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论文第1篇
关键词:物流文化构建
Abstract:Themodernlogisticsisakindofrevolutionofideas.TakingawideviewtothemarketofChinaandthedevelopmentofthelogisticsfirms,youcandiscoverthereisinneedofthelogisticsculture.Theconstructionofthelogisticscultureneedstobedesignedwithmeticulouscareandpatience.Thewriterthinksthelogisticsprocessisrealintheactualitywhilethelogisticscultureisfalse.Itcanmakethefunctionofalogisticsfirmandpromotethedevelopmentoftheeconomy.Thistextcarriesitfromthetheoriesandthepracticeinbothsides.
Keywords:LogisticsCultureEstablishment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的连锁物流、配送制和制等形式已几近成熟,物流企业文化也渗透在每一个角落。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没有良好文化的物流企业肯定是永远长不大的物流企业,一个长大了没有健康文化的物流企业,不但营养不良,而且风雨飘摇。有人以为口号喊喊、写写,墙上挂挂,唾沫横飞地激扬一番,就是物流企业文化了,大错特错。有文化的企业未必都成功,但没有文化的企业注定不会成功。
一、我国物流文化的不足
中国的文明历史源远流长,现代物流文化比较欠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才开始加速,特别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极大地促进了国民财富的积累;伴随着这一过程,物流业也应运而生。
(1)优秀的物流企业文化是物流企业战略战术制订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优秀的文化能够突出物流企业的特色,形成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而且物流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有利于物流企业制定出与众不同的、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
(2)物流企业文化是战略战术实施的重要手段。企业战略制订以后,需要全体成员积极有效的贯彻实施,正是物流企业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等作用,激发了员工的热情,统一了企业成员的意志及欲望,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3)物流企业文化与物流企业战略必须相互适应和相互协调。一个物流企业的文化一旦形成以后,要对物流企业文化进行变革难度很大,也就是说物流企业文化具有较大的刚性,而且它还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会在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强化。当物流企业制定了新的战略战术要求企业文化与之相配合时,物流企业的原有文化变革速度非常慢,很难马上对新战略战术做出反应,使企业原有的文化很可能成为实施新战略的阻力,因此在战略战术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内部新旧文化的更替和协调是战略战术实施获得成功的保证。
3.物流文化应该从小企业开始建设
物流企业文化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企业从一开始设立(诞生),无论是小企业和大企业,就有了文化。小物流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的关键点倒不在于文化的有无,而是文化是否成熟。每一个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管规模大小,都必有其独特的文化雏形,这些雏形刚开始可能是来自创业者的某种直觉,它是用来指导和约束员工的成文或不成文的条例和规范,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对企业员工进行灌输,使之融入企业管理行为中,自觉自愿地遵守所形成的约束激励机制,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企业自己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从而形成一种企业凝聚力,使之推动企业高速发展,达到物流企业文化之真正内涵。所以物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它是物流企业做事的方式,无论物流企业规模的大小,凡是物流企业都有物流企业文化。针对初创的物流小企业,一般不要盲目学习物流大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观念。这样的物流企业文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注重积累,对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地摸索,在不形成条文不影响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下逐步完善,形成企业自己特色的物流企业文化。
4.物流企业营造全新的“企业家文化”
物流企业文化其实质是人文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企业家文化,物流企业经营者文化,物流企业领导人文化。没有优秀企业家就不可能创造出优秀的物流企业文化。企业家在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静态地看,企业家与物流企业文化呈现出内在结构一一对应的关系。企业家的知识、能力和品质等要素成为物流企业文化生成的原生酵素,决定着物流企业文化的性质和风格,并制约和向导着物流企业文化的个性和发展;另一方面,在物流企业文化塑造、控制、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企业家又扮演了定位、创建、控制、变革等举足轻重的角色,从而成为某一物流企业文化动态模型中第一位的活跃因素;物流企业文化考验企业家毅力和胆略。没有优秀企业家就很难创造出优秀的物流企业文化。因此,物流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应当解决好企业领导人和各层次负责人的文化观念建设问题,实现这些人的高文化素质构造。
企业管理者是物流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企业的价值观不能转变为管理者的基本假设,全体员工就无法形成相对统一的基本假设,更无从建立强势的物流企业文化。需要指出的是,企业价值观和管理者基本假设的背离也必然会引起员工思想上的混乱,导致企业凝聚力的下降,削弱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结语
现代物流企业间的竞争,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物流企业文化力的较量,物流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民营物流企业迅速消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与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物流企业文化理念和物流企业文化氛围。要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物流企业文化,使其真正成为企业发展乃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核心动力,应该在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上实行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强化企业的创新意识,培养职工的评价意识,激发职工的竞争意识,激励职工的创新意识,建设有创造力的学习型企业,打造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氛围。
参考文献:
物流企业论文第2篇
关键词:物流文化构建
Abstract:Themodernlogisticsisakindofrevolutionofideas.TakingawideviewtothemarketofChinaandthedevelopmentofthelogisticsfirms,youcandiscoverthereisinneedofthelogisticsculture.Theconstructionofthelogisticscultureneedstobedesignedwithmeticulouscareandpatience.Thewriterthinksthelogisticsprocessisrealintheactualitywhilethelogisticscultureisfalse.Itcanmakethefunctionofalogisticsfirmandpromotethedevelopmentoftheeconomy.Thistextcarriesitfromthetheoriesandthepracticeinbothsides.
