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篇1
关键词: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产业
中***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8)-35-0016-03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20世纪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活跃因素,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腾飞,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的强盛一刻也离不开科学技术,事实充分昭示了科学技术是推动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有力杠杆。当代世界***治、经济,***事竞争的背后,其实是科学技术水平高低的较量。科学技术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是国际***治、经济关系的重要因素。***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对于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
马克思最早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的范畴,他在考察资本主义机器生产过程中,发现了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密切关系,进而得出生产力中包含科学技术的论断。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一般社会生产力。如果将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过程,科学技术将成为生产过程中的因素,在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的情况下,科学技术将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由此不难看出,马克思不仅科学地揭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还深入研究了这种特殊生产力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它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作用。
二、***同志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同志的理论和实践最为丰富、深刻和卓有成效。他把握时代脉搏,最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体现了他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思想。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同志在开幕式上作了长篇重要讲话,他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强调“中国的知识分子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技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和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产生的新事实重新阐明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的思想。
全国科技大会以后,特别是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同志对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讲的次数越来越多,份量越来越重。他反复强调科学技术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提醒全***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他认为:“实现人类的希望靠科学,第三世界要摆脱贫困靠科学,维护世界和平靠科学。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是不行的”。
1992年,***同志在南巡讲话中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学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并自信地说:“在高科技领域,中国也
要占有一席之地。”
三、科学技术是怎样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呢
(一)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
***指出:“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资资料生产的人”当人类掌握了石器技术以后,创造出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人类掌握了青铜技术以后,创造了奴隶社会的生产力;人类掌握了铁器技术以后,创造出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人类使用机器以后,创造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近50年,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已融合、渗透、扩散到生产力诸要素中,使生产力发生了飞跃,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进入人类历史的新阶段。
劳动者是在社会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仅取决于体力的大小,更取决于智力的高低。20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随着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不断发生变化。在机械化初级阶段,两者之比为1:9;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劳动者行列中,高级科研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以美国为例,1930~1968年期间,蓝领职工增加了60%,工程技术人员却增加了450%,科研人员增加了900%。1977年,美国脑力劳动者所占为50.1%,脑力劳动者人数已超过体力脑力劳动者。
劳动工具的改革和创新,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不同时代使用不同的劳动工具,这是由科学技术水平决定的。人类历史上每一次产业***,都是以劳动工具的变革为标志的。
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和通过人们劳动加工过的原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不断发现、利用、改造、扩大劳动对象范围。劳动已不仅仅以自然物、半自然物为对象,更多的是用真正属于人类创造的全新材料、原料作为劳动对象。当代“炼金术”标志着现代技术使劳动对象进入了更高级的发展阶段。
另外,管理也是生产力。当生产力诸要素处于分散状态,还不能构成现时生产力时,只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科学管理,把生产力各要素合理地组成一个整体,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现代科学为科学管理提供了一整套知识、理论和方法;同时,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论、系统工程等也为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如果说现代生产管理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话,那么现代管理又极大地依赖于先进的科学技术。
一些专家认为,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从这一关系可以看出,由于科学技术具有乘法效应,它放大了生产力各要素,科学技术发展得越快,这个乘数的增大也越来越迅速。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上升到“第一地位”。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明显超前性,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客观依据
***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技基础之上的。”这是***同志在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生产力发展经验时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科学技术超前于生产并对生产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当代社会生产的鲜明特点,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客观依据。
(三)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1992年春,***有关科学技术工作视察南方时,不仅又一次地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而且做了精辟阐述。在《***文选》第三卷里,***有关科学技术工作的讲话,多集中在发展和我国高科技问题上。可见,他对我国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非常关注;也说明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是最能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高科技及其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首先,高科技及其产业可以使生产大幅度提高。据统计,传统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为2万元;高科技产业人均年产值可达10~20万元。1982年,美国使用电子计算机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4000亿脑力劳动者一年的工作量。
其次,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比如,激光技术不仅可用于***事工业,而且在激光加工、激光测量、激光通讯、激光唱片、医用激光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再次,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也深刻地改变了传统产业技术的面貌,如半导体、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取代了电子管,提高了工业产品的产量、质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竞争能力。
除此之外,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了***事装备的改进,同时也改变了作战方式和作战思想。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研制的各种新式武器和现代装备,使战争从陆地进入海洋,从地面升向空中,从地球表面扩展到整个大气层以致于宇宙太空,逐步形成立体战争。与武器装备、***事技术的变迁相适应,现代***队的指挥方式和战略思想也发生了变革。飞机、坦克、火炮性能的改进,提高了火力密集程度和作战的机动性,由此产生了“闪电战”;原子弹、氢弹等战略核武器的出现,便生产了“核威慑”战略;特别是洲际导弹的产生,便出现了“相互确保摧毁”的战略思想。
现代科学技术***刷新了教育面貌。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和地位,不单纯是有多少财产和资源,而主要是看拥有多少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看是否掌握新的科学知识。目前国际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因此,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教育的各种陈旧观念,教育不在是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强大、昌盛的标志;不再是消费单位,而是具有重要经济、社会效益的宏伟事业。由此,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等方面都出现新的观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正在日益深入人心。
现代科技***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极其深刻而广泛,它对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事装备、科学和教育方面的影响显得比较清楚可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已成为一般世界潮流。高科技的作用从经济发展来讲,是生产力;从***事角度上讲,是威慑力;从***治上讲,是影响力;从社会发展而论,是推动力。因此,高科技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标志。因而,***同志洞察到这一点,英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
(一)***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对现代科技***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影响急剧加强的精辟概括和总结
现代科技***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兴技术,其中有的技术不仅延伸了人的体力,而且延伸了人的脑力,可以越来越多地取代人的脑力劳动。这些技术进入生产过程,使社会的生产基本要素,尤其是劳动工具出现质的飞跃,形成了全新的生产力。与此同时,以新兴技术为基础,逐渐兴起了诸如半导体、计算机、激光、宇航等新兴产业部门。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化带动了全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物资生产领域到精神领域的急剧变化。科学技术的生产功能充分显示出来了,它在生产乃至整个社会发展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将其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历史的必然。
(二)***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学家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以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资生产资料出发,抓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科学地揭示了社会运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力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宝库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只是将其看作知识形态上(下转第37页)(上接第17页)的一般社会生产力。这与当时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作用水平是相应的。
现代科技***以来,情况发现了显著变化,当代生产力的诸要素,不同要素之间的组合,以及现实生产中的各个环节,一刻也不能离开科学技术。仅仅将科技作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或一般社会生产力已经不够了,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地概括并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状况,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向前推进一大步。
(三)***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由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发展科学技术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任务。全***、全国、全社会都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加以关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一扫传统轻视科学、鄙视技术的陈腐观念,能有效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意识,以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良好社会风气,为科学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构成氛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必须推动人们学科学、用科学,大兴科学和实验之风,有利于科学精神的形成和光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段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等理论奠定了基础,知识分子的价值和作用得到社会和历史的肯定,可以充分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热情和积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篇2
1、现代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增长的第一位因素;
2、现代科学技术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科学,技术,生产有利于一体化,并起先导作用;
3、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主要的推动力量;
4、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的作用不断增强,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一位人力资源。
意义: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
2、是对当代世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崭新概括;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篇3
摘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在纪念***诞辰110 周年的重要时刻,重新探讨这一思想,正确的理解和全面的贯彻这一思想,把握它在新时期的当代价值,对我们增强贯彻***的路线方针***策的自觉性,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当代价值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论述
1.思想萌芽
1975年,***亲自抓处于半瘫痪、半取消状态的科研机构的整顿工作,他明确提出“科研工作要走在前面”,“如果我们的科研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科研工作是一件大事,要好好议一下”1978 年3 月18 日,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阐明了“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这一讲话成为全国科技工作的理论基础和行动纲领。
2.正式提出和完善
1988年9月5 日, ***在同前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谈话时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初, ***在视察南方谈话时说“: 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从历史发展的高度出发,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状况出发,在深刻反思我国科技落后的历史,认真总结社会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论断。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内涵
