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作文篇1
现阶段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关于语文教学写作渗透逐渐被重视起来。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其必须对学生写作渗透进行较好的引导,在进行基本文化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逐渐渗透对其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借助信息互联网等教学模式,加强其写作能力训练。本文就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重要作用以及大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写作渗透的有效途径进行简要分析阐述。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学;写作渗透
大学语文教学中,其基本文化知识教学与写作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写作作为大学语文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重要性早已被众多学者肯定认可。前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教授曾经提出在理工大学开设《大学语文》倡议,主要是因为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其语文功底普遍较差,作文中错字连篇、语句不通顺、字迹潦草难辨,部分甚至连毕业论文都成为问题。
一、大学语文写作教学渗透现状分析
针对现阶段大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写作渗透分析,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其写作功底较低,存在着普遍的四差现象,即“写作基本功差、文体感差、语体感差和主体感差”。与此同时,大学教师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极少,教师没能很好的对其如何提高写作能力进行引导,同时课堂讲学过程中,教师没能把学生放在课堂主体地位,进而使学生不能很好的发挥课堂主体作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顾一味完成其教学进程,课堂之上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很少,课堂气氛沉闷,同时又由于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导致很多同学对语文学习感到乏味,甚至厌学情绪,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没能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都是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所在。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渗透的重要作用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对写作的不断渗透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有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宗旨和根本任务。首先,大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渗透可以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语文教学中不仅重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及提高其文化布置,更需注重加强其写作能力培养,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将所学知识实际运用到写作之上;其次,语文教学与写作密不可分,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写作的重要基础,这就需要对语文知识进行大量积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开拓自身视野,与此同时,写作的目的又是为了将精彩的文章与大家进行分享,以供大家共同欣赏与学习。以此,教学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同时又是为了教学,两者之间虽谈不上相辅相成,但又密不可分。现代教学中,注重的是学以致用,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那么针对大学语文教学中“以人为本”教学则可以理解为“将课堂所学到的文化知识进行灵活运用”,那么对于大学生来讲,最为简单直接的运用方式便是写作,通过写作方式来不断进行实战训练,进而提高自身语言组织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大学生语文中的写作是大学生生命倾诉的高雅形式,是净化人们灵魂的有效途径,同时写作又是进行自我教育及***心理问题的最佳方式。大学语文作为大学所有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因为其所具备的语言承载功能及社会交际功能是所有学科所无法取代的,同时较高层次的语文能力重点变体现在写作上,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便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渗透的途径
1、利用网络博客与大学语文教学相结合
近些年来,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同时互联网又被融入到教育行业,互联网教育备受关注。现在大学生都很喜欢上网,同时又喜欢在“QQ、微博”等网络媒介中发表自己独特见解以及自己生活日志等,可以使周边的朋友及时关注到自己。在发表自己的作品时,大学生可以直接发现创作的乐趣,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同时这种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尤其,互联网已成为了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无论是针对学习,还是交友,或者是查资料,都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满足自己的欲望。QQ与微博作为最重要的交流平台,应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倍加关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利用文学经典与大学语文教学相结合
大学语文教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课程,也是增加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而文学经典作为传承我国文化的重点课外教材,其内容丰富且有内涵,所以,要通过语文教学与文学经典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在教材中感受作者对古代人物的欣赏,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写作和学习会有很大帮助。文学经典以人文精神为主,因此,在结合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使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受到启发,并学会欣赏文化经典,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他们更好的完成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以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写作训练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其次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最后反复进行写作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以“讲”变为“自由式”教学,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太过古板,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因此,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要新颖,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自由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包括读写说等,学生起主导作用,在自由写作过程中,学生会将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发挥的淋漓尽致,对写作有很大帮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写作渗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很大帮助。语文课程是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而渗透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写作教学,并探索多种写作渗透途径,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以此来提升大学语文教学效率,为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作者:陈然 单位:铜仁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殷宏霞.大学语文教学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写作能力培养《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2]李缪美.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
[3]邓焱.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母语和写作技巧的融合《文学教育:中》,2014
大学语文作文篇2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纠错;大学生
在外语学习的领域对于英语写作的纠错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错误一直都是很多研究者的关注点,但是迄今为止,学者一直在英语写作纠错方式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但是在中国和其他国家,语言学家和学者们都表示英语语言纠错是有价值并有意义的。在中国,胡壮麟曾说过英语语言写作错误指的就是错误的语法形式,并且很有必要为学生去纠正这些不正确的形式。另外,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写作又是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因为英语写作训练被安排在了大学英语精读的课程中,而不是单独开辟了大学英语写作课程,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教师和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方向,我主要总结了大学英语写作纠错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给出了产生的原因和大致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学生有些帮助。