Keywords:LogisticsCultureEstablishment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的连锁物流、配送制和制等形式已几近成熟,物流企业文化也渗透在每一个角落。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没有良好文化的物流企业肯定是永远长不大的物流企业,一个长大了没有健康文化的物流企业,不但营养不良,而且风雨飘摇。有人以为口号喊喊、写写,墙上挂挂,唾沫横飞地激扬一番,就是物流企业文化了,大错特错。有文化的企业未必都成功,但没有文化的企业注定不会成功。
一、我国物流文化的不足
中国的文明历史源远流长,现代物流文化比较欠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才开始加速,特别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极大地促进了国民财富的积累;伴随着这一过程,物流业也应运而生。
中国物流文化的欠缺,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例如***治等因素的影响不能给物流者以稳定的市场预期、法律的欠缺制约了物流关系的扩展等等。但是,如果我们从广泛意义上把上述与物流有关的制度、法律问题都视为物流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话,那么,中国物流文化的欠缺确实是一个事实。这种欠缺的状况一直到今天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纵观中国的市场和工、商业发展,可以发现,中国文化中有良好的节俭和集聚财务的文化,但是,物流公司的利润构成、市场地位、自有资金等各方面的综合管理、分析缺乏正确的理念引导。
从物流企业发展的角度考察,我国的物流业处于刚结束起步阶段,规模上看小物流企业居多,真正从事物流业务的大规模物流企业少之又少,还没有形成象西方物流企业那样适合自己的物流企业文化。传统的经营理念还在或多或少的影响着经营者的行为,“零库存”成了理想状态,短期行为严重也是造成物流文化欠缺重要的原因。
二、物流企业文化的构建
1.重视物流企业文化建设
物流企业文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支撑物流企业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和动力源。从长远发展来看,物流企业文化对于一个物流企业的成长壮大更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虽然这种作用常常看起来并不是很直接,但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效用,是物流企业发展最持久的决定因素。因为物流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物流企业相关成员的思想观念,它决定着物流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好的物流企业文化能够充分发掘出物流企业中每一个成员的潜能,激发出他们的士气。同时,物流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物流企业无形的约束与支柱,当物流企业管理趋向团队化时,它就是物流企业内部团结的纽带、沟通的渠道,是团队之内或团队之间相互默契的“共同语言”。因此,一个好的物流企业文化氛围确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这就相当于在物流企业的深层结构中“装”上了一台马力十足的发动机,源源不断地提供给物流企业创新、进步的精神动力。
2.物流企业的战略战术中不能离开文化
物流企业文化建设直接影响企业战略战术的实施,物流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企业在物流企业文化观念的作用下所采取的生存战略战术,这包括企业的常规工作、管理风格及内部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物流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战术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优秀的物流企业文化是物流企业战略战术制订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优秀的文化能够突出物流企业的特色,形成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而且物流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有利于物流企业制定出与众不同的、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
(2)物流企业文化是战略战术实施的重要手段。企业战略制订以后,需要全体成员积极有效的贯彻实施,正是物流企业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等作用,激发了员工的热情,统一了企业成员的意志及欲望,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3)物流企业文化与物流企业战略必须相互适应和相互协调。一个物流企业的文化一旦形成以后,要对物流企业文化进行变革难度很大,也就是说物流企业文化具有较大的刚性,而且它还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会在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强化。当物流企业制定了新的战略战术要求企业文化与之相配合时,物流企业的原有文化变革速度非常慢,很难马上对新战略战术做出反应,使企业原有的文化很可能成为实施新战略的阻力,因此在战略战术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内部新旧文化的更替和协调是战略战术实施获得成功的保证。
3.物流文化应该从小企业开始建设
物流企业文化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企业从一开始设立(诞生),无论是小企业和大企业,就有了文化。小物流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的关键点倒不在于文化的有无,而是文化是否成熟。每一个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管规模大小,都必有其独特的文化雏形,这些雏形刚开始可能是来自创业者的某种直觉,它是用来指导和约束员工的成文或不成文的条例和规范,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对企业员工进行灌输,使之融入企业管理行为中,自觉自愿地遵守所形成的约束激励机制,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企业自己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从而形成一种企业凝聚力,使之推动企业高速发展,达到物流企业文化之真正内涵。所以物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它是物流企业做事的方式,无论物流企业规模的大小,凡是物流企业都有物流企业文化。针对初创的物流小企业,一般不要盲目学习物流大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观念。这样的物流企业文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注重积累,对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地摸索,在不形成条文不影响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下逐步完善,形成企业自己特色的物流企业文化。
4.物流企业营造全新的“企业家文化”
物流企业文化其实质是人文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企业家文化,物流企业经营者文化,物流企业领导人文化。没有优秀企业家就不可能创造出优秀的物流企业文化。企业家在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静态地看,企业家与物流企业文化呈现出内在结构一一对应的关系。企业家的知识、能力和品质等要素成为物流企业文化生成的原生酵素,决定着物流企业文化的性质和风格,并制约和向导着物流企业文化的个性和发展;另一方面,在物流企业文化塑造、控制、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企业家又扮演了定位、创建、控制、变革等举足轻重的角色,从而成为某一物流企业文化动态模型中第一位的活跃因素;物流企业文化考验企业家毅力和胆略。没有优秀企业家就很难创造出优秀的物流企业文化。因此,物流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应当解决好企业领导人和各层次负责人的文化观念建设问题,实现这些人的高文化素质构造。
企业管理者是物流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企业的价值观不能转变为管理者的基本假设,全体员工就无法形成相对统一的基本假设,更无从建立强势的物流企业文化。需要指出的是,企业价值观和管理者基本假设的背离也必然会引起员工思想上的混乱,导致企业凝聚力的下降,削弱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结语
现代物流企业间的竞争,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物流企业文化力的较量,物流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民营物流企业迅速消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与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物流企业文化理念和物流企业文化氛围。要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物流企业文化,使其真正成为企业发展乃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核心动力,应该在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上实行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强化企业的创新意识,培养职工的评价意识,激发职工的竞争意识,激励职工的创新意识,建设有创造力的学习型企业,打造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氛围。
参考文献:
物流企业论文第3篇