1.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地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这一表述最后发展和完善成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自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诸要素,比如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来源和种类等等。
2.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
最初的表述是要振兴经济,关键是振兴科技。“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也就是科技要与经济相结合,积极主动的为经济建设服务,才能促进和推动经济的发展,否则科学技术就难以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当然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不仅使经济发展在量上迅速增长, 而且要有质的飞跃。
3.科学技术使管理日益现代化
现代科学技术也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现代科学化管理技术之所以成为第一生产力, 在于它使生产力诸要素实现有机结合并使潜在的生产力成为现实生产力,在于它能够充分发挥生产力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得以倍增激活而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在于它通过组织生产专业化和协作能够创造一种新的生产力。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当代价值
1.科学技术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的主导力量
⑴战略作用。高科技对发展国家的经济、***治、文化及增强***事实力都有重要战略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以其特有的科学技术形态所显示出的实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嫦娥三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在人类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中创新了中国高度,把“玉兔号”的足迹刻在了月球上,这些都是我国立足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的重大战略成果。
⑵导向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在提高综合国力中起着先导作用,是决定国家实力的核心因素。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相继制定和部署大的科技发展计划,就是为了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新科技***中,科学技术已经走在经济和***事的前面。都在不同程度上拉动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或国际地位的提高。
⑶渗透作用。当今世界一项成功的高技术, 往往是多种知识的融合、多门学科的交叉和多学科人才合作的成果, 这些作为崭新的学科综合体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对相关领域的适用性大大增强, 因而能广泛地向各高技术领域横向流动和向各传统产业部门渗透,高技术的渗透性也远远地超出了纯技术和生产的范畴, 它的触角已深深地渗透到商业、交通、国防、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组织管理、社会服务及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
2.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现代化的关键
⑴新科技观念促使人们的思维方式、观念发生巨大变革。新思维、新观念的促使下,或早或迟要带来整个社会经济***治形态的新变革,从根本上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而把人类推向更高更新阶段。概括地说,就是科学技术使生产力获得***和发展,从而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因此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有立杆杠,是现代化的关键。
⑵科技的进步不仅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而且提供智力支持、知识基础。通过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 提倡科学方法, 弘扬科学精神, 可以帮助人们学习、接受马列主义,有利于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的理想信念, 培养社会主义高尚的道德情操, 增强民主法制观念, 有利于在社会中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社会风气和民族精神。
3.科学技术在现阶段对人口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⑴科学技术对人才有更强的专业性,创造性。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在每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学技术知识的激增,对于具有专门知识、高技能和能力,从事创造性事业的人才来说,必须及时掌握这些新知识和技能,否则创造性就无从谈起。人才的根本属性在于人才的创造性和进步性,表现为人才再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某一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或是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因此,当代人才只能在无垠的知识海洋中根据自己的专长有所取舍,集中获取某一领域的知识,将知识的优势集中到一点,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能取得成功。也就是说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当今的人才不仅要知识面广、知识内容新,还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有所创新。
⑵科学技术要求人才的知识结构要具有“整体性”。当代科学技术具有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整体化趋势,是因为客观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联系、统一的整体。这种整体化趋势表明,当今科学技术相互交错,彼此渗透必将形成统一的学科体系。这种趋势要求人才的知识结构中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和较多的与本专业相邻专业的知识,并把握其中的联系。
⑶科学技术要求人才的知识要不断更新、不断发展。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不断变化的加速发展,一方面使新学科不断涌现。科学技术知识的不断涌现和激增,促使人必须不断的充实新知识,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其急剧变革的特点,以及其发展所带来的信息技术***,使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知识陈旧的周期不断缩短,使得死抱教条,墨守成规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这就要求人才必须及时有效的更新知识,保持知识的先进性。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理论上要不断发展。***关于科技工作的论述,是我国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要坚定不移的坚持并促进其发展和完善。要始终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高水平的科技队伍,为我国的科技进步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加强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大胆引进国外科技人才和科技设备。按照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保护知识产权、尊重国际惯例的原则,以双边、多边、***、民间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建立包括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精干的***科研机构、重点高等学校、农村技术服务体系、民营科技企业在内的社会科技进步体系。做到各类科技力量合理配置,科学分工,优势互补,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篇4
[论文摘要]***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思想关于科技与生产力的学说,强调“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必须加快改革和扩大开放”,无一不是根据新情况、新变化作出的具有很强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新概括、新总结,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科技思想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志坚持***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思想又突破陈规的创造性成果。它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理论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是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的开创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系统考察近代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从1975年开始,特别是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同志重申并强调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以此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动科技事业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个原理实际上吹响了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号角。1988年,***同志在总结国内外科技与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同志的这个精辟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出色继承和重大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在概括当代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和重大突破,具有更大的***思想作用。它突破了传统的生产力认识范畴,把本质上作为精神生产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当作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极大地改变了对生产力结构的理解。它突破了以往对科学技术作用理解的局限性,强调了科学技术对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它从生产力综合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谋划如何提高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指导思想。它使人们从更高层次上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指明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推动力量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科技思想的精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二、拨乱反正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从历史的高度指出:“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要有一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家。造就这样的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第三次复出后,大刀阔斧地拨乱反正。他说,“要把‘***’时的‘老九’提到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嘛。”***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把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就明确赋予知识分子以主人翁地位。
***主张,对于知识分子要爱护、要提供服务、使他们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贡献才智。他提出,“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要妥善安排。……希望大家通力合作,为加快发展我们的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 他提出要解决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他提出只要是人才,要容其缺点,放手使用。他提出对于科技工作者“不要用行***事务干扰他们,要尽量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去钻研业务,搞好科研工作。”他提出“对于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必须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展开自由的讨论”,以利于科技发展和人才成长。他提出“能不能把我国的科学技术尽快地搞上去,关键在于我***是不是善于领导科学技术工作。”进而要求全***“研究和掌握科学技术工作的客观规律,全面地正确地执行***的各项方针***策。”等等这些观点和思想为我***和国家尊重、重用知识分子提供了***策依据。***还高兴地指出:“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们从亲身的实践中,懂得了科学技术能够使生产发展起来,使生活富裕起来。”
三、必由之路必须加快改革和扩大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是***和发展生产力,科技改革是***科技生产力。既然实践进一步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那么“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生产力”,使生产力得到更大发展。***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为了扭转我国科技体制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状况,我国科技发展确定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原则。相继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中央又提出了“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思路。这些重要举措都不断推进和深化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反复倡导要在坚持***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在这一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大规模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缩小了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了较好的技术基础,改变了我国工业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老化的状况,为后来跨越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2][4][8][9][12]《***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第275页,第378页,第107页,第108页,第117页
[3]《***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见1995年6月5日《人民日报》第1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篇5
〔关键词〕 民生科技,第六次科技***,机理,走向,重要维度,现实路径
〔中***分类号〕N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1-0018-04
关于科技***,学界有三次说、四次说、五次说,比较能够达到共识的是五次说。 “第一次是近代物理学诞生,第二次是蒸汽机和机械***,第三次是电力和运输***,第四次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第五次是电子和信息***。” 〔1 〕 2011年以来,《科学时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科学基金》《决策》等报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第六次科技***的论文、调查报告和人物专访。根据前五次科技***发生的机理以及专家学者对第六次科技***的猜测,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发生的重要维度。“民生科技指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换和科技服务。” 〔2 〕 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一、前五次科技***发生的机理及其走向
前五次科技***的发生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把握科技***发生的规律有助于预测第六次科技***。
(一)科技***发生的领域从单个学科走向学科群,科学技术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第一次科技***发生于16~17世纪,是以日心说、牛顿力学等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促进近代化学、生物学、地学等科学的发展,科学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第二次科技***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蒸汽机和机械***,促进了当时英国冶金业、纺织业等产业的发展;第三次科技***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是以发电机、内燃机、电讯技术等为代表的电力技术***,促进了汽车、无线电、航空等行业的发展;第四次科技***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促进了天文学、地学等学科的发展。前四次科技***表征为主体科学技术在发生***的过程中渗透或带动了与其相关科学或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
第五次科技***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包括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在内的学科群***。第五次科技***不同于前四次科技***,它是以某主体学科为先导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学科群***。从前五次科技***发生的轨迹看,科技***不仅体现了从某学科***走向学科群***,而且体现了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再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