一、六大问题
对于英语语言纠错这个话题,本文的结论主要是:处理好六对主要的问题。
第一对问题是:教师花大量时间修改文章,学生转眼把文章抛
于脑后。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大学英语写作的水平,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修改学生的写作并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但是学生基本上很少能够认认真真地翻阅教师的建议。
第二对问题是:教师希望学生最终能够自己纠错,学生希望老师多多帮助他们纠错,教师希望学生在学习完知识之后能够熟练地运用,所以希望学生可以自主纠错,但是学生却希望只依靠教师完成纠错。
第三对问题是:教师事无巨细地把错误点都罗列,学生希望教师只罗列要点。
第四对问题是:教师觉得课堂讨论和教师纠错好处多多,学生觉得自己很挫败。教师没有事先测试适合学生的纠错方式,导致学生感觉有些纠错方式让他们很失望并且带来了负面影响。
第五对问题是:学生只需教师纠正一些基本的词汇方面的语言错误,而教师经常用自己的标准去主观判断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的纠错需求和教师的纠错内容不匹配。
第六对问题是:教师一直在强调学生学到的知识,而学生过于注重纠错的分数。不仅教师过于注重分数,学生的家长也过分强调分数的重要性。
二、主要原因
这部分主要想重点阐述一下产生这六对问题的原因。
学生过于注重分数,主要是因为众多的家长都认为只要考试考好了,孩子以后的人生也就成功了,而学校的教师缺乏更加有效的评估机制,来评估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只能通过分数来衡量,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忽略知识而过于看中分数。
教师在纠错之前,缺乏一个详细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英语的实际水平,教师只依靠之前的经验来判断为学生纠错。导致了教师不清楚哪种方式最适合学生,并且没有负面的影响。导致了众多的教师事无巨细地把错误点都纠正和给出肯定的修改建议,但是学生却并不领情。
另外,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来纠错,但是学生转眼把文章抛于脑后,主要原因是教师,但是让学生自主纠错会影响英语知识的准确性,所以大部分的教师都是自己亲手修改,而很少给机会让学生自主纠错,导致学生很少有机会去***思考。
其次是教师很少强调反馈和修改建议的重要性,导致了学生养成了只依靠教师进行纠错的坏的习惯和思维定式。
以上的六对问题解决了,英语纠错将会达到双赢的效果。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进来并且进行充分讨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需要一个综合的方式去为学生纠错,但不是所有的错误都需要教师去纠正。
三、大学英语写作纠错的建议
在纠错前教师应该对每位学生实际的英语写作水平进行测试和评估哪种方式适合学生,应该综合运用多种纠错的方式。避免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和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这项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对于大学英语纠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并且进行了教学改进和探索,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高了英语写作纠错的认知和学生、教师实际的纠错水平。
参考文献:
[1]蔡兰珍.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1(4).
[2]丁往道.英文写作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大学语文作文篇3
通过大学语文教育,高职院校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增加其就业竞争力。大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包括:明确教学目的,根据学情选择教学内容,采用角色扮演、情境设置等多种办法提升教学效果,强化写作训练。
关键词: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
0引言
应用文写作能力是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也是胜任各种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学生的必备技能。
1大学语文教育中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的不明确
大学语文教育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但工具也不容忽视。部分教师没有把握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目的不明确,在教学中偏重于讲解文学作品,弱化应用文写作的地位,少讲或者不讲应用文写作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有些教师未做好学情分析,没有依据学生的专业和就业需要选择授课内容,如经管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合同等经济类文书的写作,但机电类专业学生并无此类需求,“一刀切”安排教学内容将导致学生反感、抗拒学习。
1.2教学模式僵化
应用文写作重在“应用”。但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应用文写作教学多采用“文体讲解———格式讲解———注意事项———例文分析”的模式编写,偏重强调文体理论知识。大多数高职大学语文的授课教师由于学科专业所限,不具备行业企业从业经历,在教学中习惯强调写作理论,压缩学生练习实践时间,导致原本专业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应用文写作变成纸上谈兵,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在实际运用中仍有严重的文不对题、格式错误等问题。
1.3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本身较为枯燥。学生由于自身素质和学习兴趣所限,对抽象性较强的理论知识易产生抗拒心理。另外,应用文涉及机关及商业事务,多为计划、总结、合同等类,其例文多为***府公文或企业文书。对于学生而言,这些例文内容距离其生活较远,较难理解,学起来也兴趣索然。
2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
2.1明确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目的
首先,教师必须明确应用文写作教学目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归属于高职教育,其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应用文写作能力正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能力,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并不矛盾。其次,还应明确应用文写作与大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学者毛正天在全国应用写作年会上提出“应用文写作应该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学生要明确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需求。教师可在授课过程中,以实际事例向学生阐明应用文写作对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引起学生重视,帮助他们树立学好应用文写作的信心。
2.2针对学生需求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必须做好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可采用“专业需求+基础文书”的组合安排教学内容:“专业需求”是根据学生专业和未来就业岗位需求学习的应用文,如经管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合同、招标书等财经类文书的写作,工程类专业学生可增加调查报告等文种的学习;“常见文书”指的是条据、通知、会议纪要等常用应用文,可满足各行业的工作需求。
2.3情景设置,教学内容化零为整
现有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偏重理论知识教学,学生学习只能靠死记硬背,难以学以致用。对此,教学中可采用情境设置的办法,虚拟学生熟悉的校园事件,以此为线索将分散的教学内容整体统筹进行教学。例如,要进行通知、计划、总结等常用文书的教学,教师可拟设校运会等活动情境:在“策划协商”阶段安排工作计划和会议纪要的教学,“公布消息”环节安排通知的学习,“采购”过程可引入条据教学,“活动完成”后开展总结文种的学习。通过情境设置,教学模式化零为整,分散的文种串联成完整的事件,强化学生记忆,使应用文教学内容的衔接更加紧密。
2.4设置任务,激发学生主动性
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输出者变成课堂情景的设计者,通过任务设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课前,教师可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行收集数篇相关的应用文例文,初步分析文体格式及文种特点,并在课堂上展示分析结果。结合情境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入事件。如学习求职信时,由学生分别扮演求职者和招聘人员,结合文体知识分析求职信是否符合要求,教师再进行引导总结,梳理文种知识。
2.5重视练习的巩固作用
应用文写作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课堂及课后的写作训练进行巩固。对此,课堂上必须安排练习环节。教师应及时进行点评,以巩固所学内容。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可将通知、借条等较简单的应用文写作练习安排在课堂上进行;教师以抽查方式对学生作业做分析点评,对共性问题进行纠正。计划、总结等相对篇幅较长的应用文书,可在课堂上安排纠错练习,教师提供错误例文,学生勘误修改后教师再进行点评纠错,将写作训练安排在课后进行。
3结语
应用文写作是学生必备的就业技能,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明确教学目的,依据学情来安排教学内容,采用整体统筹、情景设置、角色扮演、任务设置等多种教学策略,能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中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凤英.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再探讨[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7-90.