论文论文摘要: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能否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是否拥有结成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客户。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仍然主要在提供运输、仓储等功能性物流服务,通过比拼功能服务价格进行市场竞争。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超越传统物流服务模式,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实现创新。首先,要认清一体化物流与功能性物流在服务性质、服务目标和客户关系上的本质区别,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其次,要在运输、仓储、配送等功能性服务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实现由物流基本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由物流功能服务向管理服务延伸,由实物流服务向信息流、资金流服务延伸,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物流服务;同时,要根据客户需求,结合物流企业自身发展战略,与客户共同寻求最佳服务方式,实现从短期交易服务到长期合同服务,从完成客户指令到实行协同运作,从提供物流服务到进行物流合作。 论文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一体化物流,服务,创新 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能否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是否拥有结成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客户。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仍然主要在提供运输、仓储等功能性物流服务,通过比拼功能服务价格进行市场竞争。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超越传统物流服务模式,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实现创新。 一、 服务理念的创新 我国的物流企业大都是从运输、仓储等功能性服务切入物流市场的。要发展一体化物流,首先要认清一体化物流与功能性物流在服务性质、服务目标和客户关系上的本质区别,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 1、一体化物流服务不是多个功能服务的简单组合,而是提供综合管理多个功能的解决方案 根据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的定义,一体化物流(INTEGRATED LOGISTICS)是运用综合、系统的观点将从原材料供应到产成品分发的整个供应链作为单一的流程,对构成供应链的所有功能(FUNCTION)进行统一管理,而不是分别对各个功能进行管理;第三方物流(3PL)提供商是为客户提供多个物流服务,最好是将这些服务一体化的企业。可以看出,现代物流企业以一体化物流服务为发展方向。一体化物流服务不是单纯提供运输、仓储、配送等多个功能性物流服务的组合,扮演物流参与者(INVOLVED)角色;而是需要将多个物流功能进行整合,对客户物流运作进行总体设计和管理,扮演的是物流责任人(COMMITTED)角色。 由于物流功能之间存在成本的交替损益(TRADE-OFF),因此,一体化物流服务不是简单地就功能服务进行报价,而是要以降低客户物流总成本为目标制定解决方案,并根据优化的方案进行整体服务报价。美国物流专家BOB DELANEY将物流定义为“管理移动和静止的库存”,认为真正的物流节省来自于通过库存管理和控制来降低库存水平。比如将美国平均销售库存期从1.37 个月降到1.3个月,就可以节省物流成本250亿美元。但功能性物流公司只专注于自己提供服务的运输、仓储等功能领域的成本降低;而不能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来“管理移动和静止的库存”。因此,他们只能得到有限的成本节省,且很难持续;而不能提供优化整个或大部分供应链的物流解决方案,最多只是提供次优方案。 所以,一体化物流服务的市场竞争,实际上是物流解决方案合理性的竞争。物流企业在开发一体化物流项目时,必须对目标客户的经营状况、物流运作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等有透彻的了解,根据物流企业自身优势找出客户物流可以改进之处,为客户定制物流解决方案。而要做到这些,物流企业必须不断研究目标市场行业的物流特点和发展趋势,成为这些行业的物流服务专家。 2、一体化物流服务的目标,不仅仅是降低客户物流成本,而是全面提升客户价值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CLM就一直在组织对企业物流绩效衡量和第三方物流价值的研究。根据最近的抽样调查,在过去两年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物流成本平均下降11.8%,物流资产下降24.6%,订货周期从7.1天下降到3.9天,库存总量下降8.2%,说明第三方物流服务能从多方面提升客户价值 。 实际上,货主企业的不同管理者对第三方物流价值的理解各不相同。运营总监(COO)做出将企业
物流企业论文第4篇
1.物流企业含义
第一,物流企业是一个能***承担民事责任并且实行***核算的经济组织;第二,物流企业主要从事的业务类型有运输(含运输、货物快递)或仓储。第三,物流企业一般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这种系统使其能够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完成包括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并能使该物流企业进行日常的经营组织和管理[1]。
2.物流企业文化含义及特性
企业文化作为一门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学科,其最早起源可追溯到198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威廉•大内(WilliamOuchi)的著作《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实践和理论界普遍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价值理念体系,该体系具有企业个性特色并且同时能为组织的全体员工认同并遵守;另外企业文化也包括这些理念在企业规章制度、员工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在传统的企业文化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发展而来的物流企业文化,其内容当然也包括那些能够被识别的物流企业符号、服务方式以及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种价值观、理念等,这些促使物流企业在不断地融合与创新之后塑造其特有的企业形象。每一个物流企业在其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都有一个重要任务,即如何保留和吸收传统企业文化中适合物流企业自身发展的精髓,努力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物流企业文化;在借鉴其他行业的企业文化精华的同时又探寻发展物流企业特色文化建设。综上所述,物流企业文化以传统企业文化为基础进行创新发展,因此物流企业文化既有企业文化的一般特性,又有自身独有的特性。总体说来,笔者认为物流企业文化具有以提供物流服务为中心、以提高效率为保障、以主动学习为导向、以实现双赢(多赢)为目标等特性。
3.物流企业文化
在物流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杰克•韦尔奇(JackWelch)(通用电气公司前任首席执行官)曾说过:“文化是永远不能替代的竞争因素,企业靠人才和文化取胜。”同样的,物流企业文化在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中究竟发挥了怎样的功能与作用呢?通过实践与学习,我们认为,物流企业文化的作用可以归纳为凝聚、导向、约束、激励等作用。(1)物流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企业文化是物流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精神理念和行为准则,可以把员工紧紧凝聚在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同一个方向上,使得他们工作目的明确,在思想意识上逐步达成共识,在实践行动中做到“劲往一处使”,使得他们把自己的利益和物流企业的利益目标联系起来,促使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实现共赢,并形成一个充满和谐性与协调性的组织。这种作用可以使得员工在企业内部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不用管理层的“硬性”管理,而自觉地认真工作,为物流企业发展进行努力,大大提高物流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物流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物流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是指物流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中对全体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所产生的导向作用,主要包括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两方面。该导向作用可以为物流企业管理在激烈的市场冲击和竞争下提供长远、正确的发展方向,为物流企业做出决策提供依据。例如“服务第一”的文化可以提醒该物流企业发展决策和管理时要时时注重服务品质,“速度第一”的文化可以促进物流企业发展要以速度为首要考虑因素和原则。物流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是企业价值观念的核心和基础,是物流企业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保障手段。(3)物流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激励作用主要是指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内在动机与潜在能力产生的激发效应,激励着员工热情地投入工作、积极创新,为企业创造高价值的回报。“速度”和“安全”两方面是物流企业最大特征和优势,实践表明,在激励条件下这两方面因素可以发挥地更好。激励是一种从精神上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文化,可以使得物流企业员工能力得到提升。激励是一种企业管理手段,但是企业文化可以使物流企业这种管理手段发挥最大效果。(4)物流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物流企业文化对管理层和员工在行为和工作上都有一定的约束效果,一般而言,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通常是通过“硬性”的严格制度与“软性”的文化影响两条途径实现的。“硬性”的严格制度是指那些渗透了企业文化理念的制度、规范与流程,对员工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作用,同时又因为融入了企业文化的软力量,从侧面保障物流企业有序运转。“软性”的文化影响,主要是从精神和思想层面进行,它主要是提醒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哪些行为不该做、不能做,减少破坏企业利益的事情发生。物流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能够从意识层次提高员工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员工工作规范化,提高责任感和敬业感;同时,企业文化约束作用的发展壮大可以促使物流企业向社会展现企业自身良好形象,树立信誉和影响。