(二)科技***发生的动力来源于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科学***主要来源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技术***更多来源于社会外部需求。“发达国家的科技需求与科技***的关系更紧密。” 〔1 〕蒸汽机和机械***来源于英国解决棉纺织品质量低劣、竞争力低问题,因急需采用新技术提高竞争力的需求而产生;电力***起源于欧洲,发生于美国,“原因在于当时美国人少地多,劳力不足,需要发展节约劳力的机械技术。” 〔3 〕第五次科技***来源于***脑力劳动和解决第二次、第三次科技***引起的能源、生态、环境等危机的需求。美国在20世纪中后期具有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成为第五次科技***的发生地。因此,科技***是否发生需要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的推动。
(三)科技***发生的影响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使世界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不断发生转移。一般来讲,科学***引起人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变革,技术***引起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两次科学***产生了机械唯物观和辩证唯物观;三次技术***实现了生产方式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生活方式电气化和信息化,使人类逐步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出来。与此同时,科技***促进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转移路线基本是一致的,即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
(四)科技***发生的趋势越来越走向科学***、技术***与产业***一体化。一方面,科学***与技术***发生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不断走向一体化。第一次科学***发生于16~17世纪,第一次技术***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相隔近200年;第二次科学***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技术***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相隔仅几十年。另一方面,科技***与产业***越来越走向一体化。第一次产业***发生于1763~1870年,第一次技术与第一次产业***几乎同时发生;第三次产业***发生于1946~1970年,第三次技术***与第三次产业***几乎同时发生。所以,从发展趋势看,总体上科学***、技术***与产业***走向一体化。
二、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发生的重要维度
第六次科技***什么时候发生?一些专家认为可能发生于2020~2050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认为,“第六次科技***(约2020~2050年)有可能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提供解决和满足人类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需要的最新科技。” 〔4 〕他提出三个方面原因,每次科技***发生周期约70年,第五次科技***从20世纪中后期到21世纪20~50年代近70年,此后将会发生新的科技***;分子生物学从1953年诞生到2020年近70年的积累,有从量变到质变的潜能;还有2020年有可能是经济增长周期的一个拐点。中科院通过对300多名专家研究形成“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指出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新的科技***。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及综合考虑专家学者的观点,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发生的重要维度,具有相应的动力机制,并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讨论具有一定的“科学猜想”性质。
(一)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发生的可能领域。从目前世界科技发展视角看,“许多科学家认为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许多国家对生命科学的投入比较大。” 〔1 〕生物学发展对人口健康等民生科技发展具有变革力。从我国科技发展情况看,2011年5月,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曾收回108位院士关于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看法与对策建议。从统计资料看,“信息和仿生工程的支持率最高,达到72%;部分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的主体部分应包括: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防灾减灾科学等;有院士认为,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绿色能源问题。” 〔5 〕从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来看,围绕民生的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等有望成为第六次科技***的重要维度。所以,第六次科技***将以与民生直接相关的生物学为先导,包括健康科技、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防灾减灾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发生的可能领域。
(二)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成为第六次科技***发生的重要动力。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看,学术界多认为“第六次科技***有可能主要发生在生命科学领域或者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领域。” 〔5 〕
从社会需求看,21世纪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把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作为国家科技规划的重要选择。美国把“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健康”作为重要维度之一;欧盟把“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资源的管理”作为四个主题计划之一;日本把建设“人民安居乐业且生活质量高的国家”作为科技发展三个目标之一;我国《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把科技惠及民生作为本质要求,大力发展惠及民生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绿色城镇关键技术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与民众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能源科技、环境科技、人口与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信息科技、生命科学、能源科技、纳米技术和新材料科技,以及与公共卫生、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领域多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领域。而这些重点领域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有广泛影响的领域。” 〔6 〕
所以,从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和外部需求看,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为己任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环保科技等民生科技将成为第六次科技***发生的重要领域。
(三)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发生的重要领域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及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从观念变革看,第六次科技***将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观。18~20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21世纪的科技重点将是人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和适应太空环境,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可持续性和适应宇航时代的需要” 〔1 〕,体现为以人为本,人类与环境、人类与社会、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第六次科技***将使人类生产方式走向人性化,生活方式走向休闲化和创新化,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第六次科技***将引起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何处?从目前国际发展趋向看,谁抓住机遇,抢占第六次科技***的有利位置和制高点,谁就有可能成为新的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1700~1950年期间中国从世界强国降为半殖民地国家,从发达国家降为欠发达国家。” 〔4 〕 1950年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不断提升,1978年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第15位,1980年第7位,2011年跃升为第2位。第六次科技***使中国再次面临选择,我们是从第六次科技***中抓住机遇获得巨大发展,还是付出高额代价,关键看我们的行动。我们只有主动解决民生问题,积极迎接第六次科技***,才有可能创造新的辉煌。
(四)民生科技与产业的一体化将成为第六次科技***发生的重要趋势。从前五次科技***发生机理看,科学***与技术***是交替发生的,技术***与产业***几乎是同时发生的。第六次科技***将实现科学***、技术***和产业***的交叉融合,并走各一体化。原因在于:其一,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产业化时间越来越短。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共用了65年,电话用了56年,真空管用了5年。科学与技术、产业的融合趋势,预示着科学***与技术***、产业***将走向一体化。其二,第六次科技***将围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而展开,它从一开始就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一旦有科学或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必然会很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总之,第六次科技***将是一场围绕解决人类自身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而引发的,以生物学为先导,包括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人口健康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并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等变革。
三、发展民生科技,迎接第六次科技***的现实路径
从科技***发展历程看,中国错过了前四次科技***的机会,第五次科技***收获不是特别多。所以,对第六次科技***倍受学界关注。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我们必须创新民生科技发展路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科技观是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指示灯。蒸汽机***和电力***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此期间产生了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特征的科技乐观主义,科技发展以满足人类需求为价值取向,不惜以生态和环境破坏为代价。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危机、人口过剩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科技悲观主义越来越盛行,给世人以警示,唤醒了人们的忧患意识。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运动不断掀起。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进入21世纪,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应遵循的理念。首先,体现以人为本,即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以发展成果由民众共享理念来发展科学技术;其次,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从世界范围看,目前生态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力发展生态环境科技和新能源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仍是未来第六次科技***的主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公共安全事件呈上升趋势,大力发展公共安全科技,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也是未来第六次科技***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民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实现人自身和谐发展也成为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念。总之,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
(二)加强民生科技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发展需求的耦合。从科技发展的内部需要看,近年来生物学得到了我国***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中,生物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发展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 在国家 “十一五”、“十二五” 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中也将生物学列入了重点支持领域。“2002-2012年(截止11月1日)10年间,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有14个学科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其中,药学与毒物学居世界第6位,生物与生物化学居世界第8位,微生物学居世界第10位。此外,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居世界第12位,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居世界第13位,临床医学仍保持世界第14位,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居世界第16位。” 〔7 〕这些学科多是与解决民众健康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生物学与医学领域。
从民众需求看,解决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外部需求。“十七大”以来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民生科技越来越得到***府的重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的民生科技从资金、人才、管理、科普等方面进行规划,体现了民生科技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支撑功能。从目前看,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需求是一致的,都集中于解决民众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相关的生物学、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二者的耦合有助于加快民生科技的转化与应用。
(三)提高民生科技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第六次科技***将使科学***、技术***和产业***走向一体化。我们应创造条件加快民生科技与其相关产业的融合。一方面,在机制上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充分建立起以***府主导,企业主体,科研院所、大学与民众参与五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性,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功能;另一方面,在产业上加快环保、健康、医药卫生、安全等民生科技产业的布局,为民生科技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人才、制度等保障。目前我国民生科技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人才和制度等支撑都比较缺乏,民生科技学科建设比较滞后,这些严重影响了民生科技产业化水平;再者,提高民生科技对传统农业、工业等改造力度,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化、安全化、生态化发展。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安全系数低等问题,要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安全和环保发展,必须加快民生科技对传统产业的变革,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四)加快民生科技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步伐。每一次科技***都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的重要领域,它将使人类从观念上越来越重视健康、安全、环保,人类观念的变革反过来会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生科技的发展也会使人类生产方式更加注重健康、环保、安全,人类生活方式越来越走向人性化和休闲化。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往往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随着民生科技发展的不断深入,人类的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越来越来越人性化,不断走向健康、安全和环保,引领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总之,“科学***是不同时展的产物。” 〔8 〕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的重要维度,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加快解决健康、安全和环保等民生问题,大力发展健康、环保和安全等环保产业,实现人类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何传启.第6次科技***的主要方向〔J〕.中国科学基金,2011(5).