大学语文作文篇4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英语作文;语际错误;负迁移
一、错误与语言习得理论
直到上个世纪末,许多人还是倾向于把第二语言习得者所习得的语言称作“目标语言的误差版本”(Little wood,1984)。对于母语负迁移作用的过分强调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观念:习得者的既成习惯阻碍了正确语言形式的形成;错误是学习失败的标志,是不可容忍的。然而,随着人们对儿童母语习得过程的进一步观察和深化研究,一种新的二语习得观点诞生了,这种观点认为,二语习得者在学习过程中是从他们所接触的信息中积极创建规则,并把这些规则运用到目标语习得之中的。如果这种观点得到证实的话,学习者的错误就不应当被看成失败的标志,相反,它们是学习者生成语言系统的一个必然过程,为人们了解其语言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过程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早在1967 年,Corder就认为“错误反映了学习者的策略”;Ellis (1994)进一步指出学习者所运用的语言可以很好地用来研究二语习得。据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大学生作文中的错误,来阐述错误在二语习得中所起的作用。
1、语言迁移理论
迁移是心理学术语。在心理学中,人们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与外语学习有关的语言迁移理论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新的语言习惯的形成会受到旧的语言的影响,外语学习者倾向于用母语的表达或理解方式来代替外语中的表达或理解方式,造成了影响外语学习的有害迁移。外语学习的任务之一是要防止产生这种母语的干扰。语言学习过程中存在语言迁移现象。Odlin (1989)将语言迁移定义为“目的语与已掌握语言间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对目的语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当一个人掌握了两种语言,那么这两种语言知识会对第三种语言的习得带来影响”。当学习者已掌握语言促进目的语学习时,形成正迁移;当学习者已掌握语言对目的语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时,形成负迁移。
2、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是由Lado 提出的。它是在语音、语法和文化层次上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进行严格的、逐一比较的体系。他的理论基础是“语言迁移”。Lado 认为: (1)外语学习的唯一障碍是母语的干扰; (2)通过对学生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科学的分析,可以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区别程度的大小; (3)这些区别能使语言学家预测外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所有困难。由此可见,对比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比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体系,找出不同,从而去阻止或减少干扰的发生,使学习者能够自觉地避免或少犯语言错误。
3、错误分析
随着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外语学习中的困难和所出现的错误除了母语干扰之外还有其他因素。上世纪六十年代末Corder 提出了错误分析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与对比分析不同,错误分析通过收集一些普通错误来进行语言学上的分类,然后对错误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研究。Corder 指出: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分析有助于教师、研究者了解学习者当前所掌握的语言体系,所达到的阶段,以及验证对所学语言的本质的假设。
二、研究设计
通过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来探究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迁移错误,了解他们中介语发展的特点,对掌握他们的外语发展水平,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减少犯错可能性以及改进中国大学英语教学都具有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延边大学护理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他们至少有七年的英语学***历,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法、词汇及写作技巧,达到中等英语水平。
2、研究方法和内容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对该研究提出2 项假设:1.母语负迁移是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的一个主要原因; 2.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本研究要求学生就三个题目进行作文,每篇作文限时30 分钟,至少120 字。对每个题目的作文随机抽取30 篇,共90 篇作文用于分析。三篇作文题目分别是:(1) 对购房的态度。(2) 大学是否应该对游客开放? (3) 一封感谢信。
通过收集、分类,90 篇作文中的错误分为语际错误和语内错误两类,前者又可进一步分为词汇错误、句法错误、语义错误和语篇错误。
三、分析和讨论
证明母语负迁移确实影响英语写作。通过分析学生写作中的具体错误来探究汉语如何在词汇(19%)、语法(23.3%)、语义(39.8%)、语篇(17.9%)等方面对英语写作造成负迁移。
1、汉语在词汇层面上的负迁移
(1)名词错误。一方面是因为英语中有可数和不可数名词之分,可数名词又有单数和复数之分,而汉语名词没有此区分;另一方面,英语中不可数名词在汉语中的对应词可能是可数的。
(2)动词错误。英语动词可分为及物和不及物两大类。及物动词之后必须有名词性的宾语。而现代汉语对动词的及物性不作严格规定。
(3)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错误。大多数英语形容词加“ - er”或“more”构成比较级,加“ - est”或“most”构成最高级,而汉语只需在形容词前加“更”或“最”构成比较级或最高级,不必改变形容词本身的形式。这种差异会导致许多迁移错误。
2、汉语在句法层面上的负迁移
英语要求动词与主语的“数”相匹配,如果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应加“ - s”,如果主语是复数,动词用原形,而汉语中无论主语是单数还是复数,谓语动词都没有形式上的变化。
3、汉语在语义层面上的负迁移
学生作文中的许多句子虽然符合英语语法但在表达上非常不地道。
4、汉语在语篇层面上的负迁移
大学语文作文篇5
【关键词】电影;大学语文;互动
一、引言
当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仍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以教师单向讲解和单一的“教材+黑板+粉笔”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往往感觉所学内容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常因此而事倍功半。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需求。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影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将声音和影像融为一体,实现了信息的多维传递。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使用经典电影作为教学素材能为学生学习营造多感官刺激的输入路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如何利用经典的电影资源,全方位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实现大学语文教学中电影与文学作品实现良性互动是当前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电影与文学作品实现良性互动的几个关键问题