二、物流企业文化研究现状
近几年,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关注和研究物流企业文化这一议题。目前,针对绿色物流、物流企业战略文化、核心竞争力文化等方面,学者和专家们都获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实践研究方面,从2009到2014年,有很多学者研究行业物流企业文化建设,并提出实践建议,如2012年,石丽慧[2]分析邮***速递物流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及发展环境,分析企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探讨推进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措施;王翠敏[3]等在分析河北省民营医药物流企业文化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等基础上,提出围绕着企业精神、物质、制度、行为文化四个方面,构建“服务核心、效率先行、人本载体”的范式。也有结合地区进行研究分析,如2010年,陈宏、池仁勇[4]在对浙江省物流企业文化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揭示了浙江物流企业文化的现状及特征;2012年,方桂芬[5]在分析河南省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讨有效建设物流企业文化的对策,以提高其文化竞争力;汪传雷[6]等通过对安徽三家物流企业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安徽物流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安徽物流企业的发展可以从徽商文化中获得启发,培育企业文化,从而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有结合具体的企业进行研究分析,如易荣英、谢棋[7]在2014年以华航集团为例等等。从文献中发现,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物流企业的作用及影响已达成普遍共识,本文以福建省物流企业为例,分析福建省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并探析建设思路。
三、福建省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福建省物流企业文化建设总体上较之行业起初有一定的进步,但是笔者发现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中依然存在着以下问题:缺乏适应不断变化环境的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规划,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过于简单,建设流于表象,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
现代物流企业越来越倾向于科技化、现代化,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及各种软件系统及先进管理手段的应用,商品流通从早期的传统的物流配送方式向简单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方式转变。物流企业在这种竞争状态和环境中体现出一种快速反应、服务系统化、过程一体化、技术专业化、网络化等特征,与之相适应的物流企业文化也应该改变从而适应这种改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福建省有一些物流企业内部各部门还是强调单一的、***的物流基本职能,忽视各个职能间的关系。“二律背反”现象在不同的物流职能部门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企业的关注点更多是放在员工数量、仓储面积、营业额、利润等“量”或“绩”的数字上面,在整个企业发展规划中,系统的企业文化被忽视了,所以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也很模糊或基本没有,这就导致这些企业文化建设在具体实施上流于形式了。
2.企业文化认识过于简单,建设流于表象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物流企业的管理者或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理解上存在着误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如一些A级及以下企业由于本身规模不大,机构设置不多,为了省事或管理,这些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和***治思想工作安排到同一部门,甚至还有些企业直接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治思想工作。另外还有一些物流企业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思想灌输、说服教育,是宣传部门的事情,开开讲座、贴贴海报就可以了。第二,对企业文化认识过于简单或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足。这些企业侧重于搞一些形象工程,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设计企业标识、斟酌企业标语口号等方面,支持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是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外在形象。我们在许多公司的内部墙上都能看到诸如“效率”、“服务”、“创新”、“客户满意”之类的口号;另外有一些企业把精力放在了设计统一的员工服、精美的公司徽章等能够彰显企业外在形象的物件上。这只是简单地将形象设计等同于企业文化,并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企业精神——物流企业文化的核心体现在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同时在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行为习惯中我们也没有发现有企业精神的痕迹,这样就容易导致企业文化缺乏强有力的生命活力,当然也没能形成强大的文化竞争力。另外,还缺乏对物流企业文化内涵进行更进一步地深入思考,这将对物流企业文化建设非常不利。
3.企业文化缺乏创新
当前国家对福建省多项***策,各物流企业面临各种发展机遇:***策支持同时需求市场增大,挑战也随之而来:各物流公司之间的竞争激烈,从事运输、仓储以及综合服务的都有;但是企业依然缺乏创新和发展的积极性。在调查中,企业规章制度就是企业文化在物流企业的管理者中“流行”甚广。在他们看来,组织员工学习已经制定出的企业的规章制度,接着严格实施,然后企业的文化建设就可水到渠成得以开展、完成,企业精神也随之能培育,最后逐渐形成企业的文化氛围。但是规章制度的建设并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决不能将二者等同;虽然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规章制度,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但这二者是有区别的。另外还有些物流企业出于从众心理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物流企业文化建设,要求企业及其管理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为本企业量身定制具有特殊个性的企业文化。但是,由于体制、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福建省物流企业的一些“本位”观念束缚了管理者对***个性的追求,导致其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创新意识90不强,进而出现企业文化雷同的现象。
4.福建省物流企业文化建设思路探析
物流企业论文第5篇
企业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属于精神层面的概念,人员的各项活动、企业的运行等,均会受到企业文化的约束和规范,对于企业的各项活动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其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内涵。
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企业的内涵。企业文化对于物流企业管理的顺利实施,企业内部机制的正常运行及其落实的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具体来说物流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价值观念等,强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及发展,且内部人员的价值观等会逐步趋于一致,企业的内部凝聚力会大幅度提升,企业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更加强烈,会产生一定的满足感及归属感,能够积极配合企业的管理活动,自觉的制定各项企业管理制度,约束自我的行为,有效的促进了物流企业的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现在物流企业进行重要决策,指定战略性的发展方案等较为重大的事务,或者是制定规章制度,实现发展目标等过程中,均有着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