〔2〕科技部《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意见》〔EB/OL〕.中国聚合物网,2011-07-21.
〔3〕张瑞民.世界科技***的历史简介及启示〔J〕.社科纵横,2004(5).
〔4〕金振蓉.我国面临第六次科技***战略机遇〔N〕.光明日报,2011-08-06.
〔5〕叶 青,何传启.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J〕.决策,2011(8).
〔6〕李正风,邱惠丽.若干典型国家科技规划共性特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篇6
科学***的实质是思想***
历史上一切科学***都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科学***是由旧理论与新实验观察所获得的感性材料不一致所引起的。科学***发生在科学理论、科学概念和科学原理的范围内,发生在其原有的表述遭到根本摧毁的各有关科学的观念范围内;科学***要求破坏和抛弃过去在科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观点,但是,这些东西并不是完全错了,它们只是在新的认识面前,显露出严重的局限性。它们自身依然包含着真理的部分,这些部分将在以后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并有机地深化在新的观念中,只是不作为新观念的主导部分,而是作为从属的、被新的观念所限制的部分;科学***迅速地扩展了人们的自然知识,使科学认识进入以往尚未达到的自然界的新领域。其中,新观念、新工具和新仪器起着重大的作用,为观察者突破以往认识的局限提供了可能。
科学***是由新发现引起的,但更重要的是,每次***都与新经验和新理论的解释相关联,即摧毁旧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进入新的认识领域。因此,每一次科学***都是科学思想发展中的一次飞跃,即科学***的实质是思想***。
技术***产生引发力巨大变革
认识世界的飞跃是科学***,它必然引起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飞跃,也就是将这种认识的飞跃转化为技术和生产力,引发技术***和生产力的巨大变革,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变革。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科学技术可以形成第一生产力、而不是说一切科学理论、定律、知识、一切技术都是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生产力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转化过程。这种转化首先是科学向技术的转化,通过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从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生产力的角度看,科学向技术的转化可大致分为三个过程:技术原理阶段、技术发明阶段、生产技术阶段。
技术原理的形成是将科学原理(自然规律)和人们的目的相结合,进而转化为技术原理;从技术原理转化为技术发明,其关键加入功效性的要求,能实现特定的目的并能满足一定的功效要求,在技术上可行的构想、方案、装置就形成了技术发明;从发明到生产技术的转化,又加入了经济、人文社会等多方面的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可行性的发明才能转化为生产技术。
科学向技术的转化过程是科学形态转化的过程、技术形态的转化过程、人的目的性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从科学原理向技术原理再向发明的转化,实际上是科学形态从只反映客观因果的基础自然利学转化为反映适合目的的自然规律性的技术科学再转化为工程科学,这一过程还是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从适合目的的自然规律转化为特定功效的技术发明,既是认识的深化过程,又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技术***直接引发生产力发生质的改变。从广义上讲,生产力***是生产力总体结构的***。生产力***是技术***过程中,劳动者在物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能以及他们的熟练程度和训练水平发生变化,劳动对象,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发生变革,并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劳动资料也发生变革。新工具的出现、新的劳动资料的出现,是新生产力出现的重要标志。
从生产力方面看,技术***的核心是技术本身的革新。工业***或产业***不仅包括生产力方面的内容,而且包括了其他方面的重大变革,如生产关系,管理体制等方面。
技术***首先是与生产力***相联系的。在“科学***技术***产业***社会***”这个链条中,技术***是核心,是中间环节,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兴起之变革的实质内容,其他都是围绕着技术***展开的。科学***是技术***的基础;产业***是技术***的直接结果;社会***是技术***的必然结果。
科学***引发技术和生产的变革,而技术***和生产***的变革成果又反过来成为现代科学前进的强大工具,促进和加速科学***进程,这是现代***与技术***的相互联系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个特征使现代科学***与技术***在更高的基础上融合统一的过程。
现代科技***的实质是生产力***
现代科技***是将科学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转化为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的主导因素,并引发对生产力的彻底的本质上的改造,即:现代科技***的实质是生产力***。
在现代科技***中,不但要求在全面应用科学的基础上改造生产力结构,而且要求更新生产力的技术水准以及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科技***改变着社会生产的整个面貌和劳动条件、性质和内容,同样也改变着劳动分工的形式;它还通过这些变化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
现代科技***在生产力***中主要表现为:科学在生产进步中起直接作用;现代科技***能及时并充分预见到科技***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所产生的各种后果,以及对社会、对人和自然所产生的各种影响;现代科技***为深刻改变劳动者的劳动内容和职能创造了先决条件。
现代科技***深刻影响并改变着生产力的诸多方面,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成生产力***的核心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科学是生产力
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力量”。“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由衷的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恩格斯高度评价马克思的科学观关于科学的基本思想,认为这是马克思的与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一样重要的贡献。
首先,马克思的“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正确揭示了科学的生产力性质。在他看来,科学不仅表现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以知识形态而存在(他称为“一般的生产力”),而且他从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实践中洞察到:“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产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当科学以一般知识形态存在,尚未并人生产过程时,它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一般社会生产力;而当科学转化为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物化为具体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通过管理在生产结构中发挥作用时,它就直接进入生产过程,成为社会劳动生产力,即直接生产
力。
其次,马克思透彻分析了科学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认为科学是生产力中的一个相对***的因素,它能够促进整个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他非常注意科学的力量对资本主义生产的作用,强调科学是“生产过程的对立因素”,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马克思的这些论断,既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源泉之一、劳动生产力各要素的提高决定于科学技术的水平这个重要思想,又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秘密: “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人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但是生产力的这种提高并不是靠在另一地方增加劳动消耗换来的,这一点绝不是同样一目了然的。”
再次,马克思深刻指出了科学与生产的互动关系以及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基本途径。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同时还是“生产财富的手段”和“致富的手段”。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现代科学更需要大工业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反过来,科学并人生产,又使整个生产结构、生产过程、生产面貌发生了***性的变化。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的科学知识,具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不费资本家分文”,这种“不需花钱的生产力”,当它被应用到生产过程后,将“使商品绝对降价”。转化的关键在于将科学并人生产,或者说将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转化的途径主要有:物化、人格化和科学管理。物化是自然科学和技术转比为新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人格化是以科学武装劳动者,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科学素质;科学管理则是应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和生产过程,改善劳动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生产力。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的***和***十分重视科技发展。早在1988年,正当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关键阶段,***及时告诫大家:“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接着,他深谋远虑地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非常正确,现在看来这样说来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此后,***多次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1992年初,他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解决经济建设问题的根本出路。
科学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和主导因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后的事情。马克思指出:“自然因素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因素被列入资本的组成部分是同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因素的发展相一致的。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为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每一项发现都成为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新的改进的基础。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
当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不排斥劳动者是“首要”生产力。前者是就生产中尤其是劳动者本身智能因素和体力因素的关系而言,智能因素日趋重要,位于第一;后者是就生产力中人与物的关系而言,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体,是惟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因而处于首位。总之,两者是一致的,即当代生产力发展主要依靠劳动者科技素质的提高,掌握科学技术的劳动者是现代生产力的主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篇7
关键词:新技术社会学;理论背景
在人类历史上,技术的产生较科学要更为悠久,对社会的作用也更为直接和深刻。但就社会学而言,对技术的研究却始终没有很好地发展,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在批判传统技术社会观(传统技术社会观比较重视技术对社会的作用,未能充分地认识到社会对技术的作用,因而传统技术社会观又被称为“技术决定论”),的基础上,产生了“技术的社会形成(建构)”理论及系列经验研究成果。为了与新科学知识社会学相呼应,也为了区别于传统的技术社会学研究,以“技术的社会建构(形成)”为标志的技术社会学被称之为新技术社会学,其核心主张是“技术的社会形成”(socialshapingoftechnology,简称SST)或“技术的社会建构”(socialconstructionoftechnoloyg,简称SCOT)。新技术社会学的产生,主要是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技术社会观的营养,深受科学史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影响,批判了技术决定论以及移植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结果。
1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社会观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雷蒙·阿隆曾经讲过:“马克思并不像科斯塔·阿克塞洛斯所说的那样是一位技术哲学家,也不是其他人所认为的主张异化的哲学家。他首先是一位社会学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学家”(雷蒙·阿隆,2000:91)。正是在这种前提下,马克思把对技术的研究引入其理论分析的视域之中,力***解释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阶级斗争、社会变迁之间的作用与关系,所以对于他而言,“技术不仅构成了技术专家们感兴趣的主题,而且也构成了社会以及社会病态研究者们感兴趣的主题” (Rosenberg,1982:3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篇8
【关键词】科技传播/科技意识/科教兴国
【正文】
科学技术传播(the transmiss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下简称科技传播)是指科技信息的交流、沟通与分享的过程或行为。它是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哲学家培根早就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它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科学技术是否被传播,传播的结果怎样,不仅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而且影响着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本文拟就科学技术传播的社会价值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讨论,以此就教于学界同仁。