1、精心选择电影素材
教师要精心选择那些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积极向上、能满足学生兴趣的影片。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我们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职高专公共语文课教材。教材共分四个单元,共计四种文学体裁。
戏剧部分笔者精选了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作《哈姆雷特》。这部剧作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富震撼力、影响力的戏剧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由其改编的影片版本众多,其中又以1948年由劳伦斯·奥立佛自导自演的版本被公认为是真正拍出莎剧古典韵味的作品,堪称最经典版本。该片荣获当年度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第21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5项大奖。全片成功地突破舞台剧局限,在场景设计和镜头运用上都充分发挥了电影的映象魅力。奥立佛奥利佛塑造的王子形象深入人心,他的念白和表情将王子的性格悲剧诠释得丝丝入扣,将哈姆雷特鲜明的爱和恨淋漓尽致得展现在观众面前,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要从诸多版本中选择出最佳版本而且适合大学生欣赏,辅助大学语文教学,这就需要教师认真查阅资料,仔细分析,认真对比,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电影版本的选择是一项慎重的工作,笔者建议尽量选择诠释型的版本,使得学生在观看影片之后能够较好地了解原作的精神实质。尽量不要选择使用经过编剧和导演几乎脱离原作的再创作型版本,尽管那样的版本在视听效果上很精彩,但常常无法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目的,甚至可能使学生对原作产生误读。
小说部分在教材内容上笔者选择了曹雪芹的《宝黛诉衷肠》,相关电视素材笔者选取的是1987年版红楼梦的相关片段。这一版本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摄制,制作精良,集多年红学研究成果之大成,重新构建了故事的结局。有许多红学家参与到剧本创作,包括周汝昌,王蒙,周岭,曹禺等名家。此版至今已重播千余次,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笔者首先要求同学们先阅读课文,再阅读小说的相关章节,要求他们先从小说的角度思考此部分的主题,分析人物的性格,再欣赏电视素材。
在散文部分,笔者选取了张艺谋1999年导演的影片《我的父亲母亲》。影片呈现的“那种纯洁无瑕的人格美,健康纯朴的情操美,诗意盎然的自然美,浪漫抒情的意境美”被誉为是“单纯而又至美的爱情绝唱” [1]。在表现手法上该片舍浓烈而求纯粹,通过多种叙述手段,用多侧面、多层次、多声部的手法,使作品更加接近生活的本来状态,将一段纯澈唯美的爱情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传承了写实主义电影散文化的意境,使整部电影唯美感人,可谓是一部充满着诗意的散文化电影。学生们在了解了一种新的电影类型的同时,也深化了对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理解。
诗歌部分选看的影片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影片《一个和八个》。影片取材于郭小川的同名长诗。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歌作品之一,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反右斗争中,郭小川在经历种种磨难后,大胆写出了以九个死刑犯的故事为蓝本的长诗《一个和八个》。学生们在欣赏完影片后积极思索,兴趣盎然,甚至有同学将其与教材中的著名长诗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做了对比。可以说,如果不是电影这种教学形式的激发,学生很难产生如此高的兴趣。
影片的选择是一项艰辛复杂的工作,要求教师在精心备课、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设定明晰的教学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精读文学作品,细看影片,充分了解电影作品与课文内容的关系,将课文重点与电影作品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学生认知与课文内容的共鸣,使学生获得深刻而长久的记忆,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升华起到积极的作用。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将电影引入大学语文教学绝不是教师只负责选择一部电影放给学生看,成为“放映员”,而不做任何的指导。这样,学生将把看电影当作纯粹的娱乐,不能进行积极的思考,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强化学生的欣赏效果。电影欣赏有欣赏前、欣赏过程中、欣赏后三个环节。在第一个环节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选择所要欣赏的影片,确定好时间和地点,提供阅读素材及需要查阅的参考文献。在第二个环节,要在影片播放之前,给学生提出一些思考题,启发学生在欣赏影片时积极思索,并提醒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适当记一些笔记,这个环节对理解整部影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三个环节主要是对欣赏效果进行回味与思索。通过对思考题的回答,撰写观感、体会等来检测学生对影片的理解,提高能力和素养。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个环节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考习惯。
3、明确电影素材的使用只是辅助手段,
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的使用不能代替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只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观看电影并且在观看电影之后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达到使用电影素材辅助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本末倒置,以辅代主,忽略了电影素材的使用只是辅助教师教学的手段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三、结语
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有着较强的接受能力,对电影资源也比较敏感和关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现电影与文学作品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而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教学效果,充满活力的教学创造,来自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高度融合,而电影正是实现这种“高度融合”的和谐之境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利用得当,电影就将会成为激活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2]。笔者只是在此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还有待于广大同仁积极参与,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樊秀峰. 至纯至美的爱情绝唱[J].电影评介,2003,(3).