2.企业的精神面貌。
物流企业的的企业文化是建立良好企业形象的基本条件之一。现代物流企业的文化渗透至其企业的各个方面及每个生产环节,包括领导人员的水平、基层员工的素质、生产质量控制、设备管理、产品开发、环境建设、服务质量等,直接体现出了企业的形象及精神面貌。而企业的良好形象是一种软性的财富,存在着巨大的隐形价值。根据现代管理理论的观点,企业的精神直接体现出了企业人员集体的目标,也代表了物流企业的经营理念及发展方向,表现出物流企业的发展潜力及未来的趋势。物流企业中的各类人员均会自觉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自身的智慧才能也充分的表现出来,促进企业更顺利更快的实现其发展目标,企业的综合实力得以提高,并保持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3.企业人员共同价值观。
物流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的状况、达到的效果均与良好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企业文化属于无形的管理方式,其是与硬性的规章制度性质完全不同的管理方法,其的作用点是非理性、非计划的情感要素,达到控制及调动人员行为的积极性及工作热情,使之能够将自身的创新能力、自主创造性积极的发挥出来,最终实现该价值观。
二、物流企业的文化与其管理的关系
物流企业文化是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物流企业达到其经营绩效,需要企业文化作为推动力,另一方面,物流企业经营绩效状况也会限制企业文化的建设情况及最终的效果,二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也互相限制。物流企业文化与管理的关系极为密切,可以利用企业文化从各个方面促进企业经营绩效及管理的水平,具体情况如下:
1.优质管理。
先进、优秀的物流企业文化集中表现出优质、先进的管理,而管理又包含了较为丰富的内涵。包括物流企业中完善的管理制度、领导人员具备科学的管理理念、较高的管理水平、基层人员正确合理的行为逻辑等,上述各项因素均能够使得企业的运行更加顺畅、各个部门的联系更加实时化,效率更高,且从各个环节上都减少了企业的成本支出,有效的保障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不断强化其核心竞争力。
2.目标共识。
物流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集中表现出了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强烈的目标公式,使得企业的各个阶层的人员,包括高层领导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基层员工等,在一致的经营理念及目标下,以企业的科学管理制度及思想为指导,将注意力集中于同一目标,为一致的目标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使得目标的实现更加具有代表性,各个阶层的力量均体现在了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优化物流企业的价值,提升其价值空间。
3.构建良好的经营环境。
具备优秀物流企业文化的物流企业,其经营与管理的过程中会表现出较高的经营道德及伦理意识,该类品质正是现代企业所缺失的.公众对于丧失了经营道德的企业认同度不高,对信任度有限,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则会受到较大的限制,而对于具有良好企业文化的物流企业的认同度更高,对其的信任感更强,从而逐步构建出良好的经营环境,企业的社会资源也会越来越广阔,人脉资源等的范围更加广阔,有效的减少了企业外部交往的成本,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且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结语
物流企业论文第6篇
1.引言
众所周知,当今企业的交易成本主要为物流所占用。物流成本成为企业销售成
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成本的高低与企业的效益紧密相关,具有乘数效应:即物流成本的降低可以显著增加企业的效益。举例说,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企业的利润率为10%,要想依靠增加销售以获取10万元的利润,则企业要增加100万元的销售额。如果我们能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物流成本降低10万元,则等同于间接增加了100万元的销
售收入。常言说得好:“省钱比赚钱容易”。由于当今科技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企业的物流职能的改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顾客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理性化趋势明显的当今经济社会,显然,改进企业的物流职能,降低其物流成本,要比改进企业的销售职能,提高销售收入要容易得多。因此,企业要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必须适时、有效地整合其物流资源。本文从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相关文献入手,对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概念、实质、原则、问题进行较为系
统的理论研究,进而提出再造企业物流流程的建议和对策。
2.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概念和实质
2.1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研究的相关链接
资源整合是当今物流界较为热门话题。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于资源整合的理解还千差万别,从笔者所涉猎的国内外文献看,比较有代表的观点主要有:
2.1.1.何明珂在其著作《物流系统论》指出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实质上就是物流资源整合原.理。该文指出:物流要素集成化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物流系统功能、资源、信息、网络要素及流动要素等进行一系列规划、管理和评价,通过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所有要素能够像一个整体在运作,从而实现物流系统要素之间大联系,达到物流整体优化的目的的过程。还指出物流要素集成是区别传统储运业与现代物流业的主要特征;系统分析了要素集成的动机、机制和结果;指出物流系统内部结构的原理有: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物流系统网络化原理和接口无缝化原理等。
2.1.2.王佐在其文《论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中将物流资源整合从战略思维层面和战术选
择层面对物流整合的涵义和物流整合的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其文认为物流整合内容包括客户资源、能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整合。
2.1.3王国雄在其文《试论现代物流的整合效应》中从大物流的观点出发,认为物流整合力是物流企业对市场发展所具有的适应力、协调力和综合力的总和。物流整合力=物流设施+营销能力。
2.1.4李雷鸣、陈俊芳在分析了企业物流的作用和制约因素之后,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集团现行的分散物流模式的弊端,并在此基础提出了企业集团组织一体化整合和信息整合的第三方物流改革目标模式。
2.1.5.唐纳德.丁.鲍尔所克斯等人在其著作《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一体化》提出的整合理论。强调了对物流位置结构、仓库位置类型、运输节拍、库存节约、物流战略的制定方向。
2.1.6DorothyLeonard从动态角度概括了企业资源整合的方法和过程,他认为企业资源整合就是在发现并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的决策措施,对物流企业内外的系统功能、实体资源、信息、网络要素以及其他要素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评价,从而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并且通过动态的资源检验和发展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2.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概念和实质
上述各种企业资源整合的研究,角度各不相同,有些从技术的角度进行研究,有些则从管理运作的角度去研究;有些从企业的角度进行研究,有些则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研究。应该说,这些研究还是令人满意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各种资源整合的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具体的整合内容和方法上;二是,对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前提-----制度资源研究比较缺乏;三是,对企业物流资源整合本质研究