科技传播的社会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的一种文化形式。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既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智慧结晶,又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武器。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科学技术是“对于事物存在价值的确认。……事实上不可能找到一种科学知识,它不是对事物存在价值的断定。因为那样的知识没有反映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没有揭示宇宙联系和规定的丰富性,没有揭示事物所遵循的规律,因而也没有任何指导人的社会实践的能力。”科学技术正是由于其本身的价值所在,才有了传播的可能与必要,才有了其社会价值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由于自然科学被资本家用作致富手段,从而科学本身也成了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而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今天,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增长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国家的强弱及其国家在世界舞台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及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的能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对社会进步起决定性影响的思想深入人心。近20年来,许多国家和***府纷纷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如美国的“星球大战”,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技术立国”等,即是科学技术所具备的社会价值的表现。科学技术的传播过程,无论这种传播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只有经过传播过程或传播活动,科学技术才能内化为生产者的技能,进而作用于劳动对象,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社会各领域的变化。重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作用,就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播。换句话说,科技传播是使科学技术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必要环节,其社会价值意义即在于此。
一、社会成员科技意识的提高及整个社会科技氛围的形成
日本森谷正规认为,一个国家的技术向来是该国文化的产物。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战后获得飞速发展,就在于它使来至欧美的技术,适应了日本的环境,即取决于日本“技术性格”与“技术风土”的相适应。我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崇尚道德人伦,轻视工艺技巧的社会民众心理不能不说是近代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历史上不乏将西洋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给国人的贤仁志士,但终因没有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而未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果。我国发展的历史及科学技术发展史都表明,社会及其所属成员对科技的认识、态度和评价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能转化为制约或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观精神和客观社会条件。科技意识就是以这些认识、态度和评价为基本内容的。较高的社会科技意识,会使全社会自觉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社会价值,增强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形成尊重科学技术劳动和科技劳动者,支持科技事业的社会环境,影响、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成员投身科技。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通过科学技术传播工作,将科学技术普及,进而提高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形成全社会理想的科技氛围,如在英国的许多会议厅、甚至餐厅墙上悬挂的更多的是科学家的画像;我国特别行***区——香港仅科技传播的专门机构就有10几个;我国长春市***书馆也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院士厅”,厅内挂有许多院士的画像及生平介绍。各国***府都在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将科技意识、科技思想、科技态度传递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而影响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影响他们对科技的理解、重视、支持及内化为科技劳动的积极性。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只有依靠人的自觉的有意识活动才能实现,这种意识就是科技意识。科技意识的能动性是和它的超前性(相对于某一具体实践而言)、科学性不可分的。在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的当今世界,对科技的传播会使科技社会一体化发展,这样,科技才能适应社会环境,取得社会的认可,为社会及社会成员所容纳,才能被劳动者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变成生产工具和从事实践活动的武器。
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社会民众心理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社会民众对科技价值的基本判断和基本态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社会民众心理的产生是特定文化传统和现实文化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如著名社会心理学家david g.myers 所说:“社会心理的变迁更多地是基于文化而不是过程。不同文化中的人可能形成不同的主张,并具有相同的形成方式”。在myers看来, 人的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人的社会态度,包括人的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等,这些社会态度作为一种价值判断会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人的社会行为,于是,在人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关联效应。如果人的社会态度以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被民众所拥有,就会在人的社会行为中形成一种内聚力,表现为较为一致的社会行动;相反,社会态度的混乱或多样,也必然引致混乱的社会行为或多样化的社会行动,社会就失去了其整合力。myers认为, 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态度之间的关联性用右***表示。
附***
从这一***示可以看出,态度与行为的关联性具有内在的双向导引途径,态度可以决定行为,行为也可以决定态度。行为和态度的内在关联构造又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社会背景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可以说,行为态度的相互作用是在作为整体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进行,而通常我们对于态度的认识则主要是通过被表达出来的态度实现的。 myers认为,态度和行为的这种关联性具有非常普遍的意义, 它真实地反映了各种文化传统中的基本状况,是一种普遍的结构模式。
根据myers的结构模式,人们不难作出如下分析, 即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其社会成员在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社会态度方面对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具有良好的判断,具有发展、推进、大力利用和规范科学技术的良好社会共识,即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识或关于科学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心理态度,那么,人们在行为上就会做出发展、推进和大力利用科学技术的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形成更好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社会氛围。如上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态度或科技意识在推进科技进步和发展中确实具有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全民科技意识的提高必然要得力于科学技术的传播,这是不言而喻的。
从传播的角度看,并非所有科技成果都能得到社会的承认,都能内化为人们的社会态度,都能存在于人们的科技意识之中。事实上,只有被社会所承认的科技,才能引起其成员对它的重视、理解,才能真正变成民族的科技,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指出:“只有能够理解科学的好处的全部意义并加以接受的社会,才能得到科学的好处。”科技意识是理解科技的基础,科技意识的获得靠科技的传播。
二、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科技知识的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学技术总是最先被少数的科技工作者所拥有、掌握,而科技的发展要靠全社会的力量,科技对社会的作用也必须借助于社会的力量。这就要求科学技术必须变少数人掌握为多数人掌握。而要达到这一转变,必须通过科技传播。通过科技传播,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三要素相结合,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科学技术与劳动者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要素的结合。通过科技的传播,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从而提高了智力,提高了支配自然的有效性。科学技术与生产工具相结合,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通过生产工具“物化”出来,创造了新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的结合,使得新的劳动对象不断被开拓出来。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先没有的劳动对象。新的生产工具、劳动对象无一不是科技的“凝聚物”。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著名论断,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本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今天,人才、科技、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本。计算机与自动控制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普遍应用,使生产工具中增加了信息化、智慧化、网络化的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引起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管理国家的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一方面使得科技信息的传播、交流与共享速度、容量成倍地增加,人们能够很便捷的获得最新的科技、经贸信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人们能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行有效的合作,尤如一个单位。这样,科学技术在传播的过程中又促进了它自身的发展和其它学术的传播。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传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才能引起欧洲技术的变革、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人们思想与行为选择的变化。哥伦布的航海之行不能不说是指南针传播的结果之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和科学的应用》中评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时曾提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时代,由于各种仪器的标准化、微型化和商品化,知识的获取、整理、支配、利用等操作在今天已发生了变化,我们有理由认为,信息机器的增多正在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知识的传播,就象早先人类交通方式(运输)的发展和后来音像流通方式(传媒)的发展曾经做的一样,今天的科学技术传播对于知识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拥有及拥有质量来讲起着“瓶颈”的作用。正如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尔所提出的那样,知识只有被转译为信息量才能进入新的渠道,成为可操作的。因此,我们可以预科,一切构成知识的东西,如果不能这样转译,就会遭到遗弃;新的研究方向将服从潜在成果变为机器语言所需的可译性条件。不论现在还是将来,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具备把他们试***发明或试***学习的东西转译到这些语言中去的手段。这也就是说,在科技高速发展及物化的时代,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还是科学技术的接受者,都必须掌握科学技术传播的知识或工具。
三、科学技术传播有助于塑造正确的社会价值体系
科学技术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重要保证,它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扩大和深化的结晶。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广泛深刻地引起社会各领域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甚至从根本上影响到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塑。由于科学技术在其本性上具有深刻影响社会价值体系的功能,所以,科技传播必须在有效的和正确的社会控制之下进行。
新科技传播对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来说,可作如下概括:
首先, 科技传播会深深地改变我们的文化观念。 正如美国哲学家lowrance所说,“科学已经消除了大量的文化神秘,清除了许多谜信,使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魔法的世界上,它把物质转化成毒气、体液、香味、惩具和生命力,重铸了身体和心灵、自然和教养以及古典的技术和手艺,展现了人类的那个大写的手。科学揭示了死亡、遗传和健康的原因、回答了人类的起源,指明了人类的趋向,使我们有能力理解我们所见所说的意义。科学不仅描述了特殊的文化,而且帮助我们精心制作不断变化的文化和社会观念。”
其次,科技传播能够创造全新的公众认识,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当利用大众传媒手段对最新科技成果宣传报道和分析时,往往会在公众中造成强烈的震撼,创造出全新的大众认识,从而形成全社会对某些科技成果的关注,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从而动摇、修正或重铸出新的道德的、伦理的、审美的、行为的或实践的、甚至宗教的规则,这些规则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变迁,对于科技自身的发展和人类整体的演进,都会产生推进或阻碍的作用。
第三,技术的社会传播能够强有力地改变竞争社会选择的注意力,改造人们的价值观念。例如,在lowrance看来,太阳能的广泛应用和储存方法的不断跃进,意味着大范围内对太阳能电池的梦幻般的进步,不是基于更有效的制造业,而是基于科学的发现。太阳能的技术应用所具有的这种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状况,并不是人为的,而是技术传播的结果。
第四,科学的社会传播能够澄清和帮助分析人们的社会选择,帮助提高公众的注意力。科学描述因果现象,人们的社会行为和态度是基于知识而改变的。因此,基于科学的认识和知识,有助于改变人们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对此,前文已作了较深入讨论。
第五,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传播同样具有改变人的现实价值体系的功能。