大学语文作文篇6
关键词:应用写作;教学;探索
一、引言
目前,大多数普通本科高校到了大二,开设了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但应用写作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教学效果不理想,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上岗位与职业发展的需要。要想摆脱教学困境,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英语应用文写作人才,是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面临的新课题。高校英语教师只有按市场需要调整教学计划,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 。
二、目前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现状
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是放在素质拓展课程来学习的,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手段的创新性等也影响着大学英语应用写作教学效果。
1.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不够被重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还是更重视四、六级的学习。大多数高校,大学英语应用写作课是作为公共课和公选课,开设一个学期,每周2学时或者4学时,总共30或32学时,2学分。30学时对于内容丰富的应用文体来说是杯水车薪,理论讲授、作文训练以及讲评等难以兼顾。
2.学生写作习惯不好
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英语应用文写作的原动力,对写作课的兴趣不大,有的人甚至一提起写作课就头疼不已。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学生都选择到网上进行资料搜集。结果是,高校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不断下降,一些学生甚至连常用的请假条、自荐书都写不好。
3.教师应用文实战级力不强
攀西这种西部地区,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师,大多数是英语教育学专业毕业,未受过系统应用文英语写作培训,又缺乏实践经验,同时还缺乏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只能照本宣科,理论与实际结合者少,课堂教学机械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每次一到批改作业时间,一看到那错别字、病句就想发火。
4.教学方法和模式简单、陈旧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实用性的本质属性,缺少实践训练,整个教学过程实践训练极少。由于学生很少社会实践,课堂中的训练便成了无源之水。
5.教材编写滞后
目前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教材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教材编写模式基本都是从应用文文种的概念、特点、种类到文种的写作结构、内容、写作要求等,没有新意。第二,目前写作教材仍以纸质教材居多,多媒体教材较少,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第三,大部分教材案例与现实极不稳合,缺乏实际的指导作用。
三、提高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措施
1. 创新教学理念
打破传统观念,建立新的教学思路。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采用精讲多练、互动教学、理论结合实际等方式组织教学。
对专业课老师应该从专业水平、职称等级、学历层次等多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相对稳定的专业大学英语应用写作教师队伍,提高了大学英语应用写作的专业能力。
2.整合教学内容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及水平差异,以实用为目的,有重点、有目标地确定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和行业专家,对学生未来工作所需应用文知识的能力进行市场调研、分析,以适应未来工作需要为前提,确定各专业所应掌握的应用文文种。将实用性作为出发点,学生就会认真去学习,积极性就会更高,教学目标自然轻松实现。
3.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教材来模拟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大学英语综合能力尤其是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为目标,教材内容蕴涵了丰富的情境,因而并不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情境的定位。
多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应该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网络技术,如采用PPT课件形式,增加英语语言的真实性、典型性与形象性,更好地展现知识面和知识侧重点,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情境。
接触生活,体会情境。结合学生生活体验和自身成长的需求,借助现实生活的情境与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学习兴趣与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与成长的需求凭借客观现实生活情境来教学。有了情境做前提,学生大学英语知识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4.改变教学评价方式,培养长效学习动力
教学评价是英语写作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评价英语写作教学既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难题,也是一个实用性的问题。
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评价手段也要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相结合。评价应该创造自由、公平、民主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共同协商,以教师为主,专家、学生共同参与,使英语写作教学评价真正成为学生交流的场所。
四、结论
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无论从主旨的确立、材料的积累、选择、使用到文章的结构布局、语言表达,还是从信息的选择、利用、传播,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经过完整的系统训练,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具体的讲授内容,结合学生的写作实际和社会、单位岗位的需要,设计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授课方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实现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提高英语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 陆雷娜.试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3]王宁.大学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估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英语,2008(9).
[4]李肖飞.高校写作课教学策略谈[J].教育探索,2007,(10):56-57.
[5]叶邵宁、滕巧云.英语教学与语用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3.
[6]王玉杰.高校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端困难报,2008,(9):105-107.
