剧等方式进行传播,而通过影视剧传播,情况大不如前。所以,现代文学经典在当前的社会传播中已经走入困境,没有强大的影响力,无论是在电影领域还是电视领域,都存在一些问题。

(二)现代文学经典在改编上存在的问题

1.淡化启蒙思想。现代文学大多数都包含着一种启蒙和救亡的思想意识,而部分由现代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将这种思想进行了淡化。比如,巴金的《家》,这部作品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没落过程,控诉了封建家庭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并且肯定了新一代人的反抗精神。这部作品一经面世,就受到了无数青年男女的追捧,他们加入到***中,走向新的生活。在由《家》改编的新版电视剧中,因为消费文化的存在,电视剧注重的是娱乐消遣,所以新版电视剧《家》将原著中的启蒙思想淡化掉了,小说所描绘的社会现实在电视剧中成为了可有可无的社会背景。这种对启蒙思想的淡化和无视,使当前的影视剧缺乏意义和内涵,使其具备的启迪和教化作用大大减弱。在电视剧《阿Q的故事》中就充分展现出这一问题。《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但是这部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却被编剧无视,被改编成没有多少思想的电视剧,同时,剧中的人物也是胡乱搭配,如豆腐西施和阿Q之间产生了情感纠葛,好似一部荒诞的闹剧,鲁迅先生原著中的思想几乎没有被体现出来。

2.消费大众情感。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能够引起观众共鸣,所以在影视剧的改编中也可以放大和消费情感。比如说新版的电视剧《家》,其中对封建旧礼教、旧制度的批判已经变成了青年男女之间复杂的爱情,这部电视剧不是以启蒙、反抗和批判作为主题,而是以爱情为主题,而且,通过人气明星的演绎,使这部电视剧变成了青春偶像剧。同样消费观众情感的还有电视剧《茶馆》,原作本来是三幕话剧,但是电视剧却演绎了39集。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有对原作内容的展现,而且还融入了掌柜王利发和寡妇张秀英的感情戏,这使电视剧充满了吸引力,伴随着这段没有结果的爱情,王利发娶了别人,张秀英受辱自尽,不禁让人唏嘘。这些情节的改编和原作有着很大的差别,如此迎合了当今大众的审美观念,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如今是一个颠覆、解构和重构的时代,只有消费情感才可以使影视剧作品变得更有吸引力。但是,由现代文学经典改编的电视剧,不能进行文学传播,而是成为了一种消费的商品,存在着严重的利益气息。

3.娱乐普通受众。对于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作品来说,主要就是带有商业性质的,以娱乐普通受众为最大目标,忽视了影视剧为现实社会带来的影响和作用。正是因为影视剧娱乐普通受众的性质,使当前的影视剧不具备太多的价值,偏离了对至高境界的追求。这样的影视剧成为一种供大众娱乐消遣的商品,使现代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剧没有多大内涵,不能体现作者的初衷,使现代文学的价值观遭到曲解。

二、当前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的路径探析

(一)正确看待节目评价机制

对于影视剧来说,一定会有一定的评价,如影视剧的剧情、人物,语言等。而这些评价都会通过票房或者收视率来验证。对于影视剧来说,票房或者收视率对影像传播有着巨大影响,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商品,能够向人们传递文化思想,能够对观众产生思想和行动上的引导,所以应该科学看待它的评价机制,科学认识和评价一部作品的价值。编创者希望自己编创的作品能够深入人心,能够带来高票房或高收视率,但是,也不能只为了追求票房或收视率而让作品失去价值和思想。所以编创者应该能够***进行创作。票房或收视率可以说明一部作品的受众喜爱程度,但是不能绝对说明作品的优劣,它仅仅为作品的经济效益提供一种参考。作为编创者,应该科学看待影视作品的评价机制,不要成为影视作品的奴隶,应该把握好方向,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使经典文学作品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二)尊重原著价值

应该尽最大可能尊重原著的价值。因为一部现代文学经典作品之所以优秀,正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魅力,要么是能够反映一些社会现象,要么是展现出了一种精神。但是,对于多数由现代文学经典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来说,它往往会使原作中的一些思想和内容发生变化,甚至直接消除原作中的某些元素,这种改编是对原著的不尊重,不能展现原著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所以,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一定要尊重原著的价值,能够补充和强化原著中的精神和内容,最终实现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作品的魅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传播。

(三)坚持人文阵地

如今是一个媒体化时代,影视剧作品越来越多,对于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来说,只有使影视作品变得更加具有人文气息,才可以保障其顺利传播。人文是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创作的必要元素,只有具备了人文,才可以展现出现代文学作品的崇高精神,展现出一种浑厚的文化造诣,展现出一种更加高尚的文化气息。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作品只有遵循一定的人文性,才能最终展现出作品的深厚内涵,反映出现代文学作品的主旨和精髓。坚持人文阵地,使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更加有意义,使其变得更加理想化。

三、结语

本文首先论述了新世纪以来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受困的表现,指出当前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受困的原因,以及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在改编上存在的问题,如淡化启蒙思想、消费大众情感和娱乐普通受众。其次对当前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路径进行了探析,即正确看待节目评价机制、尊重原著价值和坚持人文阵地,使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得到更好发展,带给影视传播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赵凤翔.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15(05).