从如上几点讨论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社会传播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尤其是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的观念或社会价值体系,是影响甚大的,之所以会如此,是由科学技术的基本的社会功能决定的。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知识是思想启蒙和思想***的先导,科学技术对人的智力、思维方式都有重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的综合渗透,科技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科技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事务的必要成份,贯穿于社会及社会事务管理始终。科学技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与变化条件。任何一种科技的发明与传播都会不同程度的引起人们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例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现,不仅丰富、发展了物理学理论,而且导致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了人们考虑问题的角度。资产阶级用科技这一物质手段,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反对宗教神学的封建的世俗权威。“在技术方面,蒸汽机的产生及其广泛使用,极大地刺激了整个社会生产领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交通动力业、冶金和化学工业等生产部门的迅速壮大,一个席卷欧洲大陆的第一次产业***普遍展开,导致了世界性的工业***,这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狂飙时代。”可见,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其广泛传播,才有了人的较为全面、较为彻底的***和自由,从而使人充分发挥其潜能,摆脱自然的束缚,使人的认识及其实践逐渐从宏观领域走向微观领域又走向宇观领域。科技价值观、科技思想和科技方法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理性工具。每一次科技***及其科技传播都在科技普及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了社会成员的脑力,提高了社会成员的智力,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正如亨利·哈里斯所说:“在二十世纪里接受教育的人——不管他知道不知道,不管他喜欢不喜欢——没有一个能够不受哈维、牛顿、达尔文、以至普朗克的学说所影响”。
四、科技传播有助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
任何一种科学及其物化形式——技术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科学技术是为解决某个或某些方面的问题产生的,所以科学技术只有变成现实的武器,才能实现它的社会目的。由于社会的系统性,某一问题的解决,仅靠一门科学或一种技术的运用是不可能的。它一方面要依靠其它科学技术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所有参与人对科学技术的掌握运用。如果离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这一客观行为,科学技术知识就不能成为社会的力量。所以,就科学技术产生的直接目的的解决来讲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而每一次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结果都是以后科学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前提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著名科学家牛顿讲,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由于科学技术知识的可传播性及其被传播,人类知识、人类文化才能得以继承和完善。事实上,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的发展、完善本身都是继承的结果。拿内燃机的设计原理来说,它是从汽缸内部产生热汽,这明显地区别于从汽缸外输入蒸汽的蒸汽机原理。但是,它同蒸汽机一样,都是靠热汽推动活寒在汽缸内运动而产生动力的,这是它对蒸汽机原理的继承和改进。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一个由传播到吸收、继承,再到发展完善,然后再传播的过程,科学技术本身也正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得到补充和修正从而获得发展。
根据如上讨论可知,科学技术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所引起的积极社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带来了一定范围的反功能、负价值。马克思讲:“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渡的疲劳。新……的财富的源泉……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和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毋庸争辩的事实。”事实上,科学技术每将人类带向文明一步,人类都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现代科学技术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却增加了高科技犯罪;能源为人类提供了动力,但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原子核裂变在为人类开辟了一种新的能源——核能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危机,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就是铁的例证;电视使人们信息灵通,生活丰富;但却浪费时间,影响工作、学习及儿童的社会教育。克隆技术的发明、运用,克隆人的出现既能避免减少人类工作的负荷、损伤,却也可能带来更多的混乱、犯罪。科学技术越发展,科技传播越迅速,科技消极的社会功能暴露得就越明显。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科学技术传播亦是如此。我们应在积极推进科技传播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科技传播的负面效益限制在最小范围,并利用其它科技知识加以彻底解决。只有科学技术才能最终解决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问题。对此恩格斯早就指出:“在科学的猛攻下,一个又一个部队放下了武器,一个又一个城堡投降了,直到最后,自然界无限的领域都被科学所征服,而且没有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
总之,科技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快速交通工具的出现,增加了人类活动的半径;电视机的普及,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可能;航天技术的发展,开始了人类“太空旅游”的年代;电子计算机使人类信息共享。科技传播以其巨大的力量无孔不入地进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今天随着知识越来越成为新型的生产要素,科技传播的功能及其价值必将日益明显。科技传播的速度与质量将成为一个民族知识拥有与操作的基础环节。所以,加大科技传播力度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1〕〔2〕〔3〕〔11〕、乔瑞金《科学进步论》,海洋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页、第186页、第19页。
〔4〕〔5〕david g.myers"social psychology"mcgraw-hill bookcompany,1993,第16页第38页。
〔6〕《马恩全集》第23卷,第664页。
〔7〕〔8〕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一关于知识报告》,三联书店第4页。
〔9〕〔10〕w.h.lowrance"the re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human values".quoted hickman"technology as a humanaffair".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90,第429页,第430页。
〔12〕〔u.s〕亨利·哈里斯《科学与人》商务印书馆,前言。
〔13〕张斌《技术知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9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篇9
关键词:新生产力发展理论;先进生产力论;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跨越式发展论
中***分类号:K02;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7-0029-05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研究”(05BKS013)的中间成果。
作者简介:黄亚玲(1977- ),女,安徽阜阳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字面而言,新生产力发展理论可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是新生产力的发展理论,另一种则是新的生产力发展理论。本文的主旨倾向于后者,是针对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生产力思想而言的。因区别于传统的生产力理论而取之于“新”;因“发展”是生产力的本质特征,且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生产力思想侧重于生产力发展的方方面面,而称之为“生产力发展理论”。笔者对新生产力发展理论概念的界定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是***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传统生产力理论及***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着眼于解决在当代中国“发展什么样的生产力,怎样更进一步发展生产力”这一课题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它主要由先进生产力论、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和跨越式发展论四个部分构成。
一、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历史考察
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形成,以***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为起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这一理论经历了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和体系化时期,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
从***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四大,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酝酿和萌芽时期。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到十四届四中全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向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过渡顺利完成,第三代领导集体担负起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重任。在此期间,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国家大***方针的制定上主要是延续前人的做法,在维护社会稳定、抓紧***的自身建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顺利完成治理整顿任务的同时,也开始了对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初步探索。这一时期新生产力发展理论萌芽的标志,主要是在坚持***生产力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也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动力论的相关内容。
从1992年10月的十四大到1997年9月的十五大,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主要观点及其基本轮廓初步形成并不断深化的重要时期。1992年,以***同志南方谈话和***的十四大为标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深认识,提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在实践中落实了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战略则折射出可持续发展论的形成,而这正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从1997年9月的十五大到2002年11月的十六大,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体系化时期,其标志是先进生产力论与跨越式发展论的提出。在这一时期,***的领导人在坚持科技动力论与可持续发展论的基础上,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跨越式发展论及先进生产力论,进一步完善了新生产力发展理论。
二、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新生产力发展理论既吸收了传统生产力发展理论的精彩篇章,又有着与时展相适应的新内容。它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要素理论,落脚于新生产力三系统理论。其中,先进生产力论是其核心内容,它既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理论的突出之处,也是贯穿整个理论的一条主线;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跨越式发展论则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先进生产力论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新生产力发展理论。
(一)先进生产力论:生产力内涵的新拓展
在马克思之前,生产力只是一个经济学概念。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创立科学世界观时提出:一切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种物质生产活动本身就是生产力。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治、法律和文化研究的深入和系统化,他们提出了更趋理性和具体化的生产力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他们认为,生产力并不是每个人身上所蕴藏的生产能力的抽象,因为“各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另一方面,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1]128。这些交往和相互联系集中地体现为生产方式,而“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1]80。后来,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作了更具体的阐述:“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2]***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直接同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联系起来。他还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内在联系,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极大地丰富了生产力理论的内涵。
在全球生产力发生由工业化生产力向信息化生产力和与此相联系的新工业化生产力平台跃升的背景下,提出了先进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的思想,这是对***生产力理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继承和创新。先进生产力范畴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先进生产力”是相对于“落后生产力”而言的,显示出在生产力的发展形态和发展水平上与以往的质的区别。其二,先进生产力是以科学技术为载体的、体现社会生产发展新要求的生产力。其三,先进生产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其四,先进生产力是社会化程度更高的生产力。