的缺乏,没有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物流资源整合而作出一个系统的研究。应该指出,企业物流资源的整合不仅仅是对企业和社会原有的物流资源进行重新的优化配置,更重要的是为了使企业的运作形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企业由以职能为中心的传统运作形态向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中心的现代企业运作形态的转变。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运作的根本性变革。在当今经济社会中,企业物流资源的整合,不论从何种角度看,都不能忘记关键的一点:即企业物流资源的整合应有合理的制度安排作为其前提,并有现代的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其强有力的支撑。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将其有限的物流资源和分散的社会物流资源进行无缝化对接,真正形成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物流资源的动态运作。为此,本文将企业物流资源的整合定义为: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的需要,在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借助现代科技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力量,以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将企业有限的物流资源与社会分散的物流资源进行无缝化对接而进行的一种动态管理运作。这也是本文将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置于新经济背景下研究的原因。这一定义虽然有些长,但其能较为全面说明当前和今后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主题和趋势。反映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本质特征:
2.2.1“在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借助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力量”说明企业物流资源整合运作的制度基础和知识技能基础。
2.2.2“以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标”说明在新经济条件下,只有正确识别和把握
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使企业的物流资源整合更加有效。
2.2.3所谓“动态管理运作”说明企业物流资源整合运作的非静态特征。因为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不同时期,企业所面临的社会、***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等环境都会有所不同,企业内部环境也会因此引起变化。环境变了,企业物流资源的整合也将发生变化。因此,只有以动态的观点对待企业的物流资源整合,才能使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与外界物流资源保持一种动态的相互适应性,才能响应顾客的快速需求反应,保持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企业物流资源的整合其实质就是再造企业的物流流程。实现传统以职能为中心的管理运作向现代以资源优化配置为中心的管理运作的转变。是企业一种全面彻底的管理变革。
.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原则
3.1顾客导向原则
以顾客为导向原则,要求企业的物流资源整合必须紧扣顾客需求主题而进行。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价值观念不断演进。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顾客的需求日
趋理性化,人们开始希望花合适的代价购买到具有合适功能的产品或服务。强调以
顾客为导向的企业将发现,最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并不是由企业为顾客
设计的产品或服务,而是由顾客设计或由顾客参与企业共同设计的产品或服务。在
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过程中,顾客具有“否决权”,顾客群及潜在的顾客群决定产品
或服务的需求特点。使得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以顾客为导向必须使企业各
级人员都明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理由是为顾客提供价值。顾客作为企业的重要
“资产”,企业必须善待顾客。必须创建并维护良好的顾客关系。从长远的观点看,
企业的使命就是要使顾客当前价值最大化,同时使顾客的寿命周期价值最大化。企
业物流资源的整合只有达成这些使命,才有意义。因此,企业任何物流资源整合的
设计与实施都必须以顾客价值为标准,将客户关系管理作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
努力培养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这是企业物流资源整合得以成功的重要前提。
3.2知识管理原则
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知识管理原则,要求企业必须提高其物流知识管理能力。
这是企业物流资源整合能否成功的关键。关于这一点,也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
信息经济对现代企业的要求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波特的竞争理论为代表的,
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与行业结构和市场机会的传统管理理论,逐渐暴露出其不
足。实践证明,同一行业的企业往往面临同样的市场机会,但其赢利能力却相差甚
远,而且这种差距还有变大的趋势。为了解释这些问题,对传统理论进行休整产生
了资源管理学派。资源学派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拥有或能够支配的资
源。如土地、设备、资本和人力资源等。不同企业因其占有不同规模资源,组合不
同而产生不同的经营规模和效益,这从一定的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竞争战略理论的不
足。但,随着市场经济趋于完善,企业原有的各种资源都可以借助资金,通过交换,
从市场获取。由此可见,企业的竞争优势与企业具有普遍意义的资源之间并不存在
必然的因果关系。在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企业较之其他企业有较大规模
的各种资源,但其经营状况却始终不甚理想,有些甚至倒闭破产。透过资源这个表
面现象,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实质上根源于企业所拥有的
知识。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一方面,由于顾客或消费者知识素质的提高,收入水平
的增加以及其选择范围的扩大,其主要消费将越来越多转向知识含量高的产品或服
务,而且要求和期望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高。新的需求特点导致了产品或服务的经济
寿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或服务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产
品或服务的压力。另一方面,从技术的角度看,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与其在世界范
围内的迅速扩散,使企业进入新的市场更加容易。此外,各个国家不断降低其关税
和世界范围内取消市场管制的趋势,为企业市场的全球化提供了可能。企业面对的
市场不在是以往受一定保护的区域性市场,而是全球市场。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和
开拓市场的难度也空前的加大。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获取竞争的优
势,只有靠不断的创新,而创新的源泉主要不是实物资产,也不是金融资产的物质
资源。而是企业拥有的知识及其对知识管理的能力。我们可以说,企业资源的整合
是企业知识存量的函数,企业的知识存量越大,则企业资源整合的供给成本就越小。
因此,企业要想整合物流资源,再造物流流程,必须开展全方位的知识管理,加大
企业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能
力。
3.3系统整合原则
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系统化原则,就是企业物流资源的整合要按系统整体最优
为目标,对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系统内部相互冲突的要素,或者虽不相互冲突,但须
相互协调的要素进行权衡、选择和协调。理解这一原则,应拽住其关键所在:企业
物流资源整合的目标是要实现企业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而不是系统内部的要素目
标最优。因此,在实施这一原则,对企业物流资源进行整合时,首先需要确定一个
系统边界,只有系统边界确定,才能便于其整合运作的开展,否则,将无从着手。其二是,不论如何界定系统边界,物流系统的含义还是比较确定的,它包括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也就是说,企业在进行其物流资
源整合的系统边界界定时,最好以其供应链物流系统,即包含其上下游企业和内部
所有物流资源的物流系统,作为其系统边界。其三是,如果企业无法驾御其外部物
流系统时,至少必须以其内部所有的物流资源的物流系统作为其系统边界。否则,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开展便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3.4物流运作规范化原则
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规范化原则,指的是企业应依据现代物流的要求,对物流
整合的具体运作和物流作业流程再造进行规范,并确立科学合理的物流作业绩效评价
标准体系,并依此进行物流具体的运作组织和管理,以降低物流资源整合成本及损
失,提高企业物流资源整合质量。对于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规范化运作,不论从物流
服务的提供方,还是从物流服务的需求方而言,都是必要的。现代物流需要对其所有
的系统要素,围绕物流成本和物流客户服务之间的平衡进行系统优化。在既定的物流
成本预算下,尽可能使物流客户服务水平提高。反过来,要在提供既定的物流服务的
同时,使物流成本尽可能的低。许多研究表明,要想实现这一平衡,必须通过制度的
合理安排,对物流的作业和流程进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物流成本,其原因至少
有二:其一是,规范化的作业便于自动化运作,而随意性的作业无法实现自动化。其
二是,现代物流是以高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支撑的。而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身就极具程序化、规范化的技术。在使用这些技术时,如若没有规范化的操作与其
配合,非但无法实现效率的提高,相反,还会增加成本。因此,一个好的物流资源整
合,必须有其自己完善的流程、作业规范体系和制度体系,这也是进行物流资源整合
