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置疑10篇

不容置疑篇1

1、邪不胜正,这是不容置疑的真理。

2、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是不容置疑的。

3、许多欧洲学者认为避开黄道坐标系建立一个完整的一套完整的赤道坐标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可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不容置疑地发生了。

4、与能源消耗量关联日趋密切的工业增加值数据,显示产出有不容置疑的增长。

5、虽然这里的有些词条很幸运,因为它们是不容置疑的。

6、我坚决反对违背我们对所有欧盟公民的不容置疑的神圣承诺,我们保证过他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与欧盟的公共机构交流并得到他们可以理解的答复。

7、我们不了解斯坦福金融集团的情况,但有一件事情不容置疑:斯坦福极度自大。

8、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的努力是不容置疑的,他的成绩使我们震惊,他为我国农业带来新的曙光。

9、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一点,不容置疑。()

10、如果拿破仑取得了最终胜利,法国将不容置疑地成为欧洲大陆的主人。

11、伊森是一个杰出的领导,并且具有极高的个人魅力,大家都信任他,所以他说出的话和做出的决定不容置疑。

12、国家领土不容侵犯,这个问题是不容置疑的,谁在这个问题上犯了过错将成为千古罪人。

13、调查结果与民众的说法一致,不容置疑。

14、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不容置疑。

15、爱迪生是位真正的天才,这是不容置疑的。

16、但是,由掌握实权的中央规划部门国家***(ndrc)作出这两项宣布也提醒人们,中国***府不容置疑地扮演着人民币“守门人”的角色,而且它青睐一种极其谨慎的、受控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7、所有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不容置疑的。

18、他对于这片土地的喜爱是不容置疑的!

19、但不容置疑的一点是,功能提供方必须就如何使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向他们提供一个明确易懂的选择,以便他们做出决定。

20、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21、这件事使他无言以对,因为道听途说的事不容置疑是不可信的,大家不要为这件事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不容置疑篇2

原因是一开始,想着睡前看看知乎,结果正好刷到了这个,说是古风圈的古风歌曲应该被批的体无完肤吗?我感觉很气愤,那些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古风歌曲的人,就开始肆意评判。

一首《盗将行》,一首《离人愁》,就被人以为这就是古风歌曲。我尤其痛恨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居然也有资格来标榜古风。

推开孤城万里,吹动春风。

我想,真正的好东西,还是应该小众一点比较好。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只要一火起来,就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而且被泼脏水,被误会。

这些想想都是很恶心人的。

我知道,未来的很多事情,都与我们所想的么有多大的关系。可是真的能够想得明白,就会知道未来到底有多么不靠谱。将来的事情,自然也需要有一个界限。

不容置疑篇3

2、不容分说: 不容人分辩解释。分说:辩白,解说。

3、不容置喙:不容许插嘴。

4、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5、无庸置辩: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用不着争辩。

6、毋庸置疑:不必怀疑。毋庸:不必。

7、不由分说:不容人分辩解释。由:听从,顺便;分说:辩白,解说。

不容置疑篇4

出处:宋朝陆游《严州乌龙广济庙碑》:“盖其灵响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近义词:千真万确、无可置疑、毋庸置疑。

反义词:荒诞不经、无稽之谈、流言蜚语。

不容置疑篇5

一、激发兴趣设疑,引导学生主导参与

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活动的最佳引导者,是学生在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只有当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才能够体验到语文学科的魅力,真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得语文教学顺利实施。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疑问引导,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带着疑问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黑板跑了》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展示题目之后,学生已经对题目产生了一定的疑问,此时可以抓住机会为学生提出疑问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同学们都能看到教室前面有一块黑板,但是某天我告诉大家黑板跑了,大家会相信老师的话吗?相信大家会非常的诧异,甚至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这件事情的确是伟大物理学家安培遇到的。希望大家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认真思考一下整个文章讲述了怎样的一件事?黑板跑的原因是什么?你会给安培先生怎样的评价?教师用疑问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投入阅读和积极的思考,不仅能够高效地解决提出的问题,也能够顺利理清思路。

二、扣住题眼设疑,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将重点放在文本内容,忽视了文章的题目,这样的方法是较为片面的。因为文章的题目可以说是整文本的眼睛,而且是对文章内容和思想的提炼,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紧紧扣住文章的题眼,并在此处巧妙地设疑,使学生能够细致全面地对文章题目进行分析,依据教师设置的疑问来阅读文章,增强阅读的目的性,而且边阅读边思考,探究和发现作者的思路,从而大大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时,在黑板上呈现文章的题目后,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读完文章题目后,同学们有哪些疑问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积极提出疑问:普罗米修斯是谁?他为什么要去盗火?他最终成功了吗?是他自愿去盗火吗?教师可以将学生提出的疑问写在黑板上,接下来要求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细致的阅读,进而在文本当中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扣住题眼设疑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充分挖掘出简单题目的丰富内容,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和思维。