大学语文作文篇7
关键词:作文为大;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伴随小学课改的逐渐进展,作文授课的指引思维,也发生了扭转。但是,在很长时段内应试思维的干扰之下,作文授课所依循的体系,还缺失新颖性。在旧有的作文课内,教师常会传递本源性的作文认知,很多惯常采纳的授课办法,在“作文为大”的现存课堂内,还占有侧重的地位。在这样的状态下,应明晰作文课带有的根本目的,注重对同学的有序指引。要吸纳旧有授课带有的精华,采纳稳固的对策,助推作文课的授课创新。
一、精讲课文范例,指导仿写
小学语文所采纳的教科书,可被当成作文指引用到的范例。在平日授课时,要提炼教科书内含的作文类素材,用精细指导的办法,让同学仿写这些精华类的材料;或指引同学改造范例,写下自己的独有感悟。目前,为便利同学领悟课本,教师惯常选取了单调性讲解的路径,而同学只好不停吸纳现成的知识,这就限缩了授课实效。因此,要淡化解析层次内的讲授,预设指引性的摸索话题,让同学亲身去领悟和表述。具体而言,采纳精细及侧重的解析,要注重如下层次:
(一)指引迁移
教师要明晰同学的思路迁移点,有序指引关联的仿写。例如:为让同学明晰描绘秋景所用的办法,在指引时,可解析关联的文段,抓好景物带有的特性,以便供应仿写所用思路。同学要抓好景物带有的主体特性,经由细致的平日观察,描绘出精准的自然界特征。在记录同学所欣赏的优良语段时,应整合记录的流程及运用流程,模仿关联课文,描绘出自己所见的那些景物。
(二)培育情感
同学投入情感的那些事物,较易供应写作用到的材料。例如:教师在解析关于亲情的那些篇目时,可带领同学回忆亲历的情形,在这样的经历以内,提炼仿写所依循的材料。同学在回忆及整合时,就会增添对篇目的领悟力,由于融汇进了感情,同学会寻找到充足的仿写灵感。
(三)延展思路
延展仿写所用的思路,要侧重锻炼发散属性的思维。例如:教师在解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指引同学联想。可预设如下层次内的问题:“如果小女孩生在我们的时代,她的命运能否被扭转?”“如果你遇见这个小女孩,你会怎样对待她?”等等。这样一来,同学就能超出思路框架,拓展现存的作文架构。
二、组织实践活动,积累鲜活材料
小学生带有的素材量,凸显了狭小的弊病。惯常状态下,同学依据领悟到的那些真实事物,能写出生动及具体的文章;而依据课文中剪辑下来的文段,则很难提升自己带有的作文层次。这是因为,同学对自己所历经的那些真切场景,带有深刻印象。因此,有必要经由实践的路径,让同学累积真实层次内的材料。
例如:可利用好地区内的自然环境,带同学去郊游。在春季,教师可指引同学去感悟美好的春景,观看细雨中许多季节性的情形。游玩的同时,让同学写下游玩顺序,记录所捕捉的那些细节性春景,供应平日的写作材料。
再如:教师可激励同学,加入到年级层次内的各类比赛中,如朗诵类和运动类的竞赛。同学会对预设的准备情形、参与时段内的争先情形、赛后受到鼓舞的情形等,留存深刻印象。在遇有竞赛类别的作文题时,就可采纳这样的留存印象,当成素材。
三、留心生活中的发现,搜集写作素材
作文类别的小学授课,应着眼于平日内的发现。同学在平日生活内,会遇有各类别的人事,如同学间的友爱故事、邻里见闻、亲人关爱的故事等。然而,多数同学仍旧没能摸索出作文的可行对策,这是因为,同学常会忽略掉平日内的亲历性感受。因此,要指引同学,留存下生活内含的点滴片段,以便供应写作时的有序指导。同学也要提升自己带有的素材累积意识,随时写下感动自己的那些情形,给自己增添写作储备。
例如:同学在随同父母去购物时,可能遇有自己十分喜爱,但不是必要购买的物品,如玩具等。这时,同学可记下自己带有的感受:为做一个节俭的好同学,就要克制购物欲望,不去增添奢侈的物品。这样一来,在日后遇有类似性的题材时,同学就会寻找到可说的话题。
四、加强课外阅读,丰富语言储备
同学经由阅读,会获取多重的语文认知,也会明晰平日难以发觉到的素材。然而,语文课所能供应的阅读原料,没能与同学延展性的需求相契合;因此,要找寻课外属性的写作原料,来拓展同学带有的储备。教师可经由摸索,列出可读性优良的那些课外篇目,并推荐给班内同学,让同学拓展语文认知。
然而,很多同学带有惰性,不愿主动接纳课外性的篇目任务。这时,教师应采纳激励的路径。例如:可在早自习时段,指引同学去分享读过的课余性篇目,并让其他同学辨识内含的素材。
五、教学评价改革,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结合
作文类授课所带的评价流程,可查验同学这一时段内的作文水准,借以激励同学,提升他们浓厚的创造热情。在这样的评判流程内,要凸显鼓励性语言带有的价值。教师要发觉同学写出的亮点性语言,采纳欣赏的视点,与同学一起进步。
此外,还要整合过程属性和终结时段内的测评。过程属性的评判,能供应持续性的作文建议;而终结属性的评判,能供应总括的调整思路。不应忽视掉这两个类别的测评,尤其是过程时段内的测评。同学只有明晰了现存的写作弊病,才会着手转变。
六、结语
要构造起“作文为大”的授课框架,就应延展小学生的阅读累积,指引同学去欣赏多量的优美语段,打下作文的稳固根基。与此同时,培育起同学观察及认知生活的能力,锻炼他们精准的观察视点,让同学获取到平日生活内含的感悟。教师要调和作文课带有的气氛,创设出愉悦及轻松的总氛围,激发同学的探究热情。继承惯常授课办法,同时引进新颖的作文思维,提升同学的整合性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曲霞.小学作文创造性教学策略研究 [D].山东师范大学,2011(04).