[2]张宗伟.中西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6(07).

经典文学作品篇10

关键词:国学;经典作品;中学教育;作用

一、引言

中学时代是人生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一阶段对中学生“三观”的形成和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谓人生的关键期和黄金期。传统经典文化的浸润和滋养作用,使中学生的精神家园得以建设,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以形成,正确的“三观”得以树立。国学的范围很广,它既涵盖我国传统的诗词歌赋,又包括以孔子为代表的经典儒家理论,丰富的国学作品真实地再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意识、先进思想,也彰显了中华文化瑰宝的宝贵价值[1]。

二、国学经典作品在中学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

国学,是一门大学问,也是一种大精神。五千年来,国学文化浸润着每个中华儿女,在中华民族大地生根发芽,它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鲜活体现,也是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有力传承,它支撑着每位中华儿女斗志昂扬、奋发有为,也激励着中华民族勇敢坚毅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我国中学教育中,引入国学经典作品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学生的知识体系,也可以促进中学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协调发展,能够让中学生增长知识,提高道德与文化修养,还可以实现知行高度统一。

在日常教学中引入国学经典作品,引导和带领中学生阅读国学经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使学生在阅读名作的同时体会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感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息。因此,学习国学经典作品能够对学生学好历史知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学经典作品中富含哲学道理和名言警句,阅读和把握国学作品不仅能增强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让中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同时,对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具备一定国学底蕴的学生在写作时能够熟练、准确地引经据典,使作文透出几分意蕴,增添几分国学味道。在中学教学中引入国学经典作品还能够积极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除此之外,对中学生进行国学教育还能够让他们在感悟经典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现阶段大多数中学生均为独生子女,独享祖辈和父辈的宠爱,在这种情形下开展国学教育,可以让学生懂得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具备最基本的道德礼仪,为成为“知书达理”的人奠定坚实基础;将国学经典作品引入中学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善交益友、乐交诤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2]

三、将国学经典作品引入中学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中学教育中引入国学经典作品,开展国学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切勿急于求成,要认识到开展国学经典作品教育任重而道远。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一些人思想比较浮躁,在应用国学经典作品进行教育时也喜欢吃“快餐”。然而,开展国学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教师一定要脚踏实地,把握好节奏,控制好步伐,切莫抱着“一口吃成个胖子”的想法。

二是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其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中学开展国学教育离不开学校管理者的支持和重视,开展国学教育不仅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还要求学校管理者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到开展国学教育对教育教学和中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真正将国学经典作品传授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确保教育效果。

四、结论

总之,对中学生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不仅对中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有重大帮助,还能够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逐渐培养完善的人格,为今后的W习、成长、发展打下好的基础。因此,中学要积极开展国学教育。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经典文学作品10篇

学习

沉迷游戏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沉迷游戏10篇,内容包括沉迷游戏100例,青年沉迷游戏汇总型文章。五年级:周毅伦

学习

产品营销策划论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产品营销策划论文,内容包括产品营销策划范文word,产品营销策划方案毕业设计。1.谈谈产品寿命周期与营销策略的关系2.产品特点与广告媒体的选择3.定价技巧的应用4.浅析直接营销在企业销售中的应用5.论公关促销策略6.定价策略

学习

当时的月亮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当时的月亮10篇,内容包括当时的月亮歌曲,当时的月亮丁克森。古人对于月亮的敬畏不仅仅来自于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观感,月亮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以及盈亏圆缺的规律,也成为他们借喻与抒发情感的重要灵感。作为时间的载体,月相盈亏

学习

今天我当家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今天我当家10篇,内容包括今天我当家一年级,三年级暑假我当家300字左右十篇。中午,外婆准备做饭,我走上前去,对她说:平时您辛苦了,今天您也休息一下,让我们来做!说着,我喊来爸爸妈妈,我来分工,我和妈妈摘菜洗菜,爸爸炒菜,一会儿就把饭弄

学习

年总总结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年总总结10篇,内容包括年总结感言,个人年度总结报告最新版十篇。设立部门,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并配齐人员:营销总监、运营总监、财务总监。由于我们团队只有4个人,缺少行***总监一职,所以行***总监一职暂时由我和财务总监共同担任,