三、抓住内涵设疑,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课文大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名家名篇,这些优秀的作品具备丰富的思想和人文内涵,为读者留下充足的遐想空间,成为培养小学生围绕文本深入思考的有效途径,增强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教师在对这些名作名篇进行讲解时,可以适当地对这些作品内涵进行挖掘,并为学生巧妙设置疑问,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帮助学生打开想象之门。

不容置疑篇6

1.理论依据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开始试验一种被称为“程序之匣”的教学方法。它有点像玩具,里面设置机关,当学生准确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就可输入结果。这时,匣子里的机关自动打开并“跳”出另一道问题来,它比前一个问题略难。

每一个匣子就是一组或多组程序习题,具有一个教学单元或一小节的完整的知识结构。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形成一个前题启发后题的相关性知识结构。同一组题中,题型较多,有选择、填空、叙述、计算等。这就是“程序之匣”。

匣子上有计时装置,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解不出题来,匣子会自动“跳”出一行提示,学生也可自己按下要求给予提示的键位。据说,这匣子很适合小学和中学学生使用。但实际上高中学生使用较少。“程序之匣”的程序编制及机关的微电子控制电路都颇费工本,非我们现在一般学校的财力所能为之。在我们的条件下用程序式的习题组进行,(显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这样做的。比如概念性很强,理论层次结构复杂的章节仅用程序题组也许就“说”不清楚。)则是可行的。

把编排好的程序题组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按题目的顺序做,也允许他们讨论,教师只作巡回个别辅导。

在程序题的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题组要能包含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重点地方可用不同题型适当重复。

(2)程序题组应具有不陡的知识结构梯度,相邻题之间尽可能做到有提示式的相关性。

(3)题目容量要配备得当,数字要尽可能好算,最好是用心算就能得出结果,不使学生在繁琐的计算上耗费精力。

(4)适当照顾与前置章节的有用概念的关联。

2.设疑七法

物理课堂教学同其他课程一样,是在不断的设疑、释疑过程中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时机适时设疑,巧妙解疑,对于促使学生学好物理知识,培养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很有好处。

(1)导学设疑。一般用于指导学生预习,如疑问式导学提纲就属于这一类。每节课印发导学提纲,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或物理情境,引导学生看书,使预习有序并能抓住重点。如讲“杠杆”一节,导学提纲三点设疑。什么是杠杆?有关杠杆的五个名词的意义是什么(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给出几组杠杆模型***,要求学生标出支点和力臂。学生按此设疑顺序自学,不但抓住了重点难点,而且调动了逻辑思维。

(2)导入设疑。一般用在每节授课的开始,目的是通过设疑、释疑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导入新课。方法可以用教师提问法、学生练习法、实验法等。设疑的内容可以是基本概念的复习、定理定律的应用、运用公式解题等。设疑的要求是抓住重点,步骤简捷,力求吸引学生,自然引入新课。

如讲“物体的浮沉条件”一节,一上课教师先做三个演示实验:①将一木块浸没水中,木块漂浮;②将一铁块浸没水中,铁块沉底;③将一块石腊浸没水和酒精混合液(事先配好ρ =0.9×103kg/m3)中,石腊悬浮。此时设疑“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一下子把三种物理情境活生生摆在了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导入新课。

(3)递进设疑。一般用在每节课的授课过程中,目的是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的逐步设疑使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本质,领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设疑要注意层次清楚,要照顾释疑推理的逻辑性和由易到难的递度。

如初中物理“浮力”一节。一上课首先设疑: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通过实验得到答案后,进而设疑: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做了正立方体浸没在水中时上、下表面所受压力的有关计算得出结论后,第三次设疑:任意形状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又等于什么?如此设疑,释疑不但讲清了浮力的两种计算方法,而且为下一节讲阿基米德定律埋下了伏笔。

(4)诱导设疑。一般用在学生思考问题或演练习题遇到困难时,为学生解决问题搭梯子。

如简单机械中的公式包括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的机械公式都是在理想状态下(额外阻力为0)导出的,而讲机械效率的有关概念时则要考虑额外阻力。为了清除学生的思维障碍,可以将理想状态下推出的机械公式为基础设疑:如果额外阻力不为0,那么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的大小将如何?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功和机械克服阻力的阻力功又将如何?从而为讲清机械效率搭了桥,铺了路。

诱导设疑有时也用在布置作业之后,在较难习题的关键处设疑,以排除学生在解题中的钉子,但又不包办代替,而是让学生在释疑中(通过设疑所搭之桥)求得解答。如讲完“滑轮组”布置这样一道题:一滑轮组承担动滑轮和货物的总重力的绳子共四股,若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10牛顿,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80牛顿,则货物的重力应是多少?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先画***确定所需动滑轮的最少个数。可在此处设疑:此装置动滑轮的最少个数是几个?这就为解题搭了梯子。

(5)随机设疑。在教学中,为了扩展学生的思路,获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要围绕教学目标随机设疑。

如在讲压强时,课本有一道习题:一个质量为60千克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70cm2,这个人站立时对于地面的压强是多少?讲完此题后教师可随机设疑:这个人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此种设疑只要掌握得当虽是举手之劳,却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6)求异设疑。许多物理问题,从某一角度去看学生理解了,但换个角度却又糊涂了,所以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设疑,不仅能有效巩固所学物理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