大学语文作文篇8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problem of pollution, cause, artificial substances, release, waste products, industrial production, consumption of goods, bring it under control, agriculture, chemicalsubstance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 read a piece of news recently。 It says that in Japan marly businessmen ave selling fresh air to customers。and now i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Why? --Fresh air is getting less and less in Japan, and so is it in the U。 S。 A。
In fac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a very serious problem the whole world is facing。
it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waste products released from artificial substances,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increased consumption of goods。 Bedsides, the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in agriculture also caus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Look at the sky, you can see that dense smoke is being released from the high and big chimneys; those dirty and poisonous substances are flowing into the rivers that we use for drinking water and millions of tons of waste products are heaping around us。
How to change this condition?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are trying to work out some effective means to bring it under control, but no great success has been made。
环境污染
最近我读了一则消息说在日本,许多商人向顾客出售新鲜空气,现在这种情况越演越烈。为什么呢? 因为在日本新鲜空气越来越少,在美国也是如此。
大学语文作文篇9
一、 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一个含义广泛的词汇。一般来讲,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是一个社会的整体生活方式。语言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是文化的社会,语言必定反映社会:同时语言本身也是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文化的载体并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是这样论述两者关系的: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因此,语言的学习必须与社会文化的学习结合起来。
二、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是互为影响,互为补充,互为依附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文化的一种表示形式,同时,它还是文化的产物。语言的构造总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语言的使用总要遵循一定的文化规约:语言的“体”和“用”都是一定文化特色的体现。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的四个重要参数――合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其中适合性和得体性的实质就是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能力。吕必松先生也认为人们的交际能力至少是语言内客、语言技能、交际技能和文化背景知识这四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因此,了解民族文化的差异对英语教学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有理论价值。
三、 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不同文化反映在思维方式方面的不同会造成在交际行为、交际风格方面的差异,从而影响了文章的写作风格。西方民族从古希腊开始就注意形式逻辑,形成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力求从***于自我的自然界中概括出某种纯粹形式的简单观点。
四、 文化差异因素与英语写作的关系
首先,英语写作作为语言表达形式同样受到语言文化的潜在影响。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社会制度、生活环境、、民情风俗和传统积淀等,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态反映到语言层面,表现为种种语言差异。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特有的信仰、习惯、特有的民族性格、心理、制度和价值目标等。这些因素在我们写作的时候,或直接地作用于我们的写作思维,或间接地作用于我们的潜意识。这种潜在的影响作用贯穿在我们的写作过程中,同时也作用或渗透在写作的成果。
其次,写作是文化的表达过程,是文化的外在反映。实际上,写作的过程是一个表述文化、反映已有文化的过程。我们知道一些好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一个国家或某一民族人民的民族性格、心理状态、文化特征、社会风俗习惯等。这说明文学作品一方面受到语言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现象。
五、启示
加强西方文化的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文化与语言两者之间的关系紧密,不可分割。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化体现在语言之中,离开了语言,人类文化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离开了文化,语言也失去了内容与意义。语言与文化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它们在互相影响与互相作用中共同发展。
大学语文作文篇10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教学;写作渗透
现阶段很多高校一味追求学生的高就业率,学生的分数,在语文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仅仅是照本宣科的讲述理论知识,教师也很少布置相应的作文作业,平时只有有写好的大学生才会去写作,这使得大学生整体写作水平不高,甚至于连简历和毕业论文也存在严重的雷同现象,这是语文教育的失败,更反映出了高校对大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培养的不重视。因此,要想提高大学生写作水平,高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一、大学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能够为大学生在社会上立足垫定基础;第二,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大学生使用措辞的灵活度,在日常的写作应用过程中能够得心顺手,帮助大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写作才华,提高大学生的文学修养;第三,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轻松撰写工作报告、工作总结、求职信等,自己晋升也可以轻松撰写职称论文和专著等,促使大学生抓住各种工作机会。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现状