绩效评价的依据和标准。
3.当前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物流活动主要由企业自身承担,造成物流资源分散,这种分散的物流模式是传统“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集中反映,在传统“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中企业功能俱全,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也曾发挥其优势,各个企业可以对其自身的物流系统进行较为严格的控制,保证其生产经营的连续性,感到利用的方便。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传统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企业交易的主动权也随之转移。传统“纵向管理一体化”管理模式下的企业物流运作的弊端也日益突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企业物流规模较小,无法取得规模效益。
3.1.2.企业内部物流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相互脱节,供、产、销基本活动无法形成相
互协作的价值链,物流系统协调性差。物流利用能力低,无法达到整体最优。激励以部门目标为主,孤立地评价部门业绩,造成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片面追求本部门的利益,物流,信息流常被扭曲、变形。传统企业中的库存管理是静态的、单级的,以高库存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库存决策缺乏与供应商的联系,无法利用供应链上的相关物流资源,致使库存成本太高。
3.1.3信息系统落后。我国大多数企业仍采取手工处理方式。企业内部信息系统极不完
善,数据处理技术落后,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工具落后,EDI、INTERNET、EC等先进技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无法及时、准确处理相关物流信息。不同地区的数据库彼此分离,无法充分有效地加以集成,致使企业无法实现柔性化的敏捷物流作业。
3.1.4企业之间的合作缺乏。企业往往从各自的短期利益目标出发,挑起供应商之间的价格竞争,失去了供应商的信任与合作基础,无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长远目标。
3.1.5企业物流资源整合重内不重外,导致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不能互相作用而缺乏动
态适应性。
3.1.6企业普遍缺乏规范与合理的制度安排。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素有企业“宪
法”之称的企业基本制度不够健全、完善,难以调动企业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建议----再造企业物流流程
如前所述,物流资源整合的实质就是再造物流流程,也就是要对现有的物流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反思和彻底的再设计,以便迅速提高企业物流流程的绩效水平。物流流程的再造涉及企业的全面变革,再此变革过程中,有各种博弈方进行的策略对抗或合作。物流流程再造能否成功,与企业物流流程再造的方案有密切的关系。企业在进行其物流流程再造之前会制定其方案。每个方案定会有优劣之分,但企业如果不去实行,是很难分辨方案优劣的。面临多种方案,由于企业的习惯力量使然,企业会有实行或不实行的策略选择。各种方案分别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方案是否可行,二是企业变革观念的强度。在这两个因素中,方案的可行是前提,企业变革观念的强度是保证这二者共同决定的博弈结果。
再造企业物流流程是当今企业界最时髦的企业物流运作变革术语。但整合企流资源,再造企业物流流程并不是泛泛进行的,它不仅需要先进合理的观念作保证,还要有企业的组织、制度、技术、文化、信息等作保证,还要有足够的知识技能作保证。依据前述的物流资源整合的原则和实质,结合当前我国企业物流资源整合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以为,再造物流流程,实现企业物流资源的整合,主要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4.1企业的观念再造
“观念先行”是企业一切变革的客观要求,只有首先树立正确的观念,才有可能做正确的事。在当今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整合企业物流资源,再造企业物流流程,必须树立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一是,再造物流流程的使命是为顾客创造价值;二是,企业物流流程在企业为顾客带来价值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是,企业物流事业的成功来自于优异的物流流程绩效;四是,优异的流程绩效是通过科学的流程设计、合适的人员配置与良好的工作环境共同作用达成的,尤其是科学的流程设计(包括先进物流网络技术的应用),它是企业对顾客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和物流流程本身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4.2制度再造
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市场制度(游戏规则)作保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加之以建国以后,计划经济的思想长期占主导地位受其影响,在当今的经济转轨中,不论从企业的宏观层面,还是从企业的微观层面看,都存在着基本制度的严重缺失,企业发展所需的制度供给不足。致使企业难以进行市场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运作。如当前物流分割管理局面的存在,造成企业物流运作中存在大量的非市场化行为,这些行为的存在,破坏了社会的基本信用制度,使得以合作信誉为前提的,以物流运作虚拟为方向的企业物流流程再造的组织形态----虚拟企业(供应链企业联盟)的运作变得十分的艰难。不仅严重抑制了企业物流效益的发挥,而且,使在其之后的制度演进还可能存在路径依存现象。因此,要想有效整合企业的物流资源,再造企业物流流程。我们必须: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完善一个有关权利规范和保护的体系,对公民财产给予法律的保护。这是保证企业有效运作的最基础性的制度。这些制度应包括对所有权、债权、期权、契约等所作的界定和规范,还应包括各种权利流通和转让制度的制定,对权利和权利行使收益进行保护。二是,在规范市场秩序和提升企业信誉的过程中,应强调***的严肃性,长期一贯地依法行事。三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而言,应加强以企业基本制度为基础各种规章制度的建设,完善企业的技术规范、业务规范和个人行为规范以及各种管理制度。
4.3企业组织的再造
由于企业资源投入的有限性和企业规模运作边际替代效应的存在。因此,企业不可能以无限制地进行企业规模扩张来获取利益的增加。R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企业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其之所以存在就在于企业可以节省通过市场价格运转的交易成本。当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增加并超出其外部价格的调节费用,必然导致其市场竞争能力的削弱。在新经济条件下,由于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物流资源与社会物流资源进行无缝化对接成为可能。因此,我们可以依此对企业组织进行再造,在认真识别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上,顺应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要求,将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世界范围内的“专家”企业,建立一种全新的,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撑的诸种核心能力的动态联合体----虚拟企业组织。这样,可以克服企业传统规模运作的缺陷,以较少的物流资源投入来获取规模物流运作的效果。这是从今以后相当长时期内,企业组织运作的主流形式。
4.4企业的文化再造
企业文化的再造是一种较高形式的流程再造,企业文化对企业具有巨大的软约束力和驱动力,能保证企业物流流程再造的顺利完成。企业文化的再造,包括企业的使命、基本目标、战略的转变,是最为复杂和艰难的部分。成功实施企业文化的再造,需要对企业有一种全新的价值理念。应在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下进行。企业文化再造,应有远景目标的规划,强调企业组织的持续发展。如前所述,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是基于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存量。因此,企业文化再造必须以提高企业的知识存量为目标,在企业内部及虚拟企业成员之间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第五项修炼,改进其心智模式,进行自我超越。在企业文化再造过程中,激励学习和创新机制是其重要内容,它需要以人为本,重新设计企业的考评体系。以学习为手段使整个企业的知识存量得以提高,并不断创新,最终实现企业素质的提高。
4.5技术再造
技术再造是企业物流流程再造的基础设施和硬件。技术再造应以企业物流流程的需要为前提,主要考虑物流运作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依据企业物流技术设备水平,物流运作的特点和信息化的状况及再造后的总体要求而进行。企业在采用其物流运作需要的新技术后,应建立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统,采用网络技术连接物流流程再造的各个工作单元,构建企业内部网络,以协调和管理企业的各种物流资源,再将其与INTERNET进行连接,为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动态运作组织----虚拟企业的运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何明珂.《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2.王佐.论物流整合.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22).
3.王国雄.试论现代物流的整合效应.商业现代化.2000(19).