如讲“连通器”时,按照教材讲了在连通器内只有一种流体,静止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此时设疑:如果装的不是一种液体液面还相平吗?学生拭目以待,由教师演示实验,师生共同分析得出了结论。

(7)悬念设疑。一般是用在一节课的结束时,对于需要进一步引申的问题,教师不直接作答,而是指出疑问让学生课后充分思考求得解决,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不容置疑篇7

摘 要 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精彩的情境,为学生营造置疑的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思想***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合作交流,听取他人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思路,张扬个性。

关键词 初中***治;多媒体;高效课堂

中***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1-0105-02

1 前言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改后的初中***治教材内容非常贴近生活,要使学生切实感悟生活,教师必须更新教学手段。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性强等特征,能把教材中抽象的概念以生活的形式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置疑,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和说理的能力,在合作交流中轻松地把书本知识进行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教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精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启迪学生的心智。教师引领学生在置疑问难中不断感悟人生,提高学生的***治素养,让学生在生活中深刻感悟***治观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

2 创设媒体情境,激发置疑思维

聆听歌曲,鼓励置疑 歌曲最能改变人的情绪,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学生观看大屏幕动画、聆听歌曲能立刻安静下来,伴随着脍炙人口的歌曲展开想象,会不断思考歌曲中的内容,并产生疑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置疑的过程就是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其本身就是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置疑、善于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如学习“走进青春”时,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小小少年》,让学生聆听,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看出学生特别高兴。聆听之后,教师提问:这首歌能否让你产生共鸣?为什么?在你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都遇到了哪些烦恼?给学生畅所欲言的空间,学生都说出自己存在的烦恼[1]。有位学生提出问题:“进入青春期,我的脸上长痘痘、变声等,这是否正常呢?为什么?”教师立刻表扬了这位学生敢于提问,立即导入新课:随着身体的变化,我们的心理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烦恼写在纸上,与小组同学讨论。学生在置疑中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新课的角色。聆听歌曲拉近了学生与课本的距离,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新课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观看电影,学会置疑 多媒体能利用多种方式为学生呈现思想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环境。观看电影能让学生心情愉悦,影片的内容使学生记忆犹新,学生的情感和影片产生强烈的共鸣,烘托了***治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应***学生的嘴,让学生***发表见解,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学生在观看电影时,脑中就会有疑问,会不断去思考,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2]。

如在教学“自觉维护正义”时,播放电影《天下无贼》的片段,对于歹徒在火车里打劫的场面,让学生展开讨论,有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就在这节车厢里,你心理有什么感受?你会抓小偷吗?你最希望什么人出现?”教师组织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关注学生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才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突出了教师教育的价值。学生得出结论:社会需要正能量,我们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再播放徐洪刚勇斗歹徒的短片,教师提问:“徐洪刚的英雄壮举体现了精神?”学生互相启发、积极探究。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在生活中遇见歹徒,明知自己斗不过歹徒,该怎么办呢?”学生很善于提问,问题很尖锐,让学生结合社会现象深入讨论,寻出答案:不要以卵击石,要迅速报警,寻求帮助。在讨论中发展学生的认知,宣泄情感,拓展思维。

3 营造媒体氛围,培养置疑能力

阅读时事,大胆置疑 在***治课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事***治。通过课件展示新闻大事,让学生及时阅读,并且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探究知识的灵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治的积极性,让他们对身边的人与事大胆置疑,有效地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疑惑,提高觉悟。

如教学“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针对“正当防卫”这一内容,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阅读《半月谈》法律咨询台收到的一封信:

昨天上午,我到银行取款,一戴头盔歹徒在取款机旁边抢劫了一位年轻女子刚取的一沓钱,银行保安急忙拦截,歹徒怒吼:“谁拦我,我就杀死谁!”边说边跑。我见状,急忙骑摩托车去追歹徒,把歹徒撞倒在地,巡警和保安迅速赶来抓住了歹徒。事后,我很后悔,如果我不小心撞死了歹徒就会违法的。

学生读后,立刻提出问题:见义勇为的骑摩托车人如果真的撞死了抢钱的歹徒是违法的吗?什么算正当防卫?学生扬起了置疑的勇气,树立了置疑的信心。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学生意见有分歧,教师要及时引导,结合教材,让学生理解正当防卫的限度。通过讨论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做到举一反三。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反复亲历的过程。

欣赏漫画,巧妙置疑 多媒体实现了信息传递一体化,集文字、符号、声音、***形、动画和视频***像等于一体,变化多段,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求知欲,从而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多媒体为思想***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利用网络资源观看相关的学习资料,拓宽视野,实现信息资源的快速传递[3]。

如在教学“融入新集体”一课时,教师用大屏幕出示漫画“车子为何停在原处”,让学生认真观察,“你们有什么问题想说吗?”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争先恐后地说:“车子为什么会停在原处?”“大家齐心协力能把车推出来吗?”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再读文本,从多个角度理解团结一致就能形成合力,实现共同目标。学生要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增强凝聚力。观看漫画给学生以深刻启迪:我们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富有凝聚力的班集体中,大家形成合力,班级就会坚如磐石,牢不可破,成为钢铁般不可战胜的力量。

4 结语

多媒体辅助初中思想***治教学,加快了师生间的课堂互动节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的置疑活动。置疑是学生思维的火花,是进步的阶梯,是成功的关键。教师要用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有独到见解,标新立异,张扬个性。多媒体虽然模拟范围广,但是不能乱用,使人眼花缭乱、喧宾夺主。教师要恰当地使用媒体,使初中思想***治课堂教学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刘艳波.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治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22):91.

