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通常指动脉血压,是指动脉内的血液对于血管壁的侧压力。产生血压的前提是血管腔内有一定量的血液充盈。除了血液充盈,还有两个因素参与了血压的产生。一个是心脏收缩,排出血液:另一个则是周围血管有一定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心脏收缩产生能量,一部分推动血液向前流动:另一部分就表现为动脉的血压,使血流克服血管阻力向前运动。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血压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发生规律性的波动。当心脏收缩时,血压升高,它所达到的最高数值就叫做收缩压:而当心脏舒张时,血压下降,它所下降到最低的数值称为舒张压。
正常的平均血压是随着年龄而有所改变的。年龄越大,平均血压就越高。目前,正常血压的定义是指18岁以上的成年人,收缩压小于130mmHg,舒张压小于85mmHg:如果收缩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就称为理想血压:如果收缩压在130―139mmHg,舒张压在85―89mmHg之间,就叫做正常血压高值。为什么要设立理想血压呢?因为理想血压比正常血压高值更不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也就是说,这个高值范围,虽然还不属于高血压水平,但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己比正常人高。
正常人的血压具有明显的波动性。通常来说,人的血压在夜间睡眠时最低:早晨醒来后血压开始上升。此外,年龄、心率、动脉壁弹性、体力活动情况、精神状态和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血压。
高血压新标准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并可伴有心脏、血管、大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者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慢性疾病。高血压的最新标准是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来的。只要具有以下三种情况之一,就属于高血压:
1)在没有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
2)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
3)如果病人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那么不管他(她)现在的血压水平多少,都属于高血压范畴。
根据血压增高程度和是否有心脏、大脑、血管和肾脏损害情况,高血压可以分为一、二、三级,或者轻、中、重度。血压水平越高,患心脑血管的危险性就越大。但是,轻度高血压只是与重度相对而言,并不意味着轻度高血压病人的预后就一定是好的。
在诊断高血压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1.证实血压确实是长期升高(不是偶然升高)观察血压升高的程度;
2.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例如高血压是否是继发于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所引起的。对于这些有明确病因的继发性高血压。有些是可以通过内科或外科手段来纠正的。
3.明确是否有靶器官・损害。所谓靶器官是指高血压所造成损伤的器官。高血压量容易损伤的气官是心脏、大脑,血管和肾脏。如果出现了靶器官损伤,还应该了解损伤程度。
了解高血压病人是否伴有其它影响预后和***效果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糖尿病等。
摘自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