1.众多的理工科院系仍然没有认识到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理工科学生也具有重要意义,我校众多的理工科院系中到目前为止均未开设《大学写作》课程,也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很多理工科学生的母语水平和人文素养仍然停留在中学生的层次上。
2.文学院的《写作训练》开设于大学一年级,经历了高中的应试教育以后,许多新生对经典作品的阅读面窄量少,许多基于学生一定阅读水平基础上的写作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同时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却又对带有“补课”性质的写作教学内容感觉“意犹未尽”。笔者建议应当推迟到大学二年级(至少是大一下学期)开设写作课程,同时在三年级或四年级开设《高级写作》的选修课,以满足部分同学进一步研究性学习的需求。
3.对于其他院系的《大学写作》课而言,除了新生阅读障碍的问题以外,还存在着课时偏少、缺乏统一课程标准、缺少针对各专业的文体写作教材等问题。《大学写作》一般均设置为一学期,2个学分。一学期36课时的教学时间除去写作训练和随堂考试的时间以外,留给老师的讲授时间寥寥无几,两节课时甚至连期末考试的时间都不能满足。同时由于开课班级学生专业各不相同,所需教授的应用文体也大相径庭,没有分类细致的教材不说,不少写作老师也是半路出家,对于一些较为专业的应用文体缺少实际经验。笔者认为较具有操作性的方案是:让某位教师较为固定地教授某专业的《大学写作》课程,同时鼓励其针对所教专业,自编部分讲义。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渗透方法
由于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写不好作文一害怕写作文一不愿意写作文一更写不好作文”式恶性循环的厌学心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探索了一些教学方法。
1.精神鼓励法
按照惯例,开学第一次写作课都会安排一次水平测试以考察本班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以便因材施教。笔者认为应当特别重视学生的第一次作文,对每位同学的作文都给出详细的以赞扬、鼓励为主的批语,不放过文章的任何一个闪光之处。即使是基本功较差的学生,也应当从修辞、字迹乃至于写作态度等诸方面给予适当肯定,以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在以后的作文批改和评讲过程中也应当注意指出学生的点滴进步,每次评讲课上都安排2~3名水平较高的学生上讲台阅读自己的作文,在班级营造一个良性竞争的气氛。为了鼓励学生课堂外自主创作的热情,同时考虑到中国大学生特有的腼腆,笔者在班级留下电子邮箱,欢迎同学匿名寄来习作并及时批改回复,同时积极向相关报纸杂志推荐学生优秀习作。
2.成绩奖励法
俗话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大学生也不例外。笔者在开学之初就向学生们宣布了平时成绩奖励制度,从学生有创意地主动回答问题、主动上台演讲,到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都按约定给予相应的平时成绩奖励。同时对作业成绩实行多次批改、择优给分,鼓励学生对所作文章进行反复修改。这一奖励办法较好地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3.因材施教法
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教学实践的对象——学生。教学活动必须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和个性等方面为原则来展开。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巧妙地结合起来。教师在备课中既要备教材、备学科前沿动态,更要备学生。所谓备学生,笔者觉得至少包括以下三点内涵: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样的教学内容,给不同院系的学生上课时,应当有所侧重,在给美术系同学讲“意境”时,可以结合中国画用墨的浓淡、空白来讲解;而给音乐系同学上课时则可结合《琵琶行》中音乐的疏密、停顿来认识。二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注意加以引导,而不要以自己的认识加以贸然判断。笔者曾经发现部分同学喜欢读一些“口袋书”——比较低级的通俗小说,笔者没有断然否定,而是趁势给同学们分析了“口袋书”模式化的构思和套路化的表达方式,既引导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传授了写作知识。三要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对于不同的学生,由于起点不同,所以教学重点应有不同,预期教学效果也应有层次区别。
4.作品阅读分析法
阅读与写作是一对孪生兄弟,作者想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通过对优秀作品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和感受能力,扩大学生的视野。作品的选择应当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接受能力和情感趋向,同时应当具有可操作性。例如,教师选择《背影》作为例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细节描写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这就很符合大一新生阔别亲人、负笈他乡的心境。又如选择爱情题材的《王桂庵》作为例文,重点讲述炼字炼句的重要性和语言含蓄、蕴藉的特点,符合学生的情感趋向,教学效果良好。
5.任务模拟法
在应用写作单元中,可以结合所讲内容进行任务模拟训练,让学生在设定的工作任务中认识体会丁作的实际状况,理解应用文写作的行文规则,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在实践中锻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笔者将文体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单元,通过特定的假定任务将相关文体贯穿在一起,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例如,在讲完行***公文和常用事务文书后,设计召开南师大学代会,围绕这个会议的召开,让学生商讨怎样运用各种文体来组织会议,以保证会议的顺利展开。比如,如何请示上级领导部门批准召开会议,请示时如何处理团省委和省学联的关系,如何向与会人员通知,如何向兄弟学校及领导发出邀请,会后如何就大会情况进行会议记录,如何在会后形成会议纪要。在训练中我们要求每位学生至少要扮演三种以上角色,完成其中至少三种文体的写作(请示、批复、通知、函、请柬、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等)。这种训练有利于学生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效果较好。有同学反馈在秘书岗位公务员面试中就碰到了同样的题目,完成得非常顺利。
四、总结
综上所述,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大学生写各种应用文章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现阶段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文学院相比理工学院情况好些,但是整体而言水平普遍不高,原因在于高校不重视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一味追求大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就业率。因此,高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写作方法,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课程学习成绩的同时,提高大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语言的理解能力,促使大学生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最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齐瑞星 单位:河北美术学院文化艺术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周龙.浅谈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思考[J].安徽文学,2013(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