不容置疑篇8

 

关键词:国际贸易 贸易争端 ***府采购协定 贸易救济制度 争端解决机制 非歧视原则

    wto《***府采购协定》( gpa)的制定缘自于经济发达国家对新型贸易壁垒钓远见卓识,确定于世界贸易组织体制巩固之后,是wto及其前身gatt体制对贸易自由化程度要求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wto《***府采购协定》的变迁轨迹始终与wto扩大自由贸易范围、实现非歧视的不懈努力息息相关,其中gpa救济制度的设计与完善正是捍卫“非歧视”这一核心原则,并实现贸易自由化这一价值目标的根本保障。

  一、wto《***府采购协定》救济制度的价值取向

    救济制度是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其目的是保障权利的完满实现。因此,创设权利的具体法律制度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已然决定了其救济制度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是“可能对立法、***策适用和司法判决等行为产生影响的超法律因素”,是法律规制的核心和灵魂。任何一项具体法律制度的构建都离不开一定价值目标的选择,法律规范正是人们为追求和保护一定的社会价值而创设的。这在国际法规制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原因是国际法制的规则创设者是具有不同法律背景的多个利益主体,这些不同的利益主体要创制某一领域的国际社会共同行为准则,而这些行为准则能够得到有效践行还有赖于不同利益主体的国内法规制。可见,在如此庞杂的协调过程中,如果这些利益主体没有对价值目标达成共识,那么其所创设的国际规则必定繁杂混乱,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践行。世界贸易组织在其成长过程中是有过惨痛经历的,有鉴于此,gpa在其序言中首先指出了促进贸易自由化的价值目标。

    但是,价值目标作为法律制度的核心精神,不能仅仅作为追求者们仰望的空中楼阁,它必须通过某种媒介转化为法律规则的创制基础,才有可能成为可以被真切感知与欣赏的经典建筑。而法律原则正是法律规则创制中价值目标现实化、具体化的中介,是价值目标与法律规则之间的过渡和桥梁,它既是价值目标的落实,也是构建具体法律制度的指导。gpa促进贸易自由化的价值目标可落实为3个基本原则,即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及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非歧视原则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gpa的核心原则,要求成员方不得基于国别或者所有权等因素而对国内和国外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透明度原则与对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是非歧视原则的体现和保障。同时,非歧视原则亦是wto体制的核心原则。《wto设立协定》在其前言中规定,成员缔结该协定的目的在于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的歧视性待遇。

    gpa的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是gpa法律规制的价值原点和逻辑起点”,因此,gpa救济制度的设计必然要反映gpa创制和实施的宗旨,并集中体现gpa的根本目的和基本使命。换言之,gpa救济制度的内容必须体现gpa的核心原则“非歧视”,在发挥救济实效的过程中维护国际经济交往的公平与秩序,以利于“促进贸易自由”这一价值目标的实现。

    二、wto《***府采购协定》救济制度的设计要素 

    既然gpa救济制度的使命是要捍卫gpa的核心原则“非歧视”,那么,其制度设计必然要以排除***府采购过程中的“歧视”因素为重心。 

    ***府采购以合同授予为界分为前契约阶段和契约阶段。在契约阶段,***府采购实体和被授予合同的供应商依据双方签订的书面合同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其中并不涉及“歧视”问题;又由于世界各国在源远流长的契约理念影响下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合同法律制度,所以其救济制度自然不需要gpa的特别关注。而在前契约阶段,从采购信息到授予合同,***府采购实体一方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众多国内外的供应商因掌握的信息有限而只能被动地接受采购实体的挑选。那么采购实体挑选的标准是否客观、公正,是否带有“歧视”就成为供应商所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追求贸易自由化的gpa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消除***府采购过程中的“歧视”因素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要坚决贯彻透明度原则,通过不断增强透明度来降低采购实体与供应商之间不对称信息的比重,压缩“歧视”因素渗透的空间;另一方面就是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救济制度,使可能因“歧视”而导致期待利益受损的供应商得到及时有效的补救,更好地解决因无法补救而恶化造成的贸易争端。 