4.李雷鸣、陈俊芳.组织一体化与信息整合的第三方物流.中国流通经济.2003(3).
5.(美)唐纳德J鲍尔所克斯、戴维J克劳斯.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一体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6.DorothyLeonard.BuildingandSustainingthesourceofinnovati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BostonMasschusetts.1995.
7.马士华.《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8.周永亮.《中国经济问题前沿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9.罗海成、王秉安.《中小企业竞争力理论与实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10.吴敬连.《转轨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物流企业论文第7篇
虚拟企业的概念最早是针对生产制造企业提出的。Ken-nethPreiss、StevenL.Goldman、RogerN.Nage(l1991)首次提出了虚拟企业的概念。随后,许多学者对虚拟企业的概念、结构、运作模式(Davidow,WH.,Malone,M.S,1992;Byrne,John,1993)、合作伙伴选择、敏捷性评价、核心竞争力(RainerBreite,HannuVanharanta,2004)、生产计划、风险管理及其利益分配(DavidWalters,2004)等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基于制造领域的虚拟企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其他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物流服务的不断延伸,学者们开始关注虚拟物流企业,并对其内涵、运作机理、组织模式与伙伴选择、任务与利益分配等进行了研究。就虚拟物流企业的内涵和界定而言,詹晓勇,朱汉民(2004)展开分析了虚拟物流企业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虚拟物流企业的生命周期IFOT模型。李松,王彦梅(2006)应用交易费用理论对虚拟物流企业纵向效率边界问题进行系统探讨。郭曙光,王叶(2013)创新地从模块化的理论出发,基于虚拟物流企业的特点,进行虚拟企业实施模块化管理时的边界分析从前端服务和后端服务两个方面分析,进行了服务型虚拟物流企业的构建研究。就虚拟物流企业的运作机理而言,王若钢,冯英浚(2008)将虚拟物流企业中的物流企业分为主导企业和成员企业,建立两类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模型,求解得出不同盟友之间的利益分配策略。张德升(2009),袁芳(2012)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和管理模式,并论述了虚拟物流决策的研究趋势。包耀东,薛水明(2012)建立了虚拟物流企业任务分配的优化模型。王鹏(2013)从物流资产专用性水平和不确定的市场需求出发,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导向研究了虚拟物流企业运作模式和机制问题。学者们从特定运作环境、不同理论背景等方面对虚拟物流企业的运作进行了剖析。就虚拟物流企业的组织模式与伙伴选择而言,戴勇(2002,2003)运用DEA分析虚拟物流企业联盟伙伴选择方法,分别提出三阶段模式和四阶段模式,并设计了联盟的信息平台。沈立新,陈燕(2005)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算法,以虚拟物流企业伙伴选择问题的特点为切入点,给出了虚拟物流企业伙伴选择过程框架。朱帮助,林健(2007)根据广义熵原理,建立了虚拟物流企业伙伴选择群决策熵模型。张野民(2014)运用聚类算法对虚拟物流企业合作伙伴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学者们不仅运用不同方法对虚拟物流企业的合作伙伴甄别,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网络、信息平台、电子商务等对虚拟物流企业组织模式和伙伴选择的影响。综上所述,学者们对虚拟物流企业的运作机理、组织模式、伙伴选择、任务和利益分配等领域的研究己取得一定的成果。然而物流企业的产出是服务,服务与有形的实物产品不同,它具有很强的可变性和动态性。虚拟物流企业运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物流服务集成商(核心企业)与成员物流企业之间物流服务的买卖活动,只有这种买卖活动保持着一种自愿、公平、公正的状态,虚拟物流企业的其他活动才能顺利高效进行下去,因此从信任-承诺角度研究虚拟物流企业是十分必要的。但从虚拟物流企业成员之间的信任和服务承诺的角度,对虚拟物流企业的研究还很少见。
2国内外基于信任-承诺的虚拟物流企业研究评述
信任-承诺理论最先出现在关系营销的研究中,“关系营销的信任-承诺理论”一文中,Morgan,Hun(t1994)认为信任与承诺是关系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变量。关系营销理论的先驱者Dwyer(1994)认为,商业合作的质量核心是信任与承诺。Farrelly,Queste(r2004)认为,信任和承诺对一对交换关系至关重要,并运用实证的方法证明了信任和承诺在赞助关系中的地位。信任是履行承诺的前提条件,承诺是信任的最终结果,信任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关系承诺的质量。当交换关系双方的信任程度较高时,双方的合作关系将是可持续发展的,从而双方的关系承诺也会比较高;反之,当交换关系双方的信任程度较低时,双方合作关系的可持续性较差,从而双方很难做出关系承诺。在跨组织领域,很多学者对信任和承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Frazier(1983)研究了满意度对信用和承诺水平的影响,当满意度保持在较高水平时,信任程度越高,而不满意度保持在较高水平时,承诺水平减少。在营销研究中,Moor-man等(1992)对消费者和供给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证实了信任对承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之后,一些学者还做了相关的实证研究,Ganesan(1994)选取124个零售商及其52个供应商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的信任和稳定性对长期合作导向有正向影响。Kwon和Suh(2004)认为,承诺是实现供应链整合的关键要素,而信任是培养这种承诺的根本。只有合作伙伴相信双方的信任是坚定的,合作双方才可能有不可动摇的承诺。Gounaris(2005)对B2B服务领域的研究发现,用户对服务供应商的信任程度和情感性承诺正相关,而和计算性承诺负相关。潘文安和张红(2006)对多个行业的供应链合作伙伴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证明个人信任、组织信任和合作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实质上,虚拟物流企业就是由物流服务集成商(核心企业)与成员物流企业之间的一种物流服务买卖关系、一种企业合作关系而凝结在一起的松散的组织形态。因此,对虚拟物流企业的研究离不开信任和承诺关系背景。在物流研究领域,信任和承诺作为物流合作关系的要素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Lalonde和Coope(r1989)发现在大多数行业中,第三方和买方的关系正在逐渐从交易驱动的关系转向合同驱动的关系。随着第三方和买方之间信任的增强,两者之间的关系逐渐趋向联盟与合作,这证明第三方和买方正在作出承诺,并准备建立起长期的联系。Bowersox(1990)认为,随着物流外包业务的不断发展,第三方和买方的长期导向增强,双方的相互信任和依赖也会加强。Tian等(200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用户对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信任对用户对外包关系的承诺有显著正向影响。
3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