先进生产力论对生产力内涵的拓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先进生产力”的提出本身就是概念上的更新。每一个符合实际的理论新概念的产生,都标志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新的飞跃,同时,也是人类认识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结晶。先进生产力正是基于对我国生产力状况的科学认识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挑战而提出来的。 “先进生产力”概念的提出,突破了过去我们讲生产力的发展只关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要求,而对生产力构成要素优化发展的要求关注不够的局限,实际上是对生产力的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概括。
第二,先进生产力论体现了对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拓展。在传统***治经济学中,生产力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先进生产力论对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认识更趋丰富,尤其突出了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以及信息等在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在无产阶级******学说的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的本质直接同先进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相联系,提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第四,提出生产力在性质上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这不仅是对生产力性质和决定作用从理论上的发展,更是对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
(二)科技动力论:生产力动力认识的新飞跃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考察并肯定了科学技术在工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作用。***结合20世纪下半叶世界新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的最新趋势,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1975年,他在领导科技工作整顿时,针对“”破坏科技工作的谬论,明确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78年,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全面阐述和分析了二战以来科学技术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88年,在总结了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1992年春,***在南方谈话中对这一命题作了进一步的强调和发挥。
***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并对它作了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实现了理论认识和领导实践上的新飞跃。这主要体现在:其一,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3]42的论断,从生产力发展的深层动力的层次,突出强调了科学技术作为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的重要地位,这无疑是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这一飞跃使我们的社会发展动力观告别了以“生产-技术-科学”为主导的时代,而与新时代的“科学-技术-生产”的格局相一致;也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和生长点,它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主导着劳动对象和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以及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从而实现了对生产力发展动力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其二,突出了科学技术与先进生产力之间的联系。今天,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根本标志与集中体现。推动人类社会不断用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动力,主要来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同时,生产力诸要素都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否,科技含量的高低,已成为生产力先进与否的根本标志。
科技动力论体现在领导实践中,主要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这不仅是新时期全***全社会对科技和教育战略地位认识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也是对***关于依靠科技和教育进行现代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更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拓展。首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科技、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问题,这也是我国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需要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我们不仅“要从目标任务的确立、规划计划的制定、***策措施的实施等多方面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3]52,更要从体制和机制方面促进这种结合。其次,必须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两者的协调发展。科教兴国必须先兴科教,必须真正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纳入战略发展重点,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从科技和教育的关系来看,科技是先导,教育是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只有在坚持科技与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坚持科技、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正确方向,才能共同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第三,坚持自主创新,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强大动力。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关键是要加强和不断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3]147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对我国来说,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极为重要。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我们在世界科技领域中的位置。第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人才。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现代化,必须靠知识,靠人才。可见,科教兴国战略在以下几个方面拓展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它更加突出科技和教育的结合,更加注重科技、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更加重视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更加强调科技人员作为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的地位和作用。[4]
(三)可持续发展论:生产力发展路径的新取向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发展理念,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更是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1992年,中国***府在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了《21世纪议程》;1994年又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初步形成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策框架。1995年和1996年***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四次人大会议,将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使其与科教兴国战略并列成为中国面向21世纪的两大发展战略。1997年,在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同年,中国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特别会议提交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不仅如此,还完整地阐述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指出其实质就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追求以人为中心的,由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诸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追求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论体现在领导实践上,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这一战略同样具有中国自己的特点。首先,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坚持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强调要在发展中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有可能不断消除贫困,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条件。因此,要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其次,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并举的方针。一方面,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加速科技进步,优先发展教育。只有不断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科教兴国战略又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由传统的粗放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才能真正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并举,最能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了在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两方面同时取得进步的崇高理想。
(四)跨越式发展论:生产力发展模式的新突破
在唯物史观理论中,生产力发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然的历史过程式的发展,另一种便是跨越式的发展。第一种形式的发展,其基本特征是在继承前代生产力的基础上渐次发展,因而存在着封闭性、自发性和发展缓慢等特点。第二种形式的发展即跨越式发展,其重要特征就是一定民族或国家的开放性和与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广泛交往。正是世界往的历史条件,使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当前,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和日益复杂的国际斗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抓住世界新科技***的机遇,转变发展模式,发挥后发优势,大力推动本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模式对传统发展模式的突破就表现在:其一,它突破了一定国家或民族的闭关自守,使其进入世界历史,“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1]114。其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超常规的发展,它打破了以往经济发展缓慢、渐进、稳步的常规顺序,以快速、突进为主要特征,从而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由较低生产形态向高级生产形态的转变。***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清醒地看到了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实现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指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表明,信息化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5]这里的“跨越”,是指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国家,在发展中不再依循传统的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而是力争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来推动自己的发展,以实现对传统生产力的跨越,较快地接近、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先进生产力的水平。
中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战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把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同先进生产力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央制定的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战略是:大力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大力推进高新科技的发展,以此贯穿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全过程;明确提出发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走一条信息化与工业化并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现代化发展新路。***要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高度,深刻认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大力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跨越以消耗大量资源为特征的高成本的传统现代化阶段,直接建立起以现代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级现代化。[6]