    依据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gpa救济制度的设计应以如下3个要素为支撑:一是救济的阶段为***府采购的前契约阶段,这一阶段都是采购实体一方为主导,供应商处于被动地位,采购实体的一切行为都有可能因沾染“歧视”而使采购最终结果的公正性受损;二是救济的对象侧重于未与采购实体签订采购合同的供应商,需要赋予供应商对采购实体的行为提出异议的权利,否则本来有可能被授予合同的供应商就会成为合同关系之外的第三人;三是救济的层次要体现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对接。正因为gpa各缔约方认识到了这3个要素的重要性,才使得gpa创设了以质疑程序为核心的双层救济体制。

   三、wto《***府采购协定》救济制度的具体内容

gpa救济制度的具体内容主要规定在2006年12月8日修改本[f}l(下称gpa修改本)的第18条“供应商质疑的国内审议程序”和第20条“磋商和争端解决”之中,体现了质疑程序与wto争端解决机制所共同构建的双层救济体制。

    (一)质疑程序

    1.磋商—质疑程序的前置形态

    gpa修改本第18条第2款规定:“如一供应商就其拥有或曾经拥有利益的一项涵盖采购过程中存在违反本协定的情况,或在一供应商根据一参加方国内法无权直接质疑违反本协定的情况下,存在未能遵守一参加方实施本协定的措施的情况提出申诉,则每一参加方应鼓励采购实体和该供应商通过磋商解决其申诉。采购实体应对任何此类申诉给予公正和及时的考虑,且以不损害供应商参加正在进行的或未来采购或根据行***或司法审查程序寻求纠正措施的权利的方式进行。“

    由上述条款表述可知,“磋商”发生在供

应商提出启动质疑程序的申诉后,且gpa并不要求各参加方将其作为一个强制性的法律救济方式,而只是受理质疑的机构在审议质疑前的一般性要求。这与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磋商”完全不同。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磋商”是争端解决的第一个阶段,是启动其他救济方式的必经程序。而gpa没有将“磋商”设置为救济制度中一个***的程序,但同时条款中却对“磋商”的条件、程序和要求作了具体规定,所以,“磋商”可以称为质疑程序的“前置形态”。尽管gpa质疑程序中的磋商有其独特的属性,但它仍然反映了wto解决争端的根本宗旨:“当贸易争端发生后,世贸组织把友好协商解决方式作为首倡,积极主张和睦解决彼此争端,要求争端各当事方尽量就某一协议达成彼此能共同接受的、且符合wto法律原则的争议解决办法。

    但是,gpa救济制度没有将磋商设置为强制性的救济方式,而只是要求缔约方将其作为质疑程序中鼓励的救济措施的原因何在?这是由于磋商对于解决***府采购纠纷的效用是非常有限的,磋商的效力发挥必须建立在供应商和采购实体不以自身的权益为出发点来客观对待采购活动基础上,而现实的采购活动在利益支配下抑或不同思维方式支配下的主观立场难以避免。所以,与其生硬地将磋商作为必经程序而可能导致***府采购效率降低,不如灵活处之使其成为质疑程序的“调节阀”,切实发挥救济第三人权益的积极作用。因此,磋商不宜作为质疑程序的必经阶段,而只能成为质疑程序的“前置形态”。

    2.审查—质疑程序的主要内容

    gpa修改本第18条“供应商质疑的国内审议程序”共8款条文,除上文提到的第2款是关于磋商的规定外,其余7款条文都是关于审查质疑的内容,包括质疑程序设计要求、质疑的内容和范围、质疑的形式和期限、质疑审查机构的设置、特定情况下的审查程序要求以及质疑处理的有关内容。

    gpa修改本对各参加方设计质疑程序的总体要求是,每一参加方应提供及时、有效、透明和非歧视的行***或司法审议程序,以使各供应商对其存在或者曾经存在利益关系的采购过程中出现的违反gpa的情况提出质疑。gpa对各参加方在其法律框架内规定质疑程序的具体要求是:

    (1)设置处理质疑的具体机构。gpa修改本第18条第4款规定:“每一参加方应设立或指定至少一***于其采购实体的公正的行***或司法机关接收和审查一供应商在一涵盖采购过程中产生的质疑。”即质疑应由与采购实体没有利益关系的***审议机构审议,该审议机构可以是行***机关也可以是法院,由参加方的国内法来确定。同时,gpa修改本第18条第5款规定:“如第4款中提及的主管机关之外的一机构最初审查一质疑,则参加方应保证该供应商可向一***于作为质疑对象的采购实体的公正的行***或司法主管机关就最初决定提起上诉。”即如果某一参加方的国内法将采购实体或者与采购实体有某种关联的机构设置为最初受理质疑的机构,那么该参加方就必须再另行确定一个机构对质疑进行复查,且该另行确定的机构必须与涉案的采购实体没有利益关系。

    (2)规定质疑的内容和范围。gpa修改本第18条第1款规定了质疑的内容和范围,即在与提出质疑的供应商存在或者曾经存在利益关系的采购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违反gpa的情况,或者当根据一参加方的国内法无权直接质疑违反gpa时,所有违反该参加方实施gpa的措施。根据gpa的规定,这个范围大体包括采购实体违反法定义务;采购方式、招标文件、招标程序、招标评标过程、中标供应商或其他投标资格、招标文件等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