学习

语文答案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答案10篇,内容包括语文课文答案大全,语文阅读一百篇答案。高考时间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

学习

交互设计分析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交互设计分析,内容包括交互设计专业就业形势分析,交互设计分析1000字。1触屏手机的触屏交互手势1.1触控手势1.1.1单手指:点击:最常用的手势。一般用于选取菜单、按钮、数字键盘等;滑动:实现的功能相对较多,可以用于多个物体的同

学习

装置设计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装置设计论文,内容包括装置设计论文可以投到哪些杂志,装置设计毕业论文题目。Abstract:TheHoromillisonekindofnewhorizontal-typeextrusiongrinders,whichhasbeenappliedintheindustrialproduct

学习

中国古典文学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古典文学10篇,内容包括古典文学十篇,中国古典文学十一部。中华民族历来对月亮有着特殊的感情,月亮也就成为古代文学中典型的意象和永恒的主题。《诗经・陈风・月出》写到:“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即用月亮映衬人的美,皎洁的

学习

女作家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女作家10篇,内容包括女性作家作品排行榜,女作家名单大全。美女作家买书,在书店徘徊良久,突然发现有《废都》一本,广告词说此乃中国第一诲***诲盗手册,大喜,当即买下。第二天有人问美女作家好看不好看,美女作家柳眉倒竖,愠道:好看个

学习

外来务工人员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外来务工人员10篇,内容包括外来务工人员文案,外来务工人员的故事。刚到武汉,经人介绍,他被安排到冶金工业部武汉冶金建筑研究所当临时电器修理工。说实在的,从农村出来的他,在老家虽然参加过电器维修短期培训班,维修小电器还可以

学习

畜牧专业毕业论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畜牧专业毕业论文,内容包括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畜牧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中等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集约化畜牧养殖的

学习

情感天地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情感天地10篇,内容包括情感生活100篇,情感天地完整版。新生命和死亡同时降临2005年农历12月11日,29岁的湖南望城县戴公村的陈勇和24岁的郴州女子程小平热热闹闹地举办了婚礼。新婚的生活是那么甜蜜、幸福!不久,陈勇带着妻子到

学习

心静如水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心静如水10篇,内容包括心静如水随笔散文,心静如水的正确方式。

学习

经典成语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成语10篇,内容包括中国经典成语100篇,经典成语模版。3、小时候听人说:哈雷彗星每七十多年才能看见一次,所以一定要抓紧去看一眼。长大后终于明白,其实人生的每一个生日,甚至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都比哈雷彗星的出现还要神奇

学习

国学经典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国学经典10篇,内容包括国学经典十篇内容,国学经典十篇诵读。当女性有了靓丽的外表、健康的身体之后,还应该去修炼心境。从心理学上来讲,男性跟女性最大差别是,男性更多是思维主导,所以他会更客观更理性,善于分析善于判断,比较冷静

学习

佛经经典名句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佛经经典名句10篇,内容包括佛经经典经文名句,佛经经典名句爱一个人。3、Pleaseenjoythepainwhichisunabletoavoid.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4、Perhapshappinessdoesnotarrangetheposition,butsucceedsm

学习

经典散文诗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散文诗10篇,内容包括经典散文诗朗诵,世界最美十篇散文诗。我们要做的是争取和最爱的人相濡以沫和次爱的人相忘于江湖也许不是不曾心动,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有缘无份,情深缘浅,我们爱在不对的时间回首往事的时候,想起那些如流星

学习

余秋雨经典语录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余秋雨经典语录10篇,内容包括余秋雨信客经典语录,余秋雨爱情经典语录。3、(中国)文艺作品让全世界都承认的几乎没有。我们的文化形象,国内外都承认的是姚明,当然还有郎朗。但文艺作品却是缺席的。我们到处都是人,但是优秀的创造

学习

林夕经典歌词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林夕经典歌词10篇,内容包括林夕解释十年歌词,林夕经典歌词。4、你离开了,却散落四周。——《左右手》5、他的糖浆是你的砒霜。——《知情识趣》6、不是爱不起,只是伤不起。——《伤不起》7、让我感谢你,赠我空欢喜。——《花事

学习

鼓励人的经典语句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鼓励人的经典语句10篇,内容包括鼓励人的经典语句10字以下,对学生鼓励的经典语句。3、我也很难过,我能帮上你什么忙吗?如果什么时候需要我,尽管打电话给我,好吗?我会陪着你,也会让你有个可靠的肩膀可以伏在上面哭泣。4、一个人总要

学习

我与经典同行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我与经典同行10篇,内容包括我与经典同行作文,我与经典同行20字。还有时,经典是一面镜子,告诉我做人的所有纯洁美好的品质。岳飞《满江红》里,“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让我懂得珍惜时间,少年年轻力壮时不用功,等到头发都白了只能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