其二,明确了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条件和根本保证。生产力要素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既是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标志,也是推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首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是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中国***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府的有效工作、安定团结的***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秩序、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先进思想文化的引导以及良好的对外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条件和根本保证;而深化改革、体制创新,则是获得这些条件的必由之路。因此,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
其三,明确了中国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来实现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本身就是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思路。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都曾经历过一个高资源消耗、重污染排放的粗放式发展阶段。对于今天中国的工业化发展而言,不可能也不允许重复这条路。我们要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寻找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推动力,即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和工业化并举的道路。
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新生产力发展理论主要由先进生产力论、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和跨越式发展论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是内在统一的。其中,先进生产力论是贯穿整个体系的核心理论,是其他理论的基础。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和跨越式发展论都是围绕先进生产力论展开的。同时,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和跨越式发展论又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怎样更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没有科技的支持,可持续发展与跨越式发展就不可能有前进的动力;没有科技的发展,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同时,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又规范、制约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另一方面,跨越式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必须为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全部内容,内在地统一于科学发展观中,并在科学发展观中得到具体体现和进一步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5-696
[3].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张爱茹.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J].***的文献,2002(4):64-6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篇10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最新全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我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保证省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质量,根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称奖励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 省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加速科教兴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四条 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五条 省科学技术奖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创造性贡献的公民和组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一般不得作为省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
各级***府部门一般不得作为省科学技术奖的候选单位。
第六条 申报省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必须是在广东省辖区内研究开发,或属我省为第一完成单位或完成人与国内外合作研究开发的成果。
第七条 申报省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采取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第八条 省科学技术奖是省人民***府授予公民或者组织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九条 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负责省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省科学技术行***部门负责省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称省奖励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第二章 奖励范围和标准
第十条 奖励办法第六条第二款一所称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是指该项自然科学发现为国内外首次提出,或者其科学理论在国内外首次阐明,且主要论著为国内外首次发表。
第十一条 奖励办法第六条第二款二所称具有重大科学价值,是指:
一该发现在科学理论、学说上有创见,或者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创新;
二在学术上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三对于推动学科发展有重大意义,或者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第十二条 奖励办法第六条第二款(三)所称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是指主要论著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者作为学术专著出版一年以上,其重要科学结论已为国内外同行所引用或者应用。
第十三条 自然科学类项目的评定标准如下:
一在科学上取得重要进展,学术上达到国内领先以上水平,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相关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二在科学上取得较大进展,学术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较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三在科学上取得一定进展,学术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一定作用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第十四条 奖励办法第七条第一款所称的产品包括各种仪器、设备、器械、工具、零部件、药品以及生物新品种等;工艺包括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各种技术方法;材料包括用各种技术方法获得的新物质等;系统是指产品、工艺和材料的技术综合。
技术发明类的授奖范围不包括仅依赖个人经验、技能和技巧又不可重复实现的技术。
第十五条 奖励办法第七条第二款(一)所称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是指该项技术发明为国内外首创,或者虽然国内外已有但主要技术内容尚未在国内外各种公开出版物、媒体及各种公众信息渠道上发表或者公开,也未曾公开使用。
第十六条 奖励办法第七条第二款(二)所称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是指该项技术发明与国内外已有同类技术相比较,其技术思路有创新,技术上有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性能(性状)、技术经济指标、科学技术水平及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综合优于同类技术。
第十七条 奖励办法第七条第二款(三)所称经实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是指该项技术发明成熟,并实施应用一年以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十八条 技术发明类项目的评定标准如下:
一属国内外首创的重大技术发明,技术思路独特,技术上有重大的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外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已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一等奖。
二属国内外首创,或者国内外虽已有、但尚未公开的重大技术发明,技术思路新颖,技术上有较大的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外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对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并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二等奖。
三属国内外首创,或者国内外虽已有、但尚未公开的技术发明,技术思路新颖,技术上有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省内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对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三等奖。
第十九条 奖励办法第八条一所称技术开发项目,是指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中,取得具有较大市场价值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和生物品种及其应用推广。
第二十条 奖励办法第八条二所称社会公益项目,是指在环境保护、医疗卫生、自然资源调查和合理利用、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等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以及标准、计量、科技信息、科技立法、科技档案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其应用推广。
第二十一条 奖励办法第八条三所称国家安全项目,是指在***队建设、国防科研、国家安全、公安及相关活动中产生,并在一定时期内仅用于国防、国家安全目的,对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增强国防实力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技术成果。
第二十二条 奖励办法第八条四所称重大工程项目,是指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大综合性基本建设工程、科学技术工程和国防工程等。
第二十三条 科学技术进步类候选项目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技术创新性突出:在技术上有重要的创新,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创新,形成了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名牌产品,或者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装备和改造,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增加行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技术难度较大,解决了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
二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显著:所开发的项目经过一年以上较大规模的实施应用,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或者社会价值,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了贡献。
三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项目的转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竞争能力和系统创新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对行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第二十四条 科学技术进步类项目的评定标准如下:
一技术开发项目
在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领先以上水平,成果转化程度高,创造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上有一定创新,有一定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创造了一定经济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意义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二社会公益项目
在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学术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以上水平,并在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学术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行业较大范围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上有一定创新,有一定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主要学术技术指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已经在行业范围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社会效益,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的,可以评为三等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ward congress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 Conference)。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依据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而对中国当代科学技术前沿获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建树的、在科学技术创新以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当中也创造出了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的科学家以国家名义进行表彰奖励的大会。
国家科技奖励获奖者的评选过程
由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严格按照***颁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实施细则》以及不同奖种的评价标准来对申报科学家承担的项目成果进行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评审确认,同时邀请中纪委驻科技部的纪检监察局在评审的全过程当中进行现场监督以确保客观公正。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
目前中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5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评审周期
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0篇