    (3)规定质疑的形式和期限。在质疑形式上,要求对所有质疑的程序性规定都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在质疑时限上,gpa修改本第18条第3款规定:“每一供应商应被给予充分的时间准备和提交质疑,在任何情况下自质疑的依据已知或理应知道时起不得少于10天。”但是没有对受理质疑主体对质疑作出答复的时限予以具体规定,可见gpa在这一方面给予了各成员方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4)在特定情况下规定质疑程序。如果一参加方设置的***的审查质疑的机构不是法院,那么就需要规定包含以下内容的质疑程序:①采购实体应书面答复质疑并向审查机构披露所有相关文件;②申诉程序参加人有权在审查机构对质疑作出决定前获得听取其意见的机会;③参加人有权被代表和陪同;④参加人应可参加所有申诉程序;⑤参加人有权请求申诉程序公开进行和请求证人出席;⑥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提供与供应商质疑有关的决定或建议,并附每一决定或建议的依据。

    (5)规定质疑处理的内容。gpa为使质疑程序的设置能在保障“第三人”权利的同时,兼顾到其他利害关系方的权益,要求参加方在质疑的处理决定中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在确保提出质疑的供应商参加采购的机会的前提下采取快速的临时措施以纠正违反gpa的行为,尽管这种临时措施会导致采购过程的中止,但是如果考虑到该中止会对采购各方利益包括公共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后果,在书面说明合法理由的前提下可以不采取这种临时措施;其二,对在采购过程中权益受到损害或损失的供应商应规定补偿措施,但补偿标准不得超过投标者准备投标和提出质疑之费用的总和。

    3.司法审查—质疑程序的司法形式

    gpa修改本第18条第6款规定:“如一审查机构不是法院,则该机构应接受司法审查,或应设立规定下列内容的程序……”。可见,gpa救济制度中对司法审查是一种选择性的规定,即只有当gpa参加方设置的审查质疑机构不是法院且没有上述条款规定的程序规则保障时,司法审查才可适用。而wto框架下的其他很多协定将司法审查规定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程序。因此,司法审查只是质疑程序的司法形式。

    (二)争端解决机制

    要保障属于gpa适用范围内的主体遵循gpa确定的目标、履行协定的义务,需要作出保障和促使相关主体自觉以协定规范为行为准则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就是gpa质疑程序与争端解决机制所构成的双层救济体制。

    虽然gpa质疑程序作为其救济制度的核心内容具有很强的***性,但是,争端解决机制是wto协定的一般性保障机制,它的作用仍不可忽视。尽管争端解决机制形式上是解决参加方***府间某一领域内的贸易争端,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能够起到救济具体当事人的作用。特别是在争端解决报告的法律约束力日益增强的今天,参加方考虑到各自的长远贸易利益,将会更加自觉地维护国际经济交往的公平与秩序。

    gpa在适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上有个特殊之处也是进步之处,即gpa摒弃了交叉报复措施,承认经济大国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对经济上的弱国单方面实施报复,胁迫该主权国家就范的做法的合法性,是

争端解决机制法律问题***治化的表现,也使其中规定的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应予以考虑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大大打了折扣。gpa此举更尊重促进贸易自由化的价值目标,其制度设计更易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

不容置疑篇9

质疑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是创新教学的前提,地理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的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那么教师应如何设置一些疑问呢?在我看来应该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还要引起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不能跨度太大,要遵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问题的坡度要缓,要在渐进中不断加深。

一、在新课开始时设疑

在上新课之前可通过地理小故事、热点事件来设疑,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因为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例如,在讲到日界线时。可穿插一双胞胎姐妹的故事,妹妹反比姐姐大,是为什么呢?为学生设置了疑问。

二、在思维疲劳和注意力分散时设疑

教学中如果始终保持一种枯燥的内容和平淡的氛围,长时间学习同一内容或长时间思考同一问题,学生的思维容易出现倦怠和疲劳,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也会出现分散,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地设置一个比较有趣的疑问,来缓解课堂的气氛,活跃学生的自主思维,使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回到课堂上。

三、在课堂小结时设疑

不容置疑篇10

【关键词】古代汉语;语序;谓语前置

语序是句子表意的方式之一,更进一步说,语序是由词语的不同排列组合顺序形成的。学术界一致认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句子成分是一致的,二者只是在具体语序排列上存在不同之处。任何语言都具有稳定性,在时间的长河中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不会轻易改变其特有的语言特质。和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的语序运用更加成熟和稳定,表意更加清晰,虽然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有着相同的语序,但在具体的表现方式上仍然存在差异,古代汉语与之不同之处就被称之为特殊语序,这些特殊语序主要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等,谓语前置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特殊语序,认识和分析其表达的特殊性,能够便于我们理解和阅读更多经典的古代文章。

一、谓语前置概述

所谓谓语前置,就是为了突出或强调谓语,而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倒装”。这既是一种修辞,也是一种语序现象。汉语句式一般是由虚词和词序组合而成,所以句式就很重要,准确把握句式是分析理解句意的重要环节,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采用同一的表现方式,即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形成“主语+谓语”的句式结构。但为了表达某种特殊的意思,也会把谓语放在主语前面。古汉语主谓倒装句虽然繁多,却是有规律可循的。常见的主谓倒装有三种:感叹句中谓语前置、疑问句中谓语前置以及诗、词中的谓语前置。

二、谓语前置具体情形

(一)感叹句中谓语前置

感叹句中谓语前置,一般能表示比较强烈的感叹语气,从而表达赞颂、欢愉、命令、悲痛、愤怒、惊讶、感慨、讥讽等感彩。如:

1、默默乎。河伯! 《庄子・秋水》

――不要说了吧,河伯!

2、惜惜乎,子不遇时! 《史记・李将***列传》

――可惜呀,你没有赶上好时候呀!

3、远哉,全德之君子! 《庄子・田子方》

――远呀,德行全备的人!

4、亦太甚哉,先生之言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也太过分了,先生的话!

5、至矣哉,为欺也! (刘基《卖柑者言》)

――太过分了呀,欺骗人!

6、固哉!高叟之为诗也。 《孟子・告子下》

――机械呀,高老先生讲诗。

以上各例全为谓语前置句。例1中“河伯”是主语,“默默”是谓语,但是为了加强命令的口吻,把它提到了前边,并于其后加语气助词“哉”以示强调。试想,现在如果要阻止别人说话,也会发出“住嘴吧,你”的命令,或许还面带怒容呢。例2句为了加重谓语“惜”的惋惜意味,把它提到主语“子不遇时”的前面,并带语气助词“乎”以加强。其余均可如此分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①在感叹句中谓语前置时,往往在其后带个语气助词“哉”、“矣”、“乎”,并同时提前,以增强语气。②无论“哉”、“乎”等词有几种词性(如“哉”字可作副词、助词等,“乎”字可作介词、助词),但是在谓语前置句中,都只是语气助词而已,亦即“哉”、“乎”等词只有作助词时,才能和谓语一同提前,到达这种修辞效果。③同现代汉语一样谓语由动词、形容词充当,但是主谓倒装句中的谓语,却有许多是由副词(甚至是程度副词)充当。如例3、5、6等,现代汉语绝少有这种情况,这是个非常突出的区别。④“矣”字和“哉”字连用时,重点在后者,和它前面的形容词谓语一同提到句首,感叹语气更为强烈。

(二)疑问句中谓语前置

同样在疑问句中,谓语是本句中疑问的重点,为了强调,把它提到主语的前边,以突出疑问的重点。如:

1、谁与,哭者? 《礼记・檀弓上》

――谁呀,这个哭的人?

2、子耶,言伐莒者? 《吕氏春秋・重言》

――是你吗,那个说攻打莒国的人?

3、谁可使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可以派遣的人是谁呢?

例1是特指疑问句。为了突出谓语“谁”把它提前到主语“哭者”的前面,并且带了一个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与(欤)”。“谁与哭者”即“哭者谁与”,其余几例均可如此分析。由例子我们可以认识到:①疑问句中谓语前置,较多的是特指问句,此外还有是非问句和无疑而问的反问句。②特指疑问的谓语前置时,主语常常有“者”字出现。③疑问句谓语前置时,此句主语往往由词组充当。④同样,作为助词的“哉”、“耶”、“与(欤)”等一同前置,但是无论是哪种疑问句,谓语前置的目的都在于突出所问的对象。

(三)诗、词中的谓语前置

谓语前置句除了在感叹句、疑问句中比较常见外,有的为了押韵对仗甚至为调平仄,也常常把谓语提到前面。这种情况多半见于诗词歌赋之中。

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周南・桃夭》

――桃树含苞满枝头,花开灿烂如红霞。

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妻和睦是一家。

2、桃之夭夭,有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诗经・周南・桃夭》

――桃树含苞满枝头,果实累累坠树丫。

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妻和睦是一家。

例1中的“灼灼其华”是“其华灼灼”的倒装,为了与下句的“宜其室家”合辙押韵,而倒装成了“灼灼其华”,这样“华”、“家”相押,同在鱼部。例2中“有其实”即“其实有”的倒装,“有”是形容词词头,为了与下句“宜其家室”合辙押韵,而把主语“实”倒置在谓语“”的后面,这样“实”、“室”相押,同在质部。两例的韵脚之所以变化,全是为了押韵而已。这类例子在诗歌中举不胜举,如:“明月别枝惊鹊”、“莲动下渔舟”等,诗词中这类谓语前置情形,更容易区分一些,因为它最突出的特点是诗赋押韵的规律,平仄对仗的特点,如唐王维《山居秋暝》一诗,是平起式首句入韵的,按平仄要求其第三联出联和对联的平仄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但是若按原句(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其平仄成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这显然是不行的,于是作者改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其平仄就改为“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了,于是诗句不仅合乎平仄规律,亦对仗押韵了,这是为了调平仄而使谓语前置的例子。因此,在诗词中,只要确定了韵脚,就可以比较准确的分辨出是否是主谓倒装了

汉语一个重要的表达方式是语序,词在句子中分别充当不同的语法成分,而谓语又是一个句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想正确的理解句子的含义,必须清楚的把握句式。在古代汉语句式中,人们总是多将宾语前置(这当然很重要),而有关谓语前置句却很少有人系统的分析过。本文试***通过以上粗浅的说明,希望能使大家对古汉语谓语前置有所了解,以其在阅读古文时比较准确的理解句意。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2008.

不容置疑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不容置疑10篇

学习

心心念念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心心念念10篇,内容包括心心念念美文,心心念念的文章。??而后的日子里,只要我们在一起,这个脑瘫的小男孩成了我们话题的中心了。陆续地我了解了更多。这个小男孩,是在06年的4月7日被扔在了太仓市福利中心的门口。来来往往的人起

学习

接口技术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接口技术论文,内容包括接口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接口技术开发书籍。《计算机接口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大学本科生掌握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和常用接口技术的入门课程[1]。课程由微型计算机

学习

长城介绍10篇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长城介绍10篇,内容包括长城介绍30字左右,介绍长城的资料全部。大家记得古时候有一个传说吗?那是勤劳的孟姜女为了找被官兵捉去建筑长城的丈夫,经过许多艰难困苦,来到长城边。当她四处打听,才知道丈夫被活活地累死了,于是,她在长城

学习

证券会计论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证券会计论文,内容包括证券会计论文,关于证券论文2000字。例:甲公司2002年1月5日以现金50万元购入乙公司10万股普通股,每股5元,占乙公司总股份的20%.乙公司2002年初的净资产200万元,乙公司2002年净收益40万元,2002年12月31

学习

笔试题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笔试题10篇,内容包括驾照笔试题,笔试题100道及答案。1典型题笔记。在平时学习时用一专用记录本记下典型题,记下解题思路和方法;深刻理解和消化知识本身,达到领悟的境地;多角度思考问题,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尽量一题多解,变题引

学习

生甘草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生甘草10篇,内容包括名医讲生甘草的功效,生甘草解毒奇效。2甘肃省金塔的野生甘草与栽培甘草比较2.1品种分布及资源现状2.1.1野生甘草甘肃省4种野生甘草品种(乌拉尔甘草、黄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在金塔县范围内均有分布,但

学习

根鸟读后感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根鸟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根鸟读后感范文,根鸟的读后感。一听到这本书的名字,大家有可能会问:根鸟是什么东西?他是人还是什么?大家接着往下看,看完了之后,我相信大家心中的迷团就会被一一解开的。根鸟是一个十三岁的小男孩,和他的

学习

财务年终工作汇报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财务年终工作汇报,内容包括年终财务工作汇报范文,财务出纳年终工作汇报。时光飞逝,伴随着比较紧凑又略显紧张的工作节奏,20_年就这样快接近尾声,虽然我来公司时间还不太长,但是时间的脚步依然没有放慢它前行的脚步,经过这一段时

学习

天使之路10篇

阅读(34)

我故意打破所有碗碟,可我的母亲却原谅了我,她慈祥的对我说:“打破碗碟没关系,我还可以买,我相信,你会懂事的。”说完,还慈爱的抚摸了我的头。我忽然感觉到我的邪恶能量正在慢慢变少,但我还是面无表情的走了出去。为了完成使命,我故意剪掉姐姐的书

学习

神秘生物10篇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神秘生物10篇,内容包括神秘的生物真实故事,十大神秘生物。说说我的具体功效吧。我可以有效防止动脉中胆固醇沉积;助长健康的皮肤和毛发;在某种程度上,可防止X光线的有害影响;帮助腺体发挥作用,使钙质被细胞所利用,从而促进成长;辅

学习

风流人物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风流人物10篇,内容包括风流人物排行,当今风流人物素材。那是谁?像雪一样傲然地立着?哦,那是宝钗。眼里写满着满足。那次抽签她抽到了任是无情也动人袭人曾经说过她最配的花儿是牡丹,世人皆知牡丹乃花中之王,王之于她,当之无愧。

学习

大发明家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大发明家10篇,内容包括大发明家背景故事解说,大发明家影响世界的100个。繁忙的发明家美国发明家托马斯・艾尔瓦・爱迪生(1847年~1931年)有1000多项发明,其中有些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性的变化,比如电灯泡和录音装置。不争气的

学习

鸳鸯蝴蝶派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鸳鸯蝴蝶派10篇,内容包括鸳鸯蝴蝶派是怎样的流派,鸳鸯蝴蝶派4。新时期以来,文学领域关于雅俗、言志、载道论争不断,吴立昌认为:“‘五四’之后,特别自***文学论争以来,可以说,凡重要的派别论争,几乎没有不与如何看待文学功能这一问

学习

瑞雪兆丰年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瑞雪兆丰年10篇,内容包括瑞雪兆丰年完整词句,有关瑞雪兆丰年的文章。在新年之际,人们满怀激动迎接2010年的第一场大雪,一场预兆